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 第 260 章【VIP】
    “内忧外患,内忧终于解决了。”李长安笑了笑,吩咐身边女官,“将安禄山之乱彻底平定的消息昭告天下吧,大唐安宁了。”

    昭告天下很有必要。如今信息传递缓慢,对普通百姓来说想要知道国家大事只能靠朝廷在各地张贴告示。

    如今还有不少百姓背井离乡往南逃难,没能力的逃难的百姓也是整日提心吊胆,生怕那日叛军打过来就把他们抓了,无心农耕。朝廷昭告天下,叛乱已经平定,大唐又和平了,就是让这些百姓放心劳作,回复太平时期的生活。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资源又不能凭空冒出来,李长安对劳动力眼红极了,绝不容许一个百姓无所事事!

    女官刚要应承,李长安又唤住了她:“再派人去给杜甫送几身新衣裳,顺带去我库房中把那坛剑南春也捎给他。”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子美爱哭却实在贫穷,自己作为好友加主君,可不能让诗圣无衣可换。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让杜甫好好饮一坛这收复山河的庆酒吧。

    一夜之间,盘踞在长安城到蜀郡二地之间的叛军就奇迹般全部投降了。

    就是这么凑巧,昨日最后一个郡县被收复的消息刚传入长安城,今日这些叛军就投降了。

    李长安清点着要带去蜀中的人,她丝毫不担心自己离开长安城之后会有人趁机作乱。

    如今长安城内重新整顿起来的六军,每一个都是她的嫡系。这可不是原来禁军那些中看不中用、刺客都摸到了牢狱里都不知道的废物,这些人每一个都是上过战场的将士,要是真有人敢趁着李长安不在的时候作乱, 那就会在李长安回来之前喜提九族消消乐。

    不过李长安最终还是把李明锦和李泌都留下了,留下准备登基大典。

    然后带着张九龄和王忠嗣前往蜀中迎接太上皇。

    虽然李长安没有吩咐百官送行,可十分有眼力见的大臣们心中都已经知晓李长安这次去蜀中回来的时候便要从太女改称陛下了。

    雪中送炭已经晚了,锦上添花总不能再慢一步吧。

    于是李长安离开长安城的那个清晨,文武百官不约而同起了个大早前来为太女殿下送行。太女殿下好诗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臣子们自然投其所好,早就写好了送行诗相送,期望能够得太女两分青眼。

    李长安哭笑不得,却也收下了这堆送行诗。日后有人投她所好的日子还长着呢,与其让这些臣子为了奉承她做些劳民伤财的事情,倒不如她大大方方把喜好摆出来,想要奉承她就自己苦心钻研诗赋去吧,起码写诗不劳民伤财。

    李白数日前已经回了长安,他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李长安干脆就带着他一起往蜀地去了。李白出蜀本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如今功业已成,自当衣锦还乡,也顺便回一趟蜀地老家。

    看到李长安正在看送别诗,李白凑过来也翻了几篇:“咦,这个人倒是能给孟夫子当个学生。”

    李白眼尖,还真从一堆二流诗作中找出了一篇有些灵气的诗词。

    李长安去看名字,果不其然又是个她单方面的熟人。

    “韦应物。” 李长安轻笑。

    是他啊,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写《滁州西涧》的韦应物。

    韦应物年少时候是个纨绔子弟,历史上也是经历了大变,遇到安史之乱家道中落之后才好好读书,浪子回头。如今安史之乱结束的快,韦应物虽然失势家道中落,可也还没到原本那个程度,这次估计是哪个姓韦的大臣想要提携后辈,这才把他的诗夹在这一堆诗之中递了上来。

    李长安笑了笑,没打算提携韦应物。

    老老实实考科举入仕途吧,反正多等几年也少不了给她写诗。

    一路上,李白叽叽喳喳给李长安讲着他当年是怎么写出的《蜀道难》,日子过得倒也快,很快就到了蜀郡。

    与战后重建、不复往日繁华的长安城比,一直在李长安治下未经战乱的蜀郡则蒸蒸日上。

    尤其是蜀锦,引进了各种先进的纺织工具和高产的养蚕方法之后,产量更是节节高升,郡城中更是有了一整条蜀锦铺子组成的街道。

    李长安没有先去见李隆基,甚至李隆基也不知道李长安已经来了。

    李隆基如今只能知道李长安想让他知道的事情。

    “你怎么亲自来了?”李长安先去见了沈初,沈初皱眉道。

    他叹息一声:“我把圣旨给你送去,你登基之后再派人来接他也不迟。”

    李长安只传信给沈初说她派人来接李隆基了,却没有说是她亲自前来。

    “哪能什么事情都让老师替我做呢。” 李长安长身直立,神色温和。

    “你……”沈初眉毛微颦,想要在说些什么。

    李长安无奈道:“好了好了,我知道我还是个孩子。”

    沈初看了一眼和他差不多高、但是身上有肌肉,比他看着还强壮一些的李长安,不悦道:“你就算年纪再大,在老师眼里也都是孩子。”

    李长安:“……”

    离了你谁还把我当孩子啊。

    分明一开始沈初对她还比较严格,后来不知晓是不是沈初上了年纪心软了的缘故,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心疼,仿佛她多不容易一样。

    李长安干脆伸出一只手,揪住沈初肩膀处的衣服,一用力把他提了起来,离地两寸。

    “老师还是乖乖躲到我身后,让学生保护你吧。”李长安得意冲着沈初挑眉。

    沈初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片刻后红霞染面,恼羞成怒:“你这家伙……”

    李长安把沈初放下来,得意翘起眉毛:“我都已经知道了,保卫虎牢关的时候老师杀了两个敌军,吓得事后吐了三回。您这么小的胆子就别总想着帮我把大事办了,有空您还是想想日后打算担任什么官职吧。”

    话没说完,李长安就一溜烟跑了,沈初追不上她,只能又羞又恼骂了一句:“逆徒。”

    到底是谁把他第一回杀人恶心吐了的囧事告诉了这个逆徒?

    沈初面上却满是笑意,他看着李长安意气风发的背影,眉梢洋溢着一股骄傲。这是他的学生,器宇轩昂,龙凤之姿,是一位体恤百姓、外御强敌的明君。

    她有能力自己解决一切挡在她面前的问题。

    太守府正堂,李隆基坐在正堂内,面无表情听着外面传来的喧哗声音。

    片刻后,高力士快步走入堂内,低声禀告:“是太女殿下来迎接陛下回京了。”

    李隆基冷笑一声:“迎接朕回京?朕都不知道她到了蜀郡。”

    他如今就是被关在笼子中的一只病猫,这个笼子放在哪都由不得他说了算。

    高力士担忧看着李隆基,唤了一声:“陛下。”

    “恐怕用不了三日,朕就不是陛下了。”李隆基自嘲道,“也不对,太上皇也能称为陛下,朕还要多谢咱们大唐有先例可循呢。”

    其他朝代哪有什么太上皇,也就汉高祖给了他那个种地的爹立了个太上皇的身份,正儿八经的太上皇还得看大唐。高祖李渊、睿宗李旦,再加上一个则天皇帝武则天,几个太上皇都在大唐了。

    如今也到他了。

    念头一起,李隆基只觉得心灰意冷,挺直的脊梁也瞬间弯了,无力靠在身后椅背上。

    “你去通知李长安一声,她倘若有空来见我,就让她早些过来吧。”李隆基挥挥手,打发了高力士。

    “不用劳烦高将军通知本宫了,本宫已经来了。”

    一道不大但是吐字十分清楚的女声从堂门外响起。李长安抬腿迈入了明堂之内,看向高力士:“我与父皇有话要谈,高将军暂且下去歇一歇吧。”

    高力士下意识看向李隆基,目中满是担忧,李隆基面色如常:“你下去歇一歇吧,我和李长安许久不见,是该叙一叙父女之情。”

    高力士满怀担忧退下了,明堂之中只剩下了李隆基和李长安二人。

    李长安毫不掩饰打量着李隆基,李隆基头发全白,微微下陷的眼窝中双目浑浊,比李长安上次见他时候的模样仿佛老了十岁。先前李隆基虽然六十多岁,可保养得宜,只有四五十岁模样,如今倒是真有了苍老之态。

    李隆基也在看李长安,他杀了三个儿子,又打压了李亨几十年。后来又被安禄山夺了半壁江山。

    却没想到他们都不是赢家,最终的赢家是他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女儿。

    “说吧,你来见朕做什么。”李隆基率先打破了平静。

    “来请太上皇回京。”李长安直视李隆基,笑意不达眼底。

    李隆基呼吸停顿片刻,没想到李长安竟然如此直白,连客气话都不愿意说两句。他长叹了一声,心中那块大石骤然落下。

    “太上皇……”

    哪怕早有预料,可当一日真正到来的时候,李隆基还是有些不甘心。

    皇位、权力,人人都想要的东西,如今他却要拱手让人。

    可他说了已经不算了,他老实让位,他是太上皇,他抱着皇位不放手,他就是先帝。

    甚至不用李长安亲自动手,只要李长安透出一点口风,就有无数人愿意帮她让先帝“病逝”。

    李隆基不禁想起自己昏迷的那两日。

    他怕死。

    那次昏迷结结实实让他后怕极了。

    倘若那日端过来的是一碗毒药呢?

    李隆基甚至不敢想。

    “朕退位。”李隆基双手紧握,指甲扎进肉里,心里滴血,说出了他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说出的一句话。

    “从今往后,你就是大唐皇帝了。”

    李隆基紧闭双眸,深深叹了一口气。

    李长安笑了:“那就请父皇亲自写传位诏书吧,我把笔墨和玉玺都准备好了。”

    李长安拍了拍手,一个女官端着笔墨和空白诏书走了进来,把托盘放在了李隆基身侧的茶桌上,又悄悄退下。

    “你自己不会写吗?册封太女的圣旨不就是你的人所写吗?”李隆基厌恶看了一眼那张空白诏书。

    李长安慢条斯理:“我要你亲手把江山送给我。”

    “你!”李隆基怒目,怒视李长安,李长安却丝毫不怕他,反过来和他直勾勾对视。

    眼里没有威胁,只有一片平静。

    她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李隆基心里骤然冒出一句,只觉得悲凉极了。

    可他不敢反抗,李长安为刀俎,他为鱼肉。

    李隆基起身走到桌案前提笔沾墨颤巍巍写下了退位诏书,牙根咬出了血,又亲自拿起玉玺沾满印泥盖上了章。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李隆基看着这张他亲自提笔写下的圣旨,眼眸瞬间就红了。

    从这一刻开始,李长安就是这大唐名正言顺的主人。

    李长安慢悠悠走到桌案前,把这张圣旨来回看了数遍,等圣旨晾干后才慢条斯理将圣旨塞入自己袖中。

    “你连三辞三却都不愿吗?不怕史书记你一笔?” 明知是马后炮,李隆基还是忍不住嘲讽。

    皇位已经让了出去,现在李隆基知道就算他说再多难听的话,李长安心里也不会在乎他了。

    甚至到了这个时候,李隆基才敢肆意嘲讽李长安。

    “推辞什么,我打下了半壁江山,我怕什么。”李长安意气风发,“我得位最正。”

    她做的是汉光武帝一样的事情,她怕什么?

    “史书记我也只会记我收复山河、再造大唐。”

    李长安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打在李隆基脸上的一个响亮巴掌。李长安得位为什么正?因为她收复山河再造大唐。那山河是谁丢的?是他李隆基。

    是他给了李长安名正言顺登基的机会。

    “怎么,你已经给自己想好了谥号?唐光武帝?”李隆基阴阳怪气。

    李长安看着李隆基真情实感道:“这倒不是,我觉得我文治应当也不差,而且还会再接着开疆扩土。”

    刘秀虽然收复了江山,但是没有对外开疆扩土,也没能收拾豪强大族,所以称不上千古一帝。

    她还是想争一争千古一帝这个名头的。

    “不过我倒是已经给你想好了庙号,唐玄宗如何?” 李长安就这么大大方方在李隆基面前说了出来,“先明后暗曰玄,最适合你。”

    历史上都找不出第二个以“玄”为庙号的皇帝。

    谥号曰“帝”,庙号为“宗”,李隆基敢恶心李长安,李长安就能立刻恶心回去。

    李长安还带着些嘲讽意味补充:“起码比‘炀’好听吧。呐,起码我对得起祖宗。”

    李隆基面色更加难看,却无话反驳。他灰溜溜逃离长安的那一刻是当真想过最糟糕的结局是丢了江山。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明智决定不和李长安斗嘴。

    他也不愿意看到李长安那张脸,李长安长得像一个他的故人,尤其是那双眼睛,让李隆基又恨又怕。

    数十年前,他的命被武则天握在手里;今日,他的命又被李长安握在手里,偏偏这两个女人长了一双七成相似的眼睛。

    虽然眼睛轮廓只有七成像,可眼中那蓬勃的野心和对他的不屑却像了九成九。

    面对武则天的时候,李隆基还敢愤怒,因为武则天得位不正,而且那时候他还年轻,他还前途无量。可面对李长安的时候,李隆基却只能束手无策,把他吓得连夜逃出长安城的安禄山在李长安手里连一年都没有撑到,兵强马壮者为天子。何况李长安不仅兵强马壮,还年轻力壮。

    李隆基曾在无数个深夜绝望的想还不如他早早退位让李亨上位,李隆基有把握制衡李亨,可面对如日中天的李长安,他只剩下了绝望。

    怎么制衡她?自己强的地方她比自己更强,自己弱的地方她还是那么强。

    “那朕就不打扰太上皇休息了。”

    李长安见好就收,万一把李隆基气死了,岂不是让她的大好日子添上了不吉利。

    “太上皇好好休息两日吧,后日咱们便启程回京。”李长安眉眼弯弯。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大唐江山离不开朕。”

    李隆基气的差点呕血。

    高力士看到李长安离开后才连忙跑入了堂内,关切看着李隆基:“陛下?”

    李隆基紧紧握着高力士的手,老泪纵横:“朕悔不……”

    却连话也说不下去。

    悔不什么?悔不早杀李长安?那谁又能去收复大唐江山呢?李隆基却也有些自知之明,自己落到安禄山手里还不如落到李长安手里。

    他连后悔都说不出。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