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假牙
高江水道:“那我一会儿给小森打电话,看他能不能从清朝拿来一些等比例模具。”
“行,”王老师答应得漫不经心,突然惊喜地站起身,“老高,你看看这是什么。”
他们看的是清朝一种自动灌溉工具,其构造之精密结构之宏大,完全超出现代人的想像,可以说这个灌溉工具已经把力学充分运用到了巅峰。
和现代工具所差的,仅仅是驱动而已。
那是另一个领域的高峰,只是它被蒸汽和电打败了。
王老师也不等高江水跟许森联系了,当下拨通了许森的视频通话,将图纸给许森看了看,希望他能带回来一个等比例模型。
许森现在就是个大包大揽小孩儿,王老师给他看的这个模型他昨天在人家工部还见过,一个官员一直往他手里塞,是他当时的包装不下了才没有要。
许森可不是客气人,去到人家位面,便是路边的一个稻草他也要的,挂了王老师的电话,就下楼去库房找书包。
他们的库房很大,本来没有多少东西的,但奈何有很多喜欢往家里搂东西的皇帝,现在已经基本上满了。
大书包这样的存货,在许森的印象中是有的。
许森在库房翻了半天,还真翻出来两个,本来想一个给禛叔,可又想起他们携带东西重量限制就又放了下来,找出来一个小的。
“森森,吃饭了,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许森背着一个大书包,前面挎着一个小书包,出门时正好与一个大高个走了个迎面:“璋叔。”
是抱着几个摞在一起的纸箱子的朱元璋,朱元璋风尘仆仆,自从开始大货生意之后,他就常是走路带风风尘仆仆的样子。
“您这是又带了什么来?”许森停下来帮朱元璋抬纸箱子。
朱元璋弯腰进门,笑道:“好东西。”
进来之后找了一个空地,就把纸箱子放上去,打开拿出来一瓶罐头给许森:“临期的罐头,三折批发,什么口味的都有,你看看想吃什么。”
许森:叔叔们好像是刚从饥饿年代走过的人,遇到打折销售的食品就要买,反季节保暖衣也是他们购买的重点。
尽管前不久才从顾老那里换了军中的保暖衣物,尽管他们并不是缺钱的人,但这个个性特点还是没有改。
许森无奈地拿出来一瓶黄桃罐头,看品相是很不错的,能吃,“可是璋叔你买这么多,咱们这么多人也得吃一段时间啊。”
让他送到明朝他是不干了。
这些天整日当搬运工。
朱元璋站起来,高大的身影遮住从高高窗口照进来的橘红色光芒,伸手在许森的脑袋上揉了一下,“包装这么好,慢慢吃。”
许森跟着朱元璋走出去:“璋叔,你买的本就是临期的,过期了吃这些不好的。”
朱元璋哈哈笑道:“这有什么不好的,拉不了肚子。”
想当年他小时候,就算能有一瓶开盖放了十几天的罐头吃,他哥他姐也不用饿死了。
马秀英在外面整理两盆盆栽,听到声音转身,看着走过来的朱元璋喝许森,笑道:“现在和咱们那时候不一样,你的观念得变。”
好的咱们又不是吃不起。
朱元璋的大嗓门爽朗道:“咱在明朝是变了,因为民间根本买不到这样的好东西嘛,现在还是不变了,等我习惯个几年再改变。”
说着把他虎口一捏打开的罐头递到自家皇后面前:“妹子,你先吃。”
马秀英用他另一只手里拿着的塑料小叉叉着吃了一小块,笑着还给了他,对许森道:“别跟他一般见识。”
许森摇摇头,不见识。
朱元璋可能是被今天用超便宜的价格买到这么多罐头刺激到了,和许森并行环着他的肩膀,还不耽误一边吃一边说:“森森啊,你是不知道咱们以前一亩地能打出来的粮食产量,三石就是高产。三石是多少斤你知道不知道?”
一副考校小孩子的样子。
许森点头说道:“知道。一石大概是一百二十斤,按照秦汉时的计量,还会更少一点。”
朱元璋又吃了一块罐头,语气里充满浓浓的感慨:“但是我们那时候一亩地能收三石麦子,那就是照顾得非常好的肥田,还要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大丰年。三石啊,不到四百斤,还不如去年咱们到你明表哥家听说的一亩地打出来的零头。”
如果这种消息只是从现在的电视或手机端获得的,朱元璋可能还不会信,但如今一家农户的一亩地具体能打多少,他是真的到地头看过的。
当初就让他激动地好几晚上没睡好,又是想办法从现代倒腾麦种玉米种又是想办法倒腾化肥的,可惜他用一个月倒腾过去的那点种子,因为化肥量施的不足产量比不上现代的一千多斤。
但四月份收麦之后,朱元璋就称过了,也有九百多斤,真让他和整个朝廷官员都跟看到神迹降临人间似的。
今天去了南边一点的地方送货,看到路边已经有收玉米的,朱元璋再次忍不住羡慕嫉妒起来。
许森不知道璋叔这一天所见,却也很清楚从三百多斤便是高产到如今一千二三百斤都是平常产量之间,亲身见证到这个差距的人会有怎么样的震惊。
朱元璋又吃了一块黄桃罐头,用他已经熟练的现代计算法给许森算:“就按最高产一亩地三百六十斤,明朝普通的百姓可是要种十来亩才能有现代人家一亩的收成。那拥有百十亩地的大地主,还不如现在一家有的那七八亩地呢。”
“你说是不是?”说着又征求许森的同意,许森深以为然的点头,一直以来没有关注皇帝叔们捎种子的事情,今天听到璋叔仔细计算许森才知道现代农业在他们心中造成的影响。
换句话说,现代的一个普通农户人家一年的产粮就堪比以前的百亩良田大地主。
“虽然是这样的,但这样的高产没有化肥是很难达到的,”许森提醒道,“所以,你们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
朱元璋这不就经常在路上记那些广告牌上的化肥厂电话吗,有空就经常去考察,不过深入考察之后才知道,想要生产出化肥还有很多路要走,于是他现在也不着急了。
当然,看到这片大地又到了秋收季节,该有的羡慕还是有的。
三人说笑着走回屋子里,和其他都下班回家的皇帝聚在一起,话题就又到了秋收上,赵匡胤只从天镜上看到过,因此最盼望中秋去明家走亲戚的事。
热热闹闹的讨论现代农业布局的天镜场面,把第一次见到这个的盛唐人都震蒙了。
说好的盛唐呢,我们现在引以为豪的盛世,或许连天镜上这个小县城的一半都比不过吧。
勤政了几天的李隆基刚要懈怠,就听见什么亩产千斤的天方夜谭,又听见他们说正在现代进行的什么扶贫攻坚战。
李隆基看向旁边的心腹:“你确定,先祖来了咱们这儿,能不---”
揍朕?
赵佶的猪头脸给他带来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
心腹高力士和李林甫等朝廷官员都说:“天镜上是一千多年后的时代,他们比我们有所进步也是应该的。但我们比初唐时候,已经强了很多了,两位先祖肯定会赞扬陛下的政绩的。”
李隆基心稍安,这时高力士低声禀报道:“陛下,岭南的桔柚到了。”
李隆基给心爱女人开辟的荔枝道,这时已经运行了一年多,盛夏送荔枝秋冬送桔柚,而每次荔枝一到,李隆基都心情不错,因为他心爱的女子喜欢。
可是现在,李隆基只有头疼。
扔了?
不可能。
还给玉环送过去?
这样耗费的事,先祖得知了不得揍死他。
李隆基正难为,李林甫说了几句话:“陛下这段时间绷得太紧了,略微放松一下吧。您看那天上,先祖降临的咱们都能看到的,咱们先布置着,万一哪日先祖降临,于我们也很好转变的。”
就是唬弄先祖呗先祖那边的情况对他们是透明的,他们这什么情况先祖却很难知道。
李隆基听明白了。而且他也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看见玉环,心里想念得紧,况且真的和李林甫所言一样,先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呢。
华灯照亮的小路上,御车穿行期间,李隆基于长安百姓也是非常稀罕的大柚子走在找美人的路上,忽然听见天上说:“这是新鲜的吗?”
李隆基抬头,明亮的处处闪耀着华彩的房间内刘彻推着一辆小推车,正在跟一个穿着黄色短衫的年轻女子说话。
年轻女子是服务员,态度可好了,笑道:“咱们店里的生鲜都是有保证的,这个柚子昨天才采摘下来,绝对的新鲜。”
刘彻看了看价格,一斤三块八,想到家里孩子多,便挑了三四个,昨天他去了县里,在街上的车摊上买了两个,红柚瓤厚汁水酸甜,家里人都挺喜欢吃的。
最后离开的时候,刘彻是抱了六个放在推车里,再加上一包烟一盒牙膏,还不到一百元。
一百元。
李隆基看着御车上的圆澄澄柚子,瞬间觉得那盛世两个字又说不出口了。
*
许森吃了两瓣柚子,喝了一杯全才拿一个柚子做的杨枝甘露,玩半天消食儿了才去睡,第二天一早就去找章明晰。
去康老头儿做假牙的那个医院不好说,平白无故找人要做牙印的模子,人家能给才怪呢。
许森是想了想才想到章明晰的,章明晰如今既是自己人又管着个药店,通过他找到一个熟人牙医应该很容易。
不出许森所料,两人见面之后没用一个小时,章明晰就带了两盒牙医专用取印模具过来了,交给许森的时候也没有多问。
“这个模子取的时候要细心,牙根错一点做出来的整幅牙齿就都废了,还有,晾半个小时才可以装起来。”章明晰给许森说了很多注意事项,才说道:“取完了都拿过来,我找人给他们做假牙。”
许森道谢之后还给章明晰分了一个扳指,章明晰哭笑不得,转头就送到了王老师那边。
而许森,也在十五分钟在清朝圆明园九州清晏开了一个取牙印的摊位,一会儿就来了很多人,许森也是胆大,就按照说明书和章明晰提醒的那些开始给十四老头儿等想要办假牙的勋贵取牙印。
他来时挂在前面的小书包,也在很短的时间装满了各种金银玉石。
乾隆还没有换假牙的需求,但他早晚会用到,昨天没挨打,今天胆子就大了,想过来看看,没想到还没走到跟前就看到他那年轻的皇阿玛。
“皇阿玛?”
乾隆脸上的惊讶不能遮掩。
胤禛说:“嗯。是不是想问朕怎么来了?”
对啊。
乾隆下意识抬头看向天空,天镜上没有显示皇阿玛啊。
不对,他们一直都把皇阿玛的直播间设在首位的,如果皇阿玛没有来清朝,那么此时的天镜不该是没有任何显示。
所以皇阿玛让小仙人关了天镜。
乾隆直觉浑身皮子一紧,说道:“皇阿玛,您有什么指示。”
胤禛转身:“跟着来吧,有点事得叫你知道知道。”
吴书来和别的太监侍卫们也不敢跟。
乾隆果然挨打了,打人不打脸,皇阿玛给他留了很大的面子,但却是拿着一根藤条在他后背结结实实抽了三十三下。
外面的龙袍都印出来血印子了。
但乾隆只敢怒不敢言。
胤禛才不管这小子是怎么想的,总之他是不敢反过来将自己打死就行了,打完三十三藤条,把一本书扔在乾隆面前。
书名:《我的**生》。
第212章 合照
乾隆的眼睛里呈现出惊恐,因为皇玛法去看过那个清朝末代皇帝的电影,他见过这个书,就是那个几经辗转当过俘虏战犯的清朝末帝所写。
当时跟着家祖看那个电影已经够让人窒息了,今天皇阿玛还给他带来这本书。
别家的都还是隔了几代的先祖,偏到他这儿竟然一代不隔,皇阿玛明知道他在现代的一言一行都能够通过天镜展示给全大清的人民,还要去看那些封建政治制度的分析。
知不知道他现在已经很难做了,如果不是军队的绝对掌控权都在他手里,现在已经有人能翻天了。
乾隆双手捧着书,不知道皇阿玛给他这本书是什么意思,复杂地向他皇阿玛询问:“皇阿玛,我们不能把天镜缩减到一定范围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儿臣怕咱们撑不了百年就会被赶出关外。”
胤禛回看向他儿子的目光更复杂,“你没有看到现代社会里,还保存有皇室的那些皇室成员,都是怎么样的吗?”
看到了,他们像是那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一株永远都长不大的树。甚至有一个国家的皇室,还是他们内阁赚钱的工具。
然而,您知道前途是怎么样就行了,为什么要让全天下人都看见?
咱们能拖一天,就拖一天。
咱们提前知道结局说不定就能改变。
只需要学习现代的科学技术就好啊,咱们的朝廷说不得还能多维持一二百年的国运。
胤禛冷嗤一声,抬手拿着还没有放下的藤条在他头上狠狠敲了一下,“看天镜这么多天,为父兢兢业业安排各种与政治、平等相关的内容,你就看出来这么点内容?”
乾隆跪下来,泣声道:“儿子不明白,求皇阿玛指教。”
他不是不明白,他只是看到了近在眼前的爱新觉罗氏的落败慌张不知所措。
胤禛说道:“以天下百姓为先,如果真到了必须皇室隐退那一天,你们必须做主动退下的那个人,别再留下一个千百年的骂名。而且你要把这个理念代代往下传,直到这个社会不再需要皇帝的时候。”
乾隆是真的流下眼泪了,“皇阿玛,您这是让我们自绝生路。”
胤禛严肃地看着他:“为什么是自绝生路?现代亦有大族,我们爱新觉罗氏作为最后一个皇族,带有天然优势。主动退位顺应大势,无论如何,总比被后人骂了几百年的好。”
乾隆发现他皇阿玛是下定决心了,作为帝王的决策和骄傲让他不想听从,一直以来,他都没有认同过皇阿玛的执政方法。
他站了起来,作为无声的反抗。
胤禛早有这个预料,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不对,这个严格来说也不是他的儿子。
“你仔细想想吧。”
乾隆躬身抬手:“儿臣,恭送皇阿玛。”
许森被一个小太监引领到乾清宫门外,映着外面的金光看到里面一向外站一躬身行礼模样的两人。
“这是,在干什么?”许森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
胤禛看向许森:“忙完了?”
听语气还算平和。
许森还在犹豫进不进去,乾隆也整理好表情走出来,笑得热情道:“小仙人,要不要逛一逛我们的御花园。”
许森说:“可以啊。”然后看着好像很不合的父子俩补充道:“毕竟皇宫的御花园什么的,早都在历史的抢掠中被付之一炬了。”
那些事情在民族心灵上造成的影响真的很大,以至于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人主张把先人们建立的所有东西全部摧毁。
外国有保存很好的古堡,华国虽然也有古时的园林,但本该在现代成为全世界瞩目明珠的那些都没有了。
许森可谓是一句话诛心,把乾隆刚才就呼呼灌冷风的心戳得稀巴烂。
但是,还不能生气。
乾隆勉强地勾勾唇角,笑道:“那就在这里见识一下吧。”
胤禛没眼看。
许森默默在心里竖起大拇指,强大,乾隆皇帝的确很强大。
出来之后,乾隆小动作招来吴书来:“去把和珅叫来。”
和珅很会说话办事,应该能逗乐一个现代还在上学的小孩儿。
许森看到很多在现代已经失传的名贵花品,正心痒痒着要不要挖走几株,旁边他禛叔已经递给他一个小铲子。
作为一个还在悬空着的皇帝,胤禛他做不了皇阿玛的主,儿子的主却做得:“喜欢哪个都刨走。”
许森转头,看着背对日光而站的禛叔问道:“叔,连根刨吗?”
连根刨的话到了他家不影响开花的。
胤禛控制不住抽了抽嘴角:“连根刨。”
总觉得这个“连根刨”其实是在对天镜播出后大清朝的映射。
乾隆来了也没办法,甚至还要叫吴书来再拿一个铲子过来帮忙刨,和珅来到的时候就看着他们家万岁爷正在和世宗爷一起帮小孩儿刨花。
和珅连忙到跟前请见,然后也要帮忙。
许森听到他自称和珅,一看这长相瞬间惊讶了,腾出手来掏手机跟和珅道:“和大人,留个影。”
都看这么多天天镜了还能不知道留影是干什么?和珅一下子受宠若惊的样子笑道:“这,这合适吗?”
也不知道我们万岁爷有没有留影。
乾隆呵呵。
和珅一看就了然,不好意思地对许森道:“下官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就不用了。”
这小仙人会不会是故意针对他啊,还没跟他们家万岁爷留影却要给他留,难道他在后世的名声很不好?
不会吧,他其实很注意维护自己官声的啊。
许森拿着手机调整好角度,就给还在说话的和珅来了一张,笑道:“您怎么平平无奇呢?您可是能把给赈灾粥里掺入沙石还一张歪理说到别人都认同你掺沙石行为、被抄家之后足足抄出来两亿两白银的和大人啊。”
和珅的膝盖一下子软了,噗通跪倒在地。
他竟然能攒到两亿两的家财?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同时,他被抄家了,下场肯定很凄惨。
还有什么在赈灾粮食里混入沙石的事儿,他的确干过,粮米和沙石一半一半,但是他说了什么可以让别人都无法反驳?
短短的几秒钟,和珅的脑子乱成了一锅粥。
许森趁机抓拍了两张和大人面如土色一副抄家败身的眼中失态模样,收起来准备回去给彻哥分享两张。
听彻哥说,最近有一个清宫戏在接触他们,想让韩鄢去扮演年轻和珅,什么年轻和珅啊,看看人家和珅的盛世美颜,韩鄢化妆一下扮演他的老中青状态都不违和。
乾隆要说不惊讶是不可能的,但到底是自己的宠臣,马上示意旁边的吴书来将人扶起。
和珅感激地投给万岁爷一个目光。
许森再次抓拍。
乾隆:怎么觉得一下子这个小孩看他的目光都不对劲了。
许森:他们之间真的GG的。
胤禛挖了一株开得极好的茶花,叫“森森”:“过来帮忙。”
“诶,”许森一边应着一边把手机装到口袋里过去,这边,乾隆看了和珅一眼。
和珅低头道:“万岁爷,奴才的身家现在绝对没有那么多。”
关键是“现在”二字。
乾隆说道:“爱卿的敛财之能,朕也刮目相看。”
和珅作出一副惶恐的样子,垂首道:“奴才不敢。”
乾隆嗯了声,其余的就再没有多说了。
许森竖着的耳朵收了回来,用手刨着土小声跟他禛叔嘀咕:“禛叔,你听见了吧。和珅贪污的那么多,恐怕在给皇上的那些跟前还是毛毛雨。”
胤禛面色铁青,十分想不明白,他到底是哪儿把孩子养歪了,小时候的弘历跟现在的这个奢侈之君,完全不像是一个人。
乾隆心里滴着血,帮他皇阿玛挖走了很多珍品,其中不乏他喜欢的他皇额娘喜欢的还有宠妃们喜欢的。
但是皇阿玛的脸色很难看,乾隆一声不敢吭,大不了以后再让人寻,刚这么想,便见皇阿玛指着地上的一片坑坑洼洼道:“平整起来,在这里做一个小凉亭吧。”
乾隆低声道:“是。”
许森看的心里嘎嘎笑,吃了一顿午饭之后问能不能见纪晓岚。
跟着刘邦看过铁牙纪晓岚了,乾隆召来见过这个臣子,就是有点博学而已,没什么特别的,不知道为什么后世人竟然还有关于他的演义。
“自然可以,朕这就让人去传召。”乾隆笑着说道,好似面对自家最为疼宠的小辈儿。
正拿着一个放大镜在家里看书的纪晓岚受召进宫,看到整日都能见到的小仙人和世宗帝亲切地不得了,见了礼之后还笑着与许森握手。
这做派,很现代。
果然越是博学古今的人越谦虚,而且也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许森笑着见了,看纪晓岚跟和珅并不相熟的样子,两人见面也不显得尴尬,就想起来他邦叔虽然有段时间追了铁牙纪晓岚,但因事情忙碌就只看了第一部。
那时和珅还没有出场呢。
所以这两人,都不知道现代很有一批人都站他们的CP,于是许森坏笑道:“纪大人,留个影吧。”
纪晓岚:留吧。
就算咱不知道留影是好事,面对皇上都不敢有异议的人咱还能说不?
纪晓岚笑着站好,见许森拿起手机还比了耶。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在六点。
第213章 小鸟们
纪晓岚搓搓手:“咱们看到过小病已在公园照相。”
和珅也笑,是啊,仨孩子还比心呢,被现代人带的,他们这里都流行起肖像画来。
以前都是有感觉快死了还是怎么的才让画家画个像,现在节庆时候一家团聚了也画小孩子相貌即将有明显改变的八九岁、十四五岁也画。
因此还有人学了现代人照相时候的手势,个人像中的端庄正服也就只限于个人像了。
许森不知道这些内情,给纪晓岚拍完,又邀请他跟和大人合照。
两人相互看了看,都觉得可能对方在历史长河中有一二特点,虽然和珅的特点肯定是贪,但纪晓岚也不觉得吃亏。
然后他们俩很配合地站在一起,手机相机咔擦一声,给乾隆时期两位著名的大臣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影像。
许森又连拍了几张,越看越满意,注意到旁边不太满意的乾隆,才想到他,然后让皇帝陛下站在中间,给三人又合拍几张。
胤禛默默的,心想小森的端水技术又又见长。
在御花园刨完花,胤禛又带着许森去看他儿子的库房,然后两人都被乾隆的珍藏给闪的眼睛疼。
其实历代皇帝都是保存当时珍品的高手,大家打开库房来晒一晒,什么珠什么貂什么香料什么字画什么玉,那全都是世所罕见的宝物。
胤禛就知道,他作为皇子时的库房已经足够丰富。
但是现下跟儿子的库房比起来,真应了那句话,大巫见小巫。
许森想看古画古书,乾隆板着脸让人去找,库房管监好一会儿过来了,说之前库房漏雨全都拿去修了。
许森:---
难道之前学者们在他家对乾隆盖戳的评价,被他给看到了?
库房一行没看到一张据说被乾隆戳子嚯嚯的名家作品,但人家很大方,把如今很多上用中都顶尖的青花瓷珐琅彩给了许森。
许森见了这么多精美瓷器,才知道在清朝瓷器的鼎盛期,特别优秀的瓷都比玉珍贵,而且他们不只是做瓶、盘、碗之类的容器,还有瓷做的各种各样小玩意。
这么说吧,就是只有现代人想不到的。
这一行收获颇丰,到现代之后许森就通知高琦来拉货,然后又震惊了众人。
太震撼了。
看到实物才知道,他们以前是多没有见过世面。
第二天许森带了一批打火机保温杯塑料袋之类的现代小玩意,去了趟苏州,把前天拿的东西都用一个打火机两个打火机这样的单位币给人结了帐。
这时,再过五天就要开学了,许森还有一些暑期作业没写完,便哪儿也不去了留在家中补作业。
扶苏和刘盈都是在他们家朝廷进行暑期实习呢,作业更没写完,各自跟他们父皇商量之后便提前来了现代,和许森坐在家里的书房头顶头一起埋头补作业。
华国的文物展览行顺利地进行着,并且每到一站都会有新的闻名文物被运送到博物馆向世人展览,让国人们直呼六六六和老祖宗的审美不可超越时,也让诸多西方国家摸不着头脑。
华国哪里来的那些文物?
比如那个唐朝的小马,就只有我们这儿才有。
难道他们真的掌握了复原古文物技术?
就在考古界文物界艺术界每天都有震惊众人的新消息刷出时,另一个消息如同惊天巨雷在华国炸开。
华国最高科研所,研究出来一台目前所有技术均超越世界上号称技术最先进国家的医疗机器,这台机器集检查、预测为一体,能够提前至少两年发现潜伏在人体内的不健康因素。
这简直就是癌症的终结机。
还没完,马上海军总部最高研究院也公布了近来才改进的艘全能舰,同样是相比传统的驱逐舰有很大进步,而它的防御功能,最高研究院方面保守说:“应该是当今世界最领先的。”
接着,又有华国自主研发的各类芯片相继问世。
总之短短几天时间,世界上由华国向外公布的消息将整个国际圈儿炸成了一团。
嬴政这些天都开始订报纸了,每天看那些西方国家的评论,许森一开始还不知道政叔这是在干什么,然后开学那天去政叔书房找自己的作业看到了政叔的一个笔记本。
上面记满了对当今世界局势的分析,以及万一有国先发难华国该如何应对的建议。
许森的眼眶热了,有种看到自家老的动不了的爷爷奶奶还在关心子孙在外能不能顺利的感觉。
嬴政也只是预防而已,谁想到先把自家小孩儿感动得稀里哗啦。
开学后,许森的生活又变得安逸起来,国际上的局势也渐渐平稳,虽然还有国在说华国吹牛什么的,叫嚣的声音是没有了。
展览来到了李白写下“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宜市,一个不属名导演拍摄的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月下作诗的小短片火遍了网络。
尤其是那些水平等同于李青莲原水平的却从未在现今流传诗集中见过的诗句,简直让全网络的人都拍案叫绝。
【怎么办,我觉得他们就是诗仙本仙诗圣本圣,这风流文才的姿态,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演出来的。】
【啊啊啊,高适杀我,他竟然是这么有魅力的一位大叔,你看他手里的剑,太逼真了吧。以后我再也不说高适的诗难背了。】
【高适怎么能比得上我们诗仙,瞧瞧这醉酒一笔,挥斥方遒,太美了。怪不得是能叫高力士脱鞋的大诗人!!!】
盛唐还在旅途中的李白和杜甫:我们这是用真人在现代火了吗?
这是广场上添加的一个尖叫鸡弹幕大屏发出的声音,周六,许森和扶苏刘盈带着自家三小只来买炸鸡奶茶,远远就听见这些机器读弹幕的声音。
这种大屏也是才流行没多久的,在后台设定一下飘到弹幕时会自动朗读,比如啊啊啊哈哈哈都被读成了搞笑背景音。
听见有人说李白,许森喝着奶茶转头问大家:“咱们去看看。”
然后就看见小病已和小去病一边喝一边玩,还拿奶茶吐泡泡,看着就是没少喝了,往大屏那边走的时候,许森捞着小病已问道:“怎么,奶茶喝腻了?”
小病已赶紧摇头,他是经历过饥饿的小孩儿,很知道珍惜粮食,自责道:“小森哥哥你别生气,我不玩了,我会认真喝的。”
小去病就是富贵窝里长大的小孩儿了,虽然小小孩子没有豪舍的性子,但是在不理解病已哥哥为什么道歉,仰着毛绒绒的小脑袋对许森道:“小森哥哥,这样很好玩。”
说着憋足劲儿,小脸儿鼓鼓的,在奶茶里吹出来一串泡泡。
刘盈哈哈笑了声,揉着他的脑袋道:“说实话,是不是我爸没少偷偷带你们喝?”
三个小孩子的表情一下子就把刘邦出卖了,外面的奶茶不能经常喝,这是在家里明文规定的事,但刘邦总是忍不住隔三差五的出来犯戒。
小去病忙说道:“没喝。”
小允熥也要头:“我们都不喝。”
小病已最后插刀:“都是曾爷爷自己喝,他说鲜牛奶煮出来的奶茶根本不是外面这个味道。”
许森:“外面的奶茶当然不是家里的味道,都是添加剂,你们这样的小孩子喝得多了就长不高了,所以以后爷爷再偷偷带着喝大家都不要喝。”
“可是爷爷说,半个月七八天喝一点也可以。”三个小豆丁像是三只小雏鸟,叽叽喳喳给带他们的老鸟身上推卸责任。
许森笑了笑,挨个儿揉脑袋,挺好的,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老鸟的精髓,至少以后不会被人欺负。
连扶苏都忍不住感慨:“这三个小的真孝顺啊。”
天宝年间众人:---
更多的人关注的,依然是明亮广场上的黑漆漆人头和那个尖叫鸡大屏幕,里面不停循环李白挥笔写诗、杜甫沉吟落笔、高适一气呵成的画面。
李隆基慌张了一下子,然后突然明朗起来:“这么说,小仙人已经来过我们这里了?”
小仙人来了,太/宗陛下没来,也就是说先祖们不觉得他有哪里做得不如人意,他躲过一劫啦!
本来就渐渐放松的李隆基更加放松,高力士提醒道:“陛下,要不要召回李大人,问问?”
“对,召李白回京,”李隆基宽袖一挥,“还有杜甫,高适,都召进京城来。”
被后世用“诗圣”定义的杜甫的名声,一下子传遍大江南北。
许森他们在尖叫鸡屏幕前玩了会儿,便有音乐的声音传来,是左边的音乐喷泉定点喷水了,小病已喊着要去看音乐喷泉。
天宝众人又跟着看了一趟天镜里的音乐喷泉。
小允熥说:“晚上看好看,晚上还来看。”
又是熊孩子一枚。
许森说:“咱们家里距离广场太远,今天看过了晚上就不来了,下个星期再说。”
小允熥左右看了看,看到不远处一个熊孩子在地上打滚儿,熊孩子旁边的父母丝毫不着急,正一个蹲一边儿给他拍视频。
小森哥哥他们肯定也是这样。小允熥瞬间蔫了。
捧着奶茶蹲在原地像个发起了蘑菇郁闷。
每当这时候,他都觉得还是宫里好,那里的人可不敢让他哭,但是要说让他跟他爷回宫,他又把脑袋摇的拨浪鼓似的,不干。
许森一会儿没管小允熥,再去看的时候,这小家伙已经快乐地吸溜着奶茶跟两个弟弟,去绕着白天里也能看见光彩的喷泉玩去了。
刘盈问:“接下来咱们去看电影?我看到刚上映了一个国际科幻片,看这个吧。”
许森和扶苏都同意,刘盈就打开手机看场次,然后定下了十点的票,“出来正好去吃火锅。”
流光广场有一家很好吃的火锅店,他们一家都爱吃,就算去了市里住也经常跑回来吃。
接下来,盛唐众就进行了他们的第一次电影院之旅,那么大一个房间装着那么大一块屏幕,比他们看天镜还舒服,像是市井中的皮影但体验感却不知道高了多少。
盛唐人的心即使够宽广,也被震撼到了。
更别提电影开始后,那种视觉冲击感。
和第一次接触电影的盛唐人不同,其他位面都在听到刘家太子说要去看电影的时候就准备起来,街上那些专门做来看天镜的茶座瞬间被订满,卖瓜子炒货的满街窜。
还有孩子在街上吆喝:“看电影啦看电影啦。”
演皮影的都收工了。
不少人三三两两走在街上,像是要过节一样。
国际科幻片的特效是足够的,虽然剧情不够精彩,但也看得大家心满意足,只有盛唐人满脑袋问号。
从电影院出来,许森给禛叔拨了个电话,邀请在广场一角开了家绘扇店的禛叔一起来吃火锅。
*
开学第二个星期,外面又开始下雨,据说又一个小台风在南边登陆了,水汽北进,把他们这边也影响得淅淅沥沥不绝。
许森听着雨声醒来,看到88正在窗帘边钻来钻去的玩,有实体之后,这家伙的狗性越发明显了。
“小8,昨天给北宋投放了靖康之变的纪录片,反响怎么样?”许森穿着衣服问道。
88一下子跃到床上,说道:“皇帝和贵族都吓破了胆,金兵还在打辽国他们都要逃到南边去,也有一部分豪门大族的人家,连夜就做安排了。
不过有血性的人也不少,老赵叔让赵佶开展的那个全国征兵宣告,岳飞报名了,而且还有很多义勇之人踊跃报名。
老赵叔又派遣一串官员去辽国和谈,打算给他们增兵。”
许森想了想,辽国现在的国内环境比宋国还差,赵叔可能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才给他们增兵,不过到时打下来的战场归谁或者幽云十六州的归属便要重新商议了吧。
88端端正正坐在床上,继续给许森报告后续:“而且,老赵叔不愧是当了好多年皇帝的人,他还招募了很多人准备培养成间谍送去金国。这个金国最后不也是在自己的内斗中灭亡的吗?我猜老赵叔是要提前扶他们走上那条路喽。”
许森看了它一眼,“你现在练出来了啊88,连帝王手腕都能看出来了。”
88仰起它的小脑壳,道:“那是。”
许森穿好衣服出门的时候,88就一闪影跑到他的意识海之中。
“赵叔。”许森和走廊尽头一间房正好开门出来的赵匡胤打招呼,然后仔细看看他皱眉,“赵叔,您这些天会不会太辛苦了?”
看着都气虚。
第214章 月饼
许森和扶苏过来的时候,几十平的小小店铺里正忙得不可开交,两人二话没说放下书包就走到用桌子隔出来的工作区内。
“下一个。”
“0930289。”
“0928163。”
两人都说了他们的取件码,赵匡胤跟他们说到:“三天内的都在第一个架子上。”
有他们帮忙,速度快了很多,堵到小店外的取件人群很快就消失了,不过没有过几分钟又来一波儿。
许森才刚喝口扶苏给他的水,又投入忙碌中,直到六点钟还有人来,许森敬佩地看了眼以前每天都下午五点准时下班的赵匡胤。
“您也是,这么忙怎么平衡的?”
赵匡胤挺高兴,这说明他生意好嘛,笑道:“熟悉了就还行,没有一天天的处理奏折辛苦。”
这是真的,此时只是劳力,在他的位面劳心,而每天到北宋末年位面是劳心又劳力,所以还真是只有单纯劳力的时候轻松。
眼看外面的天色黑下来,赵匡胤趁着没人来的点关了门,许森:“这就下班了?”
赵匡胤:“今天已经是拖班半个小时了,现在不关,一会儿有人过来拿快递又要好长时间才能等到个没人的空挡。”
赵匡胤的工作原则是只要外面有人排队,就不能关门。
三个人关好伸缩门还没有离开呢,又来了一波拿快递的,人问:“老板呢,关门了?”
赵匡胤已经戴上帽子,再说一般拿快递的谁会关心老板长什么样子,竟是没人赶着赵匡胤让开门给他们拿了免得他们白走一趟。
“快走。”赵匡胤低声提醒两个小懵呆。
许森和扶苏好笑地骑上各自的自行车,跟上了前面骑着电动车嗖嗖往前走的赵匡胤,远离快递店之后,赵匡胤的速度也放慢了。
许森跟赵匡胤平行,问道:“赵叔,你天天都这样吗?跟打地道战一样?”
赵匡胤脸上也有笑意,看起来并不觉得烦恼,“可不是嘛,你们这里啊,快递行业是真的发达,每天拿快递的都跟赶集似的。出来的时候看见外面那个塑料桌子没?”
许森扶苏俩点头:看见了的。
赵匡胤说道:“那是在那儿摆摊的,以前每天都要摆到我关门,今天说放长假,你们来前一会儿走的。还有个老大爷,每天要在我那门前卖六个小时的烤红薯。”
“哈哈哈。”
许森和扶苏都听笑了,仰头笑得嘎嘎的。
十几分钟后,三人骑车进入市内,蒲县和市区紧挨着,距离还没有一线城市一个区到一个区的距离远。
进入市区,倒是道路更加宽阔一些。
赵匡胤疑惑道:“今天怎么显得冷清了很多?”
许森轻松地踩着脚蹬子,说道:“放假了,很多人都回家了啊。”
赵匡胤恍然大悟。
家中灯火通明,刘盈听见他们回来赶紧从三个小娃娃中间跑出来,迎接自己的两个小伙伴:“你们怎么才回来?”
许森说:“赵叔那边太忙了,就这还是紧打紧回来的。”
刘盈也好奇快递站是怎么经营的,但是今天他爹没能及时回来接小孩,让他去接,“明天我们还去。”
扶苏放下书包:“行啊,咱们给赵叔打一天短工去。”
三小只听见了,也嚷嚷着要去。
根本没有暑假的三小只终于是拥有了第一个长假期,都想参加大人们的活动。
许森笑着答应了,赵叔的店就在他家小区的外面,三小只困了不想玩了往家中一送便可。
正热闹着,刘邦和几乎要住扎在废品站的萧何回来了,萧何手里还提着一捆书,看那大大的字体都是物理大全化学小实验什么的科普书。
萧何最喜欢守着他们汉初废品站的原因,就是能收到各种各样的书。
刘邦换拖鞋打土,哎呀道:“今天是真热闹啊,我们废品站外面的那条小公路,平常车流量今天也就那样,今儿愣是堵了半个小时的车。”
他还奇怪,去年也有国庆长假,怎么没像今年似的?
“今年中秋和国庆重合了,有八天家,安排旅游的人也都要先回家一趟。”刘盈说道,“刚我看手机,很多人直播堵车,大城市那些车都堵成了长龙了。”
刘邦看了看儿子手机上的画面,啧啧道:“羡慕不来羡慕不来,这人也太多了。”
“是啊,人太多了。”跟政叔去隔壁买一种建材的伍堂进门就无缝衔接刘邦父子的谈话,“邦叔,你都不知道我们在高架桥上被堵了多久。”
刘邦感兴趣问道:“你们不是中午就要回来吗?怎么还堵了?”
伍堂说道:“中午那边有一些高中放假了,我们不知道,在他们市里就堵了一个多小时,出来之后才发现市里的根本不算堵,路上的才厉害。”
以前都不敢想,他们能一天在三百里以内的两地往返一趟,在伍堂能开汽车的那边也要走一两天呢。
许森在这边坐在餐桌上吃着小点心听着大家的讨论,唇角的笑意就一直没下去,去年见过春运的叔叔们说已经长见识了,没想到今天的才更厉害吧。
有时候,人口世界第一,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骄傲的事,看到假期的长龙,作为没有堵在里面的那一个,第一感触就是我洋洋大华啊。
刘邦看到嬴政手里提的两个大盒子,忙接到自己手里:“政哥,你出门还买月饼礼盒啊,挺贵的吧。”
之前他跟超市里问过,都是二三百,只有那么几个月饼,去年上过的当今年绝对不再上一次。
嬴政让他拿,换了鞋走向里面,语气随意道:“便宜了,一个六十八。”
刘邦:“???啥,现代的商家也太狠了吧。”
各位面的商人们:这哪是狠,聪明啊是,学起来,包装漂亮了,不愁没人买。
宋以前还没有特定的中秋吃月饼习俗,而那些朝代也是:学,咱们早都学了起来。
唐朝一位厨师,就是奇怪我们这儿还不是中秋节呢,现代竟然过中秋了。
不过也快了,还有大半个月,看天上那些商家的操作,他们都该做起月饼来了。
稍后康熙父子回来也带了不少东西,当然最出风头的要属曹操,馄饨厂再次发福利,季姨给曹操留了很多。
大箱子小箱子的提回来,直接把五点就放假回家的李渊拿回来的那些口罩什么的秒成渣,本来还高兴只有他一个人发福利的李渊:想辞职,去曹操厂子干。
康熙那边算是公职,发的福利倒都很实在,米面油加经典五仁月饼。
晚上吃过饭,大家决定和现代人一起过过中秋节,虽然今儿个还不是,但也算了。
就围着桌子吃各种月饼的时候,自我创业的人都有些羡慕有厂子的了。
李渊嗯了一声,拿着跟曹操要的一个莲蓉蛋黄馅儿月饼,对大家道:“这个莲蓉咸蛋黄的味儿还不错。”
刘邦是在这儿过过一次中秋节的,有经验,对李渊道:“老头儿,你回去叫你那边的御厨给你做,用真的莲蓉和咸蛋黄,那可要比这个香多了。”
说着还煞有介事的评价:“他们在月饼里的添加剂,没有奶茶的好。”
“噗!”
许森刚吃到嘴里的一口月饼全都吐了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邦叔是在讽刺现代的无良奸商,但是许森知道,邦叔是真心实意在夸赞添加剂。
刘邦幼时、年轻时,都有过吃不饱的时候,他家虽然有地比起佃农们有点子社会地位,却也不是那等不缺吃喝的人
所以,添加剂算什么,在饿肚子是威胁的时候,其他的对身体的慢性影响都不算什么。
但是这个挂念可不好。
许森提醒邦叔:“您不能认识不到添加剂的危害,关键是以后要少带他们三个出去吃。”
三小只一人捧着一块切的整整齐齐的月饼,坐着自己的小板凳也非要跟大人们围桌在一起,听见小森哥哥的话,都萌萌哒看向他。
刘邦:糟糕,偷喝奶茶的事被发现了。
当下忙保证:“不喝不喝,森森,叔都听你的。”
短暂的聚会交流信息之后,该回去的人都回去了。
夜里又下起小雨,这样的阴雨天持续了快要有两个星期了,现在早上起来都需要穿薄毛衣才不会觉得冷。
许森有这一世跟着爷爷奶奶下地的记忆,早读时踩着湿漉漉的地面,有些担心起农民伯伯们地里的玉米。
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如果一直下雨,棒子会霉在树上的。
作者有话要说:
存不住的稿冲动的手,让我又双开了 。
欢迎大家去看:暗中八卦秦始皇,但被发现了
第215章 亲戚家
许森带着几分对今天秋收的担忧结束了今天的早读,进屋就看见世民叔不太高兴的样子,许森用眼神询问坐在旁边的邦叔。
政叔现在还没过来,大概要现代八点钟左右他才回来。
刘邦很自觉地担任起他老大哥责任,看这情况是在安慰李世民。
原来秋收将至,初唐时空又有好几地发生自然灾害,而且东突厥有开始往唐朝境内进行侵扰的动作,虽然已经命肃州赣州的守将布置军事壁垒必要时要主动出击,但李世民还是觉得很糟心。
他彻底消灭突厥的决心早就下定,现在犹豫的只不过是什么时候开战。
其实当他还没来得及登基突厥就剑指长安城的时候,李世民对他们的容忍度已经为零,不贸然出兵平边疆,只不过是腾不开手罢了。
现在倒是能腾开手,各种自然灾害实在是令人不想随便选战争。
话说人的容忍度和幸福感都是通过比较而来的,早前,李世民今儿个听到河南蝗灾山东旱灾这些,还不觉得什么。
毕竟一直以来都这样。
可现在不是了,有天镜做对比,看到自家真会觉得那就是一团解不开的乱线头和烂摊子,心理不强大很容易就生出放弃的心思。
比如旱灾。
今年他的治下没有避免,好些地方竟至颗粒无收,而现代呢,以小森家所在的这个蒲县为例,从春到夏下雨的次数十根手指头数得过来。
但根本没有耽误田中收成,他不敢相信,夏收那会儿还和观音婢一起去乡下看了,一个农户笑吟吟地跟他说:“今年收粮食,我这一亩地,一千六百斤。”
李世民当时就差点控制不住哭出来。
本以为秋收会好点吧,还是问题一堆。
当然他已经尽量从现代找解决办法了,然而很多都是星星点点的措施,根本效用不大,毕竟他们本朝的科技水平照着明清的标准追还要好些年呢。
刘邦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你别跟这里比,跟你刚开始接手的大唐比,是不是好多了?”
李世民面带愁容,愁声道:“高祖,你应该能理解我,咱们都在一个没有饿死之人的国度待了这么久,回去看到哀鸿遍野,这心里是着实不落忍。”
刘邦眼睛微微睁大,不对啊李二,刚才你就是生气罢了,可没有这么悲春伤秋啊。
难道是想要争取小森的同情心,让他给你送东西?
刘邦迅速抉择了一下,他是配合呢还是配合呢。
当下刘邦的眼泪便落了下来:“谁说不是呢,你不知道啊小民,我每天回去看到奏折,这地地震那地打雹子,想到那些受苦的百姓我这心里都跟有蚂蚁啃似的。”
昨天回别墅休息还没去废品站的萧何端着一杯果汁从厨房方向走来,听到这个声音,又匆忙直直的往后连倒三步。
不能见证自家陛下耍心眼子时候的样子。
许森忍不住笑了声,相处这么久,叔们是不是演戏他早就能看出来了。
不过,世民叔自己赚钱买的东西,好像又在家里的小仓房堆了不少,今儿就受累一次,给叔叔们都跑一趟送回东西好了。
许森坐到茶几对面,看到世民叔还没有被邦叔的神转变还神,就有些想笑,而李世民在看到小森在对面坐下之后,眼眶迅速红了。
“小森---”
许森没等他把话说完,道:“世民叔,等我给赵叔帮工回来之后,抽出两个小时给大家送一回东西,你们趁有空把自己的东西先收拾一下。”
李世民立刻露出笑容:“真的?小森,明儿叔就给你换个新的学习平板。对了,后儿我把资金回流一下,就充值任务。”
李世民做小生意,资金转得很慢,因此现在他和曹操并行,一个任务阶段都没有达到。
许森也不介意,学习平板也不用:“世民叔,你给我买一个专门打游戏的电脑吧。”
李世民:“这个,还是等始皇过来商量一下。”
如果耽误到小森的学习,首先他本人就不愿意,更别说现在把小森当成自家孩子的政哥了,所以大家有一个默认的共识,那就是不能溺爱孩子。
许森:没劲。
李世民拉着刘邦两人高兴地跑走了,小森一次能带的东西很有限,每次他们都得绞尽脑汁儿压缩他们的东西才可以多装点。
都快要出门了,刘邦又转身对许森道:“森森,不能反悔啊。”
许森挤了挤脸上五官。
一夜之间多出很多爹,就是他现在的感觉。
白天,许森扶苏刘盈三个大的带着家里三个小的一起去快递点给赵叔帮忙,晚上回来之后又加了一个多小时的班。
政叔家的阿房宫第二期开建了,许森还在那儿看了会儿,就听说蒙恬主持修建的长城快修好了,将有很大一批役夫被放归内地,是这些天秦朝地方政府都在忙的一件事。
皇上说了,一定要做好役夫回乡的安排工作,各地尽快有序地恢复生产。
许森坐在角落听完八卦,又跑去见了见徐福,然后继续跑其他朝代。
精彩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
中秋当天,早晨下了一点小雨就停了,一大早许森一家便穿好规矩整洁的新衣,骑上各自的代步工具,整整坐了两车出发去明家村走亲戚。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电动车车程,三两电三轮两辆两轮子停在明家村明航海家门口。
明航海家就临着村里直通的大路,门脸非常宽敞,比去年他们来的来时候,明家门口又添了一辆崭新的车。
前面是四轮,后面挂着明晃晃威力巨大的犁头。
明爸听到车声笑着迎出来,看见来的人多脸上的笑都跟花儿似的,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盒还没开封的烟挨个儿给大家让烟。
李世民第一次来,小声跟朱元璋说话,“老朱,有没有感觉这个老爷子有点热情过度。”
朱元璋侧头说道:“比我们上次来,的确热情了些。”
然后就说说笑笑的进屋了。
明奶奶得知许森又有更多亲戚找来,笑得很开心,这一个个年轻高壮的小伙子都护着小森,她老姐姐在天之灵有明也会放心的。
看见伍堂,明奶奶沉思了一阵,喃喃道:“这孩子,仿佛跟森森他爷爷有些相似。”
说着看向许森。
许森介绍伍堂:“奶奶,他是我家以前送走的那个曾伯爷家的孩子。”
明奶奶恍然,道:“是他啊,你家爹现在还好吗?要是他爷爷能再多活两年,他们还能见见呢。以前,都是不容易,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呦。”
明奶奶年纪大了说话唠叨,但大家都笑着听着,伍堂也笑着凑话:“我爹也老得走不动了,就是叫我来看看森森的。”
近代位面,伍堂爹只能笑着接受同村人的打趣:“老的走不动了啊老爹。”
———
明家本就有两个小孩,一男一女,是明航海膝下的,小病已他们便也有小主人招待,不一会儿五个小孩子就打成一团,跟明家兄妹玩他们拖出来的一箱一箱玩具。
因为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院子里显得特别热闹。
明航海明世界他们的两个双胞胎妹妹也放假在家,帮着他们大哥在厨房忙碌。
路过明家的人村人都很好奇,明家这一辈两个女儿都没结婚,他们爹也是干蹦一个,逢年过节他们家是没有女儿需要招待的。
这是什么亲戚来了?
再说,咱们这儿都是八月十六走亲戚啊,而且农户人家现在正是农忙,八月十五的亲戚一般都是提前几天就走了,哪有正日子时候过来的?
不过他们也只是疑惑一下,走过明航海家大门的时候往里面看一眼罢了。
快到晌午,明家的声音更热闹了,听着是正在吃喝,村中小路上也没什么人,家家户户家都传出饭香味来。
人迹罕至的小路上走了一个人过来,此人径直走到明航海家门外,听了听,犹豫一会儿还是走进去。
正巧端着一盆番茄莜面鱼鱼的明世界走出厨房就看到明河,招呼道:“二哥,进来坐吧。”
明河是明世界一个三代堂叔家的儿子。
这位堂叔早年困顿,娶了个脑子有点问题的妻子,生下明河明浩兄弟俩,明浩在外面不干正事,因不正当经营一个洗浴中心,去年春天的时候就被抓了。
明河跟他哥不一样,老实到明明是跟明世界差不多的年纪,却连打工都不出省,家里的地更是自己亲自照料。
现在种地机械化,其实大部分村人都把地包给别人种的,他们外出务工反而更挣钱。
明航海就是村里的包地大户,他家的各种农业机械齐全也正是因为这个。
明河站在院子里,说道:“不了。世界,你哥呢?”
明航海坐在堂屋跟曹操挺说得来,也不知说到什么,两人都哈哈笑起来,注意到外面的人,明航海跟曹操说了一声,起身道外面:“阿河,我那西地的玉蜀黍收的时候,就去喊你了。”
明河笑道:“航海哥,要不是看这两天的天气预报都有雨水,我也不这么着急,刚才去地里看了看,西边那块地沙,能进车了。”
今天家里有客人,明航海没打算做农活儿,便说明河:“你别着急,后面几天还有雨呢,掰到家里没地儿晒也白瞎。”
明河想了想,说道:“那好吧。”
其实他挺着急的,就担心一直下收割机进不到地里,到时人工掰棒子的话会很费劲。
明航海留他在这边吃饭,明河说不用了,正要走,屋里走出来一个看着很是文气的年轻人。
曹操对明航海道:“海兄弟,我叔听到你们说收玉米什么的,可别因为我们在耽误你们做农活儿,该收就收,咱们人都在正好帮忙呢。”
明航海摇头:“不行不行,上一年小森跟政叔他们一起来,就给我们家干了不少农活儿。”
“怎么不行,干了我们才好意思拿呀。”李世民也走出来,十分赞同他们家今天就收玉米。
一分钟后,赵匡胤也加入了群聊。
三分钟后,明航海被说服了,同意吃过饭就开车下地。
盛唐。
不再惧怕先祖过来的李隆基缓缓靠着椅子后背,很不喜欢天上人那种自大语气,说得他们好像能跟老天爷争粮似的。
一直下小雨,那就是冲着毁了这一年的秋粮去的。
第216章 冒青烟
明家开饭早,都吃完了准备下地的时候才刚过十二点,明航海出门发动车子,刘邦等人开起电动车,跟着明爸的带领去他家的西地。
走了一半,刘邦才想起来:“我孙子呢?”
曹操说道:“您才想起来啊叔,病已他们都在后面跟着呢。”
刘邦:“怎么,孩子们还有自己骑的车?”
真的是,明航海的儿子明涵涵有一辆儿童名牌车,一比一等比例照着兰博基尼做的,女儿明珞珞的车更牛,是一辆等比例小货车。
两人的车子均能载人,听到家里人要下地收玉米,两人便跟没见过世面的小病已小去病小允熥分享他们每年都有的拾玉米活动。
明珞珞说:“我的车能装很多玉蜀黍,比哥哥的还多。”
明涵涵不服:“去年我的就装了两大袋子,奶奶说我比姑姑还当用。”
掐来掐去,这边三个小朋友还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明涵涵一看这样不行,说道:“我带你们下地捡蜀黍,我还能让我爸带你们坐我家的大型收割机。我爸开的车一走过去,那么高的玉蜀黍,就轰轰的都被车吃了。”
小孩子带着地方口音的话特别可爱。
许森和扶苏刘盈骑车跟在这几小只后面走着,明涵涵刚才那种我爸爸能干翻世界的模样还让他忍不住好笑。
乡间小路亦是平整的水泥公路,宽度最多能够走得下一辆大型收割机,很有乡间幽静的感觉。
而明家西面的这块地还挨着一个林地,路边长满了乡下常见的杨树槐树,枝枝叉叉的,又显得乱。
但是这已经足够扶苏和刘盈两个第一次到现代乡下的惊讶了。
县城那么繁华,因为它本身就是县城,可这里的乡下,竟和城市没多少差别。
明航海开的那辆车,在县城都没有见过呢。
说话间,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就到了明家地头。
明航海开车走在最前面,此时已经把收割机开到田垄中,大家把骑来的电三轮和电动车停到一边已经收过的玉米地里时,伴随着一阵噔噔噔的声音,明世界开着一辆四轮翻斗车过来了。
刘邦跳下他的驾驶位,看去说道:“平日里也没机会开这四轮车,今天可算找到机会了。”
别说他了,就连自觉过来明家很失礼但还要蹭着森森叔老爸身份过来的康熙和李渊,这时候也羡慕的看着明世界开来的四轮翻斗车。
刘邦已经跑过去,跟明世界说他想开开四轮车,明世界直接就下来把车位交给他,刘邦早就知道这样的四轮机车挂档前进后退怎么弄,上车就开了两下子。
曹操眼红。
明世界看出来他们新奇这个,说道:“一会儿我爸还要开来一辆,在地里可以让你们开。”
果然,一会儿明爸回家,又开来一辆,片刻后明河也开了一辆挂着车斗的拖拉机过来了。
胤禛不声不响精准瞅准机会,借开了明河的拖拉机。
老实的明河疑惑:航海哥家的这些亲戚怎么都如此热情?
李世民指着胤禛对朱元璋道:“你看胤禛那个老四,从抢车这一手功夫就看出来他是怎么成功上位的。”
朱元璋深表认同,他们还在老邦子这儿排队呢。
康熙跟自己儿子招手,让你爹也做坐这拖拉机是什么感觉。
李渊分外嫌弃自己儿子,你当初抢皇位不也很厉害?怎么连一个拖拉机都抢不过康熙的儿子?
李世民:———
朕还有地儿说理去吗?
朱元璋不怀好意的笑。
所有位面众看着天镜上皇帝们为了争一辆车煞费心机,都发出灵魂一问:你们还记得你们是谁吗?抢个车而已,怎么抢出了一种皇位的感觉。
明爸和彻底插不上手的明河:---
罢了,撸袖子掰路边车割不到的玉米吧。
随后骑着电动车带着一捆塑料袋过来的明妈发现,她今天是彻底不用下地了。
掰玉米棒这边,李世民朱元璋曹操赵匡胤都在,地头的两行很快就被他们掰完了。
明爸看着手,都还没感觉上手呢。
皇帝们拿着明家这金黄的玉米棒,则在低声讨论这一亩地的收成。
明航海已经开着车走到地中间了,车声轰隆隆的,走过去就把前面的玉米卷入卷轮中,给后面留下一片落满玉米杆子的松软平地。
几天雨下的天地非常软,收割机过去留下两道深而清晰的车辙,玉米杆甘甜的草香浮动在这一片土地上。
许森他们三个大的跟在前面五个小的后面在草中扒被车落下的棒子。
扶苏不习惯走这样的路差点摔倒,前面把他的小车车开到地里的明涵涵看到,叫扶苏道:“苏哥哥,你来坐车上吧。”
语气里充满了无奈。
扶苏没想到被一个小孩儿鄙视了,客气道:“没事没事,你的车车还要装棒子呢。”
明涵涵不放心,叮嘱大客人:“那你要小心点哦。”
扶苏认真答应:“好的,知道了。”
明涵涵这才跟他的伙伴们说:“看吧,大人就是这样让人操心。来,你们跟着我找,总能找到大蜀黍。”
五个小豆丁捡起玉米棒来的热情让后面的几个大哥哥都汗颜。
赵匡胤掏出手机,对着十几分钟就收到那头正转弯的车拍了一个短视频,然后随手发到家庭群里。
其他人一样,康熙和李渊还发了朋友圈。
直男拍摄角度,不配文字模式。
许森看了眼自己不听振动的手机,发现了自家这些老冲浪男的行为,再次被他们笑到,随后自己也发了朋友圈。
图片和文字:【跟我们家一群老小孩的秋收活动。】
图片里有扶苏有刘盈,还有正开着四轮车停在收割机旁边接玉米棒子的政叔邦叔等。
已经在外工作的刘彻正在谈合同,等对方按照协商去修改合同的时候,刘彻打开他一直振动的手机,看到很多刚刚跟新的朋友圈和家庭群,突然觉得自己在外面的生活还没有家里精彩呢。
许森朋友圈刚发出三分钟就收到好多点赞,一看顾老他们都有点赞,另外就是同学们了。
顾老等人是真的纯赞,至于他的那些同学,疑问震惊的不少:这么帅的大叔这么帅的小哥哥怎么是老小孩?
还有女同学说许森家里有宝藏,一体全是气势超过外貌的大帅哥。
许森觉得开学后他又要出名一段时间了。
轰隆隆的收割机从地块儿的那一边割着走了出来,赵匡胤才看出来,这是要绕着圈割的,站在地头看着飞速将整个一人多高玉米杆卷进去的收割机,好半晌没回过神来。
只觉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工业机械带给他这个古人巨山般的压力。
朱元璋拉了一把:“老赵,你注意点,这可危险着呢。”
盛唐。
李隆基想换个姿势,但却是手腕一软差点从椅子上栽倒,旁边一开始还讨好皇帝的臣子们,此时也都静默无声。
现代的压力,是一户在普通不过的农家给的。
县城市里的灯红酒绿,没有让他们惧怕,在想象中未来的世界这样也不过分,毕竟是未来。
但是,没想到是这样的未来。
“明远叔,这能收吗?”
一个带着老式屋檐帽的老头走过来,蹲在地上抓了一把混着草的土看了看。
明世界他爸明远辈儿高,村里人不是叫他爷就是叫他叔的,转头看看来人道:“还行,这块儿地沙,车能进得去。其他的地,等等再说。”
这人就愁得叹口气,背手站起来:“可别再下了,下地掰家里也没人手啊。”
以前都是让航海开车到他那三亩地里转悠一圈,半小时不到搞定,如果要人工的话,他和他家那个懒货至少得掰一个星期。
明远说道:“看天气预报是有雨,如果下就等着,总不能一直下。”
嗨。
明江叹口气,又换了个轻松的话题:“你家北地的收了几亩,咋样?”
明远想了想,语气轻快:“还行。早玉米打了有一千八百斤,今年收粮食,应该低不了。”
明江脸上露出几分笑意,他家的玉米棒子他常去看,都是沉甸甸的大棒,再听人家的具体产粮,心知自家的也少不了。
高兴了,在这儿帮忙捡两个棒子就走了。
明远想去捡落棒子的时候,才发现已经都让森森那些叔叔给捡完了。
合理怀疑明江离开是因为找不到下手帮忙的地儿。
以往每年,他都过来要帮不少忙,自家航海给他家割夏个秋都没怎么收过钱,因此家里收获上种的时候都有不少人帮忙。
胤禛开的车是接草的,明家这个机子是两年前的新款,能把玉米杆连带地里的草都打碎,而这些附近有那养殖的村子他们是收的,用来做青贮饲料。
虽然只几分钱一斤,一车也能买个二三百块钱。
明家从来不丢了这一项。
这时草接满了一车,明远赶紧过去把车接过来,终于找到活儿了,他去卖草。
胤禛好奇这套绿色流程,表示可以压车。
康熙老爷子只能被赶了下来。
赵匡胤得知这些草都能买钱,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草车离开之后,又有村里的人走过来在地头看明家收玉米,讨论着今年的玉米产量和价格。
“前几天还是一块五,昨儿个就涝了,我们家的打算放放,等价格涨上去了再卖。”
“春蜀黍价高,一块六七了都,那些种蒜的,今年都发了。”
“是啊,今年的蒜价好,我种了一亩三分,就买了九千多。”
打从过来都没说话的那个人开口了,憨厚的脸上颇有些眉飞色舞:“收蒜后种的玉蜀黍是在一块六毛二的时候买的,也有小三千。”
大家都用一股酸不拉几的眼神看他,一人说道:“是啊,种蒜发财了。世界,你哥去年种了二十多亩呢,没少卖吧。”
在一边拾掉落玉米的明世界直起身,推了推黑框眼镜,笑道:“学文哥说笑了,我哥种的是多,但蒜不能用机器收得请人工,这一块儿没少花钱,不如宏义哥家的这么喜人。”
是啊,这么一说大家都想起收蒜那些天,明家人忙得脚打后脑勺连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没空接的情景,纷纷心理平衡地感叹:“是啊是啊,种蒜就是麻烦,从下种开始就要请人,还要敷膜还要勾苗,一刻不得闲。”
明世界笑了笑,走过去帮许森他们抬捡好的一袋子玉米棒。
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在旁竖着耳朵偷听的李世民朱元璋赵匡胤:原来村里也有个小世界啊,啧啧。
明航海用了两个多小时,把他家这挨在一起的八亩半地收完,就过去收左面紧挨着他们家地的明河家的三亩。
朱元璋看着刚来还是人高玉米棵子的地现在一片平坦,胸中也像是有个骏马在原野上狂奔一样。
不论看几次,现场观看秋收给他就一个感想,这样的收割机械,我大明也要做出来。
明儿就叫太子过来学物理化学。
永乐年间,朱棣看着天空,爹,你不是早就说让儿子过去吗?怎么还不跟小小仙人提?
许森和刘盈相互搀扶着,一人肩头扛着一个布袋子,正脚步艰难地往地头去。
明爸带了一车白水饮料零食过来,叫他们去洗手吃东西然后回
明家今天只收这边地里的,其他的要等之后收,明奶奶在家早就催着明妈做饭,要留许森他们这一大家子在家吃了晚饭。
伍堂跑过来接走许森他们的袋子,笑道:“捡的不少啊,听说航海哥收得好,蜀黍很少掉的。哎呀,这玉米真好,看着就喜人。”
他的样子简直恨不能直接抱着棒子啃一口,一下午熟悉了对明航海的称呼也好不别扭地成了哥。
扶苏走的快,已经到三轮车上拿了一瓶水过来,先拧开给他们浇着洗洗手,便一人递了一瓶绿茶给他们好。
明爸笑着给他们怀里塞小面包小麻花什么的。
就在这时,地北头响起一声高呼:“明远爷,你们家的祖坟冒青烟了。不对,着了,着火了!”
这西边的沙地就是明家自己的地,他们包的村里人别家的地则分布在明家村东南西北西南东北等处,祖坟真在这边。
那里埋着明远的爹和爷爷曾爷爷。
听到这话,明远一下子就慌起来,这可不能着火啊,挨着他家前面和右面的地都还没收呢。
放下手里的零食袋子,他赶紧地就往那边跑。
而提醒他的正是有地在明家前面那一家,他是听见说明航海在收玉蜀黍,过来想着顺便让航海把他家的这点也收了的。
发现明家祖坟上冒烟的时候,这人也慌了,不过很快镇静下来,提着手里的铁锨就往过跑。
明家祖坟在他家地心偏右的位置,距离自家的地还远,于是提着铁锨跑过去的这人并不怎么着急。
明远跑得就快了,嗖嗖的,到地方之后赶紧上脚踩,灭了火之后只剩缕缕青烟直直地望天空飘。
而明远和那位邻人彻底灭了这点火星子,就开始找起火原因。
又没人在地里抽烟,好好的怎么就着火了呢?
第217章 农家乐
许森和扶苏跟过来,小病已在后面小尾巴似的追着刘盈也跑过来。
“咋啦咋啦?”稚嫩的声音说着刚学到的这边地方话,像一颗颗气球在田野的上空飘荡。
小家伙后来窜上,许森都没拉住呢,他就蹲身从地上乱糟糟的草里捏出来一个晶莹的绿色啤酒瓶底。
倒是眼睛尖。
“我知道啦,”小病已拿着瓶底给大家揭秘,“肯定是太阳光照到玻璃上,在草中形成焦点,温度达到了干草的燃点,就着了。”
许森给他手里的圆瓶底夺了,“拿来吧你。”
屁点大个孩子看见玻璃就捏,割到手怎办。
小病已不敢跟小森哥哥争,不服气地说:“我跟我爷的废品站还扫过玻璃呢。”
这糙孩子,一副摔打着养出来的样子,汉宣帝位面众人多是捂脸的,没眼看啊,高/祖都把大汉的皇孙养成什么样子了。
不过也有一些老臣因为刚才小病已那串高深的科普,而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好啊。
皇孙就是他们发展前进的希望。
许森还没把啤酒瓶地扔下去,感觉大腿被什么软软的沉甸甸的东西坠住了,低头就看见小去病。
小去病眨眨他的大眼睛:“哥哥,我想看玻璃自燃。”
霍光擦了擦眼睛,恨不得直接过来帮自家小时候的哥哥抢。
后面又来了一串孩子,都嚷着要看要看。
明远是个当爷爷的,更宠小孩子,自家的一对孙儿还没有缠磨两句呢,就给许森要了过去。
“来来来,咱们在这边。”明远喊着孩子们,带离了祖坟一些距离。
明远就拿着那块圆嘟嘟绿莹莹的瓶底举着,让那个透明的耀点在一个枯黄的玉米叶子上定住,但愣是举到手都酸了,枯叶也一点冒烟的迹象都没有。
“回家了回家了。”明远给孩子们指着西边的太阳,“太阳落山了,地上潮湿,等天气好了再这么玩。”
说完就要把瓶地盖揣兜里,准备带外面扔了,担心再弄个烧祖坟。
小病已说道:“爷爷,叫我们玩一会儿吧,一会儿我们就把这个还给你。”
小豆丁口齿清晰,偏声音稚嫩说出的话又有条理,让明远失笑,吓唬小孩子:“玻璃划手,割了手,流血血。”
小病已伸出自己带着灰毛线手套的小手,“我不怕。”
毛线手套是明世界拿来给大家带着捡玉米的,免得伤手。
“爷爷,你就让我们玩一会儿吧。”
“爷爷,我们要玩,保证不割手。”
明远被缠的无奈,走两步在地里找到一块石头,把瓶底盖还有些尖锐的地方磨掉,交给戴着手套的小病已,叮嘱小孩子们:“都小心点,玩五分钟就给我拿过来。”
“好。”
整齐划一的答应声响起,小豆丁们围着小病已找到一个完整玉米杆多的地方,风刮过杆上的枯叶呼啦啦响。
明远看了看已经快落下的太阳,背着手放心地去看儿子给明河家割玉米。
至于许森他们,没事干了都在地里田埂上坐着,笑看几个小孩子玩闹。
盛唐位面的贵族们则很是不习惯,这样的绿琉璃要是出现在他们家,那都是能当传家宝的了,在现代却是能随意扔在田中的垃圾。
宋明清位面贵族:谁说不是呢。
不过经常看看汉高/祖那个废品收购站,可能就会习惯很多,汉高/祖现在已经砌了第三个装玻璃的池子。
各种好看的瓶子,都会被摔碎砸碎当成碎玻璃卖。
“明远爷,你家的祖坟又着了!”
许森发誓,他和扶苏真的只是一时没看到而已。
明家地头上又响起那个邻居惊慌的大喊声。
几分钟后,大人们扑灭了坟头的小火苗,五个孩子低着头犯了什么大错一样不敢吭声。
明世界从地的那头赶过来,看见这一幕都忍不住爆笑。
明远这次不再心疼,将那块玻璃从刘盈手里没收。
将手里的这块玻璃看了又看,咋他就晃不燃呢。
许森惊讶地看了看自己左边,阿盈刚才不是还在跟他们一起说打副本的事吗?
犯了错的刘盈走过来,悄声道:“我看到小病已举着玻璃真让地上的草冒烟了,好奇过去看看。”
谁知他刚到跟前,那点烟迅速窜成小火苗,烧得呜呜的。
扶苏和许森听完,嘴角都控制不住地抽搐起来。
明远听见了更是犯嘀咕,刚才他耀那么久也没见冒一丝儿青烟啊,怎么小孩子一鼓捣,还给着火了?
让明世界带着孩子们家去,明远蹲下来把坟边的草都扒开,又低声跟爹和爷爷他们念叨两句:“有什么想要的,就托梦。待家里忙过了秋收,儿再给你们修修坟。”
你们可别再着了。
(俺们也不想着,可是今天咱家地头上的皇帝太多了啊。)
*
明媚和明燕姐妹在家里都听到有人在喊祖坟着了的声音,且晚饭也准备差不多了,奶奶还不放心,她俩就骑着电车来田里喊人回家吃饭。
看见从地里走出来的人,她们都是大大方方地喊一声,说:“回家吃饭了。”
其实面对刘盈和扶苏的时候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小森嘛,长得很好看,但弟弟感特别浓,另外两个人就不一样了,说句夸张的,就是举手投足都带着他们现代少年人很少有的翩翩佳公子气息。
明媚还给刘盈带了一瓶苏打水。
许森问道:“我的呢?”
明媚笑了笑:“只带了一瓶,你们都回家喝吧。”
汉初吕雉也笑了,此时有种儿子长大了的感觉。
明媚和刘盈说话,扶苏许森只能默默跟在一边,一会儿,明燕也加入他们的聊天。
许森听着,话题不知怎么就拐到了高中数学题上,明燕得知刘盈不太理解二元二次方程,滤镜瞬间碎一地。
还没到家呢,她就已经骑着车走到前面去了。
明媚倒是照顾着刘盈的面子,给他推荐一些课辅书。
两个损友在前面看他笑话,但这时刘盈是松了一口气的,他骨子里的性格还是腼腆懦弱的,跟张扬明媚的女子说话就感觉有压力。
刘邦等人在后面或走路或骑车的,来时空空的车厢里装的是一袋又一袋的棒子。
伍堂和曹操后来这段时间都上了收割机,近距离聆割玉米指导,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但都觉得收获满满。
听到明航海说收割机给人割一亩地的玉米是三五十块钱,农忙的时候一天挺能赚的,曹操默默在心里计算一下,都想学现代人贷款买个收割机专门给人家收割。
伍堂提醒了他:“农忙也就这几天,你划不来的。”
嬴政恰好听见这两人的话,暗暗点头,看看吧,他这么多天都愿意带着伍堂,主要还在于这孩子脑子在线。
莫名其妙收到秦始皇嫌弃一眼的曹操:我怎么了?我没往您老人家跟前凑啊。
嬴政前几天看到一个消息,据说魏武破坏过他的刻石,便一直觉得这个还没有变成魏武的小年轻曹操需要点教训。
车子一辆辆进入明家,好在农村的院子都是很大的,而明家为了储存粮食还有一个向东拓展水泥场地,如今装了几车玉米也显得很宽敞。
这么个大场,又让各位面种地人羡慕的不行,那种地晒粮食多好啊,肯定很快就干了。
当已经进门的刘邦正洗着手跟坐在过道里的明老太太夸她家院子好的时候,外面传来一声惊呼。
“和尚!”
“你们快看啊,现---”代被消音,赵匡胤到现代这么久是第一次在生活中看见和尚,如果不是以前刷视频的时候看到过和尚做直播,他都以为和尚道士这些在现代要绝迹了。
赵匡胤调整过于激动的声音,还是激动道:“真的和尚,有戒疤的那种。”
此时,两个明朝位面都安静了,尽管他们身边不可能有锦衣卫的监视,很多人还是本能的在这一瞬间严肃起来。
李世民经常跟朱元璋玩,虽然也调侃过他,但是老赵这个夸张的样子好像有点过分,捣了捣他的肩膀,悄声道:“你注意点。”
赵匡胤第一个就是去看朱元璋,朱元璋勾唇,赵匡胤心里一跳,朱元璋其实没有介意的,但赵匡胤被李二提醒之后第一个就是来瞅他真让他怒火中烧了。
“看什么看?”
赵匡胤:谁还没有脾气啊?
“我看你了吗?”
朱元璋:“你没看我怎么知道我在说你?”
许森捧着明奶奶特地给他放着的大石榴出来时,朱元璋和赵匡胤就差一步打起来,而政叔已经和明远舅舅说着话进了家中。
许森窜到中间:“好吃的大石榴谁吃。”
声音特别响亮,还引起了那些和尚的注意,走在最前面的和尚友好地跟许森点了点头,许森忙笑。
刘邦的声音在这时响起:“和尚在哪儿呢?”
在他们西汉初年,佛教还未传入,并没有和尚这个群体,再加上刘邦也没有特别关注,西汉人群到现在都对和尚两个字满头雾水。
看着他们的光头,更是好奇,而且他们穿得好破啊,难道是现代的一个特殊贫困群体。
许森看向咋咋呼呼的刘邦,然后发现这左右邻居,听到说有一群和尚进村了,咋咋呼呼看热闹的还真不少。
刘邦摇摇头:“没想到和尚在现代过得这么惨,怕不是在明朝被老朱打压的吧?”
明朝和尚们:看见同行感觉很复杂。
而且要澄清一点,我们陛下对和尚一向是礼遇有加的,从未有打压。
第218章 要义
皇爷不仅没有打压和尚,还特别崇信佛教,看看咱们这辉煌富丽的庙宇,那都是皇家修建的国寺呢。
也不知从哪里跑出来的流言,怎么会给后世人带来那么根深蒂固的印象,说咱们家皇爷听不得和尚秃等字眼。
喔弥陀佛。
护国寺主持就只是在心里想想这些话,都觉得传谣之人用心可恶,这是明晃晃在诋毁皇爷啊。
假如真的有人在皇爷跟前故意这么说,谁能说他谈论这些没有带着嘲笑的恶意?而故意如此说的,根本不可能是和尚。
住持把怀疑的目光投向香客们。
除去天镜刚刚出现那几天,护国寺的客流量都没有减少过,为此住持还让寺里的武僧们亲自搬石头建了很多正好观看天镜的亭子。
来上香的同时也接受天镜熏陶,挺不错。
香客们很喜欢住持这个安排。
香客们:住持什么意思啊?
难道怀疑我们会造谣皇爷厌恶和尚?别开玩笑了好吗?
谁不知道如今的洪武爷一旦发怒,便是流血漂杵。
依他们看,敢造谣洪武爷的,并且用洪武爷出身低讽刺他老人家的,只有后面朝代的人才敢。
马秀英此刻身在宫廷,要走亲戚前老朱和森森都问过她们了,马秀英和长孙仪凤一致觉得她们没必要去。
倒不是女子不能抛头露面那一套,而是无论男女平等与否,女客都还是由女主人招待比较合适。
其实按照现代的规矩也正是如此。
马秀英和长孙仪凤都不想因为她们二人再劳动明家女眷。
更何况,双方并不是实在亲戚,一下子去这么多人多少让人觉得自家这边没有分寸,她俩不想跟着一群大老爷们去丢脸。
马秀英就待在明朝了,趁机召开一个贵妇集体会议,跟大家说一些纺织、女子做工等事宜。
看到重八在现代见到和尚,挺担心的,因为她家重八从来都是把和尚当成自己一国的,那是根本看不得和尚们过得差。
而天上这些和尚看起来过得就是很不好的样子。
重八的布施可能会比较多。
马秀英已经猜到重八跟各朝皇帝借钱布施的局面了。
明家大门口,朱元璋给了刘邦一个平静的眼神,却是给了旁边的明世界莫名压力。
明世界当然不知道这些给他家干活儿的人身份,连具体名字,这又不是纯纯的陌生人见面之后要介绍一下叫什么,他们见了人都是说森森的什么叔什么叔的。
明世界和许森同辈儿,直接跟着叫就对了,具体问叫什么总是显得不礼貌,但是在地里捡玉米的时候,听见过这个邦叔叫朱叔朱老八,还有那个禛叔被叫过黑老四。
明世界本来没觉得什么,现在听到邦叔的那句话,总觉得他们好像在玩一种很新的Cosplay。
许森赶忙描补:“邦叔就喜欢开玩笑”,转头问:“世界哥,你知道这些和尚为什么这么穷吗?首先肯定跟明朝没有关系的,都那么多年过去了,历史上灭佛的皇帝也很多,都没见谁的影响能持续百年。”
“森森你说的还真对,”明世界点头,“这些人好像是苦行僧,现代社会太浮华,容易让人抛却本心,有这么继承苦修的一支,他们每年的下半年都要进行一次徒步行走,以化缘人间烟火中的剩饭菜充饥,感受人生而为人的苦难和幸福。他们是用苦修来感悟人生,替世人祈福,替众生求一个来世。”
完全不了解这些的刘邦不确定道:“是这样吗?当和尚要想这么些吗?确定不是你们这里的新型乞丐?”
听起来和尚很高大上的样子,跟眼前的不匹配。
许森看向那些穿着不定衣服的和尚,却是不由自主地心生敬佩,在如今这个喧喧嚷嚷的浮华世界,还有这样一部分人,着实让人佩服。
“邦叔,你不知道不要瞎说。”许森小声提醒,免得让这些苦行僧听到了。
他们是一群很值得人敬佩的人,不好听的话坚决不给他们听。
刘邦倒是从善如流,不再说什么了。
明世界笑着解释道:“邦叔你可能不知道,在现代和尚可不是说什么人都能做的?最基本的门槛,就是学历,本科以下根本不收的。而且大学中有一门佛学专业,每年要的分数都很高。”
护国寺主持听得微张了嘴巴,现代收和尚都是这样的吗?
朱元璋都有点不可思议,虽然现代人总是有很多在嚷嚷大学本科学历不值钱什么的,但在他看来这群人还是很少见的国家栋梁。
倒是没想到,做个和尚都要学历。
其他人亦是惊讶表情,只能重复都快说烂的那句:羡慕、嫉妒、恨。
你们的大学生真的已经多到如此地步了吗?
说话间和尚们已经走到跟前,向他们稽首行礼,许森恰好正对,又没什么东西就把把自己手里的石榴地出去。
正当许森觉得这么给人吃剩的东西不太好时,一个站在最前面要开始今日份化缘的和尚便双手接过,装进捆在腰侧左边的布袋中,这些人单手竖刀式搁在身前,真诚垂首道谢。
“多谢小施主布施,愿您一生顺遂无忧。”
许森第一次经历这种场景,有一股胀满的感动在心中游荡,这种感觉很复杂,就是让他觉得赠予很快乐。
明世界小声说:“他们化缘只要粮食,还只要人家吃过剩下的饭。”
许森这才放心。
小允熥看了看这群人,踮起脚尖,也把他手里吃到一半的一块米花糖举着送过去,化缘和尚半蹲下来,仍旧是带着几分笑意的接了,道:“多谢小施主布施,愿您一声顺遂无忧。”
朱元璋在小孙儿给和尚米花糖的时候,感觉极为复杂。
明奶奶素来信佛,马上喊了明远出来,让他给和尚们装素菜拿馒头,明远出来看了一眼,也觉得新奇,不过当即就转身回家拿吃的。
化缘和尚说他们只要馒头就行。
为防化缘化到用荤油炒的菜,他们一路化缘从来不要菜。
明远跑着回家里去了,明奶奶让家里的小孩拿小凳子给和尚们坐,这些人推辞不过,便决定坐下来与他们讲讲经。
不想这家有个话唠,一会儿问他们从哪儿来的一会儿又问他们的车呢,想要讲经都没机会。
随着村人越聚越多,你一句我一句的更没空讲了,和尚便只笑眯眯听着大家的问题,然后给予回应。
刘邦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差点把这些和尚们问得崩溃了。
正在这时,坐在外围的和尚感觉自己的手肘被捣了捣,有人塞了三张红票过来,这和尚匆忙站起,把钱还了回去。
“施主,我们不化钱财。”
给钱的是个腆着大肚子的人,满面红光,一瞧就是做生意的村中成功人士,不解问道:“那你们不要什么?”
化缘和尚道:“施主家中若有吃不完的馍饭,布施一些与我们便好。”
刘邦合不拢嘴,还真的只要剩饭啊。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点短小,准备做火锅吃,宝们看完也早点吃饭。
第219章 挨揍预定
他们是特地等到家家户户都应该吃过晚饭的这个点进村的,的确是,大部分人家已经吃过了晚饭,还有正在吃的。
只是明家今天忙,才天擦黑了还没有吃饭。
明远左手端一筐子馍右手一盆凉拌黄瓜出来了。
翠绿的黄瓜搭配着雪白的粉丝,上面还有星星点点的褐色糊葱花点缀,不仅闻着很不错,看起来也是非常可口的。
化缘和尚有些为难,明远笑着道:“法师放心,我们这个是大豆油。”
扶苏刘盈听到这个称呼没什么反应,明世界和许森却都忍不住噗嗤了一声,许森又想起网上的说过的那个梗---在法院里无论是被告原告,有话要说是喊法官都是青天大老爷。
没办法,电视剧给千家万户带来的影响还是有的。
化缘和尚可能也是比较无语,笑着接受了明家的布施,这时他们只是化缘饭菜的这些话已经传到村里更里面一些的人
有不少老人端着装满大馒头的碗走来,纷纷要布施。
其中参与布施的,还有村里的一个五保户老人,一碗端出来三四个个大馒头布施,眼睛都不眨一下。
明世界看到了心中的感觉很复杂,他在家的时候带着小侄子小侄女去超市买东西见过住在村北小屋的三大爷。
三大爷平日自己去一趟超市,都是只舍得买一袋子馒头。
听他妈说,那一袋馒头就酱饼够三大爷吃一个星期。
这一碗馒头是他一天的口粮,再加上老人家本就节省,这次是真大方了,也可见无论什么样处境下的人,都会有一个那么精神上的盼望。
明世界觉得他暑假选的那个课题,还能再延伸出来一个方向。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苦行僧们就化到了晚上都不吃完的饭,坚决不再要了,后面赶来的村里人只能悻悻收回去自家的饭菜,却纷纷乱乱的说道:“法师们明天还来啊,早饭还在我们村儿里吃。”
端的是众人信佛之相,但朱元璋看得出来,村里人并没有什么坚定的信徒,只是普通人的善良普通人但行好事。
回去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明航海和明世界开着他家有大灯的车,把许森他们一大家子送到直通县城的大路上。
除了刘邦,大多数皇帝都是第一次走乡下的小路,这才发现乡下亦是村村都扯了路灯,虽然说没有市里的明亮,但从高空看来想必也是一颗颗小明珠。
李渊和康熙年纪大了,都坐在刘邦开的电三轮车上,这里面有几个固定的小凳子,是刘邦为了小孩子坐得安全焊上的。
俩老头坐着觉得只有一点毛病,伸不开腿儿。
夜风凉。
李渊抄了抄袖口,看着被远远抛在后面的刚刚从中走过的村庄,从这里还能看见村庄里的亮光,他才忍不住低声跟康熙说话:“老康,你说现在的华国,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村子?”
康熙抄着袖子,目中沉思不断,叹道:“少说几十万个吧。”
他是想起了在明家地头看见的那些刷卡便能浇地的机电房,让家家户户的农民浇水方便到极点,这样规模巨大的水电工程,别说他是皇帝也不敢想像。
然而从清末近代混乱走过来的华国,竟然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便实现了这样的转变。
怪不得此时人会有现代古代的划分,实在是这短短的一百年的颠覆,比之前一千年的都大。
如同老四所说,清朝是真的到了不得不变必须要变得时候了。
康熙饸烙饸烙袖子里的手指,把老八老九几个给安排妥当,他就必须要禅位了,虽然早就这么打算,但不是生命遽然终止,这么大一个摊子怎么可能说退出就退出的。
一旦他禅位,以后便不会再随时回清朝的了,有个太上皇在天上给大家看着就是了,若是又随时回去的话,康熙帝的政策和影响便不可能彻底结束。
老四是个当断则断的人,康熙相信他的能力,虽然看史书上对老四的记载,他老人家是觉得失于太刚的,但在现代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康熙下定决心既然退下来便什么都不会管。
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一则是客观原因不太允许,二则是他不放老二,想等可以带更多人来的时候,跟老四商量把老二也长期接过来。
两个老头坐在后面的位置,小孩们没用他们管,许森他们用自行车带的,于是两人相互看了,齐齐叹气。
从明家带回来的蔬菜瓜果,一家人吃了一个星期都还没吃完,这时候明航海又来了,跟他们带来新玉米打的玉米糁和玉米面。
整整两大袋子,全才当天就从网上搜教程,给大家做了玉米面吃。
现代的生活是安逸而又平和的,便也给大多数正处于困顿之中的古代人带来希望,而来往于两地的皇帝们,感觉总是最复杂的。
这其中曹操的反差最明显,回去是凋敝处处流民人命如草芥的时代,过来之后又是盛世安稳,落于本人心中的焦躁真的很难调解。
尽管曹操每天都会在下班后,自己找各种积累到现代的经验小视频看,好给本朝困苦百姓们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和能力,但这样的改变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正当曹操的心理快要出问题时,家里发生一件特别容易让人看乐子的事。
哈气成雾的一个早晨,曹操穿了件刚在商场买的轻薄保暖羽绒服下楼来,便听见外面的门铃乐声响起。
正在厨房忙碌的赵御厨擦着手出来开门,曹操手里拿着一个大苹果吃着走过来,道:“你去忙,我开门。”
心里嘀咕,这大清早的谁来啊。
他住在这里都有经验了,整个别墅区相互之间串门儿的情况根本就没有。
而且,顾老那些人这段时间也不来了。
来人真得很令人好奇。
难道是小森的朋友?
打开门,门前站着的是一位古人。
明黄龙袍,发髻挽在头上,面皮微贷皱纹跟老朱有五六分相似的,一老头?
曹操:“你谁家的?”
新人啊这是。
他来了现代之后第一次迎接新人。
老赵那次没让他碰见送到医院,感觉可遗憾了呢。
朱棣还蒙着呢,他是刚准备去召开臣子会议的,却没想到一眨眼一个浮现在虚空的光屏公告,告诉他可以到现代了请做准备。
他当然是马上高兴地做准备啊,但是还没有拿起见面礼,他人就出现在这里了。
朱棣迅速反应过来,摁了门铃,天天看,这个看着平平的一点机关样子都没有的东西,人的手指一放上去它就会响。
对这个门铃,朱棣可是很感兴趣的。
但是门开了之后,迎接的怎么不是他老爹呢?
朱棣可不相信他老爹会不知道他现在来了,说不定他这么仓皇的来到了现代还有他老爹的手笔。
认出曹操,朱棣笑了笑说:“我是明太/祖的儿子朱棣。”
曹操:“哦。”
就是抢了侄子皇位的那个,听说他超能打,上位之后那是经常亲征,带出来的儿子也有个超能打的。
马上皇帝说的就是朱家这前三代。
曹操也不否认自己的武力值,但还是不敢跟明朝一家子对上,尤其是这个从小就上战场的朱家老四。
他匆忙侧身让开位置:“请进吧,成祖陛下。”
虽然不敢直接损,嘴还是忍不住要皮一下。
朱棣轻扫了曹操一眼:“魏武帝啊,听说你这个皇帝,还是你儿子给你追封的?”
曹操:失策,忘了这家伙也是在他们时空后面的人,能知道他家的一切黑历史。
曹操很想反驳,但没有胆子,毕竟他儿子好像没有在光屏内,别说武力值,单是人数他也打不过明朝这一家子。
其实活着的时候没当上皇帝怎么了,总比那些从小孩子手里抢东西的叔叔强。
这局吐槽并没有说出口,但朱棣还是敏感地察觉到了,只是进到别墅中的身临其境之后,让他没空跟曹操计较。
再说自己这么大年纪了,一过来就欺负小孩子肯定会给小森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楼上响起开门声,朱棣仰头,对在栏杆那里露了一下头的小少年笑了笑,特别像是一个邻家大伯爷。
许森也不好意思再躲着了,站直身体笑着挥挥手:“永乐大帝您好。”
朱棣眯了眯眼睛,小森看起来有些愧对他的样子,难道是突然让他传到现代来是被人逼的?
至于能是被谁逼的,肯定是他爹。
小森请皇帝们来打工,当初主要是为了给他挣学费,那时这小孩儿让刘邦过来的时候都询问秦始皇的意见。
更别说他现在的学费充足别墅里人员充足,自家还有个老爹已经先在完全不需要再增添新人了。
朱棣便有些忐忑,跟许森笑笑,笑容还没落下,东边的一个房间门打开,他那已经好多年没见的爹和娘走了出来。
本来的忐忑,一下子全成了激动和感激。
“爹,娘。”一声略带哽咽的呼唤出口,朱棣噗通一下跪在了光可照人的大理石地面上。
看到这么沧桑的老儿子,马秀英也是哽咽,快步下来将老儿子扶起,都跟他爹差不多大的年纪了,别再把膝盖跪出来问题。
朱棣抱住母亲的腿,呜呜大哭:“娘,娘,儿子好想您啊。”
马秀英轻轻拍抚着老儿子的后背,不满地看了丈夫一样,你说孩子都是当爷爷的人了,你一个当爹的还要这么教训孩子。
朱元璋双目一瞪,这算什么教训?
他走过去在沙发上坐了。
第220章 能说会道
“过来。”
朱棣听到老爹蕴含着愤怒的声音,饶是自己当皇帝已经有三四年,却依然忍不住抖了下,跟小时候犯了错一样一步一小蹭挪到老父亲跟前。
啪一声巨响在空气中炸开,但这在朱棣预料之中,他没有躲避,挨了一巴掌之后紧跟着屁股上也被狠狠踹了一脚。
许森微张着嘴巴吓傻了,反应过来赶紧冲下来挡在朱棣跟前,不是,这么大人再挨打多尴尬,疼不疼咱们就不考虑了先。
马秀英已经先过来拦住朱元璋,劝他说:“你这儿子都是当爷爷的人了,不能跟小时候那么打。”
朱元璋还没有打够,但是看媳妇和小森都拦着,只好再次坐下,双手撑在膝盖上,大马金刀的问:“你知道错不?”
朱棣跪下来,道:“儿知错。但儿子不会改。爹,您知道您死了儿子和兄弟们都遭受了什么吗?你那好孙儿对朝臣倒是一派仁君作为,对我们有多狠您知道吗?儿子自小也算是个骄傲要脸面的,然而当年为了活着,儿子都不得不装疯啊。”
说着,朱棣眼睛里就流下两串眼泪,汹涌的泪珠丝滑地落下,一个大男人如此落泪,让人看得心口不忍。
在看到朱棣挨打时下意识捂住连得曹操都看傻了,这也、这也太会说了会哭了吧。
学,我要学。
曹操偷偷弯下腰拉了一个小孩子们的水果板凳,坐下来乖乖蹲。
再说其他皇帝,没有来这么早的在本朝看到如此刺激的父子相残大戏,马上来现代,凑热闹。
于是在朱棣诉苦的这会儿工夫,楼上一个个房间都没慢慢的打开,然后一个个正经的皇帝下来了。
包括嬴政。
人生中能有这般乐子看的时候不多,像他当初看了胡亥那些做法,恨不得让人摁着他打个百十巴掌。
现在么,终于到了他默默吃瓜的时候了。
朱元璋脸色难看地瞧一眼先后下楼的这些不要脸,只能装作他们都是空气,说道:“你只有这点错?”
这点错?
听起来老爹似乎并不觉得他把朱允炆那小子打得莫名失踪有错了。
朱棣心里就有底了,都这样那他还有什么错?不过很快就想到那些子孙们,有能把他兢兢业业一辈子得到的太/宗谥号给他改成什么明成祖的,保不齐还有其他更奇葩的。
要不然被他经营过的明朝,能被东北这一支女真人给占领了?
想到此,朱棣用威严的目光扫过下来凑热闹的清朝父子俩。
康熙和胤禛:---
明成祖有多能打,他们还在清朝的时候就知道了。
这是一位打仗能力并不输于霍去病的皇帝,有他在的大明,当时北方边境的民族没有一个敢呲毛的,可惜后代不给力。
却说明初这边,更年轻的朱棣在他的燕王府看到老年的自己,跟老爹一见面就喜提耳光和脚踹,喜得笑个不住。
其实不要打在自己身上,即使是另一个时空的自己那也只是兄弟。
身在皇家,最大的乐子,就是看兄弟的笑话。
“哈哈哈。”
朱棣笑得开心极了,徐氏也看到天镜上的事情,担心丈夫伤心便过来瞧瞧,谁知道脚还没有迈进门内就听到的笑声。
真笑声。
夫妻多年,他是不是真的开心徐氏还是听得出来的,站在外面整理了一下表情,吩咐侍女们等待外面,她亲自端过茶盘走了圆圆的小门。
这是建立在后院的一个小校场,朱棣不在外面的时候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便是来此地练习枪法。
现在,小校场又增添了几个位置,看天镜用的。
看到妻子过来,笑场中的朱棣马上站起来,接住她,声音带着笑:“天还早呢,你怎么来了?”
徐氏:早吗?刚才我一路走来,连府里的小狗子都被天镜上那两个巴掌惊醒了。
可以想见,此时此刻天底下有多少人都在看未来的丈夫挨打。
朱棣大方道:“不在意,反正打的又不是我,来你坐,咱们一起看。”
中老年朱棣又转头看他爹,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道:“爹,除了不得已清君侧之外,儿子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错。”
朱元璋给听笑了,该说不愧是已经当了几年皇帝的老儿子吗?这不要脸的劲,跟他简直没有什么差别了。
还清君侧。
你自己心里就没有一点野心?
算了,你都在那边登基了,老爹也不跟你拆这个台,别把你那个时空的咱大明给提前嚯嚯没了。
朱元璋说道:“你爹我定的继任之君,被奸臣糊弄了,你可以清君侧,后面却为什么把他当过皇帝的事实都给否定了?你爹的话在你心里就这么没有份量?
还洪武三十五年,你爹死了又活过来了?”
说着又忍不住照他身上踹了两脚,朱元璋是真的生气,这些儿子孙子都是过来给他要债的,没一个省心。
朱棣听来,却是父亲给他解释的机会,箕坐起来说道:“爹,您听我说,不是我非不给侄儿一条活路,侄儿当时真的是被那些奸臣给哄得脑子糊涂了。我打下来南京城,本来打算给他封个闲散王爷然后让他安度晚年呢。谁知那孩子,最后竟然带着您留下来的玉玺跑了。
一同不见的,还有他当时很信任的两个心腹,儿子能怎么办?不能让他有一天在山野之间,举着您留下的玉玺说儿子不该是皇上啊。
儿子只能把他的皇位给废掉。但是儿子绝对不是反对爹您,您肯定知道,您死了允炆那小子登基之后就把您原来的很多国策废的七七八八,他已经完全成为那些江南儒臣的傀儡了。儿子想念父亲,才登基就恢复了您那些国策,并且儿子这一生,也不会在南京皇城享受,儿会遵照爹您当年的册封,安守北京稳定北方。
爹,您一定要看到儿子这一腔的赤胆忠心啊。”
明初,身为事件中心被黑得一个字都不说的朱允炆尴尬得坐都坐不安稳,太子妃吕氏哭哭啼啼地去找了太子。
他四叔这么狠的呀,您一定要跟皇爷说,把咱们家允炆好好的保护起来。
北京朱棣再次哈哈笑起来,眼睛亮亮的跟他的妻子说:“媛儿看见没,以后的我竟然这么能言会道,哎,仔细想想挺不对起大哥的呢。”
老夫老妻的被喊闺名,徐氏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还是会说些好,会说的孩子不受委屈。
永乐位面的百姓们也都听得不停的点头,对啊咱们当今说的没毛病,甚至连一些民间私心里觉得皇上太残忍的听完这番,都觉得以前可能是误会他了。
朱棣完全没有想到,几句话成功在他自己的位面洗白。
朱元璋却完全不吃这一套,冷冷笑了声,从后面抽出来一个薄薄的画册扔到地上,“不肖子孙,你看看你后面的这些孩子都是怎么样败坏了祖宗基业的。”
这是认同了他刚才的解释?
朱棣感觉脸上挨了爹的那一巴掌的火辣辣都蔓延到眼睛里,这是他长到这么大,第一次感觉到在和大哥一家站在一起时被老爹偏向。
心窝里暖暖的。
朱棣捡起画册,只见封面是明黄底色的装饰,一条条盘龙中间画着的是身穿明朝龙袍的人,这是讲明朝十六位帝王。
而每一个皇帝都有封号,就和老赵家的太/宗“高粱河车神”那样的,搞笑调侃的成分很大。
可以看到,从他孙子瞻基往下,每一代皇帝的外号都比较具有让人头大的特点。
什么“叫门天子”,什么“木工皇帝”。
往下看了两个,朱棣的太阳穴就一鼓一鼓的跳动起来,当一目十行看过去又回过头看到他死后儿子孙子的在位时间,朱棣脑子里就是一蒙。
大儿子竟是才活了四十八岁,当皇帝只一年时间。
朱棣心情复杂,说心酸吧,的确是对这个不太肖似他的大儿子感到心酸,只是这点心酸,在看到孙子也仅仅只活了三十多岁皇帝没当几年时,便不算什么了。
巨大的悲痛让朱棣呼吸都不顺畅。
他的孙儿现在一点点的年纪就能跟他在外行军,还可以帮他分担一点后勤上的事物,不是他非要跟老爹杠,他的孙儿真的比老爹倾注心血培养的那个孙儿好太多。
朱棣擦了擦眼泪,这次的眼泪比刚才,多了很多的苦涩。
许森看得都不落忍,抽了两张纸巾递给朱棣。
朱棣这才注意到许森,想到他能改变孙儿早亡的命运,立刻用热切的眼神看向许森:“森森,叔以后会好好给你打工的。”
赚钱,他要带他孙儿过来做个全身检查。
朱元璋拍桌子怒吼:“比瞻基的事更为严重的,是后面的叫门天子木工皇帝,还有个二十年不上朝的不孝子。”
嘉靖帝摸了摸鼻子,最后这个说的是朕吗?
天上,自家老祖宗还在拍桌子,“这些还犹可恕,朱家出了个帮瓦剌叫城门的天子,我们家多少的荣光都被他抹黑完了!”
嘉靖:倒还好吧。
朱棣一下子跳起来:“什么?叫门是这个意思?”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