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我是雍正嫡次子 > 166. 中华民族 “你说什么?!”胤禛的……
    “你说什么?!”胤禛的表情和语气是难得的不可思议。


    弘书掂量着他的反应,重复了一遍:“儿臣想自荐为这次的钦差大臣,往四川走一趟。”


    本以为至少也会先问问他为什么要去,谁知阿玛却直接变了脸色,一巴掌拍在桌上。


    “砰!”


    “你告诉朕,你在想什么?!”


    弘书嘴巴刚准备张就被打断。


    “朕告诉你,你想都别想!”


    “立太子是为什么?是为了王朝稳定!从你成为太子那一刻起,你的安危就不再是你个人的事情!而是和这个国家绑在了一起!”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别告诉朕你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危险!不说染病,就说反贼,你以为这些年民间的反贼都消失了吗?朕告诉你,没有!朕的案桌上,每天都能接到各地报告反贼的消息,他们不敢到京城来送死,难道还不敢对一个孤身在外的太子动手吗?”


    “你可知道,一旦你出了事,国家会迎来怎样的动荡?”


    “你还想去四川!怎么,是生怕自己出不了问题?”


    胤禛说的直上火,他对岳钟琪的疑心可还没有消除,在他看来,儿子这一去简直就是专门去送的,愚蠢程度甚至可以和前明把自己送到土木堡的英宗相提并论。


    他不禁怀疑,这还是他那个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儿子吗?


    弘书本来是想在轻松的氛围下和阿玛慢慢磨这件事的,但阿玛的态度却在得知他的意图后急转直下,这让他不得不严肃起来。


    “皇阿玛,您说的这些儿臣都明白,也都想过了。”弘书正经道,“正是因为明白外出可能会面临的危险,所以儿臣才想着趁着钦差大臣这个机会外出,有大军在侧,儿臣时时刻刻位于大军中央,若这样还有人能冲进来伤害到儿臣,那儿臣即便是躲在宫里也是没用的。”


    “至于四川。”弘书顿了顿,直言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岳钟琪绝无可能造反,这甚至不是因为他有多忠心,而单纯地只是因为他不是个傻子。在您和祖父的治理下,如今的大清不说盛世,至少大多数百姓都是安居乐业的,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岳飞后人,岳钟琪不会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他造反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才会把曾静直接送到您面前来。”


    胤禛黑着脸,高涨的火气让他脱口而出:“饱读诗书就不会造反?吕留良难道不够饱读诗书?说不定正是因为他饱读诗书才更会选择造反!毕竟在他们这群饱读诗书的汉人眼里,我满清就是异族!他岳钟琪身为岳飞的后人,若是不造反,就是背叛先祖!”


    弘书抿了抿唇,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阿玛终究还是十分在意这一点的。


    为了不被提前泄露自己的打算,所以弘书一来的时候就让阿玛把其他人都挥退了,这会儿没有外人,弘书也就大胆放下规矩,搬了个小墩子坐在他阿玛身前,看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道:“可是皇阿玛,我们本就是异族啊。”


    胤禛眉目紧压。


    “这里没有外人,儿臣想和您当普通父子一样,说说掏心窝子的话。”弘书没有退缩,“阿玛,我们是满人,对于占据这天下绝大多数的汉人来说,我们确实是异族。不止我们,蒙古人、苗人、瑶人、回人等等,都是异族,但是异族又怎么样呢?这片大地上,从古至今生活的异族还少吗?现在的汉人里,又有多少以前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存在?您在《大义觉迷录》不也说了,炎帝在上古时期都被称为蛮夷呢,可现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不照样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


    “阿玛,当我们不在乎它的时候,异族也不过是一个区别身份的名词而已,您不喜欢这个词,那我们换一个就是了,民族如何?由万民组成的族群,我们不讲血缘,讲文化、讲语言、讲历史、讲习俗,当在这几个方面拥有共同性的人就是一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可以有很多个民族,我们是满族,汉人是汉族,蒙古人是蒙古族,苗族、瑶族、回族……而对外,面对鄂罗斯、英吉利、西班牙这些文化语言更加不同的国家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统一成为一个民族,就叫……中华民族,如何?”


    “阿玛,儿臣一直知道,您不想像先祖们一样,只做满人皇帝,您想做的是天下共主。”


    “儿臣也是。”


    “儿臣也和您一样,想做天下共主,想做承继了从秦到明正统的中华皇帝。”


    “要做到这一点,儿臣觉得,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去除掉心中给自己的身份枷锁,不偏满人,也不偏汉人。这天下,只要是在我大清疆域之内生活的百姓,无论他是哪个民族,都是我的子民,我只会用法律去审视他们,而不会用身份去给他们定个三六九等。”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子民面对外人时,不会说我是汉人、我是满人,而是说我是清国人!”


    “就像,汉人和唐人一样。”


    胤禛眼神触动,他一直都看得出来,儿子对满汉之别并不特别上心,他曾经一度也波动过,想要教导儿子满汉之别,但每次都在冥冥中放弃了。彼时他并不明白是为什么,如今倒是想通了:或许,他潜意识里知道,想做天下共主,就不能在乎满汉之别。他已经晚了,却不能再给儿子套上这层枷锁。


    不过……


    “你说的很好。”胤禛从未如此清醒地意识到,儿子真的能成为天下共主,但,“这和你不顾自身安危要去四川有什么关系?”


    弘书:……


    阿玛果然是直男机器人吧,这样的气氛他都能抓住‘最不重要’的那点。


    弘书深吸一口气,坚定地道:“当然有关系!”


    “阿玛,儿臣想做天下共主,想让我大清万世不易,但做天下共主难道只靠想想就行吗?想要做出远超前人的功绩,就得有远超常人的能力。儿臣是聪明不错,但这天下神童何曾少过?只靠聪明是不行的,坐在皇宫里、埋首于案牍,或许能让儿臣成为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却绝不可能让儿臣成为文韬武略的开拓之君。”


    “阿玛,说个大不敬的话,您为什么在没有接受过正统储君教育的情况下还能做的这样好?能想出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样立竿见影、泽被后世的政策?是因为您在潜邸的时候,常常去各地办差!您看见过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样子,您知道这个国家真正的病症在哪里,您明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儿臣也想像您一样,低下头、走出去,看一看山河大川,看一看膏腴华盛,也看一看衣衫褴褛。”


    “儿臣不想做纸上谈兵的赵括,更不想做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弘书说完后,直直地看着阿玛,不放过他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于是,他没有错过阿玛在嘴角牵动下微微收缩的法令纹。


    这是表情放松的信号!


    弘书感觉吊着他心的那根细线也柔软了些。


    胤禛没有说话,他捻着手上的数珠,同样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儿子的表情姿态。


    ——儿子是真心实意的。


    他做出这样的判断,捻动数珠的速度快了些。


    儿子说的有道理吗?有道理。他的想法有必要吗?有必要。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他出去看一看真实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但……他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


    数珠在手中转动了不知道多少圈,弘书心中本来变柔软了的细线不知何时又紧绷起来,弘书意识到,他没必要在这里和阿玛比谁更能沉得住气:“阿玛……”


    话语却被胤禛竖起的手掌打断。


    他的情绪早已平复:“朕知道了,你先回去。”


    弘书顿了顿,最终没有选择再说些什么,站起身行礼:“儿臣告退。”


    胤禛又独坐良久,招来苏培盛:“传怡亲王。”


    允祥来的很快:“臣参见皇上。”


    “十三,来,坐。”胤禛招呼他。


    允祥看看位于他四哥面前的小墩子,怎么办,有种儿子坐在老子面前受训的既视感。


    好在苏培盛十分有眼色,立刻给他搬来一个高些的圆凳,并将小墩子撤走。


    “皇上唤臣来可是有事吩咐?”


    胤禛顿了顿,问道:“钦差大臣你思量的如何了?”


    允祥了然,立刻汇报自己拟定的几个人选:“兵部尚书三泰…銮仪卫銮仪使路振扬…步军统领…振武将军…”


    胤禛垂眸‘嗯’了一声,然后话音一转,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十三,你还记得,有一回,你同朕一起,去河南验收淮河堤坝,突发奇想,隐瞒身份过去时一路看到的景象吗?”


    允祥脑中电光火石地闪过一连串画面:“当然记得!”


    那次,他和四哥见识到了什么叫民不聊生,所以如今,他四哥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