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8)

    约翰娜瞬间就意识到她即将面对的是什么事了。

    她以为能躲过的事, 最终还是被摊开,这个认知让她脸色发白。???

    众人看向水镜,又看向约翰娜。

    神迹说的应该是未来的事吧?为什么公爵夫人表现得好像她是知情人一样?

    所以神迹所说的事公爵夫人自己心里有数?而且这件事一定非常严重。因为公爵夫人之前不管出现什么状况都非常理直气壮,并且每次都能为自己找到借口辩解。

    【约翰娜的俄罗斯之行除了送女儿来结婚外, 还肩负着腓特烈大帝交托给她的秘密间谍任务。】

    约翰娜腿一软, 险些跪倒在地。

    女声如同催命符一样,将她所有的秘密都抖落干净。

    【腓特烈没有明确要求约翰娜在俄罗斯给他当间谍, 他没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他只是告诉约翰娜, 叶卡捷琳娜在俄罗斯最大的阻碍是别斯杜捷夫, 她需要注意他阻挠叶卡捷琳娜和彼得的婚事, 在她去到俄罗斯以后, 可以搜集别斯杜捷夫的把柄, 最好能将他扳倒,清扫掉这个障碍。】

    【约翰娜满怀信心地接下了任务。腓特烈还告诉她, 在俄罗斯宫廷里她有两个盟友马德菲尔德和拉舍塔迪埃, 有什么事,她可以寻求两人的帮助。】

    猝不及防被出卖的普鲁士和法国大使浑身一颤,和约翰娜一样双腿发软。

    “陛下!”尖利的三重奏响起。

    约翰娜、马德菲尔德和拉舍塔迪埃同时开口为自己求情。

    约翰娜:“上帝作证,陛下, 我还什么都没干!”

    马德菲尔德&拉舍塔迪埃:“陛下,没有这回事!”

    明显没有对好口供的三人话一出口就立刻露了陷。

    别斯杜捷夫趁机站出来,“陛下,这几个间谍不能留在宫廷里。”

    他也不怕得罪索菲娅, 即便是未来大帝的母亲,也不能损害俄罗斯的利益。

    “陛下, ”约翰娜跪倒在地, 语无伦次地祈求道:“求您看在菲辛的份上, 我什么也没做,您不能因为还没发生的事就惩罚我。菲辛还需要我照顾,她还没结婚,我得留下来”

    索菲娅跟着跪下,同样哀求道:“陛下,请您原谅妈妈,她只是被骗了,这不是她的本意。”

    约翰娜拼命点头。

    伊丽莎白垂头看了眼两人,对别斯杜捷夫道:“先把两位大使请出去。”

    “是。”别斯杜捷夫颇为振奋。虽然约翰娜留下了,但没关系,先铲除掉普鲁士和法国的人也行,他不挑。

    女皇发话了,事情明显没有转圜余地,马德菲尔德和拉舍塔迪埃没有挣扎,颓丧地被人带走。

    两人走后,伊丽莎白没有说怎么处理约翰娜,她不敢起来,索菲娅就陪她一起跪在地上。

    没有人敢替她们求情,即便里面有一个是未来的大帝,他们不能挑衅现在沙皇的权威。

    宴会厅里非常安静,大家都沉默地往下听。

    【腓特烈的本意可能是利用约翰娜和别斯杜捷夫争斗,在他的理想计划中,为了捍卫女儿地位的约翰娜一定会发挥巨大作用,能将这个敌视普鲁士的人斗倒最好,不行的话也能让约翰娜给他传递一些俄罗斯宫廷的消息。在身份上,约翰娜是有便利的。】

    【但他实在高估了约翰娜的智商,她几乎是迫不及待投入到她的间谍大业中去了。一到俄罗斯,在尚未抵达莫斯科的时候,约翰娜就和她的两个盟友凑到了一起。】

    【不知道是不是智商这种东西还能传染,马德菲尔德和拉舍塔迪埃受到约翰娜的影响也降了智,还是他们本身水平就有限,但俄罗斯以前内部比较混乱,让两位大使在本职工作上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所以一直没有显出他们的蹩脚之处。总之,这两人和约翰娜凑到一起之后瞬间像被清空了智商一样,在间谍事业上根本没有做出什么建树。】

    【三人互相碰头后,默契地给各自效力的对象发出了不少信件,但这些信件里多数是在抱怨俄罗斯,抱怨伊丽莎白,有用的信息非常少。拉舍塔迪埃信里的内容写得非常大胆,他喋喋不休地称伊丽莎白在政事上懒惰,非常喜好奢华,整天就知道举办舞会,周旋在男宠之间不像是在干间谍,倒像是聊八卦。】

    “呵~”伊丽莎白发出一声冷笑。

    约翰娜身体一抖,索菲娅比她镇定一些,弯腰垂头,一动不动。

    【三个蹩脚同盟不仅没有挖出一丁点儿俄罗斯的秘密,也没有抓住任何别斯杜捷夫的把柄,反倒是他们自己很快被别斯杜捷夫抓住了把柄。】

    【比起三人,敌人别斯杜捷夫就聪明多了。出于对叶卡捷琳娜的敌视,他在约翰娜两人刚来俄国的时候就已经盯住她们了。三个同盟送出的每一封以为可以顺利交到法国和普鲁士信,其实早就被拦截了下来。别斯杜捷夫专门请人将这些信件破译,然后将原件誊抄下来,才把这些信件封好后再次送出。】

    【法国和普鲁士都没有想到收到的信中间还过了一道手。】

    【每封信里的内容别斯杜捷夫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不过他并不急着将这件事掀开。从信中他看出这三个人不能成什么大事,也造成不了多大损失,婆文海棠废文都在其饿裙衣无贰尔七五贰八一拉舍塔迪埃在信中的抱怨没有说错,伊丽莎白确实在处理正事上非常懒惰,需要他找准时机才能让她静下心来看看这些迷信。所以一直到收集了五十多封这样的信,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据且时机合适之后,别斯杜捷夫才将这个蹩脚的间谍同盟捅到伊丽莎白面前。】

    伊丽莎白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别斯杜捷夫:

    【获知消息的伊丽莎白勃然大怒,她立刻将拉舍塔迪埃驱逐处境。】

    【但她将普鲁士大使马德菲尔德留了下来,明面上是因为马德菲尔德在俄罗斯已经呆了二十多年,她允许他留下来再呆一段时间。约翰娜也没有被赶走,她一样被留下来了,可以呆到叶卡捷琳娜和彼得结婚后再离开。】

    【马德菲尔德对伊丽莎白的宽容作何感想不知道,但约翰娜显然为女皇的仁慈放下心来。她只是短暂担心了一下自己,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后就又抖了起来。】

    约翰娜眼睛一亮,惊喜地抬起头,“陛下?”

    “妈妈!”索菲娅拽了她一下,提醒她继续跪好,女皇并没有原谅她们。

    【伊丽莎白当然不是对约翰娜有异常的容忍,间谍事件的最终惩罚在约翰娜离开俄罗斯时才降临在她身上,只是结果到来时,无人知晓罢了。】

    索菲娅已经料到会这样,她更恭顺地垂下头。

    【经历了间谍事件后,为了让约翰娜尽快滚蛋,伊丽莎白抓紧时间让叶卡捷琳娜和彼得订婚。间谍事发时间是在1744年6月初,订婚仪式是在6月末。】

    【在订婚前,叶卡捷琳娜先要举行皈依东正教的仪式。】

    【在皈依仪式上,她被重新赐名。】

    【索菲娅的教名被改为叶卡捷琳娜,因为索菲娅这个名字让伊丽莎白想到了她令人生厌的姑母索菲娅,正是她通过政变扶持伊凡五世上位成为共治沙皇,把持朝政七年,让彼得大帝被迫当了七年傀儡。对这个名字颇为厌恶的伊丽莎白将自己母亲的名字赐给了叶卡捷琳娜。这或许是一种预示,重新改名的索菲娅也和伊丽莎白的母亲一样,最后也从沙皇皇后变成了沙皇。】

    【教名被更改后,叶卡捷琳娜的父名也没有得到保留。因为按照俄罗斯的取名规则,叶卡捷琳娜是教名,后面应该跟着的父名是克里斯蒂诺芙娜,即克里斯蒂安之女的意思。但克里斯蒂安这个名字非常具有欧洲风格,很容易让伊丽莎白想起被她推翻的伊凡六世的母亲安妮·利奥波多芙娜,所以她也没有允许这个父名存在,而是将祖父阿列克谢的名字赐给了叶卡捷琳娜作为父名。就这样,叶卡捷琳娜身上的德意志痕迹一点点被抹掉了。】

    【正式皈依之后,第二天就是订婚。月初发生的事在约翰娜心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正常人经过这件事之后都会夹起尾巴做人,但约翰娜不是正常人。她总是能在不一样的地方闹出不一样的笑话,并时刻给叶卡捷琳娜难堪。】

    【订婚过程中,约翰娜关心的不是女儿终于成为正式王储妃,而是关注新人交换的戒指值多少钱,她得出的结论是女儿交给彼得的更值钱一点。戒指并不由她出钱提供,约翰娜的关注点实在奇怪。】

    【订婚后的宴会上,因为约翰娜并非皇室成员,因此她不能和彼得、叶卡捷琳娜以及伊丽莎白同桌吃饭,只能和女侍臣们一桌。】

    【其实这个规定有可通融之处,毕竟约翰娜是叶卡捷琳娜的母亲,如果伊丽莎白愿意,她大可不必将规矩定得这么死,但她仍然记得间谍的事情,所以不愿意给这个面子。】

    【一直压在女儿头上的约翰娜不能忍受这样的落差,她以后就要向自己的女儿行礼,连走路都要跟着女儿身后,从订婚开始就积压的情绪爆发了,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闹了起来,抗议自己为什么不能上桌,然后她喜提单人包厢。既然不想和女侍臣们一起吃饭,那就自己吃吧,伊丽莎白命人给她在另一个房间单独开了一桌席,并且这个房间还可以看到热闹的大厅。】

    公爵夫人的愚蠢每时每刻都在刷新众人的认知。

    宾客们都有些好奇,是什么让她如此自信,在犯了间谍罪之后还不知道收敛自己的行为。

    索菲娅知道,是因为她的母亲从来没有在自己任何出格的行为上受到过指摘,所以她不会明白自己的行为有什么过错,自然一直肆无忌惮。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受到过社会的毒打。

    伊丽莎白此刻终于有了些反应,她头疼地按了按眉头。以约翰娜能得罪人的程度,她其实很想将她留下来。有她在,索菲娅肯定不容易发展出自己的势力,对自己造成威胁。

    但同样的,她大概也要受到约翰娜无差别的“攻击”,她不太想受这个委屈。

    还是再想想吧。

    【不知收敛的约翰娜致力于得罪每个她不能得罪的人。继得罪了女皇以后,约翰娜又得罪了彼得,为叶卡捷琳娜的处境雪上加霜。】

    众人:公爵夫人可真行啊。

    怪不得神迹说她专拖女儿后腿。

    【某一次,约翰娜因为彼得在她的会客室胡乱跑动时不小心碰翻了她存放信件的匣子而大发脾气。在彼得道歉后她仍不依不饶,彼得当然不受这个气,两人当场对骂起来,互相揭对方的短。这场争端让彼得和约翰娜一直互相憎恶,但最受伤的却是叶卡捷琳娜,她变成了夹在恶毒岳母和不省心的女婿中间的人,只要敢在他们争吵时发表任何意见,双方就会将矛头指向她,最后挨骂的就会变成她。】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让叶卡捷琳娜身心俱疲,但她却不能甩开母亲,甚至当和彼得的婚事越来越近,约翰娜离开俄罗斯的日子越来越近时,叶卡捷琳娜和约翰娜的关系变的更好了。】

    【作者有话说】

    俄国人的名字三部分组成:教名、父名、族名

    男性的名字,父名部分由父亲的名字加上“之子”构成(俄语发音为维奇)

    女性:父名部分由父亲的名字加上“之女”构成(俄语发音为伊芙娜或芙娜)——

    感谢在2023-12-08 00:40:18~2023-12-09 00:17: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晴dmssj 5瓶;琅嬛、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9)

    【1745年8月, 因为制定的结婚仪式过于繁琐而推迟过两次的婚礼终于在喀山圣母升天大教堂举行。】

    【一直到婚礼当天,无论叶卡捷琳娜的父亲曾发过多少次信请求伊丽莎白女皇,俄罗斯都不曾对新娘的父亲发出请柬。泽布斯特公爵被拒绝在女儿婚礼的大门之外。】

    【俄罗斯明面上给出的原因是当时宫廷中的反德情绪十分强烈,因为从1744年开始, 普鲁士和俄罗斯的关系就日趋紧张起来。】

    【这种紧张的关系来源于普鲁士的军事行动。】

    【1744年8月, 普鲁士的军队开进奥地利的波西米亚,又在1745年入侵俄罗斯的盟友, 萨克森的领地。】(注1)

    【这一些列的行动根源都基于奥地利王位战争, 更准确的说, 是西里西亚争夺战。】

    “陛下?”别斯杜捷夫试探着问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抬手制止了他的话。她知道别斯杜捷夫想说什么, 无非是老一套组建俄奥联盟, 反对普鲁士等等。

    从前她不大能听进去这些建议, 俄罗斯和普鲁士的领土中间和隔着波兰王国,东普鲁士是块飞地, 对俄罗斯的威胁暂时不大。

    普鲁斯和奥地利的争斗她也不大有兴趣。

    “先继续往下听。”伊丽莎白道。

    “是。”别斯杜捷夫无奈地应了一声。

    奥地利大使满心失望, 他不该对俄罗斯女皇有太多期待。普鲁士都入侵萨克森了,还不能让女皇对腓特烈和普鲁士升起警觉吗?

    【西里西亚并不能满足腓特烈大帝的胃口,相反,这次成功的侵占活动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领土扩张兴趣, 让他觉得自己在普鲁士的发展方向上实施的计划是正确的。】

    【但这也不是说他疯了,刚占领西里西亚就想着疯狂扩张。普鲁士的国库早在西里西亚的军事行动结束时就差不多见底了,他是没钱打仗的。但不想打是一回事,不得不打又是另一回事。】

    【对西里西亚的安稳占领没有持续太久。1742年底的时候, 奥地利已经缓过劲来,斗志昂扬的玛丽亚·特蕾莎召集了匈牙利的军队重新控制了维也纳西部的波西米亚和巴伐利亚地区。】

    【由于普鲁士的崛起威胁到了英国国王的老家汉诺威——连续两代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和他的儿子乔治二世都对自己出身的汉诺威选侯身份非常有认同感。为了保护老家, 也为了打击法国的霸权和在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 当时法国是普鲁士的盟友, 且除了普鲁士外,德意志的另外两大非常有实力的选侯区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当时都是法国的联盟,乔治二世决定出兵欧洲大陆,抑制法国的军队,并在代廷根一战中取得重大胜利。】

    【英国的行动及奥地利本身的军事胜利让奥地利国内领土重新稳定下来,奥地利隐隐又强大起来。侵占了西里西亚的腓特烈感受到了危机,玛丽亚的坚韧和“报复心”他已经见识过了,等她彻底抚平王位危机,一定会重新出兵夺回西里西亚。】

    【他的噩梦很快实现了。由于法国扶持的傀儡皇帝(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七世突然去世,其子没有能力坐稳皇帝之位,干脆和玛丽亚·特蕾莎议和取回自家原先的固有领土。眼见奥地利重新崛起,巴伐利亚倒戈,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见势不妙,又毫不犹豫的倒向了奥地利。萨克森的背叛让腓特烈占领的勃兰登堡+西里西亚的领地完全被敌对势力包围。腓特烈深知普鲁士做不到一打三,他的领土还是太小,资源有限,想要不被拖死,就要主动出击,快速结束战争。所以他在1744年采取行动,为了“保卫”西里西亚而战。】

    【这些行动都和俄罗斯关系不大,并没有真正损害到俄罗斯的利益。】

    别斯杜捷夫露出不赞同的表情。

    等到普鲁士真正扩张起来,俄罗斯再后悔就晚了。

    他看了没什么表情的女皇一眼,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

    陛下对政事并不热衷,哪怕她能抽出一点时间,少举办几场舞会,有奥地利女大公处理文件的十分之一勤奋,他就谢天谢地了。(注2)

    【在普鲁士入侵萨克森之前,俄罗斯对普鲁士从奥地利攫取利益的行为一直都表现得比较冷淡。除了上蹿下跳坚定反对普鲁士的别斯杜捷夫以外,其他人对于是否支持奥地利、支持玛丽亚·特雷莎奥地利王位继承权的态度暧昧不明。】

    【尽管1726年,俄罗斯在查理六世的《国事诏书》上签过字,1733年,两国又联合起来为了反抗路易十五将老丈人斯坦尼斯拉夫推上波兰王位的行动,一起支持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三世成为波兰国王。但这些跟伊丽莎白都没关系,两次做决定的沙皇又不是她。】

    【直到普鲁士入侵萨克森,别斯杜捷夫将腓特烈的这次侵略行动夸大,称他觊觎波兰、萨克森、库尔兰等等地方,这刺激到了伊丽莎白。】

    【腓特烈不是傻子,普鲁士的军事力量不支持他全面朝周边所有敌对领土开战,他就是想保留西里西亚而已。伊丽莎白未必不知道别斯杜捷夫对普鲁士行动的夸大,但她仍然选择了支持萨克森和奥地利,不仅因为萨克森是俄罗斯的盟友,也是因为库尔兰地区。】

    【虽然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在玛丽亚的继承战争中表现得两面三刀,但当初奥地利和俄罗斯将他推上波兰王位,作为回报,奥古斯特三世成为波兰国王之后,承认安娜一世的情人比龙为库尔兰公爵。安娜一世死后,伊丽莎白将比龙一家带到了俄罗斯监管起来,库尔兰这块波罗的海沿岸的小领土实则掌控在俄罗斯手中。别看这块地方小,但很重要,伏尔加河的入海口离它不远。有了这个刺激,经过国内讨论,摇摆的俄罗斯才决定和奥地利建立盟约。】

    别斯杜捷夫露出满意的笑容。

    【也就是说,到当时为止,普鲁士在俄罗斯上层变得非常不受欢迎,作为曾在普鲁士军队任过职的人,泽布斯特亲王没有受到邀请好像也说的过去。】

    【但事实上,这个说法大概不大站得住脚。因为叶卡捷琳娜的两个舅舅瑞典王位继承人阿道夫·腓特烈和吕贝克亲王都受到了邀请。】

    【俄罗斯这样的做法,或许是伊丽莎白出于对约翰娜间谍行动和一系列不着边际的作妖行为的报复。】

    【这样羞辱性的行为不仅打了约翰娜的脸,也清晰地展现出了叶卡捷琳娜的地位,即使马上要成为王储妃,她在宫廷中其实也并没有地位,她只是用来生育王位继承人的工具而已。】

    索菲娅绷直了身子,咬住牙。

    她依然跪在地上,不曾露出软弱姿态,她能忍受这样的羞辱。

    伊丽莎白垂眸看了挺直脊背的索菲娅和跪得不舒服悄悄小动作调整姿势的约翰娜一眼,仿佛才想起这两个人跪在地上一样,对旁边的人道:“将公爵夫人和公主扶起来。”

    “陛下,您原谅妈妈了吗?”索菲娅并不为能起身感到惊喜,她首先需要确定女皇是否还计较自己母亲的行为。

    约翰娜本来已经半站起来,闻言又跪了下去。

    “还未发生的事不能作为判定罪行的依据,如果她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的话,看在你的份上,我可以原谅她。”伊丽莎白道。

    约翰娜立刻赌咒发誓自己一定不会给柏林传信。

    “那就起来吧。”听到约翰娜的发誓,伊丽莎白带着淡淡的笑意让两人起身。

    两人分别扶着仆从的手站起来。

    “腿疼吗?”伊丽莎白亲切地问她们。

    索菲娅摇头:“不疼。”

    约翰娜将即将脱口的“疼”咽了回去,跟着摇头。

    “如果不舒服,可以直说,不要勉强。”

    索菲娅仍旧摇头。

    伊丽莎白点了点头,“那就好。”便不再看两人。

    索菲娅知道,这件事暂时是过去了,但她和母亲身上的监视大概会更严密。

    不过没关系,只要她能成为王储妃,她可以忍受这些。

    【没有在婚礼上见到自己的父亲是叶卡捷琳娜最大的遗憾,这是她最后一次有机会见他,日后普鲁士和俄罗斯的关系还会更糟糕。从她离家的那一刻开始,她大概没有想到,往后一生,她再未见到父亲。因为在她结婚的两年后,公爵就中风去世了。】

    “爸爸。”索菲娅无声地张了张嘴,眼泪涌上眼眶。

    还有三年,她的父亲只有三年的寿命了。

    约翰娜僵立在原地,她没想到自己一时昏头的决定会引发这样的后果。

    她这一刻才真心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

    伊丽莎白叹了口气,她和姐姐与父母的感情都很好。可惜在父亲临死前,她和姐姐都没能跟他说上话,她甚至没能回到冬宫,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倒是有些和索菲娅感同身受了。

    “到时候俄罗斯会邀请公爵,”伊丽莎白开口道:“这是我的承诺。”

    索菲娅闻言,满怀感激地屈膝行礼,“谢谢陛下。”

    “谢谢陛下。”约翰娜也真心感激道。

    【充满遗憾的婚礼过后,约翰娜启程返回泽布斯特。在她离开后,伊丽莎白的另一个惩罚姗姗来迟。】

    【当约翰娜到达里加时,俄罗斯的信使追上她的马车,交给她一封信,并命令她,路过柏林时亲自将信件交给腓特烈。信中是让普鲁士国王召回他的大使。这对约翰娜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她不得不执行这个命令。信件的转交方式让约翰娜彻底得罪了腓特烈。十年后,泽布斯特公国被普鲁士吞并,约翰娜逃亡巴黎,同样在此后未再和叶卡捷琳娜见过面。】(注3)

    【她在四十七岁的时候去世,两年后,叶卡捷琳娜加冕为俄罗斯皇帝,她幻想中的辉煌在女儿身上实现,但她却未曾亲眼见到她女儿辉煌的起点。】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十七世纪以来德俄关系》

    2、3、出自《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说明一下,文里的背景时间是1744·2·10,腓特烈入侵波西米亚是1744·9月左右。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也可以说是西里西亚战争,战争分三次,1744年开始的是第二次

    **

    俄罗斯愿意和奥地利结盟不一定是因为库尔兰的原因,可能就仅仅是因为普鲁士崛起。

    但库尔兰也确实挺重要,伏尔加河的入海口在立窝尼亚(彼得大帝和瑞典干仗的胜利后占领的地方),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港口里加。立窝尼亚跟库尔兰接壤,从地图上看库尔兰的最东边几乎跟里加挨着

    **

    当时欧洲的继承战争频发:法国支持斯图亚特詹姆斯二世的后代争夺英国王位、西班牙继承战争、彼得大帝让沙皇可以随心意指定继承人导致的混乱、奥地利继承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还有前置的法国西班牙遗产继承战、法荷战争、大同盟战争、瑞典和俄罗斯的大北方战争。到奥地利继承战结束,八十年时间一直在打仗,势力、联盟变化很快

    **

    当时的普鲁士-勃兰登堡地区北边有一端在波罗的海沿岸,其他领土接壤的领地从西到东分别是汉堡、汉诺威、萨克森、西里西亚(再往南就是奥地利)、波兰-立陶宛,萨克森背叛让腓特烈的老家几乎被包围

    **

    查理七世:原先是巴伐利亚选侯兼波西米亚国王,德意志诸侯们反对玛丽亚,所有投他当皇帝,背后出大力的是法国和普鲁士。但当了皇帝,老家却被奥地利占领,皇帝的位子多少有点

    **

    奥古斯特三世:同时是萨克森选侯和波兰国王,在萨克森是奥古斯特二世,在波兰是奥古斯特三世

    **

    查理六世的《国事诏书》:因为没有儿子,为了推玛丽亚·特蕾莎上位颁布的诏书,西班牙、巴伐利亚、英国、荷兰、丹麦、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等都承认过这个诏书,但人死约消,没用。还是得靠军事力量稳住王位。

    **

    斯坦尼斯拉夫:原先是由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扶持推上波兰王位的,后来瑞典和彼得大帝干仗没干过,连带着他也被赶出波兰。他的女儿玛丽是路易十五的王后,法国想在东欧插一脚,试图再次将他扶上波兰王位。为了避免法国在东欧的话语权增大,俄奥联手推了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上位

    **

    感谢在2023-12-09 00:17:53~2023-12-10 00:07: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爱辣椒 33瓶;不吃芹菜的欣欣子、CiCi、萌宝、琅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3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0)

    公爵夫人四十七岁的时候是哪一年?

    在场的人都开始拼命思索约翰娜的出生时间, 这关系到他们计算索菲娅公主是在哪一年登基,以及预估伊丽莎白女皇可能去世的时间。

    从某一方面来说,约翰娜此刻享受到了全欧洲有头有脸的人物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的待遇。不过她可能并不想要这种关注就是了。

    众人回想了一会儿,在索菲娅公主踏入俄罗斯境内, 收到消息的人就打听调查过这对母女的消息。虽然重点在索菲娅身上, 但她的家庭背景也在调查范围,因此他们很快就想起来, 公爵夫人今年应该是三十一岁, 也就是说, 还有是十八年, 1762年时索菲娅公主就会加冕成为沙皇。

    那么伊丽莎白女皇还能活多少年呢?众人不太清楚, 这里面缺少非常关键的信息——彼得大公当了多久的沙皇。

    不过在各国大使的心里, 他们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伊丽莎白女皇可能还能活十四年左右。要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大概是所有人都认为按照彼得大公现在表现出来的个性和明显的亲普倾向, 没有重大变故的话,除非俄罗斯的贵族突然都蠢得无可救药,否则应该不会容忍他在王位上坐五年以上的时间。

    有这么一个沙皇在,俄罗斯贵族们难道会眼睁睁看着国家利益被出卖?

    只能说, 贵族们还是高估了彼得,他们只知道彼得现在就表现得很荒唐,却不知道他的荒唐和破坏力以后不但不会收敛,而且是和年纪增长呈正比的。同时, 他们也低估了一个能被称为大帝的女人的果断和能力。

    和贵族们还有心情计算不同,被他们在心里掂量的两个当事人心情就分外不美妙了。

    约翰娜不仅知道了自己的寿命还剩多久, 又知道了泽布斯特会被普鲁士吞并, 还知道自己没享到福就死了, 整个人都恍惚了。

    伊丽莎白则更难受一些,约翰娜好歹还知道自己具体能活多久,而她只能靠猜。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就像心里悬了一块巨石一样,一天不见它落地一天就不能安心。

    她格外想知道自己具体能活多久,但她只能继续往下听,并渴望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断出这个信息。

    【约翰娜离开后,叶卡捷琳娜从此只能在宫廷中独自奋斗,彼得始终是靠不住的,毕竟一个在新婚之夜还兴冲冲跟自己分享又喜欢上哪个侍女的丈夫不可能在处境上帮到自己多少,不拖她的后腿,叶卡捷琳娜就要对彼得感激非常了。】

    【况且无论彼得怎么闹腾,凭借和女皇天然的血缘关系,彼得的位置就一定会非常稳固,但叶卡捷琳娜自己就不一定了。一个没有背景的王储妃,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是一种消耗品,随时都能被换掉。】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面对困难,但叶卡捷琳娜还是发现自己的行动举步维艰。】

    【当然,当时的她根本没有萌生出一丁点当皇帝的野心,她不过是想维护好和彼得的关系,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能让自己过得开心一点就好了。但是这两样都非常不容易。】

    【结婚之后,伊丽莎白女皇□□的一面在叶卡捷琳娜面前展露无疑。】

    伊丽莎白抬了抬眼皮,手搭在权杖上,身体重心倾斜,她的身体已经开始发胖,长久的站立让她有些累了。

    至于□□与否,伊丽莎白对这样的评价不置可否。身为沙皇,不能掌控身边的一切才是更可怕的事。

    相比于毫不在意评价的伊丽莎白,索菲娅尽量让自己做到目不斜视,不去观察女皇的神情。

    【没了母亲随时随地得罪人,叶卡捷琳娜本以为生活可以更自由一些,交际圈也能拓宽一点。事实却并非如此,她的生活圈子不仅没有扩大,反而进一步遭到挤压。】

    【生活被掌控,交友圈缩小这一点,叶卡捷琳娜是在懵懵懂懂碰了几次壁之后才发现的。最初的事件在于她身边一个非常亲近,最亲密要好的侍女在她的母亲离开后同时被打发走了。】

    【叶卡捷琳娜很喜欢这个俄国朋友,她正准备找她倾诉自己母亲离开的伤感,却发现她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宫廷中。彼时的叶卡捷琳娜不知道背后是伊丽莎白女皇的操控,她很积极的想要让这个朋友回到宫廷,尝试无果后又试图联系上她,结果她发现,所有她找过的中间人和第三方都陆续从原来任职的地方被调走,再也联系不上。】

    【继消失的朋友之后,她的侍女也纷纷表现出疏离,甚至不愿和她多说几句话。在她一再试图搭话之后,某个侍女哀求她不要表现的过分亲密,因为她们不被允许和大公夫人亲近。】

    【她整个人处于一种奇怪的,被孤立的状态中,而她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默认这样的事实。】

    【伊丽莎白有意隔开叶卡捷琳娜的交际圈子,她对她的期许是尽快为俄罗斯带来一个继承人,其他的事都要靠边站。】

    【而且,伊丽莎白一直都知道彼得和叶卡捷琳娜之间的关系其实不太好,这种不好并非后来的互相无视甚至敌视,但绝对不算亲密。这种不亲密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到继承人的出生,伊丽莎白不会费心去解决夫妻两人的矛盾,她选择简单粗暴的方法,孤立叶卡捷琳娜,强制让她依靠彼得。】

    【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都不是个好办法。更何况,伊丽莎白根本没有弄清楚一件事,继承人的问题不在于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的关系好坏,而在于两人从结婚开始就根本没有同过房。这种盖着被子纯聊天的夫妻关系从1745年结婚起一直持续到1753年,整整七年多的时间里,彼得和叶卡捷琳娜之间都过得非常纯洁。】

    他们听到了什么?!

    众人震惊茫然的互相对视。

    随即,隐晦的视线就落在同样迷茫的索菲娅身上。

    大公和索菲亚公主两个人是谁身体有什么毛病吗?众人非常不解的想道。

    这不是他们在讽刺,纯粹的字面意思。Ⴙłȿӱ

    任何皇室的婚姻都是政治联姻,在结婚前有感情的是少数,婚后互相厌恶、恨不得对方去死的夫妻也不是没有,但感情再恶劣,也不耽误为继承人奋斗。

    结婚这么久还没有夫妻生活,他们只能想到是某一方存在身体上的缺陷。

    照他们说,这个问题肯定出在彼得大公身上。女皇能选定索菲娅公主,一定是确定过她的身体没问题了才做的决定。

    伊丽莎白确实想到了彼得身上的一点小毛病。

    彼得的身体不算太好,他来俄罗斯不久就生过一场险些让他丧命的大病,当时宫廷御医给他做过全面的检查,他们认为他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比正常人要迟缓一些。

    她以为这个“一些”是两三年而已,没想到是七八年?!看来之后还得给彼得安排医生,必要的时候强制解决他的小毛病。

    做了这个决定之后,伊丽莎白又放松了一些,从刚刚的信息中,她起码知道自己至少能活到1753年。

    【七年的无性生活是叶卡捷琳娜和彼得的婚姻中最为荒诞离奇的事件之一。整件事的发展有一个不知道说是怪异还是搞笑的开头——这对夫妻结婚的时候根本没有受到过相关教育,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在床上该做什么。】

    哈?!

    不会吧?

    这个理由比刚才他们猜测彼得大公存在生理缺陷还离谱。

    首先,这种事难道还需要教吗?

    其次,就算彼得大公和索菲娅公主真不会,着急想要一个继承人的女皇是怎么一直没有发现这件事的?

    更何况,两人身边那么多侍女和侍臣,不可能一个也不了解情况吧,稍微问一问就能知道该怎么做了。

    哦,他们忘了,女皇将索菲娅公主孤立了。一般人是不会和不亲密的人问这种事的,索菲娅公主连话都不准和侍女说几句,想发展出可以聊私密话题的朋友确实比较困难。

    伊丽莎白:

    【当然,这个开头只是诱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彼得本身身体上的一点小毛病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上对亲密关系的抗拒,他不喜欢叶卡捷琳娜这一点也占一部分原因。】

    伊丽莎白:她就知道还是彼得身上的问题。她决定了,不用等什么必要时候,明天就找医生给他解决问题。

    关于喜不喜欢这一点,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她瞥了索菲娅一眼。

    索菲娅能成为大帝,应该也不在乎彼得的感情。

    【彼得不愿意和叶卡捷琳娜同房,与之相对的,他非常乐于追逐宫廷中的侍女。不过彼得有一个优点,就是他不是个双标的人,自己喜欢追侍女,他也不介意叶卡捷琳娜有情人,还能对此开上几句玩笑。】

    【和叶卡捷琳娜赫赫有名的功绩一起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风流事迹。】

    【在喜好享乐、生活奢侈、周旋于男宠、情人之间这些事上,叶卡捷琳娜可以说和伊丽莎白非常相似,两人就这些方面来说,比亲母女还要相似。】

    【叶卡捷琳娜一生情人颇多,有名有姓的的就有23个。】

    【提到这些情人,大家第一时间能想到谁?是她后来倚重的重臣,在开疆拓土中贡献颇多的波将金?是被她一手推上波兰王位的波尼亚托夫斯基?是一直笼罩在保罗一世生父之谜中的阴云萨尔蒂科夫?还是可能在彼得之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奥尔洛夫?】

    【作者有话说】

    爸爸检查过了,没有问题,大概真得是上火,又太干燥了。

    **

    彼得的小毛病就是baopi问题,据说后来是身边的人联合起来把他灌醉,麻翻了才动的手术——

    感谢在2023-12-10 00:07:42~2023-12-11 00:24: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萌宝、只想睡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4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1)修

    等等!等等!

    这些名字吐得太快, 大家都来不及反应。

    而且里面包含的信息太多了。

    先抛开23个情人这点不说,反正索菲娅公主那时候都已经是沙皇了,身为君主,风流一点, 情人多一点也可以理解。(好吧, 23这个数量还是有点多的。)

    但保罗一世的生父之谜?保罗一世肯定是继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的沙皇没错了。这位沙皇,不是彼得大公的孩子?而是萨尔蒂科夫的?

    萨尔蒂科夫这个姓氏他们都知道, 在整个俄罗斯也是极有名望的家族。但他们竟然敢混淆皇室血脉?

    还有那个什么奥尔洛夫, 从对他的描述来看, 索菲娅公主最后登位的手段不会是政变又弑夫吧?

    比起又给丈夫带绿帽又杀夫这两点, 将情人推上波兰王位都不算什么了, 反正波兰的王位以前也被其他国家插过很多脚, 不差这一个。

    这么一想,众人不由一惊, 纷纷看向站在女皇身边, 身形还略显瘦弱的索菲娅,试图从她身上找出一些毒辣的影子。

    索菲娅脸上红了又白,慌乱、羞耻、同样的心惊倒是很多,就是没有半点毒辣。

    毕竟现在的索菲娅和日后的叶卡捷琳娜大帝还是两个人, 人总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天生聪慧、小小年纪就手段老到、心智非凡的人也许有,但肯定不是索菲娅。

    伊丽莎白收回探究的目光。她骤然听到这些话,关注的重点就在彼得的死亡身上,她不关心所谓的保罗一世, 她也不是为彼得的死难过。她从中嗅到的是索菲娅的狠辣和危险,有一瞬间, 她甚至动了现在除掉她的念头。

    即便索菲娅日后能给俄罗斯带来多么伟大的辉煌, 可如果她的野心威胁到了自己, 伊丽莎白宁愿现在就将她扼杀在摇篮里。

    幸好索菲娅现在还是很青涩稚嫩。

    【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些在叶卡捷琳娜的生命中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情人们,但他们都是1753年之后发生的事了。在1753年之前,有谁知道叶卡捷琳娜的初恋是谁?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所有人:他们不知道,反正肯定不是彼得大公就是了。

    【叶卡捷琳娜的初恋出现得很早,是在刚和彼得结婚后不久后出现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在没有和彼得结婚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他们就是彼得身边的侍臣,切尔尼谢夫兄弟——扎克哈尔和安德烈。】

    “两个人?”有人一不小心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失言,慌忙闭紧嘴巴。

    索菲娅脸上红得快要滴血了。

    她知道出声的人是想说什么。

    和彼得结婚的时候她才十六岁。十六岁的年纪,一下子有两个情人,在别人眼中,不能说是风流,放荡还差不多。

    她在其他人心中的形象是不是又差了一点?

    约翰娜靠近她,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背。她已经从先前的打击中回过神,重新振奋起来。

    看到索菲娅的模样,约翰娜很想告诉她,名声算什么,当上皇帝就行了。但碍于众目睽睽,女皇又在附近,她只能将话咽下,用肢体动作安慰女儿。

    【彼时的叶卡捷琳娜还没有后来的游刃有余,她对爱情其实是有些懵懂的,切尔尼谢夫兄弟于她而言与其说是情人,不如说是处于暧昧期,没有挑破关系的亲密异性友人。】

    【这样暧昧的关系始于叶卡捷琳娜和彼得结婚之前。切尔尼谢夫兄弟是彼得的侍臣,但他们都被叶卡捷琳娜吸引。谁都能看出来切尔尼谢夫兄弟喜欢叶卡捷琳娜。扎克哈尔的母亲看出儿子涉足到了危险的领域,他迷恋叶卡捷琳娜,这种感情很容易引火烧身。在儿子做出不可挽回的事之前,这位聪明的夫人先行一步,向伊丽莎白请求将儿子调离王宫。后来的事情证明这位夫人是敏锐的。】

    【但扎克哈尔的堂兄弟安德烈仍然留在彼得身边,他和叶卡捷琳娜的关系很亲密,处于暧昧,但在肢体上却没有更近一步的微妙界限。彼得对两人的关系一清二楚,但他毫不在意,甚至还会作为中间人给两人捎口信。】

    【彼得无所谓、乐见其成还愿意为两人感情助力的态度给安德烈都整不会了。太过热情的彼得让安德烈尴尬不已,然后退缩了。他亲自告诫彼得:彼得应该清楚叶卡捷琳娜是大公夫人,而不是他的夫人。而彼得给他的反应是对这份告诫乐不可支,随后将这句话转告给了叶卡捷琳娜。】(注1)

    在场的人对彼得的认知又清晰了一点。

    大公的心胸真宽广,就是太宽广了一点。

    “白痴!”伊丽莎白忍不住在心中骂道。

    以前她觉得彼得跟小孩子一样幼稚,现在她觉得他就是个该死的傻瓜!

    小孩子还会对身边的东西有占有欲,傻瓜没有。

    【按理来说,安德烈退缩之后,叶卡捷琳娜和他的暧昧关系应当结束才对,实际上安德烈确实退缩了,但这种退缩是叶卡捷琳娜将他认做“儿子”,两个人以“母子”相称,然后其他照旧。十六岁的叶卡捷琳娜显然不够谨慎,对自己的处境也没有十分清晰的认知,侍女的消失和疏远没有引起她足够的警惕,她以为“母子”关系就能解释她和安德烈过分亲密的行为。】

    【叶卡捷琳娜的仆从曾提醒过她最好不要这样做,她应该和安德烈保持距离。但叶卡捷琳娜没听进去,这样的亲近最终为她、为安德烈招致了一场祸事。】

    【某一天,叶卡捷琳娜站在自己的卧室门口和安德烈说了几分钟的话,第二天安德烈就从宫中消失了。】

    【这次消失和最初的侍女消失一样,叶卡捷琳娜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以为安德烈是外调出去了,她是被这么告知的。直到伊丽莎白命人分别审问她和彼得,她和安德烈到底是什么关系,她才知道这件事这么严重。】

    【这场审问没有结果,虽然叶卡捷琳娜和安德烈确实过于亲密,但他们的确没有更近一步的行为。】

    【伊丽莎白没有抓到把柄,叶卡捷琳娜算是顺利过关,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伊丽莎白“求子”心切,她本来就不满叶卡捷琳娜结婚这么久还没有怀孕(实际上还没到一年),又发生了这样的事,她将叶卡捷琳娜没有怀孕的错误都归结在她身上,认为她品行不端,有必要再次派人监管她的行为,进一步孤立她,保证她对彼得的忠诚,并尽快生下继承人。】

    【伊丽莎白想要控制的是叶卡捷琳娜,但在别斯杜捷夫的插手下,孤立事件升级,不仅是叶卡捷琳娜,连彼得也一并被孤立了。】

    【当然,别斯杜捷夫没那么关心继承人的事,他始终忧心的是他的反普事业。之所以孤立彼得夫妇,是他担心之前的间谍事件重演。因为1746年开始,俄国和普鲁士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

    【1745年俄罗斯选择站队奥地利后并没有出兵搅入欧洲战场。俄罗斯和奥地利之间联盟之前还需要先谈条约。由于进展比较缓慢,双方之间的互助条约是在1746年才谈成的。】

    【这份条约为期25年,是一份防御性联盟条约。条约规定,俄奥双方在遭遇来自土耳其或其他邻国的攻击时,互相提供3万军队帮助对方,如果攻击一方是普鲁士,提供帮助的军队应该翻倍。】(注2)

    【条约签订,意味普鲁士彻底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在别斯杜捷夫看来,彼得夫妇都是德意志人。彼得不用说,他从不掩饰对腓特烈的崇拜,而叶卡捷琳娜从出身和间谍事件上都得不到别斯杜捷夫的信任,他觉得有必要采取措施将两人孤立,预防他们出卖俄罗斯。借着伊丽莎白急切想要一个继承人的心态,别斯杜捷夫给夫妻俩安排了两个“看管”他们的管家——乔戈洛科娃夫妇。】

    【叶卡捷琳娜和彼得被迫过起了被人监管的生活。】

    【这样的监管生活对叶卡捷琳娜来说是一种深深的折磨,她在登基之后都还一直对乔戈洛科娃夫妇印象深刻,并不吝啬于在日记中用最刻薄的词形容他们。】

    【新管家到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禁止叶卡捷琳娜和女皇直接说话,她必须通过乔戈洛科娃这个中间人和女皇交流。】

    【交流障碍的问题很快凸显出来。】

    【回家后的约翰娜大概被唤醒了母爱,她给女儿寄了两条巴黎流行的裙子。叶卡捷琳娜很喜欢,但她准备把裙子转送给女皇,可她不能直接和女皇交流,裙子被乔戈洛科娃带走。后来她才知道乔戈洛科娃私自扣下了一件裙子。叶卡捷琳娜忍不住去找伊丽莎白闹了一场,伊丽莎白估计到这时才知道裙子的来源。】

    “总理大人,您未来好像将女皇得罪得很厉害。”

    别斯杜捷夫的亲信小声对他道,声音里满是担忧。

    别斯杜捷夫看了远处的德意志小公主一眼,同样小声道:“那还不是女皇,我们的陛下是伊丽莎白女皇。而且你在担心什么?我现在还没有做任何事。”

    “但是”光是听到这些,知道有一个人对自己满怀恶意,总理大人就已经在德意志公主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吧?

    别斯杜捷夫知道亲信的意思,他道:“我所有的行为都是为我的国家考虑,并不是在针对任何人。如果德意志的公主真是个贤明的君主,并且一心为俄罗斯的利益奋斗,她就不会计较像我这样忠诚国家的人的不敬之处。”

    “您说的对。”亲信有些敷衍地附和道,他还是不放心。没人说一个英明的君主不可以是一个记仇的人。

    总理大人将人得罪了,会不会连累到自己?他要不要和未来的女皇示好?

    别斯杜捷夫见亲信心不在焉,就知道他没听进去自己的话。

    这个亲信可以疏远了,别斯杜捷夫心中想道,连这么明显的提示都听不明白,以后肯定会犯蠢。

    只有蠢人才会担忧是否得罪未来沙皇这件事。

    别忘了他们现在还在为谁服务?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叶卡捷琳娜和彼得不被允许私自传信,他们的信件有专人代写,两人需要做的就是照抄。在叶卡捷琳娜的父亲病重时,她都不能在信中关心他,因为她代写信的人没写这些。等父亲死后,她服丧期间和宫中的礼仪老师桑蒂伯爵单独说了几句话,第二天就有谣言传出,说她抱怨各国大使没有按照一国国王去世的传统,为她父亲的死向她发慰问信。因为谣言,她又被女皇叫去斥责了一顿,告诫她,她的父亲可不是国王。】

    【而最严重的一件事是1749年女皇病重,一度甚至被认为濒临死亡。】

    嗯?伊丽莎白站直了身体,仔细倾听。

    但神迹的内容没告诉她是怎么生病的。

    【叶卡捷琳娜身边的维拉迪斯拉娃夫人和女皇身边的人有交情,给她传递了这个消息,叶卡捷琳娜告诉了彼得。】

    【对伊丽莎白生病的消息,两人都十分惊心。他们提心吊胆,但又不敢打听,因为没有办法解释消息来源。】

    【某天深夜,别斯杜捷夫过来和乔戈洛科娃夫妇商谈了很久。叶卡捷琳娜和彼得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却不能表现出来。】

    【彼得一度惊恐得想要逃跑,女皇一死,按照别斯杜捷夫对他的态度,很难说等待他的是怎样的未来,他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叶卡捷琳娜安抚住彼得,承诺真到了那个时候,会帮助他逃跑,他们可以去向扎克哈尔求助。当时他们在莫斯科,扎克哈尔带着手下驻扎在附近。】

    【好在后来伊丽莎白的身体好转,避免了两人真要跳窗逃跑的命运。】

    【在伊丽莎白好转但没有痊愈时,她生病的消息也不再被隐瞒。乔戈洛科娃却突然为此指责叶卡捷琳娜在女皇病重时不曾对她有半点关心。】

    听到这里,别斯杜捷夫突然觉得亲信刚才说的话也有些道理。

    他了解自己,他安排人的本意绝对不是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针对大公夫妇,但有些蠢货总喜欢自作主张。

    【接受监管的叶卡捷琳娜和彼得几乎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两人非常憎恶别斯杜捷夫安排的这对“管家”。】

    【在他们令人厌恶的管理中,叶卡捷琳娜和彼得确实如伊丽莎白所愿,更亲近了,因为他们要共同对付这对讨厌的监护人。】

    【在严密的监视下,叶卡捷琳娜没有发展出新恋情,尽管她身边依然存在爱慕者。直到1751年,彼得身边来了三个新侍臣——彼得·萨尔蒂科夫、谢尔盖·萨尔蒂科夫和列夫·纳雷什金。】

    咦?

    萨尔蒂科夫?是那个萨尔蒂科夫吗?

    八卦是人类永恒的动力,宴会厅里的人也不能免俗,之前的欧洲局势都没有这么吸引宾客们。毕竟有的人可能不关心政治,但所有人一定关心八卦。

    众人纷纷竖起耳朵,脖子前倾,想要将接下来的沙皇血统之谜听得更清楚。

    【作者有话说】

    1、出自《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2、《十七世纪以来德俄关系》

    **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第一个被选举出来的波兰国王是前面都铎王朝提到的法国国王亨利三世

    **

    安德烈·切尔尼谢夫:大概是初恋?

    扎克哈尔·切尔尼谢夫:被母亲先一步弄走了

    其实里面还有一个切尔尼谢夫,是安德烈的亲弟弟,受到牵连,跟哥哥一起被软禁审讯过

    **

    彼得·萨尔蒂科夫、谢尔盖·萨尔蒂科夫:谁是保罗的生父之一?——

    感谢在2023-12-11 00:24:15~2023-12-12 00:31: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琅嬛、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5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2)

    【新来的三个年轻侍臣, 谢尔盖最英俊迷人,他对叶卡捷琳娜的追求也最猛烈。】

    【起先,叶卡捷琳娜为他的外表所迷惑,但也曾有过顾虑。谢尔盖追求叶卡捷琳娜的时候已经和妻子结婚两年, 自己的身份和切尔尼谢夫事件的前车之鉴让叶卡捷琳娜对他的行为保持着一份警惕。】

    【可谢尔盖是个情场老手, 他知道该怎么诱惑、打动一个20多岁还没有真正经历过情事的女人,叶卡捷琳娜大公夫人的身份也让这个男人征服欲爆棚。】

    【在持续推拒了一年左右, 1752年八九月份间, 叶卡捷琳娜和谢尔盖成了情人。】

    【看管她和彼得的乔戈洛科娃夫妇对此一无所知。这对夫妇非常不得人心, 很早以前起, 彼得和叶卡捷琳娜身边的人都团结起来, 一同糊弄他们, 互相打掩护。】

    【得手后的谢尔盖同样退缩了。激情冷却下来后,他开始害怕自己和叶卡捷琳娜的关系被发现。很多人都知道彼得从来没有和叶卡捷琳娜同过床, 万一她怀孕了, 孩子的来处该如何解释?他的态度冷淡逐渐冷淡,开始想办法补救这一点。叶卡捷琳娜没有想那么多,她完全沉浸在这场恋爱中,并没有认清情人的真面目, 这也是她最后的天真时刻。】-

    *

    【萨尔蒂科夫在为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私生子做补救时,一件幸运的事拯救了他的担忧。伊丽莎白对叶卡捷琳娜结婚多年仍没有怀孕而焦躁愤怒,并且指责她没有怀孕是因为骑马的时候喜欢像男人一样跨坐在马上,而不是和其他的女人一样侧坐。当时陪伴在她身边的乔戈洛科娃听到这话, 无意识回了一句,点破了叶卡捷琳娜至今仍没有和彼得同房的事实。】

    【这个事实令伊丽莎白非常愤怒, “维护”彼得夫妇的关系是她派管家过来的初衷, 她完全没有料到乔戈洛科娃连最基本的事都没有做好。】

    【乔戈洛科娃自然受到了伊丽莎白的斥责, 她必须按照她的意志行事,为女皇带来一个继承人。】

    众人心中隐隐有些荒谬的念头浮现出来。

    彼得大公不肯碰妻子,索菲娅公主又有了情人,情人担忧私生子的问题,再加上女皇的急切,这位女管家该不会准备将错就错,用私生子冒充彼得大公的孩子吧?

    这个猜测不够准确,真相比这还要荒谬一点。

    【打定主意的乔戈洛科娃开始行动。她首先解决了彼得“不通人事”这点,联合他身边的侍臣为彼得找了个启蒙老师。萨尔蒂科夫已经在此之前灌醉彼得,让人为他做了手术,不用担心他不行的问题。各怀心思的人通力合作,就是为了让彼得和叶卡捷琳娜努力造个人出来。】

    【但这还不够,由于彼得一直不喜欢叶卡捷琳娜,乔戈洛科娃担心他还是不肯碰她,所以她找叶卡捷琳娜谈了一次话。】

    【整场谈话概括下来就是——女皇需要一个继承人,叶卡捷琳娜尽快生一个就行。她也不在乎继承人的父亲到底是彼得还是萨尔蒂科夫。或者是列夫·纳雷什金也行,这个年轻人也喜欢叶卡捷琳娜。】

    【乔戈洛科娃敢这么跟叶卡捷琳娜说,事情自然是得到了伊丽莎白的默许。】

    “咚!”

    “咚!咚!咚!”

    震惊中的众人默默转回头,看着怒气勃发的伊丽莎白在原地踱步,手中的权杖一下一下点在地上,仿佛要把地板砸穿。

    她气急败坏,来回走了两趟,又停下来,嘴唇哆嗦着,想骂什么又骂不出来。

    俄罗斯贵族们不敢说话,他们颇有一种吃瓜吃到自己家的无措感。

    万万没想到,主动推动这件事,混淆王室血脉的竟然是女皇本人。

    各国大使此刻眼珠子转得比任何时候都灵活。他们眉飞色舞地交流着信息,又在伊丽莎白看过来的时候低眉顺眼。

    伊丽莎白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小动作,但她能说什么,这就是个笑话,还是自己参与进去的荒唐笑话。

    她看了索菲娅一眼,知道整件事错不在她,还是因为彼得!

    伊丽莎白恨不得彼得就在眼前,那她一定会抄起权杖狠狠抽他一顿。

    【从上到下的默许让彼得、叶卡捷琳娜和萨尔蒂科夫复杂的三角关系持续了两年。】

    【两年中,叶卡捷琳娜两次怀孕都流产了,一直到1754年2月,她第三次怀孕。然后在1754年9月20日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保罗。】

    伊丽莎白脸皮抽搐。

    【因为三角关系的缘故,人们不能很难判断出保罗的生父是谁。后来叶卡捷琳娜自己声称孩子是萨尔蒂科夫的。但她说出这话的时候,和彼得的关系十分恶劣,所以这话是真的还是出于羞辱彼得的目的不好说。】

    【保罗的生父是谁成了一个谜团。不过绝大部分还是认为他是彼得的儿子。因为他长大后,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情几乎是彼得的翻版。他们一样胆小多疑、反复无常、情绪暴躁,同时,都非常崇拜腓特烈大帝。两个人相似到所有和他们相处过的人都觉得保罗的生父是彼得这点毫无疑问。】

    听到这些的俄罗斯贵族们和伊丽莎白并没有好受多少。

    虽然王室血脉没有被混淆,但一个翻版的彼得大公?

    想一想彼得大公现在的性情,所有人都露出一种类似牙疼的表情。

    【生下孩子以后,叶卡捷琳娜的任务完成了。】

    【保罗刚一出生,就被伊丽莎白抱走。据叶卡捷琳娜后来回忆,她生产过后,所有人拥着女皇和保罗离开,她躺在寒风呼啸的产房地板上,一口水都没喝,也没人帮助她挪动到床上。她就这么在地上躺了三个小时,才有人关注到她的需求。】

    【生完孩子后,叶卡捷琳娜发现自己的处境比之前更糟糕了。保罗被抱走后一直没有被送回来,女皇完全接手了他的一切,仿佛她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叶卡捷琳娜连探望他都被限制。这对母子最后相互厌憎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另一个让叶卡捷琳娜感到极度难过的事是她的情人萨尔蒂科夫被打发走了。萨尔蒂科夫走得毫不犹豫,他或许很早就想从三角关系里抽身,但因为俄罗斯需要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只能留下来,现在事情结束了,他也可以离开了。】

    【深爱的情人和孩子的离去让产后的叶卡捷琳娜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不出户,有时候又会突然发狂。没有人来探望她,人人为保罗的出生庆祝,保罗的母亲被丢到一边,她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深陷抑郁情绪的叶卡捷琳娜努力自救。她没有人可以倾诉,只能将自己沉浸在书本中。】

    【她重新捡起了阅读的兴趣,读孟德斯鸠、伏尔泰。这些书曾是那位瑞典伯爵推荐她阅读的。这位伯爵曾在1744年出使俄罗斯,来通知叶卡捷琳娜的舅舅和腓特烈大帝的妹妹结婚的消息。那个时候,伯爵一眼看出来叶卡捷琳娜在俄罗斯宫廷的浮华中有些迷失,不复小时候的灵气。他希望她不要忘记以前的自己,能在书本中沉淀下来。】

    【之前叶卡捷琳娜也曾读过这些书,但不曾静心领会其中的道理,现在她有足够的时间埋头沉思。】

    【读这些书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收获。她一直被排斥在俄罗斯的权力中心之外,没有人教她治国,她从这些书里学到了可以运用在政治上的知识,为她日后的统治打下了基础。】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叶卡捷琳娜通过阅读重塑了自己,完成了蜕变。】

    【经历了一个冬天以后,叶卡捷琳娜重新振作起来,她开始主动谋求权力。】

    【在冬天无人问津的沉寂中,叶卡捷琳娜不仅读了书,她还想明白了一件事。保罗出生后,自己的地位肉眼可见下降了。但理清头绪后,她从里面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从前她只是大公夫人,现在她的身份增加了,她也是未来沙皇的母亲。大公夫人是消耗品,随时可以换,沙皇的母亲可不是。哪怕彼得现在就死了,只要保罗活着,她的地位就不会动摇,所以她的行为尽可以大胆一些,保罗是她的护身符。】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树立威信。她要找一个人当靶子,这是件很容易的事,她挑中了舒瓦洛夫一家。】

    啊?

    众人迷惑不解。

    从对自己地位变化的认知这一点可以看出索菲娅公主很清醒,但她挑选的立威对象却不对。

    舒瓦洛夫女伯爵可是女皇陛下最好的密友!

    挑战权力不应该循序渐进吗?怎么一挑就挑个大的?还是说她刻意在挑战女皇的权威。

    伊丽莎白也皱起了眉头,眼神频频扫向索菲娅。

    索菲娅不认识舒瓦洛夫女伯爵,不知道这层关系,也就不理解众人的震惊。

    【舒瓦洛夫夫妇是继乔戈洛科娃夫妇之后来到叶卡捷琳娜和彼得身边的新管家。乔戈洛科娃的丈夫在保罗出生前生病去世,因为照顾丈夫,乔戈洛科娃出宫了一段时间,她和丈夫的职位被亚历山大·舒瓦洛夫夫妇取代。】

    哦,原来不是女伯爵啊。

    众人恍然大悟,看来索菲娅公主还是有理智的。

    不过,如果只是挑战管家的话,也树立不了什么权威吧?

    【这个靶子是经过叶卡捷琳娜深思熟虑后挑选的。】

    【首先,他们的亲戚是伊凡·舒瓦洛夫。伊凡·舒瓦洛夫是女皇的新宠,取代了原先拉祖莫夫斯基的地位。凭借着他的关系,舒瓦洛夫家的好些人都在政府中谋求了重要职位,家族的权势很大,地位也很稳固。但这两个人的主要职责是跟在她和彼得身边,在政府中不是实权人物,对他们发难又不是直接针对朝臣,她的威严一定会被众人牢记,却不会伤害到舒瓦洛夫家实权人物的尊严。】

    【其次,如果舒瓦洛夫家真有人会为了这件事记恨她,她也不是没有盟友,别斯杜捷夫会站在她这边的。】

    【作者有话说】

    可以重看一下上一章,修了点内容,主要是补充了监管生活的细节。切尔尼谢夫兄弟时间带来的影响还是挺严重的——

    感谢在2023-12-12 00:31:19~2023-12-13 00:58: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琅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Ꮵ|ಽy

    第86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3)

    最后的转折众人没听懂。

    他们是不是漏了什么重要信息?总理大人难道不是一直坚定反对大公夫妇的人吗?

    瞧他干的那些事吧!把人都得罪透了。是什么让他转变了态度?又是什么让索菲娅公主突然这么信任他, 认为他会支持自己的举动,不惜得罪沙皇的宠臣?

    别斯杜捷夫自己也有些迷茫,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对一个精明的人来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

    自己转变态度的原因很好猜, 无非是为了利益, 就看是什么样的利益了。

    伊丽莎白轻轻敲打着手杖,她也很清楚这一点。

    但她想得更多。

    能让一个重臣向未来可能掌权的人靠拢, 是不是证明那个时候她或许也出了什么问题?比如生病?或者濒临死亡?

    只有这样, 她一直掌控的朝廷和隔绝在权力中心外的彼得夫妇可能突破封锁, 相互媾和。

    拉祖莫夫斯基静静站在伊丽莎白身后, 默不作声, 没有打扰她的思考。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个被预言会失宠的情夫的存在。

    【别斯杜捷夫在1753年的时候已经和叶卡捷琳娜和解了。】

    【两人的和解引子在萨尔蒂科夫身上。为了自己的前途, 萨尔蒂科夫请叶卡捷琳娜为自己向别斯杜捷夫说情,让总理大人在职位上提拔提拔他。叶卡捷琳娜之前一直小心避免卷入宫廷争斗, 况且以她和别斯杜捷夫之间的嫌隙, 如果是为她自己,她不可能去找别斯杜捷夫,但为了萨尔蒂科夫,她愿意做出尝试, 向一个敌人低头。】

    自己竟然是因为一个情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吗?索菲娅难以相信,哪怕是因为要改善自己在宫中的生存环境这个理由都好过是因为情人的煽动。

    而且这个情人还不是个好人。

    索菲娅自己在心里批判自己,并下定决心她以后一定不会被情人左右。

    【叶卡捷琳娜已经做好了过程会很艰难的心理准备,但没料到她刚一示好, 别斯杜捷夫那里就立刻踩着她递来的台阶下了。】

    【其实别斯杜捷夫也早有和叶卡捷琳娜讲和的打算。因为他自己在宫中的权势也在动摇,受到各方面的挑战。】

    【伊丽莎白的新宠伊万·舒瓦洛夫是个有野心的人, 他还出身贵族, 跟拉祖莫夫斯基乌克兰农奴的出身不一样。拉祖莫夫斯基在得到伊丽莎白的宠信后一直都很老实, 他鲜少为自己和家人争取职位,安安静静当女皇的情夫,不沾染政治。反观舒瓦洛夫一家,本身家中就有人在政府任职,靠着裙带关系,不少人也得到了提拔,以血缘为纽带,结成了一股势力。】

    【别斯杜捷夫仍旧坚定自己的反普、反法政策,但舒瓦洛夫家族以及新的副总理沃伦佐夫都是亲法派。别斯杜捷夫单打独斗,伊丽莎白已经慢慢疏远他了。】

    【更让别斯杜捷夫担忧的是女皇的身体,伊丽莎白开始频繁生病。】

    猜测成真,伊丽莎白脸色沉了沉。

    【一旦女皇某日不幸驾崩,上位的就是彼得。如果说现在政府中女皇亲近的人倾向法国,对别斯杜捷夫的外交方针造成的还只是威胁,那彼得上位,按他的作风,百分百会和普鲁士结盟。而且彼得对自己出身的小公国荷尔斯泰因感情很深,他很可能会像英王为了守卫汉诺威老家而牺牲英国的利益一样,因为荷尔斯泰因牺牲俄罗斯的利益。】

    【这个猜测很有道理,并且他,和所有人很快就有幸见识到了这一点。】

    【1755年春天,因为荷尔斯泰因财政困难,无法维持军队开销,彼得先后向叶卡捷琳娜和伊丽莎白要钱未果,竟然瞒着所有人将荷尔斯泰因的一支军队召来了俄罗斯的奥拉宁巴姆宫。】

    众人:???!!!

    什么东西?!

    等他们理一理。

    一支陌生的军队,瞒着俄罗斯宫廷,突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然后踏入俄罗斯的领土。

    这样真不会被当成入侵的军队导致开战,或者是彼得大公在自己的住处召集人手想要发动政变的证据吗?

    伊丽莎白整张脸都在抽搐。

    她确信彼得没那个胆子发动政变,但这就更证明他召集军队的举动是纯粹的没脑子。

    没有一个君主能忍受这样的挑衅。

    但凡、但凡她当时还有另外的选择,她想她一定会将彼得送到要塞去醒一醒他的脑子!

    【彼得近乎“逼宫”的举动造成了一些混乱,圣彼得堡的人反应不一,但总体都对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军队持厌恶和反对态度。最后,这支军队陆陆续续被强制遣返,但他们留在俄罗斯的这段时间,俄罗斯也不得不负担这支军队的开销。】

    【彼得过往的一系列行为让别斯杜捷夫对他上位后的前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而叶卡捷琳娜,她比彼得更聪明,更有头脑。通过乔戈洛科娃夫妇传递的信息,他也知道彼得从前遇到事情都会向叶卡捷琳娜求助,她总能给彼得出主意,她也一直很谨慎,不管是真是假,明面上从来没有表露过对普鲁士的亲近之意,这是很不容易的一点,因为人人都知道这一点是最好的取悦彼得的途径。】

    【和叶卡捷琳娜结盟,在当前,乃至以后对别斯杜捷夫而言都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他或许还可以在彼得之后的沙皇那里占据优势。】

    【只是因为过往的恩怨,别斯杜捷夫暂时没有找到讲和的时机,所以当叶卡捷琳娜表露出一点意向时,别斯杜捷夫立刻答应了。】

    【结盟后,随着时间发展,别斯杜捷夫对叶卡捷琳娜表现得相当尽心尽力,他向她打开了自己的人脉,为自己的好朋友阿普拉克辛将军介绍给她。】

    【叶卡捷琳娜不放过在任何一个场合对舒瓦洛夫夫妇的打压和挑剔,她的态度很快借着被传递出去,人们意识到了她的转变。借着舒瓦洛夫夫妇树立了权威,凭借保罗有了反抗彼得的底气,又有了政治上的盟友,意气风发的叶卡捷琳娜开始初涉政治。】

    索菲娅强忍着自己的期待之情,但亮晶晶的双眼仍然暴露了她的情绪。

    伊丽莎白轻轻挪动了一下权杖,发出一点轻微的声响。

    “咚”地一声清晰地传到索菲娅的耳朵里,她快速眨了眨眼,将情绪收敛起来。

    【叶卡捷琳娜初涉政治同她初涉情场一样,都很不成熟,也不懂辨别人心和局势。在复杂的局势变化中没能把握住人性,轻易付出信任,被卷入漩涡中,差一点一败涂地。】

    伊丽莎白挑了挑眉,盯着水镜。

    神迹讲述的时间节点到哪里了?是1755年吧。

    1755年,索菲娅二十六岁。不算太小的年纪,但没有在真正的权力中心打过滚,手腕不足也可以理解。读书和实践,可不是一回事。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持续的时间相当长,过程也很复杂,和七年战争有关。最初的起因源自英国和俄罗斯的一项协约。】

    刚才还饶有兴致的伊丽莎白严肃起来,和她一样变了神色的是各国大使。

    只要是战争。对在场的所有国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他们必须关注这一点。

    【1755年夏天,英国大使威廉姆斯出使俄罗斯,替换他的同僚。他的到来是为了和俄罗斯续签协议。这项协议其实就是英国出钱,请俄罗斯在大陆战争中帮助他们抵御敌人。】

    【协议是1742年签订的,快要到期了,威廉姆斯的前同事努力说服俄罗斯续签,但他很不适应将政治放到舞会而不是议会上商谈的方式,续签协议一直没有成功,英国就重新派了大使。】ȟᒑѕý

    【威廉姆斯过来同样没有说服伊丽莎白在协议上签字。】

    【走不通女皇的路,威廉姆斯转向彼得求助,彼得一口拒绝。因为出于对汉诺威安全的担忧,英国在原有的协议上补充了针对普鲁士的条款,彼得当然不能答应帮忙对付他的偶像。】

    【两边都走不通的威廉姆斯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叶卡捷琳娜。】

    【在威廉姆斯的有意交好下,叶卡捷琳娜逐渐信任这位英国大使,并将他视为如同父亲一样的朋友,两人维持着友谊,并多有书信往来。叶卡捷琳娜还因巨大的开销在囊中羞涩时向英国国库借过债,为她牵线的是威廉姆斯。】

    【如果英国和俄罗斯一直是盟友,两人的交往并不是大事,但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

    【通过威廉姆斯的不懈努力,英俄之间的条约终于在9月份签订。】

    【英俄之间的条约给普鲁士带来了太大的威胁。在和俄罗斯商谈条约之前,英国曾经还试图和普鲁士达成协定,但当时的普鲁士对和英国联盟毫无意向,条款签订后,腓特烈又转过头将英国原先的提议摆上了谈判桌。】

    【次年一月份,英国和普鲁士签订了《威斯敏斯特条约》,两边偷偷达成这项协议,没有通知任何盟友,也瞒住了在俄罗斯努力的威廉姆斯。】

    【英国和普鲁士的联盟引发了一系列的后果,英、法、俄、奥、普之间传统的盟友关系完全破裂,向新的联盟关系转变。】

    【作者有话说】

    荷尔斯泰因军队可以瞒过众人因为他们不是陆路行军。荷尔斯泰因临海,应该是从波罗的海上坐船到达位于芬兰湾的奥拉宁鲍姆宫,那里是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的住处,离圣彼得堡的夏宫12公里,而且两者都在芬兰湾沿岸。

    彼得整的这一出很像突然有军队登陆

    **

    英国和俄罗斯签的是《圣彼得堡条约》:补充协议就是俄罗斯陈兵里加,一旦普鲁士进攻汉诺威,俄国就出兵东普鲁士

    和普鲁士签的《威斯敏斯特条约》:普鲁士又成了汉诺威的保护者——

    感谢在2023-12-13 00:58:01~2023-12-14 00:19: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冷粥粥粥 20瓶;晚夏 10瓶;琅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7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4)իʟȿӱ

    在场的有识之士都知道新联盟是什么了。

    法国必然不会和英国站在一边, 如此一来,法国一定会退出和普鲁士的联盟,因此他需要在大陆上寻找新盟友,要么是奥地利, 要么是俄罗斯。

    也许两者皆有。

    难以想象以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的争端, 两国还能有讲和的一天。

    【在英普协议签订之前,欧洲传统的大国盟友关系是俄奥加英国, 另一边是法国以及崛起的普鲁士。】

    【英普签订协议之后, 联盟双方都感觉到自己被背叛了。】

    【为了西里西亚, 玛丽亚·特蕾莎选择和法国签订协议, 共同对抗普鲁士, 俄罗斯也加入其中。欧洲新的联盟格局变成了法国-奥地利-俄罗斯VS英国-普鲁士。】

    【1756年8月普鲁士发动侵略萨克森战争开始, 意味着席卷欧洲甚至全世界的七年战争开始了。】

    【而新同盟关系的形成也意味着俄罗斯和英国从朋友变成了敌人,叶卡捷琳娜和威廉姆斯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一种危险的境地, 同样陷入危险的包括她的盟友别斯杜捷夫。】

    【由于亲英, 别斯杜捷夫遭到了宫廷内反对势力的抨击,舒瓦洛夫等人进一步紧逼,别斯杜捷夫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更加向叶卡捷琳娜靠拢。】

    伊丽莎白微微皱眉, 她有些不舒服,倒是没有对此表示出强烈的愤怒。

    宫廷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政治斗争和利益纠葛导致的立场转变可以理解。

    【在此期间,别斯杜捷夫做了一件非常大胆, 如果被伊丽莎白知道,他和叶卡捷琳娜肯定会一起进要塞的事。】

    【1756年夏天, 国与国之间新联盟初步成型的时候, 伊丽莎白又生病了, 病得很重,一度危急生命,谁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醒来,醒来后又能撑多久,是否还有心力投身到政事上。不管彼得干过什么荒唐的事,他的继承人地位依然稳固,除此之外,伊丽莎白没有对她的身后事做出明确指定,针对此种情况,别斯杜捷夫草拟了一份密旨。密旨通过叶卡捷琳娜的新情人波尼亚托夫斯基送到叶卡捷琳娜面前。】

    【别斯杜捷夫向叶卡捷琳娜描绘了一副未来蓝图。在伊丽莎白驾崩后,趁彼得登基时任命叶卡捷琳娜为联合执政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为自己争取利益是第二重要的一点。他不仅要求自己现有职位不做变动,还希望统摄外务部、战争部、海军部三个部门,同时还要领导四个皇家近卫军团。】(注1)

    【说白了,别斯杜捷夫希望将叶卡捷琳娜推上位,由她控制彼得,自己则控制她,借此掌控整个俄罗斯的权力。】

    “阿列克谢·别斯杜捷夫·留明!”伊丽莎白怒喝道。

    别斯杜捷夫沉默地走出人群,来到伊丽莎白面前:“陛下。”

    伊丽莎白抬起权杖压在他的肩膀上,权杖并不重,但让别斯杜捷夫膝盖一弯,顿了一下,他顺势跪在地上。

    “你想当另一个缅什科夫?”伊丽莎白的质问如同重锤落下。

    宴会厅非常安静。所有人静静看着沙皇和总理大臣之间的交锋。

    一个不好,总理大臣大约今日就会被关进要塞或者流放。

    索菲娅近距离感受着伊丽莎白女皇的威压,这还是女皇第一次显露出如此明显的威严。

    她感到害怕、紧张,但隐秘的内心中又不由生出仰慕、兴奋以及不易察觉的渴望。

    复杂的情绪让她浑身战栗。

    权杖之下,别斯杜捷夫拼命转动大脑,为未来的自己辩解。

    仿佛过了很长时间,但其实只有几秒钟,别斯杜捷夫就抬起头道:“陛下,请您相信我的忠诚,没有人比我更尊敬您,更忠实于俄罗斯。”

    “哦?”

    别斯杜捷夫继续道:“您知道彼得大公的为人,我也不知道索菲娅公主未来会有何等成就,为了俄罗斯不被拖入泥潭,我能做的就是自己把握俄罗斯的方向。也许这个决定不正确,也僭越了君主的权威,但我并非完全出于私心,请您相信我对国家的忠诚。”

    说完,别斯杜捷夫垂下头,摆出任凭处置的姿态。

    五十岁的老人头发花白,姿态谦恭,还曾为她的父亲服务过。

    伊丽莎白定定地注视着他,似乎在辨别他话里的真假。

    随后,她将压在别斯杜捷夫身上的权杖挪开,“你起来吧,回到你的位置去。”

    知道自己过关的别斯杜捷夫悄然松了口气,站起身,路过索菲娅身边时目不斜视,镇定地回到了人群中。

    宴会厅紧张的气氛松动了。

    【叶卡捷琳娜是否因为这份密旨萌生了对皇位的野心不得而知,但在当时,她没有同意别斯杜捷夫的提议,倒不是对别斯杜捷夫的要求不满,这些是可以商量的,条款后来也修改过,只是叶卡捷琳娜认为时机并不成熟,出于谨慎,她没有答应别斯杜捷夫。】

    【之后伊丽莎白的病情好转,一切在表面上恢复平静,但这份密旨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第二年,根据盟约,俄罗斯派兵参加了对普战争。率军的是别斯杜捷夫的朋友阿普拉克辛将军,这场战争让叶卡捷琳娜的盟友“全军覆没”,自己也受到牵连。】

    【俄罗斯的军队在欧洲战场上作战英勇,很快取得了战果,但在胜利的情况下阿普拉克辛却撤回了军队,将占领的地盘拱手让给了普鲁士。】

    【反常的举动让阿普拉克辛遭受国内外的抨击,法奥盟军对他极其不满。迫于压力,他被撤职,召回国内,进行审问。】

    【有一说一,撤军这件事不怪阿普拉克辛。他撤军之前其实通告过国内,向宫廷征询过意见。俄罗斯军队虽然胜利了,但军队既没有拿到军饷,又没有粮草补给,再打下去,只靠士兵的英勇是不行的。面对阿普拉克辛提出的困境,当时国内秘密召开过会议,默许了阿普拉克辛的撤军行动。但这件事没有明面通告过,因为会议召开后不久,伊丽莎白又一次中风了,有一段时间内,她连人都认不出来,所以这个撤军命令到底有没有下达,是不是从女皇口中说出的很难说清楚,阿普拉克辛实际成了背锅的人。】

    众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说他倒霉吧。

    伊丽莎白皱起眉头,听着关于自己身体的坏消息。

    【在回国后,被审问期间,阿普拉克辛透露他在领兵期间,叶卡捷琳娜曾经给她写过信,替她传信的是别斯杜捷夫。】

    【信件的内容其实是叶卡捷琳娜劝说阿普拉克辛进军。因为别斯杜捷夫和她都急需阿普拉克辛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巩固两人在国内的地位,打击政敌舒瓦洛夫的嚣张气焰。】

    【但这几封信被当成了叶卡捷琳娜插手军务的证据,甚至是她通敌叛国的证据。】

    【阿普拉克辛没有出卖叶卡捷琳娜,他说的是真话,找到的信件中内容确实如他所说,没有丝毫不妥的地方,但政敌们不相信就只有这几封信。有一封,就能有更多。】

    【叶卡捷琳娜和英国大使威廉姆斯的亲密关系也被翻出来重新提起,人们怀疑她还当了间谍,通过威廉姆斯给英国透漏了俄罗斯的机密。】

    【幸好这位大使在阿普拉克辛撤军之前就已经被召回国,否则叶卡捷琳娜将百口莫辩,因为威廉姆斯确实在干间谍的活,不过不是帮英国,而是帮普鲁士。】

    众人:?这好像也没差别。

    作为盟友,帮普鲁士也是帮英国。

    【1750年起,伊丽莎白拒绝普鲁士往俄罗斯宫廷派遣大使,在英普联盟后,威廉姆斯自告奋勇帮普鲁士传达俄罗斯的消息。】

    【威廉姆斯是个没有职业道德的间谍,他传递的消息不一定真实,有些也是编造的,为了使腓特烈相信他消息的来源,他在信中将信息来源推给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借债的欠条被当成金钱贿赂的证据,两人间来往的书信、威廉姆斯的秘书、叶卡捷琳娜的新情人——波兰的波尼托亚夫斯基都让威廉姆斯的可信度更上一层楼,他还伪造过一封叶卡捷琳娜的亲笔信让自己的借口看起来天衣无缝。】

    这

    何止是没有职业道德,这位英国大使是两头骗啊。

    众人看英国大使的眼神都不对了。

    现任英国大使尴尬不已。

    一个同僚的行为败坏的是所有英国大使乃至所有英国人的名声。

    【威廉姆斯的离去让间谍事件没有暴露,叶卡捷琳娜免于牢狱之灾,但她的盟友别斯杜捷夫没有那么幸运,他被逮捕了。】

    【别斯杜捷夫以往的亲英政策成了抨击他的借口,因为为阿普拉克辛的职位出过力,他撤军的行为也被归咎在他身上,还有他在女皇在世时就像叶卡捷琳娜靠拢的行为,以及那封隐隐约约流传出去的密旨,通通成了罪证。】

    【叶卡捷琳娜对他的被捕一无所知,第二天通过波尼亚托夫斯基的传信才知道这个消息。】

    【这让她十分恐慌,因为她不知道当初的那道密旨是否会被搜出来,只要密旨暴露,一切都完了。】

    【但叶卡捷琳娜早已不是刚来俄罗斯的小女孩了,她很快镇定下来,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她还能活动,就证明这道密旨起码还安全。为了确定宫廷对别斯杜捷夫的调查进度,叶卡捷琳娜还主动出击,找上了被伊丽莎白委派对别斯杜捷夫进行审问的调查团。】

    【她十分镇定地和每个调查员聊天,打听别斯杜捷夫为何会被逮捕?有没有找到为他定罪的证据?装作不知道自己也被卷入其中。】

    【特鲁别茨柯依对她的镇定感到十分诧异,他支支吾吾地回答他们只负责审讯,不清楚来龙去脉;布杜赫林伯爵也回到他们不知道原因,只知道别斯杜捷夫被捕。】(注2)

    【没有正面回答,但叶卡捷琳娜从他们的态度中已经知道密旨没有被找到。】

    【聊完天的第二天,荷尔斯泰因的一位大臣给她传递了消息,别斯杜捷夫已经销毁了密旨,不会连累到她,叶卡捷琳娜才完全松了口气。】

    【没有证据,她的敌人们就不能轻易给她定罪,但她的处境仍然十分危险,伊丽莎白对她的处置并不需要通过证据,只要她想,她就能做任何决定。所以叶卡捷琳娜开始了第二步行动,试探伊丽莎白的态度,挽回自己在她心里的信誉。】

    【作者有话说】

    1、《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2、《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缅什科夫:叶卡捷琳娜一世在位期间的实际掌权权臣——

    感谢在2023-12-14 00:19:41~2023-12-15 01:16: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宜梦天明 30瓶;衣酱 5瓶;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8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5)

    【叶卡捷琳娜很快发现自己的行动并不是很容易, 她无人可用,并且和女皇见面也非常不容易。】

    【伊丽莎白对她毫无感情可言,大约还有些讨厌她,因为叶卡捷琳娜处理不好和彼得的夫妻关系, 让她为继承人等待太久。她还被明令禁止参与政事, 不准写信,但她之前不仅代彼得全权处理荷尔斯泰因的政务还往前线传信, 这些都违反了伊丽莎白的规矩。】

    伊丽莎白眯起眼, 彼得的废物形象在她心里又加深了一些。

    不管是彼得无心处理公国的政务还是他没有能力才让妻子从自己手里夺走了权力

    以伊丽莎白的想法, 前者的概率应该高一些。按索菲娅的情况, 不说当时敢不敢和彼得争权, 即使她想争, 彼得对上她也有压倒性的优势。

    当然,如果彼得就是那么废, 当她没说。

    反正不管是哪种情况, 他都不会是一个好君主。

    【叶卡捷琳娜不能坐以待毙,与其等着舒瓦洛夫等人煽动女皇将她遣送走,实际上当时她哪里也去不了了。她的家乡泽布斯特已经被吞并,母亲和继承爵位的弟弟分别在巴黎和汉堡避难, 法国不介意接收她,但俄罗斯绝不会把未来的皇后和沙皇的母亲送到法国手里。况且无缘无故将皇孙的母亲送走,该如何向外人解释其中的内情?】

    约翰娜张了张嘴,想就被吞并的领地发表一点自己的意见, 但发现众人根本没有关注她,只能又将嘴闭上。

    【深知自己不会被遣送走的叶卡捷琳娜决定以退为进, 她写了一封信让人交给女皇, 先一步请求女皇派人送她和母亲团聚。】

    【在等待女皇决定的时间中, 她的侍女、别斯杜捷夫以前派来监视她,后来变成她的帮手的人也被送走,这让她的处境更加艰难。】

    【不过她也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敌人的敌人。宫廷和民间看不惯舒瓦洛夫一家的人大有人在,有人爬上高位,自然就有人眼馋嫉妒,而且还有不少人同情别斯杜捷夫,他在民间的名声相比舒瓦洛夫一家还是要好上不少的。】

    【叶卡捷琳娜和一名神父搭上了线,他就看不惯舒瓦洛夫一家,这名神父是伊丽莎白的告解牧师西奥多。通过西奥多,叶卡捷琳娜最终得以面见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不认识西奥多,可能是她后来的告解神父。

    和她关系这么近的人都会选择帮助索菲娅,证明舒瓦洛夫一家很招人恨,同时也证明那个时候宫廷中已经乱到一定地步,暗潮汹涌,她的身体应该很不好了。

    【和伊丽莎白的交谈中,叶卡捷琳娜极力请求女皇将她送回母亲身边。如她所想,伊丽莎白没有答应。随后伊丽莎白就信件问题质问了叶卡捷琳娜,她非常沉着,应答得体,在伊丽莎白的诈问之下也没有惊慌失措,透露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当时旁听的还有彼得,不过显然他不是来求情的,而是煽风点火,一直说叶卡捷琳娜的坏话,但效果适得其反,反而激起了女皇对叶卡捷琳娜的几分同情。】

    【以退为进这招很管用,叶卡捷琳娜和伊丽莎白交谈两次后,再也没有人用别斯杜捷夫和阿普拉克辛的事攻击她了。她得以留在俄罗斯,但她的小圈子已经一无所有。别斯杜捷夫的审讯已经有结果,他被流放,波尼亚托夫斯基被女皇告令波兰召回国,只留下叶卡捷琳娜孤身一人。】

    【她的境地看起来比刚和彼得结婚的时候还要糟糕,那个时候她起码和彼得的关系还算可以,不像现在,彼得迷恋伊丽莎白·沃伦佐娃,甚至流露出要让她取叶卡捷琳娜而代之的意思。】

    别斯杜捷夫心中叹息,听到自己被流放的消息还算镇定。

    流放比关进要塞还是要好一点的,流放还可能会被召回,要塞里关的多半就是□□,鲜少有能走出来的。

    如果他没有在流放的这段时间死去,等到索菲娅公主登基,大约还能回到宫廷?

    索菲娅则在想沃伦佐娃是谁?

    她自然不喜欢彼得,以后也不会喜欢,她单纯是好奇这个姑娘该有多美,能让彼得迷恋到为她抛弃妻子。

    她和彼得见面的时间短,但从他的表现和神迹的讲述来看,彼得不是个容易讨好拿捏的人。

    【面对失去一切的威胁,叶卡捷琳娜立刻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

    【她未来的道路清晰可见,彼得会成为沙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她要么成为皇后,要么被沃伦佐娃取而代之。或者,更进一步,扶保罗上位自己摄政以及成为沙皇。】

    宴会厅里静悄悄的,俄罗斯的贵族们小心观察女皇的脸色,各国大使则左右扫视索菲娅公主和女皇两人。

    从女皇脸上众人都没有看出什么情绪,她仿佛没有听到什么当皇帝的野望一样,很平静。

    令众人诧异的是,他们也没有从索菲娅公主身上看出什么。

    这位公主大概知道大家会观察她,也知道自己还不能很好地掩饰情绪,干脆将头颅压低,让众人只能看到她的额头和半闭的眼眸。

    她的母亲,被众人遗忘的公爵夫人情绪倒是非常鲜明,不过没什么用,众人想要了解的不是她。

    【除了等着侍女沃伦佐娃取代自己,想要走另外三条路并不容易,叶卡捷琳娜需要重新聚集起势力才能有图谋其他的可能。】

    【然而她并不需要做什么,有彼得作为对手就已经让她成功了一半。】

    伊丽莎白按了按眉头,她有预感,接下来她能听到不少彼得的蠢事,尽管她已经觉得彼得够蠢了。

    【还记得别斯杜捷夫被捕的时候有人怀疑叶卡捷琳娜给普鲁士当间谍吗?叶卡捷琳娜没做过这种事,但彼得做过。】

    嗯?

    嗯?!!!

    他们幻听了吗?

    俄罗斯贵族面面相觑,从彼此脸上看到了否定的答案。

    【威廉姆斯被召回英国之后,英国又派了新大使基斯。】

    【基斯继承了前任的间谍事业,同时也在俄罗斯宫廷中给自己寻觅盟友,他眼光独到,一下就挑中了彼得。】

    【威廉姆斯的情报靠自己收集和编造,但彼得是真给基斯情报。不仅如此,彼得给得光明正大,毫不遮掩。圣彼得堡人人都知道彼得在给普鲁士当间谍,法国和奥地利的大使为此提出过激烈抗议。】

    大概是有了心里准备,伊丽莎白竟然觉得自己尚算平静地接受了彼得的行为。

    见鬼!

    她当然没那么平静!

    “彼得·费奥多罗维奇!白痴!蠢货!”

    他把军队和战争当什么?当他桌子上随意摆弄的锡兵还是一个个串在剑上了老鼠?!

    那是战场,是战斗,军队用性命为俄罗斯战斗,身为未来的君主,他却在后面如同游戏一样出卖国家的利益!

    伊丽莎白气得脏话都飙出来了。她混迹过市井,对一些下流话颇为了解,现在毫不客气地将这些话奉送到彼得身上。

    俄罗斯的贵族们同样非常愤怒,但因为陛下的情绪太激烈了,他们的愤怒反而淡了,更强烈的是荒谬感。

    他们知道彼得大公崇拜普鲁士国王,但崇拜到出卖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各国大使自动忽略伊丽莎白的脏话,他们还是需要为失控的女皇保留一些颜面的。

    同时大使们也在思索各自国家的储君是否有崇拜敌对国家君主的倾向,有彼得大公的前车之鉴,不能不防,王室教育还是要加强,日后要是君主无嗣,选继承人也要谨慎。

    【彼得过于离谱的行为招致了很多不满,让从瑞典返回俄罗斯的大使帕宁伯爵向叶卡捷琳娜靠拢。这位伯爵同样主张反普政策,他也是别斯杜捷夫的门徒,更是保罗的老师。】

    【他并非想要拥护叶卡捷琳娜登基,他实际的想法是直接扶持保罗,让叶卡捷琳娜摄政,俄罗斯宫廷也渐渐有这样的声音传出。叶卡捷琳娜假意认可了他的想法,将帕宁收拢到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她在大臣中有了支持者。】

    【除了帕宁伯爵以外,叶卡捷琳娜的另外两个盟友是她的新情人奥尔洛夫和达什科娃。】

    【奥尔洛夫出身近卫军团,参加过七年战争,1759年作为送普鲁士俘虏回圣彼得堡后和叶卡捷琳娜相识。奥尔洛夫有四个兄弟,五个人掌握着四支近卫团的势力,让叶卡捷琳娜日后有了发动政变的底气。】

    伊丽莎白有些烦躁地敲打权杖。当初她就是笼络近卫军发动的政变。

    历来俄罗斯政变都离不开近卫军的身影。近卫军队沙皇来说既是保护也是威胁。

    彼得这个傻瓜,连这点都看不出来,竟然还放任索菲娅接近近卫军的人。

    出卖情报都没有失去近卫军支持严重。

    难怪会被推翻。

    【至于达什科娃,她是已经晋升为总理的沃伦佐夫的侄女,威胁到叶卡捷琳娜地位的伊丽莎白·沃伦佐娃是她的姐姐。按理来说达什科娃应该站在彼得和姐姐一边,两人也确实拉拢过她,但达什科娃看不上彼得和她的姐姐。】

    【达什科娃是个热爱读书的姑娘,她崇拜同样热爱读书,头脑聪颖,举止端庄的叶卡捷琳娜,而不是粗鲁、没教养、不像是贵族的姐姐和彼得,她自愿投身到叶卡捷琳娜的阵营,并偷偷翻阅叔父的文书,给叶卡捷琳娜传递情报。】

    【大臣、军队、以及敌方内部都有人手,只等某个时候,叶卡捷琳娜就可以振臂一呼,推翻彼得,自己带上王冠。】

    索菲娅屏住呼吸,她格外期待接下来的内容。

    但伊丽莎白、别斯杜捷夫等一些老道的政客却皱起了眉头。

    不对。

    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

    虽然看似索菲娅公主的具备了政变的条件,但其实势力单薄,仅凭一个大臣、几支近卫军团和一个小姑娘是不可能政变成功的。

    彼得大公那边的优势比她更大,在血统和伦理上彼得大公就占据绝对优势,更不用说其他方面。

    里面一定还发生了别的事情。

    【1761年底,伊丽莎白再次病重,这一次,她病得很不寻常,似乎真的到了生命的终点。整个欧洲的目光都聚集在圣彼得堡,都在等待一个结果,等她能不能挺过来,这关系到欧洲战场的最终局势。】

    【普鲁士已经穷途末路,只需要伊丽莎白再支撑一段时间,三个月、半年,如果可以,最好是一年,法奥俄的联军就能彻底击败普鲁士。】

    【作者有话说】

    彼得最耐心的事是训练他的士兵,荷尔斯泰因大臣追着他让他批公文,烦不胜烦的彼得将这些推给了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几个小时就处理好这些事了,后来大臣就习惯找她而不是彼得了——

    感谢在2023-12-15 01:16:59~2023-12-16 01:03: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吃刀子吃米饭 20瓶;黑月羽、琅嬛、不吃芹菜的欣欣子、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6)

    伊丽莎白有预感, 她的生命可能终结在五十二的时候。

    这个预感很快应验。

    【1761年底,腓特烈已经被法奥俄的军队包围。柏林两遭洗劫,整个城市几乎沦为废墟。俄罗斯实质性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奥地利已经夺回大部分西里西亚领土。】

    【腓特烈的盟友英国也在着手从战争中抽身。1760年, 乔治三世登基, 不是在汉诺威长大的他对这块领地不像父亲祖父一样感情深厚,对于保卫它的热情不甚强烈。英国入局七年战争, 除了汉诺威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和法国争夺海外殖民地, 他们利用普鲁士将法国牵制在欧洲大陆上, 到1761年的时候, 法国在海外的势力已经节节败退, 对英国来说,支持普鲁士已经不是特别重要的事了, 他们更乐于用和谈解决眼下的局面。】

    【普鲁士灭亡似乎近在眼前, 腓特烈甚至想过自杀,但他的运气没有用尽,在这个节骨眼上,伊丽莎白没有撑过去, 她于1762年1月5日去世,俄罗斯变天了。】

    伊丽莎白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像是连着胸腔中的郁气一起吐出。

    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了, 她有点难受,不过可能是这个时间比她猜测的要长许多, 她也不算多么恐惧, 竟然觉得还能接受。

    俄罗斯贵族们见陛下很是镇定, 也放松了神经,要是陛下反应很大,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安慰或者表达哀痛也不太对,没有任何表示也不太对。陛下自己能冷静应对就太好了!

    而意外获得自家陛下死亡时间,又知道在海外殖民地打赢法国的英国大使也不知是该悲伤还是该高兴,最后选择默默记下这些信息。

    他还挺庆幸法国大使先前被赶出去了,否则现在可能免不了要针锋相对和法国人吵上几句。

    各有各想法的众人好像都忘了叶卡捷琳娜登基和伊丽莎白死亡是在同一年,意味着彼得的皇位还没坐热就被赶下来了。

    也可能不是忘了,是大家对这一点已经有心理准备,毕竟索菲娅公主有野心,彼得大公又蠢又荒诞。

    但接下来,他们会知道,再充足的心理准备也不足以应对彼得的各种离奇行为。

    【没有人知道伊丽莎白为什么在彼得有了当间谍这样出格的行动之后仍然没有改变继承人,彼得还是顺利成为了新的沙皇,宫内外中风平浪静,没有政变。彼得上位的时候,人们的反应还挺热烈,连彼得自己都没料到俄罗斯人还挺欢迎他。】

    【但这样的热烈是因为民众不知道彼得曾干过什么,也不知道他后来还会干什么。】

    伊丽莎白倒退几步,一直退到拉祖莫夫斯基身边。

    “陛下?”

    “等一会儿我要是晕倒了,你要扶住我。”伊丽莎白道。

    拉祖莫夫斯基:

    他想说彼得大公应该不至于,但想想之前,拉祖莫夫斯基也不太敢肯定。

    “我知道了,陛下。”拉祖莫夫斯基最后回道。

    【在讲述彼得之后的离谱操作前,必须客观说一句,他在登基之初,不是没有颁布过让人认可的政策,不管这些政策是出自谁的手笔,作为沙皇,他是首肯过,并且这些政策也确实对人民有利的。】

    【彼得首先削减了盐税,这一点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他又下令在城中繁华地区设立了晚间警察巡逻制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安全,还有每个城市的哨岗制度,这些政策在彼得下台之后仍然被沿用。彼得还废除了机务部,允许宗教自由等,这些都是得人心的举措。而且他还一并免去了贵族的强制性兵役,这一条措施虽然给了贵族空前强大的特权,但也实实在在为他赢得了贵族们的支持。】

    【光凭这些,彼得完全能坐稳皇位,如果没有后来的一系列迷之操作的话。】

    【彼得首先、也是最让人诟病的一点是他和普鲁士的结盟。】

    【刚一登基,彼得就对前线军队下令让人停止对普鲁士的攻击,这一点可以说没有超出众人的预料,很多人都认为他会这么做。但之后他命令俄罗斯军队听从腓特烈的指示,向昔日的盟友法国和奥地利开战就让人看不懂了。】

    【一夜之间盟友变敌人,法奥联军都没有想到。好在俄罗斯军队虽然停止了进攻,但对于听腓特烈吩咐这件事并不感冒,没让法奥联军遭受更大的冲击。】

    令人窒息的沉默蔓延开来。

    战争中盟友、敌人的身份变换也不是没有,但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协商,大家都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观望和转变立场。没有军队还在一起就半途改换身份的,彼得的做法属于不讲武德。

    伊丽莎白深深喘了两口气,有愤怒,但尚在可忍受范围内,她还以为彼得只会搞破坏,没想到还有做过正确的决策。

    当然,她认为的正确不包括对贵族的那一条,但也不算太过分。

    很快,伊丽莎白就知道自己刚刚的想法又多天真了。

    【不仅是盟友,连腓特烈本人多没有想到还能天降喜事,他绝境逢生了。】

    【如果说停战,只是彼得荒唐的一小步,接下来他还有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

    【面对俄罗斯结盟的意愿,腓特烈十分乐意,说俄罗斯是他的救命稻草也不为过。两国结盟需要谈判,对利益进行划分,出于对彼得“伸出援手”的感激,腓特烈已经表明愿意将被俄罗斯占领的东普鲁士直接割让给俄罗斯,但彼得相当慷慨地表示拒绝。他不接受割让,这块地盘被无条件送还给普鲁士。辛辛苦苦打仗七年,俄罗斯为此填进去几万条士兵的性命和几千万卢布的军饷,但最后却什么也没得到。】

    【难道没人想过制止彼得的行为吗?没有。彼得根本没有给大臣们机会。和谈的文书是他让腓特烈自己拟定的,彼得连看都没看,只听过来谈判的普鲁士大使念了一遍条约就签了字,这一切都是彼得和普鲁士大使私下进行,没有第三人在场,总理沃伦佐夫是后来才看到已经签字的文件的。】

    【说起来腓特烈还有点道德,没在条约里写更过分的事,照当时的情况,彼得指不定会照单全收。】

    【陛下都已经签字了,还能怎么办,没了国内的支持,俄罗斯的军队只能从东普鲁士撤出,普鲁士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回了领土。】

    【消息传出,全欧洲都震动了,法国和奥地利大使连夜收拾行李离开了俄罗斯。】

    宴会厅的人也震动了。

    俄罗斯贵族们尤其震惊,差点连话都说不出来。

    等他们反应过来是,巨大的喧嚣简直要将屋顶掀翻。

    并非人人都是反普人士,但不能忍受到手的土地被白白送出是每个人的共识,一时间,宴会厅脏话此起彼伏,唾沫横飞。

    各国大使对此表示理解,换成他们碰到这种事也要骂脏话,没看法国和奥地利大使都跑路了吗?估计是怕当时宫廷会有更离谱的事发生,威胁到他们的人身安全。

    但理解归理解,大使们还是小心挪动,远离俄罗斯人,避免被口水喷一脸。

    和激动的贵族们相比,伊丽莎白只觉脑袋发晕,眼前一黑,就仰面倒下了。

    “陛下!”拉祖莫夫斯基抱住仰倒的伊丽莎白,满脸焦急。

    “来人!御医!”

    “把陛下扶到椅子上。”莱斯托克赶忙走到伊丽莎白身边,他不用诊断都知道陛下是气急攻心才晕倒的。

    几个侍从过来,和拉祖莫夫斯基一起合力将伊丽莎白搬到椅子上。

    刚一将人放下,还不等莱斯托克详细检查,缓过一口气的伊丽莎白就已经睁开眼睛。

    “陛下,您感觉如何?”莱斯托克问道。

    伊丽莎白摇摇头:“我没事。”

    宴会厅的嘈杂吵得她头疼,她握了握手,权杖不在。

    索菲娅双手托着权杖走到她跟前。伊丽莎白晕倒时权杖脱手,正好倒向她这边,她条件反射伸手一捞,就将权杖捞在了手里。

    “陛下。”索菲娅半跪在地上将权杖办举在身前递给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抓过权杖,深深看了她一眼,“扶我起来。”

    这话不知道是对谁说的,索菲娅站起身,退到一旁,莱斯托克见状,和拉祖莫夫斯基一左一右又将女皇扶起来。

    “咚咚咚!”

    连续敲击了几下权杖后,伊丽莎白高声道:“安静!”

    贵族们安静下来,众人全都看向女皇。

    “陛下,您还坚持保留彼得大公的继承人之位吗?”别斯杜捷夫十分犀利地问道。

    伊丽莎白环视一圈,这并非是别斯杜捷夫一个人的问题,她在所有贵族脸上都看到了相同的问题。

    “来人。”伊丽莎白平静地道:“去看看彼得大公在哪里。把他带回房间,派人看守住房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放他出来,也不准任何人接近他。”

    “哦,对了,让医生给他把手术做了,正好让他在房间里老实呆着。”

    “是。”

    侍从领命而去后,伊丽莎白才看向别斯杜捷夫:“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之后再讨论。”

    别斯杜捷夫不是很满意这个答案,到这种程度,女皇还不肯放弃彼得大公吗?

    伊丽莎白并非不放弃彼得,她只是难以抉择。

    彼得肯定是不行了,别说她不想再坚持彼得的地位,哪怕她有心,贵族们都不会同意。

    但出于私心,她在彼得的后代和索菲娅之间犹豫。

    指定索菲娅,等于让她的所有后代都拥有继承权。

    皇位属于她父亲的血脉后代,她不希望改变这一点。

    让索菲娅摄政是不是更好一点?伊丽莎白摇摆不定。

    见别斯杜捷夫还想说话,伊丽莎白还是没有下不定决心,她再次强调道:“之后再说。”

    陛下心意已决,别斯杜捷夫只好暂时退下。

    【和普鲁士的联盟让彼得得罪了法国和奥地利,也让军队寒心。不过他还是我行我素。之后他又进行了军队改革,在俄罗斯照搬普鲁士的军队制度,让军队换上德国制服,按照普鲁士的方法操练他们。随后,他又解散了近卫军,将荷尔斯泰因的士兵召来代替近卫军守卫他的安全,让自己的亲戚,完全没打过仗的荷尔斯泰因的乔治公爵担任俄军元帅。】

    【这些还不够,继改革军队后,彼得还同时对东正教进行改革。彼得从来没有融入过俄罗斯的宗教中,在宗教观点上,他也向自己的偶像腓特烈看齐。彼得下令没收了教会土地和财产,拆除教堂的圣像,强制让东正教的教士们做路德教打扮,还想修建新教教堂。】

    【教会并非不能改革,彼得大帝就曾做过改革。他废除牧首制,没收教会财产,派政府人员监管教会,但他是强权在握的大帝,即便如此,他都没有强制东正教转换为新教形式。】

    【彼得的改革将教会得罪透了。】

    贵族们又默默看向伊丽莎白。

    他们的陛下就是个狂热、虔诚的东正教教徒,不提军队的问题,就说教会这点,陛下还能容忍彼得大公?

    伊丽莎白闭上眼睛。

    【彼得在进行自己的疯狂改革加得罪人,将自己往末路上推的时候,叶卡捷琳娜在干什么呢?】

    【她能干的非常有限。她怀孕了,并且在想尽办法隐瞒这件事,多数时候都深居简出。但她每一次出现,必然都会为自己博取一些印象分和同情,尤其在彼得的对比之下。】

    众人:???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写到登基,发现写不完,彼得在位半年,但他事情真没少干——

    乔治公爵:也是叶卡捷琳娜的舅舅,据说她对这个舅舅还有过懵懂好感。

    **

    叶卡捷琳娜是在1761年6月还是9月怀的孕,一直想办法瞒着,等62年4月生完的孩子,7月政变登基。时间很仓促,而且还被发现了,但她就是赢了——

    感谢在2023-12-16 01:03:29~2023-12-17 00:34: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急急国国王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琅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7)

    众人神色都有些微妙和奇异。

    怀孕, 还是在这个关头。要将这个消息隐瞒下来,该不会怀的是私生子吧?

    如果索菲娅公主因为怀孕事而没有办法进行政变的话

    要是她没怀孕,那彼得大公是不是还要更早下台?

    不过这个猜测也没什么意义。

    【叶卡捷琳娜这次怀的孩子不是彼得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点。在保罗之后, 她还生过一个女儿安娜, 十五个月后就夭折了。安娜是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私生女,但为了不发生丑闻, 孩子的父亲被推到彼得身上, 从那以后彼得就宣布自己不再和叶卡捷琳娜同房。所以这个孩子叶卡捷琳娜必须将他掩藏好, 她甚至瞒过了除奥尔洛夫之外的其他盟友, 避免他们对自己心存疑虑。】

    【为了保密, 叶卡捷琳娜很少露面, 但该露脸的时候她也会做到最好。比如在为伊丽莎白守灵和送葬的时候。】

    【伊丽莎白死后,彼得毫不掩饰自己的快乐, 他大办宴会, 命令所有人不能按守丧的规则穿黑衣,而是要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参加宴会。在为伊丽莎白守灵期间,他不是酩酊大醉就是嬉笑怒骂,像个无法控制自己的顽童一样四处跑动, 指指点点,到处捣乱。等到送葬的队伍出发时,彼得的举动更加令人侧目,他像是将送葬当做一场游戏, 根本不按规矩跟在棺椁后面,反而将其当做一场追逐游戏一样, 总是突然停下, 等抬棺的人走远后又突然追上去, 并为此嘲笑年纪大,跟不上他步伐的老贵族们。彼得似乎觉得这个游戏好玩极了,但一路送葬的贵族和沿途观礼的平民将他的行为尽收眼底,深感震惊。】

    嗯这

    众人之前还为彼得大公不具备君主素养,将政事视作儿戏感到深深震惊,现在看来,他好像也不具备一个正常人的素质。

    女皇应该没有亏待过大公吧?

    除了没有将他从蛮横的布鲁默手中拯救出来,其他地方女皇应该是尽到了责任的,连通敌这样的事都没有对他做出过惩罚,也没有想过要改变他的继承权。

    即使是亲生母子,也不可能做到更好了,彼得大公不感激也就算了,竟然还在葬礼上做出这些——原谅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行为。说是仇人都不过如此了。

    伊丽莎白将牙咬得咯咯直响。

    死者为大。哪怕是她的仇人,都应当知道在她死后给她一些尊重和体面,彼得他难道还是个孩子吗?

    是孩子还好办一点,可以直接将人绑起来控制住,可惜彼得是个大人,还是皇帝,贵族们有心无力。

    【与彼得相比,叶卡捷琳娜一丝不苟按照东正教仪式完成守灵和送葬仪式就显得虔诚和哀痛得多,大部分人都对她的表现感到满意和尊敬。】

    差点咬碎一口牙的伊丽莎白看向低眉顺眼站在身后的索菲娅。

    她决心不再犹豫。

    她可以想办法保证这个女孩以后将皇位传给罗曼诺夫的血脉而不是私生子。

    不管怎样也比让彼得上位强,就算是条狗栓在皇位上也不会比彼得做得更差了,起码一条狗不会同意放弃到手的土地。

    【随后,彼得的所作所为让民众开始对叶卡捷琳娜越发同情,也对彼得越发不满。彼得强迫叶卡捷琳娜给情妇沃伦佐娃授予只有皇室和大公夫人才能得到的圣叶卡捷琳娜勋章让人们记住了她的屈辱。之后在一次庆祝和普鲁士结盟的宴会上,彼得当着所有人、包括各国大使的面咆哮着骂叶卡捷琳娜“傻瓜”的羞辱性行为让大家都知道了他对皇后的态度。当天晚上,彼得就要签发命令将叶卡捷琳娜送去要塞,在他的叔叔也是叶卡捷琳娜的舅舅乔治公爵的苦劝之下,彼得才取消了命令。】

    【所有人都知道彼得或早或晚肯定会和妻子离婚,并且废除王储保罗的地位。】

    众人咋舌。彼得大公已经将人逼到绝境了,不反才奇怪。

    英国大使:

    他有点微妙的联想到了两百多年前的一位先王。

    嘶,英国大使一个激灵,将这点联想抛之脑后,两者也没什么可比性。

    【“傻瓜”羞辱将叶卡捷琳娜的野心推向了高潮,对彼得不满的人围拢在她身边一起商量政变之事。】

    【奥尔洛夫兄弟借职务之便大撒金钱笼络近卫军,基里尔·拉祖莫夫斯基命人印刷了叶卡捷琳娜登基的公告。】

    拉祖莫夫斯基眼角抽了抽,他没想到还能听到自己弟弟的名字。他还为索菲娅公主的反叛贡献了一份力量。

    反叛的人中,应该不会包括自己吧?

    【这些活动都在秘密中进行,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

    【时机来的很快,也很仓促意外。】

    【彼得在6月份离开了圣彼得堡前往奥拉宁巴姆宫,他在这里准备跟丹麦开战的事宜。】

    【和普鲁士的盟约缔结没过多久。彼得准备为了夺回荷尔斯泰因公国丢失的石勒苏益格地区和丹麦宣战。这场战争对俄罗斯并没有益处,只是为了满足彼得索要回自己公国固有领土的心愿。】

    【军队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尤其不满。作为盟友,腓特烈很希望彼得能坐稳俄罗斯皇位,一个崇拜、听命于自己的沙皇这对他有非常多的好处,所以他劝彼得不要轻易对丹麦动手,但彼得根本不听。退而求其次,腓特烈又劝彼得暂缓行动,他愿意做一个调停人,协调俄罗斯和丹麦之间的纷争,再次无果后,无奈的腓特烈劝彼得好歹打仗前先在圣彼得堡加冕,将皇位做实之后再行动,但彼得对东正教深恶痛绝,根本不想通过东正教仪式加冕。对于腓特烈让他离开圣彼得堡后一定要将叶卡捷琳娜看管起来的建议彼得也没听从,他只是将人带到芬兰湾,让后赶到远处的彼得霍夫宫居住后就不管了。】

    【连一个外人都看出来彼得皇位不稳,但彼得还是不管不顾,甚至在抓到参与反叛行动的帕赛克上尉,问出政变谋划后,彼得的属下两次向他报告圣彼得堡的形势,彼得都没当回事。】

    他们已经无话可说了,不听建议、不了解形势,翻盘的机会送到眼前,彼得大公都不知道抓住。只能说彼得大公没有当皇帝的命吧。不是索菲娅公主,换个人来也能将他推翻。

    伊丽莎白已经不忍直视了,彼得蠢得就像没长脑子。

    她很后悔。早在彼得从她派去的老师那里学不到东西的时候,她就该知道彼得智商低下,不该对他还报什么期望的。

    伊丽莎白重重喘了口气,好在现在也不晚。

    上天眷顾俄罗斯。

    【彼得没有对叛乱做出相应举措,叶卡捷琳娜这边的人就反应相当迅速。他们注意到了失踪的帕赛克,明白时机不足以让他们做出更多的准备,政变在并不成熟的条件下仓促开始了。】

    【事发之前,叶卡捷琳娜都还浑然不知,她当时孤身居住在彼得霍夫宫,和奥拉宁巴姆宫相距12公里,政变小团队并不在身边,是帕宁、奥尔洛夫兄弟碰头后商量了此次行动。】

    【阿列克谢·奥尔洛夫从圣彼得堡赶到叶卡捷琳娜的住处,将熟睡中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叶卡捷琳娜叫起,带着她匆匆往回赶。】

    【奥尔洛夫的兄弟则通知他们的手下和驻守在叶卡捷琳娜返城必经之路上的近卫军团护送叶卡捷琳娜,这支驻守军团是基里尔·拉祖莫夫斯基的手下。】

    【从睡梦中起来,披头散发的叶卡捷琳娜狼狈地坐着奥尔洛夫雇来的破烂马车前往圣彼得堡,中途险些因为拉车的马精力不足而被迫停在半路。他们幸运的碰到了一辆货车,货车的主人不知姓甚名谁,但他成了叶卡捷琳娜能够登上皇位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为她贡献了两匹精力充沛可以拉车的马。】

    【换上马后,叶卡捷琳娜在早上赶回了圣彼得堡,见到了奥尔洛夫兄弟召集起来的近卫军。】

    【在那里,叶卡捷琳娜发表了讲话。】

    【她说自己和儿子的性命受到皇帝威胁,她来请求近卫军的保护。但这并非是出于她的私利,而是为了国家和东正教的信仰。她的话得到了近卫军的狂热响应。】(注1)

    【有了近卫军的支持,叶卡捷琳娜没有盲目去挑战彼得,她首先做的是前往历代沙皇加冕的喀山圣母大教堂,在热情欢迎她到来的大主教主持下,加冕成沙皇,随后近卫军团也宣誓效忠女皇。】

    【城中的民众完全忘记了奥拉宁巴姆的皇帝彼得,他们为新女皇的加冕欢呼雀跃,而在冬宫中,议员们和主教早已等候在此。】

    伊丽莎白轻声叹息,整个政变过程跟她当初夜里推翻伊凡差不多轻松。

    彼得早已众叛亲离却浑然不知,皇城上上下下大概就等着一个某个人出来将他拉下台。

    不过彼得成为皇帝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过了多久?有半年吗?

    能这么短时间就搞丢自己皇位的皇帝也不多见了,连伊凡都比他在位久。

    他连个小婴儿都不如!

    伊丽莎白背后,索菲娅轻轻吐出一口气,随后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个笑容。

    真好啊!未来的她没有遇见太多的困难。

    【取得圣彼得堡军队、大臣、民众的支持之后,叶卡捷琳娜要想办法控制彼得。名义上彼得仍然是皇帝,如果他出逃或反击,对自己相当不利,甚至可能引发内战。她决定亲自带人去捉拿彼得。】

    【而彼得还什么都不知道,他既不知道叶卡捷琳娜是什么时候离开彼得霍夫宫的,也不知道她已经在圣彼得堡登基。】

    【当天晚些时候,得到消息的彼得什么也没做,他没有听从荷尔斯泰因士兵的建议返回公国,也没有召回准备进军丹麦的军队先助他夺回皇位,连向芬兰湾的海军舰队求助的命令也朝令夕改。在彼得撤回让舰队保护自己的命令后,叶卡捷琳娜派来的海军上将接管了芬兰湾的舰队和堡垒,这斩断了彼得最后的退路,等他再想向堡垒求助时,这些海军已经宣誓向女皇效忠。】

    【无头苍蝇一样的彼得团团转了许久,决定向叶卡捷琳娜求和,他提议两人共同执政,叶卡捷琳娜没有理会她,送信的副总理戈利岑当场倒戈。在此之前,向彼得请命自告奋勇来劝说叶卡捷琳娜的舒瓦洛夫、沃伦佐夫和特鲁别茨柯依已经投降。】

    【久久没有等到回信,彼得又写了一封信,表示可以放弃皇位,只要让他和情妇回到荷尔斯泰因,好笑的是,这次送信的大臣伊兹迈洛夫将军也倒戈了,然后带着叶卡捷琳娜的命令反过来劝说彼得写下了退位的书面文件。】

    【就这样,1762年6月28日晚叶卡捷琳娜半夜离开彼得霍夫宫,政变开始,仅仅一天后的29号下午,政变结束,在位半年的彼得退位,叶卡捷琳娜成为新的沙皇。

    【随后彼得被带回圣彼得堡,软禁在罗普沙庄园。】

    【8天后,退位的彼得死于罗普沙庄园。】

    【作者有话说】

    1、出自《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实际是两个公国,但从146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签署规定这两个公国永远不许分开,所以理论上来说,石勒苏益格也是彼得的固有领地。

    不过这块地方在1721年,欧洲混战后归于丹麦,当时奥、瑞、法等国家都承认丹麦对其的统治

    ——

    基里尔·拉祖莫夫斯基:伊丽莎白情夫的弟弟,当时的职位很多,军团的长官、科学院院长、哥萨克军队的长官

    他也喜欢叶卡捷琳娜,年轻的时候,曾经每天步行二十多公里就是为了找和彼得在乔戈洛科娃家居住的叶卡捷琳娜吃饭,见个面又走回去。

    叶卡捷琳娜的回忆录里记载她登基很久之后问起过基里尔,是什么支撑他每天走那么多路过来,基里尔说是爱情,叶卡捷琳娜哈哈大笑,才恍然大悟

    ——

    政变中

    最先投降的人:舒瓦洛夫、沃伦佐夫和特鲁别茨柯依

    第一次送信的是戈利岑,当时是副总理大臣

    第二次送信的是伊兹迈洛夫将军,基里尔·拉祖莫夫斯基手下的近卫军和这人的名字一样,叫伊兹迈洛夫斯基军团。

    近卫军的名字好像是按照最初成立时的资助人(贵族)或者成立地点命名的

    腓特烈还建议彼得要打仗的话,将大臣们都带上,彼得听了,结果这些人一个比一个投降快。

    不知道是传统还是大臣们已经让彼得的操作弄得摆烂了,压根不想抗争。

    ——

    芬兰湾的堡垒叫喀琅施塔德,彼得先让人传信,让这里派三千人到奥拉宁巴姆保护他,然后又立刻传信收回命令,只让人守好堡垒。结果后脚叶卡捷琳娜的人就来接手了

    ——

    百科资料的叶卡捷琳娜的在位时间是1762年7月9日开始,政变是6月28日,但实际中间没过这么久,时间差应该是当时俄国采用的是儒略历,比欧洲通用的格里高利力(也就是公历)要早10天,实际政变一天就完事了——

    感谢在2023-12-17 00:34:14~2023-12-18 00:20: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于塞下 30瓶;Ambra 10瓶;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1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8)

    所以彼得大公退位后就被谋杀了?

    索菲娅公主倒是挺心狠手辣的。

    伊丽莎白也很是意外。

    她确实不喜欢彼得, 但让他去死,伊丽莎白从来没这么想过。

    她以为索菲娅顶多将人关起来,没想到她竟然将人杀了?!

    【彼得的死亡原因一直是个谜团,不管是当时还是后来, 多数人都认为彼得的死亡是叶卡捷琳娜下的命令, 虽然她本人极力否认,但没什么人相信。】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猜测, 就要从叶卡捷琳娜的继承权说起。】

    空中的水镜切换了画面。

    众人便看到:

    「圣彼得堡的冬宫中, 一队身着近卫军服侍的士兵穿过房门, 走在最前面的人分明是一名女扮男装的人。」

    「辉煌的王宫中一扇扇门次第打开, 守在门边的侍者在穿军装的女人经过时一一跪下, 高呼“女皇万岁”。视角扫过周围, 除了家具、装饰以外,墙上还挂着许多画像, 历代沙皇, 王室中人,还有一些欧洲艺术家的画作装点着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为整座宫殿带来些许文艺气息。

    阳光从窗户中透过,照亮了王宫, 其中一束光芒正好打在女人的脸上,她抬起头,面带微笑,仰头望着前方, 然后俏皮地不知道冲哪里眨了下右眼。」

    随着她一步步前进,众人也看到了她刚才注目和眨眼的地方, 那里是一副画像——彼得大帝身穿盔甲, 披着绣有双头鹰徽记的斗篷目视前方, 背后的红绸软垫上是金色的王冠,象征着他皇帝的身份。另一边则是航行在海上的舰队,这是彼得大帝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发展海军,打通波罗的海。

    所有人都明白了,画面中的女子刚刚是在冲彼得大帝的画像眨眼。

    “无礼!”意识到这一点后,伊丽莎白重重敲打手中的权杖,愤怒地道。

    俄罗斯贵族们没有女皇反应大,他们倒也能理解女皇的心情。

    这毕竟是她敬爱的父亲,也是将俄罗斯带向欧洲强国的伟大沙皇,人人应该对他尊敬、爱戴,而不是在画像前做出这样不太庄重的举动。尤其是这场面看起来,好像是在政变的路上。

    去推翻彼得大帝的孙子,还对着彼得大帝的画像眨眼,像是在挑衅一样。

    不过如果将这看成是两代大帝跨越时光的交流,又多出了一些宿命感。

    各国大使们没有俄罗斯人那么多感触,他们觉得这一幕还挺有趣的。

    画面仍在继续。

    「军装女子带头闯入一间房间,房间里只有一个,正在点燃一份文件。随后,烧毁文件的人起身,从另一边的盒子里取出一份文书递给军装女子。文件的内容被读出——伊丽莎白女皇临终前指定皇位传给阿列克谢·拉祖莫夫斯基。」?!!!

    不管是觉得有趣还是愤怒,所有人通通被这个爆炸性的信息惊回神。

    之前神迹不是还说女皇没有更改过继承人吗?怎么又变了?继承人还变成了她的情夫?

    拉祖莫夫斯基成为了众人目光的焦点,向来谨慎的他非常不想用这种方式引人注目。

    伊丽莎白忍不住思索,她有想过要将王位传给阿列克谢吗?

    目前肯定是没有的,但以后,她也不知道。

    如果对彼得失望之极,又不清楚索菲娅的前途如何的时候,她会不会顶着风险立下这样的遗嘱。

    【刚刚大家看到的这一幕是根据叶卡捷琳娜登基后的一则传闻做的演绎。叶卡捷琳娜的确向拉祖莫夫斯基索要过一份文件,关于文件内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伊丽莎白在临终前其实更改过遗嘱,指定了自己的秘密丈夫作为新任沙皇,但拉祖莫夫斯基没有野心,对整件事秘而不宣,默认了彼得的皇位。叶卡捷琳娜登基后为了以防万一,派人向他要回文件,拉祖莫夫斯基当着来人的面将遗嘱烧掉了。】

    【另一种说法是,这份文件是伊丽莎白生前和他秘密结婚时签订的婚书。之所以要这份婚书,是因为叶卡捷琳娜想要找一个前例,好为她和情人格里高利·奥尔洛夫结婚提供依据。不过因为文件被毁,所以里面的具体内容已经无人知晓。】

    【之所以提起这件事,是因为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促成彼得死亡的原因。】

    众人的注意力又被拉了回来。

    被水镜的画面一打岔,他们都快忘记彼得大公的死了。

    【回到叶卡捷琳娜登基的时候。在我们看来,她政变从开始到结束都顺利无比,所有人一心一意拥护她。是这样没错,但政变结束后,当她坐上皇位开始,她的王位其实比彼得还不稳。】

    空中的水镜切换成了另一副画面,众人之前都见过。

    身着斗篷,头戴大王冠的女人站在王座前,她居高临下望向前方,目空一切。在她身前,贵族们排成两列纵队,俯身垂首,向女皇表示尊敬。

    女子的眼睛直直穿透水镜,犀利的目光仿佛落在众人身上,人明明不在眼前,但那股威严却能穿透水镜,让人不由自主也想像画面中的贵族们一样,跟着臣服这位女皇。

    没有人认为大臣们会不臣服这样的女人,而她的皇位还摇摇欲坠。

    【虽然彼得后来一路作死,让他众叛亲离,但他皇位的合法合理性是不存在任何疑问的,叶卡捷琳娜则不同。】

    【在俄罗斯,想要成为沙皇,有两条路,一条是根据彼得大帝在世时修改的继承法则,即沙皇随自己心意指定继承人。由此条规则即位的沙皇不必拥有皇室血脉,比如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婕琳娜一世。】

    【另一条路就是根据传统,沙皇血脉可继承皇位,比如后来的安娜一世以及同样政变上位的伊丽莎白女皇。】

    【这两条路叶卡捷琳娜哪边都不占,所以注定了她的皇位在法理上存在巨大疑问,臣民们可以因为对彼得的一时激愤将她推上皇位,也可以因不满将她拉下来,尤其是彼得的存在对她来说是个威胁。】

    【叶卡捷琳娜没有明确下令要杀死彼得,她甚至没有将人关进要塞,但她将情夫的兄弟派去看守彼得了。】

    【叶卡捷琳娜登基后,为了感谢所有支持过她的人,她对他们大肆嘉奖。土地、爵位、金钱,叶卡捷琳娜毫不吝啬,对她曾经的敌人们也非常大度,并不计较他们支持彼得的行为。但这些换不来满足,总有人觉得自己出了大力,但得到的赏赐太少。叶卡捷琳娜自己也曾抱怨过,连一个士兵都会跟她念叨,是自己将女皇推上了王位。】

    【其中最不满的大概是奥尔洛夫。他和叶卡捷琳娜有个私生子,叶卡捷琳娜当了皇帝,他就想当皇夫,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大臣们不会同意这件事,这是对保罗继承权的挑战。但奥尔洛夫想不到这一点,他简单的头脑认为障碍在彼得。他想娶叶卡捷琳娜就要先解决彼得。碰巧,彼得的存在是叶卡捷琳娜的心病,他的兄弟又负责看守彼得。】

    【中间的细节不必赘述,没人能说清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人们只知道彼得退位一周后,叶卡捷琳娜见到了惊慌失措的阿列克谢·奥尔洛夫送来的信,信中告知了彼得的死讯。事后,官方公布的死讯中彼得的死因被定义为痔疮导致的疝气发作。当然,没有人相信这回事。各国对俄罗斯官方的解释大加嘲讽。】

    伊丽莎白脸色扭曲了一瞬间。

    各国大使也觉得这个理由非常扯淡。

    但他们也知道,只要彼得大公死了,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不足以取信众人,阴谋论一定会存在并且大行其道。

    【自证是最难的事,况且叶卡捷琳娜事后没有处罚任何一个看守者以及卷进彼得死亡事件中的人,让人们更加相信一定是她在背后推动了彼得的死亡。】

    【有趣的是,在欧洲各国明嘲暗讽,指责叶卡捷琳娜需要为彼得之死负责的时候,彼得的偶像腓特烈却替叶卡捷琳娜澄清背书,也是很讽刺了。】

    【可惜彼得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偶像不值得。】

    伊丽莎白眯起眼睛。

    彼得以前不知道,现在她一定会让他知道。

    不过以他的蠢脑袋,伊丽莎白也不确定他会是什么反应,说不定还会觉得是她在撒谎。

    【和彼得之死一样被扣在叶卡捷琳娜头上的是两年后废帝伊凡六世之死。】

    【他虽然被关着,但对叶卡捷琳娜的威胁性和彼得一样。】

    【明面上,伊凡六世是死在一场失败的营救行动中,杀死他的人依据的是伊丽莎白在世时定下的规定——如果有人试图营救他,守卫务必将营救之人和伊凡六世一同处死。】

    【但在他死前,他的守卫曾被更换过,做下决定的是帕宁,他还对派去的人重申了伊丽莎白时期的命令。】

    【后来的事大家就知道了,一位“野心勃勃”想要扶持伊凡六世当沙皇的军官米罗维奇营救失败,他突破重围赶到监牢时,伊凡六世已经被看守杀死在狱中。】

    【尽管米罗维奇最后被叶卡婕琳娜处死,也阻挡不了人们对她的揣测。】

    【不管外界对彼得和伊凡六世的死如何揣测,叶卡捷琳娜都无能为力。她是最终的受益者,无可否认。对她皇位威胁最大的两个人都没了,在保罗成年前,她的皇位起码坐稳了,接下来,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统治俄罗斯了。】

    【作者有话说】

    彼得的死因肯定不是什么疝气痔疮这样的理由。有中毒和勒死两种说法——

    感谢在2023-12-18 00:20:13~2023-12-19 00:11: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吃刀子吃米饭 10瓶;生活要甜做人要飒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2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9)

    很难说宴会厅里的人现在是什么感想。

    政变, 各国大使们见得多了,哪个国家从古至今没有过政变。况且从几十年前到十几年前,甚至到现在,为了皇位打成一锅粥的事还历历在目。但堪称干脆利落, 果断处死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皇室后代, 直接掐死叛乱源头的国王就比较少见了。

    俄罗斯果然没有辜负一些野蛮、落后的刻板印象。

    可别说两位皇帝的死跟女皇没有关系,一次还能是巧合, 连着两次, 上帝都不信有这种巧合。

    伊丽莎白不知道各国大使们的想法, 不然她就会要跟他们强调一下, 索菲娅是德意志人不是俄罗斯人, 刻板印象也不应该推到俄罗斯头上。

    对于彼得和伊凡的死, 伊丽莎白难以评价索菲娅的做法。

    她可以理解索菲娅的想法,毕竟自己作为正统继承人, 都因为政变而时刻警惕伊凡的存在, 以至于睡不安稳。索菲娅比起她还缺少合法性,选择直接将人除掉是最省事的办法。

    但理解归理解,这样极端的手段她不喜欢。

    想到这里,伊丽莎白不由叹息一声, 说到底还是彼得的错,要不是他自己无能,何至于造成以后的局面,最后连性命一起丢了?

    不过这次, 她会亲自指定索菲娅的继承权。免得她日后对彼得下手,好歹能保住他的命。

    将这些想法按下后, 伊丽莎白继续听索菲娅的治国之策。

    既然能将俄罗斯打造成欧洲第一强国, 治国方面应该有值得她借鉴的地方。

    对俄罗斯有好处的, 也不用非要等到索菲娅上位之后再执行,她可以先开始推行这些政策,也免得索菲娅以后走弯路。

    【在说到叶卡捷琳娜对俄罗斯的治理上,首先需要强调一点,叶卡捷琳娜被称为大帝,并非全都因为她在为俄罗斯开疆拓土上的巨大贡献,在内政上,她也颇有建树。】

    【但相比于对她在武力和外交上的赞誉,她的对内政策所获得的赞扬和批评都很多。】

    伊丽莎白包括俄罗斯的贵族们心里同时咯噔一下。

    想一想彼得,大家又都放下心来,再差应该也不会比彼得大公差了,看在领土扩张的份上,要是内政方面有做的不好的,贵族们也觉得可以理解。人总不能面面俱到,他们也相信大帝这个称号所具备的分量。

    【在统治初期,常年阅读孟德斯鸠、伏尔泰作品,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叶卡捷琳娜是同情底层人民的,这在她早期的一些政策中有所体现。】

    【叶卡捷琳娜登基后首先要处理彼得留下来的烂摊子——欧洲战场上不知何去何从的俄罗斯军队、被强制征收财产的教会和对丹麦的战争。】

    【最后一项很好处理,两边还没打起来,直接叫停军队就行。】

    【前两项就不太好办了。】

    【基于彼得和普鲁士的联盟,俄军撤出了对东普鲁士的占领,所有人都以为女皇会继续伊丽莎白时期的扩张,但叶卡捷琳娜并不这样想,她延续了彼得的政策,命令军队撤回,实在是因为政府也没钱了。】

    【叶卡捷琳娜接手的俄罗斯国库亏空、背着外债、国内物价飞涨、商业被大贵族私人垄断,根本没钱支撑军队打仗。面对困境,上位后的叶卡捷琳娜还掏出了自己的私房钱先应付政府的开销,随后针对垄断和物价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暂时稳定了物价。】

    伊丽莎白:什么调整,不能详细说说吗?

    【不过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想要填补国库亏空,还需要想办法开源,叶卡捷琳娜盯上了教会的财产。】

    【相信大家没有忘记彼得是怎么对教会的。教会本来指望叶卡捷琳娜上位后会归还教会的产业,她也确实废除了彼得的法令。但教会的产业实在太诱人了,缺钱用的叶卡捷琳娜不可避免垂涎这笔财富,所以她着手针对教会进行了改革。】

    【叶卡捷琳娜的步子不像彼得迈得那么大,她的改革政策和彼得大帝时期对教会的改革相似,就是将教会置于政府体系之下,由政府派人对教会进行监管。】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不明白为什么叶卡捷琳娜的政策会向彼得大帝靠拢。既然彼得大帝已经定下了政策,为什么还需要改革?】

    【当然是因为这套政府派人监管教会的政策已经形同消失了。使教会权力抬头的正是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的虔诚令她在赏赐教会财富和特权上非常大方,政府对教会的控制力减弱。】

    伊丽莎白抿紧唇,她没法反驳这一点。

    但是她并非一味抬高教会的地位,实际上如果她想,同样可以将教会再打压下去,只看她愿不愿意这么做。

    教会的钱

    是该派人去查一查了。

    教会:

    【回到叶卡捷琳娜的政策,教会中绝大部分人对此保持了沉默,并且同意她的命令,不过也有人激烈反对,但这人势单力薄,最终叶卡捷琳娜将其流放,全面接收了教会的土地和财产。】

    【叶卡捷琳娜的教会改革除了没有让教会转变信仰之外,其他方面几乎是遵循了彼得最初的政策,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了一开始的反对声音之外,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因为这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意愿。政府需要钱,自然少有人反对;教会占据的土地被吐出来以后,贵族和其他大小地主就有希望扩大自己拥有土地,也乐见其成;甚至和这些土地绑定的农奴在此之后地位都有所提高,从私人奴隶名义上变为官属佃农,统一由政府管理,不再依附地主和其他机构,对他们来说也是件好事。】

    【如果彼得不妄想推翻东正教信仰,说不定教会也会对他的政策保持沉默,可惜他连房子都想拆。】

    【解决了教会问题,叶卡捷琳娜还想解放农奴。】

    “什么?!”

    “绝对不行!”

    刚才沉默的俄罗斯贵族们一下子爆发了,巨大的声浪将有些走神的大使们都惊了一跳。

    大使们对俄罗斯的内政、教会和政府斗争不是很感兴趣。

    西欧国家不是信仰天主教就是路德宗,英国这个批皮新教异类除外。

    不管俄罗斯怎么进行教会改革,除非他们想将东正教信仰传播出去,否则对大使们来说,那就是俄罗斯自己的事(他们顶多会对俄罗斯可能引起的内部骚乱幸灾乐祸一下,可惜事情就这么顺利解决了),所以多数大使都有点神游。

    这会儿他们回过神,就见俄罗斯人在激烈地对女皇输出意见。

    飞溅的唾沫让大使们恍惚间又回到了之前听到彼得大公和普鲁士联盟的时候。不过这反应比当时还要强烈。

    索菲娅不知所措地看着咄咄逼人的贵族们。

    他们每个人跟女皇慷慨陈词的时候还要时不时盯着她看,飞快吐出的俄语她听不明白,但并不温和的眼神她不会看错。

    解放农奴,有什么问题吗?

    她还没有深入了解过俄罗斯,对这片大地上根深蒂固的制度不太了解,仅凭着从神迹这里听到的信息,她搞不清楚农奴制度的影响力和里面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好了,不要吵了,先听下去再说。”伊丽莎白也知道索菲娅这时还不懂这些。

    没影的事,贵族们也不需要这么激动。

    女皇发话,贵族们就暂时收声了。

    他们倒要看看农奴是怎么解放的?到时候对着来就行了。

    【农奴制度的问题在俄罗斯根深蒂固,尤其是和一些工厂绑定的产业农奴,他们的生存环境比土地农奴、官属佃农还要恶劣,常年累月的不满情绪积压之后,产业农奴很容易掀起一些暴动。所以俄罗斯经常出现产业农奴暴动-军队镇压-暴动-镇压-逃跑这样的循环往复的景象。】

    【叶卡捷琳娜登基之初也面对过这样的暴动。她并未派军队镇压,而是颁布了法令。】

    【叶卡捷琳娜所颁布的法令是一次微弱的尝试,她想通过土地的流转将土地上的农奴解放出来,将产业农奴变成受雇佣的工人。】

    【但法令颁发后引发了农奴大罢工。因为法令中规定农奴们可以和企业主们自行协商工资,农奴们想得到相应的权力。为了恢复生产,不得已之下,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派军队镇压。】

    “这些泥腿子、低等人就应该用鞭子抽服才行,他们惯会得寸进尺。”一位贵族嘟囔着。

    同样是农奴出身的拉祖莫夫斯基沉默不语。

    从他陪伴女皇开始,他就已经脱离了原先的阶层。从前的日子他都有些想不起来了。

    大约也不是那么痛苦吧?拉祖莫夫斯基不太确定地想着。

    他没有说话,自然也没有人想起他的出身。

    索菲娅同样沉默,她依然不是很了解农奴制度的情况,这里也没有她发表意见的余地。

    【失败的尝试过后,叶卡捷琳娜依然对农奴心存怜悯,她派人调查了产业农奴的生存情况,惩治了一批过分企业主,她也曾意识到农奴的暴动不会平息,却没有办法再推行之前的法令,她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农奴主。】

    【几年后,如她所料,农奴的暴动汇聚成汹涌的浪潮,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这次起义让叶卡捷琳娜的观点发生了转变,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尝试过解放农奴,反而更依赖贵族们辅助她的统治。贵族们的特权空前加强,农奴最黑暗的时刻来临。】

    【农奴的抗争又持续了百年,直到亚历山大二世时期才颁布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加强贵族特权,进一步压迫农奴也成了叶卡捷琳娜统治生涯中最被人诟病的一点。】

    【作者有话说】

    对叶卡捷琳娜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腐败、贵族特权和农奴问题上,但这些问题对当时的贵族来说,都不是事,他们不会认为这些有问题。

    ——

    产业农奴相当于是工厂的流水线工人,是从官属佃农转化的,彼得大帝推进工业化后允许企业家购买官属佃农。没有人权的农奴被压榨更狠,有压迫就有反抗

    ——

    叶卡捷琳娜颁布的法令:规定企业主们不能单独购买农奴,必须连同农奴所属土地一起购买,并且规定雇主和农奴之间应该商定好报酬,雇主按报酬为农奴支付工资。

    ——

    下一章还是内政,不想看的可以不买。

    ——

    感谢在2023-12-19 00:11:45~2023-12-20 00:55: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晚夏 10瓶;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3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0)

    俄罗斯贵族们面面相觑。

    农奴, 最后解放了?还是皇帝下令解放的?

    伊丽莎白皱了皱眉头。

    随后她就将这件事抛开,要解放也已经是百来年后的事了,跟她和在场的人基本没有关系。

    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农奴制度哪里不合适了?

    不将人口绑定在土地上, 土地谁来耕种?谁又来服侍贵族和地主们?

    只要危机还没出现在眼前, 那就不需要改革。

    还能维持百年,说明这个制度现在运行得很好, 她不需要担心。

    同伊丽莎白一样, 贵族们也永远不会反思他们对农奴的压迫到底有多厉害, 百年后的政策威胁不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同样很快将这件事抛在脑后。

    【除了失败的农奴解放以外, 叶卡捷琳娜还进行许多其他改革。】

    【比如医疗方面。她不仅建立了俄罗斯首个医学院, 而且自己出钱建立了弃婴收容所,并在后来下令在全俄罗斯每个省都必须建立一所医院。】

    【她还为推动天花疫苗在俄罗斯的接种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天花这个词一出, 整个宴会厅都有些悚动。

    天花是让整个欧洲谈之色变的疫病之一。

    上到王室贵族下到平民奴隶, 在天花面前可不讲究血统高低贵贱。只要感染,任你是国王,也不会多一分生机,能活下来的人都是幸运儿。

    即便能活下来, 也不可避免会在脸上、身上留下丑陋的疤痕。

    从前他们都对此无能为力,从未听说过有还有疫苗存在。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先是不可置信,下一秒, 眼神都狂热地盯着水镜

    【1767年,天花又开始肆虐, 叶卡捷琳娜身边的人因感染天花而亡。这个人离保罗相当近, 是其老师帕宁的未婚妻。】

    【保罗是目前皇位唯一的继承人, 他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在叶卡捷琳娜近距离目睹有人因天花死亡之前,奥地利皇室已经付出过相当大的代价。玛丽亚·特蕾莎的三个子女、长子的妻子都死于天花,她本人则在感染后侥幸未死。结婚前,叶卡捷琳娜还曾见过彼得感染天花后毁容的脸,她对天花的恐惧根植在心里。】

    没听到疫苗,先听到噩耗的奥地利大使呆住了。

    伊丽莎白也有些怔愣。她没忘记自己的未婚夫也是死于天花,彼得也感染过天花吗?

    不对!结婚前?!

    现在也是结婚前,明年也是结婚前,彼得到底是什么时候染上天花的?!

    【当时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天花接种技术,也就是人痘接种,比起后来的牛痘接种风险更高,危险性更大,但比直接感染天花要安全得多。叶卡捷琳娜得知后将掌握人痘接种技术的苏格兰医生邀请到俄罗斯,并提出由自己优先接种。】

    人痘?牛痘?苏格兰医生?

    众人只觉得一口气上不来,说话能不能说清楚,这位苏格兰医生是谁啊?!

    还有技术是什么技术,为什么没有详细内容?!

    伊丽莎白有些心梗,奥地利还好说,彼得的危机近在眼前。

    【出于谨慎,医生一再建议叶卡捷琳娜先等一等,等到在其他人身上先试验过,确保安全性之后再为女皇接种,但叶卡捷琳娜还是决定身先士卒,后来在劝说下,勉强同意了医生先实验的要求。】

    【1768年10月12日,叶卡捷琳娜接受了接种实验,注射了从一位感染天花痊愈的少年身上提取的天花脓液。接种实验非常成功,随后她就为保罗安排了接种,十几年后,又为孙子亚历山大一世安排了接种。】

    【有了叶卡捷琳娜的带头作用,俄罗斯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有200万人接受天花疫苗接种。当然,这个数字如此庞大也是因为后来发明的牛痘技术更安全,更适合大范围推广。但也正是叶卡捷琳娜的表率作用以及对疫苗的推广让俄罗斯免受天花肆虐之苦。】

    众人迅速从中提取了关键信息。

    “莱斯托克!你听到了吗?”伊丽莎白吩咐道:“立刻带人按照神迹的方法去做实验。”

    莱斯托克不大情愿。

    接种的方法说的不明不白,要找一个感染过天花的人意味着他要和天花病毒接触,谁知道他会不会被传染。

    但他不能拒绝,只能委婉道:“陛下,要是有人不愿意实验?”

    “你不会找农奴吗?”

    “给他们钱,不论死活,都有赏钱,自然有人愿意,如果还不行,就承诺试验后放他们自由。”

    “是。”见无法推拒,莱斯托克只能领命,不过他打定主意将这事交给其他人去办。

    伊丽莎白不关心莱斯托克的心思,她只要结果就行了。试验成功以后首先就给彼得接种。

    见伊丽莎白有了行动,各国大使们也放下心来,他们只需要等俄罗斯的结果就行了。

    不过之后也需要送信给各自的君主,万一俄罗斯这边实验得比较慢呢?保险起见,多做点准备总没错。

    【除了医疗方面的改革,叶卡捷琳娜还致力于推广教育,同样将学校建设到每个省、市,并且创建了一所女子学校,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不过在立法方面,叶卡捷琳娜的尝试就不太成功,但也没有像解放农奴一样彻底失败。】

    【从1765年开始,叶卡捷琳娜致力于修改俄罗斯的法律。俄罗斯当时使用的律法还是1649年实行的,已经不再适用。为此,叶卡捷琳娜亲自伏案,历时两年半编纂了一部《训谕》,整部《训谕》完全出自她本人之手。】

    【这部法典相当冗长,里面的内容颇为繁杂,有不少都是直接摘抄自叶卡捷琳娜早年间读过的和启蒙思想有关的文章,但里面不乏许多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

    【比如对酷刑的批判,反对以言获罪。较为宽松的言论氛围和叶卡捷琳娜后来放开对私人出版许可的限制,都使俄罗斯的文化、出版、启蒙思想的思潮得到了广泛进步。】

    【同时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批判思潮,甚至涌现出鼓吹废除农奴制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一些还获得过由女皇下令成立的自由经济学会颁发的奖项。虽然最终,这些作品并没有对解放农奴做出过贡献,但它侧面反映出当时言论自由的氛围。】

    俄罗斯人对此没什么反应,倒是各国大使不由点头,这和他们崇尚的思想一致。

    【叶卡捷琳娜将辛苦撰写的《训谕》提交给了议会和贵族,双方将其中不可接受的内容删减四分之三后最终定稿,删减后的版本被印刷出版,发往欧洲。】

    【《训谕》甫一面世,其内容就被大加赞赏。各种赞誉有多少是因其女皇身份而得到的无法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里面的内容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并且某些观点可能相当超前,因为这本书在法国被列为了禁书。】

    啊?

    众人忍不住露出讶异的神情。

    虽然不想承认,但无可否认的是法国文化对整个欧洲大陆的影响。

    除了拉丁语外,法语大概是在欧洲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了。法国几乎是文明的象征。在场的所有大使中,敢说自己没有接触过法国文化的几乎没有。

    一本记录了开明思想的书被法国禁止了,实在是有点像冷笑话,也是对《训谕》内容最好的证明。

    有些人甚至想拜读一下,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值得法国忌惮的地方。

    【《训谕》发布后,叶卡捷琳娜又成立了立法委员会。邀请全国各个阶层派出代表开会讨论法典,与会人员共564人,不包括农奴阶层。】

    【叶卡捷琳娜的本意是倾听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阶层的意见以供编纂法典,但她忽视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参加立法委员会的人中,除了贵族以外,识字的人都是少数,连《训谕》都看不懂,更不要说提意见了,他们也弄不明白叶卡捷琳娜的意图。】

    【会议的流程和《训谕》一样冗长,在商讨了一年半以后,因为突如其来的战争终止,最后也没有讨论出像样的结果,对立法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从此以后,叶卡捷琳娜也再没有召开过立法委员会。】

    【但这次会议并非没有其他贡献。】

    【根据会议内容,叶卡捷琳娜深入了解了俄罗斯的情况,为她日后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要知道在立法委员会之前,有些政府官员在开会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口中讨论的某个地方具体在俄罗斯的哪里,需要现找地图才能弄清地点,自然无法为叶卡捷琳娜提供正确的政治建议。】

    伊丽莎白再次在心中为立法委员会打了个叉。

    这个政策也不实用。

    对她来说,召开什么立法委员会的事情太繁琐了,她本能抗拒将自己沉浸在工作中。

    而且立法委员会也没太大用处不是吗?既然如此,那就还是等到索菲娅当皇帝的时候再说吧,如果她还想干无用功的话。

    至于立法委员会的贡献,伊丽莎白将其忽略了,理清国情是大臣们该做的,她只需要最后批准或者否决政策就行了,不需要知道那么多。

    想清楚之后,伊丽莎白愉快地将它连同教育、医疗改革的内容一起抛在了脑后。

    她更关心打断了立法委员会的战争。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2-20 00:55:31~2023-12-21 00:53: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黑月羽、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4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1)

    【立法委员会召开时还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

    【会议开始之前, 与会人员们曾聚集起来商议该给叶卡捷琳娜赋予什么样的称号以感激女皇的仁慈。“大帝”这一称号早在当时已经被提出。】

    【彼时叶卡捷琳娜刚刚统治俄罗斯不过六年时间,就获得了彼得大帝努力四十余年才获得的荣誉。可以想见,这一称号的提出,多少有些恭维的意思在, 对当时的叶卡捷琳娜来说, 这个称号也名不符实。叶卡捷琳娜虽然对众人赋予她“大帝”称号感到十分欣喜,但她最终拒绝了。】

    【当然, 她后来凭借着自己开疆拓土的功绩为自己赢得了大帝称号。】

    索菲娅唇角微微弯起, 泄露出她内心的欣喜。

    【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的对外战争始于1768年, 这一年是她辉煌成就的起点。】

    【1768年底, 迟迟无法讨论出结果的立法委员令叶卡捷琳娜的耐心快要耗尽, 正巧这时南边不太平, 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一触即发。】

    【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由来已久,第一次战争发生在1676年, 自此开启了双方长达两百多年的争斗。两个帝国之间的大型战争共计十二次, 最终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公开处死,俄罗斯帝国瓦解;奥斯曼帝国沦为他国殖民地,苏丹制度被废除,土耳其一蹶不振为最终结局。谁都没有成为最后的赢家。】

    俄罗斯贵族们:???

    各国大使:!!!

    伊丽莎白再次感受到熟悉的晕眩和心梗。

    比起俄罗斯覆灭, 沙皇被公开处死,彼得的作为还有农奴解放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皇帝怎么会被公开处死?!尼古拉二世是个什么废物东西?!

    拉祖莫夫斯基熟练地伸出手想要扶住晕倒的伊丽莎白,没想到她踉跄了两步后并未倒下,而是在权杖的支撑下很快站住, 然后将目光投向在场的大使们,想要找出是哪个国家、或者是那些国家野心勃勃推翻了沙皇, 瓜分了俄罗斯。

    没错, 在伊丽莎白的逻辑里, 俄罗斯帝国的瓦解是因为其他国家的侵吞。

    理由也简单,如果是国内的政变,顶多像索菲娅处理彼得和伊凡一样,暗中指使人将他们杀死。政变者是绝对不敢公开处置被推翻的皇帝的。

    而且以欧洲国家整天你打我、我打你的格局,伊丽莎白将罪魁祸首锁定在其他国家身上也不足为奇。再说了,俄罗斯当年也有被波兰占领,连莫斯科都沦陷的前例在,很容易让她由此联想到俄罗斯再次被瓜分侵略。

    浑然不知自己莫名其妙就被扣了一口大锅的各国大使还在震惊于奥斯曼和俄罗斯两个无论是领土还是国力都十分强大的国家最后居然瓦解了。

    俄罗斯先不说,奥斯曼帝国可是一直被天主教国家仇视的(法国除外)。尤其哈布斯堡家族就常年和奥斯曼争斗,从西班牙还没有统一时双方就一直在打仗,打到现在,仍然看对方不顺眼。

    现在听到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都被废除了,奥地利大使脸上都露出几分克制不住的笑意。

    不过很快众人就察觉到了伊丽莎白像看仇人一样频频扫视他们的目光,这就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了。

    如果英国大使知道伊丽莎白的想法,他就会以他丰富的经验告诉她,有没有可能沙皇的死不关其他国家的事,是被内部推翻然后砍头的?

    可惜英国大使不清楚伊丽莎白在想什么,也就没办法“贴心”地给她提醒。

    伊丽莎白揣测完每个大使,当然是没找出让俄罗斯覆灭的嫌疑人和嫌疑国。一百多年后的事,她也不知道前因后果,根本毫无头绪,在大使们纷纷回以奇怪的眼神后,伊丽莎白只能收回目光,将所有情绪压下,重新把注意力放在水镜上。

    【1768年俄、土之间发生的战争是第五次,起因在于俄罗斯对波兰的强权控制威胁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这场战争打了六年,对波兰的第一次瓜分也发生在这个时候。】

    伊丽莎白稳了稳心神,对身后的索菲娅招手,“索菲娅,到这边来。”

    索菲娅微微睁大眼睛,不明白刚才还怒气勃发的女皇叫自己做什么,不过她按下心中的诧异,乖顺地走上前。

    “你仔细听着。”伊丽莎白朝着水镜的方向轻点下巴。

    索菲娅更不明白伊丽莎白的用意了,她一直在好好听着所有内容,没有人比她更关心自己的未来。

    “听清楚你将来会做什么,吸取教训,要做得更好,将俄罗斯建设的更强大,强大到没有国家敢冒犯它。”

    伊丽莎白将“冒犯”咬得很重,眼神又将各国大使扫了一圈。

    索菲娅觉得女皇的情绪有点奇怪,但她无异于承认自己继承权的话更让她感到兴奋,瞬间将那点奇怪的情绪盖过。

    “是!”

    索菲娅声音不重,但异常坚定的回答让伊丽莎白十分满意,也总算驱散了她心中的一点郁郁。

    众人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莫名被仇视的大使们此刻将索菲娅公主的地位在心中提上了一个台阶。

    【战争最开始的诱因还要追溯到1763年。当时的波兰国王——萨克森公爵奥古斯特二世快死了,波兰王位即将空缺,欧洲大国都盯上了国王的位置,想扶一个可以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傀儡上位,这也算是老传统了。】

    波兰大使:刚刚高兴早了,忘了第一个面临国家覆灭这种事的是波兰。

    各国大使同情了他一秒,然后默默记下波兰国王去世的时间,就像神迹说的,大家都想在波兰王位上插一脚,有了预言,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布局了,不用等到1763年时措手不及。

    【为什么欧洲的国家总是盯着波兰的王位呢?这源于它过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过于奇葩的政治制度。】

    【波兰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带,它北临波罗的海,东边是俄罗斯,西边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南边又接壤奥斯曼帝国,是个四战之地,也是各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想获得出海口的俄罗斯要控制它,被隔开一块飞地的普鲁士想分割它,为了抵抗其他国家扩张,防止自己被侵犯的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想控制它。】

    【不过也不要以为波兰是个小可怜,历史上的波兰并非没有强大过。波兰辉煌的时候可以说拳打德意志,脚踩俄罗斯。波兰的军队还扶持过伪德米特里占领过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让当时还没改名的俄罗斯差点就亡国了。】

    【有辉煌就会有衰落,再强大也架不住波兰内部斗争自己作死。】

    【波兰的贵族和国王之间的争斗以及贵族和贵族之间的争斗是波兰混乱的根源。为了限制君主□□,捍卫自由,斗争到最后,波兰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两个大杀器——国王由贵族选举产生和自由否决权。】

    【前者为他国贵族入主波兰提供了制度依据,而后者则成为了周边强国任意宰割波兰的工具。】

    波兰大使面露苦涩。

    波兰内部也意识到了自由否决权的问题,也有想过改革,但现在改革的决定权却不在波兰人自己手里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由否决权的含义:即所有波兰议会的任意一名代表只要反对,则议会提出的法案都不能生效。】

    【这样的机制实在太有利于外国势力了,他们可以随意收买一名代表投出否决权,将波兰内部提议的不利于自己国家的政策否决掉,比如说召集军队对邻国开战,有人投否决票,这条法案就不能实施。这种毫无理由的否决权让波兰滑向深渊。】

    【为了保护自由否决权,1667年,勃兰登堡和瑞典同意在必要条件下“为保卫波兰的自由”可以对波兰开战。本质上,就是以战争阻止波兰人废除自由否决权。此后百年间,每个和波兰签订协约的国家都会重申有相同性质的条约。】(注1)

    【波兰的这两项政治制度让但凡有点想法的邻国都能有机会插手波兰内政。】

    【1764年,奥古斯特三世死后,法国和奥地利的联盟有意将奥古斯特三世的儿子推上波兰王位。而叶卡捷琳娜和腓特烈在讨价还价后也结为盟又,腓特烈对波兰国王的人选不感兴趣,便随叶卡捷琳娜的心意,选择支持她的旧情人波尼亚托夫斯基。】

    【不要以为叶卡捷琳娜推情人上位是惦记着昔日的情谊,或许选择波尼亚托夫斯基确实有念旧情的成分在,但更多的还是为政治考虑。波尼亚托夫斯基的舅舅是当时波兰极有势力的贵族恰尔托雷斯基家族的一员,本身就能笼络一批本土贵族给家族成员投选票。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是波兰内部的亲俄派,家族原先看好的波兰国王人选是亚当·卡齐米日·恰尔托雷斯基,但叶卡捷琳娜需要的是一个更弱势、顺从的波兰国王,所以在她的强硬支持,陈兵边境的情况下,波尼亚托夫斯基最终当选波兰国王。】

    【但波尼亚托夫斯基的上台并未如叶卡捷琳娜所料,只甘心当一个傀儡国王。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早就有改革的想法,波尼亚托夫斯基在家族支持下对波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计划。】

    【其中,最让俄罗斯和普鲁士警觉的是一份有关废除自由否决权的议案。】

    【作者有话说】

    1、《波兰史》

    **

    俄土之间的赢家大概也能算俄罗斯?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和土耳其(指指点点)

    **

    查理一世(英)、路易十六(法)、尼古拉二世(俄),欧洲三个被公开处决的国王,全都是被内部革命推翻的。

    **

    奥地利大使:奥斯曼帝国瓦解了,好耶!

    实际上,奥地利也好不到哪儿去。

    波兰大使:心里苦,不想说话。

    伊丽莎白:仇视.jpg

    ——

    感谢在2023-12-21 00:53:59~2023-12-22 00:44: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2)

    【俄普两国选择扶波尼亚托夫斯基上位不是让他和他的家族跟自己对着干的, 被损害了利益的两国决定将手伸进波兰,阻止改革。】

    【最开始两国并未直接出兵,也没有明确反对关于自由否决权的改革,而是选择挑动波兰内部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对立搅乱波兰局势。两国使用的手段非常简单, 他们向波兰政府争取不同信仰者, 也就是东正教和路德教教徒也能拥有和天主教徒相同的参政权力。】

    【不出所料,天主教保守派疯狂反对政府的这一改革, 俄普态度极为强硬, 叶卡捷琳娜调动边境驻军进入华沙, 包围波兰国会。俄罗斯驻华沙大使带着人坐在波兰议会中旁听, 凡有反对者不日便会被逮捕流放, 几乎是将刀枪架在与会者的脖子上让波兰同意了改革。】

    好家伙!

    各国大使都没想到俄罗斯干涉波兰内政的手段居然这么简单粗暴, 一点都不符合他们当间谍、搞贿赂的传统,这已经不是暗地里搞小动作而是明面上插手别国内政了。

    俄罗斯贵族们不觉得索菲娅的手段粗暴, 他们就喜欢这种真刀实枪不服就干的精神。

    索菲娅公主真得不是俄罗斯人吗?这种暴烈脾气, 和俄罗斯人的特征实在太符合了!-

    *

    【波兰政府最终被迫和俄罗斯签订协约,保留了诸如国王由选举产生、贵族拥有自由否决权等五条永久不变的原则。】(注1)

    【俄罗斯和普鲁士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但叶卡捷琳娜激进的手段也打醒了部分波兰人、特别是被逮流放的波兰人。他们看到自己一直以来捍卫自由的结果就是波兰内政无法独立,只能任人摆弄。清醒过来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反对国外势力、反对软弱的波兰国王和政府的巴尔联盟, 准备和俄罗斯抗争到底。】

    波兰大使露出一些欣慰的表情。

    还好,整个国家不是一直糊涂到底。

    只是,这样的醒悟还是太晚了一点。

    【巴尔联盟形成的时候,俄罗斯肆无忌惮, 将波兰内政玩弄于鼓掌之中的行动引起了法国和奥地利的恐慌。为了不让波兰彻底成为俄罗斯的附属国,两国背后支持巴尔联盟, 为他们提供武器和军事指导, 将波兰的水搅得更混了。】

    【法奥指望巴尔联盟和俄罗斯抗争, 但巴尔联盟不怎么中用,根本无法撼动俄罗斯。法国和奥地利因为七年战争的疲惫,也不肯轻易派军队下场再和俄罗斯打一场,因此法国转头又挑唆奥斯曼帝国针对俄罗斯。】

    【法国将土耳其拖下水大概正中叶卡捷琳娜下怀。她一直视彼得大帝为榜样,以其继承者自居,她登基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彼得大帝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遗愿,俄土之间的战争苗头在俄罗斯控制波兰后已经显现,只差一个引子。】

    【1768年6月,俄罗斯军队在追捕巴尔联盟时越境进入土耳其帝国境内,并放火抢劫了巴尔塔城。】(注2)

    【不需要法国和奥地利再暗中鼓动,土耳其警告俄罗斯退兵无果后,对其宣战,第五次俄土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时,法、奥、普等国家都秉承着旁观的态度,法国和普鲁士分别因为盟友关系对土耳其和俄罗斯给予了一些经济上的支持,但对于自己参战并没有兴趣。至于战争的结果,几乎每个国家都不认为俄罗斯会赢。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虽然已经衰落,但仍不可小觑。而俄罗斯几经动荡,又刚从七年战争的泥潭里脱身不久,叶卡捷琳娜不是俄罗斯的正统继承人,俄罗斯内部并不一定愿意听从她的指挥,而且在她上台之后,也从未在对外战争中证明过自己。先前和巴尔联盟的争斗不过是小打小闹,并不能说明问题。】

    【基于盟友关系,腓特烈站在俄罗斯一遍,但私下里却很鄙夷双方之间的斗争,还称这场战争是“瘸子打瞎子”。】

    【很快,叶卡捷琳娜就给了看戏的国家一个响亮的耳光。】

    【谁都没有料到土耳其会被打得这么狼狈。战争刚一开打,俄罗斯就迅速夺得了亚速这一重要据点。亚速位于克里米亚半岛,是顿河通往黑海的出海口,彼得大帝就曾经占据过此处,但1711年战败后来又被迫将其还给土耳其。】

    “好!好!索菲娅,做得很好!”伊丽莎白激动不已,既为俄罗斯的胜利,也为父亲的愿望时隔四十二年后得以实现。

    她现在看向索菲娅的目光中满是慈爱,对她怎么看怎么满意。

    索菲娅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轻声道:“这是俄罗斯士兵们的功劳。”

    “即使有英勇的士兵,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比如专门拖后腿的彼得。伊丽莎白一想到他就不禁冷哼一声。

    索菲娅不知道她为何突然变了脸色,但明智地没有接话。

    伊丽莎白回过神来,又温和地道:“刚才不是针对你。”

    索菲娅轻轻点头。

    伊丽莎白又道:“继续往下听吧。”

    各国大使全程沉默地听完两人的对话,心情复杂。他们不喜欢土耳其,但不表示希望看俄罗斯崛起。

    【1769年至1770年间,俄罗斯军队和土耳其军队在陆地上的交战几乎无往不利,形势一片大好的叶卡捷琳娜又开始试图打击土耳其的海上力量。】

    【她在登基之初就重整了波罗的海舰队,并从英国雇佣了一批海军军官训练俄罗斯的海军。她的先见之明在此次对土耳其的海上战斗中发挥了作用。】

    【如果不看之后的战果,很难想象俄罗斯海军舰队在长途跋涉之后竟然在土耳其家门口打赢了土耳其海军。】

    【俄罗斯制定的海军作战计划并非从亚速出海口进入黑海直面土耳其舰队,而是是绕到地中海,在背后偷袭土耳其,为此叶卡捷琳娜拉拢了英国。】

    【这支经历过重整的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在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沉默的目送下大摇大摆穿过英吉利海峡进入地中海,和土耳其的舰队在切什梅海湾相遇,并在此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双方激战后,土耳其海军全军覆没,而多年没有海战经验的俄罗斯仅死亡11人,俄罗斯取得的胜利震撼了欧洲各国。】

    伊丽莎白红光满面,比刚才还要开心。

    各国大使更沉默了。

    陆地上打不赢,海上还打不赢,这让众人不由在心里盘算起了土耳其的实力。

    这个一直盘踞在欧洲南边的异教国家竟然衰败到如此地步了吗?竟然被俄罗斯压着打。

    俄罗斯能打,他们是不是也能打?奥地利大使脑中的想法一闪而过,随后遗憾地摇头,现在奥地利根本没有精力,和普鲁士的纠葛都还没结束,王国境内和王位都不安稳,对外战争,也就是想想而已。

    【眼看着俄罗斯一路胜利,奥地利、法国、甚至盟友普鲁士都对迅速扩张的俄罗斯警觉起来。然后按照谁敢冒头就联合针对谁的老传统,普鲁士和奥地利碰头,希望达成协议,以瓜分波兰阻止俄罗斯继续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叶卡捷琳娜最初并未理会这份建议,当时俄罗斯在战争中占据极大优势,如果能将军队推进到君士坦丁堡,这将是俄罗斯也是叶卡捷琳娜的至高荣耀。】

    【然而这也是其他国家最担心的一点。俄罗斯如果占据君士坦丁堡,就可以实现一条亚速-黑海-君士坦丁堡-地中海的海上航路,俄罗斯将会在整个西欧畅通无阻,这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不愿见到的局面,奥地利尤其不希望俄罗斯将手伸向巴尔干。】

    【1771年,奥地利和土耳其签订协议,帮助其对抗俄罗斯。根据当年的俄普盟约,俄罗斯受到攻击,普鲁士必须为其提供帮助,俄土战争开始时,腓特烈已经提供了资金,他并不希望被迫出兵,于是派出自己的弟弟作为大使前往圣彼得堡再次劝说叶卡捷琳娜同意瓜分波兰的计划。】

    【叶卡捷琳娜不想答应这个条件,波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超出俄罗斯的掌控,她只需要控制波尼亚托夫斯基就能控制整个波兰,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占领波兰领土。】

    【但思索过后的叶卡捷琳娜还是同意了腓特烈的提议,因为不同意,她会毫不意外看到普鲁士倒向其他国家,并和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俄罗斯。】

    伊丽莎白脸上的笑容收敛了。

    腓特烈这个不守信用的德国佬!永远都在耍他那些投机的小把戏,偏偏每次都能成功!

    都怪彼得!要不是他,普鲁士就不可能缓过气来。

    也许,她该帮玛丽亚·特蕾莎一把。趁现在将普鲁士打下去,免得他日后跳出来搅局。

    伊丽莎白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1772年2月,普鲁士和俄罗斯签署了瓜分波兰的协议,因为奥地利和土耳其的协约,玛丽亚·特蕾莎被排除在瓜分协议之外。】

    【闻听消息的约瑟夫二世极力劝说母亲放弃和土耳其的联盟,匆匆忙忙上赶着加入其中,在瓜分波兰的计划中分到了一杯羹。】

    【三国自行划分了领土,分走了波兰三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并派兵逼迫波兰在入侵协议上签了字,同意了三国对其领土的瓜分,波兰在领土主权丧失的程度可见一斑。】

    哪怕做好了心里准备,听到这个消息,波兰大使还是两眼一翻,栽倒在地。

    【作者有话说】

    1、《波兰史》

    2、《国际关系史》

    **

    五条永久不变的原则:国王由选举产生、贵族拥有自由否决权、贵族有权撤销对过往的效忠、担任公职和拥有土地是贵族独有特权、地主有权决定领地上农民的生死。

    **

    第96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3)

    附近的人手忙脚乱将波兰大使扶住, 伊丽莎白挥挥手,让侍从将他抬到椅子上。

    晕倒的波兰大使让众人都有些意外,波兰被人操控内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些年,现在的波兰国王不喜欢待在波兰境内, 整天窝在自己萨克森的领地里, 根本无心波兰国政。

    虽然这是周围国家想要的状态,但波兰的贵族们大概也挺享受没有国王、没有政府的日子, 实在看不出来还有波兰人对自己的国家感情这么深。

    大使们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国家乱一点和根本没有自己的国家是两码事。再破的家也是家, 谁愿意自己的房子被拆了只能四处流浪。巴尔联盟不就是因此诞生的吗?

    波兰大使被放好后, 伊丽莎白又吩咐人去找医生, 见有人照看, 在场的人对波兰大使的关心也就仅止于此。众人的注意力重新转回水镜,俄罗斯的扩张, 欧洲形势的变化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第一次瓜分波兰以后, 俄罗斯获得了最大的领土,奥地利获得了最多的人口。而普鲁士,鸡贼的腓特烈获得的地方最小,但最富有, 最重要的是,他获得的这块领土终于将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连接起来了,普鲁士的领土完整了,腓特烈心满意足。】

    【周边国家对俄、普、奥的行动表示了强烈谴责, 但要说出兵帮助波兰,大家又纷纷摇头, 不肯表示实际支持。】

    各国大使:主要是波兰自己撑不起来, 再说了, 让他们出兵白白打一场没有利益的战争也不划算。打输了费钱费人,打赢了也占不到领土,还要被牵扯精力,傻子才干。

    话说回来,为什么法国没有干预这件事?法国不是一向很乐意在德意志和波兰插一脚的吗?

    对于大使们的疑问,神迹没有给出答案。

    【瓜分波兰以后,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战争并未结束,双方互相僵持,并且两方都遇到了一些麻烦。】

    【俄罗斯方面,之前说的普加乔夫起义爆发了,起义牵涉范围之广,席卷人口之多,直接威胁到了叶卡捷琳娜的皇位。】

    【起义的头领原名叫叶梅利扬·普加乔夫,曾是一名哥萨克骑兵,也是一名逃兵,不过也有说法他是被军队解雇。】

    “可耻!”伊丽莎白恨声道。

    不管是逃兵还是被解雇,都说明这个普加乔夫德行有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品行有问题,又掀起了叛乱,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对土耳其战争的人,伊丽莎白自然不会有好印象,一句“可耻”都是骂轻了。

    【普加乔夫打着自己是“彼得三世”的名号发动了起义。十年前彼得三世死的时候,帕宁大概就料到有这一天。帕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预感,也是俄罗斯的老传统,大家都没有忘记伊凡雷帝死后,俄罗斯冒出来的伪德米特里给俄罗斯造成的动荡,还有彼得大帝死后,时不时冒出的伪彼得二世和伊凡六世。有这样的“传统”在,帕宁当时就劝说叶卡捷琳娜将彼得的尸体“展示”出来,免得以后有人打着彼得的旗号叛乱。】

    【叶卡捷琳娜接受了帕宁的建议,但还是没有防止事情的发生,普加乔夫的说辞真的有人信,而且还不少。】

    【主要是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一定的地步。1771年时,莫斯科爆发了鼠疫,因为对瘟疫的恐惧和防疫政策的不理解,首都还发生了暴动。虽然最后瘟疫被控制住,但莫斯科损失了大量人口,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有所下降。在加上持续几年的俄土战争加重了底层人民身上的赋税,叶卡捷琳娜虽然同情农奴,但她的改革却丝毫没有改善农奴的处境,因为她对贵族的大肆赏赐,反而有更多土地上的农民变成农奴。贵族、地主、企业主对农奴日复一日的压迫下,上层阶级和底层人民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在普加乔夫提出解放农奴的口号时,得到了底层人民的热情响应。】

    【叛乱席卷广大地区了奥伦堡边区,乌拉尔、乌拉尔山区、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参与叛乱的有农民、亚伊克哥萨克、逃亡士兵、鞑靼人,哈萨克人、卡尔梅克人和乌拉尔各厂矿工人。】(注1)

    【因为规模庞大,人员众多,叶卡捷琳娜曾一度认为起义背后有外国势力支持,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和之后,还屡次派人深入调查,想要证明的确有其他国家参与其中,结果证明,这确实是俄罗斯人民自发的行动。】

    说到这里,之前为俄罗斯崛起而心烦意乱的大使们不免有些幸灾乐祸了。

    人群背后,已经苏醒的波兰大使也露出笑容。俄罗斯不好过,他就开心了。

    可惜波兰没有实力,否则这场叛乱说不定是拯救波兰的最好时机。

    想到这里,波兰大使的神色又暗淡下去。

    【因为大部分兵力被牵扯在厎土耳其的战争中,国内抽不出足够人手镇压普加乔夫起义。1773年10月和11月的两次对战中,军队都被起义军击溃。起义军所经之处,得到自由的农奴和农民们对欺压他们的贵族、地主发起了血腥报复。起义期间,约有16000名贵族及其亲属遭到虐杀,割喉、吊死都是轻的,大卸八块、烧死也屡见不鲜。】

    “这些该死的贱民!”

    贵族们骂声不迭,他们选择性忽略了欺压这个词,只听到了起义军的残忍。

    连刚刚幸灾乐祸的大使们也皱起眉头,他们乐于看到俄罗斯的混乱,但出于自身阶级,对于起义军针对贵族的暴行,他们也同样感到愤怒。

    这样能解释为什么没有外国势力趁乱插手了,能被派出去的至少都不会是平民,面对这群暴徒,有点身份地位的恐怕都不敢混进去。

    【与国内的动乱相比,在南边的对土战争中,双方依旧是僵持状态。不久后,僵持被打破——土耳其苏丹在1773年12月去世。新上任的苏丹是前任苏丹的弟弟,和顽固、拒不与俄罗斯妥协的兄长不同,新任苏丹想跟俄罗斯和谈,不过俄罗斯不想谈。】

    【即使国内起义军声势浩大,叶卡捷琳娜也没有动摇战争的决心,她继续命人跨国多瑙河跟土耳其军队作战。军队也不负所望,1774年6月,鲁缅采夫率领的俄军在克兹鲁德芝给土耳其军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在此情况下,土耳其再次提出和谈要求,这一次,俄罗斯答应了。】

    【1774年7月,俄土签订库楚克-开纳吉条约。】

    【条约最重要的意义是克里米亚半岛独立出来,九年后的1783年,不满足克里米亚独立的叶卡捷琳娜出兵吞并了整个半岛。】

    【克里米亚半岛的独立令黑海不再是土耳其内海,俄罗斯打开了通往黑海海域的商路。】

    【另外,土耳其还要赔偿俄罗斯400万卢布的战争赔款。】

    【条约签订后,土耳其宣告在第五次俄土战争中的全面失败,从此拉开了它“西亚病夫”的序幕。】

    打了胜仗还有赔款拿?

    一听俄罗斯胜利了,贵族们暂时将刚才的愤怒压在心里。

    听到还有赔款,他们都惊呆了,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

    一般战争,战胜国都是占领土地和人口,至于财富,全靠自己劫掠。他们第一次知道还能向战败国索要赔偿的。

    竟然有这种好事?这不就是拿敌对国家的钱武装军队,再打敌对国家么?

    一时间,俄罗斯贵族们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纷纷对索菲娅投以赞叹的目光,以后他们打仗都要这么干!

    想法是美好的,但这种方法只对软弱的政府有用。而且勒索太狠,暴脾气的国家可是会掀桌子的。ԧᏓșӳ

    各国大使不像俄罗斯贵族们,只盯着钱看,对他们来说,战争赔款不是新鲜事。

    虽然不希望俄罗斯崛起,但到现在,大使们也不得不佩服和惊叹索菲娅公主日后的魄力。一场谁都不看好的战争打到大获全胜,而且是在国内频频出事的情况下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离不开她的决策。

    不是谁都能在面对国内困境的时候,还能一如既往坚定对外战争的决心。

    别看神迹中说的俄罗斯胜利很容易,但凡索菲娅公主因为有一点因为起义而软弱恐惧,抽调兵力回国平叛,俄土战争最后都可能不会以土耳其割地赔款结束。

    因为抽调军队不仅是分散对外的兵力,更会动摇前线士兵的士气和信心,这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俄罗斯之前在七年战争中因为彼得大公的操作吃过教训,就更容易动摇。

    要是因为军队的动摇导致原本有利的战争失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动摇皇位。

    普鲁士国王还真是眼光独到,给俄罗斯送了个好王储妃。

    感叹完后,大使们才开始琢磨起“西亚病夫”这个称号。

    这个称号明明白白昭示了土耳其帝国的衰弱。这让对黑海、地中海商路感兴趣的大使们不由在心里打起了小久久。

    土耳其不行了,他们是不是可以跟在俄罗斯后面分点好处。

    波兰对他们用处不大,土耳其就让很多人垂涎了。

    土耳其苏丹:滚呐!

    【土耳其战争结束后,叶卡捷琳娜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国内的起义,有了前线军队补充,一个月后,起义军就溃败四散。1775年1月,起义军的主要领头人全部伏诛,普加乔夫起义彻底失败。】

    “好!”

    俄罗斯贵族们忍不住欢呼,就该这样快准狠消灭这群暴徒。ԧlŝy

    【之后的百多年中,俄罗斯再也没有爆发过比普加乔夫规模更大的起义,直到“十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后被处死。】

    【作者有话说】

    1、百科

    **

    库楚克-开纳吉条约:关于战争赔款在三个地方看到三个不同的数字:400万、250万和450万。文中取了库楚克-开纳吉条约百科词条里的400万这个数字。

    **

    普加乔夫起义,底层人报复贵族,起义结束后,贵族又报复平民。有些没参与起义的人会被起义军以拥护叶卡捷琳娜统治名义杀死,结果后来又被贵族反过头来报复,这些人是最无辜的。

    ——

    第97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4)

    再次被提起的尼古拉二世让伊丽莎白愣神。

    革命。

    她在心中咀嚼着这个词。

    有了普加乔夫起义的先例在, 不难理解所谓“十月革命”代表的含义,原来沙皇的死不是因为侵略。

    普加乔夫起义对贵族阶层的残忍和伤害已经令她侧目,什么样的□□能将沙皇都掀翻?这些底层的人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农奴、农民伊丽莎白终于开始将眼神落下,谨慎地揣摩着她从前并不放在眼里的蝼蚁。

    也许, 贵族对农奴的压迫确实到了极限?

    伊丽莎白一会儿在想农奴解放, 一会儿又觉得现在的制度并没有太大不妥。

    一个在农奴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君主,很难在突然之间做出重大的思想转变, 即使有意正视这个问题, 伊丽莎白也理不清混乱的思维。

    而索菲娅, 就更不要指望过于年轻的她能有什么建设性的想法。

    比起伊丽莎白的思考和动摇, 俄罗斯贵族们就没有那么多想法和触动了。

    在欧洲, 君主和贵族从来不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 国王某一天或许不再是国王,但贵族一直都会是贵族。他们并不十分关心尼古拉二世的死, 如果革命对贵族阶层利益损害不大的话, 对他们来说,死掉一个君主还有另一个君主,最后的结果也就只是需要换一个国王服侍而已。

    很现实,但这是贵族们一贯的生存策略。

    总体来说, 俄罗斯贵族对“十月革命”和君主死亡的感触还没英国大使深。

    国王被处死这种事,在场众人,没有比他更有经验的了。

    但俄罗斯的事,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轮不到他去烦恼。

    【结束对土战争、镇压起义后的叶卡捷琳娜开始忙着善后的事情。】

    【1775年, 因为起义的冲击,叶卡捷琳娜对俄罗斯境内开启了大规模改革, 并且摒弃了之前的启蒙思想中的人人平等理念, 彻底倒向贵族。】

    【在1775年颁布的《省级管理条例》中, 叶卡捷琳娜将全俄罗斯划分为50个省。在省级官员和地方机构长官选择上,叶卡捷琳娜希望贵族参与进来,并为此设立了贵族议会,授权贵族选出每个地区的首席贵族,并在省长的推荐下选出地区法官和“土地首领”。】(注1)

    【1785年,《贵族宪章》进一步强化了贵族特权,削弱了其他阶级向上申诉的权力,农奴制延伸到其他地区,这些社会底层人民的权利被进一步压迫。】

    【不过农奴制的发展也带来了其他问题。由于土地和人民绑定,俄罗斯境内的人口得不到流动,新占领的土地上需要人口开发,因此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的移民现象增多,其中德意志移民尤其多。或许是对于自己德意志身份的感情,叶卡捷琳娜对德意志移民赋予的权限最优厚也最宽松。这些德意志移民在俄罗斯南部和伏尔加河流域定居,形成了非常有名的聚居区。】

    【至于为什么有名,大概是因为在近一百七十年后,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已经发展到数十万人口的德意志移民被视为间谍,被当时的俄国最高领导人全部流放至偏远的哈萨克斯坦地区。】(注2)

    众人皱起眉头,听得半懂不懂。

    哈萨克斯坦众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众人思考了一下,没有头绪。

    不过这也不重要。

    卫国战争他们听明白了,德意志间谍他们也听明白了。两厢结合起来,不就是说未来俄罗斯将会面临侵略,侵略者是德意志,而且听起来差点俄罗斯要亡国?

    都怪腓特烈!

    果然还是该帮奥地利一把。

    虽然事情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也不妨碍伊丽莎白直接将锅扣到腓特烈头上,并且对他的仇恨值再次上涨。

    不过仔细算起来,倒也不算冤枉他。

    【比起在内政方面做出的、当时不知好坏的重大改革,叶卡捷琳娜在1779年和1780年外交方面的手腕就颇为灵活强势,且通通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一举奠定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首先是1779年,叶卡捷琳娜插手了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

    嗯?

    巴伐利亚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仅次于奥地利和普鲁士的第三股势力,实力和萨克森差不多,但也不至于需要俄罗斯插手它的继承问题吧?

    【1777年12月30日,巴伐利亚选侯马克西米利安三世无嗣而亡,新的王位继承战争近在眼前。是的,又一场继承战争。】

    【尽管马克西米利安三世在生前已经立下过遗嘱,将巴伐利亚的领土全都交给侄子巴拉丁选侯西奥多尔继承,但奥地利大公约瑟夫二世却对这块领地野心勃勃。】

    【约瑟夫二世对巴伐利亚的部分领土提出了继承权。但根据欧洲一系列乱七八糟的联姻关系和协议,奥地利、普鲁士、萨克森等君主都拥有巴伐利亚领土继承权。如果奥地利不动,在维持德意志境内势力平衡的情况下,普鲁士和萨克森都对巴伐利亚的领地兴趣不大,但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奥地利占领巴伐利亚。】

    【原本约瑟夫二世的打算并不容易,要命的是西奥多尔这个巴伐利亚选侯的指定继承人对巴伐利亚兴趣也不大,而且他同样没有合法子嗣,倒是有数量众多的私生子。他还有一副“慈父心肠”,巴拉丁的领土不够大,他的财产不多,没办法分给所有私生子,所以他一直在想办法为这些私生子谋求一些保障和利益,约瑟夫二世抓住机会,和西奥多尔秘密协商,用奥属尼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地区,紧挨巴拉丁)置换巴伐利亚的部分领土,这样他就有钱和地分给私生子了。】

    【西奥多尔同意了约瑟夫二世的条件,但他理论上的继承人也就是他的侄子不干了,这样的领土置换最终伤害的是他的利益,他将西奥多尔的和约瑟夫二世结盟的事在公国议会上捅了出来。巴伐利亚的议员被国王出卖自己的国土这件事惊呆了,他们逼迫西奥多尔效忠巴伐利亚,保证领土完整。约瑟夫二世的算盘打空了,随即,他摒弃协议,对巴伐利亚出兵。】

    奥地利大使不禁皱眉,他觉得奥地利未来的国王身上有一股和普鲁士国王相似的气质——都喜欢当土匪。

    没有合适的理由,明着抢夺巴伐利亚的领土,容易引起公愤。

    这不是在瓜分波兰,还有盟友分担压力。

    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但是事情的经过和他预期的有点差别。

    【欧洲的目光聚焦在巴伐利亚领土上,为了获得支持,约瑟夫二世相继向英法求助,法国明确拒绝给与支持,英国还在为北美战争焦头烂额,谈判没有取得支持,约瑟夫二世也不肯退兵。没有等到合理结果,领土受到威胁的腓特烈带兵越过奥地利边境,普奥之间围绕巴伐利亚王位,再起争端。】

    【不过五年,当初手拉手一起瓜分波兰的好朋友就变成了敌对方。】

    【但这场战争虽然名头很大,却远不如当初西班牙和奥地利的王位继承战争激烈持久。】

    【毕竟巴伐利亚的领土太小,而交战双方其实也都很谨慎。腓特烈作战经验丰富,但他已经年近70,饱受病痛折磨,这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带兵上战场。而年轻的约瑟夫二世虽有雄心,但却是第一次指挥战斗,作战经验不足。两方都避免正面冲突,致力于切断对方补给好将对方的军队逼退。结果导致双方军队大部分时间都在偷东西以及在战场上挖马铃薯充饥,所以这场战争也被命名为“马铃薯战争”。】

    众人忍不住露出一副滑稽的表情。

    【最后,还是约瑟夫二世率领的奥地利军队更胜一筹,驱逐了普鲁士军队,并占领了部分巴伐利亚地区。】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约瑟夫二世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但玛丽亚·特蕾莎出于对儿子上战场的十足忧虑,在开战后就私底下找俄罗斯和法国出面调停。法国一如既往使用谈判手段,但效果并不明显。叶卡捷琳娜对此十分感兴趣,果断出面,比起法国,她干脆得多,以要加入普鲁士军队作战为由威胁约瑟夫二世终止对巴伐利亚的占领。】

    各国大使:又来了,这熟悉的简单粗暴的作风。

    奥地利大使本来就不理解自家女皇的行为,一听到这里,整个脑袋突突直跳。

    谁家调停动不动就出兵的?不能委婉一点吗?

    俄罗斯贵族们表示不能,索菲娅公主这样才对味。有能力打仗反而缩手缩脚、磨磨唧唧谈判不是俄罗斯人的作风。

    【普奥双方在俄罗斯的干预下,签订《特申条约》,奥地利归还除因河以外的所有巴伐利亚领土,普鲁士在战争失败的前提下同样获得巴伐利亚的小块领土,有继承权的萨克森得到了金钱补偿,巴伐利亚继承战争结束。因叶卡捷琳娜的强势表现,以及法国的软弱无力,俄罗斯首次取代法国成为德意志地区的裁决者,并且在此后10年中一直保持这样的地位。为什么是10年呢?因为十年后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发生了,波旁王朝没了。】

    【作者有话说】

    1、《俄罗斯史》

    2、就是1941年二战时候,慈父斯大林为了“防止德意志人串通德国”,伏尔加德意志人全部被迁徙到哈萨克斯坦附近

    **

    马克西米利安三世:巴伐利亚选侯

    西奥多尔:巴拉丁选侯,巴伐利亚的继承人

    ——

    感谢在2023-12-24 00:46:03~2023-12-25 00:51: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晴dmssj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5)

    什么没了?

    距离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时代还没有过去太长时间, 即便法国现在已经不如巅峰时期强大,但它依然让欧洲所有国家忌惮。骤然听到一手缔造法国强盛的波旁家族消亡了,众人都回不过神来。

    而且听起来王朝覆灭不是因为国王绝嗣,而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伊丽莎白, 包括在场的人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这是他们短短时间内,第二次听到革命这个词。

    革命到底是什么?有如此恐怖的力量。

    “法国国王不会也被公开处死了吧?”英国大使喃喃道。

    他无意识脱口而出的话令众人一惊。

    随后觉得好像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ԧļѕў

    伊丽莎白乜了英国大使一眼, 才想起来查理一世的事。

    也许英国才是对革命最了解的, 关于革命的问题, 可以找英国人探讨一下。

    【在调停了巴伐利亚的争端之后, 叶卡捷琳娜又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牵头成立的“武装中立同盟”孤立了英国的海上势力, 推动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英国大使:???

    刚刚准备今晚过后跟英国大使聊一聊的伊丽莎白听到这里,随即将念头打消了。

    【大家是不是觉得法国之前一直很疲软无力, 无论是在瓜分波兰还是在巴伐利亚王位继承事件中都没有发挥作用?】

    虽然知道不是在问他们, 众人还是默默点头。

    【那是因为法国和英国还在海外殖民地中较劲。】

    【七年战争中,英国成了最大赢家,它趁着法国被大陆战争拖住手脚,最后抢夺了北美、印度大片殖民地。但随后, 英国就将因战争产生的庞大军费转嫁到殖民地头上,不堪压迫的北美人民奋起反抗,于1775年拉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法国不满英国之前趁火打劫的行为,暗中资助北美, 后来转为公开派兵。】

    【独立战争影响了海上贸易,俄罗斯的商船和一些运粮传被交战国扣押, 叶卡捷琳娜随后通报交战的英、法、西三国, 俄国将保护通往俄国港口的商船, 并于1780年宣布武装中立原则,且要求限制英国舰队在公海上的权利。】

    “为什么要针对英国?”英国大使不满地开口道。

    没人回答他。ћլՏӰ

    【此后,几乎整个欧洲有影响力的大国都或同意或加入了武装中立同盟,除了英国。因为《航海条例》在海上霸道惯了的英国不承认这个同盟,它被孤立了,也可以说是它主动孤立了其他国家。直到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北美殖民地上建立了一个新国家,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武装中立同盟随之结束。】

    【这次成功的外交联盟让欧洲看到了俄罗斯的力量。俄国的交大臣得意地宣布,没有俄国的允许,欧洲不敢发生任何战争。】

    在场的俄罗斯贵族们全都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

    下一秒,他们的笑意就僵在了脸上。

    【顺便说一句,路易十四打赢法荷战争的时候,他的外交大臣也曾说过类似的话,这是法国的巅峰时刻。后来,法国就江河日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夫妇双双被送上断头台。而路易十六政府支持北美独立战争的决定导致了法国财政困难,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所以俄罗斯之后走了下坡路吗?”一位俄罗斯贵族道。

    那倒没有,距离那个时候还有一段时间,起码不是在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

    不过现在是关心这个的时候吗?

    法国国王真的被处死了!

    英国大使接受了众人的目光洗礼,他脸色颇为难看,也不知道是因为殖民地的事还是自己的猜测成真了。

    不管怎么样,革命这个词在众人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插手完欧洲事务的叶卡捷琳娜并没有停下她扩张的脚步,她又将目光对准了南边的土耳其。之前的对土战果并不能满足她的胃口,她的目光落在君士坦丁堡上,希望有朝一日能将俄罗斯的军队推进到土耳其的心脏地带。】

    【在她炽热的野心下,她拉拢了约瑟夫二世,双方就土耳其问题结成同盟,秘密商议对土耳其的瓜分。这一次,已经于1780年去世的玛丽亚·特蕾莎不会再阻止儿子在战场上的冒险了。】

    奥地利大使:啊?

    伊丽莎白恍惚了一瞬,差点以为奥地利也发生了一场革命,随后反应过来,神迹并没有提到这个词,玛丽亚·特蕾莎是单纯地去世,不是被处死。

    【叶卡捷琳娜对土耳其有有一个宏伟的计划,这是她和她的情人,也许可能是秘密丈夫的波将金一起构建的,他们为其取名“希腊计划”。】

    【整个计划宏观来说,就是俄国在征服奥斯曼帝国以后,会在新政府的土地上建立两个新国家,一个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王国由叶卡捷琳娜的孙子康斯坦丁继承。为了这个计划,叶卡捷琳娜还为孙子聘请了希腊保姆和教师。】

    【另一个国家则由波将金继承。】

    这样的计划,陛下竟然同意了?奥地利大使不敢相信。

    奥地利的利益呢?陛下不怕被俄罗斯包围吗?

    连俄罗斯自己人都有些不敢相信,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已经强大到这种程度了,有这个能力吞并整个土耳其帝国吗?

    【这个庞大的计划被通告给盟友约瑟夫二世,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然,它最后也因为波将金和叶卡捷琳娜的先后去世最终没能实现。】

    奥地利大使舒了一口气。

    【1787年,叶卡捷琳娜邀请自己的盟友们坐船巡视四年前被占领的克里米亚以及建设中的黑海舰队。】

    【这次巡视既有炫耀、又有震慑意味,不过土耳其将其视作挑衅,遂决定向俄罗斯宣战,第六次俄土战争爆发。】

    【基于先前的联盟,约瑟夫二世表示对俄罗斯的支持,随后也对土耳其宣战。】

    【本次战争也和第五次俄土战争一样意外频发,国际形势一团乱麻,但在叶卡捷琳娜的决策和外交手段下,俄罗斯依然取得了对土战争的胜利。】

    【要理清其中发生的事,需要抽丝剥茧,一件件梳理清楚。】

    【首先,是俄罗斯开局不利。本次战争并没有形成和上一次一面倒的胜利。两军初次交战,虽然打了一场胜仗,但俄罗斯也损失惨重,苏沃洛夫负伤,海上舰队因风暴损伤,波将金似有退缩之意。叶卡捷琳娜在发往前线的信中斥责了他,并点名风暴也同样会对土耳其造成损失,才使因生病而情绪低落的波将金重整旗鼓。】

    【其次则是1790年2月,叶卡捷琳娜的盟友约瑟夫二世意外病亡,他的弟弟利奥波德二世即位为奥地利大公。】

    奥地利大使:

    众人:他们刚刚才听到玛丽亚·特蕾莎女大公去世吧?

    “阁下,这中间隔了十年。”有人试图安慰奥地利大使。

    神迹只是几句话,但实际中间有十年呢。

    奥地利大使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不会安慰人可以不安慰。

    说话的人见状,悻悻闭嘴。

    【利奥波德二世无意陷入对土战争的泥潭中,他更关注已经有疯狂之势的法国大革命,还有陷在法国的妹妹,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这下连伊丽莎白都有些同情奥地利大使了。没记错的话,法国王后也是死于断头台吧。

    奥地利大使扶额,很想去和波兰大使作伴,无奈他身体很好,想晕都晕不了。

    【因此,利奥波德二世不顾叶卡捷琳娜的劝阻,从战争中抽身,私下与土耳其和谈。盟友抽身,叶卡捷琳娜不得不独自面对土耳其和瑞典。】

    【瑞典是怎么跑出来的?这就要说回到俄土战争的第二年了。1788年,瑞典国王趁着俄罗斯对战土耳其,扬言要入侵俄国,收复失地,并发誓如果不成功,就退位。】

    【叶卡捷琳娜对瑞典国王的举动非常恼火,但她如同1773年面对起义时一样冷静,将大部分军队投入对土战争,对瑞典只以少部分兵力做防御。她的决策是正确的,瑞典的舰队实力跟他们国王的大话并不匹配,在1790年的维堡海战中被俄罗斯舰队击败。瑞典国王不得不请求和俄罗斯讲和后灰溜溜撤回军队,至于自己之前退位的誓言,大概是被狗吃了。】

    宴会厅响起一阵轻笑,是俄罗斯贵族们对瑞典的嘲笑。hʟșŷ

    随后,他们有揪起了心。

    【在还没有击败瑞典时,叶卡捷琳娜还要面对另一件令她头疼的事,那就是波兰和普鲁士。】

    【1790年3月,南北两边都在作战的俄罗斯面临了原先的盟友普鲁士的背刺。这次倒不是腓特烈,他在1786年就已经过世了。在他死后,继承普鲁士王位的是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

    众人都有些麻木了。这是他们听到的第几个国王的去世了?

    除了英国,法、奥、普、俄都有吧,虽然俄罗斯只是提了一句。

    【威廉二世很不喜欢俄罗斯和叶卡捷琳娜,所以在克里米亚巡视中,他也没有受到叶卡捷琳娜的邀请。1790年,威廉二世撕毁了和俄罗斯的同盟条约,承诺为波兰提供军事支持,以反对他国干涉波兰内政,这个他国当然是指俄罗斯了。】

    【不过一个牵头瓜分过波兰的国家说要帮助它打击其他侵略者,实在是过于讽刺了,但波兰人傻啊,他们真信了。】

    【有了普鲁士支持,波兰的改革派在次年宣布批准《五三宪法》,宪法确认了王位世袭制以及废除自由否决权。还在打俄土战争的叶卡捷琳娜无法抽出足够军队镇压波兰内部的反对声,干脆挑动波兰的保守派反对《五三宪法》。】

    【保守派为了维持无政府主义,不惜出卖国家利益,还真的跟改革派对着干,并派出代表向叶卡捷琳娜求援。】

    【波兰保守派按照设想的道路走,为叶卡捷琳娜争取到了时间,1791年底,第二次对土战争结束,两国签订《雅西和约》,俄罗斯完全占领了黑海北岸,克里米亚归属俄国成为既定事实。】

    【第六次俄土战争中波折不断,面对复杂变化的局势,双线作战和盟友背叛的压力,叶卡捷琳娜的沉着和智慧让她最终还是摘下了胜利果实。】

    【现在,她可以腾出手来收拾波兰了。】

    【作者有话说】

    时间线:

    1787年克里米亚巡视,同年第六次俄土战争爆发

    1788年瑞典对俄宣战,1790年8月签订条约,战争结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0年2月,盟友约瑟夫二世去世,利奥波德二世即位,和土耳其和谈

    1786年腓特烈大帝去世,1790年威廉二世撕毁和俄罗斯的协约,支持波兰反对俄罗斯干涉

    1791年波兰批准五三宪法,叶卡捷琳娜挑动保守派搅乱波兰,为俄土战争赢得时间

    1791年底,第六次俄土战争基本结束

    1791年奥普宣布对法国大革命的皮尔茨宣言,准备对法宣战

    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去世,其子弗朗茨二世即位իļȿӱ

    ——

    感谢在2023-12-25 00:51:13~2023-12-26 00:50: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哈哈哈哈哈哈哈 10瓶;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9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6)

    波兰大使已经绝望了。

    他也不知道该说那些老贵族是蠢还是什么, 再多怨恨也无法改变波兰的境地。

    也许没有这些老贵族,波兰的改革也不会成功的。从波兰被俄、普、奥包围时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之后的结局。

    改革派也并非是没有脑子,轻信普鲁士的支持,波兰大使能够理解他们的做法——相信普鲁士, 还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对抗俄罗斯的盟友。不信, 就是要面对三个强大的敌人。

    只能说从一开始奉行无政府主义就是错的,既养大了老贵族们的胃口, 君主的衰弱和政治混乱也让波兰失去了保护自己的力量。

    波兰大使哀悼着波兰近在眼前的覆灭, 但没有人同情他。

    强国不会同情弱国。而同为弱国的大使, 自身也是朝不保夕夹缝求存, 处境不比波兰强上多少, 没有多余的同情心可供挥霍。最多是唏嘘一下既有领土、又有人口、曾经还那么强大的波兰最终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就再没有多余想法了。

    接下来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 波兰迎来了第二次瓜分。

    【叶卡捷琳娜想要收拾波兰,不过她首先需要确定普鲁士和奥地利不会支持波兰。】

    【奥地利从对土战争中抽身之后站在了普鲁士一边, 愿意和普鲁士一起维持波兰的改革。这也不是利奥波德二世好心, 主要是他不想在面对法国的时候还要时刻担忧波兰的动荡局面,索性就任由波兰改革,毕竟奥地利和波兰没有达成过任何协议,而且波兰改革暂时伤害不到奥地利的利益。】

    【普奥两国目标一致后, 便反过来劝说叶卡捷琳娜跟他们一样支持波兰的改革。】

    【叶卡捷琳娜当然不答应,她也劝说两国放弃支持波兰。双方谈不拢,叶卡捷琳娜下定决心如果普奥不和她站在一边,她宁可单独出兵镇压波兰。】

    【她并非在恼恨之下做出这样的决定, 而是她很清楚以奥地利的局面,即使她出兵, 也最多只会口头表示抗议, 不会为了波兰分散防备法国的兵力。】

    【叶卡捷琳娜的判断很准确, 1792年4月,法国率先向奥地利宣战,年轻的弗朗茨二世匆忙应战,没有精力再管波兰内部的事务,更不会援助波兰的改革。】

    “奥地利大公又换人了?”

    奥地利大使对说话的人怒目而视。

    说话的人:他也是实话实话,奥地利大使瞪他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不过连着更换国王,奥地利大使心情不好,他也能理解,不会跟他计较的。

    他不计较是对的,因为对奥地利大使来说,消息只有更坏,没有最坏。

    【弗朗茨二世是利奥波德二世的儿子,1792年3月利奥波德二世去世,24岁、没有治理国家经验的的弗朗茨二世刚登上王位就面临和法国的战争,这或许预示了他之后的命运。】

    【自接过奥地利的王位时起,弗朗茨二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业就是奋斗在反法同盟的第一线。不过很可惜,他的治国和军事才能都不突出,对面的法国又是在天才一般的拿破仑带领下,几乎横扫欧洲,弗朗茨二世的反法事业屡战屡败。最后在1806年,第三次反法同盟中惨败后不得不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维系了844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在他手中崩溃,从此以后,再无神圣罗马帝国。】

    这个急转直下的发展别说奥地利大使没想到,其他人都没想到。

    奥地利大使终于撑不住了,很快就和波兰大使两人挨在一起作伴去了。

    “拿破仑是取代波旁家族的法国国王?”有人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拿破仑是名字,没有姓氏,不能确定是哪个贵族的家族出来的人。

    拿破仑这个名字也不太常见,起码不是法国王室经常出现的路易、查理等等。

    但听他的作风,很有路易十四的风范,横扫欧洲可不是随随便便的评价。

    看来法国在波旁王朝不可避免的衰落之后又出现了新的棘手人物。

    【弗朗茨二世和反法同盟的事暂时跟俄罗斯没有关系,说回到叶卡捷琳娜这里。在确认奥地利因为法国的关系不会支持波兰以后,她便立刻派兵入侵波兰,先后两次增兵共计十万,誓要让波兰的内政退回到1772年的状态。】

    【傻傻相信普鲁士的波兰人向威廉二世求救,但威廉二世翻脸不认人,同奥地利一样,他虽然还没卷入对法战争,但时刻警惕着法国大革命的威胁,完全不想抽出兵力帮助波兰,他拒不履行对波兰的保护义务。】

    【波兰只能独自面对俄罗斯的大军。】

    众人:该说不愧是腓特烈的侄子吗?随意撕毁协约的作风跟腓特烈简直一模一样。

    不过这大家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其他国家并不比普鲁士好多少。

    【叶卡捷琳娜的军队顺利占领了波兰,但政治上却颇为不顺,她扶持的保守派开始内讧了,这群老贵族看起来没有治理波兰的能力。俄罗斯的军队不能长期驻扎波兰,以保守派的能力,好像没有办法压住改革派,为了解决不稳定的局面,叶卡捷琳娜干脆提出了第二次瓜分波兰计划。有这种好事,威廉二世欣然同意,这次奥地利因为被困在法国事务中没有参与瓜分计划。】

    【跟改革派一样傻的保守派还指望叶卡捷琳娜会保证波兰领土完整,直到俄普的瓜分协议被摆到台面上,他们才傻眼了。同上次一样,这次波兰国会依然是在军队的包围下签下了领土瓜分协议。】

    【进一步加深的领土分割唤醒了更多波兰人,波兰境内爆发了起义。没有料到会遭到激烈反抗的俄罗斯军队被击退。】

    【分割后的波兰比之前还不稳定,俄普奥三国生怕波兰会跟法国联合起来,便一起出兵镇压了起义。叶卡捷琳娜不想再保留一个定时炸弹,决定要将整个波兰在地图上抹去。】

    【最后,在1795年,俄普奥三国第三次瓜分波兰。当年11月,波兰亡国。叶卡捷琳娜当年扶上王位的波尼亚托夫斯基退位。经过三次瓜分,俄罗斯共占领了波兰约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波兰总面积的62%。】

    波兰大使苦笑着靠在椅子上,一时不知是痛苦还是茫然。

    【彻底瓜分波兰后,完成自己最后一项伟业的叶卡捷琳娜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1796年11月17日,统治俄罗斯三十年的叶卡捷琳娜因中风去世。生前,她一再拒绝大帝的称呼,死后,俄罗斯在她的统治下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第一强国,大帝这个称呼是对她一生功绩的赞誉,她也实至名归。】

    众人顿了顿,对又一次的死亡预告没有表示出震惊。

    该震惊的早就震惊过了,没看到奥地利大使还在一边坐着吗?

    身为当事人,索菲娅也没有什么感觉,她还沉浸在自己未来的辉煌成就中,况且她还有好多年可活,听到自己的死亡日期也没有产生畏惧情绪。

    【好了,伴随着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去世,她一生的故事也就此结束了。感谢大家观看。】

    话音落下,空中的水幕暗淡下去,众人齐齐呼出一口气,看向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知道众人在想什么,她也没有心思继续举行舞会和庆祝,便准备开口让大家散了。

    但还没等她说什么,水幕又亮了起来。

    【这是一个小彩蛋。】

    已经抬脚,只等伊丽莎白发话的人又生生止住脚步。

    【叶卡捷琳娜去世后,她的儿子保罗一世即位为沙皇。大家应该没有忘记这个生父成谜的王储吧?】

    伊丽莎白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据说叶卡捷琳娜生前绕过他直接传位给孙子亚历山大一世,保罗一世干了什么让叶卡捷琳娜有这样的想法呢?】

    【因为保罗一世跟彼得非常像,不仅是长相,性格上也很相似。】

    【保罗一世仇视叶卡捷琳娜的情人,又因为叶卡捷琳娜牢牢把持沙皇的位置,限制他接触权力,还有杀死父亲的嫌疑,压抑的保罗开始崇拜自己早逝的父亲。他学习模仿彼得的一切,包括对腓特烈的崇拜。】

    【叶卡捷琳娜没有抚养过他,对他感情不深,又因为对彼得的厌恶,在保罗从相貌到举止上都向彼得靠拢后,对他的感情更加稀薄。】

    【失望的叶卡捷琳娜为保罗找了个妻子,准备重复伊丽莎白对待她的那一套,抚养孙子。】

    【有意思的是,保罗的第一任妻子也跟保罗身边的侍臣产生了感情,如果不是她难产去世,俄罗斯王室大概又会有一个父不详的王储。】

    【第一任妻子去世后,叶卡捷琳娜马上为保罗娶了第二任妻子——符腾堡的索菲娅·多萝特女公爵。夫妻俩共生育了10个孩子,9个活到成年。】

    【长子亚历山大和次子康斯坦丁一出生后就被叶卡捷琳娜抱走抚养,和当年伊丽莎白的行为如初一辙。】

    【叶卡捷琳娜对亚历山大寄予厚望,后来产生了传位的念头,但因为亚历山大一世不想违抗父亲,所以没有遵循祖母的意愿,保罗一世才能即位。】

    【保罗即位后也“不负众望”,大约是压抑狠了,为了以示对母亲的反抗,他专门跟叶卡捷琳娜的政策对着干。比如改变对农奴的态度,限制贵族,重新回复对贵族的肉刑、召回被叶卡捷琳娜流放的犯人、又让俄罗斯军队学习普鲁士制度、命令叶卡捷琳娜死前派去对法作战的苏沃洛夫交出兵权,跟法国联盟,不过他很快被法国的革命激怒,加入反法联盟,然后在1800年退出反法联盟和法国结盟,导致他直接和英国对阵,输掉了马耳他。】

    俄罗斯贵族&伊丽莎白:

    【保罗在位短短五年,处置了七位元帅和三百多位将军。反复横跳互相矛盾的外交政策和对贵族严苛的制度让保罗失去拥护。1801年,保罗死于宫廷政变,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和康斯坦丁都默认了政变。但保罗的死两人是否知情无人知晓。】

    众人:这不就跟彼得大公的死索菲娅公主是否知晓一样吗?ԧլşӳ

    都是套路。

    【保罗一生的成就就是确立了俄罗斯皇位的长子继承制,在他之后,俄罗斯皇位得到了有序传承,也再也没有出过女皇。】

    【他死后,根据他订立的皇位传承规则,亚历山大一世即位。在第六和第七次反法联盟中,亚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保护了欧洲的君主□□制度,被称为“欧洲救世主”和“神圣王”。这是一个很长也很复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天使可以自行搜索,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好了,小彩蛋也结束了,再次跟大家说再见~是真的再见啦~拜拜!】

    第100章 后续

    水镜再次暗淡下来, 众人等了等,没有等到它再次亮起。

    众目睽睽之下,水镜如同它突兀的出现一样又突兀地消失,既给众人留下了许多未来的预言, 也留下了许多未解谜团。

    比如他们神迹透露了却又没有完全透露的反法同盟和法国大革命的问题。

    法国后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需要整个欧洲联合起来一起打了七次战争才打赢?!

    众人虽然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国家参与了反法同盟,但从零星的线索中推测, 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英国起码都参与过, 这四个国家联手竟然都没打过法国。所以横扫欧洲并没有夸大, 他们还以为法国多少都会有盟友, 没想到它是一挑多, 而且这个多里每个国家都独霸一方。

    是后来的法国和那个拿破仑太强?还是因为丢了殖民地的英国、换过国王的奥地利和普鲁士、保罗一世瞎折腾之后的俄国都衰落了?

    众人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比起大使们对法国的关注, 伊丽莎白更头疼彼得和索菲娅的孩子也是个废物这件事。

    她怀疑罗曼诺夫王室男性所有的智慧和好运气是不是都集中在自己父亲身上了,才导致其他男性后裔或多或少都有点毛病。

    唯一让伊丽莎白庆幸的是索菲娅和亚历山大一世都才能出众, 没有让俄罗斯被彼得父子俩折腾坏。

    对了, 保罗的妻子也是德意志人,她还给保罗生了九个长到成年的孩子,这个生育率和长成率高得都不像是罗曼诺夫家族能出现的。

    在今天之前,伊丽莎白因为两个安娜(指安娜一世和伊凡六世的母亲摄政王安娜)而讨厌德意志人, 但今天过后,伊丽莎白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是德意志人拯救了俄罗斯——既有政治上的拯救, 又有王室血脉上的拯救。

    伊丽莎白真相了,从叶卡捷琳娜大帝开始, 之后的沙俄皇后多数都出自德意志地区, 每个皇后的生育率都不低, 生出来的男孩也基本上都是健康的,没有身体和智力上的毛病。

    “菲辛,跟我来。”想了许多的伊丽莎白暂时放下乱七八糟的念头,朝索菲娅招手,又点了一些大臣的名字,将人召齐后准备离开宴会厅。

    大使们已经蠢蠢欲动,也想走人。

    伊丽莎白一离开,宴会厅里的人立刻四散,大使们赶着回去写信,普鲁士和法国大使不在,但也不乏被收买的间谍为两国通风报信。

    俄罗斯的贵族们也匆匆离开,他们也得回去理一理今天听到的消息,跟自己的家人还有亲朋们交流信息,为家族利益制定未来的计划,主要是计划怎样在不惹怒陛下的情况下和索菲娅公主保持友好亲近。

    等人都走光了,波兰大使孤伶伶地在椅子上呆坐了一会儿,才站起身。

    他不知道该给谁写信,国王在萨克森领地,大概无心理会波兰的处境,哪怕波兰被瓜分了,他还有萨克森的领土,没必要跟一群时刻想着限制国王权利的贵族们争斗。

    而波兰的贵族,他很怀疑即便在有神迹预言的情况下,只要屠刀没有落下,他们就会拖拖拉拉不肯改革。

    想到这里,波兰大使沉重地叹了口气,慢慢往外面走。

    他还是会写信的,写给那些大贵族们,能提醒一个是一个,事情总要一点点做的-

    *

    1744年7月,距离神迹出现过去了小半年,欧洲的局势悄无声息发生了一些变化。

    俄罗斯和奥地利达成了一项协议,在西里西亚战争中帮助奥地利。

    不过俄罗斯并未出兵帮助奥地利在西里西亚作战,而是向西占领了东普鲁士,威胁到波兰的边境。

    波兰起初恐慌了一阵,生怕迎来一次瓜分,但见俄罗斯军队没有异动之后,又开始摆烂了。

    腓特烈对俄罗斯的举动大为恼怒,向法国求援。但法国并没有向以往一样热衷于插手神圣罗马帝国的内部事务,保持了令其他国家诧异的平静。

    事实上,法国内部现在也很乱。

    路易十五久违地召开了中断了一百三十年的三级会议。按照原先的历史,三级会议要在1789年才会召开,并且直接引发了法国大革命,但现在,它提前了45年。

    但这次会议并没有什么用,法国的财政还没有被七年战争和北美独立战争拖垮,人民尚能忍受沉重的赋税,三级会议召开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果。

    也许是有的,比如法国宫廷的奢靡作风稍微减轻了一些,整个宫廷大概意识到了“节俭是一种美德”的含义,刮起了一阵“朴素之风”。

    对此,英国大使不无讽刺地写道:“所谓朴素和节俭都只是流于表面。实际上,他们只是减少了裙子上的缎带和佩戴的珠宝,该花钱的地方还是在花钱。为了让服侍既显得朴素但又不失精美,更多的贵族在刺绣图案和细节上下功夫,很难说到底是多余的缎带费钱还是这种暗藏的细节费钱。”

    又比如,议会过后,贵族们劝止了国王想要在全国寻找叫拿破仑的男孩的举动。主要是有些贵族正在为或者即将准备为家族中刚出生的孩子取名拿破仑,并不希望国王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法国拒绝对普鲁士伸出援手后,倒是英国一反常态给予了支持,为此还和奥地利提前撕破脸。但英国的陆军是出了名的有等于没有,每次打仗都需要花钱雇人,汉诺威人手有限,也不情愿让士兵去送死,所以除了军费,在军队上,英国能给的支持有限,导致普鲁士和奥地利现在仍在西里西亚僵持。

    而且奥地利也不敢全然相信俄罗斯的支持,一面在和普鲁士作战,一面在警惕俄罗斯,倒是让整个欧洲的局面维持住了一种和原有轨迹上差不多的平衡-

    *

    欧洲大陆上的纷扰并没有影响到俄罗斯宫廷,也没有影响到索菲娅。

    她按部就班地跟着伊丽莎白安排的老师学习,并没有因为急于融入俄罗斯而导致感冒濒死,顺利地在半个月前皈依了东正教。

    现在,宫廷中开始准备安排她和彼得的婚礼。

    伊丽莎白正从法国和萨克森采购婚礼需要的各种绸缎、装饰、缎带,兴致勃勃安排各种婚礼仪式,最近很少召见索菲娅,因此她空闲下来。

    “菲辛!”

    这天,索菲娅正在看书,约翰娜兴高采烈地冲进房间,将一条项链举到索菲娅面前。

    “菲辛,您看,这条项链好看吗?”约翰娜一边说一边将项链戴到脖子上,转了两圈向索菲娅展示。

    “是不是和我很配?”

    索菲娅放下书,微笑着对侍女道:“我想单独跟妈妈说些话,能请你们暂时先出去吗?”

    “当然,殿下。”

    侍女鱼贯而出,索菲娅将门关好,低声对约翰娜道:“妈妈,这是你这个月买的第几条项链了?”

    “第四条?还是第五条?记不清了。你放心,我没有买太多。”约翰娜不以为意地道。

    这并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

    “你哪里来的钱?”索菲娅问道。

    女皇陛下的确慷慨地给过她和约翰娜一笔零花钱,但这笔钱可不够她妈妈这样挥霍的。

    索菲娅这样近乎质问的话让约翰娜有些不悦,但她知道自己现在靠的是女儿,所以按捺住脾气,回答道:“是和贵族们玩牌赢的。”

    她还是没忍住,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放心,我没给普鲁士当间谍。”

    索菲娅不理她的讽刺:“妈妈,你有想过你为什么能赢那么多钱吗?”

    “因为他们想讨好你。”约翰娜脱口而出,她还不至于傻到这种程度。

    索菲娅一怔,“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还要收这些钱?”

    约翰娜:“为什么不收?”

    “你可是未来的沙皇,他们想讨好你有什么问题吗?主动送过来的钱,不要白不要。”

    “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现在还只是彼得大公的未婚妻,离沙皇的位置还很远。”

    约翰娜:“那又怎么样,你未来会是大帝不就行了。”

    索菲娅将摊在桌子上书合上,摸了摸封面上的名字,这本书是女皇送过来的,像这样的书女皇还送了许多,似乎笃定她能在书里找到真理。

    “妈妈,未来是会改变的,就像你现在没有给腓特烈国王当间谍,而彼得大公因为预言的事对我更讨厌了,几乎不想和我见面。”

    “那是他的问题。”约翰娜嘟囔道。

    “妈妈,没人会喜欢可能杀掉自己的人。”索菲娅为彼得申辩了一句,然后道:“你看,这就是未来的改变。”

    “妈妈,你不能保证未来一定会实现,只要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任何事都可能会发生。我已经没有办法和彼得大公和平相处了,所以更不能惹怒女皇陛下。”

    索菲娅的目光落在母亲的脖子上,那条项链确实很漂亮,将她的脖颈衬得修长纤细:“妈妈,你是想要现在的几条项链,还是要未来?”

    话已经说道这个份上了,约翰娜也不傻,她摸着脖子上的项链道:“女皇会那么小气吗?”

    “女皇陛下在意的不是钱,而是其他人的态度。”

    “好吧好吧。”约翰娜被说服了,“谁让我们在这里无依无靠呢?”

    “这些项链怎么办?要还给他们吗?”约翰娜有些不舍。

    索菲娅摇头:“不用。”

    “妈妈你以后不要再轻易收钱就好了。”

    保住了项链,约翰娜高兴了:“好,我知道了。”

    看她的样子,索菲娅有点怀疑母亲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多少,但好歹她现在同意了,大不了她以后多提醒她好了。

    两人谈完话,房间里安静下来。

    这时房门适时被敲响:“殿下,夫人,陛下请你们过去一趟。”

    【作者有话说】

    从彼得三世开始,除了亚历山大三世外(皇后是丹麦公主),所有的沙皇都娶的德国皇后,孩子都不少。

    在此之前的沙皇,说真的,可能Y染色体也有点问题,有能生的,但男孩少,还多少有点问题。

    就像彼得大帝的异母哥哥费奥多尔三世身体不行,伊凡五世智力有问题。

    **

    英国的陆军:英国常规陆军是克伦威尔组建的,在他实行□□统治又倒台后,议会将陆军视为压迫他们的工具,解散了陆军编制,导致后来英国每逢战争就要重新组建陆军军队,还满欧洲挥舞英镑雇别国的军队打仗。俄、普、奥都和英国签过这种雇佣协议。

    反正就是宁可一直花钱都不肯保留陆军。

    北美独立战争的时候英国找过俄国想花钱雇军队,将俄罗斯军队运到北美作战,不过当时俄罗斯刚打完俄土战争和起义,还要防备土耳其撕毁刚签的协议,叶卡捷琳娜就拒绝了英国

    **

    叶卡捷琳娜和彼得的婚礼参考的是法国和萨克森宫廷的婚礼仪式,因为在此之前,罗曼诺夫王朝在种种原因之下没有王储娶妻的经验。伊丽莎白为了攀比,显示俄罗斯的实力,婚礼办得非常奢华,当时的英国大使参加典礼,看到从莫斯科出发的队伍,记载道:“从来没有见过比这跟奢华庞大的队伍。”

    **

    对了,约翰娜走地时候还给叶卡捷琳娜留下了一笔十几万卢布的债务,为了不让她离开还要被追债(按当时伊丽莎白的态度有可能会发生),叶卡捷琳娜替她承担了这笔钱,还了十几年也没还清,到她当沙皇的时候这笔钱才被勾销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