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2)
赵德芳得了哥哥的提示, 立马道:“我想起来了,李隆基猜忌自己手下的将军,命哥舒翰出潼关!”赵德芳激动得拍巴掌, “李隆基自己逃命就算了, 还让将领去送死, 安禄山不是要清君侧吗?直接把杨国忠扔给他就好了啊!”
赵德昭没多想便否认道:“应该没这般简单。”
赵匡胤的眼神, 遥遥投向天幕,像是对两个儿子说,又像是自言自语道:“我猜问题还出在别处,难道是军改么?”
李隆基上位后, 进行了一系列军改, 这点天幕也提到过。只是大家说起安史之乱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任用外族人为节度使一事, 觉得是非我族类,便有了异心。可赵匡胤想了想, 即便是没有安禄山,汉人节度使也会因为受不了杨国忠这等小人的打压而起兵, 也不是没可能。清君侧这个旗号,可是《春秋》中就有了。
赵德芳看赵匡胤只觉得事情还有点严重, 赵德昭却听出了十分不一般的东西。
他亲爹就十分看重兵权, 所以一下子就想到军改一事上了?难道是以他治军多年的经验, 看出了什么来了?
赵匡胤还在思索着府兵制与募兵制的事,天幕讲宋时,就说宋冗兵冗员,是因为对募兵制一次错误的试验, 那李隆基的军改,是不是也一样?
可是想想大宋的年份, 再想想李隆基在位的时长,又感觉问题应该没那么快就显露出来。
赵德昭很想问问,可不知道该怎么问,总不能直接说“父皇你在想什么”吧?
朱元璋看到天幕展示的李隆基仓惶出逃的样子,再看自己的老四,顿时觉得这孩子浓眉大眼可爱至极。
相对于宋赵构的软骨头和李隆基的昏庸,自己这个儿子,直接把都城迁到了北边,自己坐镇国门,此等魄力与胆识,历届帝王也少有人能及吧?
真是越看越喜欢。
朱棣被亲爹的眼神看得有点发毛:“父皇,儿臣可是有什么不对之处?”
朱元璋笑呵呵地摇头:“没有没有,你很好,很好。”
想必以后别人说起来,会说他朱家虎父无犬子!朱元璋顿时觉得美滋滋的。
朱棣被老爹笑得莫名其妙的,问:“父皇,你对安禄山起兵一事,有什么看法吗?”
朱元璋滋滋地喝了口茶,满足地叹了口气,说:“现下没什么看法,反了不正常么?换做是我,我也要反了他娘的!”
看看李隆基那些做法,多令人生气啊!朱元璋恨不得能亲手宰了李林甫杨国忠。
顿了一会儿,朱元璋道:“不过中原不能落入外族人手中,外族人待我们畜生不如,安禄山史思明二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出身,决定了他们没有当皇帝的资格。”
安史之乱的叛军,每到一处就烧杀劫掠,杀人取乐,这等人怎么可能会得民心?又怎么可能坐稳天下?他们的作为不就和宋时,南下的金人相似么?不把普通老百姓的当然,甚至只当两脚羊。
回望历史,朱元璋确实感觉到,要坐稳这天下,名正言顺很重要,民心也重要,否则秦隋不会二世而亡。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想起了于谦与岳飞二人,在用兵打仗时,都十分倚赖民间之力,因而一人以文臣之身打赢了决定大明生死的京师保卫战,一人打出了百人胜金人数万骑兵的胜绩。
朱棣倒是有些想法,可是想来想去,好像都是史书上他人的想法。
在听到安禄山竟然敢称帝的时候,高力士更是绝望了,没想到先前看起来十分听话谄媚的安禄山,胆子那么大,野心也那么大。
可是高力士偷偷觑皇帝的反应,却见皇帝依旧平静得出奇。
高力士心中十分惊讶,皇帝刚刚还哭了,为何到了有人叛乱时,他反而镇静了?难道不信安禄山会反?
高力士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总感觉不是皇帝信不信的问题,而是皇帝似乎变化极大,和先前极为不同了。
高力士跟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对皇帝的一举一动,一个小小的脸色,都十分清楚,可看天幕以来,皇帝处处的反应都与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心中的疑虑越来越大了。
李世民确实没什么情绪波动,天幕前头讲了那么多李隆基昏庸偏信的事,标题也说了,李隆基是葬送大唐国运的人,会起狼烟不是正常的么?所以李世民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只是他心中恨的,不是安禄山这等野心勃勃的外族人,恨的是李隆基这个被酒色音律弄坏了脑子的曾孙子。
别人或许会哭自家的江山,就这么败下去了,可李世民哭的,大多是触动他私人情绪的事情,遇到此等军政大事,他反而颇为冷静。
正当主仆二人各自揣着心思的时候,一个小内侍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要给高力士说什么,李世民道:“有什么事,直接给朕说罢!”
小内侍忙跪下回话:“拜见大家!回大家的话,是传旨的公公在路上就遇见了三位国夫人和杨相一行,听说大家下了不让打扰的旨意,几人不信,正朝着宫里赶来,似要强闯宫门,小的来请示大家,要如何招待几位?”
毕竟杨家人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还是红了好些年头的,得罪了哪一方都是他们下面的人吃亏。
李世民冷笑了一声:“连朕的旨意都不管用了?高力士,你亲自带禁卫军,将他们四人看押起来!既然这么想进宫,那就让他们长长久久的住着罢!”
高力士猛地一惊,不敢多问什么,嘴比脑子更快地应了下来。
而回话的小内侍,整个人都懵了,不知道皇帝这态度是怎么回事。
高力士示意小内侍起身,跟着自己离开,待走得远了,小内侍才长长地出了口气,忙请教道:“公公,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高力士甩了甩拂尘,语气中颇为感叹道:“这天啊,要变咯!我这就要去禁卫军那边调人了,你先去忙你的吧!”
“是!公公!”小内侍明白高力士的意思,是让他去将这个消息传开,让大家知道这风向变了,莫要触了皇帝的霉头。
小内侍跑走了,高力士压下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绪,正要去禁卫军,突然想起了什么,先招手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命他给杨贵妃传话。
李世民知道,自己突然将杨贵妃三个姐姐和杨国忠抓起来,会引起朝野震动,甚至让朝局都发生不小的变动,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本来像看完了天幕再收拾他们的,既然他们自己上赶着来找死,作为皇帝怎么能不满足他们呢?
【从地图上大家可以看出来,洛阳与长安离得不远,了解唐朝的应该知道,洛阳就是唐朝的第二都城,是一个分流长安功能的城市,也算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中心。这样重要的城镇,在军事上应该也是重点把手,不应该那么容易丢的。洛阳丢了,说明长安岌岌可危,到了这个紧要关头,李隆基是不是应该更加倚重手底下的大将,守好关隘和城池,以免叛军继续推进战线?】
【李隆基的操作是完全相反的,因为丢了洛阳,他就听了太监监军边令诚的谗言,直接把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给杀了。这不比直接给敌人送人头还荒谬?本来此时许多大将和唐军都在外面,想要调兵回来比较困难,手头缺人用的时候,还这样滥杀,让人戴罪立功不是更合理么?这时候的李隆基,脑子像是离家出走了似的,昏招频出。】
【这还没完,洛阳丢了,就要守好潼关啊,这个关隘是能够镇守长安的最后紧要之处了。本来可以用的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杀了,于是在家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李隆基一纸诏令叫了来,守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占尽地利,再加上哥舒翰虽带病在身,却是老将,经验丰富,知道手中兵马是凑出来的,并不擅长进攻,所以加固城防,闭关固守,这也算是人和。可偏偏,李隆基觉得这样死守不行,待在长安的他,感觉自己像是困守在笼里的老鼠,一定要哥舒翰杀出去,将安禄山的叛军消灭掉。】
【这里,主播猜测李隆基的心理是这样的:他贵为大唐天子,富有四海,在李林甫和杨国忠当宰相这么多年,就没听过什么逆耳之言,更没有人敢逆着他做事。安禄山的突然起兵,让李隆基恼羞成怒,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自己养着看家护院的狗,平时只会摇尾乞怜,各种舔舐,这时候竟然敢反咬自己一口,不打死他出不了气。所以他要求哥舒翰直接出兵对打,而不是镇守潼关,保障长安的安全。因为在他的认知里,长安与他都是高高在上的,没人敢亵渎,他的目的就是打安禄山一顿出气,顺便把他头割下来,以震天下宵小。】
【以上是主播个人对李隆基想法的猜测,李隆基到了晚期后,脑子似乎早早下岗了,已经不理性思考了,只听身边人怎么说,只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情绪做事了。所以安禄山打过来时,他脑子里的目的并不是非常务实的军事行动,而是情绪化的,要彰显自己的地位与权威。因此,他让哥舒翰出潼关,哥舒翰按兵不动时,他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哥舒翰潼关之败,名声虽没有土木堡之变那么大,但主播个人觉得,这两场战役,性质上十分相似。】
第122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3)
天幕的猜测, 让所有帝王没有怎么怀疑,很快就接受了。因为他们略一思索,就发现, 天幕说的李隆基的毛病, 他们自己身上也有一点。
这不是胡乱的猜测和扣帽子, 也不是天幕想要黑李隆基, 这是基于人性的揣测。一个人身处高位久了,听顺耳的话听多了,就接受不了不好听的话,接受不了有人和自己对着干。
其中, 刘彻和玄烨感觉自己像是被射中了好几箭。
这里天幕说的是李隆基面对安禄山起兵时的心态, 何尝不也是他们年事高了以后,面对底下各势力之间争权夺利的感觉?皇位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 实际上代表的是他们的权力,他们的权威, 受到了挑战与挑衅。
“老年昏庸乱政”,也不是乱扣帽子, 而是一种陈述事实。
嬴政抚须沉思,如今他虽一统六国, 也处在天幕讲岳飞是所说的壮年, 可自己随着岁数的增加, 会不会也过于执拗与按照情绪做事?嬴政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天幕也对他的构想,进行了肯定,可他知道, 自己是活不到那个年纪的。
自己追求长生之举,是否过于偏执, 反而会坏事呢?毕竟所谓彭祖等高寿之人,也只存在于传说中。若追求长寿是逆天之举,下场怕是也不会有多好。
刘彻扶着额头,一点喝酒的心思都没有了。讲朱祁镇和赵构时,他可以畅快大笑大骂,可在李隆基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后,他就笑不出来了,也骂不出来了。
李隆基感情用事,刘彻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况,年纪越大,似乎越在意别人是否觊觎自己的权力,是否真心臣服于自己,是不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了。自己不喜欢刘据,一大因素不就是因为他常与自己有不同政见么?
本来刘彻还觉得,自己待太子,可比李隆基待太子要好一些,可想透自己与太子的关系,明白父子之间,责任大多在己身后,刘彻整个人都有些麻了。
赵德昭皱眉问:“这土木堡之变是何朝何代的事?为何我从未在书上读到过。”
赵匡胤轻咳了一声,压低声音道:“你当然无法在书上读到,这事儿发生在很远的以后。”
一边说着,赵匡胤还偷瞟赵德芳,见他正被天幕上那厮杀的场景所吸引,一双眼睛都看不过来,才放心了。
赵德昭一惊,先前看出父皇知道以后的事,没想到他此时会又主动说起来,也忙趁机压低声音问:“父皇……您是如何……”
赵匡胤摆摆手,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这些回头再与你说,莫要让你弟听到。”
“是!”赵德昭忙应道。只要父皇愿意告诉他就行。
这时就听到赵德芳嚷嚷道:“不对不对,那铠甲那兵器都不对,而且我看过哥舒翰的画像,他才不长那样,潼关之战时他应该更老!”
赵匡胤伸出大手在小儿子后脑勺上轻拍了一下:“有你看便知足罢!还想事事都一样?”
刚开始赵匡胤也没发现,天幕所展现的兵器服饰铠甲等有问题,可等到他看宋时,就发现错处不少。不过想到后人研究几百几千年的事,都是隔着书纸,靠着挖坟在研究的,有错漏很正常,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忘记祖宗做过的事,还能分析得头头是道,连当事人都颇受启发,便足矣了。
赵德芳摸了摸被拍痛的后脑勺,道:“我这不是觉得天幕无所不能,才不能接受它犯错么?”
赵匡胤道:“这天底下哪有无所不能之人?天幕也只是后人,是凡人,又不是神仙,能将许多事看透,便已十分了不起了。即便是现在眼下,咱们能将大唐的事都一一复原么?”
赵德芳摇了摇头,想想也是,宋与唐隔了不到一百年,许多事便已经说不清了,更何况是隔了上千年的后人。
赵匡胤见他瘪着嘴,又忍不住大手在他头上使劲揉了揉,道:“有些事须得较真,但有些事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重要的是,你得知晓,你做此事的目的是为何。”
不及赵德芳一脸受教,赵德昭也若有所悟。
朱棣叹道:“哥舒翰……确实是可惜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哥舒翰可惜,我大明将士一样可惜。”
天幕真是会哪壶不开提哪壶,讲宋的时候不忘嘴他们大明,讲唐的时候还要嘴大明,让朱元璋心里可十分不好受。
朱棣呃了一声,看来土木堡之变不仅在他们父子这里过不去了,在天幕那里也过不去了。
“父皇,看来这昏庸之事,非年老才有,年轻的也会昏庸。”
朱元璋哼了一声:“那是自然。我都不晓得,朱家是怎么生出朱祁镇那个狗东西的,若非查了后宫记录,确定是朱瞻基与孙氏生的,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抱养的。”
老朱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自家会生出那么个东西来。
朱棣赔笑,毕竟那是他曾孙,做祖宗的好像也得担一些责。
看朱棣的表情,朱元璋知道提那不肖子孙,会让儿子过意不去,便转而道:“皇帝昏庸,哪里分年轻不年轻的,即便是有许多皇帝老年昏庸,也还有许多皇帝英明了一世呢!”
朱棣点头:“父皇所言极是。”
朱元璋也很想老朱家的江山,能千秋万代,但按照天幕所说,有历史发展方向,或许没有皇帝就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既然如此,何必老想着江山是自家的,应该想如何教子孙当好皇帝才是。
至于老朱家能不能沾光,子孙后代能不能过上锦绣福贵的日子,都看子孙们有没有那个命。他这个老祖只负责打下江山,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份荣华富贵,就看子孙有没有那个本事和运气了。
朱元璋心中想开了,反而轻松了不少。
玄烨看安禄山攻打潼关,也不期然想起了当初秦军入山海关。由哥舒翰、于谦、岳飞这类人对比着,难怪汉人要骂死吴三桂,确实是汉人的叛徒啊。
满人虽如愿以偿入关,但也像安禄山一样,虽拿下了洛阳,拿下了长安,还称了帝,世人不认,史书上他依旧是个叛乱的反将,就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
玄烨突然涌现出了一些无力感,他们满人如今是坐稳了江山,可后面害得整个华夏都陷入被外人入侵的苦难,背上骂名也实属活该。可那样的事,是可以改变的么?玄烨的眉头皱死了。
【潼关之败,与土木堡之变的相似之处有许多,首先都是抗击外族的防御之战,安禄山虽为唐将,可他部下不少都是少数部落的兵,从成分上来讲,他就是外族,而且他这次叛乱与黄巢起义等农民起义与战争的性质很不一样;第二就是失败的责任全在当时的皇帝,都怪他们一意孤行瞎指挥,罔顾事实任性干;第三就是都对当朝局势有着重大的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是公认的,而潼关之败则是安史之乱的重要节点,潼关守住了,安禄山进不了长安,唐朝乱不了那么久,对整个国家的影响不会那么大。而土木堡之变前面也说过,是大明上升国运被打断的节点,大明若不是有于谦力挽狂澜,后面政局好一点就是变成大唐后期,那被人们遗忘的一百多年,差一点就直接变南宋了。】
【将李隆基与朱祁镇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二人也很有些相似之处,比如一意孤行,比如听信谗言。朱祁镇要是听了大臣的,不搞什么御驾亲征,早早进入关内,被俘的概率就很小了,而李隆基如果听了郭子仪、李光弼的战略建议,守住潼关,然后直取叛军老巢,安禄山叛乱估计一两年就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他自己也不用疯狂逃窜了。都是明明有更优解,偏偏选择了最坏的那个打法,不仅自己遭罪,还连累二十万大军送命。】
【这二人都不惜自己亲身示范,皇帝犯蠢的时候,会造成多大的损失与错误。土木堡之变与潼关之败,都是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案例,都因为皇帝错误预估形势,导致人地两失,战争情况急转直下。】
【后续大家也有些了解了,大唐都城长安失陷,李隆基拖家带口往西南逃窜,犹如丧家之犬;而朱祁镇自己则被俘,都城也成了敌人的目标,幸好有个于谦守住了。安禄山叛变,虽然引起了大唐其他文武大臣的反对,但他提出的口号确实是赢得了人心,在路上,就发生了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马嵬驿之变,杨贵妃被勒死,杨国忠也被乱刀砍死,天宝年唐朝第一煊赫的家族,就这么被杀了个人头滚滚,一夕覆灭。】
【路上的哗变,体现了那时的人对杨家的憎恶与恨意,都将杨国忠与杨玉环当做了罪魁祸首。但这两人,没有李隆基的捧场与提携,又如何能达到那种祸国殃民的地步呢?前面我就说过,杨玉环是十分悲剧的,看似过着富丽堂皇的日子,可生死关头,李隆基依旧弃她而去,任由兵卒将她杀死。而李隆基做的,顶多是转过头不去看而已。假若杨玉环没被李隆基看中,依旧做着寿王妃,安安生生与寿王过着小日子,哪怕寿王当不了皇帝,她也当不了皇后,但也不用背负一个红颜祸水,媚上惑主的罪名,更不用在37岁这个年纪,就死的那样不体面。】
第123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4)
讲到这里, 李世民再次一回到了朱元璋听天幕讲土木堡之变时的心情,作为战场上拼杀出来的皇帝,李世民不仅看不得这种犯蠢的事, 更看不得将士们枉送性命。
尽管哥舒翰手下的二十万兵马, 是临战前募兵来的, 可也都是大唐的男儿, 是为大唐江山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这又让李世民想起了以前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同袍,眼泪又忍不住出来了。
就在李世民垂泪之时,只听到身后一声轻唤:“三郎!”
李世民浑身一抖,眼泪顿时收了回去, 扭过头一看, 就看到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人站在不远处。
李世民收了眼泪,脸色板正严肃道:“你怎么来了?”
杨贵妃正要上前, 被李世民伸手阻拦:“你就站在原处,别靠近朕。”
杨贵妃顿时一脸吃惊:“三郎, 你为何如此疏远我?可是我做错了什么?”
美人泫然欲泣,确实让人心碎, 若是原身李隆基,恐怕早已经将杨贵妃搂进怀里轻言细语安抚, 但李世民可做不出这等事。扒灰给他造成的冲击, 还没完全散去, 杨贵妃再美,他也做不出对曾孙贵妃下手的事。
李世民:……
清了清嗓子后,李世民道:“天幕所言之事,你也听到了罢?朕需要时间冷静。”
杨贵妃稍稍转头看了看天幕, 又看向李世民:“可……可我不曾想让三郎误了国事。”
李世民属实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贵妃到底想说什么。
杨贵妃心里是乱的很, 天幕说安禄山会叛乱,她自己会死在马嵬坡,确实令她大受惊吓,不知道该不该信。可是她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找谁问这事,不知该和谁求个心安,便来找皇帝了,结果皇帝又如此疏远,仿佛完全信了天幕的话,杨贵妃心中更乱更难受了。
就在这时,高力士也急匆匆赶来,身后跟着几个浑身珠光宝气的美人与一个男子,远远地就能听见她们在嚷嚷:
“圣人要关咱们?我可不信!”
“就是!咱们要亲自去问问清楚!”
“高力士你假传圣旨,今天就是你死期了!”
……
李世民顿觉一阵厌烦嫌恶,说了不让杨氏姐妹和杨国忠来自己跟前,怎么还是舞到跟前来了?
高力士忙跪下跟皇帝请罪,李世民面色沉沉道:“拦住他们!不准靠近朕!”
高力士一惊,忙爬起来,转身拦住后面几个人,又叫其他内侍来帮忙。
亲耳听到皇帝下了这样的令,杨家几人都大吃一惊,顿时又哭又闹了起来,特别是其中的虢国夫人,仗着自己平时最得皇帝的脸,甚至直接想冲过来,扑到皇帝身上。幸好高力士眼疾手快,一个挺身而出,虢国夫人才一头扑到了高力士怀里,众人齐齐摔倒在地。
李世民看着几个浑身锦绣朱钗玉饰的人,滚做了一团,毫无礼仪,毫无形象,心中越发厌恶嫌弃,一怒之下,直接拔出了侍卫的佩剑,“砰”地一声,将眼前的桌子劈成了好几块:“谁再毫无体统,御前失仪,朕此剑便要好好立立规矩!”
所有的人吓一大跳,全都噗通跪了一片,连杨贵妃也跪在了一旁,脸上满是惊愕与惊吓。
杨氏姐妹虽然跪了,但是跪得歪歪扭扭的,甚至这时还不忘歪着头扭着身子,一副扭扭捏捏想要勾人的样子。
李世民冷哼一声,手中的剑直刺而出,在尖叫声中插入发髻,将最喜欢出头的虢国夫人的头发直接挑散,头发也削去了一大片,变成了一个阴阳头。
虢国夫人只感觉头皮一凉,还以为自己被削了头盖骨,顿时尖叫起来,然后晕了过去。
李世民挽了一个漂亮的剑花,利落地将剑插*回了剑鞘,语调没什么波澜,但语气森冷无比:“这便是今日的礼仪第一课,若还不能学到什么,朕不吝教你们第二堂课!”
不仅杨氏姐妹花容失色,连杨国忠也浑身抖得像筛子一样。
虽然他构陷了不少人,害得不少人丢了性命,甚至亲手杀过人,可是当他自己的小命捏在了别人手里的时候,他依旧像老鼠一样胆小。
杨家人震惊,高力士也震惊,皇帝虽会武,骑马射箭等都还不错,可皇帝因为上了年纪,已经许久做那些事了,今日出手却是如此干脆利落,简直……简直是数一数二的剑客一样!
皇帝和以前变化也太大了吧?!
见几个人瘫软成了泥,李世民也懒得看他们了,对高力士道:“将她们三人和杨国忠都关起来,关牢里去,将贵妃娘娘送回她的宫里。”
高力士忙起身领命:“是!大家!”
高力士转身看了看几个瘫坐在地上的人,微微摇了摇头,自己好心好意提醒过了,几个人就是不听,还以为自己在中间传假消息,现在听到皇帝亲口说了,才死心是吧?这么闹了一场,让皇帝心中更不愉快了,吃亏的不还是他们自己?
让侍卫们将杨氏三姐妹和杨国忠拉了下去,高力士亲自去将杨贵妃扶起来。
杨贵妃眼泪滚滚而下:“公公……”
高力士回头看了一眼皇帝,转过头来,用只有两个人听得到的声音道:“贵妃娘娘,您与他们是不一样的。大家还念你们那份情呢!”
高力士看得出,皇帝确实是十分相信天幕所说的事,但天幕为贵妃多次鸣不平,觉得是皇帝毁掉了贵妃的人生,所以皇帝此时待她与杨氏姐妹不同,是正常的。
杨贵妃整个人都有些六神无主了,只能任由女侍们将她先扶回去。
李世民重新坐下,被劈了的桌子,已经被收拾下去了,又换了一张桌案上来,重新摆上了茶点。
这次内侍们是大气都不敢出,皇帝杨家人都处置了,焉知不会再将他们一并给处理了?
这一次威慑确实十分有效,宫内本有些蠢蠢欲动的人,还想往宫外递消息,都被这一雷厉风行的做派给吓回去了。
李世民处理了杨氏几人,心中并没有多痛快,重新坐下后,脸色依旧十分难看。
【杨贵妃之死,白居易看到的是“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惨。而诗圣杜甫看到的,更是上位者们看不到的民间疾苦,是从深深的底层,传来的哭声与哀嚎。他写的《三吏》与《三别》,就是在写这个时代人民的苦难。《三吏》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其中《石壕吏》更是入选了语文教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非常直白简谱的话语,却写出了一家人,因为这叛乱征兵,不仅青壮男战死,甚至家中老母亲都要入军的惨状。最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已经明示了,家中老妇已经跟着抓兵丁的小吏走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杜甫的这首《石壕吏》是用了非常好的镜头语言的,每一句都是对别人言行的记录,作者自己未发一言,“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都是百姓对苟活的渴望。读者们读到这首诗,仿若看到了乱世背景下一个小小的片段,可这样的事,何尝不是发生在安史之乱时,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呢?像作者投宿的人家这样,青壮年被迫服兵役战死,剩下老弱妇孺也还得上战场的家庭,又有多少呢?稍稍一想,便让人觉得心中悲伤难抑。】
【《新安吏》与《潼关吏》也描写了征兵与各处备战防御的情形,战时状态下,民不聊生,妻离子散的情况屡见不鲜,各处也精神紧绷,哪怕凶神恶煞抓壮丁的小吏,也是因为被上面压迫着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首诗的主角虽分别为新婚妻子、孤儿与妻离子散的老人,可他们有着共同的哀伤与凄惨境遇,都要与至亲之人分别,都要走向那毫无希望与光明的未来,他们平静幸福的生活去了哪里?都被那战火燃烧殆尽了!上位者争权夺利,奢靡享受,付出的永远是这些普通的百姓!杜甫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写过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让许多人共鸣,但《三吏》《三别》读来,更让人心中悲怆难受,那种无力感和凄楚之感,更触动人心。主播个人觉得,每个在位的帝王,都应该好好读一读杜甫这六首诗,因为这是极好的民间生活片段的截取,是底层百姓痛苦的鲜活标本。任何还存有人性的人,读到这几首诗,无有不震动不受感触的。】
天幕插*入了《三吏》《三别》的朗诵版本,虽不如读岳飞的《满江红》那般抑扬顿挫,慷慨激昂,但那带着悲悯与沉痛的语调,令人不得不老老实实听,不得不听进了心里。
连赵德芳都安安静静的,老老实实地听完了几首诗的朗诵。
赵德昭喃喃道:““诗圣”?杜工部竟然被后人称为“诗圣”吗?”
赵匡胤道:“以他这份忧国忧民的心思,当得起“诗圣”的名头。
天幕偏爱那些为国为百姓做事的人,这点赵匡胤十分清楚,所以杜甫被冠以“诗圣”的名号,他一点都不意外。更何况,杜工部的诗,虽没有那般辞藻丰富华丽,但却真正的打动人心,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第124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5)
赵德昭有些自责道:“平日我是不太爱读杜工部的诗词文章的, 总觉得读后心中不快。未曾想到,他的诗作竟让后人都如此认可。”
《三吏》《三别》并不是什么朗朗上口的诗,也没有精彩华丽的用词, 天幕却说, 每个帝王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几首诗。读的不是它的文采, 是诗中对普通百姓的描述与怜悯, 是希望上位者能够多为艰难求生的百姓们想一想。
赵德芳也说:“我喜欢读白乐天的诗,好记好读,杜工部的……我也不太能读进去。”
赵匡胤道:“喜欢哪位的诗作,都是随性之事, 不可强求, 也不要用壳子套住自己。只是不可自己不喜欢的便不读不看。读书就与当皇帝是一样的,兼听才明, 偏信则暗。”
赵匡胤自己十分爱读书,便希望两个儿子也能够多读书, 多从书中学到东西。
“是,父皇。”兄弟两老实受教。
赵匡胤叹道:“若是天下读书人, 多些像杜工部那般,心中装着家国, 装着天下的, 就好了。”
赵德昭无奈道:“正因为杜工部这份心十分难得, 才能成为诗圣罢?才学可以习得,品性却难以培养。”
赵匡胤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无话可说。
朱元璋一边听着天幕放的朗诵,一边点头道:“杜工部这诗确实写得好, 只是当初我年纪小的时候,那些蒙元的官吏, 比诗中的还要凶神恶煞。天幕说,那些抓壮丁的小吏是被上头压迫着干得,可在蒙元的时候,这等小吏都是蒙古人,对汉人是毫无怜悯之心的。”
《石壕吏》中,小吏带走了老妇,但留下了年轻的母亲和幼儿,若是换做元后期,不仅一老一少两个妇人都要被抓,连那个逾墙走的老翁估计也会被抓回来,至于幼儿,直接饿死在家里了。
朱棣见朱元璋心情好了一些,忙顺毛捋道:“父皇与天下群豪奋起,创下了大明这份基业,那样的事儿就不会有了罢?”
朱元璋被儿子捧了捧,心情确实好了许多,笑了起来,没一会儿便收敛了笑容,道:“老四啊,事情没这般简单的。我虽已坐皇位二十多年了,可也知道,越是民间越是穷苦的地界,这种事越难根除。我没做完做好的事,以后你也要好好去做,替我做好做完啊!”
这话像是安排后事似的,朱棣顿时眼眶微微泛红:“父皇……”
“好了,别露出这种哭皮脸,老子不爱看。你生下来后没过过我那种苦日子,也没机会过了,所以就按照天幕说的,多读读《三吏》《三别》,想想我给你说过的普通百姓的日子,过的是个什么样子,也好时时刻刻记着,做皇帝是闲不下来的,事情是做不完的。”
朱棣深深拜下:“是,父皇!”
《三吏》《三别》玄烨当然读过,只是这次听到天幕的解说,又有了许多新的感受。他们满清皇帝学习,都是要找汉人大儒来教,大儒们不敢讲这些讲太深太细,怕觉得是映射满清像外族人安禄山一样,给汉人带来了如此痛苦。
如今听着天幕,将这些都给说破了,玄烨顿时感觉自己被指桑骂槐了一样。
嬴政和刘彻听到天幕的朗诵时,不约而同的闭上了眼睛,只让那些诗句,一字一句地进了耳朵,从而进了心里。
待朗诵完毕后,乐曲悠扬时,嬴政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那双总是精光四射的双目,此时饱含着悲怜与伤恸,“这诗,写的不仅是安史之乱,不仅是大唐王朝,也是七国争雄时的百姓,是大秦治下的百姓啊!”
除了抓兵丁,还有服徭役,年年还有税收,哪一项不是压在百姓身上的大山呢?
杜甫还只是写了有叛乱时,抓壮丁服兵役一事,还没写其他的事。
若说,之前的于谦利用京师百姓的力量抗击蒙古也先、岳飞依靠民间力量战无不胜的事,让嬴政开始注意到百姓生民之力,这次的《三吏》《三别》却是触动了这位第一帝王。他有自己的宏大志向,有一统天下后,收归万民之心的谋划,可他还未曾如此认真细致地观察过,百姓万民的生活与痛苦。
刘彻被诗中描绘的凄惨事迹情形与心情震动的同时,突然也明白了,底下的人骂自己“穷兵黩武”,并非只是简单地想找个理由劝谏自己,也不是想给自己扣个罪名,是打仗真的损伤民力与民心。
《三吏》《三别》中的情形,何止是发生在安史之乱时,千千万万的家庭中,也发生在他大汉时,发生在他刘彻的治下。
两位雄才伟略的帝王,突然被天幕引导注意到,天下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的生活,也被那种情形击中了内心少有的柔软之处,不由得思考己身,一心只为心中所念所想而做,不顾底层生民的利益,可是一条完全对的道路?
这几首诗,对帝王们的冲击属实不小,特别是在天幕解读了一段以后,诗句中描绘的事,仿若发生在他们的眼前。
李世民不仅是深受震动,心中悲怆,还有怒气又升起来了。
若说潼关之败与土木堡之变,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让二十万大军枉送了性命,但这安史之乱时的悲惨情形,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大明虽有土木堡之变,可京师保卫战时,普通百姓依旧愿配合朝廷与官府,与入侵者打一仗。可安史之乱呢?乱了八年啊!明面上是大唐国力不够,军队不够强,可不也说明,这个朝廷已经不那么得民心了吗?
李世民想起自己曾教导后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朕每一食,则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可是后辈呢!听进去了几个字?!都把他的话当耳旁风呢!
特别是这个李隆基,闹到安史之乱这个地步,弄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足足折磨了这天下八年时间,还不因为他都逆着自己来?!李隆基什么都和自己对着干,怕天生就个叛逆吧!
李世民心中杀意蠢蠢欲动,要不是自己在李隆基这个皮囊里,他得直接抽了剑,劈了那叛逆子不孝孙了事!
李世民好久没有这般动怒了,可真就是越想越气啊!
高力士站在一旁,感觉到了皇帝身上勃发的怒意,本以为是被杨氏姐妹和杨国忠冒犯了的缘故,才这般生气,可是听着天幕在朗诵什么杜甫的诗句,越听越心惊,就觉得皇帝这怒气,怕是来源于天幕上。
杨家人也是来的不凑巧,天幕刚好讲到安史之乱,皇帝不气才奇怪呢!
“大家,需不需要奴婢,着人去查一查这个杜甫?”
这人高力士还有印象,前面讲李林甫主持科考的时候,将所有人的人都不录用,这杜甫就在其中。既然是参加过科考的,又知道了姓名,查起来定然不难。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这高力士确实是会揣摩人,若是李隆基,说不定还真是这心思,想着把人找出来出气。可现在他是李世民,魏征指着他鼻子骂他,他也忍了,更何况只是一个写诗的。再说了,这杜甫写的不对吗?明明字字句句都是百姓的血泪,抓了他有何用?即便是杀了他,就能救这天下了吗?
需要解决的是问题和制造问题的人,而不是提出问题的人。
“不必,此人关心民生,为民呼号,是个心性品格俱佳的人,不能将罪名扣到此等人身上。毕竟,忧国忧民无罪,为民生卖力无罪。”
高力士一听,顿时感觉头顶像是炸了一个雷一般,这是他那日日纵情歌舞美色的皇帝,能够说出来的话吗?
高力士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越想越觉得惶恐,这种怀疑一生出来,便掐不掉了,就会像叶草一样疯长起来,占据他所有的心思!
这样的话,高力士觉得李隆基说不出来,或者说,年轻时的李隆基还能讲得出,已经不理朝政多年的李隆基,应该是说不出了,这话更像是……嘶……太宗皇帝说的?
对了,还有那剑法!不是高力士贬低自己主子,跟在皇帝身边三四十年了,皇帝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喜好品性,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高力士一清二楚,所以他断定,这个皇帝,与自己那个真正的皇帝,应该不是同一人了!
想到这里,高力士腿都开始颤抖发软了。
还有还有,皇帝对贵妃娘娘,对贵妃的姐姐们,还有杨相,态度截然不同了,这一点一滴的,都佐证了高力士的想法!
可是高力士知道,就算是他说出去,也没有人会信,皇帝换了个人了,只会觉得他疯了,竟然敢编排帝王!
可是,这样的大事,只他自己一个人憋着,肯定会憋出病的!
就在高力士脑中还因为皇帝变了的事,正闹哄哄的时候,就听到皇帝突然道:“太子在何处?”
高力士忙压下心中奔涌的想法,老实回话道:“回大家,太子殿下正在东宫,遵照您的吩咐读书练字。”
高力士心中突然一阵激动,是啊,可以告诉太子!太子才是继承皇位的人,是储君,他才是应该做决断的人!
“你派人去把太子叫来,陪我听听这天幕!”李世民吩咐道。
高力士忙弯腰应道:“是!大家!”
第125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6)
高力士看上去还是那么恭敬, 可李世民看得出,他的脚步略有些踉跄凌乱,整个人似乎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李世民略一思索, 便猜到了, 高力士恐怕是看出了什么, 可那又怎么样?
【一场安史之乱, 打破了大唐上下所有人的生活,唐朝政治中枢出现了动摇,底层的百姓也开始了乱世中求生的艰难人生。陈玄礼等人以为,安禄山是要清君侧, 所以军队哗变, 砍死了杨国忠等人;李隆基为了稳军心,就命高力士勒死了杨贵妃……可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矛盾而已, 杨家的覆灭,也不能阻拦已经气势汹汹而来的叛军。或者说, 发动了叛乱以后,安禄山都不能叫停这个事了。所以在发动叛乱不到两年后, 安禄山就死在了自己儿子手里,可这场叛乱依旧持续了八年。】
【战争, 才是最大的潘多拉魔盒, 掌权之人有打开的能力, 却没有关上的能力,也没有控制后面事情发展方向的能力。安禄山死后,他儿子安庆绪便接过了夺权的事,安庆绪逐渐式微时, 史思明归降后又发动了叛乱,所以这场祸事才一直延续了八年之久。】
【安史之乱的过程并不十分复杂, 可看得出,整个过程对于唐朝廷来说,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手忙脚乱。最后事情虽然平息了,可造成的影响,却是要了唐朝的半条命,唐王朝最后一百多年,不能说是苟延残喘吧,但与前面一百多年的辉煌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安史之乱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摧毁了本来顺利运转的社会机制,对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不仅是破坏了权力中枢,迫使李隆基将这样一个危机包袱甩给了儿子李亨,还破坏了整个朝廷的结构,中央的权力被削弱,藩镇割据的局势越来越严重。因为战乱的影响,人口流失和损耗严重,劳动力严重不足,朝廷就不得不加重了税收,以确保能收上来足够的钱粮,维持地方与中央的运转,这样一来剥削便更加重了。而且长安与洛阳的失陷,也让民众发现,原来皇帝在的地方不是最安全的,安全之地反而是那些远离权力中心的,因此人口南移的同时,经济重心也南移。这个过程是一直在持续的,只是安史之乱加快了这件事的速度。】
【在生产力和权力中心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后,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变弱,对边疆的管控自然也变弱,为了平定内乱,戍边的军力自然要往中心集中,这就造成了边防空虚,四周的势力也趁虚而入,吐蕃人抢走了陇右、河西走廊,没多久也失去了控制西域的安西北庭,对西域的控制,以及与西域各国的往来也变弱了。如此一来,唐朝便是内忧外患并存,压力也极大。】
【前面说起盛唐时,也提到了思想文化的兴盛,在这战乱时,思想文化也被破坏得十分厉害。人们没有闲情逸致去研究和享受歌舞书画工艺,反而转向了求稳,求安宁,于是佛教等宗教又兴盛起来,成为了普通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帝王们看着天幕所展示的民生凋敝、边境冲突不断、豪强四起的混乱境况,都唏嘘不已,毕竟盛唐时的景象,大家还都历历在目呢,那种社会安宁、朝气蓬勃、富有强大的情形,令所有人都印象深刻。这两种情况对比起来,过于鲜明和惨烈了。
嬴政看着满目疮痍的景象,感觉十分眼熟。六国之间的战争,持续了许多年,虽然各国之间似乎已经习惯了,可是战争造成的破坏,他巡视时看到过不少,萧瑟凄凉的样子,太熟悉太常见了。
“先前的盛世之景,花费了几代人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创造出来,可这样战后的情形,只用了八年……”
嬴政对那句“建设,比毁灭要来的困难得多”,更加感同身受。正因为建设太难,需要的时间太长,他才想要长生,才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点。
刘彻看到唐朝内忧外患的境地,也深深感念道:一国若想强大,便要有一个厉害的朝廷,一国强不仅强在军事,也强在经济、强在政治。仅有军队强大,便是独木难支,哪怕靠着强大的武力,开疆拓土了,占有了许多领土,也难守住。
“难怪……难怪天幕称这个皇帝是两级反转,确实是……唉……”
刘彻感觉,被天幕选出来讲的人,不能夸,天幕骂他肯定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赵德昭也无限唏嘘道:“天幕说的极对,建设要比破坏困难得多。”
赵德芳难得一下子理解了哥哥的话:“是啊是啊,安史之乱八年,就把大唐弄成了那个样子,太宗皇帝要是知道了,肯定得从陵墓里跳出来,把李隆基打一顿!”
传奇故事也讲许多唐初时,李世民率领众部将打天下的事,那部分是赵德芳的最爱。
赵匡胤又忍不住拍了拍小儿子的头,说:“哪里是只有八年?从开元末年,李隆基亲小人远贤臣、任由李林甫杨国忠那些小人把持朝政开始,大唐就走向后面的结局了。天幕前面讲那么多,可不是白讲的。”
说完,赵匡胤又忍不住揉了揉赵德芳的脑袋,这孩子的头毛乎乎的,摸起来挺有意思。
赵德芳被亲爹的大手弄得左摇右摆,整张脸都被拉得变了形,却不敢反抗,只能拼命朝亲哥使眼色,让哥救自己。
幸好赵匡胤摸了记下就收回了手,赵德芳感觉自己的头快被亲爹拧下来了,抱着脸和头皮揉了好一会儿,才舒服点。
赵德昭完全没接收到亲弟的求救信息,只顺着赵匡胤的话思索道:“从开元末到安史之乱结束,也才不到三十年。可开元盛世,是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和武皇几位皇帝施政的结果,而且太宗皇帝那般英明睿智的皇帝,打下的基础极好,也为大唐开创盛世省了不少时间罢?”
赵德昭也喜欢太宗皇帝李世民,只是他喜欢的是当皇帝的李世民,而不是打天下时的他。贞观朝时,君臣相得、朝廷和乐的景象,是赵德昭十分喜欢的。赵德昭觉得,太宗皇帝李世民与臣子们的关系,应该属于是君臣关系的榜样了。
赵匡胤点头道:“除了前面几任皇帝的施政,唐还随了隋朝不少新政呢,这样算起来,时间更是久远。”
听得赵德昭又忍不住深深叹气:“唐朝时的盛世之象,不知能否再现,亦或者成了绝唱。”
毕竟天幕说了,开元盛世可是帝制时代的高峰,后面没有国力那么强大的时候了。
赵匡胤要伸手摸大儿子的头,可想到大儿子毕竟早已及冠,再摸头便像把他当小孩子了,不太妥当,便转而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们大宋也几代皇帝努努力,想必不仅能重现盛世之象,说不得能超越开元朝呢?”
在天幕讲大宋的那一期里,宋确实怂得很,别说和大唐比肩了,就是统一都没能做到,显得格外差劲。但现在的赵匡胤是谁?他可是在两百年后当了近十年皇帝后回来的,知道了大宋的问题根源所在,他不信改不了大宋的命运。
赵德昭看向父亲,只见他满脸坚定,看向自己的眼神,又充满了希冀,赵德昭心中顿时升起了一股锐气:“父皇说的是,我们大宋若是出不了李世民那样的皇帝,就多努力几代,总能实现的!”
赵匡胤见儿子有继承志愿的决心,心中也开怀了不少,笑了起来:“好!真是我的好儿子!”
赵德芳忙凑过去:“我呢我呢!还有我呢!”
安史之乱造成的破坏,也勾起了朱元璋不少回忆,他除了小时候吃得苦,后来入了行伍,到处打仗后,也见过不少类似的情形。那些事,都深深地印在朱元璋的脑海里,如今做了皇帝,想的也是如何避免那样的乱世再现。
从前,他觉得只要朱家人坐稳了江山,那样的事就不会再重演了,可听多了天幕后,他也知道事情没有般简单。
不知道是不是人老了,就特别爱回忆过去,朱元璋也忍不住给朱棣说起了字迹见过的事,什么方圆几十里树皮野草都被啃干净了,什么舍不得吃自家孩子,就与其他人易子而食……
朱棣见朱元璋一边说着,眼中又出现了浑浊的泪花,便忙劝道:“父皇,您如今是皇帝了,有能力改变那样的事了!”
朱元璋望向他,眼睛里饱含着痛苦与悔意:“可是我时间不多了呀!老四!时间来不及了!”
朱元璋后悔的,是没有早些发现自己的错误,竟然给后世子孙挖下了那么多大坑。
朱棣上前扶住他,说:“父皇,您已经做了很多了,还有些您想做来不及做的,都交给儿臣。儿臣定然不负您所托!”
朱元璋望向他,想起朱棣做的那些事,心情才平静一些。
是啊,这个老四,可比自己知道的还要厉害呢。朱元璋心情逐渐平复一些,道:“这人老了,怎么反而越发控制不住自己个儿了。”
年轻时看到那些惨烈的景象,虽心中有同情,却从未这样流泪过。
朱棣说:“您这样是正常的,说明心肠变软了,看不得百姓受苦。有您这样的皇帝,是百姓之福,是江山之幸啊!”
朱棣也感觉,朱元璋相比起以前来,整个人都显得软和了许多,以前也爱怒爱笑,可极少见他哭的。
第126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7)
朱元璋现在当然变软和了许多了, 被天幕那样骂了一回,他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错误。当他发现,自己不仅犯了许多错, 还错得十分严重, 给大明朝, 甚至整个华夏, 都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与问题时,固执强硬如朱元璋,也很难像从前那般,一切都“我要我觉得”了。
李世民是几位帝王中, 心情最为复杂最为难受的一个。
开元盛世的壮丽景象, 与安史之乱后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样子,实在是太具有冲击力。而且, 李世民本就是一个记挂天下生民的皇帝,如今看到他一手打下的大唐天下, 一心建设的唐王朝,竟然落到如此下场, 心中的悲痛,难以述说。
此时的李世民, 不仅心疼自己, 心疼那些为家国殚精竭虑的臣子, 也心疼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心疼那一个个在叛乱中家破人亡、甚至流血丢命的人……他率部拼死拼活打下这江山,又努力做好一个皇帝,不就是想让大唐能庇佑每一个生民百姓, 能让每一个人在这样安稳的国家里,安居乐业么?
李世民觉得, 这对他自己来说,真的是一件十分非常残忍的事,这种痛,不亚于早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之痛。这个国家,是他付出了最多心血与时间的,结果在不肖子孙手里,就落得这样一个地步,属实是往死里扎他这个老祖宗的心。
李世民眼泪哗哗地流,帕子擦过了,高力士又不在身边,便干脆用袖子擦。
【安史之乱之所以持续了那么长时间,除了主要原因在于,李隆基的看不清形势,胡乱指挥,导致朝廷面对叛军时一败再败,后又撒丫子跑路外;还有原因在于,接下平叛这个重任的李亨,也不是什么德才出众之辈,以至于外面的叛乱还没解决,好不容易新帝登基,组建起来的新班子又出了问题。】
【马嵬驿之变十分著名,但许多人怕不太清楚,这场兵变,与太子李亨有着十分严密的关系。李亨最早的政敌是李林甫,在李林甫去世后,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迎来了杨国忠这个宿敌,长期生活在高压境地的李亨,内心是非常渴望夺权,希望能靠着上位狠狠喘上几口气的。所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便在寻找机会。一直到潼关大败、长安失陷,李隆基率前朝后宫三千多人往西南跑时,李亨根据安禄山的叛乱的“清君侧”的旗号,终于想到了办法。】
【这次逃宫,李亨终于有机会手握军权,而且他的儿子也在亲随队伍中。于是他拉拢了李隆基身边的左右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发动了兵变,砍死了杨国忠,勒死了杨贵妃,可陈玄礼愿意参与兵变的原因,是因为忠于李隆基,而不是为了推李亨上位。所以这次马嵬驿兵变,李亨的目的只实现了一半,除掉了政敌杨国忠一党,另一半却没能实现。】
【李隆基一下子失去了爱妃与宠臣,父子两的矛盾,算是公开明朗化了,以前李亨手里没什么底气和底牌,所以在李隆基面前唯唯诺诺,如今形势逆转,杀了李隆基最喜欢的几个人不说,还暴露了他对皇位的觊觎之心,父子两还在一处,那就只有你死我亡的下场。李亨虽一心上位,却也知道弑父不是什么好名声,于是父子分道扬镳了。】
【在和父亲李隆基分兵而行后,李亨一行颠沛流离地到了灵武,非常仓促地就登基了,李隆基估计是最后一个被通知到,自己突然就成了太上皇的。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到了四川了。李亨的登基虽然仓促且简陋,但也说得上是顺理成章,李隆基弃都城而逃的事,注定了他失却了许多人心,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能混个太上皇都不错了。李亨在即位后没多久,便派儿子广平王李豫、郭子仪、王思礼、李嗣业等大将,联合回纥诸部的势力,讨伐叛军,并收复了长安。这离叛军占领长安还不到一年时间。】
李世民眼泪还未完全消失,眉头又忍不住紧皱了起来:李亨这个太子竟然不太行?德才都不算出众?
先前他还以为,这个太子只是被皇帝压制得狠了,所以显不出什么来,现在如果好好修复一下父子关系,让他参与一下政事,应该还有的救的,结果天幕说他不行?李世民气得要翻白眼了。
怎么不早说!
就在李世民还用袖子擦眼泪的时候,高力士的声音传来:“大家,太子殿下到了!”
李世民扭头看过去,李亨正恭敬地朝他行礼跪拜,那份恭敬和疏远,显然是刻进了骨子里了。
如今李隆基已六十多,李亨也是个中年人了,在皇帝面前乖巧得跟个什么似的。
李世民看着李亨,心中也忍不住叹气,亲眼见了这个玄孙,才知道天幕说的没错,他没什么做大事的样子。
“起来吧!赐座!”李世民吩咐道。
小内侍搬来凳子之类的,李亨也不敢坐稳了,显得十分忐忑害怕的样子,似乎随时都想拔腿就走。
李世民稍稍想了想,就知道了,东宫也在这皇宫内,在皇宫内就能看到天幕。所以李亨也是看天幕从开头看到现在的。
看前面,说李隆基对这个儿子不好的时候,他可能还能坐得住,可是这一路上,天幕讲的是他如何联合陈玄礼杀杨国忠和杨贵妃,又是如何想夺权上位的,估计已经吓得不行了。
天幕可是将他的野心,赤裸裸地摊开了讲啊!李隆基防的就是太子夺权,如今被说破了,可不就觉得,皇帝要拿捏他的小命了?
李世民虽然失望,但也没想吓这玄孙,命人给他上了茶和点心。
高力士注意到李世民那沾湿了的袖子,猜到皇帝估计是又哭了一场,心情颇为复杂,忙让人取了更多干净的帕子来,随时备着,免得皇帝又哭得厉害了没帕子,只能用袖子擦,这可是他们的失职。
李亨忐忑地坐在那里,不仅害怕,还一肚子惶惑疑问。
这一路上,高力士告诉了他,皇帝变化极大,看天幕哭了好几场不说,还把杨氏三个国夫人和杨国忠都关了起来,还是关进了牢里,贵妃也被请回她自己的宫里呆着了,没像往常一般,片刻不离地带在身边。
李亨本以为这是机会来了,没曾想天幕立马就说起了他想要夺权的事,他听后差点没直接背过气晕过去。战战兢兢来到皇帝跟前,本以为皇帝也要发落他,说不定直接拔剑给他当胸一剑了,所以李亨一直不敢离皇帝太近。没想到皇帝待他态度虽不热络,却比往日里显得正常和亲近许多。
李亨脑子里乱极了,整个人又害怕又手足无措。
而李世民则是一肚子的不满想要发泄,李隆基不行,怎么连他儿子也不行!看看朱祁镇,他不行但他弟他儿子都不错啊!看看赵构,他不行,他就生不出来了,还是得用宋太*祖的血脉继位啊!怎么就李隆基父子都不行?!他想要好好理一理天宝年这摊烂摊子,都找不到一个好的继任者!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还会觉得,这李亨那么快收复了长安,做的还算不错啊。可是让回纥部帮忙平叛,是许了极大的好处出去的,要任由回纥人抢金银和人的。而且,在安庆绪杀了安禄山上位时,叛军内部出现了动荡,谋士李泌建议过趁机直捣叛军老巢,李亨也没听,真不愧和李隆基是父子,犯了同一个错误,错过了尽早结束叛乱的良机;后面他还重用宦官鱼朝恩监军,因为宦官不懂打仗又吃了大败仗,吃败仗就算了,还听信宦官谗言,将锅甩到了会打仗的郭子仪身上,罢免了郭子仪的军权。郭子仪是谁,是上了历史书的人物啊!历史书讲到安史之乱,就绕不开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个大将。李亨这操作有没有让诸位想到了谁?诶!没错啦,就是大明堡宗朱祁镇了!】
这下,不仅嬴政和刘彻哑口无言,连朱元璋都羞恼了起来:“看看,出了那样一个不肖子孙,那样一个狗东西,就让大明朝被笑话一次又一次!”
虽然天幕嘴大明很气人,可是朱元璋还没法生天幕的气,要不是天幕,他哪里还能活着就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少错,还有弥补的机会?更何况要想不被人嘲笑,首先要自己别做那些丢人现眼的事儿啊,你做了,别人就会嘲笑。
所以朱元璋心中可是恨毒了朱祁镇那狗东西,自己这个老祖的脸都让他丢完了!
朱棣也无言以对,因为那个狗东西是他曾孙,他这个当曾祖的,也恨死了那家伙啊!祸害大明江山,气狠了老祖宗,桩桩件件,都够他死好几回了。
赵德芳也跟着笑了:“这明堡宗是个什么怪庙号?为什么要叫这个?”
赵匡胤说:“你读书少就不知道了吧?这人在一个土木堡的地方,以二十万大军输给了敌人两三万的兵力,所以后人嘲讽他为明堡宗。”
赵德芳开始自我怀疑:“难道真的是我读书少了,所以不知道还有这么没用的人?”
赵德昭看着觉得好笑,他猜到了,这明堡宗定然是很多年以后的后人,弟弟又上哪本书上去找这个人?读书少就是容易被骗。
赵匡胤笑着看了大儿子一眼,凉凉道:“唉……我大宋也没好到哪里去,一样有这种丢进祖宗脸面的狗东西。”
第127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8)
赵匡胤觉得, 赵构可没比朱祁镇好多少,岳飞冤案,被天幕说是最冤屈最黑暗的一页, 可见后人们对岳飞冤死有多愤恨。
赵构虽不是他的后人, 可大宋是他的大宋啊!赵构作为大宋的皇帝, 制造了历史上最冤的冤案, 抹黑的不就是大宋的脸么?
赵德昭被赵匡胤那眼神一扫,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父……父皇?”
那眼神,好像他就是那个罪魁祸首一样。
不过赵德昭很快反应过来了,要真是他, 他爹不会让他好端端地坐在这儿了。
可是那个眼神, 真的是吓人得很啊!
心情略略平复后,赵德昭越发地好奇, 大宋朝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比那个明堡宗搞出来的事,还要令人痛心扼腕吗?能不能想办法避过去?
没等赵德昭问出口, 赵匡胤就直接叹道:“丢祖宗脸还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害人啊!害人害江山社稷!害死的人难以计数。”
皇帝昏庸, 确实能害死不少人,就像这李隆基, 他没亲手杀那些将士, 没有亲自去抓壮丁, 可是因为他的昏庸,导致安禄山等人起兵叛乱,死了不计其数的人。
皇帝一人,身系天下。
李世民听到李亨那些操作, 和朱祁镇差不多,顿时血压就上来了。朱祁镇是个什么货色, 李世民可太清楚了,这李亨竟然没好到哪里去?
真是要气死他这位老祖宗了。
一旁的李亨,听着天幕对他的讲述与评价,感觉血液都凝固了,整个人都僵硬了起来。
鱼朝恩确实是他身边的宦官,李豫是他儿子,这些都没错,可是天幕所说之事,他还未做过啊!这是不是太冤枉了!
高力士看看皇帝,又看看太子,也急得不行。高力士一直在明里暗里保护太子,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太子稳固了,朝堂才能稳固。这天幕到底是什么人弄得,为何皇帝会如此相信它所说的一切?天幕这样讲太子,是想离间皇帝与太子的父子之情吗?
高力士真是越来越觉得头疼,本来叫太子来,是想能有个拿主意的人,现在看来太子自己反而被卷进去了,这事儿要怎么过去啊?
他有很强的预感,一场十分强大的风暴就要席卷过来了,到时候不仅杨氏一族,就是太子一党,都没什么好下场!
这么想着,高力士冷汗都出来了,浸湿了身上的衣裳。
他许多年都没有这般害怕惶恐过了。
【李亨不仅宠信鱼朝恩,后来还重用李辅国、程元振这些太监,导致太监逐渐作大,摆弄军权。越来越有明堡宗那味儿了有没有?太监监军这事,不是明朝发明的,只是因为土木堡之变败得太惨太丢脸,所以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的事,才会如此出名。事实上,李亨也不遑多让。李亨还不止宠信一个太监,他有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等好几个!且他不止宠信太监,他还宠信后宫!】
【说起来,也是太子妃韦氏和杜良娣生错了时候,被李林甫针对的时候,二人都成了弃子。可张良娣同为太子的女人,运气就好多了,她不仅熬到了李亨当了皇帝,她自己当了皇后,还有机会效仿武皇和韦后,干预政事!李隆基被接回长安后,没有张皇后的允许,李亨这个儿子都不能轻易去探望。建宁王李倓见张皇后和李辅国二人勾结,把持朝政,十分有危机感,便多次和李亨上奏提醒,结果这样反而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张皇后和李辅国二人给他扣了个想谋杀亲兄弟广平王李豫的帽子,李亨就直接把他赐死了。】
【什么叫人最后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李亨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就活成了李隆基的样子。李隆基早年听信武惠妃谗言,冤杀了太子李瑛三兄弟;李亨就听信了张皇后和李辅国的谗言,冤杀了最优秀的儿子李倓;李隆基沉溺美色,荒废朝政,李亨就偏宠偏信宦官与皇后,让宦官摆弄军权,让张皇后把持朝政;李隆基听信杨国忠谗言,导致哥舒翰潼关大败,直接导致平叛战争情势扭转;李亨就听信鱼朝恩谗言,罢了郭子仪的兵权,导致平叛之事越打越不得劲,越打时间拖得越长……李亨当太子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李隆基打压,想必对这个父亲也有颇多怨言,甚至有些憎恨的。可是当他自己当了皇帝,他却学到了李隆基最差的一面,这可真是讽刺极了。】
【杀了李倓后,李泌帮李倓在李亨面前洗清了冤屈,李亨也表示十分后悔,可是再后悔也没用,李倓是活不过来了。广平王李豫被封为太子后,张皇后和李辅国因矛盾而闹掰了,大唐朝廷各势力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张皇后一会儿要联合太子李豫杀李辅国,一会儿又联系另一个皇子李系杀太子李豫。在李隆基死后没多久,李亨病重期间,张皇后发动政变,想要让李系取李豫的太子之位而代之,最后被李辅国破除了阴谋。政变当晚,李亨就死了。李隆基和李亨这对父子差不多就是前后脚离世的,中间只隔了十三天。】
【可是,在李亨的前朝后宫那么斗成一团的时候,叛乱可还没结束!一直在持续着!安庆绪取代了安禄山后,就一直在与朝廷作战;安庆绪式微后,史思明本来归顺了,结果他儿子又蹦跶出来,把亲爹噶了,自己继续叛乱大业。所以这场叛乱才持续了八年之久!因为唐王朝朝廷内部不团结,因为朝政混乱,因为皇帝昏庸,让不懂打仗的宦官掌管军权,让不懂政事的张皇后干涉朝政,所以这仗怎么打的赢?叛乱一天不平息,国家就一日不得休养生息,这国力就一直在损耗。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成为了给大唐王朝大放血的节点,不是因为安禄山和史思明有多厉害,多了不起,多会打仗,而是因为唐朝廷内部的混乱不堪,因为李隆基与李亨的不堪大用,有足够多的资源却用不到刀刃上,所以才让这场要命的叛乱,持续了八年。】
嬴政嫌弃道:“未曾想到,这李亨比预想中的无用多了。”
之前看他被李隆基那般打压,还以为是个小可怜儿,会在困境中奋起呢。没想到一到显真章的时候,就露出了原形了。
刘彻倒是被触动了一些:“所以对于太子,不可过于放纵,也不可打压太过。这李亨虽不知原先如何,但这倚重宦官与后宫的作为,确实与李隆基有八成相似。”
刘彻思忖着,李亨身在东宫那么多年,亲眼看着李隆基如何荒淫无道,看着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打压异己,可他不仅没有避开这些错误做法,反而学了个八成,难道是因为,他不知正确的做法是为何么?还是因为被打压过久,导致性子软弱了许多,总想着靠别人?
这不禁让刘彻想到了朱祁镇,他倚重王振,也是因为王振从小便伴着他长大,所以对他十分信任;李亨十分信任宦官与后宫,也是因为这些人,陪着他度过了被打压的阶段,又陪伴了他一路逃难罢?
又是个公私不分的蠢货。
赵匡胤的眉头皱得十分紧,李亨的表现,让他也颇具危机感。
赵德昭十分迷惑地问:“父皇,天幕说李亨活成了李隆基的样子,我觉得十分贴切,只是为何会这样呢?李隆基那般打压他,他自己受了那么多苦,知道李隆基做法不对,为何还会学李隆基的样子?”
赵匡胤思索了良久,终于有了一点想法:“昭儿你听过“雏鸟情结”吗?”
赵德昭摇头。
赵匡胤也是想起了朱祁镇,突然想起朱祁镇与王振的关系,想到了天幕说的这个词,顿时就串起来了。
“雏鸟情结,便是鸟儿刚出壳没多久的时候,它第一眼看到了谁,谁喂养了它,它便会将谁当做它亲娘,不管那东西是鸟,还是猫,亦或者是人。这李亨当太子时,虽然年岁已经大了,可是在被李隆基打压的艰难境况中,一直陪着他的人,会让他觉得十分可靠,并且一心一意倚重信赖。等他得了权势,便会将手中的权柄和好处,都分给那些人。”
赵德昭听了,立即反驳道:“人如何能与鸟兽一般,凭着本能行事呢?”
赵匡胤看向他,道:“人虽非鸟兽,可是刚生下来时,与鸟兽有何分别?在求食避险时,又与鸟兽有几分分别呢?”
赵德昭哑然。确实,在遇到最基础的需求是,比如食物与水,比如安全等需求时,人与鸟兽,其实差别并不大。
“所以,我们人要与鸟兽区别开,便要学着人做事的方法。要与一般人区别开,就要学着贤者做事的方法……”赵德昭努力分说着自己的想法。
赵匡胤听了,愣了一下,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昭儿,不愧是我的儿子!正是如此!要脱离鸟兽的行事方法,便要学着做人,要脱离常人的做事方法,表要学优秀先贤。昭儿的悟性,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啊!好!好!很好!”
一边笑着,赵匡胤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赵德昭顿时感到十分满足,能够得到父亲的肯定与赞赏,令他内心十分开心满意。
赵德芳在一旁,已经听得懵懵的了,忙拉着赵德昭问:“哥!哥!你们说什么鸟兽,什么人的,我怎么听不懂?你给我说说!”
第128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9)
赵匡胤本想帮着赵德昭糊弄过去的, 却见赵德昭耐心地跟赵德芳解释:“父皇与我说的意思是,若人从小不被好好教导,做事便会像鸟兽一般, 毫无规矩章法, 只会随心意做事。李亨为何行事作风像李隆基?就是因为他只凭着自己的喜恶用人做事, 就像李隆基喜欢李林甫和杨国忠, 不管他们二人有没有真才实学,品性如何,就重用一样。”
赵德芳这回听懂了几分,叹道:“要人不按照自己的喜恶做事, 也太难了吧?像我, 我喜欢练武,不喜欢读书, 唉……”
赵德昭道:“这是因为,你还未察觉到读书的乐趣。日后父皇给你找了先生来, 你跟着先生好好学一学,就知道读书多有意思了。”
赵德芳完全不信, 但在亲爹灼灼的目光下,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啪!”听到李亨竟然听信谗言, 杀了亲儿子李倓, 李世民气得直接将手中的茶碗砸在了地上, 碎瓷飞溅,在地上炸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花。
高力士忙噗通跪在地上,李亨只感觉背后一凉,也赶紧跪在了地上, 哪怕情急之间,手撑到了碎瓷上, 也不敢吭一声。
李隆基冤杀李瑛三兄弟,李世民本就痛心不已,那都是他的玄孙子啊!本以为李亨会好一点,结果李亨也学李隆基的做派,冤杀了李倓!那可是他的亲来孙!听听天幕怎么说的?说李倓是李亨最优秀的儿子!
李世民此时又怒又心痛,怒的是曾孙和玄孙都那么蠢,被谗言蒙蔽,心痛的是玄孙和来孙无辜丢命!李世民中年丧子,还不是一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还有女儿们,每失去一个孩子,就像是挖了李世民心头的一块肉,他不能理解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为何能那么轻而易举地就对轻声孩子下手了。
帝王是要有杀伐果决的气势与能力,可这份绝情,不应该用在乖巧的亲生儿子身上吧?
李世民很想问一句:“为什么?”
可他知道,现在的李亨回答不了他,因为事情还未发生。
看着李亨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样子,李世民更是一阵嫌弃,这般胆小如鼠。自己还没露出要杀他的意思,他就吓成了这样,就没想过孩子被父亲杀掉时,心中有多绝望和恐惧吗?
听着天幕将李亨的所作所为讲了一遍,李世民越发地失望。
天幕说的对,这李亨确实不行,德才不出众都是给他留面子了,简直就是个又蠢又毒的脓包东西!
最为搞笑的是,皇权都正斗到了最后,李亨自己成了边缘人物,他的太子还要宦官帮他保下来,真是无用无能至极。
李世民狠狠地喘了口气,心道:还好,天幕不仅说了李隆基的昏庸,李亨的无能,还点出了李倓是最优秀的孩子,大唐还有郭子仪、李光弼这等能打仗的武将,还有看破局势的李泌,说明朝中不是无人可用。
李亨跪在哪里,吓得浑身冒冷汗,即便是他心中对父皇有诸多不满和怨恨,可是被李隆基打压久了,对上李隆基的第一反应还是恐惧心慌。更何况此时,皇帝身上勃发的怒气,令人胆寒。
李亨一直竖着耳朵,等待着皇帝给他的发落,但这次皇帝却没直接拿他开刀,而是对高力士道:“去将李豫和李倓叫来!”
高力士顿时只觉得心中一松,忙应道:“是!大家!”
说着,他招来两个小内侍,命二人分别去叫人。
李世民气血攻心,感觉自己有些浑身发软,不知道是因为李隆基这身体老了,还是因为他与这身体还未磨合好。
李世民生怕自己一激动一气急,直接噶了过去,这天下就要落到李亨这等废物手里了,到时候江山之祸便无法避免了,忙喘气平复心绪,又让高力士将两个还过得去的来孙叫来,看着两个比李隆基和李亨好许多的来孙,他自己的心境也能平复一些。
【李亨在位六年时间,看上去时间不算长,可对于大唐来说,却是致命的六年!在他儿子李豫上位后,大约不到两年,安史之乱就被平定了。后来袁晁起义、吐蕃入侵等事,也在他手里很快解决了。代宗李豫也算得上是个接盘侠,他爷爷李隆基奋斗半生后躺平享受了,结果引发了安史之乱,他爹李亨,花了六年时间,让叛乱更乱了,然后轮到他接下了这么个烂摊子。】
【李豫在张皇后发动政变的时候,是被太监李辅国救下的,这可是大恩。这就让人。不得不又联想到了朱祁镇身上,他那儿戏般的夺门之变,也是托了曹吉祥的福。同样是受了太监的恩情,同样是被太监携恩求报,李豫的解决办法完全不一样。他面上应承着李辅国的要求,背地里就安排人扮做强盗把李辅国干掉了,才没有一直被宦官挟制。而愚蠢如朱祁镇,一直等到手下人点醒,即便是没有夺门之变,他上位也是顺利成章的事实,他才明白过来。常说人和人的差别,有时候比人和猪的差别还大,放在李豫和朱祁镇身上,这话也很贴切吧?】
这番话引得众帝王一阵笑,连嬴政都忍不住弯起了嘴角,这话糙得很,人怎能和猪相提并论?可是李豫和朱祁镇摆在一处的时候,你就不得不服气,这话糙但是在理啊!
唯有朱元璋父子再次被暴击。
赵构也做的十分过分,甚至比朱祁镇还过分,为什么天幕没有老拿赵构出来嘴?只因为赵构还有点脑子,做的事没那么蠢出生天。
【拿李豫和朱祁镇比较,其实有点辱李豫了。安史之乱对于大唐的杀伤力是极强的,可以说是直接去了大半条命。而李豫的上位,才勉强将大唐的命给续上了,让大唐又撑了一百多年。史书上说他的功绩能比肩太宗皇帝,主播个人觉得,纵观整个帝制时代,能与唐太宗李世民比肩的,都寥寥无几,李豫想要和他那位天祖爷爷比较,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毕竟要像咱们的二凤同志那样,做到文治武功都那么出色的,十分艰难。这么说吧,主播觉得,要李豫有他天祖那般手腕与能力,张皇后等人根本蹦跶不起来,李亨也得主动让位给他。】
【但李豫的功绩,是难以忽略的,特别是有他爹李亨对比着的时候,就会发现,李豫能将大唐拉回来,还给大唐再续命一百多年,属实不容易。当然,他的政策方针,也给大唐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因为混乱复杂的朝局,李豫没能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也导致大唐的最后一百多年,一直伴随着这个不治之症。】
【李豫在位时,也时常倚重太监,当然他也制得住太监。不过,主播一直比较惋惜李倓的死是因为,在我个人看来,如果李倓还活着,他可能会成为李豫治理天下时不错的助力,这孩子能打仗,性格刚,所以才敢直接跟李亨说张皇后和宦官的问题。假如他没有被李亨直接赐死,只是贬为庶民什么的,等李豫上位,大赦李氏皇族时,他再回到哥哥身边,武能助哥哥平定乱局,文能直接谏言,将会是一大助力啊!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美好的想象而已。】
虽天幕说是美好的想象,却让帝王们也忍不住心生向往。
赵匡胤和蔼地看向两个儿子,大儿子性格沉稳冷静,聪慧机智,小儿子调皮跳脱,喜好习武,二人也极为相合,说不定就能实现天幕所说的情形,一人为君,一人为臣,君为臣倚,臣为君辅,相亲和乐,便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最满意的事了。
赵德昭感受到了父亲的目光,也明白目光中的含义,只是,当他看向有些傻不愣登的弟弟时,觉得亲爹有些妄想了,这猴子一般的亲弟,要成长成辅佐君王的重臣,得经历多少磨砺啊?
赵德芳一无所觉,还在琢磨着那什么鸟兽与人的事。
朱元璋看着朱棣,想了想另外几个儿子,本想说点什么,还是放弃了。
朱棣也刻意避开了自己的兄弟,道:“儿臣会好好教导高炽高煦他们,让他们兄弟齐心,守好大明江山。”
朱元璋叹气,他当然知道朱高煦叛乱的事啦,顿时觉得这事儿是个难题,可是又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烦乱之下,随口应道:“你看着办罢!皇家兄弟要和乐,且难着呢!”
玄烨也对天幕说情形心生向往,他有那么多个儿子,如果他们不互相斗争,而是互相辅佐,兄弟齐心,大清将会开创怎么样的盛世啊?
当然,以眼下的情形来看,完全没那个可能了。
正是因为知道这点,玄烨才觉得满心失落与郁闷。
李世民倒是觉得心情振奋了一些,天幕所描述的情形,也是他想看到的!
“若真能那样,那就是江山之幸,百姓之福啊!”李世民叹道。
而天幕夸他的话,李世民也听了进去,他没想到,自己在天幕那里,竟然能得到那么高的评价,说他是帝王中出类拔萃的存在。
“这般夸奖我,我倒是能生受了,只是,为何要叫我二凤?”李世民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他排行老二可以理解,可为何是凤呢?
李世民算了算天祖与来孙的称呼,算来算去,确实是自己和李豫的关系,二凤指的是自己没错了。
大约是李豫的表现,让李世民心情好了一些,这时还有了心情来关注此等细节。
第129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0)
一旁的高力士, 见皇帝的心情缓和了,甚至脸上还带出了一点笑,心中大大地松了口气。
只要皇帝不再怒气上头, 那太子就还保得住。
高力士扭头看看李亨, 就看到他撑着的手臂在微微颤抖, 手掌附近, 也有丝丝血迹,随着茶水的流淌而蔓延开来。
高力士第一反应,是要帮着自己护了这么多年的太子说话,可是想到天幕讲述的他的作为, 立马又觉得, 这时候去触皇帝的霉头,别说替太子求情, 就是他自己,也恐怕要连带着吃瓜落了。
于是高力士撇过脸去, 不看李亨。李亨确实有许多不行的地方,让他跪一跪, 长长教训也好。
此时的李亨却是满心懊悔和不平,他有些后悔为什么要来了, 当着皇帝的面, 听着天幕数落他的过错, 真是像公开处刑一般难受。可转念想想,又觉得颇为委屈,天幕所说的那些事,他还没做过啊!为什么要算在现在的他的头上!
李亨自己也想不明白, 自己为什么要做那些昏庸的事,不明白自己当了皇帝以后, 做法与他最为怨憎的父皇一样,他自己明明是有一腔雄心壮志的啊!
【到代宗李豫手里,安史之乱才算是彻底解决,但安史之乱对大唐整个国家,造成的破坏与损失,却是难以弥补和估量的。这样一个给大唐盛世致命一击的叛乱,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它的根由是在哪里呢?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众帝王心道:来了!天幕要开始骂人了,而且不仅骂本朝败家子,还要骂败家子的祖宗了!
李世民顿时有些紧张起来,虽然天幕刚刚夸了他,是历代帝王中少有人比肩的皇帝,可焉知他没有像明太*祖和宋太*祖一样,给后代挖下什么坑呢?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若是真有,天幕给他说出来也很好,他还有机会修正。至于挨骂的事,这么些年,没少挨朝臣的骂,没少听他们各种谏言,今日便当自己又再听取朝臣建议吧。虱子多了不怕咬,骂挨多了更进步嘛。
略作思索了一会儿,李世民让高力士给自己去取笔墨来。
高力士麻溜地把东西都准备好了。
李世民一看,嚯!这纸还真是有些花里胡哨的,上面洒了金箔,还有一股淡淡的味儿,似香非香的。墨也是,不仅没了墨常有的焦臭味儿,反而有一股细腻的香气。
这李隆基,还真是会享受啊!
李世民心里气了气,但没时间和精力来计较这些事了,将纸铺开,用玉镇纸镇好,又将毛笔蘸上了墨水,待天幕继续讲述后,便在纸上飞快地写了起来。
【安史之乱在历史上极具代表性,因为它是一个矛盾的集中爆发。许多人在思考安史之乱的原因时,大多会归于两点,一是李隆基宠爱杨贵妃,重用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臣,二是兵权落到了安禄山这样的外族节度使手中。但这些原因都过于片面了,对我们来说参考价值过低。】
【要说清安史之乱的原因,须得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不仅是深入到政治经济等领域,更要深入到整个社会的层次去。安史之乱爆发时,看上去是大唐最鼎盛的时候,也是帝制时代最繁荣的时候,实际上是危机最多最大的时候。国家机构,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地方和中央,而天宝年间时,唐朝的中央内部、地方与中央之间、以及地方各处都是充满着矛盾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矛盾是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无法缓和的。】
【首先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也就是玄宗朝朝廷内部的矛盾。这点很好理解,在李林甫上位后,各种排挤和打压异己,真正为国办事的有才能的都被排挤走了,剩下的是各种利益小团体,拉帮结派,一门心思搞政斗;后面杨国忠上位,取代李林甫成为李隆基身边的第一权臣,权力的交接过程也颇为动荡,杨国忠也制造了冤案,拉了一批人下水。朝廷中不就乌烟瘴气的?自然也就矛盾重重,大家心思都不在办公做事上了,而在搞斗争上了。】
【相对于朝廷内部斗争的矛盾,更为致命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这个地方,包括两层意思,一个是各地方政府,像节度使就算是地方政府与势力,另一个意思,就是百姓阶层。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体现在很多地方,其一是将相不和。李林甫在位期间,就有意打压各地方节度使,想断绝各地方节度使进长安为相的道路,比如王忠嗣就是被他搞掉的,后来杨国忠上位,就与被李林甫提拔上来的异族节度使矛盾很深,安禄山起兵叛乱时,打出“诛国忠,清君侧”的口号,是有极大的私人恩怨在的。】
天幕对“地方”的定义,令帝王们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忍不住思索,百姓阶层也算是地方么?这是一个什么标准来划分的?为何百姓阶层,也会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因素?毕竟安史之乱八年,最受重创的就是百姓啊!
众帝王们琢磨了一番后,各有一些想法,只是不能确定自己想法是否准确,想听一听天幕的解答。
【其二就是更隐藏的矛盾:军事实力的外强内弱。大唐开国以来,得益于天选帝王太宗李世民的功绩,国力提升速度极快,国土扩张速度也极快。大唐对国土面积的执念,和汉武帝刘彻一样深。所以从太宗到玄宗,除了武皇外,其他帝王都对扩张国土雄心勃勃。但是打下来的疆域,就需要军队镇守。控制和管理边疆,处理与异族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需要技巧和智慧的事情,毕竟中原周边,能够延续千年而存活下来的势力,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伴随着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李隆基便在开元十年设置了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早期的李隆基还是很有创新和探索的精神的,旧制度崩坏后,用新制度来代替很正常。设置兵镇也没毛病,但李隆基犯的一个致命错误是,他将行政、财政、人口、土地等管理权,都交到了节度使一人手里。这就意味着,节度使手中不仅有兵权,他们还有人有钱!大家说说,这和军阀有什么区别?这些权力在手,谁不想当个土皇帝,当个霸王啊?这样一来,使得本来掌握地方行政权的刺史之类而官儿,都成了节度使的部属了,刺史们不再是对中央负责,而是对节度使负责了。如此一来,地方势力不与中央离心离德才怪。】
李隆基这骚操作,真是让帝王们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些个有头脑有谋略,且野心都超乎旁人的帝王们,第一时间就能反应过来,手中有兵有钱又有人的意思,虽然他们没听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但所有人第一反应是:那还不得反了他娘的,自己当皇帝?特别是顶头上司还是李隆基那个货色。
【给宋朝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让大宋一直生活在将领有兵权就会造反的“被害妄想”中的藩镇制度,就是李隆基搞出来的。这一手不仅对大唐影响极大,连带着也影响了大宋几百年的历史,导致宋在军事上一直犯浑。可是,任何人看到了那么大个大唐,被藩镇势力弄得七零八落的,落下点毛病不奇怪吧?】
赵匡胤:emmmm……感觉自己被扎了好几箭,天幕不嘴大宋则矣,一嘴大宋,就一朝全都被嘴,真是专门往心窝子里扎。
赵德昭问:“父皇,天幕这是何意?”
赵匡胤忍不住翻白眼道:“天幕说我将权力分的太过,导致宋的军队一直强不起来……”
赵德昭:我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天幕也骂过宋?还骂过自己这英明神武、智计过人的亲亲父皇?父皇还老老实实挨骂了?
嘶……
嬴政刘彻与李世民,顿时也理解了赵匡胤的心情一点了。任何人看到李隆基干了那么一件蠢事,不记着点,吸取教训,才是有问题的吧?呃……大宋只是吸取教训太过?
【李隆基设置兵镇,镇守国土四方,这出发点是没问题的,乍一看还是个聪明机智的政策呢!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节度使的实力不断强大,而中央的军力却在不断变弱。太宗贞观年间,实行府兵制时,全国有634个折冲府,其中有261个在拱卫中央,中央相对于地方有着绝对的军事优势,可是在设置兵镇后,保卫中央的变成了彍骑,用人话讲,就是宿卫兵。到了天宝年间,大唐边镇兵力达到了50万,但中央不到八万。所以安禄山身兼三个节度使,还联合了少数部族后,就凑到了十五万兵力,他就敢冲京师重地打长安有木有!】
【所以对于天宝年间的安禄山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自己手里有兵有钱还有人,顶头上司待自己还行,可有一个小人同事一直针对自己,天天在上司面前叽叽歪歪说自己坏话,还给自己小鞋穿,上司看上去又昏庸无能,占着位置不干活儿,自己这个节度使干得都比他那个皇帝干得好。既然不想受气,又有实力取上司而代之,何不试一试呢?安禄山作为外族,君君臣臣那套对他来说都是虚的。更何况,李隆基抢自己儿子的媳妇,不已经坏了纲常在前么?】
众帝王:嘶……听上去蛮有道理的样子,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可是现在说不上来。
第130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1)
不过这时候, 帝王们也慢慢品过味儿来了。
世人将安史之乱的原因,归咎于杨贵妃,说她媚上惑主, 归咎于李林甫杨国忠, 说二人惑乱朝纲, 归咎于安禄山, 说他是外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问题并非简单地出现在他们身上。就算没有杨贵妃,可能会有李贵妃;没有李林甫杨国忠, 可能会有别的奸佞小人趁机上位;就算安禄山不反, 也会有其他野心勃勃的节度使。
这场叛乱的发生,是一种必然, 只是不一定是安禄山发动,不一定叫这个名字而已。
这样的领悟, 让帝王们都浑身一寒。
再联想到,天幕讲大明时, 连带着将太*祖的政策也盘了一通;讲大宋时,把近两百年前的开国皇帝拎出来骂, 当时只觉得, 天幕确实挖的深。可如今一看, 反而更像是一种宿命感,是一种作为帝王都很难以抗拒的力量,在推动着一切的发展。
反过来,像于谦、岳飞这样的人, 他们才不是被局势所选出来的人,而是自己选择与那股力量对抗的存在。
李世民听到这里, 便知道了天幕的意思。
面对天宝年危机的他,仅仅除掉一个安禄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节度使与兵镇制度,才是大唐危险的原因之一。
藩镇制度的问题有多严重,从汉代的历史,从天幕大力批判明太*祖搞分封藩王,就可以看出来。
国家权力,必须集中在中央,若是流散到地方,必然会危及到中央的稳固,这才是致命的根本。
李世民心中正思索着这个问题,高力士上前,声音压得低低的,道:“大家,广平王兄弟二人来了。”
李世民抽回思绪,扭头就看到了两个身量颇高的年轻人,在不远处给自己行礼。
李豫和李倓听说皇帝召见,二人便匆匆赶来了,远远就看到两人的父亲跪在地上,颇为吃惊。
可是路上听到李亨会偏信张良娣和鱼朝恩、李辅国等人,还会冤杀李倓,二人又觉得他跪在那里挺正常。
皇帝本就不待见他这个太子,又听到天幕细数他干的那些糟心事,还只是让他跪在那里,都是皇帝今天收了脾气的。
见到两个来孙,两个象征着大唐未来希望的人,李世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命高力士给二人端来桌椅赐座,还上了最好的茶水和点心。
二人忙一齐谢过。
李倓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对李世民行礼道:“圣人,太子可是犯了什么错?若无大错,能不能让他起来?”
李豫没拦住李倓,便跟李倓一起求情。
李世民一看,这李倓,果然像天幕说的那样,性格有点刚,哪怕李隆基对儿孙们不太热络,他也敢直接给人提想法。
不过,这玄孙虽然讨厌,但来孙看上去朝气蓬勃得很,李世民瞅着就觉得心里高兴舒坦,便道:“行吧,看在你们二人的份上,李亨你起来吧!”
“谢圣人恩典……”李亨微微颤抖着,连声音都有些打颤。
李豫和李倓也忙谢恩。
高力士见皇帝没生太子的气了,也是长长地松了口气,命人给李亨处理手上的伤口。
此时高力士的心情也有些复杂,他没想到,自己全心护着的太子,当了皇帝后也是那副德行;可是他毕竟是太子啊!
安顿好李亨,高力士有个大胆的想法,想让皇帝把太子放回东宫去,反正东宫也能看到这天幕,又不用碍着皇帝的眼,免得待会儿父子两又起冲突。
但眼下似乎不是什么好时机。
高力士回到李世民身边,正琢磨着什么时机如何开口最好,却看到那桌子上,摊着皇帝刚刚写的字,看清那字迹后,高力士如遭雷击:那不是皇帝的字迹!
作为皇帝的贴身内侍,跟着李隆基四十多年,高力士可太熟悉李隆基的笔迹了,哪怕随着年龄的不同,李隆基的字迹发生了一些变化,可眼前这字,跟皇帝以前的字完全不同!
高力士抬眼看向皇帝,发现眉眼没什么变化,就是气势更加强盛了,可低头看看那桌上的字,完全是另一个人的样子,高力士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高力士偷偷摸摸观察皇帝的时候,李世民的注意力完全在天幕上。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大唐不是有一个安禄山,而是有九个十个安禄山,每一个节度使都拥兵自重,都可能进行叛乱!所以其实这个时候的大唐,是危机四伏的。但不管是朝廷,还是节度使,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唐朝的统治阶级,是掌权的人。这次的叛乱,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与矛盾。】
【但不可忽略的是,统治阶级与百姓阶层之间,也充满了矛盾。而这个矛盾,主要是来源于统治阶级,特别是朝廷对百姓的剥削压迫。大家都知道,古代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所以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就是地主阶级。而且千百年来,土地一直是私有制的,就是你买下这块田地,要怎么种,要用来干什么,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像咱们现在,土地归国家所有,每一处耕地都登记在册,不能轻易更改用途。】
【但唐朝时,土地是可以买卖流转的,于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不断朝着少部分统治阶级手中集中,也就是土地不断被一些大地主通过购买强抢等方式,集中到了他们手中,农民失去手中的土地,没有了可以依赖生存的生产资料,便只能迁徙流亡。表现在外的就是均田制被破坏,农民们被迫寻找其他活路,成为流民,生活艰难困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隆基在长安皇宫中过着奢靡的生活,不仅是他自己,连带着杨贵妃的家人,也奢靡挥霍,声色犬马,这样的事不仅长安的人知道,天底下的人大多都知道,否则不会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了。而李隆基与杨家人享受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普通百姓们身上搜刮而来的啊!】
【这种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要愤愤不平罢?皇帝锦衣玉食,各种享受可以理解,因为他是在那至尊之位上的人,可是杨家人,许多百姓估计都会愤愤不平地问:“凭什么!凭什么杨家人什么都不做,靠着一个迷惑君王的女的,就可以那样肆意挥霍?”可是没有人能回答他们,统治阶级更是不屑于回答他们,因为统治阶级早就听不到百姓们的哭声了。】
嬴政从此处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土地便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此话倒是极为正确,一国都靠百姓在土地种粮食、织布匹来养活,所以只要牢牢控制住土地,便能最有效地控制住整个国家!土地国家所有?这好像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嬴政双目渴望地望着天幕,希望天幕能多讲讲土地归国家所有的事,但天幕的重点还是在讲天宝年的情况,因此没有过多赘述,这让嬴政有些失望之时,也只能靠自己去琢磨了。
刘彻挠了挠头,他对打仗扩充疆域很熟悉,也知道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对中央的威胁有多大,但是说到经济庶务,他就没那么通晓了。
“土地?土地确实是命根子,什么都靠地里生出来呢!只是,土地集中在地主手里,问题会有那般严重么?”
汉前面只有秦,而秦二世而亡,时间太短,根本没那么长时间发生土地兼并,也没法给汉提供太多的参考,所以刘彻有点点抓瞎了。
赵匡胤摸着胡须沉思,天幕此番话,又透露出了极大的信息啊!而且不少都是以前从未听过,也未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东西,什么生产资料,什么土地国家所有之类的,一个个都属实有些陌生又难懂。盼着天幕多说一说吧,天幕却没深入说。
赵德昭听了那些新奇的词儿,也想问问赵匡胤,希望看书贼多的父皇能给自己解疑答惑一下,可是看到赵匡胤的眉头像是能夹死蚊子一样,赵德昭又把一肚子问题咽了回去。
父皇也在思索呢,估计问也问不出来。
赵德芳则直接忽略了那些他听不太懂的东西,十分赞同后面的话:“不只是大唐的百姓,我也想问一问呢,杨家人凭什么啊?一不事生产,二不能辅佐君王,反而把朝政弄得更乱了,凭什么享受那么奢华的生活?”
赵德昭回答道:“就是因为没有享受那等荣华富贵的资格,所以才会举家覆灭!芳儿,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只有配得上那个位置的德,才能帮你坐稳那个位置。”
赵德芳点头:“杨家人确实德不配位,但这个德是指的德行吗?”
赵德昭便给弟弟细细解释器了这个德的含义。
朱元璋将茶碗盖上,发出“叮——”地一声,但他声音一下子就盖了过去,嗓门极大地问:“统治阶级?统与治,我能明白,这阶级是什么?”
朱棣尝试着理解:“阶级,是台阶与层级的意思?就像台阶有一级一级的,是因着高低的不同,这阶级的意思,便有相似之处吧?”
朱元璋看了看不远处的台阶,指着道:“若像那一般,统治阶级便是在上头,下面又是什么呢?”
朱棣思来想去,没想到合适的词儿,毕竟天幕说到百姓,也是用的阶层这个词,而不是阶级,说明百姓与统治阶级并不相对应。捉摸了许久,最后朱棣老老实实道:“对不住父皇,儿臣也想不出来,只堪堪想出一个‘被统治阶级’。”
第131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2)
朱元璋陷入了思索, 咕哝道:“被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嗯……”
这个词确实有些简单粗暴,但是一时半会之间,确实想不到更加合适的对应词了。
“听着颇为白话, 倒是极好懂。”朱元璋略一点头, 算是认可了朱棣自认为的“胡编乱造”之词。
朱元璋将桌上的碗碗碟蝶都摆了起来, 然后将碟子上的点心, 集中到了其中两个碟子上,剩下的碟子只有一点点心渣。
朱棣这次算是看明白了,朱元璋演示的,是李隆基当政时期, 朝廷搜刮民脂民膏, 导致财富都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那些空着的碗碟, 便是受压迫的百姓。
事情还未完,朱元璋又拿起放在一旁的托盘, 将那些碟子分别放在两侧,很快那托盘便一翻倒, 所有的点心都跌落在地,两个装着点心的盘子摔得粉碎, 空着的那些碟子, 有些碎了, 有些幸运地完好。
那托盘翻倒、碗碟跌落碎裂的声音,让朱棣有点心惊肉跳。
朱元璋望着满地的碎片与滚落的点心,惋惜道:“可惜了。”
不知道是在惋惜那倾覆的国家,还是浪费的点心和碎了的盘子。
朱棣要上前帮他收拾捡起来, 朱元璋伸手拦住了他,然后自己蹲下*身, 一点一点捡起来,那些点心,也被放进了还未碎裂的碗碟中,只是已经变得脏污又难堪,不能入口了。
朱棣紧紧地盯着这一幕,心神巨震,那重新装上了点心的碗碟,就像是新一代崛起的势力。他们老朱的大明,不就像是砸了蒙元的碗碟以后,接住了这一摊江山的碟子么?若是朱家,不能将这天下财物,好好分配,亦将重蹈覆辙!
朱元璋收拾好,剩下一些碎瓷,等着内侍们来收拾,转头看到朱棣有些两眼发直的样子,便知道老四是有些领悟了,圆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玄烨捏了捏眉心,他总觉得,这百姓阶层与上层的矛盾对立,不仅是在指大唐的情况,而且也在讲满清,而且满清情形更复杂。
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官员腐败、压迫底层……也是发生在满清的。
这一部分,信息量极大,李世民听罢,手中拿着笔,沉思良久,才下笔写字。
天幕所用之词十分新奇,但稍加思考也能理解,但天幕所言之问题,是李世民以前未曾直面的存在。
天幕说的,可是整个封建帝制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他大唐一家的问题,是自秦汉以来,一直到清灭亡,每个朝代都存在这个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李世民也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明白民生的疾苦,可是他未曾深入到这一层过,未曾想到,这是一种社会,一种国家制度的顽疾。
到此时,李世民心中本有的许多疑问,也似乎得到了提示与解答,他脑中涌现出了许多想法与感触,所以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记下来。
李亨父子三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连小声交流都不敢。
虽然他们都觉得,此时的皇帝,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虽已年过花甲,却勃发出了一种年轻人身上才常见的斗志与生命力。
而高力士此时,也顾不上琢磨皇帝的字迹了,忙着给皇帝赶紧磨墨,或者随时眼疾手快给他换上纸。
高力士将注意力放在皇帝写的内容上时,才发现这时皇帝确实心思都回到了政事上,一扫先前沉溺于享乐中的颓靡之态,仿若是开元年间的皇帝,突然又觉醒了一般。不,也不能这么说,开元年间的皇帝,好像也没有现在这等水平。
高力士死死地压住心中的异样,一点都不敢露出来。
【统治阶级,听不到来自民间,来自百姓的声音的时候,就是非常危险的时候了。民心生怨,当这怨气足够强,又无法宣泄的时候,社会也就难以安定了。民心民意,才是最朴素最明显的指示标。】
【现如今的史书,史家观点,以及普通人的观念里,安禄山是个乱臣贼子,是个不记恩的外族白眼狼;可是查阅历史会发现,在安史之乱几十年后,哪怕唐朝皇帝换了几个了,河北民间还在祭祀安禄山。河北便是安禄山当初当节度使的地方,是他起兵之地。】
【前面说过,安史之乱祸害了整个大唐江山,使得无数百姓卷入了战火,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姓应该十分憎恶安禄山才是,河北当地的反应为何会如此与众不同?这个地方,与宋朝的幽云十六州重合度极高,而且也是大明天子守国门之地。在如今行政区域被划分为了北京、天津和河北,常称京津冀,在唐时,这一片都是河北。】
【这一带,因为地处中原与北边各势力的交界之处,所以常年受到北方各部南下侵扰,如此一来,当地人的血缘与身份成分都十分复杂,各种势力在此交织缠绕,形成了一个与中原和北方都不同的混合地带,所以十分难管,常成为中央政权头疼之地。要镇得住这里的势力,要稳坐这一带节度使的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在这里干得不错,颇得民心。】
【在武皇期间,著名宰相狄仁杰就注意到了河北地区的问题,曾经上书过皇帝,但河北一带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一直到李隆基当政时,河北地区承受压力更大,随着均田制的崩坏,却要承受更重的税收,有数据说,河北地区承担了天宝年间全国四分之一的赋税。赋税重的同时,徭役也重,当初杨国忠在和南诏国打仗时吃了败仗,就从河南河北一代征兵,不少人都被抓了壮丁。另一方面,虽科举制在隋朝就已实行,唐太宗也进行了改革,可门阀士族在这里依旧占尽便宜,河北一带因历史缘由,在科举取士一途上,有些受官方的隐性歧视;再加上李林甫和杨国忠上位后,更是祸乱朝纲,大唐的官员升迁制度都出了问题,结党营私成了主流,而在朝中一直出于弱势的河北士族,无党可结,直接硬生生断了升迁之路。】
【所以前面提到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地方内部的矛盾,在河北地区最为激烈,最为严重。河北地区的整个社会,从地方官员,到普通百姓,不仅不服于中央的统辖管制,甚至是有强烈的敌对和抗争情绪的。这些矛盾,内部斗争解决不了,注定要往外爆发延伸,才可能得到释放。】
天幕的描述,让帝王们意外之后,思索一番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若非是因为积累了的许多怨气,许多问题,造反的事也不可能说干就干。
安禄山是个能人,但若中央朝廷政治清明,民间毫无抗击之心,这叛乱也很难起来。
安禄山能突然起兵,并且一路平推而过,除了大唐中央守卫空虚缘故外,河北一带民间的支持,也很重要。
李世民听完这些问题,一直都临危不乱的他,此时额头也忍不住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河北一带,确实是有些难管,只是他在位时,有更大的问题在,河东和河西的门阀斗得厉害,河北那种没有门阀势力的地方,反而没投入那么多注意力。
高力士看到皇帝出了汗,忙取了帕子来给他擦拭。
李世民感觉,这高力士虽私心和小动作都不少,但对皇帝是真贴心。
只是,目光回到眼前的桌案上时,李世民还是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高力士的事都是小事了,摆在面前的问题才是大事。
就在李世民稍稍停笔的时候,李倓见缝插针地问:“圣人,这抄写之事,可需要倓与兄长代劳?”
李世民略思索了一下,便对高力士道:“你去给他们三人都准备笔墨纸砚来,也让他们陪着朕写一写,有什么想法,也写下来,回头让朕看看,你们父子三人,谁最为有心。”
李亨与两儿子忙起身领旨。
李倓和李豫还好,二人平时读书也算尽心,心中有些东西。李亨领了旨,内心却十分不情愿,将自己那个没有眼色,只想着出头显眼的儿子,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通。
李世民也想看看这玄孙和来孙三人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他们可是要接下这大唐江山的人,李世民要好好摸摸底才行。
【面对这样复杂的局势,安禄山却十分得民心,说明他并非是简单的阴险小人可以概括的,而且他的政治智慧可能还不错。安禄山首先利用自己外族的身份,将河北地区的少数部族人心都笼络了起来,他的部下就养了许多少数部族的人。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势力与部族,可是相对于汉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胡人。】
【安禄山不仅收许多胡人当养子,教他们学习骑射,找关系找门路给他们安排前程,还会收纳被打败的少数部落,比如杨国忠用来构陷李林甫造反的阿布思,就是在安禄山手下的,当初阿布思的部落被回纥人所破,安禄山便收留了阿布思与他手下诸多精壮勇猛之士,后来这些人成了安禄山手底下的精锐。】
【团结了胡人,安禄山也要团结河北一带的汉人,于是他以地域化为核心,利用中央朝廷对河北地带的区别对待,引发民众对中央朝廷的不满,然后强调他自己是这一地域的中心领袖,使得河北一带民心朝他倾斜,成为了百姓更为认可的“统治者”。】
第132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3)
安禄山的这一操作, 令许多帝王都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抱团,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在朝廷内,就是结党, 门阀士族是靠着亲戚与姻缘关系抱团、科举取士是靠着老师和门生的关系抱团、还有更多的是靠着利益关系抱团。
安禄山也是采用抱团这一方法, 将河北一带混乱失序、又对朝廷怨愤的民心统一了起来。
【前面两点, 是安禄山根据不同的民族血缘成分, 来进行的划分;他还有另外两套办法,来应对不同阶层的人。对于普通底层百姓,他便用宗教的方式来拉拢人心,利用他自己粟特人的身份, 举办各种袄教仪式, 将他自己塑造成了光明神和山神,底层无知愚昧的百姓, 就会因为他的神性身份而产生敬仰与拥戴。】
【对于另一部分读过书,不吃宗教这一套的士人们, 安禄山就采取了另一套办法,也是历史上诸多政治人物都喜欢的人设——礼贤下士, 并大力提拔有能耐的士子。在那时,读书本就是对智商的一种筛选, 读书能读出头的, 大多是头脑真灵活的, 安禄山将他们收在身边,当成谋士来用,不仅不吃亏,还很赚。而对于那些士子来说, 因为历史和政治原因,河北一带士子走科举之路是难走通了, 还不如跟着安禄山。本来读书的目的就是“卖与帝王家”,安禄山给的待遇更好,为何不接受?安禄山不是帝王?那就把他推成帝王不就行了?】
【在安禄山起兵造反的过程中,他身边的士子谋士,就为他的起兵合法性,做了不小的工作,比如严庄就提出“四星聚尾,金土相代”,星象预示着安禄山是要取代李隆基当皇帝的。这一点在现在看来,就是无稽之谈,天上的星星才不管你地上的人的事呢。可是在讲于谦打赢京师保卫战时,说到了他那句“社稷为重,君为轻”的重要作用,几乎就是当时打京师保卫战的指导思想。安禄山起兵也一样,就算是他私心想当皇帝,也不能直接说是他想当,而是要借天地的异象来证明,他就是天命所归,否则别人不会轻易跟着他,做这种掉脑袋的事情。所以古时候这种传说故事就很多,又是鱼腹藏书,又是狐狸乱叫,又是挖出石人之类的。】
【话说回安禄山身上,虽然他头上一直戴着乱臣贼子的帽子,可是咱们读历史时,也要注意,不仅是历史和局势造就了他这个人,也有他自己的心机与智慧。在河北一带那种混乱的社会结构中,他能精准地看透社会的矛盾,并且抓住每一个群体的痛点,将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就表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了解他的不简单,也能理解为何在安史之乱几十年后,河北一带的百姓还在祭祀他,甚至到了几百年后,祭祀之事还存在。】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他起兵事败,第二年就死于自己儿子之手,但因为他发起的这场叛乱,河北一带终于不用承受那么重的赋税,能靠自己种地吃饱肚子了,甚至比关中一带的百姓过的还富裕;朝廷新派来的节度使,也不敢随便压榨他们了,谁的政策敢严苛一些,他们就敢直接砍了节度使。切·格瓦拉说过:“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的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对于河北一带的百姓来说,安禄山用自己的命,给他们破开了困局,让唐的中央朝廷,不敢再忽视甚至是敌视河北这一片了,安禄山的叛乱,就是河北百姓的激烈反抗。这样的人,对于大唐朝廷来说,是乱臣贼子,可是对于那时的河北百姓来说,他就是个英雄。】
天幕的语气很平淡,并没有讲述岳飞和于谦时,那种激昂的语调,可是帝王们都听出了意味深长的感觉,似乎是在警告他们一般。
但帝王们都知道,天幕中的人,是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的。
嬴政道:“人实为有多面,对中央朝廷来说是乱臣贼子的人,却成了一些百姓眼中的英雄,可笑之人不是百姓,也不是安禄山,而是朝廷。朝廷竟然将自己的百姓,推给了敌人。”
只是,想到天幕说的,河北一带与中央朝廷的矛盾那么深刻,是因为他们的赋税极重,同时还会被抓壮丁,士子们也得不到升迁,嬴政第一次感觉自己有点中箭。
统一六国后,他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展自己的抱负,修驰道、修长城、修水渠以及皇陵,还有计划中的阿房宫……一个个大型的事业,每次都要征调几万几十万的民夫,在这对于百姓来说,何尝不也是一种负担呢?
嬴政第一次低下了头,甚至找了个台阶,直接在地上坐下,心中颇为纠结苦恼。他不知自己寿数还剩多少,可他总觉得,他无法在活着的时候,将心中的想法一一实现。难道真的要考虑,将那些事交给后人去做吗?
这一部分,刘彻整个人也听呆住了。
天幕前头说李隆基创造了开元盛世,颇为赞赏,突然话锋一转,将李隆基骂了个狗血喷头,已经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了,没想到安禄山那样的反叛之臣,也有这么一个猝不及防的大转折?
这让刘彻心中有了一点动摇,他不知道,自己现在这样致力于开疆拓土,会不会以后真的被骂穷兵黩武?
对了,还有天幕提了一嘴的自己老年昏庸乱政,难道与这事也有关?
想到李隆基,就因为后期躺平了,就导致后人只记得他沉湎美色、不理朝政的昏庸,前期的努力就全白费,刘彻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赵德芳整个人也听懵了,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一边掏耳朵一边问:“什么什么?安禄山是英雄?她在开什么玩笑?”
他听了那么多唐传奇故事,每次安禄山出场,几乎都是反派,这叫赵德芳有些无法接受,安禄山怎么可能是英雄啊?胡说八道!
赵德昭无奈道:“天幕说的是在河北一带,也就是如今幽云十六州那边。并非说是对大唐。”
赵德昭依旧犟着,反正不认。
赵匡胤已经提笔,写下了一张纸条,叫来内侍,将这皇命发布了出去。
“父皇,您这是……”赵德昭刚问出口,突然想起,皇帝之事,不可随便询问,忙又住了嘴。
赵匡胤道:“我命人去幽云十六州一代查探,看看那边是否还有祭祀安禄山的事。”
虽然幽云十六州不在宋的控制之下,但宋派去北边的探子也不少,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赵德昭敬服道:“还是父皇想得周到,去那边打探一番,就能查实是否为真了。若真有人祭祀,还能探一下原因。”
赵德芳没有刚刚那么激烈的抗拒了,但他心中反而升起了一股忧虑:天幕说的不会是真的吧?转而他又飞快的否定了。可是这个念头总是控制不住地冒出来。
赵匡胤点头道:“这安禄山确实是个人物,头脑与手段都兼具。只可惜运气不太好。”
因为起兵时年纪不小了,没多久安禄山的身体就出现了不小的问题,这也是他会被儿子安庆绪轻易杀掉替代的缘故。
这人上了年纪啊,身体就会无可挽回地走下坡路,不管你是皇帝,还是普通人,都抗拒不了的。
赵匡胤扭头看了看还年轻的儿子,有点羡慕的同时,又下定决定,一定要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为孩子多扫除一些障碍,多铺好路。大宋不是他一个人的大宋,是全天下的大宋啊!
朱元璋听到士子给安禄山叛乱找合理正当理由的事,颇为感同身受道:“可不是?要没有一个为天下的理由,可没那么多人跟着你干啊!”
朱棣道:“旁的不说,论得天下之正,咱们大明可一点都不逊于别朝。”
朱元璋赞同:“这倒是真的。不过,祭祀安禄山一事,为何我没听过?”
安禄山是河北一带的民心所向,朱元璋还没怎么听过这个说法。
朱棣回到:“儿臣也了解不多,自唐末以来,幽云十六州就没入过汉人之手,许多事,都与咱们想象中的大不同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悚然一惊,他想起了一个事。他借着朱祁镇的皮囊坐皇位的时候,知晓了洪武年末科举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南北榜案。因为南北发展极不均衡,而北方又是多年在北部少数部族手里,对汉家文化十分不在意,甚至排斥抵触,所以北方的士子水平,与南方士子的水平,难以相比。结果在洪武三十年,就出现了科举放榜后,榜单上全是南方举子的情况,那件事闹得极大,要不是自己处理得快,让北方士子又考了一遍,这南北恐怕就要裂开了。
这件事,大概也是促使老四迁都京师的原因之一。老四估计是看到了南北的差异与分裂,担心南北内部分裂厉害,所以皇帝亲自去坐镇北方,不仅守住国门,还带动一大批权贵和富人移居北方,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北方发展的速度,希望南北能更好地融合相连。
此时,朱元璋再次感觉到,老四迁都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
正如天幕所说,幽云十六州有四百年的时间不在汉人治下,淮河以北也有两百年不受汉人掌控,形成的裂隙可不是轻易能弥补的。安禄山的得势与安史之乱的声势,深刻表明了地方与中央形成了隔阂,甚至发生对抗以后,会产生多大的动荡。
“老四!多亏有你啊!”朱元璋对朱棣道。
第133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4)
要不是老四朱棣上位后, 将都城迁到了京师,在那里经营了数十年,等到朱祁镇上位, 土木堡之变后, 也先南下打大明, 京师附近的人也没有那般容易被动员起来, 好不容易收回来的幽云十六州一带,恐怕又要落入少数部族的势力手中了。
想想宋时,幽云十六州未被收回,宋的三百多年时间里, 就一直处在北方势力的压制之下, 朱元璋才真正地冷汗涔涔啊。
想起这些事,朱元璋就忍不住长叹一声, 天幕说的极对,他自己虽然从一介底层成了皇帝, 那脑子里的想法还是没转过来,还是像乡下的土财主一样。太子朱标死后, 便不管不顾地将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其中朱允炆是朱标孩子的因素比重有多大, 朱元璋心中太清楚了。
他因私心而将皇位当家产一般传了下去, 可朱允炆心性手段不足, 削藩把自己的皇位都给削没了。还是应了天幕那句话:这皇位,不是人人都坐得,不是因为有朱家血脉就能做得稳的。
朱棣见朱元璋突然激动起来了,还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父皇, 此话从何而来?”
朱元璋牢牢地抓住他的手,似是哭, 又带着笑道:“我从安禄山受河北一带百姓尊崇一事,想到了你日后迁都京师的缘由。你比你老子我,想得到位啊!”
朱棣愣了愣,这事儿他倒是还没想过,朱元璋给他讲朱祁镇的事时,提过大明都城到了京师了,所以才有了著名的京师保卫之战。可朱棣不曾知道,这都城是他迁的。
天幕在讲安禄山如何笼络人心的时候,李亨立马就道:“这安禄山,果然是个狼子野心的东西,枉父皇往日里那么看重他!”
李世民一个白眼翻过去:“你闭嘴!”
李亨顿时脸色讪讪的。
安禄山是李林甫提拔上来的,顺着李林甫的意思,安禄山就对李亨这个太子不假辞色,甚至见了他还不行礼,偏生又巧言令色,在皇帝面前让他辩解过去了。李亨可还记着这些仇呢!
只是李亨想上点眼药,却不知此时的李隆基皮下,换做了李世民,而李世民最讨厌他这种本事没几分,还喜欢叽叽呱呱的人了。
李倓想开口,被李豫瞪了一眼,也讪讪住了嘴。李倓知道,刚刚给父亲太子求情的事儿,已经让亲哥不满他的冲动了。
李世民注意到了兄弟两的眉眼官司,但没放在心上。
听到天幕说,对于河北一带的百姓,安禄山时英雄,李世民面上微微露出苦涩:“河北一带……当初太*祖皇帝杀窦建德时,这梁子就结下了吧!”
窦建德当年在那一片经营得也很不错,颇具声望,自己当初就不赞成杀窦建德,可太*祖一意孤行,再加上太子李建成等人在一旁撺掇,觉得窦建德活着,就会成为河北山东一带世家大族的旗帜,成为大唐的隐患,杀窦建德一事,就连李世民都拦不住。
果然,李世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唐开国时,中央便与河北一带结下了梁子,一直到一百多年后,成为了送大唐上路的致命一击。
高力士站的近,听到了李世民的嘀咕,好不容易稳定的心绪,又掀起了惊天之浪:皇帝怎么一下子又想到了百多年前的太*祖皇帝身上去了?
高力士心中的疑窦越来越大,让他几乎有些坐立不安了。
【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了,安史之乱的原因,是来自于社会层面的,是非常深层的,因为底层百姓有苦难,有怨气,需要出头,需要发泄,所以才让安禄山这样的人找到了机会,才让大唐那稳固的江山,出现了摇晃与裂隙。】
【大唐是一个鼎盛的朝代,但也无法忽视在它那繁华富裕的表象下,潜藏的层层危机。安史之乱还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还未真正地发动起广大百姓来。等到唐末期时,黄巢和朱温发动的农民起义,才是真正将大唐终结的历史巨浪。说到黄巢,就要说到他做的另一件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事,那就是他将独占社会顶层资源的世家大族,几乎杀了个一干二净。】
【唐朝时,朝廷与世家门阀之间的矛盾,亦是社会的重要矛盾之一。坐拥唐朝万里江山的陇右李氏,却被当时的许多门阀世家看不上,连主动联姻都会被拒绝。可见这些世家的底气与能耐。也正是因为他们死死占据着最好的资源,导致社会上下流动性不强,他们不仅自己多吃多占,还要不断占有普通百姓奋斗许久才获得的那么一点生存资料,更是加剧了社会的矛盾。这种社会上,不能为社会与国家发展做多大贡献,却拿最好资源的阶层与家族,就是国家与社会最大的毒瘤。】
【黄巢将那些尸位素餐、资源的传播途径像艾滋病一样,靠着血液、母婴和性*传播的世家杀光了,宋朝就坐享其成了这样一份好处。所以到了大宋时,宋的军事虽然非常辣鸡,可社会的活力却是盛世大唐都无法相比较的,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这也是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好了,本期的《两级反转李隆基:为了奖励自己,败掉了整个大唐的国运》,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最后请不要忘了给一键三连支持一下,我们下一期再见!】
随着音乐的响起,一键三连的按钮又跳了出来。
赵德芳直接蹦了起来:“这是个什么东西!”
赵匡胤像之前一样,长摁了那个红心标志,给了一键三连,赵德昭学着父皇的样子,也给了一键三连。紧接着是赵德芳。
待三个标志消失后,赵德芳还对着自己的手指左看右看:“真有意思!明明什么都没有,我却好像摸到了一块大石头!”
赵德昭有些担忧地问:“父皇,摁了那个,不会有不好的事吧?”
赵匡胤摇头:“当然没有了。你别想那么多,我已经试过两次了,什么不好的事都没发生。”
赵德昭这才放下了心:“那就好。”
赵匡胤还逗他:“你还未确定是否安全,怎么就摁了呢?”
赵德昭微微撇开脸,略带局促道:“我这不是担心父皇……”
赵匡胤明白了,赵德昭是担心他那么做了,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便想帮自己承担。这孩子倒是一片孝心。
赵匡胤伸出手,摸了摸儿子的头:“今日之事,可有什么心得?”
赵德昭点头:“确实有不小的收获!回头我便写篇文章来,给父皇过目!”
“好,那我等着,你最好三日之内便写完,回头怕是要忘记许多内容了。芳儿,你呢?你哥要写个文章,你也得说点什么吧?”
赵德芳新鲜劲儿还没过,正兴奋,突然听到写文章的事,顿时就焉了:“父皇,您就饶过我吧……”
那装作可怜的小儿之态,让赵匡胤也是慈父之心胀满:“你这臭小子,正经事是一点都指望不上你!”
赵德芳眼巴巴地看着父亲,期待他赶紧松口。
赵德昭却在此时插嘴道:“父皇,让弟弟来我这儿,与我一同写吧,此次天幕所言所展现之事,细节颇多,又有诸多新奇论点,让他过过脑子,能记得深一些,也学得深一些。”
赵匡胤觉得赵德昭说的有理,立马就同意了。
赵德芳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杀猪似的惨叫:“哥!哥!你可是我亲哥啊!为何这样要我的命!”
赵匡胤又气又笑,一巴掌过去,轻拍在赵德芳背上:“瞎嚷嚷什么?让外人听到,还以为你们兄弟相杀,闹出什么皇家丑闻了呢!都快封王的年纪了,还一点正形都没有,谁家王爷像你这般,动不动就坐地上,在地上撒泼耍赖的?”
赵德芳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老实站起来。
天幕逐渐在天边隐去,赵匡胤站起来,举起双手,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往屋里走,赵德昭立马又追了上去:“父皇!父皇!那个……您说的事……”
“什么事?”赵匡胤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赵德昭有些吞吞吐吐道:“就是……您如何知道几百年之后的事,还有,咱们的大宋以后如何……”
依照君臣之礼,他这个做儿子的,不该问皇帝这些问题,皇帝想说的自会说,可是赵德昭实在是心痒痒得厉害,太想知道那个岳飞了,还想知道那个明堡宗朱祁镇的事,想知道为何天幕一直说大宋军队不行,明明宋军是自己这个打仗出身的亲爹一手创立建制的……
赵德昭有一肚子问题想问赵匡胤。
赵匡胤看了看身后,还沉浸在“被布置了一个超难的作业”的悲伤情绪中的赵德芳,指了两个宫人送赵德芳回去,自己一手搭上了儿子的肩膀:“昭儿是想与我秉烛夜谈了?”
赵德昭忙道:“自然不敢打搅父皇安寝。”
“哈哈……也罢,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
赵匡胤觉得,自己还有太多的事想要教给儿子,可是时间好像剩的不多了,他抓紧些也是应该的。
嬴政与刘彻二人在天幕结束后,给了一键三连后,也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不必说,朱棣也是一回生二回熟,父子两很快就给了一键三连。
“这天幕如此解说,给我等不少启发,可惜不能奉上真金白银,以表谢意。也不知这所谓的‘一键三连’,到底有何作用。”朱棣带着些唏嘘道……
第134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5)
朱元璋道:“不论是作何用, 想必是有些紧要的,所以天幕每次都会在最后进行索要。更何况,这东西于我们而言, 并没有多大用处。至于真金白银的……即便想给, 也给不到人家手上啊!”
朱棣一想, 觉得也是, 只是能给金银的话,说不得还能和天幕之人说上话,能让她帮着解答一下一些疑惑呢。
天幕消失在天际,父子两也站起身来, 朱棣扶着朱元璋往殿内走, 后面有懂事的太监宫女去收拾地上的碎瓷和渣滓。
父子二人这时,还没从大唐那盛世突然倾颓的大反转中, 抽离出情绪来。
朱元璋对朱棣感叹道:“做皇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天都放松不得。”
李隆基前期英明,后期昏庸, 就是因为他太放松了,太享受了。
朱棣想起朱元璋每天批一百多斤的折子, 想到他每日起早贪黑处理政事, 觉得这话朱元璋确实是有资格说的, 十分诚心地认同道:“您说得对,当皇帝一不可以蠢,二不可以太自私,三不可以太偷懒。”
朱元璋顿时笑着指着朱棣:“你呀你, 脑子转的还挺快。”
这几点,分别能在朱祁镇、赵构和李隆基身上找到, 朱棣不仅是骂了李隆基,是连带三个败家子都骂了。
朱棣笑了笑,他们兄弟几个没蠢人,只是当初大哥太优秀太出彩,将他们几个压得光芒暗淡罢了。
朱棣其实有些担心,自己是父皇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会达不到父皇最初对皇帝的期望。
朱元璋在屋内坐下,朱棣十分主动地便上前给他捶腿。
朱元璋却抓住了他的手:“老四,不用这样伺候我啦,你这手,拿笔和拿枪,都比给我捶腿来的合适。”
朱棣道:“父皇这话说得有失偏颇了,儿臣的手,拿笔拿枪使得,给您捶腿也是应该的,老天爷安排儿臣做您的儿子,不给您捶腿,给谁捶呢?”
朱元璋听罢,心中涌出了一种温热的感觉,便轻轻放开了朱棣的手:“多给我分担一些事,就是最大的孝顺了。明日,你派人去将高炽兄弟几个叫来,对了,你的王妃也叫来,我得叮嘱她几句,莫要把孩子都宠坏了。”
看天幕时,朱棣说的话,朱元璋还记着呢,朱棣也意识到了这点,顿时眼眶微微发热,回道:“儿臣稍后就去办。”
“这回,是我与你一家聚一聚,就不叫别个了。待下次,再把你其他兄弟也叫来。”朱元璋又补充道。
朱棣开心地点了点头。
他看得出,自己的父皇,确实想开了许多事了,如今也更想多一些天伦之乐了。
玄烨沉默着给了一键三连,相对于天幕后面讲的安禄山起兵造反之类的事儿,他更关心说他老年昏庸乱政的事儿,以及天幕对李隆基对儿子们态度的批判,可是天幕只骂了李隆基的昏庸偏信,对儿子们的打压,却没有说说,帝王家的父子关系,该如何处理。
这次,玄烨也希望天幕能讲一讲大清,哪怕被狠狠骂也行,玄烨的心里,已经积攒了不少的不安与怀疑,他需要一些纾解。
天幕结束得有些突然,看到那个抖动个不停的红心时,李世民才略略回过神来,抬手给了一键三连。
其他人见皇帝已经给了,便都学着皇帝的样子,长摁了一下那个红心,就听到了悦耳的金币的声音。
待天幕逐渐消失在天际,李倓还有些意犹未尽:“还挺有意思的。”
李世民也收回了视线,他本以为,自己会像明太*祖和宋太*祖一样,受到劈头盖脸的一通骂呢,没想到天幕不仅没骂他,还说他是天选帝王,是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的皇帝。
可是这样的夸奖,并不能让李世民觉得多开心,大唐累积的各种问题,都压在他心头,让他心情有些沉甸甸的。
皇帝那般怅然,其他人也不敢有什么反应,一直到李世民收回了情绪,道:“将你们写的东西,都拿过来给我看看!”
李豫和李倓立马拿着各自写下的东西,亲自到李世民桌案前呈上,李亨这个太子还有些扭扭捏捏的。
李世民一个眼锋扫过去,李亨才不情不愿地走了过来。
平时皇帝威压颇重,李亨在他面前总是提心吊胆的,许多事都硬着头皮抱着赴死的心去做的。
这次李亨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情,鼓足勇气,眼睛一闭,就把自己的东西递给了高力士。
高力士颇为无奈地看了太子一眼,才转身将他写的东西,呈给了皇帝。
三份“答卷”摆在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一眼扫过,就能看出三个人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关注点与不同的观念,也对应了三人的心性。
李世民看着李亨那份,虽然用不少笔墨写了安禄山的可恶,但也提出了几点意见,让李世民略感意外,还以为这李亨完全是个草包呢。
可仔细想想,要真是菜到了家,李隆基也不会在众多儿子中选了他当太子,也不会对他那般防备。说白了,李亨的才华是有的,毕竟是皇家教育出来的,又是太子,没有一点本事服不了人,在威武时也不能受到那么多人拥戴,紧急登基。
那么天幕细数他做的那些事,偏宠宦官鱼朝恩、李辅国等人,又放任张皇后插手政事,导致内部斗争不断,原因不在他才能上,而在于他为人性格上。
李亨的担当能力、斗争精神已经被李隆基削减敲打没了。
李亨感受到了皇帝那审视的目光,整个人都浑身紧绷着,死死低着头,似是恨不得找个缝儿钻进去。
李世民放下他那份,又去看李豫与李倓的。
看得出李豫和李倓受的教导很相近,而且兄弟二人走得近,平日交流不少,所以二人在想法上,相似度还挺高,都提出要好好解决河北一带的矛盾,要削减节度使的权力等。只是在方法上,李豫的看上去更加保守隐忍,而李倓的则激进直白一些。
“都写得不错,相对于你们每个人的水平来说。”李世民语气清淡道,听不出什么情绪。
众人都有些讶异,不少人还把视线投向了李亨。
他们本以为,皇帝会借此骂太子一顿,借着两个皇孙的笔墨,将太子的笔墨贬损一通的,没想到他这般平静笼统地夸赞了一番。
李亨却没有松一口气,反而绷得更紧了,他总感觉,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没想到,李世民将桌上的纸卷了卷,三个人写的和他自己写的分开了来,又亲自用线捆好,递给高力士道:“放到桌案上去。另外,给我传刑部尚书来见!”
高力士忙弯腰接过两个纸卷,比他想象中的要沉手许多,“是,大家。”
李世民转身朝殿内走,注意到三人还杵在原地,便对三人道:“你们先回去罢,回头再传召你们。”
李豫李倓还好,李亨却如蒙大赦,真心实意地拜下:“是!圣人!”
刚走出两步,李世民叫住李亨:“回去后,好好敲打敲打你那个张良娣,还有鱼朝恩之类的,朕不想听到他们闹出什么事儿来。”
李亨忙跪下接了旨。
父子三人往回走,李倓对李豫道:“我本以为,圣人会对张良娣和鱼朝恩直接下杀令呢!”
李豫让他低声些,才道:“天幕虽说了他们祸国殃民之举,可毕竟是未发生之事,不好轻易定罪的。”
李倓点头:“倒也是。”
李亨隔得不远,话也听到了耳朵里,劫后余生的庆幸消退后,心中又涌现出了恐慌害怕愤怒等情绪。
是啊,那些事是他们还没做的,所以无法定罪,可是这是皇帝的做事风格么?自从开元后期开始,武惠妃进献谗言后,皇帝越来越依照着心情做事,而不是照规矩和道理办事了。
想到这里,心中的恐惧越来越强烈,李亨脚下的步子也不由得越来越快。
很快他回到了东宫,此时东宫的人也慌得很,看完了天幕后,都觉得一窝都没好下场、
鱼朝恩等太监刚上前见礼,就听到张良娣的哭声了,不一会儿,就看到张良娣踉踉跄跄地赶来,哭得梨花带雨的,头上的金钗都歪斜了:“殿下……”
李亨哪里不知道他们是想做什么,内心只觉得厌烦,便直接猛地将扑过来的张良娣推开:“孤倒是未曾看出,你还是有那等野心的人!莫不是也想效仿武皇,做一回女皇帝?!”
张良娣忙哭喊:“不敢啊!殿下!妾身哪敢?”
……
李世民回到殿内没多久,就有太监给他汇报了东宫内的乱象。
李世民早已猜到了,太子那边肯定要乱一回,毕竟天幕都点名谁作乱了。
“先不管他,刑部尚书可来了?”
这三省六部制,是根据隋制而改,在这大唐百多年里,又经历了一些完善。
李世民在听李林甫和杨国忠不择手段当宰相时,就已感觉,这宰相的权柄有些过于大了,所以小人上位后,握着那宰相的权力,危害性极大,他想要做的,便是改变这样的权力格局。
当然,他不会像朱元璋那般,直接一刀把宰相改没了,这等事,他当然要分步干。
没多久,刑部尚书便急匆匆赶来,看着刑部尚书身上的衣服还有些凌乱,帽子有些歪,再加上身上似乎还略带酒气,李世民心中就涌出一股强烈的失望与愤怒。
尽管天幕打了预防针,天宝年间,特别是末年时,朝政十分混乱,朝廷昏聩,各种拉帮结派酒囊饭袋尸位素餐,可是真面对这样的人时,李世民还是有点想掀桌子换人。
第135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6)
不是自己亲手选拔提上来的人, 用起来就是不顺手。
李世民试探了这刑部尚书几句,感觉实在是交流不下去了,让人退了下去, 赶紧滚。
感受到皇帝的怒气, 这刑部尚书哪里还敢多逗留, 连滚带爬地出了太极殿。
他想跟高力士打听几句, 却见高力士今日冷着一张脸,根本不想和他多说,还派了两个宫人,死死地盯着他, 一直到他出宫都没能打探到什么。
赶走了那刑部尚书, 李世民对高力士道:“去把太子的幕僚李泌给朕找来!”
高力士立马想起来了是谁,而且记得天幕提过这人两三次, 次次都有智谋的样子。
李泌此时还是东宫的属官,不过皇帝要用谁, 别人也不能置喙。
高力士很快领命而去,跟李亨说了一声后, 便将李泌带到了皇帝跟前。
李世民打量了一番李泌,此时李泌看上去还算年轻, 估计是跟了太子那个不太行的主子, 所以平时不怎么显山露水的。
李泌有些忐忑, 只知道太子被皇帝召唤,回去后整个东宫就乱了套了。他刚准备进宫见太子,没想先接到了皇帝召见的谕令。本以为是太子惹怒了皇帝,皇帝要拿太子的属官们开刀了, 毕竟杜有邻就是前车之鉴啊!
李世民用几个朝政问题试探后,李泌的心情才稍稍安稳了, 皇帝一个字都没提太子,可能事情与太子无关。
李泌奏对虽比不上李世民贞观朝的那些大臣,但看得出确实有几分头脑的。
于是,李世民直接将一份手谕递给高力士,让他交给李泌:“今日,朕将你调任刑部,官阶三品,主理杨家贪污一案,李卿可有信心?”
李泌顿时懵了,自己一个东宫属官,怎么突然一下子飞跃到了刑部?还是三品?一上来就要查只手遮天的杨国忠和杨家?!这真的不是要自己的命吗?
高力士看李泌整个都呆了,知道他是没反应过来,忙上前将手谕递上,提醒道:“李大人,大家看中您的才能,您可不能让大家失望啊!”
李泌眼珠子转了转,缓缓看向高力士,看到他满脸笑容,心窝子才微微暖了暖。
旁人都说,要走门道就找杨相和杨贵妃,但揣摩皇帝心思,就得看高公公的脸色,此时高力士满脸笑容,十分真诚,说明这不是什么必死局吧?
李泌缓缓地伸出双手,接过那份手谕,看上去只是皇帝随手找的纸写的纸条儿,但上面的印鉴还是鲜红的,甚至还泛着光,说明还是个刚盖上没多久的。
“臣李泌接旨!”李泌再次拜下,心中忐忑的同时,又冒出了一些希望,皇帝真的要对杨家出手了!
李泌曾为东宫臣属,李林甫和杨国忠是如何针对东宫的,他可太清楚了,对于杨国忠一党,也十分憎恶。没想到有一天,法办那些人的权力,竟然会落到自己的手里!
李世民点头道:“官袍官印以及转掉旨意,朕会着人即刻去办。在这个案子上,朕授予你便宜行事之权。朕想看到杨国忠与杨氏一族,尽快被查清!”
李泌这次回答得快多了:“臣领命!”
一直到走出太极殿很远了,李泌才松了口气,低头看了看手中皇帝写的手谕……
看得出,这次皇帝做决定是十分匆忙了,不知皇帝是遇到了什么事,这样急匆匆地要办杨国忠和杨家。
没多久,李泌就知道了,杨国忠与杨氏三姐妹,秦国夫人、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都已经被皇帝关进了牢里,虢国夫人还被削掉了一大片头发,听说是皇帝亲自动的手。
这事儿算是传的沸沸扬扬的,没多久就传出宫去了。
许多人第一反应是不信,皇帝那么宠爱杨贵妃,怎么可能那样对他的家人啊?
可是李泌手中的谕令一出,就打消了大部分人的疑虑,转而开始疯狂讨论,为何皇帝突然对杨家这般狠了。
有人猜,是杨贵妃得罪了皇帝,可是杨贵妃得宠了快十年了,往日也没少听说跟皇帝使小性子,这次怎么就突然翻脸了?跟杨贵妃翻脸,怎么杨贵妃被关在宫殿里,她的姐姐和杨国忠却关在牢里?
也有人猜,是杨国忠犯了什么事儿,触怒了皇帝。政事儿上,大家觉得不可能,杨国忠以前干了多少荒唐事儿,皇帝也没怎么着他,反而让他平步青云了。
于是有心思龌龊的人猜,是杨国忠在宫里和贵妃怎么了,被皇帝撞见,所以皇帝怒火滔天,不仅关了杨贵妃,杨国忠更是直接下了狱。
虽然这个传言完全没有根据,可是恨杨国忠,恨杨家的人不在少数,所以许多人都乐得看笑话,恨不得他们的丑事越难堪越好,传播起来也就十分卖力。
于是,等到有人传言说,是宫里出现异象,说杨国忠奸相误国,说杨家奢靡浪费,会给大唐江山招来大祸,却没那么多人相信了。
毕竟,皇帝以前不知道杨国忠祸乱朝纲么?不知道杨家声色犬马,十分浪费么?可杨贵妃三位姐妹的脂粉钱,可是皇帝金口玉言赏赐的。皇帝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怎么可能突然就对杨家翻了脸?
长安城内的传言,高力士兢兢业业地报告给了李世民,问:“大家,需不需要出动羽林军压一压这流言?”
宰相给皇帝戴绿帽子什么的,实在是太难听了,有辱帝王尊严啊!
李世民觉得无语又好笑,看看长安现在的民风,看看现在那些贵族名流们的素质,都是什么长舌男长舌妇,乱嚼舌根。关心民生的却没几个,更没人关心杨国忠真正做的那些恶事。
“不必了,到时候朕再法办几个,他们就知道朕为何翻脸了。”李世民语气平淡道。
高力士顿时心中一惊,看来皇帝不仅仅是要对杨家下手,还有其他人也要遭殃啊!皇帝口中轻巧的“法办几个”,代表着长安还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家族覆灭,会有无数人下狱,这长安,甚至这天下的官场,恐怕都要变天了。
高力士还在震惊中,又听到皇帝似是随口问道:“对了,这话,你不会又传给谁听吧?”
高力士浑身一抖,身体比脑子的反应还快,直接噗通跪下:“大家!奴婢不敢!再也不敢了!”
天幕公开了说他给李林甫传递消息,导致李林甫设计其他官员之间生嫌隙,这锅他甩不掉,只能表示痛改前非,再也不干了。
李世民只瞟了他一眼,道:“你先起来罢,暂时留你在身边。这大唐江山已经危若累卵,朕没精力与你计较以前的事,只是若你再自作主张传递消息,打乱朕的布局与计划,朕立刻要了你的小命!”
高力士忙磕头:“是!大家!”
虽不是皇帝第一次冲他发怒,可高力士感觉到,这一次的皇帝,是真真充满了杀意的,下一次,恐怕会动杀心了。
李世民知道高力士不是一个纯忠太监,平时在前朝和后宫没少穿梭往来,只是他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极大的摊子,不能被这种事打乱了布局和分了心。
而且,李世民很满意的是,高力士对皇宫内的掌控,说不让天幕说的事传出消息去,就真的一点都没传出去,连杨家人想与宫外通消息,都没有一点门道。宫外传的那些,也是高力士得到自己的授意,模糊了重点说出去,试探舆论风向的。
这样的人,李世民觉得还有许多可用的地方。
这一夜,李世民本打算通宵处理政事的,可李隆基毕竟上了年纪,再加上这些年一直沉湎酒色,身体也虚耗了不少,还真撑不住。
最后在三更天时,还是没能熬得住,直接在侧殿更衣睡下了。
后宫一殿内,杨贵妃坐在窗前,望着月亮,也是望着门口,期盼皇帝能早些出现。
宫女来劝了几轮,杨贵妃还是舍不得睡下。
只可惜,现在李隆基换成李世民,这一夜还只是一个开始罢了,往后皇帝都不会来她这儿了,更不会让她时刻在身边随侍了。
第二天一大早,高力士按照皇帝的吩咐,早早地叫醒了他,并准备早朝事宜。
但这第一次在天宝年上朝的经历不太愉快。
杨国忠果然权势遍布朝廷,一上朝就无数人替他求情,李世民木着脸,听着人在下面叽叽呱呱,各种找理由地给杨国忠辩解,甚至说他忠君爱国,李世民差点就给气笑了。
待众人说够了以后,李世民高高在上地扫过每一个臣子的脸,道:“朕不知,这朝廷何时成了杨国忠门下的朝廷了,朕想办他,竟然这么多人来阻拦朕?”
群臣不管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都赶紧跪下,呼啦呼啦跪了一片,直喊冤枉。
李世民冷笑:“冤枉?不敢?那你们意思是,朕昏庸,朕脑子坏掉了,所以故意找杨国忠的茬子?不要再跟朕巧言辩解!朕要办杨国忠,谁也劝不了!不过今日你们自己跳出来了,朕也不会与你们客气!来人啊!”
就在群臣预感不妙的时候,一群穿戴甲胄、全身武装的羽林军进入了殿内。
李世民直接点了那几个叫得最大声、跳的最厉害、最会引导话术的人的名字,让羽林军拖了下去,关了起来,和杨国忠关在了一起,但隔得挺远。
“你们对杨相如此忠心,朕怎么能不成全你们?现在杨相落难了,你们更应该尽忠表情了吧?去牢里陪他,就是朕给你们的机会!”那些被拖走的人,远远地听到皇帝这样说到。
第136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7)
朝堂上的官员们, 看着那几个人被拖走,第一次发自内心相信:皇帝是要来真的了!
皇帝竟然在一夜之间,就变了!
如果说, 杨国忠与杨氏三姐妹被关大牢, 让许多人还抱有幻想, 只要杨贵妃还在后宫待着, 还有复宠的机会,那杨家就不会倒。毕竟往日皇帝有多宠爱杨贵妃,大家是看在眼里的。
可是今日,皇帝二话不说, 就把那些替杨国忠求情的人, 全部带了下去,顺带让李泌也查一查这些人背后做过的事, 大家一身的皮顿时都绷紧了起来。
杨家不倒,不代表他们不会倒啊!
在杨国忠进入权力圈子后, 大家或多或少都难免和他打交道,就难免有些事会牵扯到自己身上, 就算不是自己,也是自己的家族。
那些人的倒台, 也给了李泌极强的信心, 皇帝这回是真的下定决心, 要清除杨国忠这个毒瘤了!
以雷霆般的手段,处理了朝堂上的事后,李世民面对千疮百孔的官僚系统,也有些心累。
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中央朝廷, 竟然找不出几个有用的人才来。
虽然将办杨国忠一家的权力,交给了李泌, 可李泌到底是一个人,即便是拨了一些羽林军给他用,也只能跟着他一起抓抓人、抄抄家,帮着梳理线索、审问、拿证据之类的,是做不到的。
李世民没多犹豫,下了朝就将李豫和李倓兄弟两个,塞给了李泌。
“你们兄弟二人,跟着李泌好好看一看杨国忠这个案子。听了天幕的你们,应该也知道杨国忠就是个典型的窃权小人,多了解他的行事风格,多探查他的为人手段,能帮助你们看清人心和人性。”
李世民特地将李豫和李倓兄弟二人叫到面前,叮嘱二人道。
李豫和李倓忙表示明白了。
“你们二人都封了王,但此案是以李泌为第一话事人的,你们二人有何想法和行动,都要与李泌先商议,若是与他有分歧异议,也不许用身份压人。”
李倓没想那么多,飞快地应下了,李豫虽也恭敬听命,但琢磨着皇帝这话里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不过,你们二人的身份,除了不能用来压李泌这个主审官,压压别人是可以的。那些仗势欺人的东西,可能会借身份权势问题来抗拒查案,这时候就要靠你们的身份给李泌压场子了。”
兄弟二人领命而去,李倓显得有些兴奋:“没想到这么大的事儿,皇祖父会交给我们兄弟去做。”
李豫也有些激动,查杨国忠一党,是他做梦都想干的事,恨不得把杨国忠一派踩进泥里,再踏上几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只是,皇帝态度的变化,还有手段的改变,让李豫心中有些担忧,他总觉得,这背后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
“不是交给我们兄弟了,咱们两是从旁协助的,李泌大人才是主理此事的。三弟,这次办事,你千万不可莽撞冲动了,若是不小心放走了线索或要犯,亦或者毁掉了什么证据,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案子的结果的。”李豫的担心,又转移到了亲弟身上。
李倓点头:“知道了知道了,大哥!”
李豫见他还是一脸兴奋,似是没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忍不住叹气摇头,这个弟弟,劝了多少次都无用,恐怕是要真的吃些亏,才能长一些教训。
李豫不知道的是,李世民没说出口的打算,就是让兄弟两个好好磨一磨性子,不仅李倓要磨一磨有些刚有些急躁的性格,李豫自己也要磨一磨不够强硬果决的毛病。
将两个来孙安排了活儿干,李世民想了想,还是让高力士把太子李亨叫了过来。
李亨来到太极殿后,还十分忐忑,生怕皇帝又劈头盖脸骂他一顿。毕竟从昨日天幕后,东宫就闹得厉害,他作为东宫之主,竟然压不下东宫的闹腾。
要不是高力士将这宫中防卫得严实,再加上长安城的人注意力都被杨氏一家被关进大牢的事吸引走了注意力,这东宫的热闹,恐怕又要让人看笑话了。
被宦官和张良娣等人纠缠了一天一夜的李亨,突然发现,天幕说的一点都没错,他自己就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喜欢听身边人说怎么做。所以最后,他当了皇帝,权力却让身边的人把持了。
不过李世民也不想骂他,李世民看着李亨,对他恨铁不成钢的同时,也怜惜这个玄孙,因为李隆基的打压,整个人那边的软弱可欺,没有主心骨。
李世民将李豫和李倓看天幕时写的东西,给李亨看了看,又把李亨写的东西放在一侧,让他自己对比一下。
李亨看完以后,顿时涨红了脸,嗫嚅着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第一反应还是,自己的父皇是想羞辱自己,自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如。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一下子就看透了他的心思,道:“我让你看这些,并非是为了羞辱你。大唐危机在眼前,我哪里还有心情弄这些事?我最担忧的,是自己辛苦创下的大唐江山基业,会如天幕所说的那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李亨本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结果听到皇帝这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啊……啊?!”
回过神来,又立马找补道:“父皇……父皇说得对,儿臣羞愧,不能为父皇分担忧愁。”
李世民摇摇头:“我倒也没指望过你,但你几个儿子都不错,能为朕分担几分。”
李亨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这是在夸自己,还是在骂自己,整个人都有人茫然了,因为他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便让李亨在一旁帮忙分折子,各处官员都上了什么折子,按照内容分好,期间还得端茶倒水,倒是把高力士的活儿干了一半。
高力士闲了许多,看着太子跟在皇帝身边忙碌,似乎是父子之间缓和了不少,可是他还是觉得不对劲,这不是皇帝的性子,皇帝虽不曾动过换太子的念头,但对太子一直是不假辞色的,若非自己努力在父子之间周旋,这父子两铁定已经闹得十分难看了。
可如今这情况,又是怎么回事呢?皇帝到底有何打算?
本以为皇帝是要教导太子处理政务,可是看了几个时辰,发现皇帝一点指点的意思都没有,只是让太子干着苦力活儿。
李亨干的活儿虽不难,却也头晕眼花。
他之前没旁观过李隆基批折子,可是现在皇帝批折子的速度与精准度,令李亨都叹为观止。自己那个沉湎酒色,无法自拔的父皇,理政能力有这么厉害吗?李亨有些迷茫了。
李亨倒是想偷师来着,可这事儿,就像是学渣看学霸做题,根本看不懂啊,完全不知道为何就推出了下一步了,也不知道就引用了哪个公式定理,结果就给求出来了。
待李亨陪着皇帝处理了半天政务,整个人胳膊都累酸了。
李世民也有点撑不住了,召人给自己捏胳膊手臂。
让人给上了茶以后,李亨面对皇帝还有些畏惧,但陌生感与疏离感消除了不少,还不由自主地感觉,皇帝变成如今这样,也挺好的。
“怎么样?挺累的吧?”李世民问李亨。
李亨不敢说累,只说:“能为父皇分担一点点,是儿臣的荣幸,儿臣心中十分喜悦。”
李世民知道他嘴里不敢有实话,但他微微扭动胳膊和手臂的样子,逃不过李世民的眼睛。
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放下后道:“世间人人都觉得,做皇帝是个最舒服的事儿,手握生杀大权,能随心所欲行事,事实上,这是世界上最容易办砸的差事。批的每一个折子,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关系着许多人的生死与生活。偌大的天下,万千百姓的生计压在头上,时时刻刻都的惦记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亨有些懵懵懂懂,感觉皇帝是在诉苦,可是又觉得似乎暗藏深意。
李世民知道,以李亨的资质,这话他没法一下子领悟的。
可李世民也没打算一下子把话说透,虽然他十分愤怒李亨的优柔寡断,不能及时挽救大唐,使得大唐在那样的灾难中苦苦挣扎。可李亨到底也是他的玄孙,对于子孙后辈,他总是硬不起心肠来。
李亨不是他废掉的第一个太子,他废掉的第一个太子是李承乾。虽然他对李亨的感情,与对李承乾的感情无法比较,可他还是想要把对这个玄孙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李亨在皇帝身边伺候了大半天,才被放回东宫。
高力士看着李亨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地离开太极殿,又扭头去看正闭目养神的皇帝,总觉得皇帝此举很有深意。
李世民也想到了高力士,高力士对李亨十分照拂,在李林甫和杨国忠针对李亨的时候,帮了李亨不少,李亨对他估计比对自己的父皇还亲近。
想到这里,李世民招了招手,将高力士叫到跟前。
高力士躬身靠近,李世民压低声音,缓缓给他说道:“我要放太子自由,平日里你也帮我敲敲边鼓。”
高力士懵了一下,突然猛地跪在地上:“大家——”
李世民阻止了他求情的话语:“高公公,我知你对太子的回护之心,只是以太子的心性,他担不起大唐江山之重任。今日我与他暗示了那般多,可他一直参不透我的话,悟性属实差了一些。”
毕竟以前皇帝都是明里暗里针对太子,说他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李亨会习惯性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而不是想着皇帝要平和地撤掉自己的太子之位。
第137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8)
高力士心中乱做了一团, 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做了这个决定,是因为天幕说的话吗?
“大家,那天幕所言之事, 并不一定为真, 您……”高力士心一横, 直接冒死劝谏皇帝。
太子李瑛一案, 闹出了多大的风波,高力士现在想起来,依旧心有余悸,他不想再经历那样的事了。李隆基的孩子, 大多是他看着长大的, 他也不忍皇帝与皇子们之间,又闹出骨肉相残的事来。
李世民抬手, 搭在了高力士的肩膀上:“高公公,天幕所言之真假, 朕心中有定论。你担心的是,李亨若不能当太子了, 下场怕是比李瑛好不到哪里去吧?这你便不用担忧了,朕不像……那般狠心。不让他做太子, 是为大唐江山好, 也是为李亨自己好。”
李世民看得出, 李亨是个担不起大事的,要处理安史之乱那样的大事,不仅是李亨面对的外界阻力大,而且他自己心里的压力也极大。
高力士心中有无数理由、无数想法, 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奴婢跟随大家身边几十年,一心只记挂着大家, 大家所做决定,关乎到江山社稷,是奴婢一个内宦不应过问的。大家吩咐奴婢如何做,奴婢自然竭尽全力。”
高力士的识趣,也让李世民很满意,道:“那就好。”
李世民收回手,重新闭上了眼睛。
高力士缓缓站起身来,看着似乎进入了浅眠的皇帝,神情复杂,内心有千万种思绪在翻涌。
他只留下一个最机灵的小内侍候着,自己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太极殿。
“狠心?呵……”高力士琢磨着皇帝对他说的话,刚开始还觉得,皇帝说自己不狠心,有些可笑,前太子李瑛三兄弟就是他亲自处死的。
突然,高力士脚下一顿,眼睛蓦然睁大,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钉在了原地。
“朕不像……那般狠心……不像……嗬嗬嗬……”高力士灵光乍现,明白皇帝差点说的是“朕不像李隆基那般狠心。”高力士感觉有些喘不上起来,忙扶住了一旁的柱子。
不远处的小太监忙过来扶住他,关切地询问高力士,是不是身体不适。
高力士感觉自己胸口被堵住了,有些喘不上起来,只能批命摇手。
两个小太监把他扶着在一旁坐下,高力士撑着双臂,用力喘气喘了好久,才换过来一些,整个人又哭又笑的,显得疯疯癫癫,有些奇怪。
小太监们不敢耽搁,忙去请太医。
高力士满脑子却只有那个事:如今的皇帝,真的不是他侍奉了四十多年的皇帝了,里面的芯子换了!换成了谁?他本一下子没想起来,可是这人非常自然地称朕,上朝也十分熟稔,再加上处理折子的速度与能力,以及一手飞白字体……
高力士一下子就对上了:那是太宗皇帝啊!
高力士哭着笑着,整个人滑落到地上,最后跪坐着对天叩拜:“天啊!天啊!您是故意这样安排的吗?”
待到太医赶过来时,看到高力士那样子,顿时惊吓了一把,忙上前把脉施针:“高公公这是受了不小的刺激,气血攻心,冲击脑中,让他有些神志不清醒了,快将他带回去!”
小太监们手忙脚乱地将高力士,送回了他自己的屋子。
李世民小憩了一会儿,醒来就听到小太监说,高力士病倒了,还描述了一下他疯魔的样子。
李世民知道,高力士是猜到了,如今的皇帝不是李隆基了,而是换了人。
“让高公公好生歇着就是。”李世民吩咐道,顺便命库房拨一些药材过去。
以后这宫里,还需要高力士帮着弹压着些,不能让他那么快就没了。
高力士病倒一事,并未影响到太多人。
李世民依旧每天叫李亨来分折子,分完折子,就让他去看看高力士。
高力士慢慢地也想通了,既然是太宗皇帝,他就更不应该质疑皇帝的决定,毕竟他可是难得的睿智又贤明的皇帝。
于是,李亨就感觉,高力士也变得有些怪怪的了。
李世民前朝的速度也不慢,很快就发布了要开恩科的政令。
朝中没有人可用,那他就搞科考,重新选拔人才来,再把那些尸位素餐的酒囊饭袋慢慢地换掉。
李世民也知道,天宝年与自己的贞观朝完全不同,贞观朝时大唐新立国没多久,一切都是打碎了重建,阻力来自现实而非人;但天宝年朝廷中势力已经形成,盘根错节,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利益,都会有非常大的人力来阻拦。这就很需要精力去处理应付了。
相对于杨国忠被下狱这件事,开恩科一事,反而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杨国忠的倒台,才关系到了更多人的利益,只有少部分人才感觉,这个事情怕是皇帝谋算深远的一步。
李豫正在刑部看着案卷,要把杨国忠插手过,或者影响过的案子都找出来,李倓从外面冲了进来:“大哥!大哥!有大事!圣人要开恩科了!”
“这算什么大事?”李豫有些嫌弃道,“这杨国忠一倒,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进去,朝中肯定要补充新人才行的。”
“不仅是这样!圣人这次还特地表明,允许普通人家的子弟也参考!不限来自何处,不限身份门第!只要祖上没有犯过事,不是贱籍的,都可参考!”
李豫顿时一愣:“什么?”
李倓十分高兴看到平时一副老学究模样的大哥,露出这样的神情,更加有兴致了:“虽是如此,可贫家子弟有几个能读得起书的?要我说,圣人这是多此一举。”
李豫摇头:“当然不是!即便如今寒门贫家读书人少,可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们中就会有人走上这条路,到时候……他们会与门阀士族的子弟抢官位,抢机会……”
“可是,他们也抢不过啊!”李倓说。
生在皇家,从小就看着各种斗争,多少人是靠着家里的,李倓可太清楚了。现在什么都讲究个门第,没有大家族在背后做靠山,不说完全的贫家子,就是那些没落贵族的寒门子,也十分艰难地在挣扎。
李豫看着李倓,说:“所以,圣人肯定还会有别的安排!”
李倓看着大哥两眼放光,顿时心里有些瘆得慌,忙问:“大哥,那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豫微微一怔,随即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当然是好事,是一件极好的事。三弟,你可还记得天幕说过,大唐社会,上下流动性极差,上层贵族占有了太多的资源,导致下面的人活不下去,所以社会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李倓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大哥,你的意思是,让贫家子参考,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豫轻轻摇头:“要解决,哪有那般容易,至少须得几代帝王齐齐使劲才行,可是……”
可是,想到自己那个懦弱无主见的太子父亲,李豫心中顿时有些凉了。
皇帝荒唐了十多年,前些天的天幕突然让他醒悟,可是他年岁不小了。
这事儿传开,各世族大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似乎是有别的意图,让贫家子参考,应当不是他一时兴起做的决定。
也有人担忧,贫家子会影响到各大家族的利益。
但许多人想到皇帝的年纪,便不再把这个事放在心上了。如今的太子耳根子软,身边的良娣和太监都能哄得他随意改主意。待现在的皇帝死了,太子上位,他们也有的是办法和机会,将贫家子赶出去。
至于现在,皇帝正查着杨国忠和杨家,他们最好先别去触霉头。这皇帝老了,做出的事真是越发地想一出是一出,前些天还宠着杨贵妃和杨家呢,转头就翻脸了,谁知道下次翻脸会不会翻到自己身上来?
于是,此次恩科,允许贫家子参加考试一事,虽有人反对,但反对的声音并不很大,直接当不存在也行。
李豫和李倓办了几天的差,跟着李泌去见了李世民,说完了杨国忠一案的进展,李世民又留下两个孙子,说起了科考的事。
李世民跟李豫和李倓分说了,为何世家大族,对贫家子参考一事,反应并不大的原因,令二人醍醐灌顶,大受启发。
李豫和李倓都对这个以往只知道沉湎享乐的皇祖父,有了极大的改观。
李倓大着胆子问:“圣人,您知道了他们这么想的,可有什么办法对付吗?”
李世民笑呵呵点头:“有啊!”
李倓和李豫都期待地看着他,李世民慈爱地看着两人说:“我的寿数是能看到头了,可我能选可靠的人,继任当皇帝啊!”
李豫和李倓同时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李世民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二人是想到了李亨那个不争气的,看来两来孙,对他们的父亲也不太满意啊。
不过,科考还只是一个是,另一个重要的是,那就是要军改了。
而另一厢,高力士的病在好转,他也隐晦地劝了李亨好些时间了,可李亨不知道是真没懂,还是装不懂,反正就是一直没什么进展。
高力士也有些急了,顾不上自己还咳着,直接起来,拉住李亨的袖子:“太子殿下,听奴婢一句劝吧。”
李亨有些不懂:“高公公您要劝我什么?”
以前得了高力士许多次提醒,才避开了不少祸端,高力士这次看上去比以往每一次都要焦急和恳切,李亨也提起了一颗心。
高力士拖着病体,从床上爬了下来,跪在李亨跟前:“奴婢恳请殿下,主动请辞去太子之位!”
第138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9)
李亨听罢, 第一反应便是直接猛地将高力士推开,看向高力士的眼神,显得十分骇人, 声音尖锐刺耳:“公公敢妄议皇家之事, 可知后果?”
高力士被李亨一下子推倒, 后背撞到了床榻上, 发出了一声闷哼。
高力士没有去揉自己的后背,深吸了几口气,才道:“奴婢当然知道,奴婢在这皇宫四十多年, 在大家身边四十多年, 知道的事儿,比殿下多多了!”
他因身上的病痛, 中气还显得有些不足,可他语气坚定, 且直直地回视着李亨骇人的眼神:“今日奴婢斗胆说这些,便是大家给奴婢透露的意思。”
李亨顿时如遭雷击:“什么?!”
刚刚高力士话一说出口, 李亨还以为是高力士仗着他是皇帝身边的老太监,自作主张, 胡乱给自己出主意, 毕竟这样憋屈着当太子, 不仅他自己难受,他身边的人也难受,高力士也费了不小的劲儿。
可是听到高力士这么说,李亨顿时脑中一片空白。
往日皇帝再怎么打压, 甚至弄得他休掉太子妃,变成孤家寡人, 也没有废掉他的太子之位,现如今皇帝明明对他缓和了态度,却要废太子了?
“是不是圣人还恼孤前些天没有管好东宫的人?孤这就回去把张良娣放回家去,把鱼朝恩李辅国那些人,都赶出东宫!”说着,他就要朝外面冲去。
李亨不能够接受自己的太子之位,就这样轻易被废了,他总觉得,就像李林甫和杨国忠针对自己时一样,只要自己狠下心壮士断腕,皇帝就会原谅自己。
“殿下!”高力士拔高了声音,大喊了一声,李亨在门前,猛地停住了脚步,却不敢回头。
高力士看着他颤抖的身影,心里也十分难受。
可是,皇帝的话,一遍又一遍在指元由口口裙幺污儿二漆雾二八一收集他耳边回响,让高力士明白,他救不了李亨的太子之位,但李亨以后的境遇如何,全在这段时间李亨的表现了。
高力士努力爬了起来,不像往日一样,面对着皇孙贵胄时都略弯着腰以示恭敬,而是挺直了腰背,哪怕此时腰背的疼痛,让他几乎要倒抽冷气了。
高力士略上前两步,道:“殿下,和张良娣鱼朝恩他们没有关系,这次不是李林甫和杨国忠针对您,是大家在为江山社稷着想。”
高力士其实很想把李世民的原话,直接告诉李亨,可他还是于心不忍。
李亨微微转过头,泪眼朦胧地看着高力士:“父皇他……从未瞧得起孤过!”
高力士不明说,李亨自己结合天幕所言,也猜得到皇帝在忧心什么。
高力士看着李亨,嗫嚅了一下嘴,最终心一横,闭着眼睛道:“如今的大家,并非您的父皇,而是先太宗皇帝!”
说完,高力士便闭紧了嘴巴,他知道这个事说出来,就是要掉脑袋的,可是他也不忍心,李亨被父亲打压了这么多年后,失去了太子之位,还落下一个心病,以为亲生父亲瞧不起他才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李亨猛地转过身:“什么?高公公,你莫要用这种无稽之谈来糊弄孤!”
高力士没有直接回答他,说出这个秘密后,他缓缓地转身,慢慢地坐到了床上,靠着床榻坐好了,才像是有了倚靠一般,将后面的话说出来:“奴婢何时糊弄过殿下?即便是想糊弄您,何必用这种一听就觉得荒诞的事,何不扯一个更加可信的幌子?殿下不信奴婢,可以自己去想想,去看看。”
李亨呆立原地许久,才突然身子一软,直接瘫坐在地上:“公公,您突然得疯病,便是因为此事?”
高力士哭笑不得,哪有人当着当事人面说他得疯病的。可见这太子确实反应不过来了,什么细节之类的都忘了。
“可以这么说罢,在奴婢领悟到真相的那一刻,整个人就狂乱了,可不就像是疯魔了?殿下比奴婢沉得住气。”
李亨苦笑,他哪里比高力士沉得住气,他只是被吓得浑身发僵发软了,动弹不得。
“这个事,太宗皇帝并未亲口表明,殿下要与奴婢一道,依旧将他当做今上对待,否则……奴婢也不知道事情会如何收场了。”高力士的声音显得有些飘,有些虚,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这回,李亨是把他的话实实在在听进去了。
今上李隆基靠着政变上位,已然是天威难测,可至少高力士还能摸得准他的脾性。可那位太宗皇帝,只存在于书上与人们的口中,是人人盛赞的圣明之君,可谁能猜到他真实性情呢?那可是早年为大唐打下了这万里江山,后又挥刀向自己亲兄弟的人,仇人的血、亲人的血,他都见过不少。更何况,他的谋略智慧手段,远胜李隆基。
这回,李亨是连挣扎都不挣扎了,立马下定了决心,回头就上个辞去天子之位的折子。
李隆基想要一个无能的太子,太宗皇帝李世民可不想要。李亨觉得自己不能蠢到让太宗皇帝主动来收这太子之位。
李亨坐在原地半晌,待身体恢复了一些,便爬了起来,迅速回东宫,构思辞去太子之位的折子去了。
至于太宗皇帝想让谁来当这个太子,李亨也懒得去想,因为他的脑子完全没有空闲去想这个事了。
等到高力士身体恢复,回到皇帝身边当差时,李亨也乖觉地主动地上了请辞的折子。
李亨这一下,又让整个朝堂惊了一把,太子这是怎么了?面对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刁难之时,也没有退缩,杜良娣一家覆没了,太子妃韦氏一家也没了,太子都当得稳稳的,现在杨国忠被关起来了,东宫属官们也没闹什么幺蛾子了,太子却主动请辞了?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皇帝已经飞快的批复了李亨的折子,虽然废去了他的太子之位,但恢复了他忠王的爵位,而且享受的待遇比其他的皇子皇孙要高一点。
这一下,让朝廷的人更加看不懂了。
李亨主动请辞太子之位,肯定是有不得不这么做的原因,不然皇帝都这么老了,眼看着再等几年,再熬一熬,就能上位的时候,谁愿意轻易请辞?这个原因很可能是太子犯了什么错,必须丢掉太子之位才行。可是皇帝这态度,不像是惩罚李亨,反倒像是给足了李亨面子和里子?
连李豫和李倓兄弟也很吃惊,有朝臣借着各种名头,来打探二人父亲辞去太子之位的内情,可是两个人也一脸懵逼。他们二人近期忙着查杨国忠的案子,已经被杨国忠这些年所贪污收受的好处,震惊得无以复加,又为杨国忠各种害人的阴损手段,称奇不已,属实没注意到东宫和皇帝之间的事。
当然也有人跟高力士去打听的,只是现在的高公公完全变了。
以前他还会有意无意提醒一些大臣,皇帝心情好还是不好,最近喜欢什么之类的,但如今他变成了一个只会打太极的笑脸蚌壳,一点东西都挖不出来了。
高力士哪里敢开口呢?相对于荒诞不经的李隆基,太宗皇帝可是非常讲规矩的人。除非高力士想晚节不保,不然那张嘴就得闭紧了。
李世民也很满意这件事的解决,他本还担心,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两毕竟互相防备抗争了多年,要让李亨放弃太子之位没那么容易,没想到高力士还真劝动了。看李亨花了好些天写出来的折子,李世民看得出,李亨确实花了心思和脑子在这份折子上的。
等到东宫的人,知道李亨请辞了太子之位,而皇帝也已经应允后,全都炸开了锅,李亨不是太子了!大家的指望都没了!
这次,张良娣等女人,还有那些太监,不再互相吵吵了,而是齐齐跑到李亨面前哭闹。
李亨憋了几天,憋出了一份请辞折子后,整个人像是升华了一般,不哄哪一个,也不骂哪一个,反而直接坐下了,命小太监拿来了笔墨:“如今,本王不再是太子了,往后也不回坐上那九五之尊的皇位,你们跟着我,本就是想奔一份前程的。如今这前程没了,你们谁想离开,本王也可以给一份放人书,你们自可去寻其他的门路。”
众人一听,当然不干了,世界上哪里还有比跟着太子,等着将来追随皇帝更有前途的事儿呢?
李亨也不理他们的闹腾,看了一会儿,见张良娣哭得难看,闹得也最厉害,那边直接写了一份放妾书:“你娘家还不错,不用像韦氏和杜良娣那样去出家当姑子,还能寻个人嫁了。”
张良娣顿时如遭雷劈。
其他人看到张良娣那张放妾书上,盖着鲜红的印章,就知道太子……不对,应该是忠王,是来真的了,顿时都哑了。
没多久,围在李亨身边的人逐渐散去,李亨顿时感觉到清静了:“太宗爷爷的方法,确实不错,直接选那个蹦跶的最厉害的下手,就能震慑住其他人了。”
当初朝堂上,一堆人为了杨国忠吵翻天,皇帝命羽林军直接将几个吵得最厉害的带了下去,关了大牢,朝堂立马就清静了许多。
李亨往身后一躺,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由。他做太子时,哪里敢这样?任何一步,都要小心仔细掂量,生怕坏了规矩,犯了忌讳,生怕留下把柄,成为别人攻讦自己的武器。
小太监在一旁问:“殿下,咱们要收拾东西搬出宫去吗?”
只有太子能住在东宫,李亨不是太子了,按照规矩是要搬走的。
李亨望着屋顶,道:“皇帝让我现在东宫住着,说不能让东宫的人出去瞎跑。”
第139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40)
东宫的人, 都看过了天幕,可以说是知晓了未来之事,皇帝不让他们出宫, 是怕他们出去传扬此事。所以, 李亨虽不是太子, 但依旧暂住在东宫。
李亨就那样躺着, 回想着这些天与皇帝打交道的事,越琢磨越觉得,高力士说的都是真的。
皇位上的那个人,依旧是他那荒淫无道的父皇的皮囊, 可内里, 真的换了人了。
如果高力士没猜错的话,这长安, 这大唐,恐怕又要有一番风起云涌了。
不过, 李亨想到自己已经不在太子之位,想到太宗皇帝搅弄起来的巨大风波, 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一股安心的感觉, 就油然而生。
他也终于明白, 为何皇帝会说, 不让他当太子了,是为他好。
是的,这后面的水太深,他把握不住。
李亨的太子之位没了后, 李世民也没急着再立一个太子,他知道李隆基这副身躯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但他能够感觉到,自己还能撑一段时间。这样一来,他倒是有时间好好磨练和观察李豫等人了。
杨国忠被关了大约半个多月后,李泌终于第一次上折子,将半个月来,清查的杨国忠贪墨一案的阶段性成果,给李世民报告了一番。
李泌此人果然颇有智慧,甚至直接将证据抬到了朝堂上,让李豫和李倓两个皇孙,直接拿上来的。
这样一来,表明这件事,不仅是他李泌一人的功劳,两位殿下也出了不小的力气。
一来,表现了他不贪功,二来,给了皇帝极大的面子,皇帝的儿子不行,但是孙子很出色啊,所以大唐江山还是后继有人的,无形中给许多人注上了强心剂。
李世民看到李泌呈上来的清单,面色就难看了起来。
这杨国忠的胃口果然极大,还有杨家人的家财,是属实不少,这些东西都放进国库,能填满大半库房。
真是好大一个硕鼠,好大一个漏洞啊!
李世民合上折子,叹了口气:“往日里,太纵容他了,竟让他这般狂妄贪婪。不仅抢夺民财、勒索富商、收受贿赂,还买卖消息、干预律法……还有他当节度使期间,贪墨了多少军饷财物,一时之间,还无法查清。”
大臣们噤若寒蝉,他们当然知道杨国忠翻着花样贪墨的事儿了,甚至不少人给杨国忠送过好处呢!
将折子放在一边,李世民道:“贪墨一事查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李泌你就负责将被杨国忠造成的冤案查清、翻案,能补偿的补偿,能免罪责的免去罪责……另外,李林甫造成的冤案错案,也一并查一查。”
李泌忙跪下道:“臣李泌领旨!”
注意到李倓那期待的目光,李世民面色柔和了一些:“李豫和李倓,你们二人继续跟着李泌,务必将事情查清查实,那些被冤枉被贬谪的才能之人,若能洗清冤屈,朕还想继续用他们。”
李豫和李倓二人也忙领旨。
接旨后,李倓没有第一时间站起来,反而跪着问:“圣人,当初先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之事,也要一并查吗?”
所有人都一惊,纷纷惊愕地看向李倓:这李倓莫不是因为皇帝这些天的重用,而昏了头吧?这朝廷中,谁不知道李瑛三兄弟有多冤枉,可是没人敢提,不就是怕触怒了皇帝么?
谁知,皇帝并没有发怒,反而露出沉思的神色,嗯了一声后,道:“早年犯的错,确实需要纠正。那就一并查一查,待他们三无谋逆之心的事确定无疑,便翻案吧。”
李隆基要面子,李世民可懒得给他留面子,要不是因为自己是祖宗的身份,去李瑛三人坟头忏悔不合适,他得把李隆基的脸扯下来,扔在地上踩一踩。
这下,朝臣们更加吃惊了,越发觉得皇帝变了个人似的。
那么温和地废掉了太子,是史上罕见不说,也与皇帝往日的言行很不一样;这次竟又同意了为李瑛三人翻案之事……
还没等他们琢磨明白了,又听到李世民继续道:“先是李林甫,又是杨国忠,这一个接一个的,让人实在是不省心。近些日子,朕辗转反侧后,觉得宰相不可兼任节度使。宰相须在皇帝跟前行走,可节度使是要掌管地方军务的,若这二者同时兼任,易生出像李林甫、杨国忠这般的贪腐蠹虫。”
节度使制度被搞出的时间还并不长久,真正兼任时间长的,就是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人,而偏偏两人还都是奸佞,这样的情形,确实令大臣们说不出什么话来。
新的改制命令很快发布,在朝廷中央当官的,不可兼任地方官,官员就职何处,人便要在何处,除了巡查御使这类的官职,大多官职要保证官员就在属地,不可远程办公。
李世民想做的,就是分权,不能将权力都集中在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手里。
宰相本就是最高行政官员,还兼任节度使,那就又是地方军事官员,又是中央行政官员,还是地方行政官员,那么多权力集中在一个官员手里,不出腐败才奇怪,不埋下影响江山稳定的隐患才奇怪。
李世民削弱宰相权力的第一刀,没遭遇到太大的反对,若是杨国忠还在这朝中,不知道会有多少狗吠声。如今杨国忠贪腐一事被查实,正好被李世民当做是反面例子,给新政做背书,算是杨国忠这个奸臣,给大唐做的最后一点贡献了。
在明确了宰相与地方节度使分权以后,李世民很快发出了一份诏书,召见安禄山。
李世民发出这份诏书的时候,一旁的高力士心就跟着一跳,毕竟那可是天幕说的会发动叛乱的人啊!高力士本以为,李世民会直接将他拿下呢,没想到不仅没动粗,反而像以前李隆基做的那样,看上去依旧信任安禄山,待他亲厚。
不过,一想到现在的皇帝不是李隆基,而是李世民,高力士又安心了。
“忠王近日在忙些什么?”李世民问高力士。
高力士忙回道:“回大家,忠王殿下一直按照您的吩咐,在东宫内闭门不出,并约束了东宫的人,不可随意走动。奴婢去看过两次,殿下不是在喝茶,便是在作画,看上去是悠闲的。”
高力士的心又提起来了,李亨好不容易不当太子了,不用战战兢兢过日子了,皇帝又要做什么?
李世民轻笑了一声:“他倒是会放松自己。去,给我把他找来。”
“是,大家。”
没一会儿,李亨就被从东宫中召了来。
再次面对皇帝,李亨看上去没有那么瑟缩胆小了,整个人显得沉静稳重了一些。
李世民满意,看来李亨确实是想通了许多事。
“圣人召见,不知有何事?”
李世民道:“我瞧你日日闲在东宫,总喝一样的茶,画一样的画,日子久了也会乏味,便给你找了个事儿做。”
李亨没想到,自己不当太子了,反而能干活了,忙恭敬道:“圣人差遣,自当竭尽全力。”
李世民点头:“你去帮我盯一盯此次的恩科,探一探参考士子们的水平,再看看,何处赶来的参考人数较多,来得少的地方,是何缘故。”
李亨愣了愣:“这……主考官员们会有登记的罢?”
李世民道:“他们的登记的是一回事,你探来的消息,是另一回事。”
李亨似懂非懂,不过还是乖乖领命而去。
得了高力士的指点,李亨便也扮做长安读书的富家子弟,跑去参加各种诗会酒会之类的,长安权贵们认得太子的那张脸,可从各地赶来的读书人,却不认得。
李亨以前在李隆基的管束下,不敢与朝臣结交往来,所以社交水平挺一般,但他重在出手阔绰,时常能借到好的园子酒楼之类的开办诗会,还真和来长安的读书人打成了一片。
于是,李亨打探来的消息,逐渐传到了皇帝手里,让李世民有了另一手的消息。
看着李亨的消息源源不断,李世民笑道:“他这回,算是寻到了自己喜欢的去处了。”
高力士见李亨自己乐在其中,心中的担忧也少了一大半,对皇帝道:“是大家您爱护后辈,愿意让他们各展所长。”
高力士也慢慢琢磨过来了,皇帝需要那些参考士子的消息,也不一定要派李亨去做这个事,而他之所以还是让李亨去,也是怕李亨日日闷在东宫,心情郁郁吧。
这位太宗皇帝的做事风格,确实与本朝皇帝十分不一样。
李世民没承认也没否认,他这么做,也是因着手底下确实没多少人可用。不像当初,即便是走到了宫变那一步,自己身边也是人才济济,任何事都有人顶上。
眼看着安禄山即将到达长安,高力士提醒李世民:“贵妃娘娘那边,大家做何打算?”
皇帝不再去后宫了,还遣散了不少宫人,特别是那些制衣制首饰的工匠,如今大多已离开宫中,被长安洛阳等各地的贵族富商抢走了,毕竟给贵妃娘娘制过衣裳、做过首饰的名号,可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因着人员的散去,大多数人终于相信,随着杨国忠的倒台,杨贵妃确实是失宠了,毕竟以前皇帝小半天见不着贵妃,都要着急的,现在竟然快一个月不见她了。
外人都以为,杨贵妃是被杨国忠和三个姐姐拖累了,只有高力士很清楚,以太宗皇帝的性情人品,自然是会远离自己后辈的女人的。不仅是贵妃,这满后宫的女人,都要失宠了。
只是,杨贵妃与安禄山关系挺亲厚,到时候二人是要相见的,说不定,杨贵妃会把天幕说的事,透露给安禄山。
第140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41)
想到天幕说的安禄山, 高力士便觉得,那人就是一个炸*弹,不知道何时, 便要将这朝廷炸个天翻地覆的。
高力士本不太信天幕所说之事, 只是他确定了如今的皇帝是李世民, 又加上他背地里偷偷查了这天幕的来处, 却惊悚地发现,无人与这天幕有关!有可能就意味着,天幕的出现便是天意,而天幕所说之事, 便是现实!
既如此, 天幕与太宗皇帝,便都是来拯救这大唐的江山的罢?
这事越琢磨, 越是这么回事,所以安禄山会造反一事, 也就有了九成的可能了。
李世民听了,背着手, 望向原处,道:“近几日, 贵妃可有为杨家与杨国忠求情啊?”
高力士与杨贵妃的关系也不错, 而李世民也没软禁杨贵妃, 没有不许她与其他人往来,想必高力士还是会与她通些消息的。
高力士忙把腰弯得更低了:“奴婢……着人与她说了杨国忠所干的贪污之事,贵妃娘娘没多说什么,至于三位国夫人, 贵妃娘娘希望大家能留她们性命。”
李世民略略思忖,也就明白了杨贵妃为何会这么做。她看完天幕, 也知晓杨家所作所为,被世人骂了千年,定然是非常过分了,特别是杨国忠,称得上是祸国殃民,所以杨贵妃没置喙,但是她三个姐姐没机会插手朝政,所以有一线生机。
李世民道:“这就要看,待李泌查实完以后,她的三个姐姐有没有牵扯到人命官司,或者放印子钱之类的事儿了。”
高力士连连附和:“大家说的极是,若是触犯律法,就要按律法处置。”
这《贞观律》,可就是眼前这位太宗定下的,后面还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有出了《唐律疏议》,可见这位帝王对律法的重视。
李世民扭头看着高力士,道:“你的脑子,倒是转得挺快。”
高力士有些讪讪。
“你脑子转的快,想必贵妃也不会太差。到时候安禄山来了,该如何说,如何做,她自然知晓的。”
“是,大家。”高力士稍稍松了口气,看来太宗皇帝还没打算处置杨贵妃。
只是转念想想,压力更大的应该是他自己才是,毕竟他要把这一皇宫的人的嘴,给管紧了。
没多久,安禄山便到了长安,像以前一样声势浩荡的,不仅带了许多礼物来献给皇帝和贵妃,还带了乐舞团,全都是投皇帝与贵妃所好的。
安禄山自然也接到了消息,知道皇帝突然跟杨国忠翻脸,将他和杨家三姐妹关进了牢里,还提拔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泌,去查杨国忠。另外,太子也突然被废了,又变成了忠王。长安发生的事,一桩桩,一件件,都透露着不寻常。
只是,对于安禄山来说,倒台的都是敌人,杨国忠以前就针对他,太子也和他不睦,两个人倒霉,他只有高兴的。
李世民接待安禄山时,举办了一场晚宴,杨贵妃也终于再次出现在了人前。
只是,明眼的人都看得出,贵妃娘娘现在不在皇帝身边亦步亦趋了,两个人还隔着一些距离,看来是真的生分了。
而且,贵妃娘娘脸上虽然有笑,可是眉间一直笼罩着轻愁,那眉头像是展不开似的。
当然,晚宴上,最受关注的还是安禄山,他不仅让自己的乐舞团进行了表演,还自己亲自上场载歌载舞,显得好像比皇子皇孙们都要孝敬皇帝。
达官贵人们也跟着呵呵笑,只觉得氛围有点诡异,可皇宫里的人是都看过天幕的,特别是李亨与他的几个儿子,看向安禄山的时候,脸上都带着冷意,笑起来的时候也是皮笑肉不笑的。
这里面最自然的,竟然是皇帝,他像是没有看过天幕似的,跟安禄山把酒言欢,询问他河北一带的情况,问河北士子们参加此次恩科的情况之类的,仿若真的将他当做心腹似的。
李世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和安禄山演个戏而已,他还没怕过。
安禄山确实是李世民所担忧的一个隐患,只是李世民放眼整个大唐,这样的隐患多了去了,他要是沉不住气,这大唐江山就真难保住了。
这一夜的繁华盛会,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像是遮盖着炸*药桶的鲜花似的,显得那么虚假又脆弱。
晚宴后,安禄山依照着外臣入都的规矩,在早朝时给皇帝递上折子,并进行了一番口头上的工作报告。
按照安禄山的说法,河北一带是比较安宁的,只是因为临近外族聚居地,时常有外敌来袭,所以需要加强军队建设,提高战斗力之类的。
要不是李世民看过天幕,说不定还就真信了。
李世民听完安禄山的讲述,放下折子,道:“河北一带的情况,朕与众臣都了解,要将那一带治理好,不是一桩容易的事,这么些年,你也算是劳苦功高了。前杨相杨国忠因贪污被法办一事,想必你也听说了,如今他已经罢去官身,在牢中待查清一切罪责后进行审判。他一走,就空出一个相位来了,依照规矩,节度使你是有资格担任宰相一职的。”
安禄山一愣,他确实想过,杨国忠一倒,自己就能升任宰相。
可是,皇帝不久前才发布了新政,宰相不可兼任节度使一职,若是他升为宰相,直接到长安当官了,那意味着河北就要交出来,不在他手里了。
安禄山第一反应还是推拒,只是他之前就流露过想当宰相的意思,现在推辞,未免显得前后不一,惹人怀疑。
于是,安禄山眼睛一转,一脸欣喜地跪下磕头道:“谢圣人隆恩!谢圣人隆恩!”
李世民眼睛眯了眯,他猜测了安禄山好几种回应,这满心欢喜地应下,也在他的预料中,可是这是他猜测中最坏的一种情况。
“快起来吧!”李世民看着戏精安禄山道。
“是!圣人!”安禄山飞快地爬了起来,周围的大臣还以为他是得偿夙愿,纷纷拱手道贺。
一下朝,李世民便将自己之前写的军队调令拿出来,命高力士发出去。
高力士一时之间还摸不着头脑,安禄山不是接受了宰相一职么?那样他就不能当节度使了,为何皇帝还那么紧张?
发出调令后,李世民又命人传召封常清、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觐见。
高力士整个人绷紧了起来,难道皇帝觉得,安禄山还是会反?
李亨本在外面,听说了这事后,急急忙忙来找高力士,打听这是怎么一回事。
高力士摇头:“奴婢也不知晓。上朝时,大家分明已经要让安节度使大人当宰相了,结果这时又召见几位将军。”
封常清和高仙芝,就是仓促迎战结果打了败仗后,被李隆基砍了头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则是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出了大力气的,这是天幕说过的。
皇帝召见他们,让看过天幕的他们,不得不多想。
相对于李亨的慌张,李豫和李倓兄弟二人则是困惑:“圣人为何这样做?”
“肯定是事情不太妙了,圣人才召见他们吧?”李倓猜测道。
李豫道:“这都看得出来,只是是什么事情,让圣人觉得不妙了呢?”
李倓想了想,摇头说:“除了安禄山造反,其他的我还真一时半会想不到。诶,大哥,你说安禄山是不是真的要反啊?”
天幕说,安禄山造反的原因,与他和杨国忠的矛盾有关,被人家堵了上升通道,所以不高兴,再加上他在河北经营的基础,才反的。现在杨国忠都被抓了,下了大狱,这最大的敌人都倒了,安禄山应该没那么容易反了吧?就算是要反,也没那么快啊。
李豫摇头:“升官在即,安禄山何必呢?”
“那也不好说啊,你别忘了,现在是当宰相和当节度使,只能选一个。万一安禄山觉得当节度使这样的土皇帝更舒坦呢?”李倓的语气显得有点不正经,却让李豫心弦忍不住绷紧了,是啊,万一安禄山既要又要呢?
脑子里翻江倒海一阵后,李豫叹了口气:“就算是猜准了又如何?咱们兄弟二人,又没有那阻拦住安禄山的才能。”
李倓一下子蹦了起来:“大哥你不可不能这么说,天幕说了,咱们父王六年没完成的事儿,你上位不到两年就干成了。”
李豫嘘了一声,令他小声点,别让人听见了,又节外生枝。
自从看完天幕后,李倓知道了李豫会当皇帝,就直接把他当成未来皇帝看了,以前还只是说大哥你厉害之类的,现在直接就是把他当皇帝的事儿挂嘴边了。
李倓瞥了一眼外面,道:“大哥你安心,我有分寸的。不过大哥,说起来,除了今天这事,你不觉得看完天幕以后,圣人也像是变了个人一样么?虽然咱们一直想办杨国忠一派,可是圣人的速度也太快了,以圣人对杨国忠的宠信程度,听个天幕就直接翻转了?还有父王辞去太子之位一事,我探听说是高公公劝了父王,可是以父王的性格,圣人没下圣旨说废太子,他是死都不会让出太子之位的,怎么就轻易放弃了?一定是有咱们不知道的事。”
李豫只觉得头疼,自己这个弟弟什么都好,脑子也算聪明,也有些才能,和那些纨绔子弟不一样,可最大的毛病就是嘴里兜不住话,肚子里藏不住心思。
“你呀!”李豫还是忍不住上前,给了弟弟两个爆栗子,“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多听多看少说话?!”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