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家父宋仁宗 > 12、第十二章
    二月,东宫后殿。


    在积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天气里,终于等来了自己老师和伴读的赵昕开始读书了。


    赵祯还特意将他读书的地点设在了东宫,摆出了一副这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对他的态度都客气尊重点的护犊子形态。


    搞得外朝的臣子们现在和打了鸡血似的,一个劲地上箚子要求举行册立太子的仪典,好做到名正言顺,也得一个拥立之功。


    这种事赵昕不想管,也管不着,他现目前只专注于改造他的读书场所。


    就是宋祁这个当师傅的有点绷不住。


    官家说是让他教豫王读书,可这东宫现如今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演武场。


    箭靶、舆图、用沙石堆造的山形水势图,也就是宫城内苑不好养马,否则说不得还要建立一个马厩。


    不过结果也大差不差,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神仙主意,让连同赵昕在内的九人通通把马养到了皇城司的马厩中去,等到练习骑射时再由人送过来。


    看着面前兴高采烈指手画脚的一众贵胄子弟,被支使得团团转的宫人工匠,还有尘土飞扬,宛如一个大型工地,全无储君尊贵的东宫,宋祁愈发觉得自己就是那块掩人耳目的遮羞布。


    有他在,朝堂上的大臣才能自我欺骗一下储君还是心向圣人之言的。


    这样一来,豫王会少受许多物议。而作为代价,他的名声可就要糟糕了……


    一念及此,宋祁被愁得胡子都差点揪下来几根。


    只是这个弟子实在是聪慧,还兼有储君之尊,将来必定能有一番作为。自己身为帝师,也会被史书多描摹几笔。


    如此算下来,倒也不亏。


    宋祁的思绪不知不觉飘到与赵昕这个弟子初见的那天。


    在儒家的伦理体系中,师与天地君亲四者并称。


    所以哪怕赵昕贵为皇子,也老老实实遵循古礼,在赵祯的见证下,以学生的身份献上了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等六样礼作为束脩。


    宋祁是名传天下的状元,又年过半百,到如今教过的学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所谓的天才神童也见过不少,可一番对答下来,还是能够感觉到赵昕的不同。


    他来之时,正逢东宫开始改造。见过改造图之后心内也是不赞成居多,因此借着拜师后的考教问道:“本朝自立朝之初,便倡导文治。太祖朝宰相赵普曾言,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大王今身担天下之望,为何偏向武事,不惧天下物议汹汹么?”


    而赵昕不答反问:“难不成太祖、太宗两位皇帝也是用半部论语就奠定了本朝的三百座军州么?满朝公卿,手捧着论语,从明读到夜,再从夜读到明,可能读死辽贼与夏贼否?”


    再之后宋祁就没有问下去了。因为有这种逻辑和思辨能力的人,是绝不会因为被驳倒了就改变观点的。


    更何况宋祁感觉自己很可能驳不倒这个学生。


    赵昕身份尊贵又无法运用师道威严强压,官家也是一副听之任之,我的儿子全世界最棒的模样,所以宋祁觉得还是不要随意给自己的人生增加瑕疵。


    如果忽略掉赵昕这个学生口中时常蹦出来的,迥于时下主流的言论,赵昕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每个老师最为喜欢的那类学生。


    聪明自律,举一反三,平常相处非常温文有礼。


    他现在反而是花在赵昕一众伴读身上的时间要更多些。


    毕竟赵昕现在才多大点的人啊,在宋祁看来,他这个顶顶尊贵的学生,能每日里老老实实捧着书听他说古讲典就很好了。


    沉浸在思绪中的宋祁被工程扬起的尘土激得连打了两个喷嚏,再一看不远处日晷上的影子指向,他知道自己该去见一见赵昕了。


    虽然迄今为止这位弟子还没让他在学业方面操过心,但师傅从来就不是只管学业。


    而且太子少詹事的补贴委实有些高,还能毫无阻碍地浏览三阁中的各种珍惜,乃至于绝版的书籍,不让自己忙起来的话他觉得过意不去。


    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么个绝佳的圣明天子苗子被他教毁了,如刀的史笔保证把他刻得一无是处。


    教天才也是一种压力啊。


    宋祁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究竟能不能走到对岸。


    宋祁对长久的未来持未知态度,赵昕对可以预见的短期时光则已经是发疯预备时了。


    无良老爹,他才四岁,写什么劄子!


    都说了还不行吗!真就要写工作计划啊!


    可这大宋朝也不能让我用简洁的ppt模式展现汇报啊!


    毛笔字哪里是他现在能写的!写出来歪歪曲曲,缺笔少划的,还不如狗爬呢。


    但皇命就是皇命,哪怕套上父亲的名头,也是必须要完成的皇命。


    自己那个破爹,一定是小心眼发作,故意折腾他的!


    和前世的打工生涯一样,赵昕一边在内心骂骂咧咧,一边咬着笔头冥思苦想。


    想着该如何将自己的舆论导向和宗室改革计划给落实成书面文字,好满足一下自己老爹兼领导柔仁无断的性格。


    因为赵祯在听过后对他说的原话是,拟个劄子上来,我与范仲淹商量一二。


    不过赵昕更愿意相信是赵祯的炫仔心态大爆发,迫切地想和范仲淹这位心腹分享喜悦。


    虽然你儿子很强,但我的儿子更强。


    生得多不如生得精。


    不管如何,宋祁进到正殿之时,见到的就是散落满地的纸团子,他那个一向很有道理的徒弟在愁眉苦脸咬着笔头。


    “宋师傅,您怎么来了?可是曹评他们几个惹您生气了?”赵昕捕捉到了宋祁的身影,忙不迭手脚并用跳下了椅子。


    宋祁躬身行礼,然后对赵昕说道:“大王年岁尚小,指骨还未长成,还是不要现在动笔。”


    赵昕一听就知道宋祁误会了,赶紧解释道:“也没写什么,瞎画呢。若是真要写什么东西,我会叫人的。”


    君不密则失臣,赵昕唯恐宋祁继续问下去,连忙岔开话题道:“师傅现在来,可是宫中有什么不妥当吗?”


    宋祁笑:“想来是大王读书太过用功忘了时辰,现下已经快到午时,大王该去视膳问安了。”


    因为唐朝和五代皇子们的“光辉事迹”,让汲取前朝经验的大宋直接把皇子的职能削到了只剩视膳问安,而且哪怕是这种吉祥物功能,也不是每个皇子都能有的。


    唯有太子才能有此殊遇,虽然整个大宋皇室主枝一向子息不丰。


    赵昕也是在入住东宫后,才承担起了这一职能。


    同时也是赵祯为给赵昕封太子做的前期准备。


    按赵祯的意思,赵昕年纪尚小,还聪明多智,骤登高位不好。


    那就一点点给只属于太子的待遇,如果上天不曾因此降罪,收回赵昕这条小命去,那就是允许他册立太子了。


    赵昕在初次听到他爹这个理论的时候,是既又心酸又好笑。一个在改革失败后只能左支右绌保护自己心腹的皇帝,居然敢为了他去试探一下上苍的意思了。


    所以赵昕对写劄子这事也就是心里抱怨几声,没再贴脸输出。


    不过这就已经到吃饭的时间了么?赵昕伸着脖子望向殿外,果然已经见不到日头了。


    赵昕在心中暗暗唾弃自己,这该死的打工人打工魂!希望今日垂拱殿能吃得好点,补一补他消耗过度的大脑。


    “不过……”宋祁欲言又止。


    尽管赵昕是个主意非常正的人,但他在外表现出的形象一贯是非常地善于察纳雅言,所以他赶紧说道:“宋师傅有话尽管直言。”


    宋祁也不扭捏,继续说道:“不过大王让伴读们现在就开始参与实务,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依照赵昕的意思,他的八个伴读分为了文臣、武将、外戚、宗室四类人。


    其中归于文臣的是故宰相王旦之孙,现如今知谏院的王素之侄,王贡。


    其实赵昕本来是想选王素的儿子的,但奈何没有适龄者,只得点了王贡的卯。


    另一位代表文臣的就是赵昕心心念念了很久的晏几道,作为晏殊的幼子,且和父亲晏殊一样又有神童之名在外,获得一个伴读名额真是太正常了。


    至于代表武将的两人,一人是种世衡的幼子种谊,一人是张亢之子张熙。


    此二人的父亲都是抵御西夏的良将,且都和文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言以蔽之就是受到的歧视较小。


    外戚方面是曹评与李玮。


    至于宗室,赵昕在看到可供挑选的宗室名单时都吓了一大跳。


    大宋朝的宗室数量分布与军事上奉行的强干弱枝截然相反,承继天下的帝系连着两代陷入了绝嗣危机,但递上来可供挑选的总是名单厚度却是武将加外戚之和。


    虽然用系统一检索一个查无此人……


    可见其中并无什么出类拔萃的国之干城。


    所以赵昕到最后干脆顺着眼缘挑选了一个叫赵克城的,一个叫赵克坚的。


    没别的原因,单纯是因为赵昕认为这两个名字听起来提气。


    不过旁枝宗室还是和军队建设有一定共同点的。那就是数目庞大,人员臃肿,绝大部分人都是被当猪养着,就提防着他们心思野了要谋反。


    好在赵昕也只是取二人的小心谨慎,与强烈的上进心,也能凑合着使唤。


    赵昕很明白宋祁的顾虑,他这八个伴读里头最年长的李玮也不过才十岁,还是用时下习惯计算的虚龄。


    最年幼的晏几道还不到七岁。


    让这么一帮年纪相仿的孩子待在一块,别说是干活监工了,就是把房顶拆了也不无可能。


    但赵昕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


    “师傅,岂不闻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武么?多多任事,方能积攒经验,广博见闻。如今都是些小事,做错了也不打紧,反正弟子如今是能兜住的。”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