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有名的“臣奉白帽著王”,道衍,原名姚广孝,在这里我们称他为“靖难之役的后勤大师。有人说,“道衍”是一个计谋非常厉害之人,靖难之役的战略策划其实都是道衍这个和尚出的。


    但其实真的不是,靖难之役一场场惊艳绝伦的绝地大反杀都是燕王朱棣本人亲自出谋策划的。


    道衍本人在靖难之役中更多的是和朱棣的大儿子留守北平,后来更是因为他和顾成,北平才真的守住了。】


    道衍?


    朱元璋想起自己确实在各儿子就藩的时候派了僧人予他们,想起僧人们光溜溜的脑袋,他就觉得倒尽胃口。


    这……道衍,竟然怂恿自己的四子为皇?


    朱元璋睨着朱棣道:“老四,到底是你凯觎皇位已久了,还是有人怂恿你?”


    朱棣扑通一下跪地,“父皇,您就这么偏心?画幕明明都说了,是大哥儿子削藩不给后路导致儿子反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可以选择若是长子去世后将皇位传给朱棣,但他决不允许有人伸手来抢。


    对于道衍僧人,朱元璋暂时按下不表。


    天上画幕继续又道:【道衍这个人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是有巨大贡献的,他编撰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其中《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文化价值的宝库,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没有之一。


    但很可惜的是,世界上留下的《永乐大典》只是副刻版本,正版下落不明。】


    闻此,朱元璋眼神微闪,片刻后道:“老四,道衍借来给朕用用。”


    这《永乐大典》这么珍贵,若不然现在就叫那秃驴来编撰,复刻个几千上万本?叫这后世人管这大典叫《洪武大典》?


    嗯~这《洪武大典》听着就是比《永乐大典》好,在他老朱的时代留下瑰宝,说不定努努力,他老朱也能蹭个“千古一帝”的美名。


    美哉美哉~


    朱棣有心将人护住,然而此刻却无能为力,他叩头道:“父皇,儿子斗胆想请您留那道衍一命。”


    朱元璋眉毛倒竖:“咋啦?咱用个人你还唧唧歪歪的?瞎操心什么,咱岂是那等草芥人民之人。不过是想让他修个《洪武大典》罢了。”


    朱棣、朱樉、朱棡、朱橚四人面色微妙,朱标以手掩面挡住闪烁的神色,父皇陛下如此直接霸道,甚至不需掩饰。


    朱棣以手捂心,这不是他将来的功绩吗?老头子居然抢他的,痛哉痛哉啊!!等老头子一脚蹬天了,他非得叫道衍再编撰一本大典,一定要比《洪武大典》还珍贵!!


    父子倆在这一刻不约而同地想把道衍榨干……


    一旁的其他皇子们若有所思,这皇位他们是捞不着了,但秃驴这东西他们也有啊,不若回去让他们个都编撰个大典出来,若编撰的大典能千史留名,他们在历史上是不是也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至于连一页纸都不到啊!


    画幕所说,大明的文人墨客掀起了编撰书籍,作诗作画等黑白笔墨的风潮,这恍然间开辟了一条普通人能通过诗书为后世留下个人印记的道路。


    【好了,说回张信潜入燕王府报信那一天,张信取得了朱棣的信任,朱棣便叫来道衍,几人商量着如何成事。


    正在这个时候,天象突变,猛然来了一阵暴风雨,这暴风雨直接将燕王府屋顶上的黄瓦都给掀飞了,朱棣脸色顿时就难看了。


    我们都知道古人是非常迷信的,比如天上彩霞漫天,有心人想成事就会说天将祥瑞什么的,还曾有传言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的前一天晚上,朱元璋他母亲梦见天上有个仙人给她一颗仙丹,还说朱元璋出生的那一天,满室红光,大吉之兆。


    而朱棣这波风雨看起来就是不详之兆啊,但道衍见此突然拱手给朱棣道喜。


    朱棣一怒,他能有什么喜事,屋顶都给风掀起了,这难道是上天在警示他,他将来会落得个避身之地都没有?


    道衍便告诉朱棣,这房屋的黄瓦都飞走了,说明这天下就该换主人了。哎,他这么一说,朱棣一想,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嘛,这波风雨简直大吉之相啊,这屋顶的黄瓦飞得好,飞得好啊!


    所以,主播诗诗我说啊,这些个古人真是精得很,说什么都是他们有理,两不相干的事都能给他们绑架上他们的贼船。】


    朱元璋冷嘲:“老四,你倒是有你老子我的风范。”


    朱棣:“儿子和您学的。”


    “学个屁的学,老子能得天下,哪里需要这些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朱元璋骂道。


    朱樉狐疑:“父皇,这后世人说的满室红光这不是您放出去的风声,好叫天下人觉得您天命所归?”


    “放屁,咱本来就是天命所归。”朱元璋抬手,削了朱樉一顿,叫着大殿一阵鬼哭狼嚎。


    朱樉连忙躲在朱标的身后,哭喊道:“大哥救我,大哥救我!”


    “爹、爹、爹,算了算了。”朱标挡在朱樉身前道:“毕竟二弟走在您前头。”


    朱元璋一顿,抱住朱标又是一顿嚎:“标儿啊标儿,你怎么忍心走在爹前头啊?”


    朱樉:……儿子我也走在您前头……


    【朱棣知道朝廷已经来人了,于是呢,他命令张玉带领八百名精壮武士在府内偷偷待命,朝廷那边呢,则是派了谢贵和张昺派重兵将整个北平封锁了起来,想叫燕王朱棣插翅难飞。


    还有南京削藩的使臣也赶到了北平,兵围城、圣旨到。天罗地网只待朱棣和他们手下官员们俯首认罪。


    之前我们讲过了,明朝的藩王和汉朝不一样,并没有军权,燕王朱棣仅有自己的府兵,这时候重兵围城,数量上就形成了压倒性胜利,朱棣能怎么办呢?难道真要束手就擒?


    朱棣的儿子朱能还有张玉便谋划,擒贼先擒王,不如就直接先把谢贵和张昺抓了,而抓这两人也不能硬来。怎么办呢?


    前面我们说过燕王朱棣在装疯卖傻,朝廷要问责他和他手下的官员,朱棣便在这一天声称自己病好了且讲朝廷要的官员都绑好了,让谢贵张昺前来拿人。


    谢贵、张昺看着自己这边压倒性的人手,也就进了燕王府,朱棣摆了一道鸿门宴,宴请谢贵、张昺,并将这个消息传给府外的士兵们。


    所以当燕王府潜伏的八百精兵擒拿住这两人时,将这二人就地斩杀时,府外的士兵却以为他们喝得正欢,天黑后也就四散退了回去。


    后来,北平的另一个指挥使彭二得到消息,进攻端礼门准备抓拿燕王朱棣。朱棣便派了精兵庞来兴、丁格迎敌,彭二战败被杀,接着他又派张玉率兵乘机夺得九门,在黎明时分已经攻下其中八个,只剩西直门还在负隅顽抗。


    燕王朱棣在北平的声望还是不错的,西直门的士兵见大势已去,朱棣又出声劝说他们投降,这些士兵也就顺驴下坡了。


    攻下九门之后,北平基本就落在燕王朱棣手里了,但还有马宣、于瑱,这两人却也是一败再败,于是马宣只能向东逃蹿逃到蓟州,而指挥使于瑱退守居庸关。


    这两人也是有毒,逃命的路上居然没有派书信给宋忠,导致宋忠从开平领兵3万前来北平准备找他两汇合,然而到了之后举目四望,无人接应,反而被朱棣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退守怀来。


    就这样,朱棣仅仅凭着800精兵完全控制了北平。】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