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1 章
魏国既灭, 大军班师,与楚国对垒的王翦也随即撤兵。
别看王翦这支军队,似乎只是为了牵制楚国, 不让他们支援魏国, 才去攻打楚国的。
事实上, 咱们王老将军从来不当空军。
就算是牵制,也要打下几座城池回去。
回程时, 副将甚至不太舍得走。
“将军,如今形势大好,何必回去呢。”
他们又不是粮草不足,兵力也没有多大损失,继续打呗。
王翦骑在马上,极为平静, 一点也没有功劳溜走的遗憾。
“魏国亡了, 兔死狐悲, 楚人悲愤之下, 难免会比以前拼命,这仗就难打了。”
副将不服:“楚人能拼命, 我们秦人只会更勇猛, 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
“怕?”王翦轻笑, “老夫从来就不知道怕这个字怎么写。”
“但楚国乃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何况它现在还没死, 想打下来, 绝非一日之功, 不能心急。”
对方锋芒毕露,我们何必跟它硬碰硬呢?
只要他们拖上一段日子, 这锋芒自然会疲软,自己消失。
“打楚国这样的大国一定不能心急,得用钝刀子磨肉,慢慢耗光他们。”
副将点点头,若有所思地问:“就像赵国?”
王翦道:“不错。”
赵国本来也是强国,结果被秦国今年夺五城,明年夺十城地,磨了十年,到最后只剩一层皮包骨,轻轻一拳就能把它打倒。
回到朝中,王翦对嬴政也是这么说的。
嬴政问:“那么将军觉得,要想攻打楚国,应以多少兵力合适呢?”
王翦捋着胡子沉吟片刻后道:“非举全国之力不可得啊。”
嬴政有些不满意。
如今秦被中原,六国仅余其二,秦国全国之力,别说打楚国,就算连着齐国一起打也未尝不可,哪里用得了那么多?
扶苏也觉得。
自从他拿出新式炼钢法之后,又请来了徐夫人,秦国将士们的兵器可谓日新月异。
主打一个今天还是当世第一宝剑,明天就退居第二。
因为能造出天下第一的那个人,他根本不休息。
等有了赵国挖出的煤矿铁矿,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炉子就没歇过。
不谈兵器之利,就说如今各国踊跃参军的人数,也是以前不能比的。
燕韩赵魏的旧民成了秦人,发现日子不仅没变差,还多了个上升的渠道,参军杀敌就能得田产爵位,报名时候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而舆论方面,各国几次骚操作下来,可怜亡国之人的已经不多了。
毕竟要么是奸相误国,要么是太子脑抽,魏国更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人家王将军明明是帮忙修河堤,不知怎么就传成了挖河堤,还以为秦国要水淹大梁,主动就投降了。
魏王你这……哎!
魏王听了又想吐血了。
大概是因为在这几次事件中,秦国扮演的角色并不穷凶极恶,反对秦国之声也弱了许多。
秦国打过来就打过来呗,兴许,兴许日子会更好过了呢。
如此,秦国统一天下,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攻打楚国,真的需要全国兵力吗?
嬴政和王翦意见无法统一,不久后,王翦以老病乞休,卸下兵权,开始在府中养病,连刚刚打下魏国的王贲都留在家中侍奉父亲,不再在外走动。
扶苏明白了。
重点根本不是攻打楚国要用多少人,而是王翦在急流勇退。
天下马上就要一统了,但统一天下的将军可不见得有好下场。
作为白起曾经的属下,王翦可太懂得这个道理了。
王翦退了,新的武将们纷纷冒头。
这其中,蒙武蒙恬自然算不得新人,让扶苏第一次见的是李信。
咳……
就是那个在灭楚一站时,王翦说需要六十万兵力,他说只需要二十万兵力,结果轻敌冒进,败于项燕之手的李信。
他本人应该是没那么拉垮的,原本也是跟着王翦灭了赵国,迫使燕王杀了太子求和的人物。
但架不住在灭楚时做出了错误判断,对手又是项燕,还赶上了嬴政和王翦这对君臣你不和。
就显得名声不是那么好听。
好在嬴政并没有因此不信任他,之后李信又屡立战功,最后被封了侯。
没想到命运的齿轮还是转到他那儿了,王翦不肯降低兵力要求,嬴政就找到了只要二十万的李信。
但是父王,这个真不行。
就算秦国已经占据这么大优势了,扶苏觉得让李信代替王翦去,还是不太明智。
毕竟轻敌这种事,不是武器够锋利就能弥补的,让他去完全是给项燕刷战绩。
扶苏劝住了嬴政。
从大梁归来,扶苏已经获得了上朝听政的资格,提意见时也名正言顺,再也不是以前儿子向父亲随便说的玩笑话了。
现在扶苏的每一个建议,嬴政都会认真听取。
魏国投降的事情经过,他已经听王贲复述过了,得知是扶苏的话改变了王贲的意见,让几万大梁平民免于被淹死的命运。
嬴政道:“你倒是学会了儒家的仁善。”
扶苏:“父王,这与儒家无关,我知道王将军一定能打下大梁的,到时大梁人就是秦人,为秦国耕种粮食,为秦国保卫疆土。如果这几万人都死了,对秦国来说可是莫大的损失。”
嬴政:……
这倒确实是扶苏能说出来的话。
明明是秦国长公子,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抠,钱上面要抠,人口上面也要抠。
扶苏:你懂什么!万贯家财都是抠出来的!
但扶苏确实说服了嬴政,也撇清了自己跟儒家的关系。
如今天下日渐承平,学说之争就更加白热化了。
谁都看得出来,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已不可逆,那他们以后就剩这一个老板了,可不得牟足了劲挣表现。
一些听过的没听过的,都涌进了咸阳城。
扶苏第一次对百家争鸣有了概念。
原来真有这么多。
竞争最激烈的当属公输家和墨家。
因为公输甘,大量公输家的人才搬家到了秦国,如今正跟在公输甘身后搞发明。
徐夫人炉子里那些日新月异的武器,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攻城车都被他们改了好几个版本。
这都是秦国最需要的人才,自然深受优待,除了给钱给地给爵位之外,想要搞什么发明,都可以得到全力支持。
这可馋坏了墨家的人。
他们也想要这种无条件的支持。
可惜他们来得太晚了,优势都被公输家占尽,导致初到咸阳的这段时间,发展得格外不顺利。
幸运的是,他们等到了扶苏随大军回朝。
一回来就听说居然还有这么多野生的科研人员在外流浪。
这哪儿行啊,必须全都逮回来。
于是扶苏亲自上门去请,请他们能与农家合作,改进一下如今的农具。
墨家巨子犹豫了一下。
“可是我观秦国上下,秦王最在乎的还是兵器。”
让他们去研究农具,岂不是又被公输家落下一截?
况且,还要和农家合作?
农家都销声匿迹多少年了。
扶苏笑:“这你可就错了,朝中的确更重视兵器,但是你觉得,秦国灭掉齐楚两国还需要多少年?”
十年?二十年?
巨子仔细思考了一下,摇摇头,根本用不了那么久。
“不到十年。”
何止不到十年。
原本从韩国灭亡到齐国灭国,一共也就用了十年。
但这时候扶苏就不跟他争论时间长短了,毕竟别人不知道历史,根本想象不到,他说了,别人也以为是在夸大。
“不到十年,天下就会一统,到时候研究武器又有什么用呢?”
还是有用的,比如打匈奴。
不过巨子想不到这些,他顺着扶苏的话想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
“待天下平定,为了稳固朝纲,我想第一件事应该就是鼓励农耕,发展人口,你说这农具是不是很重要?”
巨子被扶苏说服,真的开始研究农具。
扶苏则到处寻找农家的人,找到一个逮回来一个,将他们和墨家的人关在一起,时不时自己也会去提个小意见,争取让他们早日碰撞出曲辕犁的火花。
随后三年,秦国休养生息了一年,第二年就发动灭楚战争。
在扶苏的据理力争下,主将最终还是定了王翦。
不过扶苏觉得,这不全是他劝谏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原本秦国除了要打楚国,北边还要防备匈奴,兵力实在是不足。
但现在因为对四国遗民的优待,促使他们愿意投身军中,兵力得到了补充,嬴政自然也就不那么犹豫。
历史还是走上了原来的轨道。
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兵发寿春,蒙恬则带领三十万人镇守北方,抗击匈奴。
蒙毅还嚷嚷着要去,被嬴政按下了。
从一开始,蒙毅干的就都是文臣的活,所有人包括蒙武蒙恬,都没想着让蒙毅继续从军。
尤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眼看着就要没仗可打了,投军也没什么好处,还不如听王上的,好好做一个廷尉史。
蒙毅抗议,没有军功,他以后靠什么挣爵位?总不能长兄位居列侯了,他还是个白身吧。
扶苏:“等你当上廷尉,要什么爵位没有?”
蒙毅完全不敢想,关键现在在位的廷尉李斯也是个卷王,身体还很英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让位。
扶苏顿了顿,说:“快了。”
前不久,姚贾因老迈乞骸骨,左丞相的位置很快就空出来了。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