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这天下午,天幕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又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往常一样的时间,天幕异像再度出现。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午后时分,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才女》。
众人也都知道这次上榜的是李清照。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接着来盘点六大才女系列。】
天幕上出现了六个大字:千古第一才女。
随后,天幕上出现了李清照入选课本的诗词作品,数量那叫一个多,给了天幕下的众人一场诗文盛宴。
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号易安居士,所以人们又称呼她为李易安。李清照是书香门第出身,官二代,父亲和外公都是文人才子,当朝官员。
李清照的出身,决定了她从小就有优渥的读书环境以及读书条件。
相比之下,清代的女词人贺双卿就比较悲惨了,出生在农户家庭,年纪幼小的时候在家附近的书馆偷听偷学,学有所成却被嫁给农户,每天有干不完的农活。
辛弃疾有诗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们觉得自己愁苦时,还有比我们更加愁苦的人,所以还是乐观一点的好。】
天幕下的众人:“???”辛弃疾的诗是这个意思?
【曹植十六岁时作《白马篇》,李清照十六岁时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都是年少成才。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也就是公元1101年,李清照嫁给了当朝丞相之子赵明诚,两人捣鼓起了金石古玩,家中有不少收藏。
说起来,是赵明诚喜欢这些,即便是典当家中衣物也要买来收藏。
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守将却弃城逃跑。李清照写下《夏日绝句》,很难说不是在讽刺赵明诚。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好姻缘,倒不如说是门当户对,无关爱情。】
【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改嫁,但所嫁非人。李清照的第二任丈夫只是贪图李清照的财物,最后李清照宁愿坐牢也要与第二任丈夫离婚。
或许是李清照第二任丈夫太不是人了,所以才突出她第一任丈夫的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很难想象,一个作出《夏日绝句》的人,会喜欢一个弃城逃离的人。
不过,从尊重个人的喜好方面来说,两人也算是真爱了,一个支持丈夫收藏金石古玩,一个支持妻子喝酒赌博。李清照在《打马图序》中写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
夫妻二人的爱好都相当的烧钱。】
天幕下的众人还沉浸在李清照的众多诗词当中,很难想象这些诗词是出自女子之手,“千古第一才女”确实名副其实。
【李清照爱喝酒、爱赌博也爱怼人,一篇《词论》,骂遍北宋词坛巨星,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晏几道、秦观、黄庭坚等人的诗词都被李清照挑出毛病。
若是有现代人穿越宋朝当文抄公,是无法靠抄袭的诗词让李清照惊艳的。
李清照是什么人?拳打苏轼,脚踢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中有一半都被她批评过,又怎么会因为穷屌抄袭的几句诗而产生崇拜呢?
李清照傲,但是有傲的资本。
一首《夏日绝句》,骂遍天下变节求荣之人;一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气势磅礴。她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可盐可甜。】
天幕上出现了李清照的《词论》片段。
各朝各代的君臣们看到里面熟悉的名字,无不震惊,这骂的都是北宋文坛翘楚啊,而且批评的还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诗词,关键他们还觉得李清照说的有几分道理。
当然,更多的是批评李清照的。
【大约在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155年,李清照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六大才女系列已经盘点完了,希望大家多多收藏、点赞、投币支持。
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咳咳,十大系列已经全部盘点完了,作者菌将会在今天晚上开放评论区,之后有可能会发布国外名人的盘点,也有可能继续盘点国内的历史人物。
当然了,也可能就此退圈。】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一想到晚上就开放评论区了,众人都十分的期待,只是晚上还会有天幕异象出现吗?没有的话,又要到哪里去找评论区呢?
现世
苏若雁等到傍晚,登上自己的账号,在设置了可以发布评论的前置条件之后,就将关闭的评论区给打开了,然后退出了登录。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她都不会再上线了。
前一阵子,家里打来电话,说要给她买全款房,她将制作视频积攒的所有收入全部投入进去了,凑到了房款的零头,由父母出大头,在家乡购置了一套房产,条件就是,她要回家工作,陪在父母身边。
由于她是独生女,父母还要求她至少要生个孩子来继承家业。不然这辛辛苦苦攒钱买下的房子,将来就会被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霸占。
咳,是由她的堂侄继承。
苏若雁性格孤僻,有着严重的社恐,母胎单身二十三年,在学校没有谈过恋爱,毕业后一直窝在出租屋里,让她结婚生子,那无疑是天方夜谭。
她本人也不想结婚,做一个人的饭可比做两个人的饭轻松多了。
而且从小到大,她听多了将来嫁到婆家去要如何如何做家务的话,心生反感。
好好的人不做,去给别人当保姆?
但是父母逼得紧,苏若雁鼓起勇力迈出了第一步,盯上了小区门口长相帅气的保安。
不就是生个孩子嘛。
女人嫁人容易离婚难,只是想要个孩子继承家业而已,不一定非得要结婚。她有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也能够养活自己,不缺丈夫给她的那一口吃的,也没有娘家人需要丈夫帮扶,何苦嫁人呢?
父母都能帮她买房了,还需要帮扶?
苏若雁带着一瓶饮料,来到了保安亭,将手中的饮料递给了长相帅气的男保安,说道:“这个给你喝。”
由于是第一次主动,苏若雁脸上发烧,可以想象脸已经红了。
保安没有多想,接过了并不值钱的饮料,微笑着说道:“谢谢。”饮料并不值钱,也就不算是收受贿赂,而是业主的关心。
他收到饮料十分的高兴,傻傻地以为这个小区的业主真好。
苏若雁见对方将饮料收下了,没有多说什么,脸上带着笑意回到了自己家中,决定以后只要是他当值,都去给他送饮料。
渐渐地,接受苏若雁投喂的保安会主动地跟她打招呼,对她特别的殷勤。
苏若雁见时机差不多了,趁他值夜班的时候,站在他旁边与他闲聊,了解了他家中的一些情况。他来自农村,大专毕业之后来大城市里发展,住在青年旅社中找工作,前不久才找到这个保安的工作。
大学刚毕业,比苏若雁小一岁,没有女朋友。
苏若雁了解到这些之后,就冲着他这张脸,愿意当他的女朋友,但是结婚就算了,待到怀孕之时,就是分手之时。她回家工作,与他再无交集。
“十大系列”的视频全部发布完了的时候,苏若雁正和这位男保安处于热恋当中,当然也偷尝了禁果。两人都是第一次,边看视频边学,磕磕绊绊,所幸最后都十分的尽兴。
这一切,苏若雁都瞒着家人。
男保安在考虑辞职,想要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期望和苏若雁长长久久,待到结婚时再与父母说。
在众人的期盼中,夜幕终于降临了。
同一地点,天幕上出现了异象,放出的光芒足够让众人看清楚天幕异象。
但见天幕上出现了一列小字:关注作者菌,收藏视频,即可在评论区发布评论,还能够与其他人私信。
这列小字消失后,出现了小苏打的个人空间,里面有之前发布的所有视频,页面的右上角有供人关注的图标。在关注了作者菌之后,点击任何一个视频,之前的天幕异象就会再现,只不过不再是所有人都能够看见,而是以小屏幕的形式出现在自己眼前。
不管众人如何操作,大殿外的天幕异象依然还是停留在小苏打的个人空间页面,变化的只有自己眼前的小屏幕。
已经关注了作者菌和收藏了视频的人迫不及待地点开了其中一个视频,试了一下,果真看到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的言论。
在“崖山海战”的视频下,于谦想要与文天祥结交。
明·于谦:“若是文宋瑞能够顺利地与身在崖山的小皇帝汇合就好了,不至于被元兵所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兵落败。”
宋·文天祥:“托天幕异象的福,我此刻身在崖山。”
于谦顿时激动了,连忙与文天祥私聊,跨时空商议破敌之策。两人的私聊旁人并不知晓,陆秀夫看到成功守卫住京师的于谦出现,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
宋·陆秀夫:“对的,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击败元军,于少保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明·于谦:“陆丞相,我们私聊。”
明·朱元璋:“朕,咳咳,我和我手下的将领愿意出谋划策,助你们击败元军。”这样的隔空指挥他还是第一次,不知道能不能行,但他愿意一试。
他和元军的仇可大着呢。
随着朱元璋的这句话说出,当年跟随朱元璋一起打下江山的开国元勋们也纷纷出来附和。
宋·陆秀夫:“多谢明太祖皇帝愿意相帮。”
陆秀夫见此情景,笑的都合不拢嘴了,连忙与他们私聊。他就不信,有这么多的能人在一旁出谋划策,又有远强于元军的海军,会打不赢这一场仗。
于谦看到开国皇帝出场,顿时激动了。
有太祖皇帝和众多开国将领在,感觉这一次的崖山海战将会是元军的噩梦。
宋·岳飞:“带我一个,我也愿意相帮。”
岳飞与于谦私聊:“于少保,我也有诗赠送给你,能与你相识,实乃三生有幸。”
于谦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陆秀夫发现这个评论区还挺好用的,私聊的时候居然还可以拉好几个人组成一个群组,能够以截图的形式,将当下的景象发送给众人观看。
战报还可以扫描,发送给众人。
在战场上,战况瞬息万变,军情多多少少有所滞后,这天幕评论区就是最大的外挂啊。他们能够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及时交流情况,看到对方所在之地的情景,这还不能在战场上无往不胜?
最关键的是,还有消息提醒,不至于错过重要的情报。
当然,这个消息提醒是被回复了或者是私聊的时候才会出现,若是直接发布在视频下的评论,是没有提醒的。
明·朱由检:“太祖爷爷,您也帮帮孙儿我啊。”
朱由检不想当亡国之君,矜矜业业想要把国家治理的国富民强,但是事与愿违,此刻看到朱元璋出现,一时激动就恳求帮忙。
明·朱元璋:“呵,你找成祖去,找朕做什么?”
这话说的阴阳怪气,表达了对不肖子孙浓重的不满。朱棣子孙的烂摊子,就让他自己去收拾吧。
明·朱由检:“好的,成祖爷爷,帮帮孙儿我吧。”
可惜的是,明成祖朱棣并没有点开崖山海战的视频,也就看不到子孙后代的求救。朱由检的求救没有被搭理。
夜晚的天幕异象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就消失了。
已经关注了作者菌并收藏了视频的人并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可以随时随地在评论区与人聊天。由于是开放评论区的第一天,很多人都熬到了很晚才睡,甚至还有通宵达旦都在聊天的。
第二天一早,天幕异象再度出现,依然是停留在小苏打的个人空间页面。
之前没有关注作者菌,没有收藏视频的君臣们,为了能够参与评论区的聊天,纷纷收藏加关注。
苏若雁的视频数据再创新高。
第152章
在盘点名相萧何的视频下面,暂时还没有人说话。
秦朝丞相萧何等不到“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在评论区出现,不得以自己在评论区发布了一条言论。
秦·萧何:“听说我未来会是汉朝的丞相,这是真的吗?”
汉·萧何:“是真的。”
汉朝的萧何没有想到自己能够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十分的新奇。很快,他就收到了来自年轻时的自己的私聊。
秦朝的萧何与未来的自己私聊:“听说你阅尽秦朝咸阳宫的藏书,写出了《九章律》,能不能把这些书发给我一份,咳,把《九章律》给我看看?”
他想到咸阳宫的藏书目前并没有被项羽烧毁,他想看就能看,需要的是《九章律》。
汉朝的萧何并不知道以前的自己已经做了秦朝的丞相,对过去的自己还是十分大方的,毫不犹豫地就用扫描功能,将《九章律》扫描之后给过去的自己发送过去。
秦朝的萧何收到之后乐不可支。
一高兴,就容易得意忘形,秦朝的萧何收到之后带有一点炫耀的意味说道:“我现在是秦朝的丞相,有了这《九章律》,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治理秦国。”
汉朝的萧何满脑袋的问号,连忙询问是怎么一回事?
秦朝的萧何将秦始皇看到天幕异象之后,立了大公子扶苏为太子,并将他从乡野中找来,任命他为丞相的事情说了,还说了“汉初三杰”现在都在为秦国效力。
这番话让汉朝的萧何震惊不已。
他和韩信也就罢了,那张良和秦国可是有深仇大恨的,怎么也为秦国效力了?
秦朝的萧何耐心地解释,是太子扶苏将张良给请来了,拜了张良为师,与张良一同来的还有项羽的叔父项伯。
汉朝的萧何直接听懵了。
在盘点败家皇帝胡亥的视频下面,出现了很多责骂胡亥、赵高和李斯的言论。
大多是骂胡亥残暴,赵高祸国,李斯不忠。
身处百越之地的李斯看着这些骂他的言论,不敢吱声,暗道自己被未来的自己坑惨了。
秦·嬴政:“胡亥这个逆子。”
李斯看到嬴政在评论区出现,连忙点了个关注,这样就可以和陛下私聊了,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啊。
关注之后,他连忙打招呼:“陛下。”
但是消息一发送过去,他就后悔了,因为有一句提示写着:“初次发送消息,对方未回复,只能发送一条。”
陛下若是不回复他,他这条路就断了。
秦始皇嬴政等了半天也没有等来胡亥跟他告罪,倒是等来了李斯跟他打招呼,便询问李斯将百越之地治理的如何?
李斯收到回复简直是热泪盈眶,抓住这一机会好好表现。
在盘点名将卫青与霍去病的视频下面,很多这二位的崇拜者都留言夸赞,夸得卫青和霍去病都不好意思了。
汉·霍去病:“诸位过奖了。”
霍去病在评论区刚一出现,私信就差点爆了,消息秒增99+多到霍去病看都看不过来,更不用说每一条都回复了。众人对这位年纪轻轻就封狼居胥的少年英才十分的崇拜,多数只是表达喜爱之情。
霍去病挑着回答了几个向他讨教兵法韬略的,天幕上曾点名夸赞过的名将的消息。
相谈甚欢时,还说与舅舅卫青听。
卫青本来也想在评论区谦虚一二的,在听说了霍去病的遭遇之后放弃了这一想法,直接闭口不言了。他可不想有99+的消息。
霍去病得知卫青的顾虑之后,直接将卫青拉进了群聊。
汉武帝刘彻想到天幕上说霍去病只活了二十四岁,实在是天妒英才,看完评论区众人对霍去病的夸赞之后,对着霍去病说道:“你要保重身体啊。”
现在距离霍去病满二十四岁也没两年了。
霍去病拱手说道:“陛下放心,纵使臣的寿命无法更改,臣也可以趁有生之年,和后世的将领们交流兵法,讨论战况,将匈奴彻底给灭了。”
刘彻听到这话十分的高兴。
若霍去病当真无法更改英年早逝的结局,后世之人也可以趁现在向霍去病讨教破敌之策。
相信刘弗陵和刘询都不会令他失望。
额,可能也不会那么的顺利,毕竟这两位和他不一样,不会轻易地对匈奴发动战争。
这就难办了。
正在这时,霍去病向他禀告,霍去病收到了十多年后的他的私信。
刘彻十分的惊喜。
他指望不上讲究和平的儿子和曾孙,但是可以指望晚年的自己啊,由李广利带兵,有霍去病和卫青远程指导,就不信未来的自己拿不下匈奴!
刘彻嘱咐霍去病,务必要尽力指点。
在盘点名相诸葛亮的视频下面,评论是最多的,因为蜀汉孝怀帝刘禅利用镜子将天幕异象让所有百姓都能看见,其中不乏有识文断字的人,可以在视频下面的评论区发表评论。
蜀汉孝怀帝刘禅在评论区祈求,想要与已故的相父再说说话。
蜀汉·刘禅:“相父,我好想你。”
东汉·诸葛亮:“这就是阿斗长大后的样子啊,我十分期待。”
刚出山没多久的诸葛亮看了眼才两岁的阿斗,想象着小小孩童将来叫他相父时的情景,笑得温暖。
刘禅:“???”
刘禅反应过来之后,连忙和诸葛亮私聊,请教治国之策。开玩笑,他现在可是和年轻时的相父交谈啊。
只是他心中还有有些忐忑。
刘禅在听取了诸葛亮的治国建议之后,小心翼翼地问道:“相父,我没能守住江山,你不怪我?”
诸葛亮的回答让他感动不已。
相父没有怪他,还说现在有三个相父在帮他,帮他守住江山,兴复汉室。
一个东汉末年的,一个汉昭烈帝时期的,一个汉孝怀帝时期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么,三个诸葛亮呢?
兴复汉室,指日可待。
在盘点败家皇帝司马炎的视频下面,同样出现了许多骂声,骂的最难听的当属司马昭了。
魏·司马昭:“家门不幸,生出了这种逆子。”
晋·司马炎:“父亲,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是我灭了曹魏、蜀汉和东吴的,早期还有‘太康之治’,怎么说也是值得夸赞的。”
魏·司马昭:“你还好意思说!”
魏·司马懿:“一统三国,结束战乱的局面,确实是功不可没。可惜啊,司马炎若是不将皇位传给一个傻子,晋朝的风评绝对不会低。”
曹操、曹丕、曹叡看到司马懿在评论区出现,一个个都气得不轻。
在得知司马懿图谋不轨之后,他们就将司马懿给灭族了,没想到司马懿居然还活着,就是不知道是哪个皇帝底下的。
发动了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不是曹魏的小皇帝可以摆布的。
东汉·曹操:“一统三国?司马懿,你确定是司马炎的功劳?”
司马懿不吱声了。
晋·司马炎:“怎么就不是朕的功劳了?不管怎么说,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都是朕灭亡的。”
魏·曹叡:“窃国之贼。”
魏·司马昭:“什么窃国之贼?说的是你的父亲曹丕吧?”
魏·曹丕:“大胆!”
曹操总算是看到曹丕在评论区说话了,当即发送私聊:“你当真逼的曹植七步之内作诗?”
曹丕连忙否认:“这怎么可能?子建的才华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你我都是清楚的啊。我若是真想杀他,就不会用他的特长来刁难他。”
曹丕在和父亲解释的同时,还不忘在评论区大战三百回合。
他可是三辞三让,接受汉献帝的禅位的,相比司马炎要名正言顺许多。若说窃国之贼,也应该是司马炎才对。
曹操半信半疑。
他相信,若是曹植成为世子,不会对曹丕怎么样,但若是曹丕当世子,肯定会忌惮曹植。
毕竟曹丕的才华不及曹植。
晋元帝司马睿将在评论区出现的祖宗们都拉进了一个群聊里:“高祖皇帝、太祖皇帝、世祖皇帝,你们救救孙儿我吧。”
在评论区吵的不可开交,倒是教教他该怎么做啊?
司马懿、司马昭和司马炎听天幕提了一嘴,这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却是和赵构一般货色,没能打回北边,对司马睿的观感都不怎么好。
但这毕竟是他们的后世子孙,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不说打到北方,至少不能够被权臣控制,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在盘点败家皇帝杨广的视频下面,同样也是骂声一片,隋文帝杨坚也是在评论区大骂。
隋·杨坚:“杨广这个逆子!”
杨坚同秦始皇嬴政一样,也没有得到逆子的回复。不知道是不敢出现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这逆子竟然敢躲!
唐·李渊:“姨夫,您既然已经知道了杨广继位之后的所作所为,应该不会再选杨广做太子吧?”
隋·杨坚:“那是当然。”
李渊得知后放心了,虽然这样一来,他可能就当不上皇帝了,但是好过让杨广继位导致生灵涂炭的强。
说到底,他也是皇亲国戚。
隋·杨坚:“李渊啊,你知道了李世民会发动玄武门之变,会如何处理?”
唐·李渊:“还能如何处理?当然是改立优秀的李二凤为太子了。‘龙凤猪’千古一帝啊,你若是有个这样出色的儿子,舍得惩处?”
隋·杨坚:“……”他就不该问这个问题。
唐·李世民:“多谢父亲。”已经当上皇帝的李世民心里有一丝甜,他总算是被父亲偏爱了一回,没有想到父亲在预知后事之后,会改立他为皇太子。
在盘点名相狄仁杰的视频下面,多是夸赞之语,可也有一些没有眼力见的。
唐·骆宾王:“狄仁杰胆小如鼠,不敢反对武则天称帝。”
宋·欧阳修:“武后掌握生杀大权,狄仁杰是忍辱负重,引荐张柬之等唐朝肱股之臣,等待时机,完成复唐大业,乃是功高盖世。”
宋·赵匡胤:“这话说的,承认武则天是位明君很难吗?武则天虽然滥用刑罚,但是没有杀害狄仁杰这样的良臣。”
宋·杨万里:“不管怎么说,复周为唐的大功臣是狄仁杰,可见狄仁杰也是反对武后称帝的。”
宋·赵匡胤:“欧阳修、杨万里,你们反了天了,不知道朕是谁?”
赵匡胤气得不轻。
被点名的欧阳修和杨万里:“……”这是说不过他们,就以身份压人?
清·爱新觉罗·玄烨:“狄仁杰刚直不阿,举贤不避亲,是当代第一能臣,武后亦为他流泪。便是复周为唐,狄仁杰也是站在武后的角度考虑的。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考虑,儿子当然是比侄子亲,只不过是选择儿子当继承人就复唐了而已,并非是有意复唐。”
不管怎么说,狄仁杰为国家为百姓尽心尽力,是难得的良臣。若是对武则天心存不满,就不会报效朝廷,而是归隐山林了。
清·爱新觉罗·弘历:“玛法说的对,狄仁杰就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后世之人却以复唐之功归在狄仁杰身上,给狄仁杰贴金,认为他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住有用之躯,以复唐祚。但是纵观狄仁杰一生,都没有复唐成功,狄仁杰至死是周臣。”
清·爱新觉罗·玄烨:“你闭嘴!”
在盘点名相狄仁杰的视频下面,评论区吵翻了天,大多数都认为狄仁杰复唐有功,只有少部分人认为狄仁杰是忠于武则天的。
第153章
在盘点败家皇帝李隆基的视频下面,同样是争论不休。
评论区有赞扬李隆基的,也有贬低李隆基的,倒是不见正主李隆基出场发言。
唐·李世民:“从今日起,李隆基,你跟着朕学习兵法,学不会这皇帝也别当了。”
这消息发出去之后,没有得到李隆基的答复,反倒是收到了一堆私信,都是向他请教兵法韬略的。
李世民:“……”
唐玄宗李隆基躲着不敢回复,他身为皇帝,学什么兵法啊,还想把他扯下皇位,怎么可能?朝堂上可都是他的人,皇位不是太爷爷说废就能废的。
他就假装没有看见吧。
唐玄宗李隆基假装没有看见,但是唐睿宗李旦就不同了,深怕自己的儿子当不上皇帝,连忙命人将年纪幼小的皇三子李隆基给抱来,抓着儿子的手关注作者菌,收藏视频,然后到评论区留评。
这一番操作下来,已经过去许久了。
唐太宗李世民还以为李隆基不愿意跟他学习呢,结果就看到了李隆基评论区回复:“好的,多谢爷爷教导。”
唐·李世民:“你喊我什么?”
李旦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补救,用自己的号回复。
唐·李旦:“爷爷,刚才是我抓着我儿子的手以我的口吻回复的。”
评论区有人调侃:“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而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小妾,李隆基叫李世民爷爷也没有错啊。”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这一幕:“……”漏算了他有个不靠谱的爹。
当年政变结束时,他爹就抱着他哭,瞧这没出息的样。
扶苏没有在评论区发言,而是守在评论区,看有哪些名臣出现,有想要招揽的就一一给他们发私信,请教治国之策和兵法韬略。
这些人中有无视他的,有拒绝他的,但是有一个愿意帮忙的那就是赚了。
在盘点名医的视频下面,评论区就十分的和谐,都是想要求资源的,各种失传的医书都要求医书的作者本人扫描一遍,然后广为传播。
各朝各代的名医们更是拉了个小群,在一起交流医术。
华佗想到天幕上说他会被曹操处死,临死之前想要传授衣钵却被拒绝,一手好医术失传十分的痛心,现在难得有和同道中人交流的机会,那是倾囊相授。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名医们聚在一起,大家都不是同一个朝代的,不存在谁抢谁饭碗的问题,所以大家都没有保留,将自己会的都展现出来了,当然也存了一较高低的意思。
在盘点才女的视频下面,就没有多少君臣留下评论了。
古往今来的才女们和名医们一样,有一个在评论区留言,就收获了一堆的同行私信,然后都拉进了小群,一群女人聚在一起聊天。
或品论诗文,或针砭时弊。
当然也不可免俗地谈论起了自己的丈夫,卓文君、蔡文姬、谢道韫、上官婉儿、李清照、柳如是都感叹自己遇人不淑,丈夫都不顶用。
李清照和柳如是有着同样的遭遇,丈夫都曾变节。
谢道韫想着自己的丈夫也比他们好不了多少,倒是没有变节,只是太蠢了,妄图靠装神弄鬼抵御敌军。
在盘点诗人的视频下面,那真是一般人都不敢发言。
评论区全是文人才子的对诗,不会写诗,或者对自己不够自信的都默默地围观欣赏,不敢上去献丑。
当然,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除外。
爱新觉罗·弘历兴致勃勃地将自己写的诗贴在了自己的评论区,想要得到“诗仙”、“诗圣”、“诗佛”、“诗鬼”等人的点评,但是没有一个搭理他的。
他的出现,让清朝的诗人们也不敢在评论区贴上自己所作的诗词了,只能私聊。
在盘点皇太后、皇后的视频下面,其他的都还好,就数盘点武则天的视频下面,骂声最多。清一色的都是指责武则天以女人的身份登上皇位,滥用酷吏,残害李唐宗室,应该钉在耻辱柱上遭受万人唾骂。
帮着武则天说话的君臣寥寥无几,少有的几个差点被众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了。
吕雉、邓绥、刘娥等人看了看自己视频下的评论区,又看了看盘点武则天的视频下的评论区,暗自庆幸,有武则天顶着,战火没有烧到她们这边来。
即便是烧到了她们,也没有武则天那边那么的激烈。
长孙皇后和马皇后那是一点都不担心,视频底下的评论区全是夸赞她们的。吕雉、邓绥、刘娥做得再好,也难逃一句贪恋权势,武则天当了皇帝,那就更不得了了。
哪像她们,坚守后宫不干政的原则,留下的尽是美名。
在盘点六大皇帝的视频下面,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的视频底下,留下的评论都是夸赞之词,唯独秦始皇嬴政的视频下,评论区是一片骂声。
说到底,这还是得怪胡亥,将国家祸害的二世而亡。
秦朝的君主就只有两位,朝臣自然不多,干不过国祚都有几百年的汉朝、唐朝、宋朝、明朝。
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就一个——残暴不仁。
评论区但凡有崇拜秦始皇的,都被冲了,哪怕是“诗仙”李白,也未得幸免,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李白直接就被骂的怀疑人生了。
秦王扫六合,功高盖世,怎么这些人就只看到了秦始皇的残暴呢?
他得和这些人理论理论。
扶苏盯着评论区,私聊了一圈,能够招揽到的也就只有班彪、李白、柳宗元、张居正等人。
这些人对秦始皇的评价还算好的,比较容易招揽。
在盘点败家皇帝朱祁镇的视频下面,明成祖朱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想要亲自指导朱祁镇应该怎么打仗,前提是先斩王振。
明英宗朱祁镇此刻还没有亲征,自然是舍不得斩杀王振。
明宣宗朱瞻基眼看事情的发展不妙,将王振给杀了,并将王振的人头扫描,发在了和朱棣、朱祁镇三人的小群里,把朱祁镇给吓哭了。
朱瞻基放话:“你若是不斩王振,朕斩了王振之后,下一个就斩你。”
朱祁镇迫于父亲的威严,哭唧唧地斩了王振。虽然父亲斩了小时候的他,并不影响已经当上皇帝的他,但他还是害怕。
在盘点名将、女将的视频下面,和盘点名医的视频下面一样,评论区非常的和谐。
大家都在一起交流兵法韬略,同样也是非专业人士插不上话的领域。
苏若雁开放了评论区之后,评论区足足热闹了大半年,这才逐渐没有人发表评论了,大家都在私聊。
崖山,于谦、朱元璋等人帮陆秀夫打赢了崖山海战,转为陆地上的反攻。这个时候,蒙古已经打到西亚去了,几乎要踏平欧洲,在蒙古内部有了分裂的趋势。可是一旦元军对南宋的作战失利,就有可能重新让蒙古内部团结起来,宋军想要打赢是十分困难的。
就是再难,他们也愿意一试,坚决不愿意当亡国奴。
蜀汉,三个诸葛亮,再加上后世希望丞相能赢的众多文臣武将都在帮助刘禅,蜀汉的实力进一步的扩张,隐隐有了超过曹魏的趋势。
曹叡感叹,这哪里是在和刘禅较量啊,这是在和后世之人较量。
后世之人有选择帮助他曹魏的,也有选择帮助蜀汉和东吴的,但是帮助蜀汉的人远超帮助曹魏的人,打不赢,根本打不赢。
谁能想到,明朝的朱棣给孙权传授先进的造船技术,出海远洋,找到玉米种子,就为了让蜀汉的百姓也能够吃上玉米?
这半年以来,各朝各代的人们都进行了技术交流。
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秦朝的科技水平竟然不是历朝历代最低的,有些技术是秦朝所拥有但是后世失传了的,甚至失传了一千多年。
众人对秦朝有了改观。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苏若雁已经怀孕近四个月,开始显怀了。
苏若雁觉得是时候和小男友提出分手了,再不分手,怀孕的事情就瞒不住了,到时候再想摆脱掉就难了。
这段时间,她被小男友照顾的很好。
以前她都是吃外卖,自从交了男朋友之后,就和男朋友一起吃食堂了,待到男朋友放假的时候,更是亲自下厨和她一起在家吃饭。
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无疑是快乐的。
但是再快乐,她也没有就此迷失自己。两年前,她曾经喜欢过一个网上结识的男人,属于单相思,虽然未曾谋面,但是愿意为这个男人偷户口本结婚,但是被拒绝了。
这个男人并不喜欢她,在拒绝她之后和同乡人结婚了。
她过了两年才想明白,男人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不是看喜不喜欢,而是看合不合适,十分的势利。
她也想和所爱的人白头偕老,但是这几乎不可能。
就拿现在的小男友来说,每个星期愿意为她做饭,真结了婚,会愿意每天为她做饭?能坚持多久?到时候不愿意再做饭了,想离婚那可不是轻易就能离的掉的。
苏若雁不敢当面说分手,在手机上发了一条分手信息了事。
她是有备而来,告诉小男友的手机号码是新注册的,与他聊天的账号也是新注册的,分手的时候,只要注销账号再搬家就行。
她已经买好了当天回家的机票,今生再也不会再相见了。
老家的父母在得知女儿要回来的时候,十分的高兴。早在半年前,他们就想要女儿回来和他们一起住,新房就空着散甲醛,如今终于盼到女儿回来了。
但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女儿一回来就告诉了他们怀孕的事情。
苏若雁说道:“你们不是想要我有个孩子继承家业吗?如你们所愿,我已经怀孕四个月了。”
“孩子是谁的?”
苏若雁调皮地道:“还能是谁的?当然是我的了。放心吧,孩子他爹不会找过来抢孩子的。这孩子的继承人地位稳了,咱们家的家财不会落到外人手中。”
“你自己想清楚了,不后悔就好。”
苏若雁当然想清楚了,她不愿意拿自己的后半生去赌一个男人的良心,如今有了孩子,不用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家财被亲戚瓜分,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当然,主要还是那些亲戚实在是令她不喜,不然也不是非得自己生一个孩子继承家财。
苏若雁安心地住在了家中。
奇怪的是,她都半年多没有发布视频了,但是收入依然非常的可观,每月的收入是之前的数倍。观看量、点击量、评论数、投币数等等都是影响收入的因素,看来这些视频的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嘛。
苏若雁心动了,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再发布几个视频,给孩子挣奶粉钱?
时隔半年,苏若雁重新登录了账号。
一进去,她就被评论数量、粉丝数量、视频的收藏数量等各种数据给惊呆了。最让她惊奇的是,观众老爷们的ID名称,这是玩cosplay玩上瘾了?不光名字是古代名人的名字,就连说的话也是符合所cos的人物身份的。
这一届的观众老爷还真是爱玩。
苏若雁围观了视频下观众老爷们的骂战,忍了又忍才没有参与进去,随手将其关闭了。
她现在回来了,该关评论区了。
不过,不得不说,观众老爷们的文化素养是真的高,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才学不凡,尤其是他们在对诗的时候,着实是惊艳到了她,没想到现代人还能作出这样绝美的诗句。
而且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可以说是远超于她,能够争论的点,也就是观念上的分歧。
看来她之前的视频是在班门弄斧了。
苏若雁想着接下来该发布什么样的视频,才不是班门弄斧呢?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好主意,最后放弃了,没办法,班门弄斧就班门弄斧吧,观众老爷们太有才华了,比不过,让他们愿意看笑话也是一种成功。
在没有了心理负担之后,苏若雁开始制作视频。
半年的时间过去,各朝各代的君臣们交流主要是私聊,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作者菌又关闭了评论区,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关闭评论区的第二天早上了。
消失了半年之久的天幕异象再度出现。
众人在惊讶的同时,依旧十分的期待,不知道再次出现的天幕异象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第154章
和以往相同的时间,天幕异像在众人翘首以盼的期待中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小说《三国演义》与正史《三国志》的不同之处。
众人之前虽然在评论区互通了有无,但不是所有人都爱看小说。
尽管从天幕上听说了《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去找罗贯中求资源,讨要《三国演义》手稿的电子版。
众人当中,大多数都不知道《三国演义》究竟写了什么?
但是随着这一期天幕异象的出现,私信问罗贯中讨要手稿的人变多了。由于评论区已经关闭,之前没有关注罗贯中的人无法给罗贯中发私信,便开始动用庞大的人脉关系网,一个托一个的找到了罗贯中。
罗贯中:再也不担心写小说没有素材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够了。
不通兵法,可以直接向岳武穆请教;不会写诗,可以直接请李白题诗;不擅长描述美人外貌,可以直接请唐伯虎画仕女图作插画。
这一波赢麻了。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来盘点“小说《三国演义》与正史《三国志》的不同之处”,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了四个大字:四大名著。
随着这四个字消失,天幕上出现了西游记的拍摄场景和首映视频影像。
吴承恩没有想到盘点《三国演义》的天幕异象还能见到自己的作品,在看到孙悟空的筋斗云时惊叹不已,原以为是他的想象,原来是写实?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当真不是神仙?
很快,吴承恩的私信消息也和罗贯中一样眨眼间就有了99+
天幕上不单是出现了剧版西游记,还放出了四大名著拍成电视剧的片段,一时间四大名著的作者在古人眼中出名了。
尤其是剧版的西游记,给了众人不小的震撼。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可以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创作出《三国演义》的。
罗贯中是小说家,而不是军事家。
外国人将《三国演义》当成兵书看,可见是真的饿了。我们有真正的兵书《孙子兵法》,可见吃的多好。
《三国演义》中的兵法韬略是怎么来的呢?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张冠李戴。】
天幕上出现了刘备火烧博望坡的场景。
【《三国志》中,汉献帝刘协建安七年,也就是公元202年,刘备火烧博望坡,一把火击退了曹军,击败了曹魏的“五子良将”于禁,以及几乎没有打过胜仗的夏侯惇。
夏侯楙有个常败将军的爹,被认为是公认的草包也就不足为奇了。
诸葛亮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出山的。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被安在了诸葛亮身上,成为诸葛亮出山后树立威信的第一战。
罗贯中极有可能是诸葛亮的粉丝,将他人的功绩安在诸葛亮的头上,营造出诸葛亮多智近妖的形象。】
丞相曹操看不过去了,什么常败将军,这天幕异象所说的也太看轻元让的功劳了。元让随他东征西讨,劳苦功高,而且深受百姓的爱戴。
夏侯·常败将军·惇:“……!”欺人太甚!
汉昭烈帝刘备不太认同,诸葛丞相本来就是位智者,即便没有罗贯中强安在诸葛丞相头上的功绩,诸葛丞相的真实功绩也是十分出众的。
可以说没有诸葛丞相,就没有他的今天,阿斗也坐不稳皇位,刚登基就亡国。
【当然了,诸葛亮的粉丝很多。汉末三国时期,与诸葛亮同时代的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就非常高。
曹魏方面,算无遗策的贾诩肯定了诸葛亮的治国才能,说诸葛亮善治国。东吴方面,孙权同样肯定了诸葛亮的治国才能,说伊尹和周公的才能不在诸葛亮之上。
蜀汉方面,刘备说得诸葛亮,如鱼得水。刘禅更是为诸葛亮马首是瞻,照着出师表用人。孟获说有诸葛亮在,南人不反。
可以说,即便没有罗贯中的吹捧,张冠李戴将不属于诸葛亮的功绩强安在诸葛亮头上,诸葛亮也依然是多智近妖的一位智者。】
丞相曹操想到诸葛亮现在还没有出山,想要截胡,先一步将诸葛亮给请来,与众人商议道:“孤想要将诸葛亮给请来,有谁愿往?”
一众幕僚们:“……”想什么呢?
荀攸:“……”莫说别人,就是曹公亲自去请,怕是都不好使。
荀彧:“……”丞相之前在徐州做过什么,心里没点数吗?莫说诸葛亮一心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就算没有忠君爱国之意,也断然不会投靠屠了自己家乡的人。
曹操见众人都不吱声,也知道确实是在为难人。
现在诸葛亮还生活在他所管辖的境内,要抓到诸葛亮并不难。诸葛亮不能杀,但是可以软禁起来。
就像当初,他不杀刘备一样。
只是可惜他一时糊涂,放跑了刘备,以至于多出了一个强敌。
当然,他注定是去晚了一步。
诸葛亮在看到天幕异象之后,早就悄无声息地搬家了,搬离了曹操的地盘。
战乱中搬家,要掩人耳目也不难。
刘·唯一生擒诸葛亮的人·琦想要作为后汉人物的代表夸赞诸葛亮,是诸葛亮救了他啊,让他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汉昭烈帝刘备听到这话舒坦了。
他已经通过人脉关系网,联系罗贯中要到了《三国演义》的手稿,想要看看罗贯中是如何夸赞他的诸葛丞相的。
当然,他也向罗贯中详细说了,他当年是如何火烧博望坡的。
【说到诸葛亮出山的第二计,是帮刘琦处理家事。《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岳母和刘表的继室蔡夫人是亲姐妹,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诸葛亮应该帮助蔡夫人的侄女婿——刘表的次子刘琮。
刘琮的亲生母亲是谁史料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蔡夫人与刘琮更为亲近。毕竟名义上是自己儿子,又是自己的侄女婿。
有了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诸葛亮就不好再帮助刘琦了。
但是架不住刘琦硬要诸葛亮相帮,在诸葛亮拒绝了他多次之后,将诸葛亮引上了高楼,然后把楼梯给撤了,这才得到诸葛亮的一句指点:“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
《三国演义》中,“上屋抽梯”变成了刘备指点刘琦这么干的。】
捉不到诸葛亮的众人:“……!”他们竟然输给了刘琦!
汉昭烈帝刘备:“……”他怎么不记得他有出过这种馊主意?这纯属后世之人臆测,是罗贯中臆测!
他要发私信大骂罗贯中。
【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演义》,并不是罗贯中的原稿,而是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整理和修订的。就拿《三国演义》开篇的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来说,是后来替换的。】
汉昭烈帝刘备将一堆责备罗贯中的话都删除了,看来还是不应该冲动,先听完天幕所说。
【插播一则广告,下期视频预告:奸相系列盘点。】
天幕下的众人慌了,害怕盘点的奸相是本朝的人物。丢人不说,都知道奸相是谁了,那是杀还是不杀呢?
汉献帝刘协看向了曹操。
天知道他有多想杀了曹操,但是以他的能力,根本杀不了曹操。丞相的权力为何能够如此之大?
汉景帝和汉武帝削藩小有成就,怎么不连丞相的权力也一起削了?
【诸葛亮出山的第三计——舌战群儒,促使孙刘联盟,共同抵御曹操大军。
“舌战群儒”充分体现了罗贯中的才能,将这一段写的十分精彩,但是吧,史书上没有记载,这段是罗贯中编的。
罗贯中是小说家,写出了《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而不是只会写大纲的作者。
若是大纲,一句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抗衡曹操就完了。
但是小说要有可读性,罗贯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诸葛亮是如何说服孙权的,在小说中一一展现了出来。在这过程中详细描述了诸葛亮遇到了什么阻力,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比如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刻意为难诸葛亮,限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
于是便有了著名的诸葛亮草船借箭。
但是在《三国志》中,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孙权,也并没有借到十万支箭这么多,只是为了维持船只的平衡,让船只受箭均匀而已。罗贯中张冠李戴,将其安在了诸葛亮的头上。
这一改动无疑是成功的,刻画了诸葛亮智者的形象,也让小说更有看头。】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志》虽然是正史,但是不代表其所记载的就是史实,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有,所以这里只拿《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作对比,而不是和历史作对比。】
吴大帝孙权:“!!!”虽然在之前的天幕盘点中已经知道了,但是现在再次听到还是难免生气。明明是他的聪明才智,却被安在了诸葛亮的头上。
想到刘备的战绩也被罗贯中强加在诸葛亮的头上,不知道刘备作何感想?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胸中愤愤难平?
第155章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想到用火攻对付曹操的“百万”大军。然而现实中,诸葛亮和周瑜二人,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见过面,或者说没有交集。
诸葛亮和周瑜顶多也就是远远地瞧上一眼,甚至没有拿正眼看过对方。
因为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去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时候,周瑜有其他公干,有不在场证明。而孙权将周瑜调回,对抗曹操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离开了。
孙权召集众人开会对抗曹操的时候,诸葛亮在场,但是周瑜不在场。
说到火攻,就不得不提到杜牧的《赤壁》诗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或许是这句诗给了罗贯中灵感,又或者是罗贯中从别的地方找到了灵感,设计出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给剧本增添了玄幻色彩。】
天幕上出现了剧版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登台舞剑借东风的场景,还出现了演员粘头套以及拍摄时的花絮。
秦始皇嬴政在《墨经》中看到过小孔成像的原理,没有想到后世之人将这一原理应用到了极致。
汉武帝刘彻想到了方士欺骗他的皮影戏。
汉孝怀帝刘禅十分高兴,果然他的相父深受百姓爱戴,哪怕是一千年以后的人也对诸葛丞相十分的崇拜。
明清的小说家们瞧着羡慕不已,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真人演绎出来。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有对手戏,各为其主比拼谋略,诸葛亮三气周瑜,将周瑜给活活气死了,周瑜临终前言道:“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国志》中,周瑜是染病而亡,临终前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诸葛亮。
或许这个时候的诸葛亮才名未显,只有刘备慧眼识珠。在孙权、周瑜等人的眼中,诸葛亮只是诸葛瑾的弟弟而已。此时的诸葛亮寂寂无名,尚在其兄长诸葛瑾的光芒之下。
小说中的周瑜气量狭小,但是在正史中,明确地提过周瑜度量大,能容人。可以说周瑜是被《三国演义》刻意贬低了,用来突出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长兄,比诸葛亮大了七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出山的时候,诸葛瑾已经在孙权这边工作七年了,十分受孙权的器重。
不过呢,诸葛瑾和诸葛亮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外貌差别很大。诸葛瑾长了一张驴脸,而诸葛亮在史书中的描述是“容貌甚伟”。
《三国志》中,孙权见诸葛瑾脸长,在大会朝臣的时候,命人在驴脸上贴上“诸葛子瑜”四个字,牵进殿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父亲的名字下面添了“之驴”两个字。
可见孙权和诸葛瑾的关系好到没边了,能开这种玩笑,戏弄诸葛瑾。】
丞相曹操羡慕了。
刘备得了诸葛亮,孙权得了诸葛瑾,那他呢?诸葛家还有没有别的兄弟?
让他也分一杯羹?
孙坚忍不住吐槽:“这个不肖子,我若是在场,腿给他打折了,哪有这样侮辱人的?”
孙策替只有几岁的弟弟说话:“天幕也说了,这说明他们君臣之间关系好。”好比他与周瑜,是至交好友,什么玩笑开不得?
周瑜:“……”
他有点期待后世能有他的粉丝,写一篇以他为主角的《三国演义》,不求美化他的形象,但愿实话实说。
哦,《三国志》就是这样的。
谁能想到在一千多年以后,史书不是读书人必读的科目,小说才是深受读书人喜欢的读物呢?
诸葛瑾:“!”这样说他的外貌,礼貌吗?
天幕下的众人想到诸葛瑾和诸葛亮的相貌差异巨大,兄弟两的年龄差距也很大,而诸葛瑾生母去世的早,有继母,猜测诸葛瑾和诸葛亮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
《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谱》连诸葛亮的年龄都能记错,很明显不可信。
不过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脸型差距大也是常有的事,不能因此断定诸葛瑾和诸葛亮并不是同一个母亲生的。
可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不久就把弟弟诸葛均带在了身边,如果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诸葛瑾为什么不把诸葛亮带在身边呢?
如果说,诸葛亮不愿意出仕东吴,那诸葛均呢?
诸葛亮和诸葛瑾后来联系密切,可以说是为了孙刘联盟,所以兄弟两人才亲近了一些,信件往来也多了一些。
【相比蒋干,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对周瑜笔下留情了。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处经典情节——蒋干盗书。
在《三国志》中,蒋干能言善辩,曾被曹操派往东吴,游说周瑜为曹操效力。蒋干没能说服周瑜归顺曹操,无功而返。
到了《三国演义》中,蒋干就成了被周瑜戏耍的对象。
蒋干第一次前往东吴,游说周瑜归顺曹操,结果被周瑜骗了,让曹操误杀了两员擅长水战的大将。第二次前往东吴,再次中计,断送了曹操的“百万”大军。
剧版的《三国演义》中,蒋干请命再赴东吴时,进入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不忍蒋干再度被骗,都忍不住开口说话了,喊了一声丞相,只是想到了“不献一计,不设一谋”的诺言,又闭口不言。
一旁的同僚见徐庶开口吃了一惊,曹操也是十分的惊讶,怀疑自己没睡醒。
这一段是原著中没有的情节。
剧版的《三国演义》贴近原著,改编的情节也是十分经典。只是现在的翻拍,再没有以前那么用心了。以前的翻拍,那是能够现编出一部称得上佳作的兵书的,台词也是十分的讲究。】
丞相曹操:“???”徐庶“不献一计,不设一谋”?开什么玩笑?他像是养闲人吃白饭的冤大头?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诸葛亮气死周瑜,又去吊孝。
在《三国志》中,去吊孝的是庞统。】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天幕上出现了诸葛亮吊孝时所说的祭文,应该是罗贯中所写。
天幕下的众人看到这祭文,感叹罗贯中的文采不错。
【前面说到过诸葛亮北伐,提到诸葛亮北伐,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六出祁山”,诸葛亮和司马懿是宿敌。然而实际上,诸葛亮只有五次北伐,仅有两次是出祁山,对手也不是司马懿,而是曹真。
或许因为最后是司马家篡夺了天下,所以罗贯中把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对手,提高档次。
说到三家归晋,其实诸葛家才是最后的赢家。诸葛亮有一个族弟诸葛诞,在曹魏做官。诸葛诞的外孙司马觐就是晋元帝司马睿的父亲。也就是说,诸葛诞的曾外孙是东晋的开国皇帝。】
丞相曹操:“……”
天幕这是在提醒他,他创立的基业,被司马家族的人给窃取了,本是归顺他的人才,也都归了司马家。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和子孙一起帮助曹芳、曹髦、曹奂铲除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
可也只是能够远程指导。
汉孝怀帝刘禅不高兴了,他的相父需要司马懿作为对手来提高档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两军阵前骂死王朗,是一大看点。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口水战十分精彩,剧版增添了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更是成为经典。
然而事实上,诸葛亮和王朗没有见过面。
据说蜀汉孝怀帝刘禅建兴元年,也就是公元223年,曹魏的华歆、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都曾写信给诸葛亮,要诸葛亮举国称藩,归顺曹魏。
诸葛亮作《正议》,批评曹操和曹丕。
罗贯中可能是看了这个来的灵感,写出了“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一情节。】
天幕下的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看来曹魏也知道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就是蜀汉实际上的掌权人啊,所以才劝说诸葛亮“举国称藩”,直接忽视了小皇帝刘阿斗。
刘备临终前说若是阿斗不能辅佐,诸葛亮可以自己称帝,完全就是发自内心啊。
夷陵一战,自己把家底都给败光了。
刘备若是不说诸葛亮可取而代之的话,诸葛亮撒手不干,蜀汉很快就能亡国。
【有了前面的“借东风”,诸葛亮临终前摆下“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也就顺理成章了,毕竟连东风都能借来。文中说道:“若是七日内主灯不灭,可以续命十二年。”
“七星灯”有没有可能续命成功呢?有!
前提是,诸葛亮在去世的十二年前摆上七星灯,也就是汉昭烈帝刘备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或者是,罗贯中强行给诸葛亮续命。
好比《西游记》中,吴承恩给唐太宗李世民续了二十年的寿命。贞观十三年,地府还魂,阎王为李世民续命二十载。】
唐太宗李世民:“???”他为了长生,都想要嗑仙丹了,后世的小说家大笔一挥就给他续命了?
这种自欺欺人的续命方式,他喜欢。
天幕下的众人:“……”这罗贯中为什么就不懂变通呢?都张冠李戴了,不贴合史实了,还引进了玄幻的因素,为什么不更大胆一点,让诸葛丞相续命成功,光复汉室?
或许这就是名著与一般爽文的区别吧。
【由于篇幅的原因,有关诸葛亮的就不再细说,接下来说说刘备。】
天幕上出现了三人结拜为兄弟的场景。
众人之前已经看过了《三国演义》的拍摄场景,认出了这三位都是演员,而不是真正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刘备是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是三弟。但事实上,几人只是亲如兄弟,并没有结拜。
若是结拜,关羽的年龄最大,应该是大哥。
《西游记》中,第一回就是讲猴王出世,结尾是孙悟空取经成功,成了斗战胜佛。按理说,孙悟空应该是主角。但是有种说法,《西游记》是群像文,主角有四个,那就是取经四人组。还有种说法,主角是唐僧。
孙悟空的主角地位动摇,主要原因还是辈分太低了。
如果他不是唐僧的徒弟,而是唐僧的师父,那他是主角就毫无疑问了。天生地养,出世后拜师学艺,而后收了四个徒弟,西天取经。谁还能说他不是主角,说他只是主角之一?
罗贯中或许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最后也是他登基称帝,结拜时怎么能够屈居第二?到底谁才是主角?】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小哭包,非常爱哭。然而在正史中,刘备哭的次数远不如曹操哭的次数多。他也没有摔阿斗,把阿斗给摔成傻子。
或许是阿斗投降,是许多人心中的意难平,所以罗贯中给阿斗安了一个傻子人设。】
汉昭烈帝刘·小哭包·备:“???”
汉孝怀帝刘禅:“!!!”他没有得罪过罗贯中吧?
天幕下的众人确实心中意难平,刘禅若是能像他儿子那样自尽,或许他们还能够高看一眼,或者是像曹魏的高贵乡公曹髦一样,就是再“傻”,风评也不会差。
有传言刘禅的太子文武双全,是因为和姜维一起反抗,才被杀害。若真是如此,刘禅真就被儿子们给比下去了。
【说到曹操,就不得不提曹操“杀友救猪”的事迹了。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到了朋友的家中,朋友热情地招待他,磨刀霍霍向猪羊,想要杀猪款待,结果曹操听到磨刀声,误以为朋友是想暗害他,先下手为强杀了朋友一家。
这个故事倒不是罗贯中编造的,最早应该是出自《魏晋世语》。
正史中,曹操还真的没有误会朋友一家,这朋友确实是想要谋财害命。曹操的警觉性很高,先下手为强杀了朋友家中数条人命。】
天幕上出现了陈宫与曹操分道扬镳的一幕,曹操说出了震惊陈宫,让陈宫悔不当初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天幕下的众人:“……”这编的有点大胆了。
荀攸:“……”他怎么不知道刺杀董卓的同伴里有曹操这个人?果然,这又是罗贯中张冠李戴吧?
【陈宫也不是释放曹操的县令,但是他看好曹操是真的。当初是他邀请曹操入主兖州,让曹操有了脱离袁绍的单干的机会,只是在看到曹操毫无顾忌地处死边让时,背叛了曹操,差点让曹操一败涂地。
曹操有着数次屠城的丰功伟绩,被罗贯中不喜,给他安排了“梦中杀人”、“借周仓人头一用”、“割须弃袍”等各种套餐。】
魏王曹操想起了过往,依然对陈宫的死感到十分的可惜。伤感之后想到罗贯中的编排,他得和罗贯中好好谈谈。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小说《三国演义》与正史《三国志》的不同之处有许多,就不一一叙述了,盘点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希望大家多多收藏、点赞、投币支持。
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有些意犹未尽的,托关系托人脉,联系到了罗贯中,要来了《三国演义》原稿,和《三国志》一一对照。越是对照,就越是对罗贯中称赞不已。
第156章
这天下午,各朝各代的君臣们都在期待天幕异象的出现。但是等了一下午,天幕异象并没有出现,看来要等到明天早上了。
然而第二天一早,天幕异像在众人翘首以盼的期待中并没有出现。
众人:“……?”
秦始皇位面
早年秦王扫六合,蒙恬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外患已除,后来天幕异象出现,秦始皇嬴政不想背个暴君的骂名,推行“三十税一”的税收政策,又采用后世的水车灌溉农业,休养生息了大半年,风评已经有所逆转。
现在他在百姓们的心中已然不是纯粹的暴君,换句话说,还是暴君。
嬴政:“……怎么朕在百姓们心中还是暴君呢?”
天幕异象出现之前,他也曾在灾年关心百姓疾苦,尽力救灾;即便是下令烧书,也没有烧毁农书、医书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书籍,甚至烧毁的书籍都在官方存有备份;他没有向朱元璋那样屠杀功臣,对待六国贵族也是尽可能的宽待;秦律也没有严苛到遇到天灾导致失期就斩人,那是胡亥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世怎么就将他与商纣王相提并论了呢?因为他和商纣王一样不喜欢用活人殉葬?
天幕异象出现之后,他推行汉朝“三十税一”的税收政策,又采用后世的先进农具发展农业,停止了阿房宫这种大型宫殿的修建,开始修书……
然而宫外还是有传言他是暴君。
若说连坐制度不得人心,但是汉承秦制,保留了连坐制度啊。
扶苏劝慰道:“人们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再过两年,百姓从中获益,切身体会到了和以前的差别,就会夸赞陛下了。”
新农具才刚推广,总是要时间验证才能见成效。
汉高祖刘邦位面
刘邦在立刘如意为太子还是立刘恒为太子之间左右摇摆,甚至没有放弃刘盈。
如果他活得不够长,还是得立嫡立长才能够放心。刘盈虽然不像他,但也不是胡亥那种能把江山败光的皇帝。如果他活得够长,能够看到好圣孙出现,到时候就比较刘如意的儿子和刘恒的儿子,两孙子的能力。
私心里,他像立刘如意为太子,但是理智劝他应该选择立刘恒为太子。
汉武帝刘彻位面
自从天幕开通了评论区,可以私信了之后,大汉仿佛开了挂一般,历代名将看不惯李广利的作战水平,纷纷想要指导李广利作战。
年轻的刘彻时时问候霍去病的身体状况。
年过半百的刘彻是除了卫青、霍去病谁也不信,严命李广利听从卫青和霍去病指挥。
历代名将那么多,只要听这两人的就够了。首先这二位生前与匈奴作战无往不利,其次这二位对大汉朝绝对忠心。
后世之人若是心怀叵测可怎么办?
至于蒙恬、韩信等人虽然会打仗,但是不一定就真的是想帮他的,不能相信。
蒙恬为什么帮汉武帝?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秦朝的匈奴已经被他给打怕了,所以指点汉朝的将领接着打匈奴。
东汉末年
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斗的更加激烈了,他们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各自都有支持他们的外援。
后世的《三国演义》应该会更加精彩。
但有一点,不管是古人还是后世之人都达成了一致,除了司马家的人,没有一个愿意支持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的。
独木难支,司马家的晋朝注定退出历史舞台。
曹魏的曹髦在朝中没有几个能用的人,自从天幕异象出现之后,支持他的朝臣变多了,而且个个都仿佛吃了能够提升智力的仙丹,能力不俗,显然是有后世的能人异士在暗中指点。
曹髦斗志昂扬,若是这样都不能斗倒司马昭,那他也太废物了。
西晋的司马攸想到后世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的场景,对兄长传位给傻儿子失望透顶,感叹如果能够改变这一切,劝阻兄长立傻儿子为太子就好了。
司马炎上了败家皇帝榜,在朝中的威望大大降低,支持司马攸的呼声日益高涨。
很快,没有篡位野心的司马攸人无了。
隋朝
隋文帝杨坚在排除了杨勇和杨广之后,竟然找不出一个合意的继承人,想纳妾重新生个儿子出来,又过不了妻子那关。
他和独孤氏生的儿子,没有一个有出息的。
三子杨俊骄奢,四子杨秀奢侈,五子杨谅无能,原以为杨广是个好的,结果却是装出来的。
杨坚在选谁当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愁。
他不想像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一样二世而亡,可是自己的子孙又没有能够担当大任的。
要不,收外甥李渊为义子?
杨坚想到后周的开国君主郭威就是收了柴荣为义子,使得后周的国力蒸蒸日上。
他可以效仿一二。
义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在宗族礼法上就是自己的儿子,李渊就是当了皇帝,国号也得是隋,不可改变。
这个想法不错,就是得先说服妻子。
他觉得说服妻子不难,毕竟她是李渊的亲姨妈,和李渊有着血缘关系,又是看着李渊长大的,有着深厚的感情。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收到了还是秦王时的自己的私信,得知父亲已经封他为太子了,心里十分的高兴。不会再有玄武门之变了,他也不会再背负弑兄杀弟的骂名。
虽然,是另一个他。
嗯,就是在对待武则天的问题上比较难办。他不反对后宫干政,对武则天的能力也认可,就是以周代唐不行。
杀了吧,觉得可惜;不杀吧,又是个隐患。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拆散李治和武则天就能够解决的,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武则天没有皇后、皇太后这层身份,只要她想称帝,并不是不能够办到。
西汉的吕雉权势滔天,没有迈出称帝那一步;东汉的邓绥,自称“朕”,也只是女君而非皇帝。
北魏的“元姑娘”,是女扮男装当的皇帝。
古代掌权的女子中,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一个敢于打破世俗,自己称帝。武则天就是这个敢于打破世俗的第一人,敢想敢做。
古往今来,臣子篡位成功的比比皆是,武则天和那些逆臣贼子没什么两样。
所以,杀还是不杀呢?
“杀还是不杀呢?”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唐高宗李治,既贪图武则天的治国能力,又忌讳武则天以周代唐,屠戮李唐宗室。
武则天有能力,还和他一条心。
他真的要自断臂膀,将武则天给杀了?好在现在还有李弘,武则天不是无可替代。
可李弘命不长啊。
李治陷入了纠结当中,如果当真历史的车轮不可挡,他最后还是要留着武则天的。
没有武则天,大唐要完。
历史上李弘和李贤都早逝,没有武则天这个皇太后看着,大唐江山可就真被李显交给其岳丈韦玄贞了。
这还不如让武则天过一把当皇帝的瘾呢,反正到最后这天下还是他儿子的。
儿子没出息,但是孙子李隆基还是可以的。虽然上了败家皇帝榜,但前期是真的不错,开疆拓土,创造开元盛世,居功甚伟。
就是这孙子活得太长。
唐玄宗李隆基担心杨国忠会上榜,到时候天幕异象又把他给批评一顿。
这天早上天幕异象没有出现,他狠狠地松了一口气。该知道的他都已经知道了,而且还能够发送私信沟通古今,这天幕异象还是早点消失吧,反正也说不出什么好话。
他可不想再钉在耻辱柱上遭人唾骂了。
本以为国泰民安就可以开始享福了,愉快地度过晚年。结果他这一生还没有过完,就发生了安史之乱,撵得他如同丧家之犬四处逃窜。
他不由得怀疑,开元盛世里头有多少水分,怎么这么经不起败的?为避免安史之乱出现,他还是不能够懈怠啊。
宋太祖位面
赵匡胤认为光是杯酒释兵权还不够,最有威胁的其实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好一个“烛影斧声”,他要先下手为强。
早在半年前,他就给赵光义安了个罪名,废为庶人,不久后将人赐死了。
天幕预言了他的寿命,待到他驾崩之时,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六岁了,不存在主弱臣强,需要兄终弟及的局面,那么还留着赵光义做什么?
留着赵光义继承皇位残害他儿子?
自天幕异象出现,盘点了宋朝三位败家皇帝之后,力排众议,拥立端王赵佶为帝的向太后快要被朝臣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这种局面,不废帝不行了。
好在宋哲宗赵煦虽然没有儿子,但是兄弟有不少,废了赵佶还能再立别人。
宋高宗赵构再度面临被朝臣架空的局面。先前叛党作乱,立了他年幼的儿子当皇帝,不得人心。朝臣都向着他,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使得他重登皇位。
然而天幕异象出现之后,都知道了他不想恢复故土,支持他的人减少了。
他这个皇位岌岌可危。
小皇帝赵昺之前还担心自己会是末代皇帝,担心自己会上败家皇帝榜,现在觉得自己会是中兴之主。
有太多的能人异士帮助丞相,帮助少傅,帮他们打赢元军。
原本他们被元军驱逐到了崖山上,面临着生死存亡,再有了众人的帮助之后,已经收复了大片故土,恢复旧山河指日可待。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最近很忙,治理自己国家的同时还得率领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们帮着宋朝的小皇帝大败元军。
累,但是过瘾!
第157章
苏若雁对肚子里的孩子十分的期待,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育儿书,只是抽空做视频,所以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一天更新两回,但是一天更新一次还是能够做到的。
现在才怀孕四个多月,并不怎么影响生活。
她决定周更,然后将做好的视频攒着,等到孕后期临产以及坐月子的时候发布,不至于像之前一样停更大半年,让观众还以为她退圈了。
苏若雁摸了摸微微隆起的小腹。
俗话说:“儿肖母,女肖父。”孩子的爸爸那么帅,她期待是个女儿。虽然孩子的爸爸文化程度低了点,但是有她在啊,孩子的智商主要还是随母亲。
她对还未出世的孩子宝贝的不行。
一周后,“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奸相系列》。
众人纷纷猜测这次上榜的会是谁?
“昏君任用奸相”,秦始皇嬴政觉得这期视频盘点的很可能是赵高,说不定是盘点和“十大败家皇帝”相对应的奸相。
李斯担心天幕异象说的是他。
想他为秦国尽心尽力,可惜一念之差铸下大错,毁了半生清名。
关键还是未来的他会做的事。
他现在还什么都没干呢,就被天幕异象给出卖了,以至于发配在这不毛之地搞基建。
冤是真的冤。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时隔一周,又与大家见面了。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来盘点“奸相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了青藤纸,纸上有四个朱红大字:青词宰相。
明朝之前的君臣们不知道“青词宰相”是谁,虽然评论区开放了半年,但愣是没有一个在评论区提及青词宰相的,倒是有人提到“庙祝阁老”。
可能认识“青词宰相”的人在私信吐槽或怒骂这个奸相。毕竟说人坏话,私信还是比较安全的。
洪武大帝朱元璋松了一口气。
他大明没有丞相,这“青词宰相”多半不是他大明朝的,然而他这口气松的有点早了……
明世宗朱厚熜:“……!”上奏天庭的符箓怎么能写这种内容?!青藤纸就应该书写“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不应该写别的内容。
严嵩冷汗都下来了。
“青词宰相”并不难猜到说的是他,可惜他不是权相啊,今天怕是不能全身而退了。
不知道严世蕃有没有好主意?
之前天幕盘点说他是奸相的时候,只是提了一句,并没有展开说,所以渡过了危机。
但是这回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明朝的嘉靖皇帝沉迷修仙问道,常年不上朝,自称“天池钓叟”。道士嘛,求仙问道,于是就有了青词——一种符箓。
严嵩投其所好,靠写青词得到了嘉靖皇帝的青睐,被称作是“青词宰相”。不过严嵩写的青词,多半是他儿子严世蕃代笔。
父子两治国不行,在揣摩上意方面十分出众。好比宋徽宗赵佶喜欢书画,就出现了一批投其所好的小人,最出名的就是蔡京。】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感觉胸口疼,大宋怎么就出了这种败家皇帝?
不行,得说道说道。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不约而同地想到之前赵佶在评论区向唐伯虎求画,被他们给逮着了,私信骂了一通。
这回他们还想再骂。
两人写了一堆文字,结果发送不出去,提示对方已经将他们给拉黑了。
更气了!
明成祖朱棣对嘉靖皇帝有印象,就是将他的庙号改成明成祖的朱厚熜!
可真孝顺啊,他没有这种后代。
之前评论区开放的时候,朱厚熜在评论区呼唤王重阳,被他给逮着了,好一通批评,千叮咛万嘱咐要将他的庙号给改回去。
没想到朱厚熜还有更令他窒息的操作。
明宣宗朱瞻基下定了决心,改立次子朱祁钰为太子。有一个朱祁镇就已经够糟心的了,结果还有嘉靖、万历、崇祯……这出的昏君也太多了。
之前评论区开放的时候,朱祁镇正在亲征瓦剌,在评论区向他求救。
说真的,他想直接把这货给扬了。
但他还是忍住了,毕竟无法坐视大明江山被这个逆子糟蹋而置之不理。好在这个逆子还肯听他的话,军事调配都先问过他的意见。
这一战,在他的远程指导下胜了。
朱祁镇洋洋自得,说这是他们父子的功劳,简直是瞎说大话,能够打赢主要是大明的国力强,有良将有精兵。不过,也不得不说因为仗打赢了,他觉得朱祁镇也不是无可救药。
但是这回,他忍不了了。
选朱祁镇继承皇位,就要接受之后的嘉靖、万历、崇祯,还有后人给他私聊告诉他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实在是太多了。
明世宗朱厚熜:“……!”天幕竟然将他比作宋徽宗!
他虽然沉迷修道,但他还是有在关注朝堂的,能力比宋徽宗赵佶强多了,至少没让外敌攻占京师。
额,想到“庚戌之变”,好似并没有比宋徽宗强多少。
【有人说,严嵩之子严世蕃有惊世之才,博古通今,数次帮助父亲严嵩度过危机。
世界这么容易受惊的吗?
严世蕃不是正经的科班出身,是靠父荫得官的。科举不是那么好考的。唐朝的科举并不公正,主要是靠名人推荐做官;宋朝开始糊名了之后,科举考试才作为主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到了金国以后,考生都要全/裸接受检查,科举更加严格了,相应的也更加公正。】
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全/裸接受检查?不至于吧?
她想要选拔寒门或平民中的人才,所以在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上下功夫,想到了糊名的方法,为的就是防止贵族阶级垄断官场。但是全/裸接受检查?读书人都是要脸的啊。
哦,金国啊,蛮夷不识礼仪。
宋太宗赵光义被夸的都有点脸红了,推广科举糊名这点小事,天幕还要再夸多少次啊?以他之见,这种惠及万民的事情,夸多少遍都不多。
后世的全/裸检查,有点过了。
【先说宋朝,范仲淹中进士是乙科第九十七名;欧阳修中进士是甲科十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屡试不第,其好友欧阳修主持会试时给他开后门,力排众议将考试题目定为他擅长的方向,他才得以考中进士,都这样了还没能拿到第一名的成绩。
宋朝的进士,甲科进士是一等,乙科进士是二等。
再说明朝,神童张居正的科考成绩是二甲第九名进士,前面还有八人;王守仁科考多次落第,最终的科考成绩是二甲进士第七名;神童解缙是乡试解元,但最终的科考成绩是三甲第十名。】
宋仁宗赵祯:“……!”好家伙,这算不算是欧阳修利用职权之便,行科举舞弊之事?
以往科举都是以诗赋为主,欧阳修主持会试的时候,非要以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原来是为了方便朋友啊。
欧阳修老神自在,并不担心。
他又没有泄题,曾巩是凭自己的实力考中的进士,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不过是帮了一点小忙,而以曾巩的才华,也值得他帮扶。
宋神宗赵顼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王安石变法,其中有一项就是改革科举,以策论为主,诗赋为辅。
欧阳修做的没错。
【范仲淹、欧阳修是语文课本中的名人,张居正、王守仁是历史课本中的名人。他们有才吧,科举考试都没能名列前茅。
作者菌高考结束后曾经幻想,如果穿越到了古代,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面,熟悉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参加科举考试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退一万步来说,以作者菌能够考上大学的学习能力,穿越回古代,和古人一样从小学习考试大纲中的书籍内容,一路考上去考上进士那还不是能打包票的?
但在看过历代名人的科考成绩之后冷静了,想要高中,至少要比解缙强。
严世蕃单凭靠父荫得官这一点,就称不上有惊世之才,只能说是有些小聪明,或者说是媚上欺下更为贴切,才华也不及范仲淹、欧阳修、曾巩、张居正、王守仁、解缙等人。】
秦始皇嬴政十分的好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不能给他讲讲?
神仙当真不存在?
天幕下的众人也很想知道天上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天幕异象能够给他们讲讲就好了。之前开放了半年的评论区,对于后世之事他们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想知道一些他们不知道的。
唐太宗李世民:“……”这又跑题跑到天外去了,不是在盘点“青词宰相”严嵩吗?
怎么说起了严世蕃?
恐怕事情不这么简单,很有可能是这父子二人狼狈为奸,所以才对严世蕃有了过多的介绍。
毕竟严世蕃代写青词,父子同心。
明成祖朱棣对解缙的才华还是十分认可的,并没有看不起解缙的同进士出身。
解缙:“……”他在殿试的名次低,不代表他就不行啊。能进殿试的,都是通过了会试的准进士。要比,也该是和会试录取的最后一名比。
额,殿试发挥失常,确实是一个遗憾。
明世宗朱厚熜也并不觉得严世蕃多有才华,只是能够讨他欢心罢了。
早年,他励精图治的时候,朝臣几乎都和他对着干,光是皇统之争就耗费了他大量的心力。朝臣若是能够顺着他一点,他也不至于甩手不管事。
第158章
【严嵩出身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480年,从小被称作神童。
他在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98年,十九岁的时候考中举人;在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05年,二十六岁的时候考中进士,为二甲第二名。
他或许不擅长写青词,需要儿子严世蕃代笔,但考科举还是十分出色的。
在才华这方面,严嵩要比儿子严世蕃强,但在揣摩上意方面,严世蕃更胜一筹。严世蕃是靠父荫进入国子监读书,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直接做官的,只能说比其他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强,真参加科举考试,未必就能考中进士。
说到青词,在嘉靖朝,靠写青词步步高升成为宰相的有不少,和严嵩争夺首辅之位比较激烈的夏言也是靠青词发家的。“青词宰相”主要是讽刺吃公粮不干人事的首辅。】
明世宗朱厚熜察觉出作者菌对特权阶级的不满。
按照恩荫制度的规定,以严嵩的官职,是可以送一个儿子入国子监读书的,但还是要参与科举考试才能够做京官。
严世蕃能够当上京官,主要还是能够讨他欢心。
天幕说严嵩吃公粮不干人事,倒是列举出来干了哪些祸国殃民的事情啊。在他看来,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真要收拾严嵩,得有个能够说服他的理由。
一个不得不对严嵩父子严办的理由。
不然,他还是舍不得做事符合他心意的严嵩父子的,只要对他忠诚,其他的都是小毛病,不是不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要的不是和他作对的所谓的名臣。
【一般来说,靠父荫做官的有诸多限制,不能担任京官。有传言严嵩父子公然卖官鬻爵,所以严世蕃能够当上京官不足为奇。
但是,作者菌没有看到这部分的史料记载。
严嵩只是向各宗室藩王索取贿赂,以达成他们想要求得抚恤和提升爵位的目的。倒是没有向平民百姓、富商巨贾索要钱财,授予官职的说法。
最有名的是,国家的接班人,下一任帝王,当时还是裕王的朱载坖需要贿赂严嵩才能够拿到自己应得的岁赐,也没有看到史料出处。有知道的观众,可以在评论区贴一下,后面会重新开启评论区。
裕王朱载坖并不受他的父亲朱厚熜喜欢,如果不是兄弟死的早,他成了独子,这皇位还轮不到他来做。
总的来说,严嵩父子卖官鬻爵存疑。
在卖官鬻爵这方面,清朝的乾隆皇帝做的十分出色,官方称之为“捐纳”,朝堂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官员都是花钱买来的。康熙皇帝打仗缺钱的时候,也有过“捐纳”。所谓的康乾盛世,就是这么来的吧。】
天幕下的众人:“……”已经没有人敢在评论区留言了。
因为观念不合,在评论区干架都是轻的,关键是会被老祖宗私信痛骂啊,这谁顶得住?都是年少无知惹的祸,轻易在评论区暴露了自己,以至于被家长追着骂。
在评论区留言得掂量掂量,是否能够承担起后果。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他算是明白了,天幕是逮着机会就要批判一番败家皇帝,无差别的扫射。
只是,他的好圣孙也太不像话了。
【“三苏”的祖先苏味道苟合取容,阿附张易之。这严嵩也是同类人,在夏言得势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夏言,以求高升。
严嵩进入礼部之后,能够见到皇帝的次数变多了,开始讨好皇帝。
相传嘉靖皇帝沉迷道教,给朝臣们发放了道士戴的帽子。大多数朝臣都不愿意戴,觉得官员就应该戴官帽。严嵩则不同,为了讨好皇帝,天天戴着道冠在皇帝面前晃悠,讨皇帝欢心。
严嵩在皇帝这边能够说的上话之后,就开始对他曾经讨好的对象夏言下手了。
鞑靼入侵的时候,严嵩诬陷夏言收受贿赂,收复失地是别有用心。几年后又散布谣言,说夏言毁谤皇帝,彻底击垮了夏言。
严嵩为了讨好皇帝,单是戴个道士帽子也就罢了,他还支持嘉靖皇帝大肆兴建道观的愿望,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规模的建设、修葺道观。
比如兴建中元禅院、隐仙庵,扩建紫霄宫,重修龙虎山正一观。
相传严嵩为了讨好皇帝,营建斋宫,耗资巨大,是国家收入的1.5倍。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也依然废寝忘食地写青词讨好皇帝。
当然,这些只是传言。
鞑靼入侵的时候,严嵩忙着扳倒夏言,忙着诬陷曾铣,哪有空写青词?外敌逼近京师的时候,严嵩想的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排除异己。
关键嘉靖皇帝选择了听信严嵩所说,冤杀大臣。】
各朝各代的君臣们觉得嘉靖帝朱厚熜和梁武帝萧衍有的一拼,一个崇尚道教,一个信奉佛教,都做出了极端的举动。一个沉迷修道多年不上朝,一个将自己卖身进寺庙。
明世宗朱厚熜不服,历朝历代建设、修葺道观的皇帝多了去了,怎么只说他?
都是皇帝了,还不能修道观?
严嵩:“……”兴建中元禅院、隐仙庵是嘉靖初年的事情,和他有什么关系?他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官,没有进入内阁。
夏言没有想到严嵩是这种人,自己先前真是瞎了眼提拔严嵩。
没有想到严嵩这么能装。
想当年,他对严嵩并不待见,数次驳了严嵩的面子。严嵩非但不生气,反而对他的态度越发的恭敬,长跪在他的榻前,让他误以为严嵩是真的尊敬他,原来这都是为了利益啊。
【严嵩为什么能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因为严嵩能够迎合圣意。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38年,嘉靖皇帝朱厚熜想给献皇帝朱祐杬,也就是他亲爹上宗号,请入太庙。
这一举动遭到了严嵩和朝臣们的反对。
朱厚熜是继承堂兄的皇位,堂兄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的长子,也是实际意义上的独子,驾崩的时候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皇位就轮到了朱厚熜这个堂弟的头上,等于是天上掉馅饼了。
朱厚熜的父亲生前不是皇帝,死后被追尊为皇帝,朝臣们反对也是有理由的。
朱厚熜见朝臣都不支持自己,十分的生气。这个时候,严嵩一改先前的反对态度,转而支持朱厚熜,为了将献皇帝抬进宗庙进行了详细地规划,可谓是尽心尽力,很快就赢得了朱厚熜的欢心,步步升迁。
严嵩升到高位之后,就开始排除异己,陷害忠良。】
唐高宗李治想到了李义府,虽然有许多的不法行为,但是政治正确,支持武则天当皇后,所以他和武则天都想要重用此人。
不过,也因此造就了李义府骄横跋扈的性子,到了后来没有用处的时候,就该杀了。
果真人啊,不能太飘,认不清楚自己是谁。
【严嵩善于揣摩圣意,掐媚讨好。皇帝想要治人的罪,而他想要保住这个人,就先顺着皇帝将这人大骂一通,让皇帝误以为他是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上的,而后他再委婉地替这人求情。
而他想要陷害谁的时候,往往是先在皇帝面前夸奖此人的优点,再不经意间透露出这人的不足或者是犯了皇帝忌讳的地方。
严嵩以这种的方式,不管是为人脱罪,还是想要陷害谁,基本上未曾失手,精准地把握住了皇帝的喜怒。】
天幕下的众人表示学废了。
把握住了皇帝的喜怒不是批评的点,反而认为是有本事,但这本事没有用在正途上,而是用在排除异己上,就不要怕招人骂了。
但凡严嵩能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也不会被认定为奸相啊。
就拿张居正来说,欺皇帝年幼,把持朝政那么多年,是名副其实的权相,但是张居正的改革是真的做到了利国利民,凭着这一点受到世人的称赞。
世人不看是用什么手段上位,而是看上位之后的所作所为。讨好皇帝不可耻,可耻的是不干好事。
【嘉靖皇帝虽然沉迷修仙长时间不上朝,但却是一位掌握了实权的皇帝,而不是傀儡,有让内阁和司礼监矛盾重重的能力,在制衡方面是一把好手。
只要不威胁到他的帝位,江山随便朝臣怎么造。
当严嵩把持朝堂,将朝中上下都安插上自己人之后,就招来了嘉靖皇帝的厌恶,而严嵩对此一无所觉。
嘉靖皇帝重新启用夏言,就是对严嵩不满的表现。
但是夏言再度拜相后,表现的比严嵩还飘,很快就被陷害入狱,在严嵩的谗言攻势下,被嘉靖皇帝给斩了。
严嵩再度掌握了权力,但是由于年事已高,写的青词不能够讨嘉靖皇帝欢心了,又恰逢死了妻子,儿子严世蕃要给母亲守孝,没办法随叫随到给他当代笔,渐渐地就失去了圣心。
不得圣心的严嵩就被罢官了,罪名是纵容儿子严世蕃行不法之事,教子不严。
严世蕃被处斩,罪名是通敌。】
【朝堂上的官员弹劾贪官,将严嵩摆在首位,第一个弹劾的就是严嵩,但是嘉靖皇帝置之不理。而当严嵩不能写出令他满意的青词之后,这就成了严嵩最大的罪过。
严嵩被罢免之后,嘉靖皇帝还时常怀念严嵩身在朝堂的时候。
怀念什么呢?
怀念严嵩曾全心全意地支持他信奉道教,兴建斋宫秘殿劳苦功高,可谓是昏君的典范了。】
明世宗朱厚熜:“……”谁还没有点小爱好了?信奉道教怎么就成昏君了?他难得有一个顺从他的人,支持他爱好的人,当然要留着了。
现在的严嵩还能写青词,还能讨他欢心,不能杀。
【明穆宗朱载坖隆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567年,严嵩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多多收藏、点赞、投币支持。
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严嵩火急火燎地派人回到家中,向严世蕃询问良策,该如何度过这次危机?严世蕃只传回来了两个字,安心。他顿时就安心了,向往常被弹劾时一样,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地表忠心,不出所料地皇帝并没有怪罪于他。
严嵩平安地度过了这一劫,还不忘在心中吐槽,嘉靖皇帝不愧是昏君。
他就喜欢侍奉这样的昏君。
第159章
这天下午,天幕在众人的期待中并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直到第二天早上,天幕异象也没有出现,难道要等到一周以后?
洪武大帝朱元璋对这种更新频率很满意。
他和朝臣们都投入到了远程帮助宋朝小皇帝对抗元军的战争当中,而且同时还要治理自己的国家,忙的很,没有时间天天观看天幕异象。
况且,之前开放了评论区,后世的事情他也基本上都知道了。
而古代的事情,他知道的比天幕异象所展示的更加的清楚,更为详尽,所以,观看天幕异象纯粹就是一种娱乐,清闲的时候看看。
很显然,他现在并不清闲。
最为关键的是,天幕异象盘点的是他大明的昏君,大明的奸臣,他看了肺都要气炸了,一股子火无处发泄。朱祁镇、朱厚熜、朱翊钧、朱由检都将他拉黑了,气死他了。
他私信明成祖朱棣不该抢夺侄子的皇位,朱棣反手给他发送了“永乐盛世”的盛况,怼的他哑口无言。
想想也就释然了,朱允炆那样削藩,换做是他,他也反,不反就没命了,最好的结局也是被贬为庶人,还不如冒险搏一搏。
而且朱棣这个皇帝当的好,成为了一位明君,没什么好说道的。
他只是有点不甘,后世的明朝皇帝都不是朱标这一脉。好在天幕预示了未来,他能够做点什么进行改变,比如,把太子朱标的身体养好。
或者,由他亲自来削藩。
这些藩王毕竟基本上都是他的亲儿子,权力也都是他授予的,由他亲自来削藩,不会激起激烈地反抗。
对待亲儿子,他也下不了狠心。
不会像朱允炆那样手段毒辣,或逼死藩王,或将藩王废为庶人,他还是会替儿子们着想一点点的。
哎,谁让朱允炆不顶用呢?
时光飞逝,很快就过了一周的时间。清晨,消失了一周的天幕异象再度出现,给众人带来了惊喜。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奸相系列》。
天幕下的众人顿时慌了,还是盘点奸相啊?
上次盘点奸相,明明是盘点明朝的奸相,结果宋朝的皇帝和清朝的皇帝都被天幕给批判了一顿,这回又不知道是哪些皇帝要遭殃了。
天幕并没有明说奸相这个系列总共盘点几个人,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
历朝历代的奸相们忐忑不安。
不过,盛世明君们还是比较期待奸相的盘点的,虽然之前开放了评论区,但是极少有人会在评论区谈论历朝历代的奸相,又或者是特意私信说后世出了什么有名的奸相。
天幕异象触及到他们的知识盲区了。
“明君任用贤臣,昏君才重用奸相。”对明君们来说,奸相肯定不是出自当朝,可以放心地观看,或许从中能够有所收获。
好比之前盘点的严嵩,给与他们警示,顺从自己心意的不一定就是良臣,也有可能是掐媚的小人。
得看这人做了什么,是否有利国利民的功绩?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时隔一周,又与大家见面了。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继续来盘点“奸相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了秦桧的跪像。
【说到秦桧,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他构陷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抗金英雄岳飞。实际上,秦桧的罪名远不止如此。】
天幕上出现了秦桧跪接金国诏书的场景。
【秦桧出生于宋哲宗赵煦元祐六年,也就是公元1091年,父亲是县令,他是个官二代。
县令在古代是个芝麻绿豆点的官,但是在现代,普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县令,当官的途径主要是考公,上岸之后想要混到正科级也不容易,相比之下县长就是很大的官了。
秦桧一开始是当教书先生,二十五岁中了进士之后,或许是因为之前有过教书的经历,所以当了太学学正。
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
天幕下的众人开始替秦桧的学生气愤了,有这样的老师,实在是耻辱。
相比普通人家的孩童,他们更心疼的是太学里的学子,摊上了秦桧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能进入最高学府读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好苗子啊。
【在早期,秦桧其实是主战派,是反对和金国议和的,但是在和宋徽宗、宋钦宗一起被金国俘虏北上了之后,就变得奴颜婢膝,成为了金人的走狗,在促成大宋向金国称臣的事情上不余遗力。
金朝宗室完颜宗翰对秦桧十分的欣赏,赠与秦桧大量的金钱。
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秦桧跟随金朝宗室完颜昌南下攻宋。他休书一封,劝宋朝守城的将领投降。
宋高宗赵构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1130年,秦桧归宋。
当时有朝臣怀疑秦桧是金国派来的奸细,理由是秦桧自称是杀了监视他的金兵,逃回来的,这种说辞漏洞百出。最为关键的就是,秦桧带着家眷一起回来了。
正常来说,金国会拿秦桧的家眷作为人质。
好比秦国的嬴子楚,有机会从赵国逃回秦国,是抛妻弃子逃回秦国的。汉末三国时期,西凉马超的父亲马腾,就是在曹操那里为质。
能让秦桧带着家眷归宋,金国的心是有多大,对秦桧的看管是有多松?
但是朝堂之上,有人力保秦桧。】
秦始皇嬴政:“???”天幕怎么就提起他的父亲了?幼时的经历他并不想被人反复提及,之前天幕盘点他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过了。
不过,听天幕这么说,秦桧确实很有可能是金国派到宋国去的奸细。
结合秦桧的所作所为,是奸细没错了。
魏王曹操没有想到天幕在盘点宋朝奸相的时候还能提到他,不过也认可了天幕的说法,秦桧能够带着家眷回到宋朝确实可疑。
他不相信金国的人会有这么傻。
【清朝不知名的诗人汤润泰在《柳林议》中写道:“粘罕心,桧心知,忍负宋,不负金。噫嘻乎!南自南,北自北。”
粘罕就是完颜宗翰。
秦桧在回到宋朝后,就提出建议南北分治,向金国议和,承认北方的大片疆土正式归金国所有,宋朝只占据南方这块地方。
很难不怀疑,秦桧是被完颜昌放回宋朝的,带着议和的使命前来,因为“南自南,北自北”是完颜昌的方案。
宋高宗赵构害怕收复了故土,迎回了宋徽宗与宋钦宗两个皇帝,自己就当不了皇帝了,更害怕打到北方去击退了金人的将领功高震主,自己同样当不成皇帝,并不想收复故土。
他对秦桧的建议,那是十分的赞同,当即就给秦桧升了官。
说真的,宋高宗赵构如果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能力,或者是明成祖朱棣的领兵能力,直接率领大军亲征,收复故土的功劳就是他的,不用担心将领功高震主,也不用担心父兄回来之后自己当不了皇帝。
李世民是怎么对待父兄的,朱棣是怎么对待侄子的,赵构有能力也能够学一学。】
天幕下的众人一想,也是啊。
在之后与金国交战的时候,秦桧一直都是议和的中坚力量,很难不怀疑秦桧早在这个时候就彻底归顺了金国,成为了金国的走狗,和宋高宗赵构一起卖国求荣。
唐太宗李世民:“……”他干嘛要帮助宋高宗赵构?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可不是滥好人。
他现在帮唐玄宗李隆基打赢安史之乱都十分的不情愿呢,更遑论还是帮一个外人。把他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总得问问他的意愿吧?
宋高宗赵构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遭受万人唾骂,而不是开挂,借用别人的能力亲征收复故土,赢得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功劳与威望。
而且以宋高宗赵构的胆量,他就是愿意帮忙,赵构也不敢亲征。
天幕之前说过,宗泽做好了渡江与金兵作战的准备,力劝赵构北上来到开封,就是想要赵构白捡收复故土的功劳。
破天富贵降到赵构头上,赵构都不敢接。
明成祖朱棣看到天幕提起这茬,紧张地看了一眼私信,很好,没有红色的消息提醒,看来老爹现在没空骂他。
老爹曾向他抱怨,他的子孙后代将老祖宗给拉黑了。
他没敢说的是,其实他也很想拉黑老爹,但是身为人子,实在是没有这个胆子,有点羡慕自己的子孙后代了。
天幕的假设不是没有可能。
他可以私信宋高宗赵构,只要赵构敢亲征,他就敢帮助赵构收复故土,但是凭什么他要帮忙啊?
要帮,也是帮宋末的小皇帝赵昺击退元军。
听闻他爹爹已经在率领文武百官帮助赵昺了,而且战况喜人,相信不久之后,爹爹就能再次完成从南向北完成统一的壮举。
他出生的太晚,爹爹打江山的时候,他尚且年幼,没能够帮上忙。
这一次,他要与爹爹共同作战。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秦桧的建议提到宋高宗赵构的心坎里去了。
宋高宗赵构龙颜大悦,不光是给秦桧升了官,就连秦桧的随从也跟着升官了,更有甚者,连送秦桧回来的船夫都得到了一个官职。
宋高宗赵构绍兴元年,也就是公元1131年,秦桧归宋不到一年,就升任为参知政事。
在宋朝,参知政事是实际上的副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实际上的宰相。仅仅半年,秦桧就从副宰相升任为了宰相。
秦桧的晋升,操作上和严嵩是十分相似的,都是迎合皇帝的意愿。
当时的宰相范宗尹,奏事的时候提到了宋徽宗滥封滥赏,想要对此展开讨论,秦桧原本是赞同的,但是惹得宋高宗赵构不高兴了。
宋徽宗是赵构的亲爹,朝臣说他亲爹的不是,自然是不高兴。
秦桧见赵构不高兴,立马就转变立场,从支持宰相范宗尹到排挤范宗尹,转变之快令人咋舌,同样的升官之快也是十分的罕见。】
天幕下的众人感慨,果然昏君虽然昏庸的各有特色,但是也有共同之处。
【宋高宗赵构绍兴八年,也就是公元1138年,赵构和秦桧达成一致,那就是向金国称臣,答应金国的全部条件,尽快达成议和。
但是呢,赵构矫情起来了,不愿意跪拜接受诏书,便派秦桧代替自己跪接诏书。】
行了牵羊礼的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心里不是滋味,这份屈辱,也想让赵构尝一尝。他们在金国受苦受难,受尽屈辱,赵构却在皇宫里享受,还不思念故土,将他们给救回去。
同时他们也嫉恨明英宗朱祁镇,同为俘虏,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宋高宗赵构:“……”这怎么能说是矫情呢?之前他还只是康王的时候也就罢了,他现在可是皇帝,虽然对金国称臣了,但他名义上也是皇帝,而且是握有实权的皇帝。
以他九五之尊,怎么能给人下跪?
【秦桧和严嵩一样,上位之后致力于排除异己,陷害忠良,遭受到他的迫害的,可远远不止有岳飞一人。
他大兴文字狱,将程颐和张载的著作列为禁书。
程颐是北宋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程颢、邵雍、张载、周敦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周敦颐是我们学习的课文《爱莲说》的作者,张载的作品著名的有“横渠四句”。】
天幕上出现了《爱莲说》与“横渠四句”全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幕下的众人看到这“横渠四句”纷纷赞叹不已,难怪秦桧要禁,因为秦桧根本就不为万民考虑,所做的事情与“横渠四句”背道而行。
秦桧不会允许这种思想在民间流传。
清朝的皇帝们看到文字狱就不困了,看吧,文字狱自古有之,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到清朝以前,都存在文字狱,可不是他们清朝的皇帝独创的。
怎么说起文字狱就只想到他们清朝呢?
宋朝的苏轼,不也是差点因为文字狱丢了性命,被贬官的吗?
【秦桧很可能是不能生育,所以没有亲生的孩子,所以收养了妻子的侄子作为养子。秦熺当官之后,利用职权之便,将国史中不利于秦桧的话语都给删除了。
秦桧或许是意识到了自己多行不义,害怕史官说他坏话,光是篡改了国史还不够,还禁止民间私自写史。
秦桧父子两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秦桧的孙子秦埙也不是好东西,生活极尽奢华,但是其后人——秦埙的儿子是为了抗金战死。
秦桧的子孙后代,指的是宗法上的子孙后代。
就像现代,被收养的子女的养父养母如果有合法的收养证明,那他们就是养父养母的孩子,将来不需要赡养自己亲生的父母。】
汉武帝刘彻想到了司马迁,史书哪里是这么容易篡改的?
明明是司马迁自己选择的宫刑以代替死刑,就因为完成了史记,身体的残缺反而成就了美名,竟然有传言他是强令司马迁在史书中美化他,司马迁不肯才遭受的宫刑,真是岂有此理。
唐太宗李世民同样也有这种苦恼,后世有传言他篡改史书,美化玄武门之变,真是荒唐!
明成祖朱棣也……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秦桧构陷抗金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罪不可赦,人们铸了秦桧的跪像,跪于岳飞墓前,遭受众人唾骂,至今已经是千余年了。
虽然,岳飞的死,主要还是应该怪在宋高宗赵构头上。
只可惜他是皇帝,没有人铸造赵构的跪像跪在岳飞墓前,实在是一大遗憾。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没有赵构的跪像可以理解。
现在都没有皇帝了,赵构的跪像是该提上日程了。】
宋高宗赵构:“!!!”他是皇帝,怎么能够跪臣子?后人胆敢如此?
【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五年,也就是1155年,秦桧病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多多收藏、点赞、投币支持。
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第160章
时隔一周,朝会后的清晨,天幕异象再度出现,给众人带来了惊喜。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奸相系列》。
天幕下的众人纷纷猜测这次盘点的奸相会是谁?
热门的人选是赵高、司马道子、李林甫、杨国忠、蔡京、贾似道等人,知名度够高,且是千秋骂名。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时隔一周,又与大家见面了。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继续来盘点“奸相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了三个大字:杨国忠。
【说到杨国忠,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杨贵妃的兄长,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
其实呢,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堂兄。
杨国忠是哪年出生的不详,可以肯定的是,出生于公元719年之前,毕竟是杨贵妃的哥哥嘛。杨贵妃名不详,出生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七年,也就是公元719年。
古代女性名不详已经是基操了。
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杨贵妃的名字,小名玉环也是在一百多年后比杨玉环小一百多岁的人杜撰的。】
唐太宗李世民:“……”熟悉的感觉。
【杨国忠出身弘农杨氏,和隋文帝杨坚有共同的祖宗杨真,而杨坚号称是杨震的后代。
杨国忠是妥妥的官二代,舅舅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父亲是个七品文官——司士参军。杨国忠年轻的时候是纨绔二世祖,喝酒赌钱,不学无术,没有品行,遭到亲戚们的嫌弃。杨国忠受不了这委屈,气得去从军了,因戍守时的优秀表现当了益州新都尉。
这应该主要是张宽的功劳。
张宽是益州长史,讨厌杨国忠的为人,寻了个由头将杨国忠鞭打了一顿,竟然让杨国忠担任益州新都尉。
按理说,杨国忠应该当更大的官的。
这事之后,杨国忠就一蹶不振,直到杨贵妃成为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这才鸡犬升天,靠着杨贵妃的关系步步高升。
但是他本人不学无术已经深入人心,众人对他靠裙带关系升官都是鄙夷的。】
汉安帝刘祜想到了致仕的杨震。
杨·弘农杨氏·震:“!!!”被隋文帝杨坚碰瓷也就罢了,结果杨国忠也是他的后人???
弘农杨氏也出了不少败类啊。
汉武帝刘彻感叹唐玄宗李隆基不愧是“败家皇帝榜”榜上有名的人物啊,提拔宠妃的兄弟,都不看一眼品行,连益州长史张宽都不如。
张宽都知道杨国忠这个人不可大用。
想到卫青和霍去病能够领兵,一开始也是靠的裙带关系,他就忍不住夸赞自己慧眼如炬。即便是后来的李广利,也没有那么的不堪。
看来他能成为明君,幸亏没有一个拖后腿的外戚。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在看到天幕再度提及武则天有男宠时,集体心情不好了。
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了,还挺有闲情逸致的啊。
看来当皇帝的都这样,不管年龄多大,不论男女,都想要找年轻貌美的侍奉,管不住下半身。
武则天的子孙们对此没有什么反应。
唐中宗李显对自己有个当皇帝的母亲还是挺骄傲的,母亲临终前要求废皇帝称号,作为皇后与丈夫葬在一起,他照做了。
复辟李唐之后,朝臣不愿意承认周王朝,不愿意承认武则天是皇帝,他不乐意了。
他母亲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
别的朝代不认没有关系,但是他大唐必须得承认,毕竟后面的皇帝都是母亲的子孙后代,敢不承认?
武则天不是别人,是李唐复辟后所有皇帝的祖宗。
【奸相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为了爬上高位,掐媚奉承。杨国忠先是靠裙带关系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投其所好,而后巴结当时的宰相李林甫。
和秦桧一样,升官的速度飞快,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朝廷重臣。
杨国忠得到皇帝的宠信之后,并没有急着脚踢李林甫,将李林甫赶下台自己当宰相,而是熬到了李林甫去世,才成为宰相的。
是杨国忠不想吗?是因为李林甫也是一个奸相,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当杨国忠有实力着手对付李林甫的时候,还没有过上几招,李林甫就去世了,一些对付李林甫的手段都没有来得及施展,只是上了道开胃菜,让李隆基疏远了李林甫。
如果李林甫多活两年,相信杨国忠一定能像严嵩对付夏言一样,将李林甫给搞下台,弄死李林甫。】
唐太宗李世民心气不顺。
如果不是为了他大唐的子民,为了大唐的江山稳固,他一点都不想帮李隆基尽快地结束安史之乱,就那样顺其自然得了。
可安史之乱影响大唐的国祚,他又不能坐视不理。
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李隆基的太子李亨之前拉了一个三人小群。在天幕盘点杨国忠的时候,群里的气氛凝重了。
李隆基从字里行间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太爷爷心情不佳,害怕不已。
他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在评论区找到太爷爷,私信请求太爷爷出手帮忙呢?虽然太爷爷远程指点他和李亨只有短短两个月,但是局势已经逆转,优势在我。
由于太爷爷是秘密指点他们,将领们还以为这都是他和太子李亨的功劳。
他这皇帝又有了威信。
但是现在,他是真的害怕太爷爷恼怒,又要开始教训他,让他去背兵书,要他去温习为君之道。他都七十多岁了,都到了古稀之年了,还要给人当孙子,被逼着学习。
谁懂他的苦?
被李林甫陷害罢相的张九龄悲愤不已,朝堂被李林甫和张国忠搞得乌烟瘴气,国力衰退。
【杨国忠是从过军的,内心渴望拥有军功,早年戍守的时候没有遇到战事,没法争到军功,靠裙带关系当上了大官之后,就想要弥补之前的遗憾了。
没有战事怎么办?那就制造战事。
天宝九年,也就是公元750年,唐朝的使者和附属国南诏有小摩擦。天宝十年,也就是公元751年,杨国忠举荐鲜于仲通为主将,率军攻打南诏。
这像极了王振怂恿朱祁镇征讨瓦剌。
鲜于仲通打了败仗,杨国忠为其遮掩败绩,伪造战功,还抓壮丁强行让百姓参军去攻打南诏,以失败告终。之后唐军又大举进攻南诏,杨国忠派遣李宓领兵进攻南诏,结果全军覆没。
唐朝还想再打南诏,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了,没打成。】
唐高祖李渊:“……”这像极了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亏得大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经得起李隆基这样糟蹋,不然就是落得和杨广一样的下场,被赶下皇位。
这杨国忠实在是祸国殃民。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唐朝的国力还是很强盛的,原本可以快速地平息这场战乱,偏偏杨国忠怂恿唐玄宗李隆基强逼着哥舒翰放弃固守城池主动出战。
外行指导内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唐太宗李世民头疼不已,李隆基向他求救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三年了,错失了快速平定的良机。即便是他,也不能在两个月内平定。
嗯,大概需要三个月。
帮助大唐度过这次难关之后,他就把李隆基拉黑,太糟心了,让李隆基他爷爷去好好管教孙子吧。
反正李旦他是不指望了。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杨国忠多次和唐玄宗李隆基说安禄山必定会造反,但是李隆基没有当回事,以为是将相不和。
这得怪杨国忠有前科啊。
奸相嘛,怎么能够少了排除异己,陷害忠良的操作呢?杨国忠也并不是真的看出安禄山会造反,而是与安禄山不和,想要弄死安禄山故意这么说的。
真正看出安禄山有谋反之心的张九龄。】
唐玄宗李隆基想着,这次有太爷爷相帮,安史之乱应该很快就能够平定,到时他回到京师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任用张九龄为相。
安史之乱是他出力平定的,威望有了,应该不会再成为太上皇了。
不管了,就是他出力平定的。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杨国忠一顿操作猛如虎,将原本可以快速平定的战事,硬生生地延长了,喜提君臣集体逃出京师的副本。
杨国忠没能通关,在逃离京师的途中遭遇兵变,被杀。】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56年,杨国忠死于兵变。】
天幕下的众人看到杨国忠不得善终,心情舒畅了。之前盘点的奸相真的是祸害遗千年,做了那么多的缺德事,害死了那么多的忠臣良将,还能够安享晚年就离谱。
希望天幕异象预警之后,严嵩、秦桧能够被处置。
不过这个愿望很大可能会落空,毕竟有奸相的存在且得以善终,就一定会有昏君的存在,而昏君是不会那么轻易地转变为明君的。
天幕异象叫不醒昏君。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奸相系列盘点结束了,下期视频将盘点新的系列,希望大家多多收藏、点赞、投币支持哦。
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以往出现新的系列都有预告,这回没有预告,众人有种开盲盒的新鲜感。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