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 > 97. 公审完毕 头颅堆京观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皇帝昏庸无道时,周围必然奸佞小人环绕。


    只因能臣人才一个一个的,都被疏远排挤出了朝廷中枢,比如明年将会因劝告赵佶而被贬的李纲。


    与此同时,奸佞把持授官晋升通道,在野的人才毫无出头之路。


    比如系统判定sr等级的卫江,ssr等级的陈生。


    虽说是此处是衍生世界,但并不会凭空捏造出一个ssr人才,他们在历史中没有留下痕迹,只可能是早早亡故了。


    不难理解,在南皮县那种环境下,卫江又能独善其身多久?更可能是无声无息被害死。而陈生就更不必说了,但凡盐军迟一晚——甚至一刻钟攻入盐山县县衙,他都已是一具尸骨了,哪里还有以后?


    而当皇帝昏庸无道,权奸当道,朝廷统治集团都烂到骨子里了时,地方上的官府那就更黑暗了。


    如果地方官府清明有为,任你朝廷如何糜烂,天高皇帝远,都不关老百姓事!


    但事实是,地方官府只会更黑暗腐朽,百姓只会遭到更惨无人道的剥削。


    因此,哪怕行刑台上头颅滚滚,可西门卿知道,还远远没杀完。


    他和吴用甚至早已做好杀光州县两衙官吏和县中大多富户的准备。


    也同样考虑到了如此大规模行刑,会造成的种种影响和后果。


    但是:


    “即刻问斩!”


    “即刻问斩!”


    “即刻问斩!”


    ……


    罪恶的头颅一颗颗滚落,十颗,二十颗,三十颗,五十颗……


    行刑台上,无头尸体垒成了一堵墙,头颅在墙前堆出一个京观,污秽的血液流淌到台下,蔓延到百姓脚下。


    公审到半途时,台下一部分百姓纯看热闹的闲情逸致就早已没了,随着一颗颗头颅滚落,面色越来越煞白。


    更生出了退怯之意,可惶然四顾,带刀的盐军兵士三步一人,里外三层,将菜市口围得严严实实,哪里敢离开呢?


    而高坐楼台之上的百姓之中的文化人,更是脸色难看。


    却也同样心惊胆寒,畏惧不已。


    西门卿环视四周,对气氛的变化尽在掌握。


    公审越进行到后面,白色区域里的人就越多了,继之前的红色区域景况之后,也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形。


    这是纯良的百姓,单纯对杀戮的畏惧。哪怕明知该官不是好官,也不忍其头颅落地,于是站了白色弃权。


    但白色区域中的这些人,毕竟是刀没落在自己身上,才能挥洒他们的宽容。


    而红色区域里的人,是真有血海深仇啊,只恨凶手头颅掉得不够快!


    因此虽然头颅滚滚,但台下百姓许多都是畅快!大仇得报的畅快!


    吴用心中暗叹:大官人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啊。


    呈上的名册上,人名是以官职由高到低倒序排列,并非被公审权奸的顺序。而大官人信手拈来,只是换了顺序,就既展现了公审之决心,又树立了盐军之威慑力。


    结合之前盐军秋毫无犯百姓的作风,今日之后,沧州百姓对盐军就会又敬又怕了。


    而今日之事传出后,沧州之外的权奸,必定会闻盐军而丧胆。


    说不得只听闻盐军来袭,就要弃城而逃了。


    即便后面的公审,会缓和下来。


    ……


    西门卿他难道会提前毫无准备,就等公审日到了,然后临场发挥主持公审?


    想也知道不可能。


    这本公审名册上的人名,西门卿不止早已倒背如流,更知道每个人大约犯了什么罪,家庭成员几个,家财几何,人际关系网分布……等等大小细节。


    前面公审的都是罪大恶极,罪行累累,不斩不足以告慰苦主的权奸。


    等该斩的都斩完了,后面的公审自然就会缓和下来。


    盐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百姓,赢得民心的同时,却也没能对百姓形成有效的震慑。


    虽然他自封沧州知州,并未明言反了大宋,但盐军毕竟实质上是反军,百姓对盐军又敬又怕才最好。


    借今日之便,足够让百姓又敬又怕了。


    同时,这尸体垒成墙、头颅筑京观的壮观,也能震慑天下权奸。


    不得不说,吴用和西门卿两个聪明人,想法都一样。


    “……判赔偿苦主百姓白银一百两、上等肥田五亩,其余家财充公,服劳役十年!”


    “……判家财充公,服劳役九年!”


    “……判赔偿苦主白银五十两,服劳役三年!”……


    要砍的头都砍完了,判决越来越轻。


    百来个清池县富户和州县两衙的官吏,一个接一个被带上高台,又被审判后带下去。


    公审也走入尾声。


    但就算西门卿对今日公审胸有成竹,觉得尽在掌握,以为后面几个也就走一下流程,今日公审将在稀缺的几个审判无罪中,画下圆满句点时。


    却到底是发生了超出预计的事情。


    “带沧州原提学、吴有德!”


    一个身罩长衫、白发白须,风姿飘逸的文人学士被带上高台。


    西门卿收回目光,看向台下,照例扬声道:“控诉其为权奸者,站红色区域;不知其为人者,站白色区域;认可其为好官者,站绿色区域!”


    这段话说过百十遍了,台上西门卿话音未落,台下百姓就已经移动起来。


    今日公审以来,第一次出现绿色区域人满为患的情形,看来难道终于有了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白色区域有……二十几人?


    既然绿色区域人满为患,想必是人人皆知的好官,但白色区域怎会有这么多人?


    西门卿觉得怪异,侧过身,视线来到红色区域:


    其中站着一个脊背佝偻,白发蓬乱,神色悲愤的老人,见他看过来,立即就噗通跪下!


    “我要对质!我要对质!求西门大官人伸冤!”


    西门卿回头看一眼吴有德,风姿飘逸的文人学士风度之下,似乎有了惧意和慌乱,见他看过来,又回以一个被冤枉的委屈又孤傲的皱眉。


    不是自夸,论察言观色,西门卿从不曾出过差错。


    他意识到,在吴有德的审判上,要超出意料了。


    但西门卿并不打算遮掩这桩意外,而是往红色区域走近两步,来到台前,抬手示意老人起来说话:“老人家请起来说,青天白日之下,是非善恶必有判决。”


    老人颤颤巍巍站起,仰头似向西门卿、又似向苍天控诉:“叫西门大官人知道,老儿是清池县与南皮县交界处,边远乡村来的,两日前傍晚才听闻盐军要审判官吏富户,老儿便连夜出发!


    昼夜赶路,才到得清池县,求西门大官人伸冤啊!”


    西门卿眼角余光扫过吴有德,对方虽极力镇定但仍显慌乱,收回目光时顺道又经过白色区域,其中有好几个百姓都没能掩饰住神情。


    那种神情是……怨恨,和期待。


    “老人今日长途跋涉来此,有甚么冤情要控诉吴有德的,且请讲。”


    老人情绪太过激动,本就颤颤巍巍的身躯又恨得颤抖,浑浊的双眼不满血丝,状若癫狂!


    “我要告无耻吴有德!奸污我七岁孙儿至死!”


    “闭嘴!混账老儿!!你这样子,莫不是疯癫失常了!?竟然如此污蔑本官!”吴有德睚眦欲裂,几乎破音地怒喝道,“本官年已花甲,清清白白为官做人,今日竟被你如此污蔑!”


    看上去他恨不得从丈高台上跳下去,掐死老人,但看押的护卫不会让他有这个机会。


    “无耻老贼!今日我便要你为我孙儿偿命!”老人见吴有德如此气急失态,反而情绪平稳下来。


    转头看向西门卿道:“西门大官人,且听老儿道来。”


    “在我孙儿出生那年,我儿子便因病离世,第二年我那儿媳也追随而去,只剩我们爷孙二人相依为命。”


    “天可怜见,我那孙儿长得白嫩乖巧,又聪明机灵,三岁时因缘巧合,竟发现他能过目成诵,村中读过书的老人都夸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长到六岁时,已经能背大学和论语了,就连场镇的秀才都断言必是进士之才。老儿就此一个孙儿,自然望他成才,便决定送他读书。”


    “想着县城的先生知识更渊博,便直接来县城拜师,我本欲带孙儿拜一个举人为师的,但却遭遇吴有德老贼!”


    “他说我孙儿聪慧灵秀,便热情地收了他做学生。当时老儿想老贼是管学政的提学,朝廷命官,我孙儿拜他为师也使得。”


    “老儿家无余财,孙儿拜师之后就不能在县城久留,吴有德老贼道是我孙儿是他弟子,自该住他府上,老儿便将孙儿托付,离开县城回了家。”


    “半年无事,不曾想过年前——也就是三年前的小年那一日,我去县城接孙儿回家,竟在半路的路旁荒草地里,撞见说是送我孙儿回家的吴有德……”


    尽管已经决定豁出去,但老人说到这里,到底还是不能开口!


    但想到他之前所说,控诉吴有德奸污其孙儿至死的话,又怎会想不到老人撞见了什么场景呢。


    西门卿目光转移,扫过白色区域时,果然见其中至少半数的百姓,脸上神色异样,藏着愤恨。


    而这份愤恨,是对着台上的吴有德的。


    “吴有德,你可有话辩驳?”


    吴有德看了一眼孤零零站在红色区域的老人,又看一眼人满为患的绿色区域。


    摆出的屈辱神色下,慌乱之外,还有不屑。


    闻言对上西门卿的目光,大义凛然道:“且莫说老朽年近花甲,且本官忝为沧州提学,也是自幼苦读圣贤书,穷经皓首,一言一行从不曾愧于圣人!”


    “本官素来为官敬业,劝学传书,传道授业,与人为善,善恶功过自有百姓评说!”


    言外之意,他是士林中的大儒,人脉、名望都有,且百姓都支持他是好官,西门卿敢拿他如何?


    大多数时候,西门卿处事都会权衡利益得失,可有些情况下,却也果敢武断。


    管你是否门生无数!尽管刚接手沧州,又杀得原班官吏头颅滚滚,正是需要文人治理的时候。


    管你是否民心尽归!


    “你说的圣人,是指东京皇城里龙椅上的那位圣人吗?”西门卿讥讽道,“你若是德行想无愧于他,还是很容易的。”


    这讥讽之言,真是辛辣!


    台下老人听了吴有德的话,梗着脖子,老筋暴起:“无耻老贼!青天白日,我当场撞破你,你被吓得仓皇逃窜,衣衫不整,发簪都掉了,头发披散!”


    “若不是我心痛孙儿,顾不得你,当场就要将你抓住打死!”


    “红口白牙,满嘴胡言!”吴有德一副屈辱不堪的模样,“两张嘴皮一碰,就污蔑我至此,天下焉有这般道理!”


    “证据何在!?可有物证,可有人证!?”


    老人此时是又恨又气,他竟不知道天下竟有如此无耻之人!


    西门卿看着吴有德,脸上的厌恶毫不掩饰,就是台下的百姓也看得清清楚楚,让每个人都知道:


    他更相信老人的话,他厌恶吴有德!


    也就是吴有德抵死不认罪,若是有证据,他必然将吴有德斩杀!


    就在这时,白色区域的一个妇女虽未出列,但扬声道:“是三年前小年那日吗?若是那日,我倒确实看见吴有德衣衫不整、神色慌乱地跑回城。”


    胡说!他那日后来明明整理了衣衫!


    很快又有一老妇开口:“说起三年前的小年那日,我也见过吴提学,那日他头发散乱、脚下疾走慌乱回城。因为难得见他失了仪态,就一直记到现在。”


    胡说!他那日后来明明折了树枝,将头发整整齐齐簪起!


    西门卿很能理解白色区域的人为何没像老人一样站出来,就算是后世开放的现代社会,遇到类似的事,受害者的家长尤且选择隐瞒,更何况如今了。


    他们不敢站在红色区域,更不甘站绿色区域,站白色区域是他们唯一能有的抗争。


    既然已经有了人证,就不必再多审,越快结束,伤害的人就越少。


    “吴有德杀人性命,判家财充公、即刻问斩!”


    此令一出,四名护卫便押住吴有德,往台下拖去。


    行刑台上的尸体成山、头颅成观,就在眼下,吴有德焉能不怕!


    死亡之前有大恐怖,又如何能不作垂死挣扎?


    “伪证!伪证!”


    “那日我衣冠整齐、树枝簪发!是伪证……”


    “不打自招?”西门卿看着仪态已无、只剩老丑的吴有德,“为何用树枝簪发?又为何记得这般清楚?”


    “不必狡辩,拖下去即刻行刑!”


    吴有德的头颅落地时,楼台之上的人群,气氛尴尬。


    可以说,此处的人绝大多数此前都是尊敬吴有德的,毕竟是人人皆知又管学政的提学,觍颜都能说是他的半个门生。


    就在拖下去之前,他们还怒不可遏,甚至准备高声抗议西门知州,为吴提学声援。


    也就是那杀得滚滚的头颅,垒成墙的尸山,震住了他们,才没敢一开始就冲动开口。


    而也正是等了这片刻,就让他们感到脸疼。


    说功大于过?说证据不充分?还是说吴提学并非不打自招,纯粹只是记性好?


    不行,他们说不出口。


    就是说,但凡不够格上今日的审判台的在座诸位,都是中产之家或贫民出身,平时也是受人压迫的,没机会做多少坏事,心性也没坏到哪里去。


    他们真没有吴有德那样无耻。


    插空砍了一颗头,但审判还得继续下去“带富户、陈钱盛!”


    ……


    虽然出了意外,又多砍了一颗头,但之后的审判总算是完全合乎意料了。


    再没有罪大恶极者,甚至连判服劳役的都没有了,就是一些民事纠纷,陪几两银子也就完了。


    到最后三个富户和一个小吏,竟然没有一点罪过,在得了西门卿一个赔礼道歉之后,清清白白地走下了台。


    部件全乎下台的几人:毫不夸张!当时我腿都软了!


    “今日审判,就到此结束了。”


    “在诸位散场之前,本官传达一则政令:今日收缴权奸的家财中,金银通钱等充作盐军军饷,至于田地,则均分给县中无地贫民!”


    “分田名单参考县中户籍黄册,每户按人丁数目分发,但因户籍更新滞后,恐有不少遗漏者。”


    “因此,不在户的无地百姓,尽快去村长、里长或


图片    www.jiubiji.com 旧笔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