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平时, 接到电话说有个新闻想跟自己聊聊,于东肯定要跟人约着见一面。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
高考出分第一天!
其他时候不好说,但在这一天里, 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国家大事,否则什么都不如高考出分重要。
而一个普通群众打来电话, 要跟他聊的新闻, 跟国家大事当然没法比,也不太可能是什么恶劣事件,否则消息应该是从公安局传过来。
八成是鸡毛蒜皮大小的事。
但于东也没一口拒绝对方,如果这事没他想的那么鸡毛蒜皮, 等高考热度过去,还是能拿来写一写充版面的。
当然,前提是这事没那么鸡毛蒜皮, 时效性也不能太高,否则高考热度还没过去,这事热度就过了,那还有什么写的必要?他们报纸虽然却新闻, 却也不是什么过期事件都值得占版面的。
于东心里想着,随口问道:“高考成绩今天出来, 我很忙的, 什么事得约出去当面聊啊?”
电话那头的程蔓听了并不着急, 语带笑意道:“其实这事跟高考出成绩也有关系。”
于东疑惑问道:“有什么关系?”
“准确来说, 这件事跟今年立刻考了全省第三的学生有关系。”
其实每年高考出分时期的新闻热点都大同小异, 头条头条本科专科分数线, 就是全省、全市状元姓甚名谁, 再不然报道学生去学校领分数条的盛况。
但这并不是说考了第二第三的学生没人关注, 基本前十来自哪个高中的, 都会捎带着报道一下。
如果考了前十的学生愿意接受采访,各大报纸通常会愿意给一个版面。要是接受采访的同学很有故事,比如家庭条件特别差,又比如自身经历特别励志,头条头条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听到这话,于东的表情立刻变了,问道:“请问您是学生家长吗?”
“不是。”
“那您是?”
“我是学生辅导班的老师。”
“辅导班?”于东神情迷惑起来,“你能跟我说说是什么新闻吗?”
“电话里一时半会可能说不清楚,我觉得当面聊比较好。”电话那头的程蔓说道,“不过您放心,这个新闻不着急,我知道您这几天会很忙,您一周内能跟我见面就行。至于新闻大小,这么跟您说吧,我的目标是本地新闻的头条。”
不得不说,程蔓最后一句话勾起了于东的好奇心。
本地新闻虽然不是主版块,但头条都是留给重要新闻的,像今天出高考成绩,头条肯定是这件事。
如果这两天能有人采访到高考状元,估计也能上个头条,再往下就要看故事够不够吸引眼球了。
难道考了全省第三的这名同学的过往经历很有故事?
不对,如果是过往经历,联系他的应该不会是什么辅导班的老师。而且她刚才也说了,上头条是她的目标,而非学生本人。
好奇,太好奇了!
于东当了七八年记者,从来都是他勾别人的胃口,今天却被别人吊起了胃口。
但于东也知道,有的人为了吸引眼球,会故意说一些吊人胃口的话,可新闻本身并没有那么有价值。
而且电话那头的人说了不着急,一周内见面都行……于东思索着说:“周六吧,周六我们见一面。”
“行。”程蔓应道,又说了个饭店的地址和名字道,“您来这里方便吗?”
“可以。”
……
因为这通奇怪的电话,于东被勾起了对考了全省第三的学生的好奇心。
于是这天分配采访任务时,于东没有像平时一样,抢着去采访最有可能上头条的省状元,而是主动申请去采访其他人。
第一个采访对象自然是何子明。
虽然他是理科全省第三,但第二是其他市的,这种新闻连头条都不一定能上,自然不值得他大老远跑去其他市。
按照顺位,他的选择就两个,一是先去采访文科全省第二,二是先去采访理科全省第三,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他想去看看这个何子明身上到底有什么故事,能让给他打电话的人把目标定成上头条。
只是见到何子明后,于东有点失望,这个学生身上实在没什么可发掘的故事。
首先他父母双全,又是独生子,在家备受宠爱;其次他父亲是钢厂工人,母亲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没到卧病在床的程度,家庭条件谈不上很好,却也不算差;最后何子明从小成绩就不错,本身底子就不差,高三发奋,高考超常发挥考出全省第三的好成绩也没什么稀奇的,前后反差并不大。
没有反差,写出来的新闻就没法调动读者的情绪,让他们心生期待,将报道从头看到尾。
何子明的故事写出来,别说头条,能有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都是主编看在他的面子上给的。
那么问题来了,高考出分这几天新闻那么多,他吃饱了撑的才会去费心费神地写一篇没什么看头的新闻。
难道自己被忽悠了?其实打电话给他的人手上根本就没有值得上头条的新闻?
于东边思考边往外走去,一条腿刚跨出何家大门,他突然开口问道:“你上过辅导班?”
何子明愣了下,点头道:“上过。”
“程蔓,这个人你认识吗?”
“认识,程老师是辅导班的负责人。”
于东眼睛一亮,继续问:“前几天她打电话联系我,说手上有一条跟你有关的新闻,你知道这件事吗?”
何子明面露惊讶,他没想到程蔓联系的记者,刚好是今天来家里采访他的记者。
看到他的表情,于东心里有了数,想原来里面还真有事,试探问道:“她跟我约了周六见面,但没有说具体是什么事,你知道她要说的事什么事吗?”
何子明当然知道,但程蔓叮嘱过,奖励仪式举行前不能对除他妈以外的任何人透露这件事。而这笔奖金对他很重要,有了这笔钱,他妈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选择自己的生活。
所以面对于东的询问,何子明避而不答道:“你见到程老师就知道了。”
“好,我明白了。”
……
周六中午,于东按照前往饭店。
那是一家私人饭店,规模不算小,上下有两层,一楼是大厅,二楼主要是包厢。于东在前台报出程蔓的名字,然后就被服务员领到了二楼包间。
包间并不算大,里面大概就五六平,摆着一张圆桌,对门开着一扇窗户。
于东进门后,看到一个年轻女人坐在里面,不由面露惊讶。
虽然通过电话那头的声音,于东判断出程蔓年纪不算大,但她的年轻程度仍然出乎意料,如果不知道她是一家辅导班的负责人,他以为她会是一名大学生。
于东观察程蔓时,她也在打量他。
他的年纪也不是很大,估计三十上下,身高不是很高,胖瘦适中。这年代胖子其实不多,毕竟人们生活水平提起来还没几年,大多数人伙食都一般。
相貌虽然普通,但看着挺有书卷气息,唔,也可能是因为他戴着眼镜。
程蔓想着,起身说道:“于记者是吧?我之前跟你联系过的。”
于东伸手跟程蔓握了下手道:“知道知道,你是程老师。”
程蔓点了下头,收回手后招呼人坐下,并拿起菜单说:“我点了一道玉米排骨汤,一道手撕鸡,您看看还需要什么?”
她找于东谈事,这顿饭自然是她请,后者没好意思点大菜,随便点了盘青菜,倒是程蔓拿过菜单后又勾了道荤菜,然后略过酒水,出去叫服务员点餐。
点好菜服务员离开后,程蔓先给于东倒了杯茶,说道:“其实我本来是想把您约到燕子美食馆的,但那里没有包厢,又想到既然是新闻,报纸发行前肯定不好让太多人知道,就把您约到这里来了。这家食物味道也很不错,厨师跟燕子美食馆的老板以前在同一家国营饭店干过。”
没错,这家饭店的厨师是关建国。
这几年国营饭店生意越来越难做,芳草路国营饭店年初彻底关了门,店里员工要么调走要么下岗。
关建国工是大厨,工龄又长,本来是能调动到其他单位的,但国营饭店越来越不景气,工资这么多年不涨反降。
与之相对的是随着私营饭店越开越多,竞争也日渐激烈,为了客流量,有点规模的私营饭店老板都很舍得给大厨开高工资。像关建国这样有经验,厨艺也不错的大厨,到哪起薪都有八、九十。
关建国考虑过后,主动申请了下岗,之后就被这家饭店的老板邀请了过来。
约于东见面时,程蔓想着这家饭店离他单位不远,又有熟悉的人,就把地方定在了这里。
于东采访过燕敏芝,自然知道燕子美食馆,他有些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这家饭店的大厨,和燕子美食店的老板是同事?”
程蔓微微一笑:“当然是因为我也跟他们共事过。”
于东恍然大悟:“所以你是通过燕同志知道的我?”
“对。”
这也是程蔓说刚才那些话的用意,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一个共同的人拉近的。
虽然燕敏芝只是于东众多采访对象之一,但程蔓看过那篇报道,知道他本人是燕子美食馆的食客,再加上那篇报道登报后反响很热烈,所以程蔓觉得于东对燕敏芝的印象应该会比较深。
知道这层关系后,于东的心情果然放松了很多,笑道:“你以前在国营饭店上过班,现在怎么去开辅导班了?”
程蔓却没有回答,笑着问:“您这几天去采访了何子明?”
于东愣了下问:“你看过报纸?”
问完又觉得不太对,他虽然采访了何子明,但登报的文章没有详细采访他的内容,只是捎带着提了下文理科省市前十都出自哪个学校的。
于东正想着,便听程蔓说道:“我确实买了报纸,但没看到确切的报道,我这么问是因为电话联系时我只介绍自己是辅导班的老师,而您问我怎么开辅导班了……我想来想去,这几天您有机会接触的对象应该只有何子明同学。”
于东没想到程蔓那么敏锐,迟疑了下道:“确实,我采访过他,也套过他的话,但他什么都不肯说。”
“这孩子很聪明。”
程蔓话音刚落,服务员端着菜进来了,她止住声音,直到服务员陆续上完饭菜,才招呼于东边吃,边开口进入正题。
“既然您采访过何子明,应该知道他高三报了我们辅导班吧?”
“知道。”
程蔓继续问:“您知道我们辅导班吗?”
这么问可不是程蔓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启明星辅导班,在临江大学范围内挺有名气。而于东工作的报社,离临江大学也不远。
于东也确实知道启明星辅导班,说道:“我听说你们辅导班的老师都是临江大学的高材生。”
“没错。”程蔓说道,“我们辅导班的老师不但都是高材生,还都拥有非常丰富的家教经验,过去一年里,报了我们辅导班的学生成绩普遍有所提高,何子明就是最好的例子……”
于东听着觉得不大对劲,伸手制止道:“等等,程老师你想跟我聊的新闻,不会是何子明报了你们辅导班后,成绩突飞猛进考出了全省第三的好成绩吧?”
虽然于东觉得,启明星辅导班的老师全都来自临江大学是一个不错的新闻点,但是这内容写出来太像广告,主编不可能通过。
就算写何子明报名辅导班后成绩才突飞猛进,这故事的可看性也不高,问题还是那个,何子明本来成绩就不差,前后没有反差。
如果程蔓是想告诉他的新闻是这个,他会非常失望,觉得她在故弄玄虚。
看出于东的态度,程蔓笑道:“于记者您误会了,我要跟您聊的新闻确实跟辅导班和何子明同学都有关系,但我没想找你凭空帮我们辅导班吹牛皮。”
于东松了口气,脸色缓和下来道:“那你要说的是?”
“是这样的,为了提高辅导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辅导班设置了一系列的奖励,其中最主要的是针对考进全省前十学生的奖励。”
其实程蔓最开始想的是全市前十,可谁让何子明这么争气,考出了全省第三的好成绩呢,她要吹牛,肯定要往厉害了说。
于东淡淡嗯了声,但看他脸上的表情,显然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报道的,随口问道:“然后?”
程蔓也不失望,继续说道:“我们的奖励标准是,考进全省前十,奖励五百块,考进全省前三,奖励一千块。”
“嘶咳咳咳……”
于东嘴里嚼着肉,听到奖金数字不由吸了口气,还没嚼烂的肉卡在喉咙,上不去下不来,他拍着胸口硬吞了好一会才咽下去,然后拿起手边茶杯,灌下一大口茶水问:“奖金多少?”
“进前十,奖五百,进前三,奖一千。”
虽然听过一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再听这一遍时,于东仍忍不住说道:“程老师,你、你大手笔啊!”
程蔓闻言脸上不见得意,只微笑着问:“于记者,您觉得这个新闻够上本地新闻头条吗?”
于东毫不犹豫道:“够!太够了!”
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五年,万元户也不像早两年那么少见,出现一个都能上报纸宣传,但一千仍不是小数目。
更何况这是辅导班一次性奖励学生的钱。
这新闻报道出来,绝对够吸睛。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他孩子没到上高中的年纪,他肯定要后悔自己没把孩子送到启明星辅导班。
虽然就算他送去了,孩子也不一定能考出全省前十的好成绩,但去了总有盼头,没去连个竞争机会都没有。
于东相信,这事上报后,后悔不已的家长只会多不会少,而九月份开学后,那些原本不打算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家长,也都会考虑起来。
尤其是那些孩子成绩本来就不错的家长,肯定不会放过这机会。
毕竟报一年辅导班满打满算也就四五十块,高考要是能进全省前十,就能挣五百甚至一千,十倍二十倍的利润,谁能不心动?
于东觉得程蔓太厉害了。
表面上看,她拿出一千奖励学生是出了血本,但这件事被报道出来后,未来三年内她的辅导班肯定都不会缺学生,并且其中不乏好苗子。
有了好苗子,升学率就有保证,而有了升学率,辅导班的名声也会越来越响亮。
这一千块,她花得可太值了!
于东觉得程蔓厉害的第二点,在于一般商家想找他们报纸打广告,都需要另外给钱,而且位置也都一般,哪怕是分版块的头条也不好上。
程蔓倒好,一分钱没花,目标却直逼头条。
偏偏他明知道她心里的盘算,也舍不得放过这个新闻。而且他相信,他们主编看到这篇报道后也会是这样的想法。
就冲这篇报道后续可能带来的关注度,他们主编也不可能因为看出这是广告,而去卡他的稿子。毕竟临江有这么多报纸,他们晚报不发,也会有其他报纸愿意发。
高,实在是高!
……
和于东谈妥报道的事,程蔓就着手准备了起来。
首先,她和高珍几人经过开会讨论,确定了这次活动写主题———启明星辅导成立一周年庆典。
主题之所以是庆典而不是奖励仪式,主要是程蔓觉得后者主题太单一,目的也太明确,而且参与活动的人选范围太小。
程蔓既然想打广告,阵仗肯定要越大越好,办成庆典,她既可以邀请七月份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也可以邀请九月份有意愿报名的学生和家长。
而且庆典活动可以分为几个环节,先讲讲一讲辅导班成立的过程,再介绍一下辅导班老师的来历,吹一吹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最后再发奖金,让人震惊。
十七八岁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这流程复杂无聊,但家长肯定愿意看,毕竟举办这样的活动能从侧面反应辅导班的实力。
其次是联系场地还有通知家长,场地程蔓早就看好了,确定好时间直接定下来就行。
通知家长和学生这事则是招生时顺带做的,他们招生去的地方,附近基本都有辅导班的老学员,甭管对方愿不愿意来,跟人说一声总不费什么事。
有意愿报名的家长和学生更不用说,咨询时告诉对方时间和地点就行,都不怎么耽误时间。
最后,活动开始前程蔓特意找高珍聊了聊。
虽然上报纸不用程蔓另外出广告费,但这次活动搞下来,花销不可能会少。
虽然她跟于东谈时只提了奖励全省前十的事,但真要发奖金不可能只发一个人,一来显得有点抠唆,二来全省前十不容易考,总得给成绩不错但又没那么好的留点希望。
除了全省前十能拿到高额奖励,考进辅导班的前十的也有奖,前三名奖励依次是一百、八十和五十,四五名奖励三十,六到十名奖励十块。
再加上场地费用,另外他们把人邀请过来,不请人吃饭,瓜子花生总得准备点,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千五总是要花的。
花那么多钱,程蔓肯定想利益最大化。
借着这次活动,程蔓除了想扩大辅导班的名气,还想尽可能打造明星教师。
而这个人选,非高珍莫属,因为她不但是辅导班续课率最高的老师,也是何子明在辅导班的老师。
何子明考出好成绩,获得辅导班奖励的千元现金,这件事被报道出来,作为他老师的高珍出面接受记者采访也不会显得突兀。
而出面接受采访后,高珍能得到的好处显而易见,有了名气后,肯定会有更多家长报她的班,前期是续课率能得到保证,要是经营得好,以后课时费肯定也会更高。
以后如果她有意向往这方面发展,说不定还能出书编习题册,就算不枉这方面发展,名气也能帮助她获得更多机会。
当然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程蔓也不可能白帮高珍赚名声,所以高珍出面接受采访的前提,是答应三年内不去启明星辅导以外的其他机构带课。
程蔓觉得这条件并不苛刻,高珍六月份毕的业,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两三年后才毕业。而她要求的时限是三年内,而非高珍从启明星辅导离职三年内,也就是说,她研究生毕业不到一年,限制就解除了。
而且她只要求高珍不在其他辅导机构当老师,如果高珍毕业后留校,或者进初中高中当老师,也不会受到限制。
虽然现在临江只有她这一个辅导机构,但她相信报道过后不出两年,辅导机构肯定会遍地开花。甚至如果高珍有了名气,完全可以自己开辅导班,到时候能挣更多。
程蔓不可能给别人做嫁衣,所以有些事,她觉得需要提前说清楚,甚至白纸黑字地写下来。
高珍是愿意接受采访的,从一开始答应程蔓到启明星辅导当老师时,她的目标就很明确,那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
而走到人前可能得到的好处,程蔓能想到的,她也都能想到。至于付出的代价,不,这对她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代价,所以听完程蔓的话后,高珍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随着该做的准备陆续搞定,八月十二号上午九点,启明星辅导成立一周年庆典活动正式开始!
作者有话说:
二更合一,明天见……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