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清穿之八阿哥 > 第91章 第 91 章
    刘为农这几日夜观天象,说十日之内下霜都够呛,番薯还有得等,可工厂等不得,平安愁眉苦脸,头一次有了自己明明很富有,却拿不出钱的感觉。


    他长这么大,珠宝田地赏赐数不胜数,确实都是值钱的东西不错,但并不是实用的货币,工部建厂要银子,给劳役发工钱要铜板,他的珍珠宝石金砖珊瑚全不好使。


    海洋贸易得来的稀罕物变现没那么快,他总不能拿个小包袱卷出来在街上摆摊拍卖吧,卖给自己那些叔叔伯伯们又觉得不太好意思,思来想去还是要去借钱。


    平安摆手告别刘为农,


    “先生等我几日,我筹完钱便回来。”


    刘为农拦住他:


    “八阿哥稍待,番薯虽然不行,但玉米应该可以了,我看叶子都已经枯黄了。”


    上个月趁着玉米鲜嫩,平安在中秋佳宴上添了一道煮玉米。


    即便地里一大片都是嫩玉米,他仍旧十分抠门,一根玉米切了六段,精致的摆在瓷盘中,啃上一圈也只够两口的分量,又将诸位宗亲贵族家的孩子们狠狠诱惑了一番,这次还加上了一同赴宴的臣属。


    玉米的口碑已经打出去了,按说应当是十分适合的挣钱之道,但平安却摇头,


    “那不行,玉米和土豆是我明年准备拿来和番薯一样推广的,今年这些种子还不够多,再攒一年比较合适,何况现在的玉米已经硬了,不能煮来吃。”


    刘为农大惊失色:


    “那为何中秋的时候不早些摘来,硬了不能煮来吃岂不是浪费了吗?”


    他震惊之余面上满是心疼,额勒不辞辛苦的从海上带回来,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巨浪,八阿哥又亲自播种,好好的一大片玉米竟然都变成了不能吃的东西,这可如何是好!


    因为最想让人们吃的不是嫩玉米,而是玉米面呀,平安赶紧安慰他,


    “先生莫急,只是说不能煮来吃,并不是说没有其他的吃法,像磨面粉那样磨碎了就可以吃了,先生等我借钱回来,咱们挑个好日子就去收玉米,我再详细的把做法讲给先生听。”


    .


    在外奔波一日,回到汗宫时又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平安大致估算了一下时间,皇太极此时应当还在书房,他跑得快的话应该还来得及堵住他爹。


    落日熔金,夕阳将汗宫披上了一片金色,八阿哥就在这一片金色的夕阳中领着两个侍卫拔足狂奔,从大清门一直冲到了崇政殿书房。


    宫规不许疾行,但谁敢管最受大汗宠爱的八阿哥呢,平安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与先出来的长庆撞了个满怀……啊不是,他只能撞到人家的腰。


    长庆一把搂住差点摔倒的平安,整颗心顿时提起来,


    “八阿哥何事如此惊慌?”


    能让八阿哥着急成这样,想来是十分了不得的大事。


    无人伺候,皇太极自己掀开门帘,目光在自己还没把气儿喘匀的儿子身上扫了一遍,也有些紧张,微皱起眉,


    “怎么了?”


    平安抬头,只是看着他仍旧大喘气不说话,气氛微妙,皇太极警觉的后退半步,


    “学堂的事还在商量,你还小,正蓝旗的事想都别想。”


    平安:“……”


    爹你后退半步的动作是认真的吗?


    他揪着长庆的腰带大声控诉,


    “在阿玛心里,我竟是这种人?!”


    皇太极还没说话,长庆护着自己的腰带,先道:


    “八阿哥有什么话慢慢说,腰带可不兴揪啊,我的裤子要掉了。”


    刚才只是顺手而已,平安也没反应过来自己抓的是什么东西,原来是长庆的腰带,没了腰带裤子掉了耍流氓当然不行,平安赶紧松手,不过仍旧控诉的盯着他爹。


    皇太极被这样的目光盯着也有些怀疑自己,看起来好像确实是没有道理,但平安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前科。


    他怀着愧疚感无奈的走上前,顺手呼噜了一把平安的圆脑袋,


    “那你说,跑得这么急,有什么事要找阿玛?”


    平安仰起头,眼睛贼亮:


    “阿玛借我点钱?”


    皇太极:“……”


    借借借,多大点儿事搞得这么吓人。


    平安得寸进尺:“今晚就要。”


    皇太极:“……行。”


    刻着大汗私库印记的箱子连夜抬进了工部官署。


    果然有钱万事足,第二天裴国珍就亲自带着工匠来到选址之地,先从附近的村落雇了人,然后木料源源不断的送过来,立刻紧锣密鼓的开了工。


    .


    玉米要靠人一个个的来掰,比去年刨番薯费劲多了,这回平安没有亲自动手,因为这个高度对他来说尚且有些难度,即便把手举高,也还需要垫起脚。


    农署出动了所有的人,不仅是农事官,还有帮着打理田庄的杂役,甚至连门房都来了,玉米丰收,金灿灿的铺满了农署庄园所有裸露的砖石地面,几乎让人无处落脚。


    这些玉米尚且不够干燥,还要再晒一些时日才能更好的储存起来,不至于受潮腐坏。


    大字布告已经贴了下去,只等一场霜降,就可以刨番薯了,济尔哈朗早早的来向平安打探消息,番薯和玉米他两个儿子都喜欢得很,树叶一落便开始催促,他也就只好厚着脸皮来找小侄子。


    平安笑得眉眼弯弯,


    “二十五文一斤,叔叔打算要几百斤?”


    他给济尔哈朗的价格比原定的价格要高五文钱,算是报复春天的时候济尔哈朗提议让皇太极把娜木钟纳入后宫为福晋。


    番薯比较压秤,一个便有差不多一斤了,济尔哈朗不管家不知柴米贵,而且也确实不缺这点钱,府中人口也多,大手一挥,开口便是两千斤。


    平安在心里默默打算盘,收购才花一两银子,转手卖出去就是五十两,种活番薯秧苗给出去的那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算,净赚四十九,这买卖太赚了!


    多来几个济尔哈朗这样的大主顾,盖丝织厂的银子就出来了,他兴奋的拉起自己的赞助商,


    “太好了,叔叔带着驴车过来了没有?您回府稍等片刻,我这就带他们去村里收!”


    昨日刚降了霜,别的地方消息可能慢些,但临近农署的几个村里应该都已经开始收番薯了,手脚麻利些的,估计番薯上粘的泥土都干了。


    仔细珍藏的领种账册终于派上了用场,平安揣着账册,蹭坐济尔哈朗的马车,他这位叔叔财大气粗,没有驴车,拉货都是用的马车,敞篷版。


    李家村今日迎来了贵人,八阿哥信守承诺,降了霜之后果然带人来收购番薯。


    马车一路慢悠悠的晃过来,早有听到消息的村民回来宣扬,等他们到了村口,几乎整个村子领种番薯的人家都守在那里,零星几户不在的,也是因为还没来得及刨,听到消息以后赶紧回去抢收。


    平安对照着账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家村目前番薯的存量应当是济尔哈朗所需数量的两倍,预留出农户自留的数量,足够了。


    确认过他确实是来收番薯的,还不必他们把东西搬到村口,马车跟着村民们回家去拿,春天领种的人家们顿时都喜笑颜开。


    八阿哥有信誉,种活秧苗的钱已经给了,番薯高产,丢在地里不怎么精心伺候也能长出一大片,刨出来后他们提前称过了,可比原先以为的一百斤还要多出许多,收购后又能得一大笔,这些钱足够给过年添上买肉买布钱呢。


    平安坐在马车上摇摇晃晃,不经意一般透露出他的卖价,跟在马车旁边听着的王家婶子都惊呆了。


    一斤二十五文,天呐,这价格和一文两斤的收购价相去甚远,这土里长出来紫不溜丢的东西,竟然能卖出这样的价钱!


    平安装作失言,捂住自己的嘴不肯再多说一句,由着他们把这个消息在民众间传扬开来,他这样的表现,更让民众们坚信了番薯的高价。


    这怎么能行呢?


    谁能想到地里种的原来是这样的宝贝疙瘩,顿时都舍不得卖了,若他们自己也能找到像八阿哥所说的这般好出路,两百斤番薯能卖五两银子呢,节省些足够好几年的家用。


    家家户户的产量差不多都是这些,几个人凑在一起一合计,立刻决定能瞒则瞒,就说真正的产量没有那么高,可不能把所有的番薯都卖给八阿哥,他们得自己留着些。


    但无论他们怎么问,八阿哥都不肯再谈价格方面的话题,只好旁敲侧击,再问些与番薯有关的问题。


    王家婶子耳朵尖,刚才番薯的价格就是她听见的,因此又被众人推上前。


    面前的人身份尊贵,即便只是个小娃娃,她原本是有些紧张的,看见笑眯眯的平安又松下心,嗓门爽朗洪亮,


    “娃娃,咱们种的这个什么番薯,是干什么用的呀,看着灰扑扑的不起眼,你要这个做什么?”


    平安将账册抱在怀里,眨眨大眼睛,一副懵懂样子,立刻将番薯的食用方法秃噜了出去,


    “当然是吃呀,蒸着吃烤着吃,怎么做都行,甜甜的糯糯的,又好吃又顶饱,婶子你没尝过吗?”


    大字布告里明令禁止了不许民间私自食用,这东西又从来没见过,他们当然不敢偷着尝,平安此话一出,旁边离得近的一圈人群更是互相使眼色。


    平安装作看不见,指着即将到来的一户拿出秤杆,


    “前面是不是到了,今年番薯的收成怎样?”


    “八阿哥您不知道,收成实在是…不,呃,不好哇,和农署那些大人们猜得半点不差,只种出来了一百…斤,多一点。”


    人群中走出一个中等身材的庄稼汉,说话时还频频往身后看,根本不敢和平安对视,


    “草民实在是尽力了,长出的东西又小又歪,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此话一出,后面的人群也纷纷跟着附和。


    演技拙劣,但平安要的就是他们想方设法的把番薯留在各自的家中,他装出一副担忧样子,


    “这可如何是好,按咱们之前的要求,五株番薯必须要有一百斤的产量的,不够要受罚,连一百斤也凑不齐吗?”


    其实他们这边土地肥沃,一百斤番薯产量轻轻松松,只不过现在村民们心怀鬼胎,也都不敢和平安对视,听见这话连忙道:


    “能凑齐,一百斤是有的,八阿哥放心。”


    “那好吧,最少要给我一百斤哦。”


    平安故意勉为其难的答允下来,顺便透露番薯的种植方法,


    “表皮完整的番薯可以储存一冬,春季生芽,种进土中后便可以再次进行扦插,一株番薯便可以分出几十株新苗呢。”


    村民们怀着对骗小孩的愧疚,平安收购上来的番薯都十分圆润饱满,个大无瑕,走了二十户人家,刚刚好把济尔哈朗的要求凑齐,李家村的账册也成功清零。


    走在回城的路上,马车晃晃悠悠,已经有心急的人家开始架火蒸番薯或烤番薯了,香甜的气味随风飘散出来,平安忍不住低头笑起来。


    有了这些番薯,不管是卖出去还是积攒一冬作为种薯,明年应该可以遍地都是番薯了吧,关外的新主粮终于迈出第一步了。


    随着济尔哈朗带着今年的第一波番薯回府,厨房飘出了熟悉的甜香,各府等待了一年的孩子们都早已按耐不住,找平安买番薯的宗亲都纷纷往关雎宫递起了牌子。


    女眷们进宫陪海兰珠说话,大点的孩子自己找平安,小点的则由各自的阿玛额吉代劳。


    就他现在的年龄比较适合无意间秃噜出该说的话,又容易激发民众的爱护之心,所以整整一个月,平安每天都要坐着不同亲戚的马车驴车到旁边的村里去收番薯,忙得脚不沾地。


    而民间流传的版本也越传越离谱,给番薯炒出了一个令平安自己都觉得惊叹的高价。


    番薯贸易如火如荼,就连一向跟他们有些别扭的豪格也扭捏的在书房堵住了平安,吭吭哧哧的犹豫半响,终于开口,


    “八弟,为兄也想买番薯。”


    平安:“也是家中幼子吵着要吃?”


    豪格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不是,为兄想吃。”


图片    www.jiubiji.com 旧笔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