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何枝可依 > 49、帝王心,海底针
    上元节过去不久后,南下的一行人终于班师回朝。


    应付陛下询问这些事向来不是墨璇等武将所擅长的,天和帝单独留下慕容初查问情况,打发其余人离开了太和殿。他们这一去折腾了将近两三个月,天和帝心里有点芥蒂,好在慕容初一番言语让他心情好转。据慕容初说,此次南下有不少意外收获,他们不仅抓获了叛贼,还平息了匪患。


    天和帝转而问起有关付焯尧的事情,“哈撒招供南疆节度使叛乱一事,可属实吗?”


    “回陛下,臣等此去南疆,查明是有人盗用了节度使的名号,行不轨之事。此人就是山匪首领顾遥,现在已经被关押在天牢里了。”慕容初三言两语概括了一系列事情,避重就轻。


    “嗯。诸位爱卿南下平乱有功,朕当论功行赏。”天和帝说。


    翌日朝堂上,天和帝让身边新上任的王公公宣读手谕。王公公生得有点尖嘴猴腮,皮肤也偏黑,读起东西来声音尖利,总给人种不大友善的感觉。别说比起英勇殉职的瞿公公,就是比上祝公公,他也差得远。不少大臣第一眼扫过去,就觉得王公公不大讨喜,也不像个忠心护主的。可帝王家事他们无权置喙,再多意见只能留在心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墨璇、慕容初、关虔等南下平乱,惩办宵小,扬我国威,于国有功。今特授关虔为从一品定西将军,即日任命驻守西域商道;增墨璇、慕容初食邑万户,绫罗千匹,并命慕容初代理吏部尚书之职……钦此。”王公公口中念念有词,殊不知他的嗓音对群臣以及天和帝的耳膜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摧残。


    “臣领旨。”慕容初、墨璇、关虔齐声道。


    下朝之后,王公公扶着天和帝向他处理奏折的殿堂走去,快要到时,天和帝一时兴起,让王公公扶他到皇宫最高的一处阁楼赏景。从阁楼上望下去,皇宫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好像一副琼楼玉宇的画卷,美得不似人间。


    正在此时,天和帝道:“王诠,你可知,朕为何提拔你顶替瞿公公的位置?”


    “奴不知。”王公公,或者说王诠低下头,眼中是伪装过的谦卑。他心里实际上想的是,要怎么把这美得不似人间的皇宫据为己有,怎么策划一场天衣无缝的政变。在这座皇宫中,谁不想坐上那张龙椅呢?谁都想。


    天和帝拉起王诠的手,王诠惶恐地抬起头来,看了天和帝一眼。天和帝看清了他眼中的神色,勾了勾唇角,不疾不徐地说:“朕听闻,你对长生之道颇有研究?”


    王诠这才明白天和帝的意思。合着天和帝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没当够,还想要长生不老,永远永远坐在这个位置上。他回答:“不敢说是颇有研究,只敢说是略通一二。奴知晓,有一种长生不老之药,可保陛下百年福祚绵长。”


    百年?天和帝心下一动,面上不露声色,只道:“说来听听。”


    ……


    这几日,凌霜侯府的门槛快要被拜访的大臣们踏破了。不为其他,就为凌霜侯暂时兼任吏部尚书一事。要知道,吏部可是掌管官员调动、考察、任免与审核,是六部之中万万不能得罪的。先前那几个老是找慕容初麻烦的户部侍郎唯恐慕容初报复,腼着脸上门送了点薄礼。谁想送过来的礼慕容初一样没收,全退了回去。


    凌霜侯两袖清风,送礼的人只得悻悻而归。不过这事倒是传到了百姓耳朵里,加上凌霜侯平叛南疆的传奇流传开,一时间,凌霜侯原本祸国殃民的形象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成了人人得而歌颂之的忠节义士。


    与此同时,墨璇终于找到机会,名正言顺地上凌霜侯府拜访。


    墨璇带了几包萧家新采摘的茗茶,左右不是什么贵重礼物,慕容初就命府中家丁收下了。不过慕容初很敏锐地发现,墨璇今天不大高兴。不大高兴体现在,她叫了墨璇好几次,墨璇都走神了。


    “阿璇,可是有什么心事?”慕容初问。


    “陛下身边的王公公,他不是好人。”墨璇思索再三,还是把话说了出来。前世这时王公公还没有出场,因为没有那场叛乱,所以瞿公公活了下来。而在前世,王公公真正出场,是在墨璇被天和帝困在京都的第一年。那时天和帝迷上了求仙问药,妄想长生不老,王公公一边给他研制所谓的灵丹妙药,一边把持朝政,即使后来被赶下来,还是大伤了大周的国本。


    慕容初哪里不知前世王诠干了些什么糟心事,可眼下王诠刚刚上位,没有露出狐狸尾巴,旁人抓不出他的错处。不过,这不代表慕容初拿他没办法。既然墨璇都这么和她说了,她怎么好不对这位未来的权宦采取点措施?


    “原来为的这事。阿璇宽心,若王公公真敢做出越界之举,御史不会轻易放过他。”慕容初说。


    墨璇点点头,“但愿如此吧。”


    第二天早朝,群臣在太和殿中等候多时,迟迟不见天和帝的身影。有大臣向柒珩和柒若打听情况,二人面色不善,显然是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不肯公之于众。


    群臣急得团团转,都将目光投向朝中最德高望重的太傅,希望他能想个办法。太傅甩甩袖子,叹息一声,问传唤的公公:“陛下现在何处?”


    那位公公答了个宫殿的名字,太傅领着几位朝中重臣(包括慕容初和墨璇)出了太和殿,一路往天和帝所在的宫殿走去。


    往常宫中过道都有宫人把守,今日似乎是天和帝下令,他们一路走过来没见到一位内侍或宫女的身影。这一点本就十分可疑。


    怀着煎熬的心情,太傅一行人到了宫殿外面,太傅郑重地行了一礼,道:“老臣恭请陛下临朝。”


    以慕容初、墨璇为首的几位重臣也对着宫殿俯身行礼,道:“微臣恭请陛下临朝。”


    几位大臣重复着行礼的动作和这句话,在念到第六遍时,宫殿中的天和帝终于不堪打扰,推开门摆摆手,示意王公公出去打发他们。


    宫殿的门一开,殿外几位大臣才看清殿内的情形。殿内似乎点着味道极重的熏香,大门敞开之后,缭绕的烟雾弥漫到殿外,太傅和一位年纪较长的臣子不经咳嗽了几声。再瞧殿内陈设,明明是白日,长长的纱帐却遮挡住了光线,纱帐那头摆着一张木案。天和帝站在木案边,穿着白色云纹道袍,用一根玉簪盘起了略显花白的长发。


    “陛下有要事在身,特命咱家通报诸位大人一声,今日早朝就此取消。”王诠说。


    “求仙问药就是陛下的要事?王诠,你身为陛下近侍,不仅不规劝陛下,反而蒙蔽圣听,该当何罪?”太傅扬起手掌,在王诠脸上扇了一巴掌。


    清脆的巴掌声响起,王诠捂着脸,却没有退让半步。他知道这是一个表忠心的好机会,而太傅打了他的脸,实则是损了陛下的面子。到时陛下记起来,只会记起他王诠的忠心和太傅的冒犯。


    慕容初及时上前拉住太傅,和他说了什么,太傅总算冷静下来,只余双眼怒气冲冲地瞪着王诠。王诠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生怕太傅不解气再给他一巴掌。


    这时天和帝从宫殿中走出来,看见王诠这幅样子,结合刚刚的声响,他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天和帝让王诠先退下,王诠低眉顺目地应了声“是”。他经过太傅旁边时,太傅一把拉住他,“请陛下处置这奸佞小人。”


    “够了。王公公是朕的心腹,是太傅对王公公有偏见。”天和帝说。


    “老臣今日冒死进谏,陛下这么做,寒的是群臣的心,更是天下人的心。如果您执迷不悟,大周将来……”太傅越说越感奋激发,恨不能让天和帝提前看见将来大周的惨状。


    说到最后一句时,天和帝猛地打断他,“朕说‘够了’!叶阈何在?太傅以下犯上,发配天牢候审。”


    叶阈和一众飞燕军立即上前擒住太傅,余下的群臣震惊地看着这一幕,忘记了劝谏。墨璇张了张口,想要挺身而出为太傅说几句公道话,慕容初对她摇了摇头。


    天和帝在气头上,太傅办的这事又触了他的逆鳞,谁站出来都不好使,还可能被无辜牵连。墨璇何尝不知这一点,纵使知道,她还是想为太傅鸣不平。


    这件事情最后以群臣告辞,天和帝答应不会再缺席早朝而告终。


    天和帝再次临朝时,太傅入狱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九州,少了太傅这根主心骨,朝中人心逐渐涣散。可天和帝像毫无察觉似的,完全忘记了要择个日子将太傅从天牢里放出来。


    他不提,不代表其他大臣不记得。这次早朝,先先后后有五位品阶不同的大臣进谏,请天和帝释放太傅。这五位进谏的大臣里,除了三位御史,就是墨璇和大理寺卿苏宸。


    “陛下,臣以为,太傅只是一时失言,并无其他大过失,不如陛下将太傅从天牢中放出,也好为陛下分忧。”苏宸说。


    往日最懂得顺应他旨意的苏宸一进谏,天和帝知道这事是真的严重了,却不肯放过这个削弱朝中势力的机会。他心中自有一套算盘,左相和右相接连倒台,若是太傅再失势,他在朝中决策便不用顾忌那些大臣们的意见,取得了真正的皇权。


    天和帝说:“此事容后再议。无事退朝。”


    退朝之后,不用想都知道,天和帝又跑去求仙问药了。这回户部尚书林钺和刑部尚书陈殚出奇地达成共识,在下朝之后一起找上了柒珩。


    林钺和陈殚的意思也很明显,让柒珩多劝劝天和帝,毕竟和柒若相比,他在天和帝面前还说得上话。


    他们不知道的是,柒珩已经劝过他父皇不下十次,一次都没有效果。两位大臣忧心国事,他柒珩又何尝不是。


    抱着劝天和帝最后一次的心理,柒珩还是踏入了天和帝的紫宸殿。紫宸殿在王公公的唆使下也被布置得乌烟瘴气,柒珩好不容易在弥漫的烟雾中找到了天和帝的身影。


    “父皇。”柒珩行礼。


    天和帝没有转身,砸过来一个香炉。香炉中还燃着熏香,柒珩本意是接住香炉,没成想香炉壁温度过高,一个不小心,香炉砸在了地上。


    一声“父皇恕罪”还未说出口,天和帝已经勃然大怒,叫来王公公,颁布了天和年间最荒唐的一条口谕——只因砸坏了小小一个香炉,他就废除了柒珩皇子之位,将其贬为庶民。


    后世,人们将这一事件作为大周灭亡的导火索,以及天和帝后期昏庸无能的开端。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