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听到这里,心中又开始发颤,生怕自己的这点改动,再次戳了老朱的心肝。
然而老朱呵呵笑一声,竟然没有动怒,只是平静道:“嗯,咱知道,宽省刑狱,好名声嘛。咱也不是不能用。之前发明的那西天取经之路,不就是一种宽省刑狱吗?咱看,那效果好得很。&34;“以后咱也不一定要搞那复杂的刑罚方式。
只要不是特别犯死罪的,先统统流放,把他们流放到那遥远的莽荒之地,让他们先在当地工作,至于二审、复审,先等他们工作个几年,再说吧!
这便是劳动改造的意味吧。咱们大明没有了百万公务员,可咱们大明,也有咱们自己的特色!&34;
大家:&34;……&34;
流放的过程中也不知道多少人死了。这实乃老朱特色的宽省刑狱啊!
不过他们也琢磨了起来,如果这样的话……流放距离也是可以根据他们的罪行分远近的;这该罚的罪犯罚了,百姓所要承受的劳役,应该就少了...
是啊,劳动还能创造货币。把他们关在那里,却只能给他们白白喂饭——
【通政司,增设左、右拾遗各一人,左、右补缺各一人。中书舍人归入翰林院。翰林院增设正三品的主官——翰林院承旨。。
在近些年的研究里,不少学者认为,明代内阁制度的雏形和起源并不是朱棣开启的。
而将朱允炆的辅政模式定义为“标志着翰林儒臣辅政制度的基本确立”,是朱元璋晚年的辅政模式的延续、朱棣内阁制度的先导。
up在读完一系列的论文后,也更倾向于这个说法。同时也更赞同里面较为激烈的观点。
即:建文帝在改造通政司、翰林院的过程里,试图绕过朱元璋不立宰相的祖制,创造新的如“宰相”一般的,二级决策机构。】
朱允炆:&34;……&34;
朱允炆打了个狠狠的寒颤。
他没有忘记,前面老朱骂了多少次宰相制度。他这时候也惊诧了起来。
原来,未来的我,这么勇的吗?
朱棣这时候忙道:“原来如此啊,原来如此!原来我是殚精竭虑把他建好的宰相制度又给拆回去了!&34;
他连忙
对爹说:
&34;爹,我之所以没有完全拆掉,可能是我想用一种和缓的制度去安抚朝臣。毕竟爹,你是知道的,东西给出去了,想要再收回来,是很难的。&34;
朱允炆:&34;……&39;
要不是你把大明江山重新打了一遍。我就相信你了。不愧是你,明茶祖。
【我们先从通政司说起吧。通政司,它较为出名的一项功能是对标如今的“□局”。】
朱元璋听到这里,一扬眉:“看来咱这个制度,很厉害。六百年后还在用。”
【很早以前,我国就有类似这样下情上达的制度,比如汉代的“周鼓上言变事”,西晋的“登闻鼓”,杨广的“谒者台”,武则天的使院。
宋代吸收了隋唐的制度,趋向于完善,其“登闻鼓院”是第一个正式受理百姓□的机构部门。可是元朝很特别,它的中书省有别于以往所有政权,奏折是中书省“处理”后,才呈奏。只有枢密院、御史台等个别机构可以和皇帝直接对接。
无疑,元代所有的□□,都将会被截留在中书省这一道环节。皇帝很难体察下情。
朱元璋极为重视百姓的声音,这是他的经历所致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一个乞丐是怎么当上皇帝。
早在至正24年,他就说过:&34;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夫言,犹水也,欲其长流,水塞则众流障遏,言塞则上下壅蔽。”】
老朱品鉴了一番自己的话。今天也是被自己帅到的一天。
他再度锐评自己的锐评:“唐太宗虽颇有眼界的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他又如何能做到,像咱一样天天触摸水呢?&34;
【大明建国不久,皇权和相权的争夺就已经开始了。
洪武3年3月,朱元璋设立察言司,受四方章奏——这是通政司的雏形,意在剥夺中书省对奏疏的绝对控制力。
这个改革在7月终止,察言司只活了4个月就寄了。
12月,朱元璋看了一个儒士严礼的奏疏后,和左右侍臣讨论起元代的得失,言辞再次剑指中书省:
&34;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
可乎?&34;
洪武10年6月,他再次强调&34;广言路,求直言”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
这实在太疯狂了!是历朝历代所未有之规定!
即便以往曾经有小民可以向上诉冤情,中间不可避免的有多道手续要过,有多个人要看。可朱元璋竟不想要官员参与,奏疏封好,你们当个快递员,我老朱全权负责拆阅!
什么概念呢?
据吴晗教授统计,洪武16年9月14日到21日,8天里一共有1666个奏疏,3391件事,平均每天要
处理423.8件。
朱元璋这种精x可以搞,他一生要强,凡小事、必以闻的儿子朱棣算是圆满复刻。后面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太ok。实在是能力跟不上,内阁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了。】
子承父志的朱棣骄傲了吗?
他当然很骄傲。
可他也在同时想起了杨士奇。他并不希望杨士奇把君权夺掉。但有个吊诡的故事是,杨士奇辅佐的人是堡宗.…
【这无比强势的发言,就是朱元璋特意下谕旨,对中书省的人说的。我要对你动刀子了,你什么意见?中书省:..…
7月,察言司的升级版本通政司上线。从此以后,明代的一本奏章的心路历程都基本上长这样:
题本、奏本→通政司收→→皇帝处理→对应的六科给事中审阅奏疏,如有问题,则行使封还驳回之权→通政司发→各衙门执行】
朱樉:“那个摆宗,他不干活,又不让内阁补人一起干活,看来那位叶首辅的精力着实惊人,有爹和太子您的风范呢。&34;
朱元璋:&34;……&34;
朱棣:&34;……&34;
【明初没有内阁,所以可以省略这道工序。
而六科给事中的封还驳回之权,原本在三省六部制里,由门下省所有。
通政司没有建立以前,就有给事中了。朱元璋为了增强通政司的力量,在洪武12年时,把它隶属于通政司。
>
虽说独立了,六科和通政司的彻底分离持续了很久很久。
正德时,尚宝司、六科、中书舍人的俸禄都从通政司拿。
万历了,才自行领工资。】
老朱:&34;……好吧,独立也有道理。既然这样,并进去的殿廷仪礼司也独立出来吧。&34;
茹问:&34;名字也跟着改叫六科给事中,不叫承敕监给事中了?&34;
朱元璋点头:&34;嗯。六科就六科吧,——对应清楚些。&34;
【通政司另一道特别的制度,是“密疏”。官员也好、百姓也好,都可以给皇帝写悄悄话。写啥都可以,不一定是告密,谢恩啊,乞求退休啊,举荐啊,逼逼政事啊都ok的。
臣民悄悄话→在外的驿站送,在京的自己本人or家仆送→通政司收件→皇帝看。
洪武、永乐朝,通政司是不会拆密疏的,只会简单分类,都是皇帝自己在办公地点拆包裹。大约是成化年间,他们就会当众拆开,进行分类,抄写副本,再给皇帝。这固然会提高行政效率,却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机密有可能从通政司官员嘴里泄露。
这就使得后来官员给密疏的方式比较氢气,还有人从宫门的门缝里塞的。至于随着内阁、司礼监的壮大,使得通政司的存在成了一种摆设,都是后来的事了。】
在尚书之前干过通政使的茹惋惜的叹了口气:“如何就是摆设了,像地方灾情,很多时候都需要通政司上报,互相印证,以防宵小作祟。陛下平云南,思伦发等叛乱,派通政司经历去地方赐财帛的同时,也是要去地方看看实地情况啊!&34;
朱元璋则无语:“司礼监,不就是掌宫廷礼仪吗?纠察内官违法犯罪的。怎么这里头的太监还可以发展到拆通政司的奏疏???这是要当宰相吗?&34;
朱橚忙道:&34;爹,你忘啦!之前有个《万历野获编》,说一个驸马贿赂了司礼监太监冯保,虽不一定是真的,但在当时的人眼中,想必这司礼监定然很厉害,想干点什么事情,便得从太监那边走走。&34;
【我们回到建文新政。
朱允炆在通政司增加的“拾遗、补缺”,均源自唐三省。左补缺、左拾遗,隶属于门下省。右补缺、右
拾遗,隶属于中书省。中书舍人,不言而喻。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这个位置有点尴尬。
前面已经说了,通政司本就继承了许多门下省的职责,又有很多原本隶属于门下省的机构与他长时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添补缺、拾遗,建文便是冲着补全门下省的职能去的。
又不完全一样。
门下省的侍中,其描述是: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
朱允炆没有给与通政司的人坐而论道的权利。他给了翰林院。】
在场的文官对这种古代制度还是门儿清的。
唐代之三省里,中书省的位置本就相对高于门下省,现在再抽去一部分权力,就是进一步强化中书省。
【早在唐代,受安史之乱的影响,翰林学士在战时曾获得了“内相”之实。这点“相权”,因宋朝重构国家而被抹掉了。
到了明代,中书省裁撤以后,国家的决策权归到了皇帝手里。翰林院分到了一点羹汤,获得了“平允奏疏”的权利。
就是可以在皇帝决策以后,进行锐评。
朱允炆扩大了它,允许黄子澄等人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参与国家政策建议。个是干完事以后,一个是干完事以前。影响力大大增强。
我们总结一下,此时的翰林院获得了:修史、制诰、平允奏疏、顾问理政。
这已经远远超出唐宋的翰林职权,而是和通政司一起构成了新的中书门下。拥有了完备了决策+行政能力。
朱允炆给翰林院安的正三品老大“翰林院承旨”,他没设具体的人,是一个虚职。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都没有当。
我想朱允炆自己可能也已经意识到,这个位置如果实际授予人,其权力之大。up甚至觉得,它已经很接近于未来内阁之首辅了。
未来的大学士还是靠添虚衔慢慢的提升自己的地位,这个过程持续了近百年,而现在朱允炆已经帮它顺当的铺好了路,只差抢夺六部的权力这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
“法体汉唐”与明初政体的设计思路——以明代通政使司、翰林院为对象明代通政司制度研究
明代通政使司、六科权责及关系研究_文雅
明代通政司研究建文朝翰林院、殿阁职官调整与中枢辅政机制的改革方向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