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李家村流传开来:


    村长家那块田,发芽了!


    起初,人们并不怎么在意。


    种子都埋进土里了,发芽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不是,出了好多芽!又嫩又翠绿,三十斤种子,比五十斤种子出的芽都多!不信你亲自去看看!”


    凡是听到这话的人,都齐齐张大了嘴。


    三十斤种子,比五十斤种子出的芽都多?


    乖乖,怎么可能!


    可心里想着不可能,大家还是动作一致,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往村长家地里冲去。


    消息传到田地里的时候,张阿花正准备洒种子呢。


    她等不及看县太爷那三足耧车的效果了。


    李家村是江县最先用上曲辕犁的,而张阿花又是李家村头一个犁完地的。经过这些天的暴晒,她家地早就到了该下种子的时候。


    再不种,就晚了!


    “张阿花,快去村长家那块田!出芽了,听说满地都是芽!”


    同村一个关系好的嫂子站在田埂处喊她,神情激动。


    张阿花微微一愣。


    随后她把一大包种子往肩膀上一扛,慌忙小跑着跟上去:“出芽了?满地都是芽?哎呀到底咋回事嘛,嫂子你话都说不清楚,要急死我!”


    可这嫂子也没亲眼见过,确实说不清。


    两人小跑着出了田地,才惊讶发现,路上都是他们同村的人,一个个都神情激动往村长家田里跑。


    一个两个的,都这么大惊小怪爱凑热闹!


    张阿花在心里嘀咕,脚下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明明还什么没看到呢,她就是莫名觉得,去晚了赶不上趟啊!


    此刻,村长家那块田地周围,已经围满了李家村的人。


    张阿花好不容易扛着种子挤进去,随后震惊的瞪圆眼。


    乖乖!


    这田里的嫩芽,可真翠绿啊!


    往年用种子撒出来的秧苗,又黄又蔫吧,而且还稀稀拉拉、乱的跟野草似的。


    再看看现在。


    村长家田地的秧苗,整整齐齐、错落有序。


    关键是——它一亩地节省了二十斤粮啊!


    那可是二十斤!


    一亩地省二十斤粮,十亩地就能省二百斤粮。


    以后吃饭,再也不用抠抠搜搜数粮食过日子了,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想到这里,张阿花有些眼晕,更多的则是后悔。


    她那天咋没坚持一下,让县太爷在她家田里实验三足耧车呢!


    “这秧苗,长大了肯定能结好穗儿!”


    “我活了几十年,头一次见田地里种的秧苗能这么好看、整齐又板正。”


    “每亩地节省了二十斤粮,乖乖,县太爷这脑子,咋长的啊,这得是神仙才能研究出来的东西。”


    “村长呢,村长在哪里,我得问问他,三足耧车怎么买!”


    “对对,我也要买!”


    可李福并不在这里。


    早上看到出秧苗以后,他跟胡铭一起,赶着去跟县太爷报喜呢!


    这俩当事人不在。


    李家村人着急想买耧车,但又不知道去哪里买,急的团团转。


    这个年代,田地、粮食,那就是农民们的天。


    因此不到半天时间,三足耧车就从李家村流露出去,风一般在整个江县传开,引发巨大轰动。


    县太爷研究出了一个叫做三足耧车播种机的东西,那玩意儿功效神奇,种出来的田不仅漂亮,一亩地能节省二十斤粮食,发芽率还翻倍!


    听到的人,无不瞳孔地震。


    就连陈申、裴仲等乡绅老爷们,都被这件事惊动了。


    裴仲找上门的时候,陈申夫妇还一脸懵逼:“三足耧车?庚年研究的?我们没听说啊!”


    “就是你们家小子研究的!算了,边走边说吧。”


    裴仲招呼道:“快走,先去李家村看看。”


    于是,陈申、邵芙蕖夫妻俩,赶紧跟着裴仲出门。


    路上还遇见孙成、胡铭等二世祖的爹娘,一群彼此熟悉的乡绅们互相打招呼,结伴匆匆赶去李家村。


    结果——李家村田地外到处都是人,根本挤不进去!


    每个人都神情兴奋,大声的在谈论三足耧车,夸赞县太爷。


    陈申看的有些眼晕。


    乖乖,这是整个江县的人都来了吧,他家臭小子这次又搞了什么啊!


    还是裴仲有办法。


    他看着前面乌央乌央的人群,喊道:“让一让,让一让,县太爷的爹娘来了!”


    欧嚯!


    这一嗓子,让前面的人都纷纷回头,随后人群立刻让出一条路。


    稍微往前的地方,还有人们自发喊道:“县太爷的爹娘来了,大家稍微让让,让他们先过。”


    陈申和邵芙蕖这辈子都没被这么多人如此尊敬、夸赞过。


    夫妻俩晕晕乎乎的走到田埂上,在看到那块田里的秧苗以后,同样被震惊的不轻。


    他们身后。


    裴仲等乡绅羡慕的眼睛都在滴血。


    但没办法,谁让人家儿子争气呢!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李家村人认出了裴仲旁边的胡志峰,立刻大声说道:“胡志峰,这是胡志峰胡老爷,胡铭差役的爹!”


    一时间,所有人都齐刷刷看向胡志峰。


    胡志峰眼前一黑。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他家那臭小子最近不对劲,肯定是惹祸了!


    结果下一刻,就听那人尊敬道:“让胡老爷先过去,村长家那块田多亏了胡铭差役帮忙,才能成功播种!胡铭差役最懂怎么用三足耧车,大家以后都得跟他请教嘞。”


    胡志峰:?


    经过好几次确认后,在其余乡绅老爷们羡慕到扭曲的注视下,胡志峰神采奕奕的往前走,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他儿子,胡铭,出息了啊!


    真长脸!


    这下,裴仲等乡绅老爷彻底看傻眼。


    谁?胡志峰家那黑的跟泥鳅似的傻儿子胡铭?那特么还不如他们自家儿子呢,怎么突然就出息了!


    肯定是跟着陈庚年学好了!


    这才进衙门几天啊,胡家小子就上进了,胡家小子都行,我家小子说不定也可以!


    乡绅老爷们互相对视,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必须让自家小子继续跟着陈庚年!


    趁着陈庚年混,有前途!


    不过这事儿暂且不提,先想办法买三足耧车才是要紧事啊。


    乡绅之所以能成为乡绅,就是因为家里田地多,普通人家里十几亩地就算多的,但是乡绅们,家里可都是百亩田起步的。


    一亩地节省二十斤种子,一百亩地,那就是两千斤!


    也难怪三足耧车会引发全江县轰动。


    整个江县,无论是普通农民、还是乡绅老爷们,此刻都激动到红了眼。


    买三足耧车,必须要买到三足耧车!


    -


    李家村那边正热闹着。


    而陈庚年,则是在邵安家的木匠铺里,清点三足耧车。


    因为吃了上次曲辕犁无法及时推广的亏,这次陈庚年召集多家木匠铺,提前一周开始造耧车。


    迟的话,赶不上夏种啊。


    至少得让李家村先用上耧车,陈庚年的阶段性主线任务【粮食增产至少三成】,都押在李家村这里了。


    “我家铺子里一共是十架耧车,其余四五个木匠铺那边,加起来估计还有三十多架。”


    邵安爹沧桑的脸上带着疲惫和忧虑:“庚年,这耧车,真能卖出去吗?”


    按道理来说,邵家木匠铺最近生意大火,邵安爹应该开心的。


    可就在一周前,陈庚年有了新的发明——耧车。


    这耧车,比曲辕犁更加复杂,打造起来很费功夫,定价高达五百文。


    邵家最近赚的钱,不仅全都搭进这耧车里,还欠了木材商、铁匠商等一大笔材料钱。


    听邵安说,五六天前,耧车已经在李家村播种了。


    可这么久时间过去,还毫无动静传来,邵安爹心里七上八下,睡觉都睡不安生。


    “放心叔,也就这两天了,肯定能卖出去。”


    陈庚年笑着安慰道:“耧车虽然售价高,但是一天能播十亩地,比曲辕犁翻地的速度可快多了,没必要每家每户都买。一个村凑一起,买几架就够用。”


    五百文看似多,村里人凑一凑,分摊下来也没几个钱。


    可——


    那也得有人乐意买才行啊!


    邵安爹张了张嘴,到底是没吭声。


    事实上,他们父子、以及在场的木匠师傅们,虽然造出来了耧车,但大家对陈庚年所说的耧车功效,仍旧持保留态度。


    每亩地节省二十斤种子,发芽率翻倍。


    这,听起来就是天方夜谭嘛!


    正当邵安爹心里忐忑的时候。


    外面,村长李福激动的声音传了进来:“县太爷!县太爷是不是在这里!我家田发芽了,翠绿翠绿的芽!每亩地下三十斤种子,地里出满了秧苗,比五十斤种子的苗都多!”


    这一嗓子,把整个木匠铺的人都惊动了,大家纷纷出来询问。


    等得到确切答案以后,所有人都转身看向陈庚年,神情呆滞。


    县太爷这脑子咋长的啊,太灵光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


    邵安爹踉跄着小跑出来,脸色急切。


    “当然是真的!我亲眼所见,不,我亲自下田播的种,不会有错的!”


    跟着李福后面进来的胡铭,一脸兴奋:“外面现在都热闹疯了,到处都在传庚年哥发明的三足耧车!估计很快就会有人来这里买了。邵叔,我,我能先买一架耧车不?”


    李福也赶忙说道:“我也先预定一架!”


    这么好的耧车,当然要买啊!


    “啊,行。”


    邵安爹当即答应下来。


    顾不上去看李福、胡铭兴奋的神情,他转身看向陈庚年,激动道:“庚年,这——”


    “我就说了,叔你不必担心。”


    陈庚年摊了摊手,笑道:“接下来,你肯定还得继续忙呢。”


    邵安爹开心的咧开嘴。


    旁边,邵安和他娘两人也都松了口气,一家人眼睛里带着憧憬。


    忙点好,忙点好啊,日子都有了盼头!


    而陈庚年话音落下后不久,果然有最先一批人,来到了邵家木匠铺。


    “是在这里买三足耧车吧!”


    “肯定错不了,曲辕犁就是最开始在这家铺子售卖的,据说邵师傅是县太爷发小!”


    “多少钱一架,这次我一定要头一个买!”


    如果说,曲辕犁是省时省力,让人们轻松种田的话。


    那么三足耧车,就是节省粮食,提高发芽率,甚至直接开创了这个时代农耕业、手工业的技术革新!


    这样厉害的耧车,谁不想买?


    就算家里穷,也得咬牙买,因为买到就能节省粮食啊!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