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今年的春节也非常热闹。
除夕家宴上出现不少新面孔,太子妃、五福晋、六福晋、七福晋,又在新晋社牛七福晋的努力沟通下,福晋们相处的可比阿哥们那边和谐融洽多了。
现在的聚会即便家宴,除了万岁爷与宫妃外,下面都是男女分座,也方便她们交流感情,过年嘛,说的多了才热闹。
七福晋很快发现二福晋、五福晋、六福晋身上的衣服首饰都与其他人有区别,衣服剪裁有一点小心机,漂亮也保暖,首饰也根据她们各人不同特征配套,忙夸:“二嫂子你这金镀点翠蝴蝶簪可真精致。”
大福晋抿了一口酒暖身,也跟着接话:“五福晋的松鼠葡萄也很有趣,还有六福晋的嵌莲荷纹白玉簪。”
事实上,其他福晋身上的首饰未必差,她们同样也是从头饰到耳饰,再到腰间玉佩,无一不精致,有的堪称巧夺天工。
可正因亮点过多,反而显得繁琐,这样要素滚过多的搭配,很容易更不和谐,若是气质差更有可能撑不起来。
即便撑起来,很多人也只夸一句贵气,或者雍容华贵。
尤其是像十一岁便嫁入皇家、如今长开了也有点娃娃脸的四福晋,并不太适合时下主要流行的贤惠端庄风。
但身上戴的太少也不行,这可是新春佳节,隐含一个“喜庆”主题。
二福晋、五福晋、六福晋的搭配既和谐又统一,而且都有重点,并不会抢夺她们的风采,只为她们争色,
这样的搭配风格,她们通常都从荣贵妃娘娘身上看见,其他人也有模仿,但终究不像贵妃娘娘那么信手拈来。
果然,只听五福晋迫不及待回:“都是额娘为我们搭配建议的。”
其实不看衣服首饰,单看妆容也知道,她们的眉形未必统一,眼妆口脂颜色等也各有不同,但妆面都很清新干净,有时候没化妆,皮肤状况堪比正值芳龄的秀女。
几位福晋出阁前未必和自家额娘聊这些,因为大家默认,女子再出阁有孩子过后,比如端庄娴淑,要有做为家长的尊严,等到出阁后,她们也根本可能和婆婆聊这个,妆化得不庄重都怕引来婆婆的不满。
从小到大,也只听说过荣贵妃娘娘竟和儿媳们分享这个。
不像是婆媳,更像是闺中蜜友。
婚后过得幸不幸福是可以从脸上看出来,五福晋、六福晋身上有着明显的闺中贵女痕迹,即便是二福晋,言行举止大气端庄,但也不失独特个性,甚至于比当年做秀女时更游刃有余。
真让人羡慕不已。
在场可能只有太子妃不羡慕,她没有婆婆,不需要思考什么亲不亲密的婆媳关系,只要稍微去寿康宫勤快一些,便会被评孝顺,皇太后也是个最好相处的长辈。
太子妃也是无缝连接询问二福晋她们女儿坊上新问题,十分坦然。
福晋们的话题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那几个。
因不是人人都有孩子,即便有孩子未必是她们生育的,这又牵扯到不少糟心事儿,聊吃吃喝喝与衣着打扮什么的反而是最安全愉悦的,过年家宴上,大家聊的也更随意些,没人管这庄不庄重。
提到孩子,今年从大阿哥到四阿哥,后院都有添新丁。
未满月的阿哥格格虽未出席,但装着金元宝的荷包个个都有赐下,由他们的阿玛代替领赏谢恩。
出席的小萝卜丁们,也暂时没有多到按照每个府划分,都集中在一块儿。
格格由直郡王家中的大格格,阿哥由太子家中的大阿哥领头向皇太后、皇上、佟皇贵妃、皇贵妃恭贺新春。
很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尤其是弘晏、弘旭、弘皙。
弘晏的身体也实在不好,虽然一直用珍贵的药精心养着,但还是比正常小孩小了一圈,脸色也有的苍白,唇紧紧抿着,透露出一点点倔强。
而弘旭与弘皙就显得更健康可爱。
弘旭白白嫩嫩,说话流利,一问一答间说出的词汇量非常丰富,妙语横生;
弘皙最小,长得像是太子缩小版,但和太子小时候的表现又却完全不一样,童言童语更显得天真可爱。
三兄弟虽都在宫里,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多,彼此还挺客气,与大阿哥家的四位格格形成鲜明对比。
小小的金元宝银元宝一盘盘端出来,小皇孙与小格格一个个抓装兜兜里,有的矜持,有的直白,有的可乐。
皇太后个个都夸好,康熙也是一副喜不自禁的模样,其他人不管心里有没有疙瘩,脸上都必须挂上笑容。
新上任的荣贵妃马佳芸兰是真开心,吉利话蹦出不少,目光集中在下方正中的表演上。
今年的表演也新意频出。
舞蹈什么的全是高端艺术家,自不比多说,音乐有喜庆的、有优雅的,还有金戈铁马乐团,琴、瑟、筝、琵琶、笙、鼓、箫等认识不认识的乐器多达百余种。
此外,今年又入宫一个来自南方来的杂技团,他们表演了跳丸、柔术、倒立、顶碗、耍大雀、马上技艺、吞刀、吐火、截马、叠罗汉、戏法等。
因知识面的问题,很多戏法一出,马佳芸兰就能够猜到其中原理,惊喜程度不够,但对于一部分节目,她还是看得目不转睛。
这些人真的非常厉害,很难相信他们竟然不会轻功水上漂,技巧高超的同时兼具美性,真是精彩不已。
除夕最重要的一个程序是守岁,守岁的时间对于没有网络什么的古代来说,还挺漫长的。
到了后半夜,像皇太后这样的长辈已回宫,怀孕或生病的人可请辞。
坚持不下的小阿哥小格格也可以回宫或暂住宫中,但大阿哥的四位嫡出格格,即便四格格也在坚持,她们都不愿意去她们玛嬷的延禧宫住一宿。
接下来的时间自由了许多,更不局限在一个区域聊天。
从马佳芸兰晋升贵妃开始,胤祉几个一直没有时间为她认真说声恭喜,趁着除夕家宴,几人带着媳妇儿,过来敬酒,一个个也是妙语连珠。
马佳芸兰来着不拒,她喝的都是甜甜的米酒,也不醉人,末了,还给胤祉、胤祁、胤祝以及他们的媳妇儿一个一个压岁钱红包,围观的小弘旭再得一个。
胤祁三兄弟是完全没有不好意思,他们拿的相当顺手。
五福晋、六福晋还不是很习惯,二福晋劝道这都是额娘的心意,额娘说过要发红包一直到九十九呢!
不知何时,康熙也加入进来。
当然他不是给儿子们发红包,只是纯粹的聊天,每年都这样,可能是种粹宫确实更有家的氛围,又不像坤翔宫一样闹到头疼。
而这一幕,落到其他人眼中,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00:00,烟花爆竹着实燃炸。
时下的烟花品种已经非常多,有飞上天的,有地上打转儿的,有火树银花,而今年的工匠也在上面创新了两下,胤祝胤祁在研究炮火时搞出一堆的副产品,让五彩缤纷的烟花更加绚烂美丽。
宫里的小孩都挺大胆的,弘旭几个且不说,连病弱的弘晏都想蠢蠢欲动上手。
其实马佳芸兰也挺手痒的,只是康熙好像提前预知到她的想法,扫了她一眼,她只能遗憾地看着胤祁胤祝带着九阿哥几个玩儿,有点遗憾啊!
众人望着头上满天烟火,祈愿的同时,露出深深浅浅的微笑。
除夕一过,进入正月新春。
正月里皇家事情多又杂,马佳芸兰今年尤其忙,因为在大大小小的宴会或聚会上,她都相当于第一次当贵妃亮相,与宗室命妇的交际增多。
但诚如胤祉他们曾经所言,贵妃与妃位的区别是真可不小。
即便是几个铁帽子亲王福晋,对马佳芸兰的态度也是尊敬了许多,有几个看她不顺眼的,问题可能因伪人参引起,但再怎么心里不爽,依旧得保持礼节周全。
还有更多套近乎的、讲奉承话的?
马佳芸兰能够感受到佟皇贵妃与贵妃扫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她对待宗室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远不近。
不对,有一些门风人品不错的,也是可以亲近一二。
但实在不多。
可能外面的人都在嘲笑佟家的家风,但这种家风不止出现在佟家。
很多权贵人家乃至于平民百姓其实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是没被揭露出来,或者揭露出来也被人们不以为意。
当然,他们也很少会像隆科多一样为了个李四儿而全然疯魔,触碰到了底线问题,被发现后还死性不改,不值得。
爱新觉罗宗室也属于富贵人家,并且因生而富贵,他们堕落的速度比佟家可能更快,而且有进取心的人真心不多,只是他们这样的堕落也是康熙想要看到的。
且康熙一家才是特例,大概率因为他们有皇位继承。
春节事情一直忙到元宵节。
忙得马佳芸兰都瘦了好几斤,正月十八又是她正式晋封领宝册的日子,憋着一口气忙完,然后瘫了十天半个月。
第122章
休息的生活美好而舒适,尤其是在过度繁忙之后。
这些天,马佳芸兰的生活还挺规律,除了半个时辰处理宫务,累积半个时辰的运动锻炼,剩下都在吃喝玩乐。
或去御花园赏花,或参与制作鲜花牛柳、鲜花饼、花茶,或荡一荡秋千、翻阅基本书籍,脑子里清空什么都不去可以思考,过一过这悠闲自在的生活。
身心舒畅。
如此大概十多天过后,马佳芸兰随便想一件事,都能涌现出很多灵感,像是在清空的白板上重新彩绘,清晰明了。
当胤祁胤祝拿着一叠图纸入钟粹宫请安时,正在冲茶的她正是这种状态。
有的茶越沉越香,但对于不是很喜欢喝茶的马佳芸兰更喜欢新鲜的春茶,再搭配晒干的各色花瓣,香气扑鼻,浅尝一口,滋味鲜爽,又提神醒脑。
她问:“什么问题?”
“额娘,我们遇见的问题很多,建房子并没有我们一开始设定的那么简单。”胤祁一边说,一边在桌上铺开一张热汤行宫图纸。
这张图是铅笔手绘的总平面图。
因行宫的总面积初步计划超过二十万平方公里,几乎等同于整个小汤山的一半,总平面图采用的比例1:1000。
又有分区块的区平面图,以及一个个建筑的平面图,加起来超过百张,看得出来,这些日子他们很辛苦。
首先,胤祁胤祝在总平面设计上便出现分歧,由于他们从未做过建筑的事情,就参考了同样在京的畅春园。
畅春园面积60万平方米,整个园区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建筑,既中、东、西三路,这些建筑各成体系,又彼此相连。
虽然参考畅春园,但胤祁并不想再修一个畅春园,平面图中出现很多水泥为主的多层建筑,又推山又平地。
马佳芸兰仿佛看见了后世的度假村,还是非常没有品味的那一种,胤祉也知道有哪里不对劲,但具体的一、二、三又说不全。
至于胤祝,他只想马上开工,先炫出几个建筑来瞅一瞅。
马佳芸兰组织了下语言道:“首先,这是一个温泉度假山庄,你们阿玛过去,是为了泡热汤的,不管你们怎么设计,这个核心主题不能够跑偏。”
胤祁与胤祝设计的汤池非常普通,不论是大小,还是其它。
“第二个,行宫特色。”马佳芸兰伸手比划了一个二字。
“畅春园的特色是什么?园林绿化,园内在前朝便种植许多的古树、古藤,修建过后,又种植了更多的珍贵植物花草,放养麋鹿、白鹤、孔雀等无公害但很漂亮的动物,还有四处小湖泊等等,避暑胜地。”
“而小汤山虽然也是明代皇家禁苑,但和畅春园的绿林资源相比,还是多有不如的,它的特色在于温泉,或许你们听过温泉种植?生态农业?温室花卉?原生态?……”
康熙对于温泉行宫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主要是泡汤,而且还是冬季泡汤,但是他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蔓延,让这个行宫不仅仅于此,还有其他亮眼设定。
“第三个,意境。”
“何如碧玉温泉水,绝胜华清礜石池。已挹金膏分沆瀣,更邀明月濯涟漪”、“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温泉启蛰气氛氲,渭浦归鸿日数群”。
“你们听这些诗句多美好,从古至今,写温泉的绝对不止杨慎、白居易、张说三位诗人的这三句,你们建立的行宫,至少得有点诗意韵味,不能光秃秃的全钢筋混凝土。”
关于这个,马佳芸兰、胤祁、胤祝都不太擅长,他们可以欣赏,但对于艺术的想象力加起来都不太够。
关于建筑,马佳芸兰还能凭着记忆画出一些前世看到过的建筑设计,但行宫整体的和谐统一,还需要他人指点。
胤祉却在文学上就颇有天分。
且胤祁呆在礼部,虽然与科举、太学监什么的不在同一个司,但得到一些参考意见不难,而且他们更明白忌讳,能够指导他们提前规避一些不要出现的错误。
马佳芸兰强调:“最后,在于你们需要展示的水泥上,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我不建议你们户型超过……”
“了解。”
胤祁把这些天辛苦画出的工图全部否决,虽然心痛,但必须如此;胤祝很想着开工,但他想把事情尽量做好,听到额娘的建议后,也明白他们之前的问题在哪儿。
三人又聊了不少东西。
期间,胤祉咨询了很多现代设计,以及建筑的框架结构承重与地基基础理论;而胤祝着重于地基框架与还有各式各样的材料问题,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
在设计图纸的同时,他们准备自己现在庄子里先尝试一二。
马佳芸兰对这些也不是百分百理解,她的印象更多来农村修自建别墅,记得那时用的是筏式地基,这种地基结构承载面积比较广,能够相对减小基底压力,挖掘地下室等,造价与设计比条形地基、井格地基都繁琐。
京城的土质比南方泥地相对更好一些,简单的条形井格是可以满足的。
假如想要修建更高的建筑,或者承载压力更强的建筑,不得不得打桩,用于克服地基土对桩的阻力,深度视情况而定。
马佳芸兰知道现在的工匠很厉害,但要构建地基等,还是需要一定的辅助工具,比如桩架、桩锤、滑轮组合、动力系统等,尤其是动力系统。
她现在明白胤祝在工部能有多么纠结,很多东西都处于完全待开发状态。
胤祁提醒:“电。”
“不行,”马佳芸兰在他脑门上弹了个嘣儿,否决,“还没有走便想着要跑了,你可知道电是很危险的东西,需要一步步来?基础的都还没搞好,高压电不知道N年呢,记住,凡是安全第一。 ”
马佳芸兰看了一下小汤山的环境,汤泉真的多,但借风力与水力都不太可能,好吧,只有一个东西——蒸汽机械。
所谓蒸汽机,指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2]。
马佳芸兰当然了解过蒸汽机,甚至学过一点,毕竟她是工科专业,学习了解工业历史发展的启蒙很有必要。
她没有组装过蒸汽机,即便知道它的核心原理在高压蒸汽的锅炉,困境却不止这些,还有汽缸壁改善等等。
至于蒸汽锤,马佳芸兰还真不是从建筑学上面了解的,她那个时候蒸汽锤这种东西已经被淘汰。
也是从工业历史上了解。
蒸汽锤不止用在建筑上,对重锤冶金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也因此,马佳芸兰了解蒸汽锤的原理甚至多于最原始的蒸汽机,也曾在作业上画过相关图纸。
二者同样的原理,万变不离其宗,蒸汽锤比蒸汽机更多锤制锻件的活塞杆装置,反推回去也应该不难。
“你们先设计两套方案,假如研究成功了,我们在行宫的核心建筑上,也许能有进一步的可能性。”
假如成功,胤祁与胤祝的实验室也需要革新,一些小型流水线工厂也能建立起来,能够干更多的事情。
胤祁与胤祝很想马上行动,但被马佳芸兰拉着用了一顿午膳。
“工作是做不完的,不要想着化作驴马累死,即便机械也需要定期上油等护理,否则影响寿命,得不偿失,使命还没完成寿命没了,该多么遗憾。”
忠言逆耳,话糙理不糙。
胤祁胤祝浮躁的心沉稳了不少,他们还年轻,对于生死的概念并不强,但他们明白自己有很多可以学习,还有很多想要参与,恨不得实验到天长地久。
的确,防护很重要。
马佳芸兰趁机宣扬了一波养生学与运动学,小弘旭一边吃饭,一边眼睛眨巴眨巴听着,这个他超级懂的!
他把手举的高高。
马佳芸兰惊喜地说:“啊,咱们小弘旭有什么见解。”
弘旭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喊口号:“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
“对对对。”
马佳芸兰给予嘉奖,胤祁胤祝只能配合地受教了。
弘旭对于能够帮助到大人们非常开心,因从小到大的玩具一半来自于五叔六叔,他对于胤祁胤祝的崇拜一点儿都不比阿玛少。
胤祁把小弘旭举高高,与他对视时,突然想到:“额娘,好像有件事情忘记说了,卓玛她怀上了,太医说已经一个月了。”
“……”
“???”
这也是可以忘记的吗?!
马佳芸兰被他逗乐了,让人把胤祁胤祝的碗撤下去,今个儿不要在钟粹宫用膳了。
胤祝大喊冤枉:“怀孕的又不是我媳妇儿,额娘这不带连坐的。”
“你还得意上了是吧?”马佳芸兰给小弘旭夹了块糖醋排骨,“你是不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同样忘记了所以也没提醒五哥的胤祝:……好吧。
事实上,马佳芸兰所谓的惩罚他们也是开一开玩笑,她也没与胤祁他们真生气,三人一来一往有种一眼望到的假,胤祁往上翘的嘴角就没压下去过。
第123章
胤祁与胤祝入宫请安一趟,出宫时带着好几箱子的礼物。
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皇太后,主赏胤祁夫妇,胤祝因孝顺沾了点边儿,康熙那边也有意思一点,礼物不多但精,这是只有诸位皇孙当中的嫡长孙才有的待遇。
马佳芸兰则给了兄弟两个一人一箱的礼物,都不是给他们的,主要是赏两个儿媳的。
五福晋的礼物药材占一半,此外,还有一些孕妇可以使用的布匹、保暖皮革、羊毛衫羊毛绒等;六福晋的箱子里则绫罗绸缎、胭脂水粉居多。
五福晋收到礼物当然很开心,摸着怀孕的肚子,犹豫要不要把后院两个格格的避子汤给停下。
胤祁还记得大福晋生格格叫到整个阿哥所都听得到,妇人怀孕相关知识在他与胤祝脑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他也被科普过孕期妇人忧虑多、情绪不稳定的生理常识。
他也不喜欢太多弯弯绕绕,直白地对福晋说:“不用担心,生儿生女都是爷的珍宝,额娘对于孙女和孙子一样喜欢,而且我们家又不和二哥家情况一样。还有在你生下孩子前,她们都不会怀上的。”
真的很直白。
而且绝对出自胤祁真心,在胤祁看来,男女根本不是事儿。
他最重要的并不是爵位,有能力的话,男女都能继承他宝贵的脑子;没有能力,只要品性品德健康成长,他贝勒府还是能护名下全部阿哥格格们富贵平安一辈子。
五福晋也深知他的性格,听他这些话,有一点纠结的心反而松下了。
与五福晋相比,隔壁府上的六福晋对这件事更忐忑一些。
五阿哥六阿哥是双胞胎,两人同时晋封贝勒,又差不多结婚,如今五福晋先一步怀孕,少不了有人会把她拎出来对比。
六福晋听说宫里娘娘赏了五嫂与自己不少东西,纠结着去堂厅见六阿哥,直到看见箱子里东西不是什么送子观音、药材之类,心松了一半。
又见胤祝,真的跟个小孩一样,把礼物往她这里一搁,就准备更衣,然后再去书房里整理资料或实验室操作?
他真的一点都不介意五阿哥即将有子嗣,自己还没有,可能根本没有长这一根筋儿,最小最受宠,自己还没长大。
想到这里,六福晋“噗”的一下笑出了声,她觉得自己太过杞人忧天。
不过,孩子她还是要怀一个的,也希望未来孩子他爸配合些,别天天待书房或实验室,天天睡前院,美其名曰“不打扰她”。
六福晋至少还能见得到人,后院其他格格们只能见福晋。
胤祝更衣出来,正巧听见福晋的笑声,他被她笑得摸不着头脑,不由好奇地问:“你在笑什么?”
“没笑什么,”六福晋摇了摇头,又温柔地开口,“额娘赐下这么多礼物,妾身很高兴,也不知道如何回报她。”
胤祝想了下,回她:“还是那样,宫里吃穿住行都是最顶级的,但很多东西过于精雕细琢反而无聊,二哥说额娘很喜欢民间的五花八门小玩意儿,我们这两天去逛街买一些,下次入宫也送些给她,还有宫外的新鲜事情,你可以多跟她说一说,额娘一直对宫外民间生活挺有兴趣,但小爷对这一块也不是很了解……”
六福晋还是第一次见六阿哥一口气说这么多与工部无关的东西,足以见得娘娘在他心中的地位很重。
她与塔娜公主未相处过,但钟粹宫三兄弟对娘娘的孝顺亲眼目睹。
末尾,胤祝又补了一句:“额娘大概率也不是白送的。”
这下子轮到六福晋有点懵,她抬眸立道:“额娘有什么事吩咐一声便可,赐这么多礼,妾身受之有愧。”
“一家人不用说愧不愧疚,”胤祝摆了摆手,为她解释,“额娘要关注蒸汽机和海王没时间,大概率计划着让你和二嫂、五嫂替她理账呢,只是因春节太忙,一直没空整理,现在五嫂怀孕,只剩下你和二嫂,二嫂那边还有弘晟要照顾,将来只有你肩上的担子最重,这些礼物大概是提前的工资?”
“这是妾身的荣幸。”
六福晋一口答应,她记账能力可能比不过五嫂,但也不差,账本查阅、协助管理等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她对于女儿坊挺有兴趣的,借女儿坊竟然还能联系上家中姐妹,以及过去的闺中密友。
姐妹们对于她现在的生活都是羡慕祝福的,家里长短见的多了,对于自己掉入福窝一事,她深以为然。
“辛苦你了。”胤祝对自家福晋这么一说,然后才转身去书房。
六福晋估摸着六阿哥可能一直到晚膳时间才会从书房出来,转身嘱咐身边的大丫鬟:“去把额娘书写的菜谱拿出来,今晚上我们煲两个汤,给贝勒爷补一补。”
次日,二福晋来五贝勒府上探望五福晋,六福晋作陪。
三妯娌讲了一些私密话。
二福晋知道宫中娘娘会赐经验丰富的接生嬷嬷等,也会亲自跟五福晋指点,但还是把自己从钟嬷嬷、秋莺学的,以及自己的两次经验都告诉五福晋与照顾她的人。
,
六福晋也在一边认真学着,看不出一点勉强之意,二福晋和六福晋见此,又对六福晋多增一分好感。
几日后,便是八阿哥婚礼。
二福晋、六福晋护着五福晋出席,不出意外,真有人目光在六福晋身上打转,但见她们的关系似乎和从前一样,也只敢心里嘀咕几句,把注意力转移到婚礼上。
八贝子的爵位虽不高,但人缘是真的一向很广,不管在兄弟中,还是在朝堂内,他都很能吃得开。
可能只有纯太子党因大阿哥而对他心有芥蒂,还有大阿党中纳兰明珠不远不近。
成亲当日,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胤禩也是春风满脸,酒桌上尽显八面玲珑,无论聊什么都让人感觉到舒适,给许多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包括安亲王府和郭络罗家,都觉得把郭络罗嫁给八阿哥。
九阿哥四人因常年混在一起,很多人差点儿忘记十阿哥是永寿宫而非坤翔宫,他们与八阿哥的关系也不错,一点都不捣乱,竟然破天荒地帮忙维持秩序。
胤祝哼哼:
“前阵子你们还在我婚宴上捣乱。”
“哪有?”
胤禟坚决否认。
“偷喝酒,差点醉了,爷也记得,”胤祁粗声粗气地补充,表情张牙舞爪,“还有,我成婚那天你们几个小子轮流拿蜜水来敬酒是不是?爷醉了也记得你们的脸。”
胤禟脸上堆笑:“这不是和五哥六哥亲近嘛!”
“都很亲近,不一样的亲近法子。”胤禌在后面帮忙打补丁。
胤祦跟着点了点头。
“嘿嘿嘿。”
胤誐挠头傻笑,企图蒙混过关。
胤誐和前世一样的是与胤禟的关系很亲近,好的可以一条裤子两个人穿,甚至比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还好好些,连小十一和小十二都常常吃他们醋。
不同点在于瑾妃钮钴禄氏并没有和前世一样早逝。
钮钴禄氏可以放任胤誐与胤禟他们交好,因为她看出坤翔宫宜妃即使有那个野心,这么多年也被胤禟几个抹平了。
但她绝对不赞成胤誐与钟粹宫、延禧宫都得不可交心交命,对他多次嘱咐,不要卷入夺嫡的漩涡,只要不卷入,他这辈子靠着自己和钮钴禄氏都可以过得不错。
其实宜妃在看透了后也是这个观点,可胤禌和胤祦还好些,胤禟从小叛逆到大,仿佛只继承了她的活泼开朗,少了几根筋。
还未出宫,他已经有喜金好商、不学无术的不良名声。
宜妃根本管不住。
好在胤禟有三个兄弟在后面拉着,犯浑程度能够少一些。
而且胤禟不止跟八阿哥关系亲近,也与五阿哥、六阿哥同样亲近,还能和承乾宫小十三玩到一块儿。
不单单一个派系,宜妃便当他们是小孩子交朋友。
胤祁胤祝也不过一句玩笑话,他们和胤禩的关系也很不错,兄弟几个,可能只有太子与胤禩的关系比较远,连小十二、小十三、小十五等几个,也是八哥八哥的叫。
几乎每个人的敬酒,胤禩都是一饮而尽,尽管有兑水,但他不是胤祝这种千杯不醉体质,到最后也是摇摇晃晃,不过哪怕摇摇晃晃,他嘴角也是弯弯的。
看上去喜悦非常。
皇家的闹洞房一向都比较文雅,基本上就是已婚夫妇也有小屁孩带着幸福的打趣新婚小夫妻,让他们在祝福声当中一点点走完各种喜庆的程序。
八阿哥醉醉醺醺,新鲜出炉的八福则大大方方,她也是个明艳型美女,在这一刻,很多人都想到宫里的宜妃。
不过等与把八福晋聊了两句后,又把这种想法压下去。
宜妃娘娘说话哪怕讽刺人都是甜中带刺,但八福晋颇有把甜蜜也变玫瑰花刺的意思,性格骄傲又娇气。
与包容性很强的八阿哥倒也相配。
次日,八阿哥夫妇入宫请安,因八福晋脸上的笑容过于明显,夫妻俩的幸福感也让周围人看得很清楚。
有人祝福,有人羡慕,有人嫉妒。
才两天,马佳芸兰便听说八福晋不太尊重惠妃与卫贵人的流言,可没过多久,又听说这是误传,八福晋与惠妃的关系很亲密,卫贵人也很满意这个儿媳。
第124章
八福晋一家是挺热闹的。
八阿哥在成亲前是一个相对低调的人,也不是说完全低调到默默无闻。
提到他,人们也有不少的印象标签,包括延禧宫、大阿哥、卫贵人、亲和力高、个性温和、学识修养不错,自从娶了八福晋后,他的爱妻标签明显更突出。
根本原因在于八福晋郭络罗氏是一个很高调的人,也是直来直往,而且并不介意把后院的事情摆在明面上处理。
非刻意,只是不藏着掖着。
但皇子阿哥们一直都有人盯着,何况八贝子还住在宫外,八福晋又很喜欢参与大大小小的聚会,后院八卦满天飞。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她一入门,便将两个格格天天叫到面前立规矩。
八福晋对于这件事是非常坦然,在她看来,自己又没有做错,寻常人家都如此,没道理,皇家不能这样。
八阿哥的态度也是尊重妻子,站在八福晋一边儿,而八福晋给予的回馈除了尊妻标签外,还有明里暗里地夸八阿哥的好话,让八阿哥的优点一步步被放大,而延禧宫与大阿哥的标签在一步步减少。
此时还不太明显。
其他福晋对于多出这样一位妯娌,有人新鲜,有人不适,有人看戏。
八福晋对于妯娌们也没什么坏心思,其实她本人还挺社牛的,只是和七福晋不同的是,她缺少与正常同龄同性相处的经验。
未出阁前,她是安亲王的掌上明珠,其他人多半都是奉承她,也有内心鄙视她的“犯罪”家世,表面讨好的。
也因此,八福晋的情商与八阿哥形成鲜明对比,妯娌们也不愿单方面地去捧着一个人,自然是亲近不大起来。
而看八福晋的表现,她们甚至不太确认她是否知道,因为从始至终,她对妯娌的态度都是一个模样。
上一次小聚会得罪,下一次宴会又主动开口与你说话。
其他人:
……???
这也不好不理会吧。
二福晋也没有在钟粹宫过多聊八福晋,只是道:“八弟妹是女儿坊的超级大主顾,每年花销都是上千两银子,出嫁时更是消费上万两……确实很豪。”
马佳芸兰面前有一堆的账本。
其中1/3来自女儿坊连锁商铺,1/6来自除了女儿坊以外的内陆商铺,包括不少庄田、果林、桑等传统农业,剩下1/2来着于沿海与海外产业。
自打与胤祉三兄弟聊过以后,马佳芸兰便打算把这些账从头到尾清一遍。
账目真的非常多,急需要一个财务部门。
马佳芸兰不得不招人帮忙,她在宫里能招的人有限,宫人基本上是不识汉字的,在规矩完善前,秋莺倒是学了一手,秋冬秋雪也能看懂,以及学过基础的加减乘除。
此外,弘旭阿哥也被迫提高了不少心算能力,在他思想未固化前,学习珠心算是一件比大人更容易的事情。
正巧拿来锻炼了,每天半个时辰左右。
当然,马佳芸兰的三个儿媳也个个是能手,但巧合的是,五福晋穆雅卓玛怀孕,只能剩下两人来帮忙。
六福晋翻阅了下客户记录,女儿坊高端客户的前三名中正有八福晋,的确非常能花钱,八福晋的嫁妆可是真正的十里红街,和硕公主的嫁妆实打实融了进去。
所有福晋中,八福晋的嫁妆应该是最多的,算上压箱底,可能太子妃都比不上,毕竟她背后有一个破碎的权贵家庭。
大福晋当然也比不上。
惠妃与大福晋不和在福晋圈里并不是什么秘密,她在八阿哥夫妇第一天请安的时候,便借八福晋打压大福晋。
结果嘛——
因表述比较隐晦,八福晋当时没意识到,但被八阿哥四两拔千斤抵消了去,也没让八福晋与大福晋落下真正矛盾。
这么一看,八福晋确实嫁对人,八阿哥是少见的体贴男人,时下女人真的很难遇见这样的男人。
只是后面流言又不知道为什么掺入了个卫贵人,眨眼间又隐去。
因宫人汇报这几天的情况全都与延禧宫八阿哥夫妇有关,二福晋与六福晋在休息时间,也忍不住八卦了一会儿,结果越来越歪。
“卫贵人啊,”马佳芸兰听到这个名字一叹,每次见卫贵人,她都低着头,但还是能看出又是岁月格外优待的美人,宫里的其他妃嫔也将她的颜色压不下去。
也正因这颜色,让她的一生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悲哀。
想到这里,她又记起了一句在现世网上看过的话:“温柔的姑娘是金子,漂亮的姑娘是钻石,聪明的姑娘是宝藏,可爱的姑娘是名画[1],都是世间之宝。”
二福晋与六福晋也是第一次听见此类描写女性的白话,一时间有点怔住,但想了想,也是有一定道理。
二福晋还回了句马屁:“‘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这首歌叹的想必一定是额娘像是这样的美好的姑娘。”
“……哇,有进步。”撩回来了耶,马佳芸兰拍手鼓励,“行了行了,下午茶时间结束,继续工作吧。”
她把女儿坊以及内陆的大部分账本都交给二福晋与五福晋她们整理,自己则负责暗中账本、沿海与海外的账本、以及最后的总汇。
这些账本花了三人十天左右的时间,其中,马佳芸兰的时间还在不断地延长。
过去,关于沿海与海外,马佳芸兰的着重点在商业上,且海贸的确为她带来了非常多的真金白银。
第二则是能够从海外引进的农业、植物、工业相关知识等。
但胤祝的歪楼点燃马佳芸兰的野心,的确,为什么英格兰可以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她不能当一个幕后海贼王。
咳咳咳,不是海贼王,也不是海王,可以叫海上霸主。
为什么不可以呢?
当然可以。
但这很难,非常难,不过马佳芸兰一想到结果,肾上腺素狂飙,这个挑战无论胜与败,她都愿意接受,因而才有这一年开春的财务整理之旅。
马佳芸兰整理的不止是财务,还有各种各样的信息。
毕竟对于西欧国家的工业发展史,她大概在中学时历史书上学过,很多都一笔划过,根本无法具体。
大学也学过近代史,但因更多关注在悲惨事件上。
其它则是应付考试。
期间可能向追《卡捷琳娜女王》一样,追过一些剧,诸如《风中的女王》、《都铎王朝》、《维多利亚女王》等剧,以及浏览过一些评论。
且不说这些剧里的有用信息含量多少,是否真实、视角都要打个问号。
马佳芸兰喜欢这些电视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看脸与衣服,好吧,她大半注意力都在这个上面。
尤其是衣服首饰。
不管国外的,国内的,古代的,现代的,好看精美的她都爱。
只是当时买不起。
扯回来,马佳芸兰不可能拿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电视剧剧情去当海上霸主,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她第一步是看一看现在的海外世界究竟如何,是否能够点亮某个记忆,又或者通过某些记忆,从中获利。
此时的英国并非日不落帝国,事实上,英国正在爆发王位继承混乱。
这个点亮马佳芸兰的记忆,斯图亚特王朝她知道,也是英国发展非常重要的时间,资产阶级的议会和国王詹姆士、查理一世正在干架,结果毫无疑问,议会胜利,也表示着英国国王的权力被议会侵入。
好吧,马佳芸兰知道这个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太远,她根本插手不了斯图亚特王朝内政,也无人可用。
但若是能够捞的一些人才,或者借此与英国资本阶级搭上话。
——
先打个问号。
与英国相比,其实现在更为强盛的是荷兰。
塔娜那边有消息暗中传来,彼得一世还是稳定了内乱,但上位他第一件事并非稳固政权,而是去荷兰赞丹学习。
马佳芸兰也有也有派人去荷兰,但派人学与自己去学不是一件事情。
不过有马佳芸兰的记忆,胤祁胤祝的辅助,他们可以弥补这些遗憾。
提到荷兰,英国已经与荷兰爆发过很多次海上冲突。
英国与法国、西班牙……仔细看,英国几乎与很多国家都爆发冲突,日不落帝国也是靠手段与鲜血登基的。
海上霸主没有海军肯定不行。
但马佳芸兰很明显不能够在清朝自由建立海军,至少现在如此,但可以促进海军的形成,且海外找一块儿,地不难,难得是如何守住,缺少人才。
培养人才是关键。
人才的绑定不能缺少感情,但也不能感情,利益很重要。
先定个初步计划。
马佳芸兰盘算一下,她现在的财富的确不少,但这是针对个人而言,和一个国家相比还是不够看,瓷器丝绸茶叶等的确销量紧俏,但这些奢侈品具体开路总还差点什么。
阿芙蓉是英格兰的重要策略之一,维多利亚女王是倡导者。
马佳芸兰也不是黑心不够,好吧,可能确实有点不够。
她太害怕假如自己学习维多利亚女王,重生所付出的代价也会和灵魂重生福利一样,蔓延到塔娜长瑞他们身上。
阿芙蓉虽不行,但不代表其它不行。
第125章 (捉虫)
给予马佳芸兰灵感的和阿芙蓉一样,同样也是一种药。
青霉素。
青霉素由青霉菌培养液中获得,具有作用强、产量高、价格低廉的特性,即便在现世也是治疗敏感菌的首选药物[1]。
青霉素的培育可不像种牛痘这么简单。
首先,青霉素不止一种,不同的青霉素有不同的抗菌性。
通常所说的青霉素是青霉素G,其他青霉素可能出现副作用或者疗效不够的原因。
但是马佳芸兰连最基础的土制青霉素的具体程序也没看过,何况什么青霉素G,对于青霉素的培育她只能从头再来。
整个过程几乎是先知道结果,然后逆推了一次青霉素研发。
首先是培育青霉素菌,这个最初的过程不难,据说长绿毛的东西里便有,甚至于古人聪明地用过长绿毛的东西治疗伤口,进化到陈芥菜卤,当中含有青霉素,人们用这种食物来治疗治疗脓疡等病症。
但以上都非青霉素提纯。
马佳芸兰遇见的第一个难题是提纯青霉素,这个经历了不少时间,等玻璃器具制出来以后,她尝试过各类方案。
因涉及微生物发酵,又怕搞出其他什么细菌,整个过程防护尽可能得当,目前没有人因这个实验而出现疾症的。
而终于能够提纯大量的青霉素时,马佳芸兰遇见的难题即成了青霉素的效用,哪一种青霉素更适合人体等。
青霉素从一九二八年被人发现,到真正开始医学治疗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也主要是这个原因。
马佳芸兰也一样,去年她终于亲自从玉米浆中培育出稳定的天然青霉素G,先让胤祁他们在动物上实验,然后是人。
有人过敏,过敏者排开;
不过敏的人,因头一次使用抗生素,效果不出意外地好。
PS:
马佳芸兰与胤祁他们都不过敏青霉素,塔娜与驸马、小狮子也不过敏。
因来的太过不容易,加上去年的事情一个接一个,马佳芸兰只是将青霉素以及青霉素的制法控制与保密,直到年末,与三兄弟的谈话后,想到这个。
制作非常困难(时下一般人不可能完成),对于非过敏者见效奇快的救命药,孕妇之类的可能不适合这个。
马佳芸兰认为,青霉素是可以量制一批,在打开其他国家的大门上起到一个重要作用的,相对正面的作用。
除了青霉素以外,航海坏血症缺乏维生素这种也可以简单利用一下。
马佳芸兰对于之前的出海商队准备了脱水蔬菜,以及茶叶等,就是为了让船员们不得坏血症。
但她可没有解释出来,主要是她也对坏血症解释不清楚,只与儿女们提过大概的常识一二三点。
关于药品她了解的真不多,只能尽量地让胤祉他们去多多培养一些生物与医学人才,继续深造,总会革新的。
除了青霉素之外,便是工业。
尤其是蒸汽机类动力系统出现,让许多的工业可以一步步进展,轮船也可以进一步进化,出现更多四花八门的商品。
这个需要胤祁、胤祝,更重要的是远在天边更好操作的塔娜帮忙。
马佳芸兰把大致计划理了一遍,又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支出海队伍中,挑中了九名表现不错的人。
在京旗人不能随意离京,这九人当中有四位是汉人,最出色的人名叫张正,由马佳图海推荐过来的。
一个因脸上意外被划伤疤无法参加科举的文人,身上还有九岁考过秀才的功名,因无法继续考科举,他便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兵法,随后参军。
张正的天才不止在于熟读全部兵书,还在于他能够灵活地运用许多兵书上的东西,在清军平定三藩过程中立下不小的军宫,是马佳图海最重要的军师之一。
按道理他该飞黄腾达。
但没有。
一来因清军对于满人汉人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汉人即便是能臣,混出头也是需要一定的运气;二来,张正虽然脑子很鬼才,但骑马射箭水平在普通士兵平均值以下,这被擅长骑射的其他人轻视,且又在一场战役中手臂不幸受了点伤,射箭更是不可能。
看得出来,张正的人生坎坷不断,好在他遇见慧眼识人的马佳图海。
自马佳图海与张正聊过兵书以后,发现他们在很多方面的想法重合,引为知己,也让张正成为自己的重要军师之一。
在张生手臂受伤过后,马佳图海给了张正两个选择。
第一,继续当马佳氏的门臣,他会亲自为其申请战功;第二,跳槽为安宁伯办事,这便不易过于显露。
正常人一般会选择第一个,但张正还是不甘心他的命运到这里便结束。
战功什么的,因他是汉人,即便有马佳图海亲自说话,也不过是抬汉军旗,当个芝麻大小的官员。
而三藩已定,马佳图海年事已高,未来能否有机会打仗还是一个未知数,当马佳氏的门臣几乎一眼望到头。
而另择新主。
张正也听说过安宁伯发现牛痘的名声,张家是京都外一个农耕家族,张正有两个哥哥,他的小侄子在隔壁村疫情起来前种了牛痘,逃过一劫,因而对安宁伯是有好感的,便提出先碰一碰面。
马佳图海同意了。
只是张正在看见安宁伯时心中凉了一大半,他不太认为自己跟着安宁伯他们能够干成什么大事,因为安宁伯实在是不像是干大事的人,不管是勇气,还是智谋。
而人品上,可能和马佳图海差不多,另择这样的新主,还不如跟着马佳图海继续办事,还能得个小武官当当。
正当张正想要拒绝安宁伯,事情一下子出现转机,转机在安宁伯照本宣读对他们的一些要求时候。
与其他人的一头雾水不同,张正第一时间便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猫腻。
这些东西并不像安宁伯能够提出来的,安宁伯背后有人?
是谁?
张正不认为普通人能够使唤安宁伯,甚至于包括马佳图海这个权臣,再深入思考,安宁伯的女儿是当今圣上的后妃,名下有长公主、三阿哥。
一想到这里,张正呼吸急促。
张正当然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而且从来不服输于自己的命运,不然他也不会科举不行,去死亡率更高的军队入仕,入仕未达到预期目标,又想着另择他路。
安宁伯需要门臣的应该是宫里的娘娘,但娘娘为什么需要门臣呢?会不会因为二皇子?
张正知道自己的推测有点过度,但聪明人想的就是多,他也知道这只是有一定可能性,二皇子太小,当今圣上有太子,太子地位稳固,很多东西为时尚早。
但这是张正第一次具体皇权最近的时刻,由不得他不激动,毕竟跟着一个爱新觉罗姓的王爷也是不错的未来。
张正激动归激动,却没被激动冲昏头脑,冷静下来思考当前人生岔路。
然后他选择了另择新主。
原因除了无限可能性,还有安宁伯父子的人品,以及在安宁伯府上这一段时间,张正感受到了已经消失很久的尊重与公平。
尽管康熙在强调汉人也是他的子民,但傻子都能感受到,军队里满人与汉人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很多旗人都有自视甚高的毛病,京城里的满人更是如此。
安宁伯父子也多多少少有一点,但比其他人好了许多,在安宁伯身上能看出来,他是得到“高人”指点。
且那位“高人”对于门臣的一系列安排,才是让张正下定决心择主的,有这样的主子,凭借他的本事,一生富贵还是没问题的。
这便是马佳芸兰与张正的第一次交手,属于单方面了解。
而进一步的交手还是在胤祉上学以后,有了马佳氏出生的伴读在中间搭桥牵线。
事实上,这个时候,正是张正比较迷茫的时刻,他自认为一生看透过许多人,但还是不太了解宫里娘娘的想法。
经商?
为什么是经商?
张正非常明白商人的地位如何,假如让他自己选择,是不太可能走商人这条道路的,但宫中娘娘出的一个一个点子,又让他对于商人这一行有不同看法。
然后表示出海培训。
张正彻底迷茫,为什么会是出海,他们挣的银子不够多吗?但因娘娘一直表现出的聪慧,他并没有反驳。
继续干事。
在这并不短时间的培训工中,张正也在京城安了家,因满汉不通婚,妻子非旗人,但也出自一个翰林官员之女,有了第一个自己的孩子,第二个孩子。
很快,有第一次出海冒险。
张正从这次的出海经历又学习了很多新东西,也彻底拜服在马佳氏娘娘的天才之下,他自幼聪明,其实很少佩服人,娘娘是他目前钦佩的人中排行第一。
除了四位汉人以外,九人当中还有四位来自蒙古或盛京,由塔娜出嫁后推荐过来的,其中最出色或者说最合适的有两人,一个是满族,一个是蒙古族。
第126章
前一位满人名叫马佳宁尔纳。
他姓马佳氏,但与安宁伯一家的血缘关系已经隔了六、七代,属于清军入关时留在盛京的其中一支。
马佳氏一族虽子孙繁茂,但先前除去马佳图海,其他人都不上不下,或者可能是比较贫困的老姓旗人。
宁尔纳家即属于混得最差的马佳氏族人之一。
寒冬腊月,盛京很冷,但他们家连碳都不够用,家里棉布都可以用“布衾多年冷似铁”来形容,用的全都是土法保暖,甚至于他的祖父因疾病药费而没熬下去,不幸去世。
事情很快发生转变。
在宁尔纳五岁左右的时候,马佳牧凭借牛痘防治天花之功,被圣上赐封安宁伯,然后又借助安宁伯爵位,在权臣马佳图海的支持下,登上京城族长之位。
马佳牧登上族长之位,第一件事是整顿马佳氏家风,同时也联系同宗马佳氏的子弟,包括盛京老家,他的目的在于肃清马佳氏家风的同时,大力培养马佳氏子弟,从中挑选出能用、可用的人才。
马佳牧花钱承办的族学,比不上尚书房的内卷,但也是文武皆具,且每半年都会考核一次,根据考核分小班等等。
宁尔纳也获得机会在族学上识汉字、读书学理,又因成绩出众,获得丰厚的打赏,宁尔纳家的日子这些年靠着族人的照料,才一步步好了起来。
也因此,马佳宁尔纳对于安宁伯是非常感激且向往的。
但盛京距离京城很远,宁尔纳当时的年纪又不大,基本上见不着安宁伯。
直到固伦荣宪长公主出嫁。
科尔沁草原距离盛京不算远,至少比京城近的多。
此时此刻,马佳宁尔纳已经靠着马佳这个姓,与驻守在辽北的马佳图海旗下将领有一点两点三点关系。
靠近边境,民风相对“彪悍”淳朴,驻军们与当地百姓的关系还算不错,他们很喜欢这个过分活泼的小伙子,有一点油嘴滑舌,但有分寸,不至于让人讨厌。
在荣宪长公主出嫁后不久,宁尔纳通过辽北驻军了解到公主需要人才,于是宁尔纳主动去毛遂自荐。
他当时年纪也不大,但在经过一番考核后,成功上岗。
宁尔纳也没有想到,自己干的第一件事与羊毛、羊奶销售有关,他其实对于商业了解不多,否则不会这么贫穷。
所以在一开始,宁尔纳表现得并不是很好,吃了不少亏,好在这个小伙子学习力很快,而且舍得下脸皮,跑前跑后一顿请教,嘴里好话一箩筐。
他人不笨,又用心学,还带脑子工作,很快便在一干人中脱颖而出。
宁尔纳比其他人都升的快,很快获得荣宪长公主重视,并且亲自召见。
按照正常的职业规划,宁尔纳会在荣宪长公主旗下一步步高升。
但当知荣宪长公主在秘密招罗刹国探子时,宁尔纳却又一次毛遂自荐。
其他人很是不解。
毕竟当探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罗刹国人很强壮又难缠,危险系数非常高。
宁尔纳姓马佳氏,属于马佳氏子弟中少见的能人之一,光是靠这个姓,他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至少他的功劳,其他人不敢压下去。
他现在距离盛京总代理人只差两步的距离,且他年纪很轻,晋升上去也是迟早的问题,前途一片光明。
何至于踏上未知冒险之路?
荣宪长公主也问过宁尔纳这个问题,宁尔纳的回答很有条理,看得出来,他是深思熟虑过的,而非一下子冒然决定。
第一,他因幼年境遇,对于安宁伯很是感激,愿意为荣宪长公主做事,甚至于肝脑涂地;第二,他喜欢新鲜的事情,甚至于有一点追求挑战与刺激,属于不太安分的人,从小时候就去驻军套近乎可以看出来;
第三,他对罗刹国有恨意,罗刹国在大清边境不知道来来回回骚扰多少次,即便两国签订协议,罗刹国也不是信守陈诺的人,依旧时不时刺一下大清底线。
若非罗刹国频频扰民,宁尔纳他们的家里先前未必会这么贫困,记忆中很疼他的祖父不会死于缺少药材,他的生母也许也不会在家难产死亡。
荣宪长公主明白,这是一个理想型爱国人才,还是一个在时下很不常见的冒险家,刺激新鲜对于他来说是挑战与兴趣。
值得培养。
马佳宁尔纳成功成为荣宪长公主的门臣军师之一,他在探查罗刹国的消息,以及干扰罗刹国内政上,都立下重要功劳,甚至与罗刹国多位贵族阶层联系上。
当得知罗刹国的内乱在彼得一世的努力下平定时,宁尔纳毫无疑问很失望,假如不是条条框框太多,荣宪长公主的一些建议,他都能够一点点将它们实现。
而当得知彼得一世离开罗刹国去荷兰游学时,马佳宁尔纳不安份的心再次蠢蠢欲动起来,尤其是今年春节期间,他得知荣宪长公主也和海外有联系的时候。
宁尔纳又双叒叕第三次的毛遂自荐。
这个想法让宁尔纳周边的人都很不理解,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在盛京过得好好的,为什么又要上京?而且上京也不是当官,听说又从门臣开始当起。
这怕是疯了吧,宁尔纳面对众多质疑声,态度依旧果断。
宁尔纳的阿玛、继额娘、众多兄弟现在的富贵生活靠的都是宁尔纳,他们话语权少,只能把摆出来唯一一个条件,让宁尔纳成婚安定下来,至少有一个后。
宁尔纳的年纪现在也不算小了,这个要求在时下人眼中挺合理。
宁尔纳便和一位也是当地旗人家的姑娘火速成婚,后代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愿意便能解决的。
他干了一件在时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族中收养一个无父无母的子嗣后,便准备上京。
宁尔纳的父母:“……”过继外人的孩子还不如过继亲兄弟的呢!
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宁尔纳出发。
马佳芸兰看见宁尔纳的人生经历也惊奇不已,画上一个重点圈。
再说荣宪长公主塔娜推荐的另一个人,蒙古族,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并不是纯粹的蒙古人,他与驸马乌尔衮一样,生母也是女奴,有一半的汉人血统,又比乌尔衮更不姓,他的父亲非但地位不高,还是个人渣。
也因此,他从小过得极差,不比那些奴隶们地位高多少。
在他十七岁未成年时,正值噶尔丹第一次判乱,在漠北部落的他被自己父亲推出去当炮灰。
被荣宪长公主以及驸马率领的军队救下,自此开始为公主办事。
莽古尔泰这个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从小到大都没有学过什么东西,字不会写,也不会蒙语以外的东西。
也因此,他学习东西也非常吃力,不管是语言,还是识字上。
更不用说其它东西。
荣宪对这些并不强求,她也是见到他颇有大弟胤禔的天生神力和武学天份,甚至于神力略高一些,才将他留下,对他的定位是一个强壮的士兵。
也常常与他对练,提高自己水平。
在二征噶尔丹时,莽古尔泰作为熟悉蒙古的领路人加入十万大军,为其导航,期间展现出非常高水平的急智,不下去普通参将,还提出两个解决困境的小兵计。
回到蒙古,荣宪第二次面见莽古尔泰,发现他的汉文水平进步很大,语言基础交流也不成也问题,不禁给予夸赞。
莽古尔泰很坦诚地自我剖析。
他还是学的不够快,只是他比其他人更勤奋一些,每天从早到晚富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一直不间断。
书山有路勤为径,莽古尔泰的确很勤奋,但荣宪并不认为莽古尔泰只有单纯的勤奋型,他在打仗上面非常有天份,他甚至有点像那种传说中的直觉系人才。
在得知额娘想要建立海军基础时,她第一时间便想到莽古尔泰。
但莽古尔泰一直生活在蒙古,对于丛林、沙漠等环境可以适应,海上却未必,她对他进行了简单的水性考验。
让荣宪惊讶的是,与其他很多蒙人不一样,莽古尔泰是会游泳的。
小时候他曾被迫与人在湖泊“玩”过,实际上,更多蒙古绝境他都这样经历过,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学会游泳这类必备的生存技能,他不仅会游戏泳,而且水性还不错,可能也和他不得不下湖泊捉鱼有关。
但这远远不够。
淡水湖与河海是很不一样的,荣宪向莽古尔泰表明此事,等祭月与酥油灯节过后,莽古尔泰出发去青岛呆过一段时间,顺利通过考验,才将他推荐给马佳芸兰。
进入二月,莽古尔泰才辞别家乡,从科尔沁出发入京。
因他属于蒙人,需要跟着蒙军旗的路线走,马佳图海已经致仕,但胤祉接收他一半以上的势力与很多人脉关系,把莽古尔泰安排入相应的蒙八旗并不难。
此外,九人当中还有最后一位,身份家世更为特殊。
第127章
他汉语名字叫李修竹,外文汉语音译名字叫彼得斯。
是的,李修竹是一名混血儿。
他的生父母来自于不同的国家,长相黑头发蓝眼睛,从他脸上和肤色能够看出明显的黄种人与白种人痕迹。
在这个年代,混血儿并不多。
因避明末清初战乱,东亚或东南亚可能有一部分,但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间出现混血很少见。
李修竹便来自这样一个非常罕见的群体。
但罕见不等同于珍贵,混血儿的日子不好过,备受两边人的歧视。
李修竹的父亲是华人,曾经是一位海商的水手,因他们的商船在荷兰附近遭遇,他父亲与仅剩的两位同伴被当地人救起来,也认识了他的母亲,从而有了他。
但李修竹父亲还是因为这一生过于忙碌,早早去世,李修竹便和母亲一直在荷兰艰难的生活。
真的很艰难。
李修竹的母亲是当地底层人,他又有一张带着东亚血统的混血脸,备受歧视,连跑腿的流浪儿都能看不起他。
后来,因母亲也因生病和父亲一样去世,他也成了流浪儿之一,日子过得更简单,吃不饱、穿不暖已经是日常。
但李修竹还是倔强的野蛮生长着。
因他对于小时候父亲在世的记忆竟然是最好的,且一个与父亲同时被救的叔叔对他一直很好,他对于东方有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乃至于向往。
三藩平定后,海禁解除。
又过一年,有来自大清海商的船来到荷兰港口。
李修竹一是为了生计,而也是想看一看来自东方的人与事,靠近港口的东方大船。
毫无疑问,东方人与西方人一样,也对混血儿目光歧视。
只是当听到李修竹在异国他乡用别扭的口吻讲汉语时,漂泊异乡的他们多多少少有些感动心理,还有一点点骄傲,他们大清的汉语就是比国外叽里呱啦好听。
于是李修竹成功混入大清商队。
在大清商队与荷兰人交流的几天,李修竹为他们争取来不少利益,而且听说他不止会荷兰语。
领头的大清船长问及此事时,李修竹回答:“荷兰港口来往的船只很多,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我都是跟着他们随便学一下。”
船长侧目而视,难怪李修竹带着他们交易的地方都非常合他们心意。
他们也曾怀疑这是不是圈套,背着他暗中查询,了解了李修竹的身世,观察了一段时间,确定李修竹没有问题。
李修竹明白自己的目的达到一半,童年滤镜在被来自大清的船员们用奇怪的眼神盯着他眼睛看时,已经结束。
他知道自己混血儿的身份,去大清很有可能得到与在荷兰一样的差异对待,但至少对于这些大清船商来说,是有用的,他可以得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
至于是否远离家乡,李修竹当然对从小长到大的地方是有感情的,但正面感情已经差不多都早逝了,现在90%都是负面。
而面临的海浪危险,一个流浪儿不也是天天在面临危险吗?
随着年纪越长越大,他在荷兰除了做苦力工作外,找不到其他工作,连那些工厂都不会收他,富有的太太们也不会像同情一个流浪儿一样给予流浪汉怜惜,而苦力工作也意味着他可能会和父母一样早逝。
李修竹忐忑但期待地问出这一句话。
船长思考了下,安宁伯一直在招外语人才,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国家,毕竟他还从罗刹国救助了不少农奴,一个会说大清语和海外语言的混血儿当然也可以。
他点头同意了。
于是随着交易的结束,李修竹也登上大清的客船。
让李修竹比较惊讶的是,这一艘大清船上的生活并不像父亲年幼时向他描述这样,尽管能够感到其他人对于他是非常好奇的,但他们很听船长的话,不来打扰自己。
他可以吃饱肚子。
只是饭菜有一点点奇怪,除了从荷兰补充的一些食物外,这些人更愿意吃馍馍、面饼,搭配咸菜,非常少量的咸肉、腊肉。
李修竹竟然还有,他竟然也可以在海上吃到肉食,而且一上船,便有衣服穿,还是触摸着非常顺滑、不知道什么材质制作的毛衣,和厚实的棉袄。
“谢谢!慷慨的先生!”
李修竹非常小心翼翼的把衣服穿上,他个子很小又瘦,这套衣服有一点点偏大,但他还是喜的眉开眼笑。
还是个小孩啊!
“慷慨的可不是我,”给他安排的船员回答,又直了直腰,一脸骄傲道,“安宁伯说了,每一个船员都要吃饱穿暖,平安回去。”
“安宁伯?”李修竹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是一位尊贵的伯爵吗?”
“伯爵是什么?反正是很大的官,安宁伯的女儿可是皇宫里的娘娘,孙子是二皇子。”似乎觉得提到这个不好,船员禁了音,但又从另一个角度吹嘘安宁伯,“安宁伯可是上天派下来的福星,他拯救了不知多少人命,他……”
李修竹听不懂这些东西,但顺势一直在夸,同时他脑中也把这位伯爵爷牢牢记住,其他不说,他只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大方和善的老板,而且应该很受人们尊敬。
出了船舱,来到甲板上,船长和船员们正围着锅炉喝茶。
他们也递给李修竹一杯。
李修竹有点受宠若惊,这可是茶叶,在荷兰只有上层夫人先生们才能喝到的茶叶,如今却被他捧在手心里。
他小心翼翼喝了一口,这是普通的绿茶,苦涩味并不重,但他还是喝的拧了拧眉毛,实在不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喝这种苦苦的水,但又舍不得倒掉,还是全部把它喝完。
喝的多了,好像也不那么苦,还有一点点清甜?
众人见到他的表情和动作,也笑了,他们也知道茶叶对于西方人很珍贵,因为能够换得许多珍贵的东西。
这一搜商船漂洋过海半个月左右,终于抵达大清。
李修竹对于东方的印象都来自小时候的父亲与叔叔,父亲与叔叔他们提到故土,全都是露出怀念已久的悲伤。
但有些东西、有些场景是话语难以描述的,想象力与现实有差。
大清的一切对于李修竹来说都很特殊,有的东西符合他的想象,有些东西超出他的想象,总之,和荷兰不一样。
其次,李修竹对于未来生活是很忐忑的。
因为在大清,这里的人大多都会大清的官话,他的大清语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他失去了语言优势,还有一双和当地人不同的蓝眼睛,有的人甚至被他吓到。
李修竹担心自己被放弃掉,又不能很好的在当地生活。
忐忑十几天后,他被安排到一个漂亮的小院里,院里种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花,还有池塘,像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
这里不止他一人,还有其他许多人,大多是本地的,白种人与黄种人的混血儿有且只有他一个,不过还有一个纯外国人。
李修竹被安排在这里并不是干苦力活,而是——读书习字?
李修竹不会以为这是大清的习俗,因他的父亲不会识字,那一位叔叔倒是会,曾经说过他出海是为了儿子读书。
而他竟然有学习机会?!
李修竹很是珍惜,他非常认真,但因基础太差以及思维水平,学的并不算太好,成绩距离吊尾车没几名。
但他还是靠自己努力识了许多大学字,而且听说好多文学典故,那些书里面讲的东西和表达的意思可真美好。
李修竹学的不好,但非常痴迷于文化。
等三个月后被安排语言相关工作,李修竹挣了钱,也会咬牙买一两本汉文书籍,如痴如醉读了起来。
不久又是第二次出海、第三次出海、第四次出海……李修竹在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工作,地位一次次上升。
他不在是商船上的无名小卒。
马佳芸兰从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开始,不断从海商账本与情报网上看见这个名字,也对他有了很深的印象。
她对于是否把李修竹加入海上基建筛选也是犹豫的,而最后让她下定决心的是李修竹喜欢阅读书籍的这个日常举动。
马佳芸兰让人传信息给阿玛,给李修竹出了一张文学试卷,得出结论,这些并不是作秀,他是实打实对于华夏文化很有认同感,而且非常喜欢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
关于这一点,她也很诧异,这似乎成为了李修竹的信仰。
而遥远的海边县城,李修竹在填写那一张试卷时,也很诧异,而且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所以他一笔一划写的非常认真,真的是绞尽脑汁来填写答案。
只是上交试卷后,却未得到除了对错以外的任何反应。
有点失望。
好吧,他的错误也的确不少,从这份试卷他又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不少的书单。
但在大概一两个月后,元宵节过后,李修竹收到一个任命,让他从闽南地区入京,安宁伯要见他。
第128章
收到消息后,李修竹一路快马加鞭,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抵达京城。
一路风尘仆仆,于是他在京城郊外的小客栈住了一个晚上,调整作息与状态。
客栈老板差点拒绝他,只因他的蓝眼睛高鼻梁,有点像是外邦人。
自五贝勒爷揭露外邦人的狼子野心后,本来被以礼相待像是南怀仁这样的传教士,居住生活便变得尴尬起来。
各地的教堂不说新修,甚至有旧教堂都在官府的插手下,被强行拆掉。
本来已经有一些迹象的西方信仰传播又缩了回去,在大清的传教士不得不被迫与道士、和尚多多交流,念经论道,乃至于品读了解一下《道德经》、《常清常静经》、《清心经》等等。
美其名曰:“文化交融,海纳百川。”
不管是什么文化,在华夏传播都得过了本土文化这一关。
此前又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在佛教,不典型不成功的例子在摩尼教、明教、白莲教等。
传教士们:“……”
西方的新教旧教能够打的不可开交,正是因为他们彼此无法调和,这还让他们多去了解一个其他信仰?从其他信仰出发?
这个时候还没有尊重信仰的说法,因而严重涉及到底线问题,他们根本无法接受,也很难像什么群神群像。
对于这个,这里要做一点补充。
因荣宪长公主对于中亚与罗刹国东亚版图的野心,她对于道教与佛教的了解并不是浅尝而止,非常看重这一部分。
尤其是佛与道。
不再是各地的和尚与道士各写各说,而是把得道高僧们结合起来,让他们尽量统一一个直白易懂的说法,然后在蒙古、中亚等新占领或商业涉及的地点传播。
因效果不错,京城这边也在慢慢地借鉴与规范。
也正因为这些,越来越多的人真正了解西方信仰不像是他们以为的佛道那么简单,他们甚至可以参与外邦的皇权更替,这些传教士在人们眼中不一样起来。
民间百姓可能对这些了解不多,但因禁止阿芙蓉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他们也听说外邦人向他们投过吸食灵魂的毒药,还有不少人亲眼目睹灵魂被吸食的惨状,对于外邦人的防备心不可预料地增强。
李修竹在大清待这么些年,对于这些事情已经了解很多。
他也曾亲眼目睹过吸食阿芙蓉的人,荷兰也有富有商人吸这个,“吸食灵魂”一词的形容再贴切不过。
他已经不是过去的他,明白这种东西四处流传的危害,以及幕后之人的险恶用心。
对于客栈老板的防备,李修竹开口便是非常顺滑的大清官话,听不到多少口音,而且还会背诵《道德经》、《易经》,张口闭口多出不少“子曰”。
令客栈老板以及其他人侧目而视。
老实说,京城的传教士数量不多,但也不是非常稀少,他们的口音听着非常别扭,像眼前外邦人这样的还真没有,也许蓝眼睛只是大惊小怪呢。
李修竹顺利入住客栈,次日进京城大门时,凭借安宁伯的信物入内。
京城和他想象的一样繁华热闹,但又多出一种他很难用语言形容的庄严肃穆,尤其是靠近达官贵人住的街巷。
李修竹在闽南地区见过不少富商豪宅,先不说木质结构的不同,光是面积,三进都能叫小院儿,七、八进才是常态,他不由感叹大清国之大。
进京一路消耗的时长与遇见的大大小小城市也证明这一点,京城达官贵人的宅院更大,或许他们还有郊外更宽广的皇庄天地。
安宁伯府也一样,府内也是绿树成荫、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李修竹入京的第一天未见到安宁伯,而且被安排在前院一个独立的二进小院,隔壁已经住了人,还是他的熟人——张正。
张正与李修竹打过不止一次交道,毕竟张正是整个海商的总负责人之一,而李修竹主要是闽地海关,偶尔去粤地出差,且他只是次负责人之一而已。
两人相互颔首。
每过几天,又来一人,然后,一人接着一人。
他们有的彼此早打过交道,甚至于非常熟悉,但也有像是莽古尔泰这样刚刚从其他地方调过来,只是露了面,且不住安宁伯府的人,与其他人都不熟悉。
李修竹不出意外地发现,自己仍然是在场唯一的蓝眼睛。
挺惹眼的。
但在场即便是莽古尔泰,也了解过罗刹国,或者与罗刹国农牧打过交道,对于李修竹这样的长相并不奇怪,顶多惊讶于他为何会出现在安宁伯府上。
马佳宁尔纳笑咪咪地跟每一个人都打了招呼,包括李修竹,李修竹也明白安宁伯姓马佳,有心与马佳宁尔纳初好关系,两人的年纪差不多,聊了起来。
入安宁伯府的九位客人,聊天的聊天,下棋的下棋,射箭的射箭,看书的看书,谈天说地地谈天说地,自娱自乐。
交往一段时间,他们不难发现,被安宁伯邀请入府的人,即便不和自己思想统一,但都不是头脑空空的人,都有各自擅长的方向。
待人齐以后,马佳芸兰便对他们进行了第一轮考核。
考核的形式是笔试。
时下有科考,未来有期末考、中考、高考、考研、考公等等,考试成绩的确不能代表所有问题,但不可否认,考试对于考核来说,普遍适用性更高。
当然,这些人面临的笔试内容与古时的科考、未来的高考都不一样,有点类似于考公、公司或事业单位考核等。
笔试内容有大半是马佳芸兰出的,小半来自胤祉,还有少部分来自于凑单的胤祁、胤祝,二福晋与六福晋也提出一些建议,怀孕的五福晋的话由胤祁代替。
每个人试卷不完全相同。
当中有他们曾经各自经历过的事情,这能够70%确认这些功劳的确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冒认或冒领。
不要小瞧冒认可能性,马佳芸兰别说出海,连出宫都困难,她全都远程控制,再怎么相互监督、完善体制、匿名举报等,也可能出现她没有注意的bug。
简单的筛查是有必要的,也能够从本人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本身。
第二部门是道德学相关问题,但凡有一定情商的正常人或者纯正义之士,回答都不会出错,只是在这些道德学问题,当中夹着一些简单的心理学测试,以及心理学问题,乃至于前后隐形矛盾的题目。
这些多为选择题,且有非常紧张的答题时间限制。
更多部分则是混乱嘈杂的各类问题,有关于华夏历史文化,有关于海外地区,有关于某一场战役,比如三藩王之乱,有关于某一件刑事断案,家庭或其他刑事等,还有一些乱七八糟混在里面,比如轮船平均行驶速度、荷兰人日常菜谱等。
这一轮,马佳芸兰亲自批卷,淘汰了当中的一个人。
当然,淘汰的这个人也算有能力的,在相应的岗位也能发挥出不少作用,只要在国内应该没有也问题,对于缺乏人才的他们来说,不能浪费。
于是,安宁伯次日单独见这个人,并且亲自将其送到正确岗位上。
下一轮考核才刚刚开始,考核地点在郊外的庄子上。
马佳芸兰为他们准备了一些游戏,与体测或者智力相关,甚至还有考核语言口才能力的狼人杀等。
当胤祉他们知道一些游戏时,不出意外,钟粹宫响起了玩几种游戏的声音,这些游戏就挺新鲜挺有趣的。
考核的目的不是最终胜利者。
胜利者只是评选的其中一个标准而已,真正考核的是通过游戏,各个方面评估他们的综合能力。
经过考核,又淘汰其中的两人,他们也由安宁伯各亲自接待,一个一个安排去合适的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马佳芸兰当初看好的四人,张正、宁尔纳、莽古尔泰、李修竹,都在最后名单之内。
第五天,安宁伯再次出现,这次不是单独,见一人,而是见剩下的全部六人。
而在场见过安宁伯的只有两人,其他人都没见过,他们对安宁伯的印象更多是有权有势、智者、慈善商人等标签。
安宁伯符合其中的大部分,而且只要不深入交流,他还是挺能够唬人的,怎么说也在朝堂上混了这么些年。
而且今天也不需要他主导。
因来的不止安宁伯马佳牧,还有八、九个年轻人,有男有女,细心观察会发现,他们的五官多多少少有一分相似,还有的更像是与安宁伯同用一张脸。
这些年轻人隐隐以一位身材倾长、容貌俊美的华服公子为首,连安宁伯对他的态度也很不一般,尊敬中带着亲近。
而且,华服公子左边还立着两个身高模样差不多、气质略有些不同的两位年轻公子,能看出他们是双胞胎兄弟。
这一下子,九个人都猜出他们的身份——彦亲王、五贝勒、六贝勒。
第129章
张正是这六人当中资历最深的一个,他为安宁伯办事已经超过二十年,与安宁伯背后的人间接接触次数最频繁。
他对于荣贵妃有一种智慧崇拜。
因为张正一直在计算,从一开始到现在,他败给荣贵妃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在他看来,对方全部下达的命令或者任务,都是有深意并且非常正确的。
对方居于深宫,却可以运筹千里之外,怕是有诸葛亮、刘伯温之才,可惜生为女子,又居于深宫,否则能够在这个世间掀起惊涛骇浪,名垂青史。
马佳芸兰并不知道对方对自己有如此高的评价,知道后一定会回担不起,她不过是踏在巨人的肩膀上,大多时候是借用信息差,前世的诸多记忆运用得当,一个小小常识都能救下无数人性命。
因为崇拜,张正很是期待能够亲自拜见荣贵妃,哪怕一次也好。
但他也明白,这个可能性几乎为0,即便真有见面,可能也只是随巡途中远距离围观,现在的他还上不了随巡名单。
如今能够见荣贵妃之子,朝堂上鼎鼎有名的彦亲王、五贝勒、六贝勒,张正也很高兴,且与荣贵妃名下的三位皇子相交也是他一开始另择新主的最初目标。
他预设今天的场景已经许久。
也因此,张正的反应极快,率先一个请安:“臣参见彦亲王、五贝勒、六贝勒。”又向安宁伯以及剩下其他人见礼。
其他人也跟着一一行礼。
“大家快快请起,不必多礼。”胤祉微微一笑,如沐春风,他从左到右站立顺序一一点姓,并尊称他们为先生,“张先生,王先生……李先生……,久仰各位大名,今日一见,诸位果真是才华横溢之士。”
这样的礼遇有加让人听了便舒心。
在他们眼中,胤祉作为一个亲王,还是当今圣上的儿子,不见任何傲慢之意,对于众人一视同仁,很难不让人心生好感。
胤祉让在场所有人坐下聊,聊的内容没有范围限制,天南地北,五花八门。
他不仅能够记住在场人姓名,而且对于他们的记忆特征也抓得非常准,擅长诱人讲话,也擅于倾听人说话。
张正几人的表现也不错,不卑不亢,不下于朝中一些名臣。
至于胤祁胤祝,让钟粹宫三兄弟同时出场的机会可不多,能够让他们出现的只有钟粹宫马佳芸兰。
他们今日出现,一来是好奇额娘选出的人才是什么样;二来帮忙最后的面试;第三,他们对于海外一直很有兴趣。
胤祁与胤祝会偶尔插入一两个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他们问的比较随性,有些张正他们能答出来,有的也答不出来。
但从透露的知识量来看,他们对于海外绝对不是浅浅了解。
与三位阿哥相比,安宁伯的表现差强人意,比跟着三位阿哥来的安宁伯孙子孙女,或彦亲王的两个门臣都远不如。
也因此,几乎所有人都一下子领悟过来,他们背后的主子并不是安宁伯。
也不是彦亲王,或者五贝勒、六贝勒,只因彦亲王在坐下来的第一时间便表明,他们是代人能探一探他们的。
什么人?
与知情者张华不同,剩下宁尔纳、莽古尔泰、李修竹等都在思考。
首先,能够使唤彦亲王的人可不多,何况还有两位贝勒。
圣上?
不可能,假如是圣上,这样的差事根本落不到他们头上,皇上也不需要借着安宁伯的名头来行事。
太子、大阿哥?不可能。彦亲王与他们是异母兄弟,单看彦亲王的行事与声望便知,他不可能全无野心。
固伦荣宪长公主?
也不可能,假如幕后主子是长公主,宁尔纳、莽古尔泰不需要千里迢迢入京,荣宪长公主也不会对他们说另择新主。
荣贵妃娘娘。
这是唯一的答案。
有人很快猜到,比如李修竹,他从小生活活在底层,被单亲母亲抚养长大,他妈妈便是工厂女工,并不歧视女性。
当跳出视野限制本身来看,猜出幕后主子不难,接受这个也不难。
从踏入大清商船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已经改变,不管谁是主子,都是改变他命运的人,地位越高,对他以及他心中的理想,更有积极作用。
有人很快接受,例如宁尔纳,毕竟荣贵妃娘娘出嫁前姓马佳氏,他也姓马佳氏,荣贵妃是幕后主子,他便能跟着主子多沾一点儿光,至于男主子女主子问题,他先前的主子荣宪公主不也一样。
只能说“虎母无犬女”。
莽古尔泰可能是最后两个想明白的,但他也很快速接受的,他对于荣宪长公主有一份忠心与感激在,荣宪长公主的额娘也是巾帼英雄,他认为这很正常。
最后一位姓李名华,出生中道家落百年世家,因自幼被时下的大男子主义影响,对这个结果愣了下神,女子不是应该相夫教子,又想到巾帼公主,闭了嘴。
而这个人之所以通过前面的考核,第一他综合能力确实不错,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很深,第二,他个人的大男子主义并不是道德品质差,他更多在有女人弱者这个观念,且从不欺辱弱者。
只是他始终无法真心接受,也因此忽略掉胤祉三兄弟的谈话中不止隐射他们主子身份,还有几个简单但很容易忽略小陷阱,只有顺利接受新主,才一目了然。
正当胤祉以为到了这一步还会淘汰一人时,他终于顺利过关。
且李华有点脸烫,他本来怀疑荣贵妃乃后宫弱女子担任不了这么多事,还是看在巾帼公主面上,终于给出信任,不料自己早早掉入对方设置陷阱。
自此,六人集齐。
又过了一刻钟,胤祉突然开口问了一句:“大家对于海上诸国争霸之事有何见解?”
暂时静默.jpg。
看得出来,不是所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见来自草原上的莽古尔泰面露迷茫之色,张正沉吟片刻,并不吝啬分享情报:“海外国家分很多区域,参与海上贸易的更多是来自西方的国家,他们与大清很不一样,包括语言、文化等,他们有大大小小多个国家,其中最出名的是西班牙与荷兰。”
之前汉文对于西班牙的古称叫佛郎机,也把葡萄牙叫佛郎机,二者明显混合。
马佳芸兰接受情报后,将他们分开,并且一个叫西班牙,一个叫葡萄牙,不少国家的名字,她都不知不觉根据现代名称转化,也是为了加深自己的印象。
“西班牙是海上强国之一,不止因他的地理位置,”张正看了眼彦亲王与五贝勒,“土豆玉米红薯等等植物来源于美洲大陆,美洲大陆由哥伦布发现,西班牙女王与哥伦布曾经签订一个协议《圣大菲条约》,资助哥伦布航海,也促进航海贸易的新篇章。”
航海的商船探查这个,与彦亲王引入大清的红薯、玉米、土豆密切相关,他们甚至因此而去过西班牙、英格兰,乃至于美洲等地,只是美洲部落的贫瘠落后超出他们的想象,在这里商贸挣不到银子,只会有消费。
李修竹见张正递过来机会,对他感激一笑,接过棒来,作为有半个荷兰血脉的混血儿,他讲的很详细:“……其次便是荷兰,荷兰曾经属于西班牙,爆发独立战争后,签下一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正式独立,且荷兰的造船工业非常强,很多西方大型海船都来自荷兰,荷兰对于西班牙不仅造成诸多危险,再加上荷兰以及荷兰支助的新航线,隐隐有超越西班牙成为第一的趋势……”
宁尔纳接触最多的便是罗刹国,因罗刹国彼得一世以及上层贵族对于西方国家的推崇,他对荷兰、西班牙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从未系统学过,如痴如醉地听着。
莽古尔泰属于其中最不了解的,但他的问题也一针见血:“大清呢?”
再一次静默。
没有人会说大清不强盛,且这个时期的大清却是富有而相对和平,但是在海上,大清却没有多少权利,曾经也与领国发生过一些冲突,但绝对排不上海上强国。
对此,彦亲王回:
“一切都会有的。”
在座没有笨蛋,他们思考的也很多,这一句引发众人目光:
……这是什么意思?彦亲王的意思是大清也会成为未来的海上强国吗?
之前,马佳氏的海商主营海贸,目标是金银以及新鲜事物,次要情报打听,这些情报看似没用,但在关键时刻又帮助他们顺利建立海贸网。
可如今根据彦亲王这一句话可以得出,他们的目标不仅如此,假如大清想要成为海上帝国,那么他们的能力定能派上大用。
张正被短短这一句话点燃熊熊野心,他不行,但不代表荣贵妃不行,现在他对于荣贵妃有一种迷之自信。
于是又是第一个反应:
“臣愿效犬马之劳。”
其他人的反应也不慢,他们能够出现在这里的,都是有野心与追求之人,摆在眼前的大好机会,他们绝对不会放任它白白遛走,一个个深表决心。
第130章
胤祉亲自将他们一一扶起,对他们的忠心与能力再一次夸赞。
六人忙回不敢当。
双方都是一阵谦虚。
隔壁桌的胤祝,在坐下后已经喝了两杯半茶,不耐烦他们继续推来推去,他插·入进来拍了拍手,以宣扬口吻:“行啦行啦,华夏海商联盟正式成立,简称‘华夏商盟’。”
马佳芸兰对于如何成为海上霸主并无经验,但懂得一个团体的核心,除了利益外,企业文化与凝聚力也很重要。
一个名字,一个标识,便是能够增强凝聚力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张平刚刚从《尚书·周书·武成》中找到华夏一词最开始的起源。
李修竹的子曰基因一下子被触发,他的背诵脱口而出,“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也立马意识到到自己打断了张正的话,忙对他歉意一笑。
张正似乎并没有计较此事,且李修竹的背诵却让和他第一见面的宁尔纳、莽古尔泰侧目而视。
一个蓝眼睛不仅把汉语官话与满语说的比蒙古人还溜,而且还会通过一两个字背诵古文,难怪也是候选人之一。
“对啊,华夏。”胤祁眨了下眼睛回答。
他一直对历史故事挺有兴趣的,这算是他科学以外为数不多的爱好。
喜欢史书的他当然读过史记、资治通鉴等著名书籍,也曾了解过三皇五帝、炎黄部落等,但从未想过,额娘口中改编自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不知真假的神话小说竟然如此有趣。
当然得分享一部分给他人。
譬如华夏上下五千年、女娲补天、远古十二巫、封神传奇等等,在别人听得津津有味时,末尾来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张正等人:
“……”
连胤祝都可以听进去的洪荒神话,他们当然也十分感兴趣,而且这故事的描述像白话又不像白话。
说它像白话,因它很简单,可能比说书人讲故事更简单,懂官话的民间普通百姓大多数也能听得懂;但它又不像白话一样干巴巴,很多形容词生动活泼,还挺有韵律意境的,总而言之,听起来很美。
胤祉抓起桌上的折扇往胤祁头上敲击一下,胤祝则往后移了两分,三人动作十分熟练,胤祉又对其他人说:
“舍弟顽皮,让你们见笑了。”
话虽这么说,他不阻止也是因企业的核心文化来源于华夏。
历史神话的传播都有助于增加认同感,假如他们未来幸运建立的基地也得打上华夏的标签,文化融合才属于真正的占领,首先必须要有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类似于荣宪长公主现在在中亚与蒙古边境搞的这样。
而在海外发展的他们,当然有必要了解更多华夏文化,肩负一定的华夏文化传播的责任,不要小看文化,《马可波罗游记》,对于海上探险与海外贸易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不管如何,华夏商盟建立。
马佳芸兰毫无疑问是这个华夏商盟真正的操控者,但明面上的盟主还是安宁伯,塔娜、胤祉、胤祁、胤祝都是当中的荣誉会员,此外,还有马佳富勇以及在场六人等,都是商盟的核心会员。
当然,马佳芸兰不会留下任的纸质证据。
免得一不留神被人拿出当结党营私,甚至于造反罪、叛国罪之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且她身居后宫,也不适合暴露自己的文字笔记等等。
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商盟徽章,既可以提升凝聚力,又能麻痹敌人,但凡有个“商”字,便能受到很多歧视,而他们的情况,本来就是从商业经济开始。
接下来便是商盟规章,规矩并不多,做到也不难,因为这是非常基础的法律品德方面的问题,难在于一直坚持。
张正等人一听都觉得这些规章很简单,因其中有待补选项,有人建议要不增设两条,又被其他人联合否决。
自己也察觉到不对劲。
以上都属于锦上添花,最重要的还是工作,在原有商业贸易网的基础上,一步步参透,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板块。
有人负责搜寻海外港口基地,有人负责商贸建,也有人继续情报暗网、只是和以前的情报探查又有所不同,有人还是在大清海关坐镇,只是暗中多了个管控关系网、成为其他成员的后勤支柱等等。
欧洲的确是重点,像是美洲大陆、澳洲大陆,乃至于亚洲,大清的邻居国们,通通得作为观察与探查的对象。
只能说荣贵妃娘娘的野心比他们想象的可能还要大还要可怕。
但那又如何?
能够出现在这里,他们本来就是有野心的。
李修竹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以前他觉得荣宪长公主已经足够胆大,做了三年的赔本生意,几万几万的银子往各个商铺洒,又是罗刹国,又是噶尔丹。
若是个皇子,怕是彦亲王未必比的上。
李修竹看了眼彦亲王,可能不相上下吧,与彦亲王交谈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透露很多东西,但彦亲王透露的信息少到可怜,且只透露他愿意透露的。
至于五贝勒、六贝勒,他们倒是不太在意话述,但在京城的他们,竟然比他们更了解海外局势、海外物品。
荣贵妃娘娘能够养出这样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本来就不简单,她有这样的野心野望,本来就是预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事情。
为她办事这么多年,在场所有人对于他们的主子有了真正或者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一位手段过人且存有慈善之心的明主,她的目标止不定比当今圣上望的更远。
末尾,马佳芸兰着重强调了一下亚洲,她知道亚洲现在其他国家比不上大清,但落后的地方也有丰厚的资源。
不说中亚的石油和矿产,毕竟工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光是一些已知大致位置(如某一座山、某一个峡谷等)的金矿银矿,足够让她眼馋,这可是近利。
且他们的地理位置对于大清来说是非常独特的,适合拓宽,假如遇见合适的机会,能咬一口算是一口,多咬一口便是赚。
至于商品,当中加入了少量青霉素,这种见效快的‘神药’其实作用非常日常,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对于多种疾病以及疾病的副作用有奇效,但因为是利用,必然需要限量与神化,将它推到一个更高位置。
而这样的神药还不能与安宁伯府联系过于密切,最好出自于某一个港口基地,这些都只有徐徐而来。
历经半个月左右的基础培训,每个人都收获良多,也对新主越发钦佩。
他们收拾行礼离京,各奔东西,留在京城的只有莽古尔泰一人,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走的是正规海军道路。
清朝初期也有势力还算不错的海军。
只是清朝建立海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收复台海地区,在顺治与康熙时期,海军主要由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
施琅是明末清初降清将领,在他上任期间,一直积极训练水师,为大清成功收复台海后,也不间断。
他对于西方殖民者比内陆官员了解更多,对尤其是荷兰殖民者的侵略本性印象深刻,是名垂历史的一号人物。
问题在于他今年去世,这也意味着台海边境的水师出现关键性空缺。
如果按照马佳芸兰记忆中的历史发展下去,因台海已经收复,康熙对于水师便有所忽略,不再重视。
上行下效,其他人也一样,可能更甚,这导致大清的水师兵力越来越差,一朝不如一朝,直到因国难而不得不自救。
但如今胤祁在外交部门,且康熙已经得知外邦人的狼子野心。
台海边境至少不能完全忽略。
问题是派谁去,有谁能够接替施琅成了当前一个不小的难题。
清军擅长水性的人不多,满八旗蒙八旗更少,完全让汉臣上任,康熙又不放心,施琅担任不是迫不得已吗?
而且驻守边疆并不是一件好差事,有时流放官员也是往那些地方去,在官员们眼中,这可能是下放了。
至于海外相关,太子党与大阿哥党的确眼馋过二阿哥引入红薯玉米等事情,他们也曾派人出海过,且不说出海危险系数,要想找寻他们需要的红薯玉米功绩,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难于上青天。
不过出海一事在金银上的确挺容易赚的,他们也没间断。
但也没有过多重视,台海的驻守对于对于他们争兵夺权来说,利益远比京城、盛京、江南等内陆地区小。
胤祉便顺势捡了这个漏,将台海驻军推荐为他的人。
只是这一位将军年事不小,怕也是训练不了几年,需要继承人,莽古尔泰混入备选继承人之一。
至于他是否能担任这个继承人,未来是比这个继承人更厉害,或者无法胜任再回蒙古,一切靠他自己。
其他人也一样。
马佳芸兰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商品、机会等再多的东西,假如他们的能力不足,自然而然会有其他人替代上去。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