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小知县 > 第102章 第 102 章
    古博城,早在千年前就是中原王朝的领土。


    四百多年前,当时强盛一时的前朝,在这上面建造了如今的古博城,真正成为中原王朝的防御体系。


    一百多年前,此地因战乱,被当时的前朝藩王占据。


    如今,终于回归中原王朝。


    纪炀等人冒着风雪,走了旧时的城墙,一百多年的时间,从古博城到太新县,今安县的两处城墙,早就已经破损得不成样子。


    看着既有人为破坏痕迹,也有自然风霜侵蚀。


    但只要根基还在,那就有重建的可能。


    吴将军道:“等天气暖和一点,我就派人过来丈量,到时候把准确数据送到灌江城。”


    纪炀点头:“有了这些,就可以算算建造城墙需要多少银钱。”


    “虽说灌江府库房因抄家富裕不少,可年后需要用钱的地方极多。”


    他好歹也在灌江府待了两年,大概情况都了解。


    需要建设的地方极多。


    他不能把银子一股脑全用到这上面,民生恢复也很重要。


    说到底,所做的一切,都是让百姓们生活质量更高。


    昨天晚上冒着风雪去看了关外,这会又冒着风雪看关内的屯兵地。


    这风霜直接糊脸。


    纪炀等人回去的时候,头上还带着寒霜。


    不过一行人却极高兴,连旁边小云中小白鹤都很兴奋。


    特别是小白鹤,她似乎很喜欢这座边城,还对这里的历史熟知,应当是五姑娘讲过的。


    回了古博城内,寒风明显少了些,但破败的街道虽然经过简单修整,还是残破不全。


    不仅残破不全,还没有一个人。


    韩潇道:“古博王室对此地百姓吸血极狠,整个城内,只有皇城周围还算干净整洁,其他地方的房屋,不对,根本就没房屋。”


    “所以我跟玉县丞,还有吴将军商议,把皇城周围清理出来,以及皇宫里也收拾出来,让一部分百姓安置。”


    “城内只有皇宫,皇家别院,官员豪强们的家,以及许多邪神庙宇干净整洁。”


    “现在古博城大部分百姓,都安置在里面。”


    古博城十五万百姓,一起供养最上层的五千人。


    他们自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好在韩潇跟玉县丞的安排下,开粮仓,整理房屋,换做最穷苦的百姓进去。


    不过韩潇看了看韩大夫跟林婉芸,又道:“除了吃喝之外,生病也是很大问题,所以还要调用一部分药材跟医女。”


    药材是太新县种的,自然要让纪炀这个知府同意。


    医女们是林娘子跟韩大夫一起带出来的,自然也要林娘子点头。


    这都不是太大问题。


    而玉县丞反应过来,韩潇这是干嘛?


    提前抢东西啊!


    他的宁兴县难道就不要了?


    那边没什么人口,跟之前的扶江县有的一拼,旁的不说,基础建设的东西肯定要。


    眼看大家大过年的,都能进入工作状态,倒有几分像纪炀了。


    武知县看得乐呵,他又不是知县了!是校尉!


    根本不用管这些。


    谁料吴将军给他使眼色。


    以后屯兵不要东西了?


    还在这傻乐?


    不止他们,随后过来的文饶县赵大人,还有今安县徐铭,基本都是这个意思。


    以前大家凑在一起,都是想怎么薅别人羊毛。


    轮到自己的时候,纪炀直接挑眉:“年后再议,我心中有数。”


    众人忍不住笑。


    怎么回事,跟着纪炀时间久了,竟然开始变得这么热爱工作?


    接下来,纪炀倒是认真商议古博城的规划。


    吴将军负责屯兵,就在古博城跟今安县之间的地方驻扎,这不用说。


    韩潇作为第一任代理城主,开春之后彻底清查此地人口,帮助百姓修缮房屋。


    趁着修缮房屋的时候,把以前的边城模样修整出来。


    古博城本就四四方方,中间最大集市,以前就是用来做关市,提前收拾出来。


    等到四五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关市贸易。


    以后来交易的人都要到古博城内,所以这里人口土地必须清查丈量,为以后每年的贸易打好基础。


    不出意外,古博城只要安稳几年,以后就是连接西边跟承平国的贸易之城。


    此地的繁荣会远超其他地方。


    可再大的饼,也要一点点地烙。


    做好基础建设,帮助此地百姓恢复生产,才是头等要事。


    不过说到最后,韩潇踌躇片刻。


    “那个,等到年后,听说朝廷会派来一批官员?”


    纪炀立刻装傻:“说是三月份左右到,具体还不清楚。”


    “反正古博城肯定不会派人,你都做得这样好,陛下怎么会再派人手。”


    他也不会派人手啊。


    有韩潇在,他还能不放心吗?


    话又说回来,如今灌江城已经稳住,那搬迁至潞州扶江县的韩家还回来吗?


    韩潇对这个自然有答案,每个月都有从扶江县来的几封家书。


    韩潇,玉县丞,凌县尉他们都跟家里经常通消息。


    “韩家应该不会再搬回来,不说官学里当夫子,还有韩家女眷在扶江县开的女学也进入正轨,此时搬回来,他们也不忍的。”韩潇罕见笑,“再说,扶江县有你打的底子在,如今可是十分繁华之地,大家也不想离开。”


    韩家人是避世,但不代表不喜欢繁华稳定的地方。


    那里山清水秀,花田芬香,航运通达,十分宜居。


    只是韩家倒是没怎么住县城的宅子,反而搬到更为僻静的新建村落,周围种田耕牛,一片田园美景。


    不愧是韩家,还是你们啊。


    说起这事,韩潇又说了件事。


    等年后韩家人会秘密过来取走藏在书库的书籍,算是正式搬迁,这是把家底也拉过去了。


    不过韩家人会借口来看韩潇,再秘密回来。


    跟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玉县丞跟凌县尉,卫蓝的家人,一个是来看望他们,还有就是带着妻儿到任地。


    他们几个,连卫蓝也一样,最少要在这里待上三年,也算稳定,肯定要带着家人上任。


    以前灌江府情况不明,所以才没提这件事。


    如今事态平稳,家人自然会过来。


    不过玉县丞的娘子应当是个例外,她还操持着香粉作坊,不过这次也会过来探望。


    夫妻二人分居两地,可两人心中都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又有自己的事业,书信也来往地频繁,感情依旧不差。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往前走。


    纪炀心里也算宽慰,跟着自己,算是没让大家白忙一场。


    说到最后,玉县丞跟凌县尉,卫蓝,还说起如今扶江县的发展。


    他们三个是土生土长的扶江县人士,家人也都在那边,对那边的发展最为了解。


    不怪韩家都要把家底拉过去定局。


    实在是那边山清水秀的,在新知县继续治理下,航运陆运,都畅通无阻。


    两岸码头的生计日渐红火,当地百姓的田地也被治理的肥沃起来,再也不是当初一提起,就说他们田地特别贫瘠,特别苦的地方。


    再加上几个作坊,那葫芦作坊已经远近闻名。


    化肥作坊还能持续下去,只要里面东西不用完,他们的日子会继续好过。


    香粉作坊则是最繁荣的一个。


    吸引十里八乡的女子都过去学□□提高了当地女子知识水平跟家中话语权。


    所以当地女学才会办得红火。


    那香粉不管是汴京,还是江南一带,卖得都很好。


    当然,这也依托纪炀在时候修建的运河。


    扶江县已经成为潞州有名的富裕县城,人口直逼上县,水渠也修得漂亮,粮食产量更是喜人。


    听完扶江县变化,纪炀笑笑:“希望有朝一日,灌江府也是如此。”


    众人点头。


    特别是灌江府本地人。


    当初那么穷的小县,在他们知府手里都能发展起来。


    灌江府还有关市这个大杀器在,应该不会太差?


    昌盛三十七年的年末,不少人心里升起新的希望。


    要让灌江府百姓也富裕起来!


    古博城的事情处理完,也到纪炀,林婉芸该离开的时候。


    上次还带了很多人一起走,现在只有凌县尉,卫蓝,两个小孩跟着。


    其他人也要出发,去到自己任地。


    众人并未多做叙别,以后有的是机会见面。


    从古博城分开,纪炀肯定还是要回一趟太新县。


    现在的太新县百姓惶惶不安。


    之前他们还十分兴奋地准备冰面比赛,可突然听到他们知县要去当知府的消息。


    更是看到拉着知县行礼的马车早就出发,而他们知县到古博城,也不过是看看情况。


    等到纪炀他们再回来的时候,每到一处都有人问候。


    还好纪炀早有准备,笑着道:“我还在灌江府,不过在灌江城做事而已,以后太新县有事,我更能照拂。”


    好像是这个道理?


    而且知府,比知县大多了。


    又好一通安慰,大家问题来了。


    谁来暂管太新县?


    新知县要明年三月才能来。


    纪炀看了看旁边的秀才尤志。


    那尤志自然说不出的激动,他只是秀才之身,如何暂管太新县?


    纪炀却道:“还有隔壁文饶县的赵大人,他会协助你,主要听他的就行。”


    尤志大喜。


    心里更加兴奋。


    有经验的官吏带着他,这是好事的啊。


    等秋天的秋闱考举人,他也会更有文章可写。


    同样从古博城跟着纪炀回来的赵大人,自然早就知道这个决定。


    他一边管着文饶县,一边管着太新县。


    这两个县的人口面积可都不小,还要负责年后的县试。


    想想都知道是怎么样的忙碌。


    这分明是把他前几年的清闲给补回来了啊!


    不过这样的忙碌,正是升迁官吏需要的。


    就像玉县丞不来安逸的太新县一样,而要去更为荒凉的宁兴县。


    重压之下,更能显现他们的能力。


    今年的年末考核,因为灌江府种种事情耽搁,但明年还要考的。


    更是纪炀来考。


    想也知道他肯定十分严格。


    多做事,肯定没问题!


    谁都知道,在纪炀手底下当差,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唯一一点,就是特别忙?


    忙就忙吧!只要忙得有意义!


    就怕瞎忙活!


    看看纪炀手底下的人,几年的时间,身份机遇大不一样,而是各个都是能做事的人。


    谁不想跟在他身边?


    不知多少人羡慕能被纪炀重用呢!


    太新县其他事情基本不用吩咐,但林婉芸还是认真跟赵大人交接,让他有事尽管给自己写信。


    赵大人心中感慨。


    不愧是林大学士的孙女,许多公务办得格外不错,他都佩服的。


    等这些事做完,当天纪炀等人便带着汴京来的内官们回灌江城。


    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去。


    这次回去,是真的可以好好休息了。


    内官已经快要习惯这样的行程了!


    他现在才知道,自己在皇宫天天喊着忙,根本都是假的!


    看看人家这速度!


    纪炀笑:“这次情况特殊而已,我们平时也还好。”


    内官立刻摇头:“看看你手底下人的办事速度,就知道这不是还好,是已经习惯了!”


    陛下估计都不知道,纪炀他们在外面如此办差。


    不过若是知道了,心里肯定对他们印象更佳。


    有如此能臣,也是承平国幸事。


    更别说,虽然边关风雪大,他也跟着去外面瞧了又瞧,这些官员谈论年后事情的时候,对他也不避讳。


    桩桩件件,都被他记在心里,又记在本子上。


    回头陛下肯定会问。


    不过就像如此坦荡的纪炀等人一样。


    内官觉得自己也变得格外坦荡,这些事情没有一件不能说的。


    依照纪炀如此行事。


    他回汴京,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自己都要靠他照拂,此刻不打好关系,什么时候打好关系?


    所以内官反而不喊苦,硬是咬牙同行。


    能对自己这么狠,也怪不得能当宣读旨意的内官。


    再次上路,林婉芸亲自背着她做“实验”的东西,其他物件都让丫鬟家丁们提前送到灌江府,可这些东西,却要自己拿着。


    虽然在太新县研究两年时间,结果是害死许多兔子,但到了灌江城,她还是会继续做的!


    纪炀自然分担了不少。


    说不定真能做出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内官虽不知他们夫妇两个对什么东西那么宝贝,但依旧记在心里。


    已经临近年关,各处都已经不再忙碌,除了赶往灌江城的纪炀一行。


    灌江城,灌江府,在风雪之间,迎来他们的新知府了!


    腊月二十七,汴京。


    从灌江城出发的吴将军副将侯正终于抵达汴京。


    他身后是凉西州指挥使的部下,以及押送犯人的兵士二百人,再加上车上一百四十九名罪犯。


    这些罪犯刚出发的时候,还有些傲气,一路上的奔波,以及兵士们刻意加快的脚程,让他们已经骨瘦如柴。


    但根本没人会可怜他们。


    他们欺压百姓,吃百姓肉,喝百姓血的时候,可没有过怜悯。


    既如此,也就别想其他人可怜他们了。


    这些罪犯,自然是古博王室跟雷温两家主犯,为首的两个皇子一个公主,还有温家的家主。


    许多人只有半口气在,就算不杀他们,也快死了。


    至于治疗?


    那是在做梦。


    他们押送犯人的,自然不走汴京正门,直接有早早得了消息的刑部等人。


    刑部众人严阵以待,不仅顺利接收犯人,还把千里迢迢赶来的兵士们安顿好,直接把一处官方客栈包下来,让他们好好休息。


    只是副将侯正却捏捏纪大人给他的小包裹,这东西要给陛下。


    怎么给?


    万一陛下不见他们怎么办?


    侯正以为他心里藏着事,肯定睡不着,谁知道热水一洗澡,再有周围人服侍,吃了热菜热饭,沾了枕头就睡。


    没办法,太累了。


    提前了十五天赶到汴京,可见他们这路上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地赶路。


    押送犯人的兵士们鼾声如雷。


    皇宫内则是另一片惊雷。


    前几日又接到灌江府传来的第四封信,那就是犯人已经在路上了!预计年前就到!


    这些可都是战俘!


    赶在年前送战俘过来,是多么扬我国威的事情。


    这些人越狼狈,越气恼,就越说明他们事情办得很对。


    再说里面更有前朝余孽,以及胆敢造反的豪强,都是杀之而后快的人物。


    赶在年前送来这么大的礼,汴京的新年肯定过得更好。


    更别说,他们师出有名,是正义之战,是保卫承平国之战。


    而这些战俘,就是战利品!


    皇帝连说三个好字,背手起身,看向下面朝臣:“纪炀此人,倒是跟他的名字极为不符。”


    这话说完,朝堂上隐晦看了看纪家伯爵府那一些人。


    他们羞愧的都要找地缝了。


    炀这个字有多不好,随便读过书的人都明白。


    但当初纪伯爵硬是给写了这个名字,人人都知道他心里有多恨,恨武侯对手下比对儿子好,甚至对手下的女儿,都比儿子好。


    甚至把家业都分给手下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原配夫人。


    等武侯征战回来的时候,名字已经被他胡搅蛮缠上了族谱,纪炀生母更是整日以泪洗面,武侯刚要再改,外面又有战事。


    原本以为回来之后再说,可武侯那次出去,就再也没回来。


    之后纪炀他爹成了伯爵,也有这事的缘故,否则凭借他爹的功绩,陛下如此仁厚,肯定会帮他保留一辈爵位。


    可与之相应的,纪炀他爹更恨纪炀母子,直到生母去世,纪炀无依无靠。


    朝中陛下又因没有子嗣的事争吵不休,在皇后主持下,纳了新妃,无暇顾及太多。


    这名字也就留了下来。


    纪伯爵别的事还好商量,可对上这股恨意,是如何都不肯让步的。


    以前纪炀是纨绔还好,现在这种情况,自然觉得这名字格外讽刺。


    不过要纪炀自己说,他不太介意。


    名字而已。


    再说丢的又不是他的人。


    可陛下提起,那就是给他打抱不平了。


    以后就算他继续叫这个称呼,也不会有人再敢说三道四。


    只是跟伯爵府那边,以后纪炀跟他老爹,肯定还有好戏。


    好在陛下只是说一嘴,并未深究,到底还是给武侯颜面,不苛责他儿子。


    纪炀都不知道,他如今声名显赫了,连往日不被人在乎的细节都被拿出来讨论。


    汴京因为他送来战俘的事,让这个新年格外欢欣。


    听说刑部那边已经定下雷温两家,以及前朝余孽等人行刑时间。


    就定在大年初一,在金明池旁的春节盛大会旁砍头。


    两边对比,用于威慑人心。


    到时候这场面,一定很有意思。


    十二月二十九,整整睡了快两天的副将侯正被陛下身边内侍喊醒,明显是要召见他。


    侯正被惊得一激灵,连滚带爬起身。


    刚要出发的时候,又摸了摸这个小布包!


    没错!


    东西还在!


    侯正根本不知道,他带着灌江府的兵符走了一路,更不知道陛下打开布包之后的久久沉默为了什么。


    远在千里之外的纪炀,此刻已经带着家眷手下抵达灌江城。


    兵符那事,是他早就想好的。


    到底擅自调动兵马,还是不妥,再说当时自己虽不知要当知府,但已经实际掌控灌江府,这种情况下,还拿着兵符,更是不行。


    所以在副将侯正要押送犯人去汴京的时候,顺手把兵符裹了裹送回去。


    东西虽然好,可也烫手。


    纪炀看看灌江城,看看早就收拾好的最新五斗院。


    三住五斗院,这院子倒是一次一次宽敞了?


    大年三十,纪炀等人终于安稳坐下。


    以后,纪炀便是整个灌江府的知府,他要肩负起改变灌江府的职责。


    让此地百姓生活好起来,让衣食住行不再是问题。


    内官跟着他们,依旧把这些事牢牢记下。


    不知为何,他格外相信纪炀,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