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76. 第七十六章 。
    水镜:


    【提及宋元货币,很容易令人想到纸币。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更将纸币作为主要法定流通货币。


    事出皆有因,纸币凭什么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


    回顾历史发展脉络,先看一看宋朝之前的唐代货币制度有哪些变化。


    自汉武帝改始皇帝的“半两钱”为“五铢钱”,这种铜币形制延续七百多年。


    即,以重量为名称来命名铜币。


    有时铜钱的实际重量与名称「五铢」不符合,比如三国蜀汉的“直百五铢”实重远远超过了五铢,但命名规则持续着。


    时至唐朝,在铜币上的最大变化就是改重量命名为年号命名。


    “开元通宝”,很多人误以为它是年号钱的开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使过「开元」作为年号。


    事实上,它是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所铸造的钱币,其名由书法家欧阳询制词书写。


    「开元」意为开创新的纪元。


    此词汉代已有,班固的《东都赋》中写到“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


    「通宝」一词从前未见于钱币之上,其意为通行的宝货。


    “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


    李渊铸造此钱币,是终结南北朝混乱的币制,赋予了唐朝钱币将会开创新纪元的寓意。


    大唐将掀起历史的新篇章,就从钱币形制开始,与从秦汉起七百多年的重量命名法彻底区分开来。


    唐高宗李治的乾封元年,铸造了“乾封泉宝”,这是正式的年号钱。


    自此,铜钱不再称「xx+重量」,而称呼为「00+通宝/宝/元宝」。新的年号钱形制延续千余年,直至清朝末年为止。


    别小看命名方式的变化,其背后体现出社会风俗习性的变迁。


    唐朝开始全面改称“年号钱”,正说明货币的威力在不断增大。其影响之大让帝王要在钱币上冠以年号以示皇权威望。


    不过,唐朝的经济并非完全以铜钱为主体。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财计》中写到“唐时民间多用布帛处多,用钱处少;大历以前,岭南用银之外,杂以金、锡、丹砂、象齿”。


    绢帛在唐朝几乎约等于货币,对外邦贸易时无法使用,但在大唐境内被人们广泛使用。


    绢,贵价丝织物,用作大额支付;布,棉麻织物,百姓们用其进行小额支付。


    买毛驴、买书画、买仆从等等,都能用绢布作为货币来支付。


    若是布帛难觅,则会实行实物经济,以物换物。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于魏晋南北朝混乱多年,而让钱币流通更混乱,使得唐初的铜币供应紧张。


    在安史之乱后,物价大幅提升又让铜币不够用了,所以出现了铜钱与布帛兼用的情况。


    缺少铜钱的同时,大唐的商品市场规模超越了以往朝代。不只是境内市场,更在对外贸易方面不断扩大。


    “飞钱”应运而生。它尚且不能论作纸币,但已经具备票据汇兑功能,主要用于大额交易。


    让人们摆脱随身携带大笔铜币的麻烦,而以纸质凭证进行异地存取款。


    纸质汇兑制品的出现与印刷业亦密不可分。


    雕版印刷术在唐朝被发明出来,为批量制作纸质凭证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大宗贸易增加,外加铜币流通量不足,不仅仅催发了唐朝产生“飞钱”,在唐朝后期也让白银黄金贵金属进入了流通货币的行列。


    五代十国时期,因地方割据势力的各自为政,令币制无法统一而陷入混乱。


    宋朝建立后,未能似唐初形成强有力的大一统格局。从政治军事上看,弄丢了燕云十六州;从币制上看,亦形成了地方割裂状态。


    不再是统一使用铜钱,四川最先使用起铁钱。


    不同地域进行贸易,势必要进行铁钱与铜钱兑换。这就埋下了复杂的经济问题。


    举个例子,四川与的甲乙丙三地的铁铜钱比值各不相同,势必影响到甲乙丙三地的铜钱购买力有高有低。


    这时就需要高明的中央宏观调控,令三地经济平衡发展,否则会出现地方性混乱。


    此过程中更要警惕外部战争导致货币贬值。


    偏偏有宋一朝重文轻武,边境上就没几天真正太平过。


    恶性循环开启了。


    军事上的弱势,导致政治上的弱势,引发了经济上的混乱。另外,商贸规模越是增大,越是需要高执行力的经济政策去调控全国市场,但是大宋全都做不到。


    除了商贸交易扩大的因素之外,向辽金纳贡加剧了大笔铜币外流。


    由此在混乱中开启了白银进一步货币化,也加速了纸币的使用范围。


    时至元朝,政局终于大一统,开启了以纸币为主的时代。


    忽必烈本来想效仿南宋将铜币与纸钞并用,但后来听取开国功勋刘秉忠的建议全面使用纸钞。


    其原因有说与阴阳五行数术相关。说是钱币属阳,纸钞属于阴。中原是阳明之地,漠北是幽阴之所,元朝兴起于阴幽,则因用纸币。1


    不过,元朝不满百年的统治,并非没有铸造过铜币。


    一种是「供养钱」,顾名思义与敬神礼佛相关。


    另外,元武宗与元舜帝短暂铸造过用于货币流通的铜钱。


    官方规定要使用纸币,但是法令能有多少被贯彻执行仍是一个问题。


    民间仍有流通宋朝时期的铜币,也就不可能彻底禁止金属钱的使用。


    大面积使用纸币,究其根本原因与利益相关。


    被禁止流通在境内市面上的贵贱金属钱币,不是被窖藏起来,而是被统治阶层与豪富作高价流向了境外。


    铜币通过贸易大量流向日本,出现了用黄金换铜币的情况。


    白银则是大量流向中亚与西亚,那里主要使用银币作为货币,却也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出现了严重的缺银问题。


    从中国运出的白银,以高兑换率流入中西亚,而让元朝统治阶层从中谋取了暴利。


    梳理从唐初到元末的货币制度变化,不难看出其根源与商贸市场逐步扩大息息相关。


    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面对的就是中国与境外经济愈发相连的大趋势。


    大明如何建立货币制度?


    依照如今的思维,需要复盘前车之鉴,开辟出一条顺势者昌的新道路。


    十四世纪的朱明王朝却选择了逆势而行。


    桎梏打压境内商业发生,封闭民间对外贸易,阻止金属钱币继续外流。


    从前几期视频中,我们已经讲述过明朝强行遏制经济发展大趋势的结果。


    比如关闭市舶司,让明朝中期的倭寇变为以明人商贩为主体。甘愿做刀口舔血的贼寇,原因无外乎“暴利”二字。


    朱元璋定下大明经济政策基调时,是否详细分析了前人的成功与失败经验?


    「大明宝钞」的发行给出了答案。朱八八,他是真的不懂怎么弄钱。


    不用看更远,单说元朝力推纸币就是很好的借鉴案例。


    最初,蒙古朝廷注意到了金国币制的失败。


    耶律楚材曾经在金国为官,吸取金国通货膨胀教训,提出在发行元朝交钞时要以金银为储备金,没有足量贵金属就不增发新钞。这让元朝初期币制十分稳定。


    纸钞不同于金属货币,它的破损率更高,也就势必涉及旧钞换新钞的步骤。


    对此,元朝并未设立健全制度。没有准备足够的新钞,也没解决换钞需要支付手续费用引发的官吏蓄意勒索。那会导致纸币信用降低,引发了币制混乱。


    后来不再是新旧兑换引发币制混乱。


    元朝末年,朝廷不再顾忌贵金属储备量与纸币发行的限额数量。超量发行纸币后,纸币大幅贬值,加之战乱四起,引发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这些都是宝贵的历史经验。


    「大明同行宝钞」却没有以史为鉴。或者说朱元璋也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但是不多。


    他看到了铜钱不利于运输与大额交易,也看到了纸钞便于流通,更看到了形成统一货币的重要性。


    明代宝钞在形制上堪称中国古代纸钞范本,制作精美且防伪技术高。


    治标了,却没有治本。


    其一,大明宝钞没有储备金,压根没有数量限制,想发行多少由朱元璋决定。


    其二,没有成体系的新旧纸钞兑换制度。


    明明元朝已经出现过相似问题,但大明发行宝钞时未曾同步提出倒换规则。


    时隔一年,迟来地公布了“倒钞法”。此法却悬于表面,没有能落到实处。


    最大的阻碍就是宝钞的发行数量从一开始就没有设定限制。


    旧钞越来越多,无法及时换成新钞,继而让新旧钞差价、宝钞贬值、物价上升等等问题频频涌现。


    导致宝钞贬值的另一个因素,是官府只管发行但不管回收。


    在朱元璋推行宝钞时,规定民间禁止使用金银交易。想要大额交易,必须把金银兑换成等额的宝钞。问题在于再想用宝钞换回金银时,明朝政府却不允许了。


    宝钞回收到朝廷手上的数量非常有限。


    缴纳商业税时,按照七成宝钞三成钱币的比例,可以让宝钞回流。


    明初却推行重农抑商,赋税的大头是田赋,商业税所占比很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间宝钞积压数量越来越多,如何能不走向贬值崩溃的结局。


    洪武八年初次发行宝钞,合价一贯铜钱为最大的面额。


    在洪武二十三年,一贯面值的宝钞事实上只能折价铜钱250文,比价下跌了百分之七十五之高。


    等到洪武三十年,沿海地区基本都不用宝钞而自发使用白银进行贸易,百姓们已经主动停止使用宝钞了。


    大明宝钞的失败其根源失败于何处?


    个人认为是明朝统治阶层在思想根源上对货币与经济的认知不充分,这从《元史》的编纂中就可见一斑。


    《元史》为明初所撰写。


    关于元代的货币史,其中《食货志》第一卷列出了《钞法》,但仅仅用了829个字描写了从忽必烈时代的中统钞刊印到元末至大银钞的废除。


    再到第五卷突然又冒出来一条钞法内容,是至正十年的新钞发行事件,共计九百多字。2


    明初编写的《元史》,其中的货币部分体例错乱且内容含糊不清。


    史书都编出了这样,也就不必奇怪朱元璋为什么会弄出落后的大明宝钞制度了。】


    朱元璋与朱棣看到此处,皆有恍然大悟感。


    父子俩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眼中仿佛写着一行大字,「经济相关人才,快来啊!」


    人才不会凭空冒出来。


    虽然两人都不擅长经济,但听了这一期水镜主题故事能确定只要认真治史可有收获。从秦汉至大明,中国经济发展兴衰史蕴藏着丰富历史经验,真懂了是能为后人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今年年末特考又能添一类新考题了。


    水镜影像没有到此结束,就听咕咕的声音飘了出来。


    【话到此处,本期“钱币”主题结束了。


    算起来,我们已经一同观赏了“下西洋”、“身份证”、“历法”、“气候与植物”、“化学”、“字、纸、印刷术”、“钱币”七个主题。


    「八件文物,剧透历史」系列只剩一件了。看进度条,大家能发现本集视频只放了一半。


    视频后半部分,将放出最后一件文物主题「地图」。结合地图,也不搞复杂的内容,将此前挖的几个小坑填上。


    先来看,白银全球矿脉地图。】


    朱元璋与朱棣瞬间瞪大眼睛!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