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玛丽苏穿成对照组后(快穿) > 79. 第 79 章 苏然和李二柱以后一……
    苏然和李二柱以后一定还会过在一起,只是在这闹腾的这段时间里,李家就得自己出钱买鸡吃了。


    要不然想吃肉只能是等冬天杀猪了,那还得有半年时间呢。


    李长富也在旁边说别下馆子了而是买成鸡。


    李长富也对李家宝疼的要命,要不是李家宝提出来的想下馆子,李长富根本就不可能松口买鸡。


    一家人商量着去买鸡,这时候李大柱发现李二柱一直都耷拉着头不说话。


    李大柱问李二柱:“二柱,你可别告诉我你是舍不得那娘们儿啊。”


    还没等李二柱回答,李长富就抢先说:“笑话,我老李家男人会舍不得一个婆娘,天下好着多着呢,爹再给你娶一个。”


    王春花却是想到再娶一个肯定要花彩礼,道:“娶什么娶,再娶一个不得花彩礼吗,你就等着苏然上门求咱们让她回来吧。”


    李家人一起去菜市场,讲了好久的价买了一只半大的鸡。


    只买了鸡李家宝有些不甘心,还闹着要去买裙子买头花。


    她今天可是看见诗语也穿了新的裙子,还带了新头花,她才不要落在诗语和诗嘉后面。


    李家宝闹着还要去大商店,王春花考虑到一家人还要回去干活,便让李二柱陪着李家宝去商店,她和李长富还有李大柱则是回去了。


    临分开的时候,王春花对李二柱说:“二柱,娘见你带了钱包,就不给你留钱了,家宝想要什么,你买给她就行了,反正你以后也没啥用钱的地方了。”


    王春花这话说的让李二柱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上来。


    之前,家里人一起种地,卖庄稼所得就直接到了王春花和李长富的口袋里。


    王春花和李长富用这钱供老大家的两个儿子念书,给李家宝买各种好东西,供着老念书,但是给李二柱的钱却很少,理由是李二柱家只有两个丫头,也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


    李二柱从来没有用这些钱给诗语和诗嘉买过什么东西,而是都存下来了。


    李二柱浑浑噩噩,带着李家宝来到商店。


    商店里有好多花花绿绿的头花裙子,还有鞋子。


    李家宝挑了一件挺贵的裙子子,好几个头花还有一双漂亮的红色皮凉鞋。


    在李家宝想法里,裙子是苏然欠她的,既然是欠他的,眼下就由二哥还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头花还有皮鞋,则是李家宝看到了就忍不住想要拥有。


    李二柱有些肉疼,李家宝这一身行头,就要花掉他不少积蓄,爹娘给他的钱不比给大哥还有弟的。


    李二柱突然就想到,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给诗语和诗嘉买过什么,诗语和诗嘉穿戴的最漂亮的时候,就是今天苏然和他离婚的时候。


    不过妹妹和女儿是一样亲的,诗语和诗嘉都有了好东西,家宝自然也得有。


    李二柱到底还是过穷日子过习惯了,觉得李家宝花的有些多,便开口和李家宝商量:“家宝,买一条裙子就好了,家里有给你做的新鞋,头花就是花里胡哨没什么用的东西。”


    李家宝原本喜气洋洋的脸瞬间就暗淡了下来。


    “二哥你是舍不得给我买?”李家宝问李二柱。


    见妹妹不高兴,李二柱赶紧安慰:“二哥咋能舍不得给你花钱呢,你可是我亲妹子。”


    见李二柱对自己着急解释的样子,李家宝放了心,又挑了一条裙子还有好几个玩具。


    李二柱一阵肉疼,但是想到,这可是自己的亲妹子,全家的心头肉,就忍痛掏了钱。


    的确,苏然和两个孩子在的时候自己也没有什么花项,苏然和两个孩子走了,这段时间自己也不会有什么花项。


    李家宝买到了想要的东西,顿时眉开眼笑,对李二柱说:“二哥最好了,还是二哥对家宝最好。”


    李长富和王春花虽然疼爱这个女儿,在家里让一大家子人把李家宝当做祖宗一般的伺候着,但是二人花钱也不是多大手大脚,并不会让李家宝一下子买这么多东西。


    眼笑李二柱给李家宝买了这么多东西,李家宝直后悔,以前怎么就没和二哥出来卖过东西呢,二哥最好说话了。


    李家宝和李二柱喜气洋洋的回到了李家。


    离完了婚改完了户口,苏然没有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县城,而是带着两个孩子下馆子吃了一顿饭。


    进饭店的时候,诗语道:“妈我们不要在饭店花钱了,有在饭店吃饭的钱,在家能吃好几顿了。”


    诗语也是节省的性子,苏然笑笑:“我当然知道,我带你们来饭店吃饭,是不想你们两个长这么大都没有在饭店里吃过饭,以后过日子我们还是要节约的。”


    苏然带着两个孩子进了饭店,点了一道糖醋排骨,一道鱼香肉丝还有一个炒猪肝。


    在开吃之前,诗语就找饭店服务员要了袋子,从每份菜里面拨出一部分打包起来,说是要给姥姥带回去。


    苏然夸赞了诗语的周到。


    诗语和诗嘉几乎从来没有一次吃过这么多肉。


    在李家的时候,家里多数的时候吃的是面条,土豆、菜,很少有吃肉的时候,就算是偶尔有吃肉的时候,姐妹两个也只能喝点儿肉汤。


    也就只有过年的时候,两个人才能各吃上一块肉。


    眼下一次有这么多肉,倒像是过年似的。


    诗语是诗嘉开心地吃了起来。


    两个人明显是更喜欢糖醋排骨和鱼香肉丝,苏然则是把猪肝都夹到两个人碗里面,这两个孩子都又黑又瘦豆芽菜一样,就像是营养不良似的。


    吃着饭苏然告诉两个孩子,一定要去上学,好好读书,只要念出书,就能过上天天都吃肉的好日子。


    诗语原本是对念书没有什么兴趣,也并不知道念书的重要性,她以前只知道认得几个字就行了,所以在学习也没有多用心念书,更多的是操心家里的活,家里忙的时候更是常常请假现在听妈妈这么说,诗语心里燃起了要好好学习的小火苗。


    诗嘉则是只顾着埋头吃饭,根本顾不上得听苏然说什么。


    吃完饭,苏然又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新华书店。


    她给诗嘉买了小学一到四年级的练习册,给诗语买了字典,还有认字卡、拼音卡以及算术题。


    还有一些纸笔。


    又花了不少钱。


    苏然交给诗语两个任务,就是在开学之前,把这些练习册做完,还有就是教妹妹诗嘉认字,数数和做算术。


    诗嘉有些犹豫:“妈妈,我估计是做不完,就算是在姥姥家,我也要帮着姥姥干活,还要去山上拣草药挣点儿钱,没有那么多时间。”


    苏然告诉两个孩子以后不要做家务,只管好好学习,要把学习提上来。


    诗嘉还是有些担心:“妈,可是我们以后就没有收入了。”


    苏然一笑:“以前在你奶奶家没有收入,我们也不是活的好好的吗。”


    王春花给钱从来都是给李二柱的,原主除了她娘给的补贴,其他便没有钱了。


    村子里的口粮蔬菜都是自己种的,衣服诗语和诗嘉也是捡亲戚不要的穿的,所以没有什么花销。


    综合下来,还真是没有什么收入。


    诗语想了想,照这样看,的确,除了念书,好像是没有钱也能过。


    苏然带着两个孩子去了书店后,临回家前又去卖调料的地方买了各种各样的调料。


    下午吃完饭的时间,李家围了一家子的村民。


    大家都知道李二柱和苏然今天是去离婚了,并且李家人也跟着去了。


    吃完饭没有什么事情,大家便来看看李家这离婚事件的后续。


    有的妇人过来是打算嘲笑苏然几句,笑话她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要离婚。


    有的则是打算过来替苏然和两个孩子说几句话,合着李家的所有孩子都金贵都得念书,就诗语和诗嘉不金贵得留在家里做家务呗。


    可是到了李家才知道,苏然真的和李二柱离了婚,并且苏然带走了两个孩子。


    有人惊讶对王春花道:“春花妹子,你咋能让二柱和二柱媳妇离了婚呢,你咋不好好劝劝,这二柱以后一个人该咋过。”


    还有人道:“你还是说点儿好话让苏然回来吧,这些年苏然和两个孩子,家里地里的,可是没少给干活,这离了,你也少了个帮手不是”


    王春花拉着一张脸,这些人说话,没一个好听的。王春花希望听到的是大家说苏然的不是,希望听到的是大家谴责苏然不听公婆的话。


    然而大家所的都是苏然对这个家的贡献。


    好像是自己这个家离开了苏然就不行了似的。


    恰在这个时候,有人开口说了王春花喜欢听的。


    “苏然这也是瞎闹,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怎么过,还真敢把婚给离了,我看以后她吃苦头的日子可多着呢。”


    还有人附和:“就是,她吃上点儿苦自己就知道离婚不容易了,到时候自己就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


    这两个人说话可是说道了王春花心坎里面。


    王春花道:“就是,我李家还能被她要离婚给拿捏住?她嫌我们不让诗语和诗嘉念书,她自己就能供这两个人念书了,到时候还不是得回来求我们李家。”


    “我们李家可不是她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到时候,她得当着全村人的面给我们老李家的人道个歉我们才能让她回来。”


    这个时候又有村民说:“可是老李家的,你早上说苏然会求着不离婚,可这也不是离了吗,要我看,人家可不一定会求着回来。”


    今天早上出去离婚的时候,王春花说苏然会求着不离婚,现在真把婚给离了,王春花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说这些就是想把面子找补回来一些,可是到底还是真离了还是有些丢人。


    只有苏然求着回来,才能彻底弥补这次丢人。


    王春花很了解苏然,她就是一个懦弱老实的人,不像老大媳妇精明,不然王春花这些年也不敢这么名目张胆的让苏然干所有活欺负苏然了。


    苏然一个人在外面,立不住的。


    苏然离了婚,不过李家还是在村子里,村民们以后和李家相互用的着的时候多,这个时候好几个人都附和着王春花的话往下说,说苏然的不是,苏然定然会撑不住回来。


    说了半天苏然的事情,大家的关注点又转到了李家宝的身上。


    家里刚来人的时候李家宝还穿着日常的衣服,见有这么多人,李家宝就进去里屋把自己的新裙子换上了。


    李家宝回到院子以后大家纷纷夸赞起了李家宝的衣裳,跟着爸妈过来的和李家宝差不大的几个小姑娘都羡慕的瞧着李家宝,跑到李家宝身边小心翼翼的摸几下李家宝的裙子。


    李家宝赶紧往旁边躲了躲:“别给我弄脏了。”


    那几个孩子的家长赶忙把自己的孩子喝了回来。


    看大家都夸赞李家宝长的漂亮,王春花也很是得意:“我们家宝还是一块读书的料呢,他小叔说她学东西可快呢,以后一定能考上大学。”


    王春花的小儿子李柱是方圆几里学习第二好的人,他考上县城里面最好的高中,老师说要把他当做考大学的重点苗子培养。


    这些村子里的人都是知道的,因为李柱的缘故,村子里的人便更是高看李家人几眼。


    王春花这样说,村民们也纷纷道:“家宝定然和柱一样,都是念书的好苗子,你家可是得好好培养,到时候,你家可就能出两个大学生。”


    “就是,这方圆几里的人家里,供出一个大学生的都没有,更别说供出两个了,到时候你们两个老的就等着享福吧。”


    村民们议论的焦点显然已经从苏然换到了李家宝身上。


    李家宝甜滋滋的听着大家的夸奖。


    到了睡觉时间,村民们各自回家。


    周老五一家口走在路上,周老五媳妇明显不怎么高兴。


    “怎么了媳妇。”周老五问走在旁边的媳妇儿。


    “咱家小小想摸摸李家宝的衣服,看那李家宝把咱们小小嫌弃的,这么没礼貌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李家人还说她以后能有出息,我看她就不行。”周老五媳妇儿抱怨着。


    周老五和媳妇儿说:“也是咱穷,没给小小买个好衣服小小才羡慕人家衣裳,等小小过段时间上一年级,咱也给小小买上一身好衣裳,别处处不如人。”


    “不过那李家宝好像确实是聪明,她小叔都说她是念书的料,那可不就是念书的料。”


    周老五媳妇皱着眉头:“那李柱说的话是主席说的话啊,就那么正确啊,况且,这书还没念呢就说是考大学的料,这也说的太早了,我看她家那李家宝那么爱打扮那么招摇,以后学习好不了,说不定还不如我们小小。”


    说完,周老五媳妇又摸了摸小小的头:“小小,你这马上就要去上一年级了,你可得好好学习,只要你好好念书,爸爸妈妈就是砸锅卖铁,也会让你念书。”


    懵懵懂懂的周小小点了点头。


    周老五也是这么想的,他和媳妇早就商量好了,只要小小愿意好好念书,夫妻二人就好好供她,不像其他人家那样认为女孩儿认识几个字就行了。


    随即周老五不由自己的想到了李二柱,也不知道这李二柱是怎么想的,不想着好好让自己的女儿念书上学,却要对妹妹那么好。


    听李家宝说那裙子还是她二哥给买的呢,诗语和诗嘉可是连件没有补丁的衣服都没有,李二柱却也舍得给妹妹买那么贵的裙子。


    要是他,他若是有钱,只会把小小打扮的漂漂亮亮。


    苏然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娘家,把打包带回来的饭菜让张素娥吃了,让诗语带着诗嘉去认字,自己则是忙活了起来。


    张素娥的地不多,所有家里的活计倒是轻松,张素娥想帮着苏然一起忙活,被苏然劝住了,让张素娥好好歇着。


    苏然告诉张素娥,以后需要张素娥帮忙照顾两个孩子,给两个孩子做饭。


    自从儿子失踪之后,张素娥一直都是一个人过活,现在又女儿和外孙女过来陪着自己,张素娥还是很高兴的,苏然高兴里面有对女儿还外孙女未来的担心,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高兴的。


    女儿和两个外孙女在李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张素娥还是知道的,李家的所有家务,几乎都是女儿和两个外孙女做的。


    李家家大人多,要洗的衣服也多,要捡的柴也多,要摘的菜也多,要做的饭也多,要洗的碗也多,总之是要干很多活,并且苏然还要下地干活,这苦就更重了。


    倒是现在在家里,地里没有多少活计,家里也只有四口人,且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衣服洗了,这就没有多少活,弄柴火做饭,对张素娥来说是很轻松的活,反正自己每天也没有什么事情。


    至于说钱,反正女儿在李家的时候,是没拿过李家的几个钱,女儿的体己钱,还都是自己攒下来补贴的。


    这样看来,留在娘家的好处比留在婆家的好处好多了。


    想到这些,原本因为女儿离婚而觉得沉重的张素娥顿时觉得,离了也挺好。


    原本也是很传统的张素娥熄灭了要劝女儿复婚的念头。


    左右都花不上李家的钱,何苦要留在李家给做苦力。


    在听了女儿说自己想做点儿辣椒酱和做点儿糕点挣钱的想法后,张素娥很是支持,反正家里这几亩地也供不起这两个孩子上学,总得找个出路才是。


    张素娥的房梁上挂着好多晾晒好的干辣椒,她都给苏然取了下来。


    原主后来和李二柱离婚后开的是面馆,面馆能够火起来,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苏然做的辣椒酱特别好吃,有好多人都要专程来店里买辣椒酱。


    后来大女儿诗语提出,完全可以做辣椒酱的生意。


    要是想把店开到好多地方,管理、品控都是问题,但是如果是做辣椒酱,就可以在一个地方生产,然后卖到各个地方。


    原主那个时候开面馆挣了不少钱,有些安逸了,便没把这主意放在心上。


    苏然接受了原主的全部记忆,倒是觉得,做辣椒酱这主意比开面馆好多了。


    原主开面馆的头几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忙活,每天四点就起来和面,晚上很晚才收摊,过的很辛苦,苏然觉得若是卖辣椒酱,就没有那么辛苦了。


    明明可以有更轻松一点的挣钱方式,何必要受那个辛苦呢。


    苏然去调料店,已然把做辣椒酱的全部调料都买了回来,在厨房捣鼓了几个时辰后,苏然做出了十几盒辣椒酱。


    吃晚饭的时候,两个孩子和张素娥都觉得这辣椒酱十分好吃,能让人多吃好多饭。


    这个年代人们吃的东西味道都有些寡淡,况且苏然做出来的辣椒酱的味道确实是很惊艳,苏然很有信心这东西会有市场。


    第二天半中午,苏然安顿诗语和诗嘉在家好好学习,然后带着这十几瓶辣椒酱去了县城。走到县城,就快到了中午吃饭的点儿。


    苏然打算一家一家去饭店卖自己的辣椒酱。


    一进县城就有一个很简陋的小面馆,里面卖的面很便宜。


    原本苏然的目标客户并不是这样的小面馆,但是既然这么顺路,苏然便进去了。


    “老板,你尝尝我这辣椒酱,要不要买上一瓶。”苏然给辣椒酱做推销。


    饭馆的老板摆了摆手:“我们自己炸了油辣子,不用买你的。”


    苏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道:“老板,你尝一尝吧,这辣椒酱一定能够让你家面馆的生意更好的。”


    原主面馆的生意好的重要原因就在这个辣酱上面,所有苏然给面馆老板的这话的确是真诚无比的大实话。


    那老板着急做面:“你要是不吃面就走,别在这里诓骗我了,谁家能靠着一个辣椒酱让生意好起来,走走走。”


    恰在此时,坐在面馆最里面的一个客人站了起来:“苏然,你怎么在这里。”


    说话的是和李家一个村子的村民,这人叫做王铁钢,也是苏然前婆婆王春花的侄子,王春花对这个侄子特别好,就连对这个侄子,王春花都比对待两个孙女强。


    王铁钢从来也不会把苏然和诗语诗嘉两个人放在眼里,来李家看王春花的时候,王铁钢只会给李家宝和两个男孩糖,诗语和诗嘉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王铁钢和同村的几个村民今天来县城里面办事,事情没有办完不能回去,中午找了这家亲戚开的面馆吃几口,这就看见了来这家面馆卖辣椒酱的苏然。


    因为王铁钢和老板是亲戚关系,几个人就坐在了一个帘子隔着的“雅间”,所以刚才苏然才没有看见这几个人。


    见是王铁钢,苏然转身就走。


    王铁钢知道苏然和李二柱离婚的事情看,本来就是打算奚落苏然几句的,此时见苏然不搭理自己,完全不像是以前见了自己这个婆婆的娘家侄子的那么尊重,王铁钢更想损苏然几句了。


    “苏然咋干这低下四的活计啊,这能挣几个钱,关键是也没有人买啊。”王铁钢朝着苏然的身影大声喊。


    见苏然出了门,王铁钢还离开了座位走到门边大声喊:“别走啊苏然,这家面馆老板是我家亲戚,我给你说说情,这老板也能花个分两分买你这辣酱,哈哈哈。”


    旁的村民把王铁钢拉了回来:“人家一个女人家离了婚也挺不容易,你别这么损了。”


    王铁钢满不在乎地一笑:“她这是自讨苦吃,还和我二哥离婚气我姑,我姑果然说对了,用不了多久,她就得哭着喊着求着我姑回到李家。”


    旁边的几个村民也纷纷感叹,听说苏然娘家就几亩地,是养活不了那么多人的,苏然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是卖辣椒酱了。


    可是这卖辣酱能挣几个钱呢。


    几个村民有的和王铁钢一样说苏然是自讨苦吃,有的则是可怜苏然一个女人不容易。


    面馆老板听出了方才来的卖辣酱的女人和王铁钢认识,上面的时候对王铁钢道:“刚才要是知道她和铁钢你认识,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买上一罐了。”


    王铁钢接过面,大口吸溜一口:“就是因为我认识她,你就本应该买她的辣酱都不买,更别说是本不打算买了。”


    苏然出了这家小面馆,并不觉得有多难受。


    做事情哪有顺顺利利就能做成的。


    遇到的人哪有可能都是善良的。


    这些都正常。


    再往前走了一段,发现方才面馆的附近新开了一家小面馆,收拾的很简陋,一看店家就没有多少钱。方才那家面馆就已经很简陋了,眼前这家比方才那家还要简陋。


    苏然不开面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开面馆虽然花的不多,但是还是需要花点钱的,还是做辣椒酱投入的更少。


    和方才一样,这样的小面馆并不是苏然的目标客户,不过苏然还是走了进去。


    这家店老板没有生意正闲着,很明显生意并不如方才那一家的。


    苏然过来让他尝尝辣椒酱,这人便尝了一下,这一尝,这家老板就表示要买罐,两罐给客人用,一罐自己吃。


    苏然却表示自己只能给店老板卖一罐。


    苏然只做了十五瓶辣酱,她想的是要把这辣酱给县城里面好的饭店各卖上一瓶,这些饭店用的好,自然会来找她定更多的辣酱。


    所以今天苏然出来主要是给不同饭店各卖一瓶,而不是给一家卖好多瓶,毕竟苏然还是打算广泛撒网重点捕捞的。


    这家面馆的老板买了一瓶,对苏然道:“我说姑娘,我估计你这个辣酱能对我的生意有帮助,若是我生意能够好起来,我就和你多买一些,不过你最好不要把辣酱卖给别的饭馆。”


    苏然一下子就看了出来,这面馆老板是个聪明人,他不仅仅是识货,而且能提前预想到以后会遇到的问题。


    根绝这面馆老板提出来的这条,苏然想到了一点,内卷,所以,最好是一个品类的饭店,只给其中一家供辣椒酱。


    不然各家饭店都用这个辣酱,这个辣酱对饭店生意的贡献就不明显了。


    这人的话倒是点醒了苏然,苏然便说若是能有帮助,苏然是不会让各家都卖这个辣椒酱的情况发生的。


    因为这人的话有价值,苏然破了自己今天定的规矩,给这家店卖了瓶。


    除还有12瓶,苏然便去其他好一些的饭店做推销。


    有的饭店尝都不尝苏然带来的小罐样品,有的则是提出要都买下,苏然接下来的店苏然倒是都只给卖了一瓶。


    这一天跑下来,苏然一共卖了七块五块钱。


    昨天买调料花了一块五,家里的那堆干辣椒没有花钱,不过要是买的话估计得花了一块五,这样算下来,苏然是赚了四块五。


    小学的学费一个人是十块钱,两个小孩就是二十块钱,再加上学杂费还有书本费,大约一共要花四十块钱。


    若是每天都能够挣四块多,那苏然卖十天辣椒酱就能够把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学杂费都攒够了。


    不过帐当然不是这样算的,去做这些小买卖,有赚的时候就有赔的时候,并且也不一定每天都有这么多钱赚。


    不过苏然还是觉得很满意了,做辣椒酱和卖辣椒酱其实并没有很累,做这些的工作量比不上在李家干的活的工作量的十分之一。


    但是现在却能够赚钱,在李家却是一分钱都得不上的,并且,就算是秋收下来,家里的收成都是由王春花收着的,原主是一点都接触不上的。


    苏然觉得现在这样挺好,一定是脑子有病才会想着回到李家。


    今日赚来的钱苏然去买了一些面粉和红枣白糖,把挣来的四块五都花了。


    回到娘家,苏然看诗语和诗嘉两个人的学习状况,看见诗语已经把一年级的练习册都做了大半,并且还教会了诗嘉十个字,以及教诗嘉从一数到十。


    是因为诗语以前都没有好好重视过学习,所以苏然才特地让诗语把一年级的练习册也做了,是为了让诗语把没有打好的基础再打好。


    检查了一遍诗语的练习册,苏然发现诗语的基础倒是还不错,只是偶尔会有几个难免的错误,苏然给诗语纠正了,然后又考了诗嘉认字,诗嘉学东西果然很快,上午认的字,现在就已经挺熟悉了,并且还能根据这十个字造出好多不同的词语来。


    苏然笑着对两姐妹说:“看,我就说你们能够把书读好,你奶奶说你们笨,完全就是在瞎说。”


    诗语和诗嘉两个人也很高兴,诗语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大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学习过,现在有一整天都用来学习,诗语觉得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原来自己也可以把东西学的像是以前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那样一般滚瓜烂熟。


    诗嘉更是高兴,以前奶奶总是说自己不是念书的料,并且自己看书本上的那些东西,好像都是很难很遥远的样子,但是现在发现,这些东西也挺简单的。


    诗嘉现在十分相信苏然说的自己是能够把书念好的。


    检查完两个孩子的功课,张素娥把做好的饭给苏然端过来,饭菜里面还有几块鸡肉,这是在李家过年才有的待遇。


    两个孩子中午已经吃过了,现在都过来陪着苏然吃。


    苏然告诉张素娥还有两个孩子自己今天上午赚了四块五,不过自己把这四块五都买了做糕点的食材。


    得知苏然挣了钱张素娥和两个孩子都很高兴,张素娥问:“那怎么不存着给两个孩子当学费呢。”


    苏然说:“我想试试还能不能赚更多钱。”


    张素娥道:“你自己计划好,不要赔了就好。”


    苏然笑笑:“娘你放心,十有八九是不会赔的。”苏然的态度很是笃定,这幅模样倒是让张素娥放心了不少。


    苏然吃完饭去把自己的碗洗了,距离天黑的时间还早,苏然便去张素娥的地里除了杂草,还从地里面摘了一些瓜果蔬菜。


    张素娥家的活计不多,一天下来过的很轻松。


    然后又回到屋子里面,把张素娥家里的一间房收拾出来给诗嘉和诗语两个人做书房。


    诗嘉和诗语没有想到居然还会有人把整个屋子做成学习的地方。


    以前在奶奶家里的时候,爸妈住一间房,自己姐妹两个人住一间房,二房的那撞屋子,只有这两间房。


    诗语上学的时候要想写作业,就得去饭桌上写,但是饭桌上是两个堂哥在写作业,两个人总是一会儿让诗语去给他们削铅笔一会儿让诗语去给他们拿吃的。


    诗语根本不能安安静静写一会儿作业。


    王春花总是对诗语和诗嘉说她们两姐妹可是得对两个堂兄好一些,毕竟以后是要靠着两个堂兄撑腰的。


    诗语倒是从来也没有觉得能指的上这两个堂兄给自己撑腰,毕竟在学校里面,最能使唤自己的,就是两个堂兄。


    放学的路上两个堂兄还会让诗语给他们两个人背书包。


    王春花也是知道的,但是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诗语和诗嘉觉得来了姥姥家比在奶奶家的时候过的幸福多了。


    苏然和李二柱离了婚,李家陡然少了一个劳动力,或者应该说是少了个劳动力,一切都乱了套。


    一大早,王春花就喊张云出来做早饭。


    作为媳妇,张云推脱不得,只能是不情不愿起来做一大家的早饭。


    苏然在的时候,一日餐都是苏然做的,张云因为生了两个儿子,又会说好听好讨婆婆开心,所以并不用干多少活,和王春花一样只负责干地里的活。


    张云意识到,这苏然走了,以后做饭的活可能就落在自己的头上。


    若是刚做自己两口子和两个儿子的也就罢了,可是现在还需要做公公婆婆,李二柱,李家宝四个人的,这做四个人的饭和做八个人的饭差别可大了去了,要额外干很多活呢。


    张云一肚子气,这日子,总不能一直都这么个过法,若是以后都让自己做饭,那这最好还是分家的好。


    张云好容易做好了饭,才发现舀饭端饭也是个大工程。


    之前这舀饭端饭的活都是诗语和诗嘉两姐妹做的,现在这两姐妹也跟着苏然走了,这活便没有人干了。


    自己生的是两个儿子,又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干这女人干的活计。


    张云想叫王春花过来,又担心这一使唤王春花,便破坏了自己这么多年营造的好媳妇形象。


    这么多年,因为自己说话总是能说到婆婆心里,婆婆没少在村子里夸自己。


    没有办法,张云只好又一碗一碗一盘一盘舀好,一碗一碗端上桌,又挨个屋去叫家里人吃饭。


    等到了吃饭的时候,李长富皱了眉头:“张云你这烧的什么早饭,这米还是夹生的呢,你这不是浪费粮食吗?”


    张云:“……”


    早上做饭的时候是怀着一肚子的气做的,便草草的做了,谁知道硬是没有做熟。


    李家宝更是开始埋怨:“大嫂做的饭难吃死了。”


    张云火蹭一下上来了,自己累死累活做了一早上,公公埋怨几句也就算了,这李家宝竟然也埋怨起来。


    想到李家宝是公公婆婆两个人的心头肉,张云把火气压了下来。


    不过其实张云自从知道婆婆要送李家宝去上学就已经看李家宝不顺眼了,只不过一直都没有表现出来,全家人挣来的钱供自己两个儿子念书是理所当然,供小叔子念书自己勉勉强强能接受,毕竟老二一家只挣钱不花钱,也能顶平小叔子的花销。


    但是这眼下李家宝也要上学,这算哪门子事情。


    之前也就算了,现在苏然和李二柱离了婚,二房少一个工,那供小叔子和小姑子的钱,很有可能便是从自己和李大柱挣的份额里面出的。


    张云越想这些越想要分家。


    一家人凑合着吃了早饭,这才发现没有人将碗收拾下桌,更没有人洗碗。


    张云眼睛提溜一转,对李家宝道:“家宝,女孩该学一学收拾碗筷了,不然以后到了婆家……”


    这是王春花对诗语和诗嘉两姐妹说的话,之前在家里收拾碗筷和洗锅书涮碗都是诗语和诗嘉干的。


    还没等张云把话说完,王春花就打断了她:“学什么学,家宝以后是要念书当国家干部的,国家干部都有食堂,不用收拾碗筷,你收拾了就行了,那家收拾碗筷洗碗不是当媳妇的做的。”


    张云:“……”


    张云没有说话,默默起身收拾了碗筷去洗碗,心里已经盘算上了分家的事情了。


    以前不分家是利大于弊,现在明显是弊大于利。


    不过到底也只是盘算盘算,毕竟老二两口子也不可能一直都这样下去,苏然肯定是还会回来的。


    自己也就是委屈这一段时间,等到苏然回来,这些活自然是再继续由苏然去干了。


    到时候自己在好好算算帐,是该一起过还是分家。


    这段时间自己就先把饭做起来吧,好生继续给自己营造一个好名声。


    想了这些,张云觉得自己还得咬咬牙坚持坚持。


    到了中午,张云又做了一大家子的饭洗了一大家子的碗,累的腰都要断了。


    张云边干边想着自己看来还得劝和劝和老二两口子,等下午吃完了饭,自己还得走一趟苏然娘家。


图片    www.jiubiji.com 旧笔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