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他的脸近在咫尺, 眉与眼,美得像月下幽深的深潭。
“阿兰,我不知做过多少关于你的……”
他蓦然一顿, 盯着她,一字一句地说:“下流的梦。”
“只是我、我又怕你觉得轻佻, 越是心动,越不敢轻举妄动。”
陈兰君反驳:“怎么会觉得你轻佻?”
“不会么?”他笑, “你不是觉得, 我很像四处留情的贵公子?”
这话拿出来,陈兰君也不好抵赖,他本身长得就像一副万花丛中过一点不沾身的模样。刚相识之初,她其实一直有这样的偏见。
只是时过境迁, 乍然听他提起这事, 陈兰君倒有点不好意思。
她想避开他的视线,他不让, 仍坚定而温柔地捧着她的脸。“所以,请问我能获得批准吗?”
望着他的眼,陈兰君点点头。
他靠近时, 不自觉闭上了双眼, 睫毛颤抖。
一个吻,并非浅尝截止的那种。
神态虽谦卑,姿态却得寸进尺, 他的大手抚上她的发,紧扣着, 想与她更贴近, 修长指节为黑发所缠绕,暧昧惊人。
她也缓缓闭上眼, 心想方才他所说的“下流的梦”多半是真的。
在这寂静的房间,外头隐隐闻见电视剧里的对白,还有郑梅与小妹关于电视情节的议论声。
“这情节也无聊,咦,你姐和小邵呢?”
“好像回房间去了。”
她心里一紧,然而越紧张,越有些密不可宣的乐趣。
隔着一道薄薄的门板,只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
邵清和松开她,耳鬓厮磨,声音低低的:“未完待续。”
而后转身,正一正衬衫,若无其事的推门走出去,与她的家人聊天。
陈兰君慢腾腾地拿起一把梳子,将纷乱的头发一一梳顺。
心里却只剩一个念头,邵清和,是真的很好亲啊。
因这美妙的小小的刺激,翌日出门去学校时,她瞥一眼穿衣镜,一双眼笑盈盈的,一望就知好心情。
蔡书记瞧见容光焕发的小姑娘,心情也好,笑着领她去见人。
“这位老师资历丰富,是国外毕业的博士,也在高校有任职经历,你见到她一定会惊喜的。”
领到一间教室,推开门,陈兰君有两秒的愣神。
真是好大的惊喜,从讲台转过身来的,不正是她大学时期的老师尹玉吗?
蔡书记很满意她的表情,哈哈大笑:“是不是很惊喜,其实招你进单位时,你尹老师也说了好话的,现在师徒成同事,也是一桩美事。”
她特意向尹玉打趣:“怎么样,有你的高徒当助手,一定是如虎添翼吧?”
尹玉拍拍手掌上的粉笔灰,说:“希望如此。”
蔡书记又向陈兰君介绍了一下她目前的工作安排,一是跟着尹玉熟悉各项教学工作,二是担任夜校的老师。
这夜校,是特别为想要进修的非鹏大学子所设的。程度很浅,就教一些英文、数学之类的。
“可我的专业不是这个。”
“没事,许多报名的都是打工妹,大概只有高小的水平,你一个高材生去教,绰绰有余。”蔡书记讲,“等你这学期全都适应好了,下学期就可以接受一些正式课程。”
刚进校的新老师,多半是要当班主任,或者去管理学生的,这一类任务很重。相比之下,陈兰君的工作内容要轻省不少,一周上三天夜校的课,同时辅助尹玉做一些教学工作即可。
领导这么安排,也算是很看重她的。
陈兰君因此没有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好工作。
另一个触动到她的点,是“打工妹”和“学习”两个字。甚至勾起了她些许对往事的怀念。
重生之前,她也是打工妹,但不甘心永远是打工妹,所以晚上去上夜校。
夜校读书时,她曾经接受过几位大学教授的帮助和引领,受益良多。没想到这一次,她成了站在讲台上,能给予想要求学者帮助的存在。
蔡书记事情多,没带一会儿,就有人来找。
她向陈兰君说:“好了,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我这边有事,要失陪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只管问尹老师。”
说完,跟着来人匆匆离开。
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陈兰君与尹玉。
怎么说呢,气氛稍稍有点尴尬。
陈兰君与尹玉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蔡书记以为的那般师生尽欢。
她是敬仰尹玉的,因此对于尹玉教授的课,一定专心致志,可是别的课嘛……由于要分心去处理生意等原因,就抱着“良好最好,及格万岁”的心态。
尹玉对此很不高兴,曾经当面批评过她:“其实你很聪明,很有天赋,只要把心思完全放在学业上,一定会取得很好的进步。”
陈兰君答应是答应得很好,认错态度也好,但就是不改。
她也没法改啊!总不能真的丢下正梅公司与第四食品厂不管。
如此反复两回,尹玉心灰意冷,渐渐地也就不把她叫到办公室去教训了。
其实是放弃雕琢这一块璞玉,因为这玉志不在此。
静了一阵,尹玉转身,重新拾起粉笔,目不转睛地在黑板上画着一个电路图,大概是她之后要上课的内容,提前演练。
粉笔在黑板上吱嘎吱嘎响,有点刺耳,陈兰君的目光往门口瞟,只等再坐一会儿就出去。
就在她打算溜走的时候,粉笔声停住,尹玉的声音响起:“我是真没想到,你会跑来这里报道。”
她侧目道:“怎么,第四食品厂不去,跑来这里继续一心二用。”
作为少数与陈兰君亲近的大学老师,尹玉是猜出了她与第四食品厂的关系的。
陈兰君依旧装糊涂,不正面回答,反而以问题回答问题:“没想到尹老师竟然会从明德大学调到鹏大来,这里的科研条件,暂时还比不上明大吧?”
虽说特区大学的工资,肯定要比明大高,但尹玉显然是更重视科研的人,不然也不会回国。
尹玉看了她一眼,说:“跟我来。”
穿过长长的走廊,尹玉打开了一间小教室的锁。
小教室门一开,日光里有尘埃浮动,内里竟然是五六台电脑!而且是现在国际上流通的新款电脑。
第132章
原来鹏大那么有钱的吗?
陈兰君摆弄着键盘鼠标, 啧啧称奇。
这年头的个人电脑,非常罕见,外观瞧着很简陋, 显示屏比砖头还厚。
见她在那里四处摸来摸去,一副极其感兴趣的样子, 尹玉弯了一下嘴角。虽然这个学生是半个人钻钱眼里去了,但好歹对于所学的电子专业尚留有一两分热情。
抛开她一心二用的事不谈, 尹玉其实挺喜欢陈兰君这个学生的, 聪明、热情、点子多,尤其是对于具体的可生产电子产品形态能有大胆的想象和见解。这也是为何听说她来报名参加鹏大的招录,尹玉帮忙说话的原因之一。
正欣慰着,只见这一位摸完了电脑, 以一副感叹的语气说:“还是很落后啊。”
都是费了一番功夫和钱从国外拉回来的新款个人电脑, 却获得“很落后”的评价?
尹玉一瞬间有点无语,不自觉把手臂环抱起来, 斜着眼看她:“哦,你是怎么想的呢?”
“受硬件问题所限,电脑太厚太丑也就算了, ”陈兰君直言, “但是体验感确实不太好。”
电脑一打开,出来的界面就是一串一串英文字母,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尚可,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绝对显得麻烦,看不懂, 也不知怎么操作。
她发表了一通感想, 尹玉大致听明白了:“你是说,这种电脑最好能让普通用户的使用感很强?”
“当然, ”陈兰君说,“毕竟是家用电脑,定位就是家庭用户,自然操作越简单约好,越方便越好。”
尹玉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越方便越好用,愿意购买的人一定越多。我相信,对于如何扩大消费者这一点,你一定有心得。”
她走近几步,语重心长地说:“鹏大的各项研究刚刚起步,你若有兴趣,都可以看看,提出些建议。”
陈兰君琢磨了一圈,明白了。她说尹玉和蔡主任推荐她进校,还那么好说话,工作任务安排得比较轻,简直是方便她摸鱼一样,原来根子在这里。
现在的鹏大电子学院,处在新生阶段,想要研究的课题很多。
但是科研就是一个巨大的吞金兽,纵使有科研人员的忘我努力,那也是要钱才能出成果的,尤其是电子业这种目前芯片多半依赖进口的行业。
鹏大虽然是建在特区,有钱。但也正因为如此,规矩和其他纯靠拨款的大学有所不同。有一部分的研究经费,需要研究组自筹,颇有点市场经济的意思。
要筹研究经费,最快捷方便的方法就是把研究的成果卖出去,或者找到感兴趣的商人投资。之前的“运动力”就是一个例子,本来那个研究员因为没钱都快暂缓研究了,四处找拨款找不着,然而她们正梅公司与第四食品厂介入充当财神爷,并给了充足研究经费之后,配方研究得以继续,一年之内迅速出了成果。据说那个研究员也是春风得意,高升了。
很显然,尹玉知道这一事情的首末,虽然未必知道得很详细,但对于陈兰君能挣钱这一点是有充分的了解的。
陈兰君瞥了一眼尹玉,她依旧是一副标准的学者所有的儒雅表情。
瞧着浓眉大眼的,心里也有小九九。
这位老师虽然一心向学,但于经济俗物方面也并非一窍不通,不然,自己也不会站在这里了。
但陈兰君倒是没有感到愤慨,能被利用,说明她有能被利用的本事。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就相当于她拥有了鹏大电子学院的项目挑选优先权,若能把握住,绝对不会吃亏。
既然双方都能有所增益,那么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一两分钟之内,陈兰君想清楚了,笑着开口:“我是科研界的后辈,也没什么天赋,唯独在将技术转化为产品上,能想到些新点子。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上,应该能有所帮助。”
“产学研一体化?”这个新颖的名次令尹玉有些意外,“你这词,倒还概括得挺精准。确实,如果三者能相辅相成,那就最好了。”
尹玉见她并不反感,从实验室里边上锁的办公桌内取出一份文件,递过来:“这些是目前本院一些有结果的项目,你可以看看。”
既然有这个任务要交给她,其他的工作尹玉和蔡书记都有意放宽了标准。
除了一周有两天的晚上要上夜校的课程,以及跟着尹玉学一些必备的授课技巧之后,陈兰君的工作日相当宽松。
她甚至可以不必打卡!像其他单位那样来了在签到本上写一个名,走了再写一个名,反正有正经事时在就可以。
夜校,她担任的是英语课老师。蔡书记对此的解释是:“电子系涉及到程序,要学习英语,你就相当于是给同学们做学习前的铺垫,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句话非常流畅,像是解释过很多回,陈兰君疑心蔡书记就是这么和英语系分辨的。
教员室的另一位老师悄悄告诉陈兰君,其实是因为电子学现在招不到足够的学生,毕竟大家对于电脑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不高。但夜校的学生所缴纳的学费,也是学院各老师工资的来源之一,不能不办,所以曲线救国弄了个电子系英语班。
这才顺利有人报名。特区的人,都是格外务实的,对于工作有帮助,就愿意去学,没有那就暂时免谈,毕竟又要花钱又要花时间。
现在好了,沾了“英语”两个字,电子学院的夜大总算顺利开班了。
第一天上课,陈兰君提前一个小时进校园,她新弄了辆自行车,从父母家一路踩到学校,感觉绰绰有余。
结果到了学校,她推着自行车,望着教学楼下停得满满当当的自行车和汽车发呆。
好家伙,这么多交通工具,愣是横七竖八地将教室外给堆得满满当当。
来夜大的学生,还是很多嘛。
陈兰君抱着教案走进教室,一看,同学们的岁数大相径庭。有极为年轻,瞧着只有十五六岁,也有一看就是人到中年;穿着也不一样,有些像是外来打工者,有些像是小干部,各不相同。
但唯一相同的,是眼睛里那份对学习的热情。
陈兰君清了清嗓子,宣布上课。
结果教室里响起清一色的声音,洪亮清脆:“老师好。”
第133章
“陈老师, 头一次觉得,被这样称呼也挺好听的。”
一颗剥好壳的龙眼送到嘴边,陈兰君吃了, 含糊不清地感慨:“我可能还是有一点好为人师的毛病,他们一喊, 我就想把自己能教的全部都教了。”
正说着话,忽然脸颊被轻轻啄了一下。
“你干嘛呀?”陈兰君顿时眼睛瞪得和龙眼一样圆。
在她身旁, 将衬衫挽至小臂处, 修长指节正剥龙眼皮的邵清和一脸无辜:
“没什么,”他缓缓剥开龙眼黄色的外皮,“只是觉得,你刚才骄傲的语气——”
他抬起眼, 定定望着她:
“让我很想亲你。”
一粒新鲜的龙眼肉送到嘴边, 附赠一个吻。
陈兰君笑着,想用手轻轻推他, 却怕自己带着粘腻果汁的手弄脏了他的衬衫,于是改为用手肘轻轻推。
“适可而止啊,和你说正经的呢。”
肩膀一重, 邵清和的脑袋搁上来, 声音也懒懒的:“嗯,我听着。”
这人,越来越像牛皮糖了。
只是这牛皮糖还有剥龙眼壳的功能, 陈兰君就仍让他黏着。
两人歪在她新屋的沙发里,简单装修了下, 陈兰君便搬到这处离大学更近的屋子。
屋里的家具大半都是父母新运作的小家具厂做的, 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料,床头板的花纹也是父亲陈志生亲手雕刻, 刻了一个凤舞九天,饱含他对于女儿的祝愿。
小家具厂建成到出货这一期间,正值陈兰君与凤君扑在“运动力”的制作推广时期。原本陈兰君还想着,等忙完这一阵再去过问家具厂的事,然而一回家,却发现一间小小的家具厂已然建立起来。
每一个环节,都是郑梅与陈志生自己去跑的,期间也少不了使唤小妹竹君,一点点摸索着来,加上特区的良好政策,以及之前的经验,申办了一所名为君临家私的公司。
君临家私的建立愣是没让陈兰君操一点心。
郑梅笑她,“小丫头还操老子娘的心,你那小脑瓜子,也是遗传我的”。
后来去君临家私的厂子里转了一圈,标准的前店后厂模式,里边有几个从老家来的师傅,规模小虽小了点,但胜在架势起来了。
于是这一次陈兰君的新屋,便有许多君临家私造出的家具。
唯独一张沙发,是托了邵清和从香港拉来的。君临家私的师傅们习惯了做木制家具,对于软软的沙发全无经验,陈兰君又希望能整个人躺在沙发上,便只能另寻。
最后弄了一张墨绿色丝绒沙发,往客厅里一放,顿时显得摩登起来。
现在,陈兰君卧在沙发上,吃着邵清和剥好的龙眼,不经感慨,幸好不是硬邦邦的老式木制沙发,否则歪也歪得不痛快。
一盘龙眼吃了大半,陈兰君差不多也将鹏大的事情吐槽完毕。
她并不是热衷于向人倾诉的个性,就连对家人说得也并不多。
对父母,是害怕他们担心,多半是报喜不报忧;而小妹年纪小,姐姐也长年不在身边,朋友嘛,人家拿她当知心姐姐,等着出主意,不好意思将心事说出来,久而久之,对谁也不想多说。
只是邵清和是个例外,大概是之前通信时留下的习惯,她愿意与他说一些琐碎的日常,高兴与不高兴,都行。
邵清和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绝不会乱发表议论,只是安静地听,偶尔附和几句,或者在陈兰君的要求下,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陈兰君将最后一粒龙眼送给邵清和吃,说:“总之,我在鹏大的定位,大概是三分的老师,五分的创收人员。”
“那还有两分是什么?”
“闲人?”陈兰君想了想,又说,“也可能是吉祥物。”
邵清和又笑了:“这个定位似乎也不错。那,你现在对于用什么项目创收,有头绪了吗?”
陈兰君直摇头:“没空想呢,这个得经过好好的调研论证,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
她向邵清和身上倒,彼此依偎着,空气里有龙眼清甜的果香气。
“我现在,还是想赶紧把运动力在这边工厂的事定下来。”
不开玩笑,运动力是真的潜力无限,仅仅奥运期三个月,就能有近五六百万的利润,那一年的收入绝对是千万级别的。
况且运动饮料又不是其他的一次性用具,势必是有一个长期的增长期,现在仅仅是个开端,后期如何发展,不可限量,真要运作得当,年销售破亿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样一大笔蛋糕,陈兰君肯定放在心上,因此想快一点稳住自己盘子里的份额。
邵清和问:“你是担心那个第四食品厂的负责人,会见利忘义?”
商场如战场,局势瞬息万变,邵清和是经历过的,连亲兄弟都能翻脸,更无论好朋友。
陈兰君摇头、又点头,叹了口气:“如果真的只是个人的背叛,还好处理些。”
她苦笑道:“只是,以现在的国情来看,左右这件事进程的,觉不仅仅是个人。”
*** ***
鹏程市的陈兰君食龙眼的时候,穗城的童彤正等候在长长的走廊里。
要进入这一处办公楼,得登记两次,院子外出示一回工作证与介绍信,想要进到楼里来,还要查验一次。
童彤坐在木制坐椅上,很累,但仍打着精神。
前天她参加了一场青年工作者的表彰会,昨天被请去给其他食品厂的厂长讲课,还要去盯着厂里的生产、处理批条问题。压根就没睡多久。
坐了许久,几乎要睡着时,终于有秘书来通知,带她进去。
分管工业的市领导和蔼可亲,问了一番第四食品厂的情况。
听完介绍,领导点头说:“不错啊,在大家的团结努力下,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之后第四食品厂上缴的利润应该很可观。”
虽然是表扬的话,童彤的笑,并没有很真情实意,她很敏锐地察觉到,领导这一番话,其实是盖棺定论了。
第四食品厂的利润,要全部上缴。言外之意是,之前她谈过的那份承包合同,相当于作废了。
或许还应该感谢,至少本年度的利润,还是按照一年承包合同的约定,由他们自有处置。
她深深呼吸了一下,感谢领导的栽培,表示自己和大家会继续努力。
临到童彤要出去时,领导貌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对了,这个’运动力’,你们是合资生产的,那利润是怎么算的?”
第134章
回到第四食品厂, 依旧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几辆大卡车守候在厂房区,光着膀子的工人用晒得黢黑的后背去背货。
负责出货的主管瞧见童彤,立刻喜滋滋地汇报:“厂长, 现在出货的速度很稳定,排队的订单量一直到年底了。”
童彤扯了扯嘴角, 勉励了他两句,匆匆走进办公室。
“运动力”的势头很不错, 虽然增速没有奥运时期的惊人, 但也在缓慢上升中。她理应高兴的,但是这一刻却觉得有些疲惫。
循着楼梯向上,顶楼并排的一间办公室,就是她和庞小芃的。
她是有正经工人编制的厂长, 庞小芃严格意义上不是厂里的正式员工, 只能算作是特聘的嘉宾。
不过她们是多年的朋友,一起下过乡, 所以在当选厂长后,童彤索性弄了一间大办公室,算是套房, 外面摆了两张办公桌, 她与庞小芃一人一张,而办公室里间则用屏风单独隔出来一张办公桌——为兰姐特意留着的。
虽然陈兰君真正在第四食品厂里办公的时间不多,但童彤和庞小芃一致认为要给她留个位置。
那张办公桌上甚至摆了一盆月季花, 每两天,童彤与庞小芃都会轮流浇水。
推开办公楼的时候, 庞小芃正握着水壶, 浇灌那盆月季。
她一抬头,瞧见庞小芃的神情, 便知道今日定然不顺利:“怎么了?是发生了什么事?”
童彤将门拉上,沉重的一声响。
“明年,或许我们厂就不是承包制了。”
她将今日在领导那里见闻通通说了出来。
庞小芃的眉头也皱起来,想了一阵,说:“那你是怎么觉得呢?”
童彤苦笑:“这难道是我觉得如何,就能如何的事吗?”
说破天了,第四食品厂也是国营企业,之前签订的承包协议,才像是不合规的,压根没有法律支持,更别说期限也到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焦躁。
当初光想着完成了目标,就能继续承包,结果没想到,目标完成的太好,超额完成之后,反倒会影响这一事情。
庞小芃问:“那么是要改回去?”
“大概率是,说是还要讨论。”
“那么,我们和兰姐的协议……”
“我也不知道!”童彤往办公椅上一坐,语气有点急,听着就像起高调,“又不是我故意找事!”
“我又没说你什么。”庞小芃皱眉讲。
“你以前说的也不少了。”童彤口不择言,呛了一句。
庞小芃不敢置信地一怔。
之前,庞小芃在私底下劝过童彤几次,语气虽然委婉,但透露的意思,是劝她摆正自己的位置,第四食品厂和运动力有今日的成绩,离不开陈兰君的谋划与引领。希望她不要因为受的表彰多、受的赞誉多,就有些飘飘然。
当时童彤都答应得好,对于陈兰君也是一如既往地尊敬,她以为就没什么事,便不提了。
没想到今日童彤倒说起这一茬。
庞小芃说:“不是,你还真耿耿于怀呀?”
“呵,我怎么敢呢,”童彤生气了,说话火药味十足。“这不还有你这个监军在吗?我什么身份,哪里敢呀。”
庞小芃在这里,多多少少有监管的意思,就是厂里的财务报表,童彤签字不够,她还要再审核一遍。
久而久之,多少有点埋怨。
庞小芃将手中水壶往窗台一放,说:“童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想我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什么意思!”
“你——”
这两人少有红过脸,一吵,昔日的不满就如同搅动水塘一样,全部浮上来。
连下乡插队时偷吃了几两红薯的事,都翻出来吵。
这一吵,听得外边的员工都成了哑巴鹌鹑,生怕哪里做得不对,惹到这两位姑奶奶。
开玩笑呢,这算是厂子里真正的一把手、二把手,要是搅和进去,那真是前途难料。
*** ***
鹏程市,鹏大的夜晚,灯火通明。
陈兰君站在讲台上,讲着一些基础的英文语法。
上完课,原本预备回答几个学生的提问,谁知有同事匆匆找过来:“陈老师,有你的电话。”
陈兰君只得匆匆和学生告别,跟着去接电话。
这么晚了,打电话到学校来找她,一定是有事。
拿起听筒,那边传来庞小芃的声音,很委屈:“兰姐,我对你是真的没有二心的!”
陈兰君摸不着头脑:“怎么了?”
“也说不好,就是小芃可能对我有点误会,厂里又发生了点事……”
童彤讲了一长段话,陈兰君听得云里雾里。
正要问,忽然电话切断了,一个新的电话转接进来。
是庞小芃打来的,一开口就是:“兰姐,对不起,我可能说错了话……”
陈兰君:?
这两个人是约好了还是怎么的?
安静听庞小芃说完,结合上一个没听完的童彤的电话,陈兰君大致弄懂了两件事。
第一,童彤和庞小芃吵架了。
第二,第四食品厂的承包方案估计要悬。
都是棘手的事。
想了想,她先后分别和庞小芃和童彤讲,让她们周末来鹏程市一趟,有什么话当面说。
夜里,陈兰君盘着腿坐在椅子上,对着一张纸,思考着各种可能性和对策。
童彤和庞小芃虽然吵架了,但刚才两通电话都有提到担心对方生气的意思,估计矛盾也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她这个大姐大从中说和一下,应该差不多。
麻烦的,是领导们对于第四食品厂的态度。
“运动力”横空出世之后,第四食品厂就晋升成为会下金蛋的母鸡。
陈兰君自己估算过,按照这个发货以及增长的速度,今年年底,少说有七八百万。
若一切顺利,明年,单“运动力”饮料的销售数字就能达到千万。这绝对是一个足以令很多人动心的数字。
要求重新上缴利润,而非承包,倒也不意外。但对于她们和厂里的工人来讲,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损伤生产的积极性。
而且,现在能说变脸就变脸,要不认承包协议,重新回到以前的模式。那么,对于要拿走一半利润的正梅公司,他们又会如何想呢?
陈兰君叹了一口气,趴在桌上,有点头疼。
第135章
见面的日子定在周日。
这算得上是庞小芃与童彤第一次来鹏程市, 自然要好好招待。加上鹏程市算是正梅公司的大本营,因此在招待朋友的基础上,还多了一层含义, 那就是要向庞、童二人展现正梅公司的实力。
陈兰君想了又想,决定安排两场饭局, 第一场放在自家餐厅,展示一下风采;第二场直接拉到家中吃饭, 以示亲近。
餐厅这一部分的主管是阿晶, 陈兰君与她说过后,她立刻表示,一定会好好安排。
“既然是宴请,那放在梧桐餐厅似乎不太合适, 都是快餐。”阿晶想了想, 说:“凤茶记倒是挺好,就是还没营业。”
如今快餐厅已经开了二店和三店, 生意都很不错,只是比起来没那么高档。鹏程市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对于商务餐饮的要求逐渐加深, 急需一个气派的场所能吃饭聊生意。这个商机, 被阿晶敏锐地捕捉到了。
为了有一个更高端的餐厅线,阿晶与凤君联合商量了一番,决定将凤茶记搬到鹏程市, 开一家店。
凤茶记的定位是高级茶餐厅,菜价基本上是换算的香江店的相近值, 放在内地, 这价格绝对算高档了。为了配得上这个价格,凤食记的餐厅装潢下了大功夫, 租了一栋带小院的二层民宅,签了五十年的长约,重新粉刷外墙,布置座位。
陈兰君亲自去监督过软装布置,往室内放了好些花卉。听阿晶说起,也觉得不错。
“厨师和服务员什么的都到位了吗?”
“人差不多招齐了,原本打算下周营业。”
陈兰君说:“那没事,权当试营业,提前检验一下菜色与服务。”
于是接风宴就定在凤茶记。
原本是想提前叫一辆出租车,等候在火车出站口。但阿晶听了,提议:“既然是想让他们看一看我们的实力,出租车也许不够。我联系一辆小汽车,再找个临时司机吧。”
陈兰君看了她一眼,笑了:“行啊,还是你想的周道。”
她心里明镜似的,阿晶也是想借此秀一秀自己的肌肉。
虽然都算是陈兰君手下的产业,但是一北一南,几乎是王不见王的状态。目前的状况,陈兰君是当之无愧的正梅公司董事长,而姐姐凤君是董事与副总,阿晶呢,是鹏程市的总经理,是这边的负责人。
她和陈兰君本就是高中同学,自己觉得相识很早,算是元老,来这边之后,所做出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原本也是意气风发的,然而前一阵子“运动力”饮料的热销,给她以及鹏程市的其他重要员工带来了压力。
人家一下子销量几百万,一比,倒显得他们的成绩没那么出彩了。
难得对方来一回,还是在自己的主战场,阿晶卯足了劲要让那边的人好好看到这边的风光。
她当店长几年了,与许多客人都保持着良好的联络,拨了几个电话,借到了一辆小汽车,还从自己对象的出租车公司弄来个专职司机。
酒店也是定的最好的房间,包括餐谱,阿晶都一一过细地安排了一番。
终于到了约定的周日。
虽然是一趟车,同一截车厢,但是庞小芃与童彤彼此仍处在生气之后的冷战状态,谁也不理谁。
童彤瞥一眼庞小芃,瞧见她很专注地翻着一份报纸,自觉没趣,便也把头扭向窗外。
对于鹏程市,童彤的印象仍留在以前的乡下小镇,虽然知道这里改革开放了,但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她毕竟是省会长大的,对于这里不免有一点点优越感。
火车到站后,一看,好一个大工地,空气都感觉灰扑扑的,与老牌的穗城比起来,确实不起眼。
也不知道兰姐为何坚持到这边发展,童彤稍稍有些不解。
出了站台,远远瞧见陈兰君。
她的身姿在一种人群中特别显眼,想不注意都不行。
童彤抢先一步,奔向陈兰君:“哎呀,太不好意思了,还要兰姐来接我们。”
庞小芃来迟一步,只点头打招呼。
“这有什么,你们是第一次来,我也充当一回东道主。”陈兰君长臂一伸,一手挽着一个,往外走。
童彤很活泼地向陈兰君汇报着厂里的情况,庞小芃反倒差不上什么话,索性不说。
走了几步,忽然见一个穿正装的司机向她们打招呼:“陈董好。”
陈兰君点点头,叫她俩上车。
竟然有小汽车来接,还有专职司机,童彤扬一扬眉毛,神情显然有些意外。
小汽车一路沿着新修好的公路开,在一家装修典雅的花园别墅下停住。
别墅前的铁门旁,已有穿职业装的女士在等候。
“是第四食品厂的贵宾吗?我是正梅公司鹏程市分公司的总经理,苏晶晶。”阿晶踩着高跟鞋往上一步,笑盈盈地伸出手,“幸会。”
波浪发,西装裙,一看就十分干练。这通身的气势,倒比童彤还要洋气些。
童彤打量了她片刻,慢慢伸出手:“幸会。”
除了阿晶之外,方便面厂的负责人表哥赵宏与服装厂的负责人毛姐也都来了。
进入包厢,各自坐下。陈兰君当之无愧的坐在核心位置,左手边是童彤与庞小芃,右手边是阿晶等人。
她不动神色地瞥了一眼左右。
好了,除了没来的凤君,在座之人几乎就囊括了她打下的江山了。
这样说起来,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团建活动?
想到这里,她弯了弯嘴角,觉得有些好笑。简单介绍之后,就听他们各自打招呼沟通。
“原来是童厂长,久仰大名。”
“我也久仰大名,苏总能把餐厅开得这么好,一定有过人之处。”
“庞经理真是厉害,幸食记的点心多亏你把关。”
“哪里哪里,这餐厅可真好。”
“原来还有服装厂呢,真是厉害。”
……
寒暄且商业互吹了一番,上菜了。
人这样多,陈兰君也不指望和童彤也庞小芃细说第四食品厂的事。
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第136章
一顿饭, 吃的暗潮涌动。
虽然什么正经话都没讲,但陈兰君瞧得出,童彤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饭毕, 童彤与庞小芃被送到鹏程市最豪华的酒店休息。
酒店房间门关上,童彤试了试沙发, 绝不是硬邦邦木制沙发的质感,却如坐在一朵云上, 特别舒服。一试便知是高档货。
“果然兰姐的生意做得很大。”她感慨着, “之前没见过,还以为……”
“以为什么?”庞小芃正安放着行礼,扭头看她。
童彤撇撇嘴,没说话。
庞小芃叹了口气, 将东西放好, 走至童彤对面,坐下, 一双眼很是真诚:“阿彤,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是真不愿看见你和我、和兰姐起争执。”
她是亲眼见着陈兰君从一无所有一步一步成长为现在的大老板的, 恩情庞小芃记着不假, 但除此之外,她也怀有一种敬畏。
兰姐实在是个聪明人,虽然瞧着和和气气的, 但倘若真的敢与她作对,那么一定没好果子吃。
这个道理, 她也希望童彤记牢。
静了一瞬, 童彤环抱起手臂:“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现在,并不是我要违约。”
领导的命令, 她确实不敢不从。
庞小芃也明白,说:“嗯,明天再见到兰姐,我们好好谈一谈,相信她会有办法的。”
第二天,仍旧是同一辆小汽车,将二人接到了陈兰君在鹏大附近的房子里。
新楼、新屋,进门就是图案特别的地毯,一台大彩电安放在客厅里,灯饰极为漂亮,一看就知道是进口货,这还不算什么,令人意外的是一个象牙木圆型高桌,上头竟然有一座电话。
私人房屋里接电话!放在这年代,也是件稀奇事。
“来了,请坐。”陈兰君穿着家居服,笑着起身迎接。
童彤依言在沙发上坐定,兰姐家的沙发,和大酒店的沙发比起来甚至更舒服一点,也不知花了多少钱买的。
老话讲先敬罗衣后敬人,因陈兰君的打扮穿着一向朴素,也不爱戴金啊玉啊什么的,因此她便没有明显的感觉。来了鹏程市之后,所见所闻,倒将原本的印象全压了下去。
兰姐,是当之无愧的大佬。
她的态度越发恭敬了几分,将架子摆得很低,请教陈兰君。
“现在,领导大概就是这个态度。”童彤说,“变为承包,我就算了。只是今天能变这一项,明天就能变那一项,我是怕……”
她伸手,将陈兰君的手握住,目光真诚:“我是怕影响到兰姐。”
掌心忽然覆上来的温度让陈兰君有一瞬间的发怔。
回过神,她笑着拍一拍童彤的手,说:“谢谢担心,但是我想,短时间内,上级部门应该不会对于正梅公司与第四食品厂的合作有什么特别的指示。”
陈兰君琢磨了几天,对于这事有了定论。
第四食品厂的分配模式如何,归根结底是内部事务,之前早就习惯了下命令,现在又下一道,也没多大的事。
正梅公司明晃晃的有港资企业的特性,这一次合作,往大里说就是内地企业与外头企业的联合,若有个不好,那整体导向也就不利于内外合作。人家领导又不是傻子,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早几个月中央的大领导还亲自来了一趟南方,留下了“改革开放好”的论述,哪个领导是疯了会在这个当头去做一些明显不利于开放策略的小动作?
至少近期不会,除非到有朝一日,“运动力”的利润真的能庞大到令领导们另眼相看的态度,才会发生变数。
真正要担心的,是被接管之后,利益分配的问题。
陈兰君对童彤与庞小芃说:“来年无法承包这件事,已经正式确定发文了吗?”
两人头摇得像拨浪鼓。
童彤任厂长与这些官场上的人也打过多次交道,径直说:“一般这种事,是不会下什么纸质的可以留档的文件,多是口头命令。”
没有纸,那么就算事情不好办了,推脱责任时也好办。
陈兰君问:“那就是在商量中。”
“是的。”庞小芃说,“说是要重新征集一下意见,形成有效的分配方案。”
陈兰君一手握住庞小芃,一手牵住童彤:“别担心,就算分配制度真的变了,我也会从我这边分出相应的利润给你们。”
这猝不及防的表态,让童彤与庞小芃都瞪大了眼睛。
望望陈兰君的眼睛,童彤甚至升腾起一丝羞愧之心。兰姐这样对她们好,若再有二心,着实不应该。
一激动,庞小芃就把心里话说给陈兰君听:“其实,我在想,能不能发动工人的力量,让上级收回这一想法。”
陈兰君蹙了一下眉:“这可能不太妥。我们做生意,还是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
尤其是在华国如今的形式下,真翻了脸,难受的绝对是作商人的这一方。
她将自己的态度表明:“既然要退让,就要退得漂漂亮亮,顺带争取一些利益。”
童彤与庞小芃对视一眼。
庞小芃小心翼翼问:“兰姐的意思是?”
“新的分配方案拟定,厂里要有人参加,厂里人的意见也得听。”陈兰君说,“利润上缴可以,但有多少能够留作奖金?理由也很充分,要是没有奖金,工人们的积极性就会损伤。”
她谆谆善诱:“其实,咱们愿意老老实实接受,那么其实上级部门是有些亏欠我们的。凭着这歉意,也能做些工作。比如之后要在本省召开的全运会,赛场上能不能挂上‘运动力’的横幅广告?能不能给厂里颁个什么奖,方便后续宣传……”
不吵不闹,乖乖做出这么大的让步,总要补偿点别的东西才能说得过去吧?
一番谈话,令童彤与庞小芃佩服得五体投地,两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思考如何才能从这次危机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临到告辞之时,全然没有来时那副死气沉沉的态度,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斗志昂扬的神情。
“兰姐放心,我们一定和对方好好谈,争取把各项条件都说清楚。”
“后续有情况,我们会立刻和你汇报的。”
火车站台上,童彤与庞小芃挥手告别,背包里还塞了许多正梅公司的产品。
陈兰君微笑着送别两人。
回到家里,终于清净下来,整个人往沙发上一扑,什么仪态霸王之气什么都没有了。
把电话线扯长,和邵清和煲电话粥。
“……总之就是这样。”
电话那边的邵清和一定是笑着的:“不愧是你,什么坏事都能变成好事。一定很累吧?”
“有点,”陈兰君翻了一个面躺着,“不过也给我敲了个警钟,在哪里做生意,就要和哪里的领导处好关系。”
她睁开眼,说:“装完老子了,接下来要装孙子了。”
第137章
既然是做生意, 与官方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
托之前做盒饭生意的福,正梅公司与几家单位都有往来,因价钱实惠、服务周道, 在一些领导和职员心里留下了少少的面子情。
但这点情分显然是不够的,陈兰君希望能让领导们更关心正梅公司, 愿意支持它的发展。
思来想去,将现如今的单位职务名录巴拉了一遍, 一位熟悉的领导名字跳了出来, 最早订购盒饭的老亮。
他正值壮年,现在已经升任为掌管工业部门的二把手,倘若功绩到位,就能再进一步。平时逢年过节陈兰君也有去拜访、送些年礼, 关系不算疏远。重要的是, 老亮确实是个好人,是个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人, 这样的人是可以深交的。
有意加深情感,但像老亮这样的人,送钱财肯定没用, 说不定还会把自己送到牢里去。陈兰君打听了一圈, 看老亮眼下有无什么麻烦事。
绕了几个弯,问了几个人,有两个都说:“估计正在愁新工业园的事。”
原来因为鹏程市的飞速发展, 原有的佘口工业园区已经爆满,没有余地让新的企业入驻或者开放厂房。新上任的老亮, 便根据这一情况, 提出兴修新工业园区的建议。
上级的领导接到提案之后,鼓励了一番, 充分肯定了老亮的积极性,但是就不提落实的事。老亮追问了两次,领导才叹了口气:“想法是好的,但没有经济支持,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要建新的工业园区,地皮倒好说,现在鹏程市未开发的野地还很多,随便画一块都行。可是一块野地,要想变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工业区,需要花大量的钱。首先,土地需要平整,浇水泥,还要铺设水管电线,再建房子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钱,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初建佘口工业区,是中央拨了钱,又调来工程兵集体建设,这才做成的。而现在,上面并没有要拨款的意思,银行呢,也没有那么大的贷款可以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以老亮的提案虽好,但被卡在了“没钱”这两个字上。
管公司帐的凤君听说之后,特意来提醒:“二妹,开发新工业园区的钱,他们没有,我们的那些也是不够的,完全没办法说垫钱承包建设之类。”
她是真怕二妹又借一大笔钱,去帮人家搞建设,这可不比上回,这个钱一借肯定是笔天文数字!现在整个正梅集团所有的资产加起来,也就五六百万,而建设工业园区需要的资金一定是千万级别的。
陈兰君原本窝在沙发里,听了这话,伸直了腿,好笑地说:“我当然不会起这种念头,姐姐,我又不是傻子。”
“那就好。”凤君脸上的神情,显示是松了一口气,说,“要想支援工业区建设,非得像邵家那种级别的雄厚实力才好,要不,你问一问邵清和?若是能说成他们邵家支援新工业园区建设,我们也算送了个顺手人情。”
陈兰君却只摇头:“不太好。”
她啧啧道:“姐,你当我是妲己还是褒姒?随便说说,他就甘愿拿家底来陪玩的?”
“也不是玩,”凤君也笑,“只是你既然有心支持这事,那就一定有利可图,既然有利,那邵家的老爷子说不定也会想清楚,来支持呢?”
而且,若是成了,邵家老爷子一定能瞧见二妹的聪慧与实力。虽然凤君还是没有那么看好她与邵清和,但倘若二妹真的想和那人长长久久的在一起,有这么一桩事在,说不定会少些阻力。
陈兰君看了一眼凤君,无奈地摇摇头,看破不说破。
“那还要再加进一轮人,太麻烦了。况且,于邵家而言,他们之前几个投资项目已经充分与这边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投资新工业园区,收益就没有那么大。”
她心里还藏着另一层意思,当引荐的中间人,哪有自己上来得利益最大化?若邵清和有意,带着他发财当然可以,但主动权万万不能丧失了。她可不愿自己的运道成了“旺夫运”。
陈兰君去抱凤君的胳膊:“好啦,姐姐,你放心,我一定能想出个万全之策,既能帮忙,又不会让我们公司冒太大的风险。”
她其实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主意,只是没有那么确定。
不管怎么说,先登三宝殿要紧。
正好遇上中秋节,是个拜访的好理由。
在陈兰君的建议下,今年,幸食记出品了一种特别口味的月饼——咸蛋黄流心月饼。不同于传统的五仁月饼、莲蓉月饼,这一种月饼小小巧巧,掰开酥皮后,里面的咸蛋黄还可以流心。
这可是现在市场上,第一款流心月饼!陈兰君特意拨了一大笔广告费,在香江的电视台和报纸投放了广告。
一推出,即引发顾客的好评如潮,很快便成了本年度中秋节最受欢迎的月饼。
香江的风向,一向很快就会吹到鹏程市来。都知道幸食记有出一款新的流心月饼,许多供销商甚至熟客直接跑到幸食记的工厂门口等,队伍排得很长很长,还是供不应求,得签条子。
老亮一家是关注时事的性格,爱尝试新鲜事物,尤其是家里的小孩,很想尝一尝这流心月饼是什么味道。
听孩子念叨了两回,老亮给正梅公司打了个电话,询问是否还能买到流心月饼。
那必须得有!
陈兰君本来就准备登门了,现在他主动来问,立刻提起已经备好的流心月饼礼盒,以及其他的零食礼盒,与凤君一起上门去拜访。
对于凤君,老亮是很熟悉的,一见面直夸她生意做得好。
而对于陈兰君,老亮的印象稍稍浅一点,还记得她在明德大学读书,问:“现在毕业了吗?在哪里工作。”
“正在鹏大工作。”
听说她鹏程市上班,老亮连连点头:“这里是个好地方,你一定能和鹏程市、和鹏大一起发展。”
老亮的夫人泡了茶,笑盈盈地招呼自家孩子:“这姐姐可是大学老师呢,你要多向她学习。”
陈兰君立刻提出,她愿意帮孩子补课、领着去学校转转什么的。
虽然老亮夫妇没同意,但显然对她的态度很不错。
中秋节之后,陈兰君也没闲着,想请求关照的由头多跑了几趟老亮家,顺便给老亮夫人送了两件新衣服、带他家孩子带了一篮子点心零食。
另一方面则时常去请教鹏大经济学院的教授,弄得有教授以为她想转考经济学的研究生。
等胸有成竹了,陈兰君才在上门拜访时,与老亮说起了新工业园区的事。
“我这些天和经济学院的教授学习聊天,有说起兴建工业园区的事。”陈兰君握着茶,微微一笑,“也许,只要有政策,就算没有资金,工业园区也能建起来。”
第138章
新工业区的开发, 一直是老亮的一块心病。
他是想做事的人,调到这个岗位,正好负责新的招商开发, 便提出了这个建议,想要干些实事。
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钱,就没法动工。
眼前这一位女孩子, 虽然极其年轻, 但是赚钱却是一把好手。老亮向来欣赏这样的年轻人,以看待小儿辈的目光笑呵呵地望着她:“哦,你说来听听。”
陈兰君说:“前两年合作建房出售的事,亮局应该有所耳闻吧?”
“是, ”老亮说, “那都知道的,第一次往外租地嘛, 整个系统的干部能把支持这一做法的马列句子背得滚瓜烂熟。”
陈兰君微微一笑:“据我所知,那位合作的港商,其实前期自己一分钱没出, 得到了合约之后, 拿着一份图纸,转身回香江,没两天, 图纸上的房子就都卖完了,手里积攒了一大笔钱。”
商品房和工业区, 她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 是想说明什么?老亮的大脑飞速转动,隐隐抓住了思路:“你是说……”
他腾一下站起来, 神情一变,语气略带激动:“我们也可以拿着新工业区的规划图,向商人出售!”
陈兰君也随之站起来,轻轻拍了一下手掌:“亮局明鉴,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道理是相似的。既然能有期房,就能有期工房。只要政策到位,拿着纸上的蓝图先去换一拨钱,得了钱进行先期投入动工,动工的同时以项目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如此循环,即使先期资金几近与无,也能无中生有,建成一座新工业园区。
这样的事,只凭老亮他们单位人员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肯定需要一些外界合作人,比如说,与一个一颗红心向太阳、办事稳妥又和蔼可亲的公司合作。
这个位置,在陈兰君的谋划中,非正梅集团莫属。
在详细与老亮分析这个过程的谋划时,陈兰君穿插了不少“假如正梅公司有幸参与开发过程,就可以云云”的假设,潜移默化的游说。
例如,正梅公司可以先认证一两处工厂,然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去香江宣扬一番,散步一些小道消息。
香江商界的人,对于这种有赚头的风吹草动尤为敏感,甚至比对于官方声明还相信些。毕竟,现在内地的官方在一些香江商人的心目中还是不是很尊重商业自由的。
在招商引资的环节,正梅集团也能发挥大用作,比如组织个投资团什么的,促进有意投资的香江商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总之,有了正梅集团这么一个可靠又可亲的合作伙伴,事情一定会顺利很多。
说到最后,老亮亲自给她泡了杯茶:“小陈同志确实很有想法,我会好好考虑这件事。”
呦,这一下称呼就换成“同志”了。陈兰君道着谢,笑盈盈接过茶。
老亮是个极有魄力的人,在认定这个计划有较高可行性后,回到单位与同事们协商,开了两轮会,最后立下军令状:
不需要更多的拨款,只要局里现在能拿得出的两万块钱,划出一片荒地,以及证明要兴建工业区的文件,他保证建成一个新工业区。
市里的领导们对此喜闻乐见,又不用多拨款,又能有几率建成新工业园区,何乐而不为?
当即痛痛快快地下了文件,命令老亮担任的进步工业园区建设筹备工作小组的小组长,全装主持进步工业园区的各项工作。
一张地图在书桌上徐徐展开,上千亩未开发的地皮映入眼帘。
“你们觉得哪块地方好,就挑吧。”老亮大手一挥,语气豪迈。
他办事,一向火急火燎,得到认可的当夜,就冲到鹏程市某建筑设计师夫妇的家里,不离不弃,就是蚊子也不能让他挪一步,硬是守着人家,眼睁睁盯着进步工业园区的草图画出来。
两位建筑设计师一看到他,脸色就晴转阴,跟瞧见债主差不多。
在这样的“盯”之下,现在摆在书桌上的进步工业区蓝图,已经初步成型。至少哪一块地是厂房,哪一块地的道路都标准清楚,只等着后续进一步细化。
老亮没忘记陈兰君的帮助,拿到图纸后,就邀请她们过来,率先为正梅集团挑厂房。
“亮局真是太客气了,这样好的态度,这样好的营商环境,可以想见之后进步工业区的商业发展前景该有多好。”
陈兰君一边说些不要钱的好话,一边将身子往图纸的所在方位倾。
这就跟一颗西瓜只有一个最甜的中心一样,一个工业园区自然也有最佳的厂房位置。
她很不客气地将最核心的位置圈出来,作为正梅集团的工厂区域。这么大一片位置,足够建设“运动力”、“幸食记”食品的生产厂房。
凤君轻拽她的衣袖,趁着老亮出去上卫生间的功夫,与陈兰君咬耳朵:“这地方未免太大了,咱们的厂房要不了那么大。”
“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陈兰君说,“这些厂房一定都会有用处的。”
虽说尚未正式与鹏大电子系开展合作,但这也是提上日程的事,先圈了地总是好的。
陈兰君盯着那地图琢磨了半响,设计师大概是想设计个对称的工业园区,所以黄金厂房位其实有两处。
她原本圈的是东边那一处,想了想,又把西边那一处一起圈下来。
在凤君的震惊眼神中,她笑着将地图还给老亮,轻轻巧巧地说:“这两处,我都预定了。”
从老亮家走出来,凤君原本维持的笑意立刻就消失了:“陈——兰——君。”
每当凤君喊她大名时,就代表极为生气了。
陈兰君立刻挽上她的胳膊,说:“姐姐——”
“撒娇也没用。”凤君哼了一声,“你现在是有几个钱呀?一出手,就预定两处黄金位置?你把兜掏的比乞丐干净,能买两处?也不怕噎死。”
“那也不全是给我的。”陈兰君嘟囔。
“什么意思?”
“就是,”陈兰君笑得乖巧,“也算是帮人预定吧。”
凤君瞪她,伸出手指,一点她脑袋:“我明白了,是为了那个人吧?”
第139章
阴天, 不算很好的天气,云似暗灰色棉絮。
可邵清和在关口等待时,偶尔瞥见这阴沉沉的天, 也觉得是可爱的。
或许是因为,能够见到她。邵清和弯了弯嘴角, 自从陈兰君到这边以来,每一个周日都显得可爱起来, 无论是什么天气, 因为他们常常在周日相见。
通道拥挤喧闹,步伐却越来越快,直到尽头的一点光里,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穿着一身风衣, 蓬蓬的发披在肩上, 挥手含笑:“阿和——”
这一瞬间,就是阴天, 也是和煦的。
并肩走至路旁等候的汽车,车厢门一关,陈兰君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份地图, 笑着说:“我为你准备了一份礼物。”
并不是寻常恋人之间的小玩意儿, 而是一处预备建工厂的地皮。
邵清和望着那份“礼物”,微微有些发怔。
“我预订了这一半,另一半也是好位置, 就帮你留着。”陈兰君很坦然地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你若想再建工厂, 这个位置很合适,若是不愿, 那么也请你先占着,等过了一年,我的分红到手,我再接手。”
她顿了一顿,目光很专注地望着他:“不过我想,你应该是想建立自己的工厂。”
重音放在“自己”两个字上。
邵清和沉默了一瞬,抬眼,问:“你怎么知道?”
是怎么知道他的心事呢?未曾宣于口,掌管不仅仅是“邵氏”的企业,而是属于他的。
陈兰君微微偏一偏头,很得意的样子:“因为我很在乎你。”
好歹也是她两辈子第一次交往的对象,下意识地就会关注他,猜测他的心事。她本是极聪慧的人,虽然邵清和从未直言,但每每说到父母辈的事,那神情总是有波动。
将心比心,她想了想,若她是他,也情愿自己自立门户,只是也要把母亲家该有的拿在手里。
一路的沉默,等车开到陈兰君的住处,两人回到房间。
邵清和打开厨房柜门,拿出一套茶具,泡了一壶红茶,分杯,递给陈兰君。
“我确实曾想过,做一点别的事。”
他欠身,往沙发上一坐,双手交叉着,缓缓地说:“其实,我大学最初学的是医学。”
这念头是为母亲而起的,选的时候,还和邵父闹了矛盾,他期望他读商科。跑出去,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最终使邵父点头,他念了医学院。
然而,曾瞧有一次撞见二太太与人聊天,对方满是讨好意义的恭维:“等二少爷念大学,毕业之后,邵家的生意也算后继有人。”
邵家的生意,主要是船运、房地产以及零星的电子业。读医学的他,自然不能算在“后继有人”的范围内。
他沉默着去母亲的坟前站了半日,回来就变了志向,后来转到商学院。
世间事不能尽善尽美,总得有个取舍,这道理他明白。
于商界做了几年事,邵清和原以为自己早忘了医学院,可是刚刚陈兰君提起这白纸一张的工厂,脑海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投资建一个制药厂似乎也不错。
低声将这些话说完,陈兰君凑近,把他的手握住:“我知道你可以做好的。”
末了,又添一句:“你不会傻到没有给自己留私房钱,对吧?”
她的话使他笑起来,顺手将她揽入怀中:“现在倒不傻,但以后倘若……那就不一定了。”
停顿的一下,陈兰君知道他在说什么,故意不接这个话,只鼓励他自己单干。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她说,“你若真投资了自己的厂,那么我们每周见面的时间,就会多几天。”
“这个好处确实令人心动。”他吻了吻她的头发,保证道:“我一定会好好考虑。”
回到香江之后,邵清和召集团队,进行了一番调研。
陈兰君的眼光一如既往地好,倘若没有意外,那片工业园区建成之后,也会是个生金发财的宝地,留给他的位置也是最好的地皮之一。
至于制药厂的前景,也是广阔的,他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药物,将其放在内地生产并引入,也可以资助一些医药研制者,发明新药。
慎重思考之后,他驱车前往银行,动用了母亲以及外祖父留给他的遗产,新注册了一家名为“兰药”的企业。
手续刚刚办成,文书上的印章印迹未干,邵父的电话就赶到了。
“你来老宅一趟。”
说是老宅,其实并不很老,邵父发迹时建的,至多二三十年的山间别墅。
邵清和的皮鞋踏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板上,面无表情。
一扇红木大门沉重地打开,又沉重地关上,是邵父的书房。
他走进去,第一眼望见墙上妈妈苏小姐的画像,目光中不由带上了讽刺之意。
外人都说,邵父挚爱原配妻子,才将妻子画像悬于书房,日日瞻仰。
邵清和却不信,鬼知道这人心里想着什么,倒有脸将妈妈的画像挂出来,还能安之若素的办事。多半是为了向董事会中苏家的势力展现诚意,他猜测。
邵父坐在一张雕花书桌前,身后是一整面书墙,很有些古典油画的意味。他本人也像古典油画里的绅士,坐在那里,打量着他。
好一会儿,邵父才说话:“你要自己在内地投资建厂。”
本是问句,但说出来是陈述一般的淡淡语气。
邵清和点了点头:“是。”
邵父调整了一下坐姿,叉着手,追问:“你就这样看好内地的市场?还是说——是因为那个姓陈的妹仔。”
听到这一句,邵清和方抬起眼,盯着他看。
邵父知道陈兰君的存在,不奇怪,他每周都要去鹏程市报道一次,旁人可以糊弄,狗仔可以花钱压新闻,但是邵父很难瞒过。
毕竟,这位父亲,也是派人专门盯着他的。
邵清和冷冷道:“这次投资并未动用邵家的资金,我想,我没有义务汇报。”
父子两对峙一阵,良久,邵父说:“也好。你弟弟更看好西方国家的市场,也在争取一个项目。”
他的目光在邵清和与墙上妻子的画像之间打了一个转,叹息了一声。
“那就证明给我看,阿和,你的选择是否正确。”
第140章
草长莺飞的时节, 进步工业园区正式动工。
陈兰君特意换了一天课,与姐姐凤君共同来参加开工仪式。
虽然忙得团团转,但老亮还是坚持过来与陈兰君姐妹打了个招呼。“来了, 时间还挺早,来, 到台上坐。”
老亮很清楚,不论是提出这个概念, 并且第一个掏钱投资的陈兰君, 还是在香江奔波,仅花费一个月时间就将一期工房全部卖出去的陈凤君,对于进步工业园区的建设,陈家姐妹是立了大功的。
虽然并不能从经济上直接给她们回报, 但老亮把这份情谊记在心里。时间那么长, 总能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找到机会, 回馈这份情谊。
寒暄了几句,老亮被另一个喊去处理别的事。
凤君在陈兰君耳畔悄悄问:“我们真的能在台上坐?”
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明明……感觉自己还是个小企业呢, 又不是什么正经的国企领导, 竟然也能成为座上宾?
陈兰君笑着指一指台上:“放心啦,你看,连姓名台签都有, 安心就坐,不会有人赶你走的。”
主席台靠边的位置, 摆放有她们姐妹二人的姓名台签。一看就知道这是老亮特意让布置的人放的。
她轻轻推着凤君的肩膀, 将她带到指定的位置。
开工仪式在户外,座位嘛也很朴素, 但架不住有特殊意义。
陈兰君压着长裙裙摆,就坐在台上,目光瞥见旁边的姓名牌,先是一愣,而后笑起来。
“你怎么了?忽然笑这么高兴?”凤君不解。
陈兰君侧一侧身,示意她看旁边摆着的姓名牌:“姐,你瞧。”
大红色的纸张,黑墨清清楚楚写明三个大字:“邵清和”。
旁边竟然是邵清和的座位。
凤君了然,哼了一声:“他来,你就这么高兴。”
“才不止是为这个呢!”陈兰君用愉悦的语气说,“你还记得,送我上大学那年,在穗城看过的那场剪彩仪式吗?”
凤君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啊,对!”
她一拍手掌,说:“出席那场剪彩仪式的,有邵清和对吧?”
“没错。”陈兰君笑着点头。
她仍记得那时候的场景,人群喧嚷,台上竟是天之骄子,而邵清和置于中心,占尽日光辉煌。
那时候,心里就在想,要到何时,自己也能如此,受万众敬仰。
她望一望旁边写有“邵清和”的姓名台签,又瞧一瞧自己面前的“陈兰君”姓名台签,心里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
独自微笑了一阵,领导并邵清和都来了。
乱糟糟的场面,人头攒动,邵清和一来,人虽在与领导打招呼,余光却在找陈兰君的身影。
最后,目光轻轻落在台上。
她怎么,笑得如此畅快?
虽不知所谓何事,但瞧见她开心,他竟也奇异地感到快乐。
“来,我互相介绍一下,小邵总,这也是香江的企业家,陈凤君、陈兰君。”
陈兰君起身,一张脸眉眼弯弯,她伸出一只手,微笑打招呼:“小邵总好。”
这样的姿态,明摆着是避嫌。
在公共场合,她一向注意,不会与他过度亲密。
邵清和尊重她的意见,便也一如往常,缓缓伸出手:“幸会,兰君小姐。”
只是握手的时间,稍稍长了几秒。
旁边的老亮眼睛微微放大,面上不显,心里却已经开始嘀咕:和陈凤君打招呼就是“陈小姐”,到了陈兰君就是“兰君小姐”,连握手都要多握几秒。
哼,还是资本主义大少爷的作风,花花公子。
老亮心里把陈兰君当器重的侄女看,见状,立刻寄过去,往前一步,硬生生把邵清和的手抢握过来。
“小邵总,请这边坐。”
陈兰君偷笑。
这是把邵清和当流氓防着了。
邵清和无奈地向她投来目光,像是在说“没办法”。
总之,两人并肩而立,一共在台上参加了这一次进步工业园区的开工仪式。
陈兰君戴上安全帽,为正梅集团的工厂地基挖了第一铲子土。
鹏城速度名不虚传,伴着春风,工人们加班加点、热火朝天忙建设,连夏秋的台风,也最多只能延迟几日的工期。到冬日,众人穿上外套之时,最新投建的几座工厂正式交付。
园区中心,左侧的黄金位置,就是正梅集团的厂房。
虽然工期急,但是建筑质量可一点都不马虎,三层的厂房非常结实,配套的办公楼与员工宿舍皆是清一色的红砖风格,美得很大气——不好看才叫奇怪了,她是完全照抄的邵清和工厂的图纸,而邵清和的工厂图纸,是特意请国外知名建筑师设计的。
因园区中心这两座毗邻工厂的风统一,不知是谁先带头喊“双子厂”。
“砖头卸载双子厂前坪广场了。”
“等下去双子厂前面领物资。”
……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叫双子厂。
陈兰君请了鹏大建筑系的老师和学生,一同来验收,检查无误之后,痛快地签字付尾款。
钱款汇出,账面的资金少了一点。
谢天谢地,只是一点,整个账面的影响不大,不至于像正梅集团初创时,钱一花出去,米缸就空空如也,只怕断炊。因此凤君签字也很痛快。
陈兰君调侃她:“我们的欧朗台转性子了。”
凤君笑着说:“还说呢,你以为我愿意像老妈子一样管着你用钱?只是怕工钱发不出来。眼下马上就要到结算日了,各个子公司的利润都要汇过来,我怕什么。”
是真富裕了,单是“运动力”饮料,按照财务人员的预计,年利润应该有两千多万,按照五五分成,少说也有一千多万汇到正梅公司的账上。
另一个大头,是在香江名声鹊起的幸食记,也有几百万的利润。
零零散散加在一起,足够购置新的工厂机器以及新工厂后续的各项开销。
陈兰君说:“等钱到账,第一件事是把年终奖给工人们发下去,大家都很辛苦,拿一个厚厚的利是,好过年。”
“行,我知道的。”
关帐结算的那一日,陈兰君正在鹏大上课。
正讲到一半,忽然瞧见玻璃窗外,竟然站着凤君,脸色很不好看。
情知有异,陈兰君掐着点下课,走向凤君。
“怎么了?”
凤君低声说:“运动力那边打来的款,只有七百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