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201.宝泰新政

    乾明殿内冰盆子不少, 整个大殿都比外面凉爽太多。

    刘旭一到,太医便上前给他诊脉。

    待确认刘旭仍旧是老毛病,心神过度损耗, 加上近日京城热得慌,有稍许暑气攻心, 他就立马前去给嘉帝复命,且去熬药。

    “刘大人, 落座吧”,嘉帝让内侍在殿上给刘旭布置椅子。

    “微臣, 叩谢隆恩。”刘旭行了礼才缓缓坐下。

    他的身子骨靠着金丝楠木椅背,整个人瞬间好受了不少,腰脊骨霎时没隐隐作痛了。

    嘉帝这会儿怕刘旭过来乾明殿又是找他请求致仕的,便急急忙忙把朝堂上近日的要事出来和他商议。

    那些政事, 基本上内阁都过了一遍的, 刘旭见状,哪里不懂嘉帝的心思。

    他看向嘉帝的目光很慈祥,甚是包容, 耐心地给这位青年帝皇把这些政事细细剖讲。

    半晌后,就在嘉帝觉得自己今日又把刘首辅致仕一事糊弄过去时, 刘旭主动提及了, “陛下,如今宣国早已不再千疮百孔,官吏弊风也有所肃清, 老臣致仕之心非一日之念,还望陛下体恤老臣这把老骨头有生之年回归祖籍, 颐养天年。”

    “……刘大人”,嘉帝不可自抑地哽咽了。

    他握住刘旭干枯、满是纹路的手掌, “孤,舍不得首辅大人。这朝堂的稳定,着实离不开刘首辅。”

    坐了龙椅几年,自知之明他是有几分的。

    朝堂的那些官员,如果不是有刘首辅压着,哪有现今安分的现象。

    刘旭的做事风格圆滑平和,在平衡百官与皇权之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嘉帝,对于他的离开是有些焦虑的。

    “陛下……”,刘旭轻叹一声。

    他的主意已决。

    现在离开朝堂对于他来说,不仅是颐养天年,也算是功成身退,称得上是好事。

    至于后事,他给嘉帝推荐了韦之贯作为下一任的首辅人选。

    嘉帝对此犹豫上了。

    韦之贯嫉恶如仇,性格尖锐,许多事情压根不会轻拿轻放,多方各退一步打个糊弄就过去了。

    这样的性子和作风,他当首辅之后,如果他不能压住百官,怕是会变成与多方为敌。

    嘉帝皱了皱眉,问刘旭,“何不秦朝宁秦大人?”

    刘旭像是毫不意外嘉帝会这般发问,笑了笑,“是也,非也。”

    有韦之贯在内阁,秦朝宁不会接受首辅之位的。这个学生的秉性,这么多年了,大家都能看得到,并不是个迷恋官场的人。

    朝堂自宝泰一年掀起了改革之风,过去了六年,江山社稷已可见初步的改革成效。

    接下来,如果想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民生保障落地和活跃民间商业发展,韦之贯会成为秦朝宁的那把刀。

    等到韦之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再把这首辅之位交到秦朝宁手上,这江山的百年安稳富强可待矣。

    “砚之与朝宁,若得陛下加以信赖,朝政之事倒也不必忧虑”,刘旭提点这位年轻的帝皇道。

    嘉帝耳根子软,对于为官的他们而言,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只要嘉帝不要听信谗言,被官吏摆布,亲贤臣,远小人,万事何惧。

    他们君臣二人谈话后没几日,嘉帝下旨准了刘旭致仕。

    刘旭就这般成为了宣国历史上唯二能够顺利身退的首辅。他为官以来的事迹,在后世的记载中也获得美誉颇多,人称大明相。

    这之后,韦之贯接过首辅之位,在朝堂上展开了他个人极为强势,大刀阔斧的行事作风。

    他的做事风格,不仅对于底下的官员们形成一种打压式的相处方式,对于嘉帝来说,也颇为有压力。

    不少官员明面上不敢上奏折弹劾他,私下就经常在嘉帝面前说韦之贯的坏话。

    他们找些有的没的,似是而非的破事安在韦之贯头上,企图逐渐把韦之贯塑造成做了首辅之后张狂自大,目中无人的形象。

    在这些官员们的眼里,韦之贯“横行霸道”,依仗不过是嘉帝的信任。

    韦之贯此人,独得很,毫无党派根基。这样的人,天天在他们头上“指手画脚”,不是“小人得志”是什么?

    寒相前有刘旭就不说了,韦之贯这样插过上峰(杨誉良与曹明洋)两次刀子的“小人”也配?

    流言,此子惯克上!

    在刘旭离开朝堂后,这些歪风吹就得有些过于迫不及待,使得秦朝宁都有所耳闻。

    他私下把消息同步告知了韦之贯这位先生,便没把心思放这些谣言上面了。

    宝泰六年这一年,以往与他相熟的一些人,在官位上都有了不小的变动。

    陆杰修于互市以及外邦招揽一事上有功,封为正三品幽州刺史,继续驻扎幽州。

    秦朝阳于稳固边境,平定宝泰四年外族联合进攻幽州有功,封为正三品卫指挥使,继续驻扎幽州。

    杨乐因政绩考核几年都评优,升迁刑部员外郎。

    钱勤学、梁梓稳、廉侃、陶詹衡、能俊悟、虞鸿羲几人则仍旧为外放官,在不同的州府内分别居县令、知州、知府等官职。

    ……

    这一年里,秦朝宁从内阁阁老一位,官职内阁次首辅,兼工部尚书。

    因为有他任职在工部,工部上下的精力都随他的指挥,放到了国家基建上面。

    修路、水利、农业……都是秦朝宁在工部期间,所行政事上的重点。

    嘉帝与韦之贯对于秦朝宁提出的这些政务,无不支持的。

    国库日渐充盈,无论是秦朝宁搞基建搞农业,还是韦之贯推行设立学堂至乡县,建立朝廷聘任夫子制度,推行朝廷官制实惠医署……嘉帝对这些新政都允了。

    第202章 202.三朝老臣

    后世的史书上传闻, 这位“最好说话”的帝皇,嘉帝,自某日忽然心灵而至地感悟到了自己的使命, 是平衡朝臣与几位能臣之间的矛盾,他就开启了他在位“打太极”技能的日子。

    特别是, 在他长达在位四十五年的掌权时间里,前十年就见到了宣国在他的手底下蓬勃强盛地高速发展着, 嘉帝“打太极”的能力更加炉火纯青,简直是嵌入了自己的信仰中似的。

    在小太子启蒙后, 小小个的嫡长子暨乐成最常听他父皇念叨的就是,“要当好一个好皇帝呀,那就是让有能力的人去大展拳脚,把不同能力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让他们毫无顾虑地给我们暨家的江山社稷卖命。这样何愁不国富民强?”

    小太子对他父皇的念念叨叨不太懂, 但是他看得到,无论多少人在他父皇面前说韦首辅的坏话,说秦阁老的坏话, 他父皇依旧十年如一日地对于韦首辅和秦阁老多有尊重,予以重任。

    这在年幼的太子心里留下了很重要的印记。

    实际上, 嘉帝连续数年耳边有不同的人给他说韦之贯怎么眼高于顶, 怎么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把朝政大事当成自己的一言堂……他也有过动摇的时候。

    每每那种时候,他都没来得及发作, 秦朝宁就总会“恰巧”来找他,又“刚好”地给他细讲朝堂上那些一二三四件小事……然后他就总是“幡然醒悟”, 又恢复了他与韦首辅的“信任”。

    结果嘛,国泰民安!

    嘉帝年老回首当年的时候, 都忍不住夸赞自己真是一个好命的皇帝。他在位那么多年,就没多劳累,也不需要多殚精竭虑,堪称顺风顺水。

    宝泰十二年,韦之贯致仕,秦朝宁作为宣国最年轻的阁老接过了首辅之位。

    在他掌管内阁起,秦朝宁所发布的第一个政策是内阁轮岗制。

    内阁七位阁老的官职,不再是一成不变,会在六部二品以上官员,翰林院三品以上官员之中推官上任,三年轮岗一次。

    这个政策原本最大的阻碍力是现有的几位阁老。

    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内阁现任的几位阁老对于轮岗制并无半点儿抵触,还相当积极配合推进。

    于是乎,这事在朝堂上被毫无阻碍地拍板定下了。

    对于内阁现有的班子,户部尚书周知临、兵部尚书晋鹏、翰林院掌院学士谈涿等几人来说,轮岗这件事真心无碍,反而还能试试是否真如秦朝宁所预设的那般,关于朝政相关决策起到正向推进的作用。

    哪怕他们不在内阁当任阁老,这事也半点儿不影响他们在朝堂上的位置和分量。遇事该赞成还是该反对,一如既往地参与朝政。

    宝泰十八年,宣国第一所义务启蒙的公办私塾建立。随后同年夏天,宣国十州以及底下各乡县皆同一时间开始建设公办私塾,无条件接收所有户籍身份的适龄男女孩童入学。

    也是这一年里,宣国几个大的东西南北交通主干道大部分铺设水泥完毕。

    朝廷在东厂远航队伍的支持下,国库前所未有地充盈,已经拨款五年期,十年期的修路至村的大工程规划。

    据后世史记记载,秦朝宁,字子勉,军户出身,终生独身,自十三岁状元及第,就开启了为期六十年的为官生涯,是宣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三朝元老,也是在任年限最长的内阁首辅。

    他在任内阁期间,主张政权内察,主张开放民间经济发展,主张民生基础保障的建立,主张长期开放港口与对外贸易,主张女性可获得独立户籍权力,可平等获得公办私塾义务启蒙权力等。

    据史书在册的信息统计,秦朝宁一共在宝泰年间发布新政纲要二十四条,合计细分一百多项,涉及民生与律法的方方面面。

    这些政策的推行,离不开被称为变革派一系的陆杰修、杨乐、梁梓稳、廉侃、陶詹衡、能俊悟、虞鸿羲等人的一生付出。

    他们在执行秦朝宁所推行政令中,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秦朝宁的门生也不少,分别在农具改造升级,在兵器锻造制造,在教书育人,在刑侦破案,在多种语言文化学习……都有所建树,为宣国国力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少贡献。

    泰安六年,秦朝宁享年七十四,于家中庭院晒太阳中沉睡离世,被靖嘉帝追封为“圣明公”。

    他生平所有著作,以及文书手稿被靖嘉帝下令整理封存,手抄稿则允许各个书坊拓写印刷,流传后世.

    新纪元年的博物馆里,一群青春洋溢的学生正跟随着他们的导师参观宣朝历史分馆。

    该导师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边框,在一排玻璃柜前抬手告诉这些学生们,“这部分纸张,就是保存好的,宣朝三朝元老秦首辅的真迹。”

    “你们可以看到,他笔下的楷体、宋体、隶书无一不是标准模板,甚至可以做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里,一模一样的概率超过了90%。这导致了不少专家学者曾经怀疑过这位少年状元郎的首辅,是不是个穿越的机器人。”

    “毕竟普通人哪怕写相同的字,也难以做到相同。”

    “老师老师,那几幅还原的画像上画的就是秦首辅吗?”

    “这也太帅了吧!”

    “这么帅的男生,他一生不婚不育,都贡献给了国家,怎么就那么非人类呢?”

    “胡说,要不是秦朝宁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他的政治生涯能够有那么多建树?能够让我国打下军事、经济、科技、农业等多方面的良好发展基础?”

    “就是,我们现在的强大,可不离开近代史中宣国打下的根基。”

    ……

    “咳咳,同学们,这几幅画像,确实是历史学家根据多方信息和作画还原的。大家可见,咱们圣明公确实长相英俊。不过,长得好也不过是他众多优点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你们随老师过来,这些展柜中的各个复刻模型,都是这位秦首辅生平所设计以及参与设计的一些发明创作。”

    ……

    “秦朝宁可是在推动科技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力量。无论是他的前瞻性思维,还是他数不清的功劳,都值得咱们好好学习这位少年天才的生平事迹。”

    “老师,今天参观完宣朝的博物馆,明天可以不背秦朝宁的《税改》吗?”有学生举手发问道。

    “想什么呢,那是得全文背诵的必读课文”,导师笑了笑,摇了摇头。


图片    www.jiubiji.com 旧笔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