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坐等苏辙位极人臣 > 4、地龙动
    “姑娘......?”


    夏榴同苏辙一起看向史曦,面露不解。不就是起个名字嘛,这纱縠行多少小孩的名字都是随口叫的,单说叫“二郎”、“三郎”的都不少于十个,也就苏家读书人多,起名讲究了些。


    见史曦一副受到冲击的样子,苏辙敛眉,以为她是不认得这两个字,便弯腰在雪地上写给她看。


    “阿兄名轼,我名辙,按排行小名唤同叔,你也可以像阿娘兄长一样唤我阿同。‘轼’乃车前横木,‘辙’乃车轮痕迹,父亲希望我和兄长互相扶持,隐藏锋芒却又不可或缺。”


    清冽童音在这冰天雪地里响起,一字一句敲得史曦天灵盖发懵。


    看着雪地里那两个大字,她一时说不上自己是激动还是惊讶更多,要知道,就苏小郎方才这段话,曾经作为古文考点出现在史曦学生时代的语文考卷上过。


    就说要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吧!史曦现在忍不住拍死自己。但凡换个语文好一点的,也该知道苏轼老家是眉州的,哪像她,在北宋晃了这么长日子,单以为名人都在距自己十万八千里的汴京城扎堆,谁能想到名人他也要有童年的啊!


    思及此,史曦抬头将眼前的小郎君细细打量。心中不由恍然,原来这就是那个“千里共婵娟”背后被牵挂的弟弟,再想到苏家二郎前段时日在学堂和自己讨论吃食时兴致勃勃的样子......好叭,东坡先生他人设不倒!


    “实在是两个,一看就会出人头地、名留千古的好名字啊。”史曦望着苏辙的眼睛,用前所未有真诚的语气说道。


    苏辙刚想要反驳,就见史曦凑近了些,像在认真赏玩一件稀罕物件,小郎君本能要退后,却不料史曦先一步退开,像乡间游侠儿一样豪爽地拍了拍他的肩:“苏小郎,你我好歹同窗一场,苟富贵,勿相忘。”


    /


    许是受到苏辙的刺激,史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身边所有人都多留了几分注意,生怕再因为自己的粗心马虎错过什么历史名人。奈何她把自家亲哥亲娘观察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端倪。


    新春将至,史曦那个外出经商的爹总算带着她二哥回来了。


    亲爹史望春不太符合世人对富商的刻板印象,个子高大脸面白净,狭长的眼眸总是挂着笑,穿着一身月白色锦袍从车上下来,单看身材气质倒像个儒雅的读书人。


    史曦冷不防双脚离地被抱在怀里,听见史望春笑声爽朗地在耳边问:“我走了这么久,曦娘可还记得爹爹?”


    史曦点点头,在记忆里搜寻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勉强和眼前这个自称为爹的男人对上号。


    “我呢我呢!曦娘可记得二哥?”


    一个缩小版的史望春从车后面跳过来,手舞足蹈地吸引注意力。


    史曦笑着点点头,再看向站在李珺身侧的史闻洲,心道这个身量高大一拳能锤死三个书生的大哥怎么看怎么和这一家子格格不入。


    吃完晚饭,团宠史曦被亲爹拢在怀里听爹娘商量过年的安排。


    李珺显然对女儿落水一事还耿耿于怀,不情愿对丈夫道:“回祖宅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若曦娘他们再受什么委屈,小心我翻脸不认人。”


    史望春连忙发誓保证绝不会再出现这种事,史曦听的打了个哈欠,看来这个新年还是得跟史家一大家子一起过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李珺便收拾好了东西,随丈夫带着三个孩子搬回了祖宅。


    史老太爷年轻时后院美妾一大堆,儿子孙子加起来能站满一个堂屋,史曦的亲祖母生了大房二房两个儿子,但史望春跟自己亲大哥的关系还不如跟其他几个庶弟亲近。


    老人住的堂屋不怎么通风,人一多就显得闷,史曦百无聊赖地站在角落,好笑地听着同辈们怎么把拜年的吉祥话说出花来。


    “曦娘,你笑什么?”一道尖利的声音蓦地响起,屋子里其他人都朝这边看过来。


    史曦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过去:“过年了我高兴,祖父身体硬朗,全家和睦喜庆,大喜的日子,我不该笑吗?”


    被反问住的史琴芳噎了噎,附和道:“是该笑,曦娘说得对,只是我看今日曦娘一直脸上带笑,以为是大哥二哥读书有了进展,曦娘才这么高兴。”


    史闻洲和史闻达在家里排行最高,可偏偏读书不行,倒是大房排行老三的史闻秋在读书上有点天赋,作为与史闻秋一母同胞的妹妹,史琴芳每次都要逮着这件事嘲讽二房两句,上次史曦落水,二人也是在这事情上起了冲突。


    史曦无奈极了,心道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得面临“唯分数论”的家长,怎么换到此处,连个小儿都能这么读书崇拜。


    史曦原本站在角落不愿去一群“陌生人”跟前凑热闹,此刻落落大方地走到了众人的视线中央。


    “二姐姐此言差矣,且不论我大哥二哥读书进展如何,单就二姐姐这话来讲,好似不读书就没法活了似的。春秋有范蠡经商富甲天下,本朝有狄青将军脸带刺字抗击西夏,连范仲淹都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可见要做个对百姓有用之人,并不拘泥于读书这一条路。若天下男儿都去读书,边境没了人守着,巫医乐师无人从事,即便是满肚子锦绣文采的三哥,想来也无法安坐书案之后?”


    史曦说到此处停下,朝主座的史老太爷笑了笑:“何况祖父以经商起家,若我等小辈第一个瞧不起读书之外的行当,这不是忘本嘛!我大哥喜好武学,二哥精通商道,未必来日不能效仿狄将军、范蠡之流,配合着三哥的学问,这才是史家世代不衰的长远之计嘛!”


    史曦说完,乖巧地朝长辈们行了个礼,主动又退回了李珺身后,便见大哥偷偷给她比了个大拇指,二哥也一脸自豪。


    挤满人的堂屋静了好一会儿,史老太爷率先扶着胡子笑起来:“是也!难为曦娘这么小就能有如此见地!”说罢看向大儿媳:“你也该好好教导芳姐儿,若史家上下不论是不是读书的料子都一头扎进书房去,这么多张嘴还吃不吃饭了!”


    大夫人连声应是,瞪了还在状况外的自家女儿一眼,连忙换了个话题将这件事揭过。


    一屋子人各自带着或真或假的笑,好歹是维持住了过年的氛围。


    回去的马车上,李珺点着史曦的额头笑骂:“你也是真敢说,还拿狄青、范蠡和你俩哥哥比,也就是看你还小,你祖父才没跟你计较!”


    史闻洲舔着脸在车窗外叫道:“阿娘你这话就错了,我和二弟怎就不能出人头地,您看小妹对我们多有信心!”


    李珺朝他啐了一口,摸着史曦的发髻感慨:“看来送你去学堂还是有用的,今日道理讲的一套一套的,连范公说的话都知道。”


    原本在打瞌睡的史曦瞬间清醒了:“阿娘,这可不是夫子教我的,是苏家兄弟俩整日把范公挂嘴边,我想不知道都难。”


    张夫子教的那什么骈文音律,她真的半点都听不懂啊!


    这下李珺倒是被提醒了:“你程姨母前些日子来送年礼,我们约好了两家去蟆颐山踏青,现在我们回来了,明日我得去问问他们什么时候能腾出空来。”


    /


    本朝的新年比现代讲究的多,眉山城里的男女老幼,不论贫富,都要到东门外十数里的蟆颐山去踏青。


    这山上的风景也确实值得观赏。沿山隔几百米便修有亭榭,山下是波澜壮阔的岷江。各种卖桃符、春酒、年糕的摊子聚在路边,史曦像个第一次赶集的乡下人,目光随着百戏艺人的动作闪烁。


    “我来照看史家妹妹,阿娘你们忙你们的。”


    一张柔软细腻的手将史曦拉住,她下意识抬头看,认出来这是苏家的大女儿,苏轼苏辙的姐姐八娘。


    程夫人在苏轼之前还育有几个孩子,大郎苏景先还未满八岁就夭折了,连着两个女儿也在襁褓里就早夭,是以苏轼之前只有这么一个姐姐,大名苏雁回,小名按照家里排行唤作“八娘”。


    第一次见八娘,史曦就忍不住在心底感叹,八娘真是她见过的最温柔美好的女孩。程夫人平日里要操持一家生计,女儿便是那个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且得益于一家子的读书氛围,八娘的眉眼间自带一股娴静的书卷气,史曦第一次见便喜欢上了这个姐姐。


    “李姨母她们要去准备祈福用的丝绢和香料,你想看什么,我陪着你可以吗?”八娘伸手给史曦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弯腰询问她的意见。


    史曦正要应好,便感觉脚下的土地一阵剧烈晃动,围在一起的人群里开始爆发出尖叫,人流像炸开的水花一样朝四方推搡。


    “地龙动了!地龙动了!”


    不知谁这么喊了一嗓子,史曦被握着的手紧了紧,苏雁回的脸一瞬间煞白。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