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观众席里, 占据压倒性人数比例的中国观众们面面相觑,有些紧张起来,也有的握紧拳头猛挥旗子, 几个脸上画着小国旗的趁着凌放还没上场抻着脖子呐喊:“凌放加油啊——”“加油!”“中国队加油!”“凌放!!!”

    直到凌放站上跳台, 观众们默契地停下喧哗。

    中国观众们其实没有太多现场看跳台滑雪的经验, 就能肃静得仿若看自家球队踢任意球,其实主要是靠本能判断——开玩笑, 那么老高跳下来, 生死胜负都是一锤子买卖,乱嚷嚷啥, 可别吓着人家……

    第二跳, 凌放上跳台时就有一种莫名的笃定——觉得自己这回能跳得不错。

    虽说当前环境条件其实不如第一轮。

    他用余光瞥着右前方:在跳台的固定位置上,风场指示信号灯正在快速闪烁。

    红、绿、长红、绿、红……

    每次绿色安全信号持续都不过两三秒就再次转红灯。

    这情况肯定也不止他遇到,在整个第二轮中, 高空气流条件愈发复杂, 风向变换加快。涞源新跳台的气象感知设备、系统又都是国际最先进的, 反应灵敏迅捷。

    凌放觉得这个倒是没什么影响, 反正发愁选风的是叶飞流,他对此可以放手不管, 潇洒得很。

    他安静地调整着呼吸, 感受着风的流动。

    风是狂肆、变幻的, 自然界的风, 哪里能真正和风洞实验室的初级模拟中一样恒定持久、提前预判呢?

    哪怕如此, 他还是更喜欢实跳,或者也可以说, 这正是他喜欢实跳的原因。极限运动类别的现代竞技体育, 本就是现代科技带来的极致精准的确定性, 和不可控的天时地利不确定性,共同交织出的火花。

    红灯时间稍长,高清镜头试探着拉近到凌放的面庞,想来也是导播很懂观众心理——目镜后,中国运动员的眸光凛冽而清澈。

    镜头刚拉近到特写,只见凌放深茶色目镜中倒映的那枚指示信号灯,忽而转绿。于是,再一次地,电视直播切到他的全身镜头,只因怕错过真正的出发时刻。

    本轮风场特殊,指示信号灯一直来回转换,变动频次很高,现场导播也是不容易,推拉镜头都要实时监控着。拍凌放的前几位选手准备阶段的镜头时,这个操作也都重复了好几轮呢。

    终于,本次绿色指示灯持续达到了10秒。

    12秒、14秒……在某个玄妙的时刻,凌放的唇角几不可见地微抿,心说:到了。

    几乎是与此同时,教练台上的叶飞流给了信号。

    凌放骤然出发!

    纤瘦的身体如同势不可挡的冷锐刀锋,急速劈开了空气,在滑道中几乎0阻力地向下、向前——直至起跳。

    他用了全力。

    这是有些冒险的,几乎每次起跳的瞬间,大家都是爆发和控制二选一,不可兼得,以超出平时训练基准值的力量竭力起跳,很容易出现失误。而且在运动中后期,由于力量消耗过大,加上大赛中紧张心理引发的肌肉负荷倍增,也容易失控。

    凌放却不假思索地做出判断:这块跳台上,理应放手一搏。

    前方晴空万里,他高高地跳起——

    很好,平衡得近乎完美,和预定轨迹没有分毫偏差。

    凌放开始俯冲。

    扑通、扑通……在高空的急速运动中,除了狂肆的风声,他只能隐隐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

    稳定而精准、几乎没有变化。

    滑翔时间过半调整时,也还是如此。

    长期的高强度训练和竞技中的肾上腺素的刺激,让凌放在这一次竭尽全力的起跳后,短暂维持住体能的巅峰。

    他调用身体的所有机能控制身体,依靠极致的控制力,体验到了极致的自由。

    必须要说,这是一次超水平发挥。

    凌放并非没有异常,极高的速度中,他却体验着极致的平静——也可以说就是放空。

    出色的肌肉记忆让他能够控制下去,但跳雪不是只靠肌肉能完成的运动,脑子运转放缓可不是好事情,这短短十几秒内,风向风速一直很稳定,这是他运气好。

    由于迎面而来的高速风影响,运动员在空中会有不自觉的屏息,经过训练,会调整为均匀的、比平时略慢速些的呼吸,助滑加上空中飞行一共十几秒的时间里,一次半到三次呼吸都属正常,具体因人而异。

    对凌放而言,这一次的呼吸比平时缓慢许多,直到落地,他才在滑翔开始后第一次呼气。

    他双脚踏着雪板,弓步稳稳落在了超越前一名选手成绩线的位置,观众席的人群已经开始欢呼。

    还没停下,凌放心无旁骛地直视前方。

    直到落地的这一刻,他心里才打了个突:刚才挺险,能平安落地算走运。

    侥幸环境条件眷顾他,赶上这阵风比较正。

    他距离远,速度也快,在着陆缓冲期间,两旁的景色飞掠而过,经过观众席时,凌放还没完全脱离比赛状态,只是淡淡瞥了一眼又转开。

    他在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从出发到现在的全过程里,他的心跳基本没有加过速。

    他能感知自己超越了琼斯的距离线,却依然很平静。穿过停止线,进入停止区域后,没有怎么停留就离场等待出分数。

    凌放的心理素质本就远超常人,无论从日常生活还是比赛状态都能体现,专业心理测验也给出过同样的结论。

    但经历心理专家组长期的跟踪咨询后,现在的凌放比以前最重要的进步或许是:他能清晰地什么是异常。

    这种和外界若有若无隔绝开、仿若独处的冷漠状态,许久未有。

    毕竟前世,他就是在这座跳台摔下去退役。

    现在的感觉,像被封闭在一个虚拟的黑匣子里,不接天也不挨地,飘然物外,仿佛外面世界的一切与他无关。

    这在凌放看来不算是彻头彻尾的坏事,它帮他“屏蔽”情绪带来的一切状态波动,在这样重要的赛事中,或许还有正面效果也说不定。

    当然,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只有小孩子才会以为像打过镇定剂一样的神经能帮助稳定竞技状态——比如几年前第一次被PTSD打懵的他自己。

    曾经的经验告诉他,身体过度兴奋和过度沉寂都不行。

    幸好第二跳已经结束了。

    看来,还是要跟心理医生们谈谈……他这样想着,在压抑着激动的赛场志愿者带领下,步履匆匆地回到休息室,默默推开门,站进了屋子里。

    守在室内的人们,就像刚才通道中咔嚓咔嚓拍摄的几名摄影记者一样,爆发出掌声和欢呼。

    凌放十分平静地接受着工作人员的祝贺,他太平静,以至于眼神有些淡漠。

    现在的感觉……很复杂。在上一世北京冬奥前的折戟沉沙后,他对于今天的金牌,几乎有似真似幻的虚无感,以至于情绪波动和现实结果有些脱节。

    王副教练和观察着凌放的队医默默对视了一眼——一个板上钉钉要拿下一块奥运金牌的正主儿情绪居然不怎么激动,有些怪异。

    边上的队友和工作人员们七嘴八舌一通兴奋过后,莫名也没了气氛,声音都低了下去。

    这时,凌放看到实时高清屏幕画面,才有些反应。

    在休息室的墙上也有实时转播画面,比赛结束等排名的时候,会持续拍摄观众席,配合动作回放。

    “我们看到第二轮凌放起跳前后,风向变动频次几乎是最严重的,而且他这一次起跳的跃高非常高!没有想到啊,滑翔还是这么稳……极致的稳定!”解说间里,主持人们还在压制激动,保持专业性。

    “好的,现场马上出分了——”

    “凌放第二跳也是全场最高分!”

    观众席眼看着凌放落地是最远距离,到现在一直鼓噪沸腾,看到分数后掀起了又一阵欢呼。

    “出分了!”“第二跳也是第一!”“总分第一啊!”

    “冠军!!!啊啊啊——”观众看台上,沈擒舟和很多人一同蹦蹦跳跳,她疯狂挥舞手中统一发放的小旗子,丝毫不顾形象,像年轻二十岁的蹦迪少女。

    她戴了墨镜和口罩来,为了好好看凌放比赛就摘了。

    幸好摘了,不然也要甩飞。

    凌放走近几步看着大屏,不用怎么仔细分辨就认出了几个人:姥姥姥爷在边上笑得合不拢嘴。韩墨京也站了起来,伸手拦着沈擒舟,预防她过度兴奋跳出看台。

    他们几个是在包厢区,下头前排有个拿着手机的观众欢笑着比耶自拍,背景是狂欢庆祝中的观众席,他拍完立刻看照片,随即动作明显一顿,和同伴窃窃私语又频频回头看,明显是发现这个大美女眼熟。

    ……来之前说好的要低调呢?好在是体育运动赛场,大家都不是来看明星的。散场时,沈大影后应该能快速脱身吧……凌放对着屏幕里那个角落无奈地摇摇头,眼神温柔。

    仿佛是凝固的春冰开化,他的表情松下来,休息室里气氛好起来了。

    “——凌放,咱们准备去领金墩墩!”叶飞流和方唐比凌放回来的距离远些,此时才兴冲冲地进来,方唐用力拥抱他,叶飞流干脆展开大长臂,抱住了这俩人。

    凌放整张脸被埋在叶飞流和方唐一人一半的肩膀里,又被跟着队里助理教练从运动员观赛区一路闯来休息室的马尔赛兜头抱住。

    这帮糙老爷们谁还管他表情淡漠还是冷酷的,上来就是把人疯狂往肩膀上按。

    凌放被搂来搂去,简直能闻到这几个人羽绒服领子里透出的那股汗味儿。

    什么“孤独的黑盒子”、“虚无”、“亦真亦幻”呀,在如此真实鲜活的全方位感官冲击中,通通都飞走。

    “……”快被勒得翻白眼。

    “你们要闷死我啊、放开点……”凌放微微抿着忍不住开始上扬的嘴角,嫌弃地抗议。

    作者有话要说:

    国庆快乐!今天评论给大家发红包包!

    第102章

    任凭新出炉的北京冬奥跳台滑雪标准台冠军本人表现得多么淡(别)然(扭), 也没什么用。大家就是要拥抱,要抛举、还要大声欢呼着簇拥着他,在屋子里和十几个大马猴一样, 跳来跳去撒欢儿。

    平昌奥运金牌也宝贵, 但那时候, 一是去之前没有这么大期许和压力,二是除了马尔赛和几位教练, 其他队员基本没去现场。

    中国跳雪如今在自家门口能有这样的时刻, 往前十年做梦也想不到。

    年轻人们欢呼雀跃的时候,有老教练在边上偷偷抹眼泪。

    江卓和滕九中也狼奔豸突地冲进来, 看到师哥们和年轻的助理教练们都在抱抱, 立刻选择加入,积极地把凌放裹成一颗菜芯儿。

    凌放扫视过大家的笑脸,心头有些触动。

    甚至还看到了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女队几个姑娘。

    还行, 好歹姑娘们到底是矜持些的, 没有人直闯进入开着门的男生休息室……

    ……哦, 夸早了(。)

    一看到屋里情况一切正常, 阿依努尔蹦蹦跳跳地进门带着女队员们,都呼啦啦扑了进来, 围着凌放, 叽叽喳喳地恭喜他。

    职业女运动员们的劲儿可不小, 兴奋地冲撞过来, 隔着两层人还能让凌放晃一晃。

    凌放不再控制嘴角的弧度——他拿下了北京2022冬奥会的一枚金牌, 值得庆贺。

    嗯,干得不错。

    四十分钟后。

    凌放捧着一只金色橄榄枝和梅花围绕的金墩墩, 进入记者群访厅, 跟着叶飞流、王副教练等一起, 等待入座接受媒体群访。

    金墩墩憨态可掬而又富丽堂皇,考虑到这才是中国奥运代表队手里的第二只墩儿,它现在可谓是个非常、非常珍稀金贵的小东西,从凌放出现开始,屋里起码一半摄影镜头是对好焦,准备先拍几张金墩墩的。

    这还是凌放难得有一回在抢镜方面比不过谁。

    凌放抱着它,表情淡漠,只是在坐好后才把这只墩墩转过来,和它对视了一眼。

    可爱当然是可爱的,就是依然有些憨憨。

    啧,第二个比赛日的时候,你这人气还是有些虚高的吧墩儿?

    “……”心里默默吐槽归吐槽,他还是打量过后,认真地把墩墩边上精致的梅花小叶子里沾的一颗小水珠儿拭掉。

    低头时,清冷的眼底带着些柔和的笑意。

    这动作被注意到的摄影师抓拍下来,实时发到微博,氛围感绝佳。

    不过,此时微博许多网友的注意力暂时没法集中在金墩墩上,他们被一个插曲转移了讨论度——

    凌放他们被安排在转播中心接受媒体联合采访,随后还得跟教练组一起,全员登车返回太子城冬奥村,准备在晚五点去颁奖广场参加领奖仪式,领取真正的金牌。而就在凌放一行到达媒体群采室之前,微博热搜上出现了一个话题:#跳台滑雪信号灯#。

    相关事项原本是在推特上发出,由于冬奥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就快速转到了微博。

    英国跳台滑雪队教练被相熟的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国运动员凌放技术确实不错,我们拿到银牌也很值得高兴,但是……

    “今天这座跳台的信号灯——可能是不太适合欧洲的选手。”看起来一派绅士风度的英国教练瞥了一眼镜头,含蓄地笑笑。

    BBC记者立刻抓到了点,追问一句:“请问,是跳台赛场的信号灯发生了什么异常情况吗?”

    教练摸摸小胡子没说话,年轻的英国选手琼斯于是看了教练一眼,状态随性地甩了下略长的侧发说:“信号忽红忽绿,变的频率有点快。不知道是设备故障还是天气不适宜。今天裁判台给出发信号慢,不知道是否有这个原因。”

    “不过……”他和教练对视一眼,会心笑了笑,对着记者挑挑眉,“第一次在国际大赛里用的跳台,有任何情况都是我们能够理解的。”

    就连“理解”这个字眼,还是翻译到中文社群时美化过的,原话说的其实是“我们能够耐受的”。

    总之,态度总体表达很“宽容”,但傻子才看不出那层层带刺儿的潜台词呢!

    采访结尾是英国教练一耸肩:“不知道外界会说什么,但琼斯就是这样子,我们是友善坦诚的。”

    这才是本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二个正式比赛日,各国媒体和大众都在紧盯着奖牌、金牌破零情况,其中盯着中国办赛各方面安排的更是不少。

    何况还有添柴火的。

    “北京冬奥跳台场地信号变化太快,亚军获得者称难以适应”这个事情,发生十几分钟后,外网的网络舆论刚起来,又有“利益相关方”发言:

    在第一跳时折戟,才排48名未进决赛轮的韩国队运动员,也冒出来在个人账号上发了一条:

    “啊哈,我之跟教练私下聊了聊,当时没好意思跟记者们和支持的fans讲,我觉得今天的指示信号灯变化有点频繁来着,平时成绩是可以进决赛轮的呢,这么说虽然有些自大了但是也是事实,想了想还是要勇敢说出来[emoji吐舌头][emoji微笑]”

    网络时代信息流速就是快,更别提跳雪从业者们还多少关注了一些竞技体育相关大V、账号,值此冬奥高热度期间,体育相关话题和账户都有权重加成。

    于是,微博#跳台滑雪英国队采访# 这个话题几连跳着,从热搜榜第几十位,一路霹雳带火花地冲进了前三,而且热度还在上涨。

    凌放备采的时候马尔赛就刷到了,皱着眉眯着眼快速看完。相关评论区里大部分网友都在义愤填膺骂“输不起”“找借口”“什么东西”,但也有一小部分人迟疑着——

    “确实是第一次办大赛”

    “会不会经验不足”

    “我不信有什么问题,但是希望懂的人帮着说明一下?直播里确实看到很多人第二轮跳的时候那个灯灯来回闪,一直盯着恐怕会眼花……”

    情况有些混乱。

    马尔赛想凌放那边还有外国记者在场,怕有人搞突然袭击,就赶紧打电话给在场的助理教练,还又截图给凌放发了条微信。

    凌放恰好拿着手机对时间,收到信息就看见,他快速扫了一眼,面色平静地放下手机。

    采访要开始了。

    记者们的问题起初中规中矩,也问到了凌放对于今天自己状态的点评。

    不过两个问题后就图穷匕见,迎来了“非正常”的提问。

    一位美国记者举手提问:“请问中国国家跳雪队是否注意到了刚才发生的网络舆论情况呢?英国队的教练和运动员说风场信号指示灯有些影响?”

    叶飞流一愣,他压根不知道这个情况。

    这个愣神被对方注意到,那名记者迅速转向凌放:“请问凌放,是否在跳台上对于今天的信号指示灯变动格外频繁有亲身体会?”

    递话筒的十几秒里,工作人员迅速上前跟叶飞流、王副教练简要说了两句,王副教练快速打手势示意想接话筒的凌放稍安勿躁。

    面对一堆黑压压的镜头,经验丰富又谨慎的老教练,不希望运动员本人直接和外国记者交锋。

    他把话筒交给了叶飞流:“我们已经知晓了国外运动员提出的一些个人感想,关于指示信号灯变化的问题是吗?观察风场情况和择机选风其实是实赛教练组负责,可以请叶飞流教练回答。”

    叶飞流也听到情况,登时一肚子气,按性格他直接就拍桌子开嘲讽了,是被边上的方唐碰了碰胳膊肘才勉强地克制住。他板住脸硬邦邦地回应:“信号变化较快,应该是因为今天的天气,整体风场判定包括信号设备和人工判定,都在裁判组管辖范畴,有异议建议找裁判组。”

    他还能说啥呀,今天风转的频率高又不是什么十年一遇的特殊情况,无非是有人输不起就唧唧歪歪,呵。

    作为国家队主教练,叶飞流自问已经答复得很客气。

    外国记者还是寸步不让:“可以请凌放回答吗?我还是希望可以了解运动员本人的亲身感受。”凌放的性格大家都有所耳闻,比较冷清淡漠,在众人印象里很少说话,或是不善言辞。

    凌放二话不说从叶飞流手里拿走话筒。

    他直视着那名记者,“我的感受正常。在今天第二轮跳跃中,出发点有人体可感的回旋风。以当前新建跳台的传感器系统而言,我认为信号灯的反应没有问题。”

    凌放继续说了下去,意外地,他说了一大段。

    “我们都知道,跳台滑雪受风影响很大。开幕日女运动员们的训练赛就被中途取消,因为实时风速突破每秒4米的阈值。风向混乱比风速高更险,上升气流、强侧风、甚至小旋风,都可能造成倾斜翻滚,在这个项目历史上留下过血的教训。崇礼跳台在整条赛道安装高灵敏度的传感装置,各传感器信号都没问题才亮绿灯。比起十年前建设的许多老跳台,的确算比较新的技术。”

    全场摄像机对焦到凌放脸上,也有记者在私下低声议论,他眼睛都不眨一下,继续说自己的。

    凌放的直觉是:为了照顾看到采访视频时依然不完全了解项目的观众,他还是先说基本情况,否则国内观众一头雾水,连为自己讲道理都讲不清楚,多吃亏。

    他的直觉没错。在舆论发酵的第一时间采访主办国冠军运动员,是这个不大不小的事件传播效率最大化的关键时点。从科普和澄清的双重意味上,这几句话都很重要。

    凌放平静地叙述:“——但是,这一做法也并不是首创,标准台传感器布设参照的是索契跳台,本届世锦赛场地。”

    “不错的跳台,我也在那里拿到了世锦赛冠军。”他的声音清冷而笃定。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3章

    凌放在客观叙事, 但他的状态,叠加上冷淡系的高颜值,自带挥之不去的凛然气场。

    一片摄影机 “咔嚓咔嚓”的拍照声都微微一顿, 随后又更快地响起。

    国家队对于运动员、教练员都有采访、公开发言、尤其在有外媒在场时的发言有过要求, 甚至冬奥前都组织过培训课程, 总体思路当然是大气友善包容那一种,最好是周到且话少。

    他们的上一代运动员, 基本就是沿袭体制内人员那种作风, 恨不得说:“抱歉我不是我们单位负责答复媒体的人员”模板……

    不过,运动员毕竟是特殊的、公众向的职业。

    尤其这几年, 年轻运动员们遵守“公关课程”的越来越少了, 大众也喜闻乐见。以凌放的性格,更是有什么说什么。

    传感器的科学性和灵敏度一直在飞快地提高,世界各地新建、翻新的跳台都更新过、或者在计划更新风速风向传感系统。

    就凌放近期和其他国家运动员交流的情况来看, 德国克林根塔尔翻新的两座跳台、芬兰国家队新建的70米训练台, 都是类似的传感系统布设方案, 国际奥委会、国际雪联的数次专家评审, 以及米兰冬奥会来张家口“取经”的工程团队,也都对涞源跳雪场地很赞赏。

    “我认为, 在不影响实际滑行、跳跃、着陆等技术动作前提下, 对环境条件安全再重视也不为过。”

    “安全不会影响发挥。目前世界纪录是克努特去年奥斯陆大跳台的241.5米, 雪如意跳台的技术顾问里有奥斯陆大跳台的副总工程师。现在不是30年前, 跳80米就好的时代, 那时候看风向标就跳。”

    凌放本不算太关注建筑工程方面的消息,这个事儿还是韩墨京闲聊时跟他提过。

    他的语气平缓, 但话锋凌厉。

    “……我们作为运动员, 最好还是尽快适应场地科技进步。”

    记者席一片安静。

    台上坐在边上的马尔赛和几名队友, 仗着估计没镜头拍自己,疯狂点头,就差鼓掌了。叶飞流和方唐频繁对视,努力控制住不要咧开嘴笑出声。

    沉稳的王副教练张张嘴,但很难在凌放这逻辑严密贯通顺畅的怼人中插话,也保持安静。

    只有凌放自己,语气没什么变化,实事求是地继续说完最后结尾:

    “北京冬奥还有下一块男子跳雪金牌会产生,衷心祝愿那天的风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他最后对着镜头浅略而礼貌地点点头——

    “大台见。”

    作为奥运冠军,凌放的回应又在互联网上掀起很高的讨论度,一天之内连上两个热搜。

    绝大多数网友当然是热情义愤地维护自家办赛方和运动员,不过,就像大部分热门话题一样,正因为正常人们的朴素情感都是维护自己家,所谓的反思派就更显得出挑。

    几个求热度的营销号飞速入场,大V不点名地带带节奏:嗐,有些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爱国嘛,咱们就别太客观了(狗头.jpg)

    后面就跟上了博眼球的“理中客”跟着鼓噪——“运动员又不是建跳台的他说这么多干嘛”“都夺冠了当然要维护了呵呵”的阴阳怪气,还有“年轻人太锋芒毕露不好”……“下面不是还有比赛嘛,万一人家英国队员赢了可怎么办,言多必失”之类的老成评论。

    甚至还被某个大V炒冷饭蹭热度:沈擒舟未婚生子,当妈的送儿子去这种“死亡项目”多么狠心、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家庭纷争疑云、他看起来好冷清惹可能有童年心理问题……

    老套路,就要谁看谁生气,才有流量。

    反驳声音很大,但顶多分散回两句,很难面对盯着热度纠缠撕咬上来的水军。

    和很多同类事件类似,当天深夜活人累了的时候,关于凌放的舆论和白天几乎掉了个儿。

    隔天早上。

    FIS国际雪联的官推账号发了短视频:“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跳雪场地简介”,其中提到了传感器系统布设的合理性,以及跳台场地软硬件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国际雪联跟中国冰雪体育界关系很好。一方面是出于对人口大国的鼓励倾向,另一方面就要归功于自80年代至今,中国的雪上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始终在比较简朴的条件下,坚持交流学习、锻炼和参赛,雪上运动发展挺快,在FIS的裁判和技术官员中,也很早就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央视官微账号直接把这段视频搬运到了微博。

    官方态度很明显,澄清力度不小。推特和ins上还有外国运动员帮助澄清,芬兰队、德国队、法国队都有男女跳雪运动员发声,写了“跳台滑雪场真的棒哦!训练和比赛都很开心。”之类简明积极的评语。

    大方向已定。

    至于凌放的家庭、性格、私人生活,官方是不会回复的。

    几个带节奏的账号和十几个小营销号以飞快的速度被按住了,造谣的禁言,擦边的也在清博。

    有敏锐的网友跑去沈擒舟工作室微博账号下暗搓搓发问:“是不是影后的顶级公关团队发力了!”

    沈擒舟的经纪团队一脸懵。

    这事儿前前后后,他们就没插手。事实上,关于凌放,他和娱乐圈完全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他们这几年一直就不怎么出手管凌放那边的舆情公关。

    沈擒舟那位经验老道的经纪人,只是在茶水间了解了一下最新八卦,然后悠哉悠哉地给自己倒了杯咖啡,就接着干活准备沈擒舟年底的红毯排期去了:他就说了这种事儿不用操心——国之盛事啊,这当口营销号搞小动作,真当孩子没人护着啊?

    孙宇恒总教练——现在的总局某办副主任,打给叶飞流,传达他的领导对国家跳雪队全体的慰问鼓励时,特别提到了凌放,关心他下一场比赛心态不要受影响。

    “嗐,”叶飞流汇报:“孩子上午和心理专家组日常视频咨询,午饭还多吃了块村里新做的0卡糖麻薯,说是热量还是挺高,他就自己加练负重跑去了,现在都已经回去午休了……我看他心情稳定得一匹啊。”

    孙宇恒摇头笑:“我就知道,不用担心这小子!”

    凌放正在刷指纹进自己的房间。

    今年的运动员公寓住房都是智能门锁,指纹、钥匙、刷卡都可以进,他早上出去什么都没拿,一身轻松。

    进门,他顺手打开墙面上的温度调节系统,冲了个战斗澡,才躺到调节到零重力模式的床上,准备午休。

    冬奥村的智能床角度可以自由调节,床垫还有记忆功能,凌放不算爱享受的,不过还是考虑过给自己家里也都换上这种床——市场化的价格可不低呢。

    零重力模式适合休息和看电视,人好像陷在床垫里一样立刻慵懒起来。凌放略闭了闭眼,又因为手机的提示音睁开。

    韩墨京发来的微信语音请求。

    接通对面是熟悉的声音:“小放,上午去心理专家组情况如何?”

    凌放回他:“还好,做了做催眠放松,他们觉得这个压力状态下不算严重,让我这几天别多想,吃好睡好。”

    创伤后遗症是个长期而漫长的心理病症,既不能指望有灵丹妙药或者电影般的突然刺激就好转,也不能完全指望时间带走一切,不能焦躁。

    凌放的状况是循序渐进的,比起最初PTSD发作时的疼痛、眩晕症状轻许多,而且一年多来经过无数次大跳台的锻炼,基本不再依赖携带葡萄干之类有意识的控制动作。

    有当然也好,没有也没什么问题,这样想更有助于心态平稳。

    “专家们都觉得我进步很快。但还是建议大跳台时带点葡萄干什么的上去。上回咱们在海坨山救人那个事儿,加上标准台的状态,他们也怕对我形成什么刺激……”

    跟韩墨京是可以无话不谈的,凌放懒洋洋地倚靠着床垫说。

    聊了几句忍不住打个小哈欠,“……嗯,都是有应对方案的,挺好……”

    韩墨京在电话里轻笑,“上午在咨询时做了冥想还是容易犯困吧?小放你小睡会儿吧,可别睡过。下午姥姥还要亲手把新的萨摩耶帽子交给你,让你再有采访可以带着出镜。”

    “……”凌放扶额。

    韩墨京迫不及待地给他描述:“改良加厚版嫩黄色,顶上还有一团毛……迎风颤抖特别可爱……”

    凌放抿抿嘴怼他,“……别幸灾乐祸了,你肯定也有!”

    韩墨京彻底乐起来——“我提前三个月预定的藏蓝色运动款,姥姥很乐意,她本来就想试着染两轧深色线。”

    凌放:……

    狡诈的商人。

    “好了好了,你休息会儿,三点见!”韩墨京见好就收。

    “三点见……你等着,我要把深蓝的抢回来。”凌放放完狠话,还是嘴角弯弯地放下手机。

    两小时后。

    凌放顶着姥姥为他戴上的萨摩耶毛线帽,面无表情地、被笑得明艳如花的沈擒舟搂着,跟求合影的志愿者们合照。

    他帽子尖上缀的那团茸毛颤巍巍,鹅黄色娇嫩欲滴,仿佛头趴着一只软乎乎的小鸡仔儿。

    分开时,韩墨京笑着帮他扶正帽子,“明天还见面吗?”

    凌放拍走对方忍不住揉搓起绒球的爪子,但是点头,“好。”

    赛期运动员训练量比平时低不少,时间也空闲些,跟家人在一起,对他调整心理状态有好处。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2月16——2022北京冬奥男子个人大跳台决赛日。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大家肯定看出来啦,但还是说明下:本文平行时空没有疫情背景(现实中这两年不少国际雪上赛事都没办成,很遗憾)。

    祈祷人类尽快战胜病毒,大家都平安健康,哟嘿!

    第104章

    大跳台比赛当天, 跳雪赛场天气条件不佳。

    经过一场小风波,跳雪比赛得到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很多人迅速了解这项运动后, 都顺便关注了天气预报。

    叶飞流和方唐更是提前一个月就在日常盯着天气信息——说起来, 气象保障组当然会给专业报告, 不过经审核、报送程序的官方效率,还是不如手机上商业软件的推送来得快, 叶飞流习惯每天早饭时间先看看。

    大跳台当天的风力风向总体情况对高曲线、轻体重的凌放不利。

    这消息, 他大大前天早饭时见到凌放就说过了。

    再加上凌放的心理情况,叶飞流叮嘱他, 发现任何不对, 安全第一。

    凌放沉默片刻。

    K120大跳台项目他还是起步晚了,在达到阿依苏和克努特他们那种雪上强国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量、并进入他个人预判最巅峰的23-25岁周期前,凌放两年内最好的一次机会就是在自家门口的国家跳台滑雪场大跳台上, 超越这两位强敌。

    但叶飞流说的没错, 他不能靠一时意气做判断:前几天在标准台上超常发力起跳已经让叶飞流承担了不小的压力——内行人眼里数据不会骗人。这是凌放拿到了冠军, 倘若比赛失利甚至出了人身事故, 影响可就太大了。

    跳台滑雪的经验太重要了,如果天气、风场不利, 他和对手的差距会被拉大。

    “……凌放, 你也知道, 顶尖跳雪运动员都是很成熟的。”叶飞流严肃地拍拍徒弟的肩膀。

    “好。”凌放最终点头。

    ——然后直到自己登上跳台, 走进出发层电梯门的这一刻, 他都依然“幼稚”地盼着天气能给力些。

    电梯门直通户外出口,门一打开他就遗憾地发现:并没有。

    他对风的感知极度敏锐, 一到户外就在心里啧了一声:弱风, 而且还是顺风向。

    由于张家口地区冬季常年风力较强, 跳雪场地选在了位于天然的山谷中,三面环山,构建成了一个有效减弱侧风、稳定利用逆风环境的避风港,这么做施工难度非常大,建设时用了136根高度各不相同的立柱,埋深最深的有20几米,2000吨钢铁构筑了稳固的避风型跳台。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赶上少数的顺风、弱风天气时,就比较不利于发挥了。

    凌放迈出电梯,扶上目镜时想:无所谓,这种情况对于大部分对手也差不多,全力以赴。

    走进滑道前的几步路里,凌放自若地做了下扩胸拉伸,又攥着一个小布袋凑到鼻尖。

    他还有葡萄干存货,不过这是姥姥这次新带来的当季A+级红宝石品种,采购自乌市年初才翻新重开张的大型农产品集散市场,色香味俱全,哪怕隔着薄棉布、在不利于扩散的严冬室外,还是有馥郁香甜的味道。

    熟悉而温馨,把胸腔都装满。

    凌放一时间甚至觉得暌违已久。这种“安慰剂”,从他在大跳台状态逐渐稳定后,没怎么再用过。不过心理专家们说大赛中,聊胜于无,建议他如果不抵触,有可无不可地还是可以带着,总归没坏处。

    于是他捧着它认真地呼吸几口,才递给边上的工作人员。

    前一位运动员已经结束着陆,收拾出场,切转回出发台的电视直播镜头记录了全程。

    他刚才拿的是什么?——一些不了解他的观众立刻好奇起来。

    央视直播讲解室里的两位主持人则足够熟悉凌放。解说员苏靖侃侃而谈,把凌放的小布袋里大概是葡萄果干一类他家乡的芬香物品,简要两句介绍清楚了。

    女主持人打趣:“还是苏靖老师了解凌放呀!我之前听说过他这个帮助稳定心态的小爱好,一直以为他是赛前吃葡萄干来着,给家乡果干带货很给力,没想到他是闻闻就好,和熏香似的。”

    苏靖密切关注着凌放踏进滑道,扶稳横杆开始准备的动作,嘴里回复:“嗯,马上比赛,还是不便吃东西的,跳雪比赛有一定危险,食道甚至气管里留下细小残渣总归不太好。”

    关于凌放对X省某种特产葡萄干、对葡萄香气的爱好,国际范围内的跳雪行业内都有所了解,也算趣闻,不过,他实际上是为了克制极严重的PTSD症候的事,则没有对外特别说明过。

    作为中国跳雪队的关注者和叶飞流的朋友,苏靖其实知道很多,不过,运动员的具体伤病——事实上,尤其是心理伤病——还是不便对外界公开。

    被人拿去做文章总归不美,而且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影响商业价值。作为体育人和媒体人双重身份的苏靖很了解这些门道,甚至反过来提醒过叶飞流他们。

    “好的,凌放准备好了,镜头现在给到的是凌放的实赛教练叶飞流,跳雪比赛中教练负责……”苏靖娴熟地把话题引到画面中。

    奥运大跳台决赛,凌放的第一轮是排在第27位出场。

    比起标准台时的压轴,这次观众席中的姥姥姥爷、妈妈、韩墨京,都能早些看见他。

    的确,观众席中的沈擒舟早在两位选手之前就握着身边她妈妈的手,开始念叨:“哇小放要跳下来了!大跳台我都是第一次看他现场,之前出国看他比赛是90米台呢,这个好高啊感觉都穿云了,哦妈妈你别紧张……”

    她自己明明最紧张。

    凌放的姥爷起初还是一副“国家办比赛肯定不会出问题”的架势,结果也被沈擒舟念叨得,下意识地双拳握紧放在膝上,脊背挺直。

    反倒是凌放姥姥,这位两鬓银白的哈萨克斯坦族老妇人,一边伸手去帮边上的韩墨京紧了紧围巾——老人家们总是觉得孩子会冷——一边嫌弃自己即将开始无意识抖腿的影后女儿:“别念咯别念咯,比我还唠叨咯。”

    “我看比赛就比较沉浸嘛……”沈擒舟嘟囔。

    这座大跳台实际落差136.2米,近40层楼房的高度!

    虽然很相信科学、相信专业人士,也一直支持凌放的事业,但是从凌放从事跳雪的那天起,沈擒舟就不由自主、不可避免地会对建筑物、山体的高度信息敏感些——好比说她还记得去年底在北京参加一个慈善活动时听了一耳朵的新规:超过120米的建筑物须接受强震检测。

    这是超大城市中超高建筑的最新标准。

    她的孩子却要用肉身挑战这个落差。

    沈擒舟还没现场看过凌放的大跳台比赛,工作忙是一方面,也难说不是下意识回避。

    甚至还有更刺激的。

    凌放正式踏入滑道,做第一跳准备时,现场观众席发生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人们交头接耳说着什么,有的茫然仰头望着天上,有的则直接伸手去接——

    洁白的、轻灵地,散散点点落下,落在指尖凉丝丝。

    ——下雪了?!!

    “是雪啊!”

    “怎么回事,居然下雪了!”“嗐,我看了天气预报就说上午可能有雪,这还真下起来了……”现场观众议论起来。

    起初还是撒盐般细微的雪粒,许多在线观赛的观众第一时间看不出是雪,但迅速地,雪粒在变大,眨两下眼的时间就成了片片鸭绒似的雪花。

    飞扬、飘洒,纷纷漫漫。

    场地风并不算大,但痕迹被雪勾勒出来,就显得愈发自由狷狂。

    沈擒舟忍不住担忧:“真的下雪了,而且没想到这么大……”

    她等了等,发现现场观众能看到的赛况、分数信息屏上没有任何异常,有些不安,“怎么这样还要继续跳下来的?”

    “您别担心。跳台滑雪怕风不怕雪。”

    隔着漫天风雪,韩墨京的瞳孔印出凌放远在高耸的出发点上,看起来小小的身影。

    作为跳雪运动的多年——从认识凌放以来——资深爱好者,再加上亲自参与了跳雪中心建设部分工作,韩墨京对跳雪这个项目的了解远超普通观众。

    他的结论很正确,这也是今天比赛照常开展的前提。

    其实大前天,张家口场馆群周边就下了一场挺大的雪。两场有中国队两位夺金热门女选手参加的赛事: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资格赛、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预赛,都因强降雪取消,当天都未能开赛,改期到次日才举行。

    但与此同时,在两座海拔和落差都远超自由式滑雪场地的跳台滑雪跳台上,各国选手,包括凌放在内,都在照常训练。

    跳台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项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降雪对选手发挥有些微影响,但只要赛道及时清理、高空能见度在一定范围,就不会终止比赛。

    影响这项赛事进行的九成因素都是风。

    相关情况他给沈擒舟科普过,但现场

    这场雪其实在凌放的意料之中,运动员和运动员们在今早都接到了场地降雪概率70%的正式预报,通知是强度预计不大,很可能不影响比赛,到时候将按现场情况判定,看裁判指令就好。

    呀,怎么还越下越大了……在现场、在电视前、在线上,无数观众在议论。

    现在那些雪花在空中飘落的时候,都能看出回旋儿。

    ——这都能跳?!

    是的,能跳。

    裁判台指令一切正常,风场安全信号灯长绿。

    站在出发点,凌放等待着叶飞流的出发信号,落在他肩膀上的点点雪花在缓缓融化,整个人沐玉漱银般,愈发清冷。

    他的目光沉静地透过风镜、掠过飞雪,投向白雪皑皑的目标地。

    教练台上,从收到裁判台指令可以通行那一刻起,叶飞流双目湛然,盯紧屏幕上的风场图表,丝毫不再关注这场雪。

    他必须从这个较不利的风向条件里,发掘出稍纵即逝的最佳战机。

    实时风场图中最关键的一段,海拔1550-1600米,五秒预测风向红线陡然回转的那一刻——

    叶飞流高高举起了手中信号旗,一旁,方唐随着他的动作,按在教练台指示灯上的食指立刻绷紧!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5章

    矗立在冀北莽莽山间的“雪如意”上空, 漫天雪花正在飘落。

    而凌放在向上跃。

    这一跃的势头还相当不错。

    他赶在风向转为左侧方之前,抵达了起跳曲线最高点。

    身形也刚刚好完全地舒展开来,肩背腰胯腿完全在一条笔直的线上, 再开始前移重心, 把高曲线起跳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凌放重心前倾, 开始滑翔。

    重力加速度和冰滑道出发起跳的初速度结合,他的最高行进时速已经突破110km/h, 远高于翱翔的鹰隼——自然界猛禽俯冲的速度都很难与这一阶段的运动员媲美。

    他把一切都甩在身后。

    前方只有风和雪, 即便此刻风向不算逆风,但仍远远赶不上人体的行进速度。

    空气, 就如同天地间一匹匹庞大无垠、透明顺滑的绸缎, 被他在这样一往无前的高速翱翔中狠狠击碎撕裂,于是便发出裂帛似的响声。

    换做平时,这一幕可以想象、可以听到, 但视觉上没有什么实感。不过, 此刻的高空中风雪交加, 无数雪花原本在轻灵诡谲地飘摇而下, 但只要经过凌放飞跃而下的轨迹身前,就会忽而被气流拍浪推潮般拂开。

    只是看着, 都能让人一边心如擂鼓, 一边憧憬这种一往无前的自由感官——

    跳雪本就是与极限高度的搏击, 这一幕又多了种搏风斗雪的气魄, 蔚为壮美。

    “肯定超前头的了!”“一样跳起来, 凌放跳怎么这么好看……”“哇他这一跳远……”离落地还早,观众中已经有人发出惊叹。

    凌放去年的提升堪称神速, 由于参赛场次和夏季系列大奖赛调整状态的原因, 在大跳台项目的总积分只位于中游, 但出场顺序和他实际锚定的顶级对手之间隔着十几人。

    他和本轮排在他前头跳过的选手们一比,水平明显突出,还没开始前倾动作呢,就看得出不一样。

    大家跳的都是抛物线,但凌放这条抛物线显著地要凸起些,比之前的选手们的顶点都要高一大截。

    再比如,英国那个瞎哔哔说中国跳台如何如何的琼斯,这轮是在凌放前两位出场,对方在到达最高点、转换完俯冲姿势时,就已经飞下了接近一半的落差,最终成绩134米,据说已经算是他在大跳台不错的成绩。

    跟英国人比起来,凌放的动作看起来明明更舒展些,并没让人觉着多么急切,可再一看:他轻盈地做完俯冲滑翔姿势时,身位却并没下落多少!

    大家都是奥运级别的运动员,琼斯也并没有什么明显失误,但是两相对比,两人滑翔均未过半,就已经出现了让普通观众肉眼可见的差距。

    在上百公里的时速之下,造成这种差距用时不会超过零点几秒,非专业人员看定格的身形姿势也分辨不出太大区别。

    但跳雪这项运动,水平高低也就在这分秒毫厘之间。

    狂肆的气流从雪板打开的V字形缺口直扑而上,冲击着凌放的身体。

    高清镜头特写下可以清晰地看出,凌放的身体稳定得惊人。

    截至目前,飞跃本场最远距离的是俄罗斯选手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状态不佳,由于几个月前在俄超足球赛事中不慎扭伤韧带,错过了几场关键赛事,但他毕竟在俄罗斯国内是跳雪强手,依然艰难地争取到了奥运资格。

    本场比赛到这里,两次短暂的间歇期广告后都回放过那名身高马大的俄罗斯运动员的一跃,因而很多观众还有印象,那名看起来力量感很足的选手,在腾空转为俯冲之初,左侧小腿轻微地颤动,幅度很微小,很快就靠力量控制住了。

    落地143米,看那俄罗斯人的表情,还挺高兴。

    是呀,解说科普来着:跳雪很看心态,而且奥运赛事影响力大,裁判为了安全,给环境条件出发指示的判定也更为谨慎,也就是说风力不会太强、更不可能超标。按过往情况,往往九成选手发挥不如世界杯,距离分到140米以上的就有冲击奖牌的潜质。

    140米级的跳跃大家如今见过了,而再看凌放——他现在则是全身上下每一处都坚若磐石,甚至无厘头些形容,简直可以现在把他抠图出来,后面换个静止背景说是JPG也不违和。

    “……他比世锦赛的时候又有进步了啊!”解说间里,苏靖感慨着。

    这是十年基础力量的积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给一位天赋卓绝的上升期运动员带来的成长。

    眼看着距离着陆面还有三分之二航程,每个盯着他运动轨迹的人都可以判断出——凌放可以毫无悬念地超出本轮场地上留下的绿色最远距离线。

    而他的飞行第一阶段,这才刚要结束呢。

    高空中,凌放的身姿就在这个节点再次变化,他加大下倾。

    高速飞行中,他持续保证着精准微妙的极致平衡,与此同时,两脚翻腕,带动雪板相对上翘,减小雪板和小腿的倾角,V字雪板开角几不可见地外扩。

    一切顺利。

    凌放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滑翔后半程的空气张力,在飞行第二阶段全力延长滞空时间。

    飞行后程风向也给力,虽然不算强,但总算有阵小逆风,加持了凌放这完美发挥的一跳。

    近乎完美地落地。

    凌放着陆弓步、展臂减速、在现场观众狂热欢呼中缓缓停住。

    难得这一次,他松开雪板出场,没有直接回休息室,而是站在场边就回头去看现场大屏显示的实时距离——在这座跳台第一次飞这么远,他想确认一下。

    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距离——“啊,出来了!206 .5米!”

    “我天,凌放在奥运赛场上破了200米!这是2004年以来第三位在奥运赛场上突破200米的选手,他距离奥运最远距离记录只差2米!”

    解说间里,苏靖快跳起来了,攥着拳头语速起飞:“这也是他的个人职业生涯截至目前的最远距离!我之前说过他早晚会突破200米的,没想到会是在冬奥会!超水平发挥啊!这个成绩凌放下一轮稳住的话很可能拿下了!”

    苏靖一激动就话多,边上他搭档女主持稳重些往回圆:“是呀我们给凌放加油,当然,他后面还有不少选手第一轮都没出场,而且也要看第二轮发挥……”苏靖这种话在体育赛事、尤其冰雪赛事中,是得收着点讲。

    该说不说的,很容易变成flag(。)

    苏靖也附和:“哦对的对的,最强的几位对手还没登场咳咳咳咳……”然而说着还是嘴角咧到耳根,咳嗽两声才收住表情。

    ——参赛所有人员中突破过200米的只有阿伊苏、克努特这两位,最近的也时隔两年,而且还是在奥运决赛场,加上凌放的稳定性一直都不错,苏靖心里还是暗自在想:这稳了吧?这应该稳了啊!

    他只是想想,不好说出口,央视解说间嘛,面子上要矜持些,对这种偶然几率极大的项目不能随意断言。

    这道理观众们也懂,但并不妨碍大家从此紧盯着凌放后面出场的选手:观看这么危险的运动,盼着对方运动员失误就太缺德,但盼对手不要发挥出彩总归是人之常情……

    隐隐约约地、希望似乎越来越大了嘛!眼看着后面跳的选手,一个个都比凌放差了五十来米的!

    换成距离分数那可就是一百多分!

    愈发让人觉得:咱这回,这好像是超常发挥了,真的碾压全场啊!

    你看,这都又过去十几个人,现在到倒数第五名出场了……世界积分第五的选手果然表现好些!终于稳过150米,169米也挺远的,不过还是比凌放差了这么多呢,比不了比不了嘿嘿,嘿嘿……

    中国观众们按压着心里的小雀跃,在网上提前庆贺的也被打为“毒奶拖走、下一个”,但其实,谁不希望看到第一轮中期出场直接锁定金牌的奇迹呢!

    短短9分钟后,他们集体泄了口气:奇迹什么的,果然没有那么容易发生。

    ——倒数第二位出场的哈萨克斯坦选手阿伊苏,紧紧咬上了凌放原本孤悬第一名的本轮最高分,201.5米,距离和凌放只差5米,姿势分略低0.5分,风向补偿正0.7,总分只差10分不到。

    “真是高水平的比赛啊,一轮跳跃中居然会有两名选手过200米,在我们那个时代,几年出一位都不可思议,出现了就是神来之笔……”解说间里苏靖也略带遗憾,但又莫名欣悦地慨叹。

    他的这种感叹还是太抽象了,现在中国观众们听得都焦心:阿伊苏近乎追平,大家胸膛中火热的期盼凉了一半。

    啊这、冠军不稳吧……

    “据说这人、还有下面要出场那人,在大跳台的过往战绩都比凌放厉害挺多的,第二跳凌放还能发挥这么好么……”

    “诶别的不说,你们觉不觉得,现在雪看起来小多了啊!”还有观众不服气地嘀咕,虽然知道雪不雪的影响不大,但轮到自家人“吃亏”就难免要斤斤计较。

    更多人屏气凝神,紧张地等待着第一轮跳跃中倒数第一位出场选手:来自跳雪强国挪威的那位不参加夏季赛事、依然是男子大跳台世界总积分第一的光头传奇,克努特。

    恰在此刻,下了一小时左右的这场雪,停了。

    那个面相略凶、眉粗目横的挪威选手克努特,施施然登上跳台出发点。

    关注这个项目的中国观众们对他也很熟悉,不止因为这是大跳台跳雪的世界级选手,强敌之一,也因为赛前采访时,克努特还顶着闪闪发光的光头,拍vlog极力赞扬过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大跳台。

    一说话,和挪威的“北欧风冷淡系”刻板印象十分不符,和他本人狠戾了些的长相也并不一致,爽朗又可爱,还有点憨憨。

    反差萌!非常戳!

    好家伙那喜爱劲儿,就差训练结束和队友抱着在着陆坡雪地上打滚儿了……

    而且还是在凌放和英国队某人隔空怼起来之前拍摄的,于是还成为了#我们家跳台好端端,妖魔鬼怪快离开#的有力例证。

    国内观众因此对挪威跳雪队颇有好感,不过当然,此刻大家是对手,又知道他挺厉害,还是都有些紧张地注视着他——

    只见克努特畅快地看了看正在放晴的天空,洒然笑笑,随即一气呵成。

    迎着这座东方跳台悠远凛冽的风,一跃而下——

    211米。

    克努特在第一轮比赛的最后关头……破了冬奥会最佳记录。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6章

    “来看克努特这跳超远距离!啊啊最后蹲身这下可有点险——起来了!好, 到了 ——成功!”

    克努特惊险地从深蹲落地,竭力调整到弓步,再勉强地控制雪板, 直到向右稍偏着身子, 急速滑行冲进了停止区, 最后稍有趔趄地停住。

    第一轮比赛,尘埃落定。

    “……还真是令人震撼的一跳!我们都看得到, 凌放留下的那条荧光绿最远距离线, 已经遥遥压制了整轮所有选手一个多小时,给所有选手都制造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但, 新的奥林匹克跳台滑雪世界纪录, 依然诞生在了最后出场的克努特手中!这就是挪威跳雪现役第一人的实力啊,克努特顶住了压力!”

    克努特这一跳,在低空滑翔阶段也有种凶悍的力量感。

    着陆略有瑕疵, 身位不正, 还有个滑出动作, 不过, 距离足够远,姿势分扣的一点没什么影响。

    他落地那一刻很带劲地溅起来一片高高的雪尘, 给人的观感就很有威慑力。起跳和高空阶段, 克努特和凌放同属轻盈的高曲线类型, 但着陆还是各有特点的。

    客观而言, 凌放这种全程都走轻灵飘逸风格的技术类型, 已经随着上一代几位西欧老将的退役开始,在逐渐退出世界跳台滑雪的一线舞台, 但他本人和整个教练组经过无数次讨论分析、试训实赛、包括风洞实验后, 还是坚持目前的技术路线。

    倒不是为了最佳观赏性, 而是这种风格确实适合平衡感超强、身形纤细的凌放。

    也是因此,低空阶段如果不幸遇到“逆风局”——这里是指顺风——从同等曲线制高点出发下来,他在滑翔期间的飞跃距离可能稍逊克努特。

    发挥极佳的克努特,这次也是拼了,贡献出几乎完美的一跳,最终结果也让热爱跳雪运动的挪威观众们无比满意:他比凌放还远4.5米。

    克努特摸着脑袋看到了总分排序表,喜滋滋吹了声口哨才离场。

    第一轮至此结束,赛事进入中场暂休,进行场地调整。

    克努特这破奥运记录的一跳,也就此顶替了此前凌放那一跳,被各国电视、网络平台转播反复慢动作回放。

    中国电视观众们看得心忽上忽下。

    不用解说科普,就光看所有选手的表现也明白,破200米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没想到,克努特顶着凌放珠玉在前、阿伊苏虎视眈眈的压力,还发挥得淋漓尽致。

    顶尖选手果然不是吃素的啊……

    现场,沈擒舟等凌放亲友团也是心态波涛起伏——凌放姥爷一开始也是说些“孩子发挥不遗憾就好”的佛系淡定言论,然而随着比赛进程,胜负欲逐渐趋于旺盛,正焦虑得猛搓膝盖,

    不过,凌放姥姥跟他不同,老太太从亲眼看到外孙安全又拉风地、从那不可思议的高台上跳下后简直合不拢嘴。她皱纹细密的饱满脸盘愈发红润,乐呵呵地一通猛夸。

    什么“姥姥的苍鹰”啊、“老妈妈的小英雄”啊、“天山雪里蹿出来的鸟儿”啊,汉语混着哈萨克语,形容词大肆堆砌。

    虽然后面也有那两位跳的老远的,克努特更是跃居第一了,也不妨碍老太太觉得自家孙儿就是世界第一好。

    “……你稳当着,现在就要看第二轮啊!那个挪威人真挺厉害,看那架势,我看他那个高曲线比咱们小放还高,怪不得比赛前很多分析都是说他是热门,还有那个哈萨克斯坦的不容小觑……”姥爷忧心忡忡指点江山。

    姥姥回他以白眼,且拍膝盖,“我就觉着还是我们小放最厉害,小放才多大,那挪威人比他大好几岁!”

    “人比赛咋能看这个!你这老婆子不讲理……”姥爷大叹气,自知前面一番分析都白讲。

    韩墨京一向觉得这二老可可爱爱,此时边听边乐,还抽空给他父亲回微信:“——您也在看?不是有视频会吗?”

    韩父发来语音:“推迟了,这么要紧的比赛当然要看啊,我这里时差看完就该睡了,等你午饭后替我去主持下,例行会议而已”

    韩墨京无奈地摇头,认下来。

    他父亲现在在美国出差,最近两年,或许是因为韩墨京的表现愈发沉稳,韩父在逐渐放权给儿子,韩墨京发现,自从他这几个月到集团副总位置上稍稍站稳脚跟,他父亲整个人状态就都松快了许多。

    放在前几年,韩父那是天塌也要先保工作……不及多想,选手们即将开始第二轮跳跃,现场观众也都结束闲聊,认真观赛。

    中国观众们并不是只等自己国家运动员们呢!

    作为主办国观众,现场人们保持着一流观赛礼仪,每一位成功落地的选手都得到了全场热烈掌声,热情得很,像是俄罗斯这种民间关系不错的,或者唯一来自热带国家的运动员,都额外收获口哨声和欢呼。

    场边又有一只冰墩墩吉祥物蹦蹦跳跳地做气氛组老大,整体观赛氛围绝佳。

    二轮开始,就有选手比上一轮发挥还要好,比如日本选手坂本浩二,一上来二话不说选了升出发门(Gate)。

    升门,也就是运动员自己提高出发点。如果落地成功可以有加分。当然,由于滑动距离增加,理论上起始速度也会提高,不过由于肌肉熟练度、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影响,按大数据看,大家基本都和在标准门出发的飞跃距离差不多——等于说主要就是为那几分儿的升门加分。

    其实在大赛中比较少见。

    解说间里女主持有点惊讶:“呀,看来坂本浩二挺有自信,想拼一把冲个奖牌吗?”

    苏靖摇摇头:“看他第一轮分,不太可能追上第一梯队,可能就是状态不错想试试……”

    “哈,符合他性格!”女主持笑起来。

    坂本浩二上到比其他选手高五米的第二出发门,深吸一口气,跨进滑道。

    结果他还发挥挺稳当,飞跃158米,完美着陆。

    再加上升出发门加分,他大概率能超过许多前列选手,还真没准到第二梯队前列。

    虽说在这场令人意外地成为“本时代男子跳雪巅峰对决”的奥运赛事中,他大概率拿不到奖牌,可这毕竟也算个人生涯的一个小高峰。

    坂本浩二没有假手工作人员,而是自己溜溜地收拾了他那对定制的印有动漫jojo s6女主全身立绘的跳雪雪板,向镜头挥舞展示,而且还摘了目镜,八字手指托着帅脸对着媒体席留影。

    最后不忘对着冰墩墩飞吻,比个爱心。

    可忙了。

    现场观众善意地哄笑和鼓掌,有年轻人大喊“死锅伊——”也得到坂本浩二抬手“salute”的耍帅回应。

    当然啦,最值得期待的还是本轮最后几位选手。明眼人都清楚:如无意外,本场比赛冠军就是在阿伊苏、凌放、克努特之间诞生。

    而这三名选手,将会在倒数三位依次出场。

    “——啊呀,阿伊苏也升门了?!他这是也要搏一把?”阿伊苏出场就是一个让大家意外的举动,他也站上了第二出发门。

    解说间里,主持人也跟着苏靖感叹:“果然收益和风险并存,我以为奥运决赛大家都会比较保守,没想到头部选手居然有升门赌一把的!”

    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么拼一把只要是双脚落地就起码加4分,如果再发挥好些,还真有可能弥补第一轮和前头俩人的差距。

    可惜阿伊苏的状态似乎有些受心理压力的影响,起跳时机略晚。

    他本来就是强力量型的爆发性起跳选手,跳跃曲线也偏低,一旦起跳不绝对踩实,就影响距离上的发挥。

    出发门+风力补偿分给阿伊苏带来了6.7分,这是全场最高的补偿分,但是距离远不如第一轮,172米。

    而距离分才是重中之重。

    “有些得不偿失呀……”有观众替他惋惜。

    不过,至少也是铜牌了,只等着看后面两位选手发挥。

    “阿伊苏总分出来了,395.5,很高啊!”

    “其实这两轮他的表现,也足以拿下历年八成以上的世界杯分站赛冠军,在任何一届奥运会到这个水平都是保2争1,只除了本届。”

    镜头里,哈萨克斯坦的年轻人面带遗憾,并没特别高兴的样子:这次的风力条件其实比上轮好些,跳得没上轮好,似乎表明选错了策略,他有点儿沮丧。

    场边有一名络腮胡大叔迎接阿伊苏,大笑着擂胸脯又揉脑袋,才让他露出些笑模样。

    哈萨克斯坦男子跳雪水平不错,原因之一就是阿伊苏所在家族的天赋,他的教练就是运动员退役、阿伊苏的亲伯父,场边等待的队内工作人员也是他远房叔叔。

    中国电视台的解说间里,苏靖厚道地隔空宽慰:“其实阿伊苏也是粗中有细,这种时候的策略无所谓对错。升门还跳得不错,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其实哈萨克斯坦队的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只要第二轮凌放和克努特没有发挥完美,稍一掉落到第二梯队的140-170区间,第一轮带来的距离优势缩小,他升门挣来的近7分可就有大用了。

    “赛场上嘛,一切皆有可能……”苏靖尽职尽责地继续解说,填补比赛空档的同时他也和万千观众一起等待着。

    “凌放出场了!”

    很多通过这场比赛被科普了什么叫Gate加分的观众,第一时间去看他的出发策略——凌放没有升门。

    倒也不算意外。

    对这块跳台凌放总归比别人熟些。他跳得多些,这是天然优势,也是中国运动员头一回能在大赛中有点儿地利。

    跳好比什么都重要,他没有赌的必要。

    “看来凌放和他的教练这次的策略是稳啊,拼纯技术的时候到了,沉住气!”此时此刻,从现场观众、到守在中国队休息室里的几位助理教练,再到无数屏幕前的中国观众,都在给凌放加油。

    凌放轻灵地起跳,稳健地转换动作——在高空,他对这一跳感觉不错。

    预估落地在200米左右!

    他直掠而过,飞向大地。

    没想到,滑翔到了20米左右的低空,风场发生了微小却关键的意外变化。

    一阵上升气流,在高速相对作用中,猛然顶起了凌放的左雪板,将连接着脚踝的雪板向右推去——

    左侧风!

    凌放必须作出瞬间的调整判断 ,他全力控制腿脚动作和角度,但意外气流的一击之下,在画面中看,他的左雪板还是收了影响,颤动着贴近了右雪板,几乎要形成危险的交叉。

    一旦交叉,从雪板V字形缺口扑向人体的空气张力会立刻失衡,对距离的影响起码得有二三十米,甚至有可能直接翻车。

    而他距离着陆不到三秒钟,一切都发生在须臾之间。

    中国队休息室里,王副总教练差点脱口而去:“呀失误了!?”

    不!

    左雪板内收,和右侧不对称,但是同时略外翻,角度也保持住了——凌放是有控制地在调整!

    高空中,凌放是靠身体意识和运动直觉行事,而普通观众对于如此细微和飞速而过的变故几无察觉。此刻,全场最看得明白的人,是在教练台上的叶飞流。

    他并没慌乱,甚至哈哈灵光一现,想起了克努特上一轮超远距离跃出、最后右偏落地的动作。

    再看一眼风场图,果然。

    这座山体规模达到141米的大跳台,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会受到山谷风影响,在目前只有凌放和克努特、阿伊苏这三个选手到达过的、150米左右跃出位置,偶尔会有侧方上升气流。

    现在看来,凌放本轮和克努特上轮都赶上了20-30米空中迎面而来的左侧气流。

    利用好了是红利,被影响则是遗憾。

    凌放此前的训练中都没飞过这么远,中国队其他人就更加没有了。

    在举办过的测试赛中,此前也还未出现飞跃150米以上,还依然保持在距地面二十米以上高度的表现。

    这位置也不能在空中布设传感器,因为就是运动员的行动轨迹,叶飞流能瞥一眼就从复杂的风场信息系统里看出低空程气流的秘密,也是因为被老教练们天天盯着学习和分析。

    每座跳台都被无数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千锤百炼地试验着,但也还是有实赛才能发现的秘密、凸显的特点。

    每一跳都可能变化万千,从中掌握和摸索每个跳台的“脾性”是很重要的。

    或许这也是冰雪运动的魅力,当然,也是经验的重要性。

    此刻,对于这座年轻的中国跳台,全世界任何选手都还没有这个经验,大家的教练组或许赛后会分析总结,但选手们如果遇到情况,在空中就纯拼天赋和临场反应。

    凌放的最终身形也有些往右歪,但是比克努特第一轮调整得明显更好些。

    雪板角度一直保持到换着陆姿势,随即稳稳落地成弓步。

    213.5米。

    和上轮相隔不到一小时,新的奥运纪录诞生了!

    本届冬奥,中国跳雪队再次进入冠亚军角逐。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7章

    克努特上轮211米的跳台滑雪奥运纪录刚出炉, 还腾腾地冒着热气儿呢,存活仅一小时,就被凌放213.5米的距离打破。

    凌放本轮比克努特的上一轮距离远2.5米, 姿势也比克努特上轮更佳。

    克努特应该庆幸他扣的主要是着陆后的姿势分, 虽然着陆在观众眼里能看出明显的效果不同, 但跳雪姿势分中其实是起跳动作和空中动作的占比大,落地后的姿势评判占比小。

    加上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能跳出很远距离的话, 裁判扣起姿势分来也都会手轻些, 所以这部分,克努特其实还是酌情地占了便宜。

    凌放本次赛事的最终分数落定:第一轮206.5米, 姿势57.6, 风力补偿+1.2,总分274.5;第二轮213.5米,姿势分56.8——主要扣在低空滑翔时双雪板不对称美观——风力抵扣-2.4, 总分285.7。

    一个没追直播的跳雪观众看到都会怀疑电视有BUG的总分数:560.2。也是破奥运本项目总分数记录的。

    神仙打架, 放在任何一次既往奥运赛事中, 他都妥妥带走第一名, 哪怕算上历年来的FIS世界杯分站赛,两轮连续超过200米的人都屈指可数!

    可是今天超神发挥的不止中国运动员。

    差距很难判断, 谁也无法预知:凌放能否能从克努特手里夺得这个冠军。

    不过, 肯定不用再和十分钟前阿伊苏努力挣来的升门分数计较了, 近30米距离差距, 对总分数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克努特做准备, OBS的直播镜头给到了哈萨克斯坦队伍休息区,阿伊苏的表情略有遗憾又恢复平静。

    如果他没有冒险升出发门, 也有可能在距离上发挥更好, 但这就是竞技比赛, 落子无悔。

    旁观者则心态复杂:凌放现在亚军保底,甚至……冠军在望。

    只要克努特接下来不超205米,好像就有戏啊!

    观众们躁动着,不过也只略有些兴奋,想喜形于色的也又惴惴不安地压住。

    五分钟后才见分晓!

    颤抖的手,激动的心,胸中像是揣着窝活兔子,还要逐一按头叫它们稍安勿躁。

    咱现在是有经验的观众了。可都不要忘了上一轮的前车之鉴啊,中场开香槟那都是立flag!

    那个那个谁、可还没有出场呢!

    所有人隆重等待着克努特这决胜负的最终一跳。

    首先要看出发门——

    克努特稳住阵势,和凌放一样,也没有升门。

    “没有升门,看来克努特对自己的硬实力有信心啊!”作为跳雪强国,挪威各年龄层的观众们也都非常关注这场赛事,同样实时转播,现在对当地来说是晚间黄金时间,挪威最大的国营电视台的赛事直播间收视率从上轮克努特出场开始节节拔高,电视台的当地解说如此感叹。

    “……博心态了,大赛还是要稳嘛。”中国观众正看着的央5直播间里,两位解说同样在讨论这个选择。

    凌放破奥运记录的第二跳后,网络实时关注度也同时拔高——听闻一场决赛有夺金可能,许多原本不关注的人也会凑凑热闹,哪怕是刷刷微博上的实时消息。

    万众瞩目下,克努特一跃升空。

    十几秒后,稳健地落地。

    “好远……”“也很远!”“诶?有没有凌放刚才远啊……”“我看不出来……”现场观众迫不及待地互相询问确认,但没人说得准。

    没人能确定,这么远的距离,现场很难肉眼对比出来。

    但是有实时设备数据,一般都是落地瞬间就在大屏幕显示呀,这次没有立刻出现!

    这倒也没什么,其实所谓观感上的实时出分,也都是裁判组组长能第一时间看到并给出确认才传送显示,本着对现代科技的信任,一般也就瞥一眼的事儿,走个流程。

    而且每次还涉及五个人打姿势分呢,有时稍有耽搁也属正常。

    各个直播解说间的主持和线上观众们,也一样在等实时出分。

    跳雪比赛中,每位运动员出场时现场显示屏和电视直播侧会有To Beat分数,克努特开始后,他的画面下To Beat就是凌放的总分:560.2分。

    他的第一轮得分是280.9分,比凌放高出6.4分。

    本轮,只要他出分高于279.3,已雄踞本届冬奥奖牌榜第一至今的挪威队,就能再得一枚金牌。

    苏靖经验丰富,根据直播固定位镜头和后面背景判断大概距离,他立刻说:“感觉比凌放这一跳差一点不多!悬念来了,让我们看一下具体数据……姿势分57.4?啊呀,这轮比凌放姿势分高,风力补偿分也高0.3——这距离分出的有些慢,怎么回事儿?”

    现场比正常出分数也没有慢多少,到他开口还不到一分钟,只是所有人都在理所当然地心急。

    “……这应该是在回看两个人落地点,复核仪器报的精确距离。”挪威国家电视台的解说员经验也很丰富,很快做出了推测。于是电视台转播镜头也切换到了两位选手的落地瞬间——虽然普通观众看对比也看不出啥来。

    中国央视直播间的解说苏靖也看出,多了两位工作人员去裁判台交头接耳说了几句,苏靖突然意识到什么,心说:不至于吧,难道……分差实在是太小?

    还真是这样。

    又过去令人难耐的一分钟,裁判台复核无误,给出最终结果:克努特本轮距离209米,姿势分57.□□力补偿+0.9,本轮得分278.5分,两轮总分559.4分。

    结果出来了!

    凌放以0.8分的微弱优势,夺得冠军!

    现场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

    “赢了赢了!!!”欢庆之余,苏靖在直播中感慨:“太险了太险了!凌放第二轮的实际距离数值——213米31公分!克努特第二轮是209米19公分,这、这差12厘米……天啊,这12厘米赚大了啊!”

    他是内行人,分数计算一整套逻辑吸烟刻肺都不为过,外人听着就有点反应不及了。

    什么12厘米?

    女主持人激动得脸颊有些涨红,嘴里连珠儿一样祝贺了一番,同时听着苏靖的发言。她也算久经考验,一听就懂,就接过苏靖的话,笑眯眯地代不明就里的观众发问:

    “啊,还请您跟观众朋友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克努特19公分就取整了,凌放这31公分就给算成213.5米呢?按四舍五入好像不是这样啊?”

    “啊哈!”苏靖眼睛笑得眯起来,“跳雪是0.5米计距离成绩,所以它是2舍3入!”

    克努特是超过209米19公分,因此计为 209,而凌放超出213米31公分,计213.5米。这就是至关重要的0.5。

    两人两轮最终总分数仅仅相差0.8分,而如果克努特刚才再多跳出来几公分,就能多记0.5米,总分会加0.9。

    在连续四次超200米的大尺度空间、超长距离飞行中,冠亚军二人精确到12厘米,决出胜负。

    这在整个跳台滑雪赛史上都罕见。

    “……没想到啊,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个人跳台滑雪大跳台的赛场上,出现了如此戏剧性的一幕!这估计会是往后几年跳雪界津津乐道的一场决赛!”

    而这场巅峰对决,凌放是赢家。

    这次回休息室的时间早些,看着室内直播出分,凌放照例被教练们和队友们揉来揉去一番,然后板着脸被方唐拉去领金墩墩去了。

    照例,他傍晚才能拿金牌,领了冰墩墩休息下,就准备去赛后访谈。

    这次赛后访谈,气氛其乐融融。

    昨天还刚好有一位已经拿到两枚金牌的芬兰美女滑雪运动员,把第二枚金牌送给陪伴自己运动生涯多年的教练的新闻,记者于是凑趣问凌放:金牌和冰墩墩打算怎么处理?

    凌放之前倒没想过,说实话,赛前他肯定想过要争冠,却没把夺冠后续事宜设想得多具体。

    他一向如此。

    被问到,他就认真思索了几秒,然后回答——

    金牌要送给叶飞流一枚。

    估计叶飞流会放在他和方唐在跳雪训练基地边上住处客厅新布置的那个展示柜里。前两个月专门买的,放着叶飞流和方唐荣誉教练、优秀青年等荣誉奖杯,还有凌放十几次大赛冠军时大家的合影。

    凌放都不知有这么多。

    热闹而有序,装饰性也很棒。

    那不是叶飞流的风格,凌放看到照片就猜到是方唐买的了,还可以有效防止那俩人养的那只好奇而灵活的猫,对奖杯、奖牌和证书们的侵害。

    凌放觉得,放一枚奥运金牌进去很合适。

    至于两只冰墩墩,他打算放一只在家,妈妈和姥姥姥爷一定都会开心。

    还有一只墩儿,就是现在抱在手里的这只——“这只要送给一个、一个朋友。”

    凌放虽然还是认真严肃,腰背挺拔的模样,但神情难得松弛,有那么一瞬的柔和。

    在场的都是资深记者或摄像,许多人都下意识地捕捉住了这个给人淡漠印象的年轻冠军莫名温情的瞬间。

    大家一向觉得他气场高冷,高岭之花一样疏离,气质和身份,让人不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这年轻人容貌的惊艳。

    但这时拍的照片流出去,的确是无论谁看见都要肤浅地夸一声“漂亮”。

    ——在咔擦咔擦亮起来的闪光灯中,他似乎若有所思地微微歪头、清清浅浅地笑着。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8章

    一场奥运级传奇赛事, 收获的绝不只是赞誉,当然还有应得的实惠。

    凌放形象好,项目有夺金点, 这年头商家流行提前押宝, 赛前就有不少试图接触他, 等标准台拿下冠军就抢手程度翻倍。

    这下双金牌在手,市场趁热打铁, 短短几天之内, 新找上门接洽的商务代言就有七八个大项、二十几个品牌,就这, 还是沈擒舟的经纪团队帮着筛过。

    凌放此前就是一个芬兰专业滑雪运动服饰品牌的大中华区代言人, 以及X省某本土干果巨头的长年代言人,平昌冬奥刚夺冠的那年他也接过大众乳品、还有中粮某健康食品的合约,这两个费用最丰厚的代言都是一年期。

    中国体育夏强冬弱了几十年, 冰雪项目本就起步晚, 运动员的光环方面还是不好和夏季项目比, 加上凌放不太在意, 那之后也没怎么争取。

    他的商务代言一直是沈擒舟的工作室团队去代理——沈擒舟一向大方,涨底薪发红包都随心所欲, 收儿子的抽成那是不可能的。

    但她的经纪团队毕竟更熟悉娱乐圈, 而不在体制内运动员的路子上, 考虑到自家老板沈擒舟女士, 对亲儿子这二十几年如一日“自由放飞”的理念, 经纪人佛系得很(反正又不怎么要赚凌放的经纪费),到现在的冬奥高光期, 他的微博认证号只发过转央视赛事新闻的几条, 近乎无营业。

    现在商务上门, 代言费累计到一个哪怕是沈擒舟都不能忽视的数字。

    沈擒舟的经纪人于是又双叒叕揪着头发提建议:真的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凌放还是要有职业体育经纪人的!

    沈擒舟加入做工作——作为顶级运动员,匹配一定的商务、宣传公关资源,也是应有之义,对运动推广有好处。

    行吧,凌放耐心听完,同意了。

    事情一旦决定,执行起来倒是很快。

    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位候选人才,那边约凌放,希望他等冬奥闭幕式后见一面。

    闭幕式就在几天后。

    和开幕式相比,闭幕式的仪式和表演,都更多了梦幻温馨的气质,冰雪融融,情意曼舞。

    “雪花雪花”的歌声里,主火炬正中的“微火”,在燃烧16天后随着空灵的乐曲缓缓熄灭。

    再盛大的庆典也会结束。凌放一瞬不瞬地看着骤然而起的欢庆焰火,有些感叹。

    出场时,手机响起,是韩墨京——“明天七点半?”

    他立刻回复:“嗯”

    这阵子俩人也常见面,第二天一早,又在奥体公园南门碰头,随后要两个人骑车穿越几条胡同,去见凌放那位准经纪人,骑行近40分钟。

    “韩总真的要和我一起骑共享单车啊?”凌放眸光微转,调侃他。

    韩墨京摊手,“我也想让助理定两台专业的城市越野自行车,可是你看路况……”

    凌放凑头过去看他手机——约好的地方在工人体育场和工人体育馆中间那条街,朝阳区和东城区的交界处,从他住了一夜的奥运主题酒店骑过去,一路红绿灯无数。

    现在正是早高峰,乌泱泱的单车大军里,什么车都一个意思,也就别耽误功夫了!

    凌放表示赞同:共享单车方便得多,路过早餐店甚至可以停下吃个烧饼什么的。

    骑车到店门口也不用担心车丢,大不了出来再扫一辆……

    实则是韩墨京也不见得不能提前规划好——只不过这种两人亲密地商量完这些细细碎碎的安排、接下来可以在车山车海里并肩,随走随停的出行——他心里有数:凌放会更喜欢。

    听凌放盘算着要吃,韩墨京就掏出手机搜早餐店排名,看有没有必要稍微绕点路,专程找一家好的。

    凌放凑过去:“我听马尔赛说这个也是能刷的,有的老字号排队还不好吃。”

    韩墨京就说:“确实会有,我综合看看评论,不要去太热门的……那吃不吃卤煮?”

    “有的话我尝一口?”,凌放难得犹豫一下。内脏这种高脂食品,他也就现在比完大赛能稍吃两口,但一碗肯定吃不得。

    韩墨京就很干脆:“没事儿,我给你打扫剩下的。”

    他的助理开车送老板过来,此时在边上听完转身一脸不忍直视:他家老板形象贵气温和,在国内豪门贵公子盘点里也非常排的上号,怎么每次跟凌放在一起处,就、就扎扎实实地接地气去了……

    行程商量好,出发。

    一路骑行,天气不错。帝都的风在这座超大城市里穿街走巷,时而推着两个年轻人骑车的身影走,时而又造成不小的阻力,共享单车不是专业变速车,逆风上坡时候还需要费点力气,就当锻炼。

    早高峰骑自行车依然拥堵,比预计多花了十分钟才到约好的咖啡馆,凌放和韩墨京见到了候选的那位体育经纪人。

    一位中等身高的男经纪人,姓刘。

    刘经纪人热情请他们坐下,随即很坦诚地开场,先跟凌放解释体育经纪人的意义。

    他是做了10年娱乐经纪人,最近两三年才转为做专职体育经纪人的。这个职业在国内还算蓝海,这方面人才稀缺,然而话语权却并不高,运动员配合度普遍偏低,很难理解市场对明星运动员真实存在的需求短缺。

    “目前国内匹配体育明星的项目还太少。那么多顶级运动员为国而战,付出难以想象的辛苦汗水,却受限于受众和宣传,不少世界冠军的市场价值比不上娱乐圈的五线明星。”

    “在我看来,运动员们也需要稍微敞开些,和国际接轨,更了解市场扩大影响力,市场也需要体育明星带动形象升级、拓展品牌内涵,这目前是国内体育界的短板。”

    “……其实我曾经是二级篮球运动员,后来伤了转行的,还是有些情怀在吧。如果能合作我全力以赴!”

    刘经纪人说话娓娓道来很有条理,态度也蛮诚恳,凌放听得很认真,最后有些动容。

    韩墨京插入,“可以谈谈对凌放接下来的商务和宣传两方面规划吗?”

    “没问题,凌放作为小众、格调高、国内无竞品的雪上项目运动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打造个人品牌。”

    “国际体育经纪领域的关键业务,众所周知在于转会,对中国除了足篮球以外的项目意义不大,那体育经纪人主要就是争取商务、判断访谈和综艺资源,进行合理的公关宣传,提升个人品牌价值——金牌当然是第一位的,却不是唯一的。比如客户想找一个公众人物合作时,可以是演员、歌手、运动员甚至大主播网红,那么凌放在商务平台公司给他的备选list上没有靠前些?这就需要提升商业方向的价值感……”

    刘经纪人显然有过很完善的思考和规划,而且对跳雪项目受众和运动员分级在国内外的现状都很清楚。

    韩墨京不动声色地听着,很少开口,间或抛出的几个问题基本都是开放性的,刘经纪人给出的回答算得上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虽则如此,说到最后,刘经纪还是有些口干。韩墨京停下提问的时候,这位资深经纪人也是偷偷松了口气。

    ……挺紧张的。

    凌放的这位好友,不愧是当大老板的,认真起来压迫感实在是很强,比他此前在娱乐圈面对什么影视公司老总cue起人来都犀利。

    凌放本人对韩墨京给予充分的信任,他自觉不太擅长这些,来前就说好,谈正事包括如果提详细待遇和业绩目标之类,全交给韩墨京,前面他自己对于总体规划觉得不错,后半程就几乎一言不发,看似专注聆听,实则放空摸鱼。

    40多分钟后,两边才结束交谈。

    分开后,韩墨京对凌放轻轻点点头。

    在韩墨京这种久经投资沙场的人面前谈梦想是很容易被识破的,不过这一位算是货真价实的人才,而且方案做的不错,凌放本人也比较认可,考虑沈擒舟的经纪公司背书筛过几轮才找到这么一位,总算是令人满意。

    外人面前正襟危坐了近一个小时,凌放出门就忍不住小幅度伸个懒腰,感叹:“不能没有你啊老韩!”

    韩墨京对他笑笑,忍不住伸手帮他戴羽绒服帽子,神色温柔。

    凌放和两人小时候一样,乖乖不动地等他动作——戴好帽子,还示意韩墨京帮他扒拉一下刘海。

    回头稍一合计,凌放就签下了那位经纪人,连带着“上门礼”两个代言。

    其一还是某奢侈品大牌的香水线,原本对这类产品有些顾虑,接受主要是想起韩墨京之前给自己选葡萄味儿香薰的事情。他就认真选了两款自己觉得舒服的,再对出一天拍广告的行程,其他都交给经纪人对接。

    不得不说,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此前凌放也接触过娱乐经纪人,相比之下他觉得这回顺畅多了。

    倒是还有个新消息。

    凌放在休假中接到了电话:原本那位担队长头衔的陈师兄正式转助理教练了,凌放被正式任命为国家跳雪男队队长。

    ……怎么说呢,虽然目前整个队只有他能进国际大赛决赛圈,但咱们总归会越来越好的!

    电话那头,已经回到X省老家陪父母的叶飞流语气装模作样:“凌队长,好好干啊,那话咋说来着……哦,你要飞奔着扛起中国跳雪的未——咳咳咳咳咳”似乎是被突如其来的外力打断了。

    随即这通来自X省的手机通话那头,就响起了方唐的声音:“老叶你能不能有点正形儿!……啊恭喜啊凌放!我们也是今天才接到通知,你好好休假,等队里集合还会给正式任命!”语气轻松。

    凌放都能想起方唐笑眯眯的样子,嘴角微勾,“好。”

    “还有,告诉叶飞流。我知道。”

    无论未来的担子多重,路还有多长,此时此刻,21岁的凌放队长,正在他赛后休假中、精神最放松的几天里,难得享受普通年轻人的生活。

    他的家人和韩墨京目前都在北京,索性他也跟着沈擒舟一起住到同一家宾馆,在帝都玩玩乐乐。

    冬奥闭幕,残奥马上开幕,许多国家的运动代表队都还没走。于是之后的几天里,他还带着不少人在北京逛、玩、吃。

    凌放原本也不爱攒局社交,但这回自家是东道主,似乎是中国人骨子里有朋自远方来的自觉性,让他的近期第一要务莫名就成了陪好客人。

    残奥在进行,凌放有空就去看些感兴趣的赛事,尤其有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比赛,票其实挺抢手呢。

    法国残疾人冰球队现役主力队员,尼诺,还几次邀请他去看冰球比赛。

    ……这家伙老大不小了,一路从冷板凳做到主力,性格几年来却都还是一样,直接在微信里打滚耍赖,学了几句中文都要用上,甚至搭配“球球了”的小狗眼表情包。

    等凌放终于松口应邀,法国残疾冰球队势头极佳,已经一路闯进夺牌之战,要和瑞典队争夺本届冬季残奥会第三、四名。

    尼诺要送票给他,凌放表示不用。

    ——在自己国家办比赛是很方便的,而且客观上,残奥不如奥运的票抢手,运动员和家属本来就可以拿一些分配的内部票,虽然时间紧,他也可以用自己的份额和预定看这场比赛的其他人换。

    问过家里人不去后,凌放顺利用手里还没用掉的可指定决赛票,通过马尔赛的“人脉”和速滑队的女运动员交换到2张冰球铜牌赛门票。

    叫上韩墨京,一起去看!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9章

    北京冬残奥冰球第三四名决赛赛事, 定在3月12日晚间,黄金时间七点半开场,时长90分钟。

    此前, 夺冠热门瑞士队败给了中国残奥冰球队, 将中国队送入冠亚决赛。而法国队则是从不被看好中一路拼到了最后。

    法国队和瑞士队的残疾人运动员们打满了三局, 双方所有候补队员全部上过场,还有1人轻伤……无伤大雅, 总之, 这些脱离冰橇几乎无法快步走路,半躺时却霸气十足征战冰场的残疾运动员们, 着实贡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高水平比赛。

    上半身压稳座斗, 在纤薄锋利的冰刀上显得上大下小,行动却灵巧迅捷,再用残缺的下肢踏好足踏。残奥运动员的冰上滑行技巧精湛, 冰上速度丝毫不输健全冰球运动员, 挥杆时风声飕飕, 击球精准, 你争我夺。

    冲刺、急转,连翻车都有发生, 现场观众群里不时地惊呼出声。

    虽然没有中国队, 又是残奥, 但是毕竟到了决赛段, 场地观众也会坐的很满, 冰球这种竞技性高的运动尤甚。

    “好球!”凌放凝神观赛,不知不觉就看了进去, 数次跟着身边不少观众叫好。

    他是有点偏向看到熟悉的朋友这一方获胜。

    一旁韩墨京则是两边有精彩进球都会鼓掌。

    三局比赛, 第一局法国队先拿下, 休息十五分钟后,第二局开场就被瑞士队进了一球然后防住,打平。

    开赛一小时过去,一切回到原点,双方运动员面罩后的脸上都大汗淋漓。

    第三局打到临近尾声,双方防御强度都依然保持住了水准,哪边都没有进球。

    全场运动员基本经过了一次轮换,疲惫但战意满满,法国队这边,尼诺操纵冰橇一个急刹,抢断扑救,一番激烈争夺后成功独自带球到球门——挥杆击球!

    进了。

    瑞士队随即组织起一次快攻,被法国队后卫惊险干脆地断了下来,瑞士队尝试抢断,一番争球后拿到球权。

    继续进攻——好险,法国队门将挡住了这一球。

    比赛结束的哨声随即响起,法国残疾人冰球队拿到了本届冬残奥会铜牌。

    “痛快!”凌放都忍不住抓着韩墨京的胳膊叫好!

    冰球比赛结束后15分钟就现场领取冰墩墩,观众在场,而且团体项目好在是一人一墩。

    看着尼诺领奖后对着自己这个方向挥挥金墩墩,凌放微笑起来,诚挚地冲他鼓掌,为这位换了赛道的前跳雪运动员朋友庆贺。

    万万没想到,运动员退场后,观众正在出场,尼诺居然又绕回来到观众席前排找到了凌放。

    笑容灿烂地直白无视掉身边所有人,开口就是,“凌,这只冰墩墩,我想要送给你 !”

    “……”凌放一时无语。

    余光瞥见有暂未退场的记者,已经在用摄像机对焦,还没走的观众也好奇地往这边看过来,主要是看见了尼诺手里的冰墩墩,也有的认出了凌放,开始掏手机拍。

    “我不能收。”

    “……”尼诺露出一个早就知道会被拒绝的表情,依然可怜兮兮地用手托着冰墩墩的屁股,小心举着往前,“其实我一直都是认真的……”

    凌放快速答复:“我也是认真的,尼诺,我对你没有超越友谊的感情。”他压低声音,但是很清晰地说出来。

    尼诺叹气:看来没机会啦!

    凌放是真无奈了,看着尼诺收回冰墩墩,实在忍不住说:“你就是因为喜欢跳雪而已吧,我性格并不好。”

    “才不是!”尼诺立刻反驳,“凌又勇敢又温柔,我没见过和你一样好的人。”他会简单的中文,说起话来更直白坦率,最后还要嘟囔:“能和你在一起的人多走运……”

    “小放,”一直没出声的韩墨京说话,“滞留的观众有点多。”语气平静如常。

    多年来几次见面间隙,尼诺也见过凌放和韩墨京相处,作为凌放的忠实仰慕者,心里难免有些许察觉,快速瞥了韩墨京一眼,发现对方站直比自己高一头,带些孩子气地撇撇嘴。

    韩墨京本来敏锐,但此刻却偏头看着凌放,没注意尼诺的眼神,直到和凌放一起离场。

    凌放拒绝了尼诺的冰墩墩……侧面说明这个礼物确实有特别的含义吗?

    韩墨京坐进办公椅,稍抬眼,映入眼帘的就是凌放送给自己的那只,围绕着金梅花的北京冬奥获奖运动员专属墩墩。

    他常驻北京办公,收到后就放在办公室里,手边最近的位置。

    总经理办公室带有大落地窗、采光绝佳却由于黑白灰的装潢风格带着一重冷色调。

    室内唯一不搭的摆件,就是老板桌上这只很明显的,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专属吉祥物——不可谓不奢侈。

    国内或许有比韩墨京身家高的商人,但再没谁能摆这一只金灿灿熊猫在案头了。

    韩墨京用指尖敲敲他给这只墩墩专门定制的长虹玻璃罩,防指纹的那种,然后揉揉眉心,叹口气。

    他并不是优柔寡断的人,真要对凌放表白那简单的几个字,却顾虑重重。

    韩墨京看着温和,实际上决断起来更甚于他父亲,冷不丁地温柔一刀,让对手很忌惮。如今他也接触过自家庞大的集团几大主要行业实际业务,回到搬到首都的总部,事业蒸蒸日上。

    但他不舍得用任何手段来取巧。

    怕影响他的事业,怕影响两个人的关系,怕会错意被疏离,作为唯一能走近凌放的人,他本来已经很珍惜。

    这两年却越发觉得不满足。

    助理敲门进来,把一份被叮嘱过收集的剪报放在桌上,北京日报体育版,公布了凌放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跳雪队队长任命。

    助理喜气洋洋,看看年轻老板的脸色又觉得不对。

    韩墨京察觉,敲敲厚实的桌面,意有所指地问了一句:“老李,你也是追了女朋友十几年才结婚吧?”

    “嗯?嗯……”助理摸摸脑壳,“也没超十年,一开始同学了几年才表白么。”

    “那怎么表白的?”韩墨京看看他。

    助理看回去。

    “呃。”

    这让外人咋说呢……助理老李也是人精,他不怎么涉入自家老板的生活,但心里也有数这想问的是什么情况。

    助理的心态纠结:凌放关注度太高,国内对这方面也并不宽容,一时只得硬着头皮劝些:十拿十稳才能表白,太冲动会把人吓跑,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之类的……情感鸡汤。

    韩墨京不置可否地摆摆手,就接着看手里那份剪报了。

    李助理识趣地告辞,出门回头,就看到自己这位出身豪门、前程似锦的优质钻石级总裁在望着窗外。

    办公楼外视野很好,是一片滨河公园,可惜隆冬腊月的,都是寂然空枝。

    想想自己的老板,温柔绅士地拒绝了名利场的千金、社交名媛甚至女明星的示好乃至攀附,洁身自好得仿佛二十几岁就打算孤独终老……李助理觉得莫名有些不忍,叹口气,关上了门。

    他琢磨自己说的也没错,这种事儿如果老板下定决心了,也不会问嘛。

    并未等到韩墨京下定决心,几个月后,所有人迎来了一个猝不及防的坏消息——

    6月29日,今年的夏季大奖赛开赛站,在波兰扎克帕内大跳台决赛的关键一跳中,本项目奥运记录保持者、中国选手凌放,当着电视直播中全球数十万观众眼前,从116米高空意外失衡坠落,当场重度昏迷。

    消息在快速发酵,截止到#凌放重伤#话题上到热搜一位,距离出事已经过去两个半小时,话题里几乎全是祈福。

    而作为直系亲属,沈擒舟收到的消息是,凌放此时已经在当地ICU。

    目前仍未恢复自主呼吸——

    一切发生得毫无预兆。

    扎克帕内是波兰南部海拔最高的山城,位于海拔七百多米的高原上。

    初夏,山色朗润,林岫浩然。

    凌放是和师兄马尔赛、还有半年来进步明显的师弟江卓一同来到波兰参赛,夏季赛程相对宽松,中国队一行比赛前一天还乘专车,去参观了本地著名的海洋之眼。

    碧蓝湖泊倒影天光水色烂漫,边上就有卖波兰当地的高山族特制奶酪,凌放给喜欢奶制品的姥姥买了两个大圆坨坨准备带回家,大家都挺开心。

    到比赛当天,是多云,场地东北风1-2级,勉强能吹动着陆坡嫩绿草叶的末梢。

    凌放不太喜欢弱风,他早上拿牛奶喝的时候提前瞟了一眼天气情报,戳开牛奶盒子的动作一顿,微微皱眉。

    反应很小,但是叶飞流一眼就看出来了,在边上说:“啧啧啧!怎么回事!都成熟运动员了,还小孩儿一样,喜欢不喜欢的,啥风不是跳!”

    王副教练就在边上端着热茶,笑着拆台:“你当运动员时明明也一样,风小不行风大不行,抱怨起来一箩筐,比小凌差远了!我和老孙老闫那会儿,还说你们这一代娇气呢!”

    凌放站在王副教练身后对着叶飞流眨眨眼,叶飞流“嘁”了声,“娇气……”边说边从凌放手里把那盒奶夺走,和自己面前的换了再递回去,“喝常温的!”

    “哦。”凌放老实地把手里的冰牛奶交出去。

    大家都没再对风场说什么,而是开始分析今天的对手和场地情况。

    对凌放而言,能适应和跳得舒服是两回事。而且其实还好,今天整体至少是逆风。

    在跃入空中、体会到左右两侧风力均衡时,凌放开始尝试一年多来在风洞锻炼的成果——他进一步增大了下倾。

    作为如今世界知名的高前倾代表型选手,大跳台上凌放的初始下倾角已经稳定控制在16度以内,已经是很多职业跳雪运动员在多年训练中都到不了的程度了。

    这一次他想尽量在弱风条件下稳住甚至缓降到极限,在实赛中看看他的身体条件和现有技术对于弱风场次的提升,目标15.5度左右,此前在风洞中尝试成功过两次,实台训练成功过一次。

    17.2——16.7——16.3——15.8……

    现阶段,他的世界第一梯队对手里高前倾的那几位,倾角基本都在逆风15.6-15.8度,顺风、弱风16-16.5度,偶有突破,比如就他所知,克努特有一次就发挥出过15.4倾角,高低空顺风状态里,完美飞过了160米,稳得很。

    跟他同场的凌放也到了15.8度,在那次分站赛里,凌放还是靠着低空完美的发挥,和更高的起跳,赢了克努特十几米。

    所以也不是说下倾越大越好,跳雪这东西变数太多。

    但都很值得探索。

    15.7——15.6……

    凌放心无旁骛地精妙操控着身体,完成起跳-滑翔转换,倾角最终到15.6度,直觉研判空气张力,凌放没有再继续下探。

    到此为止,足够了。

    他的飞行第一阶段前期很顺利,逐渐扩展雪板开角——

    “——不妙!”紧紧关注风场屏幕和凌放运动轨迹的叶飞流突然脱口而出,站在他后面的方唐瞪大了双眼——

    仿佛是老天在与人玩笑,恰在距地面120米高空,原本微弱的东北风骤然回旋,猛一加强!

    云层密布的天空透着不详的灰白色,天色映衬下,凌放略显单薄的身影,正在高速飞入这阵骤强的左旋风。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0章

    危机时刻, 凌放的下倾角度实在太小。

    向前的初始速度虽然很快,但风向一变,正面空气张力骤减, 已经不足以支撑人体滑翔中的动态平衡。

    在这个状态下, 侧风的影响立刻变得明显起来, 造成的影响十分致命。

    风狠狠撞上他正在打开的左侧雪板。

    就在几微秒的时间里,人体瞬间失衡!

    凌放左脚踝微微一晃, 险些直接交叉打到右雪板, 措手不及。

    状况凶险,但凌放呼吸都没乱一瞬, 他冷静地试着挽回——

    瞬间外张了右脚, 同时先撑住左雪板,继续尝试外扩右雪板,从而调整回平衡姿势。

    雪上加霜的是, 左侧风力再次加强, 而且明显回旋转向顺风。

    凌放尝试减小倾斜, 用身体增大前进带来的空气阻力, 减速缓冲。

    人在空中,极难做到, 反而容易发生最危险的翻滚, 他依然靠着奇迹般的控制力直体把倾角加大了。

    自救的尝试成功了一小部分, 但是顶多减低些伤害。这状况大部分在天意, 人力已经救不回来。

    如同一架失速的小型滑翔机, 凌放在彻底坠落下去时,距离地面还有恐怖的60多米, 二十几层楼高。

    幸也不幸的是, 由于落地时竭力控制了身体姿势, 起码没头颈冲下,不然估计人就没了。

    他右侧下半身怼地缓冲了一刹那,随即才全身落地,整个人由于巨大的惯性撞向地面。

    近距离镜头几乎收录下了人体血肉、骨头之间,一种令人牙酸的碰撞回响声。

    各地转播比赛的体育电视台解说间中,解说们压抑着惊慌,等待一个暂时的结果。

    虽然是大赛,但由于时差,国内看这次世界杯分站赛的观众人数不算多。央5解说间直接切掉了镜头,熟悉的女主持人话音有些颤抖。

    “……现场在处理和抢救,让我们为凌放祈祷平安……”

    切镜头也是为了防止画面冲击力太大。

    普通人甚至难于卒睹这一幕,更是不忍心细想运动员的身体受到的伤害。

    只记得这名年轻人,最后是头部左侧,重重磕在了那片白皑皑的雪地上。

    “……滋滋……怎么样了”“啊我还认识……”

    “患者脊椎第三、四节错位,易有积液,非常危险要尽快手术……”

    “右侧锁骨这里有碎片,距离大动脉很近,难度不小。”

    “记一下,右腕舟状骨粉碎性骨折,肩部桡骨粉碎性骨折,右膝盖关节都是粉碎性骨折,这几处是必须手术打钢钉钢板……”

    再加上右臂三处、右腿髌骨两处开放性骨折,这属于只需要外部固定的小伤了。

    “这里危险,右侧肋骨断了三根,其中一根刺穿了胃壁,造成腹腔大出血,好在抢救及时。”

    “至于颅脑的片子……”

    凌放的家人以及体育经纪人尽最快速度赶到当地时,凌放已经在ICU,医生在翻译帮助下给他们讲X光片——右边半个身体几乎可以说是摔碎的。

    到处都是骨折和出血点。

    叶飞流和方唐已经提前听过一轮了,挂着黑眼圈,守在ICU门口。

    沈擒舟不敢让两位老人听,就在她经纪团队两名女助理,还有凌放的那位体育经纪人陪伴下,勉强坐直见了主治医生,专心听,听得面色惨白,然后颓然地回到ICU门口等消息。

    韩墨京稍晚赶来,见到她时人已经憔悴得摇摇欲坠,几乎看不出国际影后的绝代风采。

    “沈姨……”韩墨京落地赶过来就在路上和这边沟通着,带了面包、水果和功能饮料,“多少吃点东西,不能等他出来了,你不能倒下,不然两位老人还要担心你。”

    他又示意自己带的助理老李,替换现场人去休息片刻。

    李助理马上机敏地拍拍凌放的两位教练,还有那位刘经纪人,给递吃的,然后到一边询问前期沟通的情况。

    最先做的是开颅手术,目前脑内压力降下来了,但是仍在重度昏迷,目前血压低得危险,一直没断升压药。

    脏器中最严重的是胃,做了紧急手术止血,也一直在输血。

    目前的关键是没有恢复自主呼吸。

    叶飞流和方唐是在现场眼看着出的事,心情难以言表。在凌放家人赶到前,叶飞流情绪已经濒临崩溃,勉强撑着给国内实时紧急报告,这边和医院接洽就主要靠方唐和其他随队工作人员。

    等见到茫然慌张的沈擒舟时,两个大男人都内疚疯了。但事态紧急,道歉都没来得及多说几句。

    说什么都不要紧,关键是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至于什么职业生涯,现在那是说没意义,排序太靠后。

    韩墨京听完眼微红,低头克制片刻才低声说:“……哪怕是植物人,也有醒来的希望。”

    沈擒舟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紧紧握住了韩墨京搀扶住她的手,对他摇摇头。

    她也一见主治医生就表示过,哪怕植物人自己养得起,养一辈子都行,请务必积极治疗。

    国家队加上凌放亲友们的能量很大,到位的也是欧洲顶级的内科医生团队,很值得信赖,不过说话简洁直白:植物人一般指可以自主呼吸,居家卧床的。像凌放现在这样纯靠呼吸机待在ICU的状态,身体基本机能都维持不了太久。

    植物人毕竟也能算是生还。

    医生们当务之急都还是要帮助凌放去争这个自己能喘气儿的机会。

    韩墨京忍着心中的痛楚,镇静地了解现状,亲自记录下需要轮换送进ICU的护理用品,又照顾现场的大家,安排夜间休息和守夜。

    已经夜里11点了,但谁都不愿意走。

    凌晨两点,韩墨京好说歹说,才让面色苍白的沈擒舟带着助理回旅馆,好去陪护两位老人。

    不幸中的万幸是,国际A类赛事的保障做的确实到位,在颅脑损伤的抢救黄金期,凌放及时进了医院。

    现在已经过去了17个小时,虽然人没醒但也没有恶化。大家心里于是都抱着一丝希望,但也都时刻害怕着最坏的结果。

    不知后路在哪里的等待,是最痛苦的煎熬。

    而凌放自己,还无知无觉。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在一片混沌中,凌放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

    他似乎站在某个山巅之上的大跳台顶上,一跃而起——周围是旋转飘飞而下的、漫天的美丽雪花。

    他却神奇地在跃入空中后,没有感受到任何重力,而是和飘落的雪反方向、向上继续飞去了,仿佛自己愈来愈轻,飘飘然地向着头顶那片炽白的日光而去。

    啊……下着鹅毛大雪,怎么还有这么亮的光呢?

    也无所谓,挺好看。

    这感觉很奇妙,甚至可以说很美妙。

    凌放天然地喜欢这种毫无束缚的感觉,喜欢大雪,也喜欢天空。

    他几乎就想什么都不思考,直向上方的光源而去。

    ……但猛然间,视野中闪过一抹苍翠的绿色,似乎是寒冬时远山顶上留驻的松柏。

    深绿是凌放很喜爱的颜色。

    他突然又有一念后悔。

    总觉得、这一去就等于放弃了很多东西……很多人。

    总不是无憾的。

    在产生这个意识的瞬间,飘飘欲仙的他觉得自己被某种力量重重地拽落下来!

    像把人一拳打晕砸到地上一样,扎扎实实落地,体感十分差劲。

    然后还立刻发现身体被固定着,几乎一动不能动。

    与此同时,被周身传来的、各式各样深深浅浅的疼迎面痛击!连绵的痛让人有点疼麻了,连吸气吐气都找不到合适时机,很酸爽。

    抬眼皮都有点费劲。

    ——啊,周围似乎有不少人围着。

    “凌放……”

    “凌放!你真醒了!”

    “凌放,我是妈妈呀……”这是沈擒舟的声音。

    “小放!”记忆中从来都温柔沉稳的这个声音,似乎也失了分寸,带着焦急和渴盼。

    凌放睁开眼,定了定神。

    他先对扑上来的沈擒舟笑笑安慰她,然后用近乎气声问出第一句话:“我还能……跳吗?”

    病房里一片沉寂,站在沈擒舟身后的叶飞流一言不发,胡子拉碴眼眶乌青,一听这话,眼泪都差点飚出来。

    凌放看着他的表情,闭闭眼,缓了口气。

    没事的,没事的。

    只是活着都已经赚很大。

    毕竟这一世是白来的,对吧?

    ……

    4个月后。

    凌放在韩墨京名下位于德国的一栋距离欧洲知名运动医学复健中心不到两公里的小型别墅中,继续复健。

    当初沈擒舟对比了自己可以提供的保障后甘拜下风,被韩墨京拒绝一切费用后忍不住拍拍韩墨京的肩膀:“……”

    她刚脱离仓惶的应激状态,自己的心理状况也很差,那天在韩墨京的温言关心之下,欲言又止,啥也没说。

    这几个月里凌放恢复得不错。他体质好、自律性极高,医护人员全程陪护期很快就过去了,又能自理,现在只需要定期复查和指导。

    他现在早起主要做肩胛骨和锁骨的固定训练动作,避免黏连。结束一连串疼痛的运动后才是休息时间,凌放自己单手套上了带袖的懒人毛毯,缩进摇椅里。

    室内气温适宜,养生壶里煮着翻滚开的红茶。

    “咪呜……”屋里!有娇娇柔柔的猫咪叫声。

    医生说小动物对身心康复有利,于是叶飞流和方唐养在基地公寓的这只猫咪就被韩墨京想法子带了过来。

    凌放有些艰难地捞起乖巧看着他翻出肚皮的猫猫,放在大腿上。

    白皙微凉的指尖用舒适的力道,穿过厚实软乎的猫毛,又落在披在他自己身上的厚绒毯上。

    手感相差无几。

    凌放垂眸,安静地对着猫挑眉——毛绒又脆弱的小动物。

    大家甚至不敢把狗狗爱可派来陪他呢,应该是怕大型犬玩起来会伤到人。

    我可真娇贵……

    凌放对着隐约印出脸的落地窗,看看自己和自己怀里的猫咪,无聊地勾了勾唇角,眼睛里并没有几分笑意。

    这几年,他自己察觉不到,却被师长们私下提醒过:他现在,锋芒太盛了些。

    这个长得已经如此好看、成绩斐然出众的年轻人,性格也太透彻敏锐。

    一认真起来,眼神像含着寒意的薄冰。

    他的体育经纪人分析形象时也说过类似的话,觉得这样不利于部分观众的第一印象亲和力。

    姥爷说过他:人不能总活得和一柄兵器似的。

    ……那他现在应该好多了吧,就像膝头这只无害又柔软的小动物。

    凌放默默一哂。

    韩墨京拿着一盘吐司,推门进来,就看见凌放举着一瓶香槟,无聊又好奇地端详瓶身标签和酒里若有若无的气泡。

    他有些惊讶也有些了然,“还是别喝酒吧?酒精不利于恢复。”话锋一转又介绍,“这是巴黎黑玫瑰,不错的酒,度数不高。”

    “那我试试好了,反正影响不大……”凌放抱着香槟瓶子小声讲。

    反正没以后了。

    “……也不一定,”韩墨京沉默片刻,还是说了出来,“我问过最新的专家组会诊意见了,你运气很好,摔倒的时候有下意识侧身,这次没有怎么翻滚,虽然撞击伤害大但是后续下肢几乎没二次损伤,膝盖和脚踝都没有完全失去弹跳机能。

    ——凌放,他们认为,你好好复健有机会重返赛场,代价是可能5年左右就需要再做加强手术,再之后要看手术水平。”

    韩墨京似乎已经经历过一番激烈的自我心理斗争,才郑重告知凌放这个消息。

    他的声音并不兴奋,几乎抽离了情绪,只剩下客观的描述。

    凌放猛然愣住了——他现在半个身体还是只要坐久就容易发僵,肋骨倒是还好,锁骨和肩部的恢复尤其慢,暂时没法扭头,只能睁大眼睛努力侧脸看过去。

    韩墨京的脸色依然冷静,深翠色的眼瞳中氤氲开的情绪有些复杂,话却很坚定地说下去。

    “运动复健会比你以前的锻炼都要艰苦。”

    “我知道啊。”凌放嘴角开始上扬。

    “……整套方案都在摸索,而且到时做手术也挺苦的,年纪大了身体条件也不如现在这么强……”

    “我知道!”凌放已经用右臂努力支撑着,从扶手椅里站起来了。

    “……那好,我们先看看方案,然后再看要在哪里的机构做复健,我继续陪你一起,好不好?”

    “你现在签个跟地方政府合作的涉密文件都要飞回国一趟,怎么能就这么老陪我待着,也太折腾你了……”他状似抱怨,但明显因为韩墨京会陪着自己更加开心。

    这种因为最低谷期的悉心陪伴而生的、多少有些任性的依赖,凌放此时都没太察觉。

    凌放这段时间心态压抑,却惯性保持着自律,复健的成果很可观,已能缓缓独立走几步。

    他稍有蹒跚但万分欢喜地,走向了站定在几米开外,温柔注视和等待着他的韩墨京。

    由于情绪起伏有些激动,脚步稍乱,坚持到最后一步时,左膝实在酸软不适。

    凌放索性半跌半扑过去——

    夹裹着懒人毛毯,拥在怀里就是毛绒绒一团,手感格外好,也格外让人心软。

    韩墨京在心底长叹了一声,稳稳接住。

    紧紧地抱了抱。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我在评论区有说,但估计没看到的很多——本文预计正文40万字完结,已经在接近啦。

    还是要说一下,好让追更和囤文的小可爱们都安心~

    谢谢大家。


图片    www.jiubiji.com 旧笔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