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5)
说到雍正被骂, 嬴政的语气反而是欣赏。作为同样是逆天下而行事 ,嬴政一统六国,也挨了不少骂, 既得利益者被人拿走利益的时候, 无法抵抗也无法夺回时, 只剩下一张嘴可以骂了, 可不就得过嘴瘾?
嬴政欣赏的,是胤禛那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敢想敢干的精神,有玄烨的无作为在前面对比着, 嬴政自然更欣赏胤禛, 也欣赏他的政治智慧。
刘彻笑道:“不错,这一朝皇帝, 儿子比老子有本事。前面那个,虽是对外强横, 但对内确实……”
说到这里,刘彻的笑容逐渐消失, 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好像也是对外更为重视, 对内略差一筹。
刘彻忍不住挠了挠手, 自己不会也被后人这样骂吧?
李治越听越觉得有些不对劲, 忍不住看向李世民:“父皇……”
李世民也看向他,道:“是不是觉得,我近些时日做的事,有些相像?”
李治点了点头。
李世民继续道:“我上次听了天幕讲咱们大唐, 她就说了,大唐的问题, 不在别处,正是在这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上层人占的太多,下层人有的太少。”
李治露出一脸复杂的神情:“可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李世民摇头:“稚奴,真到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时,这天下便是换主之事。历朝皇帝都自称天子,可最后都会换别家做皇帝,真的是天在选皇帝么?”
李治陷入迷茫混乱中。
赵德昭十分赞同道:“这收税的法子是对的。”
赵匡胤道:“只是,阻力怕是不小。那些占着东西的人,可比没东西的人,脑筋弯弯绕绕多多了。”
赵德昭有些泄气地认同道:“是啊。”
赵德芳听得半懂不懂的,有些苦恼道:“父皇,当皇帝好难哦!”
赵匡胤哭笑不得:“只是让你听听,都没让你做事,怎么就觉得难了?”
赵德昭给弟弟打圆场道:“芳儿这是年纪还小,等年纪大一些,接触的事多一些,看的书也多一些,会慢慢明白的。”
赵德芳想反驳说不想读书,可是想到哥哥这是为他说话,又不好驳哥哥的面子,只好委委屈屈地装作不做声。
朱元璋和朱棣二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种“惊喜”。雍正的政策,给父子两不小的启发。
这些日子,父子两搞经济,也算是认清了朱家真没搞这个事的基因,只能翻出大宋的史料,借鉴着上头的法子用。
现在,雍正帝的政策,指了另一条路:田地税改革。
“老四,这东西,得记下来,咱们回头好好研究!”
“是是是,父皇,我立马用纸笔记下来!”
玄烨心中怒意已经散去,毕竟天幕没继续骂他了,而是在夸他儿子的政策。
令玄烨震惊的是,这些事都是老四胤禛一个人办下来的。他自己在位时,也常给阿哥们派一些活儿去干,可是阿哥们看上去能力差距并不大,只是各有各的办事风格,而老四反而会因其做事太过于彻底,会被弹劾。
如今看来,以前老四还是隐藏了实力,束缚了手脚的,如若不然,他太多功绩,会让其他兄弟更加眼馋和嫉妒吧?
想到这里,玄烨终于忍不住为老四胤禛叹了口气,这个儿子,是自己低估了。
李玉小心翼翼地为皇帝奉茶,连茶碗碰撞发出轻微的叮铃一声,都会让他忍不住心一颤。
这天幕明明夸奖先皇起来,为何皇帝突然叹气了?不应当为他父皇高兴么?
【摊丁入亩政策,确实算得上是雍正帝当政历史上的最强高光。作为农业大国,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土地就是最基础的生存资料,历朝历代的根本性社会问题,都离不开土地,或者说,离不开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一个社会自然规律,并不仅仅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更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就提出过“限民名田”的政策提议,限制一些大地主大豪绅名下的土地数量,只可惜因社会原因,没有被采纳;后来隋唐时期的均田制,有力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所以得到空前发展,但上一期说过均田制被破坏,社会矛盾又激化,所以安史之乱爆发;明朝万历年间,在政局不稳时,也是靠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稳住了局面……可以说,历朝历代要稳固统治,就是要与土地兼并做斗争,就是要防止生产资料过于集中,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从而造成国家的动荡。】
【但要做到这点属实很不容易,这种政策,严重影响了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那些大地主大豪绅的利益,他们虽然人数不多,可他们能造成的阻力更大,不仅是有明面上的斗争,更有背后的舆论斗争,许多皇帝不怕别的,就怕背负上骂名,所以不太敢动手。而雍正帝确实也被骂成了暴君,在某部历史小说出来以前,雍正帝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个冷血无情残酷帝王的形象。】
玄烨只觉得面皮一紧,因为他感觉天幕好像是在骂他,可是天幕又没指名道姓地骂,所以感觉十分不是滋味。
其他帝王也都露出了笑容,有些是嘲笑,嘲笑玄烨的胆小,有些是苦笑,笑雍正帝辛苦一场,结果还背了一身骂名。
当皇帝就是如此,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好人,一个完全的君子,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歌功颂德,这是帝王要有的觉悟。
【摊丁入亩的政策,最后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最明显的是人口增长,在这个政策实施以后,百余年里,人口增长了差不多三亿,这也是晚清会有华夏人口历史高峰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商业的发展,不需要交丁税,一些没有地的人,便可以寻找其他出路,大量人口会涌入其他的行业。】
【可惜的是,虽然如此,雍正帝依旧延续以往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以至于清朝的商业,并未得到足够的发展;同时清朝还实行我们最为深恶痛绝的海禁和闭关政策,并不像大唐那样广纳四海,与世界进行通商。如此一来,人口膨胀以后,反而导致内部压力大,要养活那么多人,需要有足够多的粮食,可土地只有那么多,即便是再努力拓荒努力提高产量,也很难满足人口所需。】
【说起重农抑商,不知道为什么,几乎历朝历代都会坚定执行这个政策,除了宋朝对经商活动有放松,其他的时候,都是将这一点执行到底的。主播一直很好奇,为什么统治者们,一直要抑制商业的发展,哪怕明清有宋这个靠着发展商业,而收税买平安的先例在,也不见他们对商业政策有所放松。】
【当然,清是因社会矛盾复杂,满汉防备,大明我看了看,就是朱家人没搞经济的基因。重农抑商的重点在抑商,重农我是没有很看出来。毕竟封建帝制时代,大多数时候最苦的就是农民,毕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响彻了千年。抑制商业并不是统治者不想赚钱,只是因为商业流通会导致农民大量脱离土地去从商,导致粮食产量不足。这些统治者想的不是提高农民的待遇,让农民心甘情愿地回去种田,而是堵死经商的路子,让农民被迫回到田地中去。】
【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会让人口流动不便于管理,会导致社会稳定出问题。可换个角度说,不就是官方管理能力不行,也不愿意投入成本去做这件事么?百姓交税,不就是让官方去做这些事的么?公共支出是国家管理的必须投入成本,结果帝制时代的统治者这笔钱都想省。】
天幕说起“重农抑商”政策的时候,不仅是玄烨,其他皇帝也感觉自己被扫射了。
帝王们,特别是玄烨,都回忆起历朝的政策,确实是恨不得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像牛马一样老老实实干活,到期就交出尽可能多的粮食布匹,有需要的时候就老老实实服徭役服兵役。
嬴政整个人陷入了沉默,重农抑商是从商鞅变法时期就提出的,他未曾想到,这个法子也被后世用了两千年。但嬴政本人并未“抑商”,相反,他个人对商人还是十分重视的,毕竟六国时期,敢在各国之间来回窜做生意的,都是大胆有见识之人,民间交流也需他们承担。
变法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那是因为战时状态,所以更注重基础生产,而非提高生活水平,更多资源要倾斜于战争罢了。
刘彻感觉自己又被扎了,除了老年昏庸,他确实也延续了前朝的政策,一直鼓励农业发展,对商业却并不热衷。
刘彻再次反省,自己对内政策确实有疏忽。
听到天幕无差别扫射,李治十分不忿:“这天幕懂什么!发展商业之事,岂能说做就做?历代帝王都抑商,不正说明这个做法是对的吗?”
李世民摇头道:“不,天幕说的有道理。”
“父皇!”李治有些不满。
李世民温和道:“稚奴,做皇帝除了要站在皇帝的角度想,还要站在整个国家整个天下的角度想,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想。有时候,皇帝做的对国家好的事,对百姓却不一定是好的,这点你得认清。”
李治闭上了嘴,却还是有些不懂。
李世民继续道:“有时候帝王,或者说统治阶级,只想着自己权力稳固,想着多收税,想着青史留名,却未曾想清楚过,作为至高无上的掌权者,背负的责任可不仅仅是将皇位安安稳稳传下去,更应该是为万民创造太平美满盛世。”
第162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6)
几期天幕听下来, 李世民越发地认同天幕讲的于谦的那句话:“社稷为重,君为轻。”
刻意去追求统治的稳固,追求自家的天下不会被别人夺取, 反而越容易失守, 但若是将百姓放在首位, 将天底下的万民生计放在第一, 这天下就能坐得稳稳的。这就像雍正帝惩治贪腐一样,要做的不是从表面入手,只去抓贪官污吏,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刻的李世民, 与千年后的一位伟大人物, 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础力量。
这个问题又深入了一些,赵德芳确实是听不太懂了, 赵德昭也有些懵,不是因为听不懂, 而是因为,天幕所说的事情, 有些颠覆他的观念。
“父皇,天幕这番言论, 是否太过于叛逆了?”赵德昭小心翼翼地问。
皇帝为天下之主, 朝廷本就是要天下供养的, 天幕这般说,反倒像是皇帝与大臣该为普通百姓干活似的。
赵匡胤沉吟良久,才道:“我先前也不能接受这样的想法,可是听完前三朝, 便觉得这说法是有些道理的,百姓、民生是应当在皇帝之前。太宗李世民, 被人传颂千年,不仅仅是因他开创了盛世,也因他那民贵君轻的思想。”
天幕赞李世民为天选帝王,又说他是能与秦始皇比肩的千古一帝,为何他就能做到帝王们所想要的生前大权在握江山稳固,死后名垂青史千年不朽,不就是因为他做成了帝王的标杆么?
赵德昭琢磨着赵匡胤的话,回想着李世民的施政,想法与态度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正兴奋地记录雍正的一些政策呢,突然听到天幕说,朱家父子没有搞经济的基因,两个人同时愣住。
“这……这是又骂咱了吧?”朱元璋不太确定地问朱棣。
朱棣拿着笔的手,悬在半空,整个人不知该作何反应才好。
刚刚说整顿吏治时,就不点名地说了朱元璋,现在更是直接点名他们朱家没有搞经济的基因,为何明明讲清朝,他们大明还要挨骂?还是所有姓朱的都要挨骂?
好一会儿,朱棣才缓过神来,将笔缓缓搁下,道:“父皇,既然天幕都这般说了,搞商业一事,咱们就不必勉强自己了吧?”
朱元璋反而是个脾气硬的,挥了挥袖子,道:“不行,她越是这般说,我还越是要搞一搞,咱们老朱家的不行,从那些大臣中选人去做不就行了?我还不信了,我老朱家不行,这大明就没人行!”
朱棣顿时感觉,自己说错了话,明知亲爹是个不太经得起激将的,反而用话刺激了他。
“这倒也行,只是须得看人品稳重可靠之人,否则贻害无穷。”
经济关系重大,又是容易钻空子的地方,老朱家的皇帝不太懂那些,容易被人故意挖几个洞。
很快,父子两就把被天幕点名骂的事儿,抛到了脑后,又商议起了,要如何将这些新政推行开去。
玄烨苦笑,他就知道,说起大清,天幕绕不开的是百年屈辱,也绕不过海禁,只是没想到闭关锁国,会导致国家陷入那种万劫难复的境地。
老四胤禛是有能力与才能,补了不少他留下的问题,可是毕竟还是站在皇室和满人的角度出发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满清统治,所以许多问题都察觉不到。
不过老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玄烨已经十分欣慰了。
以前他最看重太子胤礽这个儿子,对其他儿子虽有指导和鼓励,但远不及对太子花费的心血多。但未曾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老四做皇帝反而十分出色,解决了不少问题,这是他这个当父皇的应该骄傲和欣慰的。
【回到雍正帝胤禛的事儿上来,起鹅裙气刘六捂灵叭吧而捂收集本文除了整顿吏治和摊丁入亩两大补锅施政,算是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清朝的走向,为清朝续了命,胤禛在其他方面也有些建树。比如稳定安抚收拢边疆少数部族势力的改土归流政策。】
【改土归流,土是指土司制度,归流的流指的是指派流官,土司制度的落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地被极少数人控制了最多的资源,其他人都是底层贫民,即便是被少数话事人剥削压榨,也没有伸冤逃避的路子,只能咬牙忍受。流官则不同,他们与当地并没有亲朋故旧姻亲之类的关系,他们来就是执行中央的普查人口、丈量土地、清查赋税、按大清律判案等任务,任期一到,就会被调走,利益牵扯不深,再加上是要对朝廷负责,所以对地方事务的处置便少了偏颇。】
【流官的到来,也能将朝廷的资源与外界的信息、习惯等带入到封闭、落后的地区,促进民族与地区的往来,打破了地方势力的垄断与独断专行,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也促进民族融合。这对于稳固整个国家的统一、稳定边疆是有着重大意义的。这样的政策,对当下的民族政策也有不小的启示意义。】
嬴政也正面临六国刚一统,却都不服的情况,雍正这一手,对他也有些启发:“尽快委任有能力的官员,是眼下不错的方法,只是,还要选拔足够多的人才才行。”
刘彻一边听一边点头:“打下来的疆土,不是打下就完事,还是要派官员去归拢治理,才能将民心收服。”
李世民颇为欣赏地点头:“对这些便将偏远之处,不可放纵当地的地头蛇势力,但也不可对普通百姓过于强压。将矛头对准那些顽固的老旧势力,对普通百姓行怀柔政策,才是正确的。”
对于如何收服外族势力,命他们心服口服,李世民最有经验了。
李治略想了想,道:“父皇您的做法,与他还是有些不同的。”
李世民点头道:“是啊,只是不同时候,不同地方,便要特事特办,这世上,可有没一套放之四海都可以的做事方法,要随机应变。”
李治点头:“父皇说的是。”
大宋此时连幽云十六州还未收回,更别提那些少数偏远之地,所以看着天幕上展示的滇贵等地,赵匡胤有些眼热。
赵德芳也知道,那些地方还没归自己父皇管呢,立马豪气干云道:“父皇你等着,以后这些地方,我都给你打下来!”
赵匡胤笑了笑,没打击小儿子的信心,只宠溺道:“好,那父皇就等着了。”
赵德昭无话可说,只摸了摸弟弟的头。
朱家父子还在为官制和田地制度的事,进行头脑风暴,对于改土归流这一策,并未十分放在心上。
玄烨倒是点了点头:“这边疆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多是非之处,若是能将他们稳定下来,也能省却许多麻烦与精力,去做别的事。”
满人毕竟从北边入关而来,对南方并不熟悉,玄烨自己在处理对外战争时,也大多是应付北边的麻烦,胤禛为南边施行这样的一个新政,也可以说是弥补了他疏忽的地方了。
【胤禛的另一大值得称颂,却时常被人忽略的政策,就是废除贱籍。讲大明时,说过朱元璋的几个挖坑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户籍制度,你家是做什么的,那你家以后子子孙孙都是干这一行的,杀猪的子子孙孙都要杀猪,打铁的世世代代要打铁,这是一个禁锢人员流动的政策,除了便于管理,我是没看出这个政策有什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贱籍与这个户籍制度有些类似,包括乐户、世仆、伴当等等,所以看古代背景小说,一个施恩的手段就是放籍,不再是贱籍,不用被人卖来卖去的。】
【废除贱籍以后,便是解放了这些社会底层,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这一点在当时许多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好政策,毕竟许多高高在上的上流贵族都是要用奴仆的,废除了贱籍,让他们如何安心用人?可是以现在人权和人人平等的眼光来看,这一举措就十分超前。】
【废除贱籍,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民间和地方的乡绅势力,是十分符合朝廷的利益的。当然,也有人说,雍正帝是因为当初九子夺嫡,落下了一个暴君冷血残酷的名声,所以想用这样的“仁政”来恢复一点自己的名誉。这个理由,主播只能赞同一部分,废除贱籍确实是能为雍正帝赢得一定的声誉,可是雍正帝也十分清楚,真正的话语权和声量,都是掌握在那些大地主阶级和乡绅手里的。】
【除了朝廷官方有记录的史书,地方一些有钱人也会出资写史书,再加上明清时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形式的兴起,这些有钱人想骂皇帝,搞臭皇帝的名声太容易,如果雍正帝真想要所谓的“仁君”名声,他该讨好的不是社会最底层的贱籍百姓,而是那些会造声势会带舆论风向的地主们。】
嬴政赞道:“此人的能耐与勇气,我是越来越欣赏了。废除贱籍?眼下大秦怕还是做不到。不过,天幕既然说到了人人平等,那后世必然是做到了吧?”
这么想着,嬴政还有点想看看,两千多年后的华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了,那样的世界,是否实现了他的宏图伟志,是不是像他想的那样四海归一。
刘彻还在琢磨那个改土归流呢,听到这“废除贱籍”,也是愣了愣。
第163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7)
要做到废除贱籍, 可不是容易的事。人人平等这个说法,也是十分新鲜,只是, 有人生来就在帝王家, 有人生来就在贫穷家, 真的能做到人人平等吗?
李世民听到此处, 也十分感叹:“废除贱籍,是一个十分需要能力与勇气的做法。”
哪怕大唐到了盛世,他也觉得时机并不成熟。
大唐最大的敌人,还是那些世家大族, 若是不能将这些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给消灭掉, 那废除贱籍,也只是一纸空文。
赵匡胤与朱元璋也都觉得, 要废除贱籍,并非易事, 那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的,若时机不对, 一个没做好,就可能导致动荡。
玄烨更是讶异, 这个儿子的动作, 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 要厉害得多,甚至废除贱籍这种事,也做得出来。
“他似乎从未畏惧过那些阻力,甚至主动去挑衅似的。”玄烨咕哝道, 显得有些无奈又有些自讽。
玄烨是知道问题在哪里,却没有去解决;而胤禛不仅强势解决各种问题, 甚至对一些未形成大问题的地方下手了。
听到这里,玄烨也不得不佩服老四这个儿子的勇气与能力。
“往日,倒是我看错了。”玄烨轻叹道。
他曾经最看重太子,太子被废以后,他就在阿哥们之间玩平衡,结果就像天幕说的,造成了朝廷的动荡。他本觉得老四和其他儿子差别不大,现在看来,老四大约是所有儿子里,心性最坚韧、最下得去狠手的那个。
而作为帝王,正需要这样的心性。
【当然,真正废除贱籍,规定人口买卖是非法的,在法律上确定人人平等的精神,是新中国的事情了。要想在帝制时代完全废除贱籍,说人人平等,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这里主要赞扬的,是雍正那种超前的眼光与精神,尽管他作为封建帝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做出这样的第一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雍正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绩,比如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也就是咱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将传位遗诏放在大殿牌匾后面,等到皇帝驾崩后,才可以打开来看,皇帝指定了谁是继任者。这也是胤禛从他自己与兄弟夺嫡的事情中,吸取的教训,像他阿玛康熙帝那样,早早立了太子,太子就会成为夺嫡的众矢之的,后期不立太子,朝堂就会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
【另外,雍正有一个有别于其他清朝皇帝的厉害之处,就是他敢重用汉人,像田文镜、李卫、张廷玉等,不是汉军旗就是正宗汉人,雍正帝敢顶着满人的压力,重用他们,并让他们做出了不俗的政绩。当然,汉人给雍正当臣属,也不是容易的事,比如曾经由胤禛亲自培养提拔,恃宠生娇后又一手拉下马的汉人将军年羹尧,就可以看出雍正可不是一味宠幸,臣属要兢兢业业干活,才能在他手下保住地位与荣华。】
“秘密立储”制度,让几个帝王都颇有兴趣,还能这样做?立太子还能弄成解密游戏?不过天幕多次提到九子夺嫡,估计是那场兄弟相争,确实是打得厉害,逼得雍正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吧?
玄烨稍稍回想一下,就记得这个孙子的皇位,确实是秘密立储得来的,老四的传位诏书还真是到死才公布。
“老四也是被逼得没法子了,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吧?”玄烨苦笑,胤禛能和兄弟们打得头破血流,不代表他能冷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也像他自己的兄弟一样下场。
品了品这秘密立储一事,玄烨的目光又转向了那个重用汉臣的事,再次感叹雍正胆大,却并非妄为。
康熙朝时,玄烨也尽量维持着朝堂的满汉平衡,但还是以满臣为主,什么索额图、明珠都是他朝堂上的名臣,虽有姚启圣、李光地等汉人大臣,但玄烨心中十分清楚,汉臣要做出比满臣大得多的功绩,才可能得到一样的官职。
可雍正朝证明了,汉臣如果用得好,他们做出的功绩,是十分亮眼的。如果胤禛想要做出那么多功绩,用满臣怕是难以实现。
这就让玄烨想起了天幕提到过几次的说法:汉家学术传承。汉人读书,到底是有传承的,比入中原以后,才努力跟上的满人,有着先天的优势。这东西,确实是金钱权势都弄不来的,只能靠一些传承。
【雍正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三年,但他在位期间对清朝做出的贡献,施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没有他在中间一肩挑起重担,历史上也不会有所谓的康乾盛世,所以全称应该为康雍乾盛世,没有雍正朝,前面后面啥也不是。】
【而雍正对清朝的积极影响,不仅远超他儿子乾隆,说比肩他阿玛康熙也不为过,在位时间却少了几倍,是因为他真的热爱皇帝这份工作。他在位期间,批阅的奏折达到了四万一千六百余件,其中汉文有三千六百多件,满文的有六千多件,这些是他留下了朱砂批文的折子。批阅奏折不是看看就过去,而是要对奏折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然后给予反馈,下面的人根据皇帝反馈的意思去做事。所以根据粗略统计,雍正每日用朱砂手写的字,平均有八千多字,十多年四千多个日夜下来,他手写了一千多万字,近两千万。有时候奏折中的内容,令他十分有想法时,一本折子会写上几千字,比奏折本身字数还多,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这样大的工作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所以他每年只有生日那一天会休息,其他的时候,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也就是古代的两个时辰,是真正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勤奋得像是时间很来不及了一样。因此,有人看到关于四爷后宫宫斗的剧会说,他都在前朝忙得没时间去后宫了,后宫哪里斗得起来啊!这话倒是不假。继位后,几乎将人生最后十几年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大清,这就是雍正为何能力挽狂澜给他亲爹补锅的原因,为何他能在短短在位时间,做出那么多政绩的原因。】
【虽说,批阅奏折的数量,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位帝王,是不是好皇帝的标准,但从历史上来看,每一个称得上好皇帝的,都是勤政的,都是批阅了大量的奏折的,比如朱元璋批奏折,得用麻袋装,因为他将皇权和相权一手抓了;李世民批阅奏折数量也不少;而秦始皇嬴政,出去巡视时,后面大车拉的都是他要看的公文,坐车时间就在批奏折。】
虽然早就猜得到,能做出这么多政绩的皇帝,定然是十分勤政的,但是统计数据摆出来的时候,众帝王们,还是受到了冲击。雍正帝胤禛的勤政程度,放在任何一个帝王的眼里,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嬴政最为感兴趣的,是书折页一般的折子,看上去比竹简要轻便太多,而且能写更多的字,写起来也容易许多。若是大秦也用这种,他的案牍上就不用堆满沉重的竹简了,能省不少地方呢!
刘彻有点震惊于天幕将四万多件折子具象化以后,所呈现出来的盛况,那可真是一座小山啊。刘彻自认为自己还算上勤政的,但是和这位后世的雍正皇帝比起来,还有些差距。
李世民和赵匡胤也有些惊到,但对李治、赵德昭和赵德芳造成的则是冲击了。他们也从未见过那么多折子堆在一起的盛况。
李治赞叹道:“父皇,您这一生批的折子,也不比这少吧?”
李世民谦逊道:“或许吧,只是我坐这个位置的时间更长,而且,我可不是每年只休息一日。”
赵德芳则发出了“哇”地一声,这些折子堆在一起,让他觉得比一书库的书还要可怕:“这皇帝也太累了吧?”
赵德昭有些疑虑道:“真的会有那么多折子要批吗?他在位也只有十三年。”
赵匡胤道:“在位时间确实不算长,可你看他做了多少事,朝中事情多,大臣们肯定是要尝尝上奏折的。再加上这个皇帝有些……有些独断专行?许多事肯定要亲自过问才让人去办,所以事务就繁杂起来。而且你想想这清朝的舆图,那么大的疆域,要管的事情自然也极多。”
赵德昭觉得十分有道理,哪怕他也曾一腔豪情壮志,想要接父皇的班,做好一个皇帝,可是看到那奏折堆成的山,心中也忍不住发憷。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真是不容易啊。
赵匡胤看得出他心中的忧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位皇帝,怕是帝王中批奏折最勤奋的那个,咱们不用那般争强好胜,不用对标他,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了。”
赵德昭轻轻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因为赵匡胤的安慰,反而下定了决心。
朱元璋看到那么多折子,听到雍正帝一天睡不到两个时辰,有些不甘心地轻哼道:“这清还有这样勤政的皇帝,也是难得。”
朱棣偷偷笑,知道朱元璋是被激起了好胜心了,可是他到底年纪大了,已经不能那样熬油一样煎他自己了,老爷子还是挺惜命的。
玄烨面对天幕所描述的胤禛,心中的愧疚,盖过了欣慰。
老四的能力,是出乎他的意料的,而老四对当好皇帝这件事的态度,更是出乎他这个阿玛的想象。
第164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8)
天幕讲的越多, 玄烨就越觉得自己对这个儿子了解太少,往日只知道他是个沉默话少的,人看上去也不太好接近, 没想到背地里是那样用功与努力。
玄烨也曾十分勤奋, 不仅自己日日忙朝政, 还要求儿子们天不黑就起来读书, 每天将他们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作为皇子,自然是要努力读书,好好提升,当然最后也形成了九子夺嫡的壮观场面。
可玄烨一直觉得, 小时候压得那么狠, 大了以后,能自己做主了, 便不会那么勤奋了,不想胤禛比小时候的自己还要狠。
此时的玄烨, 心中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于老四了。
【当然,身为帝王, 雍正帝也有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军机处的设立, 标志着帝制集权达到了巅峰。在帝制时代晚期, 达到这个巅峰, 是历史发展规律,却是不好的事,因为权力越集中,代表着对下面的束缚和约束就越严苛, 社会的活力与自由就越小。而且,就像大明, 朱元璋是将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了,儿子能轻松应付众多公务,孙子重孙子也勉强做的不错,可是一到烂泥扶不上墙的玄孙,事情就坏菜了。】
【权力的高度集中,就要求帝王十分勤政,同时还要有聪明的头脑和博学的才能,能处理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但皇家选继承人的范围只有那么几个,还不能保证每一茬都有优等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选中那个优等生,康熙帝传位给雍正帝是一种幸运,但大清后面就没这样的好运了。】
【另外,雍正年间,清朝的对外战争也不如康熙年强势,虽然延续了对外扩张的策略,但在占优势的情况下,反而被敌人窃取情报,造成损失,属实是雍正帝政治生涯的一大翻车。这也是许多人攻击雍正的一个点。】
【其实个人觉得,这一点还不如重农抑商、严控海禁,以及思想控制几个政策的伤害来得大。重农抑商前面已经说过,废除贱籍、摊丁入亩都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可是没将这部分生产力引导入其他行业和领域,其实是一种浪费。在海禁上,虽然不禁止洋人来大清做生意,却禁止国人出去做生意,是担心人口流失吧,这也是另一种意义的人力资源浪费。思想控制则主要是体现在“文字狱”上,雍正朝的“文字狱”虽不如乾隆朝多,但是案子都牵连广泛,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刑峻法了。】
【“文字狱”绵延清朝好几个皇帝,是清朝最为让人诟病的地方之一,这一点最为鲜明地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不自信,正是因为知道清朝得国有些不正,是走了“后门”捡了漏的,所以才担心天下人不服,而且最怕读书人的嘴,因为读书人不仅能自己骂,还能记下来让后世人一起骂。只是他们捂嘴的时候,忘了越是反应大,说明越戳中痛点了。】
前面天幕说到雍正帝的政绩功劳,语气中不乏赞赏。但是说到这一部分,就明显能感觉到语气冷淡了不少,甚至带着一丝丝咬牙切齿的感觉。
朱元璋冷哼:“我就知道,这后头的清,为了压制汉人,铁定弄出了不少事儿来。”
朱棣面色也冷了不少,手中的笔已经搁下,道:“左右不过是奴役压榨罢了。对普通百姓就当做牛马逼着干活,对读书人就打压他们的傲气,实在打压不下去的,直接杀了了事。清朝至少存在了两百年,可比蒙元时间长久多了,能做的事情也多了。”
朱元璋轻叹:“前头听这个皇帝,会重用汉臣,不计较满汉之分,本以为他是个通情达理一些的,没想到……”
朱元璋虽不喜欢读书人做那些酸唧唧的诗文,也讨厌他们一堆臭道理翻来覆去地讲,年静似的让人头疼,可是他还是十分看重读书人的,毕竟读书人中,也有不少有真本事的存在。
听到“文字狱”,朱元璋就感觉心里十分不舒服,从明面上就能猜到,估计是和读书人读书写字有关了,可能跟一两句话的措辞,一两句诗文有关。
可是读书人哪有不读书不写字的呢?
这么一来,朱元璋反倒对清朝时的读书人充满了同情,觉得读书人做一些酸唧唧的诗文,也没那么可恨了。
朱棣道:“天幕不是说了么,皇帝终究都是皇帝,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而存在的人。清朝的皇帝,天生是满人,他重用汉人,和针对另一部分汉人,本就不矛盾,主要看谁能帮他稳固江山和皇位,谁会影响到他的江山。”
朱元璋觉得很有道理。
“如此一来,越发不想让这天下,落入到满人手里了。”朱元璋握紧了拳。
朱棣郑重地点了点头。
听到“文字狱”,这名字虽然有些耳生,可是稍稍想想,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赵德昭道:“因文字治罪的事儿,以前倒不是没有,这清朝是做的更厉害了么?”
赵匡胤略沉吟后,想起了自己到了赵构的皮囊里,知道的北宋时仁宗改革后的“乌台诗案”,那桩案子,虽没有杀头流放抄家之类的,但也贬谪了官员。因为被贬谪的人,写文写诗词都十分出色,天幕又提过唐宋八大家,赵匡胤便觉得这人怕是有一席之地的。
说起被贬谪的苏东坡,赵匡胤也觉得有些冤枉,以他在各地做的政绩,说明是个有才能之人,若得重用,必然是另一番田地。这样的“文字狱”,已经让赵匡胤觉得十分过分,不想在后朝,还有更过分的。
“帝王的平衡之术,便是拉一派打一派,清为外族势力入主中原,要收服中原的汉人,士子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群体,要收服这些人,抓些典型也是正常的。”赵匡胤解释道。
当然,赵匡胤也猜得到,天幕说了这一点,明明语气十分不善,充满着不满与批评,却并未深挖,与她往日的风格十分不同,想必是触及到了前面说的,不能提的敏感问题了。
李世民听到这里,心中虽有许多感慨,最后却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然后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李治看得出李世民心情不好,便没说话,也陪着饮了一杯。
虽然十分不喜天幕说的那些,可是那些事是千年以后才发生的,他们作为千年之前的人,对这事还真是无能为力。
嬴政和刘彻也有些被这个转折惊到,前面那么多话都夸赞这个皇帝,结果还是有不少做的不好的地方。
“果然,不能对后世的皇帝,寄多大希望。”刘彻道。
重农抑商、海禁这些事,他们前面就听过,所以不意外,也能理解皇帝为何这么做,只是最后的那个文字狱,让他们都有些猝不及防。
玄烨也没想到,老四胤禛在天幕那里,走的是李隆基的路子,前面一顿被夸,突然转折被骂。
对于胤禛实行的那些政策,玄烨是没有多大反感的,反而很理解儿子,重农抑商是历朝历代皇帝都做的事,不能只怪胤禛一人,海禁也是自明就有的政策,更何况到了清朝,海上倭寇更是频繁,不仅有倭奴国的,甚至还有不远万里从欧罗巴来的,不把海上路径管得严格一点,如何保证大清的安危?
至于文字狱,玄烨自己也搞过,他猜着,应该是胤禛搞得什么摊丁入亩、整顿吏治之类的事儿,让一些人坐不住了,所以那些人为了发泄不满,才写了诗词文章骂皇帝,还不许皇帝反击了么?
因此,在玄烨看来,胤禛这几条根本不算错,只是在皇帝的正常范围内罢了。
天幕这样骂,反而激起了玄烨对儿子的回护之心,让老四胤禛在他心中的地位,直接上升了不少。
李玉站在一旁,是战战兢兢的,天幕这样说先皇,甚至说大清“得国不正”,皇帝心中肯定是怒火滔天了吧?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帝的表面功夫做的这样好了,所以让人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满的。
李玉越来越佩服天幕上那个人了,直戳皇帝痛处还敢露脸!待天幕过后,估计又是一场血雨腥风了。
【总的来说,雍正是一个功过都有的皇帝,但他的政绩是明显大于他的错误的。而且对于所谓的清朝时的盛世,他的功劳与贡献也是最大的,但有些人,故意只说康乾盛世,将他这个中间出力最大的皇帝省略掉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居心。】
【很可惜的是,雍正帝胤禛虽然是个才能出众的皇帝,且有些前瞻性的眼光。可他也没有能挣脱时代的束缚,根本的出发点还是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没有看到时代的浪潮,是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开始从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成工商业为主的社会了。最后封建帝制的崩塌,是生产力促使生产关系必须发生转变,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是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清朝的海禁、愚民等政策,是与这历史潮流对抗,最后自然是将华夏一族,拖进了百年耻辱的深渊。】
天幕再次提起百年耻辱,却让众帝王们有了全新的感觉。
原来,皇帝确实是会消失的,这不是人力能够阻止的,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令所有人都心有戚戚焉。清朝之所以翻了个大车,就是没认清这个事情。
第165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9)
天下没有人当皇帝, 不是人的主动选择,而是一种必然发生的事,这样的说法, 令帝王们震惊, 特别是玄烨, 简直是凉气从脚底窜上来。
作为皇帝, 最担心的是自己的王朝被其他人推翻,然后取代,可现在天幕说,已经不是谁当皇帝的问题了, 而是没有皇帝了, 谁都当不了皇帝。
这些帝王们,饶是再聪明绝顶, 再惊才绝艳,也想象不到, 没有皇帝的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 谁来做国家的主呢?谁来做国家大小事务的决定呢?谁决定要不要打仗,要怎么收税呢?
嬴政、刘彻、李世民等人, 都是一脑门子问号。
李治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问李世民:“父皇, 没了皇帝要怎么办?该听谁的?”
李世民摇头:“我也不知道,也猜不到。”
朱棣也有些急了:“父皇……”
朱元璋抬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只道:“既然天幕说,皇帝以后会消失, 那最后一个皇帝,也最好是我们朱家的。”
虽还不知道清到底干了什么, 可能够把偌大的一个国家,带进那样一个深渊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棣忙应道:“是,父皇。”
只是,几百年后的事,他们感觉有些鞭长莫及啊。
玄烨听到这里,只感觉浑身发凉,他很想知道百年耻辱是怎么发生的,可是按照天幕的说法,似乎只要是他们大清在,就难以避免那样的结局。
玄烨忙喝了一碗热茶,让自己回回神,努力将注意力放回了天幕上。
【玄烨选了胤禛当继承人,是一种幸运,胤禛耗费了十三年的心血,弥补了清朝的许多问题,让清朝在封建帝制最后的时间里,创造了荣光,就像是帝制的回光返照似的,待这一段所谓的盛世之后,封建制度无可挽回地崩塌,作为最后的王朝,清结束的方式也十分不体面。】
【胤禛选了弘历做接班人,弘历也是排行老四。相对于胤禛那艰苦卓绝的夺嫡之路,弘历的皇位来得就像是捡漏捡的。首先是排在前面的两个哥哥全部早夭,而齐妃李氏所生的老三弘时,虽然平安长大,且占了一个长的优势,却因为自己犯错,被胤禛排除在了继承人之外,排行第四的他,就顺利成了下一个候选人。】
【对于弘历这个皇帝,许多人因为影视剧对他印象不错,但如果看看史料,就会对他喜欢不起来。主播个人对弘历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人自恋且爱吹牛。据说在康熙六十年时,玄烨第一次见到弘历就很喜欢,自那以后,就一直带在身边教养,亲自授课,一直到六十一年时玄烨去世。所以弘历总爱对外宣扬,说他是康熙帝最喜爱的孙子,所以他是康熙帝指定的传位人,他亲爹胤禛能当皇帝,与祖父喜欢他这个孙子有很大的干系。】
听到这里,玄烨直接捂住了脸,他从康熙五十年来,对于弘历这个孙子的了解,只有模糊的印象是老四家给自己报了喜,说是哪个格格又生了个小阿哥,让老四子嗣不太丰盈的后院,添了几分人气。
没想到,自己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会将那小子带在身边教养。
至于自己说弘历是最好的传位人之类的,玄烨自认以自己谨慎的性格,是说不出那种话的。将孙子带在身边教导,可能只是投了缘,也可能是感觉到自己寿数快到头了,所以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毕竟自己亲自教导过的、最用心的孩子,是被废的太子啊!
其他帝王也觉得,这话有些托大了,为了孙子才把皇位传给那个儿子?真以为皇位是地主乡绅家的家财呢,喜欢哪个孙子,就给孙子他爸多分点家产?当然是要从整个王朝的角度出发了,谁能稳住朝堂,谁有本事压制住各方势力,谁最有才能,能干出政绩,才是传位的指标啊。
这康熙帝虽不是什么难得一见的圣明之主,但也没糊涂到那个地步吧?
刘彻哼了一声,道:“当了皇帝的人,连儿女亲情都不怎么放在眼里了,还会顾及到孙子?”
朱元璋更是不客气地笑出了声:“难怪……难怪天幕要说他是败家子,就凭这份自视过高的心性,也难以成大器。”
朱棣有些不期然想到了,朱元璋给他讲的朱祁镇,当初天幕给他的标题是“普信皇帝”,朱棣当时也被朱祁镇不懂军事,却敢三日内就召集二十万大军开拔的自信程度给震惊到了。
这弘历虽没有那般夸张,但那份劲儿,是一样一样的。
“这选继任者,怎么就像是赌博似的,不开罐子,不让人家当一回皇帝,根本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的。”朱棣只感觉头疼。
朱元璋笑呵呵道:“就那情况,比赌博还不如呢?赌的时候,至少庄家是知道底细的,可这当皇帝,是需要时间去验的。”
不说朱祁镇,就是李隆基,前半段当得好好地,一派明君的样子,后面不也拉胯了吗?
这个基调,注定了弘历不会有什么好事,但玄烨还是努力打起精神来听。
【弘历满打满算,跟在康熙帝身边的时间,也就一年多,不到两年,按照他的年龄上来算,就是十岁到十二岁这个年纪。这短短的时间,对弘历的身心成长,影响十分大。这一点,胤禛也看出来了。所以在玄烨死后,胤禛继位时,就发现弘历“性情放纵,行事不谨”,于是“失欢于乃父”。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玄烨是把弘历带在身边养着了,也教导了,却没有仔细教,所以他一回到父亲身边,就显出了原形,甚至让父亲不太高兴。】
【当然,十一二岁,也正值男孩子调皮捣蛋的年纪,弘历放纵一些随心一些,也是正常的。可是在玄烨精心养育的太子身上,看看他用心教出来的接班人,十二岁时是什么样子?太子胤礽在这个年纪,举行了出阁讲书典礼,十二岁的胤礽,非常完美地完成了这样一场典礼,紧接着就进入了被各种重臣大儒包围教导的学习时期。】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就很明显了?玄烨确实将弘历带在身边教导了,但是并没有特别用心,也没有说是当成继承人来教导。玄烨晚年时,精力十分不济,连朝政都懈怠了许多,哪里还有那么多精力去教导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那他带弘历在身边做什么?主播个人猜测,是想全一下亲情,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暮年的玄烨,回想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估计还是在废太子一事之上,想重温与太子当年的亲情,也合乎逻辑和情理。】
天幕的解释,也让帝王们轻松乐呵了一下,每个帝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想自己与子孙们的关系,便觉得相对于弘历的说法,天幕的说法更可信更合理。
根据孙子来选儿子当皇帝什么的,真是不要太离谱。孙儿的好好表现,确实是可以给继承人加分,令皇帝对这个儿子印象好一些,但在一个还算清醒理智的皇帝心中,是决定不了皇位的去向的。
这时,连玄烨自己都为弘历觉得丢脸了。
不过玄烨也很快注意到,他自己是死于康熙六十一年,那就是还有大约十年左右的寿命?想到这里,玄烨内心还是有些慌的,谁不想自己能活的久一点呢?
但他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天幕吸引了过去。
【真正培养接班人的做法,其实许多皇帝都懂。在胤禛发现了弘历身上的问题,又确定将他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时候,立马就安排了张廷玉、徐元梦、朱轼等当世的重臣来辅导弘历的学识和儒家经典,又指派了宗室重臣允禄、允禧,也就是康熙帝玄烨的十六阿哥和二十一阿哥来教导弘历火器的使用和弓马骑射。】
【所以大家看到了没,皇室对于后辈接班人的培养,其实没有别的绝招,就是堆资源,将最好的资源都往身上堆。这种就是饱和式教育,只要被教的孩子,不是什么愚钝之辈,也不需要什么天纵英才,一样能够培养成文武双全的人。皇室必须卷教育,不把教育工作做好,是不会有合格的接班人的。】
说到这里,朱家父子感觉又中了一箭。
他们不约而同想起了天幕对朱祁镇的嘲讽,就是教育程度不高的感觉。
不怪天幕那么想,作为接班人,皇帝一点军事都不懂,这是什么奇葩啊?
朱元璋又握紧了拳头,朱棣忙安慰道:“父皇,前些日子,咱们已经定下了皇室子弟必学典籍,也做了严格的时间安排,现在已经施行起来了。”
朱元璋这才缓缓地放开了手。
回想起来,这事儿的根基确实也和他有些关系,早些年,所有人都当太子朱标是唯一继承人,所以其他皇子后代的教育,便松懈了许多,等到了朱高炽朱瞻基时,对皇位继承人的教育,就远不及洪武年了。
“以后,皇帝一脉的嫡系子弟,都要给我起早贪黑地学!”朱元璋道。
“是,父皇。”朱棣也下定了决心,要改变大明几百年后的走向,这皇室教育之事,就得抓得紧紧的。看看人家清朝,真的就是在堆资源。大明也不能落后,一定要把皇子皇孙们往死里撵,不求个个成才,但每一任皇帝不可像朱祁镇那般无知又无能。
嬴政也若有所思,他是否有些过于疏忽了后辈的教育了?虽然有几个公子颇有声望,但还是离自己的要求有些距离。
第166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0)
而且, 嬴政细细回忆几个出色一些的儿子的情况,发现他们各有偏重,有的偏向儒家, 有的偏向法家, 在政事上是各有想法。可作为帝王, 若只偏听偏信一家之言, 怎可做到周全行事?
不行,还是要分别调*教一下,不能让他们只信奉一家之言,并且当做圭臬, 容不下别家的想法。
刘彻也思索起来, 倒不是他觉得在教育上亏欠了皇子皇孙,而是觉得太子刘据也是花费了不少精力和心血去培养的, 虽然他如今想法与自己有相左,可是这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么?作为一国君主, 若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全听别人的, 亦或者,只会对自己这个父皇亦步亦趋地应和, 又如何放心地将一国江山交到他的手里呢?
李世民听到这里, 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然后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李治知道他是想起了自己的大哥李承乾,还有李泰了,李承乾和李泰两个哥哥,都是李世民用心教导过的, 最后两个人都因不安分而被李世民亲手处理,也是李世民心头的痛吧?
李世民一口喝完酒杯中的酒, 又要去斟酒,李治摁住了酒壶:“父皇,您慢点喝,喝急了对身体不好。”
李世民抬起眼,看着李治满脸焦急和关心,心情略略纾解,幸好,观音婢还有一个孩子在身边。
赵匡胤听到这儿,对赵德芳道:“瞧见没,天幕都说了,皇室子弟就是要堆教育资源。”
赵德芳噘着嘴,无法反驳,他真的好不喜欢这个清朝啊。
赵德昭知道亲弟弟对读书这事十分不乐意,忍不住偷笑了一声,故意道:“你看这个弘历,是个爱吹牛的家伙,都能被朝中大臣教导得脱胎换骨,难道你还不如人家?”
赵德芳想都没想就反驳:“当然不!”
话说出口,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赵德芳更气了。
赵德昭笑着戳了戳他鼓鼓的腮帮子。
玄烨对天幕说的这点,是十分赞同的,不然他不会对儿子们要求那般严格。而且他之所以这般,也是吸取了大明与清朝前几个皇帝的教训的。虽然不是很愿意承认,但满清入关确实是有捡漏的性质在,若不能学着汉人那一套,根本坐不稳这江山。
玄烨不满意的事,老四怎么只对弘历这样,其他的儿子也应该这样教起来才是。
可是,玄烨稍微回忆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因为胤禛虽然生了十个儿子,可是不少都夭折了,长大了的,要么就是犯浑,要么就是路子走歪了,比如那个弘昼,看来看去,弘历还算是个正常的人。
玄烨忍不住扶额,老四那么严肃正经的人,怎么生了这么一窝奇形怪状的东西,没一个像老四的。
这时玄烨也理解胤禛了,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啊,没那个条件。
玄烨自己的阿哥们出生时,他已经是皇帝,所以所有阿哥都按照皇帝的标准教养是没问题,可老四的那些儿子出生时,他还在艰苦卓绝地夺嫡,哪里敢给儿子搞什么皇子教育,生怕别人抓不住小辫子吗?待胤禛坐上了皇位,前头几个儿子也大了,学识还可以赶上来,可是性格大多已经定了个型了。
玄烨再次体会到了老四的难处,对他又多了几分怜惜。对于老四来说,不仅父皇和兄弟是来讨债的,连儿子都是。
【教育资源不计成本地往上堆,是有效果的,过了几年,弘历就脱胎换骨了,整个人与十二岁时不太一样了,稳重了许多,还代父亲去祭祀祖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说明弘历这个人可塑性还是挺强的。胤禛对这个儿子也是十分爱重,不仅全心全意培养,而且吸取了自己夺嫡上位后,还被人造谣得位不正的教训,早早地就开始给弘历铺路,不仅让他参与各种彰显身份和地位的祭祀,比如祭祀祖先,祭祀孔子,祭祀武圣关羽,祭天地,祭太庙……还封为和硕宝亲王,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政事,又让他参加平定准噶尔叛乱和苗民起义……总之,不仅从礼法上,给弘历最正统的待遇,还给他建功的机会,让弘历的继位,从礼法、从舆论、从各方面,都挑不出毛病来。胤禛仿佛是要把自己失去地东西,都补偿到儿子身上一样。】
听到这里,玄烨的心就忍不住一颤,因为最后他没立太子,对所有阿哥表面上是一碗水端平的,看上去是为了平稳朝堂,可确实也给继任者留下了隐患。
那些正统的规矩,那些礼制上的程序,是老四那种谨慎守礼之人,非常看重的吧?即便是最后自己留了遗诏,将皇位留给了老四,可还是免不了有人造谣说他抢了老十四的机会。听到那个谣言的时候,老四心里不知道多难受。
玄烨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确实有对不住老四的地方,留给这个儿子的遗憾不少。
胤禛那拳拳爱子之心,也让玄烨十分动容,老四外表看上去是个冷硬的人,儿子中他看上去最不好打交道,可是他的心软起来的时候,也是最体贴最细致的人。难怪天幕前面说,他并非真的冷酷无情,只是爱憎分明,对他喜欢的人,他考虑得十分周全,说是把最好的给对方也不为过。
想起老四对自己恭敬疏离的样子,玄烨还是忍不住叹气,是他自己没发现这份难得的父子之情,不怪老四。
【当然,胤禛最强大的父爱,不仅是体现在培养弘历和给弘历铺路的事儿上,最重要的是,在他兢兢业业地当了十三年皇帝,呕心沥血干了四千多天后,不仅将玄烨留下的巨大的财政漏洞补上了,还给弘历留下了一个非常富裕的府库,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玄烨留下的乌烟瘴气的朝廷,胤禛交给儿子的,是一个清明了不少的大臣班底,也给留了两个绝对忠心耿耿且才能出众的肱骨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
【可以说,胤禛坐上那个皇位以后,就做了两个事,一个是给亲爹补锅,一个是给儿子铺路,而且两件事都完成得很不错,所以康熙帝玄烨的底裤保住了,没有因为后期的懒政怠政而留下昏君的骂名。弘历更是吃爹吃到饱,吃着亲爹的政策红利,成就了乾隆朝的盛世。】
此时,不少帝王都有些羡慕弘历了,历朝历代,能像弘历这样,作为继承人独得帝王恩宠,毫不设防,后又稳稳当当坐上皇位的,实在是少数。胤禛这个皇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父亲,至少在皇家来说,能做到他这样的,不多。
这些已经当了父亲的帝王们,都忍不住反思自己与儿子们的亲子关系,有胤禛这个榜样在前,他们确实更能发现自己的问题。
赵匡胤就觉得,自己以前还是太依靠和信任弟弟,反而忽视了儿子们了,以至于后面儿子们都没有个好下场。
玄烨也被亲儿子的做法,弄得羞愧了,他不仅对老四没这样,对其他儿子也没这样。对太子虽有全心培养,也有铺路,却从未考虑过他面对朝堂斗争时的压力,没有为他打压过其他儿子的野心,这是他做父亲的失职。
前面,玄烨虽然并不觉得老四当皇帝比他好,但当父亲上,玄烨自认差了一筹。
【按照胤禛的设想,他自己已经修补了许多问题,儿子自己也培养得挺到位了,应该还可以带着大清飞一飞了,所以他去世的时候,应该是挺放心的。但他不知道,人的本性是很难改的。】
【在政治上,弘历确实是十分有天赋,非常具有驭下的手段,连胤禛留下的老臣都对此敬佩不已。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清朝从雍正朝过渡到乾隆朝也是十分顺利的,因为弘历一下子就把控住了朝堂的局面。】
【相对于别人的死亡开局,弘历这算得上是天和开局了,非常顺风。因为没有吃过他亲爹吃过的那些苦,所以他就会显得比他父亲要大方许多,也出了不少惠民恤民的政策,比如他曾经大额免除全国的农业税,将雍正十二年以前欠的农业税全部免除了。这样的举措,确实能替他归拢民心,当然也是因为有亲爹留下的丰厚府库做后盾,所以底气足。】
【因为重视农业发展,他还鼓励民间大力垦荒、推广红薯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些外来粮食作物大家都知道,没有水稻小麦那么挑剔种植环境,产量也高,虽不如主食那么重要,但对满足飞速增长的粮食需求,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如今红薯玉米在全国各地都十分常见,却是明清时才传入我国的,能如此快地推广到全国,与清朝时的大力推广分不开。】
天幕上出现了两种粮食作物的图像,又放了两种作物在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和收割的盛景,令帝王们无不动容。
在农业社会,粮食就是一国之基,农民就是养活整个国家的人。虽然天幕说得难听,但也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很对,那就是帝王们一直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根本愿意还在于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让农民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供全国百姓食用。毕竟自古以来,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就是肚子吃不饱,吃饱了以后,造反的动力都要小很多。
现在天幕介绍这两个粮食,产量高得吓人不说,还能在各种荒地上种植,如果能弄到它们,对国家影响有多大,对自己的掌权有多少促进作用,帝王们心知肚明,所以内心火热了起来。
第167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1)
不过, 帝王们的心情火热了一番后,大多很快冷静了下来。
嬴政和刘彻都知道,清是大约两千年以后的朝代, 红薯和玉米这两个东西, 花了两千年才来到华夏, 说明它们原本的产出地, 离华夏中原地区很不近。
刘彻不满地咕哝:“若是能弄到那两样东西,我也能多养一些军队了。”
嬴政努力回想,天幕呈现过几次的世界地图,想起除了欧罗巴之类的大陆以外, 似乎还有一个很大的地方, 孤悬海外,难道, 红薯和玉米是产自那里?那又要如何抵达呢?
此时嬴政对红薯和玉米的热切之心,已经超过了对求长生药的心, 两千年后的人,已经走遍了整个世界, 都没有发现什么长生药,说明这世界上根本没什么长生药。
李世民也紧紧地盯着天幕, 对红薯和玉米, 十分渴求。
大唐如今正蒸蒸日上, 随着税制的调整,人口也会像清朝一样,猛地膨胀起来,所以他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如果能弄到红薯和玉米,不仅能解除这种后顾之忧, 对于打压世家大族的事,也有颇多助益。
这两个粮食一出现,李世民便条件反射地,想到了许多对大唐的益处。
李治歪着头看了一会儿,道:“父皇,这两个东西长得怪里怪气的,竟是没见过。”
李世民略略回神:“我也没见过。”
他在天宝年当了好几年皇帝,也看遍了大唐开国以来,西域胡人带到中原的东西,尝过了许多新奇的动植物粮食,但也没见过这两个东西。
李治有些期待道:“父皇,你说咱们如果多多派商队和使臣前往西域,甚至去到最远的大秦之类的,能找到这两个东西吗?”
看李治那兴奋的样子,想必是也看出了两个东西的重要意义。
李世民冷静分析道:“很难,我觉得这东西,也不像是欧罗巴的。”
李治顿时有些泄气。
赵匡胤微微叹气,这两东西的好处,他当然也知道,若是有,也能尽快恢复中原自唐末以来失掉的元气,只是如今大宋连国土都未统一,更不知能从何处寻到红薯和玉米两个东西了。
赵德芳道:“父皇你放心,等我再大一些,我就出海去帮你找!”
赵德昭故意逗他:“你先前还说,要帮父皇收回幽云十六州,打败大理国,西夏也要等着,若你出海去找玉米红薯了,谁来做这些事?”
赵德芳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赵匡胤顿时失笑:“没事儿,慢慢来,你还小,先多学一些本事。”
谁知赵德芳眼睛一转,立马道:“我可以先帮父皇打天下,打完天下再出海,要是我不行,我就多生几个儿子,我儿子继续去找!”
赵德昭本只是逗他,所以也不打击他了,赵匡胤笑着,想到赵德芳成亲时,自己可能已经死了,笑容逐渐淡去。恐怕是看不到孩子们建功立业的那天了。
朱家父子听呆了以后,朱元璋忍不住又猛地一拍大腿:“这事儿全怪我!”
朱棣一头雾水:“这与父皇有何关系?”
朱元璋摇头:“若不是我开了海禁这么个头,导致大明疏忽了海上,红薯和玉米,应当早就传入了大明才是,不至于让后来的清捡了个便宜。”
朱棣呃了一声,不知道要怎么安抚自己的老父亲。父子两不知道,其实两个作物的传入时间,与海禁政策关系不大,只与两个作物自己传播的进度有关。
朱棣想了想,道:“如今有了这两个东西的画像,咱们派人出海去寻便是了,待寻到了,就立马大力推广起来。这个功劳,也落不到清的头上了。”
朱元璋的情绪缓了缓,点头道:“这确实是你的功绩,便由你去安排吧。”
郑和下西洋之事,朱元璋也是知道的。
“父皇放心,如今咱们造船术十分不错,出海到远洋并不难,而且咱们还有从天幕拓下来的世界舆图,比闭着眼睛去摸瞎要好多了。派人出海去寻,一定能寻到的。”
朱元璋点头:“只盼着能在我活着的时候,见到那两样东西。”
朱棣肯定道:“当然可以!”
玄烨对红薯和玉米两个食物没多大感觉,他是见过吃过的,也知道贫民们喜欢以它们为食。只是,听着天幕如今夸弘历,他心里却是忐忑得不得了,毕竟有李隆基在前,玄烨根本不敢有多高的期望。
【另外,鼓励开荒也是弘历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稳定了边疆后,便鼓励资助甘肃的贫民去地广人稀的乌鲁木齐垦荒开荒;贵州多桑树却不擅长养蚕纺织,便给贵州地方官下达任务,让他们去外地招募技术工,到贵州发展纺织业……这样的资源调配,促进了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对提高整体的经济水平是十分有用的。】
【这一步也算是接了胤禛的班,胤禛将朝廷中央的势力打入了地方,弘历借着这步跳板,走下一步就是扶持地方经济,与现在的民族政策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下道理是相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时,社会也难以动乱起来,发展当地经济,才是稳定边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方法。】
【说到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清朝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提供了不少的经验。在晚清时期,各列强从各个角度全面侵略我国,那个时候的新疆与西藏,作为西部边疆地区,远离中原统治,可他们对中原政府的归附之心,使得在那风雨飘摇的百多年时光里,华夏保住了西部的咽喉命脉。除了著名的左宗棠扶棺出征,收复新疆这样的英雄事迹,也与当地百姓对统一的华夏的认同感,分不开。】
玄烨没想到,在天幕每每提起都要咬牙切齿的,那段百年耻辱的历史中,大清也有表现亮眼之处。这令他内心稍感安慰。
【清朝时,对于民族政策的思想核心便是“统一中外”、“因俗而治”、“怀柔以德”、“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简单地说,就是统一是不可商量的底线,但是在这个底线上,可以有差别对待,根据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和势力情况,施以不同的政策,大棒加甜枣永不过时。这些思想,是弘历对玄烨和胤禛的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是大清一脉相承的政策。想必大家也看得出,这些政策到如今,依旧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如今,我们有许多不同的自治省自治州自治县之类的,是对这种民族政策的另一种运用。】
【而这一政策最亮眼的地方,便是它的宗教政策。弘历在乾隆五十七年,取得了郭尔喀战争的胜利后,因当地信奉活佛,弘历没有针对这一宗教进行毁灭性打击,反而将其活佛转世一事,用金瓶掣签的方法,将他合法化明朗化,一方面使得当地信众民心得以稳定,另一方面,也防止了当地一些势力,利用活佛转世的信仰作弊,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李世民听完这个“金瓶掣签”制度,略品了品后,点头道:“是个不错的做法。西域许多部族,都有自己信仰的神灵与教派,为了信仰中的神,他们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性命。对于这样的人,此等做法是十分明智的。”
李治也点了点头,虽然因为前面的解说,对这个弘历印象不太好,但这个方法,确实是没什么问题,反而显出了他擅长体察人心的本事。
刘彻则是歪倒躺着,心里琢磨着清朝这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是不是大汉也用得上。
朱元璋虽然有点不高兴,但还是命朱棣先记下来:“那个红薯玉米记好了吧?这个民族政策,什么金瓶掣签也给我记下来。”
朱棣下笔飞快:“我记着呢,父皇,您别着急。”
看着朱元璋那矛盾的样子,朱棣也是觉得好笑。
不过,朱棣觉得,既然清朝的那些法子是好的,大明学一学也没什么,不用顾及什么面子之类的,人家清也没少学自己大明的,前面皇帝收税还用大明丈量土地和普查人口的数据呢。反正算下来,大明还亏了。
玄烨也知道新疆西藏那边的情况,活佛转世的事儿,也听说过,弘历竟然能软硬兼施,在活佛转世一事中,将朝廷的认可也加了进去,不得不说确实是一招妙棋。活佛需要得到朝廷的认可,就不怕他心不向着朝廷了,他心向着朝廷,信仰他的民众能不皈依朝廷么?
也难怪,即便是天幕不喜欢弘历,但对于他做的好的事,也没有隐匿不谈,或者以贬损的方法说出来,这至少说明天幕的心没那么偏,所以该好好听一听。
如此这般,玄烨的心态也慢慢调整过来了。
【清朝几代皇帝对民族政策进行了发展与改良,对于稳定边疆与少数民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求同存异”是核心理念,统一是底线,一切都在统一的基础上灵活操作,就是非常聪明有用的做法。这样的做法,不仅在清朝鼎盛时期,塑造了一个统一强大的帝国,在晚清民国时,面对列强企图肢解华夏,妄图将一个矗立东方几千年的大国,分裂成像欧洲那般,几十个小国林立的势力地盘的情况时,这埋伏了许久的线,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华夏的统一,版图疆土的统一是基础,民族民心的向心力是核心。统一不仅是一种状态,一种追求,也是一种从始皇帝时期就生出来的执念,是刻在华夏骨子里的DNA。历朝历代维护国家统一的人和事,都值得记住并纪念。】
第168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2)
这关于统一的一席话, 算是让帝王们第一次有了高度的共鸣。
谁想做中原之主,谁就要一统天下,这是每一朝代的帝王, 都孜孜不倦追求的事。所以, 天幕在讲宋时, 会将赵构和秦桧骂个狗血喷头, 而对岳飞十分推崇;相对来说,对于唐朝叛乱的安禄山,反而没将他简单粗暴地定性成乱臣贼子,反而对他的能力与手腕有所褒奖。
嬴政倍感欣慰, 知晓自己的追求与志向, 被后世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去, 就感觉十分高兴。他给千秋万代树立了一个永世不变的目标,有无数人去实现他的追求, 对于帝王来说,没有比这更荣耀的事了。
刘彻哼哼:“所以, 对外用兵又有所什么错?别又骂我穷兵黩武便是。”
哪个有追求的人,不想当这天下的雄主嘛?刘彻觉得自己的追求并没有什么问题。
李世民此时, 也能够理解一些, 为何后世人会对大唐推崇了, 大唐便是一个统一又强大的国家。可以说,秦始皇的雄伟志向,在大唐得到了实现,所以大唐就是历朝的一个榜样, 建立了一个强盛统一的大国,矗立在世界之巅, 不仅引得当世之人倾慕向往,后世之人也回味留恋。
赵匡胤有些苦涩地道:“是啊,统一是历朝历代的追求,若是不能统一这天下,上对不住祖宗,下对不住后人。”
想起天幕说的,宋是历史上稳定的王朝中,唯一一个没有完成大一统的,赵匡胤心中就很不是滋味。现在天幕说,统一是一切的基础,是底线,赵匡胤的心,更是被扎得像筛子一样了。
兄弟俩都感觉到了赵匡胤的情绪不对,特别是赵德昭,听完赵匡胤讲的大宋部分,他十分生气,不仅是气叔叔赵匡义手段卑劣夺位,更气他没本事,竟然没能完成大宋的统一大业,导致大宋虽经济富庶,却是历史上最羸弱的王朝,成了千百年后的笑话。
“父皇,别担心,这次不一样了,有我们呢。”赵德昭安慰赵匡胤道。
赵德芳也道:“对,有我们呢!我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将军,帮父皇打天下!我说到做到的。”
赵匡胤看了看两个儿子,心中略感安慰,自己趁着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改变,将江山交到两个孩子手里,应该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吧?不说别的,就说铁骨铮铮上,两个孩子应该会比不争气的赵匡义要好许多。
而朱元璋听到关于统一的话,脸色有些莫名,他深深地厌恶后世的清朝,可是清对于华夏统一的贡献,又让他不得不接受,甚至赞赏一声。所以他心情十分矛盾,体现在脸上,就是那有些像便秘一般的脸色。
朱棣知道他的心结,故意道:“哼,这种统一稳定的事儿,咱们就不用交给外族人去做了,咱们汉人一样能做得好,甚至更好!”
朱元璋猛地一点头:“就是!谁说一定要靠他们了,哼!”
玄烨心情有些复杂,他知道,从自己到孙子弘历,搞出来的这些民族政策与制度,其实还是为了维护大清的统治。因为自己是少数部族,所以更能理解和体会少数势力的心态,最怕的就是对手强大,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挥挥手就能将自己灭掉。所以怀柔的政策,确实是很好用。
但他没想到,这种带着私心的政策,最后的效果那么好,也成为了大清被夸赞的因由之一。大清在后世人眼里,没有成为一无是处的存在,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是重要原因。所以,后世人的眼光,比他们这些前人,要开阔许多,他们似乎站得更高,站到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上去考虑了,想得也更远,想的是一个政策实施后,对百年后的影响。
作为一国之君,一个皇帝,站的高度,想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不能比后世人差吧?
这样想着,玄烨心中的一些心结,逐渐打开了来,让他感觉心情舒服了一些。
李玉还以为,皇帝是因为听到天幕的夸赞,才阴转晴的,心里想着,这天幕确实有几分本事,前头骂得那样厉害,如今话锋一转,又让皇帝改了心情。只是不知道,幕后之人,还有没有机会保下命来。
【弘历在施政上,还有一些别的小亮点,比如对商人上,若是遇上灾荒年,商人的赋税也会得到一些减免;乾隆年的天灾不少,在赈灾救灾上,弘历也算得上是尽心,拨发赈灾物资,减免灾区税收等等;弘历在位期间,也没有怎么加过赋税,倒是有不少减税的举措,这些确实是能减轻一些民众的负担。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对雍正帝胤禛,所进行的摊丁入亩的改革的冲击,毕竟雍正朝主要针对的,就是有钱的地主和豪绅。】
【当然,许多人也会对此表示理解,毕竟不少人觉得,雍正朝时,朝廷氛围十分紧张,因为胤禛不仅对自己要求严苛,对下属大臣也要求极高,犯错就会受到严惩。对于百姓来说,雍正帝的施政,是利国利民,可是对于大臣们来说,这样的顶头上司,让他们天天像走钢丝一样活着,十分难受。所以待到弘历一上位,或许是为了施恩,或许是觉得矛盾太多,想缓解一下,直接一改雍正朝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法,实行了宽容开明的做法。】
【对于朝臣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啊,就像是常年戴着镣铐的人,突然把身上的镣铐都解开了一样,说不出来的轻松惬意,所以许多人对弘历歌功颂德,也不奇怪。可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说,弘历有点背刺他亲爹的意思。从咱们后世人的眼光来看,雍正那般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了给亲爹托底,为了解决康熙晚年留下来的一堆问题;更何况,雍正又没有双标对人,他对自己更狠。弘历一上位,不仅放了许多因九子夺嫡而被打压和圈禁的宗亲,连被雍正判了死罪的大臣,他也眼睛不眨就放了,有点踩着他亲爹立人设的意思了。】
众人还未从天幕对弘历的,民族政策中的夸夸中,回过神来,天幕又一个转弯,骂起了弘历,真是猝不及防。
李世民微微摇头:“确实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李治皱眉:“新皇登基,想要快速收买人心,可以理解,可是这做法确实……”
前面听雍正帝胤禛如何勤政,听他有那么多政绩,了解皇帝这一工作的,都知道十三年皇帝做成那样,要付出多少心血和精力,也知道胤禛肯定是个不好相与的皇帝。当他的臣属,必然是个痛苦的事。
只是,外人不理解他就算了,作为他精心培养、用心铺路的继承人,也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踩着他的施政结果去收买人心,确实是蛮可怕的。
胤禛本人是死了,不知情,但外人和后人看了,还是有点替雍正寒心的。
朱元璋嘴角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让朱棣心里有点毛毛的。
“人走茶凉,莫不如是。”朱元璋点评道。
那些被弘历释放的宗亲,还有大臣,怕是无不感念他的恩情,弘历是得了这些人心了,可是他将他父亲至于何地了?
朱棣故意狡辩道:“或许,那些人,就是胤禛留下来给儿子施恩立威的?”
朱元璋道:“就算是那样,弘历做得也太直接了,他爹给他铺路了,他呢?”
玄烨跟朱元璋的感受一样,不管是不是胤禛故意留下来,给弘历借机收买人心的,弘历做的都太直接了。
作为父亲,玄烨当然不想看到儿子们斗得那样惨烈,也赞同弘历将老十四胤禵放出来,只是弘历似乎有些施恩心切了、
老十四可是老四十分厌恶的人,是不靠谱的传闻中,原本的继位者,这样的人的存在,对老四的皇位影响不可谓不小,老四圈禁他实属正常。弘历迫不及待地把人放出来,又给了爵位,更像是打脸老四圈禁老十四十多年这种行为了。
玄烨摇了摇头,李玉还以为他是对天幕的不满,忙道:“万岁爷这做法,世人无不赞您宽仁大度,念及亲恩,天幕的话,您不要往心里去。”
玄烨冷笑了一声,世人?谁是世人?当下承了他的恩情的人,当然是往死里赞颂他的天恩浩荡,可后人没有利害关系,评价起来更为公正。
那些人越赞弘历宽容大度温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在骂胤禛残酷冷血无情,难道弘历听不出来吗?
玄烨觉得,以弘历的脑子,他是听得出的,但是他依旧乐呵呵地受用了,说明他自己对亲生父皇的做法,也是不满的,也是不认同的。
想到这里,玄烨心中生出了对胤禛更多的同情与怜惜,胤禛最后虽然得到了皇位,可是前面父亲留下的是烂摊子,他费心费力收拾好了烂摊子,用心培养的儿子却不理解他,越看越觉得他就是一个没人理解的可怜人。
【别看弘历接纳了胤禛的一手安排,顺顺当当地继承了皇位,可是主播个人觉得,弘历对胤禛,是有着十分强烈的反叛欲望和精神的。不仅仅是在刚继位没多久时,就各种施恩,放了许多与胤禛作对的大臣与宗亲。后世给他找补,说是为了缓和朝廷的矛盾,但就现在来说,清朝的朝廷,风气最为清正,效率最为高的时候,也是在胤禛一手整饬整个朝堂后。弘历的施恩,反而释放了一个不太好的信号。】
第169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3)
【俗话常说, 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个难听的说法,就是人走茶凉, 一代新人换旧人。这种话, 可以当做道理来教育别人, 可以当做感叹, 但是决不能真正地做到了明面上。而弘历的做法,恰恰就是把这种冷冰冰的人情,明目张胆地表现了出来。这个做法的后续影响是,从雍正朝的政绩是大臣们的底气, 变成了跟对上司、做好人情世故, 是大臣们的根基。】
帝王们都不由得点头,皇帝的施为, 就是带领整个朝廷风向的。皇帝看重什么,大臣么就会跟风, 所以才会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情况。
朝廷和官场的生态, 确实是由皇帝主导出来的。
刘彻惋惜道:“前头说,这个雍正帝失败的地方在于, 对外政策等方面, 眼下看, 最失败的便是这个继承人没选好。”
这时候,刘彻突然有点点小庆幸,刘据是敢明面上反对自己,而不是表面迎合, 背地里对着干。以胤禛对弘历的期许态度,弘历在胤禛面前的表现, 应当是不错的,至少没敢把这股叛逆精神表现出来。
玄烨哀叹:“本以为他只是嘴上要强,没想到做事也是这般。”
玄烨实在是想不通,老四那么个性子,怎么生出来的都是这样的,亲爹的严谨认真是一点都没有学到,难道自己带在身边不到两年,真的就影响那么大?
【大家现在去看看相关的史料啊,资料啊,不少对弘历这种初登大宝的施恩行为,是持正面态度的,但主播比较叛逆,持的是消极态度哈。弘历这种做法,在主播个人看来,是弊大于利的,所谓缓和矛盾的说法,不太站得住脚,反而有些毁他亲爹心血的意思。主播个人的想法,类似于苏东坡对王安石新政的态度:这事儿可以办,是需要办,但是手段别那么激进,吃相别那么难看。】
【资料说,他早期性格不讨喜,被亲爹用教育资源堆了好些年,最后成长成了一个合格的继任者。主播觉得,他学进去的是知识,是人情世故,但绝不是对人格性情的完善。在胤禛活着的时候,他的真性情不是改了,而是压抑了,隐藏起来了,一直到胤禛驾崩,他才解锁了。而他的真性情,就是自恋虚荣,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就是吹吹牛,或者做表面功夫,将自己打扮得人模狗样的。但这个特点放在皇帝身上,就会被无限放大,就会变成好大喜功。】
说到好大喜功,帝王们顿时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嬴政和刘彻都还只想到了自己,觉得自己做了一些劳民伤财的事,会不会也被骂好大喜功,但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人,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隋朝的二世祖杨广。
自杨广以后,好大喜功绝对是一个给帝王们判死刑的标签了,谁沾上谁要脱层皮。
李治有些不敢置信道:“他前头还有些政绩,总不至于落到杨广那个地步吧?”
李世民脸色难堪,自看天幕以来,他的脸色就没那么难看过。
“不至于到杨广那一步,否则,他也不至于在位六十年。只是,不管他做到哪一步,总归不是好事。”
赵德芳也抓住了赵匡胤的手,看隋唐英雄的他,太知道杨广有多可恶啦。
赵德昭也有些紧张,像杨广的皇帝,可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朱元璋父子已经笑了起来,好大喜功这几个字,真是让两个人心中的不满和郁气一扫而空。听前头,还真担心这个清朝皇帝都不错呢,如今他们想看的不就来了?
玄烨吓得都坐直了身体,他在意的不是好大喜功几个字,而是想到了标题“好的不学尽学坏”,心中顿时升起了十分不详的预感,不会吧不会吧,这个学坏不会说是学的自己吧?
【乾隆帝弘历的形象,在前些年的影视中,是有过不少美化的。但是,观众们从影视剧中脱离后,稍微了解一下这位皇帝的做派,很快就能去魅了。比如他自诩文人才子,一生写诗四万多首,却没有一首流传于世的。相对于荆轲仅用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便流传千年,读过书的人都耳熟能详,弘历这位“才子”是真正被吊打,更别提那些真正写出精彩华章的文人们了。】
【比如他喜欢到处盖印章,光是他个人所有印章,就有一千八百多个,常用的有五百多个!有了章就要盖啊,但他不祸祸别的,专门祸祸珍贵的文物古迹,祸祸那些脆弱又美丽的名人真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全篇只有二十八个字,字字都是骊珠,是书法界最宝贵的真迹之一。可弘历不管,他觉得他能欣赏,是这份真迹的荣幸,于是啪啪啪啪地盖了无数个章不说,他还在上面题字!写不下了就进行裱糊延长,继续写!】
【你要说,弘历的字好不好看,主播作为不懂书法的人,只能说认得出写的是什么字,但看过懂书法的人说,弘历的字就是死蛇挂树。字面意思体会的话,就是毫无生气,显得又丑又恐怖呗?这样的水平,在书法界历史第一人的真迹上留字,那岂不是直接被爆*杀?可惜弘历是没这份觉悟的,他甚至觉得,自己能给王羲之真迹题字盖章,是王羲之的荣幸,是这份真迹的荣幸,也是后世之人的荣幸。所以他才那般狂放无礼。】
这些事儿,将帝王们都干沉默了。
嬴政听到荆轲的名字时,被呛了一下,没想到那个刺客,竟然也青史留名千年了?看天幕的语气,不像是批判厌恶的样子,甚至还觉得他的诗写得好?嬴政有点凌乱。
嬴政和刘彻虽不知王羲之多厉害,但是他们知道圣人是孔子,讲大唐时,也听说了诗圣杜甫之名,几首诗写的确实很不错。所以这个书法界的圣人,那应该是非常厉害的吧?弘历的做法,确实是像天幕说的,十分狂放无礼。
而李世民等人,则是不约而同地差点摔了手中的杯子,《快雪时晴帖》啊!就那么祸祸的吗!即便是朱元璋这种粗人出身的,也知道《快雪时晴帖》的意义和价值,都生出了心痛之感。
看着天幕放出来的图片,那盖在了王羲之真迹上的印章,那努力裱糊,却还是遮不住补丁感的狗尾续貂,众人心中的火气,真是蹭蹭冒起来。
真是暴殄天物!太暴殄天物了!
玄烨看着那图,也是忍不住翻白眼,前头还说老四往他身上堆教育资源,那些大臣大儒,都没教他如何做个有礼貌的收藏家吗?!弘历那厮,被骂不冤枉,他要是站在自己跟前,自己也要狠狠骂他!
李玉看到皇帝翻白眼,还以为皇帝是气得,忙安抚道:“万岁爷别气,回头咱们就把那幕后之人抓出来,要杀要剐随您的心意,保证让她把这话给改了!”
狂放无礼这样的词来形容皇帝,李玉怀疑背后的人,是不是有好几条命好几个脑袋呢!
玄烨正气呢,李玉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被呵斥道:“闭嘴!”
李玉忙低下头缩着身子后退了几步,心中有些惶惑,往日这般说,皇帝都爱听,今日这是怎么了?
【所以,弘历被文艺界叫做牛皮癣皇帝,是他应得的。这个外号还不足以形容他这种做法的可恶,电线杆子上的小广告,用刀还能刮掉,但他在珍贵真迹上留下的章和笔迹,真的是想去掉都做不到。除了王羲之的真迹,王羲之儿子王献之的真迹《中秋帖,》也没能逃过他的毒手,被盖了八十多个章;另外还有唐朝的《五牛图》,被他盖得几乎连牛都看不清了;当然最最倒霉的要数元代画家赵孟頫,但凡赵孟頫稍微出名一些的书画,都被弘历“光临”过,这副十分漂亮工整的《人骑图》,弘历在上面又盖章又题字,堪称古代版脑*残粉丝给偶像刷弹幕,但是刷的都是拉低水准的弹幕,十分赶客。】
【而且,赵孟頫还要庆幸,他的书画作品都不是长卷,位置都不大,盖了章写了一点字,就写不下了。如果是长卷的书画作品,弘历发挥的就更多了,不仅有他的考证,他对构图之类的分析,他对作者心情与创作理念的解读,甚至还有他写给早逝的富察皇后的思念诗……诶,不是,弘历这是把别人的真迹和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当做他的私人手记本了吗?这做法,和在公共场合当众拉*屎有什么区别?主播作为一个外行人,不懂书画,查资料时都要心梗的程度,更别提那些业界人士和爱好者们了。】
天幕说她心梗,帝王们也心梗,而且是越往后的帝王们心梗得越厉害。
李世民看到《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被糟蹋成那样,早就心痛如刀绞了,李治更是急得不行,李世民可是王羲之头号铁粉!传闻中,王羲之最为著名的《兰亭序》真迹,就是被李世民带入了墓中陪葬了。
弘历这操作,简直就是对王羲之父子骑脸输出,李世民直接急眼了:“稚奴!都给我埋我陵墓里!都放我棺木里!千万别落进这种人手里!”
朱元璋也气得骂道:“这些野蛮人,果然是既不懂也不尊重汉人的东西!”
朱棣深深赞同,但还是得赶紧给老爷子顺气,别给气晕过去了。
玄烨也捂着胸口,感觉难以喘上气,光是看天幕上那些被整得花里胡哨乱作一团的书画作品,他就要晕过去了。作为祖父,他对弘历的做法也很心梗!所以现在天幕骂弘历,玄烨也觉得弘历活该!
第170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4)
天幕上, 还有被P掉了弘历的章和字迹的真迹图,实际图在一旁对比着,像是被狠狠蹂躏过一样, 帝王们多看两眼都会觉得眼睛疼的地步。
赵德昭对此万分嫌弃:“此人真是皇帝?历代帝王, 哪怕真心喜爱一些书画, 顶多留一个钤印和两笔笔墨, 为何他这般……这般不知礼数?”
赵匡胤脑子里正想着,做赵构当皇帝那段时间,也有不少新出的才子做的书画,虽说宋时文化兴盛, 留下了无数瑰宝, 但若落到那样的人手里,确实是太糟蹋了。其中还有一份长卷的《千里江山图》, 精美细腻无匹,赵匡胤也十分心喜, 可那样的长卷若真被那个皇帝拿去当草纸一般用,真是太……
赵德芳大大咧咧地回答哥哥道:“他们是北方来的, 那里的人才没有咱们汉人这么懂道理呢。”
赵德昭翻白眼:“那他爷爷他爹怎么不这样?他还是被那么多汉臣教导过的,难道不知道要珍惜一些?就是他人不行。”
这话倒是提醒了赵匡胤, 宋之后也是蒙元这个北方少数势力南下呢, 不知道要毁掉多少宋时文人的书画墨宝。不行, 大宋还是得支棱起来,得将军事狠狠地提起来。
【这些是弘历盖章题字毁书画的冰山一角,谁叫他活得长,国家又安稳, 亲爹不仅留下了充足的府库,还留下了一个好的朝廷班底, 在位期间内忧外患都不足虑,所以他闲得发慌,就对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下手。要是放在现代,他这种损毁文物的举动,至少得顶格判刑,如果能累加,就是牢底坐穿的下场。】
【除了糟蹋脆弱的书画作品,他还曾经是刻字狂魔。别人刻字在石头上刻,若是敢在旅游景点刻,都要被罚款被骂没素质。弘历才不在这么低端的地方刻,他在文物上刻!不仅刻在价值连城的宋瓷上,还刻在流传了两千年的汉代陶器上。世人如今都知道元青花瓷是瓷器界的顶流网红,却不知道,宋瓷是我国瓷器工艺快速发展的巅峰,宋瓷不仅工艺高超,而且审美非常好,如今小说中常提的什么汝窑官窑等,都是宋代有名的瓷窑,这些名窑中出来的瓷器,件件都是珍品,能流传到清朝,更是精贵稀缺。】
【可弘历这个败家子,他看不到这些珍贵瓷器陶器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就直接上手刻。刻成了的,上面是他那蹩脚的诗作,完全配不上汝窑青瓷的清雅韵味;而刻失败了的失败品,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这背后的数字,还不能细想,稍微细想也是要心梗的程度。除去那些放在博物馆里的无价之宝,宋瓷在拍卖场上,一个小小碟子都是五百万起拍的,而珍稀一些的宋瓷,拍到五六千万一件也不奇怪。当然,这种文物兼艺术品的价值,很难用钱来衡量,给大家说一下市场行情,让大家直面一下金钱价值带来的冲击,更好明白弘历这家伙有多败家。】
听到天幕主播那细细的抽气声,帝王们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抽气。
虽然不知道几百万的后世货币,价值几何,但听她的语气,对于普通人来说定然不菲。一件两件的价值,对于帝王们来说是小意思,可以弘历那种糟蹋东西的作风,被毁掉的瓷器肯定十分不少,累积起来就不是小数目了。
说他是败家子,一点都不冤枉!别人家是家道中落了,才去卖掉家中留存的古董字画瓷器,他倒好,不卖也不怎么样,直接弄坏了。
其他人都一肚子气,只有赵德芳一脸懵懂:“父皇,天幕说的宋瓷,是咱们大宋的瓷器吗?”
赵匡胤点头:“是啊,以后大宋会十分厉害,所以做瓷器的工艺也很厉害,流芳百世,被后人欣赏惦记呢。”
赵匡胤替赵构的那近十年里,确实是见识到了许多新鲜样式的瓷器,在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后,宋的手工业又快速发展,不仅是瓷器,其他各种手工艺品,都出现了许多新花样。只是赵匡胤那时候忙于国事,很多都是地方上贡而来,他看了几眼,然后要么分给了宗亲,要么赏给了功臣,自己倒没时间把玩和研究。
赵德芳知道是自家的瓷器,被后世外族皇帝那么不珍惜,顿时比看到王羲之的真迹被毁还愤怒:“这人真不要脸!古董你不知道放在博物架多宝阁上好好欣赏吗?非得上手是吧?!真是手贱!”
赵德昭哭笑不得,这孩子竟然不心疼王羲之的真迹,只心疼那些瓷器。
“父皇你放心,明日开始我便好好练武,一定要把幽云十六州收回来!”
既然打不到近千年以后的你,那就打你的祖宗!
朱元璋想了想,对朱棣道:“要不,咱们还是把宫里一些古玩字画啥的,放进陵墓里陪葬吧?”
朱棣苦笑:“父皇,先不说陵墓里塞不塞得下,就算塞下了,您不怕盗墓贼天天盯着您的陵墓,让您睡不安稳啊?”
朱元璋哽住,他是老农民思维,贫民家摔个碗都心痛好几天,弘历那么毁宋瓷和书画,朱元璋当然是心痛得不行。贫民家的做法是把东西收起来,锁好,可是贫家的破碗没人偷,古玩字画有的是贼惦记啊。
玄烨依旧捂着胸口,他没想到,这个孙子不仅在书画界大杀特杀,连瓷器都没放过,败家子真是形容得恰到好处!他要在瓷器上刻字就算了,大清的瓷窑也能烧出很好的瓷器,有些比宋瓷还好看,还难烧,为什么他不肯烧一窑瓷器,然后慢慢刻呢?
玄烨都要怀疑,弘历这家伙是故意来败家的了。
【这件事,你就算是问弘历的亲爹和祖父,也会说他是败家的。说弘历是文物刽子手,也一点都不为过。可是弘历不觉得,作为皇帝的他,身边的人只会捧着他顺着他,根本不会劝谏。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毁掉那些珍贵的文物。在他心里,别说是宋瓷汉陶,别说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就算是秦始皇亲自刻的竹简,被他拿到手里,他欣赏的也不会是秦始皇在上面留下的痕迹,和他雄才伟略的治国方针,而是觉得:这东西有些价值,我留个名儿,刻上几句我的原创诗,定能让这竹简伟大几分。他完全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觉得世间万物都是为他而生,围绕着他在转的,能理解这种心态么?有点像男频大男主的世界观,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握,一切与他发生联系的事物,都是那些事物的荣幸。】
【所以,这种心态的弘历,是不会觉得自己在毁掉珍贵的文物,不会觉得自己他就是文化艺术届的浩劫的。当然,还有些文物,凭借着巧妙的运气,躲过了弘历的魔爪。那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弘历在得到这这副画以后,当然免不了要盖上好些章,然后在上面留下一些感想之类的。后来人们发现,弘历得到的这幅,其实是赝品,真迹根本没有落入过弘历的手中。如今看看赝品与真品的对比,赝品虽然是假的,但也像美人脸上多了几块斑和麻子,一旁的真品在这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干净清爽且有韵味了,对欣赏者的眼睛也友好太多。】
《富春山居图》是长卷画,正如天幕说的那样,那副赝品上不仅多了好些个印章,还有许多与画面一点都不协调的字,果然是喜欢在长卷书画上做手记。
几个帝王们看得都直翻白眼。
这一幅是因为运气好,所以逃过了弘历的荼毒,可是在这背后,有更多的书画作品被弘历给糟蹋了。
嬴政看着那长长的卷轴,有些被那十分富有美感的山树等图景吸引住了。除了感受到了画的美,他还很想知道,这长长的卷轴的纸,是如何做出来的。
前头他看过好几朝的皇帝,批阅的是可以折叠的纸奏折,现在这样一副长长的画卷,令他更想要得到这种可书写的东西了。那么长一卷,除了作画,还能写很多字吧?一卷就能写上一整车的竹简所承载的字数?
李世民看着《富春山居图》,也赞道:“确实是不错的画作,可惜只能远观,不能近些看,想看看他的笔触与墨韵。”
李治也捏着下巴道:“看来,后世各朝都涌现了不少才子能人,前头的那副骑马像,这副山水画,都颇具美感和韵味。”
李世民笑了笑,又叹道:“这就是生早了的坏处。”想起《快雪时晴帖》的下场,李世民还是觉得心痛,太可惜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就是不能落入不会欣赏它们的人手中,否则就会受到那样的虐待。
赵匡胤在《富春山居图》出来的时候,已经开始默默欣赏了。
真迹给人的感受,与赝品是不太一样的,会欣赏眼力好的人,能欣赏到书画作品中的妙处。
赵德昭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书画发展虽一脉相承,但能不同时候的创作者,总有不同的风格,给人不同的感受。赵德昭感觉有点说不上来,这幅画是什么感受,但是就是感觉画的很不错。
对于《富春山居图》,玄烨当然也知道这副黄公望的名作,听说弘历拿到的是赝品,玄烨反而松了口气,第一次庆幸,皇帝拿到的是赝品。回过神来的玄烨,忍不住苦笑,这想法真是太吊诡了。
第171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5)
天幕似乎很欣赏《富春山居图》的那份运气, 所以配上了如迢迢流水的琴音,让画面缓缓扫过了这幅画的全局,让观赏者能细细观摩欣赏这副画作的细节和局部, 感受到画中山水的意境与宁静。
只是, 这画越好, 让人看得越舒服越高兴, 帝王们回过神来后,心里就更加怅然与难受。光是一个《富春山居图》,便已经如此美妙,那些惨遭弘历毒手的书画文物, 损失就大了去了。
好些帝王不仅心中骂了娘, 还暗暗下定了决心。
【先把弘历的性格放在一边,就说这份审美, 也是让人很诧异的。他好歹是接受了皇家最好的教育出来的,就算是艺术审美水平不能多高, 但也不至于落到这种什么都往上面糊的地步吧?留白、意境、蕴意是中华传统审美的最独树一帜的风格,他怎么就好像看不得画面有留白似的, 一定要塞满了才甘心呢?这么一塞,什么意境, 什么韵味全都破坏得一干二净了。在这艺术审美上, 他爹胤禛, 就不知道要比他高出多少个度了。】
天幕画面中,出现了康熙年、雍正年和乾隆年不同时期,朝廷掌握的官窑中,烧出来的不同风格的瓷器的对比。这样一对比, 就显得弘历的审美格外别致,格外格格不入。
康熙代表的是大多数贵族和帝王的审美取向, 雍正代表的是具有自己想法和个性的审美风格,弘历则显得太接地气了。那花花绿绿的风格,那不同工艺和画风的瓷器烧制成了一个,除了赞叹一声工匠们实在是了不起,对弘历属实是夸不起来。
李世民评价道:“这人显然是个不甘于和别人一样的人,是个想显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人。”
李治看着那花花绿绿的花瓶之类的,也觉得如此,大唐如此热爱雍容华贵,繁复绮丽,也没搞出那么堆砌的东西来。
“天幕说他好大喜功,倒是没冤枉他。”李治道。
好大喜功可不止是不顾民生,搞建宫殿开运河之类的大工程,而是一种作风,一种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极致和顶级,为了凸显自己个人的能力和与众不同,所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做一件意义并不那么大的事,比如弘历烧的那个集大成的花瓶。
赵匡胤也看出了这一层,对赵德芳和赵德昭道:“你们二人可不能学他的。”
赵德昭应下,倒是赵德芳,十分不屑地撇了撇嘴,道:“就这样子,谁乐意学他啊?我虽然不是什么听话的人,但分得清好坏的,父皇你放心好了。”
赵德昭无语地捏了捏弟弟的脸,本想解释一下,但是转念想想,看不懂才好,不懂坏在哪里,就不容易去学那种作风,于是赵德昭又把话咽了下去。
朱元璋对弘历那大红大紫的审美,倒是没那么抵触,只是看到弘历做事的方式,十分不喜,对朱棣道:“咱们朱家的孩子,万不可这样。”
相对于弘历,朱家子孙们更是从贫穷骤然乍富,比弘历还容易染上那些毛病。
朱棣老老实实记下道:“父皇放心,我已经记在纸上了,回头咱们也忘不了。”
玄烨眼神放空,注意力没在那些花瓶上,而是忍不住思考起了那个问题:弘历的审美和性子,怎么是这个样子的呢?
【审美只是弘历性格外露的一个体现,因为他自恋,所以他在那些艺术珍品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并不觉得是毁坏艺术品,反而觉得是艺术品的荣幸;因为自恋,所以他总想对别人展现他的不同之处,当上皇帝后,身边都是逢迎拍马的人,但马屁听得多了,那种满足的阈值提高了,于是他要扩大“影响”范围。这种做法,就跟许多明星,太知道自己帅和美,于是为了展现这种优势,而做出许多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油腻”这种形容,放在弘历身上也是合理的。】
【弘历不满足于身边的人,以及大臣们对他的吹捧,和其他帝王一样,他就想到了青史留名,那样不仅能让当世之人对他唱颂歌,后世之人也得对他赞不绝口。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神奇,你越追求什么,反而离什么越远,正如朱元璋反腐,越杀越腐。】
刘彻哼笑了一声,“就这?还追求青史留名?”
他已经预感到,后面天幕不会说弘历什么好话了,就像对李隆基一样。
嬴政也露出一言难尽的神情:“若要青史留名,必然是有雄才伟略,要做出了不小的政绩才可以罢?”
前头弘历确实是有一些政绩,可是还达不到青史留名,被人赞颂的地步。而且嬴政觉得,相对于损毁文物艺术品这种事,弘历可能干出了更加荒唐的事,才让天幕言语间充满了讽刺。
李世民没多大反应,李治十分嫌弃弘历这人:“青史留名?他父亲做出了那么多政绩,还算勉强能留名,他还是算了吧。”
李世民点头:“他若想要青史留名,想要实现他心中所想的那种帝王名,除非掀翻了世界。但他不能反了自己。”
虽然还没完全想明白,什么是生产力发展到了那个程度,促使生产关系必须改变,但李世民以极强的政治敏锐,以及超脱绝大多数人的眼光,看出了清朝所处时代的非同寻常,想要在那个时候青史留名,以皇帝的身份很难。
玄烨倒是理解孙子的想法,但不理解他的做法,总觉得这孙子就是个跑偏了的,他们爱新觉罗家怎么生出了这么个人来?
玄烨的状态看上去不太好,落在李玉这样的人眼里,就觉得皇帝是在死撑。这天幕说话,字字句句都是在扎皇帝的心,皇帝听了那么久都还没跳起来,干脆利落地干掉幕后之人,实在是令他意外。
【弘历想要青史留名,所以他得做些事,于是他找到了他心目中的标杆,也就是养育了他不到两年的祖父康熙帝玄烨。玄烨做的事,前面已经说过了,许多事确实拿得出手,也有一些政绩,整个人的气质也是那种非常霸气的帝王范儿。相对于冷硬得像处理政务的机器的胤禛,玄烨不仅让弘历在心理上更觉得亲近,而且那些及时能见效的政绩,也让弘历更加认定是明君的表率。】
【换句话说,玄烨的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等举措,是短期就能看见成效的政绩,是当场就能获得吹捧和赞美的,但胤禛的许多政策,不仅推行困难,而且直到咱们百多年后分析,才能看出其中的聪明与妙处,但在当时,招来的可是骂声一片。这样一对比,弘历会选择哪条路,十分明显了。】
帝王们可能想不到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这些词,但是也能很好地明白天幕的意思,弘历就是想那种做就有收益的事呗?让他制定一个宏大一些的计划,等个五年十年,才能出成效的事,他是不太乐意去做的。
嬴政喃喃道:“可惜了,他寿命那么长,在位时间也长,为什么就不能耐心点呢?”
对于玄烨和弘历的在位时长,嬴政是真羡慕到眼红。在位六十年,能做多少事啊!
赵匡胤也趁机教育两个儿子道:“马背上的武功夫,确实是能快速立功,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功劳与称赞;可治国更多的是文功夫,需要的就是耐心谋划,走一步要看十步之远。”
这话,赵匡胤越说越有些底气不足,他之前不就是因为,想尽快处理好唐末以来,因为兵制的崩坏带来的问题,所以改用了募兵制,又飞快地将大部分压力转移到了文治上来么?于是他自己在任时,见效挺快,可给大宋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贻害无穷。
赵德昭却是听了进去:“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便是不能心急的,一不留神,便给做坏了。”
赵匡胤欣慰道:“正是如此,不可急于求成,但也不可什么都不做,要把握好恰到好处的度才可。”
赵德芳听得哈欠都出来了。
玄烨听到弘历是以自己为榜样时,顿时心里就一咯噔:还真是这样啊?
他是没想到,只是小时候带在身边一年多,弘历便将许多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后面不断学习模仿他。弘历亲爹教导他那么多年,怎么就没想着学他亲爹的呢?
玄烨顿时感到头疼不已,他被天幕骂了一通,虽然心中不乐意,但是他悄然间已经承认,自己的晚年确实做的不好,确实给朝政和大清留下了许多问题麻烦,虽然被骂昏庸很难受,但他也觉得自己不冤枉。现在弘历要学自己,玄烨就觉得心底冒寒气,这孙子真的是不学他爹的好的,尽学自己的坏的啊!
【说到弘历最明显的模仿他爷爷的事,那就不得不提六下江南和千叟宴的事。康熙帝玄烨曾六次下江南,但玄烨下江南,就和他去其他地方巡视一样,其实是出差,目的是为了查看各地的一些政务问题,下江南是为了巡查河运工程。说到明朝的灭亡,许多人觉得和明末的小冰河时期气候有关,这个气候时期,是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的,所以清朝时期灾害也比较频繁,其中江南的水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玄烨六次前往江南巡视,便是想监督河运工程的情况。但他这个行为,也没得到后世什么夸奖,因为他六次下江南四次住在曹家,使得曹家不得不挪用公款供皇帝吃喝住,到了雍正年便演化成了江宁织造案,也催生了名著《红楼梦》。】
第172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6)
听到说曹家, 玄烨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前面讲胤禛整顿吏治的时候,就说到了江宁织造案, 当时玄烨没来得及多想。现在天幕一提曹家, 他就反应过来了, 顿时有种十分不妙的感觉:难道, 曹家被查,是自己造的孽?
果然,就听到天幕继续道【江宁织造其实本来是个肥差,比清知府都肥不少的那种。可是也承受不住皇帝一次又一次地来住, 说难听点, 就有点像打秋风。皇帝上门住,从外头看, 是皇帝信赖倚重,是一种恩赐, 可皇帝起居花费不小,在皇宫里, 是皇家内务府库负责,到了曹家, 就都是曹家负责了, 曹家哪怕再贪, 又如何比得上皇家府库靠一国供养呢?】
【曹寅是不是清官,主播不敢保证,但没有玄烨那样薅羊毛,就没有曹寅的铤而走险挪用公款, 曹家也就不会成为胤禛上位以后,反腐的典型。重点是, 玄烨也知道,曹家挪用过公款,也知道曹寅为何挪用,但他的反应是,让曹家把几百万两的亏空补上。曹家有心无力补不上,最后落到胤禛手里,当然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知道曹家的下场,玄烨心中也万般不是滋味,他不能提前预知胤禛会下那么大力气整顿吏治,也就没想到过曹家的结局。这个事,确实是根由在他。
【玄烨巡视是为了查看河道工程,这一举动也确实为江南地区的水患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弘历模仿玄烨下江南,其目的说是巡视,实际上是吃喝玩乐。所以,弘历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的传说,一些小吃,比如桃酥,说起来历,就是当初乾隆爷下江南时,吃到了我这个桃酥,顿时惊为天人,写下诗或者赐名之类的。这些事,不都是真的,但肯定有这样成功的范例,所以这个故事才被各种借鉴挪用。】
【而电视剧中,每每演到乾隆帝下江南,必然会有江南美女,或者头牌名妓,与弘历有一些风流艳*事。同样是下江南,为何玄烨衍生出来的是微服私访破案抓贪官之类的,而弘历衍生出来的,不是吃就是喝,不是和美人有过往,就是许多年后,有个孩子千里迢迢上京城寻亲?】
帝王们的表情,全都是一言难尽的嫌弃与不理解。
嬴政显得格外不理解:“做了皇帝了,还想着这些口腹之欲,想着男女之事?”
刘彻也想不通:“吃喝玩乐?有什么意思?更何况,做了皇帝,各地都有采选美人进宫,何至于和民间女子勾连,甚至生出孩子来?”
李世民嘀咕道:“这做派,好像和李隆基的差别也不大,一腔子心思,都放在了吃喝玩乐上了。”
李治也嫌弃得直摇头。
赵德芳一脸睡意,混杂着迷惑:“父皇,江南是什么地方,怎么感觉好吃的好玩的很多?”
赵匡胤道:“便是临安杭州汴州等处了,那里啊……也没有那么好玩。”
按照天幕的说法,经济重心还没完成南移呢,还要北宋变南宋,完成人口的迁移,经济重心才算真的到江南了,也只有那样,江南才能变成那个富庶好玩的江南。
赵匡胤见过南宋时的临安杭州,确实是富庶繁华,那样的江南,怕是连开元年的长安都比不上呢,长安还有宵禁,临安可没有,甚至还有夜市。
赵德芳是被糊弄过去了,赵德昭却从赵匡胤的表情中,品悟了一些什么。赵匡胤流露出怀念的神色,显然是见识过江南的盛景的,这让赵德昭也有些好奇和期待了。
朱元璋听到弘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事儿,顿时幸灾乐祸起来:“真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朱祁镇的无知和愚蠢,朱元璋还能甩锅给教育没做好,但弘历这是他爹让满汉重臣都细心努力教导过的,结果教了那么久,还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败家玩意儿,说明根子上就是坏的,教再多也改不了。
朱棣看着亲爹那样子,忍不住提醒道:“父皇,万一这种人生在朱家,可怎么办?”
朱元璋的笑容顿时凝固了,天幕说得对,皇室的每一代,都不能保证有优质的苗子,没有好苗子,再怎么教也是弘历这种货色,确实是让老祖宗吐血。
朱元璋哼道:“那还不简单?那就要每一个皇帝都好好生孩子,至少生他七八个儿子!”
朱棣:……
果然父皇还是只想得到,这样简单粗暴的路子,就算生了七八个又怎么样,孩子可能会夭折,可能都天资不行呢。
朱棣自己想了想,皇帝才能差一些,倒不是大问题,重点还是要品性稳得住,要知道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稳稳苟住才是重点。
这个话题,还是等听完了天幕,再和亲爹仔细商议吧,朱棣默默地想着。
众帝王中,玄烨的脸色是最难看的。弘历下江南就下江南,去江南的温柔乡享受就享受,作为皇帝,有权力有资格享受这些,可是为什么他要打着学自己的旗号?说的好像自己当年在江南,也是去吃喝玩乐的一样。真是个会给祖宗抹黑的不孝孙!
被弘历扯着做大旗的感受,非常不好,玄烨觉得,弘历做的荒唐事,把自己的名声也带累了。
玄烨气得胸口疼,他甚至都怀疑,弘历是不是故意的,想要拉自己给他背锅。玄烨自认后宫女人是不少,但是他对女人们尽力做到的雨露均沾,因为他的皇祖母孝庄太后教导过他,不能痴恋一个女人,在皇家,女人就是给他传宗接代,生接班人的。所以他的女人都在后宫,可不会在民间又做那些荒唐事。
他自认不溺于美色和享乐,老四胤禛比他还要禁欲自持,自打当了皇帝,后宫都顾不上了,不知怎么生出了这么个小色批。
玄烨只感觉到丢脸,深深地丢脸,之前还嘲笑朱家出了个朱祁镇,李家出了个李隆基,都是变异,现在看来,爱新觉罗家也没逃过这一茬。
真是心里堵得慌。
【影视剧都是现代人的想象发挥,但同样是清朝皇帝,出宫做的事,那般不同,是基于他们的作风与喜好的延伸。弘历下江南,就是不务正业,就是为了享乐的。他留下的相关传说,和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留下的传说类型相似,数量也相近,这两个人,大概就是专业的皇家代言人吧,带货的能力真是出色。】
【有些扯远了,说回六次下江南这个事。玄烨不算是个享乐的君王,但他依旧吃空了曹家,弄得曹家挪用公款。那在吃喝享乐上没有节制、目的本来就是去江南游玩的弘历,下江南消耗掉的银钱,查到的比较受到广泛认可的数据是2000多万两,下一次江南差不多三百万多万两,差不多是曹家挪用公款的数额。三百多万两白银,是弘历的一次游玩,也是曹家一家的命运和性命。】
本来银两只是个冷冰冰的数字,帝王们对标自己的国库,也能感受到弘历下江南的花费有多奢靡,可是天幕将这三百多万两白银,与曹家一家的命运放在一起说时,更增添了几分悲凉的色彩。
曹家是胤禛办的,那个时候胤禛为了补上府库的漏洞,花费了不少的心思,费了不小的力气,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国库,到了弘历手中,却是这般挥霍。说他是败家子,甚至还有些骂轻了。
进而可以想一想,江宁织造也是在江南,曹家的事才过去多久,弘历便下江南挥霍,有心之人看在眼里,会生出何种想法,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人心肯定没有那么向着清朝朝廷了。
但是大家怎么也想不到,其实还有更刺激的。
【如果说,三百万两是一个曹家,大家或许还只是因为《红楼梦》,感叹一下曹家的命运,但如果我告诉你们,两千万两可以打一次鸦片战争,不知道大家会作何感想呢?这个中华近代史的起点,这个华夏一族的命运转折点,所耗费的是弘历下江南的资金金额。这样一看,命运确实最会进行辛辣的讽刺。】
不知道近代史的帝王们,初听鸦片战争,不知道是什么,但天幕加上了限定词后,很快都反应过来了,不就是陷入百年耻辱的起点吗?
嬴政刘彻等人,还一时想不到,鸦片是个什么东西,但朱元璋朱棣和玄烨,都逐渐顿悟过来,震惊溢于言表。
领悟过来以后,所有的帝王都陷入了沉默。
两千万两,在秦汉时,国库一年收入都难以达到,大唐时,两千万两是保底,明清时,两千万两也是半年的收入了,只有宋对这个数字没那么敏感。
可是当这个数字,和国运转折点联系起来时,帝王们心情尤为复杂。听天幕讲他对父亲叛逆,讲他毁坏文物艺术品,讲他喜好吃喝玩乐,大家心中都觉得,至少是比朱祁镇、赵构、李隆基之流,要好一些的,没有荒唐到过分。
可清朝,是个特殊的朝代,弘历看似只是做了一个对朝政不那么上心、只顾自己享受的帝王,但在清朝,这就是很致命的问题。走下坡路的时候,是经不起一点折腾的,更何况是这样折腾。
帝王们的心,都深深地沉了下去,不仅仅是因为弘历那对历史危机无知无觉的样子,还因为他们都生出了无力感。哪怕知道,千百年后,自己的国家,会走向一段黑暗的命运,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而已。
第173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7)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说, 一个人不是突然烂掉的,你只是突然发现了他烂的本质而已。放在历史上说,一个朝代, 也不是突然烂掉的, 是从微末细节之处, 开始慢慢出现的。历史书上, 是从乾隆年,突然就进入了1840年的近代史,弘历1796年才退位,是个冷知识。】
【清朝不是在1796年到1840年之间, 突然变坏的, 而是自从弘历上位以后,不仅没有发现深藏在社会上的矛盾, 反而对胤禛的改革,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他六次下江南时, 拥簇在身边的是花团锦簇的一面,至于另一面的苦痛, 他是不会去在意的,甚至会觉得碍了他的眼呢。】
玄烨几乎坐不稳了, 他万全没想到, 在弘历退位44年后, 就到了百年耻辱的历史期,他本以为,这个时间还很漫长,应该还有个百多年, 没想到仅仅44年而已!
眼看玄烨要晕过去了,李玉忙上来顺气:“万岁爷!万岁爷!”
玄烨只感觉眼前黑了许久, 才慢慢地回过神来,道:“我……没事……”
李玉忙让人拿来鼻烟壶,玄烨嗅了一下,感觉醒神了一些,才慢慢坐稳了身体。
理智重新回笼以后,玄烨只感觉到绝望。
天幕提了好几次康乾盛世,他还以为,大清在这个时候,还是强盛的,底子也是不错的,必然是后面的皇帝不得用了,才导致大清逐渐滑落深渊。就像大明,哪怕朱祁镇那么惹出那么大的祸事,大明不也撑了一百多年么?
但天幕清楚的时间计算,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想想也是,难怪天幕不太认康乾盛世的样子,若真是盛世王朝,哪里能在四十多年后,就被别人吊着打呢?
嬴政很意外:“虽不懂后世人纪年方式,但若是同一个纪年,便是这个皇帝退位后,44年清朝就被欺负上门了?”
刘彻也扒拉着算了算,44年,他都当皇帝44年了①,清那样大一个国家,44年就败了下去?
“怎么感觉时间好像很短?”刘彻不自信地算了几遍,才确定自己没算错。
李治听得茶端到嘴边都忘了喝了:“44年?也太快了吧?”
李世民想了想,这四十四年后,并非是清朝灭亡的时间,而是清朝对外战争失败的一年,是华夏历史的一个新开端,所以天幕的潜台词很明显了。哪怕弘历在位时,看上去清还是个强大的帝国,傲视群雄,实际上是虚的,这一仗打了以后,被别人戳破了外强中干的本质,所以才导致华夏一族被别人盯上,也成了屈辱历史的开端。
李世民忍不住嘀咕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真的有那么厉害么?”
以李世民的眼光看,雍正帝胤禛的改革,是十分正确的,对清朝的影响应该很大,确保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是没问题的,弘历就算荒唐一些,也不至于一下子耗空了清朝的底子,就算是对外战争输了,也不至于遭遇那么大的祸事。
李世民琢磨良久,终于想起了,天幕在讲大明是,强调过□□是发展的趋势,难道和这个有关?!
朱元璋也震惊:“竟然四十四年后,就输了一场战争?然后将整个国家,都带入了被人欺负的情况里?”
时间太短了,真的难以想象。
朱棣搁下了笔,道:“父皇,您别忘了,天幕强调过的,是帝制已经不适合了,依儿臣之见,不仅仅是因清朝的皇帝不好,还因为时间到了。”
“什么时间到了?”朱元璋一下子没转过弯来。
朱棣想了一会儿,有些想不到合适的词儿,道:“就是……就是天幕说的那个什么,该变一变了,那个……喔,是生产关系!总算是想起来了。”
从上一期的唐朝开始,天幕就好几次提到这个东西,初听时不太懂,也没太上心,可是天幕说得多了,也不得不注意这个被天幕说成是根本原因的东西了。
朱元璋琢磨了一会儿,没太琢磨清里面是个什么关系,天幕又继续了。
【除了六下江南,还有千叟宴这个事。千叟宴是从玄烨开始搞的,玄烨六十大寿时,便在畅春园邀请了从各地给他祝寿的老年人,参加了宴会,一是为了展示皇家恩德,二是为了促进天下敬老爱老的作风,将孝德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玄烨一共办过两场千叟宴,第二场是在玄烨生命的最后一年办的,弘历没赶上第一场,但是赶上了第二场,对于十二岁的他来说,那种排场,那种气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他即位以后,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
【玄烨办千叟宴,目的更多的是教化,是引导民风,所以两次千叟宴都是一千多老人,到了弘历办千叟宴,他的目的就变了,是为了讲究排场,显示威仪,听别人吹捧拍马屁了,所以他的第一次千叟宴,有三千多人应邀,第二次更是多达八千多人。许多人为了参加皇帝的千叟宴,从未外地赶到北京,家境一般的,只能骑个小毛驴,风餐露宿,颠簸劳累,结果不少因为身体撑不住,赴宴路上直接赴了黄泉。更别说,为了面子,弘历不计成本地提供的吃喝等物,以及造成的铺张浪费了。】
这一段,帝王们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办个宴会,请上千个老头儿来吃饭,就能有教化民风的作用,以理智的思维来说,不是奖励孝子贤孙,惩戒不肖之辈,更有效果吗?
赵德芳听得有些心动:“千叟宴!那必然是个很大的宴会了,肯定很有意思!”
赵德昭白眼他:“你想错了,参与宴会的都是老人,为了显示圣恩,肯定是不分贫富,不分官家还是平民的,各种不同的人混在一起,肯定十分混乱。又不是一千多个小孩儿来陪你玩。”
赵德芳想象了一下,最后失望道:“好吧,你说的有道理。”
赵匡胤也顺着想了想,感觉确实是个麻烦事儿,肯定比一万兵卒还难带!清朝皇帝想出这么个主意,也是醉了。前面那些朝代的皇帝,不办千叟宴难道是因为办不起吗?肯定不是啊。是因为这种事吃力不讨好。
朱元璋摇头:“这想法,属实是与常人不同。”
朱棣道:“如此一看,夹在中间的那个雍正帝,反而更像是一个正常人。”
父子两相视一笑,朱元璋这种喜好衣锦还乡,自己当皇帝,就想着朱家人一起享受荣华富贵的人,都没想出这种鬼点子呢。
玄烨看着弘历那千叟宴的排场,也十分不理解啊,一千多人和三千人、八千人,能是一个概念吗?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把握一个度呢?玄烨真是气得脑子都开始疼了。
【下江南、千叟宴,还只是弘历明面上学习爷爷的地方,处处标榜以爷爷为榜样。他没有直接标榜学他爷爷,但是实际上做的最到位的地方,就是学习玄烨晚年的懒政怠政。当然,前面说了,弘历也是做了一些事的,比如稳定边疆,比如减轻百姓赋税压力,比如统一少数民族等……但大家对比着胤禛看,就会发现,他懒政得有些过份了。】
【胤禛在位十三年,拉下来的政绩清单是一串,弘历的政绩清单……不仅需要从各处抠出来,还需要后人帮他描补一番,最典型的就是他早期拆台他亲爹的那些事。若是撇开大部分皇帝都会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对外战争,和救灾抚民这类帝王日常任务,除了一个金瓶掣签制,他在位六十年,实际掌权六十三年的从政生涯,竟说不出更多的、有别于别人的政绩高光。】
【对比起来,他好像没有朱祁镇那般无脑愚蠢,没有赵构那么惜命且自私,没有李隆基那般鬼迷心窍,但因为他身处那个特殊时期,因为他对危机的浑然不觉,因为他的自恋与喜欢逢迎拍马的人,致使整个王朝,都在繁华热闹下、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悄然跌落。】
【玄烨在康熙末年懒政怠政,持续了大约十年,就留下了那么大一个烂摊子,让胤禛夙兴夜寐地努力了十三年,才解决了一部分问题;那像弘历这般,比玄烨做的还过分的,还持续了六十年的,会给朝政、给国家留下了多大的坑?之前觉得难以想象,但是看到自鸦片战争后,整个国家直接跌碎,天*朝上国的幻境直接被打破,整个民族被打倒,被蹂躏被踩在脚底,才知道弘历留下的坑有多大。】
这一席话,算是击中了帝王们的心坎。
弘历的行为,看上去和前面几个败家子皇帝比起来,似乎要正常多了,一朝皇帝可是当时最尊贵的人,什么艺术品文物,什么女人之类的,都不及他重要与尊贵,而且他的那些行为,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国家的利益。
可是这种看似正常的事,反而掩盖了深层次的危机。弘历的好大喜功,较杨广还差了好几个层次,不足以摧毁王朝,可是因为这个点过于微妙,正好在能送清王朝走向末路,却又不至于直接葬送的地步。
嬴政看似静静地看着天幕,心中已有无数个念头浮起,天幕强调着,因为弘历身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所以他的恶看上去够不着一个昏君的标准,却也是一个有罪的人,这个特殊的时代,是什么?难道就像他这第一个皇帝一样,是一片崭新的天下吗?
第174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8)
在嬴政想到这一层时, 其他帝王也陆陆续续地领悟到了,帝制的崩塌,就像帝制的出现一样, 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挡的事。弘历作为帝王, 也阻止不了这样的事发生。
这些手掌天下权的帝王们, 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威压, 一种任何权力都抵抗不了的力量。
朱元璋沉默了良久,才道:“这清朝,运气好,也不好。”
天幕说他们是捡漏了, 所以入主了中原, 可是入主中原的时机不好,正是封建帝制摇摇欲坠的阶段, 所以最后的结局,必然惨烈。
朱棣也觉得心中有些发寒, 心中再有不甘心,也不得不相信天幕所说的, 皇帝是会消失的。“父皇,那咱们……该怎么办?”
最后的王朝注定是要挨不少骂的。
朱元璋调整了一下情绪, 道:“还能怎么办?继续按照计划的办。”
“听父皇的。”
朱元璋继续道:“这天下, 必须由汉人来坐。虽然天幕讲了那些清朝皇帝的功绩, 可是你忘了她有些问题是避而不谈的。要想这天下之人避免奴役之苦,大明就不能倒下,不能给满人可趁之机。”
朱棣郑重地点了点头。
玄烨领悟到了潜台词后,更是有心如死灰的感觉。
他们大清的皇帝, 果然还是想的太浅了,眼界格局小了。天天防备着汉人, 又有什么用?结果真正的毁灭者,是从外面打进来的。当外人打进来的时候,内里已经混乱不堪了,如何经得起外人的打击?
玄烨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绝望过。
【前面说到,玄烨懒政怠政造成的最大问题,便是府库亏空,贪腐横行。弘历一样的作风,造成的问题也十分类似,但弘历的帝王威压与手段,与玄烨还差了几个等级,再加上康熙末年时,阿哥们划地盘,大臣们站阵营,互相之间还要提防被抓小辫子,所以并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乾隆年时,没有了这些压力,再加上弘历是个喜欢听人拍马逢迎的君王,所以出现和珅这样的大贪官,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和珅被称为华夏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比明朝的严嵩、北宋的蔡京,都要贪的多得多。不过,贪官们到底贪污了多少,很难做一个准确的资产评估,因为每个朝代的物价和货币价值都有些不同,而乾隆朝越到后期,通货膨胀越严重,导致银钱货币也贬值很快。但从金额的角度来说,和珅确实算得上是历史上第一巨贪。】
【为何历来贪官都是被憎恶的对象,但相对于平民百姓的人人喊打,上层却似乎态度有些不同?有些上位者会对他们赶尽杀绝,比如胤禛和朱元璋,有些上位者却对他们睁一只眼闭只眼,比如弘历?因为贪官大多时候,损害的是百姓的直接利益,他们收受贿赂,就意味着本应该公正判决的案子,会让犯罪者逃脱;他们收受的银钱,就是来自民脂民膏;他们摆弄的权柄,利刃都会冲着无权无势的弱者……而上位者是不太能感受到,贪污腐败带来的直接伤害的,相反,贪官们一般在上位者面前,表现得十分出色,不仅机灵聪敏,还乖巧顺从。这一点,在和珅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而贪官污吏,对朝政造成的影响,有些皇帝看得到,却无法解决,比如康熙帝玄烨,有些则是看到了也不在意,甚至不放在心上,比如弘历。弘历不是愚蠢之人,前面便已说过,甚至可以说他颇具一些政治智慧和驭下手段。但这没用,因为他正经心思都不在朝堂上。】
贪污腐败,是所有王朝和势力都要面对的问题,哪怕民间稍大一些的商贩,生意铺的大了一些,都要防止下面的伙计账房之类的,偷拿昧钱呢,更何况是一国一朝。
前面讲胤禛时,胤禛做了一个很好的惩治贪腐的示范,得到了所有帝王的认可,但贪腐背后的问题,帝王们之前没想这么多,也极少有人会真正站在贪官和被欺负被掠夺的民众角度去想。
嬴政本觉得,自己的治下,应当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他对贪腐之人的手段,可十分不温和,甚至称得上是残忍。
可是听到天幕这么说,嬴政的信心有些动摇了,他的大秦,是不是也有巨贪奸臣的存在?
说起贪污腐败,李世民就想起了李林甫和杨国忠,虽说大唐出现那么大变故的原因,主要在李隆基沉湎享乐,政事被荒废,但这两个奸臣绝对是给了大唐狠狠两刀的祸首。李豫和李倓、李泌查了杨国忠和李林甫的事,给李世民看了长长地总结性案卷,李世民就发现,到处收钱确实是小事了,最坏的地方在于,搅乱了朝纲,祸乱了朝政,影响了国家的根基,还不仅仅是在刑狱方面,贤才被打压、民生工程被耽误、政令无法通达等问题,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再看天幕讲的这个和珅,似乎做的比李林甫和杨国忠还要过分,李世民就感觉很不好了。
赵匡胤听到蔡京的名字时,觉得有些耳熟,不一会儿就想起来了,蔡京不就是那个宋徽宗时期的宰相,一直致力于带着皇帝一起沉湎享乐,一起奢靡浪费的东西么?
赵匡胤顿时觉得十分晦气,想到徽钦二帝的事,想到金人南下,皇帝都被追得像狗一样到处逃窜的事,他就感觉有些喘不上气来。
虽然他披着赵构的皮囊是,已经做出了努力去扭转,可是赵构记忆力的那些东西,也给赵匡胤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哪怕宋在金人的逼迫下,还能逃到南方去苟延残喘,没有直接灭亡,也让他想到就坐立难安,就整个人都觉得仿佛黑暗就在眼前。
赵德昭注意到了赵匡胤的不对劲,忙问道:“父皇?你还好吗?”
赵匡胤摇了摇头,但脸色还是很不对劲。
赵德昭忙倒了茶,给赵匡胤喝下。
待赵匡胤稍稍恢复一些后,赵德昭关切地问:“父皇,您怎么了?”
赵德芳也关切地看了过来。
赵匡胤擦了擦额头的汗,道:“没什么,就是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他顶着赵构的皮囊的时候,都没这么慌张过,这时候想起那些事儿,反而有着撑不住了。
赵德芳不明所以,但赵德昭猜到了,估计是想到了君臣南渡之类的事儿。
令赵德昭意外的是,赵匡胤给他讲那些事时,还显得十分平静,今日突然想起,却这样承受不住了。
赵匡胤撞上赵德昭的眼神,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人老了,有些事儿反而受不住了。”
赵德昭顿时眼睛红起来,赵德芳还没明白状况,有些笨拙地安慰道:“父皇不老,一点都不老。”
听到天幕又提到了大明的奸臣严嵩,朱元璋无奈道:“果然,贪官是杀不尽的。”
想到自己作为开国皇帝,最憎恶贪污,也用了最大的力气去惩治贪污,没想到大明的贪污,还是那般严重,在历朝历代中,怕是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吧?
再想到,每次说不好的事,天幕都会提到大明,心中更是梗塞了。
朱棣也没想到,看个天幕,把自己铁骨铮铮的老爹看得多愁善感了。
“但咱们也不是白看这些天幕的吧?您看看我做的摘录,这么多,对咱们大明可都用得上的。父皇放心便是,大明一定会越来越好,像天幕说的那般,成为继大唐以后,另一个盛世巅峰的。”朱棣颇为有信心道。
倒不是为了安慰他的老父亲,他是真觉得,大明的未来,越来越稳了。
天幕上有和珅的画像,李玉大吃一惊,正要说些什么,玄烨直接抬手,让他不要说话。
前面胤禛才下大力气,改革了吏治,将朝堂的风气整肃一新,没想到弘历就纵容出了这么个贪官。前面玄烨还说,觉得能理解弘历的一些做法,胤禛对一些政策推得太紧,背负骂名也是有些活该,可是到了和珅出现,玄烨才突然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天幕要说,弘历对胤禛有叛逆,说他背刺了胤禛。
历史第一贪官,是什么概念,玄烨熟读史书,当然十分明白。明朝贪官辈出,也曾让大清拿出来好好警示过,没曾想到,还是有后辈走了老路。
玄烨的心情,此时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比心如死灰更死了。
李玉在一旁,看着皇帝那难看的脸色,根本猜不出皇帝到底有多难受,想要安抚皇帝,又不知该说什么,惯用的拍马屁好像不合时宜。想帮和珅说些好话,但明显皇帝是听不进去的。
【和珅的影视形象也很常见,乾隆朝的相关影视根本绕不开他,因着良好的剧本,和演员优秀的演技,导致和珅这个形象,竟然还很不错。主播不否认,和珅应该是个聪明人,否则他不会从微末起家,凭着摸准了弘历的心思,成为他身边的红人二三十年,没有动摇。但影视剧将他的聪明幽默化了,又将他残忍、卑劣、丑恶的一面隐藏了起来,隐藏不住的,便以诙谐的方式展现,严重削弱了大众对这个人的恶感。主播个人很欣赏这种创作手法,但不接受美化真正的坏人。】
【有些偏题的,前头想说的是,和珅的实际情况,和影视剧中大不同,光年龄上来讲,他和弘历就不是同年,所以和珅是弘历曾经调*戏的一个胤禛妃子的转世,这种说法才会有现实基础。而这个传闻得到传播,主要原因在于,弘历对他无底线的信任和偏袒,让人奇怪弘历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那样。】
第175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9)
这时, 帝王们的表情都奇异起来。
什么叫:弘历调戏过的、胤禛的妃子、的转世?这话有些拗口啊!可是沾上人伦和悖逆的色彩,让许多人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无妨无妨,李治不也直接娶了自己父皇的妃子, 还当了皇后?”
可是朱棣只听到了他的幸灾乐祸。
“父皇, 到底不是同一朝, 而且天幕也说过, 自宋以后,女子被束缚得越来越厉害……”
想起自己这一朝,也是在宋以后,朱棣立马闭了嘴。
但确实如此, 唐与清, 并不能相比较,大唐时民风开化, 女子守贞之事,并没有那么重要, 可是到了明清就完全不同了。
李世民也想到了李治和武后的事,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李治感受到了父亲那犀利的目光, 顿时感觉浑身被刺了一样。李世民向来是个温和的父亲,对皇子皇女们, 特别是长孙皇后所出, 特别好, 就像普通人家的父亲一样,这样的眼神,李治还是第一次遇到,李治想问都卡在嗓子眼里, 问不出来。
好一会儿后,李世民才移开了目光。
面对国事, 他游刃有余,可是对于皇室内部的这些乌七八糟的事,他属实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杨贵妃的事,他都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一个大好年华的美貌女子,困于宫中那么久。可李治的事,比杨贵妃的事还复杂,杨贵妃摘出去以后,还不影响国事,可武氏后面登基称帝,对大唐亦有不俗的影响,可李世民也想顾念皇家人伦,一时之间,他就卡在了这里。①
玄烨已经麻木了,虽然天幕已经明确表达了,所谓妃子转世只是一种不现实的传闻,可是大清又不是大唐,哪里经得起这种编排?不说女子贞洁那些,难道胤禛的名声,就不是名声了吗?
前面天幕还说,胤禛在前朝忙得没时间顾及后宫,现在又来这么一出,好像事情还对得上似的,真是太恼火了。
这事儿说来说去,还是得怪弘历这没底线没良心的东西!要不是因为他好美色,要不是他对他亲爹的叛逆,外人怎么会有这种编排?!
此时的玄烨,终于体会到了李世民听到李隆基抢了自己儿媳妇时,那种羞耻、愤怒、无助的感觉。有个这样的孙儿,真是太气人太丢人了。
至于和珅是不是好人这事,玄烨觉得根本没有必要纠结,是好人他会去贪污吗?还贪成了历史第一贪官。翻翻史书,看看以前那些大贪官的做派,就能知道这个和珅有多可恶了。
【弘历为何那么倚重和信任和珅,这背后的原因,也是主播没有弄明白的。和珅和杨国忠一样,一开始也十分普通,出身比较低微,杨国忠是因为有杨家这条线,杨氏姐妹帮他走到了李隆基跟前,让他能够入了李隆基的眼,后面还能不断帮他说好话,助他一路升官。可是和珅并没有这种路径,他虽是满洲正红旗人,但家中并没有什么势力,出生于乾隆十五年,而且三岁丧母,九岁丧父,靠着老家丁的保护,才没和弟弟一起被赶出家门。】
【在考上了咸安宫宫学以后,学识虽不错,但参加科举没考上。于是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这个官职在清朝时没什么地位,就是个挂职,一个头衔而已,那时候八旗子弟都会有各种头衔,和珅这个算是不显眼也没什么作用的。】
【和珅命运的起点,是在二十二岁那年,成为了一名三等侍卫,二十三岁时,他就抓住了机会,在弘历面前表现,终于成了仪仗队的一员,也算成功入了弘历的眼,开始有机会再皇帝面前表现自己了。】
【有了表现的机会,和珅的升官就很快了,很快就从侍卫,升了都统,后来什么右侍郎,什么军机大臣,什么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还有步军统领之类的,都当了一个遍,而且很多时候是兼任的。即便是他被其他朝臣弹劾,也只是降级留用,甚至还能得到其他的机会,可见弘历对他是真心喜爱的。】
和珅这些官职,有些皇帝不太懂,但是什么左右侍郎之类的,大多是明白的,没想到和珅一个科举考试都没过的人,竟然能在官场走得这般顺畅,帝王们也是目瞪口呆。
有了杨国忠的对比,帝王们确实也奇怪了起来,为什么弘历对这个和珅这般与众不同?这般宠幸?
“也难怪世人怀疑和想歪,这般信任一人,外人生出奇思遐想也不奇怪。”刘彻看戏似的乐呵呵道。
李世民心中叹气,李隆基那种明目张胆地偏听偏信偏宠,在弘历这种不明所以的行为对比下,都显得光明正大了许多。
朱元璋最是了解世情人心的,也最知道那些见识不多的小老百姓,很会编排这些事,忍不住笑道:“别人没说他们之间是短袖龙阳之好,算是嘴下留情了。”
朱棣这回也看明白了,清朝的皇帝做的越差,自己这爹就越开心,仿佛前面生气的不是他自己个儿一样。
玄烨也忍不住回溯弘历的记忆,去翻找他的想法,这孙子,怎么就那么信任这位贪官呢?
玄烨刚品出一些缘由,就听到天幕继续道【青云直上,说的就是和珅这种升迁速度了。以和珅和杨国忠对比着,就会发现一些人性的弱点,在帝王身上也免不了。首先是信息茧房,这个概念许多人都听腻了吧?如今的大数据造就的太多信息茧房,让许多人都麻木了。但放在皇帝身上,就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回顾一下李林甫和杨国忠,再看看和珅,奸臣的套路都是相似的,就是只给皇帝想看的事,其他的面都藏起来,李林甫的打压贤才,堵塞言路、杨国忠的调集全国财务堆满库房、和珅的打信息差,让皇帝相信他是被人蒙蔽的,都是一样的性质。】
【聪明的皇帝,当然知道信息的重要性,所以古代英明的皇帝,都会强调要广开言路,要听取各方意见,要尽可能去打破信息茧房,而昏庸的皇帝,大多是偏听偏信,只相信一个人或一派人的话,不会甄别思考,有些是主动,有些是被动地选择了信息茧房。】
【谁是主动,谁是被动,这点就不用过多说了吧?弘历就是那个主动走进信息茧房的人。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一个是不知不觉,就被糊弄住了,一个是他清醒地知道,别人的话有虚假的成分,但是他不想去甄别,懒得去甄别,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和喜好行事,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许多皇帝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听前面的讲述,知道了弘历并不是一个蠢人,不像朱祁镇那样,是真的自己能力不行,任人摆布。弘历的心机和手腕是有的,不仅仅是因为天幕说了,还因为他做出的那些政事,若没有手段和能力,能强势地压住千里之外的势力,让朝廷介入到转世活佛的事情中么?
见微知著,帝王们比天幕,更能明白,弘历这个帝王的手腕和能力如何。正因为如此,对于天幕的“弘历主动走进信息茧房”的说法,才更加有感触,即便是信息茧房是个生词,也不妨碍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里面的意思。
嬴政琢磨道:“信息茧房?广开言路?”
之前他并未在意这一点,嬴政自认自己并未偏听偏信,可是天幕提到信息茧房这个事后,让他想得更多了。既然奸臣们可以故意给皇帝制造信息茧房,那有没有可能,就是无形中形成一个信息茧房呢?就是没人刻意去蒙蔽君王,但就是这样形成了,别人却无知无觉。
当然是有可能的!比如天幕说的清朝所处的时代!
想到这里,嬴政也不由得微微抽凉气,若是如此,那他自己这个帝王呢?是否也被什么东西所蒙蔽?
刘彻手中握着酒杯,也陷入了一些自己的思绪。在国事上,他觉得最烦难的,也是人心。
李世民暂时放下了李治和李隆基的那点破事,心情略略好转,琢磨起了“信息茧房”这个新东西,虽然他以前不曾接触过,但是天幕一说起来,他立马就懂了,所以他才一直提倡广开言路,一直愿意接受魏征等人的痛骂,这样做皇帝确实很不好受,但是看到大唐蒸蒸日上,最后成了一个巅峰时代,李世民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治见李世民的情绪好转了,才稍稍安下心来,有些没话找话地问道:“父皇,这个‘信息茧房’该做何解?”
李世民如何看不出,李治有些小心翼翼地试探?李治能想不到“信息茧房”是何意?想到这孩子毕竟是观音婢与自己最后一个得用的儿子,李世民心软了许多,便装作不知情的样子,给李治讲起了自己的想法。
父子两总算和谐了许多。
赵匡胤则是真的在给小儿子,解释什么叫信息茧房。
赵德芳听得有些晕晕乎乎的,毕竟这次没有上次大唐的好玩。在赵德昭的帮助下,赵匡胤总算是让赵德芳明白了信息茧房的意思。
“天幕的说辞儿真新鲜。”赵德芳道。
赵德昭补充道:“如此看来,自清朝以后,后世人确实是与别的地方的人,往来更多了,也生出了许多新鲜的想法来。”
“后人赞扬前人智慧聪明,后人的聪明程度,也不遑多让,所以你们才要打起精神来,好好听,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对我们这些前人事迹的了解,也因着她们对这些事的解析,对我们帮助不小。”赵匡胤语重心长地跟两个儿子道。
第176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0)
说到信息茧房, 朱元璋感觉,这次天幕虽然不是直接说的自己,但也有些戳自己的痛处。
讲大明时, 天幕说他虽然身份完成了一个大幅度的跃迁, 但是思想并没有跟上, 没有从一个老农民的思维, 转成一国帝王的思维。要想成功转换思维,也得打破一些茧房。
想到这里,朱元璋有点感慨地对朱棣道:“我啊,越来越感觉自己老咯!”
朱棣不知道朱元璋又被触动了哪根敏感的神经, 忙安慰道:“父皇万不可这般说, 您虽年岁大了,但老当益壮啊!不比年轻人差什么。”
朱元璋哭笑不得, 朱棣这举动,不就是当自己老小孩哄着么?真是嘴上没一句实话。
“老了就是老了, 有什么好不承认的?人上了年纪啊,很多想法念头, 都改不了了,所以以后还是得靠你们年轻的人。”
朱棣这才领悟了几分, 朱元璋说自己老了的缘由, 因为信息茧房, 想到了思维茧房?
朱棣道:“年轻一辈的长成,需要父皇这样老一辈的指点。父皇不可说这种妄自菲薄的话了。”
想起这段时间,朱元璋也自嘲是老农,朱棣突然觉得有些心酸, 从贫民奋斗成皇帝,本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 他像个农民一样想问题,不很正常么?
玄烨看到和珅被拿去和杨国忠李林甫对比,就觉得不妙,在弘历的印象中,和珅可是一个最忠诚最得用的奴才,是最懂他心思的人。
玄烨十分恨铁不成钢:就是因为懂你的心思,才能拿捏住你啊!你个蠢货!
世人常说帝王心难测,正是因为帝王心难测,才能让帝王保持自己的权威和理性,才不会轻易被人左右了想法和决定。
玄烨此时已经慢慢领先天幕一步,领悟到弘历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说起和珅的特点,必然会有巧言令色这条,看和珅的办事方式,就看得出,他非常擅长抓住人心和人性的弱点。比如在云贵总督李侍尧一案中,他就从李侍尧的管家入手,严刑逼供后,再利用囚徒困境的心理,分化了李侍尧一派的势力,最后将案子办成了铁案。这一案不仅让和珅升官成了户部尚书,还在议政大臣处行走。李侍尧被判斩监候后,和珅也升为了补镶蓝旗满洲都统。但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收益,暗地里,他侵吞掉了李侍尧及其党羽的许多家财,一下子就暴富了。】
【但刚开始的和珅不是这样的,最开始初入仕途的和珅,也是一个清廉的小官,但是因为安明一案,使得他与朝中不少权贵都结了仇,成了别人打压和针对的对象。所以和珅一改先前的作风,开始贪慕权力、极度爱财,因为他发现,只有这两个能给他安全感。】
【和珅要达到自己钱权两手抓的目的,在没有背景家世做靠山的情况下,他唯一能攀附的大腿就只有弘历了。要给皇帝制造一个信息茧房,就要摸透皇帝的脾性,要根据他的喜好来说话做事。这一点,和珅就是做到了极致,所以才能够脱颖而出的。】
【弘历的人性的弱点,前面说过,就是自恋,以自己为中心。皇帝有性情弱点,不是什么大问题,出大问题的,就是被别人拿捏住了。】
嬴政深以为然:“人心皆有所求,有所求便会有自己的弱点,只是做了皇帝,弱点就不能暴露出来。”
刘彻听到这里,也是叹了口气,不为别的,他从信息茧房到弱点这一条,都有些触动,总感觉条条都能跟自己对应上。
李治听了笑了:“要说性情上的弱点,父皇我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李世民无奈地看了他一眼,道:“那是你眼拙,我的弱点,便是心太软。”
李治笑容顿时僵住了,他可不觉得自己的父皇有什么心软的地方,当初玄武门之变,惊了多少人啊?他对自己的亲兄弟也不心软啊。
李治那点小心思,在李世民面前根本藏不住,李世民道:“我只对你们兄弟几个心软。”
他对李建成是有点愧疚,但不后悔,后世都赞他是天选帝王,说明他就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在当皇帝上,没有对不起任何人。甚至在想起四弟李元吉的时候,还有些庆幸和高兴,终于弄死了那个搅屎棍。可是太子李承乾和儿子李泰的事,总让他难以释怀,让他觉得对不住长孙皇后。
李治也想到了自己几个哥哥和姐妹的事,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赵匡胤想了想,统一的王朝中,只有他们赵家这个皇室的弱点,最为明显了吧?徽钦二帝软骨头,赵构也是软骨头,要不是一脉相承的软骨头,也不至于被辽欺负完又被金人狠狠欺负。要不是贪生怕死,赵构也不能被秦桧那样的奸佞拿捏得死死的。
想到这些,赵匡胤心中对赵匡义的防备就更深几分,要不是怕做的太过,让手底下的人和天下人都逆反,他有点想直接移灭弟弟一脉。只是……他确实狠不下那个心。
赵德昭没有赵匡胤想得那么深,但他也想到了赵匡义及其后代,当皇帝都当得窝窝囊囊的,心里想着,难道这弱点还能以血缘相传不成?可是这清朝的皇帝,却是一朝皇帝一个样,父亲不像爷爷的性子,儿子也不像父亲的性子。
朱元璋被“性情的弱点”这个说法一戳,更觉得天幕是意有所指地说他农民思维了。
朱棣这回却想到了自己,忍不住问朱元璋:“父皇,您觉得,我有没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
朱元璋从自己消极的思绪中抽出来,有些迷茫地应道:“啊?”
“您去过朱祁镇那里,应当知道我后来所作的所有事,您觉得我哪里做的不好?说明了我性情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觉得这问题没头没脑的:“你做得很好,没有地方做的不好,要说做的不好,是我做的不好,后人一直因为你抢了侄儿的皇位,诟病你,骂你,这事儿,都成你心病了。”
朱棣被老父亲一夸,还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亲爹可不爱夸人,只会骂人,骂起人来才真是花样百出的。
被朱棣这样一打岔,朱元璋也忘了感伤自己的事儿了,有点不耐烦道:“好了好了,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说到弱点,玄烨能想到弘历的一大堆,不过也想到了自己,弘历好大喜功的毛病,那自恋的毛病,喜欢大排场的毛病,真的是因为自己么?
【这么一说,大家肯定就都懂了,弘历的弱点,很好地被和珅拿捏了。按照道理,弘历这样一个自恋、且毫不掩饰自己自恋的人,胤禛去世后无人压制,本性显露出来后,身边聚集的必然都是会逢迎拍马的人,而以弘历的性子,不至于对谁都很专情,连富察皇后,也是因为死的早,才成了弘历一直怀念的人,和珅又凭什么脱颖而出,成为了弘历身边最红最长情的人?】
【前面说过,能模准弘历的心思,能顺着弘历的心思说话,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做事也能顺弘历的心。相对于说话的功夫,做事能做到顶头上司的心坎上,才是最重要的。这点放在不论哪个领导上司身上,都是一样的。这其中的差别,是领导和上司的心思,是不同的。】
【好的皇帝,像胤禛这种,怎么做事做到他心坎上?那就是出色的完成他交代的任务,那个评判标准是客观的,比如丈量土地这个事,胤禛想看到的是下面的官员,排除万难,拿到了精确的关于土地和人口的数据,如果要做得更好,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对各地土地质量的分析报告,估算一下每年的粮食产量,提一个合理的收税建议之类的,就能获得胤禛的赞赏。可是像弘历这样的皇帝,你拿着这份工作成果给他,他会嫌你啰嗦麻烦,即便是你的建议最终被采纳,他心里对你也不会有多好的印象。但是你若把分析部分,换成对他的赞颂,每次提到优秀之处,都把功劳归到他的头上,弘历才会欢喜。】
【主播做了个粗陋的举例对比,不是史实,是为了让大家体会一下,给胤禛打工,和给弘历打工的区别。胤禛要求严苛,容错率低,但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好老板,因为你知道那个清晰的标准在哪里,只要按照领导的需求,好好干活就行。但给弘历干活,你一半心思在干活上,另一半心思还要想着如此拍马屁,如何唱赞歌。】
听着天幕的帝王们,都是有才能有追求的,所以也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弘历那么喜欢别人拍马屁说好听的话,难道听了一辈子还听不够吗?听多了只会腻,只会觉得厌烦吧?
玄烨这个时候,都有些自我怀疑了,难道是因为,自己老年时放纵了一些,那时爱听一些软和的话,做事的手段也温和了一些,所以给弘历做了错误的示范?
玄烨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爱新觉罗家,往上数几代,都未曾出过这样的人。
最后,玄烨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可能便是爱新觉罗家的命吧,他自己一口气生了一溜儿儿子,个个都挺出色,但这一波好像耗尽了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运似的,从老四后面开始,就明显一代不如一代了。
第177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1)
玄烨还在为弘历emo的时候, 其他帝王已经忍不住对照着,天幕对胤禛的夸赞,对照起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是不是和胤禛一样, 比较在意结果, 而不是底下人的表面润色与功夫。
觉得自己和胤禛比较接近后, 帝王们又纷纷放下了心。
只是想到弘历的办事风格,都有些嫌弃和无语,明明他亲爹是个工作狂,是个办事极为有条理的人, 是个将国家与朝廷的利益, 放在自己之前的人,他却走出了与他亲爹截然不同的工作风格。
要说是雍正帝没做到位吧, 可是他对弘历的教育挺到位的啊。
想起天幕说的,弘历被爷爷玄烨带在身边养了一年多, 难道,真的就都是跟玄烨学的?
可是如此一来, 显得玄烨有点冤枉啊,他当皇帝六十一年, 弘历只看到了他最后一年多的情况, 结果只学了他最后那段最懒政最精力不济时的做派, 这锅要给玄烨也挺磕碜人家的。
想来想去,还真是应了本期标题的“好的不学尽学坏”。
玄烨身上有许多优点,胤禛在政务上更是突出,结果弘历就是不学他们两人好的地方, 却把坏的地方学了一个遍。
就连朱元璋这个深深憎恶清朝的人,想到这里时, 都对胤禛生出了一些同情之心来。呕心沥血十几年,结果儿子走歪了,就满盘皆输。
【纵观和珅作为权臣的一生,确实是做了不少恶事,是个彻彻底底的奸臣。可和弘历放在一起说,乾隆年间他作为奸臣,横行无忌、败坏朝纲的责任,可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前面说了,和珅刚开始也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可怜,刚当官时,也是一个清廉的好官,然后一步步走上了奸臣之路的。】
【当一个清廉小官时,和珅得罪了朝中不少权贵,为了保住官位和财富,也为了不被打压,他凭着洞察人心的天赋,摸到了弘历的喜好后,就开始借此上位了。在他发现,抛弃过往的行为方式,做一个坏人,做一个党同伐异、踩低捧高的官时,权力、财富、一切他想要的,来的要容易得多得多。】
【这对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过得十分艰难的和珅来说,如何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和吸引力?如果李侍尧案是他整个人黑化的开始,那么,弘历将十公主指给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让他儿子当额驸,对和珅来说则是另一个阶段性台阶。公主下嫁,代表着他和皇帝就是姻亲了,也就是除了朝堂上那层关系,还多了一层私人关系。想想现在,多少公司企业单位,都会有一些老总的亲戚,就是来光拿钱不干活的,就能体会到,和皇帝有了这样一层私人关系,特别是弘历这种公私不分的皇帝,到底是多么大的一个优势。】
在天幕点明弘历公私不分这点之前,听到弘历将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皇帝们就预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了。
隋唐及以前,公主们在朝堂甚至都挺有势力的,公主下嫁权臣之家,对皇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从宋时起,公主们的地位,随着女性地位的下降,一落千丈,“后宫不得干政”也成了一件越来越明朗化的要求,甚至有些朝代,尚了公主的驸马们,就标志着失去了进入权力中心的资格。
公主们婚事的变化,也说明了公主们婚事对朝政的影响力。
而天幕点出弘历公私不分,更加重了帝王们心头的危机感。虽不知公主婚事,在清朝时,是个什么分量,但以弘历的做派,估计是因为私心里十分喜欢和珅,才想要在私人关系上拉近一些,否则以他自恋的作风,哪里会主动去指婚?公主和丰绅殷德的婚事不是重点,这桩婚事,大概只是弘历和和珅的君臣关系上的锦上添花。
这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十分骇人的。
【历代统一王朝中,大约除了北宋末年那些皇室公主帝姬,最苦最难的,大约是清朝的公主们了。因为清军入关,更像是捡漏,所以刚开始他们对全国的控制,是没有那么强的,为了稳定振全,就要借助外力了。而满清借助蒙古势力的主要方法,就是联姻,清朝的皇帝,从努尔哈赤,一直到清末皇帝,都免不了要娶几个蒙古妃,而且要平衡地娶各部女子。除了娶进来,还有嫁出去,那些男的是不可能自己去草原上受苦的,去受苦的,当然只能是那些公主。】
【查一查史书,就会发现,清朝公主绝大多数只有两个结局,要么是未成年早夭,要么是嫁去蒙古然后早夭。那个被称作幸运儿的公主,竟然是因为她坚强地撑到了丈夫死了,上书回京城养老的请求,得到了皇帝的准许。说到这里,大家或许能明白,这门亲事的吊诡之处。表面上看,娶公主是一种荣幸,但实际上,真正幸运的是那个公主,因为这意味着,她可以留在京城,而不是被送去蒙古那个人生地不熟、环境也差得多的地方联姻。】
朱元璋直接嗤笑出声:“这满清,确实没什么本事,竟然总是靠联姻来维持着稳定。男人们呢?他们的男人就那么没用吗?不靠马背上去征服,反而要靠女人的肚子。”
朱棣也十分鄙夷:“可不是嘛?这么看来,我们大明被这种势力取代,属实有些冤枉了。”
父子两个,在精神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大男子主义真是父子两一脉相承的纽带。
两人同仇敌忾地骂了满清一回,越发坚定了这种势力,不配入主中原的想法后,朱元璋有些后知后觉道:“怎么又是蒙古?真是贼心不死!”
想起蒙元在中原对汉人做的那些事,朱元璋还是觉得压不住内心的火气。
朱棣分析道:“满人与蒙古人,应该不是同一拨势力,不然也不会需要靠着联姻来维持关系,更何况,联姻什么的,都是表象,更是因为有利益牵扯。父皇,咱们可就此入手。”
北方的势力,又多又杂,常有几支突然崛起,又有一些突然衰落,甚至整个灭族。对于中原势力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联合到一起,要让他们为了利益缠斗,彼此消耗。
朱元璋想起朱棣对蒙古势力,便是采用的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所以蒙古人安生了几十年,要不是后来朱高炽和朱瞻基轻视了对北方的处理,也不至于发生也先打到都城门口的事。
“好!你这想法是对的,只是除了蒙古势力,北边的其他势力也要留心。依照天幕说的来看,大明虽然一直防备着蒙古人南下,却没防住满人。更何况,咱们也不知道那几百年里,北边到底都发生了什么,满清是不是蒙古人借外族的皮,再次入主中原,也不一定。”
朱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个满清,看上去手腕比蒙元要高一些,蒙元的皇帝,可没几个会治国的,所以入主中原堪堪百年,就被赶了出去,而满清还出了会治国的皇帝,这说明他们进步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要更加防范。
刘彻也很看不起这种做法:“若是早期,不得不蛰伏,送公主和亲也是不得已为之,但是一直靠着送女人来稳定势力,未免太没用了。”
汉朝当初也送了不少公主和亲,刘彻也十分不能接受这种事,所以汉朝国力一起来后,他就一直惦记着要靠着武力,去征服西边北边的势力,让他们心甘情愿跪下唱征服,而不是靠着不稳定的联姻。
嬴政想了想,道:“大约是因为人少吧?所以才要联合其他的势力,来控制中原地区。”
站在政治的角度看,这一招确实是代价最小,但收益最大的做法。不过嬴政在感情上,也有些不太能接受这种方式,强者应当以实力为尊。实力不够时,可以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但不可一直如此。想要真正做到大权在握,必然还是要把实力提上来才行。
李世民也淡淡点评道:“和的基础是战,若非有压制性的实力,对方不会轻易愿意和,除非付出足够多的利益。”
大唐要不是国力雄厚,实力超群,周边那些小国打过来也是以卵击石,李世民觉得自己也不会得到所谓的天可汗的称号。
赵匡胤和赵德昭,听到天幕提到的北宋末年的公主帝姬,不约而同地心里一痛。
赵匡胤是有赵构的记忆的,对那段黑暗的经历过于记忆犹新,此时虽然还稳得住,但整个人的情绪已经十分低沉。
赵德昭听的是赵匡胤的转述,那些事,对他年轻的心冲击也十分大,当时他听完赵匡胤讲的北宋末年之事,讲的徽钦二帝被俘虏,讲的皇室三千多人全部被金人抓去奴役羞辱,皇后后妃公主贵妇遭受的羞辱,他将自己关在屋内,关了足足三天,才敢踏出房门。
这时天幕虽只是简略一提,却又像一把榔头重重地敲在了父子两心口一样。
赵德芳对此浑然不觉,道:“那这清朝的公主真倒霉,蒙古肯定没有咱们中原好吧?”
赵匡胤打起精神回应道:“那是当然,不然蒙古人怎么老想着要南下,要抢咱们的东西?”
赵德芳小嘴继续叭叭:“那我要成为大将军!不仅要收回幽云十六州,还要打去他们蒙古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要是地方好,就归咱们大宋了!”
他还未反应过来,北宋就是大宋。
赵德昭被他昂扬的语气,激起了斗志:“是的!将来咱们不仅要收回幽云十六州,还要打到他们的草原去!”
第178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2)
说到把公主嫁到蒙古联姻一事, 玄烨也觉得脸上一紧。
蒙古和满人的关系,确实是密不可分,不然八旗不会是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了, 汉八旗是因为满人人数少, 必须要依仗这个人多的族群, 蒙能单独有八旗, 也因其在满人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因为这个原因,满清必须一直安抚蒙古势力,不然, 在满人还能完全压制住汉人的时候, 蒙古人闹起来,真的吃不住, 这天下也坐不稳。
玄烨很理解天幕所表达的意思,这种身份与真正获益者的倒挂, 实实在在地打了满清皇室的脸。
这时,玄烨想起了天幕所说的, 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君王,是秦始皇嬴政, 和唐太宗李世民, 这两位是什么水平?都是让中原势力傲视一切的水平。满清立国一百多年了, 还要靠公主和亲安抚蒙古,确实是差的有些远。也难怪,天幕对自己想获得“千古一帝”之称的事,有些不接受。
回顾已经过去的大半生, 玄烨突然觉得,自己确实是高看自己了。
【弘历的指婚, 让和珅与他的私人关系更进一步,或许对于弘历来说,他只是觉得和珅这个人做事做的好,说话又好听,实在是太符合自己的需求了,所以想让两个人关系更近一些,也更好支使和珅替他办事。可是对于和珅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摸透了弘历心性的和珅,应该是知道自己有了免死金牌护身,所以野心也越加膨胀了起来。】
【和珅在皇帝面前蹿红那么快,自然会影响到朝廷中,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因此,在和珅一步一步得到弘历重用的时候,朝中也有无数人开始针对和珅。朝廷里面一直是如此嘛,就像李林甫为了防止别人和他抢权柄,就各种打压后进之士一样,和珅也遭受了类似的打压。】
【可和珅这样“开挂”的存在,一般的打压手段,对他没什么用。和珅还是异军突起,成了弘历眼里最可靠的臣子之一。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和珅也开始了他的打击报复。因为当初在安明案中,主要弹劾和珅的是文官,所以他报复的主要对象也是文官集团。乾隆年时,修《四库全书》,和珅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开始利用修书的机会,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就是在乾隆年间,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前面说过,文字狱并非起源于清,但清的文字狱最为出名,也最为被人们诟病,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的文字狱,过于骇人听闻,过于强加罪责,破坏性过于大。文字狱就像是核*弹,一颗下去,不仅打击面极大,牵连广泛,残留的核辐射,也是历经多年也难以消除。】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兴文字狱7起,康熙帝兴文字狱12起,雍正帝兴文字狱17起,但是到了乾隆朝,竟然高达140起左右!而这里面近五成,是发生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期,从乾隆二十二年,到乾隆二十七年,短短六年时间,就有文字狱49起!相对于其他的案子,文字狱是最说不清,且最难撇清干系的一种类型,因为自证陷阱就是如此,越描越黑。要证明一个东西不存在,比证明要存在困难得多,更何况是心中的想法?】
在讲胤禛的时候,天幕提到过文字狱,当时没有细讲,但是帝王们从这个称呼上,已经看出了这个东西的坏处。
如今,天幕列举了一些数字,就已经让帝王们觉得十分可怕了,这么多案件,会牵连多少人进去啊?
嬴政和刘彻是从未知道这种手段的。
嬴政微微摇头:“防民之口,已甚于防川,更何况是心中的想法,如何求证?太荒诞了。”
嬴政算是务实派,他早就知晓,一统六国后,六国国君诸侯能将他骂上天,可是那又怎么样?只要大秦能一统天下,管别人嘴上怎么说,心里怎么想?只要他们没本事颠覆大秦,嬴政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别阻拦他实现心中伟业就行。
刘彻还不知道,这文字狱就是起源于他的后世孙,所以此时也骂得痛快:“能者何须在意别人如何想如何说?莫不是真戳中了错处,所以忍不住跳起来了?”
刘彻也在意别人的言谈,别人对自己的评论,但还算清醒地知道,别人的嘴怎么说,心里怎么想,是他作为帝王,也管不着的事。当了皇帝,最重要的还是把手头的政务做好,想要青史留名,便要建立不世功勋,至于那些指指点点的小人,名字都无法留在史书上,说出来的话也是随风就散,又何必在意那么多?
李世民作为享誉最多,受到称赞最多的帝王,十分了解沉浸在赞颂中的美好感觉。但他更清醒地知道,称赞和谩骂一样,都是别人嘴里的,都是如云如烟一样,不久就会消散的。所以称赞和谩骂,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被人口中的评价,影响不到自己分毫。
“幸好,幸好……”李世民微微感叹道。
李治好奇地问:“父皇在庆幸什么?”
李世民微微一笑,避重就轻道:“庆幸我大唐民风开放,言论自由,就不会有人计较这等小事了。”
李治喔了一声,点了点头。他当然不知道,李世民庆幸的是,李唐皇室内斗不休成那样,文字狱却没有成为一种攻击手段,若是那样,皇室内斗必然蔓延至朝廷,如果真那样,大唐朝廷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李世民根本不敢想。
文字狱这等事,李世民决定压在心底,决不能让任何人,特别是帝王们察觉到,这种手段的存在,否则贻害无穷。
赵德芳听得半懂不懂的,有些迷迷糊糊了,赵德昭反而提起了一颗心,他读书多,也知道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些文字狱之事,对此等方式的害处,十分了然。
“父皇,这皇帝为何那般糊涂,竟然任由这种事,在朝堂中兴起?”
赵匡胤轻轻地扶了一下赵德芳的脑袋,对赵德昭道:“所以,得庆幸他是最后一个王朝的皇帝吧?若是这等手段,被后面的人继续模仿利用,所造成的损害,难以预估。”
虽不知天幕所说的核弹是什么,但听其描述,便觉可怖。
“可是父皇,要如何防止这种事发生呢?”赵德昭有些殷切地问。
朱棣也和朱元璋在探讨类似问题:“文字狱不可取,太容易被有心之人用来祸乱朝廷和朝纲了。要防范此类时发生。”
“是啊,朝堂斗争不可避免,但不可扩大,而这文字狱,便是将斗争严重化的手段。”朱棣道。
朱元璋自从被天幕骂过后,整个人都谦虚了不少,道:“这些日子,我也找了不少大唐太宗皇帝的传记,还有唐史来看。太宗皇帝的做法,便很可取,回头,我与你分说分说。”
朱棣忙行礼道:“多谢父皇。”
这些日子,他被朱元璋派了不少活儿,修宋史的事儿,也已经铺开了,看若是再让他看唐史,他便不用睡觉了。
对于文字狱,玄烨不像其他帝王那般抵触和警惕,康熙年间也发生过文字狱。在他看来,清朝的情况过于特殊,而汉人士族,一直是满清朝廷需要警惕和防范的群体,即便是要用他们,也得小心着用,不可太过于信赖倚重。
而且,汉人士族这个群体,太多人脾气又臭又硬,从旁的下手,总不是那么顺利,所以在玄烨看来,文字狱有时候是必要手段,只是这手段,不可滥用。
看到弘历修《四库全书》,和珅便利用这个来搞事,让玄烨心又紧了起来。文字狱这等手段,对满清来说不可放弃,但也不可滥用啊!
玄烨也终于体会到了,天幕说安禄山的那句,造反是潘多拉魔盒,安禄山有打开的权力,却没有合上的能力了。文字狱也一样,皇帝一旦将它拿到了台面上来用,就很难将它收住。
【和珅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趁着修书时,要求全国将文人士族将收藏的古籍书文都送到北京,作为修书的素材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和珅趁机将那些反对他的文人,诬陷成私藏逆书的反贼,说他们禁逆书不力。有些书还要追溯到原作者,说他们书中多含反义,诋毁朝廷,心中对朝廷有诸多怨恨,这些都是他们谋反的证据。靠着这种牵连攀附,许多人在文字狱案中,被连累得抄家灭族。对于和珅来说,这就是打击报复政敌,还是群攻,这一招祭出,直接横扫一大片。至于其他无辜受牵连的人,和珅才不会在意,他要的就是在政坛上的节节高升和呼风唤雨。】
【对于和珅的所作所为,弘历知道吗?他当然知道的。可文字狱是大清的传统技能,从他曾祖父就开始用了,弘历怎么会觉得有问题呢?更何况,和珅是个会粉饰的人,即便是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也能凭着巧舌如簧的说辞,将一切都遮掩过去,甚至说成是好事,是他的政绩功劳。】
虽然早已猜到,和珅负责此事,文字狱必然会成为他大杀四方的利器,但是听到天幕的描述,帝王们还是心有戚戚焉,有不忍继续听的感觉。
毕竟,和珅这种做法,从他个人角度来说,是打击政敌,是报复其他人,可是按照那种牵连广泛的影响来看,害得最苦的不是汉人读书人吗?
第179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3)
李世民定定地看了天幕好一会儿, 才道:“文人士子,乃一国柱石,如此轻视欺辱, 必遭反噬。”
李唐朝廷哪怕再厌恶世家, 再知道世家与朝廷的对立关系, 却也不敢正面冲突, 直接下死手去打压,想的还是迂回的办法,想尽办法挖掉他们的根基,让他们自己衰落, 而不是明面上的你死我活, 就是因为这些世家牵连甚广,一个操作不当, 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
满清时的汉人士子,与世家们的角色十分相似, 都是影响朝廷统治的存在,可是又不能直接铲除, 那样太过于毁伤社会的根基。
李治点头:“即便是天幕说,文人士大夫们的骨头, 越来越软, 但毕竟是读书人, 是朝廷人才的储备,怎可如此残忍对待?”
李世民略感欣慰地看了这个儿子一眼,虽然他在人伦上做的大逆不道,可是在为君之道上, 还算不错。
这天下,还真是人无完人, 李治比他两个哥哥都要听话乖巧,才能学识上也不差什么,可是为什么偏偏……
作为老父亲的李世民,想到这些,心情更加郁卒了。
赵德昭听到这里,忍不住气愤了起来:“怎可对读书的士子们,下如此毒手?!”
赵德昭虽不像赵匡胤那样,痴迷于读书,可也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尊师重道,学到了对读书人的尊敬。
他声音有些大了,把已经昏昏欲睡的赵德芳都吵得清醒了:“大哥,你怎么了?”
赵匡胤道:“没事,就是听到了奸臣做坏事。”
转而又安抚赵德昭道:“他们不敬读书人,所以下场并不好,咱们做不了什么,但后面的恶果,会给他们报应的。”
赵德昭喘着气,情绪慢慢的平复了下来,道:“父皇,这种事,不应发生在我中原之地。”
治国就是要靠文人,靠读书人的脑子,若是读书人遭到这样的对待,如何能令一国强盛,如何令四方安宁?
赵匡胤不仅没有因为赵德昭的失态而生气,反而有些欣慰和高兴:“是啊,外族人入侵中原,是不会珍惜咱们汉文化那一套的,甚至还要全部打落泥中,而咱们要做的,就是防御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要守住中原这一片地方的安宁。”
赵德昭一直冷静自持,此时因为读书人的遭遇,而被激发了心中的怒意和血性,是赵匡胤十分乐意看到的。
赵德芳毕竟年纪小,即便是嘴上说了不少次,要当大将军,要为大宋收回幽云十六州,要打北方的势力,能做到多少,没有保证。赵德昭则不然,他已经是成年人,且有一些才能,赵匡胤当然更原因相信这个儿子,若是他有了这份心,便更能做到心中所想。
朱元璋啧啧有声,甚至不惜自□□:“看上去,这文字狱搞出来的事,比我杀贪官搞得还厉害。”
朱棣也乐得做他的捧哏:“您说的是,杀贪官至少是有威慑作用,是真心为民做好事,可这文字狱,可全都是一腔私欲啊!”
都是权力场上的老油条,不难看出,弘历没有阻止和珅,甚至纵容和珅搞文字狱,估计也是存了要打压汉家读书人的想法,汉人士族的能力与能量,上位者都很清楚。人家虽不像武将那样,能明明白白地杀人,可是他们能口诛笔伐一个人,让这个人社死,让这个人死在史书上,甚至动摇一国根基。
朱元璋也算是和那些读书人周旋了半辈子,虽然厌恶酸腐文人的酸诗,却也十分清楚那些学识渊博的大儒和文人的能力,治国需要他们,皇家教育也需要他们呐。这弘历这样一搞,读书人只会与朝廷更加离心离德,更加蛰伏与潜藏起来。
有了前面的铺垫,玄烨对这部分倒是还能承受得住,甚至有心喝茶了。
【修《四库全书》这事,到现在,甚至是教科书上,都当成是正面功绩来写的。可是我个人宁愿,弘历从没修过这书。弘历修这个书,简直就是文化界的一场历史浩劫。和珅借机搞文字狱,打压文人,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前面历朝历代的古籍,甚至是秦汉以前的书,都在这次浩劫中,被毁掉了。】
【这一场浩劫,有些人会拿秦始皇焚书坑儒来类比,但这有些辱秦始皇了。不提广泛流传的说法认为,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毁掉的是歪书、乱书,坑的是术士,是六国反对大秦一统天下的人;就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推断,说焚书坑儒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为何秦始皇做了统一驰道、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和货币之类的大事,却没有罢黜百家,独尊一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才做的事,秦始皇当皇帝十多年,做了那么多事,却没有做这件事,难道是他做不到或者想不到吗?秦始皇凭一己之力,干成了一件千秋伟业,统一思想这种事,对他来说,岂不是顺手的事?】
【两千年前的事,还有不少历史迷雾,主播只从所能接触到的资料,根据一些规律和思维方式去推断,“焚书坑儒”这件事,有被后世人夸大歪曲的嫌疑。许多人从小被灌输的印象就是秦朝□□,结果后来了解多了就会知道,秦始皇的政策并不多残忍,甚至不少还充满着人性化的光辉。】
【若是将修《四库全书》毁书一事,和秦始皇焚书一事相提并论,主播觉得是大大地侮辱了秦始皇这位开创新时代,创立新制度的皇帝,是小瞧了他的心智与手腕。不求每个人都了解和理解秦始皇,但求少侮辱他少歪曲他,毕竟是咱们的祖龙,是两千多年帝制的起点。】
嬴政有些愣住,他没料到,在这里天幕会拐过来说他一番。虽然前面天幕已经说过,能够毫无异议地被赞为“千古一帝”的,只有他和后世的李世民,但天幕深入为他辩驳,也令他心中颇受触动。
“焚书坑儒”一事,虽然他还未做,但他确实隐隐有此念头。
天下乱了几百年,如今好不容易再次一统,自然是要摒除那些杂音,也要处理掉分*裂势力,还有那些趁乱摸鱼搞事的。嬴政一腔雄心壮志,目标十分宏大,自然不能让一些人在后面使绊子做手脚,扯他的后腿。这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多少有些共通之处了。
千年后的人,依旧记得自己做过的事,哪怕她们所知的情况,与事情原本的样子有些偏差,但她们愿意去追寻去探索,去思考其中的真相,嬴政便觉得很好。
活着时,为了心中的伟业奋斗,死后,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成了子孙后代们追寻的目标,自己未完成的事,子孙后辈们也会努力去完成,这样一来,死亡好像也没有那么遗憾了。
想到这里,嬴政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些温和的笑容。
【好了,主播情绪略有些激动,所以偏题了一下,回到修《四库全书》一事。这个项目,弘历是挂名的项目经理,只负责监工和催进度,不干活,而干活的就是和珅等大臣,另外还有咱们熟悉的纪晓岚,这个团队的成员高达360多个,都是高官和学者,另外负责抄写的有三千八百多人,时间上更是耗费了十三年的时间,一直到乾隆五十七年才搞完。整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有三万六千多册,共计约八亿字,真的是一个超级大项目了。】
【《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文章数量庞大,但毁掉的也数量惊人,收录的图书三千五百多种,但毁掉的有三千种左右,几乎快要留一半毁一半了。这个毁掉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全由弘历说了算,冠冕堂皇的借口是“触犯本朝”和“违背儒家道德伦常”。大家仔细品品,这帽子有多恶心,能扣上的范围有多广。就说“触犯本朝”一条,前面的朝代,如何会预知到,后世会出现清这样的朝代?又如何触犯清朝?只不过是自己做贼心虚,所以就觉得是在骂自己,这和别人都开了枪了,你再拿着靶子去接有什么区别?】
【这一点所荼毒的重灾区,就是明朝历史,特别是明末清初和建州女真部分。《明史》中这一部分的内容,遭到了严重的删除和篡改。他们不是普通的删除篡改,而是严格地审查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确保不仅要记录的事逻辑通顺能糊弄人,而且用字用词也十分小心,不让人有引申和做文章的空间。除了汉文版本的史书,连蒙古文版本的、契丹文版本的、女真文版本的,都经历了这样严苛的审查和篡改删除,真是将这份活儿做到了精细极致。】
【另外明朝自己官修的史书《明实录》,记录的是从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一直到明熹宗朱由校的250年里,明朝发生的事,全文共一千六百多万字,也被弘历下令篡改删除,整本书被修改后,原版被弘历直接下令烧毁。删除修改篡改的,还是比较官方的史书,民间读书人和大儒们所写所著之书,都被直接销毁。明末时,有一大批文人恨大明之亡,也恨满清鸠占鹊巢,不少人都为此激愤留书著述,结果被弘历利用修《四库全书》一理由,钓了出来,毁掉了绝大多数。经过如此疯狂、细致的篡改,明朝的史书已经面目全面,尤其是越往后越偏离事实。】
第180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4)
“哗啦——”, 朱元璋猛地将眼前的桌子掀翻在地,朱棣要不是一身武艺,反应灵敏, 恐怕也被直接波及了。
“好你个……好你个……”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 这满清真是欺人太甚, 欺他大明太甚!
朱棣看了看满地狼藉, 稍微庆幸了一下,虽然砚台被摔飞,墨汁泼洒一地,但他记录的那些纸张, 只沾了一些零星的墨迹, 还没有将他的手记毁掉。
“父皇……”朱棣想安抚朱元璋,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从哪里安抚起。
后朝对前朝的史书修撰, 有些偏颇,会模糊甚至抹黑前朝一些人和事, 是难免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官方和民间史学家, 都会尽力去收集资料,复原那些被扭曲抹黑的历史。天幕讲其他朝代时, 从未提过这件事, 讲到清朝, 却着重骂这一做法,可见清篡改、扭曲明史,有多厉害,给后世人造成了多大的困扰。
大明当然知道, 自己本朝也有许多问题,史书中记录下不光彩之处, 是正常,但如果故意扭曲和抹黑,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朱元璋双手坐在那里,用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将心中的怒火压下去一些:“将东西都拾起来吧!”
“是,父皇。”
朱棣小心地将桌子放回来,又将碗碟笔墨纸砚都捡回来放好,这次有了经验,碗碟都换成了金银制的了,倒是没摔坏,就是一方上好的砚台,被摔成了两半。
看着朱元璋那阴沉得像风雨欲来的脸色,朱棣道:“父皇,儿臣听到了……”
朱元璋抬手,让他别往下说了。
“老四,往日只觉得,天幕所说的大明的盛世,是本可以而未实现的愿望,今日才发现,那是大明不得不去做的事!即便是成为最后一个帝王王朝,也好过被那种东西篡改抹黑。大明所做的所发生的事,会有错处,会有见不得人的,但一切都应该交给后人公正品评研究,而不是被人拿去,锦绣搓成破烂布,还要被踏上几脚!”
“是,父皇!”朱棣只感觉,格局一下子打开了。他本来还只惦记着那个势力的名字,被朱元璋点醒后,才发觉,自己重点错了。
大明被抹黑,作为大明储君,最重要的不是从对手身上找原因,去报仇,重点是要考虑到己身。就算是提前灭了建州女真,若大明的国运依旧腰斩,往后还是那般经济不稳,贪腐横行,还是有别的势力能趁虚而入的。天幕也说了,有些事,就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选择了谁,而不是谁创造了历史,一如安禄山。
李世民也脸色难看:“此等手段,未免过于小人了。”
谁人不知,发生的事就是发生的事,记下来就是要给后人评鉴的,是要给后人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的,被篡改扭曲过后的史书,如何给后人看?如何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和经验?这不仅仅是要抹黑大明,断大明生机的问题,更是误导后人、给后人指错路的问题!
李治也十分愤怒:“即便是厌恶前朝,想要使得自己入主中原更合理,也不可这般下作行事吧?果然这些没文化的外族人就是可恶。”
这话启发了李世民一些,缓缓道:“或许正是因为那边的部族势力,此消彼长,今日看上去还是横扫诸部,明日便可能成为他人手下败将,甚至整个部族都消失,所以才不知道,后人需要这样一份前人用命用血试出来的经验。”
李治一想,觉得也对,许多蛮夷之族,在了解到大唐竟然或记录几百上千年前的历史后,都十分吃惊,可见他们都是没这个习惯的。他们别说记录历史了,有些甚至连文字都没有,还学了中原的文化,回去以后再创制出自己的文字。说白了,还是因为他们部族历史太短,未能生出这些文化来。
至于他们这些前人的经验,对后人多重要,不用看别人,看天幕所说就知道了。天幕时常提起一些王朝的事,对她们所在时代与国家的影响,便可知,这种事,确实是有着长长久久的影响的,不仅大唐的盛世在千年以后,依旧令人向往流连,相隔两千年的始皇帝也能被后世一直推崇铭记,可见记录是有用的。纸张虽脆弱,但亦能携往事穿越千年。
“父皇,我发现,天幕对这个弘历皇帝,评价倒是挺精准的,十分自恋,十分好面子,好大喜功。若非在意他人评价,在意后人说法,又如何会费那么大功夫,篡改史书,毁掉古籍呢?”李治似笑非笑道。
若不是中间隔了差不多千年的时间,李治也想让这个弘历好看。
李世民赞同道:“你说的不错,所以做帝王的人,不仅要才能高,品性性情亦十分重要,不可愚蠢,不可胆小自私,也不可这般,自恋至极。”
若非爱面子,怕后人骂他们爱新觉罗家,弘历又何至于搞那大规模的篡改扭曲抹黑的动作?而且,为何他爷爷和父亲都没有做这种事,弘历这个百多年以后的皇帝,却突然跳出来做这种事了?说白了,还是弘历这个人的性格决定的。
天幕说得极对,皇帝这份工作,并不容易,是一份高难度工作,并非人人可做的,除了专业技能要高,还时时刻刻考验着人心人性啊!
听到弘历大规模毁书、篡改历史的操作,赵家父子都怒了,怎么能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呢?!
“此种人,果然是我们读书人与士子的天敌!”赵德昭拳头都攥紧了。
赵匡胤也十分愤怒:“毁书?最该毁了的是那个皇帝!”
这几期天幕下来,除了赵构为苟活而卖国这事,让他气血冲顶,恨不得能直接要了赵构的小命,弘历是第二个让他动了杀心的人。
朝代更替,皇位也在换人坐,只有书,只有书里的道理,才是能一直流传下去的,才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瑰宝!
赵德芳被父亲和哥哥的怒意,惊得瞌睡都散了:“父皇,大哥,怎么了?”
赵德昭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恨恨道:“没什么,就是这无能昏庸的皇帝毁书,让我生气。”
赵德芳一下子就知道,这不仅是戳了大哥的怒点,也戳了自家父皇的怒点了。再看父皇的脸色,果然难看得要命。
赵德芳的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父皇,既然后世的皇帝那么坏,那么咱们可以做点准备啊!”
赵匡胤和赵德昭都还在气头上,也不信赵德芳这个不爱读书的孩子,能有什么好法子,只随意地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赵德芳道:“那还不简单?就把古籍和重要书籍,都刊印一些,多发行一些,一部分藏于民间,总能流传下去的。另外呢,父皇可以偷偷搞个书库嘛,不要透露给别人,藏起来。天幕不是说了,后人喜欢在地下挖来挖去嘛,日后肯定有机会挖出来的,嘿嘿……”
赵德芳的想法,有些天马行空,赵匡胤和赵德昭二人听了,第一反应是不太行,这两个法子都不能保证书一定会好好传下去。
可是两个人再仔细想想,这两个办法似乎有些难,可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赵德昭先平抑了怒气,对赵匡胤道:“父皇,芳儿的说法,听上去有些异想天开,但并非全然没用。”
赵匡胤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个事儿,还是交由你去完善吧,回头给我上份手书,讲讲你的构想。若合适的话……”
赵德昭郑重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尽力!”
有些东西,不可丢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可毁在小肚鸡肠之人手里,不可被奸人抹黑扭曲。华夏民族的古籍,闪耀的是民族的智慧光芒,后人不仅要哀之鉴之,更要好好保存,好好传承下去。
赵德昭心中的怒意已经压下去了不少,但他心头泛起了无数的想法和涟漪。这一次,他慢慢地明晰了,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
赵德芳凑过来道:“大哥,你别不开心了,反正以后那些地方咱们都会打下来,哼,都由你说了算!”
赵德昭摸了摸他的头,道:“那行,父皇和我,都等着你当大将军,去打胜仗。”
赵德芳因为犯困,错过了中间一些内容,不清楚事情不是打仗不打仗的事。只是赵德昭也不想让赵德芳压力大,所以干脆哄哄他了。
刘彻冷笑道:“那么大的体量,那么多字数,若都是竹简,这皇帝是不是得烧上好几年?”
想统一思想,打压异己的事,刘彻很理解,毕竟他自己也干过。天幕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他做的,看到儒学能发展延续两千年,刘彻也挺高兴。可是弘历的作为,属实让他觉得有些瞧不起,太低级太下作了,做皇帝的手段可以脏,但得做得漂亮,理由也得说得过去,若是这点事都做不到,当什么皇帝?
看弘历这做事方法和风格,刘彻就知道,为何这皇帝不行了,哪怕清朝不是帝制最后的阶段,这皇帝也过于阴损和小家子气,这个王朝就好不了。
玄烨已经捂上了脸,一朝修前朝史书,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惯例,在修史书时,夹带一些私货,做一些手脚,也挺常见的,不抹黑前朝,如何说明本朝的合理性呢?《明史》就是从他康熙朝开始修的,但康熙没想到,一直修到了弘历的乾隆朝不说,弘历还搞了那么多小动作,还被大家都知道了!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