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北宋捞兄日常 > 第 58 章
    说起此人,苏辙也是有几分印象的。


    当时他被苏辙拉去汴京的一文社,见到了这位才高八斗的章衡。


    不过一篇策论,就足以叫苏辙看出他的本事,的确是个不容小觑之人。


    苏辙笑了笑:“如今殿试在即,就算想要临时抱佛脚也是来不及的,不如就这样吧。”


    “如今前三甲的学子想必已被官家定了下来,如今就算再怎么提防,也是做无用功。”


    “再者说了,会试中学问才是最要紧的,旁的倒是其次。”


    苏洵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个理儿:“倒是我想多了,竟还不如你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想的周到。”


    即便殿试还没敲定前三甲,但他却是忙的很,并非忙着广宴宾客,而是忙着写信回眉州,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程氏。


    在苏辙的记忆中,历史上的程氏在他们兄弟俩入仕没多久就去世了。


    如今程氏的年纪并不算大,大概是因多年操持家中琐事,再加忙于纱縠行的生意彻底亏空了身子的缘故。


    这等事,苏辙便是想一想都觉得心里难受极了,直到:“爹爹,您将这好消息告诉娘时也别忘也与她提上一提,如今纱縠行的生意能放就放吧,她年纪不小,再受不得操劳,该以身子为重才是。”


    从贡院出来后,他写给程氏的信中就提到了这件事,更是与程氏说去年秋天杏花楼给的分成数额巨大,要程氏不必再为银钱费心。


    但他想,以程氏的性子大概不会将他的话听进去,所以请苏洵再劝上一劝。


    苏洵面上笑意更甚,连声道好。


    很快就到了殿试这一日。


    一大早,苏辙就与苏轼早早起身,进宫去了。


    殿试之前,苏辙等十来个学子皆在外等候,免不得闲言几句。


    一个个学子是互相夸奖,苏辙本就话不多,到了这等场合话就更少了。


    其中三两个学子看到他时是愣了一愣:“没想到一甲中竟有你年纪这样小的,真是后生可畏啊……”


    苏辙含笑点头示意。


    除去他们兄弟两个,这一干人中年纪最小的就是章衡,却也有二十六岁。


    说起来,苏辙比他小了将近十岁。


    任何一个被誉为“神童”的学子看到苏辙,都会觉得有几分害怕的。


    对,不是嫉妒,不是惊慌,而是害怕,正因他们一个个皆靠着勤学苦读才走到这一步,才知道苏辙兄弟两人该是何等厉害,不是光凭着聪慧过人或勤奋上进就能与他们并肩站在一起,而是有极大的韧力与拼劲的。


    更别说这兄弟两人还极得欧阳修赏识,可见人品也是没话说。


    这叫他们如何不害怕?


    苏辙与苏轼两人感受旁人投来的目光,像没看见似的,镇定自若。


    当然,苏辙的镇定是真的。


    至于苏轼嘛……自然是装的。


    很快就有内侍迎了过来:


    “……请随奴才来吧。”


    苏辙一行便跟着内侍走了进去。


    御书房内正坐着官家,这人是宋仁宗赵禎,据说仁善且脾气很好。


    他身边站着欧阳修等几位大臣,其中有梅挚,还有几人苏辙虽不知道名字,却也觉得有几分面熟,都是他曾在欧阳府上见过的。


    官家看着面前一众学子,本就和善的面上皆是笑意,依次询问每个学子,问来问去,无非是问他们是哪里人,如今多大年纪,对最近的汴京与朝堂有什么看法。


    问到苏辙时,官家的问题是更多:“……朕看过你的文章,写的十分老练且有自己的见解,完全看不出你才十七岁,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苏辙正色道:“多谢官家夸赞。”


    官家依旧是面色含笑,话锋一转,又道:“不知你可有定亲或成亲?”


    这话问的苏辙一愣。


    别说苏辙愣住了,就连欧阳修都有些不明所以——官家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为苏辙说亲?


    一时间,就连欧阳修都忍不住为苏辙捏了把汗。


    若苏辙真被官家瞧中,尚公主的话,那苏辙一腔才学岂不是无处安放?想要入仕岂不就难呢?


    好在苏辙想也未想,恭敬道:“回官家的话,草民已定亲,此人是草民娘娘的娘家堂侄孙女,与草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哦?是吗?竟这样有缘分?”官家看着他这样俊朗的面容,只觉十分惋惜。


    官家又多问了几句,问苏辙师从何人,问苏辙最近在汴京风头正盛的苏洵,问苏辙在汴京过的可还习惯……一个个问题,问的十分仔细。


    这下,谁都能看出官家对苏辙十分上心。


    除苏辙之外,官家也就对苏轼与章衡最为上心。


    一场殿试下来,苏辙等人则退了下去。


    两日之后,则是“金殿传胪”,一大早苏辙又是早早起身,身着公服在殿内听唤。


    这一刻,就算苏辙都有几分激动。


    好在很快他就听到抑扬顿挫的声音传入耳中——第一甲第一名苏辙!


    这一刻,苏辙顿时生出恍若隔世的感觉来。


    他中了状元?


    他竟中了状元?


    即便他十几年来一直有心藏拙,但寒窗苦读十几年,不光是他,任何学子只怕在心底都憧憬过这一天的。


    羡慕、嫉妒的眼神顿时如潮水一般涌向苏辙。


    苏辙熟视无睹。


    紧接着,他就听到了第二声传唱声——第一甲第二名苏轼!


    这下,苏辙愣住了。


    他看向身侧的苏轼,两人面上都浮现狂喜之色。


    这对他来说,甚至比自己考中状元还叫他高兴。


    若他记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苏轼会试虽在一甲之列,却并未在前三。


    紧接着,名次是依次揭晓,分别为章衡,窦卞……从第四名开始,这些人的名字就无多少人在意。


    苏辙只觉得自己像做梦似的,谢恩之后就由内侍引领着更衣,上马,游街。


    一直等他身骑骏马走在热闹的街上,一个个小娘子将手绢抛在他身上,他这才生出踏实的感觉来,这才觉得,哦,原来自己并非做梦,而是真的成了北宋状元郎。


    回过神来的苏辙与街边百姓含笑示意,一个个百姓更是连连称赞起来:“呀,状元郎冲我笑啦!他竟然冲我笑啦!”


    “谁说状元郎在冲着你笑?分明在冲着我笑!状元郎真是既年轻又俊朗,也不知定亲成亲没有。”


    “呀,不是说探花会是最英俊的吗?我怎么觉得状元郎比探花郎俊朗许多……”


    北宋民风开放,一个个娘子妇人说这话时是毫不避讳,惹得苏辙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他歉意看了看身侧的章衡,却见此人微微一笑冲他点头,似是并不在意的样子。


    他记得清楚,方才揭晓他是状元郎后,这人的脸色并不好看,很快却又转为平静。


    一场游街下来,苏辙只觉得自己累得很,笑的嘴都酸了。


    等着他行至苏宅门口,瞧见眼中含泪的苏洵,嘴角都咧到耳后根的史无奈,眼中含笑的欧阳发,因高兴落泪、拿袖子抹着眼泪的元宝等人,却是忍不住再次笑了起来。


    他下马,正色道:“爹,我回来了!”


    苏洵背过身子偷偷擦了眼角的泪水,连道几声“好”后,才道:“六郎,八郎,你们真是好样的,不知比我厉害多少。”


    苏辙知几次落榜一直是他的心病,忙道:“都是您教的好,若没有您,哪里有我和六哥的今日?”


    苏轼亦是连连点头:“对,就连殿试时官家都问起您来,可见您如今在汴京是何等风光。”


    “只怕今日之后,您会更风光的。”


    苏洵被他逗笑,可笑着笑着却又道:“六郎,榜眼也是十分厉害的,你莫要不高兴……”


    “爹,您说什么呢!”自知晓他们兄弟二人高中后,苏轼面上第一次没了笑容,正色道:“有道是知子莫若父,您虽了解我,却也不是十分了解我的。”


    “若今日中状元的是那章衡或旁人,我多少会有几分不高兴,可今日状元郎是我亲弟弟,是八郎,我高兴都来不及了!”


    “我,我只觉得八郎高中比我自己中了状元都高兴,毕竟八郎一贯运气不大好,从前童试和乡试都没能取得好名次。”


    说着,他重重拍了拍苏辙肩膀,高兴道:“这下好了,八郎这下可诠释了什么叫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叫众人大开眼界!”


    苏辙只是微微含笑。


    史无奈也凑上前絮絮叨叨说个不停,他原打算等苏辙与苏轼兄弟二人高中后会回眉州的,可看到这般盛况却决心留下来。


    用他的话来说,如今的苏辙可是风云人物,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嫉妒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他得留下来保护苏辙兄弟两人一段时间,见他们平安无事后方能安心离开。


    等着


    众人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欧阳发这才上前道:“子瞻,恭喜,前些日子我并未前来是因为……”


    苏辙看着他,笑道:“我知道,你定是有你的苦衷。”


    欧阳发虽性子改了不少,但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活了将近二十年都是内向腼腆的性子,再怎么改变,也不会变成外向活泼之人的。


    再加上他知晓今日苏家会热闹非凡,却是半点犹豫都没有,还是来了。


    即便方才等候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时被聒噪的史无奈差点将他祖宗十八代都问遍,令他烦不胜烦,他仍是不后悔。


    苏辙很快就领略到什么叫做门庭若市,杏榜一放,苏家可谓门庭若市,就连从前那些看苏洵不顺眼的都几次登门。


    一来是因苏辙与苏轼兄弟二人,一人是状元郎,一人是榜眼,以后兄弟二人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二来是大家都是有孩子的,想要借此机会好好与苏洵请教请教,看看苏洵到底是如何教儿子的。


    一连十来日,苏家都是极热闹。


    别说性子沉稳的苏辙,就连性子外向的苏轼都有些受不住,直说这些日子自己嘴巴都笑僵了。


    苏辙知道,他心里定是高兴的。


    一直等到风头略过了些,苏辙这才提了礼物前去欧阳府登门拜访。


    他想,若不是当日欧阳修的一番话,他能不能跻身一甲还是未知之数。


    毕竟今年会试可谓英才满满,他事后拜读过章衡等人的文章,只觉酣畅淋漓,更是赞不绝口,想着自己到底是低估了章衡等人的实力,若他真藏拙,只怕勉强能跻身二甲。


    苏辙与苏轼兄弟二人刚走进欧阳府,尚未见到欧阳修,就被前来的欧阳发拦了下来:“子瞻,子由,你们来了!”


    说着,他更是笑道:“我父亲书房如今有客,只怕一时半会不便见你们,不如你们去我院子坐坐?”


    苏辙便答应下来。


    欧阳发如今对他们兄弟二人可比亲兄弟还要亲热,一路上更是话不断:“……你们不知道,这几日我倒是听说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是事关子由你的。”


    苏轼不免好奇道:“哦?和八郎有关的事儿?”


    “伯和兄,你倒是说来听听。”


    听欧阳发娓娓道来,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这才知道是何事,原来正是关于会试一事。


    因今年会试人才济济,光是选中一甲的卷面都叫一众考官整整研究了三日,到底谁能位列前三,一众考官更是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当然,一众考官中还是以看好苏辙卷宗的人最多。


    可众人万万没想到欧阳修却属意于章衡。


    梅挚私下虽与欧阳修关系密切,但他老人家一向公是公,私是私,拿着苏辙的卷子去质问欧阳修,问他苏辙的卷子到底是哪儿比不上章衡的。


    欧阳修没办法,这才说出缘由,原来是怀疑苏辙或苏轼的考卷乃他门生曾巩所写。


    相较于得欧阳修提携的苏


    辙与苏轼兄弟二人,曾巩则是年幼就得他提点,是他真正的门生。


    梅挚听到这里,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当即就讥讽道:“哦,我知道了,原来欧阳大人是怕人说闲话啊!怕人说你包庇自己的门生?科举是替朝廷与官家选拔人才,不是你欧阳修一个人说了算的,更不是你欧阳修避嫌的地方,你别以为你是主考官你就能一人说了算,你若是敢将章衡的卷子判为第一,我就去找官家评理,看你对不对得起官家的信任……”


    到了最后,一众考官商议之下,这才据实定了一甲名次。


    说到这里,欧阳发是面上带笑,直道:“后来我问我父亲,我父亲说虽知道你们兄弟两人才学出众,却万万没想到你们小小年纪却能临危不惧,更能超常发挥。”


    “反观曾巩,从前我父亲那样看重他,谁知道会试时却是发挥失常,堪堪进了二甲。”


    苏辙笑道:“许是我们兄弟两人运气好。”


    “这等话,我是第一个不同意。”欧阳发笑了笑,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若你们兄弟二人没有真才实学,就算运气再好,也不会得此名次的。”


    苏辙颇为赞同点点头。


    他们三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品茗,欧阳发又道:“我还听说了一件趣事,当然这件事就不知是真是假。”


    他的眼神落在苏辙面上,隐隐带了几分笑意:“说是官家瞧中了子由,想将公主许配给你了,谁知你却是早早定下亲事。”


    “据说官家瞧见你模样俊朗,有心让你成为探花郎,要知道历朝历代探花郎可是一甲考生中最俊朗的那一个。”


    苏辙是哭笑不得:“这等风言风语,我隐约也有听人提起过。”


    “不过我想大概是谣传。”


    他虽只见过官家一次,却对历史上的宋仁宗有所耳闻,这人知晓自己并无卓越才能,一向很听得进大臣们的话,若宋仁宗真的想将他封为探花,只怕向来一板一眼的梅挚定是头一个不答应。


    三人又闲话几句,就有仆从前来相请。


    苏辙兄弟二人步入书房,却见着书房内除了欧阳修还有章衡——就是那个名不副实的探花郎。


    他们几人是面面相觑。


    欧阳修却介绍道:“……你们几人已见过面,正好今日章衡前来拜访,我想着你们三人皆才学出众,有心叫你们结交为好友。”


    “虽说如今你们已高中,可人啊,活到老学到老,以后免不得要时常探讨学问一二的。”


    “方才我就与章衡说过,今年会试可谓人才济济,能够位列一甲就已十分厉害!”


    章衡连声应是:“多谢欧阳大人赐教。”


    可他心里又如何能够甘心?


    若输了也就罢了,却输给这两个年轻后生,从放榜之日后,他就再没睡好过。


    可就算不甘心也是于事无补,毕竟事情已成定局!


    面对欧阳修叮嘱他们三人多来往之类的话,他更是连连称是,一副极真诚的模样:


    “……两位的确是才学出众,来日我定要找你们讨教一二。”


    苏辙见他面上虽带笑,可眼里却半点笑意都没有,却不是十分热络:“章兄过奖了。”


    他们三人在欧阳府吃了饭这才离开。


    苏辙与苏轼刚登上回程的马车,就迫不及待讨论起这位探花郎来,苏轼率先道:“……八郎,你说欧阳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不会是看重这个章衡吧?”


    “我总觉得这个章衡看起来怪怪的。”


    苏辙扫了他一眼,道:“不是这个章衡看起来怪怪的,而是他对我们充满着敌意,一副不愿与我们交好的样子。”


    “六哥,很快朝廷的调令就快下来,到底咱们兄弟两人是留在汴京或外放为官,都还是个未知之数,可不管身在何处,以后难免会碰上像章衡这样的人,甚至比他心机深沉百倍的人大有人在,你一定得小心才是。”


    苏轼一想到马上他们兄弟即将分隔两地,就是说不出的伤感,却偏偏面上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好啦,好啦,这等话你不知道多了多少遍,说的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不知道的人见了,定以为你才是哥哥!”


    说来此事他都觉得伤心,今年十七岁的苏辙竟长得与他一样高,以至于许多人看到他们两个会问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真是气人!


    摇摇晃晃的马车上,苏辙不由思量起苏轼第一个问题来。


    欧阳修这是要提携章衡的意思?


    他看不见得。


    他觉得欧阳修的意思好像是逼着章衡与他们兄弟二人交好的意思。


    说起来章衡身为福建赫赫有名的神童,早在几年前他就对此人有所耳闻,与四川时不时冒出一两个“神童”不一样的是,章衡三岁识千字,四岁背百诗,五岁能作诗……许多福建百姓以他为傲,时常叮嘱自家孩子多跟着章衡学一学。


    章衡在福建学子心中分量非同一般,极有号召力。


    他想,若章衡仇视他们,暗中给他们使绊子,只怕不少福建官员明里暗里帮衬他一二。


    但欧阳修一出面,章衡就算对他们兄弟两人不满意,明面上也得给欧阳修几分面子的。


    一想到这里,苏辙心里就颇为感激。


    在他们会试之前,欧阳修偶尔提点他们一二,可在他们高中之后,欧阳修倒是与他们父子三人的关系淡了下来,可还是在暗中帮衬他们。


    想及此,苏辙心里冒着一个大胆的想法。


    章衡前脚走出了欧阳府的大门,刚上马车,脸上的笑意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只余下愤恨。


    马车刚走没几步,却是骤然停了下来。


    毫无防备的章衡惊的是一个踉跄,他本就心情不好,如今更是对着外头的车夫呵斥道:“你这是做什么?若是这点差事都当不好,早些滚回浦城!”


    外头的车夫磕磕巴巴解释道:“郎君,是有人突然冲了出来……”


    车夫的话音还没落下,就


    有人已撩开他的窗帘,笑道:“探花郎怎么这样大的火气?”


    章衡微微一愣,只觉得这人有几分面熟,可到底在哪儿见过,他却有点想不起来。


    这些日子,他深知自己已落后苏辙兄弟二人,所以汴京的宴会是一场都没落下。


    他从眼前人的衣着能下是?”


    来者含笑道:“在下正是太常博士程之才。”


    原是七品的太常博士!


    章衡面上露出几分轻慢来。


    可程之才并不在意,面上笑意不减:“在下不光是太常博士,更是当今状元与榜眼的表兄,不知我可有机会请探花郎吃顿饭?”


    章衡一愣,继而笑道:“程大人说笑了,哪里要您请我吃饭?该我请您才是。”


    “择日不如撞日,我看不如就去杏花楼一聚如何?”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这些时日对苏辙两兄弟十分上心,打听之下,也知道了程氏与程家的恩恩怨怨。


    很快程之才与章衡就落座于杏花楼雅间。


    几年的时间过去,程之才已出落的一表人才,于三年前不顾程浚反对迎娶程大舅母侄女为妻,从前的眉州神童已一步步沦为平庸,寒暄几句后道:“……说起来我与苏轼兄弟两人恩怨颇深,想当初我奉我娘娘遗命,打算娶他们的姐姐八娘为妻,可他们倒好,连夜找人给苏八娘定下亲事,只怕我娘娘到了九泉之下都不得安息。”


    “他们兄弟两人纵才学出众又如何?却是品行不端,走不远的!”


    几年的时间能够发生很多事情。


    比如,程大舅母已含恨去世。


    比如,程之元几次乡试未中,在程浚的“教导”下,已是人不人鬼不鬼的。


    比如,程家的纱縠行在苏家纱縠行打压之下,不仅丢了眉州首富的位置,这几年更是连连亏损。


    这叫他怎么不恨?


    章衡只淡淡一笑,并未接话,他是个聪明人,明白今日是程之才与他示好的意思,根本不需要他接话。


    他比程之才还年长几岁,之所以直到今日才参加会试,是直冲状元的位置去的。


    可惜,天不如人愿。


    他心思比程之才缜密许多,到了最后只道:“……今日与程大人一聚可谓受益良多,更是一见如故,以后我们得时常来往才是。”


    程之才笑道:“这是自然。”


    只是他做梦都没想到苏辙在杏花楼竟有股份。


    陈掌柜如今年纪大了,以他精力能顾着四川的杏花楼已是勉强,故而将汴京附近一带的杏花楼都交给苏辙掌管。


    当然,这件事知道的人是寥寥无几。


    如今汴京杏花楼的管事的姓王,是个机灵的,一次苏辙前来杏花楼吃饭时与程之才打过照面,程之才脸色不好看也就罢了,说话更是咄咄逼人。


    故而今日王管事见程之才与章探花前来吃饭,便派了个心腹厮儿过去打探打探


    了情况。


    一个时辰之后。


    苏辙就知道今日发生之事,虽说那厮儿并未听到他们全部谈话内容,但就从那寥寥几句中,苏辙也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苏辙吩咐元宝赏那厮儿一百文钱,笑道:“回去与王管事说一声,就说我知道了。”


    “以后我会留心的。”


    那厮儿应下后这才下去。


    苏辙知道这一天会来,却万万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样快,他的手指轻敲在桌上,忍不住思量起这件事来。


    元宝却没好气道:“这个程之才真不是个东西,一张嘴竟能把黑的都说成白的,呸,真是不要脸!”


    说着,他更是出起主意来:“少爷,不如将这件事告诉欧阳大人,叫欧阳大人知道那章探花的真面目!”


    “你啊,将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些!”苏辙摇摇头,低声道:“口说无凭,就凭着我短短几句话,欧阳大人就算相信又如何?无凭无据的!”


    “况且章衡在一众学子中风评极好,只怕谁都不会相信他会说出这等话来。”


    “敌在暗,我在明,我们能做的只有小心些。”


    随着话音落下,他到底还是下定主意,吩咐道:“元宝,你替我备好礼物,我明日晚上要去一趟欧阳府。”


    末了,他更是低声道:“这件事不得对外宣扬,特别是不能告诉六哥和来福。”


    元宝一愣,虽不明所以却还是答应下来。


    翌日傍晚,苏辙就坐上了前去欧阳府的马车。


    小半个时辰后,他就见到了欧阳修。


    今日欧阳修是在私人书房接待他的,待苏辙一来,就给他看了自己口中那方比“月石砚屏”更好看的砚屏石,笑道:“……子由,我没有骗你吧?这块砚屏石可谓巧夺天工,令人不可夺目。”


    苏辙瞧见这块墨蓝色的砚屏石,只觉得惊为天人。


    远远看去,这块砚屏石就好像通透的蓝宝石一般,让人挪不开眼:“您说的没错,这块砚屏石更好看些。”


    说起砚屏石,欧阳修可是行家,除去这两块砚屏石,还有大大小小十多块石头:“……说起来你也算得上是我的门生,你中了状元,我还没送你礼物,我库房里有一块墨青色的砚屏石很衬你的气质,明日差人给你送过去。”


    他一向聪明,想着平素每次苏辙来拜见自己都是与苏轼一道,今日独身前来不说,还专程挑在傍晚,可见是有些不想私事叫苏轼知道:“你不必推脱,这砚屏石子瞻也有份的,送给他的是一块鸡血红的砚屏石,也符合他的性子。”


    “说起来,伯和能变成今日这般,他娘不知道说起过多少次皆是你们兄弟两人的功劳。”


    “虽说他依旧性子内向,却比从前好了许多,如今胃口好了,也不再吃那些健脾胃的药,是药三分毒,那些东西吃多了总是不好的。”


    苏辙忙道:“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况且我与伯和兄一见如故,担不起您这样重的礼。”


    欧阳修却是挥挥手,打断他的话:“我说你受得起,你就受得起。”()


    长者赐,不可辞!


    △阿洙洙的作首发更新,域名[


    苏辙“君子不夺人所好”的话已到了嘴边,却还是咽了下去:“是。”


    欧阳修是越看他越觉得喜欢,就好像一盅老酒,越品越香:“说吧,你今日来找我是因为何事?”


    “当真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苏辙面上半点惊愕之色都没有,正色道:“我今日前来,想求您帮个忙。”


    说着,他抬起头看向才擢升为参知政事的欧阳修道:“想必以您聪明才智,也能猜到我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正是因为我六哥的差事。”


    “如今我们兄弟二人官位未定,按照往年惯例,大概都是留于汴京任职,可我六哥的性子,呆在汴京并不合适。”


    “惯例虽难打破,但在我看来,我六哥被调去地方任职更为合适,他初出茅庐,干劲足,头脑聪慧,若从地方官开始当起,可能会更合适些。”


    提起这个话题,欧阳修是微微皱眉:“因这件事我们与官家商议良多,不瞒你所说,官家的意思是子瞻聪颖,原打算授予他大理评事一职的。”


    他在苏轼身上花费的心思远比苏辙所花费的多得多,在他看来,就苏辙这性子,不管留在汴京也好,还是外放也罢,都难掩其才干。


    苏辙斟酌道:“官家思虑周全,只是……我担心我六哥留在汴京会有危险。”


    “风头过盛,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的。”


    欧阳修看着他,颔首道:“这些日子你们父子三人别说在汴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谓出尽风头,你们父亲年纪大了,且无官无职,寻常人并不会对他下手。”


    “至于你,却是性子沉稳,寻常人也抓不到错处。我若是那等看不惯你们的人,只怕会冲着子瞻下手。”


    皱了皱眉,他才道:“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你先回去吧。”


    苏辙果然没有多言,应声退了下去。


    他只将自己该说的,想说的道了出来,至于如何论断,则要靠欧阳修决定,毕竟他尚且年幼,看待事情并不周全。


    苏辙回去之后,一连几日朝中的任命还没下来。


    这下别说他,就连苏轼都有些坐不住,是既期待又忐忑,期待自己很快能大展宏图,害怕自己与苏洵、苏辙分离。


    三日之后,朝廷的文书就下来了。


    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签判,苏辙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别说苏轼听到这消息时愣了一愣,就连苏洵都有几分摸不着头脑,他们兄弟两人的官职着实太低了些。


    凤翔府距离汴京路途遥远,统共管辖七县,相当于地方政务的秘书长,做的都是些杂事。


    当然,也不全是杂事,比如还掌管着本地的木材和边防的粮草运输。


    可对苏轼来说,他原是怀着一腔热血打算为国为民出力的,如今被远调不说,还是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官儿?


    苏轼有几分懊恼与不


    ()


    解。


    苏辙拍拍他的肩道:“六哥,你可是不高兴?”


    “没有,只是有些想不明白罢了!”苏轼虽心疼自己,却更心疼苏辙,这秘书省校书郎说白了就相当于□□最低级的资料员:“我被远调也就罢了,可你却是状元啊……”


    苏辙却笑了起来:“我这职位可有什么不好吗?虽是基层文官之一,品阶虽低,但从唐朝开始就要求很高,一般都是极得官家信任的人才才能担其职位。”


    “更何况,秘书省校书郎职务清闲,升迁快速,前途光明,哦,对了,我听说待遇好像也不低……”


    苏轼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你啊你,叫我怎么说你才好?”


    “我可是听说连章衡的官职都要比你高上一级!”


    苏辙仍是不甚在意的样子。


    好在在他的劝慰之下,没几日苏轼就从远调的悲痛中走了出来,不过走不出来也没用,圣旨已下,不是说苏轼不想去就能不去的。


    接下来的日子,苏轼就开始忙活起收拾东西来。


    在汴京“结交好友、保护苏辙兄弟二人”的史无奈听说这消息,索性道:“反正我也要回眉州的,这样吧,六郎,我与你一起去凤翔府好了。”


    苏轼不解道:“无奈,你是不是弄错呢?”


    “凤翔府与眉州可在不同的方向了!”


    史无奈在汴京胡吃海喝这么些日子,是愈发强壮,眉头一挑,没好气道:“怎么,不同的方向我就不能去了吗?还是凤翔是你家,只准你去,不准我去?”


    若换成往日,苏轼早就与他对呛起来。


    但今日他知道,史无奈这是怕他一路上伤感,所以陪他一起上任了:“无奈,谢谢你!”


    史无奈却是死鸭子嘴硬,不肯承认:“谢我?谢我做什么?六郎,你该不会以为我是陪你去凤翔府的吧?”


    “你可别自作多情,也别想多了,我是纯粹贪玩,想着自己没去过凤翔府,想要过去看看了……”


    苏轼是但笑不语。


    苏辙如愿留在汴京。


    若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程氏与苏洵夫妻两人在他们兄弟高中不久就双双去世,但如今看来,情况却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前几日他还接到程氏的来信,说自己身子康健。


    而如今他能留在汴京,一来能照顾已年迈的苏洵,二来若凤翔府真有什么动静,也方便他将苏轼捞出来。


    可他却是一点都没闲着,又是替苏轼准备衣裳,又是替苏轼四处购置药材,至于吃食,书本……那更是没漏下,甚至连茶叶,笔墨,驱蚊药都帮他准备好了。


    以至于到了苏轼出发前一日,他院子里已堆了十几个箱笼。


    苏轼每每进出院子,一看到这十几个箱笼都忍不住想要落泪。


    他啊,是真的舍不得八郎!


    这一日傍晚,苏轼瞧见来福带着女使忙进忙出,想着自己好不容易适应汴京的日子,却又是走了,只觉得眼眶酸涩。


    苏辙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


    他那六哥站在廊下,是一脸不舍。


    再仔细一看,他正偷偷擦眼泪呢。


    苏辙走了过去:“六哥,你站在廊下做什么?”


    “没,没什么。”苏轼别过身子,偷偷擦干眼角的眼泪:“我只是在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八郎,不是说晚上替我饯行吗?你怎么过来了……”


    他这话还没说完,苏辙就已跨上台阶,一把将他抱住,正色道:“六哥,别哭。”


    “我也是舍不得你的。”!


    阿洙洙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