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笔记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九重春 > 13、第十三章
    每年二月末三月初,齐王妃都会去老君山上的景华寺小住。景华寺占据地利,风景绝佳,建寺已有两百年,不过前朝烧毁过,一度破败冷清无人问津。后来是长昌公主立大慈悲心,发愿重建。


    长昌公主是先帝妹妹,一人出钱重建景华寺。从此景华寺香火又旺盛起来,而寺庙及这一片的田亩园林尽归公主囊中。


    后来女儿出嫁,长昌公主把景华寺这一片赠给了女儿,也就是齐王妃。


    这里像齐王妃的第二个娘家,比在王府自在。所以她时不时去景华寺,今年春天也不例外。


    本来齐王妃只打算带二公主和李菱歌两个女孩去,后来蕙娘和元学义也说要去要去。元学义又说白家兄弟也想去景华寺附近的别墅游玩,最终变成了一大家子连带着亲朋好友许多人,还有新请的云先生一起都去景华寺。


    出行那天挑了个吉日,王府一行人浩浩荡荡出行。仪仗执事齐备,齐王妃一人独乘一车,紧跟着二公主的八宝香车,李菱歌陪她同乘。后面跟着王府的侧妃和蕙娘几人的车马。元学义单独骑马,得意洋洋跑在前面。


    出了城,先到山中别墅,众人在别墅中安置歇息。景华寺在山上,需更换轿子或登山上去。


    因在山间,别墅建得疏阔,开窗望去便是山间野趣,十分惬意。椿叶服侍公主洗漱,之后元令霜打发小侍女叫了李菱歌和她去齐王妃那边,她们一起去齐王妃那边吃午食。


    两个人一过去,齐王妃身边的侍女鹦鹉笑脸相迎:“公主,七姑娘,你们来得正好,刚摆好了饭。只是王妃没什么胃口,还是得想办法劝她用些。”


    元令霜进去,就看到齐王妃卧在榻上,没有想用饭的意思。


    看到公主起来,齐王妃没起身,只是叹道:“人上了年纪,出门一趟就是折腾,不比你们年轻人活蹦乱跳。”


    自从上次元令霜说自己想回京看一看,齐王妃就一直不快,言语间多有抱怨,似乎是埋怨元令霜不顾八年养育之情,一心想要回京。


    元令霜查看菜色,叫侍女盛了一碗清淡的薯蓣鸡子羹,又挑了两块素鸭盛在金花银碟中。缓缓走到齐王妃身边,劝道:“薯蓣羹清淡滋养,母妃略用一些,才有精神。”


    齐王妃看她这样乖巧,实在无法再生气。这些天来,不论她态度如何,公主始终对她孝顺如初,这样的孩子岂是一般人?


    她神色松动,起身接过小碗:“你们不必顾虑我,自己吃去吧。”


    吃完饭,齐王妃问元令霜:“你给大公主的贺礼可准备好了?若是挑不着合适的,不如从我私房里挑一套好的。不少东西是我母亲从宫中带出来的,只怕如今宫中也少见。拿去送给大公主不丢你的脸面。”


    元令霜心里明白,齐王妃这么说便是主动示好,不再生她的气了。


    她笑得眉眼弯弯的:“谢过母妃。我打算亲手给大姐姐缝制一件千羽裘做贺礼。”


    所谓千羽裘,顾名思义是用一千只鸟的羽毛做成的裘衣。虽然真做起来并不用这么多鸟,但仍极难得。


    齐王妃有些惊讶,不仅是因为这件礼物既贵重又费功夫,更因为她知道二公主不喜欢做女红。王府上给公主请的女红师父,她没去学过几次,都是侍女去学。


    “这些年我射的鸟鸟羽都攒了下来,正好可以做一件。既有心意又罕见,正适合大姐姐成婚。”


    齐王妃又是意外。元令霜学会射箭之后,很喜欢射鸟玩。齐王有时候带她去打猎,也会夸她射术。但她没想到元令霜居然把以前的鸟羽都攒着。


    “你这么早就计划着这件事了?”她心里越发舍不得这个孩子了。


    元令霜说:“本来没有。大姐姐订婚订得早,原该三年前成婚的,那时候我还没想到这事,是后来延期了,我想既然有这么长时间,不如好好准备。”


    淳安大公主十二岁的时候就订下婚约,本该在十五六岁时候完婚,但不巧男方母亲急病去世,男方是个孝子,守孝三年。所以直到今年淳安十九岁了才准备完婚。在大盛公主中算成婚年龄较晚的。皇帝为了补偿她,准备办一个盛大的婚礼。


    齐王妃听元令霜这么说,叹了口气:“你父王从京中来了信。”


    元令霜眼睛一亮:“父王已经到京中了,一切可安好?”


    齐王妃点点头:“他只是报个平安,一切都顺利,接下来就是接待使臣的事。京中圣上贵妃也都安好。其余事情他没有提。”


    她想告诉元令霜,除非皇帝出声,齐王不会主动提出带她回京。她太了解齐王了。


    元令霜并不气馁,她细细地说:“父王在京中事务繁忙,而且还要再住一段时日。”


    齐王妃说:“也是。明日你陪我去景华寺进香吧。”


    她们在室内正闲适说话,元学义在外面抓耳挠腮团团转。因为齐王妃不喜欢元学义,元学义也怵齐王妃,所以他不敢闯进去,只能干等着。那猴急的样子把外面几个侍女都逗笑了。


    好不容易等到元令霜和李菱歌出来,他才蹦上前,笑着说:“霜妹,菱歌妹妹,明日咱们去打马球吧,难得这么多人,蕙娘她们都去,还有白家那一群人。大家一块去,人多热闹热闹。”


    李菱歌说:“三哥哥,你说晚了,明日我们要陪王妃去景华寺进香。”


    元学义脸垮下来:“我都和白九郎说好了。”


    元令霜不是很喜欢和那一群人玩,不过打打马球活动活动筋骨也不错:“你们玩你们的,又不是少一两个人就玩不起来了。不然就要等我后日一起玩。”


    元学义说:“哎,我也是这么说的,我们先玩着。白九郎非要说人得齐全。”


    李菱歌眉毛一挑,但看元令霜神色如常,便没有说话。


    等元学义叫过小厮走了,李菱歌才对元令霜说:“我怎么听着这话,觉得白九有点不对劲呢。”


    元令霜只知道白九和蕙娘有婚约,是白家二房嫡子,蕙娘常炫耀他温柔体贴。这个人的其他事情,她一概不知,连长什么模样都记不清楚,总之是个面目模糊之人。


    她也不放在心上:“三哥那一群狐朋狗友,多得是不对劲的。”


    李菱歌笑开了,知道这人根本没入过公主的眼:“确实如此。”


    元学义晚间和白家兄弟一起喝酒——因王府他是独子,没有兄弟,而白家兄弟众多,所以他常常和白家兄弟混在一处,彼此都熟悉得很。


    酒宴时候,白家二房的白九郎在,白家长房的六郎白望诚也在。白望诚还带了个朋友来,那个朋友看着沉默寡言,但容貌不俗,眼中透着一股狠劲。


    世家子弟身边带几个跟班不奇怪,元学义没追问这位“周兄”的底细,只要能喝酒能吹牛,四海之内皆兄弟。


    吃饭时候,元学义告诉白九郎:“明天二公主她们要陪王府去景华寺,咱们先玩几场,后日再一起玩。”


    白九郎不由失望,他喃喃问:“后日公主能来吗?”


    元学义脑子里闪过一个疑问,但是他向来不聪明,还没来得及问就忘记了自己的怀疑是什么。


    酒过三巡,元学义去解手,回来路上他被白望诚截在廊下说话,周谨年沉默地站在一旁望风。


    元学义看到白望诚也高兴:“老六,你可有段时日不在洛州了,最近在忙什么哪!”


    其实这半年白望诚都在和周谨年一起游历,他打个哈哈应付过去了,又说:“我听刚才你和九郎说明日打马球?我和周兄也来如何?”


    元学义来者不拒:“你当然得来。上次你赢我五百两,我得赢回来!”


    白望诚又添一句:“二公主也会来吧?”


    元学义终于抓住了那个疑问:“怎么一个个都问二公主,你也问,他也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白望诚吃了一惊,周谨年沉声问:“还有谁问二公主?”


    元学义向来不管不顾:“你们家九郎,公主公主这都问了多少遍了。我又不是你们家传话的。”


    周谨年一转身大步离开,白望诚连忙扔下元学义追上去:“也许是误会!”


    周谨年冷笑两声:“放心,我不会去揍你弟弟。只是出去透透气,这里乌烟瘴气,我实在坐不下去了。”


    白望诚讪讪的:“九郎这孩子从前很好,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等明后日看看,也许是误会。三公子这个人,向来没准星。”


    周谨年脸色缓和了些,他现在还要仰仗白家,而且白望诚是个不错的朋友。他不该迁怒他。


    不过听到刚才元学义的话,他更不想让人把白九郎之流混为一谈。


    晚间回到房中,周谨年就铺开纸,写了封简短的信。信中他干脆挑明了自己的身份,直言想与公主一叙。


    信写完了,托人送信却得费些心思。


    第二天大清早,李菱歌身边的侍女悄悄送来一封信,说是前面的嬷嬷送来的,想通过她转给公主。


    这种不明来历男子的信,李菱歌没多想就先拆开看了。若是些烂糟话,根本不值得让公主知道,她直接给烧了。


    然而这次不同,纸上字迹刚劲有力,内容更是让她吃惊。她连忙收好,没有声张。


    她们陪着齐王妃一起去景华寺。从别墅上景华寺只有一条路,她们乘肩辇上去,一路上走走停停。到了景华寺,先在大雄宝殿听经,然后去上香添灯油。


    齐王妃每次来景华寺,还必去见主持净舟大师。


    这时候她都会让人在外面等着。


    元令霜正好叫李菱歌陪她,一起去寺院的药圃逛一逛。


    到了药圃,李菱歌看四下无人,这才把那封信拿出来:“我不敢做主,请公主决断。”


    元令霜接过来,只见开头便是:谨年顿首,公主钧鉴……


    这位周氏表哥字里行间说周家这些年的困苦,也怜惜她出宫居住,很想见一见她。


    她默默看完信,对李菱歌说:“烧了吧。”


图片    【旧笔记小说网】JIUBIJI.COM