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视线中,远处的天边,突然黑下去四四方方的一块儿,黑洞洞极为吓人,而且四边整齐得仿佛是被人用刀切过一样。


    若说是天狗食日,可是太阳明明还高高地悬挂在大黑块儿上方,而且哪有这个形状的天狗食日。


    这种场面,任谁也没有见过,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将物称为天幕,天之帷幕。


    秦王荡看得有些合不拢下巴,略微镇定心神询问见多识广的右丞相樗里疾:“丞相,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樗里疾咽了咽口水,眼睛盯着天幕,结结巴巴道:“大王,这天象过于古怪,臣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呐。”


    这时,只听身后的周天子和东西周二公“咚”的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呜呼,是上天显灵,护我大周和天子。”


    秦王荡忍不住出声:“天子和二公也太自以为是,说这天象是为周王室。哼,依寡人看这神迹是为我大秦显露!”


    周天子站起来:“秦王好会胡搅蛮缠,予一人刚才祈求先祖显灵,下一刻就有这般神奇的天象降临明堂,岂不正说明这是为我大周而来。”


    秦王荡哼道:“这不正巧了,寡人刚才也在心中祈求先祖临世。”


    秦王和周天子互不相让,非要在口舌上分出个高下来,东西周二公也连忙站起来帮着周天子。


    眼见秦王以寡敌众,樗里疾也加入了四人的口舌之争。


    不过面对向来多智圆滑,在口舌上仅仅只输张仪的樗里疾樗里子,周王室三位很快败下阵来。


    周天子拂袖转身,东西周二公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


    秦王荡得意起来,正要出言再讽刺周天子几句,结果天幕里忽然传出了一阵深沉浑厚的编钟乐声,引得所有人都把目光重新放在神秘的天幕上。


    编钟乐声结束后,天幕闪动了一下,紧接着天幕中央出现了一只黑白两色的小兽,瞧着似熊非熊,冲着众人一直招手,还伴随着一名年轻女子的声音。


    奇怪的是,那女子的口音明明听着极为陌生,在场众人都闻所未闻。可是声音落到他们耳朵里时,又听了个一清二楚。


    【各位字母站的观众大家好,我是新上任的up主落安讲历史故事。大家可以叫我落安】


    【废话不多说,咱们马上开始切入正题。接下来,就由落安给大家讲一讲,这历史上那些下落不明的国宝文物!至于是哪些国宝文物,请允许up主先卖个关子,咱们一期一期来讲。


    请注意:视频内容所提及的所有国宝文物,全是落安一家之言。有不同意见的小伙伴们,可以打在公屏上或者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友好讨论。喜欢本期内容的观众老爷们,麻烦多点赞,关注加收藏投币——素质三连哦。】


    众人疑惑,这女子说的每一个字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为何连起来大部分都听不懂呢?


    观众是什么?啊噗主又是什么?老爷们又是什么?素质三连又是什么?


    眼尖的樗里疾还发现,女子说话的同时,天幕底下还出现了一行行字,这字也是相当陌生,和均匀柔和的大篆籀文相比,一横一竖极为利落工整,而且个别字瞧着又有大篆籀文的影子。


    一连串的问号盘踞在他们头上,还不等他们接收消化这些信息,又听那女子接着道。


    【虽说在文物的选择上,每个人心中各有侧重,存在或多或少的分歧。但这一件国宝文物,大家应该没有意见吧?对,没错就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九鼎!】


    听到九鼎,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原来这天幕讲的是九鼎。


    紧接着天幕上出现了一张画,那画上绘有九座锈迹斑斑鼎器。


    周天子认真观摩那张画,发出来自内心的感叹:“究竟是何等技艺高超的画师,能够绘就如此尽善尽美的画。天幕和神女都是上天的指示,予一人要用九鼎郊祭,以告上天和神女。”


    听到周天子要祭祀,秦王荡也不甘示弱地表示,“寡人要将雍鼎带回去,在雍城祭祀神女,保佑大秦万世永昌!”


    眼见二人又要为了九鼎闹开,樗里疾指着天空,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大王,天子,你们听神女说那画上的就是九鼎。”


    由于画面上的九鼎,和面前的九鼎相去甚远,所以众人都下意识以为此九鼎非彼九鼎。


    秦王荡和周天子瞧了瞧那上面的九鼎,发现和面前的九鼎完全不一样,二人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神女为何绘制如此丑陋的九鼎,没有半分九鼎的气势。”


    【当然九鼎已经失传,这些图片都是后人自己铸造的,究竟像不像传说中的九鼎,恐怕没人知道。】


    【九鼎,相传是由夏朝初年大禹收九牧之金而造,上面刻有天下九州图。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曾写道“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听到失传二字,周天子下意识把目光移到了秦王脸上。


    接收到周天子眼神的秦王荡怒道:“看寡人做什么,难道这九鼎失传和寡人有关系吗?我看八成是因为你们周王室保管不力,不如让我都带回咸阳好生保管,保证能流传千秋万代。”


    周天子:......


    【不过,九鼎究竟是一个还是九个,还有待考证。毕竟我们后人也不曾见过。】


    此时此刻,所有站在明堂广场上的人,真想大声吼一句:是九个!是九个!不是一个!


    【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铸造了九鼎,夏朝历经了四百年。到了夏王桀时期,由于桀的残暴统治,导致民不聊生。


    商的部落首领趁机联络其他部落,一起攻打夏王想取而代之,已经失去民心的夏王桀自然打败,商朝取代了夏朝,这九鼎自然就落到了商朝人手里。


    商朝为了巩固统治发展势力,商朝对外不断拓疆域,对内设监狱制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使得民不聊生。这一系统操作下,商朝已经有了大厦倾颓的迹象。


    到了最后一代君主纣王时,更是发展到了顶峰,对外战争频繁,修筑大量豪华的宫殿,征收苛捐杂税,滥用酷刑迫害平民等等。


    与此同时,商纣王和位于岐山的周部族矛盾日益加深,此时周部族的领袖西伯昌姬昌,已经有了对抗商纣王的想法。


    暗地里选择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还挖了不少人才进伐纣大营,如伯夷、叔齐等等,拜吕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姜子牙,为军师。


    结果呢,做了这么多前期准备工作的姬昌,偏偏在翦商大业的前夕——死了。姬昌死后,他的次子姬发接过了伐纣大旗。


    姬发率领周军攻城拔寨,一路杀到了距离商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也就是差不多三十五公里的牧野。商周军队,摆开架势,准备来一场最后的决战。】


    神女说话的同时,天幕划出一个个冷兵器战争画面,看得人是热血沸腾、目不暇接。


    【纸面实力上,周军只有五万,而纣王军有七十万之众。


    按理说,这七十万可以把五万按在地上随便捶。但事实上,纣王军队里大部都是没受过训练,被拉来充当壮丁的奴隶和东夷俘虏。


    战才刚开始打,这些饱受欺辱的奴隶俘虏士兵就倒戈相向,跑到对面的周军阵营里去,掉头打起纣王。倒戈相向这个成语,就是出于此。


    得知大势已去的纣王,自焚于鹿台。朝歌百姓苦纣王久矣,得知纣王已死,迫不及待地打开城门请周军入城,至此延续了五百年的殷商灭亡。《诗经·周颂·武》就是讲述武王伐纣,克商定周的事迹】


    天幕紧随出现了二十六个字,虽然在场的周民看不懂上面的字,但是他们都知道那是什么内容。


    周天子和东西周二公更是神情肃穆,眼含热泪,领着在场的周民颂起了《周颂·武》。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悠长肃穆的颂声配合天幕中女子的说话声,在明堂广场上方的飘荡,颇为悦耳动听。


    樗里疾甚至忍不住和着乐声一起打拍子,一旁的秦王荡瞪了他一眼,樗里疾讪讪地收回了手。


    接下来,天幕出现了更令他们更加震撼的画面,一张将山川河流清晰显示的九州地图。


    秦王荡心潮起伏,若能得到此地图,攻城拔寨岂不信手拈来,眼神示意樗里疾赶紧记下来。


    过目不忘的樗里疾指了指他的脑袋,对秦王荡做口型,“大王,我都记下了。”


    秦王荡满意地点了点头,把目光继续放在天幕上。


    【周朝建立后,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以及伐纣功臣为列国诸侯,根据血缘关系亲疏和功劳大小,将他们分成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附庸,其中姬姓宗室子弟就占了五十三个。


    而本期内容的主角九鼎,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成了王权的象征。周灭商后,九鼎被武王姬发带回了镐京,并公开展示九鼎,象征周合法取代商。


    姬发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公旦领周成王命营造洛邑,而后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置于洛邑明堂。作为王权象征的九鼎,在洛邑安稳地待了几百年,直到周王室渐渐衰落,九鼎就被诸侯们给惦记上了。


    周王室衰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绝大多数人认为周朝成也分封,败也分封。


    众所周知,周王室封出去的地越来越多,周天子拥有的土地是越来越少。时间一长,周天子也逐渐失去对这些诸侯的控制。


    除了分封这个制度上最重要的原因外,还有客观自然原因,西周时期发生的各种地震、旱灾,让西周王朝是雪上加霜。


    西周王室的衰落,还和这三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个是周昭王姬瑕,三次伐楚,南巡不返,身死汉水,是周王室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个是周厉王姬胡,按照谥号来讲,“厉”是一个恶谥。但周厉王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十足的暴虐昏君,反而可以说是个路子走窄的有为之君。


    周厉王在位时期,对周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提出了改革方案,一度让西周国威有所振作。


    甚至使得在他父王周夷王时,已经称王的楚国国君担忧周王伐楚,自动取消了王的称号。


    只可惜旧贵族势力太过强大,加上周厉王本人改革过于冒进求成,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施政又过于粗暴,滥用卫巫监视国人,有怨言者以告一概杀之。


    国人甚至不敢顺便说话,生怕说错一句话被卫巫抓起来,在路上都用眼神示意。


    最后忍受不了周厉王□□的百姓们,联合起来将他赶到了汾水的彘地,一个野猪横行的地方。


    十四年后,改称汾王的姬胡,死在了彘地。


    这第三个人,则和西周灭亡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没错他就是周厉王的孙子周幽王姬宫湦。


    提到周幽王,大家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的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太广了,导致很多人信以为真,其实很有可能是冤假错案。


    著名的国学大师,就曾提出过异议,认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委巷小人之谈。


    首先,各路诸侯到镐京的距离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同时抵达,然后一起上当受骗。而且如果真有犬戎来袭,镐京城肯定一片戒备,等他们到了镐京,发现城里一片安然无恙肯定会怀疑,见没有敌情肯定就会离去,实在没有什么可笑的。而且烽火传讯,是汉朝用来防备匈奴人的。】1


    秦王荡思忖,这汉朝又是哪个朝,匈奴人又是什么人?难道我们大秦没能取代周王室吗?


    但鉴于周天子还在旁边,秦王荡并没有问出口,而是对樗里疾说道:“这么不合常理的故事,怎么会有人信以为真呢?”


    周天子也深表赞同,“周幽王就算再昏庸,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其实当年的事情另有隐情。”说到这里周天子语气有些低沉,没有继续说下去。


    下一刻天幕就把周天子未尽之语,倒了个一干二净。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竹书纪年》和《清华简》里得到了周幽王事件的另一个角度。关于《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的来源,由于时长有限,这里我就不赘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百度,度娘解释的很清楚。


    武王伐纣,姜子牙是武王最重要的军师谋臣。所以武王首封师尚父姜子牙,于富庶平坦的营丘之地。姜子牙因此成了齐国的开国之君。


    而齐、申等姜姓诸侯国,则成为周王室最重要的外姓盟友,需要联姻笼络的对象。


    到了西周后期,如厉、宣、幽三代周王娶的都是姜姓王后。周幽王的王后正是出自西申国,乃西申侯的女儿。


    大家所熟知的历史里,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这里注意了,褒姒之子叫伯服,古人称排行为“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所以伯服应先于宜臼出生。


    而且汉朝的班固曾在《白虎通义·姓名》里提到“嫡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鲁大夫孟氏是也。”,汉《礼纬·含文嘉》也云“庶长称孟”。2


    因此有人展开了无限的发散思维,比如周幽王先娶了褒姒为王后,生了伯服。为了笼络申侯,巩固政权,不得不废王后褒姒,又另娶申侯之女为王后,妥妥的渣男行为。


    这个论断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没有切实的考古史料辅证前,大家姑且听之。


    被废的申后就带着儿子宜臼跑回了娘家,对着老爹申侯一顿哭诉。西申侯一听,好哇姬宫湦你小子想翻天。


    不管从哪方面来讲,西申侯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于是就在西申国内,把外孙宜臼立为周天王。


    都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西申侯此举,简直是打周幽王的脸。气急败坏的周幽王,二话不说准备挥师进攻西申国。】


    【然而,这恰好中了申侯的阴谋诡计。原来申侯早就和西边的犬戎密谋,等周幽王离开镐京,犬戎就东进,给周幽王来个夹心馅饼。


    等周幽王出了镐京,犬戎就杀往了镐京,镐京危矣!周幽王只能选择撤兵。


    但是等他回去已经来不及了,犬戎人已经在镐京城内烧杀抢掠,就连王后褒姒也被犬戎人掳走。最后周幽王和长子伯服兵败,死于骊山脚下。】


    这话一出,在场的周民包括周天子和二公,都沉默不语。


    这件事可以说是整个周王室的秘辛。作为周平王的后代们,他们也承受着周平王弑父杀君的后果。


    明堂广场附近的周民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谁也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一出。他们一直以来所知道就是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褒姒废嫡立庶,引来犬戎兵祸。


    秦王荡翘起嘴角,心满意足地等着看周天子的笑话。这样一个周王室,压根不配做天下共主,他们秦人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没想到接下来天幕的内容,更是让秦王荡心潮澎湃。


图片    www.jiubiji.com 旧笔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