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不缺大小宴席,伯爵府的饺子宴却是头一回兴办。京里不乏有头有脸的贵女,到了年岁,总要出来见见世面。让人相看一番也好,打好交道熟络关系也好,横竖不是冲着那几个饺子来的。
华盖马车接二连三地停在伯爵府门前,马车前悬着各府姓氏的灯笼,只消一瞧,便知是哪户人家的女眷。
今日伯爵府的吴夫人身着墨绿色的织金短袄,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她本该在前厅招呼贵眷,现下却是立在府门前,独独在等着谁。
一辆彰显提督府身份的马车停在伯爵府门前,打起轿帘,里边露出一张明丽清新的脸来。
吴夫人立时迎上去,牵着她的手,眼尾上扬:“瞧瞧,这魏国公府三位姑娘,当真是各有千秋,先前见过你大姐姐和二姐姐,已然觉得丽质天成,竟不知府里藏着的四姑娘更是天资绝色。”
这突如其来的客套,教陆芍有些不习惯。
她其实见过吴夫人,只因她当时才从余州回来,又是府里庶出的姑娘,没个根底,自然就没引起贵眷的注意。
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大梁重权在握东厂提督的冲喜夫人,身份不同,待遇也不同。纵是有些人心里瞧不上宦官,却还是碍于其中利益,上赶着来讨好她。
吴夫人也不例外。
陆芍只是浅笑着,由吴夫人引至前厅拜茶。厅里围簇着好些贵眷,瞧见吴夫人过来,皆是起身道了句万福。
瞧见陆芍,也免不了热络一番。
就连着王氏也顿脸面有光,在一旁感慨着说道:“她入府时,我就将她当作嫡亲的女儿,眼下瞧她万般皆好,我也就放下心来了。”
外人不知王氏逼迫陆芍替嫁,却知道肯将府里姑娘送去奸宦府上,大抵也不算不上亲厚。
心里这般想,面子仍要给足。
“可不是么,谁有夫人这般好的福气。往后若有事,后头也有人兜着。”吴夫人边走边说,语气霎时哀怨下来:“不像是我,嫡亲哥哥蒙受冤屈,府里帮衬不上,竟是连苦都无处可诉。”
吴友轩落狱的事,汴州官场多少有些耳闻,只听闻他贪污不少银两,人证物证齐全,蒙不蒙冤的,大家心里都有个数。
可是汴州从不不缺昧下银钱的官员,或多或少都有些,她们不去挑明,实在是自家也不干净。
一时间,大家把眼神落在陆芍的身上。
谁都知道这吴友轩是靳濯元命人抓的,仿佛陆芍肯说句求情的话,那吴友轩就能从诏狱出来似的。
“好了好了,且不说这些伤心事,今日冬至,府里准备了各个馅儿的饺子,有几个饺子里包着铜钱,谁吃着了,来年可有数不完的好运道。”
吴夫人掖了掖眼泪,复又换上笑脸,牵着陆芍往院子里走。
陆婳跟在一众贵眷当中,她没料到当时不起眼的小庶女现在竟成了一块香饽饽,谁都围着她转,就连自己的母亲也要上去替她说好话,脸上一时挂不住,又不好发作,狠狠掐着自己掌心的细肉。
菡萏院里摆了水席,水席的中央窝着一座吞云吐雾的假山。几碟子精致的点心晃悠在水面,顺着水流缓缓流动。
陆芍坐在贵女这列,身旁是翰林院学士之女裴茹儿。裴茹儿受祖辈书香熏陶,一言一行皆是典雅的做派。
她擅长女工,同陆芍有过几面之缘,说起来,二人能结这缘分,也是因着刺绣。
裴茹儿平日里话不多,也不喜欢这种逢场作戏的场面,年初兴办春日宴,裴茹儿兀自坐在廊间赏春,那时陆芍初来汴州,有人笑话她是打南边来的,没有见识,她怯生生地躲在后头,连话也说不上。
还是裴茹儿拍了拍她的肩头,冲她笑了笑,二人坐在一块儿闲聊了几句,得知陆芍的祖母开过绣房,就顺着刺绣一事聊了好半晌,一来二去便也熟络了。
裴茹儿捻着点心放在陆芍面前的小碟子里:“你成婚时,我正同父亲怄气,被父亲禁足半月有余,都没能讨上一杯喜酒。后来总想着过府来瞧你,又觉得贸贸然登府,恐给你招生事端,一压再压,才到了今天的日子。所幸终于见到了。你这几日过得如何?”
她听过不少有关靳濯元的恶言,心里实在担心她。又怕提督府的那位不喜陆芍同外人来往,便规规矩矩地没去相扰。
陆芍知她好意,抿着糕点,红着脸说道:“我挺好的,他也没有先前预料的那般可怖。倒是你,如何同裴大人怄起气来了。”
裴茹儿放下银筷,并不遮瞒:“父亲想替我说亲事,我也见了那人,不论样貌,那行事作风当真是不堪入目。我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陆芍没有挑拣过夫婿,也不知如何论断好坏。但她知道裴茹儿虽重规矩,却是个温柔小意的人,可见那人当真是不堪至极,这才惹得裴茹儿心生厌恶。
她宽慰道:“天底下好男儿多得是嘛,这个不行,就再换一个。”
裴茹儿没料到她会说这样的话,不禁抿嘴偷笑:“你何时这般肆意了?看来提督府的日子并未拘束着你。”
说起拘束,还是有些。不过这几日心情极好,便也不去计较了。
二人正说着,便有侍婢上来送茶,侍婢脑袋压得极低,给陆芍递茶的那位,不知怎地,手腕一抖,青绿色的茶汤泼了她满身。
还未待她说话,那侍婢跪在地上:“奴婢手笨,脏了夫人的衣裙,请夫人责罚。”
陆芍忙站起来,拿出帕子一一擦拭,既是无心之举,她自然就没有责怪的意思:“不碍事的,擦擦就好了。”
那侍婢也掏出帕子,扶着陆芍的手腕,拣去沾在衣袖上的茶叶片。
侍婢略带歉疚地说道:“当真湿了好大一片,这天儿多冷,夫人随我去厢房烘烤一下吧。”
陆芍冲她笑了笑,正要婉拒,掌心处陡然便被人塞了张纸条。
抬首时,正巧对上侍婢意味深长的眼神。侍婢示意她展开字条,陆芍愣了好一会儿,才借着衣袖遮挡,战战兢兢地瞥了一眼。
待她瞧完,侍婢让开道:“姑娘这里请。”
陆芍有些手足无措。
裴茹儿问她怎么了,吴夫人好似听见陆芍这边的动静,问她出了甚么事。陆芍收起字条,囫囵应付道:“方才喝茶时,湿了衣裙,我想找个碳盆烘烤一下。”
吴夫人想要差遣身边伺候的侍女前去领路,陆芍却摆手道:“多谢夫人,我身侧已经有人引路了,让她带我前去也是一样的。”
吴夫人还要招呼其他的女眷,并未对陆芍身侧的侍婢起疑。
陆芍拍了拍裴茹儿的肩,轻声说道:“你先用着,我一会儿就来。”
说罢,便转身离席,与那侍婢一道往幽静的小道走。
二人在后院弯绕了一阵,好不容易寻找处无人的角落,陆芍隐在月洞门后,福身行礼:“见过姑姑。”
那被唤“姑姑”的侍婢扶住她的手:“夫人这几日气色极好,待我回禀太后娘娘,她老人家也就不必为夫人操心了。”
这便是太后宫里的官事姑姑,春晴。
“承蒙太后娘娘恩典,芍芍一切都好。”她紧紧揪着那张字条,心里发怵,摸不清管事姑姑的来意。
想来伯爵府夫人并未宴请宫里的人,这姑姑化作侍婢的模样偷来府中,应当不会是寒暄问候这般简单。
陆芍没见过风浪,记起在慈福宫时的叮嘱,暗道该来的总会来,太后将她送入提督府,总有派上用处的那一日。
只是她并不知道太后娘娘会命她做哪些胆战心惊的事来。
春晴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问道:“近日提督府,可有甚么不妥之处?”
陆芍拿一早就斟酌好的话应付:“并未有不妥之处,厂督大多时候都在宫内,只有下了值才回府,回府后进食、看公文,随后便要安置了。”
她的话虽是滴水不漏,于春晴而言,却未有多大的用处。
春晴盯着她不断扑闪的羽睫,打算换个法子问话:“太后娘娘送你的那箱子礼可都派上用处了?”
话锋陡转,陆芍怔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太后娘娘的礼她只瞧了大半,未瞧完全。
那日午膳过后,伯爵夫人便拿着帖子登府拜访,她拾掇了一番去前厅见人,余下的礼便着人暂且收了起来。
她只好说:“都在屋里摆着呢,劳太后娘娘费心,送了芍芍好多稀奇的宝贝。”
“摆着?”春晴瞪圆了眼。
宫里对食之风盛行,她也是跟过尚宝监掌印的人,自然知晓那箱礼的用处。
陆芍却将玉势那类的东西摆在屋里,要么就是他们二人有特殊的癖好情-趣,要么就是陆芍并不知道这箱礼的用处。
见陆芍面色如常,便知她是后者。
春晴哭笑不得地摁着她的手背:“您当真不知那箱礼是用来做甚么的?魏国公府将您送出府时,没往您箱底放画册子吗?”
陆芍茫茫然地摇了摇头。
画册子她倒是着流夏去买了,原是想着给厂督说些有趣的小故事,哄他入睡。
可近几日,厂督睡时命她紧贴着自己,半夜也不见转醒,二人抱作一团,她的小手覆在他的手背上,不是她从身后抱住厂督,便是厂督在她身后抵着她。
这样的姿势,虽说像两块木头抱在一块儿,但横竖是没有看画册子说故事的间隙。
既然春晴姑姑这般问了,她回府后,着流夏取来便是。
春晴有些着急,来回踱步,她没料到陆芍对情-事一概不知,早知如此,就该着宫人前去教导一番。
“那你如今还是住在自己的院子?”
“那倒不是。”陆芍盯着自己的脚面,终于是红起脸:“我有听太后娘娘的话。”
春晴这才松了口气。她打量着陆芍的脸,见她神色羞赧,便料到他们二人多半睡在一块儿。
只要睡在一块儿,入睡前总归是有话说。
春晴试探着问道:“听闻近几日,厂督要出远门,他回府时可有同你说起具体的去向?”
陆芍自然知道,她正要说出地名,转而想到,春晴来打探厂督的去向一则说明余州的行程并未向外透露,二则说明此去余州当真是有极其紧要事,重要到连太后都想知道其中的蹊跷。
可他却将这件事毫无保留地告诉自己,甚至愿意带她一起去余州。
陆芍心里权衡了一会儿,厂督这般信任她,她若透露出余州的地名,也不知会给他带来甚么样的麻烦。
见她迟迟不做声,春晴蹙着眉头问道:“夫人在想甚么?”
手里的帕子被她捏得皱成一团。
她不敢看春晴,只是盯着鞋面。
当真是想了一会儿,才想好措辞:“他确实同我说过出远门的事,可是并未提及具体的去向。我昨日还追问了一番,他却是凶狠地盯着我,那架势活像是要将我生吞了。”
陆芍捻着帕子,露出惊恐的神情,那模样像极了一只受惊的小兔子,娇滴滴地惹人心疼。
大抵是靳濯元谨慎多疑的性子人尽皆知,春晴并未怀疑陆芍的话。
她叹了口气,并未因此苛责陆芍:“也是,像他这样多疑的人,哪会轻易透露去向。”
本来也不抱着甚么期望,如今期望彻底落空,春晴也没甚么好问的。
她拉着陆芍的手,好声好气地说道:“太后娘娘送的礼,夫人也该用上了,倘或有甚么难处,也可请宫里的嬷嬷教习指点。”
听春晴的口吻,那箱子礼好似不是单做摆设这般简单。
可府里若是再多几个太后身边的宫人,厂督非得活剥了她。
陆芍谢过春晴的好意,只道是:“不劳烦宫里的嬷嬷,我今日回去,便向厂督请教,由厂督教我,想必也不会有甚么难处。”
在她看来,厂督这样叱咤风云的人,甚么奇珍异宝没见过,不过是一些玉势之类的玩意,向他请教,总归比太后身边的宫人更有用些。
“他若是肯亲力亲为地教...”
自然比宫里的嬷嬷更得心应手些。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