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 第119章 第119章
    土豆二月底下播,在适宜的气温下茎块膨胀发芽,历经一百天左右的生长周期成熟。


    寻常土豆的花开掉落后二十天,植株枯萎后,土豆便能进行收挖了。


    “知府大人呢?怎的又不见人?”


    同知从理政堂中出来,他带着卷宗过来给杜衡过目,几次三番都没碰见人。


    虽说并不是什么要紧事情非要见到杜衡不可,但是好几回过来都没有看到知府,作为顶头上司,下属的还是得要知道人的行踪才是。


    见着了工位距离知府理政堂近些的同僚,不免问了一句。


    “大人一早就带着人出城去了。”


    同知挑起眉:“又出城啦?”


    “是啊,大人说城外开的地种植的西洋货能收了。”


    “知府大人当真是勤勉,这等小事尚且亲力亲为,咱们当是多多学习才是。”


    “是矣。”


    同知与同僚客套了几句,回到了自己的办事处,面上的和善笑容方才卸下去。


    “堂堂知府整日不端坐明堂,反倒是跟泥腿子一般终日去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传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大人还不知咱那知府本就是泥腿子出身么,虽是而今官袍加深,可是还舍不下往昔的吃饭功夫呢。”


    同知笑了一声:“也不知那西洋疙瘩能值出几个钱来,别竹篮打水一场空才是。前些日子从城外路过种了西洋疙瘩的新地瞧了一眼,连植株都已经枯萎凋烂了,一片地都是衰相,能有甚么收成,可惜了花费许多心思去料理。”


    “可不是,那沙石地连农户都不肯开,没甚么肥力,怎好种庄稼嘛。”


    既晓得知府出了城去收西洋货了,两人更是伸直了腿闲唠消磨着光阴等下衙好走人。


    临近午时,同知放下茶盏子,估摸着知府怕是不会再过来了,屁股一抬从办事处出去预备回家吃饭。


    方才到府衙门口,就见衙役赶着两辆牛车回来了!


    同知连忙撒住了脚,侧身隐了回去,待着外头搬运的声音嘈杂起来了他才仿佛听到动静一般出去。


    “大人,您回来了?”


    他朗声问了一句,赶紧迎了上去,装糊涂一般问道:“这是何物?”


    杜衡带着人挖了一上午的土豆,虽说熹江府气候温和,但是秋收时节又热火朝天的干一上午的活计,还是能把人累的一头汗水。


    他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把从板车上卸下来的箩筐上头盖着的麻布给掀开,一筐子黄溜溜的土豆赫然出现在了眼前。


    土豆大的有拳头一般,小的浑圆如弹珠,杜衡把大小分开来放,十分齐整。


    累归累,不过看着初播时的两筐土豆几个月就翻了倍,欣慰大过疲累:“年初种的洋芋,历时三个多月总算是成熟了。今天去收了一亩地回来,收成还行。”


    张同知瞪大了老眼,看着十几箩筐的西洋货,便是眼前这些起码也有三五石了,竟然还只是一亩地的产量。


    他有些不信荒枯了一般的洋芋地竟然暗藏玄机,出了这么多的西洋疙瘩出来。


    先前与一个办事处的下属闲聊,听说本土的芋头也是植株枯萎了才成熟,这西洋货叫洋芋,想来跟芋头一样,当是从土里刨果实。


    他没甚么农桑经验,而下见着西洋疙瘩还沾着土,想来是下属说对了。


    但眼前也不是纠结于西洋疙瘩怎么种出来的,而是一亩地他便产出了这许多的疙瘩来,城郊那片地荒芜至此竟也能有如此产量,若是土质好些,岂非翻天?!


    先前大伙儿还私底下说知府是被胡商给蛊惑了,几个土疙瘩就算种下了又能产多少出来,现下实打实摆在了面前,实乃叫人惊诧。


    张同知先前的反调唱的最为响,见此情形,道:“知府大人当真慧眼识珠,这西洋货倒是真能繁衍,瞧这喜人的收获,也不枉大人精心料理几月时间。”


    他夸赞了几句,也不甘真心奉承,旋即又笑呵呵的拿起了一枚土豆,左看右看:“小官鼠目寸光,见识浅薄,只是不晓得这西洋货当如何烹煮,味道可与稻菽味道相同?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杜衡早晓得这老东西是个笑面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领头人。


    大家既都维持着表面平和,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也笑眯眯道:“张同知别急,胡商先时告知了本官如何烹煮这西洋货,春播之前本官便试了一二,这朝丰收,定然与府衙诸位同僚共享。”


    过了些日子,府衙的官员都收到了杜衡的请柬,邀请诸同僚到府上参宴。


    稍做打听,竟然还一同邀了府城中的一些有地的乡绅大户,以及经营酒楼食肆生意的商贾。


    府衙里的诸官员登即便乐呵了,他们这知府大人平素有宴自己都不多喜欢应酬参加,今儿倒是好,竟然破天荒的做了宴,还遍邀如此多宾客,实在是稀奇。


    请柬中且写得明明白白,是邀请诸人前去品鉴西洋货。


    早听说知府年初开地种了西洋货,隔三差五就得亲自下地去照料,前些日子带着家眷亲自收挖,据府役说三亩多地产了三十多石的疙瘩。


    如此产量喜人,诸官员也对此起了些兴趣,今闻知府要设宴请诸位前去品尝这西洋货,更是热切议论了起来。


    八月十二,在一众受邀宾客的期待之中,这场西洋宴总算是开始了。


    “这个丝儿可以再细一点,一定要先泡水去了淀粉,不然下锅炒粘锅容易糊,保持鲜脆的口感上佳!”


    “洋芋泥捣碎一些,丸子炸的表皮金黄。烧排骨的洋芋滚刀切块儿......”


    秦小满插着腰,看着宽大的厨房占满了人,厨子厨娘就十几个,又另有墩子,烧火丫头,一杆子人二三十。


    煎炸煮炒,只听铁锅与锅铲不断发出碰撞的声音,氛围由烹煮好的菜香一烘染,更是热闹。


    杜衡在后厨里监工指挥,跑的脚不离地,趁着人过来去看厨子做菜,秦小满一把拉住了人。


    “好啦,都训练七八日了,这些都是经验老道的厨子,人家都学你交待的菜样这么久,用不着你再监工交待。外头宾客都来了,你这做东的一直埋在后厨里不叫事儿。”


    话毕,他从袖子里取出了块帕子,给杜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嗯?”


    杜衡笑着应了一声:“这头的菜也都差不多了,正好我出去招呼宾客入座。”


    官邸园子已是人口攒动,既是设宴邀人,杜衡还是像模像样的提前请了戏曲班子,当是给来宾等席面儿时打发时间。


    他出去的时候刚好一曲闭,招呼了宾客进堂入席。


    一众来宾都是熹平府有些头脸的人物,世面是没少见过,此番听闻吃的是西洋货,且知府还亲自下厨督导做的席面儿,倒是让宾客难得对一场宴席生出了些期待来。


    几桌宾客陆续上座后,管事朗声唤菜,不过须臾,两双传菜工便端着盛了菜的托盘入堂来。


    今上菜讲究的规矩为咸口先,淡口后,味道由重到轻,先冷后热。


    为此席面儿一开始会先上凉菜,接着炒菜,大菜,再汤菜,最后以小碟咸菜、腌菜收尾。


    “第一菜,脆六鲜!”


    这脆八鲜就是切成波浪条状的土豆过水后,凉拌做的几种口味拼成一盘。


    其中包含咸辣、麻辣、酸辣、甜辣、原味和卤香六中口味,煮的不算软,偏脆口,故名脆六鲜。


    因是稀奇玩意儿,杜衡特地安排了个唱菜官,上一道菜报一道菜名,介绍烹饪的方法。


    宾客看着席间的大花盘,虽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但守于礼数,还是安静等着唱菜官把菜介绍完毕后才动了筷子。


    几桌的人头一筷子下去,夹进嘴里的味道却是各不相同。


    不过初始感觉都微有惊讶,这西洋货竟然不涩不苦,也未有什么腥味,口感算不得多惊艳于口舌,但适口性还挺高,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这个味道。


    头一道菜尚且六种味道未曾逐一品尝齐全,接着又上来了菜。


    “第二菜,黄金丝!”


    顾名思义,清炒土豆丝,因土豆是黄色的,切丝似黄金,当今世人喜欢给菜取些体面风雅的名字,好似这般更能将饭菜哄进腹中。


    不过一刻钟,接连上了土豆煎饼,土豆烧鸭,土豆烧排骨,炸土豆泥丸子,炸薯条,土豆丝三鲜汤......


    总之是煎炸烹煮炖焖炒,各种烹饪方式都来了一遍,且鸡鸭鱼猪肉等寻常肉菜也都有土豆的影子,好似这西洋货不挑烹饪方式也不挑食材一般,怎都能成一道菜。


    饶是再做之人便尝天下美食,那也在此处吃了一回稀罕,未遍种之物,率上桌来怎能不新鲜。


    越吃越是期待,然则席面过半,宾客嘴未尝够鲜,肚子先撑不住了。


    “实妙矣!味美而饱腹!”


    张同知见着席面中,上至官吏乡绅,下有商贾之户,无不赞扬这一席别开生面的宴。


    触到情肠处,竟还有人当即做起诗来。


    张同知抿着嘴,菜是好菜,就是感觉格外哽人。


    杜衡这一场席面儿开的很成功,把府城中的官吏乡绅商贾招待了个好,又给本不被瞧好的西洋货做了个大宣传,一时间这西洋货名声大躁。


    席后不过两日,没等他多说什么,自就有商贾问上前来。


    当地气温适宜一年两种,一二月份播种下,五六月可以收一回;秋收九月可再下种,冬季十二月份能再收获。


    杜衡此次再让种植,还苦口婆心的劝什么,有地的乡绅要,乡户代表里正要。


    谁都想要,就是府衙的官吏也还想跟知府老爷要上几斤送去老家给亲眷尝尝。


    杜衡知道少有人能抵抗土豆的魅力,不过他也未被大家的热切给冲昏头脑。


    这土豆虽是好东西,味美可饱腹,产量高,好种植;但凡事不会只占好这一头,土豆处理不当也是危害不小。


    譬如养分元素单一,不可一应作为主食食用,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食用发霉、长芽的土豆容易中毒等。


    只怕是商贾见土豆有广大的利润前景,大批收购土豆冲击老百姓对作物的选择,到时候抛弃原本的水稻庄稼尽数种植土豆就不妙了。


    目前可以把土豆当做一种经济作物种植,一方面平衡一些对稻谷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如此就是最好的状态。


    为此在分下种子前,杜衡就编写好了对土豆的细致介绍,种植方式方法,收割时节,烹饪方式方法,食用注意事项等等......


    再由府衙把控各村种植的数量,各商贾的种植数量,好比说家中有五亩地,那只能种植一亩土豆这般的要求。


    并且前来申领土豆种子的里正乡绅大户,需得提前读记熟府衙编写好张贴发售出去的土豆各项注意事项,要进行考试,过关了以后才能申领到土豆。


    申领下去后,要接着给自己手头上的雇农或者是农户再次进行宣讲考核,如此层层下递,最后由府衙再做考核。


    知府官员下乡随意点人考问,若是所考问之人在种植土豆,但是对土豆一问三不知,那就追责到里正东家地主进行处罚。


    一时间熹江府掀起了学习热潮,酒楼茶肆间,吃酒唠嗑的人都会以互相考问对方土豆相关知识来取乐,可谓是进入了全民学习中,比之科举还热闹。


    在杜衡苦心孤诣下,熹江府内出现了许多土豆食肆,以府城为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像县城地方上用同种方式宣传种植。


    几年间,熹江府的老百姓腰包渐鼓,米粮价格微有松动。


    明九年,粮草未动,兵马先行,边关战事催紧。


    几年囤兵操练,大耘朝虽是精兵强锐见长,然则战事来的快,粮草未曾备足兵将先行,将士沙场吃了粮草的亏,节节败退。


    皇帝勒令各府急筹粮草,各府牙关咬紧叫苦间,熹平府率先押送出千石土豆送往边关应急。


    明十年,我军大获全胜,一并收复回先帝在位之时战败割赔的土地,朝野百姓,一时间无不欢庆。


    时年,也是杜衡在熹平府任职的第五年。


    皇帝犒赏三军,大赦天下。


    同时越过吏部,亲旨调命熹平府知府杜衡入京——任职六部之首吏部正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