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现代言情 > 七零亲妈养崽记 > 74、第 74 章
    梁静、袁津和王亮,请到假后,第二天就去了上海。


    王亮不仅自己去,王老爷子老两口也跟着孙子去上海。听说孙子在上海要搞一个锦绣东方二号,还听说要盖八十八层楼,老爷子得去开开眼界。


    楚韵得知王亮爷爷奶奶来了,楚韵可不敢让两位老人跟着王亮住工地,赶紧把老两口请到家里来。


    王老爷子还犟得很,不愿意来海棠路这边住。


    楚韵劝道:“工地上噪音大,你们上年纪了觉浅,睡不好觉很伤身体的。再说了,您住在小洋楼这边,一楼有这么大一间厨房,给王亮炖汤补身体也方便是不?”


    王老太太觉得楚韵说得对,什么都没有给孙子补身体重要。


    去住!


    好说歹说,两位老人总算住到家里来了,就住一楼,之前范德人住过的房间。


    爷爷奶奶从工地上走了,王亮也松了一口气。


    梁静、王亮、袁津这三个黄金搭档来了,楚韵松开了手,跟王建业说了一声,她要回一趟北京。


    两个儿子还在北京读书,虽然孩子懂事,他们当爹妈的,不能真撒手不管了。


    楚韵回到家里,两个孩子还算老实,不过他们暑假在上海搬砖挣得那点钱,全部都花出去了。


    楚韵去了一趟古董街,她一句话都没问,人家就跟她说清楚一群孩子买了啥。


    “要我说,他们就是胡闹,这点钱能买到什么好古董?还不如把钱拿去吃吃喝喝,好歹长身体不是?”


    楚韵摇摇头:“钱是他们自己辛苦挣的,他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得,您家宠孩子是头一份儿。”


    楚韵笑了笑:“我这还算宠孩子啊?他们来古董街的时候你们没看到?晒得跟煤炭一样,都是在上海搬砖晒的。”


    “听说您在上海买地了?”


    “嗯,买了,北京香山那里是锦绣东方一号,上海那是锦绣东方二号。”


    一个人朝楚韵竖起大拇指:“楚老师厉害啊。”


    还有人来套近乎,想问她要一张酒店的会员卡,楚韵笑着拒绝了:“这事儿我不管,都是酒店经理在负责。”


    被楚韵拒绝了,人家也没生气,还是好声好气地聊着,楚韵走的时候,挑了几件东西,拿回家摆着。


    香港走一趟之后,楚韵现在手里流动资金充足,买起古董来丝毫不手软。


    等楚韵走了,几个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朋友坐下喝茶,说到楚韵,一个老头儿说:“这个楚老师,非池中之物啊!”


    在场的人都默默认同,有本事,还拎得清。


    时间进入到十月下旬,相约朋友喝酒、聊天赏红叶的;男女朋友约会的;还有来这里写生画画的,每天都把顶楼挤得爆满,酒店更是一房难求。


    兰洁看到了商机,跟楚韵一说,把隔壁办公楼的天台收拾出来,分一分流,往那边请一部分人过去。


    不知道大家是有意还是无意,渐渐地,两栋楼顶天台赏红叶的人群有点不一样。


    酒店那边的人,更像是来游玩的。办公楼那边,感觉是来社交谈生意的。


    事情最开始,是因为楚韵想去办公楼那边看看,天台上布置得怎么样了。她在一楼等电梯的时候,碰到几位租了办公楼的老板,就跟他们聊了几句。


    这几位知道楚韵就是锦绣东方的老板,热情万分地和楚韵聊起了生意经。不过,站在电梯边聊也不是那么回事,楚韵就邀请他们去天台坐一坐。


    从这一天开始之后,这种天台社交不知道怎么就形成了惯例,楼里的老板们经常去天台上聊聊,有时候还带着生意上的朋友,去顶楼喝茶谈生意。


    无意中促成这样的情况,楚韵觉得还挺好,她有空去参加了几次聊天,还请范德人去过。


    范德人去过一次之后,也带着做生意的朋友,还有学校的搞经济学的老师去凑热闹。慢慢地,锦绣东方天台可以认识大老板这事儿就传开了。


    还别说,被吸引到这里的人多了之后,还真有人找到了资源找到了钱,把生意成功做起来的。


    锦绣东方的楼顶天台,这是八十年代北京的创业空间啊!


    上海有梁静他们在,楚韵所有的时间,也不能全部呆在北京,她抽空去倒了一次货。


    这次去她主要想跟五爷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以后这趟生意我们就不做了。如果你还想继续干这个,就要另外找供货渠道。”


    五爷十分遗憾:“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楚韵:“现在路上好走多了,路上的货车也多了,运货也方便。不像前两年,开长途货车的师傅,没遇到过拦路抢劫的土匪就奇了怪了。”


    五爷:“路是好走了,但是其他们人没你们有本事,走货车把货从南方运过来,成本就高多了。”


    楚韵也没有办法,她现在北京和上海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她没那么多时间再干这个。


    最主要的是,她在香港有了新的来钱方式,也不想掺和这个了。


    楚韵其实想劝五爷去南方发展,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人各有志。


    楚韵这次给五爷的货不少,至少够他撑到年前,给他留出很长的时间找新的货源,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楚韵走的时候,五爷没忍住内心的好奇:“楚老师,你看,我们以后都不合作了,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把那么多货,神不知鬼不觉地运过来的吗?”


    楚韵神秘地笑了笑:“既然神不知鬼不觉,我劝你最好也不要打听。有些事情,知道了对你未必是件好事。”


    五爷憨憨地笑:“瞧我这张破嘴,就是随口一说,你就当我刚才放屁。”


    楚韵跟五爷挥挥手:“再见了!”


    合作的这几年,五爷无数次探究楚韵的秘密,想到脑袋都破了,还是没有想到结果。


    这是最后的机会,他问出口了,楚韵没有正面回答他,以至于五爷快要进棺材的前几天,还在跟他的老儿子说,楚韵一定有大秘密。


    那时候五爷都七老八十了,他的老儿子才刚刚成年,顿时反问他:“谁啊,你说谁?锦绣东方的老板楚韵?您还认识这样的人物?快带我去认认门,等我大学毕业就去锦绣东方看大门。”


    五爷气的拎起扫帚揍儿子,没出息的臭小子,看大门有什么出息,至少要去给老板开车吧!


    74、第74章(2/2)


    此时,八一年的初冬,看着还算年轻的五爷,背着手,望着楚韵的背影,咂摸着楚韵刚才那句话,究竟有啥秘密呢?


    楚韵这次回北京后,就哪里都不去了,她要准备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楚韵的论文方向,是写当今国际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出路究竟在何方。


    楚韵不仅从国内经济现状进行论述,还结合了国外主要经济体当前的经济政策,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我们的机会在哪里。这个角度,就是范德人说的有国际视野。


    学生都这么有国际视野了,老师还能没有?没有那就去学一学嘛。所以,楚韵答辩的时候,好多老师在下面围观。楚韵此刻淡定得一批,有啥问题随便问,二十一世纪搞经济的学生,那铁定不能被这些问题为难住。


    楚韵大大方方地完成了论文答辩,她正准备说感谢词下场的时候,最后一排站起来一个人,楚韵定睛一看,是他们学校的副校长。


    楚韵谨慎地问:“您有什么问题?”


    最好不要有什么问题,答辩都完成了,您现在站起来是几个意思?


    副校长微微一笑:“楚同学,你现在可是我们学校的明星学生,北京的锦绣东方一号,上海的锦绣东方二号,你论文中所说的国家经济的出路,都在修房子上?然后再卖个高价?”


    楚韵正色:“锦绣东方只会有一号和二号,经济的出路也不在修房子上,而是在发展实业上。”


    副校长斯文地扶了一下眼镜:“我们在座的老师,都期待着楚同学能走出一条好路子。”


    楚韵点点头,然后试探着问:“答辩完了,那我先出去?”


    在座的老师们,被楚韵小心翼翼的语气逗得哈哈大笑。范德人笑骂一句:“看你那点出息!”


    楚韵毕业论文通过之后,她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范德人也要辞职了。


    楚韵愣住了:“范老师要辞职?”


    “嗯。”


    楚韵去办公室,没看到人,她又去范德人的家里,楚韵到的时候,他正在待客。


    范德人:“站在门口干什么,进来。”


    楚韵走进去,脸上带着笑:“不好意思,不知道您这里有客人。”


    范德人:“你见过的,进来吧。”


    楚韵走进去,这位客人就是范德人在上海给她引荐过的那位,想投资她的锦绣东方,被她拒绝了。


    楚韵打招呼:“景立先生,好久不见。”


    景立年过四十,保养得好,看起来也是风度翩翩。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站起来,请楚韵落座。


    等楚韵坐下,他亲自给楚韵倒茶:“几个月前初次相见,景某居然不知道楚小姐在投资上面如此有心得,如果当时景某说话有冒犯的地方,在这里给你道歉,还请楚小姐原谅。”


    景立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带着香港那边的口音,他说话语速慢,道歉的话听起来特别的诚恳。


    楚韵喝了一口茶:“当初的我本来就没什么资本,你当时也没什么错。如果我真在香港栽了,说不定还会回头请你投资锦绣东方。”


    “不敢不敢!”


    两人相视一笑,本来就不值一提的事情,就此烟消云散了。


    在商言商,此一时彼一时,说的就是楚韵当时和现在面对的情况。就算他们有共同的朋友范德人,该下手的时候,谁都不会手软。


    就比如半年前差点资金链断裂的楚韵,景立看到了吃下锦绣东方的机会。如果有一天,景立势弱凑到楚韵手里了,楚韵也会毫不客气地收下送到嘴边的这块肉。


    两人这个默契的笑容,让彼此都知道,桌上坐着的,都是老辣的商人,谁也别想把对方当菜鸟吃了。


    在景立这里,楚韵的级别往上调整到和老朋友范德人一样的高度。


    楚韵没忘记今天来的目的:“范老师,您辞职准备去干什么?”


    “准备去做海运。”


    “海运?”


    “嗯,国内运输还是陆路运输为主,国际运输,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还是海运为主。我们国家良港不少,但是成气候的远洋运输公司却没有叫得出名字的。”


    楚韵当然知道远洋运输的重要性,只是,搞这个要有高质量的海船,厉害的船员。而且,现在远洋运输远远没有二十一世纪规范,在公海上你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海盗,一只远洋运输船队,大概率还要武器配备。这些东西,要钱要人脉,不是一般人就能搞起来的。


    至少,以范家的家底儿,肯定搞不了远洋运输。


    范德人指着景立:“重新给你介绍,我的合伙人,我们两个一起成立景德远洋运输公司,他投钱,我来管理。”


    楚韵想了想,看向两位:“还接受其他人投资吗?”


    楚韵手里的钱还有用处,投也投不了多少。再说了,远洋运输她不会搞,但小小投资一下还是可以,她只想多条路而已。


    楚韵事先申明,她只投一笔钱,什么都不管,只占百分之五的股份,每年分红就行了。


    楚韵要的那点股份无伤大局,不管是冲着范德人的关系,还是景立看好楚韵的原因,两人点头,答应了楚韵入股。


    三人端起茶杯,碰了一下:“合作愉快!”


    北京的锦绣东方一号已经走上正轨,香山红叶期间,锦绣东方名利双收,楚韵也赚得盆满钵满。


    上海的锦绣东方二号,还在建设中。现在不具备二十小时开工的条件,按照潘明月的设计稿进行建设,还要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比楚韵预计的要延长一些,估计要明年中旬才能完工。再加上装修之类的事情,彻底搞好,估计要等到明年年底去了。


    楚韵觉得这个速度太慢了,到工地视察的领导们,纷纷表扬楚韵,行动力强,动作快,这个速度比他们想象中的都快。


    大家都纷纷点头,毕竟是要修这么高的楼啊!


    楚韵望着工地,既然领导们没意见,那她也没意见了,按部就班地修吧。


    上海的工地离不开人,楚韵和王建业商量,今年过年怎么办?


    王建业手里的工作也丢不开,他问楚韵:“要不问问爸妈,要不要来上海过年?”


    “也行吧!爸妈都还没来过上海。”


    楚韵抽时间给两边老人打电话,两边老人都一口答应,还说今年不用他们回家带路,他们自己坐火车去上海。


    楚韵不放心,问过王沐和王林的意见,他们两个答应从北京回老家,带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他们去上海。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