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连忙把行礼搬到牛车上,道了声:“姜叔好。”
“好,上来吧,咱们回村里去。”
郭明达早累了,爬上了车,“谢谢姜叔。”
关夕望也跟着道了声谢。
“嗨!你们城里人就是客气,这算啥?都是小事。对了,你们吃饭没有?要不跟我回去,在我家里吃一顿?”
两人初来乍到,还很拘谨,拒绝道:“不用了姜叔,我们带了干粮,热一热就好。”
“干粮管什么用,既然这样,那听叔的,今天晚饭在叔家里吃,就当是给你们接风了。”
“那行,就麻烦姜叔了。”
“不麻烦,一顿饭而已,算得上什么……我现在带你们去知青点,你们也歇会,下午去田里,看看能不能上工。”
村里的石子路不算平缓,牛车晃晃悠悠,穿过村民们的房屋,往村尾处驶去。
“到了,下来吧。”
牛车在一个农家小院子前停了下来,看着面前低矮是土堆院墙和泥砖房,两个人都有些沉默。
上面的茅草都是新的,墙面色块斑驳,新旧泥砖交替,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在村里人的眼中,这已经是不错的好房子了。
但是在住惯了水泥房子的郭明达眼里,却和山洞没什么区别。
就更别关夕望了,眼前的屋子给他造成了冲击,他现在只想回到自己带花园泳池的江景大别墅。
可惜尘埃落定,就算对环境再不满意,作为知情,他们也不能扭头回去。
两人向大队长再次道谢后,拎着行礼走了进去。
院子倒是不小,旁边有个小棚子,底下堆放着几捆干柴。正经房子有三间,正中是一间正堂,左右带着两间卧室,在最右侧搭着厨房和茅厕。
厨房里没有锅,倒是有个大水缸,关夕望在外逛了一圈,没发现有水井,看来以后都要自己挑水吃了。
卧室里也就一张木板搭成的简易床,加上一座柜门坏掉的木柜子,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晒干的稻草,是修补房顶留下的,特意给他们铺床用。
郭明达人如其名,乐观豁达,很快便适应了新环境。看了一圈后,和他商量起来,“这有两间房,正好咱们一人一间。”
关夕望无所谓,回答:“行,我要左边的那一间。”
反正离茅厕越远越好。
郭明达对他的选择倒是挺满意,“正好,右边那间离厨房近,我晚上喝水上厕所都方便了。”
分配好房间,在姜志业的帮助下,他们把行礼从车上搬下来,开始收拾。
其实也没什么好布置的,床铺好,柜子擦干净,再把衣服和杂物都收进柜子里,之后把带来的粮食放到厨房,把院子打扫一番,就没别的事了。
姜志业帮着他们忙里忙外,实际上一直在暗地里观察着。
说实话,对于新来的两个知青,他心里也没底,人家好歹是为了支援建设来,又是城里人。知青办的意思,是不能轻也不能重,让他着实为难。
让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娃给他干多少活是不指望了,只希望他们能自己顾好自己,老实安分点,别给村里添麻烦。
初步接触下来,这两人看着年轻,但脾气都不错,有礼貌,收拾起来也算麻利,看样子不是啥都不懂的大少爷。
这就足够了。
心里满意,他的态度好了不少,重新架起牛车,招呼道:“上来吧,带你们去地里,我这牛不能歇,还得去耕地呢。”
两人带了点干粮和水壶,沿着另外一条路,到达了农田区域。
南方的农村,大部分都是水田,由田垄隔开,一块一块十分规整。
每块地里都有几个人在劳作,有人耕地,有人插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郭明达举目远望,见到这样的场景,只觉得游目骋怀,心旷神怡,突然喊了一句:
“万里秋收入明光,千石新粮占满仓!壮观,真是壮观!”
周围的村人被他的动静吸引过来,发现他们两个从衣着到气度都和村里人不同,跟看西洋景一样,凑了过来。
“大队长,这就是你接过来的两个知青?”
“嗯,都是好孩子,从城里过来不容易,你们以后多照顾人家。”
“真是城里人,这过得好好的,咋要到咱们这破地方来呢?”
郭明达连忙说:“大叔,我们是来支援建设的,农村前景广大,需要有知识的青年!我们都是高中生,你们有啥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们。”
关夕望悄悄往后退了一步。
我不是,我没有。
“高中生,哟,那可是文化人啊,不过咱们村里也有高中人,还有个大学生哩!”
“大学生?”关夕望转过头,“高考不是取消了吗?”
“是啊,人是在取消前考上的大学,你说巧不巧。”
“是挺巧的。”
他点点头,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可跟古代的秀才举人一样,含金量相当高。尤其是在农村里,无疑是山窝窝里飞出去的金凤凰。
不怪老乡们谈起大学生时,脸上全是骄傲了。
“那些高中生呢,还在念书吗?”
“没呢,在家里自学,不过听说也能拿毕业证的,你不是跟着大队长过来的,他们家有三个高中生,一个大学生,比城里人还厉害!”
两人立马回头,惊讶地看向姜志业,后者摆摆手,说:“不算啥,都是娃子争气,能考上就给他们读。”
“那也还得你们家人大方,也是,你哥哥嫂子都不差钱,肯定不能亏了孩子。”
乡亲随口说了一句,进而看向郭明达,“后生,你还会念诗呢?我咋听到有咱生产队的名字,哪本书上学来的?”
郭明达的脸有些红,“是我有感而发,自己作的。”
“哟,这更了不得了,还会作诗,不就给古代的才子差不多了。”
姜志业也看向他,更是惊喜不已,“不错,咱们村里来了个文学好的,以后总结汇报、宣传文稿,都交给你来写了,我们照样给你算工分。”
郭明达没想到作一句打油诗,还能接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当下忙不迭答应了下来:“好,尽管交给我吧。”
毕竟在路上就说了,他们以后的口粮,和村民一样,都按照工分发。
干点文职啥的,写写东西,总比种地强。
关夕望见此倒毫不意外,在读书的时候,郭明达的文学素养就相当不错,又老是去图书馆里找书看,肚子里墨水是不缺的。
乡亲往后头一瞅,看见了关夕望,问:“那你呢,你会干点啥?”
“我会……我的字写得还不错,乡亲们以后要是想写信,可以来找我。”
“好,好!你也是个好的,到底城里人本事大。大队长,你把人家往地里带,是想让他们跟我们一样种地?那也太屈才了。”
姜志业面无表情,心里暗暗想,知青要来的消息刚刚传开那会,村里人可是万分不愿意,说是不肯自己的口粮被人分走,要他们自己种地换粮食吃。
这会的口风倒是全都变了。
“你放心,有他们体现价值的时候,这回不是双抢吗?村里都忙,好歹是两个年轻人,总能出点力气。”
“也是,农活嘛,学学也就会了……让他们快下田吧,你们家闺女已经耕了好几亩地了,后面的人插秧都插不过来。”
“好,你们接着忙。”
姜志业继续往前,把他们带到了偏南边的水田里,上面已经被人抛散了一匝一匝的秧苗。他们要做的,就是把秧苗分开,插进泥里。
“你们把裤子都弄上去,别弄脏了,看我的动作。”
姜志业走下水田,给他们示范了三遍,问:“学会了吗?”
郭明达信心满满,“会了,放心吧队长,这个不难!”
“好,那你们试试,我在边上看着。”
关夕望小心翼翼走下水田,露出白净小腿,分出三四根秧苗来,用手指夹住,往下探去。
看的时候容易,真正操作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泥里滑溜溜的,他站都站不稳。好不容易把秧苗怼进去,不是深到被水没住,便是太浅,一下子飘回到了水面上。
他向往前走,结果脚却陷在了软泥里,越是用力越拔不出来,差点摔在里面。
郭明达的情况没比他好多少,额头上全是汗,两根手指夹着细小的秧苗,跟张飞穿针一样,为难的很。一个没注意,便揪断了好几根。
看得姜大队长连连摇头。
“算了,这活太细,不适合你们,你们两个都长得高,力气应该不小,去帮忙犁地吧,只要拉着往前跑就行。”
“行!”郭明达把秧苗一扔,连忙从田里爬了出来,“队长,带我们犁地去吧,只要不待在着插秧,辛苦一点也没事。”
关夕望看着他解脱一般的模样,暗自摇了摇头。
蹲下来,在水田里洗了洗手,默默跟在两人身后。
同他预料的一样,等到真背上犁杖,郭明达再也笑不出来了。
拉犁也是个技术活,用力方向都是有讲究的,他又不懂,只顾着往前冲,犁杖静静停在原处,纹丝不动。
郭明达的脸憋得涨红,使足了劲,终于拉动,结果害得站在后面的婶子一个踉跄,差点摔下来。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