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164. 走年礼 -----晋.江文学城独家-……
    今日秦遇休沐在家。


    当看到自己弟子依旧清朗的目光时,秦遇这几日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看来他这个弟子果真如自己料想的那样,是个能扛得住重压的。


    可不就是重压嘛,这才当差多久啊,就已经到圣上面前转悠过两回了。不说远秋才十九岁的年纪,只说那汪阁老女婿挨罚的那一次,没点定力的人怕是撑不下来。


    秦遇也是隔日听唐大人说起的这事,当时唐大人说的是,“不愧是秦大人你的亲传弟子,听说还得了圣上的赏赐呢,真是后生可畏啊!”


    话是好话,如果不配上唐大人那酸酸的口气的话。


    这怕是,还在惋惜没替刘尚书保成媒的事呢。


    其实唐大人之前惋惜的情绪还没这么明显,毕竟就一个农家小子,就算考中状元又如何,京城可不是单靠一点俸禄就能把日子过好的地方。没看那翰林院里有几个修撰、编修,就连好茶叶都买不上一斤吗。


    在唐大人看来,那林修撰可是地地道道的贫家出身,若没个好岳家帮衬,将来指不定连那些买不起好茶叶的老翰林都不如。


    岂知,就前几日,有同僚在公厨用饭时说起了林修撰,因他看到林修撰时常出入南锣鼓巷。后来照面打招呼时,才知道,原来林修撰居然就住在南锣鼓巷的四进大宅院里。


    一听这话,众人首先都是不敢相信,忙去向秦大人证实。


    秦遇不置可否,不过了解秦大人脾性的,自然知道这就是默认的意思。


    所以,当时的唐大人都惊呆了。


    不是说唐大人买不起四进大宅院,而是一个农家子居然能一口气掏出几千两银子来,着实太让人意外,可见对方还是有些家底的。


    唐大人可不会怀疑林修撰买宅子的银钱来路不正,毕竟真要是来路不正的话,林修撰也不敢就这样大剌剌的花了出来。


    可以说,唐大人是非常后悔的,后悔当日怎么没直接告诉林修撰,自己想给他说亲的对象是刘尚书家的小姐,想来林修撰听过之后肯定会同意才对。


    唉,说来,还是自己不够重视啊。


    而之所以不够重视,也是觉得林修撰除了一个状元名头,其他啥啥都没有的缘故。


    如今看来,人家不但学识了得、样貌清俊、儒雅持重。而且还才思敏捷,这一点,从那日汪阁老的女婿挨了罚,林修撰却毫发无损,还得了圣上的赏赐中就能看出。


    至于那原本让大家都看不上眼的家境,现下看来,也并不是那么不堪。


    所以,这还真是个不错的女婿人选啊。


    无独有偶,与唐大人同样十分后悔的人还有一个。


    这人就是太仆寺少卿黄有忠,当初赵氏与他家说起这门亲事时,黄有忠夫妻俩觉得不过就一个农家举子,自家嫡女肯定是舍不得的,认为用庶女相配足已。


    岂知当时被连襟给怼了回来,那会儿黄有忠可是气了好一阵子呢,心里大有走着瞧,看你弟子能有多少出息的意思在。


    谁知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子,先是考中会元,后来干脆来了个金榜状元,你说气人不气人。


    原想着状元就状元吧,反正一个穷状元也当不得宝。结果这会儿又听说这小子买了大宅子,这可是四进大宅院呢,且还在那位置不错的南锣鼓巷。


    话说家里有银子为啥不早说啊,不然像这种青年才俊,他家丽儿配着不是挺好,哪像现在说了门不上不下的亲事,上头还有三层婆婆压着,往后这日子绝对好过不到哪里去。


    黄有忠心想,若当时与林修撰定了亲,那肯定就不一样了,对方先前可是农户人家,他家一个四品官家的小姐,嫁过去后,还不得由她掌管着中馈,一人独大啊。


    黄有忠心中后悔的同时,更是越想越气。于是下了值后,就气冲冲的往秦府过来了,想质问连襟为啥不早点告诉他弟子有大宅子的事。


    结果不问还好,这一问,最后黄有忠是吹胡子瞪眼回的家。


    因为秦遇与他说道,“看连襟这话说的,啥叫我藏着掖着不说,当时你不是也没问吗,你若是问了,你姐夫我肯定会把远秋不但买了四进大宅院,还买了一百六十多亩的庄子,另有店铺两间的事统统都告知你的。我跟你说哈,那庄子你姐夫我可是去过两回呢,还别说,远秋的烤兔肉手艺真不错,那肉吃着香酥味美,就你姐夫我这副老牙,嚼着一点都不费劲,只可惜连襟你没机会去,不然咱们俩就着兔肉再小酌上几杯,还真挺好,唉,可惜啊可惜......”


    黄有忠:“......”


    连襟不会还记着当初自己嫌弃他弟子的话吧,这也太记仇了。


    话题扯得有些远,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一说林远秋给老师送年礼的事。


    师生俩到了书房后,秦遇便问起两次面圣的事来。


    在自己老师面前,林远秋自然不会隐瞒什么,当下就把两次进宫后,与圣上的答对都仔细说了,包括圣上问起他的亲事,他是怎样回答的。


    秦遇听后,自是非常满意,随后再次叮嘱,“仕官之人,一言一行当以诚为先,在圣上面前切记不可妄言。”


    林远秋躬身,“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因着还要回翰林院当值,与老师没聊多久,林远秋就告辞离开了。


    而这边,看到这许多年礼的赵氏,忙去库房挑了几匹布料,还有厨房新做的栗子糕也包上了一些,而后让婆子快些提到的马车上去,这有来有往才是礼数,哪能让人空着手回去呢。


    带赵氏转回身,就看到,自家老爷正提着方才远秋送来的一大包吃食,准备往书房里去。


    赵氏急道,“老爷,这吉祥如意饼可不能多吃,远秋可是说了,一天至多吃个一两块,且还得是饭后。”


    “老夫自然知晓。”


    方才远秋也是这样与他叮嘱的。


    见自己这样说了,老爷提着吃食依旧朝书房院子去的样子,赵氏很快就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她有些哭笑不得,“老爷您就放心吧,这吉祥如意饼妾身保证一块都不往黄府里送。”


    ......


    待回到翰林院,稍坐片刻后,林远秋便继续起了修史的事,手上这本记传体第一册,林远秋准备在年前争取把它完成。


    如此,明年自己就可以开始下一册了。


    在林远秋看来,既然做了,那么就像像样样做点成绩出来。每日坐着喝茶聊天虽看着得了悠闲的利,可浪费的光阴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


    人生在世,总要留些什么在这个世间,才不枉来人间一趟。


    ......


    今晚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腌兔肉,且在上桌之前,厨娘依着大夫人的吩咐,特地多蒸了小半个时辰,所以这会儿闻着香气四溢。


    而此时的林远槐和林远松,正不错眼的盯着林远秋瞧,仿佛只要五弟点了头,那么他俩的腌兔肉手艺就学到了家似的。


    林远秋没让两人失望,待仔细品尝过后,当即朝二哥三哥竖起了大拇指,“比之先前,味道要好上了不少。”


    屋里其他人也是连连点头,“确实好吃。”


    林远松被夸成了星星眼,“那五弟你说,咱们这样的腌兔肉,若是摆放到铺子里,会有光顾的客人吗?”


    “二哥放心吧,到时肯定会有客人买的。”林远秋无比确定。


    林三柱适时开口,“再有几日,咱们家那间外租的铺子就到期了,待收回来后,你们俩大可以把这些腌兔肉摆到铺子里去试卖,正好还能赶上过年这趟生意。”


    林远松和林远槐“嗯嗯嗯”地点着头,这几日他们两人忙着腌兔肉,正是为了接下去的办年货生意呢。


    自从看到庄子里有成群的兔子养着后,林远松就生出了养兔子、卖兔肉的主意。


    因为他想到了大伯娘的腌兔肉手艺,每次都让人有吃不够的感觉。


    等林远松把这一想法和家里一提,居然没有一个反对的。


    说来,这也是庄子里兔子实在多的惊人的缘故。


    要知道一只兔子每年至少能生六、七窝小兔子,然后这些小兔大了再生。所以,从去年开始,装兔子的笼子,徐老实都不知编了多少个了。


    如今庄子里的野草,徐老实夫妻俩也不用像之前那样,割了晒干当柴烧,而是都直接拔了喂兔子。


    至于兔子粪便,倒是好处理,在柿子树边上刨个坑,然后把它们埋到地里做肥料就成。


    也正因为肥料不缺,所以庄子上的柿子树才长得特别壮。


    用老林头的话说,那就是现在打好了根基,往后肯定能结出不少的柿果来。


    可以说整个庄子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些兔子了,主要还是量太多,送过去酒楼时,时常会被酒楼掌柜压价。


    可不卖又不行。


    如今有了卖腌兔肉的主意,不管成还是不成,总得要试试。


    于是,自定下主意后,林远松和林远槐就开始和周氏学起了腌兔肉的手艺。


    周氏自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教,毕竟这可是能给家里挣银子的买卖。


    而林远松和林远槐也是学的认真,短短两个月就让家里人试吃了五、六回,等第七回再品尝时,那味道,已与周氏做出来的没啥区别了。


    一样的瘦而不柴、香而不腻。


    只不过,面对喷香的腌兔肉,林远秋又多了一层想法。


    在他看来,虽现下京城没有专卖腌兔肉的铺子,可吃食这东西,只要旁人肯花心思,迟早会被别人学了去。


    就像家里的绣布书签,其他店铺看着他们家生意好,也跟着争相效仿了起来。


    好在其他铺子再学,也只能跟跟样,做不出类似花样的创新,毕竟这种独特的画工不是那么容易学了去的。


    由此可见,有一门其他人学不走的本事有多重要。


    而吃食也一样,这点从柿饼上就能得出结论,要想让旁人学不走,一定得有独门秘方才稳妥。


    所以林远秋就给出了腌兔肉时加入香料的主意。


    至于什么香料,当然是其他人都没用过的,比如甘草。


    甘草味甘,若加到腌料里,那么腌出的兔肉就能多出甜味。


    林远秋从前世所知中,知道甜味正是提鲜的法宝。而这里的人,据他所知,只把甘草当作药材之用。


    所以,他们家若是用了它,那做出的腌兔肉绝对算是独一份了。


    还有就是腌肉时再倒些白酒进去,如此,腌肉便能存放好久都不易坏。


    对小侄子的话,周氏肯定是相信的。是以很快用新的法子又腌了几只,其中甘草和白酒自然都是加了的。


    而今日品尝的,正是这几只加了甘草和白酒的腌兔肉。


    听到小孙子说味道不错之后,老林头和吴氏也都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因着蒸足了火候,所以吃起来咸香满口,肉味醇厚。


    于是家里卖兔肉的生意就这样定了下来。


    至于腌兔子的定价,林远枫也早已算出了成本,再加上人力,最后定价为一百六十文一只。


    其实林远槐心里还有旁的打算呢,他准备先这样卖着,若是腌兔肉生意还不错的话,那么将来腌鸡腌鸭都会陆续安排上。


    ......


    国子监是腊月初六放的假,初六当日周子旭就住进了南锣鼓巷。自己妻子还在岳父岳母这边住着,他才不要一个人待在家里守空房呢。


    看到周子旭搬过来,最高兴的人非王文昌莫属了,有了连襟在,他们两个又可以一起探讨文章了。


    而林远秋,也时常会加入其中。


    于是,郎舅三人,吟诗作赋,谈古论今,好不畅快。


    ......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