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红楼之朝阳丹凤 > 151. 第 151 章 正如王熙凤所想……
    正如王熙凤所想,贾母知道了宝玉挨罚的来龙去脉,却是难得没有反对,反而把袭人叫去耳提面命一番。贾母再如何疼孙子,也知道宝玉这些话若是传了出去便是全家的祸事,若说林家还能以亲戚的说头罢了,姬家贾府哪里得罪得起。


    黛玉过得不错,宝玉在家被罚抄书,倒也没生出什么事儿来,倒也没什么要紧的。


    这日平安州却是来了邸报,朝廷大军虽早有了准备,平安州节度使却是经营多年,前线如今正僵持着,加之民间因战乱起民不聊生,亦有几股难民揭竿而起,亦是反了。朝廷军队原是为了平安州节度使反了而来,却无暇再对上反了的难民,便请命朝中再投入兵力。


    贾家无人从军,对此倒也没如何关注,只用心打听了前线的禁军的消息,闻得宝钗的夫婿梁权和探春的未婚夫江晏皆是平安,便放下了心。贾琏还打听到二人立了军功,一朝还朝便能再升一级。只战场上刀剑无眼,又深知府里人的势利眼,未免有个万一,探春大喜大悲之下还受府里人等言语扰神,便没有在府里说起。


    朝中议了两日,到底战事紧急,实在由不得拖日子,皇帝拍板,命宣武将军卫擎率五千兵士前去支援。


    消息传出,贾家却是一惊,宣武将军卫擎乃是贾家世交,这也罢了,朝中武官大多和四王八公关系不浅。只是这卫擎有一子,名叫卫若兰,乃是史湘云的未婚夫。这次出兵虽说是前去平安州平叛,但对着平安州节度使的早有朝中将士前去,此次更多的是去平流民之乱。流民未读过书,也不知兵法如何,武器也多是农器,并无精兵强将,五千的精兵去平已是皇帝十分谨慎对待了。如此好的立功机会,卫家哪里会放过。如今卫将军年纪已大,卫家正需要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卫若兰已然长成,十分合适。


    果不其然,卫擎接了兵权,便把卫若兰放到了自己亲兵之中。


    贾母得了消息便是一叹,对王熙凤道,“若是神武将军家也就罢了,他家那个叫紫英倒是武艺极好。若兰那个孩子,虽说也是王孙公子,却弱了些,也不知这次立不立得住。”


    王熙凤忙安慰道,“这是卫将军亲自点的,难不成卫将军还能让自己的长子犯险不成?何况将军的侍卫亲兵,多在将军跟前听令,又不是总上前杀敌。这回三妹妹的未婚夫不也没事。”


    贾母摇摇头,道,“卫家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若不是后头有小儿子,也不会定下云丫头了。”


    卫若兰是卫家嫡长子没错,但是他母亲早逝,卫擎在卫若兰两岁的时候便续娶了妻子。继妻生了一子一女,比卫若兰小上五六岁。继室面上虽对卫若兰极好,但到底为自己儿女考虑,哪里容得长子得意。


    史湘云再好,到底在襁褓之中父母都去了,黛玉只是丧母在婚事上都叫人指指点点,何况湘云如此。若是厚道的,不过说她命苦罢了,若是刻薄的,只说她命硬克父克母了。便是不说命硬,史湘云毕竟和叔叔婶婶隔了一层,若说联姻,总是不如亲女亲近的。史家叔婶为了名声计,对史湘云十分用心,湘云乃是史家这一代宗族长女,若是婚事不好,史家其他女儿的婚事也很难说到好的。


    卫太太有心不愿卫若兰说到显赫的岳家,也不愿外人说自己苛待继子,史家叔婶唯恐湘云婚事不好自己家坏了名声连累自己女儿婚事不如意,二者一拍即合,便定下婚事来。


    王熙凤对此无言,她和湘云并不亲近,也对卫家之事没兴趣,倒也不知该说什么。


    贾母在为史湘云担心,湘云却是洒脱豪爽之人,对卫若兰从军却十分推崇,只道,这是真英雄本色。众人见她如此,倒也佩服起来。


    只李纨在一旁看着摇了摇头,她是寡妇,最知道什么叫“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滋味,探春乃是不得不如此,湘云却是十分支持。


    平安州的战事已有许久了,还不知什么时候有个结局。京中诸人的日子还得过,倒是难得有了一个好消息,乃是薛姨妈眉开眼笑的到贾家来报喜,原是宝钗查出来三个月的身孕。算起来倒是梁权去平安州之前怀上的。王熙凤知道宝钗确乎是好生养,前世嫁给了宝玉,贾家败了以后,宝玉出家,宝钗便是查出了遗腹子这才勉强坚持了下来,去了金陵靠着贾家的祭田过活。如今有了身孕,若是个儿子,宝钗在梁家也算站稳了脚跟。


    王熙凤却忙着贾茂到金陵赶考的事。贾茂此次虽是和林松并季家的人一道儿回南,到底贾家如今没有长辈跟着。王熙凤难得操心起来,絮絮叨叨了许久,便是要带去的东西也装了许多。只叫贾茂哭笑不得,劝道,“这么多东西,只怕都要有一二车了,这是赶考还是玩乐呢,先生看了只怕也不像样子。”


    王熙凤愁道,“这次没有人陪着,不过两个小厮跟着,便是和季家的人一道儿去,我哪里能放心。”


    贾茂道,“难不成我们家还能有谁陪我去不成?父亲要当差,祖父也不可能啊。”


    贾赦听闻,拍手道,“我怎么不能跟着去了,茂哥儿去我也不放心。”


    贾茂目瞪口呆,忙劝道,“祖父身上有爵位,说没有圣人之命,哪里能出京。”


    贾赦垮了脸来,念叨道,“这个爵位要来有什么用,连我们茂哥儿都陪不了。”


    贾琏和王熙凤对视一眼,俱是一脸一言难尽,贾家如今贾琏的官位搭不上什么实权,说到底也不过是靠着贾赦的爵位撑着门面,便是荣国府的名声也是靠着贾母身上的国公夫人的诰命撑着,若非贾母身上的诰命在,荣国府早该换门头了。


    贾赦从前因贾母贾代善偏心贾政,对自己身上的爵位和一家之主的名头十分自得,偏如今却因为不能轻易出京而对爵位有些不满。


    贾琏如今对贾赦时不时的为了茂哥儿突发奇想已是习惯了,他舍不得训斥茂哥儿,也不敢顶撞贾赦,只得无奈劝了贾赦半饷,才叫贾赦打消了主意。


    因着冬日无论水路结冰,还是旱路凝冻,路上都是难行,又怕这些公子哥儿们冻出了病,影响了温习赶考,便是贾赦和贾琏、王熙凤夫妇如何不舍,也在秋日送了贾茂南下。除去贾茂,贾家另有贾兰、贾环也跟着一道儿同行。贾政对贾兰主动要求赶考倒是十分欣慰,贾环却是因着赵姨娘见贾兰、贾茂南下,公中另外拨了钱给他们,数额亦是不少。赵姨娘自从探春定后,虽还是无知,但被探春教了几次,亦是明白了一些关窍。


    赵姨娘虽对读书考学的好处并不十分明白,只懂黄白之物的好处,但又对贾政的喜好十分清楚。见贾政对贾茂、贾兰要南下考学十分欢喜,便知道不管考不考得中,贾政便喜欢子弟“上进”,思及如今贾兰、贾茂南下,宝玉却不愿去,且宝玉还在家中抄《礼记》。赵姨娘对宝玉受宠向来有几分不忿,从前便买通马道婆要咒了宝玉,见不知为何,贾政突然罚了宝玉,又对贾兰和颜悦色,便对贾环耳提面命,要他一道儿跟着去南下考学,不管考不考得中,好歹面上比贾宝玉却是懂得上进多了,若能得一二好处,自己和贾环能得不少好处。


    贾环虽心中不愿,却挨不过赵姨娘总说,便去找贾政提出也想下场试上一试。贾政哪里不知道儿孙们的底细,心里并不如何看好,但见他上进亦是欢喜。也允了此事,又想让宝玉一道儿南下。


    宝玉本就不喜欢仕途经济,国贼禄鬼一流,自是不愿意,不免让贾政动气一场。贾母见宝玉不愿,本就有几分心疼宝玉被贾政罚抄,少不得维护了几分。


    贾政见贾母如此护着,心中实在气闷,之事不敢违逆,只好罢了。


    贾茂虽常在季家读书,却从出过这样远的门,因着贾茂南下,王熙凤和贾琏几晚未曾好睡。贾赦更是唉声叹气,一日竟是叫了贾琏到跟前,指着贾琏骂道,“咱们家又不是养不起孩子,你长得这么大,也是个读不得书的,我也未曾打你,你没事逼着茂哥儿非要去考那劳什子秀才。便是考了又有什么用,我们家得脸的丫鬟都还看不上秀才呢。”


    贾琏不由暗自叫苦,只劝慰贾赦,见贾赦仍然不满。和王熙凤商议一场,把茁哥儿放到了贾赦身边先应付着。横竖茁哥儿如今还不如何记事,等三岁启蒙之后再教育也来得及。且贾赦对茁哥儿这个小孙子虽十分疼爱,到底因着自己不如弟弟受宠,对小孙子不比对贾茂这个嫡长孙上心。也不怕茁哥儿被宠坏了去。另又拉了贾琮在贾赦跟前伺候,这才叫贾赦消停一些。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