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 21、第二十一章
    “该死的盗墓贼们!”


    诸朝贵族们发出悲愤怒吼。


    之前姜叶提起元明清惨无人道的人殉,其他没有人殉的朝代悲痛归悲痛,却很难感同身受。


    可是物殉所带来的盗墓影响,秦朝往前,终至清朝,上至帝王,下至富商/农,几.乎就没不破防的,因为他们都有厚葬资本。


    他们为什么厚葬,为的就是去地下能继续享受。


    本来被后世揭穿没有死后世界,他们就够难受了,盗墓一出,雪上加霜。


    “盗墓随着厚葬一同起源,殉葬这种事,有人埋就有人挖。”


    人和物,都逃脱不掉。


    贵族们:“……”


    什么叫有人埋就有人挖?他们的东西是那些盗墓贼的吗!


    “因为掌控话语权的是贵族们,盗墓这事从现世就是违.法的事,但再禁止,也无法根除这种情况。”


    “而盗墓一事,也从侧面佐证了我们之间的说法,那就是人死后,并不会以灵魂的形式继续存在。


    要不然那些待在棺材里,眼睁睁看着自己陪葬品被洗劫一空的鬼们,为什么不出来阻止?是他们不想吗?”


    姜叶的话不知让多少贵族心中一痛,“是啊,人死后要真能变成鬼,那些盗墓贼绝对有来无回,但可惜事情是反过来的。”


    而这同样证明了,他们死后富贵的事都是空想,想想都扎心。


    “盗墓贼们并不会珍惜墓中东西,很多带不走的东西他们会就地损毁,历史上不知多少珍贵文物就是这样失去踪迹。”


    “但也因为盗墓贼们,许多绝迹的珍品文物重回世间,给后世了解华夏历史带来极大帮助。”姜叶诉说盗墓贼的优缺点。1


    贵族们脸色冷漠,盗墓贼们对后世是有贡献了,对他们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朕想知道朕帝陵的情况。”嬴政、刘彻、李世民等帝王忧心忡忡。


    万历皇帝,康熙、乾隆几个被前面盖戳的帝王则面无表情,毕竟他们已经知晓自己帝陵未来情况。


    “华夏历史上,盗墓百分之九十都是私人,但也有少数情况,那就是官.方盗墓。”


    “比如三国时期,曹操设‘摸金校尉’一职,官.方下场盗墓,以此来弥补军饷不足。”2


    “咳咳咳!”三国时期,曹操猝不及防,剧烈咳嗽以掩饰尴尬。


    他心里有些埋怨,干这事的人又不光他,干嘛只说他一个。


    “曹操,竖子、小人!”刘备很生气。


    为什么?因为曹操盗的就是他汉室宗亲,刘家人的墓。3


    “当然曹操并不是重点,他也不是唯一官.方下场盗墓的人。”


    “我们主要来看曹操所处的时间点,三国在秦汉时期后面,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市面上金银玉等珍贵物品就少了许多,想想三国都开始缺金银玉等物,后面朝代会更捉襟见肘。”


    “这就是厚葬带来的弊端,好东西都埋到了地下,市面上好东西没有了,后人可不就打起前人陪葬品的主意。”


    “从这方面看,盗墓贼们把地下的古物带出土,让它们继续流通,起的是正面作用。”


    诸朝贵族们想吐血,“那是他们的东西吗,他们一群盗墓贼还起正面作用,这世上还有没有天理啊!”


    但凡有点资本,能够厚葬的人,对盗墓贼们都喜欢不起来。


    这话就是盗墓贼们都惊讶,“没想到咱们盗墓对后世还有好处呢。”


    “要不以后对那些墓室损毁轻点?”


    至于停止盗墓,那是不可能的。


    “论黄金,南非金矿储量占全球黄金总量一半还多。”


    “而银矿,华夏银矿总量,连全球银矿总量的十分之一都没有。”4


    嬴政、刘彻、李世民等帝王坐正身体,什么,咱们华夏的金银储量居然不是世界第.一!


    “南非是什么地方,以及全球范围有多大?”嬴政皱眉思索。


    “铜矿更不用说,铜矿铸成的铜币,很受诸朝百姓喜欢,他们用不起金银陪葬,却用得起铜钱陪葬,以至于世面上的铜钱越来越少,到宋朝时闹起了钱荒。”


    “宋朝刘娥执政时期,发行了纸币交子,就是因为世面上铜钱数量不够用。”


    “等到明朝,朱元璋发行纸币大明宝钞,也是因为没钱,只是他乱印钱的后果大家也都看到,大明最后被‘穷死’。”5


    宋朝刘娥抬眸,轻叹,“纸币,是没办法的办法啊。”


    毕竟纸币防伪比铜币更难,也有更大弊端。


    相比起太后刘娥,朱元璋就懵懂的多。


    “不对啊,咱大明可以印钱,为什么还会穷死?总不可能是后世子孙连钱都不会印!”


    “这不就跟着抱着宝山却活活饿死一样吗!”朱元璋不明白,不理解。


    “玉矿跟金银同理,向来为贵族们钟爱,以至于从古至今,大都只进不出,从而对世面造成严重的经济问题。”


    “物殉不像人殉那样惨无人道,厚葬多了,却也会造成严重情况。”


    “同理,随着时代越往后,人们的配饰也从奢华变成清雅,这也是金银玉铜数量变少自然而然演化的社会风气。”


    “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朝代分别是唐朝和宋朝,这两个朝代相隔不到百年,人们想起唐朝,脑海会和雍容华贵挂钩,宋朝则是清淡素雅。”


    “为什么这两个朝代配饰风格给人的印象很大不同?”


    “归其原因,是宋朝打输了给别国送钱,打赢了还给别国送钱,造成金银铜玉等钱财严重外流,宋朝人喜欢素雅装扮,是给自己挽尊,言外之意是:我们就是喜欢素雅风格,才不是因为没钱呢!”6


    才不是因为没钱呢……


    这句话不停回荡在诸朝古人耳边,让人想听不懂都难。


    “打输了给别国送钱朕能理解,但为什么打赢了还要给别国送钱?”宋朝赵匡胤及之前的诸朝人们无法理解。


    就是赵匡胤本人也很迷茫,“这真的是朕的大宋?”


    “赵德昭,赵德芳,你们给朕过来!”赵匡胤很确定打赢也给帝国送钱不是自己所为,那就是自己儿子们干的了。


    无独有偶,已经登基的赵光义也把自己儿子叫到身边。


    他跟他哥赵匡胤不同,很确定大宋江山未来一定是自己儿子的。


    明朝,朱元璋对宋朝哈哈大笑,可是笑着笑着,他笑不动了。


    因为明朝在宋朝后面,宋朝都没钱,明朝就更不用说了。


    “可恶,朕居然有点理解曹操了,大明宝钞既然不行,要不咱们也去跟先人们‘借点’?”朱元璋对摸金校尉心动道。


    尽管他不喜欢姜叶,却也知道姜叶站在后世说大明宝钞不行,那大明宝钞可能真不行。


    可是不印纸币,他又能从哪弄钱?


    “爹,就算真‘借钱’,也别大张旗鼓,别暴.露咱们自己,要不然我怕明末,咱们明朝帝陵也会同样遭遇。”朱标担忧。


    今日他们光明正大对待别人帝陵,他日后人同样可以这样对付他们。


    “你说的对,这事得偷偷干,不能明目张胆。”朱元璋并不怕被骂,却怕帝陵也被盗墓贼们光顾。


    除了宋朝人还在为打赢也送钱的操作感到面皮发烫之际,其他朝代都考虑起了薄葬的事。


    有人打算薄葬,这类人大都是底层百姓。


    而像嬴政和刘彻等贵族,他们选择加强各自帝陵的防盗措施。


    毕竟他们身份摆在那,哪怕是薄葬,同样能引来盗墓贼们。


    除了薄葬,也有人关心另外的事。


    “主持人能说一下南非的金矿吗,华夏古人怎么抵达?”


    诸朝帝王在内的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


    居然有地方金矿产量占据全球数量的一半,虽然他们对全球没有概念,却也知道量很多。


    最关键的是,那么多的金矿,居然不在他们手里!


    “金银玉铜矿等其实算经济问题,我们这里只是简单提一下它们对古人服饰的影响。”


    “后期我们会有专题专门讲解,就像大家关心的金矿问题,南非对于华夏古人来说非常遥远。”


    听姜叶这么说,诸朝古人们忍不住失望。


    “不过对于古人们来说,也有就近的矿产资源,那就是日.本,日.本曾用名倭国和东瀛,秦朝时期古人就对其记载。”


    “别看日.本地方不大,其银矿资源量可稳居世界前十。”7


    “世界前十!”


    诸朝不知多少帝王失态。


    嬴政和刘彻眼睛一亮,“东瀛!”


    刘秀和邓绥等东汉政.权一笑,“倭国。”


    这他们耳熟,倭国就是刘秀给起的.名。


    “日.本,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武曌想起倭国使臣过来武周,向她提出给自己国家改名的事。


    正好让他们使臣带路。


    “倭国银矿居然稳居世界前十,那他们还有脸跟朕哭穷,他们比朕有钱多了!”朱元璋暴躁。


    想起倭国过来给他哭穷,他也以为倭国那么大点地方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谁知道人家是诓他,人家比他大明有钱多了!


    “去,给朕把白银从倭国全都拉回来!”朱元璋气的眼睛猩红。


    虽然他下过禁海令,但他自己下海可不包括在内,可谓一如既往的双标。


    “郑和,你出海时去倭国一趟。”朱棣对郑和道。


    不同于朱元璋才开始造船,朱棣的航海船队十分成熟。


    而听到倭国白银产量,就是反对朱棣派郑和出海的太.子朱高炽也不再说什么。


    “徐福,你能把白银从东瀛给朕带回来,朕就赦免你。”秦朝,嬴政看向被召回咸阳的徐福道。


    之前徐福出海是为他寻求长生不老药,后来丹药原材料曝出有.毒,徐福获罪,没想到还有派遣徐福和船队的时候。


    “是,陛下,臣定不辱命!”徐福语气坚定,紧紧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西汉,刘邦/吕后叹气,他们不光穷,还没有航海人才。


    汉初百废待兴,就算知道东瀛有钱,也暂时得不到。


    刘彻倒是有钱,但之前不知道东瀛有那么多白银,只能从头组建船队。


    姜叶不知道自己几句话,多少朝代的船队朝某岛.国驶去,不仅有官.方的,还有不少私人的。


    他们一反对倭寇的恐惧,如饿狼扑羊般扑去。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