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192. 小县大城 -----晋.江文学城独家……
    王永清的话还未落音,人已到了校场中,而后手扶马鞍,轻轻跃上了马背,这匹马还是方才李金山骑的。


    两个小兵卫很快给他们的百夫长拿来了开山斧,那斧口的锋利处,在日头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光亮。


    不过,林远秋的眼睛却停留在王永清年轻的脸庞上。


    方才那个三十来岁的自己也就不说了,这个应该三十岁都不到吧,他岳父已快五旬了,这些人还要不要脸了。


    虽知道战场上没有尊老爱幼这一说,可想到岳父刚与人比试过呢,这会儿又来一个年轻的,林远秋肯定会有着担心。


    钟锦安已把铁链夹棒给父亲换上。


    而钟荣,还跟先前一样,右手拽着马缰,左手握着兵器,待调转马头后,他便摆出了随时应战的架势。


    因都不是长型武器,此时双方之间的距离不过数尺。


    王永清一夹马腹,举着双斧上前,待靠近之后便准备劈下去。


    按照常理,此种情况下,钟荣该是躲避才是。


    可出人意料的,钟荣并无半点后退或者侧身,而是继续提着夹棒往前,只不过速度极快,快到等王永清才反应过来,已是与人照面。


    钟荣的铁链夹棒一朔荡开了王永清的开山双斧,随后棒头又转了方向,直朝对方的手臂而去。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显然钟荣是深知这一道理的。


    只一瞬,铁链夹棒就拍到了王永清的胳膊上,只听他“哎呦”一声,就跌落下了马背。


    这场景,让在场的众兵卫们顿时目瞪口呆,可以说,他们甚至都还没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王永清就已经跌倒在地上了。


    一旁的严同知和贺通判也是惊诧不已,原本他俩以为,知州大人只是想让自己的亲信掌管兵营,而这个亲信应该只是略懂拳脚罢了,岂知人家不但会武,且还是个精通之人,实在让人没想到啊。


    钟荣速战速决毫不拖泥带水的出手,怎可能不让在场兵卫们连声叫好呢,有些兵卫甚至直接喊出了“钟指挥威武”的话语,一时间,校场上的气氛也是前所未有的热烈。


    可见钟荣已用绝对的实力为自己证了明。


    王永清和李金山自然也是输得心服口服,军营不比旁处,相比起权利和势力,大家更看重的是战斗力,因为只有它,才能让人在战场上保命。


    趁着势头,林远秋又把钟指挥曾经的都教头身份告知了大家,这下在场所有的兵卫,眼里只差冒出星星了。


    乖乖,泾州大营可有十来万的兵力呢,这可是十多万大军的都教头啊,难怪会这么霸气威武。


    而王永清和李金山一听自己输给的是都教头,那觉得不好意思的心,立马欢跃了起来,这可不是他们武力值不行,而是钟指挥实在太强了好不好。


    钟荣和钟锦安,还有钟锦华,父子三人并没打算住在军营里。话说他们之所以从京城过来,主要是为了护着女婿(妹夫)的安危,所以还是住在知州后衙更为妥当。


    再说,兵营离永宁城也不远,每日骑马来往挺方便的。


    在离开军营时,钟荣特地嘱咐了王永清,让他安排好人手,明日跟他一起随知州大人去一趟定胡县。


    四月二十六是到任的最后期限,明天林远秋肯定要去定胡县接手知县一职。


    ......


    等回到衙署,林远秋就召集了包括严同知和贺通判在内的所有人,而后在众人的疑惑眼神中,把大搬迁的决策公布了出来。


    何为惊雷,这恐怕就是了。


    在场的众人里面,除了钟荣父子三人,以及林大柱林二柱和林三柱,还有林远枫他们。其余人脸上的惊诧表情,可用瞪目结舌来形容。


    不过只过了片刻,大家就想到了这个主意的好来。


    特别是严同知跟贺通判,两人原本就担心州府兵卫少了一大半,怕护不好永宁州百姓的安危,这下,人都住进了城里了,那他们还怕个屁的山戎贼啊,届时他们只要把城门好好守住不就可以了吗。


    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实在是妙,严同知和贺通判仿佛已经看到山戎人在城门外眼巴巴的狗样子了。


    哎呦,知州大人不愧是金榜状元,想到的法子真真是太高明了。


    除了严同知和贺通判,衙署的书吏们也都是眉开眼笑的。


    书吏们虽自己住在城里,可周边乡下还有不少的亲戚住着呢。每到下雪的天,他们最最担心的就是山戎人去村里抢粮,非常害怕听到亲戚中谁谁谁因此送了命。


    而搬进城里就不一样了,到时把城门一关,就啥都不用担忧了。


    与书吏们同样高兴的还有一旁的几十个衙役。其中有好些个,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已了。


    衙役当中有一大半是家住在乡下的,若依照知州大人的决策,那么自己的妻子儿女,还有爹娘兄弟他们,不是都要搬到城里来了吗?


    老天,他们不是在做梦吧。


    哈哈哈哈哈。


    林远秋,钟荣父子三人,以及林三柱他们,是怎么都没想到,大搬迁决策居然是在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中做了最后的拍板。


    这一好现象,让林远秋对此事的圆满完成,有了更大的信心。


    既然说好了搬迁决策,接下来便是各种安排了。


    平安行动迅速,很快去了后衙书房,把昨晚画的十几张宅院户型图全拿了过来。


    永宁州共有下辖村庄六十八个,给每个村都贴上一份是很有必要的。


    林远秋接过,然后喊了十几个书吏,给每人发了一张户型图后,吩咐道,“你们照着上头的房子样式,各画七十份出来,记住,明天傍晚之前一定要完成,听明白了吗?”


    “明白!”众书吏异口同声。


    见状,衙差头领忍不住上前,问道,“大人,可有小的们能做的差事?”


    其他衙役也跟着问道,“是啊,大人,有差事您尽管吩咐,小的们肯定会把事情完成的圆圆满满的!”


    “对对对,肯定圆圆满满的!”


    严同知也不愿闲着,“大人,可有下官要做的事?”


    “可也有下官的?”贺通判表示自己也要做事。


    林远秋点头,自己要的就是这样的积极气氛。


    他转身从平安手上拿过另外一张纸,上头是林远秋昨晚熬夜写出的大搬迁具体细则,包括所分的宅基地只能一户一块,以及通知下发之后的分家不算在其中。还有每个村的宅基地都将会规划在同一地块上,这样不但造房子时能相互照应,就是日后在管理上,也可以方便许多。


    林远秋把细则递给严同知,道,“严大人,你与贺大人安排人把这些细则抄上七十张,到时咱们把它跟宅院样式图一起贴到每个村子里去。对了,还有那宅基地的大小,记得也写到告示上去,每户村民划得宅基地三分,孤寡则每人一分五。”


    三分地相当于两百个平方,这样的面积,住上一家人,哪怕有二、三十口,都是尽够了的。


    严同知点头,“下官定不辱命。”


    七十份虽听着多,可衙署里还有不少书吏,一个人抄四到五张,就很快能完工了。


    看到堂下一众眼巴巴等着派活的衙差,林远秋忍不住想笑,他清了清嗓子,道,“趁着今日和明日的空闲,你们把搬迁细则全部弄懂吃透,等到了后日,本官会派你们到各村贴搬迁告示去,届时若有不懂的村民,麻烦你们一一告知。”


    听到“麻烦”两个字,衙差们都有些受宠若惊,觉得林大人实在太亲和了。


    没等众衙差“陶醉”完,就听上首的知州大人肃声道,“一定要耐心、细心,切不可在村中闹出事端,可知!”


    众衙差忙躬身,“小的们知晓了!”


    ......


    第二日吃过早饭,林远秋一行人就去了隔壁的定胡县。


    永宁城和定胡县离得并不远,骑马的话,不消半个时辰就到了。不过在到达定胡县之前,林远秋他们先路过了秃子峡,王永清告知,山戎人就是往这边过来的。


    所谓的秃子峡,其实并不秃。


    林远秋看到,不管是这座山,还是周边的几座,上头都长着好些树木。要真说秃的地方,恐怕也只有山顶的那块大石壁了。


    因着翻过山就等于出了边境,加之怕碰上山戎人,是以这几座山平时基本没人上去。


    走的人少了,自然没路踩出来,从这边望去,林远秋并未看到可以行走的山路,也不知那些山戎人是从哪边过来的。反正从这边看过去,山上除了高大的树木,剩下就只有荆棘和灌木丛了。


    相比起永宁城来往行人的三三两两,定胡县的城门处就要热闹了许多。


    才到城门口,林远秋就看到,有好多装载着行李的马车从城里驶出来。


    再看其中的几辆马车上,坐着好些男女老少,结合前头马车上的行李,林远秋可以肯定,这些人应该是在搬家。


    与先前到永宁城时一样,林远秋并未急着去县衙。他让兵卫们在城门处等着后,林远秋就和大家先去了城中最热闹的街面。


    河东街人来人往的,看着好不热闹。


    而与来来往往行人相冲突的,则是街道两旁居然有好几家店铺关着门。


    再看门板上头,正贴着出售或者对外租赁的告知。


    林三柱看到,有几家店铺的位置实在是好。他真的想不通,如此好的店铺,居然要给卖了。


    林远秋也很是不解,所以在来到县衙后,他很快就问起这其中的原由来。


    汪县丞早就盼着新任知县过来上任了,是以这会儿看到林知县,自然是心中欢喜的。


    可等新知县问起街面上众多店铺出卖的事,汪县丞忍不住叹气,“禀知县大人,自杜知县遭遇不测后,城中就陆续有不少富户举家搬离了定胡县,都前往石州府居住了,而街上的那些铺子正是他们家的。”


    林远秋听明白了,城中的富户们这是被前任知县的死给吓到了。


    在百姓们看来,这可是知县大人啊,谁曾想到,一县之首居然会死于非命,所以他们这些小老百姓,理当小心再小心,早早远离这一可怕之地才是。


    等林远秋从定胡县回到家中,已差不多申时,待吃了晚饭,林远秋就去了书房,准备把今日从汪县丞那里打听到的事给一样样记录下来。


    林远秋觉得,只有详细了解了定胡县的情况,他才能确定要不要让定胡县也跟永宁州一样,执行大搬迁的决策。


    若是可行的话,林远秋甚至连方案名称都已经想好了,到时就叫“小县大城”吧。


    ......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