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玉盘珍馐 > 20、鱼头浓汤
    次日。


    何珍馐卖完灌汤包,仍旧去刘府。


    刘大人正逢休沐,他碰见了正要去厨房的何珍馐。


    何珍馐对刘大人行礼,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多谢刘大人照料,何家的摊子已经回来,我们今日摆上摊子了。”


    “我打算帮夫人解了厌食症,她能渐渐吃一些家乡菜。不过心病仍需心药医,大人才是夫人的药。”


    刘耿转身凝视着庭院里的芭蕉树,仿佛长叹了一口气,淡淡道:“我打算清明带夫人回乡祭祖,我知你家中事物繁多,我近期会找个临安的厨子。”


    何珍馐摇摇头,“大人助我何家良多,我愿留下来为夫人治好厌食症。”


    刘耿若单单帮他们要回摊子,打发下属走一趟都水监也就是了。但他亲自上了都水监,点了何家的摊子,如此一来何家便在都水监挂上牌子,何家能安稳一段时间。


    这是千金也换不来的。


    何珍馐来到厨房,凝思片刻。


    刘夫人胃口不适,宜清淡忌油腻,初初恢复饮食不宜吃过多。她和谢侯的口味倒是接近。何珍馐心中很快便想到了一道菜——鱼头浓汤。


    何珍馐挑选一条肥美的鲢鱼,说起鱼头浓汤,它的名字虽简单,来历却不小。它是清代乾隆皇帝曾一度寻访过的菜肴,还被赐字称赞。


    厨房里的厨子与杂役皆知,何珍馐有本事让夫人连吃了两顿饭。此时再见到她,厨房的所有人眼中都带着敬意。


    厨子疑惑地问:“何娘子,你拿着鱼头做什么?”


    鱼头乃是最腥之物,做成菜往往搁置鱼头不食,而何珍馐却偏偏留下鱼头。


    绿萼兴致勃勃地问:“我听夫人身旁的丫鬟说,何娘子每道菜都能说一个故事,夫人是听着故事把饭吃完的,真是风雅至极!何娘子这道菜有何来头?”


    何珍馐自鲢鱼的胸鳍处,挥刀砍去鱼脊,轻刀划拉一把腮、背处,薄刀泛着淡淡寒光,一个带肉的鱼头完好地被切下。


    “刺啦”一声滚烫的猪油浸炸着鱼头,炸至金黄起皱。鱼头下水与豆腐同煮,冒出咕噜咕噜极为舒适悦耳的声音。


    锅头炖上了浓汤,何珍馐不疾不徐的声音方才响起。


    她的声音清凌凌的,宛如甜润的春雨,温柔、细腻,听得人心头微微潮湿。


    她和大家说:“这道菜叫鱼头浓汤。传说有个叫乾隆的皇帝微服私访,他走到山脚,腹中饥肠辘辘。一个经营吃食的小贩见了,心生怜惜,给他做了一道鱼头浓汤。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皇帝,竟觉得这鱼汤比宫廷中的任何菜肴都美味,回到宫中后,他让厨子做了这道菜,可是怎么都做不出这个味道。于是皇帝便又下了一趟江南,特意寻那小贩,饮完鱼汤他赐了小贩白银五百两,赐字‘皇饭儿’,鼓励他开店卖鱼汤,小贩方才知道他竟是皇帝。”


    绿萼听着何珍馐这个不知从哪翻来的民间故事,噗嗤一笑,“圣上什么好吃的没吃过,何以单单惦记这普普通通的鱼头?”


    她话音刚落,何珍馐将鱼头浓汤呈出,鱼汤色如浓奶,油润滑腻,豆腐嫩似软白玉,生生地勾得人垂涎三尺。


    她的勺子滴下一滴汤汁,汤汁凝而不散,圆润如珠,何珍馐轻轻吹一口气,汤珠竟从桌上的一面吹到了另一面!众人齐齐惊愕,连手头的活都停了下来。


    何珍馐轻轻地说,“锅里还剩一些汤,你们分食了,不要浪费。”


    她的话音刚落,众人抢食都抢疯了,绿萼离那锅头最近,率先饮了一口汤,乳白的鱼汤入口,她的双目立即变得异常闪亮,迅速划过惊艳!


    “好喝!太……好喝了!何娘子!”


    鱼汤里的豆腐滑如泥鳅,嫩滑鲜美,入嘴即化,余味无穷,这还只是豆腐,难以想象鱼头的肉该有多鲜美!绿萼饮完一口汤舌舔唇瓣,残余的味道依旧美得惊人。


    她捧着汤碗,感动得几欲流泪。难怪夫人愿意喝何娘子做的汤!


    剩下的厨子、杂役此时也喝到了汤,他们不觉地脱口而出:“这鱼汤我能连喝上一月不腻!”


    “今日我算是长见识了,原来鱼头汤竟能做得如此鲜美!”


    他们狂热地恳求道:“何娘子,我们厨房还有很多条肥鲢鱼,再做几锅汤吧!”


    何珍馐不由地浅浅一笑,端着汤呈给了刘夫人。


    她轻轻地吹了一口热汤,待到汤不烫后放到刘夫人面前,何珍馐温柔地道:“夫人,大人说清明便会携全家回临安,路上周途劳顿,一定要养好身子再回临安。”


    “从今日起,夫人同我一起好好吃饭,好吗?”何珍馐问。


    刘夫人如漆的眼中溢出点点微光,缓缓点头。


    耳边伴着何珍馐精心准备的小故事,她轻饮浓汤,入口清淡鲜美,鱼头肥而不腻,半点腥味也无,反而滑润细腻,入口即化。


    何珍馐的故事讲完,刘夫人不知不觉地饮完了汤,肚子暖暖地舒服,鱼汤不多不少、恰好六分饱。


    在何珍馐的建议下,昨夜,刘夫人决定豁出去同刘耿诉说心中的委屈与痛苦,讲完的那一刻虽然泪涌入泉,可她却如释重负,放下了积压在心头多年的重石。


    刘耿决定带他们一块回家乡探亲。


    此时此刻,她感到了再也没有的轻松,感到自己重新活了过来。抬眼能看到窗外的朦胧的细雨,眺望春江水暖,低头能喝到鲜美的鱼头浓汤。春暖日深,美食美景,心中怀着归家的希望,这一刻是再也没有过的舒服和惬意……


    为了一道汤回家,确实是一件很快意的事情。


    故乡的菜承载着游子深深的乡愁,只要吃到过去熟悉的滋味,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回家。


    何珍馐含笑看着刘夫人,这一刻的刘夫人笑得恍若明艳的少女。虽然自己不能回去,但却真心地祝福她。


    回家吧,回家看看父母,喝上一碗他们递来的热腾腾的汤,虽然朴实无华却藏着世间最深沉的爱,他们的笑容里有数不尽的思念,日日夜夜积攒下来满腹的话,对着孩子最终只化成一句“常回家看看”。


    一定要记得,经常回家看看啊。


    ……


    何家。


    何珍馐从刘府归来,便径直回了何家。何家人正等着何珍馐归来,忙忙碌碌地打包行李。


    昨日何珍馐清点完铺子,发现它的面积很大,除了二层外还有三间房,卖灌汤包用不着第二层楼那么多空间,她与何父共同决定把家搬到店铺。


    这个决定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


    搬去铺子住,可以节省一笔房租,还方便了干活。以往他们要推着摊子来州桥街叫卖,路上所费脚程有一个时辰。以后他们睁开眼便能干活,蒸好包子便能立即卖给客人,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铺子通风透气,明亮大方,再也不用跟邻居挤在同一屋檐。何家人住在巷子里的小院已有十几载,何家的小辈自打记事起,家就落在了这里,东边人家炒个菜、西边夫妻吵架他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何父与何二叔两人找来一辆推车,连夜打包行李把家搬去州桥街。何珍馐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何奶奶却爱惜地一件件装起来,即使一把破旧的扫帚也要带走。


    何大郎与何二郎推着小车,小车上装着几件老家具、坐着腿脚不便的何奶奶。全家人披着凉凉的月光,朝着州桥街迁徙。


    皎洁的月辉洒在他们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路旁摇曳的树影温柔的擦过他们的影子,何珍馐看着地上齐齐相连的影子,心中感受到了一股力量。


    她在这里有了一个家,真好……


    搬来新家的何美馔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床铺,以往她是和父母、妹妹同挤在一个屋子,与二娘、三娘一块挤在通铺上的。夜晚,她抱着被子,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新的店铺就像一个美好得不可思议的美梦,让她不愿意醒来。


    何珍馐搞不太明白何家人的激动,在她看来住在铺子里只是权宜之计,附近都是商铺油烟味难免重,居住环境也较为嘈杂。可是她看着月光下美馔偷偷捂着被子,笑得合不拢嘴,却不觉地勾起唇。


    “大娘,睡觉啦!明日还要早起做包子……”


    何美馔发觉自己偷笑的模样竟然全被妹妹看了去,深感长姐的面子要挂不住了,她的脸皮顿时发烫,一头塞到被子里强迫自己睡了下去。


    四更不到,大家精神奕奕地醒来了。


    揉面、剁肉、蒸包子,一笼笼精巧犹如菊花灯笼的灌汤包被蒸熟。何父给了弟弟一串钱,“去买挂鞭炮,讨个喜庆吧。”


    “咱们家虽然穷,但也不能什么也没有。”


    何近点点头,放下手里的活立马跑去爆竹作坊买了两挂大红鞭炮。他点出一贯铜钱,铜子哗啦啦地响起,清脆的碰撞声仿佛自带一股精气神,让人不由地挺直胸膛。


    “给我两串大鞭炮,开张用的!”何二叔嗓门嘹亮地道。


    “好咧!客官您等着,点了咱们家的鞭炮,祝您生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呀!”店小二笑吟吟地点了两串鞭炮给何二叔。


    一袋沉沉的铜钱换了两挂沉沉的大红鞭炮,何二叔心里虽然肉疼,却跟喝了蜜水似的,嘴怎么也合不拢。他眼底淡淡的青影,透露出他兴奋得一夜未眠的痕迹。


    卯时,天色破晓。何家包子店门口已经排满了长龙,客人们诧异又惊喜的声音连连不断。


    “何娘子,你们家终于有店铺了!”


    “这铺子好生敞亮宽大,以后我们有位置坐下来吃包子喽!”


    何父接过弟弟传来的鞭炮,左右两门各挂一串。他们俩笑吟吟地拿着香,点燃了鞭炮。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爆竹声响起,红色的爆竹纸屑溅落了一地。


    何珍馐捂着耳朵,透过朦胧的烟火笑吟吟地看着大家。这一刻,热闹得仿佛过年。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