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房吵闹,由于隔得远,赵文希没听清楚内容。他担心那些人是在针对程青青,直到程青青带着轻快的笑容进了屋子,赵文希心里的担忧才去了大半。
“文希哥,等会儿村里起鱼后奶让我去县里给三姑和四叔送鱼,我听说那麦乳精可补了,等我把鱼卖了就给你买一罐回来。”,她声音压得极低,圆溜溜的双眼里跳跃着明亮的光。
赵文希放在被子下的手攥地手背青筋凸起,幽谭一样的眼睛里有程青青看不懂的情绪,好似平静的海面下蕴藏着惊天波浪。因为高烧,声音有些沙哑:“别去。”
程青青收拾柜子的手停下,她惊喜地看向赵文希。
赵文希见她这样,心里更是被针扎般得疼,从前的他因为蒋怡云毫不犹豫的抛弃,加上赵建平之前将他放在手心里疼,却在蒋怡云走后一夜间转变态度,变得比陌生人还不如,甚至是厌恶。他陷入牛角尖里不能自拔,本就安静的性格直接变得偏激封闭,加上身体孱弱,以至于不但自我厌恶,连程青青都被他排斥在外。
程青青已经习惯了他的冷漠,现在不过稍微给一点反应,就让她高兴成这样....
“我不喝什么麦乳精,外面那么大的风雪,你别去。”
程青青虽然很高兴赵文希对她态度的转变,但挣钱迫在眉睫,安抚了他两句却没改变主意。
赵文希不想强迫她,嘴角崩紧,“那你要答应我不能让自己受寒生病,我这样子,如果你再生病了,只怕他们能将我们撵出去。”
程青青心中一凛,郑重点头:“文希哥你放心,我会顾好自己的。”,如果她生病了,赵家人虽然不至于真的将他们撵出去,但苛待是肯定的,谁都不会照顾他们两个病号,她和赵文希只能在这个小屋子里慢慢熬。她熬得住,赵文希却熬不得。
双石村起鱼非常热闹,几乎全村大小都出动了,在冰面上凿一个很大的缺口,再把网撒下去,村里人站在岸边拉网,一网下去,拉上来满满的都是鱼虾。
程青青看着这些鱼眼睛发光,这么多鱼,如果全弄到县城去卖,得是多么大的一笔收入。
双石村的人不缺鱼吃,可惜缺油和佐料,寡淡无味的鱼吃多了,和红薯土豆也没什么区别,每次下鱼都吃不完,很多人家直接拿把鱼煮熟了喂猪。
程青青看着每户人家分到不少于两桶的鱼,心里开始琢磨开了,上次去县里拿退烧药只花了一块多,身上还有六毛钱....
等鱼收上来后,程青青绕道村子里,敲开一家泥瓦房的门。
“青丫头,这么冷的天你不在家呆着到处跑啥?快进炕上坐。”来开门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面相和蔼,看程青青冻得发红的双手担忧地问道。
“兰婶儿,我不坐了,我来是想问问你们,你们家的鱼吃得完吗,吃不完的话卖给我吧。”
“你要那鱼干啥,你们家也分了不少吧。”兰婶十分疑惑。
“县里三姑和四叔想吃鱼都买不到,他们厂里也有很多人喜欢吃,我奶让我这次送鱼多带点儿去,三姑和四叔还能送人情呢。”。程青青拿出早就想好的说辞。
“这么冷的天,他们就让你一个丫头去送鱼?”,兰婶质疑了一下,不过这到底是别人的家事,现在她更关心的是卖鱼的事:“你奶让你来买鱼?她能出多少钱?”
“兰婶,我给你两毛钱一条行不行,当然个头要过得去,不能少于五斤,我现在身上没那么多钱,你把鱼给我,我从三姑四叔那里拿了钱回来再补给你。”
“万一到时候你没钱给我呢?”,兰婶怀疑的不是程青青,这姑娘天生一张笑脸,嘴甜又有礼貌,村里人都挺喜欢她的。就是赵家那一家子不怎么样,特别是胡氏,她在兰婶儿这儿丝毫没有信誉可言。
程青青立刻发誓:“兰婶儿,你不相信谁还能不相信我吗,我保证回来后将钱一分不少的交给您。”
兰婶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和程青青达成了协议,实在是这鱼在双石村太多了,吃不完扔掉也是浪费,还不如让程青青拿去试一试,当然,要是钱拿不回来,她可是要找上赵家的。
程青青如法炮制,又跑了七八家,每家都拿到了十条左右的鱼。算一算差不多有一百来条的鱼后,程青青去了村尾一家。
这家也姓程,算是程青青的偏房堂叔,小时候她后妈和亲爸要把她卖给隔壁村的傻子时,堂叔堂婶一家都出来阻止了。不过没法子,她后妈一句想要程青青就拿粮食来换直接将他们堵了回去。
那几年闹□□,怪异的是常年不断水的石墨河都干涸了,谁家都没有多余的粮食,一根红薯都有可能救一条人命,谁会拿多余的粮食来换一个小丫头片子。堂叔堂婶家里孩子本就多,堂祖父堂祖母都舍不得吃东西天天挨着饿,又哪有余力再来多养一个她。
如果不是赵文希,她也许就真的被那傻子家换过去了。后来程青青听说那家不知在哪儿换了一个闺女,但被傻子妈天天打骂,不仅不给饭吃,还要一刻不停的干重活。过了半年不到那姑娘就死了,死状极其凄惨,不但饿得皮包骨,身上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而且程青青还听村里那些妇人隐隐绰绰的谈过,那姑娘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却有被凌、辱的痕迹,下面都烂了....
听到这些的时候,程青青躲在被子里惊恐地发抖了一晚上,像只仓皇无助的小兽。还是赵文希发现了她的异常,一脸平静地告诉她:他会好好护着她长大,不会让人再把她换走。
这世上所有人都理解不了赵文希对于她程青青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堂叔堂婶家有五个孩子,老大程武国,娶妻齐香秀,生了三个孩子,老二老三老四都是闺女,全都嫁了出去,现在就剩小儿子程武军。早年很穷,现在一家子在为程武军的婚事发愁,拿不出来彩礼。
来开门的是大堂嫂齐香秀,见是程青青,忙将人迎了进去。
程青青寻摸东西拿到县城去卖的事,除了赵文希,就只有大堂叔一家知道了。程青青也不想暴露,但没法子,她力气小,需要用到堂叔家的骡车拉东西。程青青虽然知道堂叔一家人品都信得过,不会轻易出卖她,但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是和程武军合起伙来卖东西,程武军嘴笨,但有一把子力气,每次卖了东西程青青都会分给他两成利益,这样就把堂叔一家和她彻底变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程青青进了门也不和他们啰嗦,直接将自己的打算说了:“武军哥,小打小闹挣不了几个钱,我们先把这些鱼拿到县城卖了,然后再回村里收鱼继续卖。”
堂叔家所有人倒是想挣钱,就是怕动静大了万一被捅破了就糟了,这可是投机倒把,搁在以前是要被打倒的。
“你也说是以前,现在风气可不一样了,武军哥,你没发现之前那些人卖东西还偷偷摸摸,从去年开始都光明正大了吗,有胆子大的人都直接把摊子摆到路边,也没见有人查啊。”
程武军到底年轻,有冲劲,闻言握拳:“算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先把这一笔赚了再说。”
程武军赶了牛车,把程青青收上来的一百来条鱼用木桶装了,两人冒着风雪赶往县城。
到了县城,程青青和程武军熟门熟路的往县里几个大厂赶。县里有三个大厂,一个布厂,一个煤炭厂,还有一个炼油厂。
程青青和程武军最先去的是炼油厂,他们到的时候正好是厂里吃中午饭的时间,三三两两的工人从厂门口走出来。
程青青的脸在某些喜欢买东西的工人那里并不陌生,见到她等在路边,眼睛一亮就结伴走了过来。
“这回又是什么好东西?”
程青青掀开一个木桶:“各位叔叔婶子哥哥姐姐,你们看这些鱼,刚从河里捞上来的,还鲜活着呢,我特意选的个头差不多的,这种鱼最嫩。你们是炼油厂,家里肯定不缺油吃,这鱼肉鲜嫩,拿回去用油稍微煎得金黄,别提多香了。家里有小孩儿老人的,回去煮鱼汤喝也特别滋补。”
本来没打算买鱼的,被她这一番生动的说辞弄得蠢蠢欲动,有些人甚至都要忍不住要流口水了。
“那你这怎么卖?”
“这鱼不小,本来是要卖两块钱一条,但我们也是老熟人了,给大家一个友情价,一块五一条。”
有些人嫌贵,“你这卖得比肉都贵了。”
程青青老神在在:“哪里比肉贵呢,我这鱼如果论斤卖,每条都不少五斤,那肉至少要五毛钱一斤吧。再说肉什么时候都可以买,新鲜的鱼可不能随时都买到。各位叔叔婶子,要买的抓紧啊,这鱼就是一块五一条,您要是选在了后面,被人把大的挑走了吃亏的可是您自己...”
被她这么一激,本来还在犹豫的人就忍不住选起了鱼,价格都一样,先挑大的肯定最划算啊。
一百来条鱼,光炼油厂就买了七十多条,有些人甚至买了好几条。
程武军在一边看得服气不已,他可是知道收鱼价格的,两毛钱一条,转手就被程青青卖出了一块五。
因为赵建玉和赵建湖在煤炭长,避免被他们发现,程青青将剩下的鱼让程武军拉去布厂卖了。
剩下的十条是胡氏让程青青送给赵建玉和赵建湖的,程武军帮着程青青将鱼提到了两家门口。
赵建玉没上班,今年三十岁左右,一家子两个老人带两个孩子,还有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子,全指着她男人的工资,所以她工人家属的身份虽然听起来风光,其实日子过得很拮据。
程青青的鱼送上门,很显然她是欣喜的,但面上还要做出嫌弃状态:“几条鱼是什么好东西吗,还要巴巴地送来,城里什么没有。”
程青青也不生气,实在是气不过来:“三姑,你要是不想要那我就带回去吧,你不稀罕我稀罕。”
“算了,拿都拿来了,免得又让你费力气拿回去,给我吧。”,赵建玉直接把鱼拿了过去就关上了门,连热水都没提让程青青进去喝一口。
程青青摸了摸鼻子,自我宽慰,算了,她来城里也是为了挣钱。
倒是程武军在远处看得气愤不已:“什么人啊,一副鼻孔看人的样子,她男人是工人,她又不是工人,有什么了不起!”
“算了,武军哥,我们给四叔送了就回去吧,还要收鱼呢。”
程青青目的性明确,犯不着和这些人生气。赵建湖还没成亲,所以没有分到单独的宿舍,和厂里其他单身男工人四人合住一间,程青青去的时候,他们宿舍热闹不已,好像是在打趣什么。
等赵建湖出来拿鱼的时候程青青才看清楚赵建湖身边站着一个皮肤白皙身材苗条的姑娘,那姑娘一脸娇羞的站在身材高大的赵建湖身边,看上去颇有几分小鸟依人的样子。
赵建湖拿了鱼倒是对程青青说了句谢谢,还给她递了一个厂里发的白面饼。
那姑娘打量了程青青两眼,得知是赵建湖家里那个病弱侄子的小媳妇儿后就没兴趣了。
程青青回去的路上琢磨了一下,觉得赵家可能要办喜事了。果然没过多久,赵建湖就跑回赵家说要成亲,但成亲的事竟然还牵连到了她身上,当然现在程青青还不知道,她和程武军回了家,将今天的收获说了,把堂叔一家惊得目瞪口呆。
“就这么小半天的功夫,你们就赚了一百多块钱?”堂婶又惊又喜,要是照这么下去,别说给赵武军娶亲,就连家里盖房子的钱都能很快存够。
“堂婶,我们这算做的无本买卖,那河里的鱼也不是捞不完,所以我们得趁这个机会多卖一点儿,以后鱼少了或是被别人知道了,这买卖就不好做了。”程青青提前打预防针。
有了绝对的利益在眼前,什么风险都值得冒,堂叔还有些担心,堂婶直接道:“担心那么多干什么,你没听青青说县里现在到处都是卖东西的,好几年没听说抓投机倒把的了,先把钱拿到手再说。”
一家人变得无比主动,自动提出要分开去村里收鱼。人多力量大,下午加上堂叔一家,很快就收了三百多条。
这也是程青青计算过后的理想数量,如果一下子拉去城里太多鱼,肯定价格就卖不高了。
没人教过她这些,都是她自己倒腾的时候发现的一些规律。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