省城那边,骆听雨的小日子过的挺舒坦。


    天冷很少出去,就窝在暖暖和和的屋里看电视、听评书,翻字典。


    看电视的时候还能抱着一堆老父亲从天南海北给她搜罗来的零食,甜的吃够了吃咸的,鱿鱼丝跟海虾干这回又给她补了一批。


    这回回来还带了瓜子和炒花生,成了骆听雨的零食新宠,一口气吃到上火就遗憾的停下了。


    每天被她姥娘逼着喝一大杯热水。


    不想吃买的零食了,就在炉子上烤地瓜,还烤了几个她爹弄回来的玉米。


    不用多想就知道是果园里种的,不然这时候从哪儿买这么嫩的大棒子?


    邢爱燕还煮了一锅新鲜玉米吃。


    大冬天能啃上个嫩棒子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零食吃够了,又没啥好节目,上回买的书早就翻过两遍以上了,骆听雨实在无聊就开始琢磨着为家里做点事。


    如何引导老妈进行深层次的服装搭配和培养时尚感。


    今天正好,早上醒来在暖乎乎的被窝里挣扎时,就听推门进来的姥娘嚷嚷一句说外头下了大雪,让她起来看雪。


    骆听雨骨碌一下爬了起来。


    下大雪没几个逛街的吧?


    骆听雨一边由着姥娘给她套棉袄,一边喊她妈妈:“妈妈,爸爸说咱们开店也要定期放一天假休息休息,妈妈啥时候放假带我跟弟弟出去玩啊?”


    骆常庆是提过,不过文霞觉得店里的活又不累,在家里待着也是待着,去店里待着也是待着,关上一天门肯定能跑几单买卖,就觉得可惜。


    早上跟邻居们一起在胡同里铲雪的时候许秀芝还问过她今天去不去店里,她也思量了下。


    现在听闺女又提,也觉得这段时间忙店里的事,确实有点忽略孩子了,就看向闺女:“要不今天妈妈歇一天?”


    骆听雨赶紧点头,乱蓬蓬的头发一晃一晃的。


    邢爱燕给她穿着棉裤,笑道:“这是在家里闷坏了。”


    虽然做好了打算,可文霞还是有点放心不下:“要是有顾客咋办?前两天我去的时候就有在店门口等着的,咱也没提前贴个通知啥的……”


    她爹还没回来,店里没法安排个值班的。


    “妈妈,要不咱们上午去逛逛书店,去书店的时候顺便去店里看看,在门上贴张纸,告诉大家上午休息,下午开门。”骆听雨说完还补充一句,“这是爸爸说的方法。”


    文霞马上同意了,笑道:“好,那就听我闺女的。”


    邢爱燕给她收拾好,帮她把袖子撸上去洗脸刷牙、吃早饭,等他们吃的差不多了,骆言也醒了,他吃了顿奶,又吃了碗鸡蛋羹,看着外头就想让人抱他出去玩。


    “一会儿着,咱们等等再出去,去陪姐姐买书,好不好呀?”邢爱燕逗着他。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一家人收拾利索出门逛街。


    骆听雨穿着棉裤棉袄,外头套一件她老爹给买回来了的橘色小褂子,裤子不是买的,邢爱燕给她做了一条,套棉裤正好。


    围上围巾,把围巾拉起来捂住口鼻,给骆听雨带上一对棉手套,不分指头的那种。


    脚上穿的是老父亲给她买的小皮靴,还是大红色的,特别漂亮。


    这么一身套上去,想撒丫子跑是不可能了,只能一拽一拽的走路。


    骆言穿的也厚,还给他用上了新的棉斗篷,包的严严实实的。


    去肯定是骑三轮车去,走雪地开慢一点没事。


    邢爱燕弄了条旧褥子放到车斗里,垫上个破棉袄坐着,把旧褥子往身上一搭,倒也不算冷。


    骆听雨都觉得穿的厚,她藏在棉手套里的小胖爪热乎乎的,手心里都有汗。


    主胡同里的雪早上清理过一遍,这会儿又落了薄薄的一层,反而格外滑,文霞也紧张,慢腾腾挪着,一直按着喇叭,生怕从旁边的小胡同里窜出人来。


    到了服装店前头,并没有人在等着,倒是门前头的雪没过了脚脖子。


    文霞没让他们下来折腾,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写好了,还打了点浆糊子,浆糊子这会儿有点上冻了,使劲搅了搅,在墙上刷了一层,把写了通知的红纸贴上去,回去重新发动车子,去了新华书店。


    书店的工作人员也没想到这个天气还有人来买书,骑着机动三轮,牵大抱小。


    倒是文霞跟邢爱燕两人身上的鸭绒服和脖子上的围巾让售货员眼睛一亮,顺口问道:“同志,你们这衣服是从哪儿买的?我最近见过好几个穿这种外套的,暖和不暖和啊?”


    “暖和,这叫鸭绒服,比棉袄轻便,我就是卖这款衣服的,我们在和平大街开了个店,叫雨言服装……”文霞随口报了店铺地址,笑道,“有时间可以过去看看,毛衣皮鞋喇叭裤,呢子大衣、鸭绒服、防寒服都有。”


    “哦,和平大街啊!”这工作人员恍然地笑道,“我想起来了,我邻居跟我提过,说和平大街新开了家店,里头的衣服很漂亮,我忙起来就忘了。行,这回记住了,等休息的时候一定去逛逛。”


    旁边也有书店里其他的工作人员过来,好奇地问了两句,聊了两句。


    还认出了藏在帽子围巾里的骆听雨。


    毕竟这年头给奶娃子买书一买买一大摞的很少。


    骆听雨这回真不是来给自己选书的,当然,可以捎带着选两本。


    她主要想看杂志封面上有没有能让老妈参考的服装搭配。


    这时候有没有时尚杂志她还真说不上来,但其他杂志封面上肯定有明星,看人家的穿着也能激发点灵感。


    人矮腿短啥也看不到,骆听雨叹口气,让妈妈把她抱了起来,见文霞要抱着她去上回买儿童读物的地方,骆听雨扭着身子往其他地方一瞅,忙指着道:“妈妈去那边,那边……”


    “那边有啥啊?”文霞抱着她过来,见是大人看的书,就道,“九九,你现在看这个太早了。”


    骆听雨一眼就看见了电影杂志。


    太好了,如果她老爸也能想到这一点,可以比着杂志上明星穿的衣服进货,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也能找类似的啊。


    “看画!”见老妈要抱她走,骆听雨眼疾手快的抓了一本,哗啦翻开,里头好几张明星彩印,其中一页上的人物穿着浅蓝色呢子大衣,里头是一件翻出来细条纹衬衣。


    搭配简单,却很鲜明。


    骆听雨就小声道:“妈妈,这阿姨穿的衣服跟我们店里卖的好像啊。”


    文霞瞧着一怔,忙把闺女放到地上,自己拿着那本杂志翻了起来。


    确实像,不过颜色深浅不一样。


    衬衣的条纹和款式也不相同,人家这衬衣带着两根带子,很随意的系了个蝴蝶结。


    特别好看!


    她把这本翻完又连着找了好几本其他的电影杂志。


    也翻到好几款跟店里衣服类似的,人家的搭配也让她眼睛一亮。


    骆听雨还仰着小脑袋问:“妈妈,有一样的吗?上头有我们的衣服吗?”


    “这上头没有我们的衣服,但是妈妈想把这些书买回去,等问问爸爸能不能进到这样的。”文霞摸摸闺女的小脑袋,感觉闺女总能给她意外的惊喜。


    骆听雨煞有介事地道:“那妈妈多挑一些,我也要挑几本。”


    她自己跑去选书。


    邢爱燕一直抱着骆言,不让他抓,光给他指那些彩色的封面。


    小孩子都喜欢色彩鲜明的东西,在家里也愿意看姐姐指给他的小画书,看画的时候可老实了。


    一家人在书店里待了快俩小时才离开,选了一大摞书。


    骆听雨给自己挑了本童话选,买了套连环画,钟爱的还是没买,不过老妈买的那些杂志她也能偷着看,倒是能顶上一阵子。


    骑车慢慢挪回家,捅开炉子忙活着做中午饭,下午文霞又去了店里。


    把闺女默默觊觎的杂志也带去了店里,没人的时候她得好好翻翻,把店里的衣服再好好搭配一下。


    下午幸亏来了,停了雪就有出来逛的,一下午卖出去七八件鸭绒服、五件防寒服,还卖了好几双皮靴。


    这边的雪跟老家没有关系,老家那边就前两天下了一场,今日倒是有点阴天,气温也低。


    骆常庆骑着三轮把他老娘送到公社上,自己开着往县城方向走,等离开公社,找地方把三轮收起来,在路边等车。


    这么冷的天他疯了才会一路骑过去。


    昨天在家里把匀给老家这边的缎被面卖完。


    厚实的牛仔裤也确实如他预料的那般受欢迎,比西裤价格高,却比西裤卖的好。


    有些人就买了准备留着过年穿。


    鸭绒服也成了稀罕东西,大家听说后就算不买也会过来瞅一眼,看看他们说的鸭绒服长啥样。


    廖春华今天出来没弄茶叶蛋,她就带了一批牛仔裤和西裤,还带了几双皮靴,拿了五件鸭绒服。


    小儿子说了,这鸭绒服卖出去,一件她能赚五块钱。


    在这儿待到下午,小儿子回来再把她捎回去。


    骆常庆到了县城,下了车先活动了下手脚,两手抄在鸭绒服口袋里走了两条街,再出来的时候不光把三轮弄了出来,身上的鸭绒服还换了。


    为了显眼,他咬咬牙拆了件红色的,还给自己搭了条白色的围巾。


    车斗里摆满了鸭绒服、防寒衣、牛仔裤、西裤,还拿出一批假领子。


    这回不用搭篷布,他把买车时带的棚子装上了,自己守着车棚门就行。


    停好车,打开棚子门,他拿了个衣服架子下来摆在地上,又抓了一把衣服撑子,拆着鸭绒服和防寒服往架子上挂。


    又各拿了一条裤子搭在自己肩膀上。


    马上就有人走过来问。


    “这是…卖的啥?袄子啊!”


    “咋还有这样式的衣服呢?”


    “这裤子咋卖啊?”


    骆常庆开始一一结束,先拍拍身上的衣服:“我身上穿的这件叫鸭绒服,还有这种是防寒服,觉得好可以试一下。都是昨天才到的货,在我们村里一下午卖出去十好几件。”


    “这两条裤子,牛仔的十八,西裤十四,摸摸这料子,用我娘的话说,穿十来年穿不坏它。”


    同样过来看的人里有一位盯着那鸭绒服先惊呼着‘诶’了一声,又赶忙凑过来问道:“同志,这衣裳啥价格啊?”


    骆常庆就报了价,男款五十八,女款五十五。


    一听鸭绒服五十多,有两个人摇摇头走了。


    问价的那位却拿了件蓝色的试,边试边嘟囔:“前两天我在街上看见过这种衣服,没好意思问人家从哪买的,我还跑去百货商店瞅了眼,没瞧着……”


    除了他,还有几个感兴趣的,另一人也脱下自己的外套试,穿上不多会儿就觉得背上热乎乎的,有些惊讶地道:“诶?真是奇怪,这袄一抓感觉里头没啥东西,穿身上还真挺暖和!”


    旁边试的那位也点点头,道:“确实不赖,这料子乍一摸冰冰凉凉滑出溜的,真是穿到身上就不一样了。”


    骆常庆笑道:“里头塞着鸭绒,还能水洗呢。咱穿的棉袄得拆了洗,这鸭绒服不用拆,穿脏了直接按水里洗,晾干后拿根小棍子敲两下,里头的鸭绒就又散开了。”


    大家听着就觉得新鲜。


    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假的。


    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真暖和吗?我就是看着衣裳的样式挺别致,鼓鼓溜溜的,不过在城里穿行,在村里就有些穿不出去。”


    骆常庆笑道:“咋穿不出去啊?现在好几个村里都有穿的,你可以拿件黑色的,黑色的不打眼,又低调又洋气……”


    拿了件黑色的递过去:“试试!”


    又道:“要是嫌鼓囊还可以选防寒服,防寒服也不错。”


    先试的那两人想跟骆常庆还价。


    还价是不可能还价的,同时买两件可以送一件假领子。


    假领子又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了。


    骆常庆刚拆了一件假领子展开的时候,大家哄堂大笑,但他把围巾摘下来,把搭在肩膀上的裤子拿到一边让大家看自己的搭配,告诉他们自己里头穿的不是衬衣,就是这种假领子,好几个人先是愣了下,跟着就开始掏钱。


    一组17,瞬间就出了五组。


    最早试鸭绒服的那俩也掏钱了,卖出去一件蓝色一件黑色的。


    还有个人不确定,跟骆常庆道:“同志,我回去喊我对象来看看……”


    骆常庆回他:“得嘞,我一时半会不走,你可以多喊几个人过来,今天卖完明天就去别的地方了。”


    留在这里看衣服的人就笑,其中一个要了一组节约领,晃晃手里的东西,道:“我回去拿钱来要件防寒服,再要条牛仔裤,也顺便帮你宣传下,这领子仔细一琢磨还真不错,肯定不少要的……”


    “那多谢了!”


    骆常庆的摊子就从最开始的三三两两,到一个小时后被围的水泄不通。


    好在他车上有棚子,周围都罩的严实。


    他把门一挡,人多就不让试了。


    自己身上穿着,就是明晃晃的样品,衣服质量也不错,有买了挤出去的,外层的人就跟人家商量看看、摸一摸料子,碰上熟人还能就着试试。


    “买一件吧,过年穿正好!”


    不乏有前几天偶然见过的,正碰上熟人买了一件出来,她拿过来看,道:“我那天见一男同志穿着这种衣服,鼓鼓囊囊,我还琢磨里头是充了气啊还是咋着,这不一攥就瘪啊?松开又膨胀起来了,好奇怪,里头是啥啊……”


    “你别给我攥了,我买件新衣裳不够你攥的,自己进去要一件回去慢慢攥着玩。”那人心疼的拽过自己的衣服,拍拍打打的,没好气地道。


    “不是,我这不想摸摸里头是啥啊?”


    “鸭绒鸭绒,人家直吆喝鸭绒,就是家里养的嘎嘎子,这里头是嘎嘎毛,摸着不如棉花厚实,但真暖和,给你家老牛要一件,再配个…诶,那领子我忘要了。”


    说完又转身钻了进去。


    这女同志犹豫了又犹豫,又见着好几位抱着衣服从里头挤出来,拦住一个再三跟人家确认:“同志,这衣裳你试着咋样啊?是真暖和吗?”


    “不知道,我没试。我这是给我儿子买的,他同学穿了这么一件,把我儿子眼馋坏了,那天还特意带他同学去家里让我看,这不今天正好碰上,我赶紧给他拿一件……”


    说完拿着衣服走了。


    倒是另一位买了的,出来后眉开眼笑地把鸭绒服穿上,给外头的人展示,跟周围的人爽朗地道:“真的很暖和,衣裳里填的鸭绒,能摸出里头的梗梗。这样在甭管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家里,就不用穿棉袄了,一件毛衣再套个鸭绒服,正好!”


    有在电视或者报纸上见过的,看着路人买出来的鸭绒服,停下车子,惊讶道:“这不是运动员穿的那种棉衣裳吗?登山的还是啥来,嗬,居然有卖的了啊……”


    一边说着,一边支好车子过来看。


    本来还犹豫的人就动摇了。


    不买鸭绒服防寒服,还能买牛仔裤、西裤,十几块钱一条,颜色好看,料子不错,能套进去棉裤,还特别厚实。


    节约领也成了抢手货。


    骆常庆忙的满头汗,围巾都摘下来扔车里了,麻溜的收钱、递货。


    这边围的人多,吸引过来的人也就越多。


    都当热闹看。


    “里头是干啥啊?”


    “这是卖的啥衣裳?”


    骆立春今天来看她哥嫂,出来准备去坐车,路过这边就来瞧热闹。


    她没看见里头被围住的骆常庆,就看着挤出来的人手里拿的衣裳了,忙拦住一位,问人家:“诶诶诶,同志同志,我看看,这是啥衣裳?多钱啊?”


    “叫鸭绒服,五十八一件,你要买就赶紧,人家快卖完了。”那人很热心,接着道,“这牛仔裤也好,才十八块钱,你看看这料子……”


    骆立春一听五十多,她身上可没带那么多钱,倒是认真看了看这人手里的鸭绒服,记下样子,琢磨着回头带上钱去百货商店问问。


    到了家,就跟冯亮说起来了:“县城出了种叫鸭绒服的东西,我琢磨你可以买上件,过年穿,也体面。”


图片    www.jiubiji.com 旧笔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