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现代言情 > 我靠种田一统天下 > 19、第十九章
    庆郡的集市热闹非凡,全无边关那种打仗了的沉重气氛。


    他们离着还有些远,感受没有那么深,照吃吃照喝喝。


    大街小巷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茶楼酒肆说书人口沫横飞,讲得尽是边关梁四的恶行。


    之前不讲梁四的,毕竟梁四的恶行连五岁小娃都数得出来——用鞭子打烂路人的脸、当街砍断人的手、割人舌头悬挂城墙三日三夜等等等等。


    一桩赛一桩的凶,说出来能吓哭一群三岁小娃。


    现在又来讲这些,还不是因为城里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流言,说梁四在云沟山脚放了数百斗粮食,凡是开山的人,至少可得十斗粮。开得越快,得粮越多。


    “笑死!数百斗粮,别说梁四,就他们边关能拿得出来?当真以为我们不知道前边打仗了!”


    茶肆的人们附和着。


    前线打仗了,他们还能如此安稳的热闹着。一是因为有大将军在前线,二是因为,即便匈奴打进来了,庆郡离边关还有四五日的路程。匈奴要打过来,得过云沟山,那是一座一下暴雨就会崩的山。匈奴想要翻越那座山,艰难无比。


    有云沟山做屏障,庆郡人有恃无恐。


    “也有可能拿得出——”茶肆边儿上的大胡子男人道,“边关已经自己种出菜来了,那城南的水稻插得有模有样,要是长得好,能收不少稻米。”


    “水稻?哈哈哈哈这是老子从小到大听过最好笑的笑话!边关种水稻?你看庆郡比边关好几十倍,种出来没?他们见过水稻没啊,哈哈哈哈痴人做梦!梁四可真什么都敢说!”


    被人嘲笑,也不影响大胡子男人继续道:“将军府墙上爬的瓜藤长得不错,墙头的水白菜也长有两指高,绿油油的极是茂盛。”


    他边说,还带比划。瞧起来像真有那般事。


    茶肆的人们打量他,麻布短衣,腰间挂着刀,是个跑商的标配。


    跑商的消息最灵通。


    一时间,茶肆里的人,心思都活路起来。有人问他:“阁下可是从边关过来?”


    “是,封城前出来的,今日刚到庆郡。”


    这话一落,有人悄悄溜出了茶肆,开始往城外跑。


    还有人再问:“你见的真是水稻?”


    “这般,青叶窄,金黄的麦穗一串串往下吊。”大胡子用手指在空中描绘,“他们从井里提的水,每日浇灌稻田,足有二十亩不止。”


    这下,离开的人更多。其实早在听见十斗粮时,就有人动了心思,然而别人没动,谁也不敢第一个动的人。这会儿不一样了,消息最灵通的商人都说了,哪怕是假的,他们跑云山沟一趟,也不过是一日的功夫。真没粮,也只是浪费一日的喝茶时间。如果有粮,那就完全赚了!


    就这时,茶肆外面传来一声惊呼:“——云山沟真的有粮!大家快啊!迟了就没有了——!”


    茶肆的人往外面探头,瞧见是庆郡有财有权的商家小儿子,他兴奋地从街头跑到街尾,大声叫道,见人就说。


    庆郡人都认识他,他哥哥是粮司的督察官。商小子好玩得很,平日里最爱跟他哥哥到处晃。这会儿,肯定是跑去云山沟看过他哥哥回来的,也带回来消息。


    只这一声,茶肆直接空了。街上以肉眼可见地空下,商贩收摊都来不及,忙叫自己的媳妇看着,跟着出城。


    十斗粮啊!普通人家省着吃,能吃一年啊!


    百姓们抢疯了。


    商家小子和茶肆里的大胡子男人对个眼,又各自挪开。商家小子继续满街吆喝,大胡子轻轻压了压怀里的东西,摇头叹了口气,丢下茶钱,起身走了。


    他在后巷子,上了一辆马车,吩咐车夫:“去太史官邸。”随后撕了脸上的大胡子,褪下短褐,换上官服。


    他再次拆开运粮官从云沟山送回来的信,运粮官说这是边关梁四派人从山那边吊过来的。信上渺渺几个字,字迹笨拙潦草,看得出写信的人很烦:“听话,我给你药草。——梁妆”


    信封里,还放着一支带土的人参,泥土又湿又鲜,是刚出土的人参。两指大,年份不久,但他这双从小混在粮草里的眼睛,看得出这么一小块人参的品质极好。


    明明还能继续长,却被迫挖出来,向他证实边关不仅种出了粮,还种得出人参。人参都种得出,别的药草又有何不可?


    只要梁四想。


    在运粮官将这封信送到他手上前,他从不敢想边关能种出水稻,种出药材。他把人参封好,藏到马车最深处。又叠了块手巾仔细放进袖袋。


    马车停在太史府门前,他掀起车帘,进了太史府。


    “太史,粮官钱大人来了。”下人在厅堂门外报。


    常太史端茶的手一顿,又不动声色压下茶盖。茶碗搁在案上,钱恒远从外面进来:“太史大人。”


    “钱大人。”太史起身。


    钱恒远开门见山道:“想必太史已知晓云沟山的事了,百姓们已经往那边去了。”


    太史请他坐下,仆人端上茶来。


    太史问:“钱大人如何看?”


    “下官觉可。往年云沟山崩塌,庆郡要派数百兵前去开掘,用时月余才恢复通畅。庆郡百姓何多?人多力大,只是太散了些,约莫着需要十日,如若太史派下长兵,有人指挥,那定不出三日便能开掘出路。”钱恒远道,“战事潮急,而庆郡送往前线的粮草,已经耽误六日了。”


    “耽误六日又有何,天灾在前,我等凡夫怎可阻挡?”太史嗤笑道,“再者,前线还需要粮草么?一人十斗粮,开山掘路,钱大人以为需要多少斗?”


    “至少五千石。”钱恒远一时也被这个数字惊到了,五千石,抵得上半个前线将士所需的粮草了,也快赶上庆郡为前线送去的粮草数目了!


    这是庆郡精打细算能为前线送去的最大数目,梁四竟随随便便送给百姓?


    能随手拿出五千石给百姓开路,前线又何需庆郡的粮?一个边关完全够供整个前线了!


    太史早计算过这笔帐,所以不急不忙,派出百人兵前去开路,其余事,一任只看。


    钱恒远却转口说:“前线不需要,或许我们庆郡需要。”


    太史闻言挑了眉:“何出此言?”


    钱恒远摸出袖袋里的手巾,珍贵又轻地放在案几上,示意太史打开看看。


    太史被他这慎重的动作引起了好奇,他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手巾的边角,轻轻掀开个口,然后“哗”的一下放了下来。


    “这是?”太史抬头惊问。


    钱恒远替他打开:“梁四送来的。”


    金灿灿的稻穗静静地躺在手巾里,散发出稻香味。一条穗,挂着数不清的稻粒,密密麻麻,一颗挤一颗,有些还是双生。


    “真、的是边关种的?”太史迟疑了。


    “是。”钱恒远道,“江南的水稻,一穗最多五十粒。梁四的这穗……五百八十九粒。”


    太史直接惊大了眼。


    钱恒远又拿出一封信,这是和他的那封一起送到手的,是梁四指名道姓要给庆郡掌管兵马的常太史。


    太史飞快地拆开信,白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用粮换你的兵马车,有多少换多少。要多少粮,随便提。只要你开得出,本姑娘都拿得出。——梁妆”黑墨都压不下她的狂妄和轻慢。


    当真仗着自己背后是将军府!


    太史将信一把拍在案上,震得茶碗颤了颤。他手握庆郡所有兵马,纵使是郡守,都要对他以礼相待,梁四何敢!


    锦帕上的稻粒都被震脱了穗子,滚到他手边,压破了壳,一颗洁白饱满的米粒在他手边滚了两圈。


    那米又白又圆,白酥酥的看起来就很好吃。


    太史的怒火狠狠地折了一下。钱恒远没说出口的话何尝没有道理?若庆郡也种上稻米,他的兵何须再吃粟?庆郡何愁没有繁华?


    虽然粮食是粮官该操心的事,他睁一眼闭一眼懒得插手,但他手下的兵,他兵下的马,需要粮草,


    粮官比他官职低了两级,他们却息息相生。


    “兵、马、车,本官可以给。”太史道,“但这粮,钱大人看如何换?”


    “不可。”钱恒远当即否决他,“换不得。战事一层层往上报,上面的人暂且不知道边关种出了粮,我们庆郡却先用兵马车去换边关的粮,等同于光明正大抢前线的粮,上头的人如何看?”


    如何看!看他堂堂一个太史,在国家危难时,用兵马车换走了关乎将士存亡的粮草!看他把小辫子递到仇人手里!看他亲手毁掉自己官职!


    太史的脸铁青。


    他敢跟边关换粮,就有人敢给庆郡换个太史!


    但要白白给不把他放眼里的梁四送去兵马车,他怎么愿意!


    钱恒远瞧着太史的脸色,心里叹了口气。到底是他们轻视了梁四,不想这女长大了,颇有将军夫人当年的风采,隐隐比夫人还出色。


    “我们不仅不要粮,还要再送点粮给他们。”钱恒远道,“庆郡为边关送去兵马车、送去粮。太史找人将此事做大点,传到京里,圣上只会赞好。到时,太史的名声节节攀升,有望官途啊!此事何乐而不为?”


    “此外,梁四虽然性恶,但从此事也看得出她是个有情人。战事至今,一人挑起边关大梁,边关百姓不仅没有落荒而逃,反而种粮种得风风火火,这是个能耐的人。”


    “庆郡送去的粮,她不得不收。她收了,就欠了庆郡一个人情。相当于将军府欠了太史一个人情,京里的安乐侯欠了太史的人情。”


    “待战平后,皇恩下来时,找人周旋一番,庆郡何愁种不上水稻?太史何愁不能升迁?”


    “这可不是一举两得的事?”


    钱恒远一一为他分析道。


    太史拧死了眉,是这个道理。眼神扫到那封信上,怎么都解不开眉。太狂妄、太轻慢他了,仿佛梁四笃定了他会这样做!


    而他确实要这样做!


    太史问:“你如何知道这真是她的主意?不是有人在背后指点?”


    “背后有人更好。”钱恒远笑道,“和高人打交道,总比和小女人打交道好。”


    太史顿时笑了:“来人,安排兵马车,送去边关,再增派一千兵带领百姓们开山掘路。”


    钱恒远也笑:“庆郡粮司再为边关增添两千石粮草。”


图片    www.jiubiji.com 旧笔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