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找到厂家
第八十一章
猎雷艇造出来了, 他们的造船小组也临时解散了,不过林叙、陈辽和徐军杨年纪都不算大, 在整个南江厂属于年轻人的范畴,彼此之间一开始可能互相看不惯,时间久了也就慢慢投缘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几人都不是懒散的性子,都是踏踏实实做事的——南江厂的工作氛围确实不错,但各科都有偷懒不干活的,尤其是行政科室,这也是各家工厂的常态。
徐军杨盯着林叙画的图纸看了一会,他是研究系统的,对螺母毫无研究, 一开始他以为林叙是画着玩,可林叙居然画了不少张图纸。
“图画得不错。”陈辽一本正经评价道,他忽然指着图上另外一个东西, “这是什么?”
“螺母垫片。”林叙答道, “我先画几种试试, 看这东西能不能被造出来。”
陈辽:“……你连这个也懂?”
两人过来,是想叫林叙也一起锻炼锻炼,别成天闷着搞研究,结果猎雷艇这个项目刚结束, 林叙居然又在折腾其他的了。
他们造船和航空领域确实会用到螺母,不过那是生产层面的事,林叙负责的还是一艘舰艇的整体部分,螺母属于细分的领域, 根本不属于林叙的工作范围。
不过他们和林叙合作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就习惯了对方时不时冒出的新想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林叙的设计图画得相当细,他刚进厂的时候, 陈辽觉得林叙的图画得不如自己,可经过几年的打磨,林叙的水准显然已经出师了。
一个小小的螺母,林叙却将几面结构画得无比精细,尤其是侧面的螺纹,如何与螺帽对应,他在纸上放大了无数倍。
螺母能否牢固拧住,靠的就是螺母与螺帽间的相互作用,太松会掉落,太紧的话,螺母极有可能会断裂。
日子国的哈德洛克螺母之所以不会断裂,并不仅因为它的设计与螺母、螺帽间的作用力,林叙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报道,说这家公司甚至将自己的设计图公开了,并不担心竞争对手会仿制。
既然设计图都公开了,那问题自然在材料上——它研制的螺母所用的材料成本很高,并不适宜规模化生产。
林叙设计的自然是常规螺母,属于他心目中性能比较高的那一类。
他之前只是看到过报道,并没有参与到螺母的生产,所以在画设计图之前,他去生产科那边要来了各式各样的螺母,进口的也有,国产的也有,满满当当铺了一桌,还有有关螺母生产的各种资料,他手头没有的,他去找施家望要来了。
施家望其实很好奇林叙要做什么,被林叙一句“挣外汇”挡了回去。
“螺母真能挣外汇?”施家望露出迷茫的神色,“可这个利润太低了吧?”
他倒不是不信螺母这个产品可以挣到外汇,事实上,只要是国内造不出来的东西,就必须花外汇去买,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他疑惑的是,林叙为什么信心满满觉得这个螺母一定能赚到外汇。
“你就随他去呗。”程安民道,“反正就是去人家厂子问两声的事,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在当下,国内的工厂只知生产,根本没有专利意识,也不知道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究竟有怎样的技术含量。
在这一时期,就有国内的产品被国外提前申请了专利,以至于在生产上处于被动状态。
甚至不仅是现在,哪怕是若干年后的将来,也有不少黑科技是大摸底后才被发现的。
虽然网上流传的“大摸底”以段子居多,可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工业生产的现状——只会生产,不会营销。
当不会营销和某些特别会营销的国家撞上了,自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
林叙鼓捣了半个多月,终于把他理想中的螺母给鼓捣出来了。
他们厂不生产螺母,他只能去找那些生产螺母的企业。
这样的企业,他们海城就有几家,不过规模都不算大,负责给机械厂生产配套的。
林叙把要求交了过去,问对方能不能合作,可收到的答案无一例外都是拒绝。
——他要的规模太小了。
和南江造船厂一样,生产螺母的厂家也是按订单来生产,通常来说,一批订单的量都相当庞大,因为是要应用于一批产品的组装的,林叙这样只是小打小闹。
从他给的图纸能看出来,这是一种新型的螺母,意味着工厂要造一款新模具,改造了模具之后,炉子就没法生产其他型号的螺母了,加上其中消耗的水电煤,只看林叙要求的规模,厂家必然要亏本。
至于林叙画出的“创外汇”大饼,工厂那边根本不接。
外汇难赚人尽皆知,在并不遥远的未来里,外汇未必能赚到,可工厂的亏本却是清晰可见的。
林叙:“……”
他也没法说服厂领导给他开个炉子造螺母,这就是乱花钱了。
何况只要涉及工业生产,只要是重工业领域,就没有什么太便宜的商品,林叙只想先造出几个鉴定一下质量,是不是大规模生产,还得等初期产品造出来之后再判定。
施家望已经帮他太多了,他没必要在这方面给对方找麻烦。
“要不以咱们厂的名义下一笔订单?”施家望道,“就造一炉试试。”
南江厂和海城周边的螺母厂合作并不算多,尤其在制造高精尖船时,对扭矩、拉力强度的要求严格的领域,螺母这类紧固件基本靠进口。
对于南江厂这么一家大船厂而言,一炉螺母倒算不了什么,关键是螺母能用在船上,或者正如林叙所说,能挣外汇。
施家望好奇道:“你对这新螺母这么有信心?”
林叙点点头:“应该能有销量。”
如果是旁人提出的想法,施家望大概会不当回事,可这是林叙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个小螺母,似乎也有了赚钱的可能。
“那我再替你问问,看哪里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
两天之后,施家望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家工厂愿意生产这批螺母。
不过这个好消息倒不是来自南江厂的人脉,而是林叙自己的。
愿意生产这批螺母的工厂,是之前给荣光厂做过配套的一家工厂。
宋仁发这阵子正好在外面开会,施家望打听螺母工厂这事,他刚好听一同开会的厂长说了,施家望没找到他头上,但他还是多问了几句,后来才知道是林叙有生产螺母的计划。
“林工怎么负责这个去了?他不是在南江厂负责大项目了吗?”
乍听之下,宋仁发还以为林叙是得罪了厂长被发配到了冷宫,他灵机一动,找熟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情况并不是这样。
“要真被发配就好了,我就请他来我们厂当厂长,接我的班。”在和施家望的电话里,宋仁发相当坦白。
施家望:“……你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林叙听见了会怎么想。”
“想当厂长?”
施家望:“……再扯我就挂了。”
总而言之,宋仁发确实能找到一家配套生产螺母的工厂,别说是单独开一炉,林叙直接过来当厂长都行。
在霍县地界上,宋仁发一向一言九鼎,生产了那批导弹艇之后,荣光厂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订单,工厂能维持下去了,又没有副厂长这个掣肘,他日子过得比从前更风光。
他的风光来自于谁,宋仁发心里清楚得很。
林叙不肯tຊ来荣光厂当厂长,可他这个人情终归是要还给对方的。
林叙确实收了他们厂送过去的一批福利,但和导弹艇订单创下的收益相比,那些福利根本算不上什么。
荣光厂困难的时候,宋仁发也是跑上跑下求人,花了不少钱,可那根本没能扭转荣光厂的困境。
不夸张地说,他送过去的那些福利,那些被他打点的人根本看不上。
眼下林叙遇上了麻烦,还属于宋仁发能解决的麻烦,他自然要帮对方这个忙。
荣光厂和南江厂相比算不得什么,可在霍县,乃至霍县所属的地区,荣光厂都属于能说得上话的。
宋仁发一打听,就有厂子愿意接林叙这笔订单了。
这是一家位于霍县的小工厂,平时给周边的船厂这些做做配套,它供应不了大工厂,供应周边的工厂问题不大。
宋仁发刚通知了林叙,林叙就直奔霍县那家工厂,螺母怎么生产,工厂那边比林叙更清楚,厂里的老师傅也相当清楚螺母的结构,看到林叙的图纸,他不由道:“这和我们平时的图纸不太一样啊。”
当然,厂里既然接了这笔订单,他只要照着做就是了。
造螺母本身没有什么难度,老师傅大半辈子都在和它打交道,虽说图纸和配方和之前有些区别,不过出来的成品还是普通的螺母。
“咦。”检测螺母的时候,工厂的老师傅惊讶地喊了一声,“这个好像更结实些。”
样式先不说,这螺母加上垫片,拧上去之后显得特别结实,放在特定的工具上做实验,他们厂生产出的螺母脱落的速度要快得多。
不仅是脱落速度的问题,两款螺母放在一起做对比,差别最明显的地方是——明明经受着同样的外力撞击和破坏,新造的这款螺母破损的幅度要小得多。
“这看起来也没怎么动啊?”老师傅拿着螺母,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螺母不管大小,构造就是那个样子,林叙带来的图纸就算有改进,也不至于改动到那种程度。
图纸确实有区别,可工厂的老师傅原本以为,林叙只是动了动纹路而已。
这款螺母做出来之后,林叙要求试验,他一开始真没当回事,林叙要试,他就由他试,可试着试着他就看出不同来了。
“小金,小王,小朱,你们也都来看看这个螺母。”
“来了,师傅!”
一群人坐在那研究半天,从直观上说,新造的这批螺母和他们厂生产的螺母好似没有什么区别,可试验结果摆在那里,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老师傅叫来了厂长,沟通了一番后,就想买林叙手中的图纸。
这家工厂清楚林叙的来头,知道他来自大名鼎鼎的南江造船厂,可南江造船厂是造船的,不是造螺母的,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图纸卖给他们完全可行。
林叙于是打电话给施家望。
施家望:“……”
副厂长相当无语,他发现了,林叙不管人在哪里,都有搅动风雨的能力。
南江厂确实不生产螺母,可林叙说了,这批螺母是要去挣外汇的。
螺母可以不重要,但赚外汇的螺母就不一样了。
施家望负责的是技术科,销售和谈判这块不归他管,在和程安民商定对这批螺母的使用后,销售科科长杀到霍县,针对这批螺母开始了谈判。
图纸可以卖,但对外销售的利润,大半要交到南江厂,国内销售南江厂也不会限制。
对方同意了,不过对外销售的生产成本,南江厂必须承担。
主要是这家工厂暂时没有出口挣外汇的计划,别的不说,整个霍县,就算是荣光厂也挣不到一毛钱外汇。
何况在外汇渠道上,这家籍籍无名的小工厂也很难和南江厂竞争。
怎么争?
图纸是人家的,生产的又是同一款产品,在南江厂和霍县五金生产厂之间,合作商会选谁,再明了不过了。
林叙因此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分成合同——螺母是他的想法、他的渠道,南江厂在其中并没有出力。
第82章
出发以前
“现在去的话, 刚好能赶上今年热那亚的船展。”施家望对林叙道,“不管这批螺母的反馈怎么样, 咱们都一起带过去。”
“今年厂里的产品比上一回要多些,不过咱们厂在船展上一向没什么收获。”施家望苦笑一声,“每回都当是出国学习一趟。”
施家望没有和林叙细说,事实上,不止是没有收获,每次去海外参加展出,他们都会被各式民用船和军用船震撼到,不仅是船本身,还包括船用的设施和系统, 南江厂和海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就算南江厂这几年在极力改善自己的困境,在国内船厂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可放到国际市场上, 依然没有人认可南江厂。
虽然林叙研发的这款螺母得到了专业厂家的认可, 可螺母毕竟只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小品类, 厂里并不期待它能赚到多少外汇。
施家望挺感慨林叙的折腾能力,短短一段时间居然把螺母给弄出来了。
虽说螺母不是什么大件,厂里不少人都看不上这种小设计,可施家望觉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件做起,慢慢往大件过渡就行。
船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都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慢慢造出来的。
林叙的主业不是搞发明创造, 但他愿意去尝试, 在施家望看来,这是一种相当好的品质。
南江厂去热那亚的名单, 厂里一早就定下了,林叙的名字一直在名单里。
螺母做出来之后,林叙干脆在工厂里泡了一阵子,把螺母的介绍说明鼓捣了出来,顺便还出了一个对比手册——把市面上已有的螺母品种都找出来,主要包含各船厂目前进口的螺母品类。
工厂做螺母的经验更丰富,也比林叙更了解目前的行业状况,不过工厂主要是按图制造,没有什么创新的考量。
林叙待了一段时间,又鼓捣出了另外两种螺母。
“再这么下去,你都快忘了自己主业了。”徐军杨和林叙开着玩笑。
猎雷艇的建造结束之后,他被厂里安排到了其他船的设计上,徐军杨本身很会搞系统,不管造军船还是造民船,他都能适应得很好。
南江厂造船的订单一直不断,徐军杨一直处在干活的状态,不像之前在恒升船厂,厂里经常收不到订单,他连练习的机会都没有。
去热那亚的计划,厂里也把他的名字添上去了。
徐军杨没想到自己来南江厂不久就有了出国的机会,要是在以前的恒升船厂,就算有这种交流的机会,那也先轮到厂领导,领导家的三大姑八大姨都能蹭上这个机会。@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主要是出去见见世面。
在对年轻人的培养上,南江厂也比其他船厂更重视。
“厂里不给我任务,我有什么办法?”林叙叹了口气。
好在他是那种会给自己找事干的人,螺母告一段落之后,林叙开始研究摩托艇和滑板了——和造真正的大船相比,摩托艇和滑板技术含量都偏低,可这两样在海外市场都很受欢迎,虽然在国内没有什么消费者。
林叙忙了一阵子,这就是他自己的想法,没和厂领导汇报过。
他们厂里目前没有进行摩托艇研发和生产的部门,在国内也没有销路,真想做这类产品的话,得先去国外探探路。
……
林叙原本想着,厂里再不给他安排任务,他就自己去找项目做了,结果某一天,他正在琢磨滑板的线条,办公室里的电话忽然响了。
林叙才刚接起来,电话那头就传来一阵笑声:“猜猜我是谁?”
“我怎么可能猜不出来?”林叙忍不住道,“卫强,你这大忙人,怎么有空打电话给我?”
“你到现在还没听说?”
林叙皱着眉:“说什么?”
林叙真不清楚卫强指的是什么。
毕业之后,卫强分配到了大连船厂,离家近了很多,刚毕业那时候,几人交流不如现在方便,联系不算多,后来交流倒是方便了,可两人都相当忙,想找时间好好聊聊都没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咱们两家工厂要合作了,合作名单里好像有你。”卫强道,“你们厂就你一个林叙吧?”
卫强这个名字倒是挺常见。
和林叙一样,卫强进入大连厂之后也很受领导重视,挑大梁干tຊ了几个大项目,这次大连厂和南江厂合作,卫强猜名单里会有林叙,结果还真有。
他心里挺高兴,赶紧给林叙打了个电话。
“那是我去你们那边,还是你们来我这?”
“你们过来。”卫强道,“是个大项目,一家船厂完不成,得两家合作才行。”
听卫强这么说,林叙心里大概也有了数。
需要南北两家大船厂一起合作的,那必然是中型以上的舰船。
其实他隐约也猜到了,厂里一直不让他接新项目,应该是有别的安排。
“下半年合作就要开始,我在厂里等你。”具体的细节卫强没说,林叙估计他也不知道。
不过他眼下的任务是和厂里一起去参加船展,等从国外回来,下一步任务估计就得去大连厂了。
果然,刚和卫强通完电话不久,林叙就接到了厂里的通知。
和出国参展的通知不同,去大连厂这项任务是程安民亲自通知的,到了会议室林叙才发现,接到通知的都是南江厂各个科的骨干,各科的科长也在。
细节程安民也没有透露,只说暂时保密。
不过能被叫来会议室的,都是有过相关经验的老将,程安民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求他们遵守纪律,不能犯错,圆满完成任务就行。
第一次参加相关任务的员工,程安民和几位副厂长又把他们叫到一边叮嘱了好几声。
大连厂和南江厂之间毕竟是有竞争关系的,这次南江厂到人家的地盘上,该守的规矩要守,该有的能力也要展现出来,不能叫人家看扁了。
施家望看向林叙:“你琢磨的那些,到大连厂就停了,专心致志搞项目,把任务完成好就行。”
在南江厂这边,厂里几个领导把林叙当宝贝,可到了合作项目上就不一定了,林叙应该是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被使用的。
有一点施家望没好意思和林叙提——林叙这人太能鼓捣,在荣光厂琢磨出了021R型导弹艇,在他们南江厂又琢磨出了新型的猎雷艇。
人家虽然不清楚这个项目是他主导的,可船毕竟都开到海上了,国内消息灵通的船厂都知道有这么两艘船。
既然有了船,那必然有造船的人。
那批猎雷艇交付之后,就有人明里暗里打听南江厂是谁在负责这块。
导弹艇交给了荣光厂,订单也归了荣光厂,□□光厂毕竟是南江厂支援过的企业,不管怎么说,功劳有南江厂的一份。
林叙在大连厂搞创新的话,一方面,他的创意可能会归大连厂,另一方面,他人被大连厂给挖走了该怎么办?
当初林叙选南江厂,纯粹是因为他在南江厂实习过,南江厂离他又近,可大连厂实力一样不弱,只要条件足够诱人,林叙说不准就被大连厂给挖走了。
总而言之——杜绝糖衣炮弹!
少折腾!
虽然以施家望对林叙的了解,叫他不折腾恐怕很难。
他……不太喜欢和大连厂的某位副厂长打交道,太难缠了,他担心林叙被对方给看上了。
……
出国之前又是一番折腾。
林叙交了自己的信息,填了一个接一个表,这个年代出国是件稀罕事,别看厂领导提早定下了名单,可这名单也是均衡各方的意见之后才最终决定的。
人人都想去,只能想出一个谁都不得罪的法子。
厂里既希望多些人出去看看,看看自家厂子和世界顶级船厂之间的差距,又担心出国的这些人会临时改变路线。
在林叙看来难以理解的事情,这个年代就太常见了。
不是几倍的差距,而是几十倍几百倍的差距。
这个年代有机会出国的人,都是国内的精英,他们看到了自身发展与海外的巨大差距,而他们自身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留在国外的话,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近自身的目标。
这次带队的领导是副厂长施家望和潘荣华,两人都不是第一次出国,不过带这么庞大的队伍出去,又要让每个人安全无虞地回到国内,厂长们的任务相当艰巨。
出国之前先谈话,又交代了各人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礼仪方面的培训。
厂里还聘请了两位翻译,一位意大利语翻译,一位英语翻译,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坐上了前往港岛的飞机,眼下国内还没有飞机直飞热那亚,都是先从港岛飞米兰,再转车到热那亚。
南江厂级别不算低,施家望和潘荣华都是领导级别的,可这两人也和厂里其他员工一样坐的经济舱——机票不便宜,光是一趟海城开往京城的航班,机票就得整整64块钱。
现在的工资是比70年代涨了一些,可对于绝大多数工人而言,这也是一半以上的工资了。
至于国际航班,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差不多要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要不是南江厂家大业大,拿到海外订单的话,利润要比机票钱高得多,厂里也不会安排这么一批人出国。
林叙人还没出发,买东西的要求倒是听了不少——70年代末,法国品牌皮尔·卡丹进入华国,在华国掀起了一阵时尚热潮,到现在,海城产已经不是国内最时尚的品牌了,而是国外品牌。
国外的相机、手表、衣服俨然成为了高品质的象征。
第83章
出国
第八十三章
这个年代, 出远门依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从海城转到港岛, 再在港岛候机,入目所及的景象立刻就不同了。
刚坐上飞机的时候,林叙他们这批年轻人还挺激动,徐军杨和陈辽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坐得笔挺笔挺的,视线却忍不住往外看。
而到了港岛,机场的繁荣程度又有不同了,机场什么都贵,一行人吃的都是自己带的食物, 虽然看什么都新鲜,可确实什么都买不起。
在候机室等了漫长的一段时间,终于登机了, 这一回, 一行人已经失去了对坐飞机的兴趣, 上飞机之后只想睡觉,可惜这一段行程要比海城去港岛长得多,感觉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飞机却迟迟没有降落。
第一次坐飞机, 陈辽和徐军杨都表现得相当窘迫,林叙两辈子加起来飞机坐得不多,80年代的飞机更是第一次坐,他虽然有过坐飞机的经验, 可这是他乘坐的第一道海外航线。
这是林叙感慨颇多的地方——他们虽然造出了穿越大洋的万吨级巨轮, 自身乘坐巨轮的机会却很少,而眼下各地的飞机制造厂员工, 真正拥有飞行经验的也只是寥寥。
徐军杨小声和林叙嘀咕:“我一直以为坐飞机很舒服。”
电视里的空姐都漂漂亮亮的,上飞机没多久就潇洒到了目的地,乘客在飞机上看报纸、喝咖啡,还有喝茅台的。
到了他这儿,他只觉得屁股都坐僵了,什么都不想喝。
航班上有汽水供应,他要了一杯,气泡在嘴里特别提神。
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汽水能免费喝,以为是要花钱的,空姐询问他们都摆手说不要,后来才知道不用花钱,施家望和潘荣华各要了些喝的,其他人也都慢慢举手要了。
出门在外,施家望和潘荣华对员工们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好不容易挨到了米兰,视野里就都是长得花花绿绿的外国人了,不管他们在厂里怎么闹腾,到了国外,大家都闷闷的不肯说话了。
国内参加热那亚航展的不止一家船厂,大使馆方面都做了准备,等南江厂一行人到达之后,国内驻米兰的办事处安排了一辆车,把一行人送往了热那亚。
对于林叙和徐军杨这种来自小地方的人而言,海城已经足够繁华了,而现在的米兰却是时尚之都,拥有两支世界级的足球队,初到米兰,一行人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陌生,也看什么都富贵。
这里的房屋和建筑,和海城也很不一样,商店橱窗里琳琅满目,只是和商品的价格相比,他们临时换来的外汇实在少得可怜。
“外国人都过这样的日子啊。”陈辽感慨道,“难怪出过国的人都把国外说得跟仙境似的,好像随地都能捡钱。”
“咱们都来这这么久了,也没捡到过钱。”徐军杨笑道,“可见传说也不都是真的。”
大巴上毕竟都是自己人,几人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么拘谨,一边看着路边的风tຊ景,一边小声议论着。
南江厂参展的商品前一阵已经运到了热那亚,刚出发的时候,他们这批小年轻听着厂领导形容南江厂和世界顶尖船厂之间的差距,虽说是听进心里的,却总觉得领导们夸张了。
可眼下,看到米兰街景和海城的巨大差距,一行人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了。
既然来参展了,总得卖出一些产品吧?他们这么多人过来,机票、住宿、吃饭,哪一样不是巨大的开支?
不会到时候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吧?
大家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这种想法,可看着施家望和潘荣华两位副厂长都还稳得住,一行人也就把怀疑慢慢收回了肚子里。
住进了酒店之后,一行人有一天的休整时间,徐军杨喊上陈辽和林叙一起出门逛逛:“难得出趟国,总得见识见识。”
为了出这趟国,几人换了不少外汇,徐军杨想给老婆带双鞋,带件首饰,陈辽则想换个相机——他惦记相机很久了,都说国外的相机便宜,趁着这个机会,他想去数码店看一看。
然而,不出去还好,一出去就是越看越心酸,国外的相机换算下来更便宜,可陈辽带的外汇还是没够,就算林叙和徐军杨都能借他一些,可买完这台相机,他别的什么都不用买了。
“在咱们厂的时候,我还觉得自己工资挺高的。”陈辽苦笑道,“这台相机快抵得上我一年工资了。”
他难得有个爱好,在国内,相机贵得他下不了手,到了国外居然也是一样。
“外汇真难赚。”徐军杨道,“我估计厂长他们手里也没什么外汇。”
林叙手里也有个清单,都是其他人托他带的东西,不过他不用买相机这种大件,带的都是轻工业品,衣服鞋袜之类的。
“就看厂里这次能不能多卖点货,看到时候给咱们匀点外汇。”
几人只是想想,就算厂里的货在航展上有人订购,那也是厂里的外汇,不可能分到他们私人头上。
而现在,唯一有可能让他们私人赚到外汇的,就是林叙造出来的螺母。
几人默默将视线看向林叙。
林叙:“……别一副指望我的样子。”
“骗也要骗到。”徐军杨拍拍林叙的肩膀,“我们都靠你了。”
林叙:“……你们的信心到底来自哪里?”
陈辽最终还是没有买他期待已久的相机,价格还是太贵了,徐军杨要买的衣服首饰类的倒是买了一些,不过几人也没有选择品牌,而是选了一些款式多样、价格相对平价的产品。
几人虽然不会说意大利语,却还是靠双手比划把东西买了下来。
等到了酒店,几人发现,不只是他们,南江厂过来的职工,无论男女老少都出去逛了,只要和领导报备一声就行,但是不能单独行动,必须集体行动。
两位副厂长管理虽然严格,可该通人情的地方还是通的。
这次是出门参加航展,厂里都是职工,没有谁带了家属,眼下国内和国外的交流越来越多,人人都知道国外的东西好,国外更发达。
难得有外出的机会,施家望和潘荣华也不会让人一直关在酒店里。
当天晚上,两位副厂长组织员工们开了场小会,一行人开始为明天的船展做准备。
……
去船展之前,南江厂众人心里满满都是期待,而到了船展之后,一行人发现,这不愧是国际船舶展,展出的品类小到螺母螺帽,大到整艘船,和船舶工业相关的产品应有尽有。
各国都带来了相对先进的产品。
而华国的展位,居然只是一个小角落——距离华国不远处的,是日子国和韩国的展位,进入80年代以后,韩国通过种种政策推动造船行业的发展,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后者已经有了和前者争夺订单的底气。
相对之下,日子国参展的品类更琳琅满目,展现出了自身底蕴的深厚。
展位小倒也罢了,南江厂一行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事实上,不仅是船舶行业,在目前华国崭露头角的任何一个行业,华国的处境都相对尴尬。
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倒是得到了长足发展,因为一些国家有产业转移的需要。
而造船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华国所追求的不仅是代加工,也有创新的需求。
而除了展位小之外,最关键的是,客商们很少在华国的展位前逗留。
南江厂最拿得出手的,还是6万吨级散货船的制造经验,然而,在船舶市场整体萎缩的当下,各国都在积极争取货船订单,南江厂的低价并不占据十足的优势——隔壁韩国目前就在靠低价争取船舶市场,在他们那边逗留的客商显然更多。
一开始,南江厂一行人还能维持住情绪。
不过是坐冷板凳罢了,熬一熬,总会有人注意到他们这边。
可客商们来来往往,不止有西方面孔,也有一些来自其他地区的客商,可所有人的视线或许会落在他们这一行人身上,其中所显露出的却还是对华国的好奇。
对于一些地区的客商而言,华国是一个相当神秘的国家。
和南江厂一同在展位前的,是大连厂和羊城厂的带队领导。
看到这副景象,几人的脸上都有一丝窘迫:“看来咱们今年又没什么人光顾了。”
虽然他们自认产品物美价廉,可船东订船时考虑的也不全是价格因素,还有造船历史、产品性能这些。
华国展现在海外市场上的产品还是太少了。
参展的第一天,华国展位前留守的各厂职工最多,因为这一天是客商们兴趣最旺盛的时候,第一天都无人问津的话,后面几天,光顾的客商只会越来越少。
林叙他们对其他国家的产品相当感兴趣,但第一天也不是一个适宜满足兴趣的时间。
临到中午,光顾华国展位的客商依旧寥寥无几,倒是有几张亚洲面孔在华国展位前停留了片刻,嘴里叽里咕噜不知说了什么,可从对方的眼神看,那显然不是什么好话。
“韩国人?”徐军杨眼神示意。
“一看就是。”陈辽道,“我听他们之前来过的人说,这些韩国人喜欢抢订单,不止抢日子国的,咱们的订单他们也会抢。”
眼下韩国造船业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他们原先就有些看不起华国造船业,自身发展起来之后,这份优越感就更加明显了。
施家望则在这时候看向魏荣华:“到中午了,客商们都去吃饭了,展厅里也不会有什么人,你带着他们先去吃饭吧。”
“行。”魏荣华点了点头。
“出门在外,饭得吃饱了,这个钱咱们不用省。”
在外一天就是一笔天价的开支,施家望也舍不得钱,不过来都来了,该有的开支都花去了大半,何必在这种小事上太抠?
潘荣华于是领着一批人去吃饭了,林叙和徐军杨他们都在其中。
施家望带着的另一组则继续留守在展台前。
展厅里人流量愈发显得少了,施家望心里默默盘点着这一次的收获——和预期的开局相比,这一次展会,他们南江厂的开局着实有些差了。
就在他走神的时候,一小队面容深邃、辨不清出处的客商突然过来了,施家望打起精神接待。
他对订单不抱希望,不过人家既然过来了,接待的礼仪还是要做到位的。
他注意到,客商的目光看向了他们南江厂一摞说明书里被压到最下面的螺母说明书。
第84章
高利润
第八十四章
在南江厂准备的说明书里, 最上方自然是6.4万吨级的“南江”号,然而客商们来来去去, 对“南江”号的兴致都不算高,毕竟“南江”号虽然在国内口碑出众,在国际市场上,却不乏比“南江”号吨级更高、口碑更出众的巴拿马型散货船。
林叙请霍县那边生产的螺母也一样被南江厂带了出来,放在盒子里,虽说施家望对林叙鼓捣出的东西有信心,可螺母毕竟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品类。
这东西纯粹是林叙私下琢磨的,他把说明书放进来的时候,厂里还有人和他开玩笑, 问他是不是放错了地方。
……
客商盯着他们的螺母和说明书看了有一阵了。
刚刚就算是他们精心准备的“南江”号完整介绍,也没有客商为此停留超过十分钟。
对方叽里咕噜说了好一阵,因为不是英文, 施家望和潘荣华都tຊ听不懂。
潘荣华看向施家望:“老施, 他们这是什么情况?”
施家望摇了摇头。
“这是林叙造出来的螺母吧?”潘荣华道, “我前一阵听厂里其他人说过。”
当然,能传到潘荣华耳朵里的,未必全是好话就是了。
“是他造出来的。”施家望低着头,“人家生产工厂说这批螺母品质不错。”
可这螺母究竟能不能被客商看中, 施家望心里也没有数。
为首的客商抬起头,像是要说什么似的,片刻之后又低下头。
在生意场上,这表达了什么意思, 施家望和潘荣华这样的老江湖怎么会看不明白?
难道又不感兴趣了。
然而, 只过去了片刻,客商队伍面前又出现了一群人, 双方不知在讨论些什么,其中两人把他们带来的几个螺母从上到下仔细看了一遍。
“能为我们介绍一遍吗?”其中一人用不太熟练的英语问道。
这次施家望和潘荣华都听懂了。
“林叙呢?还在吃饭吗?”
“还在吃,没回来呢。”
“赶紧去叫他。”
展位这边只能先给客商说一声抱歉,因为除了林叙之外,其他人对这批螺母都不太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施家望内心相当忐忑,担心客商会忽然跑掉,可围在华国展位前的客商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为这个点人流量少、人群的集中引发了好奇,围在展位前的人数越来越多。
潘荣华算是见过大世面了,看到这样的场景都有些懵了。
不就是颗螺母吗?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关注?
林叙迟迟不来,如果不是顾忌着厂长的面子,他都要亲自去催了。
几分钟后,林叙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展位前。
“快来给人家介绍介绍。”林叙一露面,潘荣华就赶紧催促他。
林叙也有些疑惑,自己不过吃个午饭的功夫,展位前怎么忽然围着这么多人?
其实这些螺母有什么用处,说明书上已经详尽介绍了,在准备说明书的时候,林叙就做了中、英文两份。
客商们只是在追问有关这颗螺母的更多细节罢了。
施家望和潘荣华把展位前的位置让给了林叙,方便他做更详细的说明。
一旁其他厂的领导们也找施家望和潘荣华要说明书:“你们这造的哪种螺母,也给我们瞧瞧。”
他们也没料到,几家船厂浩浩荡荡来了这么多人,带了这么多东西,到最后,客商们最感兴趣的竟然是一颗小小的螺母。
林叙大学埋头苦学的英语终于在这时候派上了用场,他一开始还有些生涩,慢慢就熟练了,反正来来去去就是那些船舶专用的词汇。
客商们询问的意图只有一个——南江厂的这款螺母,性能和说明书上所写一致吗?
“如果你们能做出承诺,我们愿意采购一批。”最早来到展位前的客商道。
“这些都能在合同上体现出来。”林叙答道。
华国的产品,眼下难就难在没有积累口碑,难以和日子国、韩国这些相对强势的国家竞争。
就算客商想选择华国,因为华国产品暂时并未完全进入国际市场,对整个船舶行业而言,未被检验的商品是存在一定风险性的。
……
第一组来华国展台前询问的,是来自沙漠地带的客商。
众所周知,沙漠各国占据天时地利,资源相当丰富,只要肯花钱,有的是厂商愿意为他们生产。
当然,许多军用商品并非花钱就能买到,受地区形势影响,有些商品相关国家是不会卖给沙漠国的,这也让沙漠国在80年代末第一次和华国进行交易——完成了一笔双方都感到相当满意的订单。
这也让沙漠国成为了今后网络段子里的“狗大户”。
总而言之,沙漠国不管生产,只管买。
这一次,沙漠国和法国达成了一笔军船订单,生产过程中一切都相当顺利,唯独在某一型号的螺母选择上出现了问题——目前的市场上,居然找不出一颗符合要求的螺母。
不管是作为螺母生产大国的日子国,还是和法国方面有过多次合作的相关国家,都没有。
沙漠国的客商们走走看看,终于走到了华国的展位前。
客商们最先关注的自然是日子国和韩国的展位,华国只是顺带看一看,华国的展位地方虽然小了些,却刚好在日韩两国中间。
相比日韩两国丰富的产品说明,华国带来的这批产品数量少不说,亮点也不够,最大的优势就是生产成品低。
然而沙漠国并不缺钱,成本低算不上什么优势。
翻着翻着,一张螺母说明书忽然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中。
和法国的合作订单缺的重要零件就是螺母,沙漠国一众客商自然稍稍关注了一下,而等法国的合作厂商过来之后,沙漠国一众人从合作厂商口中得到了肯定答案——这批螺母可以用。
前提是,它的性能与说明书上强调的一致。
当然,华国的这批螺母究竟能否百分百符合船厂生产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目前而言,客商们已经有了购买这批螺母的意向。
船展上的签约仪式相当便利,只要客商有采购意向,主办方就会大开绿灯,毕竟这就是开办船展的主要目的。
在船舶市场行情低迷的当下,多一笔订单,就是对行业的发展多投注一份信心。
“咱们这个,报价多少钱?”潘荣华压低声音,小声问施家望。
他们船厂的进口螺母价格不低,可国内其他厂家生产的螺母,据他所知,那都是称重计价的。
至少在潘荣华眼里,目前国内厂商生产的螺母确实不太值钱。
“早知道来之前咱们就商量好了。”潘荣华道,“这样的螺母,至少得卖出一块钱一个。”
他虽然不清楚林叙这批螺母的生产成本,可国内螺母的价格着实不高,至少在国内,这批螺母是绝对卖不出这种价格的。
潘荣华这话是对施家望说的,然而这会儿,施家望双眼却紧紧盯着林叙,一副震惊的表情。
潘荣华拉了他一下,他好像都没有注意到。
“什么情况?”潘荣华忍不住问。
“你没注意听刚刚林叙报价多少?”
施家望英文不算太好,刚刚客户表达出购买意向的时候,他一颗心终于安了下来。
为了平复紧张的心情,他拿起杯子喝了口水,一不留神就听到林叙在和人家讨价还价。@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没仔细听还好,一仔细听,施家望喝进去的水差点喷出来,为了维持在客商面前的形象,他只能拼命憋着,憋得脸涨到通红。
见潘荣华面露疑惑,施家望举起两根手指:“8块……美刀!”
“多少???”
潘荣华赶紧拉住施家望的袖子:“再说一遍,多少?”
成本价绝对不超过1块钱——这还是包括了炉子改造之后的成本,不包括这块的话,一个螺母可能就值几分钱。
简单换算一下,他们现在一个人一个月工资100多块,一天工资只够买几个螺母的话,工人们绝对完揭竿起义的!
潘荣华觉得,一个螺母1块钱已经是高价中的高价了,结果林叙这边直接开价8刀?
眼下美元汇率基本是2比1,可即便如此,一颗螺母,林叙也敢喊出16块的高价。
潘荣华觉得,就按这个报价,船展的主办方会不会觉得他们在搞诈骗,要把他们赶出去?
可更让他震惊的还在后面——面对林叙的报价,客商居然没有太多动容,直接答应了下来。
合同签署的时候,潘荣华心脏狂跳。
螺母能卖出高价暂且不提,关键在于,他们签下的这笔订单,螺母的数量居然是以十万计的。
他英文一般,会,但是远不如施家望这个大学毕业生精通,他的英文还是分到南江厂之后自学的。
毕竟造船要学会看英文规章,还要时不时地带队学习。
他毕竟是领导,专业知识不够硬的话,底下员工也不会服气的。
他就听到林叙在那边重复着一个要求,螺母买可以,但是数量少了不行,要买就得买够量!
至于他中途吹了多少牛,等他吹完之后,潘荣华把翻译叫到一边问了。
据说林叙强调了他们厂经过“十年”研究,耗费“无数”技术人员的心血,在目前螺母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研发出了一款满足高端民用、军用船需求的螺母。
这其中遇见了无数障碍,但华国的技术员们都尽全力克服了。
对螺母有了解的人应该知道,这东西少了根本造tຊ不出来。
“如果您购买的数量太少的话,我们只能以目前两倍以上的价格卖给您了。”
“在国际市场上,您绝对找不出比我们这款更实用、性价比更高的螺母了。”
“这是一笔双方互利互惠的订单……”
潘荣华:“……老施,你快捶我一下,我怕我这会儿没清醒。”
“我还想你捶我呢……”
别的两人不精通,算账两人还是会算的,一个螺母8美刀,就是16块钱一个,十万个订单的话,就是……
“这螺母是不是卖出了船的价格?”
“船没有这么便宜的。”
“可一艘船造出来,咱们厂也赚不到多少钱,成本摆在那里呢。”
去年国家的外汇储备相比前一年涨了近30亿美金,达到了89亿美元,而79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是8.9亿。
和89亿美元相比,这笔螺母订单创造的外汇不算太高,可对于南江厂而言,这笔订单的利润可谓相当惊人。
成本实在太低了,就显得利润率高得十分可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第85章
感慨
第八十五章
“多少?”
酒店安静的氛围里, 电话那头的那声“多少”显得尤为突兀。
不过施家望已经习惯了,今天他不管和谁说卖螺母这事, 迎来的都是一声突然拔高八度的“多少?”
“你没搞错数字?”程安民特意多问了一句,“8美刀,还是8块钱?”
这当中的差别就大了。
“我骗你做什么?就是8美刀。”
“一颗?”
“对。”
电话那头传来良久的沉默声,让人以为程安民已经挂断了电话。
半晌,程安民的声音传进来:“咱们国内造军舰,进口螺母一颗也有这个价。”
只是一向是他们买别人的螺母,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把螺母卖给别人了?
“这个小林,他可真敢报价啊。”电话那头,程安民乐了几声, 忽然问道,“咱们的海外专利申请了吗?没申请的话,你和老潘赶紧把这事给忙完了, 不懂门路就先去问大使馆。”
“行。”施家望一口答应了下来。
原来他看螺母是螺母, 现在可不是了, 那是值钱的外汇。
中午这笔合同签完之后,原先对螺母样品不甚在意的员工,走之前也特意把展位检查了一遍——这可是价值几分之一工资的螺母,丢一颗也要不少钱。
……
事实上, 完成第一笔合同之后,南江厂生产的新螺母就受到了不少关注,连隔壁日子国都有客商过来看了。
和沙漠国的客商不同,日子国找南江厂咨询的不是螺母本身, 而是螺母的设计图纸。
林叙身边, 徐军杨和陈辽都要发火了,就连潘荣华和施家望的表情也不太好看, 谁都知道,在刚完成第一笔交易的当下,南江厂根本不可能把图纸卖给日子国。
林叙表情要比两人平静一些,面对日子国客商的要求,他反问了一句:“你愿意花多少钱购买图纸?”
对方举起两根手指:“20万,以你们的货币计算。”
林叙:“……你难道还想以日元计算?”
虽然林叙做好了预期,可这个价格也着实低到太离谱了。
“如果你们卖给我,我可以去你们华国开厂,拉动你们的经济和就业,促进当地的发展,你们华国应该很欢迎客商吧?”
提这句要求的时候,对方动作中虽然带着日子国人特有的恭敬,可在场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强烈的被轻视的感觉。
在和日子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时常会产生这种感觉。
林叙摇了摇头,他同样竖起一根手指:“一千万美金,附赠生产设备,我可以把这张图纸卖给你们。”
对方立刻露出了“你疯了吧”的表情:“这只是一份螺母的设计图而已。”
南江厂这边,众人却都知道林叙为什么给出这样的报价——当初“世沪”号的设计图纸,日子国人给出的就是1000万美金的价格。
那和抢钱没有任何区别。
华国和日子国根本不是一个经济体量,可日子国和华国合作时,永远把售出价抬到最高,把买入价拉到最低。
客商又怎么样?
如果没有钱赚,没有优渥的政策,这些客商怎么会过来?
他们怎么不去美利坚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得跑到华国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日子国客商带着“你们根本没有契约精神”的表情离开了,可他的傲慢却深深印在了在场众人心里。
南江厂这次带来热那亚的螺母,只是常用螺母中的某个品类,而在螺母制造这个行业里,日子国是公认的品类齐全、技术一流,一直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这太过分了吧?”陈辽道,“他们的报价,谁接受得了?”
“因为在他们心里,咱们的产品就值这么多钱。”徐军杨感慨道,“别说他们了,咱们自己人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吧?”
徐军杨这话一出,其他人都沉默了。
如果不是林叙报了一个狂妄的天价,谁敢想象,一颗小小的螺母居然也可以那么值钱。
在不少人看来,加上出国的开支,一颗螺母卖出一块钱就不便宜了。
在这个年代,依然有不少人报着“适当赚钱”的想法,赚太狠的话,那不是成资本家了?
资本家可不是个什么好词。
但不管是不是资本家,他们南江厂这次跑来热那亚,目的就是在船展上把货卖出去,赔本赚吆喝也可以接受。
……
签完一个订单之后,后一天,陆陆续续又有其他客商有意向购买他们这批螺母。
除此之外,“南江”号巴拿马型散货船也接到了两笔订单——这艘船本身有成品在,价格也可称得上低廉,对于航运发达的国家而言不算什么,可对于资金有限、急于发展本国航运业的普通国家而言,南江厂的产品还是相当有性价比的。
厂长们一边感慨没白来,一边放他们这批年轻人在展厅里走动学习。
螺母的专利问题,施家望联系上了华国驻守热那亚当地的机构,虽说当地机构对申请专利相关的经验不足,可只要南江厂这边愿意出钱,相关人士完全可以替他们把这件事代办了。
螺母是林叙的研究,相关专利自然也属于林叙,南江厂方面没有侵吞林叙权益的想法。
相比螺母带来的利润,那当然是林叙个人的价值更高一些。
施家望一盘点林叙进厂之后给厂里带来的变化,就觉得现在林叙的级别和工资都太低了——最近几年,有不少国营大厂的员工因为待遇问题被私人厂挖了过去,也有人一边拿着国营厂的工资,一边给私人厂创造业绩的。
国营厂晋升看资历和工龄,员工之间的待遇相差不会特别大。
但从这个角度看,林叙所享受的待遇就有些不公平了。
他们这些当领导的可以装作视而不见,但事实不会因为他们的视而不见而消失。
施家望想着,这次回了厂里,就得给林叙请功了,把政策文件都仔细研究研究,看有没有针对林叙这类优秀青年的政策。
施家望估计这事不用他操心,程安民那边应该已经替林叙考虑好了。
这回他们南江厂卖螺母,旁边的大连厂和羊城厂难道没看见?难道就不会产生什么想法吗?
林叙人是必须留在他们厂里的。
……
学习前的第一步,林叙和徐军杨撺掇陈辽把相机买了下来。
螺母的收益虽然还没到林叙账上,但可以想象,林叙即将成为一个富翁,所以陈辽找他挪了点外汇,再找其他人借了点。
买相机不全是为了拍景,也为了拍展厅里展览出的产品。
林叙想造的摩托艇,其他厂家已经造出来了,样子不算时髦,可实用性一点也不差。
还有一些游艇的展位,三人一边看图,一边询问价格,新的乐趣成为了数零。
“咱们上一辈子班,能挣这么多钱吗?”陈辽感慨道。
徐军杨忍不住叹气:“我忽然发现,我之前的厂长贪了那么多钱,可他也买不起一艘游艇。”
游艇属于小型船,既有外表又能享受,他们这些造船的见了的确羡慕。
但不知是他们的个人生活太过乏味,还是他们太不爱享受,见到游艇的一瞬间,几人所想的居然是怎么从零开始造一艘游艇。
从某种程度上说,游艇也属于利润率相当高的一款产品。
船展tຊ的外围摆着一座哥伦布铜像,热那亚之所以成为国际航展的举办地,是因为它是航海家哥伦布的故乡。
LNG船、集装箱船、油气船、工程船……几人在一家接一家展位前停留,观察他们厂生产过的同类产品,也观察他们厂暂时造不出来的产品。
船用的小件,陈辽和徐军杨原本并不在意,可林叙却在这个品类上赚到了钱,两人于是明白,只要是和船有关的产品,就没有一样应该被忽视。
林叙在一个个展位前小声询问着,主要是问说明书上已有的内容,涉及到机密的部分,其他船厂必然是不会透露的。
何况在展位前的,未必就是产品的设计者。
林叙从天亮看到天黑,看什么都感兴趣,用陈辽的话说,他就像进了米缸里的老鼠,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咱们厂什么时候能造天然气船,今年能开始吗?”林叙感慨道。
“哪有那么容易造?”
“咱们现在既没掌握超低温制冷技术,也没掌握保温技术。”
LNG船毫无疑问是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难度相当高,在三颗“明珠”里,LNG船是最晚出现的,第一艘LNG船诞生于1959年,是美国康斯托克甲烷公司制造的“甲烷先锋”号。
换句话说,LNG船的重点在于天然气的压缩、储存和运输技术。
这就超出了他们南江厂目前的技术水准了。
见林叙眼巴巴地盯着人家的船看,陈辽和徐军杨都安慰他:“咱们自己的船迟早能造出来的。”
看到来自其他国家的高技术含量的船只,他们内心的确会被震撼,甚至会产生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追不上的恐慌感。
但和这份感受一起产生的,是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造出一艘艘好船的信念感。
正如看到海外的繁华世界、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亮眼的街道,有人极力去拥抱这份繁华、让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一员。
而他们心中所想的,是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热爱的国家建设成繁华的样子。
……
等林叙几人回了展位,发现螺母又卖出了两笔订单。
一开始,南江厂众人还有种“卖太贵了客商能不能接受”的忐忑感,担心人家嫌贵,可慢慢地,他们意识到,并不是螺母卖得贵,而是他们的螺母原本就有这样的价值。
技术永远是无价的。
只要他们造出别人造不出来的东西,他们就可以占据市场优势,就可以卖高价,而且不是忐忐忑忑地卖,是光明正大地卖。
林叙几人同样收获满满。
“这次咱们厂可以说是大丰收。”展会一共四天,南江厂的目标已经达成了,甚至目前签下的单量早已超出了目标量。
施家望和潘荣华都挺高兴。
外汇目标达成了,厂里才能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这一趟热那亚之行,施家望和潘荣华两位副厂长感慨颇多,厂领导开会的时候时常强调技术创新,但他们这批老人很少见识技术创新的好处,又觉得创新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主观上其实不够重视。
可现在,他们意识到,创新是实实在在能换成钱的,一颗螺母也能体现出价值。
第86章
陈明峰的电话
出国这一路上, 刚开始满满都是新鲜感,等天数待够了, 披萨也吃腻了,大家就开始怀念海城的饭食了。
“给我来碗三鲜面也行啊,天天用这叉子吃这个面,皮都吃皱了。”
吃不惯饭也就罢了,这饭的味道还贵得吓人,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一行人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
“这会儿有一碗青菜豆腐汤就好了,里面丢点榨菜丝,我能喝到饱。”
别说是施家望潘荣华这些上了年纪的领导, 林叙他们几个年轻人也吃不惯,嫌热那亚的饭不如海城的清淡。@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都不嫌食堂难吃了。”陈辽道,“一想到还要坐那么久的飞机, 我头都大了。”
徐军杨拍拍他的肩膀:“想想你的相机。”
“陈辽, 等回去了, 把你相机借我们用用啊。”
陈辽可宝贝他的新相机了,除了林叙和徐军杨,其他人他都不让碰,为了多省点钱, 他特意在热那亚当地买了胶卷,打算回国之后仔细拍拍景和人。
不过相机还没回国呢,已经有不少人约了他帮忙拍婚纱照,陈辽性子虽傲气了些, 对这些小事, 他还是肯帮忙的。
上飞机之前,施家望、潘荣华和销售科的科长一起盘点了这次外出的收获。
巴拿马型散货船客商们订了两艘, 还有一艘来自联邦德国的冷风集装箱船订单——这是展台撤销之前,南江厂和对方签下的订单。
眼下南江厂的造船实力一年强过一年,除了承接吨级越来越大的货轮之外,也在尝试不同类型的船舶生产。
施家望他们几位厂领导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数据,比如一年当中,南江厂能承接多少订单,造船量要达到什么标准,这几年的民用船的数据一年强过一年,不仅要强在数量上,也要强在质量上。
销售科科长丁宇计算得飞快:“货船和集装箱船的订单都先付了定金,螺母的订货总数超过了50万个。”
施家望和潘荣华两人互看了一眼:“这螺母的订单,后期恐怕还有得涨。”
“50万就是400万美元,利润的话,就有300多万美元?”
“按现在这个订单量计算的话,生产成本恐怕还得再降。”潘荣华越算越惊讶,“老施,我上了一辈子班,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一艘船的利润确实不低,可船厂有生产成本,要给工人发工资,一艘船从设计到下水动辄几年,就算生产效率一再提升,至少也要花两年的时间。
相比造船,卖螺母这笔钱来得太轻易了。
“那是因为林叙愿意把这笔利润交给咱们厂。”施家望和潘荣华商量了一下,“等咱们都厂里,就请厂长出来开个会,把钱给林叙发了吧。”
“你怎么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潘荣华看向施家望,“你记得咱们展台前面那个日子国人不?”
“当然记得了。”
这几天,华国的展台前客户并不多,只要接触过的,施家望大半都有印象。@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个日子国人傲气又刻薄,施家望对他印象很深刻。
“你知道那个人走之后,林叙说了什么吗?”
这施家望就不清楚了。
“他说,咱们总有一天要从全品类上攻克日子国人的垄断,让他们把现在的傲慢全收起来。”潘荣华笑道,“年轻人有这个心,我们总不能拖他们后腿吧?”
施家望用力点了点头。
蛰伏和隐忍只是暂时的,终有一日,他们要战胜一个个竞争对手,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全球去。
……
转机又转机,一行人到达海城的时候,已经蔫得像颗菜了。
林叙上飞机前和徐军杨他们约了一起吃好吃的,一下飞机,他只想立刻奔向自己的床。
另外两人显然和他是同一种想法,下车之后,几人连招呼都不打,回家睡了个昏天黑地。
员工们各回各家倒时差去了,带队的厂领导和同去热那亚的几位科长却没有闲着,回厂之后就开始总结此次热那亚之行的见证与收获。
这是南江厂出国参加展会以来接到订单最多的一次,程安民相当高兴。
总结会上,施家望和潘荣华两人提了不少次林叙的名字。
林叙找人生产螺母的时候,厂里不少人都没当回事,觉得他是在瞎折腾、吹牛,不过因为螺母本身不值钱,林叙又靠自己结下的善缘找到了生产的工厂,那他爱折腾就折腾吧,别耽误了厂里的事就行。
但现在,螺母实打实地创造了几百万美元的外汇,再多点订单的话,划算成RM币,那就是一千万了。
到这时候,那些原先不在意这块利润的人就强调了,这么大的一块利润,就交给霍县的小工厂生产?
不该换家工厂吗?
还有人觉得,厂里给林叙的分成也没必要了,林叙是南江厂培养出来的人才,他的劳动成果也该归南江厂所有。
程安民性格一向温和,听到这些言语却难得发了火:“这事放你们自己身上,你们能同意?不就是看人家林叙年轻吗?”
“你们谁能把这个螺母造出来tຊ,分成我按给林叙的给你们,谁先给我整个几百万外汇看看?”
程安民这通火发完,会议桌上一时鸦雀无声。
“该给的就给,在这件事上,咱们厂没有付出太多生产成本。”程安民道,“林叙是人才,对待这样的人才,我们必须要留住。”
程安民内心有许多感慨:“这件事给我的震撼很大,一直以来,我们以造大船为目标,现在想想,我们两手都要抓,既要造大船,造船当中的一些小细节也不能忽视。”
生产螺母不是南江厂的主业,属于船舶制造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螺母样品被带到热那亚的时候,厂里的重点根本不在那些螺母上,可偏偏就是螺母出了彩。
会议之后,程安民把施家望和潘荣华留下来,问两人:“我在考虑,咱们南江厂要不要找几家螺母生产厂家合作,研发出一些用于高端船舶和飞行机械的螺母?一直被人卡脖子也不是好事。”
程安民觉得,既然他们南江厂的螺母能在海外接到几笔订单,说明螺母的消费市场还是比较广阔的,尤其是这一品类的高端产品。@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
程安民这个厂长发了话,又有厂领导开会决定,给林叙的那笔分成款发得飞快。
林叙从没接触过这么大一笔钱,但他仔细一想,眼下海城房产还没能自由买卖,他有这么一笔钱也不知该花到哪儿去。
至于后世常见的其他消费,眼下甚至都没有发展起来,林叙没琢磨太久,把自己手头的钱寄了一部分给外公外婆和小舅,还有大半部分钱,他想了想,以自己的名义汇给了交大船舶系。
……
进入80年代以后,交大船舶系发展得相当迅速,上级部门和学校的拨款都不算少,不过学校的经费永远只嫌少不嫌多,就算上面拨了一大笔经费过来,各处分分也就花得差不多了。
这天,陈明峰还在办公室准备教案,忽然收到了一条通知,说是有人给他们船舶系汇了一大笔款项。
陈明峰站起身,去了行政那边领汇款单。
船舶系时不时会不会收到来自校友的汇款,50年代的毕业生、建国前的毕业生……各处毕业生分散在天南海北,也有在海外成家立业的,陈明峰也没有多想,结果去领了汇款单,他发现汇款人是来自南江造船厂的林叙。
陈明峰把眼镜摘下来,盯着汇款单看了老半天。
50年代毕业的老校友他或许不认识,可林叙这一批毕业没几年的他是个个都认识。
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也是他这个系主任带的第一届高考生,这群孩子分在哪里陈明峰都很清楚,系里和船舶系统下属的其他单位开会或者做活动的时候,陈明峰都会关心关心这批孩子的去向。
陈明峰思索片刻,先拨通了顾大成的电话。
南江厂有不少他的熟人,毕竟都是交大出身,程安民这个厂长的电话他先不打,厂长事务繁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陈明峰也担心林叙是不是犯了什么错,怎么一下子汇来这么多钱?
万一他哪里说得不对劲,让程安民更生气,林叙的处境只怕会更糟糕。
顾大成接了电话:“我就知道你是为林叙来的,放心吧,他没犯错。”
陈明峰这人相当护犊子,林叙刚分到南江厂的时候他就发现了,明明他不是林叙的指导老师,他话里话外都是一副要他把林叙照顾好的意思。
顾大成忍不住想,难道他不是林叙的师兄吗?
他们南江厂地盘大,人多,人事关系处理起来确实要比小厂子复杂一些,但他顾大成好歹是林叙的师兄,多少也会照顾他一些。
“他到哪儿有那么多钱?他现在工资才多少?”
知道林叙没犯错,陈明峰稍稍安下心来,不过他还是追着顾大成问了几句。
顾大成于是把林叙研究螺母、给南江厂挣了一笔外汇的消息透露给了他。
“什么螺母?改天给我带两个研究研究,我们上课能用到。”
顾大成:“……行。”
以他对陈明峰的了解,对方要螺母是假,借着螺母的机会猛吹他的学生才是真。
“他自己拿了分成就行,干嘛汇给学校?”陈明峰叹了口气,“我等会给他打个电话,得好好说说他。”
陈明峰一副要教训人的语气,可听在顾大成耳朵里,他分明对林叙这个学生满意得不行。
陈明峰平时会关心学生的动态,但他基本不主动联系学生,毕竟他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年龄相差太大,担心学生会有心理压力,不过这一回,电话刚打通,陈明峰就忍不住多嘱咐了林叙两句。
陈明峰一是关心林叙在南江厂这边做出的成绩,第二则是告诉林叙,他没必要给船舶系汇这么多钱。
船舶系的发展确实烧钱,可林叙自家条件也只是一般,外公外婆要养老,他有改善自家生活的机会,没必要把钱都给船舶系。
相比其他院系,船舶系分来的资源在整个交大都算不错。
虽然他内心确实很感动。
为林叙的优秀,也为林叙毕业之后依旧惦记着系里这件事。
作为老师,他骄傲于自己有这么出色的学生。
这个年代不少人都有奉献意识,但陈明峰觉得,作为年轻人,林叙为造船行业做出贡献已经是在回报系里了。
第87章
升职
第八十七章
陈明峰在电话里依然表达了拒绝汇款的意思, 但林叙坚持,陈明峰只能无奈收下这笔钱:“系里会好好用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陈明峰许下了承诺, 心里却盘算着,这笔钱能给系里添加一台仪器,给老师们买些实验用的材料,多买几份海外的杂志……
这笔钱只会用在教学上,用在船舶系的发展上。
……
林叙是实话实说,他现在不缺钱,也没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厂里发的工资已经足够应付他的日常消费了——从热那亚回来之后,厂里给林叙又升了职, 给他涨了工资。
眼下林叙的工资虽然比不过厂领导,也不如工龄长的老师傅们,在同年龄段的员工里, 他的收入可谓遥遥领先。
林叙原本是项目主管, 现在直接升到了副科长。
放眼整个南江造船厂, 再没有比他更年轻的副科长。
“照我说,你这级别还是升得慢了点,来我这,先干副厂长, 再过一阵就来接我的班。”对于林叙升职这事,宋仁发辛辣点评。
林叙:“……”
宋仁发打这个电话过来,纯粹是因为霍县五金生产厂的订单爆了。
他给林叙介绍这家工厂的时候,完全是为了给林叙解决麻烦, 海城的工厂不愿干的事, 他们霍县的工厂愿意干,事情就是那么简单。
可谁知, 林叙不过出了趟国,霍县五金厂就迎来了一笔接一笔的订单,虽说南江厂赚走了利润的大头,可对霍县五金厂而言,这些螺母订单也是难得的大生意。
宋仁发一合计,他原本是打算还林叙一个人情的,结果按五金厂现在的订单数,倒好像又变成他欠林叙一个人情了?
他不得不感慨,林叙好像真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霍县五金厂是他宋仁发罩着的,五金厂眼下重新焕发了生机,不是之前那个半死不活的模样,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让他宋仁发在霍县的名声又上去了一层。
宋仁发记恩,他很清楚,这都是林叙的功劳。
他原本就惦记着让林叙当荣光厂的厂长,在愈发清晰认识到林叙的作用之后,不管和林叙聊什么,他都把当厂长这事挂到嘴边。
甚至有时候船舶系统开会,只要遇上南江厂的领导,他都提醒说给林叙升职太慢了——“不如去我们厂当厂长。”
南江厂一众领导们:“……”
到底谁才是南江厂的领导?
总而言之,宋仁发这人说话相当无拘无束,根本不给南江厂的领导们面子。@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次听说林叙升了副科长的消息,他也第一时间来祝贺。
宋仁发心里很清楚,以南江厂的规模,林叙这个年纪能当上技术科副科长,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了。
当然,他让林叙接荣光厂厂长的心也一直没有停止。
荣光厂的导弹艇做出了口碑,厂里有导弹艇这个招牌,加上偶尔接到的鱼雷快艇订tຊ单,日子终归能过得下去。
但宋仁发清楚,荣光厂缺少一个能发掘王牌产品的掌舵手,这也是当下小型船厂面临的问题,小船厂拼人数拼不过,拼技术拼不过,船舶市场本身就不景气,能存活下来都不容易。
荣光厂没有倒闭,这已经是好事了,这几年,宋仁发认识的好几个厂长都没有再继续当下去了。
要他把厂子转为私营,或者引进其他非船舶类的生产线,宋仁发心里也很不愿意。
……
林叙这回升副科长,南江厂那边倒是没什么议论声。
程安民已经为给林叙分成的事发了一次火,实话实说,林叙为厂里挣来的不是几万几十万,而是几百万外汇,而且肉眼可见,在不远之后的将来,他制造的这批螺母还将持续性地为南江厂带来利润。
分成都给了,副科长的位置又算什么呢?
何况林叙当上这个副科长,程安民支持,施家望和潘荣华都支持,厂里一共就几位领导,这三位还都是他们南江厂的实权派,其他人的反对就更没有意义了。
“恭喜了,副科长。”
“之后应该叫林科长了。”
技术科这边对林叙升职都毫无意见,不管是“南江”号散货船,还是新型猎雷艇,林叙身为主管的两个项目,主力都是技术科的员工们。
从热那亚回来之后,陈辽和徐军杨都各升一级,虽然没有林叙升得那么快,但毫无疑问,两人眼下也是技术科的主力,可以单独出来主管项目了。
两人撺掇着林叙请吃饭:“去大酒楼,下馆子去!”
“你现在是我们几个人里最有钱的,这顿饭你必须请!”
南江厂在海城的边角位置上,不过工厂外面倒是有两家味道还不错的店,平时厂里聚餐都会去那边。
徐军杨和陈辽嘴上说着去大酒楼,可两人也懒得跑到厂外面太远的地方,还是去了门口的店。
林叙和陈辽也叫徐军杨把老婆孩子带了出来。
对方现在的日子确实要比在恒升厂的时候好过一些,不过他毕竟有家要养,平时开销上也比林叙和陈辽更节省一些。
不过徐军杨并不是抠门小气的人,平时和林叙他们相处,他很大方热情,否则几个人之间也不可能这么投缘。
林叙脾气不错,陈辽性子其实是有些傲气的,可徐军杨和两人相处得妥妥帖帖,从他进南江厂以来,几人之间从未发生过任何龃龉。
“外面师傅的手艺还是比咱们厂里的好。”陈辽一边吃一边感慨,“我上学的时候觉得学校的食堂不好吃,工作了又觉得厂里的食堂不好吃,我觉着,这天底下压根就没有好吃的食堂。”
“你们交大的食堂好吃吗?”陈辽问林叙。
林叙默默摇了摇头。
“我们学校食堂味道还不错。”徐军杨道,“可能因为我是西北人,喜欢吃面食,北方的面没那么精细,我倒觉得咱们食堂花样挺多的。”
林叙&陈辽:“……”
两人一副看叛徒的表情看向徐军杨。
徐军杨不好意思一笑,他老婆秦雪和小孩见他这样,也忍不住跟着笑了。
从恒升厂进南江厂之后,徐军杨整个人如同蜕变了一般,一扫曾经的颓废与沮丧,在家成天都乐呵呵的。
南江厂的氛围要比恒升厂好得多,在南江厂,徐军杨肉眼可见的更忙了,但他整个人的精气神是不一样的,之前在恒升厂,哪怕徐军杨每天鼓励自己,提着一股劲去上班,他那种比坐牢还要难受的氛围还是影响着家里每一个人。
来了南江厂之后,秦雪也在厂里找了份工作,小孩上的是厂里的学校。
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比大人还要敏感,也更容易受伤,在现在的学校里,没有人欺负徐军杨家小孩,小孩看着比从前开朗了不少。
虽说离家确实比之前远了,生活上饮食上都有不适应的地方,但对徐军杨而言,他实在不愿再体会一次在恒升厂的生活了。
……
吃过了饭,林叙要去结账,却被徐军杨和秦雪联手按住了。
“这钱我们来。”
秦雪是北方人,个头和徐军杨差不多高,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陈辽有时候会和徐军杨开玩笑,当着她的面却都乖乖的,不敢有丝毫造次。
这会儿秦雪按住林叙,陈辽都没替林叙说话,只怂得在一边和小孩一起玩。
当初徐军杨下定决心来海城,也是有她的支持。
“林叙,你平时照顾老徐已经够多了,工作上帮他,生活上又照顾他。”秦雪道,“按年龄来说,应该是老徐照顾你才对。”
不过秦雪对徐军杨照顾人这事不太抱希望,徐军杨真是那么圆滑的人,在恒升厂的时候都不会把厂长得罪成那个样子。
当然,圆滑有圆滑的好处,板正也有板正的好处,秦雪自己就不喜欢和圆滑心眼多的人相处。
她老早就想请林叙吃饭了,要感谢对方把徐军杨从恒升船厂带出来,可惜一直没有这个机会。
这回徐军杨升了职,工资又涨了,家里只有喜事没有坏事,秦雪想着,无论如何一定要请林叙一次。
林叙本身也受领导重视,徐军杨如果能一直和林叙合作,在南江厂的发展必然不会太差。
“嫂子,真不用,这顿说好是我请的。”
林叙试图挣脱,然而双拳难敌四手,徐军杨这人又挺固执,他终究没有挡住,还是让徐军杨和秦雪去结了账。
陈辽在一旁偷笑。
林叙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你就让老徐请你一顿呗,你不让他请,他觉估计都睡不好。”陈辽摊手,“实在觉得不好意思的话,下次你再请我一顿就行了。”
林叙:“……绝对没有下次,把你相机借我用一个月。”
“不行!我自己还没怎么用呢。”
陈辽的相机,买回来之后先洗了一堆在热那亚船展上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都给了林叙,主要用来研究近段时间海外市场上比较热门的船舶类产品,还有与船相关的产品及船用配件等。
因为在螺母上吃到了利润,林叙再提研究新螺母的计划,厂领导都一面倒地选择了支持。
林叙打算,从大连厂回来之后,就把研究螺母的计划提上日程——高端螺母的市场虽然不算巨大,却毫无疑问是卖方市场,目前只被少数几个国家垄断。
他计划不仅研究船用螺母,也包括航空、后世高铁所用的螺母,在高端品类上,海外市场确实比目前的华国更加领先。
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工厂都没有生产高端螺母的意识,如果从现在开始起步的话,到了几十年后高铁、国产飞机以及船舶行业逐渐取得领先地位的时代,他们的螺母是不是就不用受制于人了?
林叙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计划可行。
虽然林叙很难想象他的想法可以让未来产生什么样的改变,但他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现在就是各个行业逐渐起步的时代。@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船舶业、航空业……很多领先行业目前还只是一穷二白罢了,处于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很难想象未来的大飞跃大繁荣的。
正因为后世,有无数人共同缔造了一个辉煌的未来,林叙也亲眼看到了那个未来,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一点也不晚。
当然,在他眼里,最重要的工作始终是造船,螺母只是附带的,但林叙本身就是只要有希望就决不放弃的性格。
回到70年代,他考上了大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可以亲身体验、享受造船的过程,那为什么不能改变更多、去体验更多呢?
第88章
前往大连
距离从意大利回国已经有半个月, 林叙他们这批骨干员工也正式从南江厂出发前往大连造船厂。
出发之前,厂长程安民给他们开了动员会, 要求他们这批员工保持在南江厂的奋斗面貌,拼出实力,拼出底气,不能在同行们面前丢脸。
“这是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在合作中,我们要展现出属于我们南江厂的智慧!”
南江厂和大连厂的竞争历来都有。
不夸张地说,目前国内船舶行业比较重要的几项突破,都是由两家船厂带来的。
在国人印象中,大连厂要比南江厂略胜一筹, 尤其在军工项目上,大连厂创造了许多第一次。
可南江厂的员工们心里压根就不服tຊ气,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他们造船也没有个评第一第二的标准, 凭什么说他们南江厂不如大连厂?
这一次, 林叙、徐军杨和陈辽依然在名单上。
林叙和徐军杨都是一早定了去的,陈辽是后续加上的,主要是厂里还是想尽量多派年轻人出去锻炼锻炼。
在技术科这边,陈辽的表现比林叙要稍逊一筹, 但整体而言,他也是南江厂新生代里表现相对突出的一位。
……
出发去大连厂这天,天空下起了雨,他们这批员工由副厂长施家望带队过去, 坐船起程去大连厂。
林叙他们原先还是挺乐意出远门的, 不管去得近还是去得远,成天闷在厂里毕竟没什么意思, 可自从去了趟意大利,长途飞机累得人够呛,吃不好也休息不好,对出差这事,几人心里再也不期待了。
坐船倒是比坐火车稍微自由些,时不时可以去甲板上晃一晃。
林叙原本有些晕船,进南江厂之后症状基本就没有了,毕竟他日常都得接触船,船做试验的时候,他作为项目负责人都得上船检验。
“这船得坐好久吧?”陈辽叹了口气,“船舱里太闷了,出来透透气。”
“是等坐挺久,大连厂离恒升船厂不远,不过倒不用排队买票,船东又是咱们系统下面的,到处也方便些。”
林叙也嫌船舱里闷。
他们南江厂也设计客船,可是配置相对好的客船,要么票价高,要么是给港岛或者国外的船东设计的,他们内河的船还达不到那样优渥的条件。
几人靠着栏杆数船,从黄浦江出发往北走,江上各式各样的货轮、客船来来往往,他们一眼就能认出这些船具体是什么型号。
不过眼下,万吨以上的大船依旧不多,都是吨位相对轻些的中型船或者小型船。
读交大的时候,林叙还是理论派,对船的了解大半来自于图片,可在南江厂上班了几年,只要是国内造过的船,他能认出型号,基本就能报出一艘船的配置。@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毕竟他们南江厂既有造船的业务,也有修船的业务。
这次去大连厂,林叙也打算了解了解大连厂修船的业务。
在修船这一项上,大连厂比南江厂的经验更加丰富,大连厂起步于一段屈辱的历史,在早年间是作为俄国的修船厂存在的,后来又被日子国占领,一直处在修船、代加工的状态,直到建国以后才慢慢走上了独立自主造船的路线。
哪怕到了现在,大连厂依然能够接到不少来自海外的修船订单。
……
船一直在慢吞吞行进着,林叙虽然觉得慢,但渐渐也就习惯了。
两岸风景一直在不断变化,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风景,只是和上辈子相比,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城市还处于朴素的起步阶段,但已经逐渐能看到建设的雏形了。
林叙这辈子见识的风景已经比上辈子多了。
他出了国,现在在海城生活,去过大城市的船厂,也见过小城市的船厂,虽说城市风光是他闲暇之余才能欣赏到的东西,但林叙依然可以感知到80年代和70年代所发生的变化。
在他刚回到77年高考的那段时间,他出门的机会都很少。
“林叙,苹果吃不吃?”徐军杨问了他一声。
“吃!”
“这可是本地特产的苹果,刚刚停船的时候你怎么没去买一点?码头就有人在卖呢。”
“这边苹果的价格可比海城便宜多了,还好吃,我在海城经常买到酸苹果。”徐军杨咬了一大口,他递给林叙的那个苹果已经洗过了。
徐军杨还属于不过分的,陈辽居然抱着一个煎饼果子在啃。
徐军杨手里的苹果顿时不香了:“哪来的煎饼果子?”
陈辽指着岸边的一个点:“看到那辆二八杠吗?有人骑车在卖呢。”
徐军杨:“……我没看见,你怎么不叫我?”
“你不是在和卖苹果的讨价还价吗?”
陈辽手里还有徐军杨分他的一个苹果,但对于他买来的煎饼果子,他却没有分徐军杨一口的意思。
林叙刚刚在船舱里躺着呢,船停了他都没注意,都到又出发了,他才眯了一觉爬起来。
能买到苹果了,大连厂自然也就近了,果然,船再开了几个小时,就听施家望派人过来通知,让他们这些来大连的把行李整理整理,过会儿就得准备下船了。
“终于要自由了。”陈辽叹了口气,“明明就出了趟门,还什么都没干呢,我比上班都累。”
“谁不是呢?”
他们在船舱里,有苹果的吃苹果,有橘子的吃橘子,书也不耐烦看,广播都懒得听,睡得不知白天黑夜,就希望赶紧到大连厂。
大连厂那边派了一辆大巴车来接,把南江厂这几十号人和行李都接上了车。
施家望这次是带队,不过他只是出席一下合作仪式,并不参与这次合作的全程。
这次合作虽然是大连厂和南江厂在军船制造上的一次合作,但主导方主要是大连造船厂,林叙他们这批南江厂的员工过来,都得受大连厂相关领导的调派。
双方彼此间的合作其实不算多。
大连厂缺人手,而南江厂造出来的猎雷艇狠狠亮了相,在船舶公司方面的要求下,这次合作才正式达成。
等大巴车进了大连厂厂区,南江厂一行人受到了大连厂方面的正式欢迎。
大连厂的造船设备也慢慢显露在众人眼前。
论规模,大连厂丝毫不逊色于南江厂,船坞面积大,在这座船厂里,诞生了31型潜艇、0111型高速护卫艇,还建成了国内第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长城”号和国内第一艘6.9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轮也是诞生于此。
大连船厂内的气温要比南江厂低得多,环境上不如南江厂舒适,但因为港口巨大,在视野上要比南江厂更加辽阔。@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领导们在台上讲话,林叙他们这些小兵就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和大连厂的职工们对对视线。
两座船厂的竞争一直在持续,员工们之间自然也是谁都不服谁。
领导们讲完话,接下来是两座船厂的青年代表讲话,施家望原本叫林叙上,林叙毕竟是海城交大的高材生,方方面面表现得都相当优秀,实绩也有,作为青年代表上台再合适不过了。
可不管他怎么说,林叙就是不愿意上去。
没办法,施家望只得挑了其他人。
他考虑过陈辽和徐军杨,但陈辽这人性格有点刺头,施家望担心他上台会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而徐军杨又是恒升船厂出来的,不是他们南江厂成长起来的人才,施家望只得指名了另外一个青年职工。
林叙没想到的是,代表大连厂上台的居然是卫强。
大学毕业之后,他就没再和卫强见过面了,不过卫强大学时候就是搞宣传的,他对这种大场合驾轻就熟。
果然,回到台下听讲话的施家望频频点头,对卫强的讲话相当满意,他一边还冲林叙点了点:“你也跟人家好好学学,别光顾着琢磨你那技术。”
他和林叙平时接触多,也了解林叙的毛病,林叙不是不会说场面话,比如卖货的时候,他能说得施家望目瞪口呆,有从客商口袋里抢钱的实力,可对于厂里一些务虚的活动,他是能躲则躲,施家望都找不到他人。
厂长很无奈,但厂长毫无办法,谁让林叙确实是搞技术的,而且是那种适合被捧起来的搞技术的。
卫强的讲话结束,林叙用力鼓掌,他下台之后往大连厂职工所在的位置走,经过南江这边时,他一眼就看到了人群当中的林叙。
卫强冲他挥了挥手:“林叙。”
林叙也冲他挥手。
施家望转过头来:“你认识他?”
林叙老实点头:“我大学同学。”
这一刻,林叙很确定,他从施家望眼中看到了嫌弃:“人家的讲话怎么那么好?你快和人家学学。”
林叙默不作声,用沉默表达他对讲话的抗议。
过了一会儿,施家望反应过来了:“他在交大读的书,船舶系?”
林叙又点了点头。
果然,施家望问出了一个每个南江厂人都会问出的问题:“那他怎么没来咱们厂?”
林叙很想吐槽,您老不也不是海城交大毕业的吗?最后不还是来了南江厂?
……
讲话一结束,卫强就来找林叙了。
南江厂一行人tຊ出发之前,林叙他们还不知道这次和大连造船厂合作的是哪种类型的舰艇,到达之后才知道,两家船厂计划携手建造的,是一艘大型驱逐舰。
最近几年,由于外部局势一直不够稳定,海军一直在增强自身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制造大型舰艇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一艘驱逐舰舰不管是给大连厂还是南江厂独立制造,两家工厂都未必不能完成任务,只是任务所耗费的时间实在太久,而且两家工厂各有优势,可以实现在技术和资源上的互补,至少在海军和船舶公司方面看来,两家船厂的合作可以达成1加1大于2的效果。
卫强毕竟是大连厂的人,他对这次合作细节的了解要比林叙更深一些,不过难得见面,两人倒没有先聊合作:“那是领导主管的事,咱们这些小兵操心了也没用。”
毕业几年,卫强人长胖了一些,不过看起来比大学时候更成熟了。
他原先就是林叙宿舍的老大哥,经过大连厂的磨练,他行事做人样样都精通,倒是林叙,看起来和大学时候没什么变化。
“我变化可大了。”林叙不同意他的意见。
“没我大。”卫强指了指自己,“都胖成个球了,可我还不如上大学那时候吃得多。”
第89章
大连厂生活
卫强进了大连厂之后, 参与了厂里几艘大型船的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船舶系读书的时候, 他自认为不是学业上最突出的那个,系里不少同学比他更出色,但他毕竟是专业出身,加上读书之前积累的几年工作经验,他在大连厂很受领导重用。
大连厂为挪威奥斯科航运公司制造的那艘化学品和成品油轮,卫强参与了其中一部分设计工作,结果船还在建造中,他就被领导叫来参与这艘南北两方合作的驱逐舰了。
大连厂和南江厂的领导们想法差不多——在竞争对手面前,绝对不能丢了自家的面子。
这次参与到合作中的, 都是两家船厂的精兵强将。
“林叙,你都不知道自己现在名声有多响。”卫强捶了林叙一把,“你人还没来呢, 我们厂里的技术能手都盯上你了。”
“有这么夸张吗?”林叙无奈道。
“我骗你做什么?”
林叙编的那本《焊接指南》暂且不提, 虽然大连厂的焊接工人们人手都有一本。
但《焊接指南》还可以总结为他们大连厂的职工不注重日常积累, 没有先林叙一步将焊接经验绘制成指南。
可他一趟意大利之行就替南江厂挣了几百万美金这事,可是大连厂领导们亲眼所见!
那可是外汇,还是好几百万的外汇!
关键是——南江厂卖出去的不是船,只是最普通的螺母。
谁想得到, 螺母居然也能卖出那样的高价?
卫强这次没被安排去热那亚,可大连厂去过热那亚的领导回来一说这个消息,大多数人都不肯信。
“南江厂也不产螺母吧?”
“螺母能卖那么多外汇?南江厂怎么想到把螺母带出去参展的?”
当然,重点并不是南江厂带了螺母过去, 重点是, 南江厂做到的事情,他们大连厂居然没有做到。
卫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惊呆了, 他没给林叙打电话,但林叙人刚到大连厂,他就忍不住当面求证了。
在卫强好奇的目光中,林叙轻轻点了点头。
“果然是真的,我们厂现在都没什么人敢相信。”卫强看向林叙,“你是怎么想到的?”
林叙:“……随便想想?”
“行了,你可以闭嘴了。”卫强忍不住拍了他一下,“今晚厂里准备了招待餐,等明天,我带你出去吃正宗的东北菜,分量大,味道好,肉还多。”
……
大连厂的招待会结束之后,施家望先一步返回海城,林叙他们这批骨干则分配到了大连厂各个科,从零开始筹备这艘驱逐舰。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大工程。
林叙依然干自己设计的老本行,因为卫强的宣传,他虽然自认默默无闻,却还是被大连厂的技术员们时刻关注着。
不管怎么说,林叙好歹是南江厂技术科的副科长,相比之下,大连厂目前还没有这么年轻的副科长。
卫强很嫉妒:“你升职了怎么没告诉我一声?”
林叙一摊手:“你又没问我。”
卫强:“……”
他从大学时候就很想吐槽了,林叙这人总是一边自认低调,一边把高调的事通通干了个遍。
到底是谁让他表现“低调”的?
卫强眼下还不知道林叙给船舶系捐钱的事,在他知道之后,大连厂附近他还没吃过的东北菜馆,他摁着头叫林叙请了他一遍,并美其名曰“不能让我的朋友被金钱腐蚀。”
“但是我不介意被金钱腐蚀。”
林叙:“……”
真想叫大连厂的厂长看看,上台讲话的青年代表居然是这种风范。
总而言之,驱逐舰还没正式开造,林叙已经在大连厂有了一点小名声。
相比导弹艇和扫雷艇单一的作战方式,驱逐舰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等多种武器,既能突击进攻,又能反潜护卫,同时为其他舰艇提供兵力支援,作战职能相当广泛。
自一战以来,各国纷纷开始发展驱逐舰,二战中,驱逐舰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发挥出的作用更是巨大。
二战后,驱逐舰的排水量不断扩大,慢慢从中小型舰艇发展为大型舰艇,各国也依据自身海军发展的思路对其进行改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驱逐舰多元化与适用性强的表现。
而在目前,国内在服役的驱逐舰主要是051型,大连厂、羊城厂和南江厂都曾参与过对它的建造,但和海外国家的主力驱逐舰相比,051型驱逐舰依然存在许多缺陷。
毕竟051型是在苏联转让的56型驱逐舰的基础上建造完成的。
事实上,新型驱逐舰的建造本没有必要太早提上日程,按海军方面的计划,应该按部就班发展目前没有的新型舰艇,然而,受周边局势影响,加上目前各国驱逐舰都在不断更新换代,建造一艘国产的新型驱逐舰很有必要。(注1)
相比扫雷艇、导弹艇等小型舰艇,驱逐舰的设计更加复杂,比如美国的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在设计上就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军舰上的系统可以各式变换,需要加强反潜性能的,就配备与之相当的系统,突出攻击性能的,就增加武器系统,增强了改装的便利性。(注2)@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就注定了,哪怕是同一级的驱逐舰,在建造上也有其独特性。
林叙他们被分配到设计组之后,小组成员们纷纷对这艘驱逐舰的构造提出想法。
从设计的角度看,增强驱逐舰的攻击性是很有必要的,苏联虽然配备了数量众多的驱逐舰,然而因为苏联本土海洋面积少,也没有太多的港口,它需要防备的是导弹直接攻击本土,因而在建造舰艇时,苏联方面更看重驱逐舰的防御性能。
设计组众人查遍了在现役的驱逐舰,主要是美式和苏式,最终得出结论——驱逐舰的建造,还是要符合本土实际。
以往的051型,设计思路是纯苏式的,甚至可以说,在目前国内的重工企业中,苏式的设计思想一直是主流。
林叙有过设计导弹艇和猎雷艇的经验,事实上,目前已有基础的舰艇,建造本身并不难,关键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威力,乃至实现舰艇的本土化。
就像辽宁舰到山东舰,就实现了改良到国产的巨大飞跃。
构思想法的这些天,设计室内一片安静。
大连厂和南江厂的技术员们并没有被分隔开,而是聚在一处,这样更方便进行思想碰撞和技术交流。
然而,就算林叙和陈辽平时有很多话要说,他和卫强也能聊得开,但在这个时间,大家无一例外选择了沉默,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了这艘新型舰艇上。
目前的计划是——所有人提供各自的方案,方案越多越好,待负责人与海军方面协定,从中择出最适合的驱逐舰建造方案。
林叙书快翻烂了,他脑子里关于各类驱逐舰的记忆也全部冒了出来——国产驱逐舰基本经历了051型的各种升级,到后来的052型以及052型的各种升级,到第四代的055型。
而国外的tຊ驱逐舰就更多了,美国的“阿利·伯克”级,英国的“勇敢”级、日子国的“秋月”级……都算得上大名鼎鼎。(注3)
林叙内心忍不住遗憾,如果他上辈子是舰船专家就好了,带着丰富的经验重回70年代,就不会被眼下所面临的问题难倒。
可惜他不是,他只能一点点丰富自己的体验,从零开始慢慢了解第一艘舰船对应的知识。
林叙只能安慰自己,重复已有的人生经历未必有趣,像他这样从新探索才有意思。
然而,林叙琢磨了许久,他心中关于驱逐舰设计的整体还没有成型。
他叹了口气,先画了一张简单的草图——驱逐舰包含的系统要比导弹艇、猎雷艇复杂无数倍,武器系统首先就十分丰富,包括防空导弹和舰炮,目前虽然还是80年代,然而,驱逐舰上已经配备了精确的火控系统和舰炮武器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反舰武器、反潜武器以及对陆攻击武器等。(注4)
除此之外,舰上还需要配备适合的电子设备,这些系统的协调运作是徐军杨擅长的部分,对方暂时和林叙他们不在一个小组,被分到别的小组了。
林叙琢磨到整个人都困了,才发现办公室里不知不觉不剩几个人了,只有陈辽还在他后面坐着。
“怎么还没走?”林叙问。
“等你呢,一起回去。”
在大连厂这边,他们南江厂的员工毕竟是少数,平时虽然也会和大连厂众人一起出去转转,但多数时候还是和自己人在一块。
陈辽叹了口气:“今天我忙了半天,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头绪。”
“谁不是呢?”
他们现在思考的是,在现有驱逐舰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升级版的驱逐舰。
想法虽然有许多,可舰艇的建造也要考虑当下的技术水平,不是说造就能造出来的。
“咱们的想法,至少得有一样能用的吧?不然不是给厂里丢脸吗?”
陈辽看向林叙:“等咱们晚上回宿舍了,再商量商量?我把徐军杨也叫上。”
“行。”
“我把资料准备准备。”
在南江厂,任务一旦多了,自己再花时间琢磨是常态,到了大连厂这边,他们人生地不熟的,私事几乎没有,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公事上。
徐军杨倒不用急着过来,因为他负责的部分属于确定设计方案之后才需要跟进的,不过既然林叙和陈辽在这开会,他自然也要加入。
大连厂给他们每个人准备了一间单人宿舍,靠在一起,他们交流相当方便。
等几人去食堂吃了饭,又在大连厂里溜了会弯,几人打算直奔宿舍,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吃过了吗?吃得饱吗在这?”
回宿舍的路上,几人遇到大连厂的一位副厂长,对方朝几人打着招呼:“在这生活还习惯吗?”
“习惯的。”
通常来说,这种问题轮不到林叙来回答,但遗憾的是,他现在是副科长,是三个人里官位最高的,自然被陈辽和徐军杨推到了最前面。
这位副厂长先和林叙聊了聊他们大连厂最近几年做出的成绩,慢慢又说起林叙在南江厂的表现,强调了目前他们大连厂在某些项目上的领先优势,以及他们对年轻人才的重视。
后来话题又转移到徐军杨身上。
在南江厂来大连厂的一众职工里,徐军杨并不是最突出的那个,可在这边待了几天之后,他的实力慢慢被人察觉到了。
对方铺垫了那么多,哪怕几人里情商最低的陈辽(公认,非自认)也听出来了,对方这是在当面挖角来了。
从地理位置上说,徐军杨应该比林叙更好挖,毕竟他家离大连厂更近,之前也在北方生活过一段时间。
然而,无论是林叙还是徐军杨,暂时都没有离开南江厂的想法。
两家船厂实力差不多,大连厂可以为他们提供优渥的条件,可南江厂同样不差,何况南江厂还有林叙的师兄天团们。
“怎么没人来挖我?”陈辽酸溜溜道。
徐军杨很直接:“可能因为你长得不够浓眉大眼?林叙比你长得好看。”
陈辽:“你这样还不如说我水平不够呢!”
他试图挣扎:“现在就流行我这种长相,你懂不懂?人家都叫我南江厂高仓健。”
徐军杨:“……我看你不是南江厂高仓健,你是在南江厂建高船舱。”
第90章
方案
第九十章
回到宿舍之后, 林叙和陈辽先交换了彼此的想法。
他俩合作的次数越来越多,对彼此也越来越熟悉, 不管谁先开头,另一个人总能及时接话。
在两人看来,眼下服役的051型火力和续航能力都只是平平,反潜装备只有两座仿苏RBU多管火箭反潜深弹,难以适应远洋作战的需要,因而新设计的驱逐舰,作战、防空和反潜能力都要加强,简单说来,就是高级装备尽量多装一些。(注1)
——虽然很多高级装备他们目前根本没有。
“火力这块肯定是要加强的。”陈辽在纸上画了一笔, “这一点不需要咱们提,项目上肯定知道。”
“051型的速度不错,但是续航力一般, 续航力肯定是现在考虑的重点。”林叙道, “现在的动力系统太累赘了, 各式配备的布局也有问题。”
“防空能力也是个问题。”徐军杨摸了摸下巴,“但是据我所知,现在咱们的防空导弹系统和自动化防空系统都很一般。”
听到他这句话,林叙和陈辽默默将视线转向了他:“那不就得靠你努力了吗?咱们这唯一搞系统的就是你。”
徐军杨:“……我又不是万能的。”
他要是有这种水平, 厂里绝对能给他一个大官当当。
“现在不行,你将来也一定行。”林叙和陈辽投以鼓励的眼神。
几人分析了半天,唯一确定的结论和白天一样——051型值得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最基础的先是排水量,它吨位都不够, 这个武器那个系统的压根装不上去。”
林叙撑着下巴, 默默叹了口气。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以后,国产驱逐舰的导弹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的, 但现在,051型没有配备防空导弹系统,就算眼下想要设计新型驱逐舰,防空导弹系统也得靠进口。
除此之外,排水量够大的话,就得依靠燃油锅炉加蒸汽轮机技术作为动力,但与此同时,由于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的特性,牺牲掉一部分续航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不管是造导弹艇还是造猎雷艇,林叙的思路都是要造就造最好的,但遗憾的是,要造好一艘驱逐舰,就目前来说,他必须接受一个折中的方案。
“慢慢来呗,饭是一口一口吃的,武器也得一步步慢慢造。”陈辽道,“别说咱们了,就算是美国和苏联,他们的武器不也是一点点造出来的吗?咱们先把自己的思路理理顺。”
陈辽压低声音:“再说了,咱们把自己的想法交过去,大连厂那些人未必会听咱们的,又不是在咱们自家厂里。”
大连厂倒是给了技术员们一个挺宽限的时间,并不急着催他们给出答案。
事实上,在这艘驱逐舰的建造上,林叙没有在南江厂的时候那么累,毕竟这是一个两方合作的项目,并非他个人主导,如果是在南江厂的话,林叙不仅要负责设计,同时也要负责跟进后续的建造工作。
他和南江厂的工人师傅们合作习惯了,暂时还不了解大连厂的风格,自然不会妄加干涉。
讨论完毕之后,林叙和陈辽一人霸着一张桌子,静静思考自己的改进方案,徐军杨则偶尔提两句关于系统建设的要求,他其实挺擅长对军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配备上能够作用最大化的系统,林叙和陈辽也会听他的意见。
林叙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个格子,写清了他的改进思路——
“满载排水量……动力系统……”
“搜索雷达配备……对战机最远探测距离……对导弹最远探测距离……跟踪雷达……”
“声呐标准为……”
“反潜导弹、反潜火箭…… ”
林叙如同列表格一样,把他认为需要配备的装备无一例外地列在了上面,然后他再逐个分析,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哪些方面是国内可以做到的,哪些方面是目前做不到的。
“燃油锅炉+蒸汽轮机VS燃气轮机……”林叙在纸上写道,“前者续tຊ航能力更久,后者加速性能更好,综合而言,可考虑重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热效率……”
一艘船自初始设计开始,需要考虑的方面实在太多。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051型驱逐舰似乎满身都是缺点,然而,它已经是目前的华国所能使用的性能最好的驱逐舰,目前各家研究机构和船厂也在对051型进行改进,后续的052型,以及051B型、051C型等,都是在对051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天晚上,林叙写了满满一页纸的想法,但他依旧没有写完,他同时翻资料翻书查了不少东西,对自己写出来的数据进行了更细致的补充。
除此之外,林叙还联系上了船舶总公司——相比较大连厂和南江厂,船舶总公司对目前国内的轮机制造、锅炉研发等水平的了解更为透彻,林叙毕竟没法准确判定当下的生产水平,有船舶公司那边提供的答案,他的设想可以更加完善。
虽然船舶总公司那边并不适应林叙这种直接。
但没关系,他有师兄s。
驱逐舰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在建造导弹艇和扫雷艇的时候,林叙觉得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还算完备,但眼下,他却觉得自己需要学的地方还有许多许多。
在截止日期之前,林叙总算把自己的构思交了上去。
他交得最慢,以至于其他人都交上去了,大连厂这边意识到还少收了一份,特意到设计组这边来问的。
当时其他技术员都在,对方问到第二遍的时候,林叙才缓缓举起手:“我还没写完。”
“林工,就差你一个了,麻烦快点。”
林叙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他并没有因为被催促就加急赶工,反而不慌不忙地把自己这份构思完善好了。
项目这边用不用他的方案无所谓,但林叙有他自己的原则。
“卫强,你不是说你这同学很厉害吗?怎么交个方案都这么晚?”大连厂这边,卫强的同事敲着笔问他。
林叙过来之前,大连厂这边就听说南江厂这次派了个厉害的年轻人,被南江厂那边当成宝贝疙瘩。
卫强也说,在交大船舶系的时候,林叙是他们系里数一数二的厉害。
可林叙人到了大连厂这边,大连厂的技术员们反倒觉得见面不如闻名了,最近这一阵,林叙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话说得不多,也不爱争表现,就属于那种没什么存在感的人。
这次两家船厂合作,也是两家的员工们努力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大连厂一个赛一个的积极,可林叙这人就和积极沾不上什么边了。
卫强自然比其他人更了解林叙:“你们等着看呗,就看到时候是咱们的方案被采用的多,还是南江厂的方案被采用的多。”
“你难道觉得南江厂会赢过咱们?”其他同事猛地拍了卫强一下,见卫强表情认真,“你真这么想?”
“喂,你认真的?”
“有林叙在,不好说。”
“他没那么神吧?”另一个同事道,“我前阵子还看到他在临时翻资料,翻的是051型的资料,不是我夸,只要是咱们厂造的船,我都能倒背如流。”
大连厂参与到驱逐舰设计的技术员们都觉得,卫强纯粹是被大学时候的林叙唬住了。
大学学的内容和船厂的实践还是有区别的,林叙或许很有天赋,但对于驱逐舰这一船型的了解,他必然比不过大连厂这些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们。
大连厂众人于是打了个赌,就赌门口饭馆的一盘锅包肉。
“赌注也太少了吧?我赌一盘油焖虾。”
“猪肉炖粉条!”
“地三鲜!”
“酸菜炖五花肉!”
卫强无语道:“你们搁着报菜名呢?不会都赌我输吧?”
他看了一圈四周,果然,大家都是一样的想法,他不由无语道:“你们别这么自信好吗?要是我赢了呢?”
“这是原则问题,咱们非赢不可。”
……
大连厂这边的赌注,林叙他们自然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看到大连厂那群人一会儿激动,一会儿高兴,目光还时不时朝他们这边看过来。
陈辽最先注意到了他们的视线:“什么情况?”@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徐军杨耸肩:“这谁知道?”
交上方案之后,几人也没有闲着,林叙继续看他的书,顺便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重新看了一遍,他找船舶总公司要资料,要的不是笼统的说明,而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比如动力系统对应的续航能力和加速性能,一般人观念里,自然是燃气轮机的加速性能更好,但对应的,续航能力会差一些,但具体什么功率对应什么速度,这些都是有直观的数值表示的,并不是凭感觉进行分析。
换而言之,林叙就算提方案,也要提一个能说服旁人的方案,而不是随意胡诌。
他一边写,一边对自己刚刚的方案进行补充。
还有系统方面,驱逐舰不能不忽视的是武器系统,武器系统林叙之前也有过配备经验,猎雷艇和导弹艇上都配备了,还有相应的发射系统,对这个问题,他和徐军杨仔细商量过,分析目前已有的系统,联系研究所要答案……常规的系统,徐军杨可以给出建议,然而防空导弹系统需要精密的计算,需要前沿的理论,不是凭借经验就能够设计出来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猎雷艇上的系统属于取了巧,因为那套系统是徐军杨在恒升船厂反复试验过的一套系统,他到了南江厂之后,系统刚好可以拿来用。
驱逐舰配备的系统更加复杂,一般是由保密单位来完成的。
林叙依然在方案上标出了“可完成”和“不可完成”两个部分。
“你先歇歇呗,等结果出来再说。”陈辽坐到林叙旁边,“还不知道咱们的方案能不能被采用。”
林叙看了他一眼:“谁也没法保证,咱们厂未来某天不能自己造驱逐舰吧?”
陈辽双眼蓦然亮了。
“这次是两家工厂合作,可将来有一天,咱们厂和大连厂绝对都会独立生产驱逐舰的。”
不用明说,林叙他们这些船厂员工都能看出来,海军给南北船下订单都尽力维持着平衡,北船有的订单,南船多多少少也会有,包括船舶公司介绍来的项目,只要数量超过两艘,南北船基本都能分到一些。
“你想得挺远嘛。”陈辽点点头,“也对。”
南江厂和大连厂合作毕竟不是常态,自从他进厂以来,去南江厂合作船厂的次数可比来大连厂的次数要多多了。
陈辽不由感慨:“林叙,我觉得你都有当厂长的派头了。”
林叙:“……”
他不想当厂长,他只想当总工,谢谢。
……
几人等了几天,驱逐舰的建造方案终于出炉了。
大连厂这边,众人纷纷看向卫强。
卫强不动声色,视线却默默对准了林叙。
只听这次的项目负责人、大连厂的一位副厂长道:“我们综合了相关机构、专家,以及两厂技术员的意见,对本次上交的方案进行了审核,最终,南江厂的林叙同志,大连厂的XX同志,南江厂的XX同志的部分方案入选。”
在国营厂待久了的都知道,领导讲话的顺序都是有讲究的,先提谁的名,也就意味着谁的方案被采用最多。
两家船厂这么多技术员,林叙的名字被放到了第一位,谁的方案更受青睐,显然不言自明了。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