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这几天富华村村民的关注点都放到了三年一度的村委干部选举上, 上一届村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导致自己的村支书是其他村的人来当,这三年也没怎么管村里。现在要换届了, 村里也有了能顶上去的人,这回可不能再让其他村的人来掺一脚了。
村里的党员一个巴掌能数得过来, 减去上了年纪已经退休了的,大家几乎都默认新的村支书将是妇女主任谢海燕。
“海燕当年就是差了一点, 没正式入党,不然哪里轮得到外村人来当。”
“外村人当了也就当了,还不管事, 要他有什么用?”
“诶, 杨老实,你家海燕说什么了没?”
杨老实就是谢海燕的男人,以前年轻的时候可犯浑,被他老娘压着娶了谢海燕,刚结婚那阵还在家耍横, 没多久就被谢海燕压制住了,把他安排得明明白白。就这么得了“老实”的花名。
杨老实双手揣裤兜里看别人打牌,当那些人说的都是耳旁风,懒得回应。反正他婆娘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家里也轮不到他做主。反而说多了回家还得被骂, 孙子都有了,他得给自己留点面子, 才不上赶着讨骂呢。
新村支书的人选在大家看来是没有悬念了, 他们更关注谁会是新的妇女主任, 一连猜了好几个,差不多都把全村的妇女都列了个遍。陈霖凑人群边边听热闹, 等他们讨论出来,发现大半人都觉得她二伯母钱金花最适合。
有点心虚,她有可能挡住了她二伯母的“当官路”。
当候选名单公布出来,富华村又被震惊了。
村支书的候选名单里除了谢海燕,还有陈霖!
刚看到的时候大家伙愣了一下,陈霖?哪个陈霖?后来有人提了一句“陈二公家的陈霖也报名了”,才恍然大悟:是这个陈霖啊!
说实话,有些惊讶,但是又觉得合理。虽然说小姑娘才二十岁出头还年轻,但是人家大学毕业,回来三个月的时间就给村里拉了大订单让大家都能跟着赚钱。这么一想,觉得陈霖当这个村支书好像也挺好。
关系好的几家都来家里找陈霖阿公套话,都是问的“你家陈霖不去城里工作了?”
阿公每次都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来的人下意识想劝几句,农村哪有城里好?但一看到堂屋里的彩电,左右两边新起的新房,还有外边依旧崭新、盖上布的洗衣机,想劝的话就怎么都说不出来。陈霖不知不觉的,在村里人的心里,已经渐渐成为“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在哪都不会差。
于是,村里的热闹又变成了“你家选谁?”
陈明生抱着个大包裹来家里,看到陈霖蹲在墙角边伺候她新移过来的花花草草,“陈支书,您有个从海市寄过来的包裹,给您放哪呢?”
这欠欠的语气,换来陈霖一个大白眼,“好好说话!”
赶忙打水洗手去翻看包裹,看到寄件人是乔桥,陈霖赶紧拆开,果然看到了几本关于农业种植的书本,另外还有些海市的特产。
陈明生凑过去看了一眼,“你真的要留村里承包一块地搞种植啊?要种什么?”
“等我再考察看看。等秋收完,咱们把手里的订单给完成拿到钱了,后面就没什么事情做了。收购也是有季节性的,你最好也想想空余的时间要做些什么。”
“你真的要留在村里当支书?”
“这不是还没开始投票吗,我也不一定能选得上。”陈霖是这么说,但是她觉得自己被选上的概率很大。首先她姓陈,其次她刚做了一件能让大家受益的事情。
她觉得陈明生来不是只为了给她送东西的,但是他没说,她也就没问,开了箱子就翻乔桥寄过来的书。
她往县里农业局、市里农业局都跑了一趟,能得到的技术指导有限,他们让她最好去省城找。可现在她都还没入门呢,去省城也是白跑。去图书馆翻找相关的书籍,找是找到了,但是不能外借超过一周,为了省事,她就给乔桥写了信托她帮忙买。
村里种果树种得好的,她都上门去问了一遍,拿着笔和本子一边听一边记。被问的人当时觉得稀奇,现在村支书的候选名单一出来,他们就觉得这是陈霖在做准备了。
“你要想当就能选得上。”陈明生在家有时候会和他爸小酌几杯,老头子在家就喜欢拿他和陈霖比,说得多了就容易漏些信息,所以陈明生知道陈霖在村委干部那儿是有名号的。别的不说,他就算不和陈霖关系好,只是一个普通的村里人,冲陈霖这段时间做的事情,他也是愿意投给陈霖的。
俩人沉默了十几分钟,陈明生终于开了口,“我想在县里租个铺面开超市,你觉得可行不?”跟陈霖出去跑了两趟,陈明生现在拿不准的事情会先问陈霖,听听她的意见再决定。
陈霖停下翻书的动作,仰头细想县城的布局。县城有个大超市,坐落的位置几乎是在县城中心,那里的人流量是最高的。而县城里各角人多的地方都有小卖部或是小超市,其实对县城来说,根本不缺一个新超市。除非这个新超市很特别。
“你要开和别人一样的超市的话,我的建议是你再好好想想。”
陈明生的肩膀塌了下去。
他其实知道自己的想法不稀奇,而且也是心血来潮想到的。但他现在也挺茫然的,等完成手里的订单后,不出去打工,留在家里还能做什么活?
看着陈霖手里的书,突然道:“我也在村里搞承包怎么样?”
有些想法不能随便有,一旦在心里冒出头了,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疯狂生长,说了出来就觉得轻松多了。
要不是为了挣钱养家、改善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跑那么远到外面打工呢?回来的时候个个穿得人模人样,实际在外面做苦力活的时候都是随便凑活过,和在家里的舒适比不上十分之一。
以前村里老一辈的人都说得走出去,留下来没出息。像李二牛,攒到了钱就回来开个小卖部,之前不少村里人可没少说不出去打拼打拼,开个小卖部都能看到头了。人家有没有看到头他不知道,却是能看到李二牛家里老小都过得舒心。
再想想自己家里,他爸妈现在还硬朗,等再过个几年,也干不了多少活了,难道他能一直都在外面卖苦力?再等以后成家有了孩子呢?
想得多了,陈明生就越发觉得留下来很好。
陈霖拍了拍他肩膀,“等把订单都完成了,我们再来说这些事。我还要再收集些资料,可能还要出去看看其他地方种植得好的村子学习经验。如果到时候你还有这个想法,明生哥,我觉得搞承包种植是可行的。”
陈明生眼睛一亮,但又有些犹豫,“你当了干部,没法还搞承包种植吧?”
“嗯,可能就没那么多精力了。”陈霖拍拍书本,笑道:“反正我家还好,我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我还以为你是想自己搞承包才了解那么多,没想到是为了咱们村。”陈明生敬佩道:“霖霖,是哥小看你了。”
明明他妹觉悟这么高!
陈霖:
她本来确实是想自己搞承包种植的,要是她当了干部没说动村里人,其实和明生哥合伙承包也可以。等有了成果,自然会有人跟上。
“哥,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出去学习吧。”
“听你的!”
——
今年中秋和国庆一起连着放假,镇上和县里的中学生都回家过节。
陈霖家久违地三人团聚,桌上鸡鸭鱼肉齐全,尤其丰盛,陈霖特意在小卖部买了啤酒,和阿公一人一杯小口小口抿着喝。
电视的声音盖过他们的说话声,得大声一点才能听清。其实说什么都不重要,老人家脸上的笑就没落下过,陈霖再次觉得回来真的很好。
吃饱了,阿婆还在劝她多吃点,这些菜过夜就没那么好吃了,还可能会馊。陈霖没勉强自己继续吃,大声道:“下个月咱们家就买个冰箱回来。”
说着剩饭剩菜的事呢,怎么就扯到冰箱上去了?阿婆不理解,但是不妨碍她高兴。村里只有小卖部有个冰柜,他们家居然就要买冰箱了。
热闹地过了中秋国庆,这时传来消息,兴县就要变成县级市了。这个消息好像和富华村里的普通人没什么关系,是县城还是市,他们都在这一方小角落里过活,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即将到来的秋收。
而陈霖他们,家里的秋收要帮忙,他们还没忘记要去收购石斛。
在秋收开始前几天就早出晚归地往外跑,到了秋收开始,他们早上出门收购,下午在家干活。
陈霖每天忙得像陀螺,都顾不上防晒了,人直接晒黑两个度,穿着起球了的旧衣服。傍晚从田里回来,卷起一边裤子到膝盖处,一边裤子卷了又垂下去,累得腰都挺不直,这个时候的陈霖,就是富华村一个普通的小村姑。
就这,还有人凑上来找不痛快。
032
兴县如今已经正式更名为兴市, 往上升了一级的好处就是各级单位也跟着往上升,再有就是作为一个市总得比县好一点吧,上面拨了不少钱给到了兴市搞发展。
作为兴市目前为数不多的国营厂, 食品厂也申请到了资金进行设备改进和更换,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能, 然后把兴市的特色产品销往全省,甚至是全国。
何知文刚进食品厂时被安排到了财务科, 和他学的会计专业对口,但没过多久,财务科科长发现他专业学得不扎实, 工作还出了几个小纰漏, 跟厂长抱怨了一通,何知文就被调到了采购科去。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采购员能借着工作便利捞不少油水,何知文刚被调出去时还以为是厂领导看中他。没想到,他这个采购员的工作和别的采购员不一样。别人是往城市里跑, 最差也是往城郊跑,他是往乡下跑,还是专门规定了往兴市到小盘江村委这条路线。
小盘江村委就是富华村所在的村委。
赶在秋收时过来一趟,就是怕被别人抢先,他得先去和村委大队干部通个气。顺便也听他爸的, 在这边收点山货,倒腾卖出去赚个差价。
陈霖家就在这个村委呢, 他可是听说了, 陈霖回来收天麻倒卖出去赚了不少钱, 家里起了新房子还买了不少电器。怪不得上次在县城百货大楼看到她。既然陈霖能赚到钱,他觉得自己更加可以了, 毕竟他还有个采购员的身份,能接触到外面的人更多。
跟他一起的货车司机却没那么乐观,好心提醒他:“这个时候收不到什么好东西了。哦,这边能收到石斛去卖,不过你得一条村一条村地去跑,人家也不见得会卖给你。”
何知文淡淡地看了司机一眼,没说话。他这趟就是要来收石斛的,多亏了知道陈霖倒卖天麻,不然他还想不到石斛这东西来,花钱托人打听了下,这东西在外面果然卖得贵,而且还是一年比一年贵。
不过,他心里有数就可以了,他没打算和司机说。
和村委干部谈好了今年要收购的东西,签了合同,司机要去村委底下一个村里拉木材,这是家具厂找上门的单,何知文正好趁这个时间去附近村子里收购石斛,就跟村委干部借了辆自行车。
但是,他连着跑了三个村,都只得到了一个结果——
“收购石斛?你来晚了,已经有人收了。你才出一百块钱,人家收的给一百五呢。果然还是咱们自己大队的人好,外面的人死命压价”
“不是收购公司,就富华村的那大学生,陈霖。她给的价实诚,以后我还卖她。”
“什么坑我们?你不懂不要乱说,人家把东西带到海市去卖是人家的本事,你知道海市在哪吧?”
“”
何知文又累又气,好不容易能找到条赚钱的路,又撞上陈霖这个挡路石。
调头去了富华村,大部分人都在田里忙秋收,一路骑过来,只有小卖部那儿坐了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和老婆子。
村里劳壮力都在田里呢,突然来了个陌生人,老人家都想到了“人贩子”,盯着他问话。
“陈霖家在哪?”
听说是来找陈霖的,大家放松了许多,“在田里忙呢,她家里没人,你在这等着吧。”反正是不放心他在村里乱逛的,谁知道这人会不会逮住孩子就跑啊。
何知文看了看时间,买了瓶汽水吨吨吨地喝了大半,找了个老大爷带路去田里寻人。
“你和霖霖是朋友?”老大爷就是陈霖的三公,他家田地少,轮不到他去田里干活。路上一个劲地打听何知文的信息,颇有些看不上这个年轻小伙,看起来不像是能好好过日子的,配不上他家霖霖。
连着跑了几条村,何知文已经累得不想多废话,敷衍地应了几句,好在陈霖家的田地不算远,他刚到路边,就听到身边老大爷喊人,接着就是田里好几个人接力,终于传到了陈霖耳里。
陈霖眯着眼睛看了又看,路边的人有点眼熟,但是没看出来是谁。
在田埂边帮忙把脱粒的稻谷装袋的阿公阿婆催着她快去看看,田里还有陈明生和李万年帮忙割稻、打谷,陈霖把手里的镰刀往田埂上放好,边拿帽子扇风边走。
离得近了,看到是何知文,她真的是当场就想掉头。
但又想到何知文好歹是姑公的亲侄子,担心是姑公姑婆有什么事叫他来说一声。
很快,她就觉得刚刚自己没掉头真是错误的决定,听听这人在发什么疯。
“我知道你跟人收了不少石斛,你现在手里有多少,都转给我吧,我按两百块一斤收你的。”“你别觉得两百块钱一斤很少,你在村里不认识外面的人,还要自己找销路。”“货款可以先给你付四分之一,等三个月后给你付完剩下的。”
这语气,就和上次收购公司的人来说的话一样。但人家收购公司起码还是个公司,干这行时间也不短了,人家有底气说话。他还先付四分之一?
陈霖从小学习好,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也不差,就算有成绩差的,人家也只是学习成绩差但是人家脑子还是灵活的。她第一次见到这么直白的没脑子的。
“你大学学的是会计没错吧?”
何知文不解,这和他学会计有什么关系?
“我还以为你学的是算计。”
这句嘲讽听懂了,何知文脸色难看,一副给了陈霖很多好处的样子,“你懂什么啊”
不等他说完,陈霖转身就回田里干活了,和一个傻子说那么多干什么呢,浪费时间。
气得何知文在路边又是抓头发又是跺脚的,远处坐树底下乘凉的三公啧啧摇头:就说这小白脸配不上我家霖霖吧,被拒绝了就发疯,丢人!
——
陈明生看着何知文骑车离开,“那是你高中同学吧,上次在县城见过,找你有事?”他可记得堂妹对这个高中同学不怎么看得上眼呢。
陈霖把何知文的来意说了,陈明生一脸的一言难尽,“蠢成这样的也是少见。”
说着,陈明生就问到了另一个问题,“收购公司那孙经理说的,你觉得能不能成?”
前两天,收购公司那又胖又秃的孙经理又来收东西了,往年什么东西最赚钱他们是心里有数的,所以这趟他们就直接进村收石斛。和今天的何知文一样,连着跑了好几条村,都被告知已经卖出去了,再一打听,好嘛,还是那个大学生!这属于是死对头了。
孙经理本来也气得咬牙切齿,想着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打算搞价格战把陈霖给打趴下。但好在他身边新来了个小弟脑子还清醒,劝了几句,孙经理又找上陈霖了。
这回不是来威逼利诱的,甚至还带了箱牛奶,一来就笑嘻嘻的,说要和陈霖做个生意。
“你们能收到的估计有一两百斤吧,我这里跑别的地方也能收一两百斤,你拿到海市去卖的价要是超过五百五,我们合作怎么样?”
原来孙经理也是趁着职务之便私自收购石斛,然后再转手卖出去。他手里也有销路,但是那些销路已经是“熟人”了,反而没那么容易提价,转出去还得给人好处,杂七杂八下来,赚得就没那么多。他身边的小弟一说可以找陈霖合作,他就觉得这事可以考虑。
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陈霖当时就说可以帮他带,但是她要抽五十一斤的提成。看孙经理还觉得不划算,陈霖就当闲聊地提到了自己在海市有个好朋友家里是开药材公司的,“您看,咱们又不是只能合作一次,市里那么大地方,我能收的也就这一小块地方,大头不还是在您那?帮您带了一次,还能帮第二次啊,您说对不对?”
孙经理一想,确实是。但是这个提成太高了,俩人砍价砍到了三十一斤,就这,孙经理都还要说回去考虑看看再答复。
“能不能成对我们都有好处,起码现在他不给我们使绊子了。要是成了,我们能顺路多赚一笔钱,也不错。”
总之,大家能和气生财是最好的了。
——
傍晚收工回去,才扒拉两口饭,李二牛过来喊陈霖去接电话。
一听是她姑婆的电话,陈霖就猜到何知文回县城去“告状”了。
果不其然,电话打回去后,姑婆就一连串地说何知文回去后怎么跟姑公诉苦,还把陈霖贬低得一无是处,最后让姑公出面“劝”陈霖把收购的石斛转卖给他。
陈霖真的对这人无语了,“姑公怎么说?”
“哼,你姑公这人就是会和稀泥,他侄子多大本事他心里没数?半句不帮着你说话,要不是你两个表叔和我在,何知文不知道还能说多离谱。你不用管他,就是他爸妈找上门来,你姑公敢跟你提,我就敢跟他翻脸。”
“您别因为这事和姑公生气,不值得,反正我是不可能听何知文的。”
那头,陈秋菊挂断了电话,人还是带着气。回到家里看见何知文大剌剌地坐沙发上吃水果看电视,自己家孩子要看动画片,他非拿着遥控器换到了其他台去。
和他那对便宜没占够的爸妈一样讨人嫌,陈秋菊气得直瞪何入海:看看你家的亲戚!
033
“和运输公司定好车了, 先送南市,一路往东,已经和下订单的公司打电话联系了。”陈明生:“货车只能跟两个人, 他们安排了两个司机随车。”
这一路跟过去,肯定是没法好好休息, 也有可能要在车上休息,陈霖一个姑娘跟车多少没那么方便。
陈霖:“明生哥你带万年哥跟车吧, 货款让他们打到我的账户里,我明天就去开个新账号。让明理哥和娟姐跟我去海市。咱们分开走。”
收上来的石斛早该要送出去了,但这段时间赶上了秋收, 他们还得盯着薏米的收成, 还有等孙经理多考虑了几天,所以就延迟了好几天。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去海市了,没必要大家都一起去,分开走同时进行还能省不少成本。当然,陈霖也是打算让陈明生和陈明理慢慢接手和这些外地公司的联系, 她一个人是做不完所有事情的。
才说完这趟分开行动的注意事项,陈光山接了个电话,喊陈霖过去。
过了大概十分钟,陈霖走回来,说孙经理想跟她一起去海市。
“他什么意思?想甩开我们以后自己单干?”
不怪陈明生多想, 这孙经理平时就一副精明狡诈样,做什么都带着目的性, 说他没有一点想法只是想跟他们去海市看看,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陈霖却是依然很淡定, “如果他能和海市那边谈上合作是好的。”陈明生不解地瞪圆了眼睛,陈霖解释道:“我们能收到的东西有限, 也没有孙经理那么多的收购渠道,对我们来说,是要损失一些好处,但对富华村、对小盘江村委、对兴安镇来说,这是好事。”
能把东西带出去卖出更高价,孙经理能赚更多,同时也意味着收购价能跟着涨一涨,还有些收购公司不收的,或许也有了销路,对大家来说能多些副业收入。
陈明生嘴巴张了张,过了许久才感叹道:“真的,霖霖,这个村支书不是你当,我觉得不合理。”
“啊?那倒也没有,主要是我们确实收不到那么多,每次能谈的单都是小数量,万一哪天人家有了更好的合作商,我们很容易被淘汰”陈霖说着说着,感受到一道炽热的视线,转头一看,对上村长欣慰、慈祥的目光,突然心虚了。
陈光山此时十分满足,就等着选举大会后陈霖走马上任,到时候他肩上的担子能放下一些,也能好好合计他们富华村的发展规划了。
陈霖觉得村长态度又热情了许多,不太习惯,借口家里有事情趁机溜了。
走到半路遇到谢海燕,陈霖小跑一段追上去,“海燕婶,我们过几天去海市,麻烦您和娟姐说一声,我想请她来帮忙。”
谢海燕脸色复杂地深深看了陈霖一眼,应了声,又觉得自己的态度有些冷淡,转而问起陈霖是不是打算在村里承包土地。
村里的人也都在猜,毕竟陈霖前段时间几乎把村里的角落都给走了遍,还跟村里种植果树、向日葵、油菜花种得好的人取经,大家肯定是忍不住猜她到底要种些什么。更多的人是猜陈霖被选上村支书后,就要大刀阔斧地给富华村搞发展。
谢海燕想不关注都不行,毕竟富华村村支书候选名单就有她和陈霖,还有一个算是凑数的现村支书,大家或许没别的意思,但是和她谈话时总会问上一句:陈霖有这些规划了,你觉得呢?
她还能怎么觉得?她以前是没想那么多,按照现在的发展不就好了?大家的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好,至于搞什么承包种植,以前的大老板没搞起来,老支书也没能搞成,难道现在就能做成?
她是喜欢陈霖这个小姑娘的,有见识还敢想敢干,但把她和陈霖放一起作比较,她就觉得不是滋味。
陈霖很忙,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注意村里的八卦了,根本不知道村里人把她和谢海燕放一起比较,一时也忘了她和谢海燕现在还是“竞争”关系。
——
收上来两万一千斤的薏米都按一百斤一袋用制定的蛇皮袋装好,陈霖他们五个全程盯着收上来的薏米,还有村里好几个堂伯帮忙盯着避免有人掺假或者给质量不好的。以防万一,陈霖又多收了三百斤随车。
跟运输公司只定了一辆货车,足够把这些货都给装上,还能坐下四个人,两个司机还有陈明生、李万年。
在村委这儿出发,陈霖在阿公的提醒下带了相机出来拍照。等都整装完毕,又反复叮嘱了好几遍,目送着这趟车远去。
看热闹的人不少,陈霖更是人群中的焦点。
刚好来了大队村委,又被常副书记喊进去聊了几句,又是一个问她是不是打算在村里搞果树种植的,最后常副书记意味深长道:“有想法是好的,不过要把路踩踏实了,不能冒进。”
陈霖总觉得常副书记这话是想提醒她把这个想法放一放,难道会影响她参选的结果?后面常副书记不再多说,她回去想了想,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
陈霖把去海市的时间定了下来,她只管她这边收上来的两百三十斤石斛,而孙经理那边收上来的两百多斤他自己管,孙经理也是带两个人,凑一起买票不好买,陈霖就没和他们一起,反正大家保证能在同一趟车就行。
正收拾着行李,外面一阵闹腾。
她和阿公阿婆都把卧室换到了左边厢房,她的房间更靠近院子门口,门窗都开着,外面声音大些她就能听到。
好像有人斥责,有人在请求,隐约听到了二伯母的声音,竖起耳朵要认真听,又传来明明撕心裂肺的哭声。
换成是壮壮这么哭,她可不奇怪,明明哭成这样倒是少见。
她才走出院子,柳枝妈妈杨七婶给她解了惑,“镇上计生委的来了,超生款要交五千。”旁边的人重重地哼了一声,“去年谢二狗家三胎超生才罚五千,真是”
超生罚钱关她姐怀二胎了?
之前种种奇怪的地方都合理了,怪不得很少看到她姐出门晃悠。不怪她姐家里都瞒着,她姐前年也怀过一次,想交罚款生下来的,结果没留住,这次估计是想等稳定了再说。
一群人围在小卖部前面,谢海燕已经进去协调了,陈霖踮脚也看不到里面,努力往里挤。
计生委来了好几个人,个个垮着脸,陈雾双手捂着肚子躲在李二牛身后,二伯母钱金花拿着扁担站最前面,明明还在哇哇大哭。
谢海燕伸出手把两边的人挡开,“有事好好说。”
“还说什么说?三个月前才说超生款二胎是四千,他们非说是要五千,抢钱啊?”
“该罚多少就多少,违反政策你们还有理了?”
“罚钱我们认了,可不是你们这么个罚法,你们说多少就是多少了?我还想问是不是你们故意报多了贪的!”
“你!不想交罚款就去流了!”
两边又吵了起来,陈霖刚挤到最里面,看到一个男干部从旁边伸手要去抓她姐,陈霖三步并两步冲上去一把拍开他的手,“说话就好好说,你敢动手试试看?”
陈霖这么一喊,围观的人可就不无动于衷了,个个挤过来瞪着来的人。
从计划生育这个政策实行开始,村里、大队、镇上是一层一层地来宣传,他们村的人也不是什么不讲理的蛮横人,现在村里的独生子不少,生了女儿隔开几年能再生一个,但是也有人两胎都是女儿想追生儿子的,人家也遵守规定交罚款。和有些村耍无赖超生不交罚款还把干部打跑的可不一样。
来收罚款可以,动手可不行。
一人一句骂他们,个个都板着脸,计生委的人看了都怕,态度也没刚开始那么强硬了。
谢海燕好说歹说,把大家劝了下来,拉着计生委的人进三公家里,“有我在呢,你们别围着了,该干活干活去。”
很多人还是没走,不过也没跟着进去,大声道:“金花,有什么事你喊一声,我们都在外面!”
陈霖转头一看,差点笑出声来,这不是平时和二伯母最不对付的张四婶嘛。
陈霖进去就站一旁看着。
不得不说,谢海燕这么多年的妇女主任不是白当的,几句话就让两边都心平气和下来好好说话,凭着她三寸不烂之舌,最后愣是只交四千的罚款。
计生委的人走时脸色臭得很,谢海燕边送人走边说着好话,陈霖心说这妇女主任的工作可不容易。
事情终于了结,陈雾的脸有些苍白,明明眼睛都哭肿了抽抽噎噎地跟在妈妈身边。钱金花一口咬定这些人就是看他们好欺负故意想罚多的,骂骂咧咧地没个停。
“得亏你三公去村头了,在家指不定被气成什么样。”钱金花语气愤愤,“我看他们是故意挑你二伯不在家的时候来的,都什么人啊!”
陈霖顺着她的气附和骂了几句,等她缓了过来,陈霖开口道:“我手里还有些钱,伯母您”
“没事,上次卖天麻攒的钱够了。”钱金花心情好了不少,“还有卖薏米的钱呢,家里不缺钱,你收那么多东西才缺钱。我们也帮不了什么。”
“哎呀,我这不用帮。”陈霖揽过明明摸摸他脑袋,哄道:“等姑姑回来给你带个玩具好不好?”
明明终于笑了起来,小脑袋靠在陈霖的怀里,小声道:“谢谢姑姑。”
034
第二天一大早, 陈霖和陈明理、杨娟三人出发,直到坐上省城到海市的火车了才松了一口气。
这回只有他们三个,陈霖是想都买硬卧的, 但是不巧,硬卧的票买不到了。陈霖咬咬牙, 都给买了软卧。
别说,贵是有贵的道理, 软卧就是比硬卧舒服。
一路无事到了海市,依旧是去熟悉的宾馆,和前台的服务员都熟络起来了。
这回陈霖给周云旗打了电话, 可惜又不碰巧, 周云旗去北京参加交流会了,短时间内都回不来。电话那边的人问要不要帮忙传达消息。陈霖摇摇头,想起人家看不到,才出声道:“谢谢您,没什么需要转达的。”
——
“哟, 陈老板你同学亲戚家厉害啊。”孙经理才看到药材公司的大门就觉得这趟是来对了,之前还以为陈霖是小打小闹,没想到人家能找到这么大个公司合作,对陈霖的态度也跟着改了又改。
陈霖已经对“陈老板”这三个字免疫了,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可把她震惊住了。连陈明理都私下嫌弃:“听起来很俗气。”
听多了也就顺耳了, 能挣钱也管不上是俗还是雅了。
陈霖对这儿也不陌生了,何况还有签好的合同作为依据, 一来就跟着去质检、称重, 近十五万的货款则由药材公司的财务直接打到了陈霖的账户里。另外还有孙经理那部分的抽成, 她总共拿到八千,孙经理直接给的现金。
给的抽成不算少, 突然拿出这么一笔钱,孙经理有点心痛,但这八千块算是从陈霖手上买到一条销路,这么一想,给八千块真是太划算了。更何况在这里卖出的价比他在阳省卖出的高一截,这一单他也没少赚。
“陈老板,王经理,晚上我请客,你们可一定来捧场啊。”孙经理和王副经理还没谈尽兴,想着今晚请客再详聊,而陈霖就是顺带叫上的。
“行啊,我托大给推荐一家常吃的饭店,这家的本地菜做得很地道,你们可得尝尝。”
晚上,陈霖他们跟着一起去吃饭,孙经理和王副经理像遇到了知音,俩人聊得热火朝天,桌上的酒也基本都是他俩喝的,陈明理没跟着喝。陈霖和杨娟都在,他怕喝醉了出事。
桌上推杯换盏,陈霖只管吃菜,偶尔被问到就说几句。她不喜欢这种酒桌文化,但不舞到她面前非让她参与,她也管不着。她想的好,但实际上很多生意合作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她越发确定自己大概只能做点小买卖。
可惜了,明生哥他们对做倒卖药材不感兴趣,对药材市场也没那么了解,不然的话他们自己靠着海市药材公司这条路单干也是条好出路。
晚上睡觉前,陈霖就把从孙经理那拿到的八千块先分了五百给杨娟,问了陈明理的意见,先给了他两千五。陈霖还要在海市多待几天,先把钱给他们,方便他们出去买东西。
这趟拿到的十五万货款,按一开始说好的分成,陈霖能拿到六万,陈明生四万五,陈明理和李万年都是拿的两万两千五。
陈霖上次赚到的钱买了家电、起了新房,剩下的钱基本都砸到石斛收购上了,要不是今天拿到了货款,她手里其实也就剩个几百块了。钱一到手,她就开始考虑给家里添置什么了。
这次不赶时间,陈霖就带陈明理和杨娟去逛海市。
当然,她也没忘记先去照相馆把她相机里的照片打印出来。
这款相机要用专门的光缆与电脑的特殊端口连接才能导出,能用上电脑的照相馆还很少,为此陈霖还跑了好几家照相馆才终于找到一家能导出的。
相馆老板一再夸陈霖拍得好,尤其是里面富华村的风景图,相馆老板还说看了都想去那里拍外景,一听这是在阳省一个偏僻小山村里,一连的叹息。
有些照片她要多冲几张,一算下来,居然有三百张。相馆老板说多冲了几张想挂墙上,陈霖也答应了。
付了钱,隔了三天才拿到照片。
看杨娟想给花花买衣服又纠结百货大楼里的卖得贵,陈霖隔天就带他们去批发市场。
他们去得早,批发市场里人头攒动。不止陈明理和杨娟看得嘴合不拢,陈霖也很震惊,她只听大学同学说过批发市场早上最热闹,但是她没想到这么热闹。
在市场外慢吞吞地吃早餐,等人没那么多了,才捂紧背包挤进去。
逛了好几家服装批发的店,人家根本不给他们单卖,要是单独买一两件,那价格差不多要贵三分之一。
别说,这里的衣服还是很好看的,质量好、款式新颖,陈霖很少去逛街买衣服,毕业后都没给自己添过新衣,县城,哦不,兴市百货大楼和小摊上卖什么样的衣服她还真不了解。
她在考虑要不要进些衣服带回去卖。
看了一天,她还是没下手买,也拦住了要掏钱的杨娟,“我们明天再来早点,看看别人都拿哪些,一起买能便宜不少。”
杨娟惊讶,“你想批发衣服回去卖?”
“有这个打算。”
“我觉得有赚头。”陈明理本来只是跟着来看看的,但是看着看着,就察觉到了这里的商机。他对
殪崋
服装看不出什么区别来,但是这边还有别的小东西可以批发,他盯上的是文具用品。
“我打算带一批文具回去试试看。”这么好看的笔盒、橡皮、笔记本,拿到小盘江小学可能卖不了多少,如果拿到县城的小学门口去卖呢?而且县城一小和县城二中相邻,一个小学一个初中,这个买卖肯定有赚头。
陈霖看向陈明理,赞同道:“拿得多批发价低,明理哥你可以先带拿一两千的货试试看,要是效果好,可以在县城学校门口租个铺面卖文具,也能顺带卖些零食。”
在批发市场待了一天,回去时大家也累得很,吃饭洗漱后就早早睡了。
第二天,陈霖他们五点就起了,差不多在六点就到了批发市场。来这么早了,人也不少。
今天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分散出去看别人主要拿什么款式的衣服,等到十一点左右,三人会合再一家家去看,反复比对价格,人家店老板看他们在自家问完又去隔壁家问,白眼都要翻上天了。
好在他们三个脸皮都够厚,依旧笑嘻嘻地去下一家。
最后陈霖挑了三家总共二十多个款,总共拿了两千五的货。另外要给自家人带的就都左磨右磨地也拿到了批发价。
陈明理去批了一千的文具,还要了五百块的玩具。陈霖没忘自己家的侄子,挑了好几辆玩具车,还有一套洋娃娃。
杨娟看得眼热,觉得时机难得,咬咬牙,拿出这趟得的五百块,进了不少小发圈和发夹,她也想去县城试试,到时候可以和陈明理的文具摊摆一块。
三人都有了意外收获,手里的东西不少,也不继续逛下去了,叫了辆三轮车回宾馆。
陈明理是最激动的,“在粤省打工的时候就看到人家批发东西回去卖,那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自己也能进点东西回去呢?”
他说完还笑着摇摇头,看着脚边的蛇皮袋一脸满足。
陈霖大概是能明白的,当时没想到大概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本钱也没有底气,总想着要是卖不出就亏了,那么一笔钱也不容易赚的。现在他靠着卖石斛和薏米最后差不多能拿四万块钱,手里有了钱就能有底气去做以前不敢想的。
要不是杨娟在场,她肯定是还要提醒他管牢自己手里的钱的。
回去前找个时机必须再提醒一次。
陈霖多待几天也是为了等到周末乔桥休息,周六一到,她就出门去找乔桥了。
而陈明理和杨娟都不想再出去了,要留在宾馆里休息。
——
“天啊,这都是真的吗?”
乔桥一张张地翻陈霖带来的照片,日出云海翻涌、傍晚暮色四合、漫山的野韭菜花、成片的向日葵,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稻谷
像照相馆里的背景布,居然真的有这么好看的地方?!
翻到几张陈霖的个人照,乔桥一阵羡慕,“哇,我也想拍这样的照片。”
看完还有些意犹未尽,“这些是送给我的对吧?!反正我是要的!”拿回去装相框放家里都很好看,她想到有个同事家里做了面照片墙,她觉得自己的房间也能这么布置。
“本来就是送给你的。”拍的照片被得到喜欢,陈霖也高兴着呢。
她也没忘记另一件事,把写满字的两张纸推到乔桥面前,“你帮我看看这两篇稿适不适合投你们报社。”
“呀!还写了文章啊,我看看。”乔桥认真看了两遍,“陈霖你写得真好!但是投到我们报社能发出去的可能性很低,我给你推荐几个合适的报社。有个旅游报就很适合,我和他们副主编认识,你把稿子给我吧,我帮你推荐。对了,还有照片,我也把照片拿去给她看看。”
这可真是个意外惊喜,陈霖高兴地抱住乔桥的手臂,“你可真是我的贵人!”
乔桥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贵人又发现了一家西餐厅,你说要怎么办吧?”
“走!”
035
和同龄的小姐妹逛街就是不同, 陈霖一个不爱买衣服的人都被乔桥拉着去试了好几套,最后考虑到在村里穿的要耐脏,再加上去批发市场批了不少衣服, 她最后只要了一条浅黄色圆领长裙。
倒也不是她多喜欢这个颜色,而是现在她的脸、脖子和手臂都黑了不少, 就这条裙子穿起来不显黑。
路过卖鞋的专柜,陈霖转了一轮, 才买了双耐克运动鞋。这算是她买过的最贵的鞋子,花了她七百多块钱。买的时候咬咬牙一跺脚就付了钱,出了百货大楼被风一吹, 有点想返回去退货了。
乔桥还在可惜她没买她试的那双高跟鞋, “多好看啊,和你的裙子很搭。”
陈霖坚定地拒绝了,因为那鞋子看着好看,但是买回去只有放鞋盒的份。
与乔桥见面后的第二天,他们就扛上几个蛇皮袋返程了。
陈明理遗憾道:“明生哥他们刚到夏市, 要是早几天就好了,我们还能一起回去。”
陈霖:“都差不多,我们也就比他们早几天,正好把手里的货清一些。”
返程路上,陈霖逮着机会就劝陈明理把自己的钱拿好。陈明理:“收石斛的本钱我得还明生哥, 我家里不知道我有参一份。我和娟姐说了帮我保密,你和明生哥、万年哥也不会说出去, 等回去我就说这批货是跟你借钱买的, 他们也就只知道我拿有卖薏米的钱。以前的钱给了就给了, 这笔钱是不可能给他们的。在县里租铺面做点小买卖也好,跟着霖霖你和明生哥搞承包也行, 我得给自己留点本钱。”
陈霖赞许地拍拍他肩膀,“想得明白就好。”
一家人要是心往一处使,把钱交上去是没问题,但要是家里长辈偏心眼,那还是得多为自己想。
又补了一句,“多和明生哥学习。”
她可是目睹过陈明发没跟家里要到钱,准备开学离家时发疯大喊大叫的疯样,妥妥的欠骂,搞得好像别人都欠了他似的,小卖部门前买不到零食滚地撒泼的小孩都没那么讨人嫌。陈明发这么闹,明生哥都能当没看到。
不过也是村长和红梅婶靠谱,其他他们没想着要拿明生哥的钱去补贴小儿子。
杨娟上厕所回来,惊魂未定道:“刚刚有人在厕所打架,怪吓人的。”
可不吓人嘛,谁打架是非要按住对方的头往坑里怼啊,真是有毛病,吓得她都不敢凑近,等乘警来处理好都等了快半小时。
“啊?!还有这热闹看呢。”陈霖和陈明理双双叹息,坐车的时间那么无聊,他们居然没机会凑热闹。
从盘州火车站出来,杨娟道:“咱们县城都改成市了,真希望早点通火车。”这样以后出远门就方便多了,起码不用跑那么远到盘州市来。
“只要国家越来越好,早晚会通火车的。霖霖,走了,看什么呢?”
“啊,没什么,刚看到有个人挺眼熟。”兴许是她认错了,她就记得那个人是穿的军装,刚刚看到的那个人穿的警服。大概当兵的和当警察的身上都有股相似的正气吧。
抛开这个小插曲,回到县城的时候也不早了,三个人中转换乘时都要扛不少东西,远比之前两次都要累人。
司机师傅看起来红光满面的,陈霖笑着问是不是家里有大喜事,果然,司机师傅高兴地嘿嘿笑,“中午去给我家妞妞送衣服,她老师说她考试拿了年级第一。”
“你家妞妞真不错。”陈霖真诚道。嘿嘿,她当年读高中也没少拿第一呢,唯一的竞争对手只有周云旗。
“现在是不错,就希望她能保持住,以后考个好大学,我和她妈就不算白供她。”
司机师傅又问了不少陈霖学习的经验,打算等下次去找女儿再说一说。要不是到点该开车了,司机师傅还能继续聊下去。
进入到十月底,天黑得明显比夏天时候早了,他们到村口时已经漆黑一片了。下车前,司机师傅提醒了一句,等到了十一月,开往兴市的公交车会晚半小时出门,也提早半小时返程。
陈霖扛着东西先去表舅家,陈明理说先回家放东西再来帮她们扛回老村里,陈霖就让他去跟村长借自行车。
表舅今年只采摘到了六斤的石斛,陈霖没按收购的价收,回来后按着五百一斤的价掏了三千块给他,这笔账算是她自己单独出的。
又进账了一笔钱,家里也没欠债了,表舅:“你家买的彩电是长虹的对吧,我过两天就去买。”
陈霖却是劝他等几天,“您单独买一台电视人家不见得会送到家,不如等一等,说不定村里还有人也要买呢。”
过几天陈明生他们就该回来了,到时候把收到的货款发下去,有多的能收七八千,哪怕不买彩电,总会有有人要买些别的家电。
表舅一拍大腿,激动道:“是是是,还有卖薏米的钱,那我再等等。”
陈霖没多聊,跟表舅借了自行车把两个蛇皮袋绑上去准备走。她给家里人带的礼物自然有表舅家一份,但都塞一起不好找,不如等明天再送。
陈明理借了车推过来,把杨娟的买的一袋还有陈霖的另两袋衣服绑好,三人走入黑沉沉的夜里。
表舅站院门口看了许久,兜里的钱装在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心里一阵满足。关上门走回堂屋里,把钱拿出来交给自家婆娘,道:“明天我去买些电线回来,在院子门口给装盏灯。”
表舅妈愣了下,不明白他怎么突然就想着要在院子门口装灯,又用不上。刚想反对,突然想到每次陈霖回来都天黑了,于是提醒道:“买个瓦数大的。”
——
“阿公,阿婆!我回来啦!”
家里院门半掩,左边两间厢房都上了锁,堂屋里正热闹着,大多是孩子们哈哈哈的笑声。
“哟,霖霖回来了。”
“小姑姑!”
“小姑姑~”
“妈妈!”
陈明理赶紧帮着把东西都给搬下来,杨娟拎了自己的那袋,剩下的四袋都是陈霖的。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她们都带了什么东西。
“这趟去批发市场买衣服看到人家卖得便宜,我就批了些回来看好不好卖。”陈霖看阿婆已经把她房间给开了锁,就把东西给搬进去了。
“批发回来的衣服啊,那我明天过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给我家姑娘买一件。”
“我也想买,陈霖你这有男装卖不?”
“没,只买了些女装,男装怕卖不好,不敢进。”陈霖把东西搬回去转身又给锁上了,让大家明天再来家里挑。
来蹭电视看的都知道人家刚回来还得忙活,也就带着孩子回去了。花花跟在杨娟后面蹦蹦跳跳的,挺着胸脯神气地和表哥炫耀她妈妈给她带礼物了。
壮壮和明明被妈妈或奶奶拽着走,眼巴巴地看陈霖,大眼睛在询问陈霖是不是忘了他们的礼物。陈霖好笑道:“姑姑给你们带了玩具,明天再来拿。”
“耶~”
把院门关上,陈霖就直奔厕所去,出来后就看到阿公阿婆都在厨房烧火洗锅,她才迈一条腿就去,就被赶出来去拿衣服洗澡。
发尾还有些湿润,陈霖双手捧着大海碗把面汤喝下去大半,终于打了个饱嗝。老人家就一脸满足地看着她吃。
带回来的四个麻袋有空收拾了,陈霖在房间地上铺了两张凉席,把东西都拿出来,找出给阿公阿婆带的衣服鞋子,营养品什么的都没买,这些都能在市里买到。
他们看着陈霖一蛇皮袋一蛇皮袋地倒东西出来,俩人都看愣了,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衣服。他们上了年纪对衣服款式不看重,但也能看出这些衣服和大家平常穿的区别很大。
他们这儿气候独特,全年下来没有特别冷也没有特别热的时候,陈霖拿的大多是牛仔外套和裙子,现在穿裙子搭个牛仔外套就很时髦。
阿婆有些担忧,村里人不一定会买。可看到陈霖脸上的笑,话就咽了下去。等到陈霖说她拿的衣服多批发价也低,阿婆也就放下心了。
隔天一早,壮壮和明明上学前先过来这边,结果小姑姑没醒,他们只能先上学去。难得壮壮今早上学不哭不闹,中午放学也没滚一身泥回来,林丹丹省了半天的心。
陈霖批发了衣服回来卖这个消息在隔天一早就传遍了富华村,甚至隔壁两条村也有人知道了。家里瞬间又热闹起来。
陈霖一早先去把带回来的礼物给三公、四公还有表舅、q峮把八三另七泣五三陆整理上传村长家送去,然后借回来两张长方桌,加上自家原有的一张,拼在一起后拿张纯色被单铺上去,然后把带回来的衣服一件件抚平摆上去,分了三个桌子放不同价格的衣服。
卖给自己村的人,陈霖给的价自然会比拿出去卖的低,但外套和裙子批发价低,售价翻个倍也不算贵,拿二三十买一两件衣服,大家还是舍得的。但买多那就别想了,大家还是省着钱的。
价格都写在纸板上立着,这村里的每家说起来都沾亲带故,陈霖为了避免攀扯,不管是谁都不松口改价。当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外面不可能以这么低的价买到这么好的衣服,也莫名相信陈霖没有多赚,大家选到合意的就付钱了。
在家里卖出去的不到六分之一,陈霖也不失望,剩下的她都要带去市里卖的。
村里的小媳妇们陆续换上了新衣,等到周末放假,初中毕业的女娃回家,看到家里买的崭新衣服,高兴得想快点返校穿给同学看。
在大家猜陈霖这趟出去赚到了多少钱时,陈明生和李万年也回来了。
036
陈明生和李万年最后一站停在海市, 货车还要顺道去接货,他们没跟着车一起回来,而是买了火车票自己先回。
陈霖让他们回到了县里再去把钱提出来, 她还带上陈明理提前到县城等。
中午她带着陈明理去给姑婆送礼物。吃完饭他们就直奔银行去,根本听不到姑婆在家念叨:“你说这孩子, 每次都匆匆忙忙的,这么着急做什么?”姑公一副了然的表情, 跟着他们一起出去,顺道去接孙子孙女。
他们来得早,姑婆为了迁就他们, 今天的午饭做得早。等两个孩子一回来就被催去吃饭, 可俩娃心里眼里都是手里的新玩具和新文具,正是兴趣浓的时候,哪里想吃饭。
晚上两个表婶回来,拿到陈霖送的衣服,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尤其是大表婶晚上和丈夫念叨道:“你看霖霖多懂事, 出去还想着给我们送东西。我也不是贪这点好,可人家有这个心,我就觉得高兴。你看看二叔家的知文,之前为了他工作的事爸和你们跑了多少关系,都没说买点水果上门。”
“行了, 这些话你可别在爸妈面前说。”
“哼,我才不多话呢。大家心里都有杆秤。知文上次还闹到家里让妈去找霖霖呢, 叫人家把收购上来的药材转卖给他还要欠款, 你说他怎么想的?”
谁知道呢?他以前也没发现这堂弟脑子里尽是水。
——
货款都是转到陈霖的账号里, 中午正是银行里人少的时候,陈霖赶紧到窗口取钱。
她就是特意挑的二表叔在的柜台窗口, 把两张存折拿出来,“这张取九万,这张取三十一万。”
二表叔脸上的笑瞬间转为震惊,“多,多少?”
陈霖又重复了一遍,二表叔倒吸一口凉气,表侄女这一下就是四十万。
她取的钱不少,副行长出来把她和陈明理请到里面办公室等,有心想和他们多套近乎给行里拉存款。这时候陈霖也不忘帮二表叔在领导面前邀功,只说有二表叔在以后会来这存款的。
但他们毕竟没多少存款,人家就是想顺手交个好,没怎么放在心上。
四十捆百元大钞点好,等陈明生和李万年一到,就把钱分开,四人一人带十捆带着。
分散走出去过了一段才会合,然后叫了个三轮车去车站,上了车后直奔最后一排坐一起,和原来坐最后一排的乘客换了个位置。
司机师傅往后看了又看,还提醒陈霖:“前面还有位置。”看陈霖坚持要坐后面才作罢。
这一趟回去,陈霖根本睡不着,旁边的陈明理更是一路绷着身子。
陈明生探头过来做贼似的小声问:“杨娟怎么没来?”这生意算是他们五个一起合作的,怎么陈霖和陈明理来了,就她没参与。
陈明理也用气音回:“霖霖让她通知村委干部在你家等,预计我们差不多要到了再发广播通知村里人过来领钱。”
“今晚就都领了?”
“霖霖说这么多钱放家里不安心,不如把钱都给发下去省心。”
“也是。”
——
“富华村,富华村到了。”司机师傅往后看,笑道:“你们几个小年轻出门还那么多人来接呢。”
有一家的门口亮了灯,村口也有好几个人拿着手电筒往这边照,一看就是来接他们的。
常副书记和周会计都过来了,个个摩拳擦掌,克制着才没显得很激动。也不多废话,“现在就去发广播让人过来陈光山家里。”
这个点,家家户户不是在吃饭,就是刚吃完饭准备去邻居家看会儿电视就是串门闲聊,突然喇叭滋滋滋地响了起来,大家立刻安静下来细听,等了一会儿,传来村长的声音:“喂喂喂,大家请注意,大家请注意。卖薏米的货款已拿到,请卖了薏米的村民带上凭条到陈光山家里领取货款。再通知一遍”
等广播播完,村子立刻哄闹起来。
各家赶忙回去找凭条,上面写有收购了多少斤应得多少钱,底下有当家人签字按手印,还有陈霖的签字,以及盖有村里的公章。陈霖和村委周会计手里都另有账本,记录内容和凭条的是一样的。像作假那是不可能的。
自家的凭条找出来了,一去肯定是全家跟着去凑热闹的。出了门,再顺路问左邻右舍,“快走快走,待会人多得排队。”
一家喊一家,老村子这边家家都亮起了院子的大灯,前脚跟后脚出动。路上没有灯,但家家都带有手电筒,人一多,从村尾到村头的路都被照亮起来。
钱金花要先去排队,叮嘱陈光华看着点老爷子,才走出门又退回来,“你也看着点二伯伯母,外面天黑别摔了。”
“行,你先去吧。”陈光华和自家老头说了,然后大步往隔壁院子去。
陈雾现在肚子显了出来,平时再内向的性子,此时听着外面的热闹也坐不住了,李二牛就一手护着她一手牵住明明出门。
今晚这热闹程度堪比过年,虽然没有灯笼和鞭炮,但大家的喜庆都写在了脸上。
他们赶回来就在陈光山家里匆忙吃了个半饱,同住在村头的几家来得最早。
陈光山打开院子的大灯,在院子中间摆了张桌子,铺上块红布,周会计和陈霖、陈明生并排坐着,前俩人都有本账本对账,陈明生就负责点钱。陈明理和杨娟在一旁帮忙维持秩序。
红色的百元大钞从陈明生手里点了一遍,陈霖再点一遍,拿到钱的人再点一遍,然后凭条就交到了陈霖手里后,陈霖和周会计就在对应的记录里把这家划掉。
这过程很简单,耗时久是因为怕数错钱都多数一遍。
陈光山扯开嗓子喊:“拿到钱了赶紧收好回家,家里不要多放现金,该存银行就存银行。”
最少的也有一千多,最多的一家有一万出头,大家都知道身上揣着钱会遭人惦记,个个拿到了钱就全家挤一起回家。
陈霖阿公阿婆没错过这些热闹,但小小的院子里面已经挤了不少人,他们就转头去表舅家里。
表舅家今年种的薏米还不少,一亩半的地收上来七百斤,这就到手七千了。他家住得近,是第二个去领钱的。
“今年收成真不错。”表舅咧着的嘴角就没落下过,这个时候真想喝上两杯,可惜家里没酒了,这个小时候的小卖部也不会开着。
阿公阿婆和表姑婆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伙伴了,每次开口就是“想想我们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好啊”
发完最后一笔钱,陈霖也把该给村外其他人的货款转交给了周会计,那些人收上来的凭条是给村委记账的,陈霖只管记个总数,所以把该给的钱交出去就算完结了。
“辛苦常书记、周会计了。”让人家跟着忙到这个点,陈霖也有些不好意思。
“不辛苦,这有啥啊。你们才辛苦。”常副书记高兴着呢,“别送了。”走了几步,突然停下来,看向陈霖,“大队村委会把你的事迹汇报上去,到时候镇上可能会来找你谈话。”
陈霖愣了一下,看到旁边的周会计也笑着点点头,压下各种猜测,“好的。”
看这边结束了,阿公阿婆过来找陈霖,院子里只剩下他们五个的家人了。
他们是要分钱的,但陈霖留了一个心眼,明理哥的爸妈还在,娟姐的家人也没走。所以她就没把卖石斛要分的那九万拿出来,而是说要把卖薏米的钱给大家分一分。
减去开销和给运输公司的租车费,剩下的钱每人能分到一万八,陈霖把钱点了一一分了。最后提醒陈明理:“你进货的钱还明生哥吧,我还欠他的。”
多日来的默契使得陈明理立刻明白了陈霖话里话里的含义,当即抽出五千给了陈明生,语气真诚道:“除了进货的钱,还有跑订单时开销费用,刚好都还了。”其实没有那么多,但他还是往多了报,就是让自己手里的钱在明面上变少。
陈明生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手里多留点钱,别下次再叫你一起合伙又拿不出钱。年纪也不小了,手里多攒点钱,以后不管是做点小生意还是娶老婆都得要本钱的。”
“嗯嗯,我知道。”陈明理把剩下的一万三都揣自己口袋里,根本没去看自己身后爸妈欲言又止的表情。
杨娟也拿到了自己的那一万八,她两个弟妹倒是看得眼红,可这家里还是婆婆当家,大姑姐的钱没可能落到她们手里。
“你们先回吧,我和明生哥再对一遍账本。”
等人走了,陈霖和李万年去了陈明生房里,把卖石斛的钱也给分了。“明理哥还有两万块,我也给你了。你们算一下看账目对不对。”
陈霖做账都是笔笔清晰,看下去拿个计算器加加减减很快就算出来了,陈明生和李万年都拿到了自己的钱。
现在李万年不算他家卖薏米的钱,光他自己钱的就有四万多。陈霖也有将近六万五,但她的钱大头还在存折里没取出来,现在手里现金只有四千多。
“我在海市批发了不少衣服回来,等过两天就去县城摆摊,你们和我一起去试试看吧,要是卖得不错下次去海市也能再批发些东西回来。还有你们手里的钱,拿去存的话,可以去信用社找我二表叔。他叫”
“改天和你一起去县城,我准备给家里添置东西,到时候一起去银行。”陈明生现在兴奋过后才觉得疲惫,“很晚了,我们先送你回家。”
确实很晚了,这都十一点半了。
陈霖站在阿公阿婆中间,一手扶一个,再次跟后面照路的陈明生和李万年道:“快到我家了,你们回吧。”
陈明生没吭声,直到陈霖家院门从里面落了锁,他才和李万年搭肩往回走。
头顶上的黑夜缀着繁星,脚下只有一束光照亮前路。
不知道黑夜里继续走下去会到哪里,但此时陈明生的心里,已经觉得离家到千里外打工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037
陈霖在家休息了半天, 然后和阿公阿婆商量家里正房重建的事情来。
之前就已经想过了,正房重建成平房,建高一些, 这样更显得宽敞,家里的窗户也给留大一些。还有正房的楼顶, 陈霖想把楼顶四面砌墙,以后可以在楼顶晾晒东西。起平房的好处就是以后可以往上加盖, 虽然陈霖家就三口人也用不着往上加盖。
陈霖拿尺子去量厨房,看买个多大的冰箱合适。等正屋建好了,再把冰箱给挪到堂屋里面去。
转了一圈, 又去找大伯陈光显过来商量, 她准备把正房左右两边的卧室给扩大一些,还有房子后面的那块空地,也想围起来,在后面开个小门,这样方便去村里划出的空地倒垃圾。
村里还没从昨晚拿到钱的喜悦中走出来, 秋收结束后地里的农活少了大半,也有闲心满村子地串门,赚了不少钱的人家已经在家里量地准备建房子,或是合计着要买个电视。
晚上过了吃饭的点,阿公才笑容满面地背着手回来, “明平外家的狗下崽子了,我预定了一只, 那边先养个把月我再去选一只带回来。”
从小养大的小狗和家里更亲, 在陈霖的记忆里, 家里没养过猫猫狗狗,隔壁二伯家倒是养过一只黑狗, 养了很多年,前些年就没了。
陈霖对还没接来家里的小狗期待起来,“等起新房的时候让大伯帮忙给小狗建个小屋,就在厨房外面那块吧,那里离院门更近一点,下雨也淋不着。”
“就听霖霖的。”
说着又说到十二月开选举大会的事情,阿公还让她好好准备。陈霖都点头应了,但其实也没什么可准备的了。
“呀,我怎么忘了!”
陈霖在阿公阿婆迷惑的眼神中跑到自己房间,很快拿着一沓东西过来。
“噔噔磴,我把照片洗出来了,回头做几个相框给摆家里。”
“我看看。”
“你全拿了,倒是分点给我看啊!”
“这张好看,哟,这拍的是割稻那时候吧,这是光华,呐,你在这。”
“神奇哈,以前不觉得这些东西好看,拍出来了看着是挺美的。”
“你老头子懂什么美不美,你看什么都一样。”
“怎么就不懂了你快翻下一张啊。”
——
去县城的日子提前了一天,都是为了赶上周末这俩好日子。陈霖带上两天换洗的衣服,和陈明生他们扛着几个蛇皮袋再次离开家。
这次杨娟还带上了花花,小姑娘从头到脚都换上了新装,见到陈霖他们就乖巧地喊姨姨、叔叔。
陈明理和杨娟在陈明生他们回来前,在赶集时去镇上摆过一次摊,杨娟卖得还可以,陈明理的玩具卖了四分之一,但是文具生意惨淡。
像是大家约好了一样,今天要去县城的不只他们几个,村里也不少人也要去,公交车在富华村村口停五分钟,这趟车的座位都坐满人了。
表舅也在,和身边的阿伯讨论要买什么牌子的电视机,他后排的俩人也参与进来讨论,一下子就说到了谁家准备起新房了。
陈霖把给司机师傅拍的照片拿了过来,“给您拍的照片,您看拍得还成吧?”
“嘿!何止是还成啊!别说,你都能开个照相馆了。”司机师傅拿着照片看了又看,好话一箩筐地往陈霖身上砸。
快把陈霖说得脸红了。
“你们村现在不得了,连我们村的人都知道你们今年卖薏米挣到钱了。”司机师傅羡慕道:“我们那种薏米的少,收上来的也只能便宜卖到市里。你们村明年种薏米的更多了吧。”那就能赚更多了。
陈霖看他们村不少人笑着点头,猜到他们是真的打算多种了。陈霖比较谨慎,借着回司机师傅的话来拐着弯劝村里人,“这么想可不行,薏米连着涨了几年价,今年更是涨得离谱,都说物极必反,这价格高了跟风种的人就多,到时候东西多了也就不值钱了,卖不出去那得多亏?反正我觉得还是得谨慎点。”
“也是,你看前些年有人种果树发了家,后来大家跟着种,可不是就不值钱了。”
这一盆冷水泼下去,总算有人听了进去,反复思考着陈霖的话。
他们要在兴市待两天,于是就直奔离百货大楼最近的招待所,开了两间房,男生女生分开住。
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招待所里,先去银行找陈霖二舅办存款,主要是他们四个人办。一下子给二表叔拉了十多万的存款,旁边柜台的人想找陈霖套近乎,但一听人家是亲戚,心思就歇了。
找熟人办存款的好处就是他们出来时人手一袋大米一桶油。
“霖霖,事情办完了就去家里吃饭。”
“好,过两天我去看姑婆,二表叔您忙吧。”
带着这些东西,走路多了也累,只能再回招待所一趟。下午就在县城里逛了两圈,还买了些摆摊用得到的道具,赶在学生放学前带上东西在学校门口附近摆上三个摊。
陈霖跟附近的店家借了两张凳子、一根竹竿,拿出新买的衣架,把衣服给挂了起来展示。她左边是杨娟的发饰小摊和陈明理的文具摊。很简陋,看起来不吸引人,但她准备了大喇叭,只能学校大门一开,她的喇叭就该工作了。
还有半小时才放学。
学校门口渐渐有家里来等孩子,初中学校门口人居然比小学的还多些。
有个年轻家长站在不远处往他们这边看,陈霖刚把衣服整理好,一转头就和她对上了视线,俩人都愣了一下,然后陈霖笑着朝她道:“干等着也无聊,要不来看看我这的衣服?都是从海市带回来的,咱们市里都没这些款式。”
年轻家长有些意动,但好像还在犹豫,倒是旁边几个等着的家长走了过来,“这件牛仔外套还不错,怎么卖?”
陈霖赶紧把写了价格的硬纸板给立起来,“牛仔外套都是六十一件,连衣裙四十一件,毛衣五十一件,同款式的只有几件,先到先得。买两件优惠十块,买三件优惠十五块,买四件优惠二十。”
现在大家的工资差距还挺大的,例如有些小厂子快要维持不下去的只能发一百多的基本工资,而像运输公司这种大单位,普通员工一个月起码有四百块,当货车司机的能有上千块。
这些衣服的价格,说便宜也没多便宜,但总归是比百货大楼里的便宜且款式新颖的,好几人听到价格就挪了过来,上手摸摸布料再检查看看走线。
刚刚那位年轻家长也悄无声息地挪到了旁边,目标明确地伸向一件蓝色长裙。
陈霖看她喜欢,就拿了件牛仔衣和毛衣给她比划,“天气再凉些,搭牛仔外套或者套件毛衣也很好看的,你皮肤白,颜色很衬你。”
年轻家长还在犹豫,旁边伸来一只手把陈霖手里的牛仔外套拿过去,“这件外套我要了,加上这两条裙子,老板你拿个袋子给我装起来。”
陈霖转过去看,第一个下单的女士一看穿着打扮就像是不缺钱的,这三件衣服估计在她看来是相当便宜。陈霖回过神,赶紧从脚边的纸箱里抽出一个粉色包装袋,这也是今天去买的,她买了两百个才拿到八毛钱一个的价格。
“一件外套加两条裙子,总共一百四,优惠十五,收您一百二十五。”
“哎,那件外套是我先看的。”东西有人抢才稀罕,年轻家长手里拿着挑好的连衣裙不敢松手了,眼睛却是看着被装进袋里的外套。
陈霖心下一喜,忙道:“这款还有两件,您稍等一下。”
剩下的两件也给拿了出来,一件给了年轻家长,剩下一件挂起来,“这款就最后一件了,家里也没存货,要买就抓紧了。”
话音刚落,这件也被另一人眼疾手快地夺了过去。
有了个好开头,后面就陆续开了单,陈霖也没忘给付钱了的客人提一句,“旁边我朋友卖的发饰也不错,感兴趣的可以多看看。”
其实都用不着陈霖帮推荐,杨娟的小摊比她的热闹多了。陈霖一开始还不太放得开,而杨娟已经吆喝开了,卖的小东西都不贵,来买的很多人给自己买还给孩子买,一下子就是好几个。
倒是陈明理的文具小摊买的人少很多,在家长眼里,文具再好看也是不当吃不当穿的,和孩子的文具有什么差别?
陈明生和李万年帮着陈霖和杨娟补货或是收钱,过了一阵,他们也能开口招呼人来看一看、瞧一瞧了。
陈霖和他们说过这些衣服的批发价,一件衣服的利润在二十多到三十多,一个月能卖出三十件衣服,减去各种成本,剩下的纯利润也比他们出去打工好。
陈明生和李万年是真实地心动了。
学校的铃声一响起,围在摊子周围的家长渐渐散开,但也不少刚来的家长往这边看。陈霖刚给客户找了钱,接着就拿出喇叭按下快关。
“海市来的新款衣服,牛仔外套六十一件、毛衣五十一件、连衣裙四十一件,买多优惠多。”
“新款发圈、发卡、发箍,梦幻手链、手串,清仓大甩卖”
“电动小汽车、超人玩具、卡通笔盒、卡通橡皮擦、卡通”
一个大喇叭,三家广告。在嘈杂的声音里格外突出。
新奇玩具和卡通文具对小学生有致命吸引力,上初中的小姑娘更喜欢小饰品。
“妈妈,我想买玩具!”
“不行!家里那么多玩具还不够你玩?”
“呜呜呜,我没有电动小汽车!”见妈妈不肯松口,小胖子改变战术,“我不买玩具了,我买卡通笔盒!妈妈,妈妈,给我买一个吧。”
家长被缠得没脾气,又想着买文具总比玩具有用,只能顺着孩子的意过来。
有一就有二,不少小学生连撒娇都不肯,拉住家长就急冲冲地跑过来。也有的撒泼打滚,反正就是要去买,没有玩具也要有个卡通文具。
小饰品的摊子就没那么闹腾,多是三四个小姑娘凑一堆在一起挑挑选选。
“这个好看,那个珍珠款的也好看。哎呀,我都想要。”
“我们买一样的吧,姐妹款。”
陈明理和杨娟的生意一下子爆火,陈明生和李万年迅速加入他们的小摊帮忙。
跟着自家娃过来的家长也看到了陈霖的衣服摊,年轻些的家长也会拐两步过来看一看。
在陈霖心满意足于当下的客流量时,一个年轻家长赶着要回家没空停下来仔细挑选款式,叹气道:“你们怎么不去职工楼摆呢。”
陈霖眼睛一亮,“您职工楼是在哪呀,要是不急着穿,我明天过去摆摊您再挑?”
038
晚上他们在电影院外又摆起了小摊, 别人卖吃的,他们卖衣服、饰品和玩具,也算是新鲜。生意一般般, 摆到九点半他们就回招待所了。
陈霖把剩下的衣服整理好,洗漱好就盘着腿坐床上数钱。今天卖出去四十件, 收了一千八。加上在村里卖的那小部分,已经收回了两千出头, 再卖十件就能回本,而她衣服还没卖出一半。
花花跟着他们忙活了一天,都没喊一句累, 现在已经躺床上呼呼大睡。
杨娟也很快统计出她今天的收获, 高兴得差点压不住声音,看了眼花花,侧头小声和陈霖道:“才卖了一半就已经回本了。”
当时怕卖不好,手里也没那么多钱,她进货时比较保守, 谁知道这些小东西这么好卖,利润也高呢。
她们没去问陈明理,但估计也不会差,文具或许卖得慢一些,玩具可太受欢迎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没药材可卖了, 现在多个小生意可做也不错。
第二天早上,他们去了运输公司的职工楼, 市里好几个老厂子的职工家属楼都在这一块, 再往前走一段, 就是政府家属楼。
周末八、九点的时间,年轻人都才起来吃早餐或是出门转悠。
秦小茹最近才谈了个对象, 打算今天去买套新衣服,自己手里攒下的只剩两百多了,工资的大头都给了她妈存着。这钱勉强能买套衣服,可要买了衣服就不剩钱买鞋了,她决定开口找她妈支一点。
在家等到了十点多,才等到她妈买菜回来了,心里存了气,埋怨道:“怎么那么晚才回来啊,我想早上去买衣服呢。”
秦母:“要买衣服你还不早点出门?楼下都好多人在挑了。”
“什么呀,你不给我钱,我手里哪有那么多,买了衣服就买不了鞋了。你给我支个一百吧。”
秦母瞪她:“买一套衣服才一百块钱,你手里的钱还不够你买的?”
“一百块钱只能买件外套,我今年都没买过裙子。”秦小茹越说越委屈,当时说帮她攒着钱要花的时候再问,真到了她要用钱的时候,她妈真是有一百个理由拒绝她。虽然她承认她自己是大手大脚了点,但钱被把着,真是不开心。
“一百块都能买套衣服了,二号楼那有人摆摊卖衣服,都是海市来的货,你曹姐去买几件,才四、五十一件。你快去看,别待会都没得卖了。”
曹姐可是他们这栋楼出了名的大美女,家里还宠着她,平时穿的衣服都是质量好还漂亮的。连曹姐都喜欢的,肯定也差不了。秦小茹一扫刚刚的委屈,着急去屋里拿钱,“你咋不早说!”
等她去到二号楼,发现已经围了好几层人。看到一个熟人,问了衣服摊的情况,一听这么便宜,而且有些款式卖完就没了,秦小茹也顾不上老实排队了,利用她身材娇小这个优点挤了进去。
过了十分钟,秦小茹抱着两个袋子挤出来,转头又挤到旁边的饰品摊。
她衣服买了四件,还是超出了预算,最后磨着她妈要了一百块钱去买鞋。约会那天穿上新衣服,走在街上吸引了不少目光。
——
在运输公司家属楼摆了两天,老客带新客,衣服消得很快。
“最后五件啦,卖完就没有了,先到先得。”最后五件都是有些小瑕疵的,陈霖都给便宜卖了,批发回来的货就这么卖完了。
杨娟的小饰品也差不多清完了,还剩一点,下次去镇上赶集一天就能卖完。陈明理的玩具早就清空了,文具卖出去一半,反正都回本了,剩下的可以慢慢卖。
“卖文具还是得在学校门口开个店,摆摊不好卖。”尽管卖得没那么好,但陈明理也不傻,没因为一时的受益就以为卖文具不赚钱。
他们五个人,很快就把东西收拾好,陈霖和姑婆说好了,今晚去她家里吃饭。
回招待所收拾一番,然后出门去买了几样熟食,拎上水果和一箱牛奶,一群人往她姑婆家走。
“秋菊,这都是你家亲戚啊?”邻居看到他们好几个年轻人,还拎了不少东西,都想过来看看有什么热闹。
“是,我娘家那头的亲戚。”姑婆边往围裙上擦手边说陈霖,“来姑婆家还客气,下次不准买了。”
“来姑婆家认个门,还是要买的。”陈明生把东西放客厅茶几上。
姑婆兴许对他们几个小年轻不熟,但一说他们爸妈、爷奶是谁,姑婆就知道了。等姑公把两个小的接回来,花花被拉着去玩玩具,家里热闹得很。
陈霖被姑公叫去问做生意的事,杨娟和姑婆聊得来,在厨房里帮忙搭手。
“这种男的离了好,以后再找可得擦亮眼睛。你千万别觉得离婚是什么坏事就急着找下一个 ,你看你现在能挣钱养活自己和孩子,没遇到好的也不怕。你看我家霖霖,我们就不催她,自己有本事没必要靠男人,谁知道嫁过去能不能过好”
杨娟笑了,“您和我妈说的一样。我不着急嫁人,现在就很好。”
“哎,你能这么想就对喽。”
晚上两个表叔表婶回来,搬出了家里的大圆桌,满满当当地坐了一桌,三个小孩坐在茶几前边看动画边吃,偶尔大人给他们添菜。
两个表叔对陈霖他们做的生意很好奇,问了不少,陈霖把大家都知道的说了,像石斛卖价和具体自己赚了多少却是没说。二表叔应该能从他们的存款里猜到一些。
“你阿公说家里起新房了,怎么没摆酒请客?”
陈霖:“之前只重建了两边厢房,等正房建好再摆酒,估计十二月底能完成,到时候姑公姑婆有空就回去玩几天。”
“是得回去,定好日子了就给我们打电话。”
吃饭时大家都默契地没提起何知文,等出门时,姑婆才说何知文家里不满意现在的工作,要给他换个工作。姑婆往后看了眼,拉着陈霖落后几步让其他人走前面,低声道:“他爸妈还想让我做媒,把你介绍给何知文的表哥,被我给骂回去了,这家人真是越发不知数。”
陈霖回来几个月,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她面前说起做媒、介绍这事,她没见过何知文的表哥,但单看何知文她就看不上眼,何知文的表哥又能有多好?
“我还不想谈对象呢。”
“遇到好的试试看也成。”
陈霖回去就把这件事给抛到脑后了。
周一他们要回家了,陈霖把手里的现金点了一遍,剩下的四千多货款和卖衣服收到的五千多,加起来也有一万。他们都要去百货大楼买电器,陈霖想了想,还是没再取钱。
上次那个售货员还记得陈霖和陈明生,看见他们进来就快一步迎了上去,“这几天你们富华村来了好几个人买电器,我们的安装师傅都跑几趟了。”
售货员说他们买得多会给添优惠,杨娟最先买了个压力锅,等看到陈霖他们四个都添上了彩电、洗衣机、冰箱、压力锅,陈霖还要了个吹风机,她咬咬牙,也添了个冰箱。
家里两个弟媳没少旁敲侧击想花她的钱补贴家里,给出去了她怕养大弟媳们的胃口下次还来问,但是不给吧,她回来在家吃住也确实占了便宜。干脆买个冰箱家里用得着,一个大件总能堵住她们的嘴了。
售货员快乐疯了,一下子就卖出去两台彩电、两台洗衣机、五台冰箱、五个压力锅,这几样按搞优惠的九二折算,剩下的吹风机算是赠送的,每个人都有。
李万年高兴地摸摸吹风机,他小妹头发长,给她用正合适。
陈霖这时候摸摸自己扎的低马尾,发现头发不知不觉就长了一截。
“这些都有现货,我让安装师傅跟你们一趟车回去。”
其他人都是一个村的还好,唯独李万年不同村。
“让一个师傅跟你回去,另一个师傅跟我们回去。”陈明生做好了分配,和人家售货员说明了情况,他们就先去车站。
陈明理捏捏花花扎起来的小啾啾,“花花净跟着我们去摆摊,都没得逛一逛,下次出来叔叔请你吃好吃的。”
五个大人一脸慈爱地看向小孩儿。
花花龇着一口小白牙,嘿嘿笑道:“谢谢叔叔。”
她觉得能跟着大人出来玩就很开心了,这几天在饭店吃得也好,好几样菜她都没吃过呢!
——
看他们搬了一样又一样东西上来,司机师傅已经见怪不怪了,提醒帮忙搬东西的师傅要多收车费。这些东西占地大,要不是今天乘客少些,司机师傅是不乐意的。
李万年家所在的猫儿沟不属于小盘江村委,他在三水村村口下车,大家帮忙把他的东西搬下去,汽车开走好一会儿了,跟着他的安装师傅左看右看,“你喊人了吧?”
“嗯。”
安装师傅无聊,有心和他聊天打发时间,但李万年本来就性子闷,和不熟的人更不知道说什么好,气氛尴尬。
好在没多等,李父骑三轮车赶到,一看地上的电器,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向自己小儿子,“你疯了?”
039
一晃到了十二月, 早晚温度下降明显,到了要穿毛衣加件薄外套的时候。在家里帮忙建房的人依然只穿着一件薄衫,正屋已经建好, 外墙也砌了一半。
靠着厨房的侧墙多了个两米宽、不带门的小房间,里面用来堆些不常用的杂物, 靠近门口处放着阿福的小窝和喝水、吃饭的两个小盆。
阿福是她阿公抱回来的小土狗,身上的毛都是黄色的, 一点都不认生,来了家里就到处转转,最爱趴在家里人的脚背上看电视。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真能看懂, 别人哈哈笑它也眯着眼睛咧嘴, 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
临近十一月末,她收到周云旗的来信。他结束了两个多月的学习交流,现在在公司的研发部忙得脚不沾地。
而她交给乔桥的两篇稿被退了回来,人家觉得富华村是很好看,但实在是太偏远, 交通不便就已经阻挡了很多想来旅游的人,没有发出来的价值。其他报社看了也觉得稿子写得还不错,但不是特别值得刊印出来。
陈霖没失望,把这两篇稿子收回自己的抽屉里,而她对富华村的记录仍在继续。
外面都是铛铛咚咚的声音, 陈霖恍若未闻,在房间里边看书边做笔记, 本子上的字密密麻麻, 红蓝黑三个颜色交杂, 不定什么时候又要在旁边备注一行小字。
吃过晚饭,家里又开了电视看新闻。村里好几家添置了电视机, 有彩电也有黑白电视机,来她家看电视的人就少了一半。
陈光山踏着夜色过来,刚进到院子里,阿福就跑到门口汪几声。这毫无威慑力的声音听着不像是警告,而是在欢迎人。
陈光山走进来,弯腰摸了把阿福的脑袋,没把它龇牙咧嘴的“凶状”放在心上。一看屋里都是老陈家的人,陈光山开门见山道:“村支书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
屋里的大人们皆是一愣,定下来了?这不是还没开始选举吗?
“上级党委直接任命了,是谢海燕同志。”陈光山道:“原先谢海燕同志就协助上任书记开展工作,还把妇女主任的工作完成得很好,咱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被当作典型表扬过的。”
确实,海燕婶在村里这么多年的工作不是白做的,陈霖没有半点不服,“这样也好。”那她就要开始她的B计划——承包那片废弃的果林了。
陈光山有些尴尬,怕陈霖觉得失望,他让陈霖去报名时是很看好她的,而且村委的领导也没少夸陈霖,想着富华村的领头班子来了新鲜血液,或许能有大改变也不一定。
他打电话问常副书记,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还说让年轻人再沉淀沉淀。这些话他就没和陈霖说。
钱金花不满地嘀咕:“怎么就直接定了呢,太不公平了,我们霖霖也不差啊。”
“你不懂别瞎说。”陈光华瞪了她一眼,“人家领导肯定是有自己的考量,咱们出去了也别乱说,不当这个干部,霖霖也不是没别的事可做。”
陈光山赞同道:“是不能乱说,既然都定下来了,就别想了。市里单位发了招聘通知,陈霖该去报名就报名,出去还能有更大的发展。”
“市里单位招人了啊,那霖霖得去,上次报社不就说没名额才没招吗?这次去应该比别人占优势。”
“对,还是去市里单位更有前途。”
阿公阿婆也高兴起来,和电视剧里说的一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没想到三天后的早上,市日报社,也就是原来的县人民日报社,打电话来了,通知陈霖招聘开始了,让她在三日内去报名交材料。
陈霖当时就回复了不去报名了。她才挂断电话,日报社又打电话过来,这回是人事科的梁科长,一接通就问陈霖是不是进别的单位工作了。陈霖解释了一番,挂断电话回家继续搞她的工作,没发现旁边听到的人多震惊。
富华村当下的大新闻有两件。
一、谢海燕被直接任命为富华村村支书,陈霖落选了。
二、陈霖拒绝了市日报社,要留在村里承包土地搞种植。
阿公阿婆一听陈霖做出的决定,劝又劝不动,悄悄地抹了几回泪。后来被陈霖发现了,她好笑道:“在哪工作不都一样啊,不是为了稳定就是为了赚钱,你们看我在家待得多好,又能赚钱又能和你们住一起,比上班轻松多了。”
“搞种植哪是那么好做的啊,你和明生他们一样,去进些东西回来开个店都好。”
“明生哥说要跟着我一起干呢。”
至于开店的事,陈霖觉得有点悬。市里好的店铺租金见涨,还有人见到他们搞来这些新鲜东西,就有样学样,他们能吃到开头的红利就很不错了。这中间陈明生他们跑了两趟海市,生意是越做越难。人家做了十几年生意的人不是傻的,看得见风向就跟上去了。
陈霖没跟着一起,而是跑市里找专门的农业供应商,找适合在富华村种植的果树。
哪怕现在陈霖手里有存款,在老人家心里,还是比不过公家单位靠谱。他们想得更深一点,就他们现在这个年纪了,能陪她十来年都是很好的了,以后他们不在了,陈霖却还留在村里,怎么能让他们放心得下?
“现在外面没单位都能买房了,以后我再去市里买个小房子,想留村里就留,不想留了我就在外面家里住。”陈霖说好话哄着他们。
其实她哪能想那么以后,先把当下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谁说在村里没有好前途?
——
陈霖把手里的钱盘点了一遍,等把建房的钱结清,还能剩下五万五左右,把废弃果林那片地有一百亩,一亩地大概一年两百左右的承包费。但她是自己本村人,而且那片地放在那也是没用,兴许能少一些,具体多少钱得看村里开会的最终结果。
她是不可能把那一百亩地都给承包下来的,调研过市里的水果市场后,她也大概确定了要种植什么水果,等陈明生把手头上的货清完,他们就要去省外几个种植基地去了解情况,并且预定来年春季的果苗,顺便学习种植经验和管理经验。
或许还得请一位技术指导。
下半年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有些都是临时才想到,就导致行动赶不上合适的趟。陈霖把回来后做的事情给做了时间轴,这样看到清晰看到自己什么时候做了哪些事。旁边拿红笔备注哪些应该提前准备。
一列出来,发现自己这半年做了不少事呢。
赶在十二月中,天气开始转冷,家里的房子都修建好了,正屋后面围起来的那块地空着,阿福默认那里是它的游乐场地,家里有人在家,它就往后院跑。
新房还得晾一段时间,定了翻年后的一月十八日摆新屋酒。陈霖和阿公阿婆一一告知了亲朋好友,就连陈霖她爸也打电话去说了一声,到时候他来不来就看他自己了。
海燕婶成了村支书,而杨娟获得最多票当选妇女主任。她家的房子刚建好,她大伯他们就被杨娟请去给建房子。老村子这儿没有多的宅基地可分了,海燕婶家的宅基地其实还有一块,但两个儿子都不同意把地给他们大姐,所以杨娟申请了村头那儿的宅基地,打算建两间房够她们母女俩住。
大伯陈光显手里的活排到了农历新年后,村里好几家都要请他去盖新房。
陈明生手里的买卖终于结束,还没来得及歇息,又要跟着陈霖往外跑。
——
李红梅把剩菜放进冰箱里,瞥了眼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看电视的陈光山,“明生说是回来离家近了,天天在外面离得近不近都一个样。”
陈光山假装听不到,跟着电视里的人呵呵笑了几声。
“二十七、八眼看着就要奔三十去了,你说他怎么就一点不着急?他说家里条件刚好一点还不想结婚,这都什么话?以前我们那么穷还不是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孩子的生孩子?问他是不是有看中的姑娘了,他说懒得看。真是气死我了!”
“看看看,回来就知道看个电视,你大儿子的事情你能不能上点心?”
陈光山“哎呀”一声,拉她坐下给拍背顺气,“他现在工作干得起劲,你催他干什么,现在二十几岁结婚的大把人,时代变了,谁像我们以前那样十八九岁就结婚生娃啊。”
“他这”
“我懂我懂,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管他那么多凭白给自己找气,何必呢?”
李红梅:“一个两个都不是省心东西,不如生块叉烧!”
“是是是。可不就两块叉烧嘛。”
李红梅又不满地白了他一眼,她说可以,但别人不能说她儿子。陈光山识趣地闭了嘴。
“你说他和霖霖怎么想的,像明理在县城租个铺面开多好,或者像万年那样在学校门口摆个小吃摊也能赚到钱。两个年轻人怎么想的要搞承包种植?又辛苦,还不知道能不能赚到钱。孩子主意大了也不好管。”
陈光山:“你还不兴人家年轻人有点理想了?”
“种地是算什么有理想?”
“你看你这觉悟,那要造飞机大炮才算有理想啊?”陈光山哼哼道:“他们要是做好了,那是能带动全村、全村委甚至整个兴安镇发展的。”
李红梅不屑,但声音还是弱了不少,“我也不盼着他光宗耀祖”
“嘿,你这话说的,哪次去上香你拜托爸妈的事哪件不都是光宗耀祖?”
“就你话多是吧?”
陈关山:
040
陈霖和陈明生先是到北市底下的桥头村去打听火龙果种植的事情, 直接找上了最先开始种植火龙果的樊迎春女士。
因为气候环境使然,全国目前种植火龙果的基地寥寥无几。在宝岛,火龙果并不算新奇, 但在内陆城市,火龙果还是个新鲜事物。前几年国家引进了国外的火龙果种子, 在大多数人在犹豫要不要搞种植时,樊迎春已经种了一百亩。
也多亏了大学同学宋学礼, 通过他收集到了全国关于火龙果种植的大大小小新闻,让她暂时决定种植火龙果。所以,这次就是过来考察的。
听说有个年轻姑娘找上门来说想咨询火龙果种植的事情, 樊迎春觉得新鲜, 见到陈霖本人后,更加好奇了,“你来了解火龙果种植?”语气里尽是疑惑,小姑娘长得清秀,脸上挂着浅笑, 莫名让她想到了家里后面的竹子。
陈霖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就直言想来买果苗。
樊迎春没立刻答应卖果苗,问了跟着来的陈明生,知道他们俩是堂兄妹,点点头, 转而道:“远来是客,中午就去我家吃饭, 果苗的事晚点再说。”
跟着樊迎春一路穿过村子, 不少人看到了都停下跟樊迎春打招呼, 都不奇怪有外人跟着樊迎春走。这个村子看着和富华村很相似,让陈霖觉得亲切。
路过村长家里时, 陈霖过去道了谢,她到了镇上刚好碰见个警察在巡街,去问了路,碰巧警察就是这村长的儿子,刚好让来镇上买肥料的村长把陈霖他们带回村里。一路上,村长给他们说了不少樊迎春的事情。
这是樊迎春种植火龙果的第五个年头,从刚开始的在院子里搞几个花盆种,到现在种植一百亩,去年结了一批果,但质量一般,个头小小的。而今年结果就好多了,当下很多人觉得国外的东西好,打着国外引进的名头,今年火龙果一上市就卖了好价。这让村里的人从质疑樊迎春,到蠢蠢欲动想成为下一个樊迎春。
在陈霖担心樊迎春会不会把果苗都提供给村里人时,樊迎春把他们的信息问了个遍后,道:“他们只想直接拿钱,没几个人是真的想承包地出来种植的。”
吃过饭后,樊迎春提出带他们去果林参观。一百亩地全是绿色的火龙果树,走在其中,火龙果树几乎与陈霖一样高。
“再过几天降温了,要给它们保暖,这样才会不影响生长。像国外有条件的,可以一年四季挂果。海岛那的种植基地也能做到,主要是那边冬天温度算是高的”樊迎春讲得不少,但是陈霖他们想听这些就能把技术学会,那是异想天开,有些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不是内行人,靠自己摸索不知道得走多少弯路。
陈霖在这里待了两天,和樊迎春聊到了预定火龙果树成熟的枝条。
购买成熟的枝条进行栽种,花费高一些,这样结果的时间更短,大概一、两年就可以结果,这是樊迎春给出的第一个方案。还有一个方案,就是自己购买种子,成本低,但结果的时间就得四到五年才能结果。
而火龙果又有白心和红心两种,樊迎春给她推荐了红心的,“这是最新引进的新品种,相较白心的口感更好,在市场上也更受欢迎。不过呢,为了提高结果率,差不多九株红心火龙果苗就间种一株白心火龙果苗。一亩地大概需要七百株苗,你要搞多大规模的?”
“三十亩就要两万多株了,樊姐您看能不能给多点优惠?”
樊迎春爽快道:“两万二株,你给两万块,另外我基地的种植、管理记录也送你一份。还有我基地有种植和管理的技术员,你们需要的话到时候可以请一两个去帮忙指导,你们包来回车费和他们的工资。”
陈霖和陈明生对视一眼,走到一旁商量十来分钟,和樊迎春坦言要再去看看其他基地的情况.
像是早有准备,樊迎春也不失望,笑道:“期待下次见面。”
离开北市,陈霖和陈明生又跑了桂省另外两个城市,然后又去了隔壁粤省的火龙果种植基地,最后才到海岛。他们在海岛待了足足五天,也吃了五天的火龙果,再好吃也经不住连续一天吃几个,在海岛买了不少海鲜产品,陈霖和陈明生在一月五号转回到北市桥头村。
有两个种植基地规模比樊迎春的大,管理得也更好,但没有技术指导这项服务。陈霖反复衡量之后,决定还是找樊迎春。既有成功经验借鉴,又有技术指导,而且从兴市过来北市有八小时可到达的大巴车,是他们考察的种植基地中距离最近的一个。
陈霖提出签合同,樊迎春同意了,并且比她还专业,人家有律师顾问。樊迎春:“做生意赚钱还不够,还得懂法,不懂法的早晚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然在短暂的相处里,樊迎春多次说自己就是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女人,但陈霖觉得学历不等于学识,樊迎春女士的目光比大多数人看得长远。
签了合同,交付了百分三十也就是六千块的定金,合作就算是初步达成了。
离开桥头村时,回家的行李又多了一袋北市当地的特产。
赶在八号回到了富华村,出门在外不觉得时间过得快,回来了才恍然,出门居然有大半个月了。
同时也终于在心里接受了1997年的到来。
——
以为考察结束就完了?不,事情还多着呢。
陈霖和陈明生回来的第二天就提出要承包池塘边那片果林,俩人又要开始合伙了。知道他们三、四月就要开始种植,这段时间得把地给翻整一遍,所以陈光山也不耽误,召集村干部商议后决定在周末召开村民大会。
陈明理和李万年从县城赶回来,和陈霖、陈明生聊过之后决定不参与合伙,继续做县里的生意,他们现在赚得还可以。特别是李万年,他没想过在学校门口摆个小摊卖吃的能那么赚钱,现在已经盘下一个小店铺专门卖炸鸡。
“我妈去帮忙后好多了,我妹现在也在县城读高中,我想在县里买套房。”天天面对学生,李万年现在话多了不少,“新出的商品房离学校挺近,我打算买个三房的大户型。”
陈明理:“最大户型的是八十平吧,那要六万多。”
“是,搞个贷款,付了两万首付,剩下的一个月差不多还四百。”
“只要四百”陈明理思索了一会儿,捏紧拳头,“回县城了我也去看看,我买套两室的。”
“买两室的好,刚刚合适。”陈霖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
要陈霖说陈明理的那对爸妈也是够偏心的,陈明理花钱买家电回来,他们还要在外面说陈明理有钱就乱花也不懂给钱孝顺父母。可村里人都夸陈明理好,一个劲地劝他爸妈:“孩子赚钱了就给家里建房买好东西,你们啊该享受就享受,手里拿那么多钱还不是留着给明理娶老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娶老婆也容易不是?”
没人附和他们,陈明理爸妈气得只能在家摔摔骂骂,可陈明理跑去县城租店卖东西,才不管他们怎么想。买个三房的户型对他来说首付和每月还款都给得起,但他不想房子买下来了,以后他大哥来占便宜,买个两房的正好。
其实他们兄弟俩没闹过什么矛盾,但成年后大家不常见面了,父母还想着拿他赚的钱只帮衬大哥,话里话外都是大哥有出息他没出息,那他可就不乐意了。
陈明生欣慰地拍拍他肩膀,“还不算傻。”
四个人蹲在马路边看眼前的这片废弃果林,有人骑自行车路过,费解地不时回头,直到前面转弯看不见。
陈明理揪起一根草叼嘴里,“都说市里要发展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到咱们村啊。”
大家都没说话,陈霖想到了另一个事情上,她在村里不能及时接收外面的信息,只靠看本地的电视频道是不够的,还得多看报纸。就是不知道村委有没有订购报纸。
——
富华村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主要讨论陈霖提出承包土地这件事。
大家早知道陈霖要搞承包,村里荒废的地放在那也没什么用,有人承包还能给村里交点钱,哪怕把路平整平整、或是给村道装上路灯都好。可会上吵得还是很凶。
“就承包三十亩啊?那片地有一百亩,一起承包完算了,放那浪费。”
“人家要三十亩你硬塞一百亩,多的七十亩不要钱啊?”怼得提议的人没脸。
“要我说,陈霖是自己村的娃,承包费肯定不能比着外人的来,得照顾自己人,是吧?”
“地放在那也是没用,干脆便宜都承包给陈霖算了。”
陈霖是自己村的孩子,前段时间还带着村里人发了笔小财,大部分都同意把地便宜承包给陈霖。
这时,非重要事情不参与的张老师举手发言,“承包价现在便宜没问题,但我还是建议给个正常合理的价格,难说以后陈霖真的靠种植发起来了,有人想跟风又没地可承包了,到时候掰扯不清楚。”
张老师在村里的事情上一般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每次一出声必定是一针见血。话是不好听了点,总好过以后一箩筐的麻烦。
陈霖是非常赞成的,反正她现在只打算承包三十亩地,要个五年期限,她和陈明生还是能承担得起的。
“张老师说的有道理,村里的土地承包一年一亩是两百,自己人打个九折,按一百八算,你们看呢?”
“我同意。”
“我也同意。”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