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表情麻木地被百官簇拥着前来长安城前迎接李世民时,心中无喜无悲,只是有点感慨。
李玄霸离开京城前,李渊终于见了李玄霸一面,质问李玄霸自己已经决定禅位,为何李玄霸要逼迫他如此?什么百姓逼迫李世民“登基”,这不是把他最后的脸面丢在地上踩?!
李玄霸却告诉他:“父亲,有没有一种可能,洛阳百姓把二哥扣下,不是我的计划。你也是饱读圣贤书的人,百姓能覆了大隋这条巨舟,也能载起大唐这条巨船。他们连隋炀帝都敢挫骨扬灰,为何不敢拥立自己希望的皇帝?”
李玄霸离开后,李渊思索了许久。
他仿佛重新认识了一遍李玄霸,知晓了老友来探望自己时,为何常常叹息“李三郎真是狂士”。
李渊毕竟是李玄霸的父亲,他对李玄霸有许多误解,但也比常人对李玄霸了解更多。
他知道李世民怜爱百姓,但只是怜爱。李玄霸对百姓,却像是对他们的苦楚感同身受。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李玄霸虽病弱,但也是娇养在国公府的富贵公子,怎么就对草芥般的百姓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李玄霸所重视的百姓,甚至连大字都不识,没有理想,没有未来,甚至连自我都不存在,只是如野兽一般只为活着而活着,只是在地里刨食就竭尽了全力。
那些贫民只是长相与他们相似,但与他们已经完全是不同的存在。
大隋的贵族最早承袭自鲜卑北魏,人人都喜好打猎。一些贵族打猎时,会将平民百姓驱逐至林间,如猎物般追逐猎杀。
草原贵族在打猎享乐的时候,就常这样对待自己的奴隶和牧民。李渊认为这很野蛮,很鄙夷,但即使贵族会因为这种残暴的行为被惩罚,但顶多是贬官罚钱,绝不可能抵命。
这就是平民和勋贵的区别。
皇帝为了王朝的延续对平民稍好一些,以免发生民乱,这是李渊能理解的事。李玄霸所做的事已经超出了这个范畴,成了他完全不能理解的存在。
不仅李渊,稍稍窥见李玄霸所作所为真实想法的人都是如此感慨。
不过他们也就感慨一下。因为有许多先贤都与李玄霸一样狂,狂士不独李玄霸一人。
莫道君踽踽独行,在遥远的前方,已经有许多先行者。
再说了,天命所归的开国帝王身边,总会有思想异于常人的大贤,如同明暗双星一般相互依偎。这不正合了李世民和李玄霸双生子的身份吗?
众人在等候的时候思索许多。当他们听到了脚步声,抬起头望向前方乌压压的人群时,他们心中的诸多思绪被震得一扫而空。
又是一年冬季,万物的生气都被紧锁在地底,长安城外望去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一行步行的军队从远方缓慢但步履坚定地走来,带起尘土一片,就像是从云雾中出现。
稍近一点,他们能认出为首披散着头发,搀扶着身边拄着竹杖的年轻人就是他们要等候的人
,新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披头散发??[]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身上的“皇袍”洗过几遍,变得皱巴巴的,看上去颇为落魄。
他身旁被搀扶着的李玄霸只穿着上比李世民好一点,但走路一瘸一拐,看着比李世民更凄惨。
他们身后的玄甲军出征前盔甲上涂的金漆早就已经磨掉,满是痕迹的盔甲上面蒙上了尘土和泥点,似乎是早上寒露未干时就出发,让盔甲上的尘埃沾染上寒露,变成了难看的泥点。
在玄甲军的两边,有身体挺得笔直,从衣着上可以看出没有官身的士子;有身体岣嵝,衣着简陋,神色更显惶恐卑微的农人;甚至还有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穿着各种奇装异服,也不知道他们来干什么的胡人……
这群身份各异的人,居然能学着玄甲军,勉强排成了整齐的队列。他们远远看去,居然没有第一时间看出来玄甲军居然被一群百姓簇拥着。
“到了。”李玄霸喘了口气,拍开兄长的手,“到前面去。”
失去搀扶的是李玄霸,李世民却感到自己步履维艰。
但他还是扬起他标志性的灿烂笑容,果断道:“好。”
不过往前迈步的时候,李世民还是担忧道:“你走得稳吗?要不你在后面悄悄牵着我的衣角?”
李玄霸没好气道:“滚。我走得稳。”
李世民又笑了笑,才迈开脚步。
李玄霸拄着竹杖,虽然走路一瘸一拐,但也确实如他所言,稳稳地跟在了李世民身后。
其余人则落后李玄霸一个身位,跟着兄弟二人继续朝着长安城门迈进。
“父皇,我回来了。”
李世民站在李渊面前行礼,笑容一如曾经。
李渊怔怔地看着李世民,眼泪不知道为何落了出来。
他们父子算计到如今,在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倒像是回到了曾经。
“辛苦了。”李渊哽咽了一声,先揽过李世民的肩膀,轻轻抱了一下脏兮兮的儿子,又揽了一下李玄霸。
李玄霸身体一僵,但还是顺从地和李渊像是寻常父子那样亲昵了一下。
“那些人真的是百姓?”李渊抬头看向跟在玄甲军身侧,表情有些惶恐的人们。
李世民点头:“嗯。他们非要送我来。有些人甚至洛阳的百姓。我好不容易把他们劝了回去,有些人骑着马又赶来,非要护送我。我有玄甲军,哪需要护送?”
李世民又笑了笑,眼中亮晶晶:“他们说春秋战国时,游侠们就常自发护送贤君。他们只是效仿先贤。”
贤君难道没有护卫吗?
有。
贤君有护卫,和游侠们自发护送贤君有关系吗?
没有。
所以他们就来了。
或许他们中也有想在新君面前谋求富贵的人,就如古时游侠护送贤君也可能希望获得贤君重用一样。但没关系,论迹不论心,何况,论心又真的无好人吗?
“民心化作滔天巨浪淹没了
大隋,巨浪又将大唐高高托起,送大唐直入青云。”李渊叮嘱道,“二郎,要谨记民心的可怕。”
李世民收起笑容,拱手作揖:“父亲,我一定谨记。”
“好。”李渊也笑了起来,他的笑容终于变得洒脱了,“好。”
他又将视线投向李玄霸。
李玄霸也作揖:“我一定会谨记。”
李玄霸:【谨记时刻提醒二哥你。】
李世民无奈地瞥了李玄霸一眼。这时候你就别再惹我发笑了好吗!会破坏现在肃穆的气氛!
李渊笑道:“你们二人又在用旁人听不懂的方式窃窃私语了。”
李世民轻轻干咳了一声。
李玄霸乖巧闭“心”。
李渊挥挥手,让李玄霸站到一边。他从裴世矩手中托起的托盘上将帝冕捧起,戴在了李世民的头上。
他此番出来没有戴帝冕,只穿了一身帝王常服。
李渊身上的帝王常服十分华丽气派,但头上只有一尊普通金冠。他脸上没有疲态,眼神却十分疲惫。
李世民身上的皇袍皱得就像是庶民的衣服,但头上却戴着帝王旒冕。他的身体很是疲惫,但浑身上下唯一干净的脸上洋溢着充沛的活力,只是五彩旒帘遮住了他平易近人的笑容,让他平添了几分疏离。
苏威上前,手中托着真正的皇袍和玉带。
李渊将皇袍拿起,李世民却没有将身上的脏袍子脱下。
李世民道:“这是百姓送给我的皇袍,穿在里面即可。”
李渊听到李世民这仿若命令一般的话,心情复杂。
但他没有反驳,顺从地把手中的皇袍穿在了李世民那身皱巴巴袍子外面。
李玄霸拿起玉带和环佩,为李世民穿戴剩下的佩饰。
李渊已经够给他们面子,没有在这样重要的仪式上给他们甩脸色,李玄霸很知足了。
兄弟二人在外行军打仗时不可能有太多奴仆伺候,他们早就习惯了为彼此穿戴自己不太好穿戴的配饰。
李世民低头瞅着自己腰间的挂饰,觉得很配李玄霸的衣服,就解下来挂李玄霸的玉带上。
他又对乖乖站在李渊身后的李智云招招手,又取下一个锦囊挂李智云腰带上。
“我和阿玄不在长安的时候,集弘辛苦了。”李世民拍了拍李智云的肩膀,“集弘长大了。”
李智云无奈道:“二兄,我早就长大了。”
李世民道:“好吧好吧,小五早就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见不到我和阿玄就会哭鼻子的孩童了。”
李智云更无奈:“二兄,我从来都没有因为见不到你和三兄哭过。”
李世民道:“你有。”
李玄霸道:“你可闭嘴吧,拉家常等登基典礼结束再聊。”
李玄霸用眼神示意急匆匆赶回来参加二哥登基,现在正用眼睛瞪他们的老师们。
李世民赶紧闭嘴。
就算他当了皇帝,老师
们也是敢给他布置罚抄作业的。
虽然他很喜欢练字,但这与罚抄是两回事。
李世民穿戴上皇帝冠服后,本来很是威严,让玄甲军和随行百姓在没有得到命令时,就齐齐跪了下来,不敢瞻仰天颜。
但他们耳边很快就传来了李世民拉家常的声音。
新陛下在絮絮叨叨地感慨弟弟长大了,然而弟弟坚称是兄长记错了。至于他们也已经很熟悉的晋王殿下,则一如既往地让他兄长闭嘴,注意场合。
虽然百姓仍旧跪在地上,心中的惶恐不安却少了许多,连嘴角都翘了起来。
李玄霸制止住李世民不合时宜地拉家常后,继续预定好的仪式。
礼乐响起,众臣高呼“陛下”,在李玄霸和李智云的带领下,鼓掌、旋转、轻跳、作揖叩首、三呼“万岁”,又鼓掌、旋转、轻跳、作揖叩首、三呼“万岁”,如是三次,作“蹈舞礼”。
李世民从如今是“弘农杨氏”族长,原蔡王世子,现受封蔡国公的杨道玄托起的托盘上接过酒杯,举杯示意,高呼“众卿平身”。
群臣才复站直。
群臣结束“蹈舞礼”后,玄甲兵和他们身前的李世民心腹部将起身,李玄霸和李智云再次引领部将和玄甲兵行“蹈舞礼”。
李世民再次举起酒杯,让众人平身。
玄甲兵几千人的“蹈舞礼”声势浩大,震得百姓和群臣先心生恐惧,又忍不住感到心潮澎湃。
而之后,胡人出列,站在最前方的却是大唐的平阳公主,李昭。
李昭仍旧穿戴将军服饰。她戴着头盔站在李世民的部将中,李渊等人居然没有认出来。
李昭取下头盔,胡人使臣高声唱名。
东|突厥始毕可汗、颉利可汗等,西|突厥莫贺设阿史那泥孰等,吐谷浑天柱王等,还有高昌等西域小国派来的王子、亲王,皆在李昭的带领下,三行“蹈舞礼”,作揖下拜,口称“天可汗”。
众人震撼,不敢置信。
李世民再次举杯。
“众卿,平身!”
西域诸王,皆为众卿!
“陛下万岁!”
“天可汗万岁!”
百姓再不顾对皇帝和权贵的恐惧,皆叩首高呼“万岁”。
有士人学过“蹈舞礼”,以畅想身居高位时向皇帝拜谢。他们纷纷跳起了“蹈舞礼”,虽然动作别扭,参差不齐,但此时无人嘲笑他们丑态,也无人斥责他们僭越。
百姓不知道“蹈舞礼”是什么,但他们见到众人起舞,也都笨拙地学了起来,一边作揖一边鼓掌一边高呼万岁,每个人都认认真真地做了三次。
由护送李世民回长安的百姓牵头,长安城中被禁军远远隔开的百姓也跟着高呼万岁,鼓掌起舞。
一时间,长安城内四处都有人高呼万岁,鼓掌起舞。
“蹈舞礼”已经不是“蹈舞礼”,而变成了民间最普通、最欢快的舞蹈。
唯独高呼“万岁”不变,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从城外传到城内,又从城内传到城外。
声浪震天。
地震之后小的余震不断,地上的水汽和尘埃升腾成云,长安的天空已经阴了许久。今日虽然天气不错,但仍旧有些薄云,天光昏昏不见大日。
不知道是高呼“万岁”的声浪荡开了薄云,还是时近晌午,本就该是太阳出现的时候。阳光劈开云雾,金辉洒向大地,昏霭散尽,一片敞亮。
刚经历乱世,又遭遇天灾的百姓掩面痛哭,高呼“万岁”,声嘶力竭,仿若受伤的野兽在嘶吼。
李世民没有再说平身。
他默默地将酒杯递到嘴边,然后一饮而尽。
大隋的秦王,大唐的新帝,哪怕十一二岁刚上战场时都心中无惧。
此刻,李世民居然对过于沸腾的民意,过于炽热的期盼,心生畏惧了。!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