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陈繁勋家里的事, 只是让况叶等人在忙中闲聊一会儿,之后他们再度把注意力转到手上的农活上。
翻了一上午的地,中午况叶等人照常回去吃饭午休。
等到下午上工的时候,倒是从队员来听说了陈繁勋他们回家后的后续。
陈繁勋两兄弟回家去后, 他们父亲陈庆应也找到其亲兄弟, 把几个侄子也叫上了。
陈庆应, 况叶之前定竹编的时候见过, 如今已经接近五十岁。
经历过那些动荡的年代, 他还有两个兄弟建在,两个兄弟和他一样都有两个儿子, 且具已成年。
小队长陈繁荣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陈繁兰传信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事,陈庆应竟然让两个儿子和四个侄子全部都去一趟。
六兄弟被叫回家中之后,也不知道听说了什么,都没有推辞, 连忙找大队长开了介绍信,马不停蹄的前往县城。
六兄弟这么大的阵仗,让队员们猜测不已。
有人找陈庆应这边打听,却没有什么结果。
但也不是什么收获也没有,据打听的队员所说, 当时陈庆应的表情并不好,想来是陈繁兰那边的事可能是不好的方面。
见此打听的队员也没在多问,毕竟他和陈庆应还是隔房的堂兄弟, 关系也还不错,要不然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到其面前打听。
最后见陈庆应这边的确脸色不好, 也表示如果有什么事的话,可以招呼一声, 他这边能帮忙的话也不推辞。
众人听了一耳朵,但具体是什么事却仍然一头雾水。
不过因为是同族,九大队的陈家内部相处得都还不错,虽然平时有些小摩擦,但大冲突却是没有的。
如今陈庆应这边显然是有些麻烦,陈家其他人也没有刨根问底戳人痛处。
众人虽然好奇,此时却按下打听的心思。
况叶就更不用说了,对于此事他自然也好奇,但他却不会主动的大听。
不说他本身性格的原因,就说他知青的身份,也不好过于打听这些事。
如此这件是就暂时按下,只是在陈繁勋六兄弟第二天未归时,众人免不了说两句。
就这样,地里的活暂时有记分员安排,况叶他们跟着队员已经开始给油菜育苗,陈繁勋六兄弟才回来。
从他们离开那天算起,总共离开了四天,不过六兄弟归来的时间是半上午,算起来的话其实是整整的三天。
陈繁勋六兄弟归来的时候,况叶和简修文他们上工的地点离队员的聚居地比较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知晓。
不过在当天下午上工的时候,这消息他们也知晓了。
还知道这次回来的不仅是他们六兄弟,还有陈繁兰和她的女儿佳佳。
这次陈繁勋六兄弟去县城的原因,随着他们归来,陈庆国也没有再瞒着,反正这件事只要时间一久,怎么也瞒不住,不如一开始就由他们自己说清楚,免得外面的人猜测徒惹些是非。
原因就是,陈繁兰这边离婚,请娘家人去县城帮忙撑场子。
离婚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特别是下乡,还是十分少见的事。
除了建国后关于前□□妾问题,所产生的离婚问题,陈家人这边其实很少听说离婚的事。
而如今陈繁兰却离婚了,这对九大队的人来说,是一个大新闻。
而且其中的主角还是陈繁兰,就更加的引人瞩目了。
陈繁兰是谁,要说起她,其实也是在九大队有名的姑娘。
陈家人虽然没那么重的真男轻女的思想,但对于女孩子读书却也没有太多支持。
偏偏陈庆国家不一样,对于女儿读书不仅没有阻拦,反而让陈繁兰读到了高中毕业。
要知道高中生在这个年代在乡下有多难得,更何况是一个女孩子。
陈繁兰亲兄弟和几个堂兄都没有谁高中毕业的。
当初陈庆国支持陈繁兰上学,不是没人嘀咕。甚至有人在他面前说道,最后被陈庆国怼了回去。
他支持陈繁兰读书,也不是他不重视儿子,但两个儿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反倒是大女儿有这样的天赋。
陈庆应本身重男轻女的思想就不重,大女儿有这样的天赋,也愿意上学,他自然是支持的。
在家人的支持下,陈繁兰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却也是高中毕业,最后在县城找了一份工作,当上了工人,听说如今职位还不错。
可以说陈繁兰是九大队的能干人,最后还在城里结婚,夫妻两都是工人。
九大队的队员,谁人不说一句羡慕。
但就是这么一位人们印象中的人生赢家,如今却离婚了,自然引来众人的目光。
一时间到陈庆国家打听的人不少。
就在陈繁勋他们回来的第二天上,况叶就从队员们的口中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原由。
在别人的眼中,陈繁兰的日子那自然是千好万好,但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离婚这件事也是她忍无可忍才做下的决定。
上次交公粮的时候,况叶第一次见到陈繁兰,她跟着众人回了一趟九大队。
当时众人也以为是平常。
毕竟陈繁兰虽然在县城结婚成家,但和娘家关系一直比较好,要知道她能在县城安家,也少不了娘家人的支持。
但这次回来,她就想好了离婚的事,这次回来就是找陈庆国商量的。
这也是为什么陈庆国听到来人传讯,就第一时间行动的原因。
陈繁兰离婚这件事,其实陈庆国等人早就有了准备。
这还要从况叶来这遇到的第一场雨说起。
那场雨刚停不久,陈繁兰就匆匆带着自己女儿回了一趟九大队,当时虽然有人见过,也以为是平常。
然而只有陈庆国自家人知道,当时和陈繁兰一起回来的佳佳还发着低烧,在家里养了一段时间才好。
当时陈庆国等人看到外孙女/外甥女还发着低烧,就被陈繁兰送回来,还对陈繁兰说教了两句。
要知道小孩子本来身体就弱,还让她在病中这样奔波,这不是添乱吗。
这样的事情陈繁兰自然是知道的,她作为佳佳的母亲,对女儿的关心自然是不比旁人少,但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女儿佳佳,并不适合在县城休养,她带女儿回来也是问过医生,确认了没有危险,且做足了准备才决定把女儿送回娘家休养的。
这一切的原由,还要从陈繁兰的夫家说起。
便是女儿佳佳这次发热生病,也是因为陈繁兰的夫家疏于照顾才引起的。
当初那场雨,年幼的女儿佳佳淋了场雨,她家中的长辈的根本不在意。等陈繁兰下班回家,发现女儿身上的衣物是湿的,连忙换了一身还熬预防感冒的汤水,却还是没有阻止女儿在半夜发烧。
半夜发现女儿发烧,陈繁兰最终却是一个人带着女儿冒雨来到医院看诊。好在送来得及时,且之前的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佳佳高烧第二天就退了,之后不时有低烧的情况。
女儿这边的情况稍微稳定一些,陈繁兰准备回家收拾些衣物用品,也准备去单位请个假照顾女儿。
这期间她与夫家人的争执也顾不了太多,准备等女儿好起来之后再来算算这笔账。
结果在去单位的时候又遇到一件事,让陈繁兰胸中的情绪堆到了极点。
不过想到女儿还在医院,陈繁兰勉强自己冷静下来。
请好假返回医院,在陪护的时候,陈繁兰也在思考,想到过往的种种,以及眼前的一切,她决意把先女儿送回娘家。
趁着这个时间,她要处理一些事情,这期间必然会对女儿的照顾有所疏忽,而且也担心影响到女儿。
在送女儿回去的时候,陈繁兰自然也把事情的原由讲给父母听了的。
陈庆应夫妻两听了事情的原由,也不得不承认女儿这样做的确是无奈之举。
但其中牵扯到陈繁兰夫家的事,也令陈庆国夫妻愤怒不已,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县城去把人打一顿。
以往陈繁兰并没有对父母抱怨过生活中的苦闷,她原本是不想两老担心,但如今事情堆叠在一起,她也忍不下去了,为了获得父母的支持,才把以往的艰难说给两人听。
陈庆应夫妻对自己的大女儿自然是十分看重的,因为她在县城成家,平时来往不太方便,但女儿却也时常回来看他们。
每次回来的时候,这妮子也报喜不报忧,结果她这几年生活不如意,陈庆应夫妻两竟然也不知道。
要不是这次把外孙女佳佳送回来,他俩还要被瞒在鼓里。
想到女儿这几年生活上的不如意,陈庆国就恨不得撕了那混账的女婿。
陈繁兰的丈夫姓冯,叫做冯水生,当年两人之所以能够成婚,也是经人介绍。
两人处了一段时间,陈、冯两家见了一次面,婚事也就确定下来。
之后两人结婚,一开始日子倒还过的不错,虽然陈繁兰有时候觉得婆母有些偏心冯家大哥,但她和冯水生两人都是工人,工资也不低,虽然要上交一定的家用,但还是有部分捏在自己手上的。
但随着她怀孕并且生下女儿佳佳后,这日子就变得难过起来。
当时陈繁兰和大嫂差不得时间怀孕,只不过一个是第一胎,一个是第二胎。
陈繁兰生产的日子比大嫂晚两天,但待遇完全不一样。
她生产的那天,婆母在医院来看了一眼,听说生了一个女儿,脸色当场就变了,转眼就离开了,之后是一次也没来看过,更不用说照顾月子中的小儿媳。
陈繁兰的大嫂二胎和头胎一样,是个男孩,婆母就一直在那边照顾。
婆母不管,陈繁兰虽然心中有意见,但毕竟自己不是人亲生女儿,要求不了太多。
但丈夫冯水生的态度,却第一次让她心生介怀。
听说是个女儿,丈夫一开始期待的情绪就陡然变了模样,甚至在她住院的那几天,夫妻间的体贴也不多,更不用说对女儿的关注。
陈繁兰这次生育的月子,还是她亲生母亲过来照顾的。
从生产到出月子,冯家人表露出来的态度,让陈繁兰知道这家人竟然如此的重男轻女。
来照顾她月子的陈母,自然也看出来了。
但在这个时代,这种思想是普遍存在的。陈家人之所以没有这么重的思想,根源是他们这一家的传家历史。
陈家人在观市扎根三百多年,祖上却是逃难到此的。
对于当初逃难到此的经过,陈家人是有记载的,并在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当初陈家人到观市的只有三人,是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幼儿。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从北边一路逃到了西南的观市,光是两千多里的路程,就知道其中的艰辛。
更何况那是在王朝末年那种动荡的时期。
陈家先祖的母亲带着他们到观市落脚,并且把两个儿子养大成人,之后娶妻生子,陈家就这么一代代的繁衍下来,更是在观市逐渐扎根。
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陈家在观市的族亲不少,九大队的只是其中一支。
而让这一切开始的是陈家先祖的母亲,没有她,就没有陈家。
陈家先祖把这一历史代代相传,对自家的女儿也就和旁人不一样,重男轻女的的思想虽然受到一些世事的影响,但比起旁人来说,已经轻了很多。
陈母虽然是外姓嫁过来的,但长辈和陈家也是老姻亲,自然对这冯家有所不满。
但她知道世事如此,如今女儿已经和冯水生结婚,她最多能以丈母娘的身份教育一下女婿。
在照顾大女儿这四十天,冯水生因着她在的原因,勉强表现的过去,陈母虽然有些不满意,但至少女婿有点态度。
后面陈母私下也劝了女儿。但因为时代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陈母自然不会说什么离婚。
只是让陈繁兰一定要顾好自己和女儿,有什么委屈的事情,也不用怕,她娘家那么多兄弟也不是摆设。
但哪知道陈繁兰对这话也只是听进去了一半。
这几年倒是顾及了自己和女儿,但受到了委屈却没向家里人透露一分。
到了她自己忍无可忍的时候,才回来找陈庆应夫妻两。
陈繁兰女儿出生在五八年底,这之后几年她和女儿在冯家过得一点也不顺心。
冯家人重男轻女,不过因为陈繁兰本事不错,且态度强势,女儿到没有受到打骂和压榨。
不过没有打骂和压榨,并不意味生活顺心。
一开始冯母还指桑骂槐,甚至催促她生二胎,但陈繁兰并不是好惹的,加上她工作上比丈夫冯水生出色,工资也比丈夫高不少。
对于冯母的找茬直接怼了回去,至于生二胎的事情,更是没有打算。
一是女儿出生后,就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那个时候哪怕是工人,也是勒紧股要带过日子,那个时候根本就适合生育。
二是陈繁兰自己考虑过,女儿本身就不受家里其他人重视,要是她生了二胎,那么精力就会被分散,对女儿必然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三则是,丈夫冯水生从女儿出生后的表现,让她有些心冷。佳佳也是他的女儿,结果冯水生对女儿的关心,还比不上他对侄子的关心。
因为陈繁兰的强势,以及把女儿佳佳但眼珠子看,冯家人干脆就采取了无视的政策。
因为亲人的无视,冯佳佳尽管有陈繁兰的看顾,但性格有些敏感和胆小。
这次冯佳佳发烧,就是因为淋了雨的她没人管,还是等陈繁兰下班回来才发现,最后演变成高烧连夜进医院。
期间作为冯佳佳生父的冯水生,更是一点也没有过问。
这几年随着女儿的出生,以及陈繁兰不愿意生二胎,夫妻两越行越远,如今的关系更是陷入了冰点。
并且从三年前开始,冯水生每月工资除了上交给冯家父母的,剩余的陈繁兰再也没有见到过,给别说说给女儿冯佳佳花用。
半年前,陈繁兰还发现一个事儿,冯水生每月的工资竟然连冯家父母都没给。
其中的原由她也没打听清楚。
而在女儿生病住院这次,陈繁兰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原由。
这个原由也是她决定要离婚的最大原因。
冯水生竟然背着她搞七捻三!
原来他那些工资花到这去了,冯水生竟然在外面找了别的女人!
在去单位请假的途中,陈繁兰看着冒雨都要出来的相会的两人,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冲上去。
但想到还在医院的女儿,陈繁兰最终压制住了情绪。
之后在医院中更是做出了要离婚的决定。
陈庆应夫妻两听着女儿说要离婚,愤怒的心情一下子有些凝滞。
知道女婿混账,但女儿决定离婚,还是有些惊到两人。要知道这个时代,离婚可能简单,但后面的日子才是最大的困难。
陈繁兰有工作,生存到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流言蜚语的影响比想象中的严重许多。
陈庆国夫妻此时已经顾不上愤怒,而是开始劝诫大女儿,让她考虑清楚,离婚不是她说的那么简单。
更是把一些离婚后的要面对些什么,一一的摆在她面前,摊开了揉碎了细细的讲明白。
此时却陈庆国夫妻怎么也无法劝退女儿这样的想法。
最后只能暂时拖延,让女儿回去的时候再考虑一番。
对于父母没有同意这件事,陈繁兰早有准备,也并没有打算这一次就能说动父母。
她送女儿回来的第二天就回县城了。
一是她已经请了几天假,单位那边她得尽快回去报道,如今这份工作,是她以后生活的底气。
二是她既然要和冯水生离婚,自然要掌握主动权,收集一些证据,这样才能让冯家人心甘情愿的让她们母女离开。
况叶上次遇到陈繁兰,就是她回来再次和父母商量,也同时看望分开多日的女儿。
陈庆国夫妻,这一次见大女儿还是态度坚决,且把收集到的证据摆在他们面前,也就没有再说出什么不要离婚的话。
陈繁兰作为他们最出息的女儿,夫妻两自然是了解女儿的性情,一但下定决心,就不会拖泥带水。
如今女儿要离婚,他们无法阻止,那就只能支持,为了不让其在这件事上受到冯家人的钳制,陈庆国让陈繁兰到时候传个信回来,他这边让两个儿子和四个侄子去一趟。
到时候有陈繁兰的六个兄弟在场,加上冯家那边本来就有见不得光的事,这离婚的事情才能办的顺利。
得到父母这边的点头,陈繁兰才没有了顾及,这次回县城的时候还带上了女儿佳佳。
冯佳佳只有五岁多,一般人不会在这个时候带她回去,陈庆应夫妻也想要阻止女儿。
但陈繁兰考虑一番后,还是决定带上女儿。
离婚这件事她考虑过瞒着女儿,但这些年她了解自己的女儿,别看冯佳佳小,就以为她什么都不懂。
因为冯家的环境,冯佳佳性格比较敏感和胆小,但却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她比同龄人要早知事。
与其以后让冯佳佳对冯家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还不如让她了解真正的原由,也好过后面再收到伤害。
回到县城后,陈繁兰就私下和女儿交代了她准备离婚的事,尽量让女儿了解什么是离婚。
冯佳佳的反应,让陈繁兰有些高兴,但更多是心痛。
高兴女儿愿意跟着她生活。
心痛女儿竟然对冯家一点留恋都没有,对于冯水生同样如此,还十分期待以后只有他们母女两的生活。
冯佳佳的反应,更让她觉得离婚的决定是正确的。
之后陈繁兰运作一番后,并且探听到冯水生和他外面的情人下一次相会时间和地点,就传信回九大队。
陈庆国这边受到传信,就连忙召集了陈繁勋六兄弟。
六兄弟这时才知道大妹陈繁兰的事,一时间心中的气愤自然不少,听完陈庆应的交代,就急急忙忙的找大队长开好介绍信赶往县城。
当天下午六人就抵达县城,和陈繁兰见了一面。
此时陈繁兰这个当事人,比起她的六个兄弟先得冷静许多。经过一番商量后,确定好第二天如何行事,他们才分开。
第二天的事,冯佳佳是小孩子不好参与,陈繁兰头天晚上就把她托付到关系好的友人家照顾。
之后陈繁兰带着自家兄弟,还有专门请到几位见证人。
这几位见证人,有她单位上拜师的长辈,有在县城定居的陈家远房长辈或者姻亲。
先不说师傅,在这时代的师徒关系,比后世的紧密许多。就是陈家的远房长辈和姻亲,以往逢年过节的时候,陈繁兰也是走动的,这个时候她费了些功夫让人来当个见证。
一行人在冯水生和情人幽会的时候,陡然出现,直接抓了个现行。
陈繁兰弄这么一番阵仗,自然是要抓人把柄,以此完成她离婚的目的,以及避免之后冯家人来找麻烦。
被抓现行的冯水生,还没来得及狡辩,就被陈繁勋六兄弟当场打了一顿。
冯水生的情人被吓着,缩在一边一句话也不敢说。
陈繁兰也没有和冯水生啰嗦,直接让他亲手写几份“陈情书”,写明他在婚姻存续期间,背着妻子乱搞男女关系。
最后在这几份“陈情书”上签字盖手印,她的情人自然也要签字盖手印。
而陈繁兰和带来的几位见证人,会各自保留一份签了字盖了手印的“陈情书”。
有了这份“陈情书”陈繁兰,离婚自然也就没了商量。
陈繁兰一行人带着冯水生,去办理了离婚。
离婚这件事自然瞒不过旁人,特别是陈繁兰又搞出这么一番阵仗。等到她和冯水生已经办理完离婚手续,收到消息的冯家人才赶过来。
冯母正要撒泼打滚的闹,却被不想闹大的冯水生拦下了。
冯水生乱搞男女关系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是犯罪,陈繁兰并没有公开,只是私下作为拿捏的把柄。
这并不是陈繁兰心慈手软,而是考虑到女儿冯佳佳。
一旦这件是摆在明面上,到时候冯水生必然会被抓去劳动改造,这样一来作为他女儿的冯佳佳,就会有一个犯罪的生父。
这个时代,有这样的生父,冯佳佳以后的前途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也因此,陈繁兰才没有把事情做绝。
冯水生显然也知道这件事不能暴露,死活把冯母拉回了家。
离了婚,但放在冯家的东西,陈繁兰得拿回来,她一件也不准备留下便宜冯家人。
带着陈繁勋六兄弟,以及几位见证人,陈繁兰一行人,跟在脸色难看的冯家人回到了家属院。
当然除了他们,还有一群看热闹的好事者。
陈繁兰当初结婚的嫁妆其实不少,各种木柜,床上用品,甚至生活用品都有,再加上婚后这几年添置的东西,林林总总加起来竟然有一大堆。
陈繁勋六兄弟竟然拿不完,好在离婚这件事在这个时代比较少见,来围观的人不少。
其中还有些和陈繁兰关系比较好的,这个时候自然也愿意搭把手。
看着一群人在家里搬动西,冯家人只是不愿意的,特别是冯母早就把这些东西视为己有,什么嫁不嫁妆,她根本不管。
一开始自然闹腾,但陈繁兰也不是好惹的。
也不管在地上撒泼的冯母,直接找冯家的男人。
想来冯家人对于冯水生在外面乱搞的事情是知道,回来的途中冯水生只是稍微提示了一下,冯家人就让冯母没在外面闹。
对于陈繁兰明显的威胁之意,他们不想暴露,也只得压制住冯母。
之后搬东西的时候,冯家这边就没有阻拦。
看着缩成一堆的冯家人,陈繁兰心中冷笑,这就是冯家人!
从冯家搬出来的这些东西,陈繁兰自然也是有放置的地点的。在决定离婚的时候,她就开始为之后的生活做准备。
前不久她租赁了一间小院,正好可以放置这些东西,这个小院将暂时作为她和女儿生活地方。
以她如今在单位的职位,以及工作的年限,到时候可以在新建的家属楼申请一套住房。
干净利落的离了婚,陈繁兰好好谢过来帮忙的众人,就马不停蹄的把自己的户口和女儿的户口,从冯家独立了出来。
在办理手续之前,她还征求了女儿的意见,问冯佳佳愿不愿改姓,跟着她姓陈。
对于和母亲一个姓,冯佳佳倒是非常高兴。
等新的户口办理好,冯佳佳就变成了陈佳佳。
等一切尘埃落定,陈繁兰也和单位请了假,领导自然是知道她离婚这件事,很干脆的给了假。
之后就是陈繁兰带着女儿和自家兄弟回到九大队。
因为陈繁勋几人之前的动静,队员们本来就比较好奇,而离婚这件事是瞒不住的,陈庆国这边干脆直接透露了出来。
明明白白的讲清楚,免得一些不必要的流言蜚语,影响自家的大女儿和外孙女。
离婚在这个时代受到的关注非常高,流言蜚语自然少不了。
但因为陈庆应这边直接摊开说,九大队这边明面上倒是没有什么不好的流言。
况叶东拼西凑,从队员们的口中集齐了整件事的完整经过。
得知了这一切之后,那种莫名的熟悉感,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晚上在空间准备拿起丹修手札学习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这股莫名的熟悉感从何而来。
陈繁兰、陈佳佳、观市安琼县丰水公社夜猫沟,陈繁兰工作的单位是药材加工厂,再加上他况叶。
这些东西终于让他想起一件事。
他之前看过的一本小说,里面的主角就是陈繁兰!
难怪当初第一次见面时,听到陈繁兰的名字他有一种熟悉感,这根本不是因为陈家人取名方式的原因,而是他原本就见过陈繁兰这个名字。
为何这时候才想起,也是因为这部小说,是况叶还没穿越之前,已经看了许久的小说。
之所以对小说还有点印象,也是因为原身。
原身在这部以陈繁兰为主角的小说中,也有出场,虽然只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出现。
况叶自己在空闲的时间会时不时的看点小说打发时间,但他看小说的时候一般囫囵吞枣,就连主角的名字都要好几章下来才记得住。
因为出现了和自己同名的角色,对这本小说印象比较深刻。
也才能在这个时候,想起陈繁兰所经历的一切,和当初看得小说对应起来。
总体来说这本小说讲述的就是陈繁兰,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勇于挣脱婚姻,也不惧再次走入婚姻,努力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经历。
而和况叶同名的原身,则是出现在书中前期的一名路人甲。
说起来也和况叶来此遇到的第一场雨有关。
原身本来身体情况不佳,当初在下乡的火车上并没有迷迷糊糊的烧没,但最终的结局还是一样的。
因为淋了一场雨,原身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次发烧,第二天同住的简修文和刘康民发现不对劲事,急忙的把原身送去就医。
但这个时代缺医少药,虽然去丰水场镇前已经做了降温的措施,但原身依然没有挺过去。
陈繁兰送女儿回来的时候,自然听说了队上知青出事。原因竟然因为是淋雨发烧,没来及医治。
这情况让陈繁兰不由的联想到自己的女儿,对此件时表示遗憾的同时,也更加确定了离婚的念头。
甚至因为原身的事,陈庆国夫妻在书中对女儿离婚这件事,同意得更加的痛快。
发现自己这场穿越,竟然还是所谓的书穿,况叶的心绪不由的乱了。
今天晚上的学习计划,他也顾不上,坐在小院的书房中不知道发愣了多久。
这期间思绪乱飞,心中各种乱七八糟的情绪也涌了上来。
穿越这么久,况叶一直让自己忙起来,就是为了消耗自己的精力,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
两个来月,况叶看似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正逐步向着更好的方向奋斗。
但身份转变带来的影响,其实一直被他埋藏在心中。
如果没有得知这个时空竟然是一个书中的世界,被埋藏在心中的情绪,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淡化消失。
而现在一个更大的冲击,让之前隐藏的情绪全部翻出来。
况叶不由的双手环抱自己,把头埋进曲起来的双膝间,发出一阵阵呜咽声。
呜咽声不知道持续了多久,况叶才抬起头伸手在脸上胡乱的摸了几把。
心中的情绪经过一番发泄,他现在感觉好受了一点。
站起身来踉跄的走出书房,经过小院,再到竹林,伸手抚摸路过的每一额青蕴竹,感受它们在手掌中的真实触感。
之后更是来到他耕种的田地边,看着他播种下的每一样作物,那郁郁葱葱的模样,显示着他之前的成果。
揪起离他最近的一节麦叶,往口中一塞咀嚼几下,麦叶特有的香气带着淡淡的清甜弥漫在口腔中。
感受到麦叶的味道,他又不管不顾的摘了蒜叶、葱叶在口中咀嚼。这些味道的真实感觉,才逐渐让他冷静下来。
开始思考这个世界的真实性。
在这里生活了两个来月,他的所知所感无不是真实存在的。
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虽然他们在原本那本小说中出现的不多,甚至都没有任何描述。
但这些人却是有着嬉笑怒骂的真实存在,就是他这个空间内的一切也都是那么的真实。
既然空间这种神奇的东西都出现了,书穿这种魔幻的事情被他遇上,也好像没什么奇怪。
书中的主角陈繁兰,哪怕况叶只接触过一次,也很确定她是一个活生生的正常人。
而书中的故事其实也和况叶的关系不大,他大可不必过度的纠结这些事!
咕噜~
一阵响动在安静的空间中响起,况叶的思绪也被这声动静打断。
摸着咕咕作响的肚子,腹中的饥饿,提醒着他眼前的一切才是他最该关注的东西。
“我要好好吃一顿!”仿佛为了给自己打气,况叶站直身体,头一次在空间中大喊出声。
这一声因为空间的特殊,传递出去后形成了环绕般的回响,仿佛在一起鼓励况叶。
说干就干,况叶立马回到小院,把之前剩下的风干鸭、干菌菇、鸭蛋拿出来,加上大米用不粘锅给自己整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焖饭。
随着一大锅焖饭吃下肚,况叶第一次在这个时代尝试到吃撑的感觉。
因为胃部大量的食物,让他脑袋有些晕晕的感觉,撑着精神喝了二两青蕴酒,他才回到外面的房间。
直到再次躺在木架床上,况叶的情绪才逐渐平复,之后翻转侧身了一段时间,才勉强让自己入睡。
第27章
这一觉况叶睡得并不安稳, 光怪陆离的梦伴随他整夜,随着屋外的鸟鸣声响起,才把他从睡梦中唤醒。
一睁开眼,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却一点都不记得。
外面的天色并未亮, 房间内此时是一片昏暗, 醒来后况叶没有第一时间起身。
想到昨天晚上在空间, 自己的状态和模样, 他不由的伸手捂脸。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深夜抑郁”, 响起昨晚的自己,他就有种不忍直视的感觉。
都在这里生活了近两个月了, 还会对所谓的“真实”纠结,多少有点不太聪明。
在床上自我唾弃了一会儿,况叶就把所有的念头丢开,起身收拾。
因为没睡好的关系,他是起来的最早的一个。
洗漱完后, 就开始准备今天的早饭。
其实他现在的肚子不太饿,但是还是按照以往的分量准备。昨天晚上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空间的,他自己也不太清楚。
不过以他现在还不感觉饿,根据食物一般在胃部消化的大致时间来判定,昨晚上他大概是在后半夜才从空间中出来。
睡了可能不到六个小时。
尽管睡得比较少, 也不太踏实,但因为青蕴酒和年轻的身体,况叶目前的精神还算不错。
不过从起床之后, 他就感觉自己的眼睛有些不太舒服。
“叶子,早啊, 你的眼睛怎么这么肿!”睡眼朦胧的刘康民,走到厨房的时候, 看到找烧火的况叶,不由的打声招呼。
结果看到况叶的眼睛肿的厉害,不由的惊呼出声。
“唔!”
“叶子早。”跟在他身后的简修文显然也发现了况叶的异状,心下很快就有一个猜测,不由的用拳头锤了一下刘康民,让他不要刨根问底。
背后挨了一个不重的拳头,因为太突然,刘康民第一反应就是转头看向身后。
他和简修文生活了一年多,非常有默契,第一时间就看懂了他的意思。
刚下乡那一会儿,跟着队员们忙“双抢”,繁重的劳作,艰苦的环境,以及远离亲人朋友,各种事情堆叠在一起。
哪怕是自认为坚强的刘康民和简修文,也有情绪崩溃的时候。
况叶下乡以来,情绪似乎一直保持着稳定。他俩还以为叶子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但现在的模样,显然是昨天晚上发生了点什么。
想起当初两人情绪崩溃后,后面要面子的举动,刘康民决定给年轻人留点面子。
“眼睛很肿吗?难怪我觉得有些不舒服。”对于简修文他们的动作,况叶自然看在眼里,不过还是摸了摸眼睛,难怪他觉得不太舒服。
看两人一副“我们什么也不问了”的表情,况叶心下不由的一笑,再开口打破这份沉寂。
“修文哥、康民哥,你们不洗漱吗?没多久就可以吃饭了。”
“啊!对对对!先洗把脸,我舀点热水!”
“是得赶紧洗漱了。”
刘康民和简修文因为这句话,也开始动起来,仿佛也配合着打破有些莫名的氛围。
等两人洗漱完,早饭果然也差不多好了。
三人吃完早饭,简单的收拾一下,就迎着微凉的晨雾往仓库而去。
前两天队员们把油菜的育苗工作弄完,今天一小队就准备播种冬小麦了。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如今已经进入十一月,前两天正是立冬的日子。
况叶听队员们说,观市这边的播种冬小麦的话,基本是在立冬前后。
前段时间况叶他们其实也一直在为播种做准备,该翻的土已经全部翻好。
况叶他们在仓库这边领了今天任务,扛着工具和队员们前往今天要播种的田地。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领的还是挖土的活计,所以扛在肩膀上的是锄头,但另一只手上还提着一对竹编的撮箕。
这是到时候要用到的东西,不少队员手上也有。
大部分队员和况叶他们情况一样,不过有些队员拿的东西不一样。
除了背着麦种的队员,还有挑着装满草木灰的队员,这些东西都是点麦子要用到的东西。
况叶之前请教过队员怎么种小麦,倒是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他空间中的那一小把小麦,也不足以让他了解全貌。
今天倒是跟着队员们,第一次真正的体验了大面积的种植小麦。
和以往况叶在视频中看到连绵成片小麦不同,观市这边主要是丘陵地带,种植小麦的方法也有一些不一样。
在开挖之前,队员们先用撮箕装着草木灰画出一条条的线,把土地分成一垄一垄的,每一垄的宽度约一米二左右,它们之间的间隔约50厘米。
画好线之后,况叶他们才开始在每一垄土厢中挖种植沟。
和他之前种植小麦一样,种植沟的深度约3厘米,每一行种植沟间隔约15~20厘米。
随着一行行种植沟被挖出来,紧接着就会有队员,提着装着麦种的撮箕,把麦种均匀的洒在种植沟中。
撒好麦种的种植沟,到时候又会被队员用锄头轻轻的勾土,把种植沟填平。
就这样一厢厢的地,就被种上了冬小麦。
此时也不需要浇水,等后期观察发芽情况,以及降雨情况,在适当的进行浇灌。
每一厢之间间隔的约50厘米的土地,当然也不会浪费,之后队员们会在这里套种上胡豆这类作物。
挖土的工作对于况叶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不过这种细致些的操作,且较长时间的劳作,还是非常的累人。
一小队负责的土地田地数量不少,差不多十天的时间,冬小麦的播种才算做完。
繁重的劳作,让之前因发现书穿,而产生的那些情绪,都被他抛到不知到哪去。
冬小麦播种完,意味着接下来会轻松一点。
当天晚上,况叶进入空间,就准备好好的犒劳一番自己。
不过在之前,除了每天的习字任务,他还要到田地里面去看看作物的生长情况。
生长期长的作物,如今情况都非常不错。况叶扫了一眼就没太关注,最吸引他的是那些已经可以开始采摘和即将坐果的作物。
小葱和大蒜是最初一批种下去的,他吃面的时候,会时不时的剪一点叶子增加些香味。
除了这两样调味料,如今地里唯一可以大量采摘的是豌豆尖。
虽然他种下的那些豌豆应该不是专门的菜用品种,但并不妨碍况叶采摘鲜嫩的豌豆尖。
鲜嫩的豌豆尖,哪怕是简单的用清水煮,再加少量的食盐,也是非常美味的一道菜,其做汤更是一绝。
况叶来到田里,自然是准备采收一些豌豆尖,作为今晚的加餐之一。
除了豌豆尖,况叶从老乡那买来的八种蔬菜,如今也长得非常的不错。
苦瓜、番茄、黄瓜、四季豆、豇豆,这些需要搭架子的品种,前段时间也都全部搭好架子。
青蕴竹劈成的竹条和枝丫,两两相交形成一个三角形,在相交的位置还横亘着一根粗一点的竹条。
固定它们的是干草茎,是况叶避开简修文他们,在烧火的时候,从柴草中收集的。
为了收集这些干草茎,他着实废了点功夫。
除了竹条之间的固定需要干草茎,这几种作物为了让它们固定在架子上也需要。
不过苦瓜、黄瓜、四季豆、豇豆,这些作物有专门的缠绕茎,一旦固定在架子上后,之后就不需要再操心,它们自己就可以沿着架子生长。
只有番茄除外,它需要随着生长,不断的固定植株,避免其倒伏。
如今这八种蔬菜都长得不错,甚至已经开始开花,已经有第一批果实成型。
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点,但却让况叶非常的兴奋。
这些情况,意味着,他不久后就将迎来收获,也将丰富自己的餐盘。
要知道,这两个月在空间中加餐,他吃到的蔬菜其实非常的少,还是有点不习惯。
采收了一大把豌豆尖,况叶先把它们在水池中清洗一遍,摘放到伙房中备用。
等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后,才开始准备今天晚上的加餐。
两个月的时间,她的主食已经消耗了不少。特别是面条,如今只剩下一顿的量。
这还是他省着吃的结果。
当初空间中的面条大约有3斤,今天还有剩,也是和其他食物轮着吃的原因。
因为煮面条简单快捷,所以它是最先见底的,如今大米、面粉、等主食杂粮,到还没那么快见底。
特比是那一大包红薯粉,接近十斤的分量,如今都没消耗多少。
面条既然只剩这么一顿的量,况叶也久干脆煮了,今天晚上的加餐就是一碗加了豌豆尖和一个鸡蛋的烫面,在加入一勺辣椒油调味。
吃着面条的时候,况叶再想,空间中似乎没有酱油和醋这样的调味料。
少了这两样东西,很多吃的就会少了点滋味,下一次赶集时,也得添置些。
汤面吃完,他还吃了点红枣和核桃,这期间喝了二两青蕴酒。之后洗漱一番,就回到房间准备休息。
在睡之前心中计划一番。
刚刚种完冬小麦,接下来几天地里的活不重,他准备去一趟集市。一是添置些东西;二则是给况家的回信也应该弄了,在这之前他的准备些回礼。
计划好后,就是一夜无梦的好眠。
第二天下工的时候,况叶从小队长陈繁荣那里请到假。
第28章
在小队长那里请到假之后, 况叶没有第一时间回住处,而是去了大队长陈庆国家里一趟。
况家父母上次寄来的东西,有一张金额为30元的汇款单。这次赶集的时候,他准备去邮局取出来。
不过这个时代取钱, 要比他原本的时代麻烦有些, 得找大队开具身份证明, 之后带着这份证明以及汇款单才能取到钱。
大队长陈庆国听说况叶的来意后, 也没有难为人, 很干脆的就开具了身份证明。
拿到盖了章的身份证明,况叶谢过大队长后就回去了。
这一次赶集, 同住的简修文和刘康民,不打算一起去,只是委托帮忙投递一下信件。
第二天一早,况叶早早的起床,吃完早饭后和刚起来不久的简修文他们招呼一声, 就背着背篓出门。
此时外面的天色还有些灰暗,迎面的风也带着淡淡的寒意。
算算日子,今天是阳历11月22日,观市这边已经进入了冬季,虽然不是最冷的时候, 但清晨的温度也并不高。
这样的温度,况叶不得不穿厚一些,但露在外面的双手和脸颊, 还是一阵冰冷。
好在随着走动,身体也逐渐暖和起来。
这次况叶并没有和队员们约着一起去赶集, 而是一个人往丰水场镇赶。
当然路途上也遇到不少赶集的人,但这些队员多是其他小队的, 或者其他大队的,因为不熟悉,最终也没走在一起。
去过几次丰水场镇后,他对路况已经比较熟悉,再加上有些事需要避开他人,况叶这次才选择一个人走。
今天在路上遇到九大队的队员,其实没有之前的多。原因是昨天就有很多队员趁着清闲下来,去了另外一个集市。
平时队员一般回去丰水场镇赶集,但丰水场镇相邻的三汇场镇,因为距离差不多,队员们也经常去这里赶集。
三汇场镇的赶集日和丰水场镇的刚好还错开,一般是每逢1、4、7这几天。
因此今天九大队却丰水的人不多,加之况叶特意晚走了一会儿,等他走到场镇入口的时候,也没遇到相熟的人。
不过丰水场镇还是和以往一样热闹,从供销社经过的时候,这里的仍然是人挤人的状态。
他在赶集之前就计划好了行动路线,所以直接略过供销社,先前往集市,去看看能不能采买些想要的东西。
集市的人也不少,在里面逛了一圈,结果今天的运气不怎么好。
没有看到卖禽蛋的老乡,也或许是来晚了,这些早就被旁人买走。
上次遇到的卖山货的老乡也没见着,而其他摊位上的产品,也大都不在他的采购名单上。
集市一圈逛下来,唯一光顾的摊位,就是卖陶制的那个。
这次也没买腌菜坛,而是买了六个小陶罐,这些他之后准备放到空间中,到时候用来装点东西。
从集市离开后,况叶就往供销社而去,这时人虽然多,但比起前好一点。
挤了半天,他终于买齐了想要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昨天晚上就计划好的,上次况家父母寄来的东西里面有两张麦乳精的票、以及可以做一身衣服的布票和两斤棉花票。
这些东西况叶不打算干放着,自然是要用的。
而且这些票据都是期限的,过期了就是浪费。
今天在供销社这边运气到不错,平时难得的棉花,竟然被他抢到两斤。
布的话,如今作为男性的他到非常的好选。反着也就差不多几种颜色,白、灰、蓝、青、军绿,也不需要有什么花样。
考虑到他要干农活,白色首先就被排除,最后选了军绿色。
麦乳精的票他也全部用了。
除了这几样东西,她还买了两个玻璃瓶,准备带回儿装酱油和醋;买布的时候,跟着一堆大娘婶子抢了一把碎布条,这个倒是不要票;还买了一斤要票的水果糖,票证出自原身带着的那一堆。
其实他对这个时代的糖并不感兴趣,前段时间刘康民家里人寄的包裹中有糖果,他也有幸吃到几颗。
和他以往吃过的糖相比,自然逊色许多。
但如今他却需要这些糖,空间中的冰糖和红糖品质和这个时代不一样,他之前拿出来过冰糖,那是特殊的情况,之后他不准备再拿到外面。
而他的身体状况,需要不时的补充些糖分。
前段时间在上工的时候,往往干到一半的时候,肚子中的食物就已经消耗完。
全靠带着的红枣垫垫肚子,撑到下工休息的时候。
况家父母寄来的红枣有两斤,如今只剩一半。今天买些糖果也是为这准备的。
从供销社挤出来之后,况叶整理一番背篓,接着拿出两个玻璃瓶,装备去酱油铺。
有了上次的经验,他先到后面的水井处,把玻璃瓶清洗干净,之后再排队打酱油。
酱油铺的人相对少一些,他在这到没花多少时间。
打好酱油、醋后,况叶走出来,站在街面上看着人来人往的场镇,深吸一口气。
熊哥那边他今天的再去一趟,看看能买些什么,作为给况家父母的回礼。
再次走到这条僻静的小巷,他观察了一下,趁着空隙走了进去。
在巷道中行走的时候,他在僻静的角落,先把背篓中的两瓶酱油和醋,以及六个小陶罐放进空间。
之后根据记忆,找到那个熟悉的小院门。
靠近木门,况叶屈起手指敲门,敲两下就停顿一下,连续五次之后,在连续敲五下。
之后就垂下手等待,就在他有些忐忑的时候,听到门后有脚步声靠近。
吱呀~
木门从里面打开,还是上次招呼的人,看见况叶连忙让他进屋。
后面的人关门的时候,上次接待他的熊哥也看到了况叶。
“小兄弟,这次要买点什么?”熊哥此时正好有空闲,连忙上前招呼一声。
“熊哥,我想先看看。”他只来过一次,看熊哥的表情似乎记得他,况叶心下不由的惊异。
难怪能在这里干活,这记人的本事就是一把绝活。
这次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给况家父母买些回礼,在顺便给给自己添点物资。
给况家父母寄的同等价值的回礼,不说他现在做不到,就是客观条件也不允许。
但可以寄一些稀罕点的东西。
上次来着的时候,因缘际会的那两名汉子,他们来这里卖的东西是兔子。
当时况叶晃眼一扫,是完整的兔子。
他这次来的目标之一就是这些兔子。
被熊哥引到一边坐着,他就开口问道:
“熊哥,我上次看到你这收兔子,不知道还有没有?特别是皮毛?”
听到这熊哥露出一个笑容道。
“小兄弟运气不错,我们这还有一点货,不知道小兄弟要多少。”
“我能先看看货吗?”况叶没说自己要多少,而是准备先看看货。
“当然。”对于这个要求,熊哥也没推脱,直接把况叶领到一间屋子。
和上次去的那间屋子不一样,这件屋子里的东西都不是吃得,而是皮毛、布匹等生活用品。
当然也只有少量的摆出来,作为样品。
熊哥直接把拿起一张兔子皮毛,递给跟他过来的况叶。
伸手接过皮毛,触手柔软顺滑,显然已经是鞣制好了的。况叶不懂皮毛的好坏,但这种手感也知道品质应该不错。
他在仔细的检查了一下皮毛的完整程度,灰色的皮毛在颈部的位置有几个奇怪的小洞。
“这个没办法,兔子是猎犬抓的,这已经是非常完整的状态了。除了我这,丰水这地你找不到这样的好料子。”看到况叶的动作,熊哥解释一番,还不忘自夸。
他后面的这话倒不是假,先不说他这里做的就是独门生意,就是这鞣制的手艺比起一般人家都要好。
观市大部分都是丘陵,大型的野生动物没有,但野兔倒是不少。
如今生活物资匮乏,一年到头都缺油水,老乡们私底下也会抓兔子解解馋。
兔子除了肉,它那一身皮毛自然也不会浪费。不过为了不引人注意,皮毛大都是老乡自己鞣制的,自然比不算熊哥这的手艺。
这个摊子能搭起来,熊哥他们背后自然有认识专门的手艺人,这些皮毛就是请人鞣制的。
况叶虽然不了解其中的详情,但也知道手上的皮毛不错,颈部的那几个小洞影响不大。
“如果都是这样的品质,我要四张,不知道价钱是多少?”心下计算一下,他准备给况家父母各自准备两张。
这兔子皮毛虽然不如他印象中的大,两张做不了一件完整的衣物,但做其他的却已经足够。
而且太多,也不太好解释。
“一块五毛钱一张。”熊哥直接给了个数。
听到价格况叶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这价格有点高,在外面可以卖两斤大肉了。”
虽然这价格他买的起,还是要尝试一下能不能讲价。
上次来这之所以没谈价,也是因为第一次来,难免有些紧张。
“小兄弟,这价格可公道了,你看这皮子制得多好。”
“好是好,但皮子不大,比起家养的兔子小太多。”
就这么你来我往,最后熊哥也不得不让价,但最多只少两毛,多了不行。
所以况叶花五块二毛钱,拿下了四张兔子皮毛。
四张兔子皮毛,倒和他看的样品差不多,仔细检查一番后,发现质量没问题。
这边的事结束,况叶继续让熊哥带着他看货。
除了兔子皮毛,要买的东西还有不少。
接下来况叶又买了四只风干兔肉,让熊哥分别用油纸包好。
看到干制的面条也买了一把,约有四斤。鸡蛋、鸭蛋也买了不少,各有20个。
最后他还看到了红糖,让熊哥用油纸包了两斤。
这红糖说起来,丰水这也不算难得,外面的供销社一般都有不缺货。原因是丰水所属的安琼县城,自古以来就产糖。
两斤红糖正好也可以当作回礼之一。
这次采购就算况叶有讲价,最后算下来依然花了12块多。
被熊哥从侧门送出来后,他想自己得找点挣钱的路子,要不然以目前这么个花法,原身这点钱用不了多久,就得见底。
第29章
原主本身带着的钱, 加上后面况家父母寄来的汇款单,加起来总共有130元。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笔非常可观的钱财。
况叶现在因为客观条件用着这些钱,但他不是原主,后面也不能心安理得向况家父母伸手。
所以为了之后更好的生活, 他得好好思考赚钱的方法了。毕竟在任何时候, 钱财都是生活的底气之一。
把这个念头记下, 况叶顺着侧门旁边的阶梯往下走, 走到通向公厕旁边小巷的阶梯时停了一会儿。
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 确定无人靠近之后,他借助整理背篓的方式, 把两只风干兔、鸡蛋、鸭蛋,以及面条放进空间。之后才背上有点分量的背篓,顺着阶梯往上爬。
从小巷道中走出来,况叶的心态比上次要稳不少。
他接下来的目的地是邮局。
此时街面上的人不少,离开公厕旁边的小巷, 他很快就融入融了人群。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邮局办理事物的人比平常多。
况叶也没有先急着去排队,而是走到除工作人员的柜台外,唯一的一张桌子。
桌子是一张双人的课桌,摆放在邮局内, 也是为了方便人写信或填单据。
当然因为这个时代识字率不高的原因,这里还有一名专门为人代笔的人。
代笔人看着况叶靠近,原先以为是找他帮忙的。
听到况叶准备借个地儿写信, 也没有露出错失生意的失望,而是笑呵呵的给他让出一个位置。
虽然没能赚到代笔费, 但遇到有文化的年轻人,代笔人还是比较高兴的。
谢过代笔人后, 况叶从怀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信纸和钢笔,就开始写信。
因为不知道能在黑市买到什么东西,况叶事先也没有写信,而是准备在采买之后到邮局现写。
已经有了一次给况家父母写信的精力,这次写信相当的顺畅。
除了例行的问好,信件内容写了他上次收到的包裹东西没少,还写了汇款单的事,劝说况家父母下次不要寄钱过来了。接着讲了讲这两个月大致的生活情况,再写了这次和回信一起寄回去的包裹有哪些东西。
对于包裹里这些东西,他也做了解释。
这次寄过去的东西其实就只有三样,四张兔子皮毛、两只风干兔,加上两斤红糖。
加起来的价值,当然比不上况家父母寄来的东西,不过也是况叶的一点心意,也不用引起况家父母的担心。
兔子皮毛和兔肉,没有透露是从黑市买的,而是在信中解释是在乡下偶然得到的,皮毛请人专门鞣制的。红糖只是介绍一下是县城的特产,也没有过多的解释。
信件最后是希望家人健康的寄语。
信件写完之后,等到墨迹晾干,折叠装入取出准备好的信封,之后填写好寄收人的信息,再贴好邮票封口。
去柜台那边前,再次谢过代写人,况叶才过去排队。
之后寄信件和包裹的时候,也把简修文他们委托给自己的信件交给工作人员。
寄完信件后,况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把汇款单上的钱取出来。
因为提前准备好证明,取钱倒是非常的顺利。
走出邮局的时候,他颠了颠轻了不少的背篓,朝着国营饭店的方向走去。
虽然丰水场镇并不大,但从来到场镇,到完成这一切的事物,却花费了况叶不少时间。
此时应该已经过了正午,他肚中早已饥饿。
今天出门前也没有准备干粮,这一顿准备在国营饭店解决。
观市11月的气温已经比较低,况叶先吃些暖和的东西,最后向饭店工作人员点了一碗荤面。
哪怕之前在空间中有两只风干鸭加餐,他还是非常的馋肉。国营饭店这里荤的臊子面,虽然是内脏比如肥肠这类的,况叶还是忍不住点了一碗。
以他如今的胃口,三两的一碗的肥肠臊子面,连汤带水勉强能有个八分饱。
吃完之后他也没有再添,拿着工作人员包好的三个荤肉包子,招呼一声就离开了国营饭店。
至于饭钱和票证,在点餐时就已经付了。
离开饭店后,他也没有第一时间回九大队,而是准备在场镇上在逛逛。
以往都是他人一起来赶集,总有些不方便,今天一个人正好可以去两处他十分感兴趣的地方。
看过年代文的人都知道,回收站是主角们寻宝的一个好地方,况叶来到这个年代自然对这里比较好奇。
他接下来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这里。
回收站的位置,他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前几次都没进去过,今天正好进去看一看。
不过真正的走进去之后,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淘宝体验。
丰水城镇的回收站占地不大,也就一间门面,后边还有个小院,里面的东西以几乎一眼可以望到底。
里面的东西,也不多,被回收站的工作人员整理的挺整齐的。
况叶晃眼看了一下,有完全不能修补的破旧家具、破陶罐等,稍微完整点的都没有。至于书籍、废报纸这些,根本见不着。
这个时候,书籍和报纸都是珍贵的东西,报纸哪怕过期也会有其他的用处,更何况书籍了。
从回收站出来后,况叶有些失望,却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一丝好笑。
这么不靠谱的行动,就当做一次特殊的“打卡”吧。
离开回收站,况叶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书店。
这个时代的书店是什么样的,况叶还是比较好奇,而且他也想看看能不能买到想要的书籍。
丰水场镇的书店,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很小的一间门面,里面摆放的书本也非常的少,也没有他需要的。
有些失望的离开书店,看来想要买到他需要的书,还得前往县城的书店才行。
不过去县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时代,农村人前往县城,一般是要有介绍信才行。他要去县城,得找大队长开具介绍信,到时候得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才行。
有了介绍信,从九大队到县城的距离也不近,况叶听队员们说,如果光靠步行的话,差不多要走近五个小时。
唯一值得高兴的事,丰水场镇的另外一个出口,紧挨着的是一条通往县城的道路,有过路的班车可以搭乘。
不过班车的趟数比较少,想要搭乘,还得有点运气才行。
两处地方都让没能有什么收获,况叶也不准备在城镇上逗留,直接回九大队。
近两个小时的回程,如今走起来比之前要轻松不少。
两个多月的时间,况叶身上虽然没能涨点肉,但忙碌和晚上的加餐,以及青蕴酒的作用,终究是给他带来了不少益处。
他如今的身体状况,比刚来的时候,好了不少。
回到住处的时候,简修文他们还没有下工,把麦乳精、散装糖、破布条收捡进自己的房间,之后就拿着今天卖的布料和棉花出门。
在收到这两样东西的票证的时候,况叶第一时间就规划了它们的用途。
原身虽然带着两套冬季的衣物,但为了以防万一,他准备再给自己做一身棉袄。
这其实也是况家父母的意思。因为能带的行李有限,当初带的东西是精简了一番的。
况家父母怕原身之后继续长个子,直接寄的票证和钱财,到时候依着现有的尺寸再做一身。
当初原身下乡之前,况家打听过观市这边的气候,冬天虽然很少下雪,但气候湿冷比较难捱。
前段时间况叶就和简修文他们打听过,如果要做衣服的话,可以找哪位队员。
这个时代想要一件新衣物,少数人会买成衣,大多都是买布料自己回去做。
原身作为个十七岁的男孩,会补衣服衣服已经是时代的特殊。而况叶自己,没有继承原身的技能之前,穿针引线都不麻利。
至于做衣服,那是一点也不会。
所以这棉袄,还是得着别人帮忙才行。
经过一番打听,况叶也确定了找人帮忙的人选。
这人况叶也算熟悉,那就是陈繁勋的母亲。选择她的原因一是其手艺不错;二是请其制衣不会克扣材料,保证足工足料。
这份口碑不仅是简修文他们肯定,就是队里的其他人也是认可的。
陈母姓向,具体的名字叫啥,况叶也不清楚,简修文他们称其为向大娘。
刚刚他回来的时候,经过陈繁勋家的时候,看见向大娘在家,也正好去拜托其帮忙。
“向大娘。”在靠近陈繁勋家小院的时候,隔着老远况叶就开口问候。
此时向大娘正坐在自家的阶沿上缝补东西。
“是况知青啊,有什么事吗?”听到有人叫她,向大娘抬起头望向声源处,发现是队里的那个小知青,看他手里拿着个提篮便问道。
对于况叶向大娘也算熟悉,之前况叶还在他们家定了几个竹编的制品呢。
“向大娘,我想请你帮忙做一套棉袄。”几个快步况叶走到阶沿边上,把装着的布料和棉花提篮,稍稍往向大娘面前递。
“哦,我看看,你这材料都准备好了啊。”先把手中针线物件放到一旁的条凳上,向大娘接过况叶递过来的提篮。
把布料拿出来稍微展开,大致就确定了数量,棉花一掂量也知道大致的重量。
这提篮里的东西,还真能比之况叶做一身棉袄,甚至还有不少放量。
“嗯,向大娘这不是听说您手艺好,所以厚着脸皮来找你帮忙了吗。”向大娘大量材料的同时,况叶在旁边也适当捧捧场。
“行,这活我接下了,一会儿给你量下尺寸,工钱按照以往的来,这一身上衣加裤子,收你一块五毛钱。”听到况叶的话,向大娘自然高兴,这活也接的干脆。
前面况叶在她家定过竹编,付工钱的时候也干脆,接他的活也不用担心扯皮。
至于这一块五毛钱的工费,在这个年代看着挺贵,其实向大娘这定价比起场镇上的裁缝收的还要便宜点。
如今农村做衣服大都是手工缝制,至于缝纫机,那可是稀罕东西,陈繁勋家自然也没有。
棉袄的制作本来就比较麻烦,加上手缝,一身做好得花费不少功夫。
工钱况叶之前也打听过,对此也没意见。
等向大娘帮他量好尺寸,况叶谢过她之后,闲聊了一两句才告辞回去。
第30章
简修文他们下工还有一段时间, 况叶先在屋子旁边的小菜园忙活了一会儿,看着时间不算早就开始准备晚餐。
晚餐的时候,三人分食了他带回来的三个肉包。
这一次简修文他们虽然也比较自然的接下,但后面还是劝说况叶, 之后不用这么破费。
每次赶集的时候, 况叶都会带些吃的回来, 并且和简修文他们分享。
之前他们接着, 也知道况叶是回馈他们的意思。
但随着一起生活近两个月, 三人一起干活,就是旁边那小块的自留地, 也是共同在打理。
让况叶不用再觉得自己占便宜。
对此况叶面上应了,他知道这是两人的好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两个月,他也发觉了和众人在消费观念上的差别。
虽然能够理解这样的观念,但况叶自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得花费一些时间。
就算改变, 也不会完全按照这个时代的来。
十一月的天已经黑得很早,三人点着煤油灯吃完晚饭,洗漱一番后,也就早早的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等听不到简修文他们的动静,况叶再次进入空间。
进入空间后, 首先就是把今天放到空间的物资整理归置一番。接着继续每天的学习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适应后,所花费的时间也比之前少了, 但况叶却并没有加重任务。
为了让自己保持积极性,他决定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来。
结束今天的学习任务后, 入睡前剩余的时间还很多。便开始每天对田地作物的例行巡查,穿过竹林来到种植有作物的两块田地里。
先一一的查看了各种作物的生长情况, 期间摘了点今天晚上要吃的豌豆尖。
两块田的巡视工作很快就完成。
不过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小院,而是坐在田间小路的青石板上,看向另外三块闲置的田地。
今天赶集的时候,他有了找挣钱路子的念头,第一时间自然是想到了空间中的这几块田。
里面的产出,都可以作为他贩卖的物资。
粮食这一项,他暂时放到一边,因为主粮小麦、玉米、水稻,如今种植的也只有一小点,而且粮食交易的风险巨大。
但其他的蔬菜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空间的特殊性,让植物可以在任何季节生长,他之前种植的蔬菜,有几种都可以作为反季节蔬菜。
这些蔬菜到时候自然也能够买上价。
如今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也已经陆陆续续开花结果,收获也将不远。
有了拿这些东西卖钱的念头,况叶就准备再种植一些,他之前买的蔬菜种子还有剩,空间中还有三块田空着呢。
但刚刚巡视完两块田地后,他对这样的计划又有了迟疑。
哪怕种植下去的几种蔬菜,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光从它们的生长状态和开花的数量,也能够看出它们的产量惊人。
这也许就是低等灵植空间对普通作物的加持。
这样一来,所产的蔬菜数量也就比较多,已经足够他拿出来售卖。如果再增产,到时候数量太多反而容易招惹麻烦。
而且种植太多,必然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他能不能抽出这些精力也是一个问题。
这剩下的三块田,空着还是有些浪费。
坐在青石板上,况叶思考了一下。
要不他种植些更有价值的作物,最好是那种不需要太操心的作物,种植简单收获期还长的那种。
种植些药材或者其他经济作物?比如金银花或者水果这类的。
能有种植药材这个念头,也是这段时间学习丹修留下的书册上的文字,从而产生的影响。
丹修留下来的那些书册,经过他这段时间的翻阅,虽然除了玉简,普通书册上的字虽然认不全,但也大致知道这些书册是什么。
能够被丹修收藏在空间内的书册,自然是和他修习之道息息相关。
这些书册和玉简,除了修行功法、法术,其它的都是和丹药有关的。
什么炼丹手法、丹药方剂、灵植图册、种植手册,甚至还有医术相关的书册。
况叶每天学习的时候,翻着丹修的手札,以及一些有插图的图册,自然而然的就想到这个空间原本的用处。
它本身就是丹修用来种植低等灵植的。
想到这,况叶咻的一下起身,他想起一件事!
丹修在小院的库房中,好像放了灵植种子,具手札记载是准备其下次种植的。
之前他一直没在意的原由,并不是他不好奇,第一次查看手札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件事。
但根据手札所说,无论是丹药和灵植,甚至是灵植种子,其实都有保质期一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丹药也将变质,不再具有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有害;灵植随着离开生长的环境,生机断绝之后,其灵气药性散失的差不多后,和普通的植物没有区别;灵植种子也一样,随着时间流逝,其生机也会逐渐消散,沦为死种。
况叶初期探索空间的时候,其实在库房中也看到丹修留下来的一些丹药、灵植和种子。
它们的数量都不多。
根据手札的记载,他也查看了一下它们的状态。
装在小玉瓶里面的丹药,倒出来之后,哪怕是况叶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判断出它早已变质。
丹药原本的光华不再,变得有些灰扑扑,凑近一闻也没有该有的药香,甚至让人有些作呕。
所有的丹药都是如此,灵植也同样变成一堆枯柴,打开装着它们的玉匣,甚至还出现了散落的碎屑。
只有灵植的种子不太好判断,但大多看着也没有什么生命力。
丹药和灵植的现状,无不表示这空间从丹修到况叶手中,这之间必然经历过一个较长的间隔。
有了这个推断,灵植种子还有活性的可能非常的低。
因此,当初就把这三样东西,放到库房的角落中,没再给多余的关注。
如今想起这件事,况叶准备赌一把。
灵植种子他没法判断其到底是否还有生机,但可以通过种植来试一试。
哪怕有一颗能发芽,都是他赚了。
丹修留在空间中的灵植种子不多,只有三种,都是用玉匣装着。
之前查看它们状态后,也没有从玉匣中拿出来。
况叶回到小院从库房的角落中翻出它们,打开玉匣看着里面仿佛都没有生机的种子。
三种灵植种子,形态不一样,不过每一粒都体积都比较小。
根据记载,它们分别是云芝草、朱栗果、晴玲花的种子,在丹修的世界,它们都是低等灵植,但也是不可缺的炼丹材料。
作为灵植,哪怕是低等的,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如今这些对况叶来说还有些遥远,他至少得种活它们才行。
丹修手札中有关于这三种灵植的种植方法,有些手段况叶是普通人使不出来,但简单的笨办法却是能做的。
因为不知道这些种子到底有多少还有活性,他干脆一次性全部按照记载做育种处理。
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有任何动静都是惊喜。
种子没有第一时间种到地里,而是用泉水先泡着,而且田地也得翻翻才行。
把三种灵植种子泡好,其实没花几分钟。
之后况叶在书房中找出自己的纸笔,开始写写画画起来。对于这些灵植种子,他其实并不抱太多的希望,毕竟这空间到底流落了多久,谁也不清楚,种子能有活性的可能性太低。
而且就算有奇迹发生,它们本身的生长期也比较长。
他最主要的想法,还是种植更有价值的药材,或者其他的经济作物。
但药材和其他作物的种子来源,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
他的好好的计划一下,看看那些容易获得,又比较容易打理,在这个时代还能卖上点价钱。
写写画画一阵后,况叶确定了两种药材,金银花和黄精。
选择两种药材为目标,也是有原因的。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效用,是他认识的为数不多的中草药之一,观市这边也有生长分布。
在他原本的时代,儿时和爷奶一起生活的时候,有一次晚上发热,被灌了一碗金银花藤熬的水,第二天早上就恢复活蹦乱跳的状态。
所以一直就对金银花记忆深刻。
爷奶的院子旁边就有一丛金银花藤,也不需要怎么打理,每年都会收获不少金银花。
黄精的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效用。也是他了解的一种药材,原因也是在儿时见过。
而且观市这边也有,九大队这边一些队员家的小菜园也有种植。
队员们种植这些黄精,不仅是自己偶尔当作滋补品来炖汤,更多的是能赚点小钱。
丰水场镇上的收购站,每次赶集的时候,况叶就看见有老乡带着黄精去卖。当然金银花收购站也是收的,不过这段时间已经不是其收获的季节。
据说两种药材的价格还不错。
具况叶了解,黄精也是一种不怎么需要打理的作物,只要种活了基本上用不着管。
这也符合他的要求。
药材他暂时就想到两样,至于其他的名贵药材,他倒是想种,但种子从哪来,就足以让人愁白头。
除了药材,况叶还打算种点其他的经济作物,比如水果、棉花等作物。
水果不仅能够自己解馋,价钱也比一般的蔬菜高,只是树种的话况叶想收集,得费一番功夫。
棉花的话,在这个时代是稀缺品,今天他能在供销社抢到两斤,都是运气爆棚。
听简修文他们说,观市这边每个生产大队其实都有种植棉花,但产量都非常低,满足队员们自己的需求都难。
如果他能种些棉花的话,也不愁卖不出去。
不过打理棉花比较费事,况叶倒是有些犹豫。
纠结间感觉到有些饿,他才放下手中的笔,关于挣钱的计划今天暂时就到这。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