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容舒早就猜到郭九娘不会同意让绿倚跟顾长晋走。

    不是因着绿倚是春月楼的头牌花魁, 而是她不会让春月楼牵扯进这些朝堂纷争里。免得一个不慎得罪了权贵,连生意都做不下去。

    只郭九娘不知,两年后当上东宫太子的可是这位顾大人。尽管顾长晋不是那等以公报私的人, 但此时能助上一把也是好的。

    郭九娘虽是春月楼老鸨, 但从来不会操控底下姑娘的意志。绿倚若是想去, 郭九娘不会拦。

    是以容舒与顾长晋兵分两路,一个去见郭九娘,一个去见绿倚。

    出乎容舒的意料, 绿倚听她提起廖绕,只怔了下,而后不带任何迟疑便应了下来。

    廖绕此刻就在总督府里。

    上了马车,绿倚缓缓摇着手上的芭蕉扇, 道:“顾大人可否同奴家说说, 为何非要奴家走这一趟?难不成大人真信了外头说的,廖总督对奴家痴心一片?”

    说到后头,她笑了下,妩媚的眉眼里流露出一丝嘲弄。

    顾长晋道:“绿倚姑娘有一把与廖夫人极相似的嗓子。”

    绿倚摇扇子的手一顿, 目光凝住, 叫顾长晋这话彻底惊住了。

    脑中倏然划过一幕幕与廖绕相处的画面。

    他在她面前,从来不摆总督大人的架子。却总喜欢惹她生气, 听她骂他。

    也只有在气急的时候,她才会直呼他的名字,骂他“混账”。

    他听后不但不气, 还要她骂个痛快, 之后还会笑着问她:“还气吗?不气了好不好?”

    他说那话时, 眼里柔情万分, 轻易就能叫人沉迷其中。

    绿倚垂下眼睫, 倏忽一笑。

    难怪他从来不碰她,原来他喜欢的只是她的声嗓,是想要通过她的声音听他想听的话呢。

    她作为吴家砖桥第一花魁的名头还不是他捧出来的,但也正是因着他,旁的高官显贵才不会打她的主意。

    绿倚轻叹一声,幽幽道:“看来奴家这把嗓子还真是生得好,说罢,顾大人要奴家如何做?”

    马车行至总督府,柳元人已经在垂花门,见到顾长晋一行人,略一颔首便领着绿倚进了正中的一个院子。

    绿倚换了套素净的衣裳,跟着一个眉眼清秀的婢女进了主屋。

    容舒环顾四周,这里应当是总督府的主院,四周种满了香樟树,秋夜静寂,芬芳郁馥。

    婆娑树影里,两张竹椅头并头挨着,大抵是许久不曾有人坐过,上头已经铺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顾长晋用袖子拂去落在竹椅上头的尘土,将两张椅子分开一臂之隔,对容舒道:“坐着等罢,那药起效果还得一段时间。”

    容舒提起裙摆在其中一张竹椅坐下,抬眸看着顾长晋,道:“那药当真有用?”

    方才顾长晋离开春月楼时,特地同郭九娘讨了一包药粉。

    当时郭九娘神色还有些古怪。

    顾长晋颔首,解释道:“用洋金花与春风散混合服用,能让人减轻痛楚,与此同时,还会产生幻觉。心里头越渴盼见到什么,便会出现什么。”

    容舒挑了下眉梢:“当真能看见自己最想见的东西?”

    “嗯。”顾长晋并未在另一张竹椅落座,而是微微靠着树干,垂眸看着她道:“这药我吃过,的确是见到我当时最想见的人。”

    男人的声嗓顿了下,方继续道:“是我在浮玉山的亲人。”

    这药方还是老太医亲自琢磨出来的。

    浮玉山里一把大火烧毁了他曾经拥有的一切,他自此病倒,奄奄一息之际,老太医让他吃下这药,同阿爹阿娘他们告别。

    “他们想要你好好活着。”老太医睿智苍老的眼里满是慈爱,“殿下与他们告别后,便忘记过往,好好活下去。”

    顾长晋的确是活下来了。

    只他从未忘记过往,始终记着浮玉山的一切,始终记着。

    男人的声音是那么的平静,只他说的话却是硬生生剖开了他的过往。

    他与养父母一家的感情一贯来好。

    容舒仰起脸看他,这一看才发觉,他的面色很差。

    月光泠泠,从树梢丝丝缕缕落下,他半张脸拢在光纱里,清隽的面庞白到近乎透明。

    这是旧伤未愈,还是又添新伤了?

    容舒下意识冒出这么个念头,只这话她到底没问出口,目光在他脸上停了半瞬便移开。

    前世她死的时候,也出现了幻觉。

    她看到了顾长晋。

    那幻觉也只出现了一刹那,很快她的目力便被黑暗吞噬,什么都瞧不见了。

    在那幻觉里,她隐约听见他唤了声:“容昭昭,咽下去。”

    只咽下去什么呢?

    真真是奇怪,即是她临死前的执念,那也应当是听他说一句“对不住”才对。

    “廖总督的幻觉里,会出现廖夫人是么?”容舒好奇道:“他会对廖夫人说什么?”

    “方才陪在绿倚姑娘身边的便是打小伺候廖夫人的婢女,她会教绿倚姑娘如何套话。”顾长晋耐心地说着,“只是这法子能不能见效,那就要看天意了。廖夫人伤了脑,至今未醒。若不然,由她来问会更有成效。”

    容舒若有所思道:“廖总督很在乎他的夫人,即是如此,他为何还要去吴家砖桥花天酒地?甚至让他与绿倚姐姐的传言甚嚣尘上,他就不怕廖夫人知晓后,只会离他离得更远?”

    “许是因为他知道他们再回不去从前了。”顾长晋淡淡道:“从廖绕与水龙王合作开始,他们便已经分道扬镳。”

    这话着实是让人觉着唏嘘不已。

    容舒抬眸看了眼头顶那轮玉盘似的月亮。

    今儿是月娘节呢,一个本该团团圆圆的日子。

    “至高至远明月……”

    小娘子的声音低低的,呢喃一般。

    顾长晋微微一怔,这诗的下一句是——

    至亲至疏夫妻。

    他顺着她的目光,也看向天边那轮泛着柔光的月儿。

    今儿是八月十五。

    嘉佑一十九年的八月十五,他与她在摘星楼相遇。

    嘉佑二十年的八月十五,他与她结发成夫妻。

    而现在,嘉佑二十一年的八月十五,他与她在距离上京千里之外的扬州,在香樟树影里,感叹着旁人的故事。

    那明年呢?

    明年的八月十五,他们又会是如何呢?她,可是会离开上京,去大同?

    顾长晋乌黑的眼睫缓缓垂下,目光落在她浸在月色里的脸。

    “容舒。”

    “我现在的处境容不得我去喜欢一个人,可我怕等我能去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那人却已不在原处。我怕我会寻不着你,是以那日,匆匆地同你说了那些话。”

    他看着她,眉眼里带了点执着,也带了点儿温柔。

    “那些话,那些在酒窖里同你说的话,你若是不喜,便都忘了。只是那些话,俱都出自我真心。”

    容舒怔了怔。

    她望进他的眼,觉得他此时此刻的目光竟是有些熟悉的。

    曾经在梦里,顾允直就是这样看她的。

    用带点儿执着又带点温柔的目光看着她,对她说:“很快,很快我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喜欢你。”

    院子里沉寂了一瞬。

    一道“吱呀”开门声打破了这阵静寂,绿倚红着眼眶出来,她身后跟着廖夫人的婢女,那婢女面色神伤。

    顾长晋看了容舒一眼,道:“我进去看看廖总督。”

    容舒一看绿倚的神情,便知廖绕定是不好了。应了声好,便快步往前去,稳稳扶住绿倚的手臂。

    绿倚轻声道:“我什么都问不出来,他反反复复只问我一句,记不记得我与他头一回相遇的地方。”

    她与他头一回相遇的地方还用问么,自是在春月楼。她在台上唱着曲儿,他领着一群武将从外进来,而后便顿住了脚,在满屋喧闹声中静静听完她唱的曲。

    只绿倚知晓,廖绕问的分明是他与范锦书初遇的地方。

    “不对,他闭眼时还低低说了一句,范锦书,你当真以为是老尚书让我娶你,我才娶你的吗?”绿倚清媚的脸渐渐扬起一丝苦涩的笑,“你可知我当初为何要气急败坏地削他一记?因为他教我舞剑时,嘴里唤的却是旁人的名字,我只当他嘴里唤的是哪个花楼姑娘。却不想,原来锦书是廖夫人的闺名。”

    “我进去之前都还在想,他或许会认出我,认出我是绿倚,而不是廖夫人。”

    绿倚的语气怅然若失。

    那日回去后,她称病躺了两日。第三日,又重新扬起了笑,做回吴家砖桥最负盛名的花魁。

    也就在这一日,昏迷了两日的江浙总督廖绕彻底撒手人寰。

    八月二十,梁霄从四方岛凯旋而归。

    八月二十二,那位被柳元藏在监军府的廖夫人终于醒来。

    容舒不知晓通过廖绕最后的两句话,顾长晋是否得到了他想要的消息。

    送完绿倚回去春月楼后,她便回了辞英巷。

    四方岛彻底被毁,余下的海寇不成气候,往更远些的海岛逃窜而去,投靠旁的海盗去了。

    八月二十五,容舒将城隍庙里余下的伤药送回去医馆,又将手里余下的粮食分送给附近百姓后,便从辞英巷回了沈园。

    先前那一个多月,她与落烟就借住在巷子里的一家女子武馆里。

    这家武馆是辞英巷的一家传奇武馆,馆主姓田,是田氏拳法的传人,只招女弟子传承田家拳法。武馆里的姑娘们个个能打,从这里出去的女弟子,大多都是去镖局走镖,又或者去大户人家给内宅闺秀做护卫。

    容舒给阿娘寄的信便是田馆主在镖局走镖的徒弟替她送的。

    落烟自小在穆家长大,习的是穆家枪法,对田氏拳法很是感兴趣,闲暇时没少同田馆主切磋,一来二去的,便也混熟了。

    回去沈园的路上,落烟悄悄同容舒道:“田馆主应当是喜欢路捕头的。”

    容舒一愣。

    田馆主一直云英未嫁,难道就是为了等拾义叔吗?

    可拾义叔等的是阿娘。

    她私心里自然希望阿娘离开侯府后能有一个好归宿,拾义叔便很好。

    只若是拾义叔真的不等阿娘,选择同田馆主喜结连理。

    她再是可惜,也不会阻止,只会真心实意地祝福他们。

    毕竟,这世间谁都没有资格叫旁的人一直等着。

    恍惚间,她又想起十五那日,顾长晋在樟树下同她说的话。

    他说他如今的处境不允许他喜欢一个人。

    他如今是何处境?怎地好像说得他如今这处境很危险似的。

    莫不是同戚皇后有关?

    一想到戚皇后,她便想起前世那钻心蚀骨的疼痛。

    从前她只要想起那一幕,那股子疼痛就像是残留在她身子里一般,依旧会有痛感。

    只眼下再想起,那些痛感仿佛轻了许多。

    连带的,前世的那些事,多了一层朦胧感,竟变得像是梦一般。

    可怎可能是梦?

    明明她脑中记着的那些事、那些人都与现实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命运改了。

    譬如许鹂儿,譬如潘学谅,譬如这次扬州府本该死去的上万名百姓。

    容舒摇了摇头,散去脑中的疑惑。

    马车一路晃荡,下晌那会终于到了沈园。

    江管事先前带着一批沈家的老仆回了祖屋,只留下一批护卫看门。扬州府解禁后,他便又回了沈园。

    同容舒禀告了祖屋那头的情况后,他笑着道:“听说姑娘这次替扬州府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祖屋那几位老祖宗让姑娘过几日回去一趟,要给您包个大红封。”

    容舒莞尔道:“成,我先养几日,等精神头养回来了便去看几位老祖宗。对了,江管事——”

    她抬手指了指三省堂,道:“舅舅那屋子怎么锁了?我还想趁着这几日得闲,去书房继续找外祖父的手札看呢。”

    江管事闻言便低头在腰间摸出一大串钥匙,道:“老爷的书房里放着不少老太爷的东西,先前离开沈园,老奴怕那书房出甚岔子,索性便叫人锁了,老奴这就去开锁。”

    容舒也不急着去三省堂,同江管事作别后,便往漪澜筑去。

    漪澜筑种满了花花草草,一个多月不曾回来,这会满地都是枯枝落叶。

    张妈妈正指挥着漪澜筑的仆妇婆子清扫,见容舒回来,忙上前握着容舒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柔声道:“姑娘这月余吃了不少苦罢?瞧着又清减了些。”

    容舒的确是清减了不少,她笑了笑,撒娇道:“我倒是不觉得苦,就是觉得嘴馋得紧。今儿妈妈给我蒸个羊酪,炖个鹿脯,做个蟹酿橙,再煨个小吊梨汤罢。”

    张妈妈笑着应好。

    做这些菜可得费不少功夫,晚膳前要吃上这么几道菜,这会就得去把食材挑好。

    张妈妈望了眼天色,道:“老奴这就去大厨房。”说着,叫了两个仆妇便匆匆出了漪澜筑。

    容舒望着张妈妈远去的身影,唇角的笑靥微敛。

    进寝屋换好衣裳,她捡起两本游记,对落烟道:“走罢,我们去书房。”

    第六十二章

    三省堂。

    申时刚过, 午后的日光穿透窗牖薄薄的纱纸,在地上落下个斜长的光影。

    书房里并未掌灯,灰蒙蒙一片。

    容舒望着藏在书架后头的那面墙, 提灯走过去。

    越往里走, 光线越弱, 行至那几幅画跟前,她踩上一张脚凳,借着手里的灯盏, 自上而下,一寸一寸地看。

    三幅画皆是挂在墙上的木橼上,容舒目光定在中间那一根短短的木头,那木头上的磨痕比另外两根木橼要多, 说明中间这幅画时常被人拿下来。

    是为了观赏把玩?还是因着旁的原因?

    “落烟姐, 你替我拿着灯。”

    把烛灯递给落烟,容舒踩上一张脚凳,将中间那画取了下来,平铺在桌案, 垂眼细看。

    “落烟姐看看这画, 可有甚蹊跷之处?”

    落烟是个粗人,对这些个文房墨宝惯来不懂, 就着灯光细看几眼后便道:“看不出来,瞧着就是一幅画。”

    “我亦看不出有何蹊跷。”

    容舒蹙起眉峰,那夜她就是在看这幅画时, 张妈妈忽然出现在身后的。

    舅舅时常取下这幅画, 张妈妈又一副不愿意她多看这画的模样, 她还当这画有问题。

    可她还真瞧不出有甚不妥之处。

    落烟说得对, 这就是一幅画。

    非要说有何特别, 那便是作画之人画工极好,当得起一句大家之作。

    只这样一幅画,张妈妈为何不愿意她多看?

    是她想多了吗?

    容舒按下心头的困惑,正要将那画挂回去,然视线扫过墙身,动作蓦地一顿。

    “怎么了,姑娘?”落烟见她一动不动地盯着墙面,也好奇地看了过去,道:“这墙可是有哪里不对?”

    “劳烦落烟姐把灯给我。”

    容舒放下画,提过烛灯,将明亮的烛光照向墙中的某一处。

    这是一面木墙,用的是最好的沉香木,墙木里暗纹交错。

    容舒细长的指贴着光里一截墙目缓缓游走,勾连出几条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长盒形的图案,道:“这里的木色与旁的地方不一样,颜色要浅一些。”

    落烟顺着她的指看,那几条线的颜色的确要比旁的地方浅一些。

    落烟面色一沉,屈起手指在墙上一寸一寸地敲,敲到细线围住的地方,那“笃笃”声显然要空一些,散一些。

    “是空心的,这木墙里应当有个机关暗盒。”落烟拧眉盯墙,沉声道:“就是不知晓如何启动这机关。”

    容舒先是看了眼桌案上的画,想到什么,眼睫一抬,再次定定看着中间那块木橼。

    那木橼上的磨痕,不仅仅是取画时留下的。

    容舒眉梢一松,掌心稳稳抵住那木橼,用力一按。

    一阵细碎的窸窣声过后,那个与墙身同色的暗盒从里缓缓推了出来,里头放着个古朴的雕着瑞兽捧珠的木匣子。

    容舒与落烟对视一眼,迅速取出那木匣子,下意识便想要打开。

    只她将这木匣子上上下下都找遍了,压根儿寻不着锁扣。

    这东西就像是用四片卯榫相合的厚木头拼成一个严丝合缝的木盒,连个开口都无。

    容舒把木盒放耳边摇了两下,“里面有东西,这是个机关锁。”

    天色渐渐暗下,她们不能在书房再多逗留。

    容舒当机立断道:“把它带走,实在不行,便砸碎了!”说着,随手挑了几本书册,与落烟快步出了三省堂。

    张妈妈正在漪澜筑里张罗着晚膳,见容舒提灯归来,不由得蹙眉道:“姑娘这是又去哪儿了?怎地不去屋子里歇歇?您在外奔波了月余,可莫要累出病来了。”

    容舒抬眼看她。

    眼前这妇人始终是她印象中那个温柔的万事皆以她为先的乳娘。

    每回她生病,在身旁照料她,将她抱在怀里给她唱小曲儿的一直是她。说是乳娘,实则在容舒心里,张妈妈早就与亲人无异。

    如今尚且不知木匣子里装着的是什么。

    她到现在都还在想,是不是自己多疑了?

    张妈妈那回在书房催她离开,不是想要阻止她看那幅画,也不是怕她发现画后面的机关。只不过是怕她弄坏了画惹舅舅不喜?

    毕竟,一个寻常乳娘怎会知晓主人书房里的机密?

    除非她不是一个寻常的乳娘。

    倘若当真不是,张妈妈又能是什么身份?

    容舒弯起唇角,道:“这不是一下子闲下来有些不适应么?索性就去三省堂取了几本书册看。”

    说着,跟献宝似地给张妈妈看她精心挑选的书。

    这些书俱都是地方游记,是当初沈老太爷外出走商时带回来给沈氏看的。

    容舒跟沈氏一样,自小就爱看这些杂书。

    张妈妈笑着摇头:“您夜里可不能看太久,仔细眼睛累着了。”

    说话间,外头的仆妇已经将晚膳端了进来,容舒看了眼,都是先前她说要吃的几道菜。

    容舒在铜盆里净手,接过张妈妈递来的帕子,边擦手边道:“落烟姐那头可送膳过去了?”

    张妈妈笑着说送过去了,“落烟姑娘还说她这段时日累坏了,今儿要早些歇。”

    “那便别去打扰她,免得回去上京,霓旌要说我刻薄了。”

    夜里张妈妈就在屋里守夜,待得榻上传来匀长的呼吸声,方起来,走向窗边的书案,悄无声息地翻看容舒从书房带回来的书册。

    弦月如勾,更鼓声声。

    她的身影投映在窗纸上,半盏茶过后,那影子方缓缓消失。

    第二日一早,容舒刚用过早膳,便听人进来说,落烟姑娘许是螃蟹吃多了,今儿个竟闹起肚子来。

    容舒忙让人给她抓药,又对张妈妈道:“我还要出去一趟,落烟姐姐是县主的人,可不能叫她病倒了,妈妈你留在这里照料她吧,这漪澜筑也只有你在,我才能放心些。”

    小姑娘声音里是掩不住的信赖,张妈妈忙应下,道:“姑娘这是要去哪儿?”

    “先前不是同好几家大户借了些粮吗?马上便要秋收了,前两日守备都司的一位将军特地来同我道,说借的粮由他们还,只具体要还的数目还得我亲自去点。妈妈放心,横竖这趟有拾义叔陪着,不会出事的。 ”

    容舒借粮的事,张妈妈自是知晓的,不疑有他,叮嘱了两句便差人去备马车了。

    马车辚辚轧过石板路,容舒一到辞英巷,便“砰砰”拍了两下门。

    “拾义叔。”

    路拾义正在烹茶招待客人,听见这两声响,“咦”一声:“昭昭怎么来了?”

    忙将手里的铜水壶放回红泥小炉,同对面那人道:“大人稍待片刻,我去给昭昭开个门。”

    顾长晋道:“路捕头只管去。”

    路拾义一转身,他的目光便落在那扇木门上,缓缓放下手里的杯盏。

    男人握杯的指头微微泛红。

    这是方才听见那姑娘的声音时,心神不定,被泼出的茶汤烫红的。

    容舒进了院子才知院中有来客。

    抬眼望去,只见晨曦涌金,朝霞似火,粗陋的几椅掩在一角松柏浓荫里。

    老旧的铜壶“咕嘟”“咕嘟”冒着泡,水雾袅袅,年轻的郎君未着官服,玄衣玉冠,安然坐于树下。

    容舒提裙的指一松,霜白的流仙裙裾缓缓坠落。

    她今日挽了个望仙髻,鸦色云鬓只插着一支白玉海棠簪,素净清雅,像踏着曦光而来的九天玄女。

    顾长晋喉头微微一紧,顿了顿,不疾不徐地唤她一声“容姑娘”。

    容舒在一怔过后,便规矩地回他一声“顾大人”。

    路拾义从一边拖了张木椅,对容舒道:“先吃茶,顾大人今儿来我这,与你也有关系。”

    待容舒坐下,便提起铜壶泡茶,给容舒斟了一杯。

    “仔细烫手。一大早来寻拾义叔,可是出了甚事?”

    容舒看了眼顾长晋,思忖片刻便道:“我来是想拜托拾义叔替我弄点儿洋金花,顺道去春月楼找郭姨要一包春风散。”

    一边的郎君闻听此言便蹙起了眉,掀眸定定看她。

    “春风散”是什么药路拾义还能不知?

    一时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大,想不通这姑娘要这种药作甚。

    容舒怕他想岔,又补了句:“洋金花与春风散一同用,能令人松下心神,产生幻觉,这是顾大人先前用过的一味药。”

    顾长晋颔首道:“的确是有此效用,只要用量得当,便不会伤身。”

    路拾义沉吟半晌,蹙眉道:“你这是为了张妈妈?”

    容舒乖巧地点了点头。

    路拾义知道容舒跟沈一珍一样,惯来主意大,也不多问,忖了忖便道:“成,这事交与我。你今儿倒是来得巧,顾大人过了午时便要离开扬州,你正好能同他道别,也不必我代为转达了。”

    容舒还挺诧异。

    眼下九月都还未到呢,他竟然就要离开扬州了?前世他是十月底方启程回上京的,到上京时都快十二月了。

    她想了一会便道:“大人可是找到证据了?”

    顾长晋笑了笑,“是。”

    容舒心里着实好奇这证据与廖绕临终前说的话有何干系,但这些到底是机密事,再是好奇,她也不能随口问。

    道了声:“恭喜。”便默默抿了一口茶。

    她哪里知晓顾长晋早就看穿了她的心思,一口茶水才将将咽下去,便又听他道:“二皇子招揽廖绕时,曾送来了一块玉牌。廖绕这几年在江浙收受了不少贿赂,贪墨下来的银子大部分都送去了上京,他手里有一本账册清清楚楚记录了每一笔账,这些证据就藏在廖府的小佛堂里。”

    顾长晋说到此便顿了顿,“廖夫人五年前便搬到那小佛堂,而廖绕与廖夫人头一回相遇的地方便是大慈恩寺的佛堂。”

    也就是说,廖夫人一直在找的东西,廖绕早就送到了她眼皮子底下了。

    而廖夫人的确是懂廖绕的,寥寥两句,便猜到了廖绕将东西藏在了何处。

    容舒轻叹一声:“他们……还真是可惜。”

    明明那么喜欢对方,若是戚家不招揽廖绕,不,若当初老尚书不将廖绕举荐到江浙,甚至,若是嘉佑帝的身体能再好一些,他们或许都能一路走下去。

    顾长晋看她:“是很可惜。”

    顿了顿,又道:“我今日来寻路捕头,除了道别,实则还有一事。”

    “我知你在查你舅舅,椎云是我最信任的人。以后,椎云还有他手里的人,都交给你用。你需要用人时,便去屏南街一十八号寻他。”

    头顶的树叶沙沙作响,日头又往树梢蹿了一截,溶溶曦光里,连擦身而过的秋风都仿佛沾染上几缕暖意。

    容舒捏紧了手里的茶盏,澄澈的眸子里有着意外,也有着些许不知所措。

    一个人,将他最得力的人交给你用,是保护,也是信任。

    容舒低下眼睫,良久,道了声:“多谢大人。”

    第六十三章

    官船午时便要启航, 顾长晋只吃了两盏茶就起身告辞。

    也不知为何,他的脸色很不好。与在廖府那日相比,他的伤似乎一直没有好转。

    若不是他神态始终从容自若, 容舒差点儿以为他这是又添了新伤。

    容舒将他送至门口, 目光扫过他平静清隽的眉眼, 道:“祝大人此趟归京,一路平安。”

    对他这人来说,真真是平安就是最大的祝愿了。

    来时受伤, 查案时受伤,杀敌时也受伤,容舒就没见过谁像他这样,三不五时就要受伤的。

    也就他自小习武, 底子好, 这才扛得住那么多伤。

    顾长晋颔首,深深看了她一眼,信步往巷子尾的柳树行去,那里正停着一辆青篷马车。

    车轱辘晃悠悠转着, 马蹄嘚嘚声渐远。

    路拾义关起木门, 瞥了容舒一眼,道:“这位顾大人, 当真是不错。”

    容舒哪儿能不知晓路拾义那一眼有什么深意,笑了笑便坦然道:“顾大人心怀明月,为国为民, 当然不错。”

    诚恳地夸了两句后, 她便笑眯眯地闭了嘴, 过了会儿才又道:“拾义叔快去春月楼, 我今儿事不少, 等你回来后,还得替我找个锁匠或者精通机关的师傅,顺道陪我走一趟守备都司。”絮絮叨叨地催着路拾义出了门。

    待她一走,便进屋取了纸笔,凭着记忆将昨儿寻到的木匣子仔仔细细画了出来。

    那木匣子在落烟姐手里,昨儿从书房带回来的书册,她是故意放在窗边的高案的。张妈妈行事作风惯是滴水不漏,绵密得很。

    若她当真有二心,对她从书房带出来的东西,不管如何都会寻个机会查探一番。

    昨个夜里,落烟姐就隐匿在窗外的刺愧树里。

    今早的闹肚子便是信号,落烟姐留在沈园盯着张妈妈,而她出来拿药,顺道寻解锁的方法。

    路拾义办事向来利索,不到一个时辰,便带着东西归来,身后还跟着个身着青布衣裳的壮汉。

    “这是衙门的关师傅,对各类机关暗器皆有涉猎。你同他说说,你想要开的是何物?”

    这位关师傅曾是扬州有名的梁上君子,号称扬州没有他偷不到的东西。哪里知道一次失手后,便锒铛下狱了。还是路拾义看中他的手艺活,这才将他从牢里捞出来,给衙门办事。

    容舒将手里的画纸递给关师傅,道:“这木盒没有锁眼,仿佛就是一块雕着瑞兽图的木头,但我摇过这木头,里头有声响,应当是藏着东西。”

    画纸里的木雕盒栩栩如生,每一面都画得极细致。关师傅拿起那信纸,眯眼瞧了半个时辰。

    “这木盒看起来倒是有些像我师傅说的‘四掌盒’。”关师傅放下画纸,揉了揉眼睛,道:“只要在木盒的特定位置拍上四掌,里头的机关链便会自行组合,现出锁眼。只是姑娘要找对位置拍掌却非易事,运气好能瞎猫撞着死耗子,运气不好您拍到手痛都无用。”

    关师傅说着便摸出一根铜钥匙,道:“这钥匙是我师门的开锁密器,我欠老路一个人情,这钥匙便赠与姑娘。姑娘是贵人,运气比寻常百姓好,若真叫你拍出锁眼,您用这钥匙便能开锁。姑娘若是寻不着锁眼也无妨,过两日来衙门寻我,我正好能会会这传说中的‘四掌盒’。只姑娘记着,若是不想这盒子里的东西被毁,切莫硬开。”

    容舒接过那钥匙,郑重道谢,同路拾义去了趟守备都司便回了沈园。

    这会已经是下晌,不少仆妇婆子都在后罩房歇晌,整个漪澜筑静悄悄的。

    落烟坐在榻上,耳朵一直留意着外头的动静。不多时,便听见一阵轻快地脚步声渐渐逼近。

    落烟原想立马下榻,只是一想到容舒昨夜的叮嘱,忖了忖,又躺回去榻上。直到听到容舒的声音了,方趿拉着鞋子去开门。

    “姑娘拿到药了?”

    “拿到了。”

    容舒将手里的食盒放在桌上,见落烟惯来红润的脸惨白惨白的,“噗嗤”笑了声,道:“落烟姐这闹肚子装得还挺像。”

    小姑娘笑起来可真好看呢,难怪将军和县主都喜欢。

    落烟有些不好意思,道:“大同府里的大娘阿婆格外热心,老想着给我相看人家,我装病倒是装出些道行来,就连今晨张妈妈带来的郎中都给我糊弄过去了。”

    “张妈妈特地给你寻了郎中?”容舒蹙起眉。

    沈家待下人素来大方,过月娘节与重阳节时,也出现过底下的仆从贪吃螃蟹闹肚子的事,府里就有现成的药,何必特地请郎中来瞧?

    容舒也不知是不是自个儿对张妈妈起疑心,这才凡事都要多想。

    “昨日的木盒,我已经问到开锁的法子。”

    落烟一听,忙掀开床上的软褥,将那木盒取出,一脸挫败道:“白日里我一直在捣鼓着开锁,却连块木屑都揪不下来。”

    “衙门的关师傅说这木盒叫‘四掌盒’,找对位置拍上四掌便能找到锁眼。”

    容舒说着就往那木盒“啪”“啪”拍了四掌,却无事发生。

    又试着往旁的位置拍,还是无事发生,如此尝试了十数次,小姑娘的手掌都拍红了,依旧是无事发生。

    她把木盒递给落烟,让落烟试。

    落烟力气大,“砰砰”拍了不下数十次,这木盒就跟块不开窍的石头似的,半点变化都无。

    容舒也不急,见落烟都要拍出火气来,便将这木盒放在一侧,道:“无妨,大不了我过两日去趟衙门,再者,说不定夜里张妈妈就能告诉我如何开。”

    落烟瞪了瞪眼,“姑娘今夜就想动手了?”

    “嗯,宜早不宜迟。”容舒老神在在道:“免得一耽搁,药效就没了。”

    “那我同昨夜一样,到您屋子外守着,出了意外,还能从窗子里进去助你。”

    容舒垂眸思忖了片刻,道了声“不”。

    “落烟姐你继续装病,我给你带了吃食回来,你这两日都莫要吃府里送来的东西。”

    落烟有些不解,但还是认真点了下头。

    容舒带回来的食盒里还有一盅秋梨汤和几块儿黄桥烧饼。

    张妈妈爱吃天水桥那家黄桥烧饼,幼时容舒出去外头玩耍,回来总爱给她带上一份。

    夜里用晚膳时,容舒将秋梨汤同炕得热乎乎的烧饼放在张妈妈面前,道:“这是我特地给妈妈带回来的,你快坐下同我一块儿吃。”

    她与张妈妈打小就亲,也不是头一回让张妈妈坐下来陪她用膳了。

    张妈妈几番推辞,实在拗不过她,这才坐下,将满满一盅秋梨汤尽数吃完。

    饭毕,容舒只道要早些歇息,留了张妈妈守夜,便让仆妇们鱼贯退了出去。

    张妈妈跟往常一样,挨着拔步床,同容舒一递一接地叙着话。半个时辰后,张妈妈的话说得越来越慢,看人的目光迷离涣散。

    容舒知晓是药效起来了,忙将她扶起,柔声道:“妈妈难受么?”

    张妈妈靠着床柱,吃吃笑了声,看着她慈爱道:“不难受,妈妈不难受,姑娘乖乖吃奶。”

    容舒一怔,万想不到张妈妈的幻觉竟是幼时的她。

    一时鼻尖泛酸。

    她咬了咬牙,又问道:“妈妈,你来沈园做乳娘之前,可曾伺候过旁的主子?如今,谁是你的主子?”

    “伺候的主子?”张妈妈抬起眼,神色恍惚道:“我的主子是姑娘,一直是姑娘。姑娘你啊,就是我带过来的。”

    容舒看了看她,循循诱道:“妈妈想想三省堂,想想那个书房。妈妈同昭昭说,那日妈妈为何要进舅舅的书房?”

    张妈妈却不吱声了,只吃吃地笑,反反复复都是那句:“姑娘乖,姑娘要听话。”

    容舒只好轻轻握住她的手,软下声音一字一句道:“妈妈好好想想,舅舅是为了何事去福建?他去福建又要见何人?”

    “舅老爷,舅老爷……舅老爷是为了姑娘啊。”

    “哪个姑娘?”

    “哪个姑娘?”张妈妈低低复述了一句,旋即笑道:“自然是姑娘你。”

    ……

    角落的更漏一点一点下沉。

    也不知是不是那药下得太多,张妈妈嘴里的话混乱极了,容舒问了大半个时辰都理不出个所以然来。

    再问下去,张妈妈只怕要睡过去。

    容舒面色微凝,从寝被里摸出个木盒,对张妈妈道:“妈妈可知这木盒如何开?”

    张妈妈目光钝钝地盯着那木盒,好半晌才答道:“星位,敲星位。”

    方才张妈妈语无伦次的,容舒原是不抱任何指望的了,此时听她这么一说,忙低头盯着那木盒。

    星位?

    是棋盘的星位?

    容舒曲起手指,对应着棋盘的星位,用指节在雕着瑞兽吐珠的那一面轻轻敲了四下。

    “笃笃”声一停,她屏住了呼吸。

    不多时,只听四道“咔嚓”声渐次响起。

    紧接着,一个绿豆大小的锁眼赫然出现在正中心。

    容舒瞳孔一缩,忙掏出关师傅给的钥匙,插入锁眼。

    只听“咔”一声,盒子上端的木头一分为二,往两边缓缓拉开,露出了里头一张对半折叠的黄纸。

    她的心神全都在那黄纸上,丝毫不知,在她取出那张黄纸的瞬间,靠坐在床柱上的张妈妈慢慢抬起眼,眼中分明一片清明,哪还有先前的恍惚涣散。

    一阵幽香从木盒里飘出,香气钻入鼻尖的刹那,容舒只来得及看清纸上的字——

    嘉佑二年,四月初六。

    夜雾在一望无际的海面蒸腾,星月藏在厚厚的云层里,落不下半点儿光亮。

    十数艘官船静静航行在海里,海浪一下又一下地撞打着船身。

    寅时三刻,行在末尾的官船船舱里,躺在木榻上的男人蓦地睁开眼,豁然坐起,大手按住胸膛,剧烈地重重地喘息着。

    常吉与横平歇在另一侧的床榻,听见他这头的动静,忙跟着坐起身,道了声:“主子?可是伤口又疼了?”

    冷汗从额角渗出,濡湿了顾长晋鬓角的发。

    他狠狠闭眼,再睁眼时,心头那阵心悸依旧不曾散去。

    他冷声吩咐道:“去跟艄公说,我们回去扬州!”

    第六十四章

    漪澜筑。

    一豆灯火摇曳。

    纸张从指尖滑落, 容舒动作迟缓地摸向左手的银手镯,拇指颤抖着,正要按下里头的小扣。

    张妈妈轻轻叹一声, 按住容舒的手, 将她腕间手镯缓缓退下, 柔声道:“姑娘别费劲儿了,这些对我无用。”

    容舒眼睫微颤,“为何无用?”

    真是个傻姑娘。

    张妈妈怜爱地看着她。

    洋金花与春风散合用是老太医的独门药方, 她怎会不知?

    当初她还曾亲自调了这药,喂给郡主吃,让她在幻觉里见启元太子最后一面。

    她自小便跟着安嬷嬷学毒用毒,那本毒经她倒背如流, 这药她如何能不懂?

    “姑娘打小便藏不住情绪, 一紧张便要捏东西,一扯谎耳廓便要发红。你从祖屋回来后便开始提防我了,是也不是?方才你让我吃那秋梨汤,便是为了套我话。” 张妈妈扶住容舒摇摇欲坠的身体, 温声道:“你是妈妈一手带大的, 妈妈比任何人都了解你。”

    容舒周身那阵酥麻感愈发强烈,全身像是失了力一般, 软成一团。

    “妈妈为何要,害我?”

    “妈妈不是要害你。妈妈是为了你好,只有什么都不知道, 你才能活得久一些。听话, 姑娘乖一些, 才不会难受。”

    张妈妈动作轻柔地将她放倒在榻上, 起身走向茶桌, 从腰间取出个蜜丸,碾碎在茶水里,接着便捏着容舒的下颌,一口一口喂入她嘴里。

    容舒被逼咽下,只觉入口的茶水味道熟悉极了,带着淡淡的麝香与苦杏仁的甜味。

    恍惚间想起她刚到四时苑时曾病了很长一段时日,分明不是甚大病,却镇日里浑浑噩噩的,不知今夕是何夕。

    那时吃进嘴里的药便是这样独特的味儿。

    如今想来,她那时的“病”分明是因着这药。

    只张妈妈为何要让她在那时候病倒?

    张妈妈喂完茶水,拿帕子轻轻擦了擦容舒的唇角,道:“莫怕,这药只会让姑娘嗜睡。”

    容舒红了眼眶,指尖微微抽搐。

    “妈妈要让我,睡多久?”

    张妈妈并不应她这问题,只垂眸看着她,慈爱道:“你刚出生那会孱弱得跟只猫儿似的,却乖得很,不哭不闹,不管去了哪儿都只认我。只你越长大便越不听话了,姑娘若是什么都不知晓多好。你舅舅的事是催命符,你知道得越多,便越危险。睡吧,姑娘,妈妈给你哼小曲儿,你安心地睡。”

    张妈妈说着,顾自哼起一首小曲儿。

    这首容舒自小便听着的曾经令她安心的小曲儿如今落在耳边,竟觉毛骨悚然。

    药效渐起,容舒脑仁儿木木的,这感觉太熟悉了,她在四时苑时便是这样昏沉了大半个月。

    只她还有许多话没问,不能睡去。

    思及此,她用尽全力咬了下舌尖,鲜血涌出,剧痛令她精神一震。

    她慢慢地握住张妈妈的手,一字一句道:“你们会害阿娘吗?阿娘待你与舅舅那么好,你们会害她么?”

    小姑娘眼里满是担忧与害怕。

    张妈妈心一软,回握住她的手,轻轻地道:“你舅舅疼你娘,不会让她出事。你娘至多受点罪,不会死的,再往后甚至还会有泼天的富贵等着她。”

    “那侯府呢?父亲还有祖母,是不是你们的人?”容舒又问。

    张妈妈微嗤。

    容珣与容老太太那样没脑子的人,郡主就是拿来做棋子都要嫌手累,怎可能会让沈治同这样的人合作?

    “三房的人怎配?”她淡淡道了句,将帕子放到一边小几,大手轻抚着容舒的额头,又道:“姑娘莫要再套我的话了。明日我便带你去山上住,免得你在你舅舅面前胡乱说话,反害了自己。姑娘只有装作什么都不知晓,才能活得久一些。”

    容舒瞳仁开始涣散。

    阿娘会受点苦,是指流放到肃州吗?

    还有,三房的人不配,那谁配?大房,还是二房?

    容舒脑中隐隐抓到些什么,她颤抖着,用细齿撕扯着舌尖的伤口,想再多问些话。

    只那药效太过猛烈,比她在四时苑时还要猛烈。

    眼皮像是不堪重负一般,挣扎了几番,终是不甘心地阖起了眼。

    张妈妈见她终于睡去,慢慢舒了一口气,用力地揉了揉眉心。

    今儿那盅秋梨汤,到底是给她带来了些影响。

    她眼中的确出现了片刻的幻觉。

    那是嘉佑二年的四月,大慈恩山那一片松林被清明时节的雨水浇得青翠欲滴的。

    晚春的雨淅沥个没完,四月六日那夜,更是电闪雷鸣,将大慈恩寺殿宇的琉璃瓦震得轻颤。

    张妈妈捡起地上那张写着“嘉佑二年,四月初六”的黄纸,微垂的眉眼被昏黄的烛光映红。

    在想着往那木盒放甚东西时,她下意识便放了这张黄纸。

    如今想来,倒是她冲动了。

    不该再提起这一日的。

    “刺啦”一声。

    张妈妈缓缓撕碎手里的黄纸,丢入一边的香炉。火舌席卷,转眼便将所有纸屑烧成灰烬。

    更鼓声从遥远的街巷传来,打更人悠扬的一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被夜风吹散。

    榻边几案上的莲花烛台上,烛泪一滴一滴滑落。

    落烟睁开眼,竖起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这屋子里的蜡烛还有香丸全都被容舒替换掉了,她今儿带来的食盒里还藏着一模一样的蜡烛和香味相似的香丸。

    “落烟姐第一日住进漪澜筑那夜,可是比往常都要早睡着,第二日起来脑仁儿还有些晕?”

    落烟惯来粗枝大叶,那夜的确是睡得沉,第二日醒来也的确有些头晕,她还当是在海里飘荡太久,水土不服呢。

    容舒将换下来的蜡烛、香丸又藏回食盒,接着道:“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总归是小心使得万年船。”

    不得不说,换了蜡烛和香丸,她好似没那般容易入睡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着今儿心神紧张的缘故。

    不过,饶是心神惶惶不安,她还是按照容舒说的,静静躺着,直到天蒙蒙亮,方装着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起身。

    一个婆子进来伺候她洗漱,见她一副精神不济、食欲不振的模样,一脸殷勤地劝她多睡,接着瞅了瞅烧了一半的蜡烛,便端着几乎没动过的早膳出了门。

    张妈妈刚从小厨房来,听罢那婆子回禀的话,颔首道:“盯紧些。”

    说着便推开门,进了寝屋。

    容舒这会已经迷迷糊糊转醒,身上好似又恢复了些力气。

    张妈妈给她搽好脸,喂她吃了碗炖得又软又糯的碧梗粥,之后便如法炮制,给她喂了一碗药。

    做完这一切,她正欲走,袖子却被容舒轻轻攥着。

    张妈妈回眸看她。

    小姑娘一张白生生的小脸满是病容,往常清澈明亮的桃花眸像是在烟雨里浸过一般,淌着几许忧愁,几许无助。

    到底是她一手带大的姑娘,天冷了会往她怀里躲,捣鼓出甚好吃的也巴巴地拿给她吃,头一回来癸水还会边撒娇边喊疼,要她给揉揉。

    张妈妈原是有不少事要处理的,江管事以及不少家生子都是沈家的老仆,要把容舒带到山里,她还得想个辙将这些人糊弄过去。

    只这会被容舒这般看着,心头一软,便在床榻坐下,叹了声:“姑娘又想套什么话?”

    容舒依旧攥着她的袖子。

    “妈妈,我会死吗?你说我唯有什么都不知道才能活久些,那是不是,我迟早都会死?”

    是人都会死,容舒问的是她会不会被害死。

    张妈妈心下一叹,小姑娘被她下了药,本该神智糊涂的,却还是能从她话里找出些蛛丝马迹。

    对于容舒的这个问题,张妈妈头一回起了踟蹰之意,不知该如何作答。

    以郡主的为人,定然不会让她活。

    只她自小便同郡主一起长大,兴许郡主能看在她抛下亲骨肉,多年苦劳的面上,愿意给姑娘留半条命。

    “老奴会替姑娘求情,尽量护着姑娘的。”张妈妈面露慈悲。

    “求情?妈妈要向谁求情?”容舒声音虚弱,攥着张妈妈袖子的手却愈发用力 ,“谁要杀我?”

    这话一落,张妈妈慈悲的面色瞬时一散,知晓她是不能再多说了。

    虽说姑娘逃不出这里,但有些事张妈妈还是不愿意让她知晓。

    若姑娘什么都不知晓多好,如此便能到死都是开开心心,无忧忧虑的。

    张妈妈垂眸盯着容舒雾蒙蒙的眼,淡淡道:“姑娘好生歇着罢,一会我再进来陪姑娘。”

    屋门一阖,那阵熟悉的晕眩感与失重感再次袭来。

    容舒咬住舌尖,不让自己睡去。

    她钝钝地想,前世那杯毒酒是戚皇后送来的,戚皇后会杀她,大概是因着顾长晋。

    可她如今已经同顾长晋和离,为何张妈妈还说有人要杀她?

    思忖间,容舒一寸一寸挪动着手,摸出一根藏在木枕里的银簪,紧紧捏在手里。

    和落烟姐约定的时间马上便要到了,她不能睡。

    张妈妈出了漪澜筑便去寻江管事,提了提容舒要去山里松散些日子的事。

    自家姑娘打小就喜欢在外头游山玩水满城跑,江管事自是满嘴应下。

    张妈妈放下心来,回了漪澜筑便吩咐仆妇婆子去备置出行的物什。

    一众事宜安排停当后,已经过了午时。

    虽是午时,天色却暗的很。

    乌云聚拢在穹顶,沉甸甸地压在屋檐上,瞧着竟是一场豪雨将至。

    张妈妈取了午膳进屋,见容舒睁眼望来还有些意外。忙阖起门,从腰间取出药丸,准备再灌她一碗药。

    也就在这时,身后忽然一阵劲风刮过。

    张妈妈还未及反应,只觉脖颈一痛,人已经昏了过去。

    落烟搀起容舒,沉声道:“姑娘,接下来该怎么做?”

    容舒掌心已被那细簪子戳了个血肉模糊,她忍着疼,思忖片刻后便道:“把张妈妈绑起来,我们去屏南街找椎云。”

    落烟麻利地从箱笼里找出两条腰带,提步朝张妈妈走去。她方才那一刃手刀用了十成的力,便是最凶残勇武的鞑靼士兵都能击晕。

    落烟蹲下身,一手握住张妈妈的手腕,另一手抽出一条腰带,正准备捆绑,却不料在这一瞬,那本该晕去的人反握住她的手,狠狠用力一抓。

    落烟手背立时出现四道血痕,下一瞬,便觉半边身子火辣辣一麻。

    张妈妈趁机抓向落烟的脖颈。

    她的动作极快也极阴狠,不带半点迟疑。

    落烟下意识抬起右手去挡,意料中的疼痛却并未降临,只听“噗”一声,眼前那面色沉着的妇人身子一僵,“嘭”一下倒在地上。

    容舒拔出刺入张妈妈脖颈的银簪,鲜血喷涌而出。

    她手里沾满了鲜红的血,怔怔地看着张妈妈,慢慢红了眼眶。

    “妈妈,我拿你当做亲人。”

    “可是对不住,我不能让你害人。”

    张妈妈被落烟偷击一记手刀后,本已是强弩之末。方才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反击,眼下脖颈被刺,血流不止,那口气早就散了。

    巨大的冰冷的无力感袭来。

    “我死了,姑娘也会死的。”她望着容舒,眼眶微湿,声音似喟叹又似怜惜,“姑娘啊……”

    她张了张嘴,仿佛要对容舒再说些什么。

    可嘴唇翕动几番,终究是咽回到嘴的话,目露慈悲。

    “别怕,妈妈陪你。”

    容舒眼里的泪“啪”一下坠落。

    想起幼时阿娘离开扬州的那日,她赤脚立在漫天大雪里,喊着要阿娘回来。那时便是张妈妈赶来抱住她,对她道:

    “别怕,妈妈陪你。”

    “哐当”——

    容舒扔下手里的银簪,慌忙按住张妈妈脖颈上的血洞,对落烟道:“把腰带给我。”

    恰这时,门“吱呀”一声,有人推门匆匆走了进来。

    屋外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来人身上的衣裳已被打湿,鬓角一片湿漉。

    容舒循声望去,呆愣片刻,于泪眼朦胧中对那人道:“顾长晋,我杀人了。”

    第六十五章

    惊雷声声, 闪电将灰蒙蒙的天幕撕开一条裂缝。

    屋内光线黯淡,小姑娘一双柔胰沾满了血,泪珠子不住地眼里涌出。

    顾长晋疾步走向容舒, 常吉与横平紧跟在他身后。

    常吉瞥一眼里头的场景便迅速阖起门。

    顾长晋掀袍蹲下, 探了探张妈妈脖颈的脉搏, 旋即眉心一松,对容舒缓声道:“张妈妈没死,容舒, 你没杀人。”

    他张开手掌,轻轻按住容舒冰冷的沾满鲜血的手,继续道:“现在松开手罢,交给我处理。”

    他说着朝横平看了眼, 示意他将伤药取来。

    男人的手很暖。

    低沉有力的声音, 亦有着镇定人心的力量。

    容舒紧紧捂着的手终于松开。

    她望着顾长晋,正要张唇说些什么,忽觉喉头一痒,一缕缕乌黑的血从她唇角逸出, “滴答”“滴答”落在她衣前襟。

    好疼。

    ——“我死了, 姑娘也会死的。”

    容舒倏然间明白了张妈妈说的这话是何意。

    她中毒了,张妈妈每日喂她吃的药, 既是毒药,也是解药。

    明明喉咙疼极了,可此时此刻的疼痛竟让她的心没那么疼了。

    瞥见顾长晋骤然一变的神色, 容舒轻轻笑了下。

    真是难得, 这个任何时候都八风不动的男人竟也会有满面慌色的时候。

    她想同他说她没事, 她不疼了。

    的确是不疼了, 剧烈的疼痛过后, 她觉得自己轻飘飘的,仿佛天上的云,越飘越高,怎么都够不着地面。

    直到一双手臂紧紧抱住了她。

    被大雨浸润过的沾着松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容舒的意识越来越模糊。

    屋里很快又响起一声重重的钝响。

    先前僵着身子一动不动的落烟竟也跟着昏了过去,只见她两眼泛白,口唇发紫,脸却涨得通红,仿佛被人掐住了脖子吸不上气一般。

    “快救人!”顾长晋沉声道。

    男人声音沉着,手却微微颤抖着。

    顾长晋咬紧牙关,从腰间摸出一颗药丸,虎口一压,剥开封蜡便将那药丸放入嘴里,快速嚼烂。

    旋即轻轻掰开容舒的下颌,将那药哺给她。

    他的手按住她颚骨的一处穴道,声音模糊道:“容舒,咽下去。”

    这话刚脱口,一股可怖的熟悉感席卷心头。

    就好像,在某个时候,他曾经做过这事,也说过这样的话。

    “噗通”“噗通”——

    心脏像是被人紧紧攥住一般,疼得几乎令他喘不上气。

    顾长晋眼睫一颤,强行压下心底的钝痛,缓缓将药汁推向她舌根,紧接着长指狠狠一压。

    容舒觉得痛。

    下颌被他按住的地方痛,舌尖的伤口也痛,可也正是这些痛感,将她的意识从一片混沌中扯了出来。

    “容舒,咽下去。”顾长晋又说了一次,“咽下去。”

    男人的舌尖划过她的舌尖,将那发苦的药往她喉头推。

    小姑娘浓密的乌睫微微一颤,眼皮掀开一条缝,看着顾长晋近在咫尺的眉眼,整个人一懵。

    他贴着她的唇又道了一声:“容舒,咽下去。”

    他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急切,容舒下意识咽下那口药。

    她想说一句“好苦”。

    只他的舌尖还抵在她唇齿间,二人呼吸交缠着,容舒说不出话,只能慢慢掀开眼皮,怔怔地望着他。

    顾长晋满嘴苦涩。

    先前喂她药时,只一心想着要她咽下药,丝毫没察觉这样的举措有多亲密。

    这会她咽下了药,心神一松,唇舌间那亲密的触感像野火燎原一般,“噼里啪啦”灼烧着他的理智。

    屋里的茶水他不敢用,一时情急,方用了那等亲密的方式喂药。现如今她既已恢复意识,再用这法子,那便是趁人之危了。

    顾长晋喉结一滚,微抬头,温热的唇擦过她鼻尖,轻声问:“你中毒了,这药能护住你的心脉,我还要再喂你一颗解毒丸,你可能自己咀嚼咽下?”

    容舒缓慢地眨了下眼,“嗯”一声:“顾大人,张妈妈……”

    “你放心,她没死。”顾长晋温声应了句,微一侧头,道:“常吉,药。”

    常吉耳朵一直竖着呢。

    他刚给张妈妈止了血,听罢这话,赶忙从怀里掏出个小玉瓶,从里倒出一颗通体发白的药丸,递了过去。

    他的视线始终垂着,眼皮一点儿也不敢往上抬。

    方才主子抱着容姑娘时一直背对着他们,他虽看不清楚,但也大致猜到了主子是如何喂药的。

    这会恨不能扛走张妈妈,把空间留给他们二人。

    顾长晋将解毒药放入容舒嘴里,目光在她受伤的舌尖停了片刻。

    舌尖那处遍布神经,她咬得血肉模糊的,又那样怕疼,大抵是轻轻碰一下都疼得慌。方才他喂药时,力道有些重,似乎是……碰到她这伤口了。

    “舌尖的伤口可还疼?”

    话音一落,空气立时静了几息。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又要勾起方才唇舌交缠的记忆。

    容舒别开视线,哑着嗓子道:“不疼。”

    顾长晋垂眸看她。

    这姑娘一撒谎指尖便要捏东西,这会没力气倒是捏不动,就指尖轻轻颤了颤。

    目光一顿,他忽然握住她的左掌,轻轻一翻,掌心的伤口彻底曝露在他眼底。

    原来她手里的血不仅仅是张妈妈的,还有她自己的。

    顾长晋下颌一紧,捞过一瓶伤药,低头给她敷药,正想问这姑娘疼不疼时,一抬眼便见她长睫阖起,头挨着他胸膛,已经彻底睡了过去。

    老太医一贯认为人在熟睡时养伤效果最是好,护心丸和解毒丸都是老太医的药,本就带了安神的成分。

    她的身子早就支撑不住了,药效一起,自是抵挡不住那阵睡意。

    容舒睡得很沉,却睡得极不安稳,被困在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梦里。

    寝屋里她将银簪扎入张妈妈脖颈的那一幕出现了许多次,梦境里,她的动作极慢,慢到簪子扎入皮肤的声响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一声又一声。

    “噗”!

    “噗”!

    “噗”!

    她掷下手里的银簪,蹲在地上,双手用力捂住耳朵,依旧挡不住这声音。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声音终于消失。

    容舒放下手,眼前那片血色忽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银装素裹的白。

    雪地里,张妈妈抱起她,一脸心疼,“姑娘乖,别怕,妈妈陪你。”

    “妈妈,阿娘走了,你会走吗?”

    “不会,妈妈不走,妈妈会一直陪着姑娘。”

    ……

    暴雨如注。

    一辆青篷马车闯入雨幕,车轱辘飞出一连串水珠。

    “你……会走吗?”

    车厢里,小姑娘在梦里反反复复问着这句话。

    布满血污的小手紧紧攥着他的衣襟。

    顾长晋低头,再次在她耳边轻声道:“不会,容舒,我不会走。”

    也不知是梦境散去了,还是听见了他说的话。

    怀里的姑娘紧蹙的眉心缓缓舒开,手一松,沿着他的胸膛滑落,很快便落入一只骨节分明的手里。

    顾长晋握住她的手,望着被风撞得哐哐作响的车牖,想起昨夜在船舱里做的梦,眸色深沉。

    梦里他在青州查沈治。

    十二年前,沈治经常去山东府提盐,每回去都会绕道青州。

    他查的便是沈治去青州见何人。

    正当他查到一些头绪时,上京那头却出事了,出事的是承安侯府,罪名是通敌叛国。

    “根据咱们在上京的暗桩递来的消息,承安侯府背后的主使是戚家。”常吉忧心忡忡道:“都察院的孟总宪亲自去戚府将戚衡秘密关入押房。”

    “戚家?” 顾长晋蹙眉。

    是巧合么?徐馥去岁本是要借着廖绕的案子将戚家与二皇子扳倒的。

    可惜廖夫人被乌日达炸成重伤后,廖绕绑了一身炸药登上乌日达三兄弟所在的船舰,将一整艘船与船上的海寇炸成了灰烬。

    查到半路的线索彻底中断。

    而蛟凤在得知潘学谅被逼自尽后,宁肯以敌寇之名落罪伏法,也不肯吐露半句廖绕与水龙王勾结的事。

    老尚书拿自己与潘学谅做局,本是想借机揭露廖绕与二皇子通敌卖国之事,殊料到了最后,竟是满盘皆输!

    无人胜,死的是扬州上万名无辜百姓。

    廖绕非但没有获罪,甚至因着他以命相搏炸死了乌日一族三个海盗头目,劫后余生的扬州府百姓对他简直是感恩戴德,不少人为他立了衣冠冢。

    而徐馥这只黄雀本是想借老尚书的手将戚家扳倒,无奈这一计最终落了空。

    “你说是总宪大人亲自将戚衡抓走的?”

    “是。”

    孟宗鲜少会亲自动手抓人,如今堂而皇之地上戚家抓走戚衡,显然是料定了戚家再也翻不起风浪了,日后二皇子亦是起复无望。

    也就是说,这一次戚家与二皇子落罪是板上钉钉之事。

    这样干净利落的手笔,徐馥一人做不来。

    顾长晋右眼皮不停跳着,从来稳如泰山的心绪不知为何竟带了点惶惶不安。

    能叫他这般心绪不宁的人便只有她了。

    “备马,青州这头的事留椎云在这里查,你跟我回去上京。”

    二人一路疾驰,到顺天的那一日,也是这样的瓢泼大雨。

    那日是七月初四,离她的生辰没几日了。

    常吉递来新的消息,说沈治将沈、容二家秘密采买大批火器的证据送到了大理寺。

    “这些火器是受二皇子之令采买的,为的便是皇上龙驭宾天后能抢占先机。”

    自从嘉佑帝在金銮殿咳血后,坊间便有传闻,说他立下了遗诏。只可惜到这会都无人知晓,遗诏里头写的究竟是哪位皇子的名讳。

    顾长晋眉宇微蹙,“可找到这些火器在何处?”

    “尚未找到。”常吉摇头,“如今大理寺和刑部的人都在查,沈治将那证据秘密送往大理寺后,人便消失了。”

    顾长晋沉吟道:“给椎云去信,让他速去扬州查探沈治的行踪。一个人会消失,要么是察觉到危险自己藏起来,要么是旁的人杀人灭口。不管如何,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思及那姑娘的性子,他顿了顿,又道:“回去上京后,我会寻个由头将少夫人送去四时苑,你与横平守着她。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她留在上京反而危险。”

    常吉面露迟疑:“如今侯府落难,少夫人怕是不肯走。”

    顾长晋眸光一沉。

    的确,她与她娘的关系那般好,甚至连沈治都是她挂怀于心的人,他们出事,她定会去查个究竟,怎可能会在这个时候离京?

    “我手书一封,离开上京后你便将信给她,她看了信,自会安心留在四时苑等我的消息。”

    马车颠簸,匆匆落就的笔迹少了一贯的雄阔严整。

    然一封信尚未写完,顾长晋胸口猛然一疼,一滴浓墨重重砸入宣纸。

    他醒了,梦境戛然而止。

    不,或许该说,是另一个顾长晋的记忆,戛然而止。

    这世间存在着一个“枫娘子”,他的梦从来就不仅仅是梦。

    大雨叩吧嗒嗒地敲着篷顶,潮湿的空气从车牖缝隙涌入。

    顾长晋抱着容舒的手微微一紧。

    至今他都记得,在那梦里,他落笔的前四个字便是“吾妻昭昭”。

    第六十六章

    马车在暴雨里疾行了整整一个时辰方抵达屏南街。

    椎云早早便收到了顾长晋派人送来的口信, 特地将他先前住的屋子收拾停当。原先他还不知为何主子要贸然回来扬州,直至看到主子怀里的姑娘方才了悟。

    这是为了容姑娘呢。

    顾长晋将容舒抱入屋子,淡声吩咐着:“去打些热水来。”

    椎云看了眼他苍白的面色, 应了声“是”, 出门张罗热水去了。

    容舒迷迷糊糊中只觉有人给她细致地擦脸拭手, 她这会浑浑噩噩的,下意识便以为那人是沈氏,软乎乎地喊了声“阿娘”。

    顾长晋拧帕子的动作一顿, 偏头望去,那姑娘眼皮子一动不动的,喃了那么一声便又沉沉睡去了。

    男人低下身,用湿帕子轻柔地擦走她脖颈处的血渍。

    她的肌肤莹白如玉, 饶是他控制着力度, 她颈侧的皮肤仍旧是红了一片。

    顾长晋也不知会不会弄疼她,轻拭两下,便住了手。

    目光扫过她被雨水打湿的肩,他蓦地想起什么。

    她的右肩, 应当有一颗朱砂痣。

    朱色的血水轻轻晃动, 顾长晋望着水中那双晦暗的眼,起身出了厢房。

    常吉拿着把破旧的蒲扇蹲在花厅里对着药炉煽火, 炉盖被水汽顶起,“哐当”“哐当”地响。

    “主子再等会,您的药马上就好了。”

    他顿了顿又道:“椎云给您找了套干净的衣裳, 您先去换衣裳罢, 免得伤口又要恶化。”

    从渡口赶去沈园的路上, 三人的衣裳都被雨水打湿了, 他与横平倒是不惧的, 但主子身上的伤一直拖着,就没好过,被雨水一泡,也不知伤会不会加重。

    为了主子这伤,常吉一颗老妈子心当真是累得很。

    梁将军此次剿寇居首功,若无意外,下一任的江浙总督必定是他。

    而这决绝不会是徐馥想要的结果。

    主子为了给徐馥那疯女人复命,不得不一直拖着这伤,一日四剂药生生减成一剂,想借此演一出苦肉计糊弄徐馥。

    徐馥操控着主子的一切,却也当真是把主子的命看得极重。这苦肉计如无意外,大抵行得通。

    可眼下意外却来了,主子若是要留在扬州,这伤可不能再拖了。

    “落烟与张妈妈如何了?”

    “容姑娘那一簪子戳中了要害,张妈妈命虽保住,但醒不醒得来犹未可知。至于落烟姑娘,张妈妈指甲里藏着的毒药乃剧毒,横平把他那颗药给了落烟姑娘,也喂了解毒丸,眼下毒素已清,大概过几日便能醒来。”

    常吉絮絮地说着,见顾长晋面色稍缓,忖了忖,又道:“主子擅自回来扬州,可会有麻烦?”

    顾长晋与柳元一样,是接了密令前来调查廖绕的案子的。案子既已查清,本就应当回去上京复命。

    再者,六邈堂那头也等着主子回去,知晓主子半路折回扬州,不定要作何猜想呢,常吉是当真是为自家主子捏一把冷汗。

    常吉在忧心什么,顾长晋自是知晓。

    “柳元会替我遮掩,昨儿那艄公是勇士营的人,我使唤他调转船头折回扬州,他定是问过柳元,得了柳元的首肯方敢送我回来。你可记得今日下船之时,那艄公说了何话?”

    常吉微一思忖,道:“那艄公让主子在扬州安心养伤,还祝您早日病愈。”

    他说完这话,猛地坐直了身子,道:“柳公公这是要以主子的伤作由头,替主子遮掩!”

    扬州的凄风苦雨并未蔓延到数百里之隔的运河,十数艘威风凛凛的大胤官船航行在河道里。

    为首的船舱里,七信也正好奇着顾长晋为何要贸然回去扬州。

    他们这十多艘船是一同从扬州出发,往上京去的。

    昨儿行至半夜,忽然一名勇士营的亲卫划着便舟往他们这船来,“砰砰砰”敲开了主子的舱门,说顾大人要艄公开回扬州。

    那艄公哪儿敢应,忙派人过来问柳元。

    柳元那会正睡得香,听罢那亲卫的话,只沉吟了片刻便道:“顾大人旧伤复发,不能随我们回京复命,让艄公送他回扬州好生养病罢。”

    七信忍了半宿,到底是将心底的疑惑问了出来。

    “主子可知为何顾大人要回去扬州?”

    “我也不知。”柳元慢条斯理地吃着今儿钓上来的海鱼,道:“但我知晓,能让他不惜一切都要回去的定然不是小事,我若是不让他回去,万一扬州当真出了事,岂不是与他结仇了?”

    他抬头便睨着七信,又道:“这趟扬州之行好不容易将当初伤了人容姑娘的事给揭过了,何必拦他的路呢?总归他不回上京也碍不了我们的事。”

    七信道:“属下只是觉得有顾大人在,廖绕与二皇子的事能多些把握。”

    顾长晋在百姓、在士林学子心中,俨然是个虚怀若谷、刚正不阿的清官。他说一句话,可比他们这群宦官说一百句话都有用。

    更遑论上京那几个手握重权的臣公对他惯来照顾,连皇上都对他青眼有加。

    柳元放下竹箸,懒洋洋地斜了七信一眼,道:“有蛟凤、潘学谅以及廖夫人在,顾大人便是不在也无妨。”

    提到廖夫人,七信下意识便想起老尚书。

    老尚书舍出一切,以己身入局,如今总算是迎来了柳暗花明。

    只可惜,老尚书病入膏肓,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也不知老尚书接到扬州的消息没。”

    七信巴不得这船明儿就能靠岸,好亲自去大理寺狱给老尚书递消息。

    柳元狭长的眸子半阖,意味深长道:“老大人差不多这两日能知晓这头的事了。梁将军大败四方岛之事,前几日便有人快马加鞭往上京送信,此时上京那些蠢蠢欲动的人怕是也收到了风声,好些人估计要坐不住了。”

    上京,都察院。

    一名身着绯袍、身形圆润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叩响了孟宗的值房。

    此人正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胡贺。

    胡贺在都察院惯来是个笑面佛一般的存在,只这会也不知怎地,竟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样,连那和善的笑脸都懒得挂了。

    胡贺进了值房便压低声嗓道:“大人,扬州那头有急报送入了养心殿,下官只打听到廖总督战死,而梁将军打了场大胜仗,将四方岛的海寇炸得十不存一。至于旁的,暂且还不知。真是晦气!自打司礼监换了个人掌权后,宫里的太监个个嘴密得很。”

    胡贺的话说得又急又快,孟宗神色却淡淡,手中狼毫甚至不曾停留过片刻,待得一份奏疏写完,方撂下笔,端起茶盏,不疾不徐道:“此乃好事!四方岛的海寇荼毒大胤海防久已,梁霄此次居功甚伟。”

    胡贺张了张嘴。

    廖绕战死,梁将军打了胜仗,这朝中的局势恐怕有变。

    总宪大人莫不是听不懂他的话?

    孟宗掀眸看他,道:“顾大人在扬州受了重伤,如今伤势如何了?”

    胡贺怔楞了下,顾大人如何他还真没多打听。

    他“嘶”了声:“顾大人的伤势,下官一会便派人去宫里问问。”

    孟宗“唔”了声,“扬州之事,你不必再打听,静待柳公公与顾大人归来便可。至于旁的,本官且问你,你可知为何皇上将安世子接入宫中?又可知为何皇上要让老尚书亲自给安世子开蒙授学?”

    安世子?

    安世子是九王爷的遗腹子,皇上与九王爷手足情深,将安世子接入宫中,又让老尚书开蒙,这不是为了全一把兄弟情谊么?实在是再寻常不过了。

    饶是胡贺自诩自己有副玲珑心肠也猜不透这其中有何深意。

    孟宗点到为止,也不多说,挥挥手便让胡贺离开,自个儿琢磨去。

    胡贺一走,他在值房坐了一会儿,翻阅了几本要呈交上去的奏疏后,方起身出了屋。

    马车穿过都察院后门的棋盘街,往朱雀大街的孟府去。

    眼下天还明晃晃亮着,府里的老管家见他归来,瞠目道:“大人怎地回来了?”

    不怪他诧异,他家这位大人惯来不忙到夜色深沉都不会回府。

    孟宗道:“让严青到我书房一趟,我有事吩咐他。”

    严青是大人的心腹,想来大人是有要事要他办了。

    老管家忙答应下来,亲自唤人去了。

    不多时,一身量高大、气质儒雅男子手执一把折扇,信步进了孟宗的书房。

    孟宗取下手里的玉扳指递与他,道:“将这扳指送到梧桐巷去,同云华郡主道,她所谋之事,本官应了。”

    严青挑眉,接过那水头极好的玉扳指,道:“皇上的身子尚未到油尽灯枯的地步,青以为大人会多观察一年半载再做决定。”

    孟宗道:“当初梁霄任金吾卫统领之时,亲自开城门恭迎七皇子入主金銮殿。云华郡主定然怀恨在心,那小子此去扬州,云华郡主不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报仇雪恨。”

    严青恍然: “然顾大人不仅没杀梁霄,还将最大的功劳给了他,意欲助他坐上江浙总督之位,捍卫大胤海防,护我大胤百姓之安危。”

    “金殿传胪告御状,大人说此子胸有沟壑、有勇有谋,乃可造之才;许鹂儿、潘学谅之案,大人说此子做到了为生民立命;如今他能舍下父仇与功名利禄,助梁霄守护大胤,想来也当得起一句为天地立仁心。”

    “大人尝说,为帝者,需时刻铭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严青将手中折扇重重一阖,朗声笑道:“青明白大人为何要与云华郡主结盟了,这就替大人送玉扳指去。大人可是青打听好戚皇后何时会出宫?”

    孟宗眯了眯眼,道:“此事不急,扬州之事,不出两日便会传入坤宁宫。两日后,我再寻个机会见她。在那之前,我先去大理寺狱见老尚书一面”

    六邈堂收到严青送去的玉扳指之时,常吉正在给顾长晋煎第二剂药,丝毫不知上京的风起云涌。

    入了夜,扬州府下了一整日的暴雨总算是停了。

    檐月清辉落了满地,水洼倒映着月影,凉夜幽绝。

    顾长晋倾身勾下床幔,熄灯,靠着床边脚榻和衣而眠。

    他答应过这姑娘他不会走,怕她半夜醒来无人相伴,索性便留下来替她守夜。

    几步之遥的幔帐里躺着他喜欢的姑娘,然他心中却无半点旖旎之思,阖眼片刻便沉沉坠入梦里。

    梦中依旧是那阵忽上忽下的颠簸感,雨未停,凝在笔尖一滴浓墨“啪嗒”落下,彻底毁了他写了一半的信。

    顾长晋撕下那信,重新铺纸沾墨,提笔落字。

    “吾妻昭昭如晤:

    时间仓促,未及细语。唯盼妻知,吾已知闻侯府之事,望妻勿心焦,此案自有吾查明真相,还望吾妻抽身其中,切勿以身涉险。

    吾于慈恩山脚有一苑,乃吾秘密置下,用以藏身之地。此苑名曰‘四时’,取自吾妻‘四时有令’之愿。

    妻曾与吾曰,愿吾春想汝,夏念汝,秋恋汝,冬慕汝。终此一生,皆逃不脱汝。

    昔日妻之醉语,言犹在耳。

    只汝不知,吾心悦吾妻昭昭,久已。

    成亲三载,吾之心事,藏于肺腑,今日不得不言。

    概因唯有汝安,吾心方安。

    如今京中情势诡谲,危机四伏,吾真真不愿汝置身险境。待吾归京,望吾妻随常吉、横平去往此地,静待吾音。

    夫笔墨缭乱,伏惟妻情谅。

    顾允直顿首。”

    墨尽,顾长晋放下笔,垂眸看信。

    分明是有许多话想与她说的,然时间仓促,却也只来得及落下寥寥几语。

    罢了,他与她还有许多个日后,那些想说而来不及说的话,待得一切事了,他会一句一句说与她听。

    第六十七章

    顾长晋将信交与常吉, 对他道:“到了四时苑,替我同她道,她今岁过生的那碗长寿面, 我去四时苑接她之日, 会替她补上。”

    七月七日, 马车入城,金吾卫统领谢虎申拦住了他们的车。

    “顾大人,皇后娘娘请您入坤宁宫一叙。”

    戚皇后?

    想起徐馥谈起戚皇后时的厌恶, 顾长晋猜不出戚皇后召他进宫的缘由。

    前朝与后宫惯来泾渭分明,只戚皇后这些年大力推行大胤的女官制度,偶尔也会召见一些前朝的臣公。

    初时也有不少朝臣参戚皇后此举不合礼法,偏这些个奏折皇上送上龙案后, 次次皆是留中不发。

    众人于是也看明白了, 皇后做的这些事,是皇上默许的。

    戚皇后在太原府本就有贤名,赈灾、开学堂、开女子学院、甚至在灾荒之年,亲自带王府的仆从到荒田与百姓一同耕种。

    那一座皇后庙从来就不是摆设, 而是太原府的百姓们打从心底的尊重。

    顾长晋随宫人进宫, 汪德海已经领着两个小内侍在金水桥稽首弓腰侯着。

    汪德海乃乾清宫总管,是嘉佑帝最信任的内侍, 他会在这,想来戚皇后见他之事,嘉佑帝是知晓的。

    目光淡淡扫过汪德海恭敬得不能再恭敬的神态, 顾长晋心口一跳, 从袖口摸出一颗药, 借着掩袖咳嗽的机会, 将那药咽下。

    汪德海上前为顾长晋殷勤撑伞。

    巍峨宫殿掩在淅沥沥的雨幕里, 轻雷滚过琉璃玉瓦。

    坤宁宫的玉阶下停着龙撵。

    顾长晋一步一步踏上那汉白玉阶梯,步入长廊。

    六角宫灯晃着细碎的光影,顾长晋缓缓攥紧藏在袖子里的手,徐馥筹谋的一切能不能成端看今日了。

    而他自六岁那年下定决心要走的路能不能走出一条活路也看今日了。

    生死攸关之际,顾长晋心中却只有一个“快”字!

    要快!快寻到她,将她送到四时苑!等一切尘埃落定了,才能接她回来!

    ……

    “常吉要快!”

    阒然无声的屋子里,男人双目紧闭,嘴里念念有词道。

    容舒只听见一个“快”字,迷迷糊糊睁开眼,旋即望着那面素色的帐顶怔了许久。

    这幔帐用的是粗料,颜色暗沉,是她从不曾见过的。

    这里不是漪澜筑,也不是旁的她曾呆过的地方。

    容舒微微侧眸,望着幔帐外那影影倬倬的身影,隐约想起方才那一声“快”就是外头那人喊出来的。

    她这会难受极了,全身像是被碾过一般,哪哪都疼,头几乎要裂开。

    容舒深吸了一口气,半撑起身子,掀开幔帐往外看了眼。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动静太大,将他吵醒了,掀开幔帐的瞬间,那男人恰好也睁开了眼。

    他眸子里似乎还带着几许恍惚,四目对视的瞬间,容舒听见他低低唤了声:“容昭昭。”

    容昭昭。

    这是顾允直唤她的方式,也是顾允直唤她的语气。

    容舒手一僵,幔帐从手里脱落,缓缓垂下,生生切断二人交缠的视线。

    正当她想着方才那一声是不是幻听时,一只修长白皙的手伸了进来,慢慢揭开幔帐,用一边的铜钩稳稳勾住。

    “可有哪里难受?”

    男人的声音又低又哑,跟在砂砾里磨过一般。

    容舒抬眸看了他一眼,他的眼神已经恢复清明,视线垂着,正一瞬不错地看着她。

    昨日的记忆一点一点苏醒。

    她在漪澜筑中了毒,是他给她解毒,还救了落烟姐和张妈妈。之后他大抵是将她带离沈园,到屏南街来了。

    遂道:“不难受。”

    话一出口容舒便顿了顿,她的声音儿可没比他好多少,沙哑得跟得了伤寒似的。

    顾长晋转身去桌案给她斟了杯温水,道:“先喝些水。”

    容舒的确是渴了,捧着茶杯小口小口地喝,连饮了三杯方作罢,嗓子眼那灼烧般的不适感总算是消停了些。

    她看着他干得起皮的薄唇,下意识便道:“你不喝吗?”

    待得他也饮下两杯水,又道:“落烟姐还有……张妈妈眼下在何处?”

    “落烟姑娘在隔壁厢房里,她中的毒重一些,约莫再等个三五日方能醒来。至于张妈妈——”顾长晋的声音微微一冷,“椎云将她送到旁的地方去了。”

    容舒捏紧了手里的杯子,“张妈妈是不是没醒过来?”

    “嗯。她指甲里藏了毒,抓落烟姑娘之时,指甲断裂,她自己便也跟着中毒。她之所以昏迷不醒是因着这毒,不是因着你。” 顾长晋一字一句道。

    张妈妈连洋金花与春风散都药不倒,怎会因着她自己研制出来的毒药而昏迷。

    她醒不来,大抵还是因着她那一刺。

    顾长晋这般说,不过是为了让她心安。

    容舒指腹缓缓摩挲着杯沿,笑道:“大人放心,我无事的。若我当时不阻止张妈妈,那死的便是落烟姐与我了。”

    她不是想不明白这个理。

    只她伤害的那人是伴了她将近二十年的乳娘,她到底是难过的。

    只这些难过不该成为她愧疚自责的原因。

    小姑娘眸光坦荡,也非强颜欢笑,而是真的看得通透。

    寻常人头一回伤人或者杀人,总是要沉寂一些时日方能从那阵后怕与愧疚里缓过来,她这点做得很好。

    顾长晋提唇笑了笑,“嗯”了声。

    “大人是用何借口将我带离沈园的?”

    “我同贵府管事说,你们三人受伤是因着有人欲报复于我,这才潜入沈园伺机行凶。”

    那老管事见她们三人一人血流不止,两人差点儿中毒身亡,直吓出了一身白毛汗,哪儿会怀疑顾长晋的话?再加上顾长晋的名声委实太好,自然是他说甚,自然就信甚。

    听罢这话,容舒委实是松了口气。

    漪澜筑里发生的事,不能叫外头的人知晓了,尤其是不能惊动到沈治。

    沈治很快便要从福建回来,容舒还要回去沈园寻找证据,顾长晋这借口正正好。

    似是猜到她在想什么,顾长晋又道:“你若是要回去沈园,须得将身上的余毒都清了。不必怕会耽误时间,查沈治的事,我会帮你。”

    “大人不回上京了?”

    “我旧伤复发,要在扬州再养一些时日方才能回去上京复命。再者,沈治若当真做了有违礼法,损害大胤利益之事,我作为朝廷命官,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

    他的面色的确是不大好。

    容舒与他对望须臾,终是颔首道:“多谢大人。”

    顾长晋曾为许多陷入绝境而走投无路的百姓翻过案,容舒从不怀疑他的能力,她不会为了避嫌便拒绝他的帮助。

    从张妈妈嘴里套出的话足以证明沈治并不清白,前世沈家通敌一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至于侯府在这案子里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只能从沈治这里下手查探。

    沈治此人戒心重,若当真与承安侯府里的人一同密谋通敌叛国之事,他手里定会留下些侯府的罪证,免得日后侯府过河拆桥。

    顾长晋见这姑娘垂着眼思忖,一双柳眉越皱越紧,便道:“自从转做盐商后,沈治时常去山东府提盐,每次去都会绕道青州。新近十年,他倒是不再去山东府,而是改道福建,偶尔会去辽东。”

    青州、福建、辽东、上京。

    容舒总觉得这几个地名隐隐窜成了一条线索,可她一时半会抓不住,总有种就差临门一步就能抓住的感觉。

    究竟是什么?

    越想越觉头疼,额角渗出密密麻麻的冷汗,她下意识撑住头,目露痛色。

    “容舒。不要逼自己去想,有些线索越想越容易钻牛角尖。”顾长晋双手轻轻抵在她脸颊两侧,抬起她的脸,一字一句道:“先放几日,几日后再回来看,说不得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他身上总有一种叫人信他的力量。

    尤其是,当他郑重与你说话时,那声音里的沉着会令人莫名心安。好似再大再难的事,只要有他在,都会否极泰来的。

    容舒望着他乌沉的眸子,心间那火烧般的焦灼仿佛被春雨淋过一般,彻底哑了火。

    良久,她笑了下。

    “好,我先将身子养好,总归身子不快些好,就算想到线索了,也没得精力去处理。”

    小姑娘的声嗓又恢复了一贯的温雅,只她那苍白的面色实在是太刺目了,方才不该同她提起沈治之事的,顾长晋有些自责。

    “再睡会罢,天还未亮,我就在这屋子里守着你,你安心睡。”顾长晋说着便要起身,将幔帐从铜钩里取下,殊料袖摆被人轻轻攥住。

    “有一事要劳烦大人一下。”那姑娘道。

    顾长晋瞥了瞥她细白的软玉似的指,应了声:“何事?容姑娘但说无妨。”

    “我想要沐浴。”

    容舒扯了扯身上的衣裳,她这套衣裳还是今日穿的那件,上头沾满了血点。

    这些都是张妈妈的血。

    血腥味充斥在她吸进去的每一口空气里,若不彻底洗去这些味道,她大抵一整夜都入不了眠。

    顾长晋没曾想她求的竟是这样的小事,颔首道:“稍待片刻。”

    这屋子坐北朝南,容舒住的这厢房有一扇对着院子的楹窗。

    顾长晋出去后,她推开窗子,便见那男人走入角落的小厨房,掌灯起火,亲自为她烧起水来。

    容舒倒是想去帮个忙搭把手地,只这会四肢绵软得就像面条,有心而无力,只好靠坐在窗边,默默望着厨房那扇敞开的木窗。

    男人颀长的身影不时会出现在那窗子里。

    容舒等着等着,手忍不住支起下颌,歪下脑袋来。

    一不小心便牵扯到掌心的伤口,火辣辣的疼。

    她垂眸望了眼,这伤口有人给她细心处理过,不仅上了药,还用纱布缠好。

    不用想都知晓是谁为她做的。

    对面的窗子又出现了那人的身影,白蒙蒙的水雾从窗口飘出,顾长晋半张侧脸隐在雾里,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容舒能瞧见他低垂的长睫,以及高耸的鼻梁。

    许是觉察到她的视线,他侧头望了过来。

    容舒下意识蜷了下指尖,莫名有一种偷看被逮住的尴尬。

    正要冲他露个笑缓一缓这点尴尬时,忽听“吱嘎”一声,木门被推开,顾长晋朝她这头走了过来。

    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极长,不过几个呼吸间,他便到了窗下。

    “伤口疼?”他问。

    容舒微微一怔,他过来,是因着她方才看了眼掌心,以为她伤口疼了?

    的确是挺疼的。

    “不疼。”容舒摇头道。

    顾长晋看她一眼,轻握住她受伤的手,低眸看了看,见那雪白的纱布并未被血洇红,这才放下心来。

    “一会等你沐浴完,我再给你重新上药。”

    容舒低不可闻地“嗯”了声。

    月色从屋檐淌下,小姑娘的脸浸在柔和的清辉里,乌发如瀑,颜若舜华。

    厨房里的水大抵已经烧开了,可他不想离去。

    二人一个坐于窗内,一个立于窗外,除了清浅的呼吸声,便只有树叶轻轻摇曳的“沙沙”声,以及秋虫藏在风里的啾啾声。

    明明是不安静的,可容舒又觉得安静极了。

    容舒左手的指尖还搭在男人温热的掌心里,她轻轻地缩了手,指尖擦过他掌心。

    顾长晋只觉掌心像是被柔软的春柳划过一般,下颌绷紧,费了好大劲儿方忍住不去握住那截嫩柳。

    男人搁在窗台上的手缓缓垂下。

    “水该好了,我现在去把水抬过来。”

    容舒从善如流地应了声“好”。

    顿了顿,又认真道了声谢。

    顾长晋喉结微抬,“嗯”了声,转身往厨房去,没走两步,身后便传来轻微的声响。

    她落了窗。

    第六十八章

    翌日, 大理寺狱。

    一名狱卒从腰间掏出钥匙,哆哆嗦嗦地开了门。木门发出沉重而干涩的声响,那狱卒恭敬地将钥匙交与孟宗便稽首退下, 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牢房里, 范值望着跨门而入的孟宗, 素来从容的面庞难掩意外。

    “孟大人来此,可是扬州有消息了?”

    他的声音十分虚弱,出口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破鼓里穿过的风, 艰难而滞涩。

    只这具病痛缠身的躯体并未消磨他半分意志,软塌上的老人一双睿智的眼静静望着孟宗。

    孟宗掀开袍角席地而坐,道:“老大人想要知晓甚消息?四方岛惨败?廖绕战死?还是柳公公与顾大人带着蛟凤与老大人的侄女往上京而来?”

    四方岛惨败,廖绕战死, 蛟凤与锦书正在前往上京。不过寥寥数语, 范值便已猜到扬州之事大抵是成了。

    他微微一笑道:“老夫已知晓我想要知晓的消息,多谢孟大人慷慨告之。孟大人今日之来意,怕是不仅仅是因着扬州。说罢,趁着老夫如今还有一口气, 兴许能为孟大人解惑一二。”

    范值以为孟宗是为了廖绕与潘学谅的案子而来, 却不想孟宗沉下了眉眼,道:“旁人都道圣上能继承大统, 是因着武有戚家文有刑家。却不知,圣上愿意领兵入京,还是老大人之功。”

    孟宗这番话倒是有些出乎范值之意料。

    怔楞一瞬后, 他垂眼笑道:“孟大人继续说, 老夫听着。”

    “咱们这位圣上, 当初若非被逼到走投无路, 大抵不会离开太原府, 去抢那把龙椅。老大人去太原府见圣上之事,也就戚皇后知晓。这世间之人自也不知,圣上会挥兵北上,还是听了老大人一劝。如今圣上膝下只有二子,这两位皇子老大人与本官都曾在文华殿授业过,想来老大人也知晓,二人皆是庸碌之才。大皇子占了个长字,得刑首辅一众文臣支持,勉强称得上是知书守礼,只他行事太过温吞,也太过听话,连身边几位大监的话都不敢反驳,便是登基为帝,也不过一傀儡尔。”

    孟宗说到此便微微一顿,顾自从一边的茶壶斟了杯冷茶,呷一口,继续道:“至于二皇子便更糟糕了。作为戚皇后唯一的儿子,二皇子有整个戚家与上京的武将为底气,倒是比大皇子勇武许多。只可惜此子太过刚愎自用,也太过急切,所做之事亦是惹人诟病,实非良君之选。”

    孟宗这样一番话,可谓是大逆不道,也可谓是推心置腹。

    范值抬眼看他,不置一词。

    “本官与老大人能看见的,皇上自然也看得见。当初老大人请缨做怀安世子的启蒙老师,想来便是猜到了日后这一困境。听闻老大人曾与翰林院的林大人道,怀安世子博闻强识,聪慧异常,颇有皇上幼时之风。皇上许老大人秘密教导怀安世子多年,又迟迟不肯立储,老大人大抵也知晓是为何。”

    范值渐渐敛去面上的笑意。

    良久,轻叹一声:“可惜皇上到了最后终究是心软了。不,老夫最可惜的是,老夫这具身子撑不了多久了,便是皇上也……”

    嘉佑帝在养心殿咳血的事,不管是内廷后宫,还是朝堂民间,知道之人寥寥。

    范值与孟宗便是少数的知情人之一。

    孟宗明白老尚书在可惜什么。

    若是他能再活几年,若是皇上的身体这两年不曾衰败得如此厉害,到得怀安世子及冠之时,莫说老尚书了,便是他孟宗大抵也会支持怀安世子坐上那位置。

    只如今怀安世子不过将将十一岁,朝中诸位臣公又分为几派,面和心不和,镇日里想的是如何削弱敌派的势力。

    怀安世子一总角小儿便是能坐上那位置,也决计坐不稳那龙座,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嘉佑帝的身子每况愈下,他犹豫了,也心软了。

    而老尚书两权相害取其轻,选择了大皇子,并以己身入局,想在临死前将戚家与二皇子的路彻底堵死。

    刑首辅正是看明白了老尚书的抉择,这才尽全力相助老尚书,又派人秘密护着柳元与顾长晋前往扬州府。

    范值对孟宗的来意愈加琢磨不透,“老夫今日是愈发看不懂孟大人了。”

    孟宗浅笑道:“老大人从来不曾放松过对本官的提防,本官一直知柳元乃老大人的人,也知他向本官投诚是得了老大人之命。”

    范值不否认,只淡淡道:“那孩子是个好的。”

    “柳公公是不是个好的,本官不在乎。本官今日来,便是想问问老大人,若有一人,比怀安世子更适合那位置,老大人可愿助他一臂之力,就像老大人曾不遗余力地助怀安世子一般?”

    范值定定看着孟宗,似是在分辨着孟宗此话是真是假,半晌,他道:“何人?”

    “启元太子之子,萧砚。”

    “萧砚?”范值花白的眉毛高高扬起,脑中浮现出一张稚气的圆胖的小婴孩脸,“那孩子分明已——”

    一个“死”字尚未出口,范值的声音蓦然一顿。

    二十一年前,嘉佑帝登基前两个月,领兵去东宫围剿启元太子余党的朝臣便是孟宗。

    “你放走了萧砚?”

    “是。”孟宗将手中空了的茶杯随意搁在一边小几,道:“东宫的侍卫长倪焕与萧砚皆是本官放走的。”

    范值沉默了半晌,道:“老夫倒是不知晓孟大人有一副菩萨心肠,其实当初你便是不放走萧砚,皇上也不会杀他。”

    “老大人高看本官了。”孟宗坦诚道:“本官去东宫之时,倪焕已经杀了自己的儿子烧成焦尸,假装成是萧砚。只倪焕狠得下心,首尾却办得不干净,不过两日便被本官追上。”

    那位忠心耿耿的东宫侍卫长将那孩子护在身后,跪下来问他:“孟大人如何笃定七皇子会是个好皇帝?若他是个昏君、暴君,小世子活着,便是一个拨乱反正、恢复正统的机会。”

    孟宗说到此,便笑了笑道:“正是倪焕这句话让本官手下留了情,还替他将首尾收拾干净了。只本官不及老尚书多矣,不能慧眼识珠,一眼便能断定皇上会是个圣明之君。”

    嘉佑帝还是七皇子萧衍时,在宫里一直默默无闻,几个皇子里,就数他名声最不显。

    在先帝眼中,正是因着这儿子身子骨弱且庸碌无用,这才将戚家的大姑娘指给了七皇子,为的便是打消戚家想出一个太子妃、一个未来皇后的野心。

    启元太子监国那几年,几乎杀尽了萧皇室所有成年男子。

    唯有七皇子萧衍与刚满十二岁的九皇子萧引活了下来。

    启元太子死后,七皇子萧衍登基是众望所归,也是时也命也。

    君弱臣强。

    孟宗本以为孱弱如萧衍会成为戚家或刑家争权夺势的傀儡,却不想,萧衍竟能坐稳龙座,用二十年的时间,将曾经千疮百孔、外敌环伺的大胤治理至今日的局面。

    孟宗放走萧砚后,倪焕改名换姓,带着刚满两岁的萧砚去浮玉山投靠了一位早已解甲归林的军中故友,顾钧。

    孟宗也曾想过要不要派人去浮玉山将倪焕与萧砚杀了,殊料浮玉山一把山火已将那顾钧及一双儿女烧成了灰烬,而萧砚与倪焕也彻底失去了踪迹。

    不仅萧砚与倪焕失去了消息,就连顾钧的妻子与小儿子也没了踪影,听说是投靠亲戚去了。

    再次得到萧砚的消息是在嘉佑一十八年的会试,那一年的会元乃济南府举子顾长晋。

    顾长晋。

    孟宗一眼便认出了,这是猎户顾钧小儿子的名字。

    那场会试的主考官是刑部大司寇陆拙,陆拙对顾长晋颇为赏识,不止一次在同僚面前称赞此子胸有沟壑、腹有锦绣之才。

    会试张榜那日,孟宗收到一封密信以及一个玉佩。

    那玉佩孟宗识得,乃启元太子惯用的旧物。

    将此物送来之人便是梧桐巷顾府那位缠绵病榻、常年不能见客的夫人徐氏。

    只此徐氏却非彼徐氏。

    顾钧之妻名唤徐蔚,而住在梧桐巷的徐氏实乃云华郡主萧馥。

    云华郡主生父是先帝堂弟,也就是嘉佑帝的堂叔信王。信王年轻时在上京是出了名的风流浪荡子,还非要迎娶一西域来的女子做王妃,这事当年闹得满城皆知。

    信王成亲后便带着那西域女子跑去凉州就藩,夫妻二人恩爱了没几年,双双病死在凉州,唯一的女儿便是云华郡主萧馥。

    不得不说,云华郡主与顾长晋出现的时机正正好。

    孟宗将顾长晋在济南府的过往查了个透彻,也认真读过他开蒙以来做过的每一篇文章。而他不得不承认,这孩子的确是担得起陆拙的评价。

    这几年他一直观察着顾长晋。

    他经手过的案子,写过的呈文,乃至他平日里的接触过的人,孟宗比陆拙那暴脾气还要清楚。

    孟宗也终于明白,为何萧馥敢如此堂而皇之地将启元太子的玉佩送到孟府。

    有顾长晋珠玉在侧,大皇子还有二皇子一时被衬成了鱼目。

    牢房静了片刻。

    范值正色道:“那孩子如今可是在上京?”

    孟宗颔首笑道:“那孩子老大人也见过。几个月之前,他离开上京之时,还曾与老大人在这牢房里手谈过一局。”

    在这牢房里与范值手谈过的便只有两人。

    范值面色一变。

    从大理寺狱出来,孟宗没再回都察院,径直回了孟府。

    进书房之时,严青忍不住问道:“大人就不怕老尚书知晓了顾大人的身份后,会斩草除根?”

    孟宗道:“范值不会,等柳元从扬州回来后,他大抵便能下定决心。就储君人选来说,那孩子比怀安世子更合他心意。”

    严青笑着接话:“能让大人如此不顾一切地为他铺路,顾大人也是独一份了。”

    作为孟宗的心腹,严青自然知晓为何孟宗要将老尚书拉拢过来。

    上京文臣有两派,一派以刑首辅为首,另一派便是以老尚书为首。只不过老尚书这些年缠绵病榻,时常避居家中,这才弄得好似刑首辅成了文臣之首。

    也就渐渐忘了,老尚书身后站着的可是一整个翰林院与国子监。

    大人今儿走的这一趟,为的便是给顾长晋铺一条名正言顺之路!

    严青想起什么,忽又道:“还有一事,方才胡副都御使差人递来消息,说二皇子今日去了趟戚家后,便急匆匆地进宫面见戚皇后去了。”

    坤宁宫。

    戚皇后慢慢拨弄着茶盏上的茶沫子,从薄薄的水汽里抬起眼,盯着二皇子道:“廖绕几时成了你的人?”

    “儿臣几年前去江南赈灾之时曾见过廖绕,便是那时,廖绕向儿臣投了诚。”二皇子略不耐烦道:“母后,廖绕几时成了儿臣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与水龙王勾结这事怕是他死了也不能善了。他手里还有儿臣的信物,当务之急是要将那信物拿到手!”

    戚皇后冷冷一笑:“你去江南赈灾乃是你舅舅派人送你去的,你与廖绕见面可是遵你舅舅之命?”

    “是又如何?父皇这些年一直不立储,上京里说什么的都有,竟还有人说父皇属意萧熠那木头!”二皇子接过朱嬷嬷递来的茶,漫不经心道:“廖绕手里的兵权可堪大用,每年还能源源不断地为儿臣送来数万两白银,儿臣自然是要抢在萧熠之前将这人收入麾下。”

    戚皇后也漫不经心道:“捅了篓子,倒是懂得同本宫坦诚了?即是听你舅舅的话,那便寻你舅舅替你兜底去。”

    “母后!”二皇子放下茶盏,不满道:“您今儿大人有大量,莫要同儿臣计较了成吗!舅舅已经派人在路上埋伏柳元与顾长晋一行人,若是事败,这事还得请您到父皇面前解释一二。”

    所谓解释,便是明知他做了蠢事,也要将他从廖绕贪墨通敌的事里摘出去。

    戚甄定定看着二皇子。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他这儿子变得只听兄长的话,张嘴闭嘴皆是“戚家”。

    戚甄眼眸微微眯起,继续拨着茶盖,不动声色道:“小五是不是回戚家了?听说你前两日派人接她回京了?”

    二皇子道是,“母后一贯来喜欢小五,马上便是重阳节了,待得廖绕的事解决了,小五正好能陪陪母后赏菊吃蟹过重阳。”

    闻言,戚皇后“哐”地一下将茶盏丢到桌案,对身边几位心腹宫人道:“都出去,把门阖起!”

    朱嬷嬷见戚皇后面沉如水,心里“咯噔”一跳,忙领着人出了内殿。

    不消片刻,这内殿便只剩戚皇后与二皇子二人。

    戚皇后走向二皇子,居高临下地望着他,道:“你十五岁那年,曾跟着你舅舅去京郊狩猎。回来后,你病了两日,醒来后便杖杀了那些跟你一同去狩猎的内侍。煜儿,你同母后开诚布公地说说,狩猎那日,你舅舅与你说什么了?”

    第六十九章

    二皇子抬起一双狭长的桃花眼, 他生了副好相貌,是戚家人该有的面相,桃花眼, 高鼻梁, 冷白皮肤。

    戚家是武将世家, 只戚家人却个个都生得像文人,戚衡便被称作“儒将”,带了点文人的清贵, 又带了点儿武将的阳刚。

    二皇子萧誉也有相同的气质。

    “母后当真想知舅舅同儿臣说了甚?”萧誉扯了扯唇角,道:“幼时母后总是不喜儿臣去戚家,儿臣原先还以为母后是怕父皇不喜,却原来不是。”

    戚甄冷着脸, 一语不发。

    萧誉望着戚甄, 道:“母后姓戚,戚家一旦倒了,刑家与长信宫的人下一瞬便会将我们撕成碎片,儿臣和母后的命与戚家朝夕相关, 母后便是再气舅舅, 也不该不顾全大局。”

    “大局?什么叫大局?只为了戚家好,那便是大局吗?”戚甄目露失望, 摇了摇头,“誉儿,这不是大局。”

    曾经她也犯过这样的错, 以为为了戚家好, 为了自己好才是大局。

    “那什么样是大局呢?”萧誉嗤笑, “似父皇那样, 哪一家都不杀, 心慈手软,养虎为患,将自己熬死了也不能随心所欲。”

    他这话刚说完,戚甄抬手,一个耳光重重打了下去。

    萧誉被打偏了头,诧异捂脸,怔怔地看着戚皇后。

    这是戚皇后头一回打他。

    他咬紧了牙关,舅舅说的果然是对的,母后只顾儿女情长,早就将戚家的一切抛诸脑后了。

    萧誉舔了舔破了的唇角,压低了声音,在戚甄耳边道:“母后,从十九年前,您在大慈恩寺做下抉择开始,您便该一条路走到底。唯有戚家在,您才能高枕无忧!您以为我与舅舅想要铤而走险地参与到扬州的事去?您是当真瞧不清如今朝中的局势?越来越多的朝臣支持刑家,自从英国公与刑家联姻,连戚家的旧部都有人开始动摇!您是不是希望戚家毁在您手里?”

    十九年前,大慈恩寺。

    戚甄眼睫一颤,好似又见到了那场雷鸣轰轰的春雨。

    萧誉往后轻轻退了一步,“儿臣出言不逊,还望母后息怒!儿臣明儿便让小五进宫陪您,小五也是戚家人,母后便是不顾念儿臣,也要顾念一下小五。”

    听见“小五”二字,戚皇后缓缓抬眼,对萧誉道:“滚出去!”

    廊下的宫人们一动不动地守在殿外,只听“吱嘎”一声,殿门开了。

    “二皇子。” 宫人恭声行礼。

    萧誉并不理会,阔步穿过长廊,步下玉阶。

    朱嬷嬷目光晦暗地望着萧誉远去的背影,道:“你们在这继续守着,派个人去司乐司请许女史过来,娘娘爱听她唱的小曲。”说着推门进了内殿。

    殿内,澹澹轻烟从高案上的瑞兽鎏金博山炉里悠然飘出,丝丝缕缕攀在空气里。

    戚皇后坐在贵妃榻,揉着眉心。

    朱嬷嬷快步上前,给她按太阳穴,道:“娘娘可是头疾又犯了?”

    戚皇后淡淡“嗯”了声,道:“桂嬷嬷今儿怎地不在?”

    桂嬷嬷是戚皇后的乳嬷嬷,也是她在这后宫里最信任的人。

    朱嬷嬷眸光一闪,道:“桂嬷嬷今儿染了咳疾,怕把病气过给娘娘,便让奴婢替她了。娘娘可要奴婢差个人去唤她?”

    “算了,让桂嬷嬷好生养病罢。”

    朱嬷嬷“诶”了声,又道:“奴婢擅做主张,派人去请许女史过来给娘娘唱几首清心曲了。娘娘听一会小曲,歇个晌罢。”

    “让鹂儿那丫头回去吧,本宫今儿不听曲了。”戚皇后道:“皇上眼下可是在乾清宫?”

    “皇上下朝后便去了养心殿。”

    戚皇后沉吟了片刻,道:“让人去小厨房提一盅参汤,随本宫去养心殿。”

    养心殿。

    汪德海听底下人来报,说戚皇后的凤撵正往这头来,微微一惊。

    皇上来养心殿多半是为了批阅奏折,这后宫的妃嫔个个都是有眼色的,从不会争宠争到养心殿来。尤其是戚皇后,为了以身作则,甭说养心殿了,便是乾清宫也鲜少去。

    莫不是出了甚事?

    汪德海忙对一个小太监道:“去打听一下,今儿坤宁宫可有发生什么大事。”

    那小太监一溜烟地跑出长廊,汪德海转身进了养心殿,对嘉佑帝道:“皇上,皇后娘娘的轿撵正在路上呢,您看?”

    嘉佑帝放下手里那份从扬州快马加鞭送来的战报,道:“请皇后进来。”

    汪德海福身出去。

    不多时,便领着戚皇后进殿。

    嘉佑帝掀眸看着戚皇后。

    她今日穿了条雪青色的凤尾裙,行走间莲步如华,带着十年如一日的雍容清雅。岁月待她极宽容,明明已过不惑之年,瞧着依旧像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蛾眉曼睩,仙姿佚貌,仿佛是从画里走出的绝代佳人。

    曾经的戚家大姑娘艳绝京师,是上京多少儿郎藏在心尖尖的意中人。

    人人都道,戚家有女百家求,但真正敢去戚家求娶的人却没有。谁都知晓,戚大姑娘早就被皇后娘娘相中,是未来的太子妃。

    直到父皇一纸赐婚圣旨,将她嫁与了他。他与她,本不该有任何交集的人,自此有了牵绊。

    嘉佑帝唇角弯起个淡淡的弧度,道:“皇后怎地来了?”

    戚皇后将从花梨木攒盒里取出汤盅,道:“皇上这两日在养心殿处理政事,怕是又忙得废寝忘食了。这是臣妾让人熬的参汤,皇上吃几口罢。”

    说着,亲自给他盛汤,手里的蓝底榴花玉碗将她一双柔胰衬得如霜雪一般莹白无暇。

    “皇后有心了。”嘉佑帝接过玉碗,二话不说便拿起调羹一口一口将汤饮尽。

    自十六岁成亲至今,他们已然结发二十多年。

    对她递给他的每一口吃食,他好似从来都不怕她会下毒。

    屋子里灯火煌煌,将他的面色映衬得格外不好,是久病不愈的人方才会有的面色。

    他其实生得十分俊美,曾经的七皇子萧衍美名不曾传出,不过是因着他常年深居简出,鲜少让人瞧见他的真容罢了。

    戚甄也是到了大婚那日,他挑开她的盖头之时,方真正瞧清他的模样。

    那一夜二人喝的合卺酒里她下了药,他吃下酒没多久便沉沉睡去。

    第二日醒来后,他拿过元帕,割指滴血,对她温和道:“以后不必给我下药,我不会碰你,昨日我本就不打算与你圆房。”

    那时的戚甄满心戒备,以为他是恼羞成怒方才那样说。

    后来才知晓他说的是真的。

    他不爱与人争,也不爱与人抢,便是去太原府就藩,也是两袖清风地去,不像旁的皇子,美婢成群,财帛满车,一路招摇。

    太原府离上京不远,只那一次,他们走走停停,花了将近一个月方到封地。

    这一路上,戚甄鲜少与他说话,他好似也不在乎,就那般望着沿途的风光,惬意又自在。

    离开上京于他而言,是件赏心乐事。

    甚至,萧衍宁愿自己的封地能更远些。以他在宫里不受宠的地位,他本该去更偏远,更落魄些的封地的。

    不过是因着娶了她,这才不能随心所欲地去他想去的封地。

    太原府这个离上京极近的就藩地,是启元太子为戚甄选的。

    一碗参汤饮尽,嘉佑帝望着欲言又止的戚皇后,温声道:“朕幼时常因病痛,不能去文华殿与旁的皇子一同进学。老师知晓后,隔两日便会来玉堂殿给朕授学。”

    嘉佑帝口中的“老师”便是眼下正在大理寺狱的老尚书范值。

    玉堂殿在西九宫,十分偏僻,离文华殿极远,走这么一遭对年迈的老大人来说委实是桩劳累活。

    原先建德帝还劝老尚书不必去,总归他对这病弱儿子没甚期盼,成年后寻个封地打发了便是。

    只老尚书却很坚持,说他来文华殿给诸位皇子授业,自是要一视同仁。

    这事戚甄也曾听启元太子提过一句,印象中记得,老尚书只去了半年的光景,七皇子便又回去文华殿进学了。

    “老师在玉堂殿同朕道,人可以藏拙,可以韬光,可以养晦,但不可任性,也不可自暴自弃。不管日后去往何处,遇到何种境地,都不要失却少年人该有的意气与坚韧。”嘉佑帝笑道:“他知朕是因不喜文华殿,故意称病不去进学的。”

    戚皇后的心不由得一沉。

    嘉佑帝轻咳几声,继续道:“老师没有多少日子了,朕不想让他失望。”

    戚皇后抬起眼,定定望着嘉佑帝,夫妻多年,此时此刻她已听明白了,戚家这事已无转圜的余地。

    也对,当年她毒杀启元太子的恩情,他萧衍这些年早就还清了。

    出了养心殿,戚皇后望了眼这巍峨宫殿,脚步比来时还要沉重。

    父亲临死之前,牵着她与兄长的手,要他们兄妹二人好好护着戚家,护着戚氏一族。

    可她,再也护不住了。

    时间一晃便过去半个月。

    时值九月,金桂飘香,橙黄橘绿。

    劫后余生的扬州府百姓还沉浸在重阳佳节的热闹里。

    九月十三这一日,午时刚过,便有几艘商船缓缓靠了岸。

    沈治风尘仆仆地下了船,江管事亲自来接,待他上了马车,便对他一五一十地说了容舒与张妈妈遇袭的事。

    沈治一听便拧起眉心,道:“如今情况如何?可抓到那行凶之人?”

    “抓到倒是抓到了。”江管事道:“官府里特地来人,说是当初落单的海寇,佯装成大胤的渔民,想要绑走姑娘,好勒索一大笔银子。姑娘如今已是安然无恙,至于张妈妈……”江管事轻轻一叹,“张妈妈受了极重的伤,到这会都不曾醒来。听大夫的意思,张妈妈能不能醒来还是未定之数。”

    大夫说话惯来不敢把话说得太满,听这话的意思,张妈妈是再也醒不来了?

    沈治眉心皱得更厉害了。

    他这趟去福建,差事办得十分不错。水龙王先前给他牵线了一个坲郎国卖火器的商人,这次去福建便是与这人会面,若无意外,明年初便能将那批新型武器送来。

    事情办得顺利,张妈妈回去上京自然会在郡主面前美言几句。

    如此一来,明年入京他兴许能在少主面前露个面。

    只如今张妈妈这情形,怕是到了明年都醒不来。

    再者,张妈妈是在他这里受伤的,也不知郡主会不会迁怒于他。郡主在昭昭身边只安排了张妈妈,眼下张妈妈昏迷,他还得想个辙往她身边再放个人。

    思及此,沈治便道:“姑娘呢?张妈妈不在,姑娘身边可有人伺候?”

    江管事道:“老奴原是想给姑娘安排个老嬷嬷,但姑娘说她身边有落烟姑娘,还从辞英巷聘了个女护卫,不需要再往她身边添人了。”

    正当沈家的马车往沈园疾驰而去时,容舒刚从三省堂的书房出来。

    她与落烟身上的余毒四日前便都清干净了,当日便从屏南街回来沈园。

    这几日她与落烟几乎每日都来书房,上回从书房带出的木匣子需要物归原位,外祖父留下来的所有手札也不能再留在书房里。

    这书房里的书册容舒几乎全都翻遍了,除了书便只有外祖父的手札,连账本都寻不着。

    昨儿落烟还潜入了沈治的寝屋,翻找了半天依旧是一无所获。

    落烟与容舒一同将那一摞摞手札放入箱笼,问着:“沈治今日归来,姑娘是准备今晚便动手吗?”

    容舒颔首,面色淡淡道:“以舅舅的为人,那些重要的文书,要么是放在身上随身带着,要么是藏在一处只有他自己才知晓的地方。我猜测那暗盒里,本也是他用来放机密文件的地方,只不过大抵是张妈妈说了甚,这才换了地方。”

    “张妈妈会不会已经同沈治说了姑娘在查他的事?”

    容舒一顿,“不会。”

    张妈妈先前还提点她莫要在舅舅面前漏了口风,想来她调查舅舅的事,舅舅应当是不知的。

    一番忙乎过后,二人还未坐下喘口气便听柳萍回来禀告道:“主子,沈家的马车到了。”

    柳萍是顾长晋在扬州的暗桩,轻功了得,还擅长暗器。

    前几日容舒说要回来沈园时,顾长晋并未阻止,只说让她带上一人,这人便是柳萍。

    想起顾长晋,容舒思绪难得地起了些怔楞。

    去屏南街的第一夜,他给她抬了水进屋后,便让他回去自个儿屋子睡了。

    他倒是应下了,给她放下套干净的衣裳,便出了屋。

    容舒还当他是真的回去他自个儿的屋子睡呢,若不是第二日,常吉那一嗓子“主子,您怎么在这睡”,她都不知晓这男人在门外守了她一整夜。

    容舒在屏南街住了十日,前头三日,他每夜都会给她守夜,就在门外靠着墙,抱胸而眠。直到第四日,落烟搬进来与她一起住,方没再守夜。

    离开屏南街之时,他也不问她准备如何做,只对她道:“柳萍以后便是你的人,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

    秋阳杲杲,男人寒潭般的一双眼,被这艳艳秋光染出暖意,深沉处似有暗流翻涌。

    烛花“噼啪”响了声。

    柳萍还在等着容舒发话。

    容舒骤然回神,忖了忖便道:“柳护卫陪我去垂花门,落烟姐便在漪澜筑守着。”

    说着,低头理了理裙裾,与柳萍一起去了垂花门。

    沈治步履匆匆地绕过影壁,刚过垂花门便见容舒领着个陌生姑娘在那等着,忙停下脚步,细看了她一眼,方道:“你遇刺的事,江管事都与我说了。你放心,舅舅一定会替你出这口气。”

    容舒面露神伤,轻声道:“昭昭倒是无事,就是张妈妈……”

    她与张妈妈的感情一贯来好。

    沈治道:“莫伤心,舅舅会寻最好的郎中为张妈妈治病,张妈妈吉人天相,定会醒来。”

    如此安慰两句,他便让人取来一个装了鲛珠的匣子,道:“这是舅舅从福建带回来的海货,算是个稀罕货,你拿去打一支发簪罢。舅舅一路风尘,先回三省堂休整一番,明儿再与你详说这趟舅舅在福建的见闻。”

    从前沈治在外走商回来,小容舒总喜欢缠着他,要他给她说外头的见闻。

    这也算是甥舅二人心照不宣的传统了。

    容舒垂下眼,轻轻攥紧了手里的木匣子,应了声“好”。

    夜半时分,更深露重,沈园各处都落了匙。

    柳萍穿着夜行衣从漪澜筑的窗户翻入,对容舒道:“姑娘,三省堂的寝屋已经熄灯了,香也点上了,您想要小的何时动手?”

    容舒这会正端坐在榻上,她这半宿都不曾阖过眼,闻言便望了眼角落的更漏,旋即闭了闭眼,道:“那香半个时辰便能起效,再过半个时辰便动手吧。”

    第七十章

    丑时三刻, 正是夜深人静,酣然入梦的时分,三省堂的后院蓦然亮起了一片火光。

    椎云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对顾长晋道:“主子, 在沈园外盯梢的人说里头走水了, 可要属下再多派些人过去?”

    走水了?顾长晋蹙眉。

    思忖片刻后,他道:“不用。她心里有数,不会闹出人命。”

    一边儿的常吉“呸”了声:“要搁我说, 那沈治就是个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一把火烧死才好。”

    沈治这一夜可谓是惊心动魄。

    下人们拍响房门说三省堂走水时,他睡得正沉,迷迷糊糊睁眼, 听见外头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整个人从睡梦里惊醒,踉踉跄跄下榻。

    偏生脑仁儿跟揣了块铁似的,头重脚轻,一看窗户外的火势, 吓得脚狠狠一崴。

    顾不得理会那钻心似的疼, 沈治连外袍都来不及披,步履匆匆地跑去书房, 抱下墙上挂着的画,启动机关,将手伸入那暗盒里, 直至指尖触到一个铜钱大小的扣环。

    铜扣环那冰凉的触感令他骤然打了个激灵, 他等闲不会如此沉不住气。

    这一刹的停顿生生叫他觉出些不对劲来。

    不对, 火势若是似刚才所见的那般大, 这会怕是浓烟滚滚才是, 他却只闻道几缕浅淡的烟味儿。

    沈治忍着巨大的晕眩感往窗外看了眼,手从那扣环里挪开,转身行了几步,用力推开墙上的窗牖。

    “咔嚓”一声,一截熊熊燃烧着的梧桐树枝擦着窗橼坠落。

    三省堂的确是着火了,却不是屋子,而是种在寝屋和书房前后的树。

    那几棵郁郁葱葱的树长得高,火光窜得极高,瞧着十分唬人。只那冒火的树离屋子尚有一段距离,一时半会烧不到这头来。

    眼前的火光在眼里不断放大,沈治晃了晃头,又用力地拍了两下脸,再睁眼时,那火光仿佛小了些。

    越来越多的家仆抬着水冲进来院子,男人回眸望一眼,快步合起那暗盒,将画挂回去,接着便扶着头,出了书房。

    门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躲在暗影处的人缓缓站起身,望向木墙上的画。

    沈园也不是头一回走水了,下人们有条不紊地抬水扑火,在江管事的指挥下,天蒙蒙亮的时候,火终于灭了。

    三省堂前前后后种了二十多棵亭亭如盖的梧桐树,着火的是寝屋与书房挨着窗的几棵梧桐树。

    江管事擦了把额头的汗,方才乱哄哄的,一时竟想不起究竟是哪个家丁跑来说三省堂着火的事。

    那人信誓旦旦地说火都快要将三省堂烧没,催魂似地催着他来三省堂,直把他吓了个亡魂大冒。

    眼下瞧着,不过是虚惊一场。

    沈治直到火扑灭了才彻底松了口气,也不知是不是半夜着了凉气,还是方才吸了点儿烟雾,这会儿脑仁儿越来越痛。

    江管事见他面色差极了,便道:“老爷先去旁的院子歇一会罢,这头有老奴盯着,等天亮了便叫人把烧坏的梧桐树挖走,栽上新的。”

    沈治颔首,想起什么,目光环视一圈,道:“昭昭呢?”

    漪澜筑离三省堂隔着两盏茶的距离,方才这里闹成那样,她那头应当是知晓这边的动静的。

    江管事道:“姑娘本是要往三省堂来的,小的怕这头火势控不住,伤了姑娘,便劝她回去漪澜筑等。老爷放心,小的已经让人给姑娘传话了。”

    沈治听罢,颔首嗯了声。

    方才那火势连他都被唬住了,容舒过来只怕要被吓到,不来也好。

    “把书房和寝屋的门锁落好,我去祥云阁那里歇两晚。”

    祥云阁是沈园的一处客院,专门用来招待贵客,常年都有人洒扫。

    沈治头疼难忍,到了祥云阁便睡了个昏天暗地,醒来时天色已经擦黑。

    睡了一觉后,他的头疼不见半点儿好转,整个人仍旧昏昏沉沉的。

    只他心里记挂着三省堂那头,强忍着不适,回去三省堂。

    院子里多了几个坑,都是烧坏的树被挖走后留下的。

    沈治大步流星地进了书房,启动机关,再次摸向暗盒里的铜扣环。

    他看了眼紧阖的门窗,指尖用力一转。

    一阵干涩枯哑的划拉声在幽静的屋子里响起。

    不多时,那堵用来挂画的木墙缓缓拉开一道一人宽的缝隙,露出一个逼仄狭窄的密室。

    沈治疾步入内。

    这密室只能容一人入内,里头只有三面刻着凹槽的泥墙,此时这些凹槽里正摆着两本账册与几封书信。

    沈治捡起那账册与书信翻看了几下,见无甚不妥,这才放了回去,出了密室。

    将扣环一转,那木墙很快又恢复了原状。

    男人立在木墙前,目光缓缓扫过书房里的每一个角落,良久,他轻轻舒了一口气。

    漪澜筑。

    烛光摇曳,两道身影正静静立在书案前。

    落烟正在给容舒磨着墨,“姑娘,舅老爷醒来后的头一件事便是去书房,在里头呆到不到一刻钟就又回了祥云阁,还让人给他请了个大夫,说是犯了头疾。”

    “他不过是对三省堂的走水起了疑心,眼下见账册和书信没有不妥,自然就放下心来。”

    容舒循着记忆,将那几封信的内容一点一点复刻出来,继续道:“舅舅这些年掌管着沈家,自以为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控里,是以在确认书房没问题后,便不会再起疑心。”

    沈治与张妈妈了解她,她又何尝不了解他们?

    沈治行事惯来小心,醒来后定然会回来书房再探一番,容舒在书房压根儿不敢多逗留,匆匆看完信,便让柳萍带她离开了书房。

    密室里除了两本账册,便只有四封信。从墨迹的色泽来看,应当是每隔几年便送来一封信。

    最近一封信的墨迹新着呢,想来是新近半年才收到的。

    这几封信话语寥寥,每封信都只有只言片语。

    新近这封信,就只有两句话:福建,借他之手买货。

    落款处写着“先生”二字。

    容舒捏起信纸,细看了两眼,吹干墨水后便装入信封。

    这四封信,她也只看得懂这一封,其余三封,每个字或者每个词她都认识,只那话里的意思,她却看不明白。

    譬如墨迹最陈旧的那封信,上头只有一个词和一个时间的落款——

    【契成,建德三十七年五月初三。】

    契成?

    这是二人结契了?若当真结契,又是缘何契成?

    这是唯一一封落了年月日的信,建德三十七年便是嘉佑元年,是嘉佑帝登基为帝的那一年。

    还有一封信更是古怪,上头就只有一个字:换。

    换?

    换什么呢?

    容舒越看越觉疑云重重,与舅舅通信的这位“先生”究竟是何人?

    这几封信看下来,此人的口吻更像是在命令,而不是同谋者。

    “里头还有两本账册,今日我还要寻个机会进去看看。”容舒放下笔,对习惯于藏在阴影处的柳萍道:“劳烦柳护卫替我将信送去顾大人那处,兴许顾大人看过会有头绪。”

    柳萍上前接过信,领命而去。

    落烟见容舒一脸倦容,心疼道:“姑娘歇一会罢,您一整夜没阖眼了。”

    不仅没阖眼,在书房里还吸了不少烟,她这身子本就刚病愈,又是个不曾习过武的闺秀,落烟是当真担心容舒的身子会出问题。

    容舒摇头道:“那香只能让舅舅昏沉三两日,这三两日的不适还能说是因着在外舟车劳顿造成的。时间再久,恐怕舅舅要生疑了,我今日便要去摸清楚那账册里记的究竟是什么。”

    落烟不理解那种刀子悬于头顶的逼迫感,也不理解容舒心中的急切。

    这辈子许多事都与上辈子不一样了。

    许鹂儿、潘学谅没死,扬州城亦是大获全胜。那么原本一年多后才会发生的抄家罢爵之祸,会不会提前发生?

    眼下沈治这里就是突破点,她不能耽误半点时间,越早查出真相越好。

    容舒估摸着时辰,抱着几本外祖父的手札便往三省堂去。

    昨儿让柳萍放的那把火,她赌的便是沈治在危急关头,会率先去抢救那些重要的秘密文书。

    虽说烧的是树,且柳萍放完火后,落烟立即就去喊人灭火了。

    但也真真是冒险一搏了。

    一个不慎,指不定书房里的东西都会付之一炬,她自己少不得也要受伤。

    书房外的树已经栽好,江管事正在新栽的树下踩土,见容舒抱着一摞书册过来,忙道:“姑娘,底下人刚栽完树,这里乱糟糟的,您看要不要明日洒扫过再来?”

    “无妨的,江管事不必管我,我进去挑几本佛经便走,您自顾忙去。”

    这书房等闲不让人进,但江管事是沈园的老人了,看着容舒从小团子一点一点长大的,这会见她面色苍白,一副被吓着的模样,二话不说便给她开了锁。

    容舒进去书房挑书,落烟在外头守着。

    书房里头没开窗,黑黢黢的,容舒提着灯往那木墙去,驾轻就熟地启动机关,取出密室里的账册,借着微弱的灯光,迅速翻看起来。

    账册里记着数十笔银钱的去向,山东、福建、辽东、上京。

    又是这几处地方。

    容舒犹豫着要不要将这两本账册带走,书信的内容她可以记下重写一份,但账册却不好记,思忖间,外头忽地响起三道轻微的叩门声。

    这是她与落烟的暗号,有人来了便轻叩三声。

    来人正是沈治。

    落烟着实没想到沈治一个时辰前来过一趟,竟然还会再来第二趟。

    昨日给他屋子里点的梦魂香可是顾大人那名唤椎云的长随给的,说是能叫人心神恍惚、神思浑噩。

    按照椎云的说法,沈治吸了半宿梦魂香,至少要昏沉个三两日才能见好。

    怎地竟能一连来两趟书房?

    沈治这会的确是难受着,只他思前顾后,到底是不放心将账册和书信继续放在这,这才折返回来。

    他这厢才刚穿过月洞门,那厢落烟便声如洪钟地喊了声:“舅老爷!”

    落烟是丹朱县主的人,沈治对她惯来是以礼相待,闻言便望了她一眼,迟疑道:“落烟姑娘怎会在此?”

    落烟道:“昨个夜里姑娘受了惊,怕今儿会惊梦,便来挑几本佛经,说要弹两曲清心咒。”

    沈治微微蹙起眉,快步穿过游廊,推门入了书房。

    此时书房里头亮了两盏壁灯,容舒正站在一张矮凳上,抬手去够一本佛经。

    见沈治进来,讶异地唤了声“舅舅”,道:“江管事说舅舅身子不爽利,这两日都要歇在祥云阁,我还想着明儿去祥云阁看舅舅呢。”

    她跳下脚凳,提灯走向沈治,一脸关切道:“舅舅可觉好些了?”

    沈治垂眸看了眼她手上的两本佛经,又瞥了瞥她方才站的地方,信步走过去,将高处的那本佛经抽了下来,道:“好些了,三省堂这几日正在修葺,你尽量少来这里,免得叫底下人给冲撞了。”

    容舒从善如流道:“我挑几本佛经便走,明儿还要去牟大夫那里看张妈妈,今儿可得睡个踏实觉。”

    她的面色委实是没比他好多少,沈治想起方才落烟说的话,叹息道:“昨儿廊下有两盏灯笼被风刮落,掉在树上,这才起了火。火势不大,就烧了几棵梧桐树,你莫怕。一会让人煎一副安神药,吃下了再歇。你这胆儿倒是越长越小了,我回来时,还听江管事道,你在海寇袭城时在外奔来跑去的,都快要成女中豪杰了。”

    说到这,转念想起她半月前差点儿叫海寇余孽给绑走的事,一时又起了点怜惜之意,道:“我十几年前去青州之时也曾被乔装成渔民的海寇打劫过,多亏了卫所里的几位千户,方顺利脱险。”

    海寇穷凶极恶,若不是为了买火器,他才不愿搭上水龙王的关系。好在水龙王死了,这些事也都埋在了过往。

    容舒捏了捏手里的佛经,笑着问道:“舅舅那时可是去青州提盐?”

    “不是,不过是去提盐的路上绕道青州见一个故人罢了。”沈治说着便挥了挥手,道:“佛经找着了便早些回去歇息罢,张妈妈不在,我过两日便拨个人给你搭理漪澜筑。”

    沈治说到这,心口又是一沉。

    张妈妈昏迷不醒,梁将军却活得好好的,也不知要如何同郡主交待。

    回去漪澜筑的路上,容舒回想着方才沈治说的话,青州,卫所,故人。

    沈家与容家。

    福建、山东、辽东还有上京。

    容舒脚步蓦地一顿,心重重跳了几下。

    她猜到这几个地方与承安侯府究竟有何联系了!

    “姑娘!”

    思忖间,一道瘦弱的身影朝她疾步而来,道:“顾大人请您明儿去屏南街一叙,大人说他知晓信中所说的‘货’究竟是何物。”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