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嫡长子团宠日常[清穿] > 130. 第 130 章 晋江独发
    第一百三十章


    正因为皇帝的亲身经历,导致从太皇太后到皇后,对给承祜找太子妃都不着急,至于保清他们就更不用说了,保清还比承祜小两岁呢。


    找媳妇有什么好着急的,自然是要慢慢的挑,惠妃不指望保清建功立业,在皇家已经是顶天了,他现如今不过十来岁的年纪,就已经是亲王了,再往上也别想了。


    除非是把承祜这个太子个拉下来,别说保清会不会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就是惠妃,那都是不敢想的,但凡保清敢有这种想法,她都能在儿子面前哭到死。


    无论是皇后还是承祜,对惠妃来说那都是她的恩人,当初生产不易,是皇后带人来,她才保住了小命。


    儿子又是承祜一手带大的,说句不好听的,没有承祜哪有现在的保清。


    至少惠妃是认为,保清能健康的长大,都是因为有承祜在。


    否则为什么在保清之后,还有孩子不断的夭折,而只有承祜带着的保清健健康康的长大。


    古人都是迷信的,在这方面,惠妃是这样,太皇太后更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反正都会被归类到神秘方向。


    对此承祜也很无奈,只找保清他们的玩,那是因为他本身就知道,这些是能够健康长大的弟弟。


    三月,康熙收到了来自海外的消息,知更鸟国的国王换人了,詹姆斯二世继位。


    “这……换皇帝怎么跟玩笑似的?”保成在听到这个消息都是懵的,“就算坐上皇位,不该是那个查理的儿子吗?”


    “老外跟我们不一样,查理二世好像都是私生子,没有正经的继承人?”承祜给弟弟解释,老外的模式跟他们不大一样,同时又非常的看重血统,私生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的。


    反正那詹姆斯二世都当上知更鸟国的皇帝了,对大清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过对这个知更鸟国,他们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这个詹姆斯二世也是惨,因为信教的问题,他的继承权差点被人搞没了。


    这在大清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宗教难道不是巩固皇权的工具吗?为什么老外好像反过来了?


    不太懂那些人的脑回路……


    反正在大清,是严禁新教徒传播的,康熙绝不能允许,国外那种宗教骑在皇室脖子上作威作福。


    其实承祜倒是不担心百姓会去信那些,毕竟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从来都是有好处才会信。


    若是不能为他们带来好处,谁会信?


    求神拜佛,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嘛,因为寄予希望。


    不然每年为什么要拜财神,不就是因为缺钱?


    送子观音,灶神,哪一样不是有目的性的。


    没好处谁理你?


    就是这么的现实!


    随后的日子里,无论是承祜还是保清他们,都过的十分充实,毕竟要从那些大臣口袋里掏银子出来。


    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必须长期奋斗是事业。


    对皇子们来说,这正好,可以给他们练练手。


    对将来康熙给他们派发任务有帮助,对此康熙也是很满意的。


    不光是国库里的银子多起来了,同时还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最惨的还是那些欠钱的大臣,脸面丢了不说,还得把银子吐出来。


    不吐不行,京城大大小小消费的地方,都限制了他们消费,没错,这就是承祜用上了后世的限制高消费。


    毫无信用可言,你有银子倒是还国库啊。


    别说大臣本人了,就是他们府上的仆从,连颗葱都别想买到。


    直到还国库银子,倒是不需要一次还清,承祜允许他们分期付款,最高可达到十二期,当然了,拖的时间越久,利息越高。


    三个月还清是最好的,不要利息。


    就为了这点,不少大臣打骂他们奸商。


    对承祜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顶级的称赞好吗!


    而且重点是,他们又没有违背他们阿玛的旨意,不与民夺利,他们夺的也不是百姓的利益。


    正好相反,他们是在让那帮家伙还国库百姓的血汗钱。


    对于目前的现状,承祜有跟弟弟们分析,如果真要认真缴税的话,这大清的税可不止六千万,事实上从康熙办厂开始,这税收其实已经翻了一翻。


    问题是,还有很多百姓被隐藏起来,像八旗的旗主底下的旗民,他们就只需要服务旗主,根本不需要纳税。


    偏偏这样的情况还很普遍,康熙很是头疼,要成为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他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远。


    不过承祜在照相机被创造出来后,便想着要建立全新的档案,也就是户籍。


    户籍其实从古至今都是有的,只是以前没有相片,户籍也是容易伪造的。


    以前的管理混乱,导致税收也很麻烦。


    所以他和弟弟们商量解决的办法,当然了,小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也不一定能用的上。


    最起码他们有在努力的想办法,而不是什么都不做。


    保清保成他们所作的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想办法揪出那些隐藏起来的人口。


    就像京城这边,外城所住的百姓,之前就有那么一些没有户籍,但康熙建造了新房,无论是买还是租,都是需要户籍的。


    就这样,京城完成了一次统一的户籍调查。


    无论是不是旗民,都必须拥有大清的身份证明,以后读书工作都需要。


    康熙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户籍的部门,里面存放着京城所有的户籍证明。


    这样成功的案例,当然是希望被复刻的。


    但是问题也跟着来了,哪来这么多钱,建造一座城?


    京城也就康熙能做到,当然了,还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


    废话,这内城是给他们住所腾出地方来,他们怎么可能反对。


    对百姓来说,这也不算坏事,毕竟他们能住上宽敞的大房子,比起之前一家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现在是好的多了。


    谁也不想回到以前的日子,加上京城繁华,那些个厂子总是缺人,百姓的生活也有保障。


    全家人都在赚银子,生活想过的差都不可能。


    正因为如此,百姓们对皇帝的感情也就变的不一样了。


    以前的官老爷们,哪里会管他们的死活。


    现在的京城风气变的尤为不同,再也见不到那些个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


    见的到才怪了,基本有那苗头的,都被康熙丢去军营改造。


    有天赋的则是从军营升上来,然后被推荐进入军校。


    康熙对儿子们的积极性还是很满意的,也毫不吝啬的,给了儿子们丰富的赏赐。


    同时儿子们的母亲也获得了奖励,在后宫里,孩子和母亲那是紧密不可分的。


    但是在情感上,又不得不分开。


    保清虽然平时虎了点,对他额娘还是很好的。


    在这个世上,会对他一心一意好的,也只有他额娘。


    进入八月,康熙早早的就带着一众后宫人员,挪到畅春园去居住。


    当初建造就是为了避暑,这边绿植比较多,相对也会凉快一些。


    更别提建筑了,跟承祜后世见的畅春园还是有些区别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住,承祜当初设计的时候,不少都是两层的建筑,这样那些等级低的庶妃,也可以拥有宽敞明亮的住所。


    更是为了方便康熙办公,畅春园里,也有气派的能够临时上朝,还有接待朝臣的地方。


    这不,就接受了来自高卢鸡的传教士的拜见,就是在畅春园的里面,路易十四向大清派遣过来的人,还带来了路易十四的信件。


    对于这个笔友,康熙还是惺惺相惜的,不过对那些传教士,他就没那么待见了。


    换了以前或许他还会高看他们几分,可现在不同了,先不说如今大清的科技也不落后与其他的国家,甚至还有承祜从过来忽悠回来的科学家们。


    所以传教士会的,他那大学里面的人都会,至于传教士们不会的,大学一样会。


    简直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没有办法,来都来了,总不好赶他们回去吧。


    派了些人盯着他们,让他们前往安顿传教士的住所。


    除了不让他们传播宗教,其实康熙对他们也还算不错。


    至少没有囚禁他们,不是吗?


    路易十四其实诚意还是有的,派来的人基本文化造诣颇深,甚至还苦学大清这边的语言。


    但凡康熙没有创办大学,说不定还真的会欣赏这些传教士也不一定。


    现在则不同,康熙对传教士同样的警惕。


    面对外国的那些不怀好意,康熙能坐稳皇位,又不是什么傻白甜。


    真当不明白那些传教士来是做什么的?


    那周边阿三国,遭受的一切,他可是历历在目,但凡只要他弱一点,对方绝对是要骑在他脖子上的。


    “阿玛就让他们在大清白吃白喝?”保清有些不理解,在他看来,养那么些玩意,纯属浪费钱。


    “不然?你有更好的主意?”康熙挑眉问道。


    “总要让他们干点活吧?”没错,他就是看他们不顺眼。


    在他们出海的时候,也跟着不少传教士,仗着以为保清等人不懂他们的语言,可是骂的别提多脏了。


    气的保清差点想将那些传教士踹下海里去。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