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大唐第一太子 > 第79章 第 79 章
    消息一出,朝野俱惊。


    李承乾直接懵了。


    怎么回事?他粮草还没准备好,第二类亩产神器刚抽奖抽出来,一切都才开始,突厥就先打过来了?


    李承乾一颗心都提了起来,即便他年纪小,还不是十分了解天下格局,却也明白突厥是大敌,且是劲敌。


    宫内宫外气氛犹自紧张。随处可见议论之声。


    “突厥必然是知道圣人初登大宝,我唐皇权更迭,认为此刻有机可趁,故而南下。”


    “这里头指定少不了梁师都的怂恿。他梁师都就是根搅屎棍子,一味奉承谄媚突厥,俨然突厥的狗腿,巴不得突厥入侵中原,也不想想,他在突厥人眼里算个屁!”


    梁师都乃隋末政权之一,建国号梁,在与大唐的交战中屡战屡败,武德六年更是被打得落花流水,若非突厥驰援,这会儿还有没有他在都不一定。可即便依靠突厥得以苟延残喘,也已是兵力益衰,形势日危。


    他知道李唐已经基本达成一统,就算还有一些如他一般的势力,也完全翻不出什么浪潮来。他不甘心,那么不甘心能怎么办?唯有一个办法,那便是突厥铁骑纷沓而来,攻破李唐,让中原再次大乱,他便可乱中求谋。


    “他奶奶的熊!”


    暴怒汉子更是粗口不断,骂声不跌。


    两仪殿中议了一天又一天。


    李世民先是下令,由尉迟恭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尉迟恭也不负众望,在反攻战中取得小胜,击毙突厥千余骑兵,生擒阿史德乌没啜。


    可捷报传来京师,众人眉宇只舒展那么一瞬又惆怅起来。因为他们皆知,此次围攻的是突厥先锋部队,其后还有突厥主力大军。


    据前方奏报,突厥此次是有备而来,举精锐之兵入侵,足有二十万众。颉利可汗这般阵仗显然并不是以往那等小打小闹,他的目标是长安京师,且不达目的绝不会善罢甘休。


    此等情形,尉迟恭就是再厉害,敌我力量悬殊,又如何挡得住?


    便连李泰李丽质都感觉出了这份不同寻常,往日一家人用食总是欢声笑语,这阵子全都静悄悄,很是秉承“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


    李承乾也收敛了自己的脾气,不再淘气,乖巧地不得了,一个劲给李世民夹菜。


    多吃点,多吃点。阿耶最近好辛苦的。虽然他不是很喜欢阿耶总刺激他挤兑他看不惯他的“打击式教育”,但阿耶终归是他的阿耶啊。


    平日里怼怼阿耶没什么,毕竟人与人相处并没有固定模式,父子间也并非一定要是什么模样。这便是他们的“父慈子孝”又有何不可?


    然而现在情况不同。危急关头,他不能给阿耶添乱,让阿耶再增烦闷。若此刻他还不懂事,那就太不对了。身为人子,总归要学着体谅父母替父母分担。即便战事他帮不上忙,但生活上他可以啊。


    譬如换着花样让尚食局把伙食搞好点,时不时给阿耶按按头,再就是管教好弟弟妹妹,尽量不让别的人别的事再叫阿耶烦心,为此他甚至把宫里庶出的兄弟姐妹们都总揽过来。有问题他来处理,有官司他来主持,反正不能让任何人闹到阿耶跟前去。


    他的所作所为李世民桩桩件件看在眼里,十分欣慰,忍不住感叹:这儿子虽然有时候气人了点,但到底没白养。


    一顿饭还没吃完,便有前方军报传来。李世民接过瞧了一眼,瞬间面色大变:“传令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于志宁、魏征、秦琼、程咬金……入宫议事。”


    李世民一口气把满臣文武都叫上,匆匆离去,甚至没来得及过多交待。李承乾立时察觉这封奏报必定与此前的军报都不同,内容更震撼,局势更严峻。


    他心里有点慌,但还是按压了下来,等饭食吃完,就把李泰李丽质拉出去,哄着他们去午睡,回到东宫,自己却怎么都睡不着,只好把抱春遣出去盯着两仪殿的动静,转身铺了纸笔练字,可惜便是如此还是静不下来,总感觉一颗心是悬着的。


    直到抱春回来,李承乾立时站起:“阿耶议完事了?”


    “是,圣人已回立政殿,此刻与皇后在一起。”


    李承乾撒腿就跑,来到立政殿,还未进门便听到长孙氏惊叹:“二哥是说,突厥抵达渭水河畔,二十万雄兵列阵北岸,旌旗飘飘沿河绵延?”


    “是。”


    李承乾浑身一震。渭水河畔,距离长安也不过数十里,这是打到家门口了啊。


    “已有朝臣建议迁都。”


    迁都?迁都!


    李承乾瞳孔地震,忍不住冲进去:“不能迁都!”


    李世民有些惊讶:“你不是回去午睡了吗?这会儿怎么来了?”


    “我睡不着。”李承乾拉住李世民的手,“阿耶,已经到这个地步了,非要迁都吗?可是在这种时候迁都,哪里是迁都,分明是弃都啊。”


    李世民顿住,看,就连一个六岁的孩子都知道,这不是迁都,是弃都。那些群臣会不知?天下人会不知?


    他审视着眼前的小豆丁,小豆丁尚且年幼,却是太子,还是个素来聪慧,注定不平凡的太子。现今战事危急,他势必要出京,那么有些事他就不能撇开太子。即便他还小,可万一当真出现最坏的结果,那么危急时刻,太子必须学着撑起来。


    李世民指了指自己身边,让李承乾坐下:“你可知突厥此次兵力几何?”


    “我刚刚听到了,二十万。”


    “是。二十万或许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至少十几万是有的,数目上不会差太多。”李世民又问,“你可知我方兵力几何?”


    李承乾摇头。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将京师全部兵力算上,再加上目前能调动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赶来的人马,最多不过数万。”


    李承乾睁大眼睛:“也就是说突厥兵力数倍于我们,敌我悬殊?”


    “对。”


    李承乾咬牙:“我们打不赢,是吗?”


    “战事无绝对。”


    话虽如此说,但李世民神色尤为严肃。李承乾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不是绝对打不赢,但希望渺茫,且十分渺茫。所谓“无绝对”期待地大约唯有“奇迹”。


    虽然我方兵力强壮,可突厥亦非酒囊饭袋,全是精锐啊。


    李承乾面色刹那发白。自他出生记事以来,大唐即便战事不断,但从不曾有过这样的威胁。不论别的地方如何战火喧嚣,他所居住的长安一直是安宁的、繁华的。


    他活在温室之中,满目所见皆是和平。如今敌人突然打到家门口,他猛然被告知,他们对付不了,敌军的铁骑随时可能踏破京师,长驱直入。


    李承乾未曾见过真实的战场,但他在梦中电视剧里见过许多国破家亡之景,那些被践踏的臣民,被折辱的皇族。


    再有,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教过他史书。远的朝代先且不提,如今距离前朝灭亡不过数年。前朝末年,天下是何等情景,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而当年高高在上的皇室而今剩余几人,过得如何?


    电视剧里的一幕幕刺激着李承乾的神经,而先生们以往同他说过的前朝之事又一句句震荡着他的耳膜。每一个画面每一句言语都仿佛击打在他心间的重锤。


    李世民静静看着他,看着他从面色煞白到浑身发抖。长孙氏想伸手给予一个拥抱安抚,却被李世民按下。承乾的恐慌害怕,长孙氏感受得到,李世民如何感受不到。长孙氏心疼孩子,李世民又如何不心疼。


    但承乾是太子啊,尤其还在这等国家危难之际。他得成长,他也必须成长。


    李世民没有催促没有逼迫,耐心等着。等到李承乾自己回过神来,即便仍旧恐慌仍旧害怕却极力控制,一点点让自己的心绪平缓下来,说:“我们打不赢便要弃都吗?我们跑了,长安怎么办?满城的百姓怎么办?


    “权掌天下的皇族跑了,守卫天下的将士护着皇族跑了。本该担起自身责任的人全都一逃了之。然后呢?这是赤裸裸将突厥的二十万大军留给城内惶惶的百姓!这些百姓要怎么办?除了任人宰割,他们能怎么办!


    “还是说,我们要寄希望于突厥的善心与人性,寄希望于他们会善待我们的臣民?我们自己都不为自己的臣民考虑,凭什么认为他们会为我们的臣民施之以仁。


    “再有,逃了之后呢?突厥一来,我们便闻风丧胆,连都城都不要,只求苟命,此等作为,国家威望何在,帝王声名何存?我们的将士军心涣散,这般情景,他日我们要拿什么再来夺回今日丢失的城池,洗刷曾经蒙受的屈辱?


    “恐怕再难了。国家威望,帝王声名,将士军心,再加上万万百姓的民心,一旦失去,我大唐根基尽毁,往后要如何立国存世尚未可知,又何谈夺回城池,洗刷屈辱。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能弃都。”


    李承乾双眼泛红,他缓缓跪下来,拉着李世民的手:“父皇,唯有突厥退,而我们不能退。先生教过,大夫死众,士死制,国君死社稷1。宁可死战,绝不弃都。”


    他唤的是父皇,而非阿耶,不是如之前一样带着小心思的回怼挤兑,而是认真严肃以一个儿臣的姿态来上表请柬,如此做也是为了更有力量地展示他的心意与恳求。


    不得不说,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让李世民内心震荡不已。这大约是他得知突厥进犯的消息以来,最让他高兴的事情。


    他的承乾,原来已经有了一个国之储君的风范与模样。


    “如果兵力不够,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去。我虽然年纪小,但我力气大,我会武艺会射箭,虽然比不得军中将士,但总比一般的普通百姓要强。”


    李世民眼中透出点点笑意:“不怕吗?”


    “我……”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住心底的恐惧,语气郑重而坚定,“不怕!”


    既然不能退,那便战。就算真死了,他这几年也活得足够潇洒恣意,勉强够本,不算亏。若无生死轮回,谁人最后不是一捧黄土?若有生死轮回,很好,凭他的投胎技术,来生又是一条好汉!


    李世民哈哈大笑,伸手把李承乾举起来:“好!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


    他将李承乾抛到空中又稳稳接住,待李承乾挣扎落地,又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头:“你能说出这些话,阿耶很欣慰。可见先生们平日没有白教。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当赏。”


    李承乾:……


    你是怎么把功劳扯到先生身上的!我能说出这些话,不说先生们无功,但最大的功劳难道不是我自己?合着你亲儿子不赏就记着赏外人?


    李承乾很无语,但这会儿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他抬眼望向李世民:“所以阿耶根本没打算弃都是吗?”


    “是。你都能想到的事情阿耶如何想不到?这提议也不过是殿上争吵之时顺嘴一说,朝堂上多数人是不赞同的,我已直接驳回了。”


    李承乾:……既然如此,你怎么不早说,害我真情实感了那么一大堆。


    算了,看在你最近又累又辛苦的份上,我勉强原谅你,不怼你了。


    弃都的事解决了,但突厥犹在,京师的危局犹在啊。


    “阿耶打算怎么办?”


    “我已下令亲征,明日便启程去渭水。”李世民这般说着,神色却望向远方。


    长孙氏一秒看出来:“二哥是还有旁的顾虑?”


    李世民点头,看了眼长孙氏,又看了眼李承乾,重新落座:“承乾可知突厥为何选择现在南下?”


    “因为阿耶刚刚登基?”


    “是。因为我刚上位,且是经历宫变上位。即便我诛杀了你大伯与四叔,但你大伯仍有旧臣在。”


    李承乾明悟:“颉利可汗认为这些人一定会对阿耶不满,伺机而动。可是如今朝堂……”


    现在朝堂有这种趋势吗?好像还好?


    李世民摇头:“事情没有突厥想的那般恶劣,但我也不算完全没有顾虑。即便长安无碍,其他地方仍有些你大伯的随臣旧部。只是大局已定,你大伯四叔都已亡故,你阿翁更是明旨下诏退位,他们只能歇了心思。”


    长孙氏接着解释:“你阿耶大度仁厚,自他上位以来,整肃朝堂,宽待敌党。似王珪韦挺魏征这等当年东宫心腹都得以重用,更是赦免薛万彻冯立,不计前嫌委以重任。此间种种,他们看在眼里。久而久之,自然会诚心效忠。但是……”


    问题就在于这个但是。


    李世民轻叹:“但此刻时日尚短,难保他们还念着旧主恩义。倘若京师无事,我皇权稳固,他们没有动的可能,也就不会生出祸心。可若是京师危难,再被有心人利用,那后果只怕不好估计。”


    这个有心人是突厥的可能性有,但不大,更大的可能是谁不言自明。李渊。李渊非但能利用太子旧党,他执掌权柄数年,也不是蠢的,还有自己的一些势力。若有李世民一直压着还好,若李世民不在,他如果不甘心退位,再生出什么心思,那可就麻烦了。


    这点不说长孙氏心领神会,就连李承乾也敏锐察觉到了。


    他举起手:“我去。阿耶放心去渭水,阿翁那边交给我。大不了我搬去宏义宫住,天天跟着他,他去哪我去哪。就是睡觉,我也抱着他睡。他要是真有异动,我……我……”


    李世民侧目:“你如何?”


    李承乾一咬牙:“关起来,软禁。”


    说这话时,李承乾内心有点点挣扎。不管李渊对别人如何,对他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可以,他实在不愿意这么对阿翁。


    但阿耶已经这么难了,国家危难之际,不想着怎么一心抗敌,还在这为那点子权柄搞事,那就不能忍了。再是他阿翁也不能忍啊。所以虽有挣扎也不过一点点,瞬间便下定决心。


    阿翁终归没有阿耶重要,再者家国大义又在个人情感之前。这点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李世民眉宇一点点舒展,眸中欣喜之色更甚,他肯定了李承乾的心意,却没有肯定他的办法。


    李世民眸光闪动:“我去趟大安宫,与父亲详谈。”


    先礼后兵。能谈妥最好,谈不妥那就来硬的。


    刚站起身还没出内殿,便有内侍匆匆来报:“太上皇请圣人去宏义宫。”


    在场三人尽皆一顿。


    李承乾张大嘴巴:不会吧不会吧。阿耶刚说要去见阿翁,阿翁就派人来请,这也太巧合了。这人啊,果然不经说。阿翁,你不会真要搞事吧。


    李承乾立刻拉住李世民:“阿耶,我随你一起去。”


    若阿翁真犯糊涂,他还能帮帮阿耶。


    李世民瞄了他一眼,没有反对。


    父子俩来到宏义宫,李渊正端着茶看着内侍宫婢们整理东西,瞧见他们,站起身将茶具挪到偏殿。


    祖孙三人依次而坐,李世民看着屋外忙碌的众人询问:“父亲这是在做什么?”


    “收拾收拾,趁入夜前搬到甘露殿去。”


    李世民一顿,看向李渊。李渊瞄了他一眼:“你莫非不是这个意思?”


    李世民哑然。这确实是他的意思。


    承乾小孩子家想得还是简单了些,以为一时能跟着李渊,还能时时跟得住?即便宏义宫的密室密道早就被他封死,他也是不放心的。


    唯有太极宫合适。此刻的太极宫可不是李渊住着时候的太极宫,宫里早就清理了一遍,甘露殿更是个个是他的眼线,李渊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关注范围内,加之宫中有他的亲信宿卫,还有长孙氏掌着宫权,可随时策应。如此才最为妥当。


    没想到他还没说,李渊自己提出了。


    “咱们父子多久没这般好好闲聊了。”李渊叹息,“突厥列阵渭水,若我猜得不错,不论是战是和,你都会亲去。”


    李世民点头,没有否认。


    “既然如此,我若不入宫,你可能安心赴前线?”


    李世民挑眉,仍旧没有否认。他确实不安心。


    “你我父子,虽有过隔阂,但到底比突厥这等外人要强。我还没有老糊涂,总不会帮着外人来害自家。就算是为了皇位权柄,也得这皇位权柄还在。”


    李渊看向李世民,难得带上了几分推心置腹的姿态:“此去渭水,结果难料。但倘若长安生乱,你便会陷入内忧外患腹背受敌之境,彼时就算在渭水竭尽全力争取到最好局面也会一瞬间付诸东流、化为泡影。


    “此等良机,突厥可会错过?二十万铁蹄足以踏平长安。那时我要这皇位何用?便是弃城逃离又如何?


    “我若起事,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倘若成功,最好的结果是你死在渭水,如此我才可有喘息之机,却还是要面临你留下的诸多旧部。


    “一边是突厥虎视眈眈,都城不保;一边是你旗下旧部挣扎反扑,此等局面,我能撑多久?再有长安失守,李唐现今的一统局面必定破碎,天下再度纷乱,群雄趁势而起,我又要如何去应对?


    “倘若失败……”李渊深吸一口气,“如果失败,就更不必说了。”


    失败就是纯属找死。所有不管怎么看,结局都不会比他如今当太上皇的日子好过。


    李世民:……虽然是事实,但也不必说得这么直接。


    他下意识看向李承乾。这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老子最近是不是有点学这小子,说话毫无顾忌呢?


    李承乾被盯着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但听李渊又道:“老二,你我终归是父子。”


    李世民神色闪动一瞬,应下这话:“这是自然,血脉亲情是割不掉的。”


    李渊松了口气。


    李承乾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隐约觉得这两人话里有话,却没完全明白其中深意,还想听他们多说几句看能不能知道得多点,结果这两人居然不说了。李渊端茶谢客,李世民也从善如流带着他离开,仿佛已经达成某种默契。


    李承乾:……所以他这一趟到底来干什么?就来听阿翁阿耶打哑谜?


    哑谜这种事,没听到便罢了,听到了却没听懂,就像是有个小虫子一直在你心里瘙痒,让你很不舒服。


    他直接开口:“阿耶,你跟阿翁到底什么意思?”


    李世民挑眉:“你不是都听到了吗?”


    “别糊弄我。我知道你们不只字面上的意思。”


    “哦。”


    李承乾:然后呢?你就哦一声,没了?


    李世民:“自己悟。”


    李承乾歪头想了想,抿唇道:“悟不出来。”


    “接着悟。”


    李承乾翻白眼:“接着也悟不出来。”


    “那就一直悟。”


    李承乾:呵呵。行吧,不愿意说就不愿意说,提什么悟不悟呢。小爷不悟了。不就是一只虫子吗?小爷掐死它。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