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现代言情 > 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 233.第 233 章
    “是怎么个不太平法?”潘垚问道。


    季茹娘摇了摇头,“我们知道得也不多,天寒地冻的,外头鸟悄鸟悄,我们也不爱出门,去哪儿都不若家里方便。”


    潘垚附和了一句,“对,我阿娘也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是这个理儿!”季茹娘瞅着潘垚,那是越瞅越稀罕,话头能说到一处去!是投缘的小姐妹了。


    “是我家官人的族叔传了信来,特特叮嘱了我家官人,让他莫要和人随便出门耍,不去偏僻,不去少人烟的地方,便是乡试,也得和相熟的人结伴一块儿走,正经投宿,莫要去荒庙野观。”


    她压低了声音,小声道,“闹鬼呢,山里有山魈,便是城里也不太平,鬼怪都厉害着,说是漂亮的面皮一盖,就跟穿人的衣裳一样,咱们眼睛可分辨不出来。”


    说到这里,季茹娘是又兴奋又害怕,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就像听着诡异的坊间故事一样。


    想到了什么,她一双圆眼上下瞅了瞅潘垚,水光波动,里头漫上了担心,猛地将潘垚的手拽住。


    “阿垚妹子,听嫂子一声劝,不若就在嫂子家住一段日子吧,等开春惊蛰过了,路上好走了,咱们再去寻你阿兄,别担心,家里有地儿住,我们都是正派人,你大哥日日在屋子里苦读,打扰不到你。”


    潘垚知道她这是关心自己,反手握上季茹娘的手,轻拍了两下,宽慰道。


    “没事的,嫂子,公鸡是至阳之物,大公鸡又被嫂子养得水光亮华,更是神勇,和它一道上路,有它作伴,没什么好担心的。”


    季茹娘见潘垚执意要走,有几分舍不得。


    不过,到底是寻亲的大事,将心比心,要是自己和阿妹走丢了,定也是牵肠又挂肚。


    “那你路上多加注意,嫂子便不多说了,我去给大公鸡喂食,一会儿再给你做一些好带的干粮。”


    “这——太麻烦了。”潘垚有心推拒。


    身为元神,便是不吃都不要紧,只要她勤奋修炼日华月魄,这会儿啊,她就跟夏日树上的蝉一样,吃风喝水都能饱。


    “和嫂子还客气什么,”季茹娘起身,她笑吟吟地将潘垚压下,“你呀,唤我一声嫂子,就把我当自家人来看,你坐你坐,这会儿多烤烤火,一会儿出发了,可不好找烤火的地方。”


    潘垚坐回了灶膛边,耳朵边有火光燃烧木头的哔啵声,还有季茹娘赶着公鸡母鸡吃食的声音,时不时的,还能听到屋子方向有男子低声读书的声音。


    天光愈发的明亮,晨时的空气带着冷意,却也格外的清冽。


    ……


    带着一水囊的热水,几张卷饼,又问了赵杰福族叔的信息,潘垚辞别了季茹娘,带着大公鸡往前走了。


    “阿垚妹子,寻到兄长了,要是方便,也给嫂子捎个信呀。”


    季茹娘扶着木门,瞅着那渐渐走远的人,依依不舍地喊了一声。


    “好!”清脆的声音透过清晨的薄雾传回来,一并而来的,还有两声大公鸡嘹亮的啼叫声,似是在告别旧主人。


    “这么投缘啊。”不知什么时候,在屋子里温书的赵杰福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身厚袄子,手插在袖筒里,脖子微微了缩着,背影上瞧去就像个农人,这会儿探头往外瞧了瞧,还颇为稀罕地啧了两声。


    “咱们家这大公鸡,有这么听人话的吗?”


    可不是听人话么,只见晨光落在羊肠小道上,路两边是结了冰晶的树,枝丫朝天,没有一分一毫的叶子,却也不掩冬日好风光。


    小道上,一身灰袄子,头戴毡帽的小姑娘脚步轻快,身边是毛羽艳丽的大公鸡。


    大公鸡两只细伶伶的腿踩在小路上,时不时扑棱下翅膀,瞅着就像小姑娘和大公鸡在相互追撵一般,都不会走错道。


    季茹娘迟疑了下,也觉得自家这大公鸡变聪明了些。


    “大概是物随主吧,阿垚妹子瞅着就是个聪明的,大公鸡跟了她,脑袋灵活也不稀奇,对,就是这样。”


    赵杰福好笑地摇头,傻媳妇,这不是拐着弯说自己不聪明么?


    憨不憨!


    ……


    离了赵家,潘垚一路向南边而去。


    她都问清楚了,赵杰福的族叔唤做赵大宝,老仙儿给她说过的故事里,倒是没有提过老师父的名字,她将老仙儿压箱底的那些手札和记录都瞧过,也没见过小庙一派开山祖师爷名字的记载。


    倒是后人提过一句,说是赵姓的大师,善占卜。


    按老仙儿的说法,这叫做只做事、不留名,行的是大道。


    今儿听了季茹娘的话,潘垚心里起了狐疑。


    哪里是啥大道呀,说不得是老师父嫌弃自己的名字不够响亮,这才不爱留名。


    姓氏相同,从皮行转巾行的经历也相同,潘垚有九分九的把握,这赵大宝就是她小庙一脉的老师父。


    据信件上的地址来看,老师父这会儿正在州城里做着巾行,算卦占卜,解八字测姻缘,混迹在市井之中。


    潘垚轻叹一声。


    老师父已经出了山门,想来,此方时间,府君已经被害了。


    ……


    接近年关,虽然冷风呼啸而来,州城却不失热闹。


    戌时的梆子刚刚敲过,天洲城里陆陆续续已经点上了灯烛,星星点点的烛光微弱,却也汇聚成了万家灯火。


    长宁街是城中最为热闹的坊市,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河堤边有三层高的大酒楼,再往南面有楚馆秦楼,红灯串一串又一串,照得这处和白日也不遑多让。


    龙形灯笼颇为扎眼,灵炁漾过,灯笼在潘垚手中成了一盏普通的圆纸灯,上头绘着一只啄米的大公鸡。


    潘垚拎着灯打街道边走过。


    脚下是青石板的路面,两边有小商贩热闹的叫卖声,远处还传来丝竹管弦的乐器声,伴随其中,还有一阵摔打的声音。


    潘垚瞧去,是烀饼面铺摔打面团的声音。


    “阿妹,来一碗面条不?香喷喷地吃上一碗,祛湿暖胃,热乎着呢。”


    喊话的是个老伯,在路边摆了三张的小方桌,还有几张小杌凳,前头一口烧了滚水的大锅,锅上有个奇怪的木头,瞅着像是个轧东西的架子。


    “呵呵,阿妹没吃过这个吧,”老伯乐呵呵地招揽,“尝一碗?这是饸饹面,冬天吃一碗饸饹面,整个人都暖和。”


    潘垚正要摆手说不要,视线瞥过,又改了主意。


    “那麻烦老伯来一份了。”她提了灯,将灯笼往地上一搁,坐在小杌凳上,拿过桌上一副干净的碗筷,于寒风料峭中等着。


    “好嘞!一碗饸饹面。”生意上门,老汉高兴得胡子都颤了颤,“阿妹有什么忌口没有?”


    潘垚摇了摇头,“我都能吃。”


    “好嘞!”老伯中气十足应一声,转而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潘垚瞧到,汤锅上的那个木头架子是用来轧面条的。


    只见老汉将一团和好的荞麦面和高粱面搁在架子前头的漏洞里,人往后,重重地往架子上一压,就像杠杆一样,漏洞那一处吃到了力,面团被轧成了一根根细圆的面条,落进了烧滚的沸水之中。


    “这呀,就叫做饸饹床子。”老伯乐呵呵,瞧潘垚好奇,就一边说着话,另一边动作利索地忙活。


    长筷子将烫熟的面条从铁锅里夹起,一个旋转,面条工工整整地盘在了黑瓷大碗中。


    搁葱花、搁花生碎,饹饸臊子……最后再淋上早便备好的汤底,一瞬间,只见热气升腾,香气弥漫。


    潘垚鼻子嗅了嗅,再抬头,眼睛晶亮。


    “好香,是羊肉汤的味儿。”


    “对,是羊肉的汤底,熬了我好几个时辰呢。”老伯得意,“不腥膻吧,老汉我做生意厚道,十里八乡谁都知道,我们做面食,汤头顶顶重要,为啥我家汤头好,那是我舍得搁东西,不糊弄人的。”


    潘垚附和地点头,面食到了面前,能嗅到里头有八角茴香等香料的味道,羊肉的汤头确实做得很好。


    搓了搓筷子,潘垚朝老伯又要了一份汤碗,将面食一分为二,自己尝一份,另一份往旁推了推。


    趁着老伯在揽客的空档,她掐了道手诀,瞬间,被分出的那半份饸饹面没了滋味,热气好似都消失了。


    “吃吧,我请你的。”潘垚悄声,冲着黑暗那一处的黑团弯眉笑了笑。


    如雾一般的黑团有一瞬间的凝滞,像是裹足不前一般。


    潘垚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自顾自地吃起了这饸饹面。


    果真是汤香味浓,荞麦面和高粱面相互糅合,面条细滑又有筋道,还有淡淡的面食香味,这一道粮食的香味淡化了羊汤底的滋味,让整道面食的香味更有了层次感。


    一碗汤面下肚,潘垚暖呼呼的,就连鼻子尖都泛起了微微的红。


    “呼噜噜,呼噜噜。”顺着声音看去,能瞧到黑团幻化成形,模模糊糊是个小孩子的模样,头上却有着毛绒耳朵,这会儿,它像小兽一般警惕地吃着面食,发出呼噜噜的声响。


    似是注意到潘垚的目光,它耳朵一竖,警惕瞧来,黑暗中,眼睛带着绿幽幽的光,像山野的野兽。


    潘垚托着腮瞧着。


    感觉到她没有恶意,炁息又干净,它又放松了心神,专心致志地吃面了。


    是狐鬼呢。


    潘垚伸手,炁息似风,犹如春风拂过绿草一般,将它那毛茸茸的耳朵捏了捏。


    狐鬼甩了甩头,有些痒痒,犹带绒毛的手挠了挠自己的耳朵。


    潘垚又是一笑,真可爱!


    ……


    “老伯,结账。”潘垚搁了铜板在桌上,提起了灯,回身招呼吃完了半碗饸饹面,这会儿微微鼓着肚皮,又将自己团成一团的小狐鬼。


    “面条你也尝过了,咱们就走吧,你瞧你在这儿,老伯的生意都不好做了。”


    就像这做饸饹面的老伯说的那样,他做生意厚道,用料足,汤头也熬得好,再加上饸饹面有饸饹床子现场轧面条,冬日时候,本该是生意最好做的时候。


    可潘垚瞧了,不说她落座吃面的这个时辰,便是之前,老伯热情的吆喝声不停,走过的人不少,眼睛瞥了这边一眼,有想吃一些什么,却都不落座在老伯这一处的摊子上。


    老伯甩了甩布巾,颇为郁气又纳闷。


    这生意怎么这么难做?前些日子还好好的。


    潘垚瞧着这一团的黑雾。


    生意不好,原因就在它了。


    虽然人们未开天眼瞧不到这些东西,可人有六感,天生的趋吉避害,这一小团的狐鬼虽未害人,却也是阴物,有森森阴炁起,人们走过这儿,下意识地便避开了这儿。


    这样一来,自然就更不会来吃面条了。


    再馋再香也不吃!


    “好嘞,下次再来呀。”老伯利索,收了铜板收碗筷,又拿布巾快快地擦了擦桌子,半分不泄气,继续热情地揽着客。


    “走一走,看一看咯,香喷喷又暖呼呼的饹饹面,好吃不贵,冬日吃一碗,从头暖到脚嘞!”


    ……


    潘垚走出了一段路,站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下往回瞧。


    浓雾一样的狐鬼还缩在黑暗之中,在饸饹面摊子的不远处,瞧过去像是守着摊子一般,它迟疑了下,抬头瞅了瞅潘垚,摸了摸肚子,最后还是一步三挪地过来了。


    潘垚高兴,“这才对嘛,人有人道,鬼有鬼途,你这样挡着别人发财的路子,无形中就为自己添阴债,不好不好。”


    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富贵这东西重要着呢。


    ……


    潘垚领着狐鬼往前走。


    许是因为半碗面的缘故,小小一团的狐鬼对潘垚颇为亲近。


    一会儿像是走路的孩童,一会儿像一张大毯子,一会儿又像是四肢齐用的小狐狸……末了,它扒拉着潘垚手中的灯,毛绒的手探出,要去抓灯笼面上的大公鸡。


    大公鸡吓了一跳,喔喔喔地啼叫,翅膀扑棱,米粒也不啄了。


    狐鬼也吓了好大一跳,绿幽幽的眼睛里都是无措。


    会动,灯笼上的画会动!


    潘垚:“哈哈哈,吓到了吧。”


    她乐得不行,灵炁一拂而过,又撒了一些米粒安抚灯中的大公鸡。


    瞅着狐鬼瞪圆的眼睛,她压低了声音,故意吓唬道。


    “这是一只公鸡精,不单单有公鸡精,还有蝴蝶精怪,上床鬼,它们乱吓唬人,都被我给抓起来了,你要是捣蛋,我也给你抓起来。”


    随着话落,狐鬼瞧到,圆面的灯笼上除了啄米的公鸡,还多了个吊树枝的鬼娃娃。


    蓬头、小眼、大鼻子、肿嘴巴……四肢细骨伶仃。


    狐鬼嫌弃地别过脑袋。


    丑到它了,伤眼睛!


    潘垚被它这一反应逗得又是一乐。


    一人一鬼往前走,灯笼里多了一只翩跹的蝴蝶,只见羽翅微震,在灯璧上投下纤弱的影子,地上的光影也有了蝴蝶飞舞的影子。


    ……


    歪脖子树下,老葛面摊。


    “老葛,我傍晚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一道大咧又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人未到声先至。


    只见桥的另一面走来一个穿着灰色大褂的老道,瘦削细长脸,身量颇高,耳垂长长,约莫五六十岁模样。


    他手中拿着一个幡布立杆,青布黑字,上头龙飞凤舞地写着【童叟无欺,善观气色】这两排大字。


    “你这生意不好做,是撞了邪了,你请了我的符,保准生意好做,都是老街坊老相识了,我也不多收你银钱,你呀,给我管一个月的饸饹面就成。”


    他抬脚走了过来,将幡布立杆往旁一搁,坐在小杌凳上,大褂下瘦长的腿一抻,喟叹一声舒坦,不忘转头和面摊摊主挑骨头。


    “老葛啊,你这凳子打得矮了些,坐着有些不舒坦。”


    被唤做老葛的老伯呸了一声,摆摆手赶人。


    “走走走,我不用你驱邪。”


    “不用我?”来人撩眼一瞪,抬手一指人,嗓门都扯高了几分,“好你个老葛,竟然还赶我大宝爷走,这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呸!”老葛也不吃亏,“什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瞧你是花生壳里的臭虫,冒充好人(仁)!我这儿哪里撞邪了?哪里撞邪了?”


    他也不招揽客人了,布巾子一撂桌上,嗷嗷就开骂。


    “别人不知道你赵大宝的底儿,我葛老根还能不知道?再往前十几年,我在这儿摆面摊,你赵大宝摆的是啥,你搓的是泥丸!埋汰死了,大夏天也不洗个澡,往身上搓了搓泥,又去搓药,我都不吝得说你!你要是会驱邪,我葛老根就能招财!”


    老葛瞪圆了眼睛,气呼呼的样子,没了做生意时的乐呵劲儿。


    赵大宝缩了缩脖子,左瞅右瞅。


    还好这时月上中天,客人少了,没人听到他神机妙算大宝爷的黑历史。


    “说这作甚!”赵大宝没劲儿,嘘了葛老根一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我了。”


    话音一低,他的声音又弱了两分,“再说了,你也知道,我当初搓的那些药丸子又不是给人吃的,都药老鼠,药香娘子和蛇蚁的,你操心我洗不洗手作甚,就是不用洗,特意要熏熏它们!”


    老葛:……


    “埋汰!”


    听老葛的声音平和了些,赵大宝的嗓子又大了,他让老葛给他上一碗饸饹面。


    葛老根不动,甚至也坐了下来。


    赵大宝:……


    他没好气地白了一眼,“放心,今儿这一碗我算钱,我算钱还不成不?”


    “算钱还不应该啊!”葛老根哼了一声,起身忙活去了。


    很快,这儿有饸饹床子轧面条的声音。


    赵大宝在等食,朝桌面呵了口气,又拿自己的衣裳擦了擦桌子,瞅着葛老根瞧他,他乐呵呵又是一笑。


    “桌子有点脏了,我擦擦。”


    葛老根摇头,也是对老街坊老相识颇为服气了。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是埋汰还是讲究?自己的袖子也不怕脏了去?”


    一碗面端上来,热气腾腾,汤足料足。


    “喏,你的面好了,老口味了,快吃,吃完了我也差不多该收摊子了。”


    赵大宝一边呼噜噜吃面,一边旧话重提,“是不是没做着生意?要我说啊,你这真是撞了邪,气场有些阴,请一道符回去镇镇,过两日便好了,你别不信邪。”


    葛老根不承认,“什么撞邪不撞邪的,就没有的事,我瞧你就是想白吃我家的饹饹面。”


    他从布褡裢里翻出了几个铜板,往桌面上一搁,声音有些响亮。


    “喏,瞧到没,你来之前我才做了一道生意,是个小阿妹,吃得可香可好了。”


    话才落地,就像是打开了什么匣子一样,路上有几个游人提着灯笼过来,左右一瞧,视线落在做饸饹面的饸饹床子上,颇为意动地相互交谈商量。


    “吃一碗面食吧,闻着挺香的。”


    “是香,这制面的木头还有趣,瞅着面条是现做的,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成,就吃面。”


    ……


    “老板,给我们来碗面,先来六份,要是好吃,我们再带几碗走。”客人落座,和老板点单。


    生意一下就上门,喜得葛老根见牙不见眼,布巾子一甩,连连应道。


    “好好,这就给几位贵客做,保准儿好吃,味香料又足,今儿吃了,明儿你们还想来。”


    葛老根洗了手,往饸饹床子的漏洞里塞面团去了,走之前路过赵大宝的桌子,他一昂下巴,微微哼了一声。


    都是老相识了,谁不知道谁呀。


    这是在打脸呢。


    说好的撞邪有阴炁,不来客人呢?


    这不是来客了?一来还来好几个!


    就是浑说!


    “哎!稀罕了!”赵大宝也稀奇得不行,急急地喝了一口汤面,转而就去翻身上的乌龟壳。


    他可不是吓唬葛老根,更不是和尚不说鬼,米袋里没有米,为了贪他几碗面条瞎说的撞邪一事。


    傍晚时候,他路过这摊子,真切的感受到这儿有一道阴炁,不凶就是了。


    当然,要是凶的话,他也不敢凑过来,他也惜命的好吧,对自己有几斤几两重,也有清楚的认知。


    “让我瞅瞅,”赵大宝卜了一卦。


    抓鬼除魔他是差了些,不过,要是算卦的本事,这一片的街坊邻居可都得喊他大宝爷。


    片刻后,他视线一转,瞪向了葛老根刚才拍在桌上的几个铜板。


    一轮明月水中照,水面好一片亮光光,以为是宝下水摸,摸来摸去一场空……好啊,这是半道杀出了个程咬金,有人截了他这一个月的饸饹面了!


    赵大宝瞪眼。


    ……


    做了六碗面食,又打包了几份,收了食盒和汤碗抵押的押金,葛老根将面食钱数了又数,喜滋滋地将它们划拉进抽屉之中。


    抬起头就见赵大宝瞅着自己,他吓了一跳。


    “嗬,你个老东西还没吃完啊?今儿生意好,老葛哥我高兴,给你添一勺汤面,不要钱。”


    赵大宝这会儿可没心情再吃,一碗汤面下肚,他也饱了。


    小杌凳一拖拉,他就跟大螃蟹一样往老葛面前一凑,指着桌上的几个铜板,问道。


    “老葛,你刚刚说一个阿妹来吃面条,这钱、是她给的?”


    老葛不理,上前两步,将几个铜板又收到抽屉里,“差点落了这几个,对了,你的也得给,可不许赖账,都一把年纪了,羞不羞。”


    “给给给,这就给你!”赵大宝磨人,“你就给我说说,这钱是不是那阿妹给的?长什么样儿?”


    “是啊,那阿妹生得好。”老葛稀奇,“就吃碗面条的事,你怎么打听这么多。”


    赵大宝摆摆手,“你不懂。”


    他的视线落在自己占卜的龟壳上,叹了口气。


    山门里走一遭,本事也学了一些,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


    并不是所有修行的人都有一副好的心肠,有一些人面容风光霁月,内里却糟烂恶臭,人面鬼心,甚至比恶鬼还吓人,更甚至因为有一身本事,祸害起人来,手段更是寻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


    “我就想过个太平的日子……”赵大宝的声音低了几分去。


    葛老根一瞅,还有些不适应,赵大宝这蔫耷劲儿,怎么瞅着让人这么让人心酸酸呢?


    他咳了一声,正想摆手说一句,这饹饹面他请了,眼睛瞥过,瞅到提着灯来的人,胳膊肘一杵赵大宝,朝他嘘了一声,示意他朝南面看去。


    “喏,瞧到没,就是这个阿妹留的铜板,你不是一直问?人正好往回走了,你想瞅就自己瞅吧。”


    赵大宝听了这话,转头便瞧了过去。


    那一边,潘垚也瞧了过来,这一打眼,她也有些晃神。


    像,这人有些像师父老仙儿。


    倒不是五官,而是气质,同样瘦高瘦高的,脸上有着褶子,耳垂也都有些长。


    一下子,潘垚便心生了亲近之意。


    ……


    月上中天,夜色愈发地浓郁,打更人敲响了亥时三刻的梆子,夜里出行玩耍的人三三两两地结伴回去,做着生意的商贩有些舍不得收摊,瞅了瞅左右,确定不在有人玩乐吃喝,这才收拾了家什。


    凳子,小方桌,铁锅……所有摆摊的家什收拢在一起,一根扁担挑起。


    葛老根的家什更多些,还有轧饹饹面的饹饹床子,两截厚木做的,不厚不成,不厚吃不到力,面条便轧不成形。


    这些东西一根扁担挑不动,他拿了个独轮推车,东西堆在上头,瞧着杂乱,实则都有自己摆放的规律。


    潘垚帮着搭了一把手,独轮车歪倒时,她帮着正了正车身,“老伯小心。”


    “谢谢阿妹。”葛老根笑了笑,有些花白的胡子跟着一颤。


    赵大宝不痛快,“我也搭手了,你怎么不谢我?”


    赵大宝说着话,觑了一眼跟在一旁的小姑娘,还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


    明明只是多瞧了两眼,正在思量,是不是七星宫中之人,怎么这小姑娘瞅着自己像瞅着亲人一眼,半点不见外,才见面便一口一个大宝仙的叫着。


    一个仙字,他听得是飘飘然又乐呵呵。


    没说几句话,瞧着人孤身一人在外头,自个儿就出言了,让小姑娘要是没有落脚的地儿,就去他赵大宝家。


    还说什么寒舍简陋,好歹有屋瓦遮雨避风。


    呸!他赵大宝啥时候这么心软了?


    赵大宝又觑了潘垚一眼。


    月白色的月光落在她的面上,柔和了五官,只见杏眼弯弯,她提着一盏绘着大公鸡的圆灯,里头藏了一只不知道是蛾子还是啥的,反正是两翅膀扑棱,小姑娘稀罕的玩意儿,脚步轻快,一派娇憨可爱。


    便是精怪,也是刚下山的小精怪。


    葛老根和赵大宝是老相识,年轻时候便爱斗嘴,当下也不例外。


    “你还想我谢你啊,你怎么不说说自己刚才怎么吓唬我了?就为了白吃我家一个月的饹饹面,还说什么我的摊子撞邪有阴炁!哪儿撞邪了?我后来生意好着呢。”


    说起这事,葛老根便冲潘垚笑道,“也是阿妹来了后,生意才好的,要谢也是谢阿妹,老叔决定了,接下来三日,阿妹来摊子前吃面条,不要钱!”


    赵大宝嗤笑,“才三日啊,老葛哥你小气了。”


    潘垚迟疑了下,还是更心疼自家小庙的老祖宗,“老叔,大宝仙没扯谎,方才时候,你那儿是撞邪了。”


    车轱辘急急一停,木头和青石板相摩擦,深夜里有扎耳的声音响起。


    葛老根傻眼,“啥!”


    ……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